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卫生院门诊医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2 02:44: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卫生院门诊医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卫生院门诊医师

第1篇

近日卫生部发出通报,截至5月21日,今年全国已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459例,死亡2人,山东临沂市发生较大规模手足口疫情。卫生部专家预测,我国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有可能提前。卫生部要求医院落实预诊制度,设立疱疹病例专门诊室。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从近年报告的疫情资料来看,手足口病每年的发病时间高峰位于7月份左右。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需要做好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和诊治,对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症状或心血管症状等)应收住院,重点救治。医院要落实预诊制度,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重点加强医院产房、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葛兰素史克降糖药“文迪雅” 被指可致心脏病

美国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发现,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可能大幅增加心脏病风险,导致死亡率增加。

为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安全警示,建议糖尿病患者慎用文迪雅。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昨日称,文迪雅已于年前被列入上海市医保目录,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为广泛,中心曾收到一些零星的不良反应报告,但大多是说明书中指出的正常不良反应。该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表示:“没有使用文迪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用;如本身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可选择其他替代药物;已经使用文迪雅的患者,应密切关注心脏是否有异常反应。”

有高血压不能上大学 明文规定可不予录取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分媒体得出了“高校可以拒收高血压考生”的结论,这不仅仅引起了考生家长们的密切关注,同时引来了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北京市体检中心主任杜兵指出:“高考体检中,每年诊断为高血压病的考生极少,今年的体检中还没有发现因为高血压病不合格的考生。我们在体检中还是非常谨慎的。不过,在高三学生中,肥胖和超重的学生仍然不少,部分考生是因为紧张等一过性因素造成的血压偏高。”由于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体检时对“高血压病”的确诊也格外慎重。学生在进行体检时,如初次测量的血压超过90/140毫米汞柱,负责体检的医生会进行安抚,叮嘱他(她)休息一刻钟至半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测量,然后选两次中的较低值,记入体检表。如果两次都不正常,医生会让其反复多次休息,并进行多次测量。但必须以体检当日血压为准。

专家表示:陈晓旭的悲剧能避免 乳腺癌可治愈

林妹妹的饰演者陈晓旭最近因乳腺癌去世。对此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主任欧阳涛主任说:“乳腺癌就是一个对健康有影响的病,它不是不可逆的、更不是可怕的。”根据北京肿瘤医院数千例乳腺癌病人的随访资料显示,一、二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为94%和83%,十年生存率为87%和67%。早期发现乳腺癌,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虽然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或第二位,威胁部分患者生命,但大部分病人经过及时治疗,都没有生命危险,患了乳腺癌还是应该积极地及时治疗。乳腺癌有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病期越早,治疗后的生存率就越高。欧阳涛主任特别提醒女性朋友,尤其是乳腺癌发病高危人群,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尽量少吃含激素高的食品,平时注意多运动。每年或每一年半进行一次乳腺癌专项检查,这种检查大约300元钱左右,也就相当于一份化妆品的价格,而得到的是身体的健康。做到这些,陈晓旭的悲剧就不会重演。

第2篇

主题词:门诊输液、风险因素、防范对策

1 概述

我院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保政策的实施和提高,政府对卫生投入的增加,医院医疗设施、医疗服务条件的不断改善,门诊病人逐渐增加,门诊输液患者经常爆满,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反应乃至死亡的医疗风险,由此可引起医疗纠纷、医疗赔偿,极大的损害了患者利益,压缩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空间。因而,门诊风险的输液防范成了我院医疗风险防范的重点之一。

2 门诊输液的风险因素

2.1 诊断不明确,用药不合理,乱输液体。如高血压大量输入氯化钠溶液,导致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危象;上呼吸道感染乱用抗生素及激素,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可能会出现细菌耐药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2.2 治疗单书写不规范,张冠李戴,用错药,用错剂量,造成病人相应的不良反应。

2.3 病史、过敏史询问不详,或不询问。对患者过敏体质或过敏药物不了解,使用了易致过敏的药物,导致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过敏者使用了青霉素药物。

2.4 输液液体中药物配伍过多,剂量过大,药物浓度过高,导致病人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输液反应的发生。

2.5 护理操作欠缺,查对工作不到位,配药、加药操作不规范,穿刺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语言解释不当,重复多次穿刺,造成患者恐惧和不良印象,导致心理性反应。

2.6 输液时,护理人员未向患者做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未能嘱咐病人输液中及输液后的反应情况,不能自行调节输液速度,致输液滴速过快,输液室值班医生和巡回护士未及时发现病人的各种不良反应的早期表现,停药处置不迅速,判断不准确,抢救治疗不及时,致病人反应加重,甚至出现不可逆过敏性休克及严重输液反应。

2.7 急救药械不到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严重情况(如过敏休克)时,因不及时给予急救药,急救时医用急救设备缺乏或不能正常使用,耽误了抢救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引发医疗纠纷。

3 对策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体会,提出如下防范对策。

3.1 门诊医师的防范对策:

3.1.1 门诊医师必须认真落实首诊首问责任制,切实执行相关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热情接待患者,做到医患交流零距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检查措施,做到明确诊断、合理用药。

3.1.2 接诊医师应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家庭史,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口服、肌注、局部或直肠给药方式,避免或减少输液。如确因病情需要,必须输液者,易采用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国家基本药物,按规定的安全剂量和时间正确使用,并标注静滴速度,需要做皮试的需标明皮试符号,有特殊要求的需另行在治疗单上标出。

3.1.3 医师开注的输液处方的配伍、药物的浓度必须符合门诊处方规范,开注的治疗单字迹必须清楚,药名书写正规,原则上一瓶溶媒液体只能加一种药物,尽量避免多种药物混加而导致输液液体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增加过敏因素,禁止盲目听从患者要求,任意加大药物剂量,或随意静滴某种药物。

3.1.4 医院输液室内应设置一名临床医师随时对输液患者进行观察,若有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3.1.5 输液配药室应常规配备抗休克、抗组胺、抗心衰、呼吸兴奋剂、退热剂、降压药和医用氧气、开口器、气管插管、呼吸气囊等急救设备,并保持急救设备的完好率,处于随时备用状态。同时储备各种浓度的葡萄糖液体、0.9%氯化钠液体、5%碳酸氢钠液体各5-10瓶,以备急救之需。

3.1.6 增强门诊医护人员的法治观念和强化医德医风、医疗安全教育,加强医疗规章制度、医疗专业知识、医疗操作规范的学习与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专业水平,保证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急救工作处于应激状态。

3.2 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防范对策

3.2.1 配备责任心强,护理技术过硬的资深护理人员到门诊输液室工作,按照治疗单核对加药。穿刺、输液和巡视观察流程固定三名工作人员,坚持“三查”、“八对”(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药物名称、对浓度、对序号、对剂量、对有效期),严格把关,监督和控制医师不合理、不合格治疗单和药房发错药品,尽量减少差错发生率。

3.2.2 按规定做好药物过敏试验,询问有否过敏史,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及年龄、体质的不同,遵医嘱控制药物静滴速度,同时教育和纠正患者自行调快或调慢输液速度的行为。

3.2.3 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给患者穿刺时,穿刺部位要准确恰当,争取一针见血,尽量减少重复穿刺、渗漏等情况,以免造成患者恐惧的心理和不满意等纠纷现象发生。

3.2.4 加强巡视观察,嘱患者随时报告有何不适,向患者询问了解输液后的感受,凡发现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过敏或输液反应或其他病情加重等,立即停药,更换不加任何药物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液体,排空输液管内残留上瓶液体(切忌拨出输液针管,以免造成抢救时穿刺困难),迅速给予针对治疗,并报告医师,及时采取各种急救措施,将事故风险控制在最低状态。

3.2.5 开展门诊输液室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向患者讲解与输液相关疾病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加深对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

3.2.6 定时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做到每周一次,接受社会和患者的监督评价,根据患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医疗条件和服务态度,增强患者对卫生院医疗服务的认同和信息感。

4 结果

我院针对门诊输液存在的医疗风险,实行医护协同措施,采取了上述方法,使我院门诊输液室近5年来没有任何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各种差错的发生率减少到0.1%以下,并及时得到纠正,病人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8%以上,实现了医疗服务零投诉。

5 讨论

门诊输液医疗风险防范的关键是医护的各种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笔者在近5年来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深深体会到,门诊输液医疗风险首先是防。即:相关医疗制度的落实,防范措施的制定,防范的药品、器械的到位,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范操作化,健康教育宣传、医德医风教育的强化和病人满意度的定期调查,促进医护人员时刻绷紧医疗风险防范这根弦,以防患于未然。其二是治:即通过巡视,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期处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先兆,采取正确而迅速的处理措施,及早予以控制和纠正,避免不良反应的加重,以至生命危险的发生。其三是防治结合:门诊医护人员牢固树立医疗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防范措施,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迅速、准确地处理门诊输液早期的风险苗头。有医护人员对患者诚挚的人文关怀和优质服务,乡镇卫生院完全能够把门诊输液风险减少到最低状态。

第3篇

摘要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随机抽取2014年1月-4月2 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统计的2 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56.4%,两联用药比例较高(47.0%),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居多,分别占33.7%、22.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需加强医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强化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Analysis of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outpatient services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

Ying Guangrong

Taji Center Hospital of Jinhu County,Jiangsu 2116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outpatient services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in primary hospital.Methods:According to th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s",2000 prescrip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April 2014.We analyzed these data with statistical method.Results:In 2000 prescriptions with statistics,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prescription proportion was 56.4%.Two drug ratio was high(47%).In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cephalosporins and nitroimidazole were predominantly, respectively 33.7% and 22.5% .Conclusion:Antimicrobial drug use is unreasonable,and the problems are more.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medical personnel with business knowledge,strengthen management,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Key wordsAntibacterial drugs;Outpatient prescription;Analysis;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减少、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维护患者身体健康,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4月的2 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

资料与方法

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4月的2 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方法:统计门诊处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

结果

病例情况:2 000例门诊患者,男1 052例(52.6%);女948例(47.4%);年龄4个月~88岁,平均42.6岁。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在2 0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 128张,使用率56.4%,其中注射剂处方72.5%,口服药处方30.4%,在联合用药中,单用1种抗菌药物和两联用药最多,分别为49.1%、47.0%,见表1。

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及频率: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33.7%),其次是硝基咪唑类(22.5%),见表2。

讨论

用药情况分析:①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6.4%,明显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①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医师在使用了抗病毒药物,同时也使用一联甚至两联抗菌药物;如组织损伤,皮肤完整,没有感染,却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如有的医师对腹泻患者也习惯使用抗菌药物,而腹泻不一定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②联合用药不合理: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如头孢曲松钠和罗红霉素合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曲松钠属繁殖期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损,对正在繁殖的需要合成细胞壁的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属速效抑菌剂,速效抑菌剂则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很快处于静止状态,使杀菌药作用无从发挥而降低疗效,这两类药物合用产生拮抗作用。③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方式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的作用特征来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在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来进行用药,不可盲目滥用抗菌药物。我院的注射剂使用72.5%,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则可以采用口服的方式给药,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口服抗菌药物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则选用静脉给药,对于轻症的患者,如果口服可以控制病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则不可使用静脉给药。在本研究中,发现我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主要使用的是静脉给药的方式,这是不合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加以改正。④给药次数不合理:门诊常将抗菌药以接近1天总量1次静脉滴注,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要考虑持效时间,采用低剂量分次给药,快速滴入体内,这样对抗菌作用的发挥更有利[1]。

乡镇卫生院限于条件,不能开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这就使得临床医生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选择和使用药物,这就容易导致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再加上一些经济利益的原因,会加重这一不合理使用现象。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正在越来越多,使得日常一些常见的致病菌都发生了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并且药物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所以,为了防止今后这一情况的恶化,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重要。规定医院应当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只有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得相应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2]。各级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使命感,主动对待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积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机制,促使临床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不合理用药分析;对策

笔者利用卫生局半年和年终考核时机,随机抽查我县2011~2012年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医嘱,其中每次抽取每个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100张,4次共400张;住院病历50份,4次共200份。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以促进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利用卫生局半年和年终考核时机,随机抽查随机抽查我县2011~2012年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医嘱,其中每次抽取每个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100张,4次共400张;住院病历50份,4次共200份。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医嘱)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

1.2不合理用药的判断标准 参照WHO&INRUD开发的合理用药指标[1]并做相应修改,出现下列用药情况之一,均判断为不合理用药:①用药指征不明确;②用药超剂量;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潜在或明显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④用药疗程不当。⑤溶质与溶液浓度不当。

1.3统计方式 ①联合用药统计:以每张输液处方所开的药物品种数量进行计算(不包括溶解药物所用的输液和溶媒);②不合理用药统计:对不合理用药处方中的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用量不当进行统计分析。

2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2.1联合用药繁多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单病种联合药物种类繁多,一瓶液体内溶解8~10种药物。性质各异联用,联用后在药理或理化方面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增多。

2.2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2.2.1试验性治疗和无规律性用药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6%,其中2所卫生院住院非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为100%。

2.2.2同类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联用 如阿莫西林+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先锋类同类药合用,两药同属β内酰胺类抗菌药,作用机制相同,合用可竞争共同的靶点而产生药理拮抗,治疗效果起不到相加作用,反而产生毒性。克拉霉素与螺旋霉素联用,克拉霉素又名甲红霉素,是红霉素的衍生物,乙酰螺旋霉素为螺旋霉素的乙酰化衍生物,同属大环内酯类。但同时使用则没有必要,因为两药作用机制相同,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抗菌作用,属于重复用药。

2.2.3杀菌剂与抑菌剂合用 阿莫西林、先锋霉素与阿奇霉素、螺旋霉素等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是杀菌剂。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主要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分裂,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从而降低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故两类抗生素不宜合用。

2.2.4用法不当 用法不当较为普遍,占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的52%。检查中发现在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多为药量1次/d给药,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如处方:0.9%生理盐水250 mL+青霉素800万U ivgtt qd。青霉素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抗菌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体内血压浓度较长时间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以上。而该药的半衰期较短,用药3~4 h后90%已排泄,达不到有效血浆浓度,每天需多次用药,才能维持所需的杀菌浓度。因此本处方中的给药时间不应为1次/d,而至少应为3~4次/d。而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半衰期在8~12 h,1次/d的静滴给药,在超过12 h时间内,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很显然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不是连续有效的。每次用量应在30 min内滴完。

2.2.5不掌握抗菌药物的禁忌症 少数乡镇医院医生儿童、哺乳期妇女及>65岁老年人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对生长软骨有影响,该类药不仅能潜在致畸和抑制骨骼生长,而且易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用硝基咪唑类:目前孕期使用有争议:多数主张在妊娠3个月内不要轻易使用,在孕中、晚期有指征时可使用,哺乳期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该药为FDA的B类药。

2.3不合理联合用药或配伍 盐酸雷尼替丁+多潘立酮。多潘立酮为胃肠动力药,它常会影响合并使用的口服药物的吸收,从而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这两种药联合应用,降低盐酸雷尼替丁的生物利用度,从而使疗效降低。如蒙脱石散(思密达)和抗菌药合用,蒙脱石散是一种强吸附剂,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都有较强的固定作用,对其他药物也有吸附作用。两药须合用时,应在服用蒙脱石散1 h之前服用其他药物。诊断:中度高血压合并有支气管哮喘。处方:普萘洛尔5 mg 口服4 h/次;卡托普利12.5 mg 口服2次/d。处方分析:普萘洛尔为β1、β2-受体阻断药,当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被阻断时,引起的药理效应是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加重哮喘症状,因此支气管哮喘是普萘洛尔的禁忌症,而本处方忽略了这点。重复用药伤风感冒患者处方:扑尔敏+维C银翘片,两药的主要成分之一都是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雷尼替丁+硫糖铝,硫糖铝需在酸性条件下与胃粘膜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雷尼替丁抑制胃酸的分泌,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破坏硫糖铝分解所需的酸性环境,减弱了硫糖铝的作用。果铰铋+氧化镁、氢氧化铝果铰铋等;铋剂不能和抗酸药同时用,在酸性环境下有效,疗程2 w,1年不能重复用药,不能和食物、牛奶、钙同服应间隔1 h,孕妇及哺乳、肾衰者忌用。氨茶碱+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可使血液中的氨茶碱浓度升高出现氨茶碱过量发生危险。左氧氟沙星+氨茶碱:老年人茶碱清除率缓慢,而左氧氟沙星竞争肝P450酶,导致茶碱浓度升高而中毒。硝苯地平与尼莫地平合用,均是钙离子拮抗剂,但两药长期合用剂量过大,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和出现外周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

2.4重复用药 胃舒平与颠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颠茄的复方制剂,合用没有必要。清开灵与双黄连合用,这两种都属于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合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强力银翘片与速效伤风胶囊合用,这两种药属于治疗伤风感冒药,分别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合用后剂量加大,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泻、肝脏损害。胃复安和吗丁啉,均属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作用基本相似,属重复用药,而且二者合用后毒副作用可能增强,可致内分泌紊乱、溢乳、男性发育、血清催产素增高等。

2.5给药途径和剂型不合理 灭滴灵1片/次,1次/d,塞入阴道:已烯雌酚1片/次,1次/d,塞入阴道:将灭滴灵片、己烯雌酚片直接塞入阴道,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及阴道栓,因为片剂与栓剂从配方、制备工艺、给药方式到释药方式均不相同,栓剂进入阴道内,基质在体温下即可熔融液化而释出药物引起局部作用,将片剂作为阴道栓使用,药物崩解所需条件不足,药物释出需要较长时间而不能迅速在局部形成有效浓度,且片剂硬度大,有棱角会损伤粘膜,增加刺激性。

2.6溶媒选择不当、配伍后理化性质改变 用5%葡萄糖250 mL+灯盏花30 mg静滴,静滴约60 mL液体出现浑浊沉淀。分析:灯盏花的pH值为7.4左右,在酸性环境中(葡萄糖的pH值为3.2~5.5)产生浑浊沉淀。故不得与pH值低于4.2的5%葡萄糖合用,可用250 mL生理盐水或500 mL 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利巴韦林注射液0.5静脉滴注1次/d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规定该药的稀释静滴浓度为1 mg/mL,0.5 g利巴韦林注射液稀释至250 mL溶液中,浓度超出1倍,利巴韦林浓度过高常可增加溶血、眩晕、头痛、发热、疲倦等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所以,临床应严格按照每100 mg利巴韦林用100 mL液体的比例来稀释。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2]。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2%~32%。笔者对我县的处方及医嘱进行调查,对其中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基层卫生院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上药品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基层医疗单位要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避免重开药、滥用药,同时药师应经常性深入临床科室指导临床医师的用药,医政管理人员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督导及开展讲座,以促进基层医生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半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推进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县委的工作安排,卫生系统从今年元月至五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整顿的范围在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和各卫生单位的主要领导,不折不扣的完成了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整改提高三个阶段整顿要求。召开专题学习,征求意见,交心谈心等各种会议20多次,每人完成读书笔记3000字,心得体会文章2篇以上;查找问题和群众意见11条,并一一作了解答,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特别是对医疗服务、医疗价格方面的问题作了清查,要求各单位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4月26日,召开了部分党代表、人大、政协代表、服务对象参加的座谈会,满意度测评为100%。

(二)认真开展“十大惠民行动”工作

我系统涉及“惠民行动”工作共有5项内容,即日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新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县医院门诊大楼建设、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局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专门召开办公会议会排部署,目前进展顺利,整个任务完成60%以上。

1、2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情况。今年,全县计划新建交个,改建16个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目前,新建已完成品率个村,改扩建已完成11个村,其余12个村正在建设中。资金投入15万左右。

2、新建玉津一南盐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落实医护人员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全科主治医师1人,主管护师3人,药技士2人。市上配套了9万元的议器设备。选址在玉津镇斗姆街(老一中宿舍楼下),面积410平方米,正在协商租用协议,近期可望解决。

3、2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截止5月20日,我县29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的90%以上,全部完工的25个,正在装修的3个,土建工程1个。其中,已投入运行的有玉津、下渡、纪家、新盛、伏龙、玉屏、敖家、南阳、寿保、定文、岷东、定文、马庙、塘坝、泉水等14个乡镇卫生院,其余11个正在办理相关手续,5月底前全部搬迁,开始投入使用。5月中旬,省卫生厅督查组来我县调查该项目进展情况,得到了省厅的充分肯定,认为我县项目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操作规范,在全省都是最好的,准备在全省通报表彰。

4、县医院门诊大楼建设情况。继去年11月完成主体工程后,现进入装修工程阶段。目前已完成主体外墙装饰,水、电安装,完成装饰工程量的55%左右,完成总投资1500万元,预计7月底前全面峻工,向国庆献礼。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本着提高我县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关注农民健康保障的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我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研究“新农合”的实施计划,把此项工作列入2007年为民办实事之一。全县上下各级领导全体动员,开展广泛宣传活动,逐村逐户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由于全县领导重视、工作到位、措施得力,致使我县农民参合率较高,参合农民41.2944万人,参合率87.12%,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目前,县上配套的经费和农民参合经费全部到位,计578.1万元,上级配套资金到位768.1万元,从今年元月起正式开始向农民报销医疗费用以来,共报销医疗费用96.7万元。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力地解决了农民基本医疗问题,特别是农民大病住院的经济压力得以缓解,使广大农民的真心得到了实惠,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三)突出重点、强化公卫、全面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卫生工作涉及面大,任务重,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在工作上抓重、抓大事、强化公共卫生,全面推进卫生事业。

1、疾病控制工作:

一是加强了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利于3·24结防日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在城乡巡回宣传三天,发放资料2万余份,宣传画、标语536幅,咨询、义诊4500人次。培训各类医务人员3次,参训240人次。上半年在筛查可疑肺结核1450余人,查出病人212人。在15所学校开展艾滋教育宣传活动,接受教育15097人;接受宣传教育——行为改变交流材料的目标人群数为1410人,其中吸毒者598人,暗523人,性病患者270人,HIV感染者17人,其它人群750人。干预注射吸毒者576人,累计人次9180人次;提供咨询服务点11个,关怀支持小组10个,需要“关怀和支持服务”的艾滋感染者30人。

二是传染病管理工作: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培训500余人。重点监测了腹泻病人,防治霍乱发生,今年上半年无重大疫情发生,乙类传染病5种332例,发病率为58.55/十万,无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3%;丙类传染病5种156例。

三是计免接种率仍保持较搞水平。卡介苗、糖丸、三联、麻苗四种疫苗接种共计11459人次,接种率均在95%左右。二类疫苗接种乙肝480人,甲肝375人,风疹210人,麻风腮200人,狂苗400人,乙脑1500人。

2、卫生监督工作

一是集中开展春季学校卫生安全执法检查,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传染病管理等方面的专项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12份,处罚1家,罚款1800元。

二是职业卫生监督进一步深入,实行岗前,在岗职工体检810人,建立职工健康档案2515人。

三是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流通环节、餐饮业、食堂等经营场所开展经常性卫生检查,对农村的群体性聚餐加强管理,培训乡村厨师25人。今年上半年无一例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是继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取缔非法行医、游医5家,处罚药店行医1家,处罚超范围行医1家。

3、认真组织第十九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今年4月,是第十九个爱国卫生宣传月,我县做到了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全民参与、专项整治、科学灭害。在活动中,群众受教育面达60%以上,清理垃圾约77吨,疏通沟渠14000多米,投入鼠药1588公斤,灭蚊蝇投放65万平方米。评此推荐市先进集体12个、县先进单位42个、先进个人38名。

4、积极争取卫生项目,加快我县卫生发展。一是争取了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争取上级资金60万元,此项目正在报批之中。二是争取省、市乡镇卫生院设备投入项目,已落实市财政资金20万元;省财政资金约312万,现在正积极争取,力争今年投入我县卫生院。三是争取了艾滋病—结核病双重感染防治项目,资金50多万。四是县医院、中医院在国家开展银行的中长期贷款项目基本落实,资金总额1300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卫生系统的稳定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医疗安全风险比较突出,医疗纠纷经常发生,花在化解医疗纠纷上的精力很多,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二是乡镇卫生院建设完成后,在搬迁的过程中与业主的矛盾有尖锐化,如玉屏、寿保、塘坝等。三是工改后,部分单位的调资问题还没有解决。

(二)乡镇卫生院建成后,内部设施、设备比较缺乏,没有比较先进的诊疗设备。卫生局正在积极做这方面的努力,如与中国医师协会协商,争取市上设备配置资金,争取省上提前按排设备配置计划等。

另外,乡镇卫生院管理不规范也是当前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人事、业务、财务、公共卫生管理等。

(三)部分项目建设、“十大惠民行动”工作推进较慢。一是2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个别中心卫生院对此不够重视,没有下去认真落实部署。二是县医院门诊大楼装修进度应当加快,否则无法如期完成峻工任务。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宣传、监管的力度还不大,有的村很迟才把报销册子发下去,有的农民对政策精神还了解不够。我县1—5月份向农民报销药费才100多万,按要求,医疗住院费资金报销比例要达到70%以上,资金沉淀量还较大。

三、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是继续巩固干部作风整顿的成果,抓好卫生干部队伍建设。下半年要开展卫生单位干部换届后试用期情况的考评,对班子正式确定。

二是继续抓好乡镇卫生院搬迁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对人员、资产、动行、财务等方面的监管,完善《*县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意见》,并抓好实施。

三是不折不扣完成“十大惠民行动”的任务,特别是加快县医院门诊大楼建设速度,加快25个标准化卫生室的建设速度。

四是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工作,加强资金监管、投放和使用。开展一次调研活动,了解农民和基层单位对“新农合”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是继续搞好项目争取工作,全面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争取资金任务。

六是搞好卫生队伍人才建设,抓好在全县公开40名医护技术人员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实基层卫生单位技术力量。

第6篇

内外兼修 以建设谋发展

曾经,斑驳脱落的窑洞房是韭园镇卫生院的门诊楼与住院部,陈旧不堪的“老三样”是该卫生院救治患者的主要设备,纪律涣散的医护人员则是该卫生院救死扶伤的医疗队伍,年收入十几万,患者寥寥无几。2006年,长期工作在卫生战线的贾红临危受命,担任韭园镇卫生院院长职务。在贾红的带领下,该院以“重健康,百姓以健康为贵”为院训,以“崇医德,医者以仁德为先”为服务理念,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做好优质服务,在管理上不断改革创新,赢得了信誉,树立了形象,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医院环境的好坏是管理是否到位的直接表现。为此,韭园镇卫生院从基础设施着手,加大了对卫生院环境的改善力度。该卫生院先后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建设了门诊楼、病房楼,共计2100平方米;引进项目资金350多万元,新建了1480多平方米的门诊医技楼;新增设候诊大厅、输液大厅、新农合直补大厅;在楼宇间修建了花坛,绿化面积300多平方米。红红的瓦,白白的墙,房前花草香,屋后树成行……如今,一座花园式的乡镇卫生院已悄然屹立于美丽的韭园镇。

在优化就医环境的同时,韭园镇卫生院丝毫没有忘记“精医术,医者以技术为要”的职责。为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该卫生院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派出5~8人到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周口市中心医院、扶沟县人民医院等处进修学习,并多次邀请专家及当地退休名医来该卫生院坐诊。同时,该卫生院把专科医师合理地分配在临床、医技等医疗第一线,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医疗队伍壮大了,要实现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医院必须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此,韭园镇卫生院先后配备了600毫安X光机、彩超、B超、心电图仪、尿液分析仪、血流变分析仪、多功能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多功能手术床等先进医疗设备,由此拓宽了该卫生院的服务领域,增强了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质量。2011年,该卫生院收治门诊患者6万多人次,救治住院患者3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思维创新 向管理要效益

韭园镇卫生院的发展,记录在院志上只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但流传在群众中的,却是医疗质量好、服务态度优等饱含真情的赞美话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做好优质服务,该卫生院在内部管理上不断改革创新,赢得了信誉,树立了形象。

“重健康,百姓以健康为贵”的院训指引着韭园镇卫生院不断加强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管理。近年来,该卫生院持续开展了以“规范操作、规范书写、规范管理”为主题的医疗质量评比活动,全面开展了医疗质量目标管理工作,并严格督查,做到奖罚分明。同时,该卫生院对医护人员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定期开展培训与学习,有效规范了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崇医德,医者以仁德为先”的服务理念促使韭园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卫生院提出了“行风建设、优质服务创无形资产”的新理念,结合医疗服务特点,相继推出了“优质文明服务月”、“患者无过错、服务无小事”、“规范文明服务用语”等活动;提倡各科室“比、学、赶、帮、超”,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并成立纠风监察室,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聘请纠风监督员,从而使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得到彻底转变,实现了医患“零距离”接触、医患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近年来,该卫生院的社会调查满意率在95%以上。

多策并举 凭改革惠民众

标准的免疫接种中心、整洁规范的档案室、便捷的新农合直补大厅……韭园镇卫生院把新医改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

为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韭园镇卫生院以村卫生室为阵地,在加强对0~6岁儿童、孕妇及65岁以上老人重点管理的同时,以户为单位,为全镇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成立了标准化档案室,新增4台电脑,配备两名专职人员负责该项工作。截至目前,该镇的建档率已达到99.5%。与此同时,该卫生院丝毫没有放松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定期组织人员下村义诊、发放健康手册等活动来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累计发放健康手册、宣传单1万多份,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农合制度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惠民举措。为使群众能够早日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韭园镇卫生院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与各村村委结合,采取发放宣传单、抽调人员入村入户宣讲等方法,让辖区内的群众了解新农合制度,引导群众自愿加入。同时,该卫生院还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实行监测与信息公布,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最大限度地维护参合农民的利益,确保了新农合基金的安全。2011年,韭园镇新农合参合人数达48928人,参合率为98%。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广大农村提供中医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巩固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全面发展。

二、创建目标

从2013年12月份开始,以《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标准,利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以区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逐步建成中医机构设置合理,设施配套,专科特色突出,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康复促进、健康教育于一体的中医服务体系,以简便、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通过精心组织,宣传发动,狠抓落实,强化重点,规范管理,力争在2015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工作。

三、各单位职责分工

(一)区财政局: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占全区卫生总事业费10%以上,或近3年年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落实一定比例用于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

(二)区发改委: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投入上给予倾斜。

(三)区卫生局:1.将中医药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协调制定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并积极协助组织实施。2.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分管负责人,配备专职干部,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熟悉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管理知识和中医药工作情况。3.把中医先进区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医疗业务单位的年度考核内容以及院长绩效考评内容。4.制定全区中医药工作发展规划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区中医药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5.定期召开中医工作专题会议,调查研究全区农村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6.督促指导医疗机构的中医建档建账工作,建立健全全区中医药工作综合台账。7.负责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四)区人社局:制定中医药人才引进方案,对中医药人才引进采取倾斜政策,充实补齐中医药人才缺口。把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适时提高报销比例。

(五)区药监局: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品市场的中药质量监管。

(六)区中医院:1.床位数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2.一级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科等)。3.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规范,符合《关于规范中医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4.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要求,积极配置中医诊疗设备。5.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点。6.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7.信息化建设达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要求。8.区中医院院级领导班子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比例不低于60%;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9.开展3个市级以上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含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形成两个以上在我区有影响的中医专科(专病)。10.急诊科(室)具备常见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常见危急重症救治成功率不低于80%。11.制定并实施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优化诊疗方案。12.中医类别医师熟练掌握本专业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含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及常用中药方剂应用等)。13.积极采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计算)不少于60种,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10%。14.住院病案甲级率达到90%,中医处方书写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15.积极使用中药饮片,门诊处方中,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处方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16.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17.在区中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有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制定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度,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18.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并以师资为主要成员成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指导组,建立长效的业务指导机制。19.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1)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临床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2)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3)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三册系列丛书,重点向区中医院中医类别医师推广平衡针、铍针等中医药新技术。20.开展中医药康复服务。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21.区中医院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并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22.开展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知识与技能培训,有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有具体培训计划和措施,并注重培训的正规划、系统化,近3年辖区内区医院、区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均参加一次以上培训,培训率达到100%。23.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负责资料提供和组织乡镇人员培训。24.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区中医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区中医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区中医院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七)区人民医院:1.中医临床科室达到《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2.中药房设置达到《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中药煎药室符合《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3.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执行有关中医药标准规范,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不少于4种中医药服务。4.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大于80%,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本科室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70%,日均门诊人次占全院日均门诊人次比例不低于5%。5.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全院平均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大于6次/月;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大于80%。6.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区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区人民医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区人民医院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八)乡镇卫生院:1.全区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达到《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要求。2.90%以上镇卫生院须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其他中医临床诊室(包括针灸、推拿、理疗、康复、养生保健室等),并集中设置,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3.根据中医临床诊室设置情况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包括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凳、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设备、刮痧板、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等。4.设置中药房,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消毒锅、标准筛等,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300种;提供煎药服务。5.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20%。6.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7.乡镇卫生院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8.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并在居民健康档案中予以记录。9.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服务。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农村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10.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11.针对农村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亚健康人群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疗药膳、情志调摄、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12.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骨关节病等)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13.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九)农村卫生室:1.至少配备电针仪、TDP神灯和中医治疗包(箱)(内含针灸器具、刮痧板、罐具、艾条等)等中医诊疗设备。2.40%以上的农村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不少于100种,或者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其它农村村卫生室配备中成药不少于50种。3.每个农村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4.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5.每个农村村卫生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每年不少于4次。6.农村村卫生室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天30%。7.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不低于90%,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内容知晓率不低于85%,对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满意率不低于85%;农村村卫生室中医药人员对中医药相关政策知晓率不低于85%。

(十)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1.将区中医医院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将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农村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2.将中医药服务项目(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品种(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3.制定降低中医药服务起付线、提高补偿比例等鼓励政策,补偿比例提高不少于10个百分点,引导参合农村居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制定应用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鼓励政策。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3年12月28日-2013年1月30日):成立区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创建工作相关政策和措施,召开省级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各责任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本单位创建工作动员会,营造创建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3年2月1日-2015年2月1日):分解指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要求分年度对各责任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实行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各责任单位按时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第8篇

2019年,在县政府、县卫健局和**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疾控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的业务指导下,我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及十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文件、会议精神,按照卫食药监局、城关镇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争先创优”“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三好一满意”等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患和谐,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办总人口40635人,13各村居,卫生院在岗职工41人,外聘人员12人。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3人,执业护师1人,执业护士1人,预防保健人员12人,村卫生室人员24人。

二、加强党建党风廉政及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了党建党风廉政建设项。

一是始终坚持“”制度,认真按时开好会议;二是抓好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按照县卫食药监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等理论教育实践活动,使全院职工科学发展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发展;三是抓好了党的组织,全面落实目标管理,明确责任,实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为创造和谐社会尽一份力,四是抓好党的纪律建设,认真学习有关廉政会议及文件精神,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意识,纠正了行业中的不正之风。

2、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认真按照创建文明单位的要求,搞好了院内外环境的卫生工作;三是利用各种方式对卫生开展的工作进行宣传,正确引导群众健康意识。

3、强化了政治文明建设。

一是进一步实行民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实民主集中制;二是抓稳定,深入群众,倾听意见和建议,掌握群众的卫生需要,我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2019年是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不断完善的一年,要在去年建档的基础上,完善以前建立的老档案,对档案里面缺项漏项、不符合逻辑的档案进行修改完善。对住户进行了逐户上门建档和随访工作,增加了婚嫁人员以往漏建人员档案并删除重复人员档案,新建立合格居民健康档案2660份。

2、健康教育服务

主要宣传普及《居民健康素养66条》,开展了糖尿病、高血压、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水痘、麻疹、流行性感冒、冠心病、宫颈癌、乳腺癌、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的健康教育。共发放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传染病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共34258份,共制作宣传期刊161期,宣传讲座161次,咨询活动9次。并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镇的卫生问题、危险因素开展了健康教育,使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

3、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2019年始终坚持每月一次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培训和每月28号之前交公共卫生月报表时采取单独一对一的培训方法,针对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产后访视、儿童疾病的咨询和指导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培训,通过业务培训来提高了村卫生室人员的业务素质。2019年全镇儿童保健情况如下:

1、产妇566 人,活产数574 人,其中有11对双胞胎,3个死胎, 0个死产。

2、产妇建卡人数549 人,建卡率96.9 %。

3、产妇产前检查人数549 人,产期检查率97 %。

4、产妇早检人数549 人,早检率达97%。

5、产妇产后访视人数540人,产后访视率达95.4 %。

6、产妇系统管理人数539人,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2 %。

7、住院分挽活产数574人,住院分娩率100 %。

8、剖宫产活产数150人,剖宫产率26.1 %。

9、非住院分娩活产数0人,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活产数 0人,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达0 %。

10、新法接生活产数574 人,新法接生率100 %。

11、高危产妇人201 人,高危产妇人数占总产妇数35.5 %。

12、高危产妇管理人数201人,高危产妇管理率达100 %,高危住院分娩人数201 人,高危住院分娩率达100 %。

13、新生儿出生低体重小于2500克人数6人,低体重初生婴儿占1 %。

14、今年开展全办所幼儿园3-6岁儿童的体检和建档工作,共体检2132人。

4、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南》的要求,共建立了人的老年人2313档案,进行1732的老年人体检。

5、预防接种服务

乙肝:发放1815人份 ,应种1815人, 实种1810人, 接种率99.72% ,耗损系数1.01 ;卡介苗:发放185人份, 应种61人,实种61人,接种率100%,耗损系数3.03;二价脊灰疫苗:发放5447人份,其中IPV灭活发放997人份,应种4192人,实种4119人,接种率98.26% 耗损系数1.32;百白破:发放2550人份,应种2593人,实种2546人,接种率98.18%,耗损系数1.01;白破二联:发放1496人份,应种1239人,实种1213人,接种率97.90% ,耗损系数1.23;含麻制剂疫苗发放1565人份:其中麻风发放200人份,麻风应种417人,实种411人,接种率98.56% ,麻腮风:发放1365人份,应种1165人,实种,1146人,接种率98.37% 耗损系数1,01;A群流脑:发放2265人份 应种1674人 实种1641人,接种率98.03%,耗损系数1.38;A+C流脑:发放1898人份,应种1902人,实种1873人,接种率98.48% 耗损系数1.01;乙脑:发放2189人份,应种2191人,实种2152人,接种率98.22%,耗损系数1.02;甲肝:发放1096人份 应种1109人,实种1093人,接种率98.56%,耗损系数1.01 。

根据疫苗发放及接种情况,由于城区接种门诊实施定点接种,各种疫苗的耗损系数均在国家规定的耗损系数范围内。注射器共发放15000支,卫生院库存500支,无浪费。

6、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2019年来卫生院对在职人员和村医进行了《传染病法防治》、《突发公共卫生处理条例》、《传染病信息管理规范》进行培训,提高了大家对传染病与处理的操作规范,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定期对门诊和村卫生室进行检查,截此到现在发生了5例传染病,其中两例水痘,一例疑似麻疹已排除,一例手足口病,哟里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零报告,零处理。

7、卫生监督协管服

2019年卫生协管工作人员共督导了卫生室执业许可证校验25个,全面巡查督导督查学校营养餐食堂、学校传染病管理巡查和学校环境卫生督查30余次,幼儿园食堂和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巡查50余次,农村集中饮用供水巡查4次数,

8、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高血压人数2503人,规范管理2054人,管理率达82%。

9、Ⅱ糖尿病管理服务

Ⅱ糖尿病人数525人,规范管理420人,管理率达80%。

10、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

重性精神病患者183人,规范管理121人,管理率达66%。

四、宫颈癌工作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在2019年5月7日至2018年5月12日开展35-65岁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工作,共完成203例。

五、医疗业务门诊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先后配备了2台心电图机,2台生化分析液等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平时做到门诊有登记、消毒和传染病有登记、住院有病历,严格执行一切操作规范,防止交叉感染。服务老百姓为宗旨,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实行药品100%零差率销售为目的。截止11月卫生院门诊完成了业务收入595784.83元,医诊疗门诊病人1772人次。

六、定点接种门诊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1-12月份定点接种门诊开展I类11苗接种20098实种针次数。积极推动Ⅱ类疫苗接种工作,同时也增加卫生院的部分经济收入。

七、儿童保健门诊

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有些思路不够成熟,因今年的中心工作比较多,儿保门诊的医生大部分被抽出来参加其他中心工作完成儿童建档数434人,0-3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831人次。

八、基本药物采购使用情况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如期推进,一是加强培训,组织医护人员和卫生室人员参加基本药物制度培训,二是做好网上集中采购工作,三是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执行零差率销售,目前卫生院配备的基本药物有82种,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

九、存在问题

虽然半年来各项工作开展得较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人才建设,医院的管理上与形势的发展及上级的要求有差距,医疗质量和总体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1、人才结构不堪合理,人才梯队尚未完全形成,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更加提高。

2、医疗质量还要薄弱环节,尤其是医院启动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办公制,部分职工对电脑操作还不适应和不熟悉。

3、交通车辆不够用,入村工作督导即为不便。

4、村医业务素质低,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得不够好。

5、医技人员少,部分检查不能有效开展。

6、个别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活动中还存在生、冷、硬现象,缺乏沟通技巧和沟通艺术,语言表达不准确,解释病情不清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医院的形象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十、下一步的打算

1、拓宽工作领域,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积极抓好卫生院日常医疗工作,规范诊疗服务,有序进行医疗服务诊疗。

2、加强新农合患者住院的工作力度,充分体现国家惠农政策。

3、不折不扣加强对村卫生室的规范化管理,从不同角度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4、全面实行公共卫生工作常态化进行。

5、加快人才培养,打造“三名”工程,即名医院、名院长、名医生。

人才是卫生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因素,而我院目前卫生技术综合素质偏低,全院中级以上职称的卫技人员比例不足,门诊医师尤其是骨干医师较为稀缺,人才缺乏,无后备力量。因此,要挤出经费加大培训力度。力争利用5年时间,完成人员轮训,逐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开展缺乏科室,吸引广大患者来我院就诊;另一方面加强院内业务学习质量管理,深入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

5、掌握中医药的实宜技术,尽快把中医开展起来。

6、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抓住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扶持政策,在各级党委、卫生局的关心支持下,挖掘潜力,积极走出去争取资金,努力增加必要的医疗设备、编制人员到位,尽快解决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尽力改善卫生院人少事多,人员断层现象,改善办公条件,让卫生院基本具备医疗条件优,办公环境美的良好局面。

7、加强医务管理,激发竞争活力。改革卫生院管理体制,向管理要效益。俗话说:“三分成绩,七分管理“。医院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管理。一是完善领导体制,全院实行民主管理,对各项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将各项责任制度落实处,实行五定一奖一罚责任制,即”定人员、定职责、定出勤、定效益“的奖勤懒机制,对完成指标任务的按比例给予奖励,对未完成指标任务的按比例给予罚款,以此激发职工匠竞争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是进一步强化医疗护理队伍建设项,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操作规程,严惩医疗护理差错,竭力避免因医疗护理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三是加强医技质量治理建设,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第9篇

合理而科学的医疗秩序应当是分级诊疗,避免过度医疗带来的医疗资源分配和使用的失衡。从国际惯例来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管理办法,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正是因为如此,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满足患者就医的不同需求,也成为医疗改革的优先方向。而要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既要避免基础资源被闲置,又要防止优质资源被浪费,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发挥体制导向作用。

时下之所以看病难和看病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结构性不合理。比如感冒发烧等小病,一般的社区医院或门诊就可以诊断治疗,如果非要去三甲医院找专家看,既导致看病的成本增加,又造成优质资源的浪费,无形中剥夺了真正需要者的机会。在供需互为关联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小病大医”的盲目性,从而使非理性的看病需求得到矫正,“取消三甲医院的门诊”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之前,江苏省两所大医院开展了“病人选医生”的活动,结果造成门诊量大增,两家医院的不少专家发现,许多病人患的是小病。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两位专家看门诊,一上午有37人挂号,其中约三分之一只是拉肚子,这些人实际到消化科挂个普通号,由主治医师做一些常规治疗即可。一般来说,专家除了坐诊之外,还要进行手术、学习和科研,让稀缺的专家资源处于“杀鸡用牛刀”的境地,既导致其过度使用降低其效率,又无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专家的真正作用在什么地方,在于“看大病”和发挥“指导作用”,而三甲医院的作用同样如此。时下大医院人满为患,无论其如何扩张都难以实现根本改善,关键在于其功能定位出现了问题,大包大揽无法让自身优势和作用得到发挥。取消门诊其实是对三甲医院的解放,有助于其集中精力解决大病和难疾,同时集中精力发挥其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