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畜牧业风险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2 08:58: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畜牧业风险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畜牧业风险

第1篇

关键词:畜牧业;规模养殖;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70-02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简介:黄月琴(1986-),女,贵州贵阳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养殖技术推广、养殖小区建设、养殖项目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畜牧业规模养殖属于高风险行业,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过程中,风险来自多方面,其风险具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及高损失性。为减少风险损失,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规范养殖程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1 畜牧业规模养殖风险来源

畜牧养殖业属于一种高风险、情况多变的产业,而其中的风险来自于畜牧养殖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1]。从风险的来源看,风险主要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及自然风险3部分。

1.1 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3个方面。畜牧养殖产业是一个跟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行业,例如牧草的种植、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控都跟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这些都影响着牲畜的生长状态。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防控降低自然风险给养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风险的主要特点就是无规律可循,多变性。养殖户养殖的牲畜最终是要销售到市场上去销售的,所以有时候市场情况的变化对于养殖户的影响是巨大的[2]。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牧养殖户、肉类加工以及肉类销售企业涌入市场,分割我国畜牧市场资源,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样就使得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加。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往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其中大部分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GDP的提高,然而其中也有一些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发展不利。畜牧养殖是一种总体上对环境不利的行业,因此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1.2 内部风险

畜牧养殖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养殖户专业知识不足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牲畜疾病等情况带来的风险。其中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是具有高风险的一项风险内容,如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很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养殖牲畜的疾病以及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暴发都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同样都会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3]。

1.3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因素,同时自然风险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影响所养牲畜的生活习性以及适应能力。如天气寒冷不利于猪的育肥等。

2 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风险控制策略

2.1 养成风险管理的意识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养殖户来说,如果要选择进入到养殖行业里,就要有足够应对风险的准备。风险与利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养殖户在养殖之前应该仔细分析一下养殖业的现状与前景,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判断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4]。

2.2 提高分析评估风险的能力,提早防范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的意思就是养殖户能够管理风险、预防风险,同时利益的来源也与风险的管理密不可分。进行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风险有深刻详细的分析。只有在全面认识风险之后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其次就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消息获取渠道。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2.3 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和急救措施

根据多年来对畜牧养殖业风险应对的研究,可以得出:建立一个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对于防范风险以及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风险具有不定时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给应对风险带来了不小的问题,特别是来自于市场变化与牲畜疾病的风险,一旦风险暴发,留给养殖户应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因此带来的损失就非常严重。由此看来,建立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了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之后才能在风险暴发后从容应对。

2.4 提高饲养技术

饲料是畜禽生产的基础,也是产生污染的源头,从源头抓起,从饲料入手是解决畜禽生产污染的根本途径。要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饲料中氮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另外要严格控制某些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使用,继续加大对“瘦肉精”的检测力度,以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5 建立严格的免疫程序

科学养殖,防重于治。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畜群的健康状况制订合适的免疫程序。针对本场实际,对危害严重的疾病进行预防。严格消毒制度,养殖场、栏舍门口设消毒池,对进场人员、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对空舍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要求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5],包括选址、工程设计、工艺流程、防疫制度和人员等。对已建场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对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组织相关部门对其关、停、转。对新建场实行备案跟踪管理制度,从选址开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要求的每一项完成情况都必须备案,直到全场建成并达到相关要求才给予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6 掌握并了解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要有市场预测远见,着力抓好四个时期,即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下滑期的不同养殖规模,在低谷期时,适当增加养殖数量,发展期时稳定生产,高峰期时应尽快出栏,下滑期时减少养殖数量。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养殖数量,减少市场风险。培育优质畜禽,打造优质品牌,增加品牌信誉度,扩大销售渠道。

2.7 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扶持

政府给予正确引导,畜牧兽医部门长期进行技术指导。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政策优惠、财政扶持、保险、信贷等长效机制。还可几个养殖场成立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基地+信贷+小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模式,成批购进畜禽,成批购进饲料,成批销售,减少饲养成本,从而做大做强小规模养殖场,真正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雁,使畜牧养殖业逐渐向优质、高产、高效、集约、生态方向发展。

2.8 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监管质量

对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发生动物疫情或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牵头监管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年终考核按零分计算,取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当年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资格,并分别按以下情形严肃处理:一是对拒不接受监管人员指导,违反规模养殖场监管制度的企业,一律列入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取消项目、资金、政策等扶持,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责任;二是对因监管单位或联系指导服务人员渎职、失职,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依法追究牵头监管单位、协助监管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人员的责任;三是凡是申报项目、申请扶持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产品质量安全牵头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技术人员签署意见后才能申报。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上下联动、企业主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6]。

3 小结

畜牧业规模养殖存在较大风险,必须要做好风险识别,加强风险控制,从而确保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德元.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风险与控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43-46.

[2] 张小松.发展现代养猪业规避市场风险[J].四川畜牧兽医,2010,37(9):16.

[3] 李 峰,郭 强.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2004(12):48.

[4] 钱小莉,钱建中.泰州市畜牧业规模经营压力环境及风险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3(31):181-182.

第2篇

(一)存在巨大的存货风险

畜牧产品将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畜牧企业由于这一特点而存在巨大的存货风险,例如:存货在购买、储存、市场价格变动后带来的财务风险。畜牧产品并不是哪里都能生产、也不是什么季节都可以生产。因此,畜牧产品在购置原材料是很可能出现无法购置或购置成本过高的风险。而当农产品比较丰富时,可以顺利采购到需要的农副产品,而对其的储存又成为新的问题,农副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对存储有着较高的条件。

(二)筹资环节中存在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畜牧企业中大部分都存在资金缺口问题,而一定能出现资金缺口问题时,大部分畜牧企业会选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形式来摆脱资金缺口问题。但是由于大部分畜牧企业的特殊性,很多畜牧企业的筹资渠道比较窄。例如:有的畜牧企业在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时,经常会出现贷款手续繁琐、审批艰难等问题,有的畜牧企业经过一番周折后仍拿不到贷款。另外,由于银行贷款的成本较高,秀企业如果出现经营问题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

(三)存在现金流风险

目前,很多畜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存在着资金短缺、资金缺乏流动性的问题。例如:有的畜牧企业将企业的资金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农副产品的采购与生产环节中,最终导致有的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技术研发、革新、扩大再生产。再例如:有的畜牧企业在获得营业收入户,为了新一轮的生产经营而将刚刚收回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农副产品的采购中,这种做法极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最终使企业的经营出现危机。

二、我国畜牧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

畜牧企业的财务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以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它的存在对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分析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畜牧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比较广泛,例如:自然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法律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畜牧企业的生产、加工、存储等,从而对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行业变化的影响也是造成畜牧企业财务危机的又一因素。畜牧企业应该及时对行业环境进行分析,一定要做到未雨绸缪。

(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身的原因

我国的畜牧企业大部分是来自于全国各省市、郊县、乡镇企业中的初级畜牧养殖作坊,这些企业主要依据的是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在销售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直销方式。但是,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畜牧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简单地认为只要在财务管理中不出现资金浪费、乱用资金就是远离了财务风险。

三、畜牧企业低于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风险意识,健全企业的风险治理机制

畜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上至企业的领导层,下至企业的普通员工,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危害。只要每一位员工头脑中都树立了风险意识,一旦在经营中出现异常,员工或领导就会及时发现。这就要求企业定期在企业内部举办财务风险讲座;利用企业的网站、微信、微博等传媒途径向每一位员工宣传财务危机内容;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做好监督与管理,避免财务人员工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二)不断拓宽筹资渠道,拓展企业的理财投资思路

我国大部分畜牧企业面临着筹资渠道单一的主要问题。而在投资中又经常出现失误的现象,因此,畜牧企业必须在有效控制企业从财务风险的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在进行筹资前,畜牧企业必须做好详细的分析与调研,制定资金筹集方案。将资金的筹集实践、数量、成本等因素充分考虑在内,为企业编制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低成本的筹集方案,帮助企业规避的财务风险。

(三)合理规划、理性投资

畜牧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来的资金除了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与经营外,还可以投入到非农产品的领域中。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畜牧企业必须做好投资前准备,对投资项目所处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相关的国家政策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对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饱和度等进行考察。当然必须避免进入那些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或领域中。

(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农业、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直接影响着畜牧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而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并在政策上、税收上给予了较大的优惠。但是,畜牧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因此,畜牧企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结语

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营者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多。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这样,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在面对风险时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体现出来。其次,在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制定以利益为经营目标时,需要面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2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分析

2.1技术风险

畜牧养殖业的技术风险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品种的选择、养殖过程的疫病防治以及饲料的科学配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畜牧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禽类流行性疫病的传播有了相应途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疫病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降低或其他结果的出现。由于禽类和畜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的抵抗力在不断下降,导致自然环境的大程度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十分密切。

2.3市场风险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展惠民工程。交通运输和销售市场都得到巨大的进步,网络营销更是提供了巨大的交易平台。努力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深市场各畜牧养殖专业户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作为风险影响畜牧养殖业专业户的经营和发展。

3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畜牧养殖专业户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风险类别,并根据自身情况的实际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3.2加强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由于风险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持续性等特质,所以畜牧养殖专业户需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全面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了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多方求证通盘考虑,为做好风险规避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极力减少风险给畜牧养殖专业户带来的利润损失。

3.3政府积极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政府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形势对畜牧养殖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中,政府应当利用对于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调控给予畜牧养殖业养殖专业户一定扶持,这样有利国家对于减小贫富差距计划的实现。

4结束语

第4篇

1畜牧养殖专业户面临的风险

1.1自然风险

畜牧业本身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一定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畜牧养殖的牲畜受到生存环境、饲料、牧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一些患病牲畜也经常是因为自然环境不良造成发病的。对于这样的风险因素,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提前进行预防,在选取畜牧场所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应规范进行选址,并且要注意气候环境对牲畜造成的影响,及时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预防控制。夏天要注意给牲畜进行通风降暑,保证牲畜饮用水的正常供应,寒冷气候里要保证牲畜的温暖。对于一些对自然环境要求比较多的牲畜,养殖专业户更需要多加注意,多留心多观察,避免出现自然环境影响造成的牲畜死亡[1]。

1.2经济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专业户养殖牲畜最终是要将其投入市场销售,所以市场的需求、变化、对畜牧养殖户的影响很大,有时遇到市场波动,比如:禽流感、口蹄疫之类的疾病,对于一些家禽类、猪牛类的动物的销路是致命的。受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大型专业的畜牧养殖场和食品加工厂层出不穷,对国内畜牧市场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力,市场经济风险越来越大。

1.3政策指导的风险影响

对于某个行业的发展,政策上的扶持是很重要的,当前国家下发了许多惠农政策,对于畜牧养殖业而言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畜牧养殖的特殊性,其需要一定的空间,并且牲畜本身会产生很大的异味,如果区域范围较小,会对周边的居民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对某个区域造成环境污染等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当地政府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限制畜牧业发展,这对于畜牧养殖专业户是极为不利的,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其破产的风险。

1.4养殖专业户的技术水平

对于牲畜的养殖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需要有一定的相关经验。对于养殖专业户而言,其养殖的牲畜品种是否优良对于牲畜是否有较高的存活率、繁衍能力都有直接影响;另外对于牲畜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对于养殖专业户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之类的疾病对养殖业的影响十分严重,甚至导致许多养殖专业户频临破产[2]。饲料的选购对于牲畜的健康有直接影响,但目前牲畜饲料仍存在许多不合格产品,有些养殖专业户为了节约成本,在饲料中随意添加其他食物,没有通过相关的规范鉴定,导致牲畜在食用之后出现生命危险,以上这几种问题,都需要养殖专业户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来预防风险的发生。

2管理对策

2.1提高对畜牧养殖风险的认识

畜牧养殖业本身的潜存风险很多,畜牧养殖专业户必须加强认识,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对于牲畜的日常饲养和管理,一定要按科学方法进行,要将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隐患都考虑到,把结果想到最坏,将预防措施做到最周全。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分析其引起的原因,及时找出解决措施,将影响控制到最小。

2.2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

养殖专业户在日常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而总结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应急方案,既防患于未然又能在遇到风险的时候能够及时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障养殖专业户的利益。在遇到风险的时候,养殖户要善于分析和研究,对于风险发生的过程要进行监控和观察,对于来龙去脉足够掌握之后,才能有效避免之后再出现同类事情,有效控制风险[3]。

通过上述分析,在实际情况中,养殖专业户遇到的风险种类是很多的,对于不同的风险就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需要养殖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对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及时预防和控制,将危害减小,保障养殖专业户的利益不受风险影响。养殖专业户加强对风险的管控,有助于其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促进我国畜牧业和牲畜加工产业的发展,所以,养殖专业户必须严格把控,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和水平。

作者:胡昌华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吴绍英.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和风险管理[J].赤子,2014,(17):117-117.

第5篇

根据中央关于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的规定,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藏系牦牛及藏系羊5种险种的保费补贴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贴比例根据地区间财力状况大致分为东、中、西三地区及中央直属农垦总局四类;地方财政包括省市县三级。就5种险种的保费补贴分担情况,本文选取东部地区的北京、浙江,中部地区的河南、海南和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与内蒙古等7个省区进行对比。表2可以看出,保费补贴多为中央、省、市、县四级结构,补贴比例≥70%,农户自筹保费较少,有利于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在中央财政补贴方面,中西部地区补贴比例高于东部;地方财政补贴方面,财政收入较好的地方政府承担较多保费,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政府承担较少保费。除以上5种险种有中央财政补贴外,财政部提供保费补贴的地区可根据本地财力状况和农业特色,自主选择其他养殖险种并由地方财政予以支持(表3)。这对于健全畜牧业支持保护体系,创新和改革畜牧业保险制度,推进畜牧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比较发现,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政府财政压力小,畜牧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普遍在50%左右,其余由龙头企业或农户承担。西部地区则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区别在于陕西省仅有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宁夏的保费补贴则分自治区和市县两级,补贴比例达到75%。保费补贴划分到市县一级的做法可以降低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压力,提高总体财政补贴比例,减轻农民负担;但对于部分养殖大县,具有较强保险需求的同时又相对贫困,财政预算资金不足,客观上造成部分市县财政不能及时足额拨付补贴资金的突出问题,影响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

各省区针对不同险种制定了不同的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保险金额多参照投保标的的生理价值确定。如表4所示,在能繁母猪险种上,除北京,上海少数发达地区的保险金额达到2000元,其余省区均为1000元,费率为6%,无明显差异。奶牛的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差异较大,费率从4%到8%,保险金额从3000元到8000元不等,部分省区根据奶牛年龄、品种及饲养模式的不同,确定了不同的保险金额。如:北京市奶牛的保险金额按奶牛的牛龄及胎次分为两档。四川的育肥猪保险费率按规模进行了区别,鼓励规模化养殖,以便集中管理,降低风险。新疆参照羊只品种、畜龄、饲养成本、市场价格的70%将保险金额厘定为6个档次。2.4保险责任与赔付标准内蒙古畜牧业保险险种有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均为中央财政保费补贴险种,保险责任范围如表5所示,在赔付标准上规定能繁母猪和奶牛按保险金额进行赔付;育肥猪按照尸重和出险时当地生猪市场收购价格计算赔偿。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对3种险种的保险责任与赔付标准大致类似,北京在能繁母猪的保险责任方面增加了难产;奶牛则针对固定圈舍内死亡或伤残,经畜牧兽医鉴定失去产奶能力的奶牛进行赔付,保险责任包括难产死亡或胎产所致伤残失去繁殖能力。在赔付标准上,北京市也有创新,若能繁母猪、奶牛死亡,根据实际情况按保险金额的80%进行赔偿;奶牛因胎产造成子宫受伤所致伤残失去繁殖能力的,在此基础上再减去奶牛残值。除以上3种险种外,中央财政补贴险种还包括藏系牦牛和藏系羊,主要在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省和自治区开展。各省区也相继开展了其他养殖险种,制定了相关的保险责任,如表6所示。肉鸡的保险责任范围大体一致,在赔付标准上,北京按肉鸡的饲养日龄成本,江苏按肉鸡尸重计算赔付。2.5风险控制北京、江苏、浙江、河南及黑龙江五省市所采用的不同的农业保险风险模式是目前中国现行的主要农业保险风险控制模式;不同模式下政府与保险人在赔付责任和风险防范上承担不同责任,具体如表7所示。在巨灾风险分散措施方面,目前,北京、江苏的巨灾风险基金制度较为完善,但筹建方式上差别较大。北京按农业增加值1‰计提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并建立再保险巨灾分散机制;江苏则由保险公司和政府分别建立巨灾风险基金,构建省市县三级巨灾风险基金制度。对比内蒙古,自2008年开始着手准备巨灾风险准备金,实践中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有效落实。

3各省区畜牧业保险的特点总结及启示

以上从保险品种、补贴政策等7个方面分析了各省区畜牧业保险政策的异同点。基本特点如下:在保险险种上,除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外,北京、浙江等多省都相继开展了符合当地养殖条件的保险险种。东部沿海省区多开展水产、家禽保险;中西部地区多开展畜禽保险,对保障养殖户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保费补贴上,财政保费补贴比例普遍在50%以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的影响,财政补贴具有差异性,西部地区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对于较贫困的市县,保费补贴的承担存在困难。在保险金额上,保险金额多参照投保标的的生理价值确定,北京、黑龙江等省区按品种、规模、生长期将保险金额进行了细分,有利于畜牧业的规范管理和畜牧业保险的持续发展。在保险责任上,保险责任多针对由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导致的保险个体死亡。各地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养殖环境也进行了调整。相比北京的做法更为合理,针对牲畜的经济价值进行赔付。在风险管理上,目前,只有北京、江苏等部分省区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农业风险具有高度相关性,易发生农业巨灾,各省区应加快大灾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自2007年以来,内蒙古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保险责任范围不切实际,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内蒙古畜牧业保险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得到如下启示:

(1)政府财政补贴应加大对畜牧业保险产品研发的支持。

保险产品是否符合保险标的的特点,满足投保人规避风险的需求,直接影响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内蒙古畜牧业保险目前包括奶牛、能繁母猪、育肥猪三个畜种,而在内蒙古畜牧业中占重要地位的肉牛、绵羊等并没有保险产品。在养殖过程中这些牲畜同样面临诸如病害、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开发研究这些畜种的保险产品,既是完善内蒙古畜牧业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是提高内蒙古畜牧业风险规避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

(2)根据牲畜养殖特点和经济价值,调整责任范围。

目前内蒙古实施的畜牧业保险大多是保障牲畜生理价值的死亡保险。保险责任所涉及的重大病害大部分属于非常发性疾病,而在饲养过程中农户经常遇到的疾病问题(奶牛养殖中常见的炎、产后死亡等)并未囊括其中。应结合实际,了解养殖户的保险需求,适当保障一些疾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养殖户参保的积极性。

(3)进行合理的风险分层,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第6篇

一、畜牧产业生产中的风险

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因为畜牧业生产是畜禽生活习性、畜禽适应能力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统一,这就决定了畜牧生产经营活动对生物和自然有着特殊的依赖性。要求其对于部分自然因素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带来的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比如,新疆畜牧企业就需要做好畜禽饲养舍冬季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环境调控以防止或减少严寒、酷暑对畜禽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但对于诸如大面积的水灾、旱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为控制能力较小。

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部分畜牧产业对技术的依赖造成,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部分畜牧业技术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尤其是一些物化技术, 一旦采用就难以改作它用。二是有些技术具有“外部性”,自己使用以后不易于保密,易于被人模仿,造成他人“搭便车”,竞争增加,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比如,良种牧草的引进与种植、畜禽良种的引进等。三是有一些畜牧业的技术措施具有内在风险,其应用结果可能表现为“不确定性”。比如,对畜禽新疫病的免疫往往可能失败等。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市场所为。自改革开发以来,综观我国畜牧企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大、发展和竞争加剧的过程。就新疆畜牧业来讲,过去的市场基本上是“特定的市场”,其产品通常是就近定向供应周边的大、中城市。随着畜产品价格和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以及畜牧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产品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原先具有很强的地方性,进而面向全国市场,如新疆的羊肉向内地转销,甘肃的羊肉卖到新疆等。对于国家来说,畜产品市场正在从供给主导型转向需求主导型,从数量型扩张转向质量型扩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市场系统更是由“封闭”转向“开放”,还将融入全球市场,市场风险的程度必将进一步增大。

4.其它风险

此外,畜牧企业还有政策风险、制度风险、决策风险和资本风险等。但是,从近几年世界畜牧业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欧洲的“二恶英”、“疯牛病”和“口蹄疫”灾难,香港和澳门“禽流感”流行,以及国际贸易中我国畜产品出口难的状况来看,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也将是今后新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

二、新疆畜牧风险管理的对策

1.改善政府畜牧风险管理水平

要通过 3 个方面,提高牧户对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第一是建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方法,制定风险管理策略,综合相关因子和信息,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制定新疆省级风险管理计划。第二是进行草地资源评估,改进家畜放牧利用草地的方式,进行畜群结构调整和畜种改良,改善县、乡、村三级级兽医站技术装备,通过改进草地放牧利用方式增加饲草贮备等措施改善过冬前的准备工作,建立提高风险防御能力的制度和技术措施。第三是通过参与式培训提高牧户风险防御和管理能力,在示范村建立牧民自救的经济合作组织,完善村一级和县一级越冬风险管理计划,提高和改善地、县、乡三级风险管理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研讨会和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和改善牧户和政府机构在风险管理规划的能力和协调机制。尤其是阿勒泰等地区的风险评估和防灾准备是新疆灾害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在阿勒泰地区防灾准备中应对灾害发生时的不可预见应对措施进行计划,制定灾害应对预案,明确不同层次利益群体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针对阿勒泰牧区风险管理牧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牧区村级灾害风险管理实施内容。在制定越冬管理计划时强调风险早期预警和牧户越冬准备计划的有效结合。牧区村级越冬准备计划综合了当地牧民和政府机构为越冬所做的措施,并得到当地牧民团体和兽医技术人员的监督。村级年度越冬准备计划作为年事活动在每年 9~11 月进行,越冬准备包含草地畜牧业风险预测预报。

2.草地资源监测评估

运用“草地资源评估系统”(RAPS) 软件进行草地动态趋势监测,由草地专家提出草地状况阶段性报告,早期发现并确定可能造成冬季灾害的因素。确定冬季饲草需求量,评估冬季急需饲草的阶段和需要量,确保冬季极端气候下家畜对饲草的需要。对牧区的冬季饲草需求量、冬季和夏季草场的平衡、饲草需求高峰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搜集有关牧区天然草地、家畜生产和饲草需要量的资料,了解牧民承包责任制后,评估草地畜牧业中防灾措施的效益。通过对基层草地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引进天然草地产草量快速测定技术,提高草地资源监测评估能力。

3.草地管理和饲草生产

提出草地资源季节性利用建议,不同季节不同利用,各个季节合理利用,保证牧草营养价值最大限度的利用;通过人工种植饲草,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开展优质饲草调制加工,增加高质量饲草生产,做好冬季饲草储备,在定居点周围建立和扩大以燕麦为主的圈窝子种草,开展青干草调制,减少饲草调制和贮藏过程中的营养损失,提高冬季饲草储备量;培训牧民使用农作物副产品,提供有关农作物副产品和精饲料市场和利用等方面的信息,有条件的牧户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和精饲料补饲牲畜;进行草地饲草生产情况的评估,尤其是冬春时期饲草生产和储备状况的评估。对牧民和乡村技术员进行饲草生产加工储藏和利用知识的培训。

4.家畜生产风险

改进家畜放牧利用草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家畜营养摄入量;继续开展家畜品种改良,提高其适应性和生产能力,进行畜群结构调整,加大优良种牛及优良公羊的推广应用;向牧民宣传寄生虫防治的方法,改善牲畜健康状况;冬季修建暖棚,保护越冬牲畜,继续实施草原“四配套”建设;提高牲畜冬前出栏率,调控家畜繁殖时间,减少越冬家畜的数量,保证越冬畜的健康;针对牧民和基层技术员进行家畜生产方面的培训。

5.冬季灾害风险预警预报

提出阶段性家畜体况评估的标准方法和指标;进行草地饲草生产评估,尤其针对冬春草场生产力的评估;总结牧民评价草地资源,以及预测和应对冬季灾害的经验和方法;从当地获取气象数据和草地季节生产力数据,利用天气预报进行监测。用 RAPS 软件分析草地、家畜、天气数据,综合草地、家畜资源和气象资料,提出冬春风险管理减少灾害的建议,为牧民冬季防灾措施建议;与牧户一起制订村级风险管理计划方案。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边是对从资本市场“抽血”的极度渴望;另一边却是以“铁公鸡”式的分红以及业绩大幅下滑回报投资者,广东鸿图的行为令人发指。事实上,自2006年上市以来,这已经是公司第两度增发,公司累计从资本市场“抽血”超11亿元。特别是在2011年定增方案被终止后,公司仍不死心,并迅速推出新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对公司的定增方案并不买账,股价节节下跌,目前二级市场9元出头的股价较8.52元/股的增发价仅高出7%,在这一格局下,要想机构参与认购,难度较大;而一旦未来股价跌破增发价,公司的定增将面临无法成形的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记者发现,公司定增方案中对于募投项目收益率的预计所含较大水分,按公司目前仅为个位数的净资产收益率测算,业内人士指出,公司很可能无法达到项目中所预计的高收益率。

定增极可能流产

2月27日,广东鸿图了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的公告。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882万股新股,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事实上,为了顺利完成此次定增,广东鸿图此前已经下调了定增价格。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5月公司首次披露定增方案时,是拟以不低于10.16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8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9亿元。2011年11月,公司主动将增发价格下调到8.52元/股,下调幅度为16.14%,此外,发行数量也缩减至6882万股,募集资金降至5.86亿元。

从二级市场来看,广东鸿图自推出定增方案以来,股价持续走低,大多数时间都在增发价下运行,公司不得不调低增发价,但市场并不因此而买账,股价甚至一度创下7.13元的调整新低。目前公司股价9元出头,离8.52元的增发价溢价仅为7%,若公司未来股价出现下调,则增发极有可能无法实现。

业绩出现下滑

2006年上市的广东鸿图IPO时曾募资1.75亿元,在2010年公司通过定增“圈”得3.45亿元,加上此次拟定增募资5.86亿元,短短几年时间公司已陆续从资本市场上“抽血”11.06亿元,十分惊人。但另一方面,公司在对投资者的回报上面却犹如铁公鸡,显得十分吝啬。

记者查阅公司年报发现,近五年来公司仅在2010年有过一次分红。2010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0股,并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截至2011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总额为1.88亿元。但公司以“考虑到需要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幅增加”,2011年未进行利润分配。

此外,广东鸿图的业绩也呈现下滑的趋势。2012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4.4%;营业利润7642.04万元,同比下滑1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2.2万元,同比下滑12.02%。公司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事件影响,第四季度销售不及预期,日系车销售出现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第四季度日系产品订单与预期有较大幅度下降”。

记者同时注意到,近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0年资产负债率仅为36.47%,到2011年上升至40.93%,截至2012年前三季度末已升至43.16%。资产负债率的不断攀升印证了公司资金链的不断紧绷。

募投项目面临风险

记者通过对比两次定增方案发现,修订后的方案将原有“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计划总投资2亿元的两个项目去掉了。

本刊曾在2012年5月以《广东鸿图再启定增:上市六年圈钱13亿》为题,对广东鸿图的定增方案进行过质疑,当时本刊曾指出“早在2010年证监会即原则上通过不鼓励上市公司把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并且对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方式用于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作出限制,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广东鸿图此次定增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占募资总额超25%,虽然未触及30%的红线,但公司这一行为与管理层的指导思想明显有悖。”

因此公司在新方案里删除了“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其目的无非是为了符合相关规定,使定增方案能够顺利通过。然而,对于公司保留的唯一募投项目“汽车轻合金精密零部件增资扩产项目”仍然存在诸多风险。

据了解,该项目拟投资总额达5.61亿元,建设期3年,到2016年2月全部建设完成,预计2016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投产后第一年内达产率为50%,以后年份达产100%。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新增汽车轻合金精密压铸件2.2万吨的能力,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8.8亿元。公司预计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97%。

第8篇

关键词:有机畜牧业;专业气象;服务方案;服务流程;青海黄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受众者对气象服务内容、时效和手段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部门应不断拓宽现有的服务领域,积极寻找新的气象服务增长点,加大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黄南州南部属高原气候,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基地,干旱、风灾、冰雹、低温冷害、雪灾等气象灾害频繁出现,对经济建设、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黄南州南部有机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黄南州气象局制定了有机畜牧业专业气象服务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黄南州南部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1.1有机认证实现全覆盖

2007年7月,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获得了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基地、生产、贸易3项认证。2010年3月,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3年国家认监委、国家农业部为泽库县颁发有机畜牧业认证证书,泽库县成为获得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唯一畜牧业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泽库县共有124万hm2草原、161万头(只)牲畜通过国家有机认证,黄南藏族自治州牧区实现有机认证全覆盖,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有机牧场。

1.2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12年,国家开始向黄南州南部的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有机畜牧业园区投入大量建设资金,2015年已基本完成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占地120hm2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的基础设施,并在示范园区建设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同时在6个乡镇建成9个县级有机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牧场。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相比,泽库县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相对较少,也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1.3产业化发展效果显著

黄南州南部通过推行野公司+合作社+牧户冶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并积极引进知名企业进驻,使有机畜牧业产量大幅增加。截至2015年,黄南州南部招商引进6家企业,培育13家州级龙头企业。除此之外,泽库县充分利用西部逾6667hm2弃耕地资源,将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载体,积极发展有机草产业,为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黄南州南部有机畜牧业专业气象服务方案

2.1构建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不断完善

现有的畜牧气象综合监测网,积极开展现代牧业气象灾害监测、牛羊育肥温棚小气候监测、有机畜牧业园区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牧草营养成分、草地上空二氧化碳、氨气值监测,同时开展园区土壤、水、牧草采样分析化验以及草场土壤水分、营养监测分析,丰富观测项目,提高监测能力[1]。

2.2提供气象预报产品服务

有机畜牧业专业气象服务提供的气象预报产品服务主要包括3耀6h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为牧业生产进度安排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暴雨、低温冷害、雷雨大风等天气过程发生发展与影响程度,及时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每旬牧场土壤含水率、主要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牧草主要病虫害等观测信息;每月提供有机牧场土壤、水、牧草营养采样分析化验,草地上空二氧化碳、氨气值等监测信息[2]。

2.3开展雷电监测及检测服务

利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配备的闪电定位仪所获取资料,由州、县2级气象台共同开展雷电监测信息服务。对有机畜牧业产业园主要企业的生产设施、厂房及办公区的防雷装置检测提供专业检测技术服务。

2.4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在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期间,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气象部门可向上级申请调整部分作业点,向有机畜牧业园区布设3耀6具火箭或高炮作业设备,提供夏季人工增雨、防雹服务,可有效增加牧草成长期降水,保护牧草免受冰雹袭击,保障服务对象的经济利益。

2.5畜牧业保险气象服务

为做好生产气象服务,避免或减小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气象部门可与保险经营机构开展合作,参与畜牧业保险风险指数和理赔气象指标的制定,降低保险企业风险,并提供理赔鉴定服务。国家应将藏区藏系羊、牦牛保险保费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以支持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

2.6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有机畜牧业应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及气象监测系统监测的数据,制定应对大风、暴雨、低温、大雾、雪灾等灾害性天气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以确保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4]。

3有机畜牧业专业气象服务流程

各区域牵头单位应积极组织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明确有机畜牧业服务对象和具体任务,制定适合有机畜牧业服务对象的专业气象服务方案。根据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气象灾害产生的气象条件,提前灾害预警信息,特别是要注重畜牧业生产关键期内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业务人员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及时相关的研究报告和服务产品,以确保农牧民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最新气象信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

4参考文献

[1]张旭辉,商兆堂,蒯志敏,等.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332-13333.

[2]王俊,蒯志敏,张霞琴,等.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和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355-356.

[3]王玉秋.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333.

第9篇

一、改革情况

近年来,市畜牧食品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一系列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紧紧把握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深化现代畜牧业试点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依托,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型机制,积极培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创新产业安全保障体系,财政部将我市列为“一县一特”试点市,国家农发办将我市列为财政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市,省政府将我市作为全省唯一生猪产业提质增效试点市。

(一)创新经营机制模式。注重发挥市场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决定性作用,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和机制。一是创新“五统两金一保”实体化经营新模式。创新推广了以“五统一”为基础、以“两金”为保障的合作社“五统两金一保”实体化经营模式,找到了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培育现代畜牧业家庭牧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二是创新以企业为依托、农户为主体、合作社为平台的山羊产业“联养双赢”新模式。通过建圈公司补助、种羊公司配送、物资公司统购、技术公司服务、产品保底回购、获利二次返还,实现了产业发展、公司盈利、农户获益,基地建设由政府推动向企业主动转变。三是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共同参与的“资产入股、要素合作、公司经营、互利共赢”新模式。龙头企业以种猪、技术、品牌、管理等生产要素入股,合作社以资产、现金、劳动力等资源入股,组建产权明晰、权责对等、管理高效的新型联合体,实行公司管理和按股分红。

(二)创新发展要素保障。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现代畜牧业发展,注重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一是创新金融支农机制。采取“财政引导、企业入股、多元投入、滚动发展”方式,在全省率先创建全国第一家达到银监会标准的农业担保实体,建立了“担保+反担保”的风险防范机制,创新了以合作社为承贷主体的金融支农方式,组建了会员制担保公司,搭建了银局协作的平台和机制。二是创新风险防范机制。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政策性养殖保险工作机制与无害化处理挂钩的理赔机制,推动了养殖保险由政府推动向农户主动投保转变。探索建立了“猪肉储备+产业风险金”市场风险防范体系,保障了产业稳健发展。三是创新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了“自愿申请、部门审核、目录采购、自主免疫、抗体监测、补贴挂钩”的规模养殖场疫苗现金直补模式和“集中处理、保险挂钩、封闭运行”生猪无害化处理机制,以及“干湿分离、高温发酵、集中加工、生产有机肥”猪粪资源化利用模式,为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改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探索了新路。

(三)创新良繁体系建设。一是推进院企合作。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院企合作、政策支持”的运行模式,等种业公司积极与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成功培育简州大耳羊为我国第二个肉羊新品种,乐至县黑山羊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被评为“中国黑山羊之乡”。二是推进政企合作。畜牧部门主动与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联合研究制定伍偟猪保种方案,积极组织种畜禽场、龙头企业参与伍偟猪保种工作。三是推进企企合作。简阳东湖牧业采取资产(要素)入股、资源共享、合作经营的方式与天兆集团新组建产权清晰、权责对等、独立核算的简阳天兆畜牧有限公司,形成了资产入股、合作经营、互利双赢的创新发展之路。

(四)创新经营主体培育。围绕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狠抓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在全省率先提出以养殖机械化自动化建设为重点、以构建现代畜牧业新型产业体系和组织体系为核心的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思路,编制《推进现代生猪产业提质增效的试点方案》,得到了省政府肯定。二是规范发展专合组织。深入开展畜牧专业合作社“万人帮扶”行动,创新合作社项目资金“三个三分之一”拨付方式,完善合作社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全市畜牧专合社社员3万余户,占全市适度规模养殖户的80%以上,其中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2家,南堰猪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示范社。三是大力培育家庭牧场。大力发展适度规模、设施配套、种养平衡、效益突出的专业大户,培育了以雁江顺江、乐至王琼等为代表的专业大户3万余户,其中经工商注册的家庭牧场144户。

二、存在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仍需增强,模式机制创新推广工作仍需深入;二是土地、融资、科技等要素瓶颈制约依然突出;三是畜产品市场频繁波动、养殖成本不断攀升与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矛盾日益加剧;四是规模养殖导致局部面源污染问题逐步显现。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