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籍测量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2 08:58: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籍测量的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籍测量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测量、数字化测图、地籍图。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的综合性价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各地区对地籍图的需求和可靠性的要求逐渐上升,从而使得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测量技术的涵义、特点,并对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应用做出了总结。

第一章地籍测量与数字化测量的内涵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势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理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因此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地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动测图的方法。数字化测图是以数字的形成表达地形特征点的集合形态,数字化测图是通过数字测图系统来实现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由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组成;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数字化测量技术的特点

第一,精度高。

传统的测图以光学仪器和视距测量方法为基础,且控制测量采用从整体到局部逐级布设的原则,其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解析图根点的展给误差和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等影响。数字化测量技术则不然,当采用草图法数字测记模式作业时全部碎部点均采用全站仪测量,控制层次也相对较少,而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很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获得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另外,由于数字地形图产品不存在图纸变形,用绘声绘色图仪输出的纸质地形图图面精度也高于传统成图方法得到的地形图产品。

第二,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较小。

在传统测图技术中地形原图必须在野外手工绘制,而数字化测图外业采集的数据可以自动记录于电子手簿中,避免了传统测图繁琐的记簿、计算、检核,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电子手簿中的数据可以通过电榄直接向计算机传输,在室内通过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图形编辑,大大减少了测绘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第三,信息量大。

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平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没有“测图比例尺”的概念。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房屋、道路、电力线、地下管线、植被、地貌等存在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在数字地籍图的基础上可以综合相关内容补充加工成不同用户所需的城市规图、城市建设用图、房地产图以及各种管理的用图和工程用图等。

第四,信息存贮传递方便。

数字信息可以通过磁盘、光盘以计算机文件的形成保存或传递,还可以通过电榄或计算机互联网转输。在数据的存贮、传递方面优势是传统测图无法比拟的。

第五,更新方便快捷。

数字化测量工作得到的是数字地形图――以某种格式存放的地形图数据文件,一般数字化成图软件都具有“图形编辑”功能。数字化测量是以点的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存入计算机的,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变化信息的坐标、代码,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新的图,从而可以确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第六,便于保存和管理

数字化地形图产品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上,仅占有很少空间。这与传统成图技术得到的纸质地形图相比占据着优势。另外,数字地形图产品不存在纸质地形图产品保存过程中的霉烂、变形等问题。数字地形图产品易于复制,这也给保存的安全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数字地形图产品不仅便于保存,而且管理也十分方便,目前已有不少专用软件实现了数字地形图的计算机管理,将数字化成图和数字地形图功能集成在一起,使用极其方便。

第三章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第一节数字化测量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数字成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是将原有图件进行矢量化处理,使图形数据变成矢量数据,通过各种编辑,获得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或者将原有图纸通过扫描仪扫描,通过一些矢量化软件,将由扫描得到的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然后通过编辑处理,尽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方法。航测数字成图是将航摄像片通过各种解析测图仪,获得地面立体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数据,从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作业过程均需要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编辑以及成果图件的数据输出。这三种方法适用的情况和作业方法各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量的方法,即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成图。

第二节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流程

一、地籍测图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目前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街道、街坊;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首级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

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系统主要由GPS接受机和随机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属于快速静态定位系统。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碎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量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限制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各街区测绘的地籍图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就必须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碎部点的坐标。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在测量时要注意点位一般都选择在道路的主干道路的主干道旁或者空旷地带,按照GPS的测量规范,点位周围角15°以上天空无障碍物或大范围水面,点位远离强功率电台、电视发射台、微波中继台、远离高压电线、变电所等。内业计算机为采用随机软件严密平差,并将其平差值直接建立控制点文件,以备测图与绘图之用。

三、碎部(界址点坐标)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

地籍碎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作业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地籍碎部测量主要包括:(一)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二)数据传输。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榄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三)内业数据处理。首先进行数据预外理,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检查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图形生成,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地籍图生成与编辑。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波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图。地籍图生成完毕后,在输出前利用制图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处理。图形编辑处理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进行文字注记说明及地形符号的填充,进行图部整饰等。也可对图形的地物、地貌进行增加或删除、修改。

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根据初步地籍图利用钢尺对测量精度进行审核,这一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五、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成果的整理与验收

首先是内业检查,根据自己的草图及地籍调查表在计算机上全面审核一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即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入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入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在测量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与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小城镇建设的要求,为后续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收集相关资料测设首级控制点与图根控制点

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图形编辑成果整理与验收

数字化地籍测量作业流程图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对地籍图进行测量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其具有投资少,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资源消耗小,成图美观、精度高等特点,并且方便修改,且存储形式为计算机存储的矢量图,便于利用和管理、实现数据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孙铁军、任伟、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地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导刊.2007(4)

[2]刘述春,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汛.2008(21)

[3]李光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实践与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9)

[4]宋其友等1数字地籍测量[J]北京测绘声绘色出版社.1991

第2篇

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并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与普通的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应随着宗地的土地登记的变更而不断地更新,时时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与法律的综合应用,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因此测绘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测绘技能,而且还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数字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其实质是一种全解析的,机助测图的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及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各种地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方法。数字地籍测量是一个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是计算机技术用于地籍管理的必然结果。它的最大优点是在完成地籍测量的同时可建立地籍图形数据库,从而为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奠定了基础。

一、数字化测图技术的特点

1.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外业采集的数据可以自动记录于电子手簿中,避免了传统测图繁琐的记簿、计算、检核,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电子手簿中的数据可以通过电缆直接向计算机传输,在室内通过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的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图形编辑,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时间。

2.精度高。传统的测图,地物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解析图根点的展给误差和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等影响。测量数据作为电子数据格式可以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在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不存在传统测图中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很好地反映了外业测量的高精度,获得高精度的测量成果。

3.信息量大。数字地图包含的信息量几乎不受“测图比例尺”的限制,甚至可以没有“测图比例尺”的概念。数据可分层存放,使地面信息的存放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将房屋、道路、水系、电力线、地下管线、植被、地貌等存于不同的层中,通过关闭层、打开层等操作来提取相关信息,便可方便地得到所需测区内的地籍图。在数字地籍图的基础上,可以综合相关内容补充加工成不同用户所需要的城市规划图、城市建设用图、房地产图以及各种管理的用图和工程用图等。

4.信息存贮、传递方便。数字信息可以通过磁盘、光盘以计算机文件的形式保存或传递,还可以通过电缆或计算机互联网传输。在数据的存贮、传递方面优势是传统测图无法比拟的。

5.便于成果更新。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以点的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存入计算机的,当实地有变化时,只需输入变化信息的坐标、代码,经过编辑处理,很快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图,从而可以确保地面的可靠性和现势性。

二、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测图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数字成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是将原有图件进行矢量化处理,使图形数据变成矢量数据,通过各种编辑,获得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或者将原有图纸通过扫描仪扫描,通过一些矢量化软件,将由扫描得到的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然后通过编辑处理,进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方法。航测数字成图是将航摄像片通过解析测图仪,获得地面立体模型,采集地面模型数据,从而得到数字化地籍图的一种方法。这些方法的主要作业过程均需要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编辑以及成果图件的数据输出。这三种方法适用的情况和作业方法各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没有符合要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地面数字测图的方法,即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成图。

(二)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流程

1.地籍测图准备。目前应用数字法进行地籍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根据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划分好区、街道街坊;进行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每个作业小组测区范围。

2.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量服务的,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及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的作用。在地籍测量工作中,为限制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各街区测绘的地籍图能够拼接成一个整体,就必须首先在全调查范围内选定一些控制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精确的测算方法,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确定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以这些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的坐标。通常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

3.地籍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测图,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草图的清晰、明了对内业工作至关重要,草图绘制的比例尺不宜过小,地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大体能够得到体现。地籍细部测量主要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法地籍测图时,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按记录器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子手簿记录模式、便携机记录模式、电子速测仪数据存储卡记录模式、GPS测量模式。数据传输。野外数据采集后,用专用电缆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一般每天野外作业后都要及时进行数据传输,以避免数据丢失。数据处理。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对外业采集数据的各种可能的错误检查修改和将野外采集的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接着对外业数据进行图形生成,建立图形文件等操作,再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DTM)、自动勾绘等高线等。

4.地籍图生成与编辑。对照宗地关系图与宗地草图,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波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由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自动生成平面图。地籍图生成完毕后,在输出前利用制图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图形编辑处理。图形编辑处理后,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测及处理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消除一些地物、地貌的矛盾,进行文字注记说明及地形符号的填充,进行图廓整饰等。也可对图形的地物、地貌进行增加或删除、修改。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注记相关的地籍要素内容,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根据初步地籍图利用钢尺对测量精度进行审核,这一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

5.面积量算汇总。在错误修正后,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块块检核,按面积平差的原则进行面积量算、面积平差、面积汇总等工作。

6.图表生成。最后在检核无误的情况下利用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绘总表、土地面积分类表等图表文件。

7.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进行图表一致性、勘丈边长与反算边长一致性的检核,经检核无误或对检核问题修改后,建立初始地籍调查数据库文件,再进行入库前的数据检查,如无错误则可以入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系统。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提高数字化测图技术和效率,保证成图精度,满足小城镇建设的需求,为后续的规划和调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大比例尺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在地形测量过程中,运用常规测量统计方式确是给工作人员造成了许多工作难度。主要有两个比较大的困难,一方面是怎样及时和准确地收集全野外地籍的大量数据,另一方面是怎样整合与编辑这些收集到数据并且加以分析。这两方面还是总结实践工作经验探索数字化测量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两个步骤。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

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指利用现代化技术把地形勘测转变成数字的方式。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包含了充分运用扫描数字化仪等相关先进测量仪器完成全野外的测图,借助解析图仪完成遥感相片、航空摄影的测图等 [1]。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操作者一系列仪器同时能够处理好特殊情况,熟练掌握怎样把采集的地籍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成图软件完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终制成数字化地籍图。

(一)数字化测绘现状

自从上世纪后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不断尝试研究大比例地籍图全野外的测量技术,大致发展过程中如下:

通常情况下运用全站仪完成全野外测量,把测量获取的数据利用电子薄记录过后传输到计算机中,再把标注测点的点号草图传输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方便及时修正与补充,最终形成数字化测图相关图形文件,然后由绘图仪自动制作出地籍图。

利用全站仪完成全野外测量,后期工作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替换了以往系统软件运用新型智能数据收集软件;另一方面是完成了计算机和电子手薄直接的接触。

二、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流程

为了可以更好地完成数字化测量任务,各个方面探讨测量详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依据多年来从事于测绘工作的实践经验,流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在现实运用时,全野外的数字化测量主要流程包含测绘前准备工作和测绘地点及测绘整体设计与测绘数据的标准化极短等,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地籍测量流程图

(一)数字化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每一次的全野外测量前,必须做好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是测量工作可以正常进行的基础[2]。现代数字化测量获取的是数字地形图,运用计算机控制测绘仪器,并且结合静态的GPS配合导线法,和以往的方法相比较来讲,具有操作简单、测量及成图精度高特点。全野外的数字化测量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以下几个工作内容。第一是明确项目类型,制定对应的技术设计书。第二是对野外地形进行检查和巡视工作,必须重点做好该环节的工作,地形检查严重影响着研究成果的质量与精度。第三是绘制地形图,同时对地形图进行分幅,把图框模板放置于安装盘的Blocks目录中,而且输入相关测绘单位和测量员及用图单位等相关信息。第四是选取适当的数字化测量软件,现阶段软件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清华山维和北京威远图及CASS系列等相关专用软件。第五是在相对较为复杂的地区地形测量过程中,要先编辑地形草图当作地形图的原型。第六是依照规范确定的对应测量精度标准。

(二)控制测量方式的运用

在该步骤中,地形控制点精度直接关系着地形测量的整个过程,是全程高质量测量的关键与基础[3]。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地形控制测量的方式。首先是静态GPS控制测量,此测量方式拥有定位精度高和控制范围广及选址比较灵活与无需全天工作等诸多优点。其次是导线测量,此测量方式在城乡地形控制测量过程中表现突出,可以在整个测量中有效防止粗差的发生,尤其适合于城乡中地形测量隐蔽区域。最后是GPS-RTK控制流量,此方式的优点主要是可以提供三维坐标,让人产生深刻的立体印象。

(三)测绘数据搜集时期的地形测量

在进行此步骤时,必须处理好自定义编码收集和碎部点三维坐标,尤其要注重收集碎部点过程中的数学精度和采集数量及收集自定义编码过程中的自我识别精度,还要注意碎部点和碎部点之间的关系[4]。在现实应用时,尽可能保持在一个测站上,只要确保能通视而且满足相关需求,就可以及时收集,不可以过渡频繁地改动观测点。而在自定义编码收集过程中不要过分苛刻,在绘图过程中工作能源能够识别出就可以。

(四)测绘数据的标准化

测绘数据标准化是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充分的整合及分类,贯穿原始地形草图到成果图输出的全过程。原始地形草图作为室内编辑的重要基础图,首先要由绘图人员跑点绘制,然后由绘图人员把数据传输给编辑工作人员完成室内编辑。另外数字化地形测量必须把每天的测点数据玩车工及时传输与整合,方便绘图人员在有效的记录时间之内完成编辑处理。在地形图具体编辑阶段,必须运用测绘软件完成展点和连线机勾绘等相关高效操作。另外当分幅与图形轮廓修饰过后,经过检查确定没有疏漏之后,就能够打印输出成果图了。

结束语:

数字化地形测量是一项先进的地测技术,与计算机有效结合的程度与自动化程度及计算的测量精度是其他相关测量手段无法达到的。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必然成为未来我国大比例尺度地籍图测绘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强化宣传与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家臣,聂晓艳,张晓燕,田昌妮,张渝庆.基于遥感技术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制作[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2,(11).

[2]王志.RTK技术与数字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探以黑龙江省二九零农场为例[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5).

第4篇

【关键词】GPS技术;GPS-RTK;地质勘查

0 引言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联合它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可使实时三维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1 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

实时动态RTK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RTK测量系统为GPS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这对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2 GPS-RTK的作业模式

根据用户的要求,目前实时动态测量采用的作业模式,主要有:

2.1 快速静态测量

采用这种测量模式,要求基准站上的接收机必须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用户站上静止进行观测,在观测过程中,连同接收到的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地解算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如果解算结果的精度已满足设计要求,便可结束观测。这种模式作业速度快,精度高,但可靠性较差。目前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城市、矿山等区域性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

2.2 准动态测量

该模式对基准站的要求与快速静态测量的模式一样,但是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必须在开始工作之前,先在某一起始点上进行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后,流动的接收机只需观测数历元,连同基准站数据进行结算。该模式要求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保持对所观测卫星的连续跟踪。一旦失锁,便需重新初始化。此模式主要用于地籍测量、碎部测量、路线测量和工程放样。

2.3 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模式也需要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开始工作之前,进行初始化。之后流动的接收机按预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地进行观测,并连同基准站数据进行结算。主要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和航空物探中采样点的实时定位,航道测量,道路中线测量以及运动目标的精密导航等。

3 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GPS-RTK技术主要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点布设等;在工作中,我们利用了RTK无需点间通视、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的特点,改变了过去传统作业模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3.1 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收集控制点和测区实际情况的资料,布设GPS控制网。GPS控制网的布测分为: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三步。

1)选点埋石

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的要求先在图上设计,然后到实地踏勘、埋石。

2)观测

至少采用3台以上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要求平面:±(3mm+1ppm),高程:±(5mm+2ppm)。观测前做好计划,选择好卫星信号质量好的时段进行观测,要求观测中至少同时跟踪四颗卫星,作业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3)数据处理

采用平差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平差后做好精度统计。

3.2 地形测量

传统方法地形测量,先要建立控制网,然后进行碎部测量,最后将测出的地物地貌绘制成图。其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的时间长。然而采用实时GPS动态测量,测得碎部点的数据,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GPS-RTK技术测量地形图的方法如下:

1)GPS基准站的架设

①根据作业区面积、地形地貌和数据链的通讯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地方架设GPS基准站。GPS基准站的架设地点要求地势相对较高,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5°的障碍物和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和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架设地点应地基坚实牢固,不易被大风所吹动;②选择好位置后架设天线和基准站,接收机天线应精确对中、整平,对中误差不大于5mm;天线量取精度至1mm,接收机和电台天线之间距离小于3m。③正确输入基准站的相关参数,电台频率的选择不应和作业区的其他卫星信号冲突。④在基准站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正确设置流动站,选择测量模式、基准参数、转换参数和数据链的通讯频率等,其流动站的设置应与基准站一致。⑤流动站的初始化要在开阔地点进行,作业前应找2个以上GPS控制点,进行参数校正,确保无误后开始施测。

2)数据采集

对所测构筑物要求GPS机必须放到构筑物准确拐点位置上,等到GPS接收机达到固定解之后,再进行测量;要求现场绘制草图,并记录相应编号。在有些遮挡处,GPS接收机无法达到固定解时,利用全站仪进行补测。每天野外测量工作结束后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中,用成图软件结合外业草图进行编绘。

3.3 工程点的布设测量

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同样可以改进传统的工程点布设的方法,减少野外工作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勘测区工程点位布设精度的目的。布设工程点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架设GPS基准站、校正检核流动站,校正检核流动站一般选择离布设工程点位较近的GPS控制点进行;第二步,将需要布设的工程点坐标输入到GPS接收机上;第三步,进行工程点的放样工作,利用GPS-RTK的放样功能把工程点布设到实地。每放样一个工程点均在点位上钉上木桩,并当站复测其坐标且将复测成果存入手簿。

4 GPS-RTK在地质勘查中的优缺点

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RTK用于地质勘查中的优点:

1)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2)定位精度高;

3)RTK技术具有实时连续采样、实时数据处理、基准站,流动站之间无需通视等优点。能够实时得到精确地三维坐标、作业简便、迅速、效率高。

虽然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存在着以下方面不足。

1)在测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在某个时间段或区域内解算时间长,有时甚至无法获得固定、浮点、差分解,这时可以适当提高高度或短距离偏移;

2)由于RTK较易受卫星状况、天气、数据链传输、信号不稳定等状况的影响,所以不能保证可靠度达到100%;

3)耗电量较大。每次在户外作业时需要一个大容量的电瓶才能保持安全、持久的作业;

4)易受电离层影响白。

5 结束语

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测量技术是GPS定位技术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开拓了GPS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同时GPS—RTK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中,使得地质勘查的测量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变革,使传统的作业观念得到了更新,促进了地质行业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南亲江,丁莉东.GPS-RTK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6).

[2]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3]杨文府,张阳芳.GPS-RTK与全站仪相结合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J].煤,2006(05).

[4]谢世杰,奚有根.RTK的特点与误差分析[J].测绘工程,2002(02).

[5]蒋铁军,东海宇,董钦伟.GPS-RTK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J].甘肃冶金,2011(03).

[6]杨文府,崔玉柱.GPS-RTK的技术方法探讨与对策[J].测绘工程,2008(04).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要点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the digital measurement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adapt to society progress land measurement methods, cadastral plans to land border, ownership and types have important registration and label effect, cadastral should conform to the time change, realize its digital, convenient ensure cadastral information of real-time and accurate. Combined with digital cadastral actual work, in explaining the digital cadastral survey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cadastration, should provide a digital cadastration point of, the hop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gital cadastration quality of the work.

Keywords: digital; Cadastre survey; points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信息的需要量和准确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土地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籍测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卫星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效率和质量,突出地籍测量的现实性、集成性、功能性和可解析性。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是数字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重要应用,是融通内外作业,将数据采集、整理、制图和管理等诸多工作集于一身的工作。要想做好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应该从以往成功的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经验入手,明确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内涵,掌握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数字化地籍测量的要点,为提高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质量,促进土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服务。

1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概述

1.1数字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地界勘验、权属确定、面积核算、质量等级划分、利用类型确定和分布状况等诸多要素进行专门测量,是土地管理部门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土地登记、开发和利用提供现实的数据信息。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基于数字测绘技术的地籍测量,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网络、卫星定位和现代测绘技术全新解析地籍信息的测量技术。本文定义数字化地籍测量为: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设备,连接这种测绘设备,应用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建立地籍测量内外业沟通平台,将地籍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制图等环节高度整合的现代地籍测量技术。

1.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方法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字化地籍测量有三种主要方式,首先,原图数字化方式,是将原有纸质地籍图进行数字化、矢量化处理,将原图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判别、计算和加工的数字信息。其次,航测数字化成图方式,是将航拍照片通过计算机解析,获得所测绘区域内模型,通过地面数据校正和采集,得到数字化地籍图。最后,地面数字地籍测量方式,通过在测量区域内实地的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应用制图软件进行数据编辑和处理,最终形成地籍图的方法。

2数字化地籍测量的要点

2.1数字化地籍测量准备工作的要点

目前,实行数字化地籍测量需要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好实测的方案,明确测量的工具、方法和意外情况处理措施。其次,确定地籍调查的范围,根据测量当地特点,正确划分测绘区域。其三,做好地籍权属的调查工作,地籍图具有法律效用,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权属登记和调查。最后,确定测量控制网和控制点,根据测量工具、方法,测量地域实际情况布设合理、简明、清晰的测量控制网点。

2.2数字化地籍测量实际作业的要点

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是重点应放在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

2.2.1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时地籍测量的基础性工作,具有传递坐标、保证精度和限制误差的作用,在实际的地籍控制测量中应该在测量区域内选定重点的控制点,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在同一的坐标体系中,用精密仪器确定其高程和平面位置,在这些控制的关键点基础上辐射生成其他细部点,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目前通常的数字化地籍测量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地籍控制网点的建立。

2.2.2地籍细部测量

目前,地籍细部测量采用GPS-RTK测量和全站仪相互配合的技术,通过电子手簿、便携机、电子速测仪、便携式GPS和数据存储装置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来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首先,数据预处理,对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常规检验,发现可能的错误,同时将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制图软件和图形加工软件可以处理的数据格式。其次,数据处理,对外业数据进行成图操作,初步建立可以应用的细部地籍图。最后,后期处理,此过程以地籍图中生成等高线为标志,用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形成地籍图中的等高线,并自动绘制出来。

2.3数字化地籍测量成图的要点

首先,数字化地籍图成图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对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消除地形上的矛盾,确定权属的界限,在必要的地方进行文字注记和符号标示。其次,通过外业巡查和复检,初步确定数字地籍图的精确程度。最后,组织相关权属、设计和开发人员对数字地籍图和宗地关系图进行检验,对有争议的地区和部位进行严格检验,在得到一致意见后,争议方确定签字,最终形成质量合格、权属清晰、注记准确的数字化地籍图。

2.4数字化地籍系统建立的要点

通过数字化地籍测量可以初步建立地籍数据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不断延展可以帮助土地部门建立地籍信息系统,这不但可以提高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成图的准确程度,还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的地籍资料,方便社会各有关部门有效使用数字化地籍信息,这也是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地测量中应用数字化地籍测量是适应时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的保证。在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中应该理解数字化的意义,熟练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操作,认真做好设计、准备、测量和加工工作,为提高土地测量工作质量作出基础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曲学彦.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实践与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

[2] 马策,文雪巍.基于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特点及应用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05.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 地籍测量; 技术; 方法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75-001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概况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的数学化数字地籍测量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通常说的数字地籍测量是指通过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多种地籍信息数据,传到计算机内,再利用应用软件对采集的数据作处理,最后输出并绘制多种地籍图件和表册的一种自动化测绘技术、方法。数字地籍测量以常规的地籍测量方法、手段得到地籍信息,不是以常规的图表、册卡来表示地籍成果,是通过计算机去处理、存贮信息,再以用户要求的形式输出,这就是数字地籍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的计算、处理,地籍测量成果的输入输出表现在图形的计算机处理。这是数字地籍测量要解决的问题;数字地籍测量成果是以数字形式存贮计算机内,因而界址点点位坐标和面积量算的精度,不受地籍图比例尺限制,精度非常高,变更容易实现。

二、数字地籍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

1.数字地籍测量自动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数字地籍测量的野外测量能自动记录、自动解算处理、自动绘图成图,还可向用图者提供可处理的数字地图。数字地籍测量自动化的效率比较好,劳动强度较小,错误机率较小,绘制的地图美观精确。

2.数字地籍测量精准度非常高

模拟测图方法的比例尺精度,决定了图的高精度,图的质量除点位精度外,还和图的手工绘制有联系。不管采用的测量仪器精度再高,测量方法再精确,不可能消除手工绘制对地籍图精度的影响。数字地籍测量在记录、存储、处理和成图的过程内,观测值是自动传输,数字地籍图无损失地体现外业测量精度。

3.现势性、整体性非常强

现在的数字地籍测量,克服了纸质地籍图不断更新的困难。地籍管理人员只需将数字地籍图中变更的部分输到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对原有的数字地籍图、相关的信息作相应的更新,确保地籍图的现势性。数字地籍测量的优势,在城区变更地籍中能得到体现。常规的地籍测量是以幅图为单位作施测。数字地籍测量在测区内部是不受图幅所限,作业小组的任务可按河流、道路的分界划分,还可按街道、街坊划分,测区整体控制网建立,可以在测区中进行实测和分组作业,成果可靠性很强。

4.数字地籍测量技术的适用性非常强

数字地籍测量以数字形式储存的,应根据用户的需要,输出不同比例尺、不同图幅大小的地籍图,输出多种分层叠加的地籍图。数字地籍图非常方便地传输、处理和多用户共享,还可自动提取点位坐标等;通过接口,数字地籍图可供地理信息系统建库用;可以依软件的性能,作多种处理、计算,完成任务;数字地籍测量保证了高精度、提供了数字化信息,满足了建立地籍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

三、数字地籍测量的模式分类

通常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有3种: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数字摄影地籍测量模式、内业扫描数字化地籍测量模式。

1.全野外数字地籍测量模式

野外全解析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以全站仪、RTK—GPS作为数据采集设备,勘丈全部界址点,同时以此为基础,勘丈其它地籍要素的几何图形的地籍测量。用常规仪器作野外数据采集,要在精度的基础上,把数据转换为适合规定数据格式要求的电子数据。对没测绘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城镇地区是值得推荐的测量模式。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后续软件的处理,可得到这地区的大比地籍图,其它多种专题图,还可以为建立这地区的地籍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

2.数字摄影测量模式

数据采集的方式是基于数字影像、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数字影像上利用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来采集数据和处理采集的数据,得到所需要的基本地籍图和各种专题地籍图。

3.模拟地籍图数字化测量模式

数据采集方式是利用数字化仪对已有的地籍图作数字化,把地籍图的图解位置转换成统一坐标系中的解析坐标,并应用数字化的符号和计算机键盘输入地籍图符号、属性代码、注记。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可由全野外测量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再把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四、数字地籍测量的作业流程

通常数字地籍测量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输出3个阶段。

1.数字化地籍测量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等。

2.地籍资料信息的采集。数据采集主要是在野外和室内电子测量与记录仪器得到数据,数据要根据计算机能接受的和应用程序所规定的格式记录。数字地籍测量要完成常规地籍测量的任务,要得到以宗地为单元的地籍要素的定位特征及其它地籍属性资料。地籍要素的定位特征可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以常规的地籍测量方法中获取。

第7篇

关键词:地籍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籍测量方法的相关工作也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地籍测量工作的主要包括了权属调查与权属测量两个基本内容。地籍测量的主要是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与技术对当前土地登记上的土地面积,进行综合调查与核实工作,进而来达到不断提高国家土地利用率的目的。下面本文就对地籍测量方法做了简单分析:

一、地籍测量的特点、内容与要求

1、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①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技术行为。在国外,地籍测量被称作官方测绘。

②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③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④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⑤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既要符合测量的观点,又要反映土地法律的要求。

2、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②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③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④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薄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⑤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3、地籍测量精度要求

因为地籍测量的对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所处地区不同(如农村与城市,城市中繁华地段与一般居民区等)地价差别很大。《规程》和《规范》分别提出了实地和图上两种精度要求,现对比如下:

①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规程》规定: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位中误差,以及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均不得超过±0.05cm。

《规范》指出: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误差图上不得超过±0.05mm;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图上不得超过±0.1mm。

②界址点的测定精度。《规程》提出:城镇街坊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其点位中误差为±5cm,允许误差为±10cm。城镇街坊内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其点位中误差为±7.5cm,允许误差为15mm。《规范》指出:界址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差图上不得超过±0.05mm(当采用编绘法成图时,可放宽到±0.6mm),山地不得超过±0.75mm.对施测困难地区,界址点和地物点的精度要求,可按上述规定放宽1/2倍。

一般来说,图上精度因比例尺不同而异,容易掌握和应用,因此《规范》提出的精度要求,当前很少采用。而《规程》提出的实施精度,则主要是从划分权属单元时不致引起争议这一角度出发的,从理论上分析,这个精度要求更严格,应用更广泛。

二、地籍测量的技术方法

1、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2、界址点坐标测量。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GPS设备的普及,用GPS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GPS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时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采用GPS-RTK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坦点幸免需认真测定二次。

3、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利用全站仪的界址点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的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在部分界点和地物点无法用仪器直接施测时,可在图根点或界点上用钢尺测量取栓中菜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量取栓距时应注意要有多余条件检核,以排除粗差,对作为起算点的办址点应量取至少1-2条界址边长,检核其精度。

5、白纸成图法。白纸成图法包括太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6、摄影测量法。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蝗安航测量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籍测量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它即需要工作人员细致认真,又需要制度的严谨合理,这样一来才能将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稳步的先前推进。

参考文献

[1]王德喜,董庆.变更地籍调查的方法研究[J].才智,2009(3).

[2]张莹.浅析城镇地籍调查的特点和技术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3).

[3]李聚方,王浩.测绘新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扩张安全格局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18).

第8篇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1、地籍测量的特点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地籍测量的手段更加的丰富,技术更加的先进,更能很好的进行地籍的测量。另外,地籍测量都是政府进行的,只有进行地籍测量,才能切实维护个人的土地产权,保证国家的土地税收。在另一方面,地籍的测量都是由法律保障的,切实的维护人民的土地权利,与此同时,土地的测量必须要符合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切实的保障人与土地和谐发展。因此,地籍测量的特点不单单要求技术上的先进,更要求符合法律上的标准,不断的发展地籍测量,以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地籍测绘是地籍测量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进行好地籍测量的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地籍测绘的重视,促进地籍测绘工作的发展。

2、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基本框架

2.1、分析资料

首先提取待测地区的已有地籍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依据这个地区的自然和自身条件及地形和地貌,在现存的装各库中选择最为合适的设各来完成地籍测量的任务。

2.2、获取数据

一般来讲,获取数据就是按照要求的格式,直接去目的地收集和采集诸如控制数据、地类数据、地籍数据和地形数据等,根据这此数据来建立新的地籍资料。当然,如果本地国上部门已经有了详尽的且准确的地籍资料档案,最简单的途径就是直接调取分析。

2.3、数据的处理和管理

为了使最终的地籍数据管理系统更加完善,那么就必须对收集和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依据以下流程进行技术处理,最后形成地籍数据库的雏形,以利更好的管理数据库。

3、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3.1、遥感测绘技术

遥感技术让测绘工作变得简单易操作,有了遥感技术,再进行地籍测绘就不再需要工作人员实地到野外进行测量,我们可以直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遥控测量,这样既减轻了工作强度,又得到了更为精准的数据。遥感技术测量比起以往的野外测量所测量的范围,明显变宽了,摄像条件也不再受动态或者静态约束了,都能瞬间成像:摄像效果也不再受天气、地理位置、时间的限制,主要是通过电磁波波段来实现遥控测量,从而降低了测绘地籍所产生的费用。不过目前的遥感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不能准确的测出面积,不能主动监测变化等,同时目前还暂时不能满足测绘地籍所需求。

3.2、全野外数字测绘技术

纵观我国现在的测绘技术,全野外数字测绘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在地籍测量中,要保证其测量质量,主要在于作业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还有合理分配作业工具。另外,数据测绘依旧占据着数据测绘的重要位置,这种技术大多被运用于各类部门。它的作用很独到,可有效地避免重复投入资金。

3.3、内业扫描数字化测绘技术

内业扫描数字化测绘在现代社会科学管理中发挥了其明显的优势,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房产测量等等测量中,很好地体现了测绘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价值,它不仅能提供详细的数字化信息,又能确保其高精度;同时,还能够满足其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它是一种全解析、机助成图的技术方法,比传统测图技术更精确、更高效、更能快速满足当今科技发展的需求,有更广阔优越的发展空间,引领了测绘技术发展的前沿。扫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带来了卓越的成效,以下是它的优势。一是扫描数字化测绘能够通过模拟计算机方式在荧屏上直观地体现反应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籍要素,生动形象且一目了然,包罗万象。二是扫描数字化测绘技术有很大的优越性,在计算机辅助作用下,使统计测量中更方便、更精确、更规范、更科学,成为今后测绘技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3.4、摄影测量技术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摄影测量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最主要的便是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操作简单便捷。初次在外,在地籍测量中提供高精度的数字化地籍数据,并且实现自动化成图。它还适用于城市密集地区的大面积成图,为我国土地信息调查提供测绘基础。摄影测量技术得到的地籍数据信息丰富全面、时效性强;地籍图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直观明了,具备几何特征;不仅减轻了工作强度,而且具备高效的特点,是一种发展不断完善广有前景的测量模式。摄影测量技术优点众多,且地籍测量对于各项数据要求过于偏高,而利用该技术可以增大效率的采集地籍数据,控制点和目标点都能得到很好的把握,这样能为我国城镇建设规划快速提供测绘数据,方便结果更新。

3.5、GPS技术

测量时根据地籍测量的要求,需要采集两类数据:一是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二是属性数据,例如权属、利用类型等。每测一个地物,同时填写野外记录表。

(1)GPS一RTK接收机+测图软件。

(2)(2)GPS一RTK接收机+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

GPS技术的优点表现为:减少人力费用,定位精度高,测站间无需通视,在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遥远地区能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计算,且定位不受人眼视线的限制:控制网儿何图形已不是决定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点与点之间的距离长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由布设:操作简便,容易使用。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精确地3维系统24小时免费使用,全天候作业。由于GPS接收机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非常方便,因而减低了野外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控制点之间无通视的要求,顾客省去人量建造标志的费用,同时野外实测时间短,人员少,大大降低了测量成本,精度高,使用大地测量型双频GPS接收机,根据载波相位测量原理进行静态相对定位,目前达到的典型精度为lppm;能在同一坐标系统中提供二维信息,GPS定位是在国际统一的坐标系中计算的,因此不同地点的测量成果相互关联,可实现数据共享。由于信息自动接收,数据自动存储,内外业紧密结合,减少了繁琐的数据记簿和人工计算工作,由于配备有功能完善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迅速提交控制测量成果,提高了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规划程度。GPS测量也有一定的局限。在建构筑物密集的地域。由于多路径效应而造成测量精度降低,有些位置如楼房角和树荫下由于卫星信号被遮挡,接收机接收不到足够的卫星数量而无法正常工作,可以利用GPS在开阔地区实测布设控制点,解算和处理结果。然后,利用全站仪及GPS控制成果来完成细部测量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解决了GPS存在的技术缺陷。但测量的仪器昂贵,人员技术要求高,对于农村地籍测量明显支出过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测绘技术与地籍测量的紧密结合,为地籍工作降低了难度,大大提高了精确性,这为土地建设工作和土地普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尤其是现代化测绘技术中GPS技术的运用,能在地籍测绘中减少人力费用,而且体积小、自动化全天候工作、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代测绘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手工测绘理念,从而自发形成了目前最高效的一套数字化测绘方案。

参考文献:

[1]蒋植兴.浅谈测绘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5:208.

第9篇

关键词:数字测绘;地籍测绘;要求;模式

随着3S技术在测绘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这些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的研究也不断增多。GPS应用于地籍测绘的研究贯穿了整个地籍测绘工作,包括控制网的建立、加密、地籍细部测量等。近年来,随着GPSRTK技术的不断成熟,GPSRTK应用于地籍测绘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数字化地形测绘技术自90年代在我国逐步推广,发展到今天已经较为成熟。目前,数字化地形测绘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多源化,数据结构GIS化。有些研究人员针对地籍测绘的特点,提出了实时拓朴的方法,以便建立基于完全拓朴的宗地数据,以方便实时变更及数据汇总统计。

1地籍测量的原则、内容及成果

地籍测量技术特点除需按国家标准测绘大比例尺地籍图外,还应在测量工作开始前进行地籍调查,取得不动产的地理、经济和法律诸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要求完整、系统、以图形、图表与文字等形式加以表示,并编辑成地籍簿册,它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也是地籍测量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籍管理要求土地信息可靠,能满足一定的精度指标。所以,地籍测量应具备完整的测量原则与内容。

1.1地籍测量的原则

在测量原则上地籍测量遵循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界址点测量、面积量算等工作。由于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一般比较高,尤其是交通繁华地区,所以,通常是大比例尺测图。

1.2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2.1收集不动产的权属资料、权属位置及拥有土地的编号、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质量等级以及与税收有关的地籍要素;

1.2.2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点;

1.2.3测定行政区划境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坐标值和权属范围的面积;

1.2.4测定测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形及其上覆盖物的几何位置和面积;

1.2.5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及时对原地籍成果进行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正确性与现实性;

1.2.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绘工作。

2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测绘技术是运用到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它是融地籍测量外业、内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系统。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 PDA 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2.1 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 “准地籍测量”。

2.2 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1)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2)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的内容,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2.3 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人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市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

3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测量所特有的专业性,受环境和技术的约束,这些模式各有优、缺点,但能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地籍信息的全覆盖采集。

3.1 RTK技术测量模式

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则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G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

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T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变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T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3.2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模式

用扫描数字化方法对已有地形图或地籍图采集数字化地籍要素数据,而界址点的坐标数据则由之前所述的两种模式测出和计算得到,或把已有界址点的坐标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将这两部分数据叠加,并在数据处理软件的控制下得到各种地籍图和表册。

“准地籍测量”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内业扫描数字化模式,即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账实地标绘宗地界址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标示不清或精度不符时,可待日后做地籍调查和变更填补;这种地籍测量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测区内的地形图或地籍图现时性强,并且具有完备的控制点和目标点。

鉴于现代测绘技术存地籍测量中的几种模式,可以总结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几个特点:专业性、数字化、网络化,即以数字化的采集模式获取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地籍要素,并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网络办公自动化。但是上述四种模式以及各种组合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单独使用。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各种模式的适用环境和作业单位的实力背景,可以选择经济、高效的测量模式,以达到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4结束语

综上,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也将会更为广泛。鉴于作者水平有限,文章写作不到之处望行业同仁多批评指正,本人在今后也会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再接再厉,争取为我国的国土测量研究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黄德忠 关于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及前景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2 8

[2]李靖 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测量模式与精度要求[J] 科技风 2012 20

[3]贺丽娟,曹振一;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