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8:58: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心理学的仪式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创新 课堂教学 合作 探究
教材第六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共两课(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属于社会与经济史的内容,如何出色地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让我颇费心思。因为如果按照前几单元的教法来完成这一单元,只能使课堂变得枯燥与乏味。经过几天的思考,我灵光一闪,何不让学生合作办一次手抄报呢?报的内容就是这一单元的内容。
“每小组四人,以第六单元的内容为主题,合作办一次手抄报。”当我宣布这一决定时,许多学生都露出了惊异的目光,个个情绪高涨。
为了使学生能按照我的设想(完成教学任务)搞好这次活动,我特意提了几点要求:①四人既要有分工,又要讲合作,组长就是主编,组员就是编委,从课文中选材时要讲合作,排版、插图、写文字时要分工;②办好后,张贴在黑板上让大家评价;③手抄报的评价得分就是该组全部组员的得分。
两天后,当我再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惊异地发现黑板上整齐地粘贴着各组的手抄报。接下来,我让他们自己来讲评。具体的评价过程为:①由小组长代表组员到讲台上讲出本小组手抄报的主要内容;②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各组办手抄报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请组员回答(可准备30秒);③大家给手抄报整体的设计及组员们的表现评分。
每个小组长登上讲台都像小教师一样讲得条理清楚、不慌不乱。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们回答得也很不错,整体评分也非常公正。至此,课文需要掌握的内容各组都涉及到了,且很多小组还从不同角度挖掘出了新内容,教学效果出乎意料。
这次成功的尝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隐居幕后,让学生走向前台,他们或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或展开争论,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等的提高,都比教师的和盘托出、硬性操练效果要好很多。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如何把它开发出来。让我们相信学生,为挖掘学生的潜能铺桥搭路。
2.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突破教师、教科书所构成的枷锁,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互相评价,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测量、观察、操作、思考、研究、猜测、交流、分析、归纳和整理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的教学观念应有所改变,不应再像以前那样,把教科书奉做“本”,把教参当做“标准”。教师要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可以对教材进行调整、补充、增加或删减。同时,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成为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4.对一堂好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好课应该是“实惠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其中取得进步和成长。好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率的,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顾名思义,“好课”就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获得知识和技能,或掌握规律,或加强经验交流,或拓展思维,或产生情感共鸣,或提升人格,甚至改变人生观、世界观等。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在好的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上一门好课,讲究的就是“实惠”“科学”,要让课堂充满精彩,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灌输。就是所谓的“实惠”。
“好课”应该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以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与校园学情、班情等相符合。而那些不能被称之为“好课”的课堂,一定会存在不合理的成分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的一面。
人都是有个性的,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习惯、素养以及处事态度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且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学情、班情和学校教学的各方面。因此,上好一堂课,因地制宜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完美的融为一体,是对“好课”这个概念的最好诠释。
总之,教师想要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求新、求进,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是门艺术,教师首先应把自己塑造完美,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京姬.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1).
[2]周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3]朱淑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素质教育,2014(2).
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因素及其培养
情感的诸多要素特点,在于一种意向的过程。例如,它可以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难以言表的默契桥梁。情感过程的多种要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弥漫、渗透于整个教学的空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效果产生着强化或者弱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兴趣、意志、动机和凝聚师生关系心理的状态或强度。情感对声乐教学的效应,一是表现在声乐学习的动力系统,二是表现在此过程中对声乐作品的体验系统。
(一)情感的动力效应
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动力效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在兴趣上。兴趣是从事学习所需持之以恒的探究倾向,而教师则是应该成为学生兴趣的动力来源,也就是说,引起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所表现的兴趣来正确引导学生。其二,在意志上。意志是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所具有持续和坚韧特性的心理定向,它是与克服障碍相联系的有意识的心态。意志还具有在行为过程中不断调控心理目标的倾向,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行为,通过自我调控克服困难,坚持达到目标。其三,在动机上。在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往往总是出于某种动机,它是与前述两个情感因素直接相关联的。动机是由内在的认知观念加上或强或弱的情绪所决定。故而,学生要想进步,就,必须调动其行为的内在情感认知观,增强其渴望达到某种愿望及追求其目标的愿望。其四,在凝聚心态上。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隐性的情感要素。积极的凝聚心理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毋庸置疑,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获得某种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而师生之间善意的情感沟通过程,对学生的积极人际体验来说是最为直接的,这也是教学主动性的根本基础,但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条件学生,教师的人格状态应该有所变通,表现出与学生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特征和要求。
(二)情感的体验与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禀赋以及教育背景存在个体差异,其性格对声乐作品感受力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倾向,但是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培养应该是相通的,有共性可循。我国先秦时期《乐记》就有关于音乐情感的论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生成文,谓之音。”声乐是表情的艺术,要想使演唱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仅仅通过华丽的形式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演唱者还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根据乐曲的特定情感内涵,适度偏离情绪常态,从心境的微微波动到狂热的激情这一情感连续体中,寻求并把握恰如其分的情绪度量,投入到作品的演唱中去,以使情感体验与唱技表露达到水融的境界。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启发、培养学生情感化的艺术体验和表现,这里强调的情感,是把现实的、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升华为普遍的情感体验。钢琴演奏家傅聪曾讲过么一句话“没有个性,怎样可能有艺术?这个‘我’很重要。而这个我,不能够是一个小我,而应该是个相当大的我”。换言之,一方面以自己的个性深入到作品所表达的普遍的人性和人类情感中去;另一方面,又要再走出来,以自己独特观察、感受、体验去表现这种情感的共通。这个大我既有容纳普遍人性的胸襟,又有鲜明的个性及与众不同的风范。
作为声乐教师,首先在教学中要刻意地培养学生感受声乐作品包含的种种深刻的情绪要素,将情感要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泛化经验,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给予表现和不断的精雕细刻,其整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换和发展过程,只要有效地把握这一过程,学生的演唱才有可能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出动人心弦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注意艺术情感的反馈。从教学信息论角度来说,声乐教师――声乐作品――教学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信息的反馈系统。教师把生活信息形象化、情感化,学生是情感接受体,是情感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把艺术情感作为一种信息传给学生,在学生中产生情感效应后又作为一种信息再反馈于教师,并对教师的再教学产生重要作用,这就是艺术情感的反馈效应。
富有表现力的情感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需要通过正确而又不乏创新意味的技能技巧予以展现,两者是统一的整体。技能技巧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声音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情感形象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方法因材施教,尤其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包括感知、记忆、注意、观察、判断、反思和推理等要素。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继以实现情感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音乐的记忆力,是声乐演唱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能力之一,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将声乐作品控制在规定时间的动态记忆中,融化成内心娴熟的体验与感受,然后才有可能进行表演的再创作。这种记忆要求反应迅速、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否则,就不可能保证声乐演唱的质量,也难以积累出丰富的演唱曲目。总之,情感作为声乐学习中的动力系统和体验及表现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要从声乐教学的每个实践环节中,予以重视与培养。
二、声乐教学中的意识因素及其培养
(一)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统一
无意识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转化的对象。意识是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和最高的调节者。无意识活动中的表象运动、联想和想象活动,是在意识和理性的约束之外潜在地发生的,具有自由和丰富的特点,同时也积极地影响着创造。然而,心理活动是一种有序的组织和有规律的运动,自觉的意识活动也能够与无意识相协调。人是通过语言并依赖其显性的和隐性的表征,在思想中对事物和现象给予联系的。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从无意的角度,学生在声乐训练中大量的操作运作,的确是在“自动化”的、先于有意识追踪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但是,自觉意识也是必需的。学生需要明确声乐训练中自己感知的对象、行为的目标、思维的内容,以及感知、行为和思维的效果。具体说,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练什么,怎样练,练习方法是否妥当,练习的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学习者有意识的自觉表现。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结合,要求既要发挥无意识的“浪漫”思维,又要有主动调控的自觉意识,思维在先、拟定目标、假设步骤,在练习中循环调整,以持续地琢磨和追求理想的声音品质效果与身体状态协调。在声乐学习中,自觉意识又是与意识的能动和有作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能动和有作为,其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学习者牢牢把握声乐练习的目的,在联系之前对练习内容的整体效果的预见,并以此拟定练习的 具体步骤,有章法地运用技巧,在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展开对声音的表现。这里的意识,不仅限于大脑的思维范畴,更为实际的还有演唱者的肌体所体验到的动觉意识。从思维与动觉两者的关系看,意识与行为互动,思维见于演唱发声行为,两者统一存在于演唱之中。另外,意识不仅表现于演唱,同时对演唱的动作起着诱导和调控作用。
(二)意识的主体性与培养
在声乐的正确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意志、情感等反映活动以及内部稳定的声音概念的形成来看,都可以依托意识到形式而产生。作为声乐学习者,意识的主体性也就是自我意识绝对不可缺失。意识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镜映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一,镜映自我。这是借鉴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在声乐学习中,是以他人的演唱状态为“镜”以其参照、矫正自知状态的心理过程。这里,有正面和积极的映照,也有负面和消极的映照。在声乐教学的许多情境中,后者更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经常使用“反面示范”的方法展示和说明学生的错误,为学生提供观察、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的形象,通过观察认识教师的“反面示范”,学生可以对合理和不合理的演唱进行比较和鉴别,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琢磨和尝试正确的演唱方法。
关键词:创新;尴尬处境;参考
一、“创新”的含义
什么是创新?研究者认为,创新就是在现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或者利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和已有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者社会满足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创新和创造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创新更侧重于思维与方法;创造所指的往往是更加具体的事物。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而创造则指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创新首先在于思维,这是所有创造活动的前提。所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然而,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不是只要努力就可求得的结果,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
二、“创新”的特点及其悖论
(一)创新具有不明确性
有学者认为,创新并不是提前预设明确目标,然后向目标前进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在创新活动中,人们的目标会发生变动。同时,创新也不是求索过程的目的,而是求索过程的自然产物。推动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动力并不是为了创新,而是对探索本身的兴趣。由于我们不能预设创新的目标,所以我们也就很难为创新预设知识系统,更难以为它准备某种能力,以及与探索活动相关的理论和物质。
(二)创新具有突发性
尽管我们在倡导创新,力求创新,但我们必须懂得,创新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等到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探索者在创作的兴奋状态下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突然获得了思维上的突破,才能实现创新。
(三)创新的悖论
纵观人类社会上的创新,无不是依赖创新者的天赋和努力,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创新极具个人化,也只有在个人拥有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状态时才会发生。越强加管理,越难以获得灵感。在创新口号的感召下,在以创新为衡量标准的背景下,创新越来越像是一场作秀,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这就导致创新形成了一个悖论,一味地使用多种手段想让学生创新或者想在教学方法上创新,反而是扼杀了创新。创新需要一种自由的创作状态,需要创作者在自由状态下自发的实现。一旦我们盲目追求创新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会走进一个僵化的模式中。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师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中。
三、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尴尬处境
如果把目前的教学放在教育发展史中来做一个纵向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教学上的种种变化不过是我国教育应该有的正常发展;如果再把我国的教育放到世界领域中来做一个横向比较的话,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的教育是对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参考和学习,是向“教育以人为本”的靠拢。由此可见,我们的创新并没有多少成果可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历史创新能力的培养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中。我认为,初中历史教学更应该是爱国教育和民族荣誉感教育。面对求真的历史,让学生去搞创新的时候少,甚至是不恰当的。所以,历史课的创新难以体现在对学科的新解上。同时,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不恰当的引导反而会让他们混乱了方向。历史是严谨和神圣的,也不允许学生随意创新。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历史创新教学的尴尬处境。
(一)理论创新多,实际创新少
从教师的层面来看,在教学理论上的创新多,而实际课堂教学的创新少。广大教师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个学期或者假期,教师最忙的就是培训,各种以创新理念为招牌的培训会接踵而至。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给教师许多新课程、新理念的学术著作。在领导者看来,学校是非常重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也要在每年写出各种各样以创新为名的学习笔记、反思,甚至论文来。然而,这些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以创新为明确目的的学习湮灭了教师个体学习的自由性,使学习和创新背道而驰。如果将教师自制的教具称之为“创新”,变换形式的课堂称之为“创新课堂”,实在有些牵强。
(二)形式创新多,思想创新少
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它不仅更加注重历史史料的丰富性,还更加练习学生的思考和分辨能力。为此,许多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合作、探讨的机会,但做出的往往是形式方面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历史问题很多都是具有定评的问题,不适合引导学生“创新”,更难以让学生形成“创新”型的思维。
(三)空喊创新易,有所创新难
教师在创新上做文章容易,给自己的教学贴上创新的标签也容易。然而,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难处首先在于教学理想和教学现实的矛盾,无论素质教育的口号多么响亮,新课程理念的旗帜多么鲜明,但是考试那根无形的指挥棒始终是教学的“紧箍咒”。受各种考试的影响,教师不太可能完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接受能力来随性地安排进度。在这样的前提下,初中历史教学很难有创新成果出现。
总之,教无定法,我们应该在工作过程中求新、求变,勇于尝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历史学科的尴尬处境,正确地认识这一点,将有利于我们对历史学科进行准确的定位,便于改革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王惠连,赵欣华,伊嫱.创新思维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失恋大学生;干预组;对照组;心理咨询干预
失恋是当代大学生中非常多见的一种情感危机,如果不能很好的疏导、处理,很容易诱发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对失恋大学生积极关注,并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作者分析了本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失恋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并了解了其不良情绪和认知,对其采用了心理咨询干预和疏导。其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68名本校失恋大学生做为观察被试。其中女性被试36人,男性被试32人;年龄21~25岁(平均22.8±6.8);大二学生26人,大一学生42人。随机将被试分为心理咨询干预组(n=34);对照组(n=34),两组被试在心理辅导教师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 SDS)记分评估。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干预后,与对照组再次进行SAS、SDS及心理访谈,以观察心理咨询干预效果。(其中有4被试无明确原因自行脱离实验)
1.2 心理学调查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学调查。分别将SAS、SDS中的20 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 scor, Y)。
1.3 心理咨询干预手段
对咨询干预组的被试,尤其失恋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得分较高的失恋大学生,采用心理咨询理论中,认知理论中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进行咨询干预,以纠正其歪曲的认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引发的不良情绪。
2 结果
两被试的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心理学调查见下列表格,两组被试在进行心理咨询干预前SAS、SDS标准记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心理咨询干预组经两个月心理咨询后,SAS、SDS标准计分明显降低;对照组有所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论
大学生因心理素质、挫折承受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遭遇失恋后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情绪反映及心理失衡现象。其失恋后的挫折感受和不良情绪反应与失恋者的性格、童年期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好坏、恋爱时间的长短及恋爱关系的深浅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绝大部分遭遇失恋大学生来说,他们能正视和接受现实,平稳度过失恋后的心理波动期,然而也有些失恋学生会长时间沉浸于失恋的痛苦中,并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情绪反应和歪曲的认知。
本研究对本校68 名失恋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和不良情绪、歪曲认知的访谈,以期发现失恋后异常的情绪、不良认知引起的心理变化,并对心理咨询干预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咨询干预,结果发现心理咨询干预组不仅SAS、SDS标准得分减少,而且不良情绪和歪曲认知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的被试,其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增加,歪曲的认知没有改善,还有部分被试出现顺面的问题。在此,作者建议高校心理卫生工作者以及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和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关注失恋的大学生,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干预,可以很好的防止失恋后的大学生陷入情感危机,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于高校维护正常学习氛围,创建和谐校园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曼,郝风贤.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81.
[关键词]精神性;宗教;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41-01
一、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是一种信念、价值、实践和仪式,一个人看的到的精神性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一个人来表达他所经历的与神圣相联系。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
二、精神-性的概念
精神性,是出现在西方宗教词汇里比较现代的词语。精神性这个概念,是指人自身具有的独特的形成意识和知觉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在一种精神的、超越或最终现实的关系中。Elkins从人本主义的取向给出了精神性的以下特征:普遍存在的;是人类对敬畏之神圣的反应能力;它以“神秘的能量”为特征,以移情为终极目的。Boseaglia认为精神性一个信仰和态度体系,它通过与自我、他人、自然环境统一或者与其他超自然力量的联系来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目的,并体现在个体的情感、思想、经历和行为中。
三、精神性、宗教和心理学的整合
超个人心理学家坚信,我们在本性上既是心理的,又是精神性的,但是,精神性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性为自我提供支撑性的架构。精神性探索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大多数宗教专家也指出,人类的深层动机是精神性的探索。心理学已经关注到动机的层次:生存需要、性与攻击、整合感的需要、亲密关系、形成一种内聚的自我、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但是,宗教和精神性是那些被主流心理学所抛弃的,但对个人的发展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信念和价值观。这种信念和价值观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各个阶段,它不仅存在于意识之中,而且还存在梦里的潜意识中,甚至存在在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它并不是孤立的。在对宗教,精神性和心理学的整合上需要看清传统主流心理学的局限,提出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整合的思路,即在吸收传统心理学合理成果的基础上,继承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把整个人作为研究对象的起点,但同时又更强调人与社会、环境,乃至宇宙的关系,把人视为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
此外这种整合也在内容上,这种内容是从意识到精神性。首先,意识状态的转变其核心是意识论,这种意识论不同于传统的意识理论,而是一种包含意识和潜意识在内的、分层的、有高低级之分的意识理论。从这一点来看,传统心理学对意识的理解就显得肤浅和简单了。精神分析学派把潜意识和意识的作用颠倒了起来,过分地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和消极的,同时也是非理性的。行为主义学派虽然看到了弗洛伊德极力夸大潜意识的不合理性,却简单把人的意识简单地纳入到刺激一反应的行为模式之中。而超个人心理学则从更全面和更深刻的层次上对意识和潜意识进行了分析。它认为人的意识可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和转换的意识状态,前者是低层次的、待分化的意识状态,后者则是高级的、超越自我的意识状态。精神性属于转换的意识状态。这也是心理学要从普通研究意识到研究精神性的转变。
【关键词】社会学 实践教学 方案设计 社会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01-03
社会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文科专业,它需要学生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以及文理交融的专业知识,该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有使用社会学理论、研究方法以及专门的社会学知识进行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该培养目标,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提出了相应的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总体框架,而其中包括了专门的实践教学和训练,具体有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以及专业实习,这些实践教学内容具体都由各高校的社会学系自己设计并实施。本文以华侨大学社会学专业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融入社会学干预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目标
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培养方案的需要,培养出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因此,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建立起能有效培养学生相应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的体系应同已有的理论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使用基本知识和方法技能的能力,包括使其能具备一定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具备提出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应用方案的专业技能。该目标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意义。首先,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参考意见,设置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开设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要求。目前华侨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已设置了必要的实践教学内容,但需要进一步的统筹优化,并对实践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其次,现行的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应该适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完善、补充、优化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才能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二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思路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可行的思路。针对社会学专业的特点,我们认为设计思路是:首先,要确定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该如何设计;其次,搞清诸环节的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再次,统筹诸环节实践教学的衔接方式;最后,将该方案整体用于教学实践并接受反馈以做出相应调整。此外,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实施,也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提出改革优化方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而这种优化方案需要符合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参考意见,并且也符合本专业目前的实际教学条件。
三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理念
社会学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清晰的设计思路,但仅遵这些设计原则并不够,还要有核心设计理念,是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灵魂。该项设计原则是以往教学改革,特别是实践教学改革不太提及的,但这一点很重要。有了理念,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才能具体实在而不流于形式。结合社会学专业特点及社会学理论,我们提出将“社会学干预”作为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何谓“社会学干预”?它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的“行动社会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图海纳在其著作《行动者的归来》中提出不同于功能主义的观念,即个体所具有的主体性使其不再是被决定的个体,而是可通过自身的社会行动来作用于我们的社会和历史时代。那么个体如何发挥这种作用呢?图海纳提出了行动社会学的方法,即社会学干预(或翻译为“社会学式介入”)。这一方法对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有极大的启发:首先,“行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不只是社会学研究中传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它本身就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它还是一种改变社会的方式,一种帮助我们产生社会知识的途径。以往我们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主要目的就是收集跟某个社会问题有关的数据或资料,然后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虽然有时也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社会学专业的主要目的之一。当然,这种认识是同传统的社会学观念分不开的,社会学研究讲求客观、价值中立,所以并不强调社会学者能做什么,或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什么。而“行动社会学”的思想丰富了我们对社会学研究的认识,非常契合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其次,可获得真正的社会学知识,或者说认识到社会学知识的真正起源。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时,通过使用已学的方法收集资料,通过使用已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套用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再次确认或否认书本上的知识,事实上并没有发现新的知识,从而也就无法真
正实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因为分析并解决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行动社会学”的方法告诉我们,社会学知识不仅是或者根本就不是社会学者的工作成果,它其实是社会学者与社会行动者之间共筑的结果。这种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反思以往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以及具体的内容设计。
四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内容及体系
在明确方案设计目标,理清方案设计思路,并找到有效的方案设计理念之后,可开始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的具体内容并使其形成体系。这里体现出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思路的三个方面:(1)搞清诸环节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2)确定诸环节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3)统筹诸环节的实践教学衔接方式。
1.诸环节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提及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以及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五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首先,社会调查与研究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综合使用社会调查方法、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能力,它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其次,在掌握基本能力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在此过程中检验其掌握已学技能的实际水平,并发现和总结出现的问题。再次,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学生应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通过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起来的,并为后续的专业实习奠定能力基础。最后,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综合应用实践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实习过程。可以说,上述五个方面的实践教学能满足社会学类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它们构成了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2.诸环节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
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需要达到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目标,而且要能体现出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理念。目前华侨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两次各为期4周的社会调查、学年论文、各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四个主要环节,另有不占学时的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在设计这些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尝试将社会学干预的理念融入其中。
第一,社会调查的设计安排。社会调查是社会学专业固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它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之一。我们共安排了两次各为期四周的社会调查,它们担负着不同的功能。第一次社会调查安排在第四学期,学生主要将《社会研究方法》中所学的调查研究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侧重于定量调查方法和技术的练习。调查的主题原则上由指导教师统一安排,学生需要根据既定的主题拟定调查问卷并利用问卷收集资料,然后尝试进行统计分析,鼓励学生将数据分析结果写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第二次社会调查安排在第六学期,侧重于定性调查方法和技术的练习。调查的主题仍由指导教师拟定但不指定,学生可从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学生要根据选定的研究主题拟定访谈提纲,还要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访谈,最后要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两次社会调查涉及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路径,这样安排可保证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社会调查练习。需说明的是,两次社会调查的时间安排既考虑了两次调查练习的难易程度,也兼顾了课程教授的实际。学生在学习完《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后从事定量调查练习,学完《定性研究方法》后从事定性调查练习,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二,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的设计安排。这一环节属于全校性的素质教育内容,需我们结合社会学专业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自主选择社会实践和服务的主题或领域,根据需要选择人员组成团队来实施。我们鼓励学生将实践和服务结合起来,突显社会学干预的理念。如学生选择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这个主题,可选定若干个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收集所需的资料,然后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资料分析方法找出问题,最后就本次调查对象所出现的问题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并身体力行。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研究对象的现状。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也磨炼了学生的身心意志,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第三,研究论文的设计安排。该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学年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由学生自主选题,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撰写。此时的学生已完成了两次社会调查和一次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具备了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撰写学年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研究步骤和写作要领,我们特别开设了专业选修课《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本课程通过对范文的评析以及适当的写作实践,使学生逐步了解论文选题的原则,掌握查阅信息与文献资料的方法,熟悉论文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规范,培养对论文写作的兴趣。而且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还可帮助学生将已学的理论类课程、方法类课程、数据统计分析等课程知识打通,形成统一整体。学生在修完该课程后撰写学年论文,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学生可选择学年论文的主题及研究方式,但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并写作论文,因为社会学的学科特征就是实证性,而且只有撰写实证分析类的论文才能真正锻炼学生全方位的研究技能。毕业论文虽然也是撰写学术论文,但它与学年论文的定位不同。首先,它是“命题作文”。学生只能在指导教师给予的论文主题中选择,这样就增加了研究和写作的难度。其次,它的要求更高。它是检验学生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达到毕业论文的既定标准后才能获得学位。可以说,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反映了学生研究和写作能力的不同阶段。
第四,专业实习的设计安排。设置专业实习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并为就业做好准备。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的实习机构,也可以在学校统一安排下进行实习,但都要按照拟定的实纲和实习计划施行。学生可从事咨询和公关策划、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调查、媒体编辑与评论、社会组织工作、社区工作等领域的实践实习。在该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仍然可以融入社会学干预的理念。专业实习不同于单一的社会科学研究,除了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外,还要尝试找出可能的问题解决之道。在此过程中,社会学干预方法可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发挥,且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可尝试寻找可行的社会学干预途径。
第五,其他实践教学的安排。除了上述几项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教学内容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这些科技项目或比赛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践感”,学生可获得一定的研究资助,且通过比赛的形式,可激发学生投身学术研究的热情。适当利用好课外比赛的机会,既是锻炼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机会,也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试金石。
3.诸环节的实践教学的衔接方式
在搞清诸环节的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定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后,我们可统筹优化诸环节的实践教学的衔接方式。第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的延伸,为了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在理论教学方面要做好相应的课程设计。第二,课内教学与课外比赛的衔接。课内教学的目的在于技能的掌握,而课外的学生项目和比赛是最好的应用场合。第三,调查研究与实践实习的衔接。调查研究重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实践实习还需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强调社会学干预理念。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衔接,社会学诸环节的实践教学可以成为有机的整体,发挥出良好的人才培养效力。
五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效果
通过对现有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的调整、优化,我们重新设计了实践教学方案。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有所收获,能够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用于实际。在社会调研、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上的表现有较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信心也有所提高。学生能够积极参加课内外的学术比赛活动,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如我专业的学生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福建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优秀奖,这就充分证明了这套实践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当然,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还需要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市场需求的调整而调整。此外,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要重视设计理念的融入,我们认为社会学干预的理念对社会学专业来说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周桂林.“实践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对实践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43~144
[2]张红主编.社会学专业综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冯波、季蕾、陈文玲等.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效果[EB/OL].http:/// channel/shehuixuexi/view/241
[4]〔法〕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关键词:单亲家庭;高中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单亲家庭数目的逐年增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百万之多。单亲家庭子女在成长中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变得更敏感和棘手,这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表象
1.孤僻忧郁,嫉妒心强
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卑心重,感到抬不起头,喜欢独处,不愿意与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有“抑郁症”倾向。一般而言,离婚或没父母亲对中国人来说大抵都被看作不光彩的事情。高中生思想意识不成熟,更不能客观、辩证地看待各种事物。成为单亲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离婚或失去父母当成见不得人的事,忌谈、忌问。在自己心灵深处产生自卑感,并且逐渐变得孤独、不合群,而且引发较强的妒忌心理。
2.自由散漫、唯我独尊
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肆无忌惮,自控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的心理,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无论在如何喜庆的日子和场景里,他们的想法是快乐和热闹是别人的,对他而言只有悲伤和忧郁。
3.偏执多疑、焦虑逆反
因为父母感情的裂缝,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对象,孩子成天处在恐惧、担忧和焦虑中,没有安全感。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或抑郁、焦虑情绪或敌对情绪,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得极为冷淡。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走向极端。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或家人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4.骄横霸道、暴躁易怒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受到父母离婚过程的影响。有的孩子通过砸东西、打人、赐门等行为来舒缓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表现为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同时由于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单亲家庭学生的敌对心理除了表现为对同学经常发生争执及产生攻击外,更明显地表现为与教师的敌对、不合作行为及抵触情绪。还有一种倾向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种学生性格暴躁,有的甚至表现得很残忍,在家里一挨训就唯唯诺诺,在外遇到弱小者就把在家受到的教育方式用到别人身上,表现出暴躁凶狠。
三、干预措施
1.倾注爱心、情感补偿
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关爱是情感教育的剂,也是化解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只有老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的单亲家庭学生来说,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
2.信任激励,润心无声
由于单亲家庭学生可能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如别人,产生消极意识,和好学生在一起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因此他们常以各种捣乱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视”。其实,这正是他们内心情感脆弱、敏感、多疑,自我保护意识强的表现;是他们对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一种强烈需要的表现;是他们内心期望人们承认他们价值的热烈憧憬。因此,化解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危机,教师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这种需要,用炽热的情感去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的坚冰,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精神上的污染。用信任与尊重唤起他们――自信心的复苏,唤起他们潜在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高尚的心理品质。老师平时少绷一回脸,少瞪一次眼,少一点冷漠,少一些排斥;而给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次关心,多一回尊重,多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可对那些备受冷落的单亲家庭学生,却是能够润泽万物的和风细雨,可以摇曳心灵的脉脉温情。
3.宽严相宜,张弛有度
对单亲家庭学生,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4.群策群力,形成教育合力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于家庭,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和社会。因此,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现实中,很多家长更倾向于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和物质生活,忽视与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也有的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有心与孩子交朋友,进行精神上的平等交流,却方式生硬、方法不当,无从走入孩子的心灵,从而造成单亲家庭子女更多的心理问题。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方设法指导好家长了解自己的子女,学习一些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必要技巧。同时,也要和社区、街道等部门沟通联系,了解单亲家庭子女在社会上的一些活动、交往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语
〔关键词〕 尼采 《悲剧的诞生》 音乐心理学
多数时候,尼采是以一位哲学家的身份进入人们视线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尼采曾以一位心理学家自居:“一个优秀的读者――一个配看我作品的读者从我的作品中所能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我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心理学家。”①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哲学著作。这是一部借着艺术谈论人生的哲学著作,全书主要关注了两个问题:“其一为生命的意义;其二为现代文化批判。”②尼采在这本著作里,探讨了三个观点。其一,他认为“悲剧文化”是希腊人应对痛苦的策略之一;其二,他认为阿波罗(即太阳神)象征着对个体化原理与美的假象的执着,狄奥尼索斯(即酒神)象征着表象的破碎和对意志的接近,而“悲剧的诞生”则是意志的显性表达。其三,他认为只有悲剧才能代表“希腊精神”。这种精神,是源自希腊人自身的对于生命的意志,这里有人类求生的本能,有对于生命力本身的信任。
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古希腊悲剧中的音乐解读为“酒神现象”,并将这种“酒神现象”最终解释为“希腊的精神”。因为音乐是悲剧的重要部分,且承载着尼采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所以使得我们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解读这部哲学著作成为可能。
先看《悲剧的诞生》中一段关于萨蒂尔合唱歌队的描述:“理查德・瓦格纳曾说过,文明被音乐所消除,正如同烛光为日光所消除……古希腊的文化人面对萨蒂尔合唱歌队会感到自己被消融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种种鸿沟隔阂,都让位给一种极强大的、回归自然心脏的统一感了……真正的悲剧都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慰藉来释放我们,即是说: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这种慰藉具体而清晰地显现为萨蒂尔合唱歌队……深沉的希腊人,唯一地能够承受至柔至重之痛苦的希腊人,就以这种合唱歌队来安慰自己。希腊人能果敢地直视所谓世界历史的恐怖浩劫,同样敢于直观自然的残暴,并且陷于一种渴望以佛教方式否定意志的危险之中。是艺术挽救了希腊人,而且通过艺术,生命为了自身而挽救了希腊人。”③
尼采为何断言是悲剧音乐“挽救”了希腊人?悲剧音乐究竟是如何“挽救”希腊人的?要弄清楚这些,我们只能求助于悲剧音乐本身。
据西方音乐史记载,音乐在古希腊人生活中占有统治地位。在希腊神话里,神和半神是音乐的发明者和最早的践行者。在多神众教的时期,音乐也成为古希腊众多宗教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期的希腊音乐主要有荷马史诗、抒情诗和颂歌。希腊古典时期的音乐则包括悲剧和喜剧。悲剧由早期的酒神颂歌发展而来。“悲剧”(Tragedy)一词的希腊文是“羊”(tragos)和“颂歌”(ode)的结合,这与早期悲剧演出中附加的“羊人剧”有关,由唱酒神颂歌的合唱歌队队员披着山羊皮,模仿酒神的老师和侍从萨蒂尔的样子,表演插科打诨的轻松短剧,以调节剧场气氛。古希腊悲剧的含义不在于“悲”,而在于“严肃”……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主题常是英雄人物于不可抗拒命运之间的冲突……悲剧是戏剧、诗歌、音乐和舞蹈合一的综合艺术形式。公元前530年左右,在演唱酒神颂歌的基础上,诗人泰斯庇斯(Thespis,公元前6世纪)自扮一个角色,与歌队对话,这是悲剧中的第一个演员,埃斯库罗斯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引入第三个演员,这才真正形成戏剧。悲剧的演出,最初由一个演员叙述故事,后发展到三个演员同时登台,用吟诵的“宣叙调”解释剧情,演员面戴假面具,脚穿高底靴,女角由男演员饰演,一人可扮演几个角色,演出中有歌队演唱,用阿夫洛斯管伴奏,在可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露天剧场演出。剧中歌队的合唱分为“正”、“反”、“合”三段,唱“正”段时转向右方,最后是“合”段,合唱队一般由15人组成。
从这段史料我们得知,悲剧音乐源自“酒神颂歌”,即宗教仪式音乐。发展至悲剧,酒神节的世俗意义可能已大过其宗教意义,但仍是一种仪式。所以,悲剧音乐可界定为一种“仪式音乐”。“‘仪式音乐’是民族音乐学、人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形式和风格上与特定仪式的环境、情绪、目的相吻合的,可对仪式参与者产生生理和心理效应的音乐。”④
那么,这种仪式音乐对仪式参与者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效应”究竟是什么呢?尼采用到了三个词:“消融”、“统一感”和“释放”。
首先,悲剧音乐究竟让仪式参与者在哪些方面产生了被“消融”的“统一感”?
我以为其一是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的主要根本之一是人们对身处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认知,即所谓的宇宙观;宇宙观的体现,则包含在由信仰和仪式组成的信仰体系之中,仪式是信仰体系的外向性可观行为……无论是视觉艺术、建筑、文学、音乐或舞蹈,都曾以信仰作为其文化活力的基本源泉,以仪式为其生存和传播的土壤……”⑤悲剧产生于信仰多神众教的环境,其宇宙观是泛神论,狄奥尼索斯即酒神精神是希腊人对于生存痛苦的和解方式,这种和解方式以酒神颂歌作为表象的表达,世俗化之后演变成萨蒂尔合唱歌队,而悲剧本身便成为了这种仪式音乐生存和传播的土壤。可见,文化认同中信仰的认同是“统一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是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古代的心灵组成部分在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关系的情况下会进入个人的心灵。“按照荣格的理论,原始民族的心理活动会沉积在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心理的无意识深处,它会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审美心理活动的渠道表现出来,左右着现代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先民们的图腾崇拜、巫术仪式以及古代神话,是民族审美心理发生时期的记忆密码,这些集体无意识勾勒了民族审美的原始心理草图……在音乐艺术中,原始先民最早形成的音响集体表象,包括基本音体系的形成,创世音乐的流传以及古代文明初期及其后的一些民间音乐,等等,可以说是一种存在民族成员心中的活化石,虽然它产生于远古时代,但却不曾死亡,而是存活在我们的音乐感之中,诱导着我们的审美心理活动。”⑥古典时期的希腊人在政治上早已形成不同的城邦,建立起民主制度,公民内部存在着贫富和门第的差别;但悲剧音乐中传承下来的早期希腊先民的原始审美密码,使仪式的参与者之间产生了共鸣。
其次,悲剧音乐究竟如何使得希腊人得到了释放?“尽管现象千变万化,但在事物的根本处,生命却是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 如果“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是生命本身,那音乐是如何突破造型艺术的限制使希腊人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呢?
“音乐内涵的抽象表现,是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宇宙现象、生命历程的艺术化的感性呈现。音乐的各种形式要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在两者的动态同构对应之上,表现出张力、平衡与节奏等生命状态,以及对立、冲突与统一等自然过程……音乐形式的动态结构以其出发与到达、稳态的保持与改变、上升与下降、渐增与衰减等整体变化趋势,形成一种能量场,反映各种事物、自然现象、人的心理活动乃至生命的发展历程。”⑦这种“音乐的各种形式要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便是音乐心理学中的“联觉”。在心理学上,联觉被定义为“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周海宏在其博士论文《音乐及其表现的世界》中曾经就音乐音响的音高、音强、时间及其变化率特征、紧张度和新异度六个方面做了与联觉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上述音乐音响的特征与人的生理感觉一一对应。笔者由此猜测,希腊人由聆听悲剧音乐产生了联觉,这种联觉对应了人类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使得生理层面乃至情绪层面得到了释放,这种释放符合生命的本能,让希腊人感觉到“生命是牢不可破、强大而快乐的”。同时,人类联觉的共通性又使得音乐成了在场的不同希腊人共同的语言,为“统一感”增加了新的砝码。
总之,音乐引起的“释放”和“统一感”让公民的文化和精神都产生了应和;使人们暂时忘掉贫富和门第的差别,产生一种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同时增强了雅典城邦与其它城邦的心理链接。萨蒂尔合唱歌队以一种不可言说的方式安慰着古代希腊人的心灵,而这种不可言说,就是音乐不同于造型艺术的特点。音乐的这种非语义性,成为了酒神颂走向悲剧的动力,即尼采所说的“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结合的动力。同时,也是这种非语义性,让尼采认为悲剧音乐中不可言说的意志才是希腊的精神。
注释:
①尼采.张念东,凌素心译. 权力意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7
②周国平. 悲剧的诞生:尼采哲学的诞生.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8-44
③尼采.孙周兴译.悲剧的诞生.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
④薛艺兵.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
⑤刘红.思想行为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中国音乐学,2008
非事件性报道拥有更开阔的报道空间、更多的内容选择余地和更充足的制作时间,但相应地也面临着需要精良的策划重组结构、寻求差异突破陈旧感、跳出窠臼摆脱恶性竞争的困难。陌生化的处理方式成为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之道。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此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术语,而是使用了“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指称。“陌生化”手法在经过若干世纪的补充与完善后,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阐述。形式主义的代表、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的创始人什克洛夫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形式主义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形式的创造。什克洛夫斯基曾经明确地指出:“艺术就是程序的总和。”因此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对各种素材的重新加工、选择与提炼,并将它们以适当的结构展示出来的过程。这与对重大事件进行再报道时需要使用的手法是一脉相通的。
关于陌生化处理依赖的心理机制有两种主流理论。一种是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齐在著作《心理学纲要》中指出的,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趋新”、“好奇”的特点,而那些完全确实的情境(指无新奇、无惊奇、无挑战的情境)是极少引起兴趣或维持兴趣的。所以新奇的东西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才能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掘出自我本质力量新的层次并进而保持它。另一种则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又不限于视觉领域。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可以用以下这个例子来表述。
在试验中,图中的A、B两个图形分别被迅速出示给被试者。A图形是一个完整的正圆形,很容易被试者辨识;有缺口的图形B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圆形,却仍然作为正圆形被被试者辨识。在访问中被试者说,“待补部分(或缺口部分)看上去似乎是被掩盖着,其实却真的在那儿”。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类的认知过程本身倾向于对事物做“补足”或“完形”式的认识,以使其符合本有的认知概念。因此,不完整的图形中空缺的那一部分对观者而言并非空空一片,而是某种“不在场”的图形的基底。这种“不在场”的状态会激发观者的思维,使之运作起来。因此,相对于完整的图形,有缺口的图形更容易吸引观者兴趣。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感受范围类的一个典型例子。但格式塔心理学的效应并不限于视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这个术语基本能够覆盖心理学研究的整个领域,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过程。当这种心理机制应用于艺术手段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陌生化”处理。
清代著名诗论家叶燮在其著述《原诗》中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人未尝言之而自我始言之,故言者与闻其言者,诚可悦而咏也。使即此意,此辞,此句虽有小异,再见焉,讽咏者已不击节,数见则益不鲜,陈陈踵见,齿牙余唾,有掩鼻而过耳。”叶燮的这段话所说的正是“陌生化”手段所产生的神奇效果。
陌生化的处理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从文学到美术的全部艺术创作之中。譬如在诗歌创作领域,一首诗歌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往往在于其能否产生陌生的“惊奇”感,即打破读者潜在的期待视野,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日常经验的陌生前景置于其前,从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人以新的强烈震撼。当读者感受到某种事物的不合常情或偏离某种正规的传统轨道时,身心便会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冲击,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更极端的例子是某些现代派艺术家,通过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器皿放到艺术馆中展览即成功改变了人们对这些物品的认知。
对电视报道而言,事件性报道本身已具备了新鲜的新闻故事,“陌生感”对它们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对它的重组织再报道则缺乏这一先天优势,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弥补。“陌生化”的处理手段正是化熟悉为新奇的有力工具。正是因为通过这种“陌生化”手法,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才使“风格不致于流于平凡与平淡”,使观众有“惊奇”的。观众也正是在这种“惊奇”的“发现”中,得以超越日常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他们因增加了感受的难度,拉长了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延长了审美过程,亦延长了审美感受中的愉悦,产生出乎意外的观感。
陌生化手段在文艺方面的运用往往集中于语言表述、文法构造等形式方面,作为新闻事件的报道手段之一,非事件性报道在陌生化手段的运用上依然与之有相通之处。
文学上对事物的陌生化处理一般着手于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突出能指增强形式感,其二是对语义进行模糊扭转使之变形,其三是删减或改变语法成分,造成颠倒省略句式。这三种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报道的制作中。对于视听语言而言,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画面,语义通过声画的结合体现,语法则是镜头的剪辑逻辑。因此,对非事件性报道,陌生化处理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要选择新奇而恰当的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者对叙述对象时空关系、发展过程和情绪心理走向的把握方式。叙述视角可按不同划分标准区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或者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即使是同样的素材,剪裁时的视角不同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语义解读。一般情况下,报道中经常采用宏大叙事的全知视角,叙述者扮演的角色如同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转而使用有限视角或微观视角,会为节目带来不一样的面貌。比如《我的奥林匹克》系列节目就是由于从宏大叙事转为微观视角,才使观众看到不一样的事实,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样的视角更贴近实际生活,也容易完成新闻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人物化的过程,可视性更强。
其次,应选择新奇讨巧的结构。这里所说的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即突出能指。如通过强化仪式感营造出人在生活中出于对价值观的敬畏所造成的庄重和出于对他人及社会行为的尊重所展现出的典雅。这种庄重和典雅在日常生活中是较少自然出现的,得到的展现也不多,因此在报道时加强仪式感会赋予日常生活以庄严高贵含义的象征性,进而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感受。比如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中,结尾处的“投票箱”环节的作用,就是通过营造仪式感使观众产生庄重之感;《汶川相册——他们是谁》中幻灯片相册的使用,则唤起观众对他人所做牺牲的尊重与缅怀。另一方面则是内容上的,诸如巧妙地处理报道中人物、细节和环节推进的关系和设置悬念、等部分。这相当于改变语言的语法结构,需要根据具体报道事件的特点来设置。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悬念与的设置不是人为强行安排的,而应与人物、故事、细节和环节段落紧密结合。《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和《汶川相册——他们是谁》的设置方式完全不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的内容偏重事理,以强逻辑性的段落推进作为悬念、设置的主线,将人物、故事穿插其间;而《汶川相册——他们是谁》偏重情感,以排比、对照式的技巧安排段落,以强形式感的开头和结尾完成设置悬念、推向的功能。因此,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根据报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综合使用结构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需改革旧有的语词语态系统。纵观以往的报道可以看出,我们在报道过程中对特定类型的事物往往会使用固定的语词语态,譬如对某一类型的事件如英雄事迹等往往采用仰角度的语态,而对犯罪事件等则采用俯角度的语态。这或可称之为新闻报道中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打破这种语言习惯,会给节目带来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也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受。以《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为例。重大会议的召开在这种语言习惯中属于仰角度语态一类,对它的报道往往带有自上而下的、宣传色彩。而《我建议》两会特别报道则扭转了这种仰视的角度,改为平等交流的语态,在重大会议的报道竞争中开辟了一片蓝海。
电视报道虽然与文艺创作有相当大的区别,无论如何其出发点应当是有价值的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不应成为全部,但形式的完备于内容的良好传播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陌生化手段在电视报道中的运用,将有助于媒体营造独特的审美形式,避免报道的同质化,扩大差异,吸引受众。形式并非空无一物,它可以创造内容。
参考文献:
[1][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法]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3][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孙旭培,《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人民出版社,2004
[6]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出版社,2003
[7]朱清河:《典型报道:理论、应用与反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