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游文化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2 08:58: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文化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旅游文化报告

第1篇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克难攻坚,开拓进取,顺利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9.5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3.7亿元、35.1亿元、10.7亿元,分别增长4.8%、28.6%、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亿元,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7亿元,分别增长50%、45.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亿元,增长18.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1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4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5元,增长21.7%;农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增长18.7%。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以大项目招商为突破口,千方百计推介项目、引进项目、建设项目,对外招商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2亿元。共有在建项目68个,总投资3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总投资16亿元。国能浚县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安黎环燕轮胎技改扩建项目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淇雪淀粉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签约项目33个,总投资23亿元。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资金4.5亿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工业兴县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1亿元、实现利润5.1亿元,分别增长33.4%、85.7%。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共有重点在建项目4个,淇雪淀粉公司麦芽糖浆生产系统改造工程被列入国家节能改造备选项目。实施名牌战略,益民面业、立世集团被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太极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国家“AAA级标准化良好企业”验收,双黄酒业、汉生面业产品分别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金、银奖,淇河酒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安黎环燕轮胎、立世集团、绿宝农药被认定为省科技企业,绿色生物酶蛋白饲料添加剂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家领先水平。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入驻项目9个,总投资6亿元;黎阳工业集中区被评为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36.7亿元,增长30%,占GDP的比重达到56%。

文化旅游业逐步壮大。加大民俗文化保护开发力度,正月古庙会被评为“河南省民俗经典”,“民间社火”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泥咕咕、十二生肖被评为省知名文化产品。深度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城关镇被评为省特色文化产业镇,屯子镇郑厂村被评为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17家企业入驻石雕城,古风陶艺厂搬迁建设项目立项和选址工作已经完成,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被列入国家保护规划。扎实推进景区建设,天宁寺、西摩崖路、千佛寺和紫泉别墅一期等建设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大伾山景区顺利通过4A景区复核,姑山景区正式成立。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拓宽客源市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641万元,增长26%。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资金4323万元。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到68.3万吨,增长4.9%,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快,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100%,“丰黎”、“浚单”玉米种子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畜牧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畜牧业产值22.1亿元、加工产值33亿元,分别增长21.4%、11.2%,居全省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第16位,上升了6个位次。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植树258万株,完成重点通道绿化175公里,荒山绿化1100亩,被评为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淇雪淀粉、立世集团、益民面业、种子公司被评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8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改造中低产田4.8万亩,被评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800项,实现省“红杯赛”十三连冠。劳务经济迅速发展,输出务工人员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芙蓉路、大佛路、科技路北段和新华路北段建设任务,整修了黎阳路,开工建设了燕山路西段。宏基花园初具规模,黎阳花园全部完工;垃圾处理场已试运行,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浚内沟综合治理已完工,黄河路排水道清淤正有序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人口10.5万。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善堂镇被评为省环境优美小城镇,岗坡村被评为省文明村,东善堂村被评为省康居示范村。全县小城镇面积达到33.5平方公里,人口15万,城镇化率2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路钜线、永定线北段改造工程竣工通车;新建农村道路225公里,改善了141个村的交通条件;实现村村通班车。积极开展公路综合治理,浚大公路被评为省级文明示范路,浚五公路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县道文明示范路。解决了4.6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户户通电”工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7000户。改造3所乡镇卫生院,新建67所农村标准化卫生室、2个乡镇文化站、15个农村文化大院,白寺乡文化中心被命名为省示范性文化中心。新建改建农家店201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达到1733.7公斤,创全国亩产最高纪录。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发放“两免一补”资金2954万元;加大教育投入,维修改造中小学校33所。大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举办了县十运会。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民健康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继续保持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被评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强化土地资本运营,征收土地出让金6204万元,实现净收益1787万元。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2天。加强非煤矿山资源保护利用,开采秩序明显好转。全部拆除实心粘土砖窑厂,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达到31家。《浚县志(**-20*)》正式出版发行。武装、司法、粮食、农机、广电、统计、通讯、气象、民族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城乡低保金、五保金、失业金;新建改造乡镇敬老院9所,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认真落实廉租住房制度,为112个低保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解决了5个贫困村行路难问题,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37万元,大理沟和理峪两个移民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四城联创”工作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浚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开通“政风行风热线”,部门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审计、监察、财政等各项制度,加强廉政建设,机关作风明显好转。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成立群众工作中心,切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2篇

XX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XX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发祥地,境内居住着汉、彝、苗、白、回、布依等21个民族和穿青、蔡家、革家3个未定民族称谓的人们共同体。XX县有着丰富的路有资源,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菜之乡”,XX县民族文化底蕴厚重,境内有古遗址、古墓群、摩崖石刻等32处,2000年在XX发掘的108座古夜郎时期墓葬,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2年被列为全国六大考古最高成就之一,与陕西兵马俑齐名,可乐被专家誉为“贵州考古发掘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2010年可乐遗址被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XX县旅游资源真正得到开发仅有“贵州屋脊”XX县韭菜坪和XX乡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020年“十一”黄金周XX县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万元。那么,我们如何抓住生态旅游的时机,下面来谈谈几点思考: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我县民族节日有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花山节,2020年xx市旅发大会在XX县举行,活动充分融合了少数民族特殊节日,旅发大会非常成功。旅发大会是XX县旅游业的一次揭牌仪式,那么我们如何思考怎样让旅游业在日日夜夜的喧嚣下去,而非“昙花一现”。赫章县的旅游业发展要长久,就必须依托民族文化、人文精神。

(一)自然与社会的结合。少数民族仪式独特。可选择其中无不良影响且有一定参观价值能引起游客兴趣的祭祀活动加以合理组织。通过观赏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少数民族节日众多,并且在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庆祝活动, 如苗族的三月三, 窜正月等。可在不同的季节组织游客观摩或参加当时的节日生活,并由导游人员详细讲解这些节日活动的意义和有关神话的传说,增添对游客的神秘感和吸引力。礼仪主要有婚礼,可结合礼仪的仪式让游客扮演成不同的角色,亲历其中的某些场景,定会令游客兴奋不已而留下深刻印象。

(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苗族的婚姻观念提倡婚姻自主、男女平等, 而且恋爱方式又充满了奇特风趣和传统气息, 如“花房”定亲,“正月”定亲、“花场”定亲等,令现代旅游者耳目一新。同时还有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如苗族的芦笙、耳环、铜铃等工艺品。还有就是少数民族狩猎活动。如苗族狩猎,苗族狩猎活动传统主要是针对山林里的野兔,野猪,运动量很大,也讲究捕猎的技巧,是一项集合体质锻炼与野外生存为一体的“马拉松”。对游客的好奇心和挑战野外生活体验有很大的吸引力。

XX县旅游资源是丰富而独特的,但资源优势并不代表现实的经济优势,由于区位、交通、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相对劣势,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任重而道远。基于此,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试图探求一些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二、赫章县旅游开发与发展框架

(一)目标除了发展旅游要实现的一般目标所包含的内容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目还有自身特定的内容: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面貌,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整体经济的腾飞。将旅游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手段,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籍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通过少数民族居民的自我参与和主动开发,挖掘整理传统民族特色文化, 激发对其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和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恰当处理袭旧与创新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使本民族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 逐步适应时代要求,得以绵延不断的向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完美的典范, 发展旅游不是盲目的开发资源而造成环境的破坏,而应致力于寻求既满足人们旅游需要,又能维护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平衡的发展模式,即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吉林省;抚松县;人参文化;人参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204

1抚松县地理位置优越、有雄厚的人参资源基础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地理座标为:N41°42’~42°49’,E127°01’~128°05’。抚松县幅员面积6530km2。抚松县下辖12个镇2个乡,162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抚松县是中国著名的人参之乡,栽培人参的历史迄今430余年,1995年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有国有参场4个,集体参场79个,人参种植专业户4841户,从事人参生产的专业人员达到4.5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2。

2走出吉林,宣传抚松人参文化

抚松县长白山地域采挖野山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满族先祖时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发展人参经济的同时,组织抚松县的文化精英整理创作人参文化作品,宣传抚松。

2.1抚松县地区在人参文化传承方面具有良好基础

从1987年开始,抚松人民有了自己的专有节日——抚松长白山人参节,近2年又把吉林世界人参博览会争取到抚松县与人参节一并举办;相继举办了人参烹饪大赛、人参姑娘评选、参王评选、人参百岁寿星评选、祭拜山神老把头等一系列活动;抚松电视台还开设了人参频道,说人参、唱人参、画人参、写人参已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氛围;52集动画片《人参王国》于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动画栏目播出;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长白山采参习俗与《孙良闯关东》(模拟重现放山老把头孙良故事短片)在北京奥体中心祥云小屋吉林巡回播放,观众每天都达5万多人次;迄今为止,抚松编著出版关于人参文化方面的书籍有30多种,电视剧达60多集。书画、摄影等其它艺术形式作品也大量涌现。

3建设具体人参文化观光景点

3.1露水河镇人参种植观光基地

总种植面积4万m2,游客可看到,人参的茎、叶、花、果实、根的植物学特征,深入了解人参特殊而严格的生长条件、生长习性等。游客还可亲自起挖人参,参加种植人参的生产劳动,体验长白山区特有的田园生活。

3.2中国人参博物馆

已经于2008年9月建成,是中国首家人参专题博物馆。人参的茎叶根具有人体形态特征。古人不能解释人参的一些奇特生命现象,便产生了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歌。经口耳相传,人参变得越来越神秘,加上历代将相、诗人的吟咏和推崇,各个时期都有美丽动听的故事问世。如今以人参为主题的戏、歌舞、电影层出不穷。对这种特有的地方传统文化现象,人们称之为“人参文化”。中国人参博物馆集收藏、保护、研究等功能为一体,占地面积3240m2,展厅面积2021m2,内设参史厅、参俗厅、参品厅、影视厅等,馆藏人参相关展示品200余件、图片500余幅,全面展示人参文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3.3老把头府

已于2007年春天建成,是抚松县祭拜老把头孙良的重要场所。山神老把头是长白山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相传,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孙良因老母病重,需山参入药,闯关东来到长白山。与同乡张禄结拜为异姓兄弟,他为寻找迷路的张禄,筋疲力竭死在山中。在孙良身上既有“孝”、“义”等传统美德,又集中体现了生长在长白山里要有团结、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就成为采参、放排、淘金、狩猎等各行业的保护神,进而成为长白山山神。在人参故事中,老把头孙良形象随处可见。

3.4长白山人参文化一日游路线及项目

祭拜老把头孙良,地点抚松县城;参观中国人参博物馆,地点抚松县城;参与采集野山参全过程,地点兴参镇、北岗镇、万良镇。

4取得的成绩及启示

4.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抚松县地处长白山区,具用发展人参的地理优势,建设了全国最大的人参经销市场,把人参产业发展成为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4.2抓住政策优势

在吉林省“3化”统筹战略指引下,抚松县委、县政府围绕“长白山区域重要发展中心”的战略目标,率先走出具有吉林东部山区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成为了吉林省统筹推进特色城镇化示范区。

4.3充分利用特色文化优势

人参文化是吉林省独特的乡土文化,但是抚松县能够去深入挖掘和发展人参文化,真正使一些零碎的、传说的小故事经过文学创作形成了文化。使人参文化不仅仅是抚松的、吉林的文化,而是成为了代表中国的一种地域文化。

4.4走生态旅游之路

第4篇

大家好!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这样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很自然地把我们带入了对于美好的大自然风光的遐想中。那么的生机昂然、那么的美丽和谐,每当接触到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总有一丝丝的温暖与亲切漫过心田。是的,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曾经,我们拥有那么纯净的天空,那么动人的歌声,那么美丽的鸟儿;我们领略过那么多的美好与感动;在自然的怀抱里,我们的心情是那样的平和与欢畅。

曾几何时,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曾几何时,无人的洗手池边,水龙头正孤独的流着泪水,曾几何时,班里没有人,电灯却使劲地睁着眼睛。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灾频发,噪音刺耳。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死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洪水袭击、沙尘暴来袭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同学们,我们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为节能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我们可以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我们可以保护小动物,我们可以关紧水龙头,我们可以把没用的电灯关掉,我们更可以号召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来为保护环境而努力。

第5篇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的通知》(永通〔20**〕 11号)文件要求,由县人大副主任李茂春同志任组长,县旅游局局长杨希会、文体局支部书记毕金华、宣传部文产办主任刘景明、民宗局副局长范桂英等组成的调研组一行6人于9月13日至15日历时3天先后深入德党忙海湖aa景区、勐汞观音洞、永康镇仙根风景区、班卡的石洞寺、树包塔、乌木龙的桑沼哩和金厂坝水库等10大景区(点),对我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实地踏看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4场,广泛听取了有关乡镇和景区管理人员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6年9月底我县旅游总人数为9.16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4.82万人,占总人数的52%。旅游总收入达2138万元。这些游客多数是前来参加节庆、会议、商务和探亲访友,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观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不完善,实施缺乏恒性。虽然在2000年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如忙海水库、勐汞观音洞等景区景点未制定详细规划,影响了深度开发。

(二)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五)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得不到深层次开展。由于我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各级给予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对旅游景区(点)投入开发,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为此出现旅游收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宣传、炒作、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不深,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宣传促销方面,没有系统的宣传促销计划,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未能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县文化旅游业整体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狭窄。

二、重点开发的旅游线路 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以开发预期的效益为基准,根据景区资源特色与开发价值,交通区位与景区开发建设依托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确定。从景区价值看,大雪山、aa级忙海湖景区、万亩芒果园、仙根、观音洞等景区(点)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大雪山观光、探险与科考旅游地

开发条件:大雪山探险考古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包括周围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丽的山区水资源。大雪山距县城德党约170公里,距市府临沧90公里,景区内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气势壮观的瀑布、险峻造型的地貌景观,冬春季银装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气候等,共有高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466种,植物1639种,其中有豚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色孔雀等为代表的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桫椤、千果榄仁、水青树等为代表的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开放方向:在严格保护大自然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以探险、科考、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

2、永德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观光旅(含仙根景区)游区

按生态旅游、商贸城镇的要求,充分发挥永康自然、地理、区位诸多优势,在对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的开发中,结合对仙根景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万亩芒果园生态观光旅游地,突出亚热带风情。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逐步将万亩芒果园生态旅游、仙根景区、班卡树包塔、石洞寺等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专线。

4、忙海湖、勐汞观音洞休闲度假区

以勐汞观音洞为中心,将忙海水库、观音洞、温泉连成一线,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风情、温泉康体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艺精品等综合一体发展目标的旅游景区。

5、棠梨山森林公园。棠梨山属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333公顷,海拔2649米。保存着大面积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动植物类型繁多,植被丰富,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团队和驯化繁育野生动物等活动。目前,已有电视转播塔,人行便道畅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闲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可结合松山公园的开发,在棠梨山铺设游路、建休闲亭等,适当时候引进一家二星级宾馆,集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填补县城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

三、要采取的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宽广平台,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正视差距,坚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明确思路,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认识文化也是生产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来投资、管理,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前提和基础;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六)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进行资本运作,放大资本乘数效应,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县政府的钱,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务实创新,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要分类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以优势资源引资金、以优势产权引资金、以优势项目引资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

(八)营造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人才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要想方设法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永德创业,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运行规律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德艺双馨的艺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队伍。

第6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这一目标,在加强旅游规划编制、重视旅游资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促进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大力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确立了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开展了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编制了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和各分区规划、修建性详规、专项规划等35个规划。景区开发稳步推进,全县已开发景区(点)7处,“山水林古月”五大特色初步显现,神景区深度开发的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重视旅游品牌建设,启动了神景区5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神景区获得了浙江省五十大精品景区等称号,*古镇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县获得了浙江旅游城市金名片奖。

(二)产业互动,旅游带动作用初显成效。旅游业对县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在推动农业、林业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上成效明显。我县杨梅、油菜花、向日葵等休闲观光产业初步形成,既带动了旅游产业的有效发展,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杨梅节期间,全县杨梅果园观光游客22.7万人次,门票收入3*万元。“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以溪潭垂钓为主体的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2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6.1亿元。

(三)完善配套,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整体水平有了一定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拥有星级酒店4家,各类宾馆、饭店240多家,总床位7000多张;旅行社13家,导游将近350人;旅游车船公司1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7000人。一批专营土特产的旅游购物销售网点相继开业,休闲场所逐渐增加,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开展“旅行社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导游评比”、“行业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行业管理。

(四)宣传促销,旅游市场不断拓展。紧紧围绕“立足浙江、主攻长三角”的市场定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捆绑式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营销力度,旅游市场稳步拓展。通过利用主流媒体广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邀请剧组来仙拍摄、组织参加旅交会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区域联动营销,已与全国各地1000多家旅行社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网络。20*年,全县景区(点)接待游客402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够浓厚。一是合力兴旅有待加强。有的部门(乡镇)对自身职能与旅游业发展结合不够,大产业理念不强,主动配合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不诚信经营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存在宰客现象;在节假日期间,宾馆酒店房价普遍存在擅自大幅度涨价现象;部分宾馆饭店设施、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三是旅游整体氛围有待营造。少数干部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在县域范围内,对旅游形象的宣传还不够到位,大型旅游广告牌还不够多,旅游氛围不够浓。

(二)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滞后。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虽然编制了不少规划,但随着形势发展,有的规划存在不够科学现象,缺乏可操作性。二是精品景区较少。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档次不够高,精品较少,核心景区品牌效应不明显。近年来,神景区建设投入较少,景区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进展缓慢,大神景区尚未形成。三是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到位。现有景区多以观光为主,产品类同,人文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三)旅游产业水平有待提升。一是旅游经济结构比较单一。旅游特色品牌还不够突出,主要以“游”的门票收入为主,其它五要素的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以游兴贸战略有待进一步深入实施,各类工艺品和农果特产品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旅游纪念品缺乏。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进展缓慢,景点专线班车较少,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部分景区休息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土特产销售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滞后;城区环境秩序与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县域范围内特色旅游休闲场所较少。三是接待档次和服务质量偏低。神等景区容量小,接待能力有待提升;神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进展不够理想;星级宾馆酒店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住宿冷热矛盾仍然突出。

(四)体制机制有待理顺。一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明显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有景区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淡竹休闲谷等景区经营困难,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投融资体制亟需完善。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问题急待破解,投融资平台有待搭建。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招商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景区存在投资商亏本经营和进退两难现象。三是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政策处理、部门(乡镇)职责、关系协调、招商引资等方面,有的政策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对旅行社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创新。我县旅游人才规模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及学历层次偏低,旅游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三、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全力兴旅氛围。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景区、大平台、大景观”的发展理念,认真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大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管理,总揽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做大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定旅游发展工作方案,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乡镇)要将自身职能工作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营造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三要优化发展环境。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载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生态环境和法治环境,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一要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相应的具体专项规划,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二要打造精品景区。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蝌蚪崖景区开发,打造大神景观链,全面提升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三要提升文化内涵。依托我县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做足“仙”字文章,加快第十洞天等景点的开发。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人间灯彩”一台戏等一批具有风俗民情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

(三)完善配套功能,健全旅游服务体系。要按照旅游“六要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加快推进神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休闲设施,健全旅游景区配套功能。“行”方面:实施旅游便捷工程,加快发展县内旅游交通,推进公共交通和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路牌和指引标识。“吃、住”方面:规范宾馆餐饮业发展,加快酒店升级改造,加强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挖掘餐饮文化,做好小吃一条街这篇文章,提升特色餐饮的质量和品牌。“购”方面:实施旅游兴贸战略,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重点开发体现风土人情的旅游纪念品和农果特产品,积极推进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街等项目建设,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娱”方面:大力扶持休闲娱乐业发展,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激发游客的消费激情。

第7篇

旅游业发展至今其文化属性表现愈发突出,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提高文化旅游品位,进一步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根据县委、政府部署和安排,永顺县民族事务局日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组,对我县的芙蓉镇旅游进行调研:中国查字典

一、芙蓉镇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现状

我县是一个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主要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全县49.5万人,土家族有37.2万人占总人口的75%。历史悠久,民族性突出;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不断的传承、不断光大、不断变革。这里沉淀着民族千年的智慧结晶,内容博大精深,她包含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饮食、民风民俗、民间工艺、土家特色建筑等,而芙蓉镇更是土家族重要聚居区和发祥地,之所以备受广大游客的青睐,之所以被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将其打造为我县旅游黄金带,其核心就在于除了分布自然旅游景观之外,更为迷人的地方在于她是一座千年古镇,陈列着溪州铜柱等土家民族创造的、极为丰富的、以文化遗产为主体的众多人文旅游景观,这里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和土家民族特色建筑,而这正是大批游客心仪芙蓉古镇的重要理由。

1、历史文化

芙蓉镇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的古镇,它是土司统治溪州800年重要交通要道,商贾云集,号称“酉阳雄镇”,原名王村,因中国电影泰斗导演谢晋、著名明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得名。土家族起源于斯、统一于斯、建都于斯、发展鼎盛于斯。被专家誉为“土家源、千年古镇”。因得舟辑之利,可上通川、黔,下达沪、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9年),溪州刺史彭仕愁与楚王马希范发起土家历史上最著名的“溪州之战”,公元940年双方言和立铜柱(现存该镇,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于该镇会溪坪。明嘉靖年间,“东南战功第一”的抗倭英雄彭翼南就是由该镇起程,率部三千前往东南抗倭。而这里发现和挖掘的汉代古墓与天主教堂、医院等见证着该镇的历史。

2、自然生态文化

古镇三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道,窜镇而过的营盘溪瀑布连着瀑布,尤其是王村大瀑布,高101米,宽60米,飞流而下,声响如雷,故芙蓉镇又被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沈从文先生曾对古镇王村赞道:“白河中山水木石最美丽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清脆,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镇内还有著称“天下第一漂”的漂流和猛洞河沿岸秀丽宜人的美景。这些鬼斧神工朔造的奇特美丽的芙蓉山水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资源和生态条件。

3、土家饮食文化

土家族具有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土家族酸辣香的饮食特性,积累并创造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的民族特色佳肴。天下第一螺、土家腊肉、猛洞河桂花鱼、土家酸菜等传统饮食和小吃蒿子粑粑、刘晓庆米豆腐等都使很多游客吃了忘返;而伴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樱花蜜酒、牛头宴、土王全席等具有千年历史的美食开始重放光彩。即传承推广了土家饮食文化,又达到了以食促游,以食创收。

4、特色建筑

土家族先民古居溪州,早在采集狩猎时期,土家先民以树筑巢、以石垒屋、以石洞而居。“洞穴居”后来与兄弟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后发展成明清时期的封火统子大屋;“树巢居”则是土家先民为防潮湿防野兽在树上搭建居住的简陋窝棚,后与兄弟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发展成今日的转角吊脚楼,成为溪州土家族当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土家族民歌唱到:“唱支山歌难开头,木匠难起吊脚楼,铁匠难打钓鱼钩……”,转角吊脚楼的主构特征为吊脚转角,下吊金瓜,上挂猫弓眉枋;吊脚廊栏、门窗多扎“万”字花格;吊脚下栏廊枋多通雕“万”字浮雕花边。屋顶坡面小青瓦,飞檐翘角,翘角以雄为美。而在芙蓉古镇这种转角吊脚楼有土王行宫、医院等与古镇五里石板街构成了古镇标志性建筑,而石板街上磨光发亮的石板更是见证了古镇千年发展历史。

5、土家服饰文化与民间工艺

自古以来,土家族的服饰就是别具一格,分男装、女装和童装,头戴青丝帕,脚穿麻草鞋,彩丝绣钩花……形成自己的服饰文化。土家人善于绣花和织锦,自称“西兰卡普”,在古镇依然建着具有土家特色的织锦作坊,生产出土家服饰、土家织锦和绣花鞋垫。芙蓉镇上土家人与织锦作坊一样建有独具特色的竹篾加工作坊,编织出土家人特有的筛、簸以及宋祖英歌中精致的小背篓,同时还有石雕、木雕、根雕等,并以此来招揽游客。

7、民风民俗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 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学。其内容丰富,有神话、歌舞、传说、民歌、丧葬文化等。取材极为广泛,主题明确,表现生动,流传深远,具有多学科价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如土家族摆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梯玛歌、土家族民歌、土家族过年赶年等,而这些民风民俗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在芙蓉镇都有了一定的尝试。

二、芙蓉古镇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契机

1、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打造。永顺县委政府连续几年经济会议提出了旅游发展王村的战略决策,从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倾斜,给芙蓉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良好的发展空间。新建的国家二级公路1828线穿镇而过,张家界-王村-凤凰旅游线路已成精品旅游线路,电影《芙蓉镇》的拍摄,《乌龙山剿匪记》、《血色湘西》取景拉动了芙蓉古镇民族文化旅游向前发展。

3、土家族原始戏剧舞蹈毛古斯入选奥运开幕式。原始戏剧舞蹈毛古斯产生于土家族祭仪式中,土家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拔步卡”。作为湖南唯一入选奥运开幕式的表演节目,在国人和世人面前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土家族文化。这也给土家族聚居区和发祥地芙蓉镇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天赐良机。

三、芙蓉古镇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旅游硬件建设,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搞好民族文化旅游,应重点突出、特点鲜明、丰富多彩的展览出民族文化,应避免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因地制宜,加强组合,包括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主题不同的文化遗产景观组合等。加强民俗村,歌舞广场等硬件建设,如发展土家族民俗游,把当地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包括服饰、居住、饮食、歌舞、婚俗、土家织锦、刺绣等)组合后向游客集中展示,吸引游客。同时也给那些没有机会向更多游客进行展演的单项文化遗产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可谓一举多得。加强行业管理,对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区居民进行专门培训,进行民族统一着装,学会简单的土家语。对古街进行集中改造修建,构建土家吊脚楼群,打造土家一条街。

第8篇

关键词:优化报账方式 报账效率 报账难

随着高校规模化发展和多校区管理运行,高校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等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使得高校财务部门报账业务量剧增,作为高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不论是开展教学工作,还是进行科研活动或发挥服务社会的其他功能,都需要高校财务部门做好支持工作。如果高校财务工作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职能的充分发挥。在高校大量的财务工作中,财务报账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财务报账是会计信息准确的基础,更是学校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各高校财务报账工作中普遍存在类似“报账难”的问题,接受报账服务的师生怨声载道,提供报账服务的财务人员也是叫苦不迭。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是提高高校财务报账效率、提升财务服务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报账难存在的根源

(一)经费使用审批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费使用审批环节涉及经费归口管理部门的确定、审批责任的明确、审批权限的设定等问题。高校各部门经费主管领导往往身兼数职,公务繁忙,找他们签字很难一两次完成。单张发票金额或同类发票总金额超限的,还需相关部门领导签字;科研经费开支规定经费主管不得自报自批,经费主管本人的发票应由其所在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审批。一笔账有时要跑多趟,花费了的大量时间,若因为手续仍不齐全被财务人员退回要求补齐某些手续才能报销时,报账人往往会积怨爆发,对财务部门、财务制度产生抱怨心理,甚至会迁怒于财务人员,认为财务人员小题大做、有意刁难。

(二)审核原始凭证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错误观念问题

有的老师观念认识存在错误,把科研经费和私人账户相挂钩,总是认为自己申请来的科研经费就是自己私人的钱款,经费入账时被学校扣除了管理费、税费等费用已经让他们很不满,在报账时使用自己的钱,还被各种条款制约更让他们愤怒。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申请的科研经费是以学校的名义进行的活动,不是自己的私人行为,经费进入学校,必然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当这些老师们要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而被财务人员拒绝时,他们通常大发脾气、不耐烦听财务人员的解释,甚至对财务部门、财务制度、财务人员爆粗口,更加激化矛盾。

2.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审核

这其实是最难把握、最耗费时间、精力的,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一个环节。粗制滥造的假发票用肉眼就可轻易辨别其真伪。有的发票看似真实,但和税务局网上信息不符;有的发票本身是真实发生的,但不属于报账人;有的发票和税务局网络信息一致,但其开票内容和实际业务不符。有的报账人一次拿来大量重复车牌号的出租车车票;大量不合理的购买办公用品、燃油费等发票。有的报账人会拿来大量的学生假期私人活动的车票、甚至收集的车票,凑成往返车票,大量报销差旅费和差旅补助。这些违规发票和真实性严重存疑的发票被财务人员退回后,有些报账人或悄悄换一个财务人员审核、或分散发票报账、或干脆换一个校区报账,试图蒙混过关。

3.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完整性审核

受理到信息不完整的原始凭证,财务人员会要求经办人员补充相关信息。如:原始凭证无日期、无数量、无单价、无接受单位或单位错误;业务内容含糊不清无法确定、公章模糊不清或不是发票专用章或没有加盖发票专用章,这些票据都必需予以退回;超过一定金额的票据,必须提供对方开具加盖公章的明细清单。

4.手续齐全性审核

如:粘贴单必需有单位主管、报账人签字;发票背面必需有除经费主管以外的经办人和证明人签名;涉外票据必需有相关的批件、需要招投标竞价的必需有招标竞价文件、必需签合同的必需附合同、工程款必需有审计处的工程预算表和工程结算表;单张发票超2000元的需提供POS机刷卡小票或银行转账记录;同一天同一个售货单位的发票累计超2000元,视同单张发票超2000元;一个经费主管当天报销的办公用品累计金额超5000元需2个主管领导签名,超10000元需3个主管领导签名;设备款、工程款等款项使用的经费来源不同,款项金额对应的审批程序的要求也不同。当报账人前期忽视了这些必需具备的流程、手续时,后期报账时自然不会顺利。

5.对应性审核

是指对报账事项是否对应财务制度的规定。如:票据有效期是否符合规定;经费支出业务范围、开支比例、开支标准是否对应规定;报账必需出具经费卡,且相关单据上必需有相对应的经费主管及相关项目主管领导的签名,经费卡必需和经费主管一一对应,不能对应则需经过授权等。

6.发票分类、粘贴凌乱问题

发票不分类,将各种类型、各种面额、各种单位的发票不加以分类,混合起来粘贴,甚至上一张发票粘住下一张发票的信息,导致有些发票不能报销。如此凌乱的发票必然会加大财务人员的审核难度。

7.虽然财务部门开通了网上自助报账系统,但还只有部分老师尝试自助报账

有相当一部分主动尝试自助报账的老师将网上自助报账理解成了网上自由报账,以上种种在现场报账中还会有所收敛的问题,更是变本加厉地出现在网报单中。后期制单的财务审核人员需逐一打电话与报账人员沟通,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更甚于现场报账。财务部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推广、宣传使老师们明白网上自助报账必需一如既往地遵守的学校的财务制度,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逐渐体现到网上自助报账的优越性。

8.财务部门工作环境与业务量问题

多数的经费项目负责人习惯性地将报账业务累积在周末、寒暑假、学期末、年末、或财务催支出进度、国库即将关闭时扎堆报账,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大量的报账业务集中在这些时间段使财务核算量在短期内剧增,即使财务部门引进了叫号机,但为数众多的报账人员还是经常习惯性地围在前台,报账大厅每日如同闹市、人满为患,财务人员和报账人员之间的问答解释的声音,与报账人员之间高声交谈、聊天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面对众多的人流,财务工作人员既要审核原始票据,又要审查签批流程的手续,还要将报账人那些摇摇欲坠或已坠的发票重新粘贴加固,并告知报账人今后应该怎样分类整理发票、粘贴发票等注意事项,工作强度可见一斑。工作环境的嘈乱不仅影响了财务人员的情绪,也使其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处于更加紧张、疲惫的状态,长久处于如此嘈杂的环境中,势必会影响到报账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使得报账变得更加困难。

9.调账问题

有的经费主管不了解自己经费项目立项时的注意事项,或明知道却不在意,等到项目结不了题时,或要被查账时,就将近则几天前,远则几年前报的账进行大量调账,财务人员在面对日常报账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经常性的调账工作。

10.报账秩序问题

有的报账人员学院有委派会计,出于种种原因不回学院找委派会计,却到报账大厅报账,占用报账大厅有限的报账资源;有的报账人怕过号,一人取多个报账号,造成大量空号,常常是报账大厅坐满了报账人,一个财务人员却能一连呼叫二十几个空号,浪费了报账时间

(三)国库集中支付的科研经费可使用期限较短

中央国库、省国库集中支付的科研经费可使用期限较短,特别是省国库经费,高校一般都要到5月份以后才能陆续收到省国库集中支付的科研经费拨款指标,拨款时滞较长,但均在年末将结余资金收回国库。国库项目经费主管为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只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众多老师一起突击报账的结果又会加重审批环节、审核环节的矛盾。

(四)财务人员偏少,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财务人员偏少,流动性大,新上岗的财务人员基本上是一边向其他财务人员学习岗位业务知识、一边直接上岗工作,不但新上岗的财务人员自身压力大,也给其他财务人员在承担本身繁忙的工作以外带来新的压力,这些都必然会对报账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二、改善高校财务报账难的措施

高校整个财务报账流程是一种流水线工作,一定要按照流程的先后顺序才能完成整个财务报账过程。这种流水线的报账流程注定是一种耗时且低效的报账流程,只有改变这种报账流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报账难的问题。

(一)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财务工作的质量。高校财务人员要熟悉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掌握高校财务工作的运作流程,了解高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的特点,以明确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财务工作中做到勤勉尽职、服务周到。

财务部门为此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不断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业务学习,不同岗位财务人员以PPT的形式总结、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教训,探讨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既可以加强自我建设,又可以提升其他财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进行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最新的财经法规和有关学科的培训、学习、交流,不断地拓展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等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维护的需要,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并能及时排除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故障,保障了报账流程的畅通无阻。

(二)组建报账大厅,引入叫号机,增设咨询、接收网报单窗口,改善报账环境

基于高校报账业务量逐年增大,财务部门学习银行前台服务模式,组建报账大厅,引入叫号机,报账人还可以通过财务部门网页上的――“大厅办理情况实时播报”,时时了解报账大厅里的报账进度,不必在报账大厅里等待叫号,既节约了等待的时间,也改善了无序报账的状况。咨询窗口负责各类业务流程的咨询工作,接听咨询电话,以及报账人领取涉及报账的相关单据等工作。咨询岗位需要全面了解学校各类财务规章,清楚各类业务流程,做好财务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在履行咨询职责的同时,咨询岗位要接收、初步预审报账人网上自助报账的网报单。设立咨询岗位,可使高校财务报账工作前移,方便了报账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报账时间。

(三)通过网络平台报账等技术手段

1.付款方式改变传统的现金收付方式

实行“无现金报账”方式,借助银行卡、网上银行等先进手段,实行资金收支业务的电子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甚至最大限度地减少支票业务,改由网银支付,教职工各项收入、学生补助发放、学生学费收缴、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结算等均实现无现金结算,使得资金收付工作更加安全、方便、快捷,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2.建立网上自助报账系统

为加快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财务部门推出“网上自助报账系统”。网上自助报账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全天候”报账服务。教职工可以随时在办公室或家中登录“网上报账系统”,录入报账信息,报账人将网报单和相关原始凭证交到财务部门,经财务部门接单人员初审后即可持回执离开,后续的审核、复核、银行转账等工作都由财务人员处理,报账人无需到报账大厅排队等候,更为方便快捷。审核人员对网报单和相关原始凭证审核纠错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经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将由出纳人员直接支付报账金额到报账人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自助报账系统按照高校财务制度的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了预设,每个会计科目都配有详细的科目涉及业务范围,方便非财务专业的广大师生操作,提高了财务记账的规范性,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

为加快推广“网上报账系统”的使用,财务部门每天在报账大厅里用幻灯片的形式循环播放网上自助报账的每一步具体操作流程,方便广大报账师生在等待报账的同时,更加直观地了解网上自助报账的流程。与此同时,财务部门、科技处、纪监办联合开展多场科研政策、科研经费管理宣讲活动,到各学院、各部门上门宣讲科研政策、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科研经费的重要原则,财务报账中的重要注意事项,以及宣传网上自助报账的优越性等。

(四)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增强高效和谐的服务意识

1.充分利用财务部门网页平台,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普及学校各类财务规章制度,及时更新财务信息,解决财务人员与报账人员信息不对等问题。报账人员对财务信息的了解程度对否能顺利报账起决定性作用。在财务网页上公布各类报账业务的规范化详细的流程,让广大师生了解报账规定。为校内各单位提供账务经费查询、经费到账查询开通、教职工收入明细、公积金查询等自助服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信息共享。

2.报账现场,增强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对于复杂业务做到耐心细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运用恰当的招呼语和必要的工作引导语;做好鲜明的标志指引;在报账大厅里提供供报账人员使用的足够的、舒适的座椅等,都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沟通渠道。

3.财务部门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报账师生的基本财务报账须知培训

重点讲解报账知识,如:各类经费的报账禁忌、报账的基本流程、如何辨别真假发票、发票的分类整理、票据的规范粘贴、每一种单据的填写要求等,以此提高报账人员的财务素质。报账人员了解基本报账规则会减少财务人员的询问,同时也会减少票据的粘贴和补充信息的返工率,从而节省财务人员的解释和审核时间,会大大加快报账速度,缓解报账难现象。财务部门后期还可根据培训效果将基本的财务知识、报账规范和报账师生普遍关注的报账疑问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文件,放在财务部门的网页上,方便不能前来参加培训的师生下载学习。

(五)设计灵活科学的报账形式、优化财务报账流程与步骤

高校财务报账业务量每月分布不均匀,通常在每年的5-6月、10-12月,报账人员会激增,特别是12月,报账业务会达到全年的高峰期,其他时间段却比较轻松。财务部门根据报账业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科学设计不同的报账通道和报账形式对于报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比如,优先处理网报单;设立快捷报账通道,可以让简单报账业务得到优先、快速办理;分散报账时段,均衡财务工作量,引导教工有票据尽可能及时处理,不要累积扎堆报账。强化报账材料的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在报账前准备工作做得齐全,报账时需要返工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这样就能加快财务报账办理的速度,节约大家的时间。

三、结语

高校财务人员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强化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相结合,将财经法规融入到业务办理中。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推行“无现金报账”方式、建立网上自助报账系统等,都是对当前报账体制进行的完善。随着财务管理信息水平的提高,财务报账体制还会不断的创新和优化,营造一个更加井然有序的报账环境,彻底解决报账难的局面,是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刘立军,李森森,张新.提升高校财务报账效率的途径[J].会计之友,2012,(22):104-105.

[2]徐耀琪.优化高校财务前台报销的新思路[J].会计之友,2012,(27):56.

[3]丁家源.就高校“报销难”谈财务服务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2,(7):121-123.

[4]李萍,陈晓梅,石艳萍.高等学校优化报账方式提高报账效率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10):33-35.

第9篇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县周边市县的旅游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我县旅游业起步晚,进展慢,自身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

一、我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县的文化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太谷县在旅游发展上走生态养生、乡村旅游之路,建起了乡村生态庄园,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采摘园区,“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的乡村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尤其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成效,农家采摘成为了省城及周边颇具吸引力的短途游项目。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实施力度小,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文化旅游基本上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县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旅游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多是周末游、散客游、一日游。客流量少、时令性强、知名度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太谷地处太岳山麓,晋中盆地东北部。省城太原正南30余公里处,东北与榆次畸邻,东南与榆社相连,西南与祁县交界,西北与清徐接壤。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发达,四通八达的公路已将太谷融入了太原半小时经济圈。

(二)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9摄氏度,无霜期176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5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

2、人文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是箕子的封地,孟母仉氏的故乡,太谷城距今已有1400年。明清时期更是以商业、金融业闻名全国,“商贾辐辏,甲于景阳”,“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是晋商文明的发源地,素有“金太谷”“旱码头”“中国华尔街”之称。

(2)非物质文化资源。太谷是中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乡、现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分别为祁太秧歌(太谷秧歌)、龟龄集;省级保护项目4个,分别为定坤丹、太谷饼、形意拳和绞活龙。

(3)红色文化资源。我县近代对敌斗争历史内容丰富,光辉灿烂。抗战历史、革命遗址等一大批史料可作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我县毗邻的祁县在旅游资源方面远不如我县,但起步早,发展快,收效颇丰。据报道,祁县今年1-7月份主要景区接待游客152.80万人次,实现收入9018.96万元。我县与相邻县在旅游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制订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推进实施动力不足,各级领导干部中缺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共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格局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二)宣传不够,影响有限

虽然我们在宣传促销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和打造旅游的力度相比依然不成正比,整体宣传为主、重点宣传不足,景点上的宣传还是以景点自发为主,可以说是零打碎敲、小打小闹的宣传促销,难以形成宣传促销———人气拉动———景点提升这样的良性循环格局。

(三)投资机制未建立

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我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发机制尚未形成。

(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完善

我县的旅游餐饮颇具特色,但规模较小,宣传少,得不到广泛的推广。旅游住宿方面,高端的休闲度假目的地未形成规模,景区内商住饭店、宾馆设施陈旧,分布不均,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但景区之间连通性较弱,旅游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无亮点,特色不明显。文化娱乐资源众多但缺乏整合和开发规模和品位都有待提高。县内旅行社数目少规模小接待能力弱缺乏特色旅游产品及线路。

(五)多而不精,缺乏龙头

乡村旅游星星点点不少,但大多处于起步规范阶段,真正像先进地区那样的龙头优势还没有形成。旅游行业是人气产业,有“名”才能做大做强,良性循环,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乡村游景点。

四、为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我县应增强文化自觉,把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强化宣传教育入手,重点抓好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针对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现实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以一业带百业对于实现“强实力、上台阶、进前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确立“文化旅游兴县”的发展新理念,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建立太谷县发展文化旅游业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具体负责。

(二)多元投入,统筹开发

建议县政府制订促进文化旅游开发的优惠政策,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优化招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域外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兴办文化旅游项目。注重引进大集团、大公司等旅游战略投资者,深化合作,整体推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开发工作格局。必须坚决按照规划指导开发建设,实行分步实施,有序开发高品位建设。严禁走入各自为战、低品位、滥开发的误区,坚决杜绝借文化旅游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或其他违规行为。

(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地区之间旅游体验的差异性。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必须突出太谷特色,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知名品牌。形成合理科学的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整体推介,加强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协作,开展“谷色古香、美丽太谷”生态养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对“品养生酒、打高尔夫、逛名品店、住生态园”的高端游和“游三多堂、尝太谷饼、登凤凰山、吃农家饭”的大众游两条线路进行包装、推介,整体提升“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游档次。构建生态休闲、文化休闲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对现有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突出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使我县人文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文化旅游建设方面突出独特性、体现互补性、凸显前瞻性、与周边地区一体发展无缝对接,打造出“新、奇、特”的文化旅游新亮点。

(四)健全机制,强化保障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