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2 08:58: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印刷的特殊工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水性磨砂工艺
水性磨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工艺,其所用的油墨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
1.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的组成和磨砂效果的实现
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是由水性磨砂粉(经过特殊处理的高分子聚酯丙烯)与水性连结料(水性树脂)调配而成的。水性磨砂粉的粒径一般选用15~60μm,调整磨砂粉粒径大小可得到不同的磨砂效果。
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磨砂效果的实现要依靠特殊的制版工艺,一般采用电子或激光雕刻凹版,网穴开口大小为100μm以上,网穴深度为19~21μm。
单组分水性磨砂工艺可在高速多机组凹印机上待其他颜色印完后,一次性连续印刷完成,亦可在单凹机上采取离线印刷方式完成。其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无需增加或改造现有凹印设备。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上机印刷的黏度应控制在18~20秒为宜(本文中黏度值均采用涂3#杯测量),因墨层较薄,故手感细腻、砂感相对较弱。例如,“红塔山(硬经典100)”烟包表面的拉丝状磨砂纹就采用了此工艺。
2.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的组成和磨砂效果的实现
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是由特殊的水性底油A组分和含有磨砂粉的水性面油B组分共同组成。A组分成膜后表面能(表面张力)较低,可与B组分产生一定的相斥作用,使B组分以小液滴的形式散布于A组分的墨膜表面,干燥后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对光形成漫反射,肉眼看上去呈哑光效果,用手摸之有砂感,再加上B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磨砂粉,因此砂感更强,哑光效果更明显。
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磨砂效果的实现需要两根凹版共同完成,前一根为普通水性光油版,后一根为特殊印版,网线为50~60线/厘米,网穴深度为19~21μm。
此工艺要求在高速多机组凹印机上待其他颜色印完后,一次性连续印刷完成。其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亦无需增加或改造现有凹印设备。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上机印刷的黏度可控制在18~20秒,虽墨层较薄,但因有A组分和B组分的相互作用,故在水性磨砂粉含量及其粒径相同的情况下,其所呈现的磨砂效果手感和砂感均优于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
UV磨砂工艺
此工艺推出的时间比水性磨砂工艺略早,其印刷油墨亦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
1.单组分UV磨砂油墨的组成和磨砂效果的实现
单组分UV磨砂油墨是由UV专用磨砂粉(经过特殊处理的高分子聚酯丙烯蜡或聚乙烯)与UV连结料(光敏剂、单体和预聚型高分子树脂)调配而成的。UV磨砂粉的粒径一般也在15~60μm,调整磨砂粉粒径大小亦可得到不同的磨砂效果。
单组分UV磨砂油墨磨砂效果的实现要依靠特殊的制版工艺,一般采用电子或激光雕刻凹版,网穴开口大小为100μm以上,网穴深度为40~60μm,可根据所需磨砂效果适当调整网穴深度。
单组分UV磨砂工艺可在高速多机组凹印机上待其他颜色印完后,一次性连续印刷完成,亦可在单凹机上采取离线印刷方式完成。其干燥方式为UV固化,因此需要在设备上加装UV固化系统。单组分磨砂油墨上机印刷的黏度应控制在40~65秒为宜,可根据所需的砂感效果适当进行调整。因UV油墨黏度过高,为保证其流动性,一般要求循环墨泵带有加热功能(尤其冬季气温较低时)。因墨层较厚,故砂感较强、哑光效果更明显。例如,“黄鹤楼(软蓝)”烟包表面的磨砂条杠就采用了此工艺。
需要注意的是,在单凹机上完成此工艺时,因机速相对较低,油墨转移性较好,可以把凹版网穴深度调整为60μm,油墨黏度提高到几分钟(成糊状)。为保证油墨的流动性,可在单凹机墨槽中安装匀墨辊,并停用循环墨泵,堵住回墨管,把磨砂油墨直接倒入墨槽中。在磨砂粉含量和粒径相同的情况下,与水性磨砂工艺相比,此工艺的磨砂效果更好。
2.双组分UV磨砂油墨的组成和磨砂效果的实现
双组分磨砂油墨由特殊的UV底油A组分和含有磨砂粉的UV面油B组分共同组成。其原理和磨砂效果与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双组分UV磨砂油墨磨砂效果的实现需要两根凹版共同完成,前一根为普通UV光油版(网穴深度为20μm左右),后一根为特殊印版,网线为50~60线/厘米,网穴深度为40~60μm。
此工艺要求在高速多机组凹印机上待其他颜色印完后,一次性连续印刷完成。其干燥方式为UV固化,印刷设备上需安装有2组UV固化系统。A组分上机印刷的黏度可控制在18~20秒,B组分上机印刷的黏度控制在40~65秒为宜,也可根据想要的砂感效果适当进行调整。因油墨黏度过高,为保证其流动性,亦要求B组分循环墨泵带有加热功能(尤其冬季气温较低时)。因墨层较厚,且有A组分和B组分的相互作用,故在磨砂含量及其粒径相同的情况下,手感和砂感均优于单组分UV磨砂工艺。
印刷注意事项
要想实现凹印磨砂工艺效果,在印刷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无论是水性磨砂工艺,还是 UV磨砂工艺,都可以通过调整磨砂粉的含量、凹版网穴深度(双组分调节B组)以及油墨黏度(双组分调节B组)等手段,实现磨砂效果的微调。
(2)有些磨砂油墨吸收足够的能量后会发生膨化作用(类似于网印的冰花和冰点油墨),故对于此类型的水性磨砂油墨,可以通过调整干燥温度(双组分调整B组分)实现磨砂效果的微调,而对于此类型的UV磨砂油墨,则可以调整UV固化功率(双组分调整B组分)。当能量过低时,磨砂油墨因未吸收足够的能量,不会发生膨化作用;而当能量过高时,会使磨砂油墨在膨化前就已经瞬间干燥/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均会使磨砂效果降低。可见,能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哑光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想得到最好的哑光效果,就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干燥/固化能量。
(3)对于双组分磨砂油墨(无论是水性油墨,还是UV油墨),可通过调节印刷速度实现磨砂效果的微调。原理是:B组分通过压印方式转移到 A组分的墨膜表面后,由于印刷压力的作用,B组分是铺展在A组分墨膜上面的,要想使B组分重新凝聚成小液滴分散在A组分的墨膜表面,需要一定的时间。若印刷速度过快,B组分还没来得及凝聚就已干燥/固化,哑光效果就会加强;若印刷速度过慢,则已经凝聚成液滴的B组分又会对A组分的墨膜形成浸润作用,有重新铺展的趋势,哑光效果就会有相对减弱的趋势。可见,印刷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对哑光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想得到最好的哑光效果,就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印刷速度。
我公司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了8款烟包新品,其中5款产品已经成功由胶印和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分别是“黄金叶(金尚酷)”“黄金叶(福满堂)”“黄金叶(鸿运)”“红旗渠(雪茄)”“旗渠(薄荷)”,特别是“黄金叶(金尚酷)”和“红旗渠(薄荷)”,由于其烟包警语是彩色文字,将胶印彩色叠印工艺转换成凹印专色工艺时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笔者作为这些产品工艺转换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在此谈谈自己积累的一些浅薄经验。
胶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
1.实地印刷
一般情况下,采用胶印工艺对烟包进行大面积实地印刷时,需要进行两遍印刷,墨层才能较为厚实。第一遍印刷墨层薄,起到打底作用;第二遍印刷墨层厚,可以调整色相。而转换成凹印工艺后,采用一遍印刷就能达到胶印工艺两遍印刷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胶印部分位置一遍镂空露出另一遍图文的情况,在转换成凹印工艺时,必须印刷两遍,镂空图文单独做专色版,同时注意两遍印刷的套准问题,要把这两遍印刷放在相邻的前后色序,以保证其套印精度。如果遇到胶印部分位置第一遍是细小纹理,第二遍是实地色块的情况,在转换成凹印工艺时,也必须采用两遍印刷,第一遍印刷时细小纹理部分做成实地,第二遍印刷时细小纹理部分做成镂空,其他部分做成实地,以便准确套印。
2.细小图文印刷
一般情况下,胶印工艺可以印刷极细的图文,而且印刷效果相当好,但凹印工艺就没有那么好的表现力。所以,当胶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后,要把细小图文的线条适当加粗,把线条之间的距离加宽,避免出现细小线条印不实、整个图文糊版等印刷质量问题,建议凹版采用激光雕刻工艺来加工,同时在凹印油墨中加入适量慢干剂,以提高油墨的转移效果。
3.印刷套准
胶印工艺的套准精度要比凹印工艺好一些,个别细小图文均可采用两遍印刷,但当胶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后,就要考虑套准问题,尽量把相对套准要求高的色序放在前后相邻色组,把需要叠印的镂空部分适当扩大。
4.彩色文字印刷
胶印彩色文字通常采用叠印,色彩鲜艳,饱和度高,黄色和红色叠印成棕色,黄色和蓝色叠印成绿色。转换成凹印工艺后,如果底色采用实地印刷,再在底色上印刷网点,是可以达到彩色效果的,但由于凹印的套准精度不如胶印,往往会出现套印不好和字体变粗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因此凹印彩色文字尽量采用专色印刷,以弥补凹印设备套准精度的不足。
5.网点印刷
网点印刷是凹印的短板,特别是渐变网印刷更是难度极大,因此在设计渐变网时,要把网点渐变效果适当拉长,实现平缓渐变。印刷时加装静电吸墨装置;适量使用慢干剂;尽量使用高黏度油墨,否则容易导致糊版。如果遇到颜色较深的渐变网,可以采用两遍印刷,一遍用现有色序中的专色做成一个较浅的颜色印刷网点来铺底,第二遍在铺底网点上印刷渐变网,这样就可以表现出层次丰富的渐变网效果。
6.条码识读
胶印工艺印刷的条码边缘比较光滑,容易识读,而凹印工艺印刷的条码边缘有锯齿,尤其是采用电子雕刻工艺制成的凹版,印刷的条码边缘锯齿更为明显,激光雕刻工艺制成的凹版,印刷的条码边缘锯齿虽然不太明显,但容易干版。如果烟包条码的条与凹印机的运行方向垂直,建议采用激光雕刻工艺制版。
条码缺陷度是烟包条码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在转换工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条码的空部位整洁。笔者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将铅笔末均匀地洒落在条码上,随着铅笔末量的增加,条码缺陷度会越来越低。试验证明,条码的空部位要保持整洁,没有脏点,才能保证条码的识读率。
(2)保证条码底色印刷厚实。由于烟包多采用金银卡纸、光柱卡纸等作为承印物,因此在印刷条码前必须印刷一层底色,以保证条码被准确识读。笔者经过大量试验证明,胶印印刷墨层单薄,需要印刷两遍底色,才能保证条码缺陷度等级符合产品要求;采用凹印工艺印刷光柱卡纸时,也要印刷两遍底色,而且应当使用遮盖力较强的油墨进行底色印刷,才能保证条码缺陷度等级。
(3)做好印版、条码底色油墨和纸张的匹配试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银卡纸上印刷的条码底色油墨会被银卡纸浸蚀,导致底色难以完全遮盖住银卡纸的颜色,露出部分颜色,类似于脏点,进而使条码缺陷度越来越低。因此,在正式印刷前,建议做好印版、条码底色油墨和纸张的匹配试验,同时印版尽量使用激光雕刻工艺制作。
7.模切收缩
一般情况下,胶印烟包采用UV油墨印刷,UV灯的高温照射会导致纸张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影响后道模切工序的套准。而凹印采用溶剂型油墨印刷,加上有张力控制,纸张变形较小,对后道模切工序的套准影响较小。因此,当胶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后,应测试模切收缩的影响程度,适当调整模切版的尺寸。
8.油墨爆色
由于胶印和凹印的油墨类型和干燥方式都不同,因此要注意油墨爆色问题,即折叠压痕时,压痕处的油墨会断裂露出底纸。为了防止油墨爆色,可以采用较为柔韧的油墨来印刷,在批量印刷前进行爆色试验。
9.大版拼版
采用胶印工艺印刷烟包时,对拼版没有特殊要求,做到最大化节约纸张即可。但如果转换成凹印工艺,就要考虑拼版问题,应当尽量做到全部一顺拼版,从而避免凹印机刮墨刀的迎刀面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10.适烫性
胶印光油比较单薄,凹印光油则比较厚实,因此对于上光后还需要进行烫印的烟包,在烫印之前应做好适烫性试验。
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
采用网印工艺印刷烟包时,通常情况下会采用特殊油墨,如磨砂油墨、雪花油墨(又称“冰点油墨”)、凸字油墨(又称“厚膜油墨”)、夜光油墨、皱纹油墨(又称“锤纹油墨”“冰花油墨”)、触感油墨、珠光油墨等,当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时,必须考虑这几种特殊油墨的特点和干燥方式。
1.油墨干燥
当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时,首先应该考虑油墨的干燥问题。网印机印刷速度慢,生产线较长,印品干燥充分;而凹印机结构紧凑,印刷速度快,因此需要提高凹印机干燥灯管的功率和数量,以弥补与网印机的差异。
雪花油墨是先爆后固化的干燥方式,转换成凹印工艺后,需要考虑两组UV灯管的距离,以保证印品固化彻底。皱纹油墨也是先爆后固化的干燥方式,需要专用的UV灯管,转换成凹印工艺后,需要适当改造凹印机的固化装置。一般情况下,凹印机会安装两组灯管,第一组由两支功率为18kW的UV灯管组成,起到爆墨作用;第二组灯管由4支18kW的UV灯管组成,起到固化油墨的作用。
2.制版参数
从理论上分析,由于网印工艺与凹印工艺在印刷原理上存在一定差异,即凹印墨层厚度赶不上网印,因此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后,应尽可能调整凹印制版参数,使凹印效果接近网印效果。比如,凸字油墨凹印工艺的制版参数为加网线数60线/厘米、网穴深度35μm;磨砂油墨凹印工艺的制版参数为加网线数60线/厘米、网穴深度65~70μm;雪花油墨凹印工艺的制版参数为加网线数70线/厘米、网穴深度35~40μm。当然,在实际生产前,这些参数的制定还要综合考虑纸张、凹印机和油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3.细小图文印刷
一般情况下,凹印可以印刷较细的图文,且效果较好,但网印没有那么好的表现力,因此印前处理时通常会把细小图文适当加粗。但当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后,就应将细小图文调整到原有效果。
4.印刷套准
由于网印的套准精度没有凹印好,因此可以先对印品进行烫印,再进行网印,并且可以适当扩大套准的相对位置。但当网印工艺转换成凹印工艺后,就不必先烫印后印刷了,套准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调整到原有状态。
在国外,联线冷烫装置主要应用在标签印刷领域,如在葡萄酒、啤酒、化妆品及其他产品的标签上实现特殊的装潢效果;在国内,则主要应用在烟酒和高档化妆品的包装上。
冷烫技术是在常温条件下通过特殊的黏合剂将烫印箔粘贴到承印材料表面,在工艺上既可以先烫后印,也可以先印后烫。联线冷烫完成烫印箔转移的原理是:在第1个印刷机组上采用类似输墨装置,将高黏性胶输送到胶印PS版上,对承印材料的烫印部分或全部涂胶;第2个机组是冷箔转移模块,安装了烫印箔控制系统,通过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的压合作用,将承印材料和烫印箔贴合在一起,烫印箔就被压合在涂胶部分表面,拉起底膜后,烫印箔留在承印材料上涂胶部分并形成烫印图文,无需烫印区域对应的箔带被复卷机构收回,完成了胶印机与冷烫装置的组合工艺。在无须进行冷烫工艺时,印刷单元仍可用于正常的印刷工艺。
单张纸胶印联线冷烫由于实现了胶印与冷烫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装潢印刷活件的生产效率。在不影响印刷速度的情况下,可一次性完成印品的印刷和印后装潢加工,如ROLAND 700加装联线冷烫装置后生产速度达到13000张/小时;一次走纸提高了烫印精度,可烫印0.1磅粗细的线条,具有胶印的套准精度,能够与胶印最细密的细节进行套准;相比以前无法跳步的情况,烫印箔多卷跳步装置最多能节省62%的烫印箔,进一步降低材料和生产成本。
冷烫技术可以实现极为特殊的装潢效果和加工质量:可以实现网点烫印,创造出阶调烫印的特殊效果;可以实现在烫印箔上印刷,即先烫后印,利用烫印箔的金属光泽与透明彩色油墨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还可以实现线画稿烫印,呈现出文字的金属效果。例如,一张贺卡上的“新年快乐”四个字使用不同的烫印颜色,如果采用传统烫印技术便要分别烫印四种不同的烫印箔,而且还要尽力克服套烫印不准的问题。但在组合联线冷烫装置的印刷机上,只需在烫印银色烫印箔后,将预先设计好的彩色字样印刷在烫印箔上,便会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新年快乐”四个彩色字,完全不存在套烫印不准的问题。这种集先印后烫或先烫后印的整机灵活性、装潢印刷质量的一致性和装潢设计的多样性于一身的冷烫印技术将有助于印刷企业开拓高端市场。
当然,冷烫不能完全取代热烫,正如柔印不能完全取代胶印和凹印一样。即便如此,冷烫技术蕴藏的巨大潜力已经显露出来,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关注和引进联线冷烫技术,从而创造出新的应用市场和利润空间。
随着科技技术的日趋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品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设计作品的理念和印刷成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印刷成品是否符合人们视觉的要求,这得依靠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的相互配合,平面设计作品的制作除了来自设计师的灵感,但更多时候靠印刷工艺实现最终成品。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促进发展。
二、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概念界定
印刷工艺是视觉、触觉信息印刷复制的全部过程,即通过印刷复制将平面设计的作品最终完成成品。印刷工艺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等相关的印刷过程。印刷工艺是一门集设计、美术、化学、工艺、电子、计算机技术,再融入环保理念的加工技术。
平面设计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传输作品相关理念的沟通和表现,并且透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等,利用其传达设计者的想法或需求者的视觉表现。平面设计可以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组合文字、符号和图像去产生与作品相关的视觉思想和信息。平面设计的常见用途包括标识、出版物、平面广告、海报、广告牌、网站图形元素、标志和产品包装。
三、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在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印刷技术也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快速发展,印刷技术对市场经济的商业和人们的生活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而随着人们视觉要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随着物质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使得人们对杂志、书籍等印刷成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联系得更紧密,两者发展空间就越大。印刷工艺不仅能将平面设计的作品印刷成品实现视觉化,而且还能帮助设计的作品呈现出特殊的艺术效果,更深层次地体现平面设计丰富的视觉效果。平面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意念有了许多发挥之地,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和设计软件也能让设计师们在电脑屏幕上完美地表现其想象中的设计,但这只是完成了平面设计的由创意将其视觉化的这一部分。而能否把体现原设计精神内涵以及表现这些内涵色彩、形式,准确无误地通过印刷这一媒介手段批量复制出来,让印刷成品同样成为精品,就要看设计师能否了解印刷物料的特性,理解印制过程的难点和盲点,在设计创作时是否加以考虑了。所以,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印刷工艺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果能得到平面设计师的充分运用,将平面设计与现代最新的印刷工艺结合起来,设计师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展并且能够更加符合自己的设计意图,而这就充分体现了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4.1 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具有共生关系。
平面设计是当今时代业内广泛流行的专业术语,而且平面设计为人们生活呈现了精美绝伦的视觉享受,因此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然而,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有版面设计、字体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这些方面为大众呈现出不同的视觉享受,这种视觉效果的呈现必须依靠印刷这个媒介实现,平面设计与印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印刷工艺也在平面设计广泛应用。平面设计是属于二维设计的形态,而印刷工艺又主要是在可看作二维形态的纸面上进行,所以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这一设计分类中应用得最为广泛,也是现在传播媒介中最为普及和广泛的载体。在商业化的今天,人们对商品的完美要求越来越高,平面设计最终作品的实现如果只依靠书写或手绘已经远远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的实现必须要依靠印刷技术,利用印刷工艺生产出美观的作品。然而,印刷工艺如果不经过设计与作品进行连接,印刷工艺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存在社会上,换句话来说,没有平面设计,印刷工艺不能充分地实现其存在价值,所以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具有共生关系。
4.2 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具有整合关系
印刷工艺不能直接转化为作品,因为印刷工艺作为一种技术产生的只能是一种功能结果,无法直接连接社会的需求。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不仅仅只考虑到客户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美学、心理学、经济要素和其他社会文化环境,平面设计师将所有需求进行整合才能设计出印刷精品。在一件平面设计成品中,印刷工艺的要素不是产品的唯一要素,除此之外的大量非工艺或非技术的要素如文化因素才是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要制作一个完整的印刷品,需要从在平面设计时设计素材开始收集整理,更多地要注重把握最后的工序,就是运用印刷工艺印刷成品,充分地体现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关系。一件完美吸引人的的印刷品往往都是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结晶,更是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创意设计的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因此说平面设计对印刷工艺转化为作品成品具有整合作用,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具有整合的关系。
4.3 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按印刷类作品服务对象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出版印刷、广告印刷、包装印刷和特种印刷。印刷作品的制作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如印前的出片制版、打样,印后的覆膜、上光、烫箔、压型、装订粘合等,之间涉及的工艺流程、加工设备、加工材料繁多,每个步骤都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如何让作品更加完美地通过印刷展现出来。还有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对印刷成品进行修改,当设计作品变成印刷成品后再发现错误和问题,几乎都是无法修改和挽回,即使有时可以利用一些补救措施,但最终的作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制作成本的提高。
4.4 印刷工业和平面设计具有升值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达,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势必推动印刷工艺技术和平面设计创意的提升。然而印刷工艺策略性的抉择亦将对平面设计成品的完美呈现乃至价值再度升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多数的印刷工艺工程中可以观察到,利用不同的运用方式和组合方式可以促使同样的材料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先进的印刷工艺可以使平面设计作品艺术效果得以提升,使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效果得到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在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印刷技术也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在快速发展,印刷技术对市场经济的商业和人们的生活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而随着人们视觉要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随着物质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就使得人们对杂志、书籍等印刷成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平面设计和印刷工艺联系得更紧密,两者发展空间就越大。印刷工艺不仅能将平面设计的作品印刷成品实现视觉化,而且还能帮助设计的作品呈现出特殊的艺术效果,更深层次地体现平面设计丰富的视觉效果。平面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意念有了许多发挥之地,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和设计软件也能让设计师们在电脑屏幕上完美地表现其想象中的设计,但这只是完成了平面设计的由创意将其视觉化的这一部分。而能否把体现原设计精神内涵以及表现这些内涵色彩、形式,准确无误地通过印刷这一媒介手段批量复制出来,让印刷成品同样成为精品,就要看设计师能否了解印刷物料的特性,理解印制过程的难点和盲点,在设计创作时是否加以考虑了。所以,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印刷工艺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果能得到平面设计师的充分运用,将平面设计与现代最新的印刷工艺结合起来,设计师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展并且能够更加符合自己的设计意图,而这就充分体现了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关系。
2.1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具有共生关系
平面设计是当今时代业内广泛流行的专业术语,而且平面设计为人们生活呈现了精美绝伦的视觉享受,因此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然而,平面设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有版面设计、字体设计、插图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这些方面为大众呈现出不同的视觉享受,这种视觉效果的呈现必须依靠印刷这个媒介实现,平面设计与印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印刷工艺也在平面设计广泛应用。平面设计是属于二维设计的形态,而印刷工艺又主要是在可看作二维形态的纸面上进行,所以印刷工艺在平面设计这一设计分类中应用得最为广泛,也是现在传播媒介中最为普及和广泛的载体。在商业化的今天,人们对商品的完美要求越来越高,平面设计最终作品的实现如果只依靠书写或手绘已经远远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大多数平面设计作品的实现必须要依靠印刷技术,利用印刷工艺生产出美观的作品。然而,印刷工艺如果不经过设计与作品进行连接,印刷工艺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存在社会上,换句话来说,没有平面设计,印刷工艺不能充分地实现其存在价值,所以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具有共生关系。
2.2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具有整合关系
印刷工艺不能直接转化为作品,因为印刷工艺作为一种技术产生的只能是一种功能结果,无法直接连接社会的需求。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不仅仅只考虑到客户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美学、心理学、经济要素和其他社会文化环境,平面设计师将所有需求进行整合才能设计出印刷精品。在一件平面设计成品中,印刷工艺的要素不是产品的唯一要素,除此之外的大量非工艺或非技术的要素如文化因素才是作品的主要构成因素。要制作一个完整的印刷品,需要从在平面设计时设计素材开始收集整理,更多地要注重把握最后的工序,就是运用印刷工艺印刷成品,充分地体现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关系。一件完美吸引人的的印刷品往往都是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结晶,更是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的创意设计的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因此说平面设计对印刷工艺转化为作品成品具有整合作用,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具有整合的关系。
2.3印刷工艺和平面设计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按印刷类作品服务对象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出版印刷、广告印刷、包装印刷和特种印刷。印刷作品的制作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如印前的出片制版、打样,印后的覆膜、上光、烫箔、压型、装订粘合等,之间涉及的工艺流程、加工设备、加工材料繁多,每个步骤都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如何让作品更加完美地通过印刷展现出来。还有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法对印刷成品进行修改,当设计作品变成印刷成品后再发现错误和问题,几乎都是无法修改和挽回,即使有时可以利用一些补救措施,但最终的作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制作成本的提高。
2.4印刷工业和平面设计具有升值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达,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势必推动印刷工艺技术和平面设计创意的提升。然而印刷工艺策略性的抉择亦将对平面设计成品的完美呈现乃至价值再度升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多数的印刷工艺工程中可以观察到,利用不同的运用方式和组合方式可以促使同样的材料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视觉效果,通过先进的印刷工艺可以使平面设计作品艺术效果得以提升,使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效果得到非常大的发挥空间。
3结语
关键词:CTP数字化印制工艺
CTP取代激光照排机是必然趋势,而且会非常快速。那么针对教材、教辅、普通图书实现CTP印制工艺,对出版社、代印点有什么好处呢?
1、对出版社的好处:
1)质量:
围绕胶片在不断的再版、修订再版时,带脏、马蹄印、划痕、重新拼版、拷贝都会带来质量的下降,因此出版物的印制质量是没有保证的。科技论文,CTP数字化印制工艺。科技论文,CTP数字化印制工艺。河北一新华说过,每年几千万的印刷业务中,再版的图书印制质量是最差的,不是技术、设备、管理不行,实在是胶片的质量太差,没法弥补。科技论文,CTP数字化印制工艺。
对比CTP印制工艺:
没有网点的损失,不会带脏等,可以根据自己印厂的印刷适性进行印前制版与印刷工艺的匹配,甚至是不同阶调的印刷补偿;利用特殊挂网技术配合CTP,可以轻松实现彩色300线、黑白175线的印刷,使印制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论文,CTP数字化印制工艺。
2)成本:
对于有些出版社的教材在多省出版发行,出版社还要进行胶片的拷贝,胶片母板还要很好的保存,既是成本的浪费,也是管理上的麻烦。
对比电子胶片实现CTP印制工艺:
利用数据库保存电子胶片,极大的方便了管理,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3)效率:
春秋两季教材,对出版社、代印点都是一种挑战,电子胶片传版、CTP印制工艺都是提高出版、印制时效的有效手段。
4)对数字出版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电子胶片、与电子胶片一致的阅读PDF及JPG版面图是出版社出版资源建设所必需的成品数据,没有这个系统的支撑,出版社是获得不到真正与纸书内容一样的印刷成品电子文件的。
1、对印刷厂的好处:
对印刷厂来说,出版物采用CTP印制工艺后,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效率,提高现有印刷机的产能,可以干更多的印刷业务;印制质量提高,可以为出版社更好的服务;大大降低印刷过版纸的损耗,节省胶片再次处理的所有成本。随着CTP板材的快速下降,书刊厂从成本、质量、效率的角度希望采用CTP印制工艺,即使是针对再版印刷。
比如:
万象思维是一个做教辅出版的民营书商,其直属印刷厂是陕西思维印刷厂,有二十多台印刷机。陕西思维从07年开始应用CTP,现在每月CTP用版量达到了20000多张(最高峰时达到每天1500张版),100%淘汰了两台全开激光照排机。科技论文,CTP数字化印制工艺。不管是新书、再版书都全部使用了CTP。科技论文,CTP数字化印制工艺。
河北一新华是一家综合性大型印刷企业,已经购买了两台CTP,一台用于商业、包装印刷,一台专门用于教材、教辅、普通图书的印刷,河北一新华已经体会到了CTP工艺的好处,迫切希望上游出版社能给他们电子文件,以充分发挥CTP的优势。
欣赏书籍的美感不是单一、封闭的;也不是静止、孤立、破碎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审美需要感官,如同音乐艺术需要听觉,绘画艺术需要视觉等等,而书籍设计的特点要求更多的感官感受。在阅读书籍的过程融入了多侧面、多层次的审美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视觉。由于不同的技术和工艺使用到其中,各项审美感受不尽相同。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了解材料的特性、重视材料的信息传达,印刷的工艺和装订形式等提升阅读美感的基本方面是极为重要的。
1、材料之美
材料的选择与书籍的情态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不同的材料适合于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文化表达等。常见材料有:材质、布、皮、木、塑料、金属等有机材料,可以说凡是设计领域能够使用到的材料,在书籍中都有体现。这些材料都在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内容,在各种材料呈现的不同质感和肌理中,寻找着书籍整体风格相符合的设计元素。还可根据任意的一种感觉把这些材料分类,从视觉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有光泽、无光泽等;从触觉上可分为粗糙、细腻、薄厚等;从听觉上可以分为柔软、坚固等;从嗅觉上可分为木质、化学质等;从味觉上可分为纤维质、油质等。现在各种相关工艺开始涉足书籍形态的展现,金属工艺、塑胶工艺等等其它领域的工艺技术也被运用到书籍设计中。新技术的运用,使材料语言的价值和内涵突现出来。对新技术的尝试和应用,实现了书籍的个性化,增加了书籍内涵的表现手段。
书籍的材料的感觉特性是针对于人而言的。对于熟悉的材料,人们已经完全根据经验来判断材料的特性。但这其中有些材料经过加工会混淆信息的传达。例如在材料上加工各种不同材质的纹路,造成材质混淆的效果,使人在感觉上产生错觉感。还有的书籍上会有香料的加工,让人阅读书籍时产生嗅觉上的刺激,沉浸在书籍所传达的内容当中。利用这种材质的间接属性,模拟其他材质,有时可以节约成本,有时可以传达难以传达的空间。
2、印刷工艺
印刷是图文信息复制到承载物上的技术工艺。在历史上,印刷对书籍设计的效果和最终的书籍形态传达提供了保障。印刷技术的好坏一直是书籍发展史上关注的问题,因为印刷技术直接影响着书籍的品质。现代印刷技术的发达,完美地展现了文字、图像、色彩在材料上的丰富多彩。印刷使视觉感受到了完美的体验,印刷的高技术的提高,全面使“五感”体验得到加深。例如UV技术,是封面印刷的一种新工艺。是在印好的书籍封面上覆盖一种特殊的透明材料,用以产生特殊效果,在印刷品表面形成光滑层面,为封面增添新的趣味性。这种材料油光透明,手感光滑,使触觉感受进一步加强。
书籍的美感与印刷技术离不开,阅读兴趣的提高与印刷技术也离不开。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印刷技术的影响,精美的印刷会使读者流连忘返,缩短了读者与书籍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籍所要传递的信息,增强了阅读的氛围。
3、装订方式
装订方式基本上决定了书籍形态的塑造。实现一种书籍形态的设计思想,必须采用与之相应的装订方式来表达。可以说,装订是书籍形态传达的一种手段。因此,当今的书籍工作者对于书籍的装订技术的掌握十分必要。装订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会对书籍形态乃至书籍发展的历史上发生很大的突破。在形态创新的方法途径中,书籍装订所采取的技术形式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对于装订技术水平发展迅猛的趋势来说,物质水平已充裕的社会,对于新的书籍形态尝试和探索,为精美的书籍提供支持是必要的。
【关键词】包装印刷设计;防伪
中图分类号:TB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03-0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上商品逐渐丰富起来,加上各种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的品牌竞争,各种产品的质量也不断地得到了提升。但在商品市场走向繁荣的同时,一些低质量的“冒牌”产品也充斥在整个商品市场中,这样不仅给一些品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欺骗了广大的消费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包装防伪设计可采用先进的技术,在产品的包装上做上无法“冒牌”的标记,将“正品”和“冒牌”产品分开来,帮助消费者选择非假冒伪劣产品。因此,对包装的印刷防伪设计可有效制约市场上的造假行为,帮助消费者轻松选择高质量产品。文章总结了一些包装印刷防伪设计的手段,并对分析了包装印刷防伪发展趋势,阐述如下。
一、包装印刷防伪设计的手段
(一)商标防伪设计
商标作为一种产品的专属,是产品质量的一种体现,对商标采用防伪设计,可以有效的展现出对自己产品质量的认可。当前比较常用的商标防伪设计多数是采用激光全息标识技术做成商标,然后将商标直接贴在或印刷在包装上;这种防伪技术是一种高深防伪技术,很难造假,可有效的起到防伪的作用。这种防伪标识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脉冲激光三维模压标识、动态光栅模压标识、多重激光模压标识、油墨加密模压标识等。这些防伪标识的制作需要很高的技术手段,可有效的制约造假行为。
(二)纸张防伪设计
纸张是多数产品印刷包装的基础,对纸张进行特殊的处理,可以起到有效的防伪作用。目前采用的纸张防伪方法多数是通过特殊的制造工艺,将纸张做成有色纤维纸、水印纸及金属线纸。有色纤维纸就是在造纸的过程中,向纸浆里加入一定量的彩点活细丝纤维,如加入荧光纤维或彩色纤维等,进而达到防伪的作用。水印纸就是在纸张成型的过程中,将一些特殊图案或标识添加到纸张当中,并对加入的图像或标识做一下特殊的光学处理,使其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才能观察到,这样就可以制约包装纸张的复印行为,是专家公认的有效防伪手段。金属线纸与水印纸大致相同,就是在纸张形成的过程中将金属线加到纸张中间,形成金属线不开窗式、开窗式、半开窗式的金属线纸张,同样具有明显的防伪效果。
(三)油墨及多工艺组合防伪设计
在包装材料上做一些特殊性的标识是包装印刷防伪的主要方式,这种特殊性标识需要特殊工艺的制作。如油墨防伪,就是在油墨中添加特殊性防伪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后,可形成一种防伪印刷油墨。这种防伪印刷油墨具有色彩鲜艳、重现性强、因病行好、成本低、实施简单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防伪应用;目前主要防伪油墨产品主要有温变油墨、磁性油墨、光面油墨及荧光油墨等。除这种单工艺设计之外,还可以结合多种工艺制造防伪技术,如结合烫印、喷码、胶、网、柔、凹等工艺,制造出变幻莫测的印刷包装产品,这样更能有效的打击造假行为。
(四)智能防伪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包装印刷的防伪设计也逐渐走向智能化,智能化的防伪设计就是将计算机与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技术结合,形成一种由制作到检测一体化的高端防伪技术,这种防伪设计在技术上更为先进,防伪效果更加有效,可以实现由防伪材料、防伪加密到检测显示的三重防伪。目前主要采用的智能化防伪设计除上述油墨防伪设计外,主要还有RFID防伪设计和智能解锁防伪设计。其中RFID防伪设计采用射频双向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精度高、操作快捷、环境适应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智能解锁防伪设计就是将肉眼观察不到的彩色图片、渐变色等防伪元素添加到包装印刷材料当中,然后利用特殊解锁技术检测防伪元素;这种智能防伪技术可用于产品上市前的质量、品牌鉴定,对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起到“屏障”的作用。
二、包装印刷防伪的发展趋势
虽然包装印刷防伪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仍有许多“反防伪”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一些不法商贩抄袭防伪技术模仿一些防伪手段,将某种防伪手段模仿的近乎真防伪标识一样;导致一些防伪设计根本无法起到防伪作用,为此,以后的防伪设计要向着综合防伪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防伪设计正从激光标识、加贴防伪标签等方式向包装材料与印刷防伪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有效防伪提供了可能。但到现在为止,各式各样的防伪技术并没有成熟,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只有综合各种防伪技术的优点,探索包装防伪技术的新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造假问题。在设计印刷包装的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到所要面对的造假形式,还要注重包装印刷防伪的趋势,在不改变设计形象的前提下,不断的提高防伪设计的技术含量。
三、小结
目前,印刷包装防伪设计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上述的一些印刷包装设计手段外,还有许多其他手段。作为印刷包装防伪的设计者,在设计印刷包装的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到所要面对的造假形式,还要注重包装印刷防伪的趋势,在不改变设计形象的前提下,不断的提高防伪设计的技术含量。
参考文献:
[1]郑理.防伪印刷设计与防伪印制技术[J].防伪广角.
读书自古以来都是人类获取知识,了解历史,开阔眼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人类今天的全部文明和进步归根到底都是在书籍的引领下达成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也为书籍的印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甲骨、竹简、纸草,绢、布等物都成为造纸和印刷技术发展的见证品。
科技的日新月异,让电子读物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我们很少看到拿着书本的年轻人,取而代之的则是手拿智能手机的年轻人,不论是等车,旅行还是聚餐,甚至在课堂上,他们都在不停的刷微博,刷微信,玩游戏,聊QQ,还有一部分保留阅读习惯的年轻人虽然在看书,但看的也是智能手机上的阅读应用,就连小朋友们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与家长“抢夺”手机、IPAD已成为家常便饭,一些儿童读物的应用也在遍地开花。传统书籍市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图书批发市场倒闭或业务量大幅缩水。各大出版社和书商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有人预言,纸质书籍在未来的20年中将被边缘化,或将成为永久的历史,在人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甚至还有说5-8年内就会消亡。虽然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这足以看到形势的严峻,数字化的浪潮正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堡垒。留住读者成为制书行业的首要任务。
一、传统书籍与数字书籍之比较
当一本只有白纸和黑字的书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厌读情绪油然而生并不是不可以理解,花花世界五彩斑斓,一本毫无节奏感的书摆在眼前,就算有几个小插图,也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和外面的世界比起来,确实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再好的内容也会被大大折扣。不喜欢看一点都不稀奇。再加上体积与重量,谁还会天天把它带在身上呢。尽管大部分电子书也是满屏的文字,但有一个优点,随身携带方便时尚,带着它就相当于带着一个可以移动的图书馆,享你所想。要做的就是轻点屏幕下载一个你需要的应用。
二、扬长避短
电子读物虽有万般的好处,但也必定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一部冰冷的机器缺少人文关怀,我们感觉的不到纸和油墨的“香味”和带有环境的温度,我们感觉不到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承载着的历史气息。更严重的是它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儿童。没有孩子不对电脑或者手机感兴趣,各种游戏和应用会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长时间的面对这些电子产品,会使孩子在心里上对它们产生依赖,从而不愿与他人接触,造成性格缺陷。同时,对视力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长时间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会对视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有亲身体会。也难怪美国的一些家长已经开始抵制“苹果”产品,并称之为“毒苹果”。
所以,单凭这些理由,也应该相信纸质书籍不会轻易的消失在我们的世界里。至少孩子们还会一直需要。
三、未来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特殊印刷工艺必不可少
虽然纸质书籍未必会像很多人预言的那样迅速消失,但也一定会挤占很大的图书市场份额。在这块不大的份额中如何保留住各自的地位就要看书籍制作的水准了。未来的书籍除了可以阅读,更可能成为一种收藏品,奢侈品。在未来还有种可能,读纸书变成了一种时尚,成为潮流一族的选择,看纸书或将成为另类的娱乐方式,以一种另类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目前,对于兼顾实用与收藏价值的书籍来说,特殊印刷与工艺的使用成为势所必然。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让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工艺的书籍,特殊材料的使用与特殊印刷工艺的结合,让现代书籍有了新的看点。而纸草,绢,布等历史产物重新回到书中,成为特殊印刷工艺中的好材料。
2009年至今一直在热销一本叫做“印谱”的书,内容是关于特殊印刷的介绍,图文并茂,在三年多的时间内据说热销10万册,并一直热度不减,到现在还经常断货。这对于设计类专业用书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这一数字从侧面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家都在关注特殊印刷,并认可了特殊印刷在未来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众多同时段出版的同类书籍中,除了内容上的区别,我们恐怕就是要拼设计了,设计的不相上下,就要拼工艺,拼细节。而我们有理由相信,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会是既能满足实用又可以满足视觉美感和触觉感受的产品。
四、特殊印刷与工艺在书籍中的应用
比如儿童书籍,我们就可以使用柔软的材料进行设计,比如棉布,不织布,质地轻柔的发泡材料,再加上精美的印刷,柔软轻便,既实用又安全。纸质儿童书籍的边缘使用圆角处理,也同样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儿童被书角划伤的可能(图1,2)。还有近年来出现的很多立体书籍,其效果令人十分惊叹,设计含量颇高,制作书籍的工程量浩大,据说一本只有几页的立体书,需要一个熟练工人制作3天,也难怪其价格偏高。虽然内容大部分是适合儿童观看的,但同样也受到不少成年人的青睐,他们的目的是欣赏和收藏。
在一些具有收藏意义的书籍设计上,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材料和工艺。比如,为了凸显奢华,我们可以使用短天鹅绒装帧布,配以烫金、烫银或者镶钻的方式,以凸显其奢华的效果。(图3)倘若只想局部具有绒布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植绒工艺来实现。
如果想表现酷感十足,还可以选用皮料(一般是PU材质)这种装帧材料色彩丰富艳丽,纹理多样且柔软耐磨,适合不同内容的书籍选择。并且我们可以在皮料上通过热压,烫色,丝网等特殊印刷方式来装帧书籍,配合不同的设计,效果总能非同凡响。
另外,模切压痕与激光雕刻的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模切,主要应用在手撕线、连线痕、折痕和较粗放的镂空效果上。在模切工艺达不到的情况下,激光雕刻大显身手,我们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做出任何细小的镂空雕刻效果,边缘利落整齐,如蕾丝般精致。而成本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高得离谱。
如果预算紧张,又需要出效果的话,就可以考虑使用UV工艺。UV油墨健康环保,因为不使用溶剂,在印刷和干燥过程中几乎不排放污染物质,并且印刷表现稳定,各方面表现都优于普通油墨。如果能做到设计到位,UV工艺定可做到事半功倍。并且现在这种工艺已经不局限于透明亮光UV,还有磨砂UV、皱纹UV等特殊效果,同时具有金、银、荧光等各种丰富的颜色。绝对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好选择。
还有一种常见的特殊印刷工艺就是凹凸压纹。它也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特殊印刷工艺,常见于精美的书刊画册封面。压凹比较好理解,只需要一个版,从纸张正面给一个提前设定的压力就可以了。而击凸工艺则相对复杂一些,它需要凹凸两个模板,材质也分为锌版、镁版、铜板等,我们需要按印刷的数量来选择模板材质。根据凹凸版的复杂程度,大小以及深浅和角度的不同,工艺和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运用得当,我们甚至可以模拟半立体三维效果,凹凸的落差可以达到3毫米。当然越是精巧,成本费用也会越多。与此同时,选择配合此工艺的纸张也有颇多的讲究。
近年来,各种特殊工艺层出不穷,滚边,热感应,光敏等技术也被应用到了书籍装帧设计中,我们甚至还可以为书籍量身定制一款气味,让读者从视觉到触觉再到味觉全方位的感受书籍带给他们的乐趣。
书已不只是书,它还是一件艺术品,里面包含着作者、设计师和读者共同倾注的情感。我们要用书籍的美丽留住读者,也要让读者留住美丽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