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5 10:39: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全面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1篇

在逻辑学看来,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要准确了解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及其价值,应当首先了解他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应当了解他对其中关键词“素质”的认识。素质教育是由中国学者最先提出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它的科学性如何最终要看对素质的解释合理与否。素质原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但在人们的运用中,“素质”概念已经发展成为“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1],如“干部素质”、“学生素质”等。他认为,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践的需要”[2]赋予了素质概念新的内涵。“我们反对没有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去杜撰新闻,但也不拘泥于引经据典而阻碍新认识、新思想的产生。”[3]可见,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概念问题,潘懋元先生坚持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观点,既反对“杜撰新闻”、臆造新词的主观主义倾向,也力避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窠臼,从而在逻辑上给“素质”,进而给“素质教育”以合理的学科定位。这反映了老一辈学者治学上深厚的逻辑修养。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它具有密切关联的两层含义:第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4]。这是它的最基本含义。这里,他采取了教育理论界一个广为认同的观点。那么,“全面素质”包含哪些内容?它有“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5]。在稍后(2001年)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文章里,他讲得更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6]。这样,“全面素质”包含着四项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质教育又称为“全面素质教育”[7]。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第二,素质教育不仅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这是较难把握,又容易忽视的另一层含义,需要详加分析。他说:“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8]其中,第一、二点讲“增长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应当兼顾,是文化科学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等)内部应当注意的问题,实质上不同于第一层含义,是另一层含义。第三点涉及两层含义。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不属于德育范畴,即增长的不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不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如文化科学素质)之间的外部关系。这时,第三点就是讲思想道德素质要与其他素质并重,不可偏废,属第一层含义。另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属德育范畴,即增长的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思想道德素质的内部关系。这时,第三点讲的就是其内部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要保持协调,这显然涉及素质教育的另一层含义。潘懋元先生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待于“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是否构成其素质教育概念的确定内涵,从而形成不同于上述两层含义的第三层含义?对此我们持谨慎态度。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杨叔子的话说,教育是“‘育人’非‘制器’”[10]。这是因为,学生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其思想和行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等,而供人役用的器物无此特点;从教育的内部规律出发,教育理应将原属于人的主体地位还之与人。当然,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1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所以不能形成第三层含义,主要是因为,对素质教育已有的两层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可知,对学生的两个要求———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以及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本身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单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智育而论,要求知识、能力和智力三层因素协调发展,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其中的思维力,而思维力正体现了他人无法干预或包办的鲜明的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正是潘懋元先生反复强调的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潘懋元先生理解的素质教育没有这层含义。总之,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具有两层含义:它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

二、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两层含义的成因及相互关系

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从的观点看,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而个人的发展又有待于内在多种规定性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潘懋元先生说:“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体现恩格斯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所指的‘自由’发展。”[12]他显然同意,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理论、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一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意义素质教育基本含义的原因所在。据我们分析,素质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涉及潘懋元先生多次论及的知识“内化”这一关键问题。和杨叔子教授的思想一致,他认为知识应当通过思考和实践,“内化为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13];否则,受教育者可能有知识、缺能力,甚而“言行不一,品质恶劣”[14]。知识不“内化”或少“内化”是我国传统教育久治未癒的痼疾,自然成为素质教育意欲针砭的对象。实际上,第二层含义还涉及一个比知识“内化”更一般的问题———知识和智能关系问题。潘懋元先生早说过,教学过程有“两个平行的密切相关的任务”,即“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智力能力”[15]。因为“知识和智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16]:知识的学习促进智能的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知识的学习……。他持辩证逻辑观点,反对割裂关系、偏执一端的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传统教育所遗传的“重知识,轻智能”的原有倾向,一种是受“西风”感染的重智能、轻知识的新兴倾向[17]。不难理解,知识消化不良实质上仅属其中一种倾向,即“重知识,轻智能”倾向导致的恶果。然而,一种素质要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必然要求同时防止两种倾向,从而在知识与智能之间保持协调和平衡。因此,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思想,可以说是他素质教育观的心理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二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不可或缺的内在含义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成因并不直接导致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形成,联系二者的中介或桥梁是新的教育质量观,即“素质主导的多元化”[18]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是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甚至被看成是唯一的质量标准……”[19]他深刻认识到,它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片面性:一是“重知识、忽视能力”[20],一是“忽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成长”[21]。对此,他在论著中多处论及。无疑,新的教育质量观正是同时在这两个意义上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加以纠正。[22]显然,它的产生是潘懋元先生接受上述哲学理论和心理学思想影响的当然结果,而它又是进一步催生其两层含义的素质教育观的直接理论依据。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素质教育的两层含义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着素质教育成为真正潘懋元意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是说,各项素质应全面发展,避免重某些素质、轻其他素质的倾向。第二层含义是说,一种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应当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防止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失去协调和平衡。从两层含义的相互关系分析,每项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两层含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完整地把握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就应当清楚认识到其内在的两层含义,以免挂一漏一,“顾此失彼”。我们将会看到,根据这一素质教育观,可以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考察潘懋元先生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其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极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从潘懋元先生的思想沿革看,它不是一个脱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懋元先生即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阐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3]的教育思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所景仰的前辈、陈嘉庚、杨贤江、王亚南等人思想的影响。到90年代末,文章《试论素质教育》详细了论述二者关系。他认为,一方面,它们“方向一致、目的一致、基本内涵一致”[24];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目的同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25],同时其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学说所未提及,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但不明确的”[26]。2001年,他又进一步认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开始大为升高,不再是单纯培养审美素质的狭义美育,而是一个兼顾原先不曾顾及的“情感的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广义的美育的范畴”[27]。至此,除了继续以“中介”环节彰显其特殊性外,其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趋于一致。

三、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在理论上,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分析、澄清和评价当今教育界、教育学界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思想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视角。这里,我们据之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也用以分析、评价关于素质教育流传已久的一些误解。《纲要》提出,本阶段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要贯彻三大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可以这样理解,三大战略主题的基本内容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学会做人”,这是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强调的内容。“坚持能力为重”,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项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纠正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智能”的不良倾向,这相当于潘懋元素质教育第二层含义所强调的内容。“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相当于第一层含义的潘懋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此外,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还可看出,道德目标和能力目标尽管为《纲要》所着重强调,但它们终究属于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而非全部目标,我们不应将素质教育的品德追求和能力追求简单视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在此,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我们分析、理解《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一个良好的解释视角。潘懋元素质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澄清目前学界对于素质教育概念及其他概念的一些误解。有学者主张:“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28]也有学者声称:“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29]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其一,“面向全体学生”或“促进所有学生……”不能成为素质教育概念的固有内涵。不然,素质教育在将全体教育对象、特别是包括校外教育对象完全纳入教育过程之前,根据定义不能称为严格意义的素质教育,因为一种教育从部分学生推广到全体学生毕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那么,这种处于推广“进行时”中的“教育”的性质如何?它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分别有何关系?我们应当怎样界定?这将引起学界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其二,不能用全面发展教育概念来界定素质教育。从潘懋元对素质教育的释义,以及对它和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看,全面发展教育毕竟还是一个有别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且,从某个方面说它较素质教育更为抽象。因此,将素质教育界定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并没有使有待明确的概念内涵得到明确,不合逻辑定义的基本要求。其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应直接列入素质教育的定义之中。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第二层含义分析可知,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已经包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与此同时,这种协调发展导致的积极结果远远不限于此。对素质教育的科学定义理应涉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此,诸如此类流行的说法作为强调的重点是有意义的,作为科学定义有待商榷。此外,上述分析还启发我们,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有充分理由可以独立于素质教育之外的教育,相反,它隐含在素质教育之中,所以大可不必脱离素质教育的大道,另辟蹊径,搞一套有别于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

(二)实践启示

第2篇

【论文摘要】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本文认为博学型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博学型教师的培养问题,探讨高师院校文化课程对培养博学型、复合型教师,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关于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概念是来自生理学,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条件的作用。[1]现在通常所说的素质,是社会学、教育学中的概念,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这些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

素质教育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它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型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二、博学型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自1992年实施以来,在理论上仍然存在概念模糊,比如最为关键的概念: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一般都认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相对立的。其实他们并不是相对立,而是一种包容,即应试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应试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不搞应试教育,就简单理解为要取消考试,这肯定是没有弄懂素质教育的本质。

由于在概念上模糊不清,导致在实践上出现“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学校要减轻学生负担,取消一些考试,但我们的家长却请家教,比以前更加重学生的负担。再看看在“素质教育”成长的一代,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退步,特别在各种学习、生活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尤为明显。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固然有着太多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我们的一线教师。广大一线教师大部分不是很理解素质教育,总是带有抵触情绪。所以在操作层面就很难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有一部分一线教师尽管理解素质教育,但无法实施素质教育。换句话说,没有能力来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要不要是全面发展的呢?这就值得教育研究者深思。

如果把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进行全面的教育,还是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是这样,其实是一种机械的全面发展。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还要我们的一线教师全面发展,能够融会贯通。这里说的教师全面发展,并不是各领域都是精通,而是一专多才,是一种博学型人才。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我们教师呈现专业性特点,而不是博学型特点。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实践层面来说,远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博学型教师可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出路。

三、博学型教师的培养

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要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还得从高师院校培养教师抓起。目前高师院校培养教师还是以专业性为主要特征,复合型、博学型不明显。笔者所在的高师院校就没有体现复合型、博学型特点,尽管学校也要求开设素质拓展选修课,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有管理层面,可能更主要的是课程的设置和内容方面。

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培养教师专业性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应继续保持并完善,但在培养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方面应加强并突破。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师素质拓展课寻找一个突破口,即开设文化课程来强化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

1.文化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可能有上百种。但大体归纳起来,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它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以及由这些观念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等等。[2] 转贴于

有更抽象的理解,文化就是一个把人变成人,化成人的动态过程。文化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显著特征。文化包含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物质层面变化最快、传播最容易;制度层面最具权威性,能左右普通人的命运;精神层面变化最慢,也是最痛苦的。文化包含传统,对于传统,我们不能割裂,而要慢慢转化,转化为适合时展的需求。

2.文化课程的涵义。根据文化的理解,文化课程就是要把文化的精华,不论是古代遗留下的优良传统,还是现当代形成的各种观念、制度、物质文化;不论是主流文化,还是次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以教材、文本的形式确定下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这种课程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思想文化,主要是历史上名人、伟人的思想和思维,通过典籍来体现。

二是制度文化,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主要传统和道德规范。

三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文化载体来体现,主要是建筑、园林、绘画、雕刻、陶瓷等文化形态。

这三个层次综合起来可以说是微型百科式,对学习者来说的确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博学型、复合型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及管理。当前我国课程结构和管理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三级管理模式。现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其中一条就是缩小国家课程的比例,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建设范畴,主要以地方和学校为主。

文化课程由于其内容博众型,在文化课程开发、建设上难度较大,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但在文化课程开发、建设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即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基础,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为理念来开展文化课程的建设。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主持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和“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两个研究项目就可以借鉴。[3]高师院校文化课程同样可以以滕星教授的方式或模式来建设。一方面通过文献法,根据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原则把对学生最能产生影响共鸣的高师院校所在地方文化精华梳理出来。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法,深入地方一线,收集、了解更多的地方文化精髓。比如民族风情、民族心理特征、民族生活习性、民族遗产等。在收集、了解的基础上按文化课程三层次分类整理成文本教材。

就文化课程的管理而言,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应把它作为公共必修课,而且要求达到优良以上。学校要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吸收文化经典,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有条件的体验、思考文化给我们的影响。

总体而言,文化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较大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上只是非常简单的论述,具体操作恐怕要把它当作规划项目来做。至于文化课程对培养教师的博学型、复合型还有待于实施后来检验,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要等博学型、复合型教师出现后来验证。相信有好的效果。可以在一所高师院校搞搞试点,如果收效良好,可以全面推广,以后就形成一个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爱青.素质教育何去何从[J].山东教育,2008,(14).

第3篇

【关键词】人格;全人格教育;素质;素质教育

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人格是凭借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作用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特性。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俞子夷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现有的人格教育主要放在基础教育阶段,认为精神品格的形成、世界观的成型都集中在中学之前的阶段。然而现实表明,大学时期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与知识教育体系相比,当下大学的人格教育体系还不完整、不系统。

当下大学普遍倡导的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为全人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全人格教育又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与全人格教育都强调内化式的教育,注重教育过程中“人”的因素,但两者在概念、功能和目标上存在差异,深入剖析两者的异同,有利于加强对全人格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助于探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全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全人格教育的发展与内涵

人格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大学》一书中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观止并重,律己修身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阿道夫·第斯多惠就提出培养“全人”的主张,20世纪20年代,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了以人格整体成长与完善为教育目的“全人教育”思想,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人教育思潮在西方兴起,虽然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在对人格教育的重视上却是共通的。自80年代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健康人格培养。进入90年代后,美国学校开始实施国家提出的“整体人格教育”方案,初步形成了由教育的理想、教育的形式及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等组成的整体人格教育模式。

20世纪初, 中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较为全面地提出了“全人格”教育思想。其认为,一个人的独立、完整的人格还包括心理生活说到的志、情、意和道德生活说到的智、仁、勇”等方面。健全的人格体现在智识、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及和谐发展,无所偏废。他认为关于智识的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关键是授以学习的方法,对情绪重在培养,对意志重在训练,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益处。潘光旦的全人格教育思想对现今的大学教育仍然起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近20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突出科技教育的同时,掀起了“人格化教育运动”,强化了以人文教育、道德教育为内容的人格教育,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教育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未来的教育,呈现人格化教育的趋势。

二、素质教育与全人格教育的概念剖析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及其他实践活动的作用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要素。比较而言,人格的构成主要包括人的智力、道德和意志力三个要素。素质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在基本理念上有其相通之处,但在概念、功能、目的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

(一)概念不同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柳斌从基础教育的角度给予了解释,龚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定义:大学素质教育定位为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更加强调“基础”、“素养”即“做人和做学问的功底”,体现着现代教育价值指向的教育思想;同时又是一种教育类别,旨在加强专业素质的教育,以及承担着专业素质之外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

综合潘光旦等人的观点,全人格教育的概念可初步界定为:从全人格的角度理解人,以全人格的模式塑造人,培养健全、和谐、完满的人。“全人格教育”既是体现一种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并兼有目的的涵义。

(二)功能不同

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全人格教育强调把人格差异作为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以全人格的模式培养学生,其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格;素质教育要求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其功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因而,从教育功能上看,两者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还可以从具体的教育方法中得到论证。如按照全人格的教育方法,教师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进而根据人格的多样性、丰富性,全面地认识学生,把人格的差异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即按照不同的人格品性进行培养。而按照素质教育思想或模式,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教师往往更加注重群体水平的整体提升,忽视了作为群体的人的多样性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多面性。

(三)目标及评价体系不同

健全的人格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标准,终其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点,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的一项终极目标。根据全人格教育思想,在现阶段为进一步将目的具体化,便于实施和评价,可将“健全、和谐、完满的人”用多项指标来表述,如:身体健康的人、乐群协作的人、懂得自我认知的人、懂得学习的人、拥有专业技能的人、自主创新的人,这些指标既是培养目标,同时又是评价准则。

素质教育是通过对教育者内在素质的培养达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是素质的四个要素,同时也构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评价体系,即德、智、体、美等指标。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浸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探讨深化大学全人格教育的途径

在时下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化大学全人格教育具有良好的土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有助于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深化全人格教育,进而将大学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一)从全人格的角度理解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是已经具备较强的思维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群体,经过了中学时代的成长阶段,他们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格特征,但这种人格特性是不稳定的,甚至是比较片面的,也就是说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如心理空虚、价值失衡、急功近利、学习焦虑等现象都是大学生人格尚不健全的表现,这时候教育者往往需要从全人格的角度加以理解,而不是当作简单的心理问题加以教育或疏导。

而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往往面向全体,忽视了作为群体的人的多样性与作为个体的人的多面性,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性格差异,导致不能正确地理解学生,进而也就谈不上正确地教育学生。因此,“全人格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进而根据人格的多样性、丰富性,全面地认识学生,认识到人的性格有通性同时也有差异性,针对人格的差异来教育、培养学生。

(二)以全人格的模式塑造当代大学生

当代的大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该具有意志坚定以及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强调“以全人格的模式塑造人”,即从整体上把握全人格的结构,通过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以达到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教育的手段必需充分考虑为大学生人格发展创设最佳的环境,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来开展教育工作。

(三)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全人格教育

当下的大学正开展各种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大学文化建设,全人格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渗透于大学的文化建设中,使大学逐步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大学文化,从而使全人格教育成为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点。大学文化还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以制度化的形式(如校训校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的文化品味还决定着人的品味,承载着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教师的学术风范,治学态度、处事原则影响着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成长、人格塑造起到熏陶和感染作用,为全人格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四、结语

当下大学普遍倡导素质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健全的人格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点。素质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在基本理念上有其相通之处,素质教育为全人格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全人格教育又为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深化大学全人格教育需要从全人格的角度理解大学生、按全人格的模式塑造大学生、并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加以开展。

参考文献

[1] 董远骞.俞子夷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 高德胜.人格教育在美国的回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2(6).

第4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化学素质 教育目标 基本途径

一、化学素质教育目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现行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技能,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应当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应当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直接目标,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根本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开发其潜能,使其具有化学观念、化学知识、化学能力等方面的化学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化学素质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1.加强化学概念和规律。

化学教师通常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学生获得的化学知识、化学理论画等号。认为只要传授了化学知识、讲清了化学原理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只要在化学学科考试中成绩优秀,就能证明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好。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既包括科学知识理论的掌握,又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培养,而且后者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有更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化学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使学生认清建立概念和规律所依据的化学事实,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适用条件,并掌握与其相关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强化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应用化学知识解释各种化学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使他们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传统的应试教学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是很片面的,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与思维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依据、以理论为先导,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概括、综合,以达到形成概念、掌握理论、陶冶情操之目的。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有关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实验事实、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判断、研究、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化学教学的这些基本特征有利于加强科学观察、科学测量等诸方面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科学认识、科学思辨、直觉思维、大胆想象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加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能力的培养。

3.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过程。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解答,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学生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就会增强求知欲望。

(3)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应全部以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防止淹没在题海中。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从化学原理及概念入手来讲授,可以从化学的实际应用或者化学的发展史或是化学知识研究的途径出发,再深入至化学原理及概念,以致再分类,解释,做练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另外,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不时地将化学家的远大理想、爱国事迹、顽强拼搏精神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三、化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是前提。

教师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最终执行者,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之一。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必须用战略的眼光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清楚地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从而增强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教师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否则,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之,素质教育要以德育为根本,优化课堂教学为渠道,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认真思考怎样结合实际来实施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相信学生在化学素质教育中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亚兵.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09,(12).

第5篇

《大纲》中明确指出:“生物教学是生物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生物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中学生物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生物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对生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应全部以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防止淹没在题海中。

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从生物原理及概念入手来讲授,可以从生物的实际应用或者生物的发展史或是生物知识研究的途径出发,再深入至生物原理及概念,以致再分类,解释,做练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生物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只有针对不同的概念和知识,将生物的发展史、方法论和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激发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偶然与必然、机遇与创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作出积极的响应。也只有把“由旧知识发展成新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才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得“会学”,从而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知识的迅猛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中必须对生物概念和知识予以适度的“强化”,此处的“强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应促使学生树立知识是发展的、进化的观点,任何生物概念和知识都不是静止的和僵化的,而应是发展进化的。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例如C60的发明说明碳元素不仅仅只是组成金刚石和石墨。其二是应促使学生树立实践的观点,懂得任何概念、知识都不是干巴巴的定义,相反应是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天地,煤气中毒事件的屡屡发生、生物污染屡禁不止、亚硝酸钠误为食盐的多次中毒事件的发生、毒奶粉事件的出现等等,不能不说是生物教育的悲哀!

另外,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不时地将生物家的远大理想、爱国事迹、顽强拼搏精神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三、生物教育靠实验育人

生物实验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上。

第6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素质教育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6-01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都很重视发展自身文化,并时刻谨慎别国腐朽文化的渗透,这样的现象在教育体系层面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因而人们对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止过。面对外来事物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教育理念同样如此。要想正确对待两者,需要深入了解两者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异同,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本文就是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素质教育的平台上实施通俗教育,在通俗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使两者的优点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深深扎根。

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之我见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通识教育中的“通”字是指融会贯通的“通”而不是通才的“通”,是在告诉受教育者在遇到问题时要从跨学科的视角收集材料、思考问题,从而高效率的解决问题。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即完整的人为目标,使受教育者不仅学有所长、术有专攻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可以全面协调发展。

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纽曼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通识教育,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学习普遍的知识。随后,美国的哈佛大学于1945年发表了名为《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分为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在1979年,哈弗大学又发表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明确地提出本科生的教育目标。

从通识教育的概念解读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素质教育,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通过理想、信念、情感三者的转化,最终让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第二,使知识成为一种个人的情景化的知识,摆脱其客观知识性。素质教育是以重建教育的整体性为目标,以知识为载体,运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理念,不断掌握方法、激活思维、运用原则、提高精神境界,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1952年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但此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因而我国于1995年启动素质教育,这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教育实践的伟大创举,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应用。1998年我国成立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实行《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于2004年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着重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从素质教育的概念解读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它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异同

一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在践行“以人为本”这一理念,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着重体现人的主体性。前者是以人文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同样后者在最先提出时也是为了使受教育者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从而改变重视理工学科而轻视人文学科的现状。

第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不断克服专业教育的限制,着力于培养具备全方面知识并且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把知识的内涵和知识的综合性作为重中之重,前者强调文理科知识的整合和贯通融合,在教学中突出学科的价值和方法并且以学科知识为基本点。后者则以教育过程中的思维、原则、方法、知识和精神的统一为重点,强调人文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第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的思想来源于欧洲的古希腊,后者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教育哲学思想。

第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强调点不一样;通识教育更加强调“通”,即要求受教育者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中外的文化相互融会贯通。后者则强调将知识转化和升华为一种内在的品质去感染受教育者。

第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上的发展逻辑不同;前者是通过技术教育使大学里的专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使任务教育不断弱化、知识整体性不断分裂。后者则是在重视做人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素质”看作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受教育者对客观教育知识的主观性的理解。

第四,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制度上的结构性强弱不同;前者采取的是文理教育加上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构架,后者采取的是在文理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因而相比之下,通识教育的结构性更强。

三、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从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素质的整体提高层面来看,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对于两者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通识教育没有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宗旨就可能变成知识的堆砌、课组与课程的设立还有学科归类等外在形式,如果素质教育没有扎实有效的通识教育作为实质性的支撑就可能变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从而不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优劣,并且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而为使我国更好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我们需要立足国情,以海纳百川的心怀和高远的眼光,积极的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视野高远就可以解决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更为优越的教育体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造就具有良好品行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3):99-111+191.

[2]宋彩萍,王丽平,王静.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12.

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内涵;教育目标; 偏离;回归

教育目的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全部工作,贯穿于教育各个问题、各个环节之中。一旦教育目标定位错误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偏离,对整个教育事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认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在教育者层面上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偏离。本文试论述素质教育目标的现实偏离、偏离的原因及回归的对策。

一、 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定位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是否正确理解素质的概念、人的素质结构的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目的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对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素质,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是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等要素的综合。它是决定主体活动的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是保持人同一性的基本原因 [1]。人的素质结构是由3G(三个球形结构)组成,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其中知识结构:由信息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和技能四部分组成,知识性知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工具”的作用。能力结构:由二维因素组成,一是内容维度,包括空间、语言、数字和行为四个方面;二是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五个方面。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个体知识具有运作和操作的功能。非认知因素: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大方面。非认知因素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起“指挥、调控”作用[2]。

根据素质的内涵、人的素质结构的组成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使他们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非认识因素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

二、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指的是素质教育目标在实践中的实际存在状况,是素质教育目标在不同的主体身上的表现。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在现实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下简称双基);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二:双基+特长;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三:双基+特长+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之四:双基+特长+个性发展+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之五:双基+智力+个性;

素质教育实然目标六:双基+特长+非认知因素。

三、从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看素质教育实然目标与应然目标的距离

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是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全面认识的过程。素质教育目标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结构认识而不断演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四次进化:第一个阶段偏重知识结构,表现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二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光强调双基教育不重视学生能力、智力是不够的,容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高分低能”“书呆子”,因此,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纳入教育目的的范畴。第三阶段:人们在重视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又发现学生的一些非认知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进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目标又变成“加强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非智力因素”。第四个阶段:人们意识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提出了要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四个阶段展现的是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但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然状态来看,人们似乎还没做到与时俱进,没跟上素质教育目标的步伐。很多人实践素质教育目标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大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甚至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大部分家长、一部分孩子他们的目标还没达到第一阶段水平,他们的目标还是瞄准考试,认为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与学的目标就是考试拿高分。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在某一方面学有所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所以加上个性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他们这种“组合式”“合金式”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摆脱“片面素质”教育的事实,都与应然的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四、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的原因

通过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应然与实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人们在践行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素质教育目标与国家层面制定的素质教育“理想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为什么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会偏离目标?什么原因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偏离?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人们对素质教育、素质结构认识模糊,导致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目标迷失

对素质、素质教育定义认识模糊甚至错误是导致素质教育目标迷失的根本原因。对于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界存在以下看法。①素质教育就是“跑、唱、跳、琴、棋、书、画”的教育。②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3]” 。 ④“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4]。”当然,素质教育的定义远远不止这四种。对什么是素质教育的回答,有人曾作过一个简单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素质教育已有9类15个定义,两年之后,定义不下30种。如果现在有谁愿意再作统计,可以肯定地说,一定超过了30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素质教育”定义大丰收,使“素质教育”走入了一条死胡同。理论层面未曾达成共识,基层领导和广大教师对这一概念或主张更难明确认识和领悟,因而导致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迷失。造成了人人都认为自己搞的是素质教育,而结果人人搞的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局面发生。

对人的素质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教育理论者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认为:人的素质结构是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四部分构成。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组成。还有人认为素质结构就是包含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结构的组成不明确,导致对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几方面的素质的判断失误。结果导致了片面的素质教育观的践行。

2.应试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的完全对立,导致素质教育主途径偏离

由于人们总是用对立的观点来看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搞素质教育就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应试教育总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联系,与知识讲授方式相统一。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搞素质教育应该抛弃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方式。“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这一命题存在前后是否匹配的问题[5]。传统的课堂无法培养学生认知以外的素质。全面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扩展和丰富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时空界限,将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扩展到学校、社会之中,将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都纳入其范围。这种丰富和发展了的课堂观,其实就是人生处处皆课堂、处处可以进行素质教育的观念的反应。号召人们把素质教育的重任从学校、课堂之上移到社会、课堂之外。转贴于

3.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观,导致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考试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与评价制度。受其自身的局限,考试一般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侧重于文化知识层面。对于任何一种优质资源,社会都会制定一整套分配方针,以便排除多数人的资格,在少数人中进行分配。而考试就是教育资源的一种主要的分配方式。学生是否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享有接受哪一类型的教育机会都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由于受分数在学生升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及“以分数论英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的影响,对高分的追逐成为家长、学生甚至教师的目标。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力素质、非认知因素等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检测与评价,而相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由于一部分人认为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相对放松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放松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搞素质教育,教师、学生把大部分精力与时间都放到了素质教育课上、放到兴趣小组上、放到课外活动上,用来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少了,也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素质教育似乎与考试完全对立。而人们对分数的执着追逐,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排弃,最终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在教师、家长、学生层面上出现某种程度让位。

4.技术操作失误,导致目标实际偏离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采取全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依也没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模式可以循。一线工作者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谁也不清楚究竟怎么搞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由于每个践行者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模索性,因此,难免会有实然目标偏离应然目标的现象发生。

五、 素质教育目标的回归

1.规范素质教育的概念,明确素质的组成要素,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的目标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目的是彻底抨弃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教育模式,建立有助于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这一看法或意见,已有学者表达过了,只是未被当一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专注于对一个含义宽泛、歧义丛生的素质概念,作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种种探讨,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明确的界定,而如何针对应试教育弊病作出改革本身及其探讨,却不经意地被疏忽了。其结果是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没有因此增进,反而越来越糊涂,而对此进行改革的明确目标却被搞模糊了。概念、内涵对人们正确定位素质教育目标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具体对“什么是素质”和“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个关键性的概念国家层面要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

2.目标表述具体明确,避免对教育目标的理解错误

我们国家教育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虽然表述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记,但却难以理解,更难以进入实践操作。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德的构成、智的成分、体的方面、美的部分都缺乏详细、具体解说。以至于广大一线教师、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目标认识模糊,不知道要究竟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3.正确处理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实现教育目的考试化向考试目的教育化转变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素质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的知识能力、涵养等各方面的综合提高,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追求自我、战胜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整体增强,是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与抉择,是知、能、情、意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乎考试,考取高分。考试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检测、评价手段。要充分利用考试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评价。建立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考试机制。

4.加强纠偏力度,保证素质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的正确

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社交活动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但这些都只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辅助方式而不是主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素质、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又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80%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的信息知识、经验和技能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课程为载体、以书本为媒介、通过课堂进行传播的。学生的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形成、发展、提高的。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由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本身的优势,能面向全体学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因此,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从在社会之中,在课堂之外转移到学校之中,在课堂之内。当然,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都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改革。

5.加强对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能力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目标必须借助于教师才能付诸于实践。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直接践行者。教师对素质教育目标的领悟能力、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素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教师素质难以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一方面,教师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欠缺,又缺乏反思教学、研究教学的能力,素质教育无法落到实处,难以走进课堂。加强教师培训,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佑清.教育活动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4.

[3] 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8篇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让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 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换新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他们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慎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为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不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二、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

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高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伸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

通过一些定型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在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所选的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第9篇

一、应试教育阻碍实现素质教育的原因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素质教育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正处在积极探索和建设之中。但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我国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社会环境、应试教育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其中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深层次原因。一些地方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一些学校对待素质教育态度积极,行动迟缓,认为可以说说不可真做,就是真做也不在主课中做。一些家长竞争目标不断提高,竞争重心不断偏移,不仅想让孩子上大学,而且想上好大学,从幼儿园阶段就让孩子上各种校外辅导班。素质教育难登教育之门,传统观念为其存在之源,社会意识为其盛行之由。

二、小学素质教育应对应试教育问题的策略

要提高和完善小学素质教育,应该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入手,为小学素质教育提供完备的外部环境、前提条件和实施场所。

1.社会应当引导方向,推广素质教育

对于素质教育,社会应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要改变对学校和人才的评价观念,不再给学校必须应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同时不能放任一切权利,不致于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给学生减负、减课业、给学生权利。社会要从法律上确认学校与家长在安全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解开学校、教师的手脚。提高民族素质,实施小学素质教育,关键是要社会转变教育观念。

2.家庭内注重素质教育,家长改变思想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基础教育应对儿童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要求引导学生自尊、自重、自主、自律,要求家庭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小学生在家里的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家长更要改变思想,在为儿童选择学校时不只是一味地看学校成绩、升学率等,要注重该学校的教师素质、文化底蕴等。家庭的改变亦是应对应试教育持续的关键之一。

3.小学校园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场所,是应对应试教育的关键

小学校园应贯彻实行素质教育,把培养“自强、自立”的学生作为目标。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要求,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1)学校自身,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标准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把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全面衡量一个学生;再者,要改革小学的办学体制,形成基础教育多样化的办学格局。

(2)现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巨大,老师要以身作则,有终身教育的意识、责任意识。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为让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3)学校要构筑高效率的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人的创造思维发展的重要过程。教育要在内容上、方法上和各个环节上由单一走向多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确定科学的教育目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育,例如多媒体、网络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启发思维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全面发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和发展性,提高课上的实际利用率。

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干部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一些管理行为有悖素质教育,相当多的教学管理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进行的,仍然停留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这样的教学管理不可能使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前期盼。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课前布置观察作业。2.课上期盼。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从对一种事物的研究点出发,可以引出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从而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使学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月的主动者。3.质疑期盼。质疑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师可根据所教授内容的需要提出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者发动学生提出与讲授内容有关时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答。4.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专家认为,首先应该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