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手术室最新优质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5 10:39: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手术室最新优质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手术室最新优质护理

第1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感染;手术部位

手术部位感染指的是围手术期发生于手术深部器官或切口的感染,其不仅影响患者预后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其死亡,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已成为目前外科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话题[1]。优质护理是一种最新提出的先进护理模式,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内涵,以全面提升护理水平[2]。本文分析了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不同的方案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54例),前者男女比例34:12,年龄21~65岁,平均(46.23±4.21)岁,其中15例骨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10例脑外科,9例泌尿外科;后者男女比例36:18,年龄20~67岁,平均(45.19±3.65)岁,其中19例骨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12例脑外科,12例泌尿外科;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调整室内温、湿度及健康知识宣教等。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与可能发生情况;准备患者手术部位皮肤,清除切口部位与周围皮肤污染,向患者解释术前禁食必要性及时间。②术中护理:于患者等待手术时,播放舒缓音乐,以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手术人员应严格根据相关规范标准予以外科手消毒,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中确保手术室关闭,并控制人员数量及流动,同时确保使用手术物品、器具及器械均达灭菌水平。③术后护理:护理人员清理患者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根据患者生活习惯提供舒适的枕头,以促使患者尽早恢复。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主要包括切口深部、切口浅部及腔隙等感染类型。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心理状态,分值均介于20~100分,抑郁、焦虑程度与分数成正比[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3.0软件分析,(x±s)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计数资料,?字2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两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对比 研究组手术部位总感染率6.52%低于对照组16.67%(P

2.2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3讨论

优质护理及有效流程管理可使手术室结构更高效化、科学化,护理人员充分发挥护理服务优质性,且通过予以优质护理干预,使消毒、手卫生等操作更加规范,从而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并提高手术室效率[4]。

相关文献表明[5],手术部位感染手术方面主要因素包括术前备皮时间与方式、皮肤消毒、环境、器械灭菌、无菌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部位总感染率6.52%比对照组16.67%低,提示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6]。此外,护理人员严格规范术前备皮,减少因备皮不当致使利器刮伤而引起感染,加之对患者皮肤及时予以消毒,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细菌移生或皮肤损伤,防止感染。针对失血量>1500 mL或手术时间超过3 h患者,护理人员于术中提醒手术员对患者追加一定剂量的抗菌药物[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提示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手术配合度,这与关柏秋、曹晓艳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8]。此外,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间的心理交流,尽可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从而缓解其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于手术室有效开展,不仅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而且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娜,徐长妍.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2(z1):106-107.

[2]唐葶婷.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9):71-72.

[3]施瑛,汪丽君,陈伟萍,等.手术标准化护理方案对手术室三维质量的干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03):228-230.

[4]陈志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84-1886.

[5]魏革,窦建洪,刘晓辉,等.手术室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2):197-199.

[6]刘慧莲,张益群,徐培君,等.OEC管理体系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937-1938.

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护理研究涉及到的55例中男性占3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3.9岁。观察组30例,对照组25例,患者涉及到的手术项目包括以下方面:四肢手术18例、肠胃手术9例、呼吸道手术11例、肾脏手术10例、肝胆手术7例。排除心理障碍、精神病患者,两组患者综合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次一共发放55份问卷调查,并且填写完毕之后悉数收回。保存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次数,结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综合评定。

1.3护理方式 护理方式分为三个阶段,即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下文对各环节优质护理的措施进行详细说明。

1.3.1术前护理方式 首先护理人员要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了解手术各环节工作,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专业、耐心的回答。同时还要记录患者曾患病史的情况,包括药物过敏情况和重大手术史,然后认真分析,从而规划出基于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此段时间主要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建设,避免患者对于自身病情和手术的错误认识导致的不良情绪,积极与患者沟通,尽量解决其合理的要求。

1.3.2术中护理方式 在患者将要进行手术的时候,提前调控好手术室的温度等环境因素,然在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保持安静和平缓。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术前与患者建立的良好感情基础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尽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进入手术。加强护理环节的细节工作,针对不同手术情况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辅助措施。在手术过程中,在不影响正常手术进程的前提下,对患者手脚等其他部位适当按摩,保持血液通常防止水肿,如果发现非正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反应。另外如果涉及到安置输液管、导尿管时,在保证规范性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动作轻柔。手术过程中依据护理经验分析出现的突况,并且及时处理,除此之外还要与医师协调好各工作环节,手术流程是否规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因此手术过程涉及的器具必须齐全,并且做好器具的管理工作,在记录本上真实记录,防止出现低级失误导致的重大事故。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手术即将开始前,情绪最容易发生波动,这需要护理人员不断的情绪安抚,或者教其合理的排压方式。在手术开始后不要说与手术无关的闲话,不要让患者觉得工作态度散漫,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的专注度,严密监控患者身体机能的变化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感,除了协助患者减轻反应,还要安抚患者情绪,必要时与其谈话消除紧张情绪。

1.3.3术后护理方式 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首先要将患者手术部位的表面血迹清理干净,要保证盐水的温度适宜,动作尽量轻柔,使用搬移布单法小心将患者转移至病房中。并且在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定期检查,与病房护士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知,观察组出现轻度焦虑共3例,比率10%(3/30),中度焦虑患者1例,占3.33%(1/30),没有出现重度焦虑案例。对照组则出现6例轻度焦虑,占组内比率24%(6/25),中度4例,占16%(4/25),并且出现2例重度焦虑的患者,占8%(2/25)。由以上分析得知,观察组出现焦虑情绪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利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实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并且在护理工作中能够不断的积累护理经验,强化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并且通过之后的患者随访,没有发现因为护理人员疏忽导致的失误,这是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与医师良好配合的效果。由此可以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和完成都有重要意义,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满意率极高,间接地为医院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做了宣传,既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也为医院取得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琳娟,梅娜,肖娟,等.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成效[J].全科护理,2013(16):1513-1515.

[2]王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开展的方法及效果[J].中医学报,2013 (B08):349-349.

第3篇

关键词: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下优质护理的开展,对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室护理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手术室护士围手术期的重要职责是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采取措施使患者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术中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生理功能。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为了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手术的前中后给预全面的护理。避免在术中或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便于病情的尽早康复。

1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整个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包括器械准备、巡回护士、洗手护士、手术间的准备。

1.1器械准备 器械护士接到手术通知,根据各位医师手术习惯,准备常规手术器械及特殊手术器械,并通知供应室进行消毒备用;检查各类器械仪器的使用状态,如组织钳的钳夹度、骨刀的锋利度、电钻磨钻的动力、牵开器的螺丝完整度等,特殊器械可术前请手术医师检验查看,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

1.2巡回护士术前准备

1.2.1对患者的访视

1.2.1.1目的 手术患者术前往往焦燥不安,顾虑重重,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手术意外等等,对手术医师和手术效果极为关心,想方设法地询问和探究,同时还担心医务人员态度恶劣,动作粗暴,所以在术前实施正确的术前护理,并可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的恐惧、增强患者手术的信心。

1.2.1.2方法 术前一天去病房看望患者,避开患者治疗、进食和休息的时间,访视时间以不引起患者紧张及疲劳感为宜(一般10~15 min);访视者应该做到衣帽整洁、态度和蔼、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携带手术患者宣教手册;进入病房前先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全面情况,着重了解手术及麻醉方式、药物过敏史、各项化验报告等,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情况,运用手术室的宣教资料,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如: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告知患者积极寻找调节情绪的途径、告知患者调节情绪的重要性等, 降低其心理焦虑程度及解除恐惧心理。

1.2.2对医师的访视 了解本次手术医师的特殊要求、手术方案、特殊器械的准备、手术配合等。

1.3洗手护士术前准备 了解手术医师习惯、熟悉手术方案、掌握特殊器械的性能等等。

1.4手术间的准备 根据手术方式,选择适合的手术房间安排各类手术,各种仪器功能调试最佳备用状态;手术当天有特殊情况(如急症手术占用手术间)及时和手术医师取得联系。

2 手术中配合

2.1巡回护士配合

2.1.1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准备好手术房间,调节好室温,一般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手术患者接入手术室,由巡回护士与病区护士对患者各项信息、带药等进行认真核对并交接,并填术护理交接单(腕带、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标识等等)确认各项信息、物品及手术标记无误接入指定手术房间。

2.1.2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安慰,注意保暖及安全工作;由麻醉医师主持,与手术医师、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执行核查制度,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分为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次核对。

2.1.3巡回护士根据需要协助麻醉师摆好,以利各种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按手术要求正确摆放,并使患者舒适,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系统稳定,受压部位有保护措施,避免损伤血管及骨隆突处受压,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 手术室护士有责任让患者感到尊严、安全、舒适, 无论患者清醒与否,都不要过分暴露躯体。术中经常询问患者的感觉, 必要时调整肢置、按摩受压部位。对患者的不适和要求尽可能予以满足, 比如使用阿托品后患者口唇干燥,可用湿润的棉花为患者擦拭, 无论患者是清醒或已睡眠都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1.4建立与保持静脉通畅,是麻醉、手术的重要保证,是术中给药、补液、输血、术中抢救的重要措施,如遇休克、术中大出血患者,巡回护士帮助加压输液。

2.1.5手术准备就绪,巡回护士帮助手术人员穿衣就位调整灯光、安置电刀电极板、吸引器等手术仪器;与洗手护士共同清点物品,特别是器械上的螺丝等小部件,并及时记录;手术切皮前再次进行三方核对,确认无误。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满足术中所需,做好手术记录。

2.1.6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术前,与洗手护士再次清点用物,按规范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工作,协助医师一起包扎伤口,完善手术记录,帮患者穿好衣裤,并保证引流管通畅;做好标本送检工作。

2.1.7术毕携带病历等物品与麻醉师一起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保暖,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实施的手术名称、患者的一般情况,各种引流管,皮肤情况和患者物品等。

2.1.8手术Y束,整理、消毒手术间,物品归位。

2.1.9术后随访评价 术后24~48 h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告知手术后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和意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洗手护士配合

2.2.1洗手护士进入手术间,查看本台手术所需器械、敷料、仪器使用状态等,与巡回护士共同做好各项术前查对工作并及时签名;并提前20 min洗手,打开无菌包前,检查灭菌指示卡、带变色是否合格,穿好无菌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铺好无菌升降台,按序摆放好手术器械,整理好器械桌,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器械、敷料、缝针,备好皮肤消毒用物。

2.2.2检查确认手术器械是否齐全、性能良好、与手术要求相符,以保证器械性能良好、完整。

2.2.3协助手术医师铺巾,按程序正确传递无菌单,固定好电刀、吸引器位置。

2.2.4术中集中精力,按手术步骤传递器械,配合积极主动,监督术中无菌操作情况。遇到紧急情况,沉着果断配合医师抢救。始终保持无菌台干燥、整洁,器械清洁、井然有序,术中器械使用后及时将血迹擦净。

2.2.5术中物品疑有污染或有污染要立即更换,发现异常应无条件纠正。术中标本要妥善保管,按程序及时送检。

2.2.6术中原则上不允许裁剪纱布,一律使用完整的纱布块、纱布垫,如果术中确实需要裁减,需与巡回护士确认、清点、及时记录并检查其完整性。术中增加的器械、纱布、缝针等要及时清点、及时记录。

2.2.7关闭切口前,按清点程序认真清点并记录,同时请手术医师检查伤口,术中洗手护士应维护手术区的无菌状态,并督促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2.2.8手术结束,协助巡回护士做好手术间的物品归位、清洁、消毒工作。

3 讨论

在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中,规范标准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社会满意度,护理人员一定要贯彻一切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原则,严格按操作规程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通过开展和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了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持续上升,大幅度提高了手术患者和相关手术科室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及医护关系,同时也是优质护理概念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良好体现,不但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而且符合了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杨絮.浅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发展[J].世界最新医W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237-238.

[2]雷陈丽.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及体会[J].医学信息,2015(9):89-90.

[3]王莉洁.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全科护理,2011,09(28):2606.

第4篇

【关键词】 优质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感染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80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因膝关节疾病造成运动障碍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 2]。但是术后的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切口的感染。因此, 在患者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切口的感染很重要。在预防切口感染时必要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但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中的效果并不显著[3-6]。本研究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的愈合, 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有严重心脏、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选入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1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21例, 年龄43~72岁, 平均年龄(59.7±5.6)岁, 骨关节炎患者16例,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4例, 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1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20例, 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60.2±1.2)岁, 骨关节炎患者13例,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5例, 创伤性关节炎患者13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Y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术前为患者介绍手术注意事项, 叮嘱患者术前禁水禁食, 手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术后告知患者适度的运动范围, 饮食中的注意事项等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的护理干预, 首先, 术前宣教, 为患者介绍手术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为患者做好术前的心理准备[7, 8]。其次, 在手术室内, 保持手术室内的环境湿度与温度为人体适宜的范围内, 术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 减少手术室内的人员流动。再次, 在患者心理方面, 术前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负担, 解答患者的疑问, 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案例, 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使患者在手术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减少因心理因素生命体征的突然波动[9-11]。另外, 在手术器械方面, 严格检查手术器械包装的完整性, 确保无菌。医护人员在手术中的手术服等均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 并在术前进行严格的检查。手术操作中, 传递手术器械需要动作幅度小, 保证无菌操作, 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12-14]。最后, 患者在术后对饮食和生命体征进行指导与监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的愈合与感染情况。

1. 4 判定标准[15] 切口愈合分为3级, 甲级愈合为手术切口愈合性好。乙级愈合为手术切口愈合性欠佳, 有红肿, 皮肤破损发生。丙级愈合为切口出现化脓, 需要引流。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中甲级切口愈合率为97.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常见的骨科手术, 术后可改善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需要必要的手术护理干预, 常规的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并不显著, 术后切口的愈合和感染情况效果差[16-18]。优质护理是一种提升的护理方式, 在患者的心理方面, 手术室内的环境, 手术中无菌操作规范中和手术器械的无菌检查和应用中均进行护理干预, 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9, 20]。

本研究将选入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优质护理的观察组, 结果显示, 观察组中甲级切口愈合率为97.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切口愈合, 切口愈合的不良反应发生少, 可预防切口的感染, 提高患者的术后愈合效果, 优质护理干预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锐, 王飞, 肖岩, 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6):

1359-1361.

[2] 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9):786-789.

[3] 余小红, 王枝娟, 郑有成.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3):653-655.

[4] 申玉华.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2):213-214.

[5] 王艳红, 王宜涛.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2(5):81-83.

[6] 王晓红. 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2):456.

[7] 田兴翠. 全面护理干预对20例高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临床体会. 医学信息, 2014(19):335-336.

[8] 雷婷婷. 高风险人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护理干预.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 33(4):484-485.

[9] 王R芳.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8):886-887.

[10] 庄颜峰, 魏梅洋, 李杰, 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14):3390-3391.

[11] 殷瑛.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健康必读旬刊, 2010, 9(7):119.

[12] 姚华珍, 孙荣英. 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护理体会. 中国医药科学, 2014(3):165-167.

[13] 陈昌伟, 钱齐荣, 吴海山,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伤口处理.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8, 2(6):701-705.

[14] 赵彩霞, 王美花. 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51):225.

[15] 龙娟. 对于感染高风险人群的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室预防性护理探讨. 健康必读旬刊, 2012, 11(11):511-512.

[16] 徐伟青.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中医正骨, 2012, 24(9):73-74.

[17] 姜萍, 何晶晶, 黄丽华. 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体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8):129-131.

[18] 殷薇, 邹磊, 易凤琼.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21(28):85-86.

第5篇

关键词:手术室感染;护理干预;临床价值

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来看,针对手术患者行预防感染处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1],对于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个人健康安全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希望能够从医院获得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手术室中的护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基于此,我院就将以护理干预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该方法再改善手术室感染中的综合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4.18±4.16)岁;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开始前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对患者的机体变化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手术完成过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组,本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实行严格的监察制度,护士长要对各项护理操作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保证护理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在护理操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危险因素或错误操作,要进行公开的讲解和正确示范;②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常规培训护理相比,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培训最大的不同在于,培训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操作技能,更多的是体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2];③手术操作完成过后,护理人员要对手术室中的空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并采用含氯消毒剂对手术室内的仪器进行擦拭和清理,对于有特别要求的无菌物品,应该按照相关要求将其置入指定的房间内,就灭菌物品来说,首先要观察其是否处于正常投入状态,如果发现其出现异味或颜色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上报;④围手术期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身体状况及医嘱,保证患者的相关营养物质摄入[3],以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推进,也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其次,还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皮肤消毒和呼吸监测;⑤健康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身体状况,告知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4],降低由于患者的错误行为而引起的感染。

1.3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护理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三项指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是由各方面原因所引起的,从护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结合相关要求保证各项护理操作均是无菌处理[5],手术完成过后按照相关要求对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对患者行健康知识宣教保证其不会由于错误的行为出现感染以及针对新的围手术期护理,从这几方面着手,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对本次研究中的30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另外3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从护理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三项指标比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借助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手术室感染的问题,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目前临床上关于该部分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少,因此,还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柳波. 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4,21:77-79.

[2]梁月. 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感染扩散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0:124-125.

[3]张玲.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09:1301-1303.

[4]白玉秋.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184.

[5]林菊仙,郑丹,朱让腾,等.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5,04:140-142+147.

第6篇

手术室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而且患者的病情有时候又不受控制,很容易发生突变,工作中也存在较多的环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护理方面出现差错的几率较高。因此医院相关领导部门要加强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的工作,在护理这一部门内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规范,从而可以培训出高职业素养的护理人员[1],减少在看护患者的过程中的出错几率。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诊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作对照组,在这200例患者中男患者106例,女患者94例,年龄范围在30~72岁,平均年龄(55.25±4.8)岁,从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患者112例,女患者88例,年龄范围在(57.2±5.1)岁,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实验结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常规的看护照理,在手术前按照惯例对患者进行询问,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手术前把手术过程的详情内容告诉患者,在患者进手术室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消毒和检查,手术后应该对患者做一些必要的感染防护措施[2]。在手术室期间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环境:手术室中存在较多的细菌和病菌,容易造成感染。因此这就需要医院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手术室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建立良好完善的手术室环境管理制度。就比如对接送患者的推车管理中,在将患者从病房运送到手术室的过程中应使用内外交换车,在运送手术室需要用到的消毒药品时应该使用专门的交换车,为了更好地减少细菌感染应该对手术室地面进行定时

的杀菌消毒,在打扫手术室地面时应格外细致[3],注意不要损坏地面,而且在地面有破损的地方应着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

1.2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如果想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就要求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达到较高水平,而且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用SPSS18.0分析,用(±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在对研究组实施精细化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结论

患者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然比较短暂,却是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在手术过程当中患者身心脆弱,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高低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手术环节,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控制手术风险,改善手术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7.6%),精细化的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不适感,精细化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可以保证手术安全高效的进行,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由于病人对手术有一定的畏惧,所以在手术前一定要做好细致的心理疏导,而且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要从生理和心理上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这样才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可以减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入院后的教育,使他们对医院更加了解,保持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处于适宜状态,在手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以免发生意外可以及时进行抢救[5]。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进行精细化的护理,促进患者可以更好更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为手术室中的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很大程度的减小。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冬梅.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0):242-242.

[2]杨再英.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探究[J].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7,32(2):00091-00091.

[3]英.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 33(33):445-446.

第7篇

【关键词】泌尿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21-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腹腔镜手术虽价格相对较高,但因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操作确切的优点,逐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成为泌尿科常用的手术方法[1]。腹腔镜手术因特殊的技术要求,手术对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其护理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过程。本次研究就某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泌尿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室给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手术结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院泌尿科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08例,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龄27至73岁,平均(53.20±8.27)岁;手术类型分布:所有患者均在后腹腔镜下行全身麻醉手术,其中肾上腺切除术40例、肾囊肿去顶术34例、肾癌根治切除术30、肾盂癌根治切除术4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Ⅰ期手术,无大型手术史;均以此次手术为主症,未合并有其它重大系统疾病如心脏病、肺癌等。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整个护理过程,以配合医师开展工作为核心。在术前行常规准备,如嘱咐排空膀胱,通告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时间,等;手术室中,配合患者取手术,行术前的插管、监控等措施,常规叮嘱即可;配合麻醉师,行麻醉前的准备,配合医师造气腹穿刺等;手术时,严密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传达给医师,遵照医嘱对患者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配合结扎、切口缝合等,将患者送回病房[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制定详尽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核心行优质护理。术前评估患者健康状况,详细告知手术情况,叮嘱协助患者完成所有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安抚,减少其顾虑,并在术前结合患者状态迅速制定手术室内护理措施。若患者心理波动较大,在手术室应第一时间进行安抚、劝慰,消除其紧张心理;行手术操作时如插管、麻醉、穿刺、切除时,因患者多有畏惧心理,应严密监控患者状态;术中监控患者的不适症状,并及时和患者交流,倾听主诉,并反馈于医师;选取职业技能精湛的护理人员,在行插管、插针等措施时,做到快捷、高效、准确,尽力减少患者痛苦,在术中出现异常,可第一时间配合医师进行处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手术结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造气腹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例数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

2 结果

2.1 手术结局与并发症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率、术后并发率、中转开腹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

观察组麻醉组织完善时间、造气腹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初次手术患者来说,因对手术过程的不了解,往往产生不良的心理波动如焦虑、恐惧等,反应在生理上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不齐、面色苍白等症状,特别是泌尿科手术患者多为老年人顾虑较重,认知能力不足,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4]。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配合,还降低了患者的手术耐性,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本次研究中手术室内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抑制不良手术结局,还能提高预后水平,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顾甜甜.老年患者手术护理要点[J].工企医刊,2013,25(5):441.

[2]安爱仙.手术护理路径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11):1327-1328.

第8篇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和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分析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措施预防,统计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结果。结果: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以人员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和其他因素为主;有效的防范对策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5%、96.2%,明显优于实施前的10.0%、84.6%(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环境、人员、设备是主要因素,故制定有效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降低投诉率,增强护理质量。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手术患者130例,女55例,男75例;年龄20~76岁,平均(49.7±1.4)岁;其中,骨科手术80例,妇科手术30例,普外科手术11例,其他手术9例。危险因素分析:调查我院手术室的护理投诉、护理差错等情况,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该现象的发生原因,并归纳、总结相应因素:①人员因素: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差、沟通能力缺乏等;②药物因素:医嘱执行错误、药品标识模糊、药品摆放错误等;③环境、设备因素:工作环境不干净、设备操作不合理、设施摆放不当等;④术中的操作因素:患者摆放不当、器械使用不当、未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标本放置不合理等;⑤管理因素: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完善、团队建设不完善等。对策:①人员管理:人员是参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直接工作者,强烈的工作责任心、高超的操作水平,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预防不良事件的重要指标。因此,需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首先,按时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学习活动,以医疗事故的处理内容为主,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预防护理风险。护士长按时抽查手术室护理工作,并借助各种形式提高护理水平;其次,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基本礼仪,便于及时、有效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配合度,加快康复速度。②技术管理:及时开展培训活动,借助岗前学习、工作岗位的学习来弥补不足,从实践、理论等方面提高技术水平。制定和手术室护理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宣传手册,保证手术室护理管理有据可依。另外,按时向护理人员讲解先进设备的使用技能,这样不但能进一步地了解新型医疗设备,还能从根本上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工作效率。③制度管理:首先,积极改变手术室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措施,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帮助其更好地解决护理难题。其次,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员,并按照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合理分配岗位,构建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最后,强化手术室的细节控制。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需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手术类型,和麻醉师共同讨论、审核。对于手术时间相对较长的患者,可使用约束带预防压疮。④其他措施:建立相对和谐、优质的手术室环境,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影响。保证手术室环境清洁度和安静,加大参与手术操作人员的管理、控制力度,按时保养、维修手术设备和器械,减少手术噪音;做好手术室的通风、清洁工作,预防感染;强化自我修养,适当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及时帮助患者调节家庭、工作之间的关系,保持以愉悦的心态参与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判定项目:统计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危险因素和措施实施前、实施后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标准: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将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手中,告知其认真填写,并回收后统计总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越满意。统计学方法:将文中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包SPSS18.0中,计量、计数类资料分别用(x±s)、%的形式表示,并分别实施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室危险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以人员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和其他因素为主,见表1。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调查结果显示,防范措施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完善、更新,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了。手术室作为临床的特殊场所,承担着抢救患者、保护患者健康的职责。但从手术室的实际操作、管理上来看,侵入性设备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增加着患者疼痛度,再加上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间接加大了手术风险,影响了手术效果[1,2]。因此,加大手术室护理管理危险因素的分析力度,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结果说明,根据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不但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工作责任心,还能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规避护理管理风险,降低护理纠纷、护理投诉发生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4-6]。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环境、人员、设备是主要因素,故制定有效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降低投诉率,增强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翔,周生敏,王娟,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28-130.

[2]温肖玲,古益良,李燕玲,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35-137.

[3]李太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22(1):6.

第9篇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将手术室人员随即分为两组,其中19名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实行分层管理模式;其余19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基础操作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医生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基础操作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2);医生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结论 实行分层管理,大幅度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高了医生、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关键词 ] 手术室;护士;分层管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b)-0062-02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及急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医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在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室护理模式、护理观念的转变,对手术室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手术室管理水平决定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手术的成效,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为了探索适合现代手术室要求的现代管理模式,我们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对手术室的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5 岁,工作年限1~20 年,平均10.3 年,其中,本科10名,大专5名,中专4名;另外1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1~44 岁,平均年龄30.2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2 年,其中,本科9名,大专6名,中专4名。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实施了分层管理模式。依照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学历程度、职称、是否为管理者及工作年限等合理地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分层设置、选拔与考核。本次研究设置了4个层级护士,分别为护士长、主管护士、执行护士和新入科护士。护士长经科主任推荐,具体条件是:主管护师以上,本科学历,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专业技能过硬、专业知识丰富、协调能力强。主管护士的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或护师,手术室工作8年以上,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技术过硬、协调能力强。执行护士的条件是:注册护士,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责任心强。新入科护士工作不满1年。主管护士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聘、择优录取。除护士长外,将18名护士分成3组,每组6名,主管护士负责对本组的5名执行护士和新入科护士进行全面的管理及培训,护士长对分层管理进行质量监控。另外19名对照组护士未实施分层管理。

1.3 评价方法

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科室每月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以100分为满分;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医生与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均为100分。对所得成绩进行归类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人员各项考评成绩比较

分层管理模式实施组成员,每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基础操作考核成绩和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分层管理前后满意度得分比较

每月请医生与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打分,结果显示实施分层管理模式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2)。

由表2可知,实验组医生与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分层管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护理管理模式[4]。护士按照层级被赋予不同的岗位职能后,有利于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人满意度的提升[5]。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现代医学要求护理工作要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就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少,临床操作技能差,在平日手术室的配合中,常常出现小的差错,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分层管理模式的实行,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点,上级的护师常常会对下级护师的工作进行检查及指导,从而可以很好地减少或避免工作中的不足,而且还可以使我们的年轻护师快速成长。

我们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分层管理的实验组的护理人员业务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实验组94.25,对照组85.12,理论知识考核平均成绩实验组90.45,对照组82.67)。医生和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实验组94.1,对照组84.8,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实验组92.4,对照组80.3),并且,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大为提高(实验组满意度得分96.2,对照组81.6),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这充分说明,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士的业务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成就感[6-7],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参考文献]

[1] 冯耀清,王伟,李硕,等.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最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7):1385-1387.

[2] 刘玉霞.现代手术室管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0(8):10-12.

[3] 徐立新.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62-363.

[4] 栾桂珍,历届,薛咏梅,等.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06-107.

[5]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EB/OL].docin.com/p-443749369.html#documentinfo,2013-8-04.

[6] 黄竞竞.分层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11):1550-155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