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39: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创新科研课题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Teaching aims: 1.Read, learn and understand the passage.
2. Discuss and repeat the passage.
3. Discuss and write about the given pictures
Important point: Repeat the passage.
Difficult point: Write about the given pictures
1.Revision
Task1.Greeting from each other
Task2.Duty report and ask som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Duty report,then ask a few questions.
Task3.Two students have a conversation about what they did.Then ask some questions
2.Presentation
Task1 Ask some questions
Task2.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Task3. Read the passage together. Then teacher explains some words and sentences
Task4. Discuss in small groups (How to repeat the passage). Then ask each group to repeat. Teacher must correct the mistakes, when they have made mistakes.
Task5. Repeat the text together.
3. Practice
Task1. Show the pictures and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m, then write down on the exercise-book.
Task2. Ask a few students to show what they have written .Pay attention to correct the mistakes
Task3. Do some exercises if there is some time
四.Homework
Write a passage “I had fun yesterday”.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的是任务型教学,创设的几个任务都得到较好落实,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教学中以个体、小组、同桌为单位逐步推进实施。比如听录音回答问题就是以个体进行的;讨论和复述课文内容一节则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而在“Talk about some pictures”一环是在同桌之间展开。
本课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听、说、读、写、练,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了动耳、动嘴、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各环节之间既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活动内容既密切联系,又能加以延伸、贴近生活。
学生在听材料回答问题一节中,能培养学生的听力,程度好的学生能较好完成。但应做好充分的估计,只听一遍,个别问题学生未能较好完成任务,可加听一遍。在讨论复述课文内容一节,体现了小组合作意识,使之讨论热烈,体现个体参与的积极性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在同桌完成“Talk about some pictures”一环中注重小组速度的快慢,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本课采用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增进友谊、增强竞争意识。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就是要求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必备的品德知识。本文就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与教育策略,评价五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活动体验 操作程序 教学策略 评价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品德课堂有积极、合理、科学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完善的地方,如我校品德课教学就存在有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浮闷;教师提问题,思考性不强;教师情感充沛,而学生无动于衷;行为问题的解决答案过分要求统一,桎梏学生思维等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我校开展了“活动、体验、创新”课堂的实验活动。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求异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加强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一、教学思想
(一)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因此,在教育学中,就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发展、挖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潜能。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要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因此,让学生在课内进行多种体验活动及课外多样的行为延伸实践,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的道德情感。
(三)现代教育心理学及课堂教学优化原理
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禁锢的思想要解放,潜在的能力要诱发,让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教学目标
改变传统的品德课教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个体潜能,变配角为主角,变客人为主人,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一)模式操作说明
1.设境摆理。新课伊始,教师就创设一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作用的问题情境(情境内容要与教学主题相一致,选取那些学生颇感兴趣但认识仍较模糊,把握不够准确的问题,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从而初次摆出了课文教学的道德观点,道德概念。
2.假设说理。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一道德观点、概念的理解,讲讲自己还存在哪些不太明确的认识(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生粗浅的认识(有些可能还是错误的、疑惑,教师不急于做出评判、解答,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拓展对概念理解的深广度,寻求更多更好更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验证学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感知课本教材,使学生对道德观点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悟。之后利用掌握的观点、道理讨论辨析(比较体验)甚至可以亲身实践(活动体验)或采用心理换位体验、角色表演问题的方法正确与否,层层筛选,去伪存真,留下一下或多个明确、有效、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也可以在补充相关事例、材料讨论辨析,再次验证结论、做法的合理性,摆事实讲道理。
4.拓展延伸。拓展是《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的目标之一。只有将已经形成的某种积极的情感、意志迁移延伸到课内外相应的行为实践中去,才能使之积淀、稳固、发展成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这部分教学,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再创(行为)问题情境,通过讨论辨析、活动表演、游戏比赛,反馈检测学生认知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一)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朋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知心、贴心、真心的朋友,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地倾吐自己的想法、认识和疑惑,表达观点。
参谋:教师同时又是学生的参谋和顾问。能够提高学生对道德认识的深层理解,激起学生潜在真实的道德,点化学生的困惑和疑难,使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更具合理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可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采用活动式教学。指课堂教学中师生行动、活泼、有效的直观活动,又指师生内容活跃、发散、深刻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
2.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各种形式充分进行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观点,促发学生学知习行的内驱力。
3.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创设一种可引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情境,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问题的解决不局限于一种方法、一种答案。
4.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教学生所望;学生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理自学能力。
(二)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学生应是学习中的真正主人,课堂上的真正主角,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故此,学生应该:
1.主动学习。学生应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新知的学习,参与甚至自己设计、实施学习活动,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自觉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2.主动探索。学生应大胆地发表自己对道德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大胆地倾诉自己的情感困惑和疑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如果真想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积极思考且有感悟,教师就必须为孩子们提供一桌桌色香味俱佳且丰富多样的‘自助餐’”。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运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真正使学生焕发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新德育》【M】.2011(6)
关键词:学院制建设;科研管理;教授治学
Y大学地处西南边疆,是“211工程”建设大学,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和部省共建高校。近年来,该校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了“学术兴校”方针,通过创新科研体制,加大了科研投入力度,完善了管理制度,进一步激活了学校科研人员的学术潜力,使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快速健康发展态势。通过从学校实际出发,努力建设富有创新性和多样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院制,为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
“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构和经济组织,不适合科层制管理。它的知识性、学术性、决定了高效管理的民主性和基层组织的自治性,决定了高校学术权力的特殊性。”①这就要求我们在权力重心下移中以学术权力为主、行政权力为辅,加大学院的科研自。这将有助于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有力地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进一步“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改革科研体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②,提升高校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学校还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了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工作力度,明确文科学术委员会在全校人文社科工作中要起到主导作用,还要指导和帮助学院成立院级学术委员会。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在制定好全校科研目标的基础上,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反复测算,积极和学院沟通、协作,把科研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院上,并落实到学院与学校签订的目标责任制书中。在此过程中,指导学院根据学院和学科的特点,规划学院的科研发展纲要,把科研任务分解到系(教研室),从而督促学院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中,鼓励教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从而实现了科研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逐步下放,允许学院根据自己院系和学科特点,在校学术委员会和科研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院学术委员会领导和院党政的配合下,自主制定科研规划,设立科研项目。这就要求学院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符合学院特点的科研管理体制,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培养梯队人才,管好用好划拨核算的科研经费,进一步增强学院自我管理、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在探索建立新型科研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学校通过鼓励学院建立和完善了院教授委员会,将院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和职责合并到院教授委员会,从而逐渐实现学院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对分离。学校明确要求“通过制定《教授委员会章程》,明确其职责和权力,不断完善“教授专家治学”的学术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学院制的建设,教授委员会承担原有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职能。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办学模式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职称评审、科研方向与科研组织形式确定、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和院风、教风、学风建设及学术争端仲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学院教授委员会实行三年任期滚动选举制。原则上,委员会由全院正副高职人员选举5-7名高职人员组成,委员可以连选连任。教授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既可以由全院正副高职人员直选,也可由院教授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③希望通过教授委员会的建立发挥新型学术组织的作用。
通过实践,院级机构正在逐渐通过调整实现教授治院, 从各院各单位具体实践来看,有的学院如高教院、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等学院已经建立了教授委员会;也有的单位也在逐渐实行,如国际关系研究院、法学院等。以法学院为例,虽然法学院现在还保留了学术委员会,但主要是承担学位审核的职能。而成立的教授委员会由学院的教授组成,主要负责学院重大科研项目的预研究和审定,评聘职称,制定院级科研奖励,组织学术著作的出版等工作;对全院的重大事项需提交院教授委员会讨论后才能通过,是院党委行政以 外的一个议事机构。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
通过学术权力的下移,Y大学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不断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并取得了丰硕的回报。以2009年的教育部基金、2010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申报为例,青年教师的申报数均占到了全校申报量的三分之一;获得的2009年度22项教育部项目中,有12项为青年教师获得,2010年度获得的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6项青年项目。
但从实践也可以看出,虽然通过实现学术权力下移,建立了教授委员会,初步实现了教授治学,在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事务中初步发挥了咨询、审议、决策作用。但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一段时间长期存在的管理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强调基层学院的管理自,就需要其承担更多的学术和社会责任,而校级管理层次更多集中在营造制度环境和协调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上来,但是现实中这二者之间的管理层次和管理能力都有待明确和提高;院系的行政管理模式更多的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而教授治学更多的强调教师自由学术活动的方式,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冲突;很多院级领导都是教授,自然也是教授委员会的成员,就形成了学术资源过于集中,一些教授掌握的学术资源过多,从而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下一步,学校继续做好以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学院制建设,进一步明确校级和院级行政的管理权限,管理重心下移,增强学院自我管理、自我运行的能力;加大院教授委员会的建设力度,发挥教授委员会在本单位各项事务中的核心作用;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院级学术组织更加合理,优化人才结构,创造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和平台;摒弃校级科研组织大包大揽的传统,优化院级科研组织能力,从而提高院教授委员会在基层学术管理中的自,对外争取更多的学术资源,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注 释:
①黄详林:高等学校的“学院制”与学院制改革问题,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关键词: 理工科研究生 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体系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全球化竞争的焦点。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是衡量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创新的需求比以前更迫切,因此切实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更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置于突出的地位。因此,加快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培养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以某高校软件工程方向近五年的研究生为分析对象,首先论述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PTAMM”培养体系,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说明。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是近些年来学术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发明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的能力。目前,国内知名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如何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实践。如: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其是为了促进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促进高校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人才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计划。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素质。此外,正在编写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纳入其中,可见国家对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关注度之高。但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并未很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根据中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0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研究生导师进行问卷调查显示[2],近50%的研究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随后,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对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别从思想品德水平、专业素养、学术伦理道德、专业发展潜力、外语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学术论文水平九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论文水平的均值最低[3]。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研究生在整体素质上仍存在一些弱点,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评价学生能力的手段片面、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弊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以不断加强知识创新培养逐步取代过去单一以传授旧有知识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创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创新能力培养是指教育机构在相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及评价与激励途径,从而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目前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创新教育在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传统的理工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运用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相对较少,随着知识的创新发展、技术的进步,所学与所用之间出现脱节;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和专业拓展,对理工科毕业生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知识更新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创新教育思想已融入各高校的办学理念中,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部分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工作,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各种途径,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4]。虽然高校对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的在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初显成效,但随着前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教育经费等教育资源突发性短缺,造成高校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方式、手段和力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片面。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其中的教学与考核有单一性和片面性的问题。它使考试分数依旧是衡量教学的标杆,这样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特别是使理工科学生成了“重理论、轻实验;重研究、轻实践”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惰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学生的创造理念和创制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多学科交叉不足。
研究生教育学科性体系突出,存在具体的理工科学科方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并不同的情况,造成理工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人文学科等)缺少通融,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正不断进行改革,比如文理科互相开设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一定范围的选修课等,但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先进的学科专业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无法满足人才、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骨干教师的国际交流不足。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者,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大教师对过程教育、项目教学、产学研结合等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推广力度,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师生比例不协调,扩招影响。
出现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必然导致教师精力不够,无法设计满足所有学生的教学、科研计划,导致所指导的学生无法掌握实际设计、开发的能力,使学生容易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思想。而且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导致整体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育机制,而这本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出现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创新能力的模式研究等成果[5-6],但是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因此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必然需要从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特点、培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理工科研究生的特点,建立“项目引导(Project Guide)―梯队建设(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学术氛围营造(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学术不端控制(Academic Misconduct)―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的“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 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以项目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单一的课程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因此要以科研项目作为引导,一方面使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等软件工程各阶段,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课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建立多层次学术梯队。
学术梯队是按照学科、专业或特定领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科研队伍,由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等组成。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学科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前沿,围绕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四级传帮带的“金字塔形”学术梯队,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奠定智力基础。
3.骨干教师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氛围的营造。
研究生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习思考,由被动吸收转向主动创新。学术梯队中的骨干教师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骨干教师除了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等素质外,更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组织进行各种学术讨论、学术报告、国际(国内)会议等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研究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4.防范学术不端行为,为提高研究生创造力提供保障。
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滋长,正在侵蚀学术的肌体,对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随着科研诚信工作的不断开展,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科研诚信是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5.健全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和制度。
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研究生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需要分析目前研究生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调动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给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引导。
五、实施案例
我们按照“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对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了创新式培养,平均每年入学硕士研究生20人,博士研究生10人,平均在校研究生人数55人。经过5年的实践,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项,获得省市基金近20项,年均发表科技论文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为了营造学术氛围,实验室加强了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同行的沟通,邀请了20余位业界专家来校讲学,选派骨干教师付美国、新加坡等地进行了学术访问,组织了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省市级的计算机学术年会,学院的CST(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论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在研究生毕业答辩环节,采用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主要检测学位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结果比较科学、客观,对于防范学位论文的抄袭、剽窃、伪造等典型表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有比较好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和组织管理,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获得立项8项,这些项目的成功申报,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训练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得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自信,同时学习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于科研所产生的兴趣更浓厚,一到下课时间就全身心地积极投入科研训练。同时除各年级研究生成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配备骨干教师作为临时学术指导教师外,还出台了《学术导师制度》、《实验室管理规范》、《编码规范》等制度。
在“PTAMM”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得到不断的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六、结语
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目前的高校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方式、手段和力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在论述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提出了“PTAMM”培养体系,并以某高校软件工程方向近5年的研究生为分析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未来我们还要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改革创新,并结合学科专业的实际和特色,形成自己的创新教育的培养理念和风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
[2]邹杰梅.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科学咨询,2011,10.
[3]郭雪娇,王冠杰.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3(74).
[4]云忠,汤晓燕.高等学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69-72.
[5]杨跃.挑战与回应:理工科院校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刍议[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0-75.
[6]陈芳艳,唐玉斌.论创新型理工科人才的培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8-100.
课题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
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5月30日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是创新创业思维的基础,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原料和支持。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包括在创新创业素质模型中,而且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就像一个洋葱一样,最表层的是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最里层、最核心的是创新创业的认知/态度和人格特质,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特征,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加要创新创业人格的锤炼和创新创业认知/态度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规范化,课程设置体现“范型过渡”的原则。课程体系规范化,即结合高校的实际,把通识类创业课程和专业化创业课程结合,采取分层次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通用的课程范型有四种:学科中心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学科中心范型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按学科的相互承续关系和内在逻辑体系,全面确定各类、各门课程。“三段式课程”就是其典型结构形态。这是一种“规定性”课程范型。活动中心范型、问题中心范型和能力中心范型,则分别从满足学习者活动需要、解决问题需要和培养能力需要,将有关知识、技能、态度等组合形成不同课程(模块)和体系。这三种范型都属于“形成性”的课程范型。创新创业教育应在吸取以“学科中心范型”的基础,吸收其他范型(主要是能力中心范型)长处的“过渡范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总学时在教学总学时中的比例;二是采取“三段式、四模块、多项实训穿插”的结构形态。即仍然沿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三段形式;分为“文化基础知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知识”、“辅助选修知识”四大模块,穿插安排若干项集中实训。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应整合优化专业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同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并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各专业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专业特点,注重创新创业人格教育、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安排,形成特定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创新课题;团队;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22-02
大学生是社会创新力量的带头人,是创新思维的活力源泉。在完成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是为知识的创新奠定基础,进而知识创新反馈知识传授[1-2],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努力才能让社会进步和发展,而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正是参与到创新课题的研究中来才得以体会和收获。在课外时间中,由杨阳亮等本科生组成的创新课题小组研究了关于《黄芩素对LPS刺激下的黑色素B16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的项目,对本科生的创新思维的开阔和书本知识的连接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本科生参与创新课题的问题
1.选题过大,理论知识要求高,学生知识水平不足。本科生做科研和研究生有所不同。本科生平时的科研训练有限,以掌握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为重点。所以本科生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研究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这样的基础下,本科生必须要选择适合自己科研能力的课题。而不是越高难的课题越合适,找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以内的课题才是明智之选。
一个合适自己理论知识水平的课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室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是我们对学习最深切的期待。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自我学习应在吸收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验操作的重要意义。
2.课题表述不清晰,不够投入。有些课题的理论内容过于烦琐,学生的理解范围有限,故表述内容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有些是学生在课题叙述上没有下足功夫,三言两语就叙述完毕,使审阅者摸不到头绪。这些都没有做到实验研究的认真严谨的态度。归根到底还是课题的不吸引人或是学生不够投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课题至关重要。
对于大学生不认真投入研究,半途放弃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科学研究免不了不断地重复探究,例如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培养,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情况处理等等。科学发现就是不断重复不断发现的过程,只有耐得住磨砺的人才能发现“珍珠”,坚持是开启创新科学研究的钥匙之一。
3.创新点局限。中国的教育理念是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所以在创新课题的开展中,学生的思路被束缚,创新点过于单一乏味。对此我认为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较为独立地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从而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理论,自觉地对在实践过程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从中学得新的知识,比在有限的课时内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点。
二、研究课题举例说明
内容。为了研究中草药黄芩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对炎症调整培养基(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后收集的上清液)培养的黑色素瘤B16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实验分四组即:(1)空白对照组;(2)RAW上清液组;(3)黄芩素组;(4)RAW上清液+黄芩素组进行实验。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T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瘤性。
本课题设计参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缜密的思考,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规范。首先通过文献学习,学到黄芩素是中草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应用于肝癌、乳腺癌、大肠癌、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上皮性肿瘤的研究的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本次课题。前期工作结果也表明,黄芩素明显抑制JB6 P+细胞的增殖。因此,本课题在理论上和实验上是可行的。其次,参与本课题研究的都是医学院学生,有较为丰富的医学方面知识,较充分了解本课题的基础内容。除平常理论学习外,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尤其研究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细胞培养技术,所作实验成功率较高。本课题医学院给予积极支持,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本课题时间安排合理,充分利用放假时间和周末时间,可按时完成任务。本课题组有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本科和硕士学生,有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可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实际实验操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克隆形成率与接种的细胞密度有一定关系,消化细胞一定要充分,接种一定要分散。迁移实验时,如果下层培养液和小室之间产生气泡,会减弱甚至完全抑制下层培养液的趋化作用。
三、大学生在创新课题的收获
1.创新课题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目前的医学生以90后为主体,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集体主义意识弱[3],所以参与一个创新课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团队的合作有利于丰富医学教学内容,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都缺乏专门的沟通能力、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内容,而科研项目的研究正好填补了教育的弊端。例如我们在做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成瘤性等实验中,没有团队的互相配合是做不到的。每一步遇到的困难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思考解决完成。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评价不是形成性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要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进入临床前、进入临床后、毕业前的考核等等,要在评价过程中突出评价的诊断[3]。
2.创新课题连接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现如今的中国式教育依然停在注重书本上的教育,老师讲述理论知识,抽象的描述知识,使知识变得枯燥乏味,也抹杀了大学生对科学的创新力。参加科研立项时,学生为完成项目,要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串联起来,并不局限与死记硬背,而是活学活用,真正掌握知识。
对于教师将教学内容还原在科研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应用,通过师生互动、双向沟通的形式,实施集体讨论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强调自主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从而激发创新力。
3.创新课题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大学生创新性计划”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强调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收获,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譬如黄芩素具有抗氧化、抗过敏等药理作用。是否可以应用到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就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四、创新课题的完善建议
1.学生方面。提高自主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减少失误次数,真正从创新课题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目前因本科生时间有限,并且知识水平亦有限,对科研内容的理解不全,从而失去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容易半途而废。或者在实验途中不能经得住失败的过程,削减了实验的热情。对此希望学生提高对自己获得知识的责任心,努力在失败中提高自己,充分运用所学的现有知识,并从实验中获得更多其他知识,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精神和面对失败的不放弃精神,真正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
2.教师方面。耐心教导本科生实验步骤,对学生的想法认真思考,互相学习,互相提高,通过创新课题的开展,把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团队互助精神,合理分配实验任务,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培训。
综上所述,大学生参与课外创新课题的研究不仅对团队合作识连接有极大帮助,而且对我国学生广泛缺乏的创新思维有可观的提高。用这种“科研反哺教学”方式[1],化枯燥的书本知识为实际的科学探究,是国家应该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昌祖,冯雯.大学“科研反哺教学”及其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71-74.
[2]刘咸卫.回归大学育人本真:教学的研究性与科研的教育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29-31.
[3]何怀伟,季湘年.试析高等院校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043-1045,1055.
Th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Innovation Research Project
YANG Yang-liang,ZhANG Yan,SUN Rui,SUN Pei-lin,PIAO Ying-shi*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Yanbian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Yanji,Jilin 133002,China)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09-01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体育教学的弊端,导致体育课程有名无实,流于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评价方式也不断变化与改进,但同时也遗留一系列教学方面的痼疾。因此,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创新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解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提倡“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体育文化,发扬体育精神的品格。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取得了一部分实质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一些流弊。首先,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高中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由于学生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的不同,高中体育教学并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身体情况与心理状况的全面考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局限于特定的运动项目与训练,缺少体育游戏的渗透,造成体育教学的枯燥乏味。最后,高中体育教学观念落后。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沿用落后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难以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
第一,教学思想的更新。体育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思想,一方面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与习惯,让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学习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第二,德育思想的渗透。新课改中提出三维目标体系,教学目标从双基走向一体化的三维目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思想的渗透,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励志故事来引导学生感受运动员所具有的耐力、毅力等方面的品格,通过各类比赛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体验比赛过程中所蕴含的体育文化与精神,从而将德育思想无形地渗透于高中体育教学中。第三,潜在智力的开发。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肢体活动的参与,还需要学生智力活动的参加,要将身体与脑力活动进行协调和统一。如在“篮球”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了解篮球比赛的相关规则,还要学习运球、带球及防守等方面的小窍门。在学习小技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己在实际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反思小技巧的运用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身体机能与体育运动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第一,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注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体育教学。比如,通过微课提供网球学习视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学习网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规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演练与实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如武术教学中,小组成员可以共同研究武术的基本动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语言来描述武术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与思维想象能力。最后,运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与兴趣。体育游戏充分体现出寓教学于游戏的原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第二,打造动态化的教学平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打造动态化的教学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提供机会,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在动态化的教学平台中,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意识,促进学生更加透彻、深入地理解体育活动的相关技能与战略战术。
四、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深化,体育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与关注。体育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琴.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摘要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保证体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实施,准备活动也是授课内容的前奏,本文采用各类研究方法对准备活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课准备活动创新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充分利用好准备活动时间,对于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目前中学的体育课准备部分内容普遍存在着公式化、教条化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不到新课改理念下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目的。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通过创新来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进行研究,从而剔除传统教学的病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合肥市包河区第二十八中学:七年级2个班、八年级2个班、高一年级2个班,共计260人。按照自然分班的形式把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高一年级一班作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实验班即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其余的班级为对照班即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
(二)研究时间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1月6日。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将准备活动分为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和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两种类型。笔者在教育实习期间对自己所执教的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发放自编问卷(共计14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等。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期刊以得到丰富的文献资料,经过对照比较、分析研究,作为问卷设计与理论依据。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区别对比教学,实验班采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安排组织准备活动的教学;对照班依旧实行传统教学方法,由教师来组织。
3.问卷调查法
就新课改理念下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现状,以及通过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等,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260份问卷,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形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教学目标过于单一,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身体得以充分的拉伸,起到身体的热身作用,但是设计的内容过于陈旧,缺少创新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惯性思维,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追求新意的空间。
二、对比
(一)对照班准备活动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形式和内容固定不变,所以对照班的学生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练习中,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于教师直接“给”的方法,一旦让他们自己做准备活动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更不高,不能很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教学效果一般。
(二)实验教学班的学生,因为参与到了创新体育教学的模式之中,经常接受现代先进的教育科学观念的熏陶和影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在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练习中,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认真、专注、用心,练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高,身心放松,精神上没有压力与包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三、结论
(一)新课改理念下中学生对体育课创新准备活动的喜爱程度很高。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教条化、固定化、单一化,反映了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创新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二)有66%的学生认为通过新课改理念下创新准备活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喜爱程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设计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用新课改理念来指导准备活动,对传统准备活动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准备活动中体现新的课改理念,使准备活动为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增添双翼,进而为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准备活动,应当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指挥者,学生是被指挥者的模式,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并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法进行开展,从而转变学生一贯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充分地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微信;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25-03
一、引言
我国本科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要求。顺应历史潮流,一大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类院校定位于培养掌握扎实理论知识人才的同时,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不断尝试与摸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策略,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当今社会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成为了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沟通工具。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校园传递信息的新方式,已成为大学师生的宠儿。学生用户基数大、依托QQ平台、人性化、互动性强、可发送语音、微视频等富媒体形式信息优势,使微信对于高校广大师生来说具有良好的承接性和粘性。如何通过微信这种让人乐此不疲的新媒体形式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让大学生爱上创业、敢于创业,将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人心,在高校校园中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浪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弊端
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在技能应用上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学生日常交流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求。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僵化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还是采取“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普通授课的方式来给学生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即使通过将学生竞赛融入课堂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依然以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毫无个性可言。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除此没有其他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自己的各种想法无法得到指点,无论是学生学科竞争中的创意还是真实创业中的点子,都无法得到共鸣与升华。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沟通陷入困境,这种僵化状态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甚微,成功案例也具有偶然性,众多优秀学生潜能无法发挥,创新创业无疾而终。
2.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尚待健全
目前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团委、就业办等部门组织,由于这些部门是并行关系,相互间不具制约作用,如果是各种学生竞赛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还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在常态化的创新创业中就会出现分工不明确、管理不规范、责权不清晰等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以教育机构作为载体和基础的,一直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沿袭传统教育模式,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形不成合理的激励与制约机制,由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成效甚微,特别是创新创业实践无从谈起。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应用型本科师资相对于高职院校,学历与职称略占优势,但实践能力略显不足,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本科院校,科研能力不足。正因为这样尴尬的角色,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从事管理或者行政职位的教师兼职担任,特别是创业教育很少有专任教师。为了响应国家近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方针,很多毫无创业经验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的专任教师硬着头皮上,以传统授课模式照本宣科,通过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只谈理论,毫无实践可言,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除了以上3个主要的核心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没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缺乏、学校重视不够、受传统文化制约等方面也是限制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微信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优势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媒体蓬勃发展,高校校@环境下广大师生的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信、QQ等新媒体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校园师生喜闻乐见的交流工具。大学生在新型的沟通方式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更乐意通过微信这种新型社交工具来与人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微媒体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势必挖掘出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潜能。毋庸置疑,构建基于微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具有明显优势。
1.微信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开创了创新创业实践新平台
微信平台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快捷,传播形式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微视频等富媒体形式,并且不受时空限制。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市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