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典建筑工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5 10:39: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典建筑工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古典建筑工程

第1篇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其对于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进行分析,并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工程结构加固的意义

 

结构加固技术,就建设中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满足结构的要求,提高建筑工程安全、耐久性和适用性。主要意义是反映在建筑结构加固,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按照规范,建设建筑设计应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混凝土结构需要满足应用程序的需求结构,保证刚度、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然而,在构建应用程序,可能会改变建筑功能,使载荷分布,和负载值变化和设计冲突,导致建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或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容易导致建筑结构的损坏,造成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2.建筑工程加固的原则

 

2.1全面考虑

 

建筑工程加固方案设计时,必须全面地考虑与分析整个建筑的现状及加固的效果,并综合考虑,防止出现局部加固后影响整体的抗力。

 

2.2结构与构件加固并重

 

当建筑的部分构件出现安全问题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同时要考虑结构体系的加固。有时某个特定构件加固完成后,其强度与刚度的分布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另外,构件连接点的加固同样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2.3局部与整体加固并重

 

当单个组件钢筋加固不会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可以部分强化。建筑结构的安全发现问题时,需要建筑结构的整体核算,重视结构的完整性。首先评估组件的整体性能,从整体的角度强化设计,确保建设加强整体的安全性。

 

2.4临时与永久加固区分

 

建立临时加固效果保持时间短,可以适当减少在设计加固方案的要求。但是对于那些需要永久性加固的施工部位,必须保持一个更高的水平,实现加固耐久性的设计效果。

 

2.5简易实用、安全可靠

 

加固应做到简易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外观规整,有一定的美观效果。

 

2.6经济合理与趋利避害

 

加固应考虑经济合理、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影响正常使用时间,保留有用的结构和组件的同时,减少和抵抗不利因素的影响(如高温、腐蚀、冻融、振动、结算等),保证加固后结构的耐久性。

 

3.建筑工程加固设计方法

 

根据加固施工机理不同,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可以分为直接加固法和间接加固两类,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加固施工,具体情况如下。

 

3.1直接加固法

 

3.1.1加大截面

 

加大截面加固方法也称为外包增强法,它是增加截面面积等措施,使得增加部分和原来的部分能更好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承载力。填补铸造部位在一个变拉区中,为增加的钢筋起到强化保护和粘结效果,一方面,增加了构件等有效高度,使组件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加刚度,加固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们通常采用植筋锚固对新增添的钢筋结构进行加固。这种加固方法是经济、有效,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但是施工比较困难复杂,工作量也较大,工期的延续时间长,对房屋的外观、净化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1.2粘钢

 

该方法主要用于建筑物中构建承载力不能满足实际载荷的位置,比如正截面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或斜截面等处的加固处理。其原理是通过在加固位置表面黏贴钢板的方法来提高构件承载能力,具有施工简单易行的优点。

 

3.1.3粘贴纤维增强塑料

 

和钢筋的粘度方法类似,该方法用于加固材料高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材料主要由胶水粘合树脂和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的优点,相对于金属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腐蚀、防潮、耐用,价格低廉。较大的缺陷是很容易燃烧,需要经过专门的耐火处理才能使用,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结构。

 

3.1.4有黏结外包型钢

 

有黏结外包型钢,是在加固位置外边缘包覆型钢或钢板,再使用环氧树脂灌浆处理,将钢和需加固的对象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经这样处理的组件,拉伸和压缩面积大大增加,对于正面载荷的承受力同步提高,截面刚度也明显增加。

 

3.1.5绕丝法

 

此技术主要用于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低的钢筋的一部分,也可以使用在需要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情况下。

 

3.1.6锚栓

 

此技术对需加固对象的钢筋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一般用于强度等级为C20至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和加固处理。不能用于轻质结构或风化严重、强度下降的混凝土构件。

 

3.1.7置换混凝土

 

该方法具有加固处理后对建筑物净空没有影响的优点,缺点是作业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不足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处理。

 

3.1.8碳纤维布

 

碳纤维布材料,具有耐腐蚀、强度高、重量轻、温度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等属性,由专业人士的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实践研究表明:碳纤维布能进行抗震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梁抗剪和抗弯承载力,从而达到梁加固和改善机械的结果。碳纤维布强度高、弹性大,横向加固时,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伸展性和承载力。其机制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碳纤维布横向包(类似于抗剪钢筋),与钢筋共同承受剪力。碳纤维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比钢的抗拉强度好,这相当于提高配筋率和剪切能力,出现开裂后构件的变形程度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碳纤维横包,还能够对内部的钢筋混凝土起到束缚作用,受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达到最大值应力后,横向变形将大幅增加,使得环向约束力增大,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逐步平缓下降,以减轻混凝土的破坏程度,明显改善部件等的延展性。

 

3.2间接加固法

 

3.2.1预应力水平拉杆

 

使用预应力水平拉杆对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加固。在预应力和外部载荷的作用下的增加同步效果,在沿轴向张力杆形式,通过杆端锚固力,传递给组件使其受到偏心压缩作用。偏心压缩的影响下,构件所受外部载荷弯矩部分抵消,构件所受净外部载荷下降,提高了安全稳定。

 

3.2.2增加支承

 

构件受外部负载力臂长度和负载的大小的影响,通过增加支点,减少杆的长度,从而有效降低组件加载弯矩。增加锚固加固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和容易使用,缺点是最初的建筑结构,削弱建筑劳动力,减少使用空间。

 

3.3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技术应用

 

3.3.1植筋技术

 

该技术用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连接和锚固,方法简便易用,高效可靠,即可使用普通钢筋也可使用螺旋式锚筋,是当前房屋建筑混凝土加固改造工作中的主要方法。

 

3.3.2托换技术

 

该技术常见的具体实施形式有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几种。技术综合性较高,也是目前常用的钢筋工程的建筑技术之一。

 

3.3.3裂纹修复技术

 

该方法针对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问题应当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针对混凝土开裂,严重形式的形成原因,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修复,保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保证其使用寿命。裂纹修复技术适用性广泛,对当前建筑混凝土裂缝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

 

4.结语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中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全面把握工程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明确设计目标,对加固对象的原有结构和新增体系进行细致分析,科学规划施工方案,综合考虑方案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最大限度地达到使用要求,实现预期的加固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对策

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散布着许多颇具特色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积淀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因此,保护好这些古建筑,利在今世,功在千秋。而对古建筑进行适当的修缮,是保护它的文物价值,即保护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确保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保护我国古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1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以原有的实测图为基础进行考查,将破坏部位、程度绘在图上。对各结构、构造的裂、腐、歪、错、脱、残等认真勘查。对装饰、照墙、地面等破坏情况可进行拍照记录。

(2)在现场认真勘察破坏现状时,还要进一步分析其破坏原因,了解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以便在重修设计时参考。

(3)查阅有关历史档案和历代修理文献,确定修复年代,研究每次修理的增减构件和演变过程等,为复原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对破坏程度进行鉴定,鉴定依据主要有:①看破坏速度,确定是动态或相对静态;②看破坏是否到了极限状态,如梁枋的下垂度超过梁跨的1/100、塔的重心偏离大于直径的17%、梁枋的腐朽面积大于1/6、砖石墙体向外倾斜尺寸大于底宽的1/6等均为破坏极限状态;③看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破坏外因的严重性;④看平面对称的变化程度。

2维修工程的分类

现行进行的古建筑维修工程大体可分为6类:保养工程、抢救工程、修缮工程、修复工程、迁建工程、复建工程。修缮工程又分为大、中、小修3种。中修是指翻修整个屋面,更换部分大木构件。大修指全部落架修理,有时可以局部进行复原。

3维修方案的拟定

维修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最为重要,如果方案选择不妥,或会产生破坏性修复,或会损失原有的文物价值,或会造成经济和人力的浪费。维修的原则是:①能小、中修的尽可能不大修;②修旧如旧,不要画蛇添足;③以治本为主,不要仅治标,徒求表面焕然一新;④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材料和传统施工方法,维修的范围尽量小,附加的东西尽量少。

4 关于修缮保护文物建筑使用新材料、新技术问题

在修缮保护文物建筑时,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大多是无可非议的,甚至建造起大型公棚,在工棚内施工修缮,也是完全应该的。但有的用机械镟制圆形构件(如柱子、椽子等),代替手工制作,改变了原有的工艺技法,是不可取的。还有的用电脑制作板门、枋材和各种平面型木构件,甚至有的用机制砖瓦、石料、栏板、望柱等,代替手工作品。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观感效果和文物建筑的历史原貌是有很大差距的。更重要者,在修缮文物建筑时使用钢筋混凝土代替承重木构件或加固基础,这需要慎重考虑甚至坚决反对的。因为许多现代化材料耐久性很差,水泥100年老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木构件60 年老化,用它们修缮保护文物建筑,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损坏的更惨更严重,而文物建筑多要保持数百年乃至千年以上,它们相互间的耐久性极不协调。因此,许多新材料代替木构件、砖石构件或加固基础都是不可取的,它不仅改变了文物建筑的质地和原状,而且给后人带来许多麻烦。有的同志用水泥加固原有的夯土或灰土基础,还有的同志用水泥灌注殿顶脊兽内空隙,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应该说,保护文物建筑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一劳永逸,短期行为对历史遗产是极为有害的。

5施工组织和工程验收

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前应把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说明书和工程预算汇总后上报有关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才能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如下工作:

5.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包括审查施工方法、进度计划、人工计划、材料计划、场地布设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等。力求切实可行、科学部署,运用新技术,做到好、快、省。

5.2修旧如旧

我国古建筑基本上以土、木、石、砖、瓦、竹、石灰、五金和油漆彩画等为建筑材料,一般修缮时的配料原则是原来是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非因安全问题应不用或少用新型建筑材料。补换材料的质体、强度、尺寸、颜色等应尽可能接近原材料。补换材料可换可不换的尽量不换,非换不可的坚决换。古代工匠修建古建筑时是用刨、锯、凿、墨斗、平尺、规矩等工具手工操作,维修时最好也能体现和保持这些工具和工艺。

5.3对施工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理

要掌握修缮原则,熟悉设计要求,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及时做好施工隐蔽记录、检查验收记录并及时进行报验,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理。

5.4做好施工周边协调

文物和古建筑的维修质量要求很高,部门关系比较复杂,一般都要成立一个能代表各方的维修领导机构,以便协调关系。

第3篇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71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2-058-02

1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古建筑复修、返修,新建、重建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仿古园林建筑也不断兴起。南京净觉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清真寺,是明朝古寺,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著名的清真古寺之一。100多年来,没有大修过,一方面因为寺内的潮湿、渗水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就是白蚁。“地势低洼,地面潮湿,木地板不容易保存,潮湿导致白蚁很多。由于年久失修,大殿、二殿甚至成为危房,已经不能使用。根据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和设计研究所的设计修缮方案。本次修缮通过顶升大殿、二殿、望月楼建筑,重做基础使得修缮后大殿、二殿院落最低处与净觉寺牌坊外升州路标高相持平。通过更换腐烂构件或加大构件断面尺寸以提高木结构安全性,增设防水措施解决建筑受潮严重等问题,保留着原始的格局与建筑风格。

2 修缮的原则

2.1 大殿、二殿、望月楼修缮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修旧如初。净觉寺原本的建筑框架和格局完整保留。原来框架全部不动,保留着原始的格局与建筑风格。

2.2 此次修缮工作主要就是“抬高”。“大殿和二殿都抬高约1米,大殿院落抬高0.5米左右,内院设置落水口以及排水管,进行排水,大殿台明做地垄,通风层进行通风,墙体按原来的做法重砌,下部加防水层。”

2.3 为了保有净觉寺的历史风貌,修缮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构架,檩条根据结构可靠性鉴定及抗震鉴定结果,断面不足者,沿用原有型制工艺,根据设计尺寸加大断面或增加连机,尽量保留梁枋等有雕刻的构件。在木料的选择上选用优质杉木,油漆也使用传统材料及工艺,不使用调和漆。

2.4 除了设计中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而采用的加固材料外,其他所有维修更换的材料都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型制、原工艺。”

3 监理质量控制原则

3.1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动态管理、跟踪监控”的方法,积极主动,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强控制,重点做好事先和事中控制,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如石作工程、外墙清水砖的砌筑、屋面板瓦的铺贴、木作工程)。

3.2 坚持以人为核心,监督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强化承包单位的自检质保体系的运转,督促质检员的到位履行职责,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度,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包单位尽量配备有丰富仿古建筑施工经验的泥水、砖雕等班组,同时也要加强培训,提高操作工人素质业务水平;做好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技术难点。

3.3 坚持质量标准,以工程质量标准作为检查评价施工质量的尺度。严格执行监理工作程序(如严格要求承包单位执行有关材料送检制度,坚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使用,注意清水砖的宽窄差异,色差明显的清水砖、砖雕不得使用,操作中被损坏的砖、瓦及时更换等工作)。坚持本工序质量未进行质量验收确认不予签认,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 重点部位质量控制要点

4.1 基础工程。古建筑的基础工程,已经不是利用传统的施工方法,而是利用现在的施工规范和现浇混凝土,采用地梁结构进行施工。但作为古建筑基础工程由于自身建筑物的特点,一般都有台基,所以在基础施工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各个板块的水准点的控制。一旦控制错误,计算误差将造成整体建筑的失衡,建筑物的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布局将会被打乱。

在监理过程中,对于基础工程的施工,我们要时时监控各个板块水平点的标定,要跟踪施工方土的质量。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夯实,严禁采用水压一次性夯实。

4.2 石作工程。在古建筑的施工中,石作工程的量比较大。从基础的施工中,台基构筑中就涵盖了许多称呼不同的石作构件。其次是柱子下端的托石又称柱础,根据其使用部位不同,又有垂带石、踏跺石。以上这些石构件在古建筑的施工中是比较普遍,所以古建筑的石作施工,我们首先要熟知各个石构件的名称,其不同的使用部位,这样才便于我们选材,打凿加工。在古建筑的石作施工中,由于设计要求的不同,我们还会碰到名目繁多的石构件。如须弥座的制安在选材和施工的工艺要求都特别高,为了体现古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石作工程中的各种石构件,就其安装的部位不同,有的要求制作细腻、小巧玲珑,有的要粗犷、奔放厚重,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监理过程中去体味、揣摸。

施工监理中,我们依据设计的要求,根据所承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历史年代的定位去选料。对不同的石构件,要根据安装的部位、使用的功能,确定其制作的精细程度,控制好它所应该体现的文化内涵和装饰效果。在古建筑中石作构件都是一次成型,所以施工质量的监理不仅仅是一个结构稳固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体现美学文化价值的问题。

4.3 大木作工程。古建筑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木制结构为主房屋构架,它是梁、柱、枋、檩、斗拱的制作和安装,习惯上就叫作大木作施工。在大木作施工中,质量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木材的材质符不符合施工要求,如出现腐材、虫眼、弯扭等。其次在木构件的制作过程中尺寸和位置要准确。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榫眼的凿要到位,一般入榫都要求燕尾榫入槽;入榫处及木材与砖石衔接处都要进行防腐处理。在进行屋架穿斗安装施工阶段,必须细心检查屋架的校正,木构件的安装是否到位等。要监督施工方进行跟踪检查。安装完毕以后要测验每一个部位的墨心尺寸、柱梁、枋是否在相互垂直交叉的轴线上。柱子是大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构件,主要功能是用来支撑梁架的。由于年久,柱子受干湿影响往往有劈裂、糟朽现象。尤其是包在墙内的柱子,由于缺乏防潮措施,柱根更容易腐朽,丧失了承载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做不同处理。

大木作施工就是要做到严格控制进场木料的质量标准;对制作好的木构件要督促施工方堆码整齐,放在通风透气敝日的场所;对榫头、榫眼要进行防腐处理;斗拱件的制作安装要特别注意中到中的等距安装,轴距一定要一致;大屋架穿斗安装完毕,校正好,要进行铆固。

4.4 墙体工程。由于房屋需整体顶升,墙体基础需要重做,故墙体须全部拆除,在拆除之前应先检查柱根,柱头有无糟朽,如有糟朽应墩接好,严禁先行拆除再墩接。然后检查木架的榫卯是否牢固,特别应注意检查柁头是否糟朽,如有糟朽,要及时支顶加固。除屋架特别牢固外,一般要用杉槁将木架支顶好。尤其是在木架倾斜的情况下更应支顶牢固。凡是整砖整瓦一定要一块一块地细心拆卸,不得毁坏。拆卸后应按类分别存放。拆除时应尽量不扩大拆除范围。

4.5 屋面工程。本工程屋面采用蝴蝶瓦屋面。作为古建筑,其屋面一般不外乎于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和攒尖;不论何种屋面,均由苫脊、瓦面、正脊、重脊、戗脊、博脊、角脊等有关部分组成。所以对屋面的施工,需要我们对传统施工工艺有一个全面了解,对屋面盖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各种屋脊的施工制作工艺要熟悉。古建筑由于房屋的品位等级的不同,其屋面的变化也有不同。对屋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我们监理人员要把握两个要素:一是屋面防水的问题,二是屋脊的变化起伏是否达到设计效果,是否体现了古建筑的美学价值。这也就是屋面施工监理过程中应该把握住的两个重点。

屋面瓦片拆除屋顶时,施工人员详细记录下屋面构件的尺寸、样式,按照原尺寸、原样式重新烧制屋面瓦,并要求使用密实度高、质量好的小青瓦。

现在大量的仿古建筑的屋面是现浇砼斜屋板面,与传统的屋面防水有截然的不同。真正的木式古建筑屋面有望板设计的宫殿式建筑,现在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两油两毡,但做下来还是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根据长期的跟踪观察,古建筑其屋面防水,还必须采用泥背、锡背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水、防渗漏、防腐的效果。防水层处理完以后开始盖瓦,盖瓦时铺成的灰条要均匀,盖筒瓦时下面的灰要充实,灰不能过多外溢。屋面瓦盖完后,对每垄筒瓦沟进行均匀的勾缝补隙,瓦沟逐步清理干净,达到用灰不见灰。对于这些细节,施工中要特别注意。

4.6 地面工程。古建筑铺筑石一般叫墁地面,墁地又分室内地面,室外散水,甬路和海墁。我们这里要谈的主要是室内地面仿古青砖的铺设。室内的细墁砖地面,首先要用素土或灰土夯实;然后抄平拴线,即按设计标高抄平,并在房子两侧和正中按抄平拴线作铺设标志;接着冲趟、墁地。冲趟是指在靠近拽线的两端各墁一块砖,作为墁地首样,然后按此开始铺泥墁砖,抹缝口灰和刹趟。宫殿式建筑室内墁地,要对墁砖地面进修补冲刷打扫,待地面干后,用生桐油在地面上反复涂抹或浸泡,使地面光滑耐久,这就是古建筑地面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

砖地拆揭之前要先按砖趟编号。拆揭时要注意不要碰坏楞角,如有不全,要按旧砖尺寸重新砍制。可用的砖要将砖底和砖肋上的灰泥铲净,如发现砖下垫层下沉必须夯实。如果局部下沉或酥碱或残缺,应及时整修。揭墁时必须重新铺泥、揭趟和坐浆,决不可以干墁(金砖除外)。新墁的砖要用礅锤以四周旧砖为准找好平整并使缝子合适(松紧程度要同原地面)。如新砖细墁,最后要攒生桐油;全部旧砖揭墁或旧砖替换,不攒生桐油。如果地面较好,不需要做较大的整修,而建筑本身又有文物价值,需加以保养时,可用大量生桐油浸泡地面,然后将表面的桐油铲去,最后也可在砖地表面再涂一层蜡。

5 监理质量控制主要方法

5.1 做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努力做好主动监理、事前监理,使每道工序都置于监理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督之下,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验、跟班旁监和随机抽查等方法,采取必要的检查、测量、试验、观察等手段验证、判定工程质量;而对于后期装修阶段施工,如清水砖砌筑、屋面瓦铺设等施工时,采取界于巡视和旁站之间的方法,而问题突出须解决时也采取类似于旁站的方法,加大对这些工序的质量动态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改进,以确保整个装修效果。

5.2 设立质量控制点,根据与承包单位共同制定的质量关键部位、重点工序来重点控制。关键部位,如梁柱接点、钢筋接头及水电关键部位安装等;薄落环节,如清水砖砌筑、坡屋面细部处理等。还有要注意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重视。针对质量控制点,要事先分析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控。

5.3 严把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验收关。同时,也对其存放、保管条件及时间也实行控制;某些工程材料,如清水砖、砖雕原材,订货时要一次订足、备足货源,避免因分批采购而出现色泽不一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体观感。

5.4 发现不足之处或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力求砖雕做到线条优美、比例协调、艺术美观,达到设计效果。

5.5 督促承包单位做好成品、半成品保护,对承包单位成品保护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经常性检查,如清水墙边角、窗边叠砌、柱头等是最容易碰坏的;要避免因成品保护不善造成操作损坏或污染,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5.6 注意质量记录资料监控,在施工过程中,督促各承包单位工程技术内业资料做到及时、真实、规范、完整,相关各方人员签字齐备、字迹清楚、结论明确。

总之,以上是笔者在古建筑工程修缮质量监理控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体会。经过我们的监控、努力,该工程经过省、市有关专家验收达到了合格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辉平.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改建实践[J].建筑施工,2003.7

2 余军.浅谈古建筑修缮[J].施工技术,2004.6

第4篇

关键字:建筑物;结构架固;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物结构加固法简介

自从人类有建筑以来,就出现了结构加固这个传统行业,但在过去,因为人们习惯于把加固和维修完全等同,所以技术水平提高不快,没有形成一门科学近十余年来,结构鉴定和加固改造技术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已有建筑物的加固较新建建筑物更为复杂,它不仅受到己有建筑物原有条件的种种限制,而且这些建筑物往往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起因往往错综复杂,有的无案可查有的则相当隐蔽。另外,己有建筑物所采用的材料因年代不同,经常与现状相差较大。一般情况下,在确定己有建筑物加固方案时,应周密考虑,严格遵循工作程 和加固原则。

建筑结构加固法的应用原则

建筑物结构加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现有建筑物的功能和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其结构得到改善,满足建筑物加固的原则。在加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条件和施工的周期以及施工的各类要求和注意事项,这其中加固的方案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设计包括了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和方案的筛选等等,在考虑和研究了相应的加固方案后,要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论证得出相应的详细设计,总的来说,建筑物加固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提高加固的效率,是加固可以发挥综合作用,不仅要提满足建筑物的加固要求,也要进一步的满足建筑物其他功能的提高,例如,如果除承载力不足外,钢筋混凝土校还存在刚度偏低的问题,则可考虑外包混凝土的加固方案。如果结构构件存在高温、冻碰、化学侵蚀等造成的损伤以及保护层厚度不足等缺陷, 在选择加固方案时也应同时考虑

(2)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建筑物原有新能的负面影响,例如,常见的建筑物中,民用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都有各自的主要功能和特点,不能因为使用了建筑物的结构化加固方法后,就对其原有的新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加固后的建筑物其美观和外形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情况都要得以相当的重视,同时也要避免对原有装修结构和装修效果的影响。降低加固所影响到的建筑物原有的功能,加固的一个重要前提。

(3)加固过程中为了充分的降低加固成本,要保证加固中新旧材料的同时使用,避免造成的浪费,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的安装加固计划进行相应的指导,拆除原有建筑物内的一些不合理的部件,通过加固材料进行补建,以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寿命。同时要通过临时卸载、临时支顶或采取预应力加固的方法等,减小应力滞后现象,充分发挥新增部分的作用。

三.建筑物结构加固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钻孔锚筋方法

钻孔锚筋方法特点是,(1)工艺简单,锚固快捷,安全可靠。(2)应用范围较广,在结构加固、补强、新老结构连接、补埋钢筋、后埋钢构件等方面均可应用。其适用范围有:混凝土墙及砖墙加固采用增加混凝土截面厚度补强方式加固。为增加原有砖(混凝土) 墙与新混凝土墙之间的连接, 采用钻孔锚筋技术。结构本身的强度和钻孔锚固的强度如能满足设计要求, 均可应用本工法。

喷射混凝土补强技术

喷射混凝土补强技术特点有:(1)喷射混凝土施工可保证结构整体刚度,简化工序,节约大量模板材料,加快施工速度。(2)喷射混凝土密度高,强度和抗渗性较好,可以节约混凝土。(3)对混凝土,砖墙面有较强的粘结力。(4)可通过输料软管在高空或狭小工作区间向任意方向施工喷射。(5)可在拌合料中加入速凝剂,可以大大缩短工期。(4)工艺简单,施工机动,灵活,高速,高效,有较广的适应性。其适用范围有:(1)建筑物墙体、柱、梁加固补强。(2)大型构筑物的补强。(3)局部或全部更换已损伤混凝土, 填补混凝土结构中的孔洞、缝隙、麻面等。

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特点:(1)简单、快速、不影响结构外形,缩短工期。(2)粘结剂的粘结强度高于混凝土,使加固体系与原构件形成一个良好的整体,受力均匀。(3)粘贴钢板所占的空间小。(4)大幅度提高结构构件的抗裂性,抑制裂缝开展,提高承载能力。(5)施工时对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小。这种方法的有:适用范围有:(1)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2)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5-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3)当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15 时, 不宜采用本法加固。

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

碳纤维布加固修补结构技术特点:(2)高强高效,适用面广,质量易保证。2)施工便捷,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现场固定设施, 施工占用场地小。3)耐腐蚀及耐久性极佳。4) 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原构件尺寸。其适用范围:(1)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如梁、板、柱、屋架、桥墩、桥梁、筒体、壳体等结构。(2)基层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不低于C15。(3)施工环境温度在5 -35 范围内,相对湿度不大于70%。

粘贴纤维材料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材料在我国逐渐兴起,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利用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纤维布粘贴于混凝土表面,从而达到对结构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结构加固中常用的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G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AFRP(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传统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高强高效。在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强度的特点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改善其受力性能,达到高效加固修补的目的,对于柱的抗震加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施工便捷。施工工效高,没有湿作业,不需要大型施工机具,无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三是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及耐久性能。四是施工质量易保证。五是FRP 材料质量轻且薄,粘贴后每平方米重量不到1.0kg(包括树脂重量),一层粘贴后厚度仅1.0mm 左右,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原构件尺寸。

四.总结

对于上述加固方法,国内外的很多科研机构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且大都已经用于实际工程中。然而,这些加固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除去带有共性的化学腐蚀问题外,像粘钢加固法,还会增加构件自重、结点不易处理、施工难度大等。因此,在实际加固时,应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技术含量高的加固技术。FRP 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土木工程领域受宠的新型材料,尤其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更能发挥其突出的优点。FRP 具有很大的研究推广价值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种材料必将得到广 泛的应用。我国拥有巨大的建筑市场,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相信FRP 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将有美好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董鸣.谈现代建筑物的加固技术[J];山西建筑;2003年18期

杨云峰.试谈砌体结构的加固技术[J];经营管理者;2009年08期

郑仁亮;王逢朝;王全凤.混凝土结构传统加固技术特性及缺陷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年04期

柯长仁;蒋俊玲;蒋沧如.轻钢龙骨结构体系受力性能的比较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第5篇

关键词:高处坠落管理不到位环境不安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处的特点,分析事故成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根据全国近几年所发生事故的主体看,往往由于不懂操作技术而造成事故的比例较小,仅占事故总数的6.4%;而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由于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主要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凡作业离地面越高,冲击力越大,伤害程度也越大。但也得注意亚高处坠落的预防。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尚有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缓,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或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种糊涂观念,如“飞鸟拉粪,哪会落在我头上”、“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脚”等,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在行动上表现为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

(7)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

(8)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

(2)材料有缺陷。如竹杆使用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

木杆使用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中心眼的木杆,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设施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无防滑措施。

3、方法不合适:

(1)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3)登高作业前,未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

4、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未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3)安全教育不到位。如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或未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使他们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草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5、环境的不符合:

(1)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事露天主空作业。

(2)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三、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1. 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当调离岗位。

除应当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对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的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处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的安全防护工作或将其调离岗位。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100kg重的沙袋从10m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悬空作业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三宝必须三证齐全。

3.控制操作方法因素,防止违章行为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程,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4.控制组织管理因素,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控制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应当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业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5.控制环境因素,改良作业环境

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之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认真检查和清理。

第6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建筑工程;估算指标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的编制背景

电力建设工程2006年版预规、定额体系及《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12年水平)》颁布后,相关部门又没有新定额体系下2012年水平的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这就使得我们在内蒙古地区项目投资决策、应对投标紧要关头及方案优化设计时缺少一套速算的方法,所以在总结了近年来内蒙古地区300MW机组火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的基础上,优化选择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合理确定工程量,应用此版标准和定额体系,完成了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2006年版定额)的编制,为今后内蒙古地区火电工程各设计阶段专业方案比选、投标过程中及时准确决策提供一个便捷的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2、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级建筑工程典型造价适用于设计单位在进行内蒙古300MW机组火力发电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编制,也可作为业主单位及投标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和方案比较的依据。

3、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的价格水平

3.1综合工日单价

电力行业定额建筑工程基准人工单价26元/工日。根据内电定【2008】2号文件调整工资性津贴,地区工资性津贴调增 0.8元/工日。人工工日单价调整执行内电定【2011】8号文,调增 14.23元/工日。

3.2材料单价

以北京地区2006年第一季度预算价格为基础综合取定。定额材料价格与2012年年底内蒙古地区的材料价差在编制年价差里考虑。

3.3.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按照《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06年版)》取定并按内电定【2013】1号文对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分进行调整,调整值作为价差处理,只计取税金,计入编制年价差。

4、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的使用方法

4.1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主要用于领导的宏观控制以及在缺乏必要资料条件,无明确设计资料的情况下的工程框算和投标决策时初步预测较大方案差异的大体投资差值或同地区类似工程的造价参考;也可供各专业设计人查阅同地区同机组等级建筑工程主要工程数据的参考值。

4.2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不区分地区差异。主要用于各专业科室设计人具体技术方案的比选和较小方案的费用估算。

4.3建筑工程估算指标已按相关文件计取各项费用,可直接使用,不进行取费。

4.4其他工程数据仅为参考值,使用时具体分清数据适用范围,结合实际工程可酌情调整。

5、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的调整方法

5.1外部条件引起的工程投资的调整

建筑工程典型造价适合于同地区同机组等级的工程,当实际工程的外部条件与典型造价提供的外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时,应该利用现行定额体系对投资进行必要的调整。

5.2自然条件调整

建厂自然条件一般指抗震设防烈度、地基承载力、风压等。本典型造价和估算指标对应的自然条件基本值是: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基承载力为2kg/cm2、风压40 kg/cm2。如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劣于本估算指标对应的自然条件时,一般采用用对因改善自然条件而增加的工程量进行投资估算,并将结果单列或计入相关单位工程的方法加以解决。除非情况特殊,使得实际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地基承载力、风压等自然条件一时无法确定,方可考虑采用调整系数。

5.3其他调整方法

参照《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及使用指南、《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及使用指南等。

6、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的不包括下列内容

6.1本估算指标未包括顶管、喷锚、水上施工、铁路、桥梁等专业定额子目,应用时参照有关专业定额使用。

6.2本估算指标未考虑高海拔、高纬度、酷热、严寒等特殊自然条件下施工的项目。

6.3估算指标中不包含采暖、通风、空调、除尘及减震设备等所有设备费。

内蒙古地区300MW火力发电机组建筑工程估算指标体系附表

附表1. 300MW机组火电工程内蒙古地区建筑工程估算指标表

指标编号 项目名称 指标单位 指标数量 指标值 主要技术条件或结构特征

TZB-A 热力系统

TZB-A-1 主厂房本体(褐煤炉) 元/m3 320066 305 钢筋砼框、排架结构,主厂房采用汽机房、煤仓间、锅炉房三列式布置,汽轮发电机组纵向布置。汽机房跨度为30.0m,柱距9.0m,汽机房总长度136.80m(15x9.0+1.8),运转层标高12.60m,屋架下弦标高为27.40m,吊车梁轨顶标高为24.6m。煤仓间位于B-C轴线之间,跨度12.0m,煤仓间总长度145.80m(16x9.0+1.8),共设七层(局部八层)。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总量5508m3,框、排架混凝土总量10085m3,钢结构4138t,混凝土屋面及楼面板26415m2。

TZB-A-2 主厂房本体(CFB) 元/m3 264683 323 钢筋砼框、排架结构,主厂房采用汽机房、煤仓间、锅炉房三列式布置,汽轮发电机组纵向布置。汽机房跨度为28.5m,柱距9.0~12.0m,汽机房总长度145.80m,运转层标高12.60m,屋架下弦标高为32.50m。煤仓间位于B-C轴线之间,跨度12.0m,柱距9.0~12.0m,煤仓间总长度145.80m,共设七层。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总量5915m3,框、排架混凝土总量8480m3,钢结构3185t,混凝土屋面及楼面板27942m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7月26日的《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2006年版).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7年11月9日的《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2006年版)》.

[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7年2月8日的《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6年版)》.

第7篇

【摘 要】在集中供电方式中,主变电所的电力变压器工作的可靠性对整个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状况,熟悉变压器故障的形成原因,加强巡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能有效降低变压器故障率,提高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力变压器;常见故障;巡视检查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中供电,即由几个集中供电的主变电所向沿线各个变电所供电;另外一种是分散供电,即由电力系统引出35kv母线向沿线各个变电所供电。在集中供电方式中,主变电所的电力变压器工作的可靠性对整个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该电力变压器从投入工作就要求他不间断的工作,由于自身的发热以及夏天的雷雨,高温,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据统计,大多变压器烧毁后故障有高低压接地、匝间短路、三相绕组不平衡等等。这些故障原因有许多种因素引起,造成了各种各样变压器故障。因此,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状况,熟悉变压器故障的形成原因,加强巡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能有效降低变压器故障率,提高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一、变压器故障

变压器故障主要发生在绕组、铁心、套管、分接开关和油箱等部位。最常见的故障是绕组故障,其中绝缘老化和层间绝缘损坏的是最多的;其次是套管损坏,分解开关失灵,绝缘油劣化等。

1、绝缘老化。

随着闭塞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轨道交通的车隔越来越小,车流密度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供电系统的负荷不断增加。如超负荷运行,变压器的绝缘将加速老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绕组稍受震荡或略微受摩擦绝缘即可完全损坏,导致匝间或层间短路。绝缘老化后绝缘性能也明显降低,遇到过电压时容易击穿。

2、短路引起的故障。

变压器短路故障主要是变压器出口短路,以及内部引线或绕组间对地短路,当变压器发生二次侧短路、接地等故障时,二次侧将发生高于额定电流20~30倍的短路电流,而在一次侧必然要产生很大的电流来抵消二次侧短路电流的消磁作用,如此大的电流作用于高电压绕组上,线圈内部将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致使线圈压缩,其绝缘衬垫、垫板就会松动脱落,铁芯夹板螺丝松弛,高压线圈畸变或崩裂,导致变压器在很短的时间内烧毁。变压器二次侧短路也是造成变压器器损坏最多的故障。

3、过电压引起的故障。

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4、渗油及套管闪络。

渗油是变压器最为常见的外表异常现象。由于变压器本体内部充满了油各连接部位处都有胶珠、胶垫防止油的渗漏。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会使变压器中的某些胶珠、胶垫老化龟裂而引起渗油,从而导致绝缘受潮后性能下降,放电短路,烧毁变压器。套管闪络放电也是变压器常见的外边异常现象之一。空气中有导电性能的金属尘埃附吸在套管表面上,尤其是变压器套管渗油,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变压器套管吸附尘埃,若遇上雨雪潮湿天气,就可能会造成套管闪络放电。

二、预防措施

1、加大变压器巡视检查力度,准确,及时发生存在的隐患。

(1)变压器内部异常声响。变压器发生异常声响应及时检查,根据不同的声音判断变压器故障,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

(2)变压器温度。变压器运行时,油温突然升高是变压器内部过热的表现。如油温突然升高时由过负荷引起的,可适当减轻负荷;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则应停电停电检修。

(3)变压器油位,正常时,变压器油位决定于油温的变化,在不正常时,由于漏油渗油等也会引起油位的变化,变压器油位过高,将造成溢油;油位过低。则可能造成气体继电器误动作,还可能是变压器内部引线乃至线圈外漏,导致内部放电。

(4)变压器负荷及电流平衡度。定期检查变压器负荷,变压器超负荷会造成发热。温度过高会损坏绝缘,烧毁变压器。三相电流是否平衡会超过额定值,如三相负荷电流严重失衡,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对于中性点接地存在问题的变压器,三相电流不平衡,会导致中性点漂移,造成烧毁电气设备的故障。

2、加强变压器一、二次侧保护,合理选择熔断器熔丝规格,提高保护能力。

三、巡视检查注意事项

1、外部目测检查。

外部目测检查主要检查引线、桩头、套管状态;油位、油色、渗漏检查;防爆、测温装置检查;呼吸器、瓦斯继电器、冷却器检查;接地装置检查等。

2、耳听法检查。

变压器正常运行中发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以及附属设备发出的均匀振动声均属正常声响,一般不大于85db声级。若听到有不同于正常声音的异常响声,应首先判别异声的部位,辨清是变压器外部引起的还是内部产生的。

3、嗅觉法检查。

4、感觉触试法检查。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斗栱;古今传承

1斗拱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独特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而斗栱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种具有代表性存在的建筑构件,它不仅仅承载了房屋上部结构重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装饰艺术,中国古典建筑的辉煌与发展,也由此可见一斑。

1.1斗栱的概况

斗栱又可以称为“辅作”“斗料”,是中华民族古典建筑有的一种结构,它是由“斗”“栱”“昂”这三个部分相互穿搭,层叠从而组合在一起的,用于支撑屋顶的荷载力。从其结构上我们可以发现,在柱头和枋之间探出形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栱,当然每条拱因其形状和用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10.令拱14.瓜子拱13.慢拱15.泥道拱),而这类拱统称为“开上口”;图上19.为华拱,该拱底面开口,则称为“开下口”;而有些栱上下都开口,则称他们为“上下开口”。在栱与栱之间夹垫着的方形木块,我们称之为“斗”,如图上所示(8.散斗9.齐心斗12.交互斗)。斗栱与屋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承载了外部房屋上部的荷载力从而担当了结构中里的转化器的作用,并且它还起到了美化装饰的效果从而成为一个名族艺术品,独具欣赏的价值。

1.2斗栱的取材及运用

自史料记载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多产木材,所以中国古典建筑之原料以木材为主,砖石为辅。而斗栱更加能够反映出这样一特点,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结构,基本上是以木材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要说到木构斗拱最古实的代表,那便是佛光寺大殿了,即便在木构斗拱占领主流的情况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石斗拱那为数不多的身影。石斗拱常见于崖墓、石阙、石室以及牌坊之中,如汉代的朱鲔石室中便残存了一朵石斗拱。中国较之以砖石为主的西方建筑,中国的木材建筑的确不够经久耐用,即便这样中国古人却仍满足于木材作为主要建材并且延用长达数千年之久,尤其是斗拱的选材运用更是凸显了这一特色,我认为这是有一定其历史缘由的,下面让我们大致来总结下这些因素: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易经》中曾记载到,世间万物的生长自有其定律,即萌芽、生长、变化、消失殆尽,就如佛教的生死循环同理。所以中国自古便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去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此处不包括陵墓、牌坊等特殊用途建筑),他们从很早便认识到变化的永恒,而人类则应当遵循大自然的“新陈代谢”“生死循环”之理,所以他们并没有像埃及等国家一样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即便是遇到火灾,古人们也不会认为是建筑用材的问题,而认为是异象、天谴之类的因素。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古人们唯独对坟墓等相关建筑的修建有着不同的看法。梁思成先生曾写过“唯坟墓工程。则自古以来确甚着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劵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并未因砖劵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1]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生与死的不同期望和看法,并且这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在了中国古典建筑工程上,融入到中国华夏民族的灵魂之中。中国古典建筑的构造方式。中国古典建筑的营造结构方式是榫卯结构,而斗栱便是这种结构的经典代表。这种构件连接方式,取材以木唯优,由柱、梁、檩等主要构件相互搭建而成,并且在各个构件之间,以榫卯的方式相互连接,使之相切合。像中国这种传统的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超越当代建筑的特殊柔性结构体,它不仅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力,而且能够承担一定程度的建材变形,即便在地震情况下产生的荷载力,也可以通过其本身的变形而抵消一部分地震带来的影响。中国是资源大国。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其是木材,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都深得中国古代匠人的青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条件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匠人自古以来便缺乏对石材在建筑领域上的了解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古人没有对石材的运用进行尝试。据史料记载,人们曾尝试过,以石材代替木材,但是无奈于,榫卯结构思想的根深蒂固,匠人们没有很好的发掘石材的优势,不知道该如何衔接石材,使其成为一处住所,而一味的以榫卯结构连接的方式,将石材相互连接,这样无疑是失败的,因为从石材本身的特性上看,它极度缺乏张力和曲力,而其弹性度也差,所以用与木材截然相反的材料去完成木材能达到的效果,这样必然会导致石材的崩坏,运用的失败。而至于后来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继续研究石材的用法,我想也许是因为,在中国并不缺乏木材这一原料,所以人们也就没有继续探究石材的运用了。

2斗拱的历史变迁

梁思成先生曾说过“中国建筑之原始,究起自何时起,殆将永远笼罩于史前之玄秘之中。”[2]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与唐朝,精华于宋代,极致于明清。不过就史料上看,早在殷商以前便有宫室,穴居的记载,更有“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3]之说。在中央研究院发掘若干遗址后发现,在殷商时期有多出土筑的殿基,并有大石卵柱,排列井然有序,出来殿基外还有门屋,水沟等遗址。

2.1汉、唐时期

汉代是斗拱形成的初步阶段,常见于墓穴,石室及石阙。如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博物馆内展示的关于该墓室内的遗址,在该墓室中多处可见斗拱的身影,这些斗栱结构简单明了,没有复杂的交接和装饰,栱的形态也简单,主要有两种形态“或简单向上弯起,为园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相连”“或弯作量相对顶之S字形,亦见于石阙所刻斗栱”斗拱的形态主要有上述“单弯”和“曲弯”两种。[4]汉代的斗栱为后世斗栱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虽然其造型简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汉代的建筑发展是中国古典建筑历史上不可忽略的伟大开端。唐时期的建筑物可谓是宏伟而华丽,只可惜由于历史原因能保存至今,年代可以考察到的也只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唐代在私宅建筑上便有明确的规定,对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王公贵胄住的地方不能用复杂的栱和藻井,三品、五品……官员住宅标准逐级降低。

2.2明清

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栱的发展至明清时期,斗栱作为力的转化器的作用愈来愈少,但是其做工却愈发的精致、细腻,逐步成为一件艺术装饰品和体现等级地位的标志。浙江省杭州市场口镇东桎关的名医堂,是著名骨科老中医张绍富的旧宅,也是至今保持较为完整的清朝名医会馆,它建于公元1875年(清光绪年间),又名“十房头”,正房面阔五间,砖木混合结构,并且该医馆于2010年被列为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走进名医馆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到那来自古老朝代的建筑风格。走入院中抬头便能看见那精致的外檐斗栱。该处斗栱尺寸较唐宋而言,则更为小巧细致,我们尤其可以感受到其局部构件的雕刻,甚为精致细腻,匠人们在雕刻中寻求突破斗栱原有规格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其斗栱本身的形态和结构,因为在清朝斗栱也是该房主地位和等级的象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该建筑的雕刻主要集中在“耍头”“昂”“驼峰”“交互斗”等局部构件上。在“昂”处,匠人们经常会雕刻成卷云,象鼻之类;在“耍头”上一般雕刻以“三福云”“麻叶头”“鳌鱼”之类,而“平盘斗做雕刻”“栌斗作雕刻”更是常见雕刻手法,尤其是在平盘斗上做雕刻更为普遍,因为其有斗栱,却无栱昂,所以在雕刻上也没有什么禁忌,同时其雕刻题材更也是形态万千,精致美丽的。

2.3明清以后

清朝末期以来,中国受列强压迫,民族气息萧条,一些先进的国人逐渐开始抵制本国的文化及制度,万事都尊奉西方的为准绳,而这种思想和社会风气渗透在方方面面达到了一种极致。所以这个期间,中国古典建筑并没有得到好的发展,直到现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

3古今的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复古风正在缓缓的刮来,人们开始向往古代的灿烂文化,同时新中式古典建筑,也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可是在现代化如此飞速的进程下,人们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去发展古代传统建筑呢?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深思的话题。

3.1现代仿古建筑

自古以来,我国的古典建筑的构造方式便是在柱子上面安装斗栱,斗栱在承接上面的屋顶,用于保证房屋的稳固,而斗栱在其中则承担了重要的构件作用,所以在历史文物修建上,斗拱也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临潼的华清池,此项建筑工程是为了保护遗址而建立的,为了建筑物的稳固达到抗震减压的功用,设计者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屋架、斗拱,和柱子。在古时候人们解决木头与木头之间的链接问题是采用榫卯结构的穿搭方式的,但如今,材料的改变,连接方式也要随之改变。为了解决屋架和柱子之间链接和支撑作用,设计师们决定采用现代的工艺,他们将耍头直接镶嵌在钢屋架上,在柱头上则安装入一根钢桩,在钢桩中再安装一个底托于柱头,整个钢桩则嵌入柱身(此钢桩用于固定斗拱),而对于斗拱,设计师们并没有像古代营造发那样搭建,而是采用薄璧空腹的形式,在工厂一次性压制成型为斗拱样式,最后再把斗拱和桩定位,焊接,浇灌。上文中提及,自明清以来,斗栱不再仅仅只是力的承载着和转化者的作用了,逐步的成为一种装饰作用,所以明清的斗栱更适合以钢材为原料。碍于木材本身的易燃易腐蚀的缺陷,钢材、混凝土等新型建材的出现,无疑给传统建筑设计乃至施工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新型的制造方法,对中国传统的制造工艺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说道钢斗拱的运用,我们不得不说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融合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元素,尤其是其顶冠的斗拱造型和那鲜艳的红色,更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使前来参观的游客一看便能知道这就是中国馆。设计师大胆创新,采用了“一斗”的斗拱结构和钢结构混凝土的材质,将传统的自然曲线改变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力度没和结构美的硬朗直线,并把他们层层相叠,并且从下至上层层按比例放大,层层伸出,独居美感。而其檐口的荷载力便可以随着斗拱的转化能力,均匀的传达到柱子上,从而达到了减震、抗压的效果(自古以来,斗拱便是以这一目为出发点的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其檐口的逐渐加大,形成倒金字塔的形状,使整个建筑在富有规律简洁的美感的同时又不失磅礴的气势。

4结束语

斗栱的特性完美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他们层层相叠,排列有序,看似松散,实质上却异常坚固耐用,它有着巨大的力量将每个构件紧紧结合在一起,这不正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最好的诠释嘛。现存至今,历经磨砺的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像一位风骨犹存的老者一直伫立在那里,为来者讲述着他的故事。中国建筑发展至今我们应该好好思考,作为祖国的未来该如何传承历史的辉煌,如何使中国建筑继续延续他过去的辉煌。但是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只有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中国建筑才能走向世界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12.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23.

[3]司马迁,史记全本[M],2011年10月第一版,第4页。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1):55.

第9篇

人们之所以熟悉他,不仅因为他经营着一个颇具竞争实力的企业,更重要要的是他带领 众多家乡人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为自己树起了口碑。

创业 从零开始

黄良俊的故乡永靖县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工匠的祖师爷鲁班曾参与了炳灵寺石 窟最初的设计。一天,鲁班正忙于测划,突然他用的斧子和木匠笔掉进了山下的黄河中,几 经打捞,毫无踪影。从此以后,工匠的非凡技艺就在这里代代相传。而永靖县境内确实有一 大批擅长修造古典式楼、台、亭、榭、殿堂及各种园林建筑的民间艺人,长久以来,这些民 间艺人各自分散,虽有技术,却无法发挥群体的艺术创造力,他们的生活一直处于半饥半饱 的困顿中。

时光的长河流到20世纪80年代,的春风吹进了黄河岸边的盐锅峡,一部 分有知识、有头脑的年轻人的心开始躁动起来,他们已不甘心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传统生活方式,他们要走出黄土地,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黄良俊正是这群 “不安分”人群 中的带头人。

1980年3月乍暖还寒,年仅24岁的黄良俊怀着“一个人活着就要干出点什么”的朴素想 法,心灵承载着父母和家乡父老的希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一辆旧手扶拖拉机,一只 破木箱,黄良俊和喝过壮行酒的二十几个乡民来到了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兰炼,兰化 所在地――兰州西固区。凭着农村人的韧劲和艰苦耐劳的精神,他揽到进城后的第一项工程 ,开辟芦草山。场方的要求是挖水平沟,把它开辟成蛋禽、林果基地、服务一线职工,可当 时面对黄良俊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啊:干透的黄土,经风一吹,漫天黄尘蔽日,五米开外不见 人影,风停尘息,工人们都互相讥笑“土人”,吃饭时最怕起风,一旦起风,饭也就成了“ 黄土搅团”了。就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为了心中的梦想,大家抱着一个信念,黄良俊和工人 们一起天做灯、地当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完成了工程任务,赢得了场方及 兰化公司的信任。

打响了第一炮,黄良俊奠定了向建筑业进军的厚实基础,198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 ,永靖古典建筑工程总公司正式挂牌,黄良俊将家乡的民间艺人网罗到自己的公司内,成立 了一支独特的队伍,此时的黄良俊认为要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创出 自己的品牌。于是他乘着各地古文化建筑恢复的契机,在古老的汉式建筑的基础上,广泛借 鉴和吸收回、藏民族建筑艺术精华,把传统的木雕、砖雕、彩绘艺术与现代钢筋混凝土机构 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古朴典雅、工艺精湛的独特建筑风格。

1991年,黄良俊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兰化公司42号楼住宅楼,是他接手的第一个 异行框架结构工程,当时在整个兰州市区也不多见,建筑面积为11320平方米。原定试建单 位因故失败后,兰化公司点名指定黄良俊担此重任。面对这块“硬骨头”,他义无返顾地签 下了施工合同。当公司上下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黄良俊却陷入了沉思。虽然自己有能力有 信心完成这项工程,但他心里明白,这项工程不但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而且质量要求高 ,工程要求紧,如果不能按时交工,赔偿违约金不说,永靖古典建筑工程公司从此将被淘汰 出局,这是一场关系到公司前途命运的“背水之战”。

工程奠基后,黄良俊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按照施工方案,层层加压,责任到人,人人 明确了任务,个个肩上有一份担子,大家只有一个心愿:严谨施工,确保质量,如期交工, 为永靖县的父老争光。在这里黄良俊把一个劳动者内在的吃苦耐劳精神和一个企业主具有的 通揽全局的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苦战56天后,终于拿下了主体工程,在街区八家施工单位 大会战的评比中,“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举夺得了“高速优质”第一名。不鸣则已,一鸣 惊人,从此黄良俊的名声叫响了。

在以后的五年中,黄良俊扛着大旗,顽强拼搏,自我滚动,靠独特严格的管理连续创造 了一连串不凡的业绩。

从1985―1990年,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面积27251平方米,实现产值4080万元,上缴国 家税金140万元,就业人数1500人次。

从1991-1995年,完成民用建筑面积48813平方米,实现产值1。2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 96万元,就业人数达2300人次。

从1996年~2001年,完成民用建筑面积115388平方米,实现产值2.03亿元,上缴国家 税金669万元,就业人数超过3500人次。

从2001年~2003年实现产值2.5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25万元,就业人数4300人次。

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也许对他人来讲,显得苍白无力,但对于黄良俊来说,付出的何止 是青春和心血啊!近年来,黄良俊的企业奇迹般崛起,已成为全省乡镇建筑企业的一面旗帜 。

管理 从严要求

如何保持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已经随着公司的扩张、摆在了黄良俊的面前。黄良俊懂 得,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大纲,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所以,他始终把强化企业管理看作头 等大事来抓,把工程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来抓。在职工中广泛宣传质量至上理念,并牢固树 立“质量为主”的思想,积极推行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每一项 工程,坚持自检、互检、总检的“三检制”不动摇层层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上 道程序没有验收,下道工序不进行施工,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防止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十 七条”通类病的发生,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奉献 从一而终

有人说,一旦有了钱,无论是谁往往财大气粗,滋生出一些诸如骄横、惰性、冷漠、贪 婪等现象来,而对黄良俊来说,这些东西与他毫不沾边,也许这就是他这么多年成功的原因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