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8:51: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目前医学教育专家认为:医学已不再是单一的生物医学,而是人文、社科、生物医学的综合学科。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生要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因素,除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还要涉猎人文社科知识。这样一来,医患关系变了,医学模式变了,医学教育不能不变,“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正在给医学教育带来困难”。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如何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是一个值得不断追问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教育;模式;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随着近年来国人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教育对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教育方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一场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其中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改革措施已在进行中,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更是走在了前沿。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是为生物医学模式服务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漠视病人作为人的尊严,仅仅把病人视为有病生物体,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生要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因素,除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还要涉猎人文社科知识。
1目前中国医学教育的效果与国际差距
有医学教育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医疗侧重于对疾病发病时的控制,而不重视病人长期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侧重于高科技、昂贵的住院治疗,不重视低花费的门诊治疗及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低估了社会心理、经济、家庭环境及职业方面的因素在医疗中的作用;不同医学院学制不同,对住院医生的培训时间也不同,使医疗部门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质量和认证标准;多数医学教育着眼于提高医学生记忆事实的能力而不重视受教育者应用循证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方面的教育甚少,临床教学中临床技能训练不够,对医学生的技能和操作的培训重视不够,见(实)习学时数和国外医学教育体系比相对不足;临床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转向医疗,高校附属医院的教学意识淡薄,在教学医院中,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
2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矛盾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重大调整。据全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会统计,内地已有63所医学院校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部分,除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以外,大多数知名医学院校已经告别了过去单科办学的模式,逐渐地融入综合性大学之中。
2.1合并还是兼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处于单科单一型的状态,医学学科与文理等非医学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导致医学生知识结构狭窄,人文精神十分欠缺,缺乏应有的团结互助、公平竞争
精神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学校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合并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都是大学的二级单位,对外不具有法人地位,但医学院的教学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设有附属医院,而附属医院则因负有对外医疗的任务因而必须具有法人地位,这就出现了没有法人地位的医学院要领导和负责有法人地位的附属医院,造成实际工作中的不协调,医学院的角色十分尴尬。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表示,北大医学部现在对外是以委托法人的资格进行工作,在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享有相对的自,采取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种分散式而非集权式管理更符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原同济医科大学的情形与此类似。
“北医模式”对于很多医学院校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这一模式并不容易被“克隆”。有人所言,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整合模式。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医学院校进入综合性大学势必要经过一个“休克期”。医学院应当抛掉原有的“独立情结”,以开放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应对新的变化,将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幸。
2.2附属医院何去何从:争议颇多的便是附属医院与医学院或大学的归属问题。目前,出现了直属的附属医院、非直属的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三种模式,当然最理想的还是拥有直属的附属医院,这样更便于教学、科研和临床见习、实习的开展。而有些医学院即便拥有附属医院,却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全国各高校的附属医院通常都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而非单纯的医疗任务,医学院与附属医院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只有密切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基础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交叉融合,才符合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3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办学成本高、学制长、师生比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然而并非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领导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如医学教育投入高、回报慢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上动辄几十万元甚或上百万元,而同样的经费完全可以用于建设其他学科的一个学院或一个系,这种花钱多、效益相对较小的结果很难得到大学领导及兄弟院系的理解。另医学教育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尽可能地统一学制以确保能有稳定的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并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层次。条件较好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可致力于高层次办学,差些的可以多开办面向农村和基层的实用教育。医学教育绝不能跟风扩招,应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而非大众教育,那种希望通过扩招解决学校福利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3改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对策
国际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制订的关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所包含的内容是“医科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医学生必须懂得医疗决定和行动的各种原则,并且能够因时、因事而宜地做出必要的反映”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严格把握“入口”的质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把最好的学生招进医学院,同时增加医学院校学生录取的面试制度,保证医学院校的生源质量。
3.2努力提高在校生的“出口”质量:充分加强医科学生研究生阶段的技能训练,改变了医学研究生阶段还以教科书为主要学习素材的现象。这就需要重新确立教学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并利用信息技术,强调“互动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教育模式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身边的指引者”,以问题为中心、互动式、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如果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看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么他们的学习热情会更高。
3.3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建立住院医生培训制度,规范医学教育,不要让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一毕业就参与治疗工作,要在他们行医之前培养其严谨、专业的医疗能力,而不是靠他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建立医学院校评估体系,让各类不同的医学院校的等级有明确划分,培养不同层次的医疗和医学研究人才。
3.4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医学院校要制定灵活的用人机制,让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后有用武之地。据国外的经验,好的教师都是那些热爱工作而且对未来保持乐观态度的人。医学院校在招生等问题上要鼓励竞争机制,避免近亲繁殖的现象,并逐渐降低师生比,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高等医学教育;导师;建议
0引言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一支高素质、强结构的导师队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导师对学生学习和研究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院作为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同样导师也面临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和教书育人的双重矛盾。如何优化、强化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院乃至很多医学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的课题。本文以我院为例探讨加强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方法和机制。
1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
1.1学科分布不均衡
学科分布是衡量导师队伍建设均衡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机构学科发展状况和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统计显示,我院61%的导师分布在31%的优势学科里,仅导师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室就占导师库总量的11.5%,是数量最少科室导师数的15倍。招生情况分布是导师分布情况的另一有力佐证,从统计情况看,上述31%的优势学科招收了研究生总量的55.5%,尚有27.8%的导师3年内没有招收学生,各类数据提示导师队伍的分布及研究生招生的分布不均衡,将对各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进一步影响。
1.2学术水平不均衡
科研课题、经费与成果是反映导师学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导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和研究生可接受教育层次的关键因素,我院导师学术水平层次整体较高,但深入挖掘数据可见水平差距较大。统计显示,我院导师人均在研省部级以上课题1.15项,人均科研基金41.1万元,影响力较大的导师同时拥有20余项各类课题,仅省部级以上课题就有多项,科研经费百万元以上的占14.4%,科研经费低于20万元的占16.0%,有12.8%的导师没有任何在研课题。年人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8.7篇、编撰专著1.39部、3年间人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0.83项,最多的导师为105篇,编撰专著最多的导师为11部,相比“三无”导师差距甚大。上述数据显示导师学术水平不均衡的状况确实存在。
1.3导师数量相对较多
按照惯例,各教育机构每年(定期)组织导师增列遴选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遴选工作仅重视申请人基本条件的审定,原则上只要符合遴选标准的人员均可增列为各类导师,而导师淘汰机制相对缺乏或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致使入口大于出口,甚至只进不出,导师的数量逐年增多。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研究生招生量相对固定,逐年增多的导师量相对招生量而言增长速度略显突兀。目前,我院导师数量与硕博士研究生招生总量基本持平,且略多于招生量,影响力较大的导师可招收多名学员,约三分之一的导师多年招不到学生。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种现象存在,很多专家将导师身份视为一种水平或荣誉的象征,创造一切条件来遴选增列导师,并未清楚的认识到导师的责任和义务。
1.4“近亲繁殖”现象严重
所谓导师“近亲繁殖”就是本校学生留校任教,《自然》杂志曾报道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国家的学术产出率与“近亲繁殖率”呈负相关。学术界普遍认为“近亲繁殖”因人员接触的知识有限、研究方向单一,极大地限制了团队学术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董泽芳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近亲繁殖”现象在一些高校中仍比较严重[2],急需改变现状。顾海兵等人调查的987名导师中有604名是毕业后留校任教,占总量62%,研究指出中国高校“近亲繁殖”程度比海外高5倍[3]。但也有人认为“近亲繁殖”的学术团队凝聚力较强,利于促进高层次科研成果产出。
1.5导师教学能力不均衡
导师教学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机构发展动力与活力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尤其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在各类政策的影响下,很多导师忙于应对科研和临床任务,忽视了教学工作及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个别教育机构而言,迫于近年来研究生扩招的压力,不得不聘用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的导师来填补空缺。这种现象致使各高等医学教育机构导师教学能力不均衡,是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根源[4]。
1.6导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导师评估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来衡量、评价导师工作能力与效果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导师质量评估体系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目前没有公认的、完善的评价标准和系统模型可供直接使用和参考。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对于导师遴选、培训和淘汰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建设创新型、活力型导师队伍发挥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工作中,我们通过实践发现现行的导师评价体系和标准有很大的局限性,评价标准覆盖不完善、评估目标不明确、评价手段单一,且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的形式主义,以至于引起被评价对象的厌烦。
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2.1提高导师遴选增列准入门槛
根据国务院学委会有关规定,导师遴选增列工作是由各培养机构根据自身建设发展及教育需求通过自行设定遴选标准、自行审核的方式进行,因此各单位设定的遴选标准不一,有些单位导师遴选标准多年不变,没有真正落实导师遴选增列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成果显著,对社会和国家有重要贡献,热衷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的基本原则,因此没有实现导师遴选的根本目标。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有必要提高导师遴选增列标准,严格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淘汰率,打破导师是一种高层次荣誉和待遇的固化认识,灌输责任意识,做到与时俱进,让具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导师走上岗位,确保入选导师的“质量”与水平。遴选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选聘标准,重点考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培养学生的经验和能力,这是选聘研究生导师的基础[5]。同时,在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过程中,不能实行一刀切,要根据各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来决定遴选计划和遴选标准。
2.2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导师管理工作中,建立合理、完善的研究生评估制度,实行导师动态调整和弹性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导师“能进能出”的管理模式,确保导师队伍科学、合理。导师评估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奖惩和优胜劣汰,更是帮助导师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完善自己,增强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突出导师的主动参与性,使导师主动参与到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评估结果的反馈等工作中,使评价制度更加完善,评价工作更有服众力。导师评价尽量避免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导师,会导致导师评价指标被固化、程序化和测量化,进而束缚研究生导师的个性和创造性[6]。推行导师竞争上岗机制,把“导师”看成一个工作岗位根据每年的招生计划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既符合基本条件,又符合量化指标的申请人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只有优胜者方能遴选上岗[7],成为名符其实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这样将审核导师资格和遴选导师上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保证了导师的质量,也为优秀的年轻导师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2.3加强导师培训强化责任意识
导师培训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易被误解成岗前培训。目前各高校都开展新任导师岗前培训,且培训内容大致相同,形式也较单一:聆听经验、学习规定、相互交流。长此以往,导师不仅对培训感到厌烦,还会成为一种负担。同时,如果片面理解导师培训,就会忽视对已有导师的培训,导致他们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把握学术前沿问题,以及科研和指导研究生中遇到的困难[8,9]。另外,导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大多数导师培训项目只是进行统一的培训,没有对不同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更没有针对导师评价中发现问题的培训,导致培训流于形式,成效甚微。建立系统、动态的导师培训机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多形式的培训制度,通过定期学术报告、出国访问、进修、留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确保他们站在学术前沿,视野开阔,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开展培训的同时要评估培训,反馈培训的成效[10]。
2.4拓宽渠道避免生导师“近亲繁殖”
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学缘结构,逐步减少和消除“学术近亲繁殖”现象,鼓励高等学校大幅度减少或者不从本校毕业生中直接聘任新教师,并逐步形成规范制度。美国高校采用禁止本院毕业生留校任教和“非升即走”,从根源上杜绝和避免导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做法对于我们而言,虽然难以实现,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11]。我们认为,根据当前实际,为更好地打破“近亲繁殖”给研究生培养工作造成的固化思维等现象,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进来”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建立导师互聘、联合培养机制,即通过建立教学联合体的途径,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教育机构通过提供丰厚的待遇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为导师队伍和培养思维补充“动脉血液”。“走出去”顾名思义,就是加强导师学术交流,参照导师培训计划,选派骨干通过出国访问、进修、留学等形式外出学习,另外,必要时要敢于对各种业务和能力较差的“专家”下达“逐客令”。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导师的流动体制,确保导师来源的多样化,促进导师的合理流动[12]。
2.5注重青年导师培养优化布局
鉴于各大院校导师队伍学科布局及年龄分布不合理的现象,要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关键是年轻的优秀教师能否顺利成长、交接。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绿色通道,选出一些“特例”,以便于优秀的年轻学者最大限度地加入到导师队伍中去,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协调、配置优化。通过青年导师队伍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在不同学科间的比例分布,重点扩充原创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师队伍,保护和扶持弱势学科,注重学科交叉,培养跨学科学术带头人,壮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导师的规模[13]。年轻的导师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导师高学历化,是导师队伍素质建设的基本保证。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说道“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呼吁各国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14],这种方式既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又是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必要途径,同时为导师队伍带来新生力量、思想和培养研究生的新方法。
3结语
医学是生命科学,要培养出拔尖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医疗卫生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做保障。很多院校通过现行的导师遴选增列标准,促进导师队伍逐渐壮大,一方面说明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人才辈出,符合现行导师遴选资格的人数逐渐增加,另一方面因为遴选增列的标准偏低,致使研究生人数和导师人数比例失调。导师队伍的合理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既要加强导师能力素质的建设,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事业心较强、安心任教的导师队伍,也要注意导师梯队建设,有一支素质和学风优良,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潜力较大的年轻的学术梯队。加强导师梯队建设,加强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鼓励和扶持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是当前导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建设发展,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及导师建设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探索创新,导师队伍建设工作也不断规范和完善,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存在一些不足,导师遴选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导师带教督导机制需要进一步落实,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科研结构、能力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通过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工作必将取得新的辉煌成绩。
【参考文献】
[1]胡云良,李昌崇,陈浩.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浙江医学教育,2010,9(3):1-3.
[2]张继平,董泽芳,黄建雄.中外高校教师学缘结构的近亲繁殖强度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6):93-99.
[3]闫建璋,余三.高校教师学术"近亲繁殖"分析及文化管理[J].高校教育管理,2015,9(3):120-124.
[4]杨继岚,沈丽达,蒋永新,等.高等医学院校中青年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及改善措施的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49-51.
[5]岳娟娟,刘卫东,王振维.军医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典范模型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28-30.
[6]叶慧.构建高等医科院校研究生导师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6):668-670.
[7]王刚,但炜,熊伟茗.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2):134-138.
[8]张立立,张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军医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9):1427-1428.
[9]高哲学,曹明平.关于构建医学青年教师培训体系的几点思考[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4):283-285,301.
[10]阮志华.肿瘤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引入整合医学理念的探讨[J].安徽医药,2016,20(4):813-814.
[11]李素琴,王淑娟,阎效鹏,等.美国高校避免研究生导师队伍“近亲繁殖”的做法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6):61-64.
[12]路景涛,袁平凡,李培培,等.Seminar教学模式在医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12):2020-2021
[13]吉峰,高哲学,王洪恩,等."复合导师制"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121-12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收稿日期:2006―10―15
项目来源:本论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研究》的课题成果。项目编号:10554123。
作者简介:李力威(1969-),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外语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俄语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张立莉(1963-),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医科大学外语部教授,主要从事医学俄语教学及医学教育研究工作。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状态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状态,更与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办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要办好高等医学教育,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机制等等,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培养模式问题,医学教育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于医学教育中,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问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怎样改革,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问题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
一、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简约农耕型”“以师代徒”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古代医学教育,以古代朴素的哲学观驾驭医学理论,主要取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为临床知识,大多以师徒制,且封建制度强烈地左右着培养目标及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这种模式如同自然经济条件下农夫栽培作物,简约地靠经验地运作,目标十分有限。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历来也是师徒传授。
这种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被历史所淘汰,但从中可看出它在教育内容的整体观,体现个性教育的雏形及注重实践性的特点。
(二)“解析工厂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而明显分科化,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等逐步确立了科学意义上的许多分支学科。学校教育规模及其结构明显发展,近代教学理论的诞生促使班级教学方式日益完善,使培养医学人才突破了简约农耕型,走上在学校学计划组织下分科、分阶段的实施,按一定规格成批量培养的轨道。它将培养目标分解到各课程,教学者分工实施,教育途径分离为各种方式,如同工厂程序化,规范化的生产一样,适应了规模性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西医教育是后,伴随西医的传入而出现的。1866年“医药传道会”在广州设立了第一所医学校,即博济医学校。1881年清廷在天津自办医学馆,后改称北洋医学堂,此后,接受帝国主义津贴的教会医学校相继成立。如协和医学校、共和医学堂、南满医学堂、湘雅医学院等共二十余所,此外,全国各地还设立起一些公立或私立医学院校,至解放时,高等医学院校总计38所。
后,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参照前苏联的经验,有步骤地对旧的高等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对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进一步改革:原综合大学附设的医学院(系)全部改为独立制的医学院校。并新建一批医学院校(包括创建中医学院,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建设需要,仿照前苏联适用式专家培养模式,专业类别增多,划分较细,新增卫生、儿科、口腔、五官、放射医学、中医中药等专业,基本上一直沿袭至今,这种传统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稳定、扎实的理论教学,用少量的“投入”“产出”大量医科毕业生的特点,而且引发了许多种教育思想,至少有两个相互联系的观念被牢牢地植根于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它们是:(1)临床能力是建立在连续两年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2)假设――演绎推理过程将作为培养基本认知习惯的基础,使学生成为独立的、持续终身的和自导的临床问题解决者。这一模式有其历史存在的必然性。对现阶段解决我国卫生人员供需紧张,卫生服务亟待普及等问题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它具有实用特点,医学教育要求的整体性、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至少还存在着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将临床前期课程同临床训练截然分开,学生在头两年的学习中根本不接触真实的病人;第二,尽管临床前期和临床培训期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是,对所讲授的各门基础医学课程的先后次序却很少予以注意,因此,学生不仅要记忆日益增多的,无一定次序的信息,而且他们要在完全缺少临床体验的情况下,将临床上有用的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第三,由每一系来控制各自的教学内容,看起来好像各系都在培养本学科的小科学家,最终成为“科学的”医务工作者。鉴于上述情况,最终导致了各学科交错对接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的发展和综合发展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综合发展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20世纪的后半叶,“解析工厂型”或传统的培养模式,遇到难以克服的尖锐矛盾: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科学迅速向综合分化发展,使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及其内容日益膨胀起来,解析式的教学不堪重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难以自主地发展;社会迅猛发展变化,对包括医学生在内的受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从事专业工作的本领,而且更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开拓发展的能力,从而仍按“工厂式”限在一定框子,程序式的培养已无力适应,一律“叠加性”的教育达不到有机整体性及个性充分发展的要求。为克服这些矛盾,医学教育工作者展开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综观其取向:一是将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或打破传统学科的界线,精练教学内容,加强有机的组合;二是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学会和会学而能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综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发挥教育的效益,由此达到培养的医学人才具有优良素质,力求由再现型转变为创造型。对此初步概括为“综合发展型”。
由于培养的文化、人文、社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由简约――解析――综合,师徒个体培养――统一规模培养――既规模培养又注重个体发展培养的历史演变过程,其培养目标亦由随机有限的目标――统一规格式目标――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性目标的演化。
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引进前苏联的,也有引进西方的和我们自己的,但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基本上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基本沿袭传统的模式,其固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日前突出。21世纪的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国际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就是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医学人才。为此,在借鉴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努力改革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专业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学生就业多元取向不一致的矛盾。
二、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趋势
(一)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1994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召开的美国医学院协会第105届年会上,前主席CooperJ教授曾作了题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尔后,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副校长GreenlickMR教授根据Cooper教授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培养21世纪医生的思路和做法,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一系列改革当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教育(newpathway)就是典型。它所制定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是“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终身治学和从医的能力。正如哈佛医学院院长Tosteson教授认为:医学教育一方面要传授最新的分子医学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要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社会环境,解决每天都有人罹患或导致死亡的,但都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甚至自己招惹的疾病。这一改革思想,从医学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的科学规律、从微观治疗和宏观预防的知识整体,把握了医学及其教育的发展方向。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体制,围绕问题或病例组织教学。以自学、小组讨论和实验为主,讲课为辅。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2.打破基础和临床界线,早期接触临床和患者。以HSP课程(health,societyandphysician)贯串4年学医过程,强化医患关系,解决基础与临床脱节的问题。
3.打破医疗与预防的藩篱,进入社区,进行预防保健实践。学习院外医疗(ambulatorycare)和妇幼卫生(women’sandchildren’shealth),解决治疗和预防脱节的问题。
这项方案是1977年丹尼尔•托斯特森出任院长之后,由他的领导在经过校内和校际四年七次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的。又经过充分准备,于1985年秋季入学时付诸改革实验,这项改革在哈佛已经实施了多年,取得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充分借鉴。
(二)英国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颁布有详尽的教学“参考大纲”,阐述医学人才培养的目的,课程设置、要求等。GMC1993年关于《明天的医师》的报告,是对英国医学院校的具体要求,而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由这些要求决定的。《明天的医师》的报告其主要内容可归纳如下:
(1)医学院校的在校教育应实质性地减轻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即减少向医学生硬灌的医学知识;(2)医学院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从好奇性、探求性开始进行学习的,培养医学生即具有批判性评价的能力,又具有推动学习的自我启发能力;(3)培养医学生具有做医生的态度和行为,应向医学生传授将来应该具备的,对病人、同事和社会的责任感;(4)在毕业后教育开始时,要求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医学技能应该在所谓的指导下进行,其熟练程序应予以严格的评价;(5)应该规定包括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适当的态度的核心课程;(6)在核心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应该再按“特殊学习模块”,使学生能深入学习本人感兴趣的领域,以培养面对科学方法、提出问题的素养;(7)核心课程必须是有系统的,课程的要素,应该由基础医学教师和临床教师共同制定,这样,基础和临床之间的界限,过去那种以学科为单位的排他性课程也没有了;(8)交际技能为主的临床基本技能应该通过医学教育的课程来加强;(9)应该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列为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10)临床教育应同改变中的医疗实践相适应,医学生不光是体验医院的医疗服务,还必须体验初级保健或社区的医疗服务;(11)学习体制应该能对最新的教育理论,各种各样的教育手段应用自如;(12)对医学生的评价必须同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应该从罗列医学知识的考试转向良好学习能力的评价;(13)为了制订这种课程,并使其固定下来,有必要使年青教师和学生有发表本人意见的机会,在使用互教互学的同时,确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从GMC对医学院校的具体要求来看:英国医学人才的培养总目标为:培养高尚造福于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关心病人更关心人类健康的社会活动家,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勇于探索医学实践的学者。英国医学教育对创造精神和应用技能的重视,对培养医学人才的思想品质、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三大核心任务的并举,颇有启发意义。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精通医学科学,又了解社会和国情,并具有接受未来科学技术挑战的能力。这一点英国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三)法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趋势
1.早期接触临床,培养医生责任感。医学专业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医学生在基础学科学习中不断获得和扩大知识的同时,逐渐掌握未来工作的方法,为今后做好医生和开展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学生通过与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初次接触,能为今后见习奠定较好的基础,如自我激励提高学医兴趣,促进勤奋努力工作,并训练综合思考病人的整体情况,进而作出正确的医学推论(分析、综合及评述)。
2.强化人文教育,全面培育新医生。法国有关当局继1992年3月18日和1993年10月19日颁布的医学院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决定之后,又于1995年5月2日发文宣布医学院在1995~1996学年对上述课程进行修改的新措施,其教学目的旨在拓宽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这些学科与卫生保健的关系,并能逐步掌握个体知识(如个人在情感、性、智力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实用心理学、卫生制度(如国际、欧共体及法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相关比较,医学人口学等)、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宣传与交流、信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处理相关的伦理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
3.提高教学质量,增设课程新内容。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医学课程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在有限的医学教学期间处理好学习时间短与知识量多的矛盾。法国医学院的做法是:一方面,通过精选的、组织结构良好的、且可评估的教学知识典型概念,弥补所授知识总量的减少。同时,力求设法教育医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综合所学知识,并举一反三,做到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严格组织管理,宽进严出把好关
在法国,凡持有国家考试中学毕业文凭者(业士学位),就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入医学院。但是,由于学医人数众多和医生人数过剩等原因,医学院实行了越来越严格的组织管理,其制度明确,措施严谨,力求宽进严出把好关。
综上所述,法国医学院对医学专业第一和第二阶段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早期接触临床、强化人文教育、调整课程内容及更严格地实施择优汰劣等方面的做法,对改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三、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先导,而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更新教育观念的重点之一是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念,二是树立全面素质培养观念。
(二)拓宽专业口径
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有宽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多种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结果。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用宽口径培养学生,医学教育也完全相同,现代医学教育是由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阶段接受的是使其最终成为合格医生的专业基础教育,毕业当时不会是合格的医生,其从事卫生实践所需的职业能力,必须经过毕业后的大量工作实践和严格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因此,无论是从医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还是从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应该在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宽口径的通科医学教育。
(三)优化课程结构,提倡人文教育
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是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建立与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已得到许多国家重视,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在各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1.设计和开设多学科有机组合的综合课程。
2.早期接触医疗卫生实际。
3.精简必修课,减少讲课学时和课程间的重复,确立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在各课程群中确定核心主干课程,突出主干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培养。
4.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人文教育将在今天的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对医学的发展、医疗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1.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直接反映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1)将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时地引入教学,增加医学、急救医学、社区医学、卫生管理学等综合化、社会化学科的内容。(2)确立以基本知识、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同时积极吸收医学科技的新成果。(3)对实验课程减少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特别在经费及设备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要一味追求理论和实验的比例。
2.革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国目前部分医学院已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方面较之传统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改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不仅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五)完善终身教育和与之配套的制度化建设
“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连续统一体概念,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医学院校及医学科学研究单位应密切配合,使继续医学教育能尽快赶上21世纪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
(六)加强医学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对现有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根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强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未来社会对高等医学人才要求着眼,显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师队伍现状,是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四、结论
建立21世纪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回观教育学,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比教学模式的内涵、类型等研究,是何等缺乏,我们不能仅靠对它的一种“会意”的理解来进行模式的改革。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又是有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里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体卫生资源有限加上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而社会卫生保健供求矛盾突出,需求亦不一样。因此,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的医学人才必须能坚持为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忘祖,不忘本,不为形形“实惠”价值观所左右,特别是到了尚处于落后贫穷的地区能够留得下,用得上。(2)在专业目标上,应有针对性。除了在应用型,应用一研究性与研究型(即指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分型外,还应在地区性不同对象上有所区分。要讲究实际。(3)充分发展各方面教育的力量,特别是在社会实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上下大功夫。(4)在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上,不要只把眼睛盯着一门门课程上,还更应从课程体系(生物医学课程)改革上使之有机化,提高综合度,让学生摆脱目前重负荷被动状态而能主动,自主地学会与会学,从引导及考评上形成对其巨大的推动力。
总之,我们力求建立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根本的“综合发展型”培养模式。综合我国国情考虑医学人才培养的适宜模式,我们认为传统的,培养模式由于其特点在短期内还无法替代,而非传统的综合发展型培养模式的一些优点又是传统模式所缺乏的。因此,完全照抄国外的模式显然不行,按它们每年“产出”几十名毕业生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即使在美国也是十分可观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每千人口医生数,美国2.25,前苏联4.04,日本1.58,中国1.01,医学院校师生比,美国1:1.1,前苏联1:2.3,日本1:2.3,中国1:4.4,但他们是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之后改革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而我国则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又同时面临第二次卫生革命冲击,他们是在卫生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医学教育师资充裕,而我国无论卫生人力还是医学教师资源都绝对紧张。这就要我们积极而客观地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道路。
参考文献:
〔1〕徐维廉.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医学信息;医科院校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应用已经覆盖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医学”与“信息学”交叉的、有其相对独立的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医学信息学科学。许多发达国家都己把医疗卫生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来考虑。国际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趋势和重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电子病人信息为中心的整个医学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整合;二是医学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因此,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1 摆脱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试教育的困境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许多学生为了增加就业,努力去考各种证书,当然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也不例外,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在“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内进行的,正是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内容的限制,学生把精力都花费在大量的试题练习和考试技巧上,只关注各种证书考试及等级考试的内容,而无视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以及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为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改革,要彻底摆脱“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框架,开展更符合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需要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是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
2 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研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医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大多数内容与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要求重复;②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的速度,没有掌握广泛的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生将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环境;③医学教育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改革趋势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2.1 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要改变学生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其他证书考试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摆脱各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并提高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其次就是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统一体。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它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合理地选择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医科院校各专业的特点,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课程,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分为三层结构,即计算机技能层、计算机技术层、计算机拓展层。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最后在教材体系上,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对于医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这种工具并为其专业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手段,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
2.3 合作开发小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课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如何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些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所以,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课题小组,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小项目的开发或网页制作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3 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实践
3.1 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三层结构的课程体系,目的是与专业相结合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层为技能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和“V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为后续计算机技术、拓展层课程打好基础。
第二层为技术层次:开出大量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并结合前沿技术发展的限选课,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医学信息等课程。
第三层为拓展层次:重点开设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应用选修课,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循证医学中的计算机检索技术等课程。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计算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后两个层次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状况和兴趣进行选修。
3.2 开展网页大赛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小项目开发
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我校连续3年举办大学生网页制作大赛,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树立关注生活和关注社会的良好意识,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创作出有助于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鼓励。除此之外,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该门课程的考核中设置了小项目合作开发,要求每组最多5人,应用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合作开发一个与医学相关的小项目。合作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3.3 考试机制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为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把考核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并不断的建立健全考核的标准,使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从2000级开始,将考核改为60%笔试加上40%的平时综合评定。其中40%的平时综合评定成绩包括应用所学知识制作小项目(20%)、上机作业(10%)+考勤(10%)。自2002级开始利用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机考。考试结果表明:重基础、强实践、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也提高了,课程及格率自然也提高了。
3.4 我校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分析
2005、2006年全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平均合格率、优秀率与我校情况的对比如表1所示。
上海市等级考试试题灵活性强,操作实践要求高,应用性强,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连续2年的合格率、优秀率均超过上海市平均。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这足以说明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很有效的。
3.5 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设想
(1)彻底摒弃目前的“双基”教育,把“双基”教育的要求纳入到社会化考试的范畴之中,对学生只提要求,不再专门进行教学;或将“双基”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教学中去。
(2)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如在临床专业中设置临床支持系统的系列课程;在放射医学专业中设置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中设置卫生信息资源的系列课程等。
针对不同的培养层次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医学信息学导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网络、多媒体)应用基础,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等;在研究生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针对医学某一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3)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参考IMIA(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的教学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建立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包括医院管理)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等。
关键词:医学英语的定位 教学模式 应对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国际化合作越来越密切。面对越来越多的公众健康问题和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疫病防疫形势,人们已逐渐意识到跨国界的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性。医学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相关工作是一般外语人才无法胜任的,因此社会迫切需要医学院校培养一大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当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由于英语已逐渐成为许多国际会议的通用语言,新世纪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医学工作者进行交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在医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医学院校的学生除了应具有基础英语知识外,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水平。
二、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明确提出:“各高校应设计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进行医学英语学习。据调查(张燕,2006),全国54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教学中,开设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课的比例分别为15.4%、7.7%、100%、21.2%、13.5%。医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医学英语课(通常作为一门选修课) 虽然也由应用语言系的英语教师(中教和外教都有)讲授, 但侧重点不同。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基础英语教学已把重心从以往的阅读领先逐渐向听说转移。而医学英语教学目前仍侧重医学词汇构成规律及有关的一些阅读和翻译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平均课时数为40学时,是基础英语课时数的1/6(张燕,2006),这远没有达到《大纲》规定的不少于100学时的最低标准。由于医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过分强调医学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无疑忽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随之大打折扣。
目前绝大部分医学院校在部分学生中间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与医学英语教学不同,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来讲授非语言专业知识的一种教学形式,任课教师为医学专业教师。在双语教学中,两种教学语言既是获得专业知识的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即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但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能够真正胜任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还很少。有的教师虽然有留学经历,但缺乏双语教学经验;一些职称较高的教师虽然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但驾驭外语的能力却有所欠缺;一些青年教师外语口语表达能力不错,却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授课经验不足。师资的外语水平严重制约了各医学院校双语教学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了医学生专业外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针对医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医学英语教学应作为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医学英语的教材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应组织有经验的医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及应用语言系的英语教师合作编写医学英语教材,使编写的教材既遵循中国的规范和标准,使其风格和秩序与国内教师的教学思路相符合。为了适应医学院校多层次、多学科的不同需要,教材的编写层次化、循序渐进。编写教材的方式也应多样化,难易度要有区别。比较适合的编写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中英文对照方式,面向较低层次的学生使用。另一种形式是加中文注释及中文导读的外文教材,面向重点院校和较高层次的学生。选用教材时,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给学生选择权。另外,可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对统编教材进行一定的删改。其次,建立医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制度。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应对双语教师的培训进行统筹安排,还应加大对科研与培训费用的投入,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特别是派往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接受有关专业的培训;若经费不足,也可选派一部分的专业课教师到外语专业学校或者大学进修学习。再者,各院校要定期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医学英语教学培训班;对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年青教师,要有专门的导师带教。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力争使这种培训制度化、规模化、效益化,避免使培训流于形式。总之,只有在整体师资问题解决之后,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才能有实质性进展。第三,统一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管理,形成统一的英语教学体系。基础英语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在学生完成大学英语学习后,医学英语教学应侧重医学英语词汇的构成及医学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后,再进行医学英语翻译及写作方面的训练。到了临床阶段, 还应加强学生临床医学口语的培养,侧重英文病例的阅读与讨论,开展英文文献的学习讨论与交流。从而达到医学英语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不断线。
四、结论
国外未来学家曾预言,在21 世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不是在工业中,不是在科学技术上,而是在高素质人才上。医学英语教学正是培养这种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来看,医学英语教学应处在探索阶段,缺乏一整套独特的教学模式,一套系统的统编教材以及一支成型的教师队伍。医学英语教学将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为了搞好医学英语教学,各级主管部门还应对医学英语课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医学英语教学进行及时跟踪,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对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研究和交流,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吸纳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及时了解医学英语的发展动态,这样才能保证医学英语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医学英语学习是医学生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对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质都将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霞:《加强与改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洪源、沈剑虹:《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拓展》,《考试周刊》,2008。
[3]赵庆红:《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医学与社会》,2005。
[4]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
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理解:从微观层面看,它是一个“教育发展系统”,指高校内部的产学研系统。这里的产学研系统体现的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种职能的统一性。凭借内部产学研一体化,高校为社会培养既有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宏观层面看,它是一个“经济发展系统”,指高校外部的产学研系统。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联合体,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以追求科技成果市场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层面的产学研一体化,都需要通过各基本主体的协同创新来实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高校外部的产学研系统表现尤为明显,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据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0所重点大学联合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取得的科技成果每年约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出现了“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窘况。在资源配置与利用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上的条块分割,许多仪器设备在不同部门重复购置,导致仪器设备利用率非常低。据统计,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超过150%。而我国科学仪器设备数量虽然超过欧盟15国的总量,但利用率远不及发达国家。④这些都反映了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的协同创新程度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存在昭示着协同创新对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协同创新能综合优化和充分、合理地利用相关资源,能有效地统合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创新活动。加强协同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激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还能够完善成果转化的社会联接机制,改变高校以往过度注重学术价值的状况,从而将学术价值转移到真正的技术集成上来。所以,协同创新可有效地提升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水平。协同创新是高校与企业、研究院所之间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已建立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或大学科技园,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型高校都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我国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它依托高等学校,综合各类社会资源,从而“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⑤大学科技园具有聚合与孵化的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以高校为中心形成了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如美国“硅谷”(以斯坦福大学为聚点)、“128公路”(以麻省理工学院为聚点)、北卡罗来纳的三角研究园(被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三所名校环绕)、中国的中关村(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聚点)等,它们既是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也是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现实意义的有力诠释。可以预见,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协同创新要求后,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水平和成效将得到显著提升。
二、激发高校转向创业型大学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为适应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需要变革转型,积极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特别是科研方向要尽量指向现实社会需求。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发展学校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师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所以,协同创新既对我国高校创新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高校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建立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亨利•依茨科维茨(HenryEtzkowitz)教授是创业型大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大学的职能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应当拓展和更紧密地服务社会,“大学不仅仅生产知识,还要将研究成果商品化、市场化,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⑥协同创新要求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转向创业型大学,因为建立创业型大学,有助于高校在观念及能力上实现与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此,高校在改革中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认清高校内外形势发展,更新教育与办学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大批“知能合一”的“实用创新型”人才。大学不再是远离社会中心的“象牙塔”,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成为创新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成为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的主导力量。第二,整合、优化学科资源,适应产学研合作需求。创业型大学要适应产学研合作,自身就必须具备适合这种合作的人力、技术等资源。所以,高校需要在充分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本校学科特点、优势与劣势,合理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特色,以实现与企业、研究机构的“成功对接”。第三,创新高校内部组织机构,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要适应发展创业型大学的要求,高校内部需设立各种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管理和协调的机构,如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研究所、协同创新咨询机构、校友联系中心、师生信息交流中心。第四,建立专门服务机构,搭建创业联系平台。大学的创业活动,本质上就是将知识产品市场化,将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和相关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因此,大学要通过建立大学科技园、产业孵化器、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联盟、技术转移办公室等机构,想方设法为研究“走向社会”搭建服务平台。当然,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应该转向创业型大学。但是,作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指向标,协同创新的提出将对我国众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类研究型大学转向创业型大学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等职业教育 走出去策略
【Abstract】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n important for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 The Belt and Road " strategy will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world class." Xi Jinping, general secretary repeatedly stressed the need to enhance China's soft power, which urgently requires us to accelerate the education of "going out" pace, especially through the "going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Belt and Road ;go out strategy
多次强调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迫切要求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步伐,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确实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在很多方面已基本可以引领发展中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围绕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走出去”发展,加快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本地化技能人才需要,已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增长点。
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走出去”的理由主要如下:
(一)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需要
多次强调要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加快教育“走出去”步伐,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实施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境外职业教育,围绕国家战略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加快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地提升国家的影响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在办学资金、办学观念、办学模式、办学效果、行业支撑度等方面已基本可以走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前列。
(二)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好好学习德国企业家的职业精神,担负起企业应尽的培养高等职业实习生的职责,“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企业家担负起“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目前,我国企业已在各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大量业务,但是由于所在国经济水平较低,人力资源个人及整体的条件差,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海外软实力的发展。中国企业在国外,由于当地职业教育水平较低,其国家力图保护自己的国家百姓的生活,要求中国企业多雇佣其国家的劳动力,导致企业面临选择不到合适的劳动力,迫切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够及时“走出去”,加快培养“一带一路”国家的当地人才。除人才供给外,通过输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特别是培养年青一代对我们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对我国企业在外可持续的发展尤为重要。不然我们不能培养出对中国有感情的当地的合格劳动者,迫切需要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支撑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输出,培养对中国有感情,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设备和技术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补充
在国外的企业在招聘当地的员工时,一定要优先录取,我们自己培养的当地的职业学院的学生,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遇到生源不足的问题。人口出生率低,大学扩招,人口减少,使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在减少。最根本的是职业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关键,事关学校存亡,企业要考察学生的个人能力,更事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虽然我国学生大量赴欧美读书,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以及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孩子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因此,通过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可以吸收发展中的国家的学生来弥补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源不足的空缺。
二、一带一路与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策略
“一带一路”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对话应重点将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特别是要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域职业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相互承认,为区域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一)垂直管理。中国企业在国外举办的职业院校,建议由国内院校进行托管,努力寻找跨国管理办学模式,托管院校可通过干部轮岗、教师支教等形式,垂直对当地职业学校的管理,从而发掘职业院校办学优势。通过此种模式实现盈利,弥补托管所需经费。或者进行中高职衔接,在国外举办中职教育,之后到国内进行毕业前的高职教育,其中需要的经费可由国家与中国企业补充。教学管理可以完全由托管学校负责。可以由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在审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过程中。
(二)沟通交流。将教师参与国际教学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情况纳入职业院校考核体系。可与商务部会商制定政策,在我国大型机电、汽车、IT 设备的出口时,应与我国职业院校校长联动机制,教师可是教师又是公司的技术客服顾问,充当思想的传播者,招收当地预备学员,培养售后维修人员、销售人员,并与国家奖励政策适当挂钩。选派高素质教师出国参与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是锻炼教师,提高自我,传播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好机会,国家应积极支持教学、科技业务骨干教师外出锻炼。同时,要适当接收发展中国家职业院校教师到中国进行中、长期的培训,满足国外职业教育教师的进修要求,接收境外留学生的求学需求,加强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人员、教学的合作交流。
(三)思想输出。中国有灿烂的文化,把国内职业教育的优秀的专业和优秀企业嫁接,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职业教育和思想文化输出,以把我国成熟的教育措施,采取慢慢融入当地的文化当中去方式,逐步输出整体教育经验和方法,共享高等教育资源,进而推动所在国家职业教育模式和理念发展,《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在企业用工、采购等方面提高本地化水平,加强当地员工培训,积极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就已经指出,职业发展的方向。
三、为了更好地完成“一带一路”的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建设
(一)顶层规划。“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企业走出去规模也将继续加大,职业教育走出去也将成为必然,为了巩固、拓展、积极配合国家和企业的走出去战略,需要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外交外事规划和行业企业发展情况,顶层设计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发展规划,来加强和指导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初步建立起适应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
(二)经费保障。经费是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关键,可以利用国家主导,多方融资渠道为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经费保障。例如:我国为支持“走出去”战略,对开发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持续强力货币投入,比如即将设立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中非合作基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独联体合作基金等,数额巨大,用途专一,教育部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争取对职业教育走出去的资金支持。此外,国家对“走出去”的企业都有经费支持,国家应该规定从这些企业中争取对当地的职业教育的支持。同时,现在国家在实施“软实力”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经费投入,如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等文化宣传,拿出专项经费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
(三)环境支持。应当营造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氛围,特别是国家要开动主流媒体宣传作用,引起企业高管与高等职业院校领导重视。对长期在发展中国家任教的教师应有在职称评定和工资补助的待遇政策。对职业教育“走出去”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协调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发展。对支持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企业给予补助或贷款免息等政策。中国教育部鼓励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迫切希望更多职业院校合作,在境外举办职教以适应当地人才供给需要,企业及相关专业的需要上,各高等职业院校校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大力支持,共同探索,为职业教育走出去支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做出应有贡献。
(四)凝聚共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加强政策沟通是促进“一带一路”高等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需要通过高级别会议论坛等形式,启动双边和多边职业教育政策对话交流,汇聚各方智慧,凝聚职业教育合作共识。大数据可以国际经验值得借鉴。2002年,欧盟启动了“哥本哈根进程,旨在通过政策沟通机制加强各国职业教育合作,建立了“欧洲资格框架”、“欧洲职业教育质量保证参照框架”、“欧洲职业教育学分转换系统”等政策合作工具,促进了欧盟各国职业教育政策趋同性发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借用大数据沿线各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特别是要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区域职业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促进职业教育资格相互承认,为区域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扫清体制机制障碍,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五)合作办学。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周边国家有着地缘优势,这些国家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推动区域,而且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合作的重点方向。实施“走出去”办学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人才优势,输出我国优质职业高等教育资源,打造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六)教育交流。促进人文交流,实现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教育交流还不够。还得能尊重当地的文化,把我国的传统核心价值,注入到职业教育教学中去。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互惠互利的关系是重要的交流形式。双方可定期开展校际互访交流,通过研讨会、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加深彼此了解和认识不够的,实现“一带一路”长久的伙伴关系才是关键。我国职业教育院校还可以派遣教师到伙伴学校进行支教帮教。深化职业教育交流,各个职业院校的校长负责制度下教育走出国门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地方院校一定的自利,简政放权。
(七)境外就业。鼓励本国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到国外工作和学习,大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发展业务,通过职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大量富余优质产能和资金向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等周边国家的输出,不仅可以拉动当地对技能的需求,而且也会给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带来参加境外项目工程建设、境外工作就业的机会。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与“一带一路”建设联系密切,“一带一路”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从而使得我们培养的职业院校的优秀的学生,到发展中国家都是优秀的教职人员。
“一带一路”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职业教育院校“走出去”大有可为。高等职业教育跟着产业走,中国的企业家要有民族气节,支持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牺牲小我,在资金上对职业教育要投入,这样企业才能有用之不竭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担负起企业责任,职业教育要与国家核心利益海外存在相伴随。随着中国技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日益深化,这将有效拉动有关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表面上为那些办学水平较高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到境外办学提供重要机遇。很多校企合作不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丰富,优势明显,但海外办学经验不足,不能对接当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为当地培养与我国友好新一代产业工人任务又迫在眉睫。与周边国家职业教育学校共建特色职教体系。但尊重他们国家的文化是关键,结合当地的文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职业教育还需要企业的牺牲小我的精神。围绕当地“一带一路”重大建设机遇而设置相关联的专业,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后期运行对高素质劳动者和职业人才的持续需求。只有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才能把“一带一路”工作做好,从而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多渠道的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提升高等职业教师专业素质下本X,坚持产教不脱离社会实践的融合、校企真实的合作,培养当地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最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我国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白鹭.“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探讨
[J].新西部(理论版),2015(15)
[2]赵世举.“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J].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李晨阳,杨祥章.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进展、挑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是教育活动中资源耗费的综合反映,也是体现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经营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同时也是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确定拨款标准和学费定价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不同高校教育成本差异,对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改革,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育成本界定与测算依据
从经济学与会计学上探讨成本概念是有差别的,经济学考察的是成本本质,会计学则更侧重在实际财务系统中的计量。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角度所界定的高校培养成本有其特殊的指定。
(一)高校教育成本概念的界定
首先,从完全成本及费用发生与教育服务相关程度的角度出发,基于高校教育活动规律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框架,高校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价值耗费应属于财务范畴的狭义成本,须围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学生进行费用归集和分配。其次,教育成本的概念体系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对实际发生或支付的教育资源耗费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成本概念;第二个层次是根据教育决策和教育成本分析的需要对教育资源的耗费进行分类而形成的成本概念。虽然学生(家庭)也为教育支付了学费等直接货币币成本,但教育部门应仅计算高校实际发生的教育资源耗费,而不应将某一特定交易主体的成本计算在内。最后,尽管社会、学校、学生(家庭)均要为教育支付难以估量的机会成本,但这种非货币成本实际上并未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在实际操作中也难以准确无误地由多方来进行分担。
因此,在讨论高校教育成本问题时所研究的教育培养成本通常是属于财务范畴的狭义高等教育成本,不包括学生或家庭支付的个人教育成本,也不包括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间接教育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项目的确定
教育成本核算不同于一般的成本核算,也不同于学校的日常收支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是高等学校用于人才培养的资源价值,学校经费支出中培养学生以外的活动以及非教育产出的成果并非都属于教育成本核算的范畴。因此,正确核算教育成本必须剔除与受教育者教育活动无关的开支。
从项目构成看,教育成本由高校经费支出中的部分项目构成,并会随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增加而提高;从项目权重看,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支出中的主要项目都分别包含在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和高等教育成本中,二者有较多的依存性。实际操作中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基于教育活动的相关规律,从成本组成内涵出发,依据高等教育成本支出的界限确立教育经费事业性支出与教育成本的对应关系,并制定统一的调整转换规则。
第一,不应计入的项目。剔除事业性支出中与人才培养无关的支出,如经营支出、捐赠和上解支出等;剔除离退休费用,但在职人员的离退休保障必须采用替代方式计入;成人教育类学生的人数及其经费收支均不计入核算项目。
第二,部分计入的项目。将与人才培养有关但不应全部计入的支出,采取分担的方式计入成本,如:在学校经费支出中,有一项权重较大的项目,即科研经费支出,包括在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中,却不符合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界定要求,不完全构成教育培养成本。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科研添置的设施也会为教育教学发挥长远的作用。因此,科研成本可依据国家发改委《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发改价格〔2005〕1008号)的规定,按科研费用占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相应核减各成本项目支出,并考虑一般科研项目需2―3年完成与科研经费结余等原因,计算时科研项目经费可分摊到3年支出。
第三,折旧计入的项目。固定资产是培养学生的必需条件,其转移价值也是构成教育成本的重要项目之一,计算成本需将资本性支出采用折旧的方式替代计入。按照我国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依据经济学原理,学校在实施教育活动时,所购置的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客观存在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及一段时间内物价的变化,其价值会相应改变,账簿记录中却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已耗损价值。因此,应根据资本性支出的特点,对现有固定资产原值分类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具体而言:房屋建筑物应提折旧,统一按当年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的2%(50年折旧期)计提;设备按分类折旧率(专用设备按8年、一般设备按5年,其他设备均按10年折旧)计提折旧,计入当年教育成本。
(三)高校教育成本测算的方法
利用高校实际教育经费收支的会计资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按照国家发改委《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规定,实施会计调整法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育事业性支出明细科目的数据,按照高校教育成本计量对象以及统一的调整转换规则进行分类归集,从支出角度将高校培养成本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家庭和个人的补助支出及固定资产折旧与利息支出四部分,测算高校教育培养成本(图1)。
二、高校教育成本差异性的实证研究
由于高等学校学生教育培养成本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投入、物价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同属江苏省域的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学科类别的13所本科院校及4所高职院校进行实证调查,以这17所高校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学校基本情况与教育经费收支情况为样本,其中经费总支出达75.4亿元,标准全日制学生数约31万人。借鉴会计调整法的基本思路归集教育成本,通过对实际财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进行成本比较分析。将所调查高校按学校层次分类为:重点本科(以是否属于国家“211工程”以上院校为划分依据)、一般本科、国家示范高职与一般高职四类;按学科专业分类为:人文(社科)、理工、医学、艺术(体育)、农林类,分层分类调查研究教育培养成本的差异性。为确保教育培养成本核算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避免基建支出和设备购置在不同年份的非均衡影响,以各高校近三年各项财务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测算出江苏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17所高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与有关效益指标(表1)。
(一)不同层次高校教育成本差异性分析
由于教育质量产出的模糊性及难以计量,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规定的部分合格指标来表征教育质量,以保证学校能够培养出基本合格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为首要原则进行样本筛选,进而用以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本次成本调查所选各项高校办学条件指标既是本科教学评估中用来衡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高等教育成本效益的显性指标。表2所涉及高校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规定,利用SPSS V19.0进行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见表2)。除生均校舍规划建筑面积以外,学校层次与培养成本及各项效益指标显著性均达到显著程度(Sig.≤0.05)。无论从生均培养成本的角度考察,还是从办学效益指标上看,本科和高职之间、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之间、示范高职与一般高职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运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分析方法,重点本科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从成本―效益指标维度考察,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差异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教育效益与资源利用效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本与效益的变化,与教育质量直接相关。
(二)不同专业类型高校教育成本差异性分析
根据测算目的,样本拟定在层次相同或相近的高校范围内选择不同学科类型。首先,此次调查所涉及高校的地域范围限定在江苏省内,忽略区域经济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根据每所学校的主要专业学科类型及历史沿革,将10所一般本科院校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是:人文类2所,理工类3所,农林类1所,医学类1所,艺术(体育)类2所,其他类1所。最后,为除去各高校之间较个性化的因素,对同一类别所有高校的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和标准学生数进行加总计算,分别取各类型高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及各效益指标的平均计算结果,虽然样本数量略显不足或比较局限,但从实际操作上看是合理的。由此,得出各类型高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系数,如表3所示。
从平均计算结果来看,各专业类型高校的生均教育培养成本可分为四档:艺术(体育)类最高,超过3万元;医学类次之,高达2.94万元;理工、农林类相差无几,为2.2―2.3万元之间;人文类也达2.04万元。若以人文类教育培养成本为基数,理工高出幅度约12%,农林类高出幅度约8%,医学类高出幅度约44%,艺术(体育)类则要高达约49%。
从不同专业类型高校生均教育培养成本与主要效益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看,医学类高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高于同类院校2倍以上,表明其教育过程对教学、实验设施需求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因而培养成本最高;艺术类高校的生师比显著低于其他类别高校,而其生均校舍规划建筑面积又显著高于其他类别高校,因而教育成本也较高;理工类高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仅低于医学类,生均校舍规划建筑面积也仅低于艺术(体育)类,表明其对教学设施要求较高;农林类院校专业占比以理工科居多,因此其培养成本接近于理工类型高校;人文类高校生均校舍规划建筑面积与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两项效益指标均处于同层次高校较低水平,这不仅符合其专业培养特点,也是其专业培养成本较低的原因。
三、高校教育成本差异性研究的作用
1994年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高等学校“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缴费标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家长的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根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这两个文件明确指出,学费标准的制定,政府对高校的拨款标准都要参照生均成本确定。因此,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及差异性,有助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制定学费标准和拨款标准。
关键词:学生满意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29-03
近几十年来,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已渐人人心,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谁能争取到顾客的满意谁就能赢得竞争。如今,该理念正逐步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之中,使学生满意已成为教育机构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特别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办学机构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从完善服务体系,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来获得学生的认可,无疑已成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一、学生满意度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学生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在学校里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与他们心中原来对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期望进行比较的结果。满意度测评是他们评价所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的一种方式,是高等学校总结和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他们是服务质量的重要监督者;作为使用者和受益人,他们理应提出建议和意见供相关部门参考;作为见证者,他们是保障教育服务质量、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和提高行政效率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
(二)成人高等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部分,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以普通高校以外的社会人员为教育对象,开办各种形式和规格的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它是对符合入学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实施的高等教育,旨在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
1.生源类型多样化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数为在职人员,年龄20-35岁,其性别、受教育程度、知识库和结构、人生阅历及受社会因素影响程度不同而导致各自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也不同,同时每个人还扮演着不同的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相对于高等学校的统招生来说,年龄较大,工作家庭事务较繁忙。因此,个别差异较大,使得成教学生整体结构具有复杂性。
2.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区的教育基础及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不平衡,求学目的不同,导致教学过程中众口难调,传统的教育方法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有些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链接不够系统和完整,学习压力也相对较大。
3.工学矛盾突出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有业余学习和函授学习等形式,学生基本都是在职人员,由于就业竞争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得学生的工学矛盾尤为突出,这已成为困扰学生和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的一大难题。因成教学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复杂多样,在校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应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技术很好地完成各科教学任务。
4.社会经验丰富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数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已成家立业,年龄较大,因此,成教学生具有相对独特的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虽然大部分的成教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但是并不意味着大脑迟钝。相反,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思维方式也不死板。所以,在社会交际能力方面会更突出。成教学生的学习是建筑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他们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联想、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和概括,去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并能联系实际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成教学生懂得怎样选择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计划性,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自我保护意识强
时代在进步,随着公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成教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不再那么简单和单纯,往往有着他们自己的理解与判断,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马上会想到如何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成人高校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更应注意方式方法,不可盲目行动,随便应付,以免引起学生不满而投诉。
(二)成人高等教育现状调查
为了解成人高等教育现状,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学习形式、课程安排、教学效果、学生管理等方面。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湖州等地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在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人之中,有58%的人仅仅为了获得文凭,以帮助就业、升职或提高待遇。现在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招聘要求基本都是大专起步,因而文凭真正起到敲门砖作用,没有文凭就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它成了一个人的重要资本。
此外,在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学习形式等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66%的人对成人高等教育比较满意,也有很多人认为学习效果一般。这说明成人高等教育在课程安排、教学师资等方面还不够贴心,对学生的需求没有进行认真调查,导致教与学有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也不高,很多单位不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文凭。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承担学费是小事,要挤出时间来学习倒是一件头痛的事,因为就读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边工作边读书,不管是双休日上课还是平时晚上上课,都得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肯定会比较劳累。如果碰上加班或出差,还不能保证按时上课。一旦学习与工作出现矛盾时,只能是放弃学习而保工作。作为办学单位而言,毫无疑问,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则是当前要做的头等大事。
(三)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竞争,恶性循环
有些办学机构为了吸引和扩大生源,常常以成教学生的“特点”为借口,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到课率不断下降。这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不端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纯粹为了获得文凭而读书,有点用钱混文凭的味道。这些学生平时不用功,最后到期末考试时就只能动歪脑筋,想办法如何用作弊来“顺利”通过考试。少数办学机构为了经济利益,在管理的过程中把关不严,客观上出现给学生“放水”的现象,反过来又助长了学生的歪风恶习,形成恶性循环,给成人高等教育造成了极为不好的社会影响。
2.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有的办学机构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随意缩减课时量,随意调整教学计划,随意合班上课,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办学机构教学条件差、聘用不合格师资、环境恶劣,学生反应强烈;有的区域缺乏专业师资,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任课教师,难以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讲解清晰准确,重点突出,于是学生就不能有效地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满意度降低;还有的学生因工学矛盾突出,实际出勤率不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在教材选择上,教材的编写年限过于陈旧、教材出版质量不高,到了学期末,很多学生的书根本没怎么翻过,这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3.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有些办学机构由于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或因管理不善,管理人员更换过于频繁,与高校联系、沟通不够等原因,在各个教学环节衔接上容易出现问题。还有的学校在管理上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如考勤问题,本身都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规定,但行使起来却大打折扣,原因是担心已有学生流失,潜在学生不敢进来。成教的学生既有工作的压力,又有学习的压力,有时的确会顾不过来,因而急需学校提供精心周到的服务,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4.招生收费环节不够规范
有些民办教育机构不是独立法人单位;有些办学机构招生宣传不真实,有意模糊、混淆招生性质(普通和成人),进行夸大其词的宣传,甚至虚假承诺,误导学生,违规收取学生高额费用、学生要求退费得不到解决;有些校外站点直接收取学费,不出具正式收据,收费不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核定的学费标准收费;等等。
三、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教学实践环节,学以致用
成教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较薄弱,但动手能力比较强。首先,学校应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成人高等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其次,应注重因材施教,在课程安排上,要立足于实际需要,多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至少为1:1,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仅使学生注重理论基础的扎实,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潜在发展能力,又使实践教学不但没有削减理论的分量,反而在实践中得到强化、验证、深化,有效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整合课程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成教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满意度。
(二)开发网络学习课程,灵活学习形式
成教学生因工学矛盾,到校面授时间上常常难以保证,成人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水平,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加大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可以从公共基础课开始尝试,充分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开发网络课件,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克服成人分布广、分散学习的不足,进行远程教学、网上答疑和作业指导等,减少学生来回奔波之苦,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便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满意度。
(三)坚持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
1.关注需求,真正树立服务意识
学生无小事,学校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教职员工应当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才能真正从广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广大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那就必须树立起服务意识。
2.务实高效,切实提供优质服务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成人高等教育一切工作和活动的出发点,学校一定要以广大学生为中心,从大处着眼,也从细节人手,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加强与学生沟通,实行人性化管理。用良好的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