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业务应用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2: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业务应用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业务应用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业务外包;企业管理;应用;措施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自身的分工化优势,将部分日常经营中的业务项目委托给专业的服务机构、经济组织去完成,以降低自身创造成本,提高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实现风险分担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企业合作现象日益增多,其有有利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诸多风险。本文就其展开研究探讨,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为企业的外包业务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作参考。

一、业务外包对企业的发展意义

我国企业业务外包行业的迅速发展趋势与我国普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供应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以往传统的企业发展观念中,资源外取现象被视为企业败落的标志,是企业处于劣势的表现,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越来越多的新理念被提出,企业外包这种经营模式逐渐被社会企业所认可,越来越成为了智慧型企业运转的关键。企业在业务外包时合理分配有效资源,如对优秀人才与低成本人力资源进行责任分工,实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将企业的薄弱环节外包给该领域相对较有专业优势的企业,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联合,极大的改善了自身薄弱环节,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此外,企业决定是否外包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企业外包出去的业务成本是否高于企业内制成本。企业在实行外包选择接收单位时,一般考虑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及其专一性规模化,而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接收单位的成本远远比企业的整体成本低,同时企业实行业务外包后,一般均会及时调整自身发展策略,重新规划发展步骤、合理分配与利用有效资源,减少了部分基础设施的投入、人力投入以及相关技术投入,极大地减轻了自身的整体运行负担,运转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企业外包存在的风险

(1)事前风险。一是企业外包业务界限不准确。企业在实行业务外包计划时,未对自身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具体分析,未明了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到底是哪一方面,对于自身核心业务及非核心业务定义不明确,这就造成企业不知道从何入手提高竞争力;二是对于承包商的选择不够严格。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未对接收单位进行全面调查,承包单位或许未经相关部门审批,不是合法设立的法人主体,承包单位在职员工缺乏相关专业技能与素养,缺乏从事接收企业外包项目的经验,造成企业不可避免的损失甚至引发法律纠纷。(2)事中风险。一是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存在缺陷。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未对业务外包具体条款进行强调并作出明确的约定,导致承包商对业务重点不够了解,企业在后来的验收工作中困难重重,付款时遇见种种障碍。企业在业务外包过程中未得到理想的效果,难以发挥业务外包优势,严重的还会遭受巨大的企业损失;二是缺乏对承包商合同期内的履行能力监督。企业进行业务外包过程中,缺乏与承包商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缺乏对承包商合同期内的履行能力监督,承包商由于自身原因受市场变化影响而出现不能履约的现象,无法按照合同签订的相关条例完成相关工作,导致企业外包失败及企业正常经营过程的中断,或者承包商未按签订的条例要求保证企业工作产品质量、服务等行为,均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3)事后风险。一是验收工作做不到位。企业在验收外包业务的完成效果时,没有明确的验收标准或者没有规范的验收制度,使得验收不过走一下过场,而并非严把质量关,不能及时发现外包业务完成质量中的问题,从而使该成果在企业应用运转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整体降低了企业的质量及效率;二是外包业务不划算。企业实现外包后,没有对相关成本进行要求与控制,导致承包商没有一定的成本概念,企业外包业务不符合自身成本利益原则,从而花费超出成本,造成企业的财务损失。

三、企业业务外包防控措施管理

(1)事前风险控制。一是对外包业务进行划分。企业外包的业务必须是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故在实行企业业务外包之前应对本公司的实情进行细致了解,需分清本公司的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打理,将大大缓解企业的资源占用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在本公司的核心业务上去,将核心业务做精做细,同时将非核心业务专业化,作为提升竞争力的突破口,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二是承包商的严格选择。对于外包业务接收单位的选择在整个外包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一般是选择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最起码不是理念相悖的,双方要达成互相理解的战略理念,双方应该拥有各自的可信竞争力,这样能提高整条生产链条的运作效率,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利益的获取。在外包之前,要对承包商进行全面调查,注重承包商的专业资质以及交货、配送的速度,经过层层考察,从多家承包商中选择整体水平较高的,避免由于承包商缺乏相关经验而造成企业的损失。(2)事中风险的防控。一是严格制定合同条例。在制定与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合同时,要明确提出对服务及质量的要求及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使承包商充分认识到自己应该注重的工作及应该服从的义务,从而严格要求自身,力求达到双方互赢的局面;二是注重与承包商的交流沟通。在企业实现业务外包后,不能就此搁置不管听之任之,而是要派专门负责人经常到承包单位进行工作进程考察监督,及时发现承包单位在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与承包商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给予承包单位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有效发现及解决业务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事后风险的防控。一是规范外包成果验收。加强对业务外包成果的验收工作管理,建立健全验收体系以及质量评价体系,在日常验收工作中做好原材料需求调查及承包商完成量、质量的考察,并对最终顾客的满意度及企业接受成果的利益损耗进行调查。二是控制业务成本 企业对外包业务的选择最终目的是实现自身获益,则在选择是否进行业务外包时,主要考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企业要对外包业务成本及收益进行定时的考核评价,以期达到预想获益效果。

四、关注企业员工对于业务外包的看法

随着业务外包形式的普及以及外包数量的增加,企业为了减轻自身负担往往会大力裁员,在这种局势下员工就会担心自己能否保住工作,如果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迟早会被业务外包所代替,企业就会失去员工的信任,极有可能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导致职业素质显露弊端以及工作态度变得消极,失去了努力工作的动力而造成业绩水平下降。因此,企业在决定实行业务外包策略之前有必要与企业员工做好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取得员工的谅解,协调好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尽量给予有效资源的合理分配。

企业业务外包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合作方式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缓解企业运转过程中过分紧张的资源压力。但是进行企业业务外包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对此,企业要全面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只要做到防控措施合理,并积极落实到位,就能将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变为取得企业效益的优势,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之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有利于企业外包业务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聂规划,周晓光,张亮.企业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与防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9):18~19

[2]李圭雄,黄力.企业档案管理业务外包可行性研究[J].档案学研究.

第2篇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就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使用技术等技术。在气象业务管理部门应用信息技术就能使业务管理感知业务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实现业务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成为可能。所以在基于知识和信息的全球化经济中,气象业务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着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气象业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处理方面的优势,结合气象业务信息产生、传输、加工、决策流程,让信息技术在气象管理部门应用方式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业务信息资料自动化的设计、生产系统,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资料生产率、信息资料产品质量;

(2)是业务处理系统,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是管理信息系统将气象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强化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

(4)是地市级及以上业务信息系统和决策者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提高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并且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现代化、信息化、气象业务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技术成为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气象业务管理信息软件将气象台站业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综合信息管理,并且信息技术可以强化管理者的管理职能。

2目前气象业务管理现状

2.1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情况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将使综合气象观测和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以数据自动化采集、气象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机、卫星数据海量存储和卫星数据广播为代表的实时气象信息系统,资料获取能力、处理能力和传输时效显著提高。综合气象观测和信息业务包括地面观测和地基遥感系统、以气球和飞机等为观测平台的空基遥感系统、以低轨和高轨卫星为观测平台的天基遥感系统,由数据收集及分发、信息加工处理、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等组成的气象信息业务,以及由运行监控、维护维修、计量检定等组成的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也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化气象观测业务管理系统。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监测网络业务质量的管理、监督和检查,提高观测业务的内在质量。

2.2地市县两级气象台站业务管理目前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程度提高,计算机、宽带网络、信息技术业务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地市县两级业务管理也利用计算机、宽带网络、信息技术,对气象台站基本信息、气象业务人员基本信息、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各类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各类优秀业务人员信息等等进行管理,产生大量气象业务管理信息。目前各类气象台站业务管理信息存储以Excel、Word、Access、TXT文件和图片文件等格式为主。随着时间增长,各类气象业务信息文件越来越多。对个人、县级气象台站、地市级业务信息统计查询分析耗费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如此众多的信息,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综合以上分析和实际需求,我们研发了《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探索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气象观测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使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业务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

3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气象台站业务信息

3.1信息技术的切入点

为了将信息技术引入气象台站业务管理,我们把气象台站业务管理工作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所谓定性的工作主要是指业务管理制度制定、业务管理流程的设计、业务人员资源分析报告等,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需要经过深入的主观思考与判断才能完成。所谓定量的工作主要是指根据既定制度与流程完成对客观事务的处理,比如气象业务台站基本信息、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等,这类工作的特点是比较琐碎繁杂,但又是需要日常处理的重复性工作,往往占据了气象业务管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在气象台站业务管理中主要是作为工具来应用,它可以用来处理所有定量的问题,比如气象业务台站基本信息、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等等,并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查询统计功能与报表输出功能,较之手工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例行性工作占用气象业务管理人员时间的比例,并能够动态直观的反映气象台站业务资源的状况,能够为气象业务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地市县两级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一套合理而完善的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还将为地市县两级管理者带来另外一个好处:由于数据库完整地记录了气象台站基本信息、气象业务人员基本信息、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图片信息、各类业务质量考核信息、各类优秀业务人员信息等各方面信息,系统将能快捷、方便地获得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其他管理人员及员工提供各种形式的接入服务(如人事管理部门、各级决策者),软件能够按照用户选择的不同的条件进行简单查询和复合查询。如各类气象业务质量基数、气象业务人员基本信息、气象台站基本信息,气象探测环境图片信息、气象业务优秀人员基本信息组合查询。当软件响应用户查询操作后,生成相关的数据表或图表,并可打印或保存成PDF、Word、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因此,信息技术在气象台站业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地市县两级管理达成如下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基于信息的决策支持。

3.2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技术的集成

从表面上看,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似乎是毫不相关,业务流程管理关注的是管理理论与思想,而信息系统则关注技术的实现手段,信息系统的实施未必一定要进行业务流程管理,同理,进行业务流程管理似乎也可以不采用信息系统。但是业务流程管理是一种以构造规范化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提高业务管理考核绩效为目的的系统的、不断提升的方法。它能够理解定义、实现自动化,改善地市县管理业务。卓越的业务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提升气象业务信息化、现代化的强有力的手段,而信息技术又是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的必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地市县业务管理要摆脱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发挥气象业务管理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就必须在气象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管理的集成。业务流程管理与信息技术集成,并围绕业务管理的核心流程和主导业务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必由之路。

4地市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气象台站业务信息管理软件采用C/S结构,客户端的界面和操作比较丰富,安全性能得到保证,响应用户操作较快。软件设计与安装运行依托现有气象通信网络,采用2010C#框架技术编程,结合COM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通过TCP/IP网络协议,利用数据库访问接口,快速便捷连接访问MicrosoftSQLServer2000数据库,帮助用户采集各类数据并及时安全上传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优化查询,高效分析用户数据,实时处理各类数据,为用户形成业务管理信息。

4.1采用三层C/S(Client/Serve)结构设计软件

从功能结构层次设计为三个层面:基础数据层、业务处理功能层和决策支持表示层。

4.1.1基础数据层基础数据层包含的是变动很小的静态数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业务人员属性数据,如姓名、性别、学历等;另一类是台站业务基本数据,如台站基本信息、台站业务信息等。基础数据在气象台站管理软件初始化的时候要用到,是整个气象台站管理软件正常运转的基础。

4.1.2处理功能层业务处理层是指对应于气象台站管理具体业务流程的系统功能,这些功能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断产生与积累新数据,如新人员数据、质量考核数据、优秀人员考核数据、探测环境八方位图片信息、人员图片信息等。这些数据将成为管理者掌握台站业务基本状况、提高业务人员管理水平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的主要数据来源。

4.1.3决策支持表示层决策支持表示层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就能快速获得所需信息:如台站业务分布状况、业务人员考核情况等。这不仅能提高气象台站业务的管理效率,而且便于业务管理者从总体把握气象台站业务情况基于上述结构的气象台站业务管理系统模型。

4.2软件特点

软件设计立足于目前地市业务管理部门日常对气象台站各类气象业务信息综合管理基础上,按照业务管理流程,将综合管理日常需要的各类气象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据库,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把各类气象业务信息通过业务人员录入\验证并保存到数据库,完成业务信息有效存储,为以后台站信息分析应用打下基础。软件开发与使用就要方便用户对各类业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加快查询速度、加强业务管理,使台站信息管理趋于信息化、自动化。

4.2.1数据库优化设计按照气象台站业务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将手工管理的气象台站气象业务众多信息,依照数据库管理模式,进行信息化处理,变换成能让计算机加工处理数字化信息。并根据信息分析,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建立数字化信息存储数据库。用于存储、处理和保护数据的核心服务。利用数据库引擎可控制访问权限并快速处理事务,从而满足业务管理信息化要求极高而且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应用需要。

4.2.2功能强大、简单易用的信息录入功能扩展DataGridView控件,进行数据采集录入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同时验证用户输入的数据,保证图数据一致性。使用DataGridView控件,可以显示和编辑来自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的表格数据,软件为了提高用户人机交互操作方便,扩展了DataGrid-View控件,在其单元格内可选择输入数据,如区站号、台站名称、台站类型等。

4.2.3灵活、简单的数据查询功能软件能够按照用户选择的不同的条件进行简单查询和复合查询。如气象台站业务质量基数、人员基本信息不同时段,或不同监测站同时段组合查询。当软件响应用户查询操作后,生成相关的数据表或图表,并可打印或保存成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

4.2.4方便、实用的数据统计功能数据统计结果是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本软件的数据统计功能主要完成统计数值、图表分析等工作,包括简单统计、通用统计、常用统计、二维统计、单项统计及辅助决策几个模块。这部分可完成质量考核、台站业务信息工作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及辅助决策的要求。

4.2.5图表显示功能利用图表控件MSChart,把用户查询出来的质量考核信息、气象台站基本信息进行气象台站图形统计和报表图形显示。

4.2.6利用Surfer8制图功能绘制台站分布图气象台站分布图在程序中调用Surfer8制图功能,将符合条件的站点根据经纬度点加到所辖地区底图,形成符合查询条件的站点信息图(分为地面观测、生态观测、高空探测、大气成分监测等)。先将符合用户条件的台站经纬度从服务端数据库中查询出来,读写成Surfer8可识别数据文件,再调用Surfer8制图功能,先把边界底图画出来,把气象台站经纬度文件添加到底图中。形成台站任务图片。

5总结

第3篇

【关键词】 公安业务 案件管理 系统 APP 实践

公安机关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机构之一,在维护社会和谐,维持国家各项事务平稳运行方面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步入近阶段,公安机关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和尖锐的问题,我们也正在寻找比较新颖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1980年前后,我们国家的公安部门在自身特色的网络基础上建设了管理信息的系统,这种新的技术符合公安机关的业务逻辑、能够满足实际上的一些需求,这种系统在提高公安治安工作的效率程度和精确程度方面价值重大,使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对于整个公安系统而言,公安治安管理部门是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的综合性战斗单位,是保一方平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线堡垒。对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而言,其主要业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管辖区的人口信息的中和管理,其中包括居住地的迁入和迁出,以及户籍信息管理。另一方面是对辖区内的案件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整个案件侦办流程的管理和案件信息的存档以及后续查询等内容。目前对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而言,其主要业务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

我们国家,迈出的自动化管理这一步相对其他的国家来说较晚,因为我国一些历史上的问题()和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原因(计算机汉子处理技术)。上世纪的80年代中,我们能够使用数据的压缩和信息的检索的技术,这种技术非常的简便快捷,查询起来也很方便,如果一个城市有一百万人口,那么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把这些人口的一些较基本的信息都保存在一个40M的微机硬盘上。

这种技术是原始的用分类卡查找人口信息的手段被取代。不过初期建立的这种系统只能够做简单的数据搜索,如果数据录入,不会有相应的系统来进行数据的更新,只能把这种系统看作是一个数据库,不能够对数据进行分享和更换。这之后,我国就开始迈入了公安信息化的新纪元,我国各个等级的公安系统都开始进行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这是公安机关形势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公安信息化的发展就此展开。

1988年,我国公安机关提出了“金盾工程”,这主要是想适应但是社会的正常需要,能够使警方的力量加强,提高作战能力,办公的效率等等。

课题该系统采用myeclipse开发服务器端,eclipse开发android客户端,数据传输方式采用json方式,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

客户机/服务器 (C/S)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中,服务器端主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及系统维护和并发控制等,客户端程序主要完成用户的具体的业务,省去了中间的其他环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但是需要安装客户端才可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

同时,在C/S架构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相互分离,可以对客户端进行单独的设计。使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要求。且此结构还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负载的业务流程等优点。

因此,鉴于C/S架构的优点、手机操作系统、网络速度以及当前大多数Android手机应用都采用C/S架构的考虑。治安管理案件APP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其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服务器端:1)警员管理;2)接警管理(对于报案数据的管理);3)警员出警管理(将报案的案件分配给警员);4)案件处理管理(有手机APP端对现场拍照、笔录录音以及处理结果录入传入到服务器)。

手机端:(1)警员登陆;(2)查看指派的待处理案件;(3)案件处理管理;(4)个人信息修改。

这样我们可以更大的节省人力,突破现有的管理系统模式,实现高效的案件处理及案件信息的存储。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大背景之下,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案件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革命和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O不断地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与此同时提高公安部门的社会公信力,树立公安部门社会形象,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冀素琴,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2001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软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sultation enterprise scale and expanded, the focus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management has become enterprise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bottleneck.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sultation enterprise with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business firm standardiz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is paper, th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function, working process and using effec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software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造价咨询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急剧扩大,随着规模的扩大,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成为造价咨询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背景资料

我公司现拥有工程造价专业咨询员90多名,造价咨询年营业收入5000万左右。由于项目较多,往往有的项目领导分配到专业咨询员后,就被遗忘了,要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催促后,才想到去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另外,由于领导不能及时掌握所有专业咨询员每个项目进展情况,在分配新任务时,造成专业咨询员间工作忙闲不均,收入差距悬殊,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公司引进了常州市思沃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工程造价事务所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对造价咨询业务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工程造价事务所业务管理系统可对工程咨询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涉及的工程咨询业务流程、相关文档、相应人员等进行管理。通过工程造价事务所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工程咨询业务的流程规范化,记录工程咨询人员的各项操作。公司业务监控的实时性,使业务流程在各相关人员和部门之间平滑流动,便于领导控制项目进度,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2、主要功能介绍

业务管理系统是以工程咨询单位主要业务流程为依托而建立起来的,工程咨询项目业务流程的各项信息处理均在该系统中完成,包括:项目台账、项目派单、项目三级审核、项目签发、审核报告自动生成、内部绩效分配、项目盈利核算等工作的信息处理。

工程造价事务所业务管理系统融企业业务流程管理、企业人力管理、企业客户资源管理、企业学习管理、日常办公管理等,全面规范咨询企业管理,提升工作质量。

2、1日常办公管理

(1)日程管理:对每天的工作行程进行安排,预设提示功能。(2)邮件管理:内部邮件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电子信息交流效率。(3)公告管理:内部重要活动和会议告知等,提高通知的传播效率。(4)工作计划: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总结,日事日清。

2、2咨询业务管理

(1)项目登记:咨询项目注册登记,项目基本情况、咨询类型、收费设置、电子附件;(2)项目分配:管理者对新项目的分配,根据各部门、人员目前的工作量合理分配新任务。(3)项目实施及安排:负责人根据新项目的大小进行项目分解,各分项根据专业或大小安排合适的专业咨询人员工作。(4)项目审核管理:根据审核项目的工作流程初审、复核等设计业务流,帮助企业严控审核项目的质量和流程。过程中可以利用三材含量指标进行项目比对,协助项目审核。(5)项目结算:项目各分项综合统计,出具报告,完成项目收费款项的汇总。(6)报表打印:根据流程中审核的数据自动生成报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存档。(7)项目查询:根据项目名称、时间段等查询各部门已完项目或进行项目等的情况,帮助企业检查年度(月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月度)任务计划的制定;专业人员业务量的记录考核等。项目应收、开票、实收情况分析。项目进度的动态图表显示,有效控制项目进度。

2、3招标业务管理

(1)标段登记:标点基本情况,收费设置等进行登记。(2)标段实施:进行各标段工作计划的合理编排,关键点的控制。(3)招标表式管理:各标段投标表式的控制,编制要求等。(4)投标管理:资质评审后对投标单位投标文件购买,投标现场投标报价,中标价等进行合理管理(5)招标结算:招标标段完成后,进行标段信息汇总,费等的统计和清查。(6)项目查询:根据项目名称、时间段等查询各部门已完项目或进行项目等的情况,帮助企业检查年度(月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月度)任务计划的制定。标段应收、开票、实收情况分析。

2、4跟踪审核管理

(1)项目登记:跟踪审核项目注册登记,项目基本情况、咨询类型、收费设置、电子附件;(2)项目分配:管理者对新项目的分配,根据员工目前的工作量合理分配新任务。(3)事项管理:施工阶段重要事项的公司上下级沟通,协做。(4)签证变更管理:施工阶段关于洽商变更阶段的造价控制,报告管理等。(5)进度款管理:施工阶段关于进度款的造价控制,报告管理等。(6)询价管理:施工阶段材料的询价服务,询价信息的记录。(7)项目结算:项目结算时期的造价控制。(8)项目查询:根据项目名称、时间段等查询各部门已完项目或进行项目等的情况,帮助企业检查年度(月度)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月度)任务计划的制定;专业人员业务量的记录考核等。

2、5客户管理

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资料的全面掌握,协助公司开展对外业务,帮助工作对客户生日、重要事件等进行关系营销。

2、6员工管理

(1)部门结构设置:根据公司的目标和市场策略,进行公司内部结构的设置,帮助功能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2)员工信息管理:全面了解公司员工的个人信息,对人员技能,培训情况等做详细记录,帮助员工发挥自己的最大特长,创造更多效益。(3)员工证件管理:咨询机构对资质的特殊要求,帮助企业统计、分析目前员工各项技能、从业证书等。

2、7财务管理

(1)薪资管理:员工工资的制定、查询、绩效的查询。(2)票据管理:公司票据记录,收支费用、欠款等管理。

2、8制度管理

(1)制度分类:公司各项制度的分类。(2)制度上传:制度文档的管理。(3)制度浏览:制度的网络浏览,供员工浏览。

2、9资料管理

电子资料管理:强大的在线知识管理系统中可以维护、积累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及时为相关人员提供知识积累。

2、10系统管理

(1)文号设置:根据业务的不同,进行文号设置。(2)权限设置:根据部门、职位合理安排系统的操作权限。(3)密码修改:个人密码的设置、修改,保障公司信息的安全性。

3、操作流程

针对我公司实行专业咨询员、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总监和技术负责人四级复核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程造价咨询操作流程。

3、1工程造价咨询

(1)项目分配。公司接到任务后确定项目负责人和专业咨询员,由系统管理员将任务分配给项目负责人和专业咨询员,项目负责人和专业咨询员进入系统即可看到所分配的工作,专业咨询员领取资料开始审核工作。(2)项目审核流程。专业咨询员初审上报项目负责人复核技术质量总监审核技术负责人终审公司领导签发。

3、2招标模块流程

(1)项目分配。同工程造价咨询;(2)招标流程。签订合同编制招标文件资格预审开标会拟定评标报告,发中标通知书

3、3跟踪审计模块流程

(1)项目分配。同工程造价咨询。(2)跟踪审计流程。跟踪审计人员审核(现场签证、进度款等)项目负责人复核技术质量总监审核批准(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发)

第5篇

关键词:油田;业务协同;业务模型;工作流;图形化

0 前言

炼油企业存在员工集中、地域分散、多种作业类型、生产链接紧密、信息密集、高科技等特点。工作流技术是一种快速增长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其主要特点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这些流程是手动和自动的,主要特点是这些流程在计算机中处理应用和工具帮助,由计算机系统帮助人们完成交易的日常事务。工作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缩短业务周期,改进内部和外部流程,优化和合理使用资源,减少人为错误和延迟,提高劳动生产率。

1 协同工作流技术

1.1 基于角色的权限授权机制研究

角色本身不代表权限的大小,例如O置“Project Manager”角色的能力,还可以设置“Team Leader”的角色。分层Hierarchal RBACC模式可用于实现分层角色。也可以使用Composite Roles模式,对角色实现一定的分组和复合,以方便权限的分配。

1.2 工作流模型研究

过程集成模型,已经超越了“过程模型”概念类。 当前的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跨区域跨部门信息交互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部门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正在增加。 一个简单的集成模型基本上是一个“主流程控制”方法:通过一个主流程来控制整个流程的操作,通过各个子流程来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并返回到主流程来处理结果 。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流程设计

(1)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作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为工作流定义和流程流提供支持。

(2)工作流过程建模工具:工作流过程建模工具为可视化流程设计工具,用户通过拖放方式绘制流程,并通过配置为节点实现节点操作,节点表单,节点参与者配置。

(3)流程操作:进程操作是指对进程的操作支持,如启动进程,终止进程,挂起进程,DC,分流(单)和流(多人同时),试验等,因为这些进程可以直接基于引擎提供的链接调度算法直接支持。

(4)工作流客户端程序:工作流客户端程序提供用于呈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过程管理系统的功能,待完成列表的列表,已经完成的列表,过程操作的执行,过程历史信息等等上。

(5)流程监控:过程监控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方式来监控执行过程,包括过渡,在每个链接上花费的时间等,并且通过这些过程,可以适当地提高工作效率。

(6)表单设计器:窗体设计器为视觉形式的设计工具,用户拖放方式绘制所需的表单,以及相应的表单数据绑定。

(7)与表单的集成:业务流需要一种表达实际业务的形式,因此它需要与表单集成以表示业务意识。与表单的集成通常包括表单数据的自动获取、存储、修改、域权限控制、与过程相关的数据的维护以及过程链接表单的绑定。

(8)与应用程序的集成:通过与应用程序的集成来提高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业务意识,主要涉及系统的权限和组织的集成。

2.2 流程调度

(1) OBE的引擎调度机制

OBE是由Adrian Price开发的一个开源Java工作流引擎,支持WFMC规范,包括接口1(XPDL),接口2/3(WAPI)和接口5.OBE引擎操作调度算法非常简单,所有的调度规则基于WorkflowRunner类run方法。StartProcess,startActivity,completeActivity,executeTransition在这些情况下都会导致运行。OBE调度算法非常简单,但实施调度过程更是周围。

(2) Shark的引擎调度机制

Shark遍历循环的机制是:

(3) YAWL的引擎调度机制

它的核心调度规则在YnetRunner类中有continueIfPossible方法。核心调度机制是它将重新路由流程实例中的所有节点点,因为节点的令牌传输或状态改变的任何状态。此处的节点点是YAWL支持的两种类型的节点:Condtion和Task。YAWL的enable enable算法更经典,主要是确定某个Task节点允许被激活。YAWL目前完全支持And,XOR,OR聚合算法,其中最复杂的是无疑是OR算法。

3 应用效果分析

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主要对组织机构及其用户进行管理,实现了添加单位、修改单位、删除单位和单位排序功能。单位建立后可以在该单位下新建单位用户,同时对用户进行信息修改和单位转移操作。

(2)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细分为角色管理、权限元素管理、权限分配。主要实现:

①对权限元素进行管理(权限元素是权限管理和控制的最小单位),包括添加角色、修改角色、删除角色;

②对权限元素进行分组管理(角色),包括添加权限分类、修改分类、删除分类,在具体分类下维护所属的权限元素;

③权限分配:对用户、权限元素/角色进行组合分配,按照组织机构列出所有用户,进行相应的角色或权限分配。

(3)工作流管理

实现业务流程定制、业务流程维护、流程实例管理、审批授权、绑定工作流等。

(4)日志管理

实现登录日志、操作日志和错误日志的纪录与查询操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服务器端使用Java作为文件管理服务,客户端提交XMLHttpRequest请求,服务器端返回相应的XML文档。

参考文献

[1] 范玉顺. 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6-47.

第6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通过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全面化管理,打造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内涵

业务财务一体化是依托于网络平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手段,将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流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将财务任务向业务事项转变。文章通过财务数据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公司领导及项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来对公司运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及时地更改不合时宜的工作安排,保证工程建设的运行模式符合公司设定的目标及考核指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中,项目人员可以对项目财务业务进行全局掌握,对财务错漏现象一目了然,及时纠正财务计算上的错误,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第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企业在实行业务财务一体化过程中,将业务流程和财务会计流程工作的结合。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反映公司经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成果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会计控制职能发挥出来,使得我国企业对内部更加了解,其对内部管理也更加清晰明了,这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传统会计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并未更多地参与管理工作。受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融合;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财务项目管理和业务项目的管理容易脱节,业务事项与财务数据不能够实现有机地结合,增加业务与财务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第二,软件应用不协调的影响。目前多数企业的运行软件中业务和财务是分离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软件无接口,无法实现项目数据对接,一次业务重复录入多个系统。如何将分离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统一化平台,管理效率相应降低,数据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处理。第三,信息孤岛的影响。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数据多数局限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对其业务事项所产生的财务数据没有掌握,没有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不利于从中找出各自的不足加以改善。信息的共享,两个部门业务和财务流程细节没有进行及时的对接,导致在企业管理中信息共享较差,形成信息孤岛,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对业务事项进行预警甚至决策,无法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要重视信息孤岛现象,避免因为信息孤岛而制约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

二、项目管理中业务与财务的运行模式

(一)传统项目管理的运行模式

传统项目管理运行中,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很少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多数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并未涉及业务本身。因此对项目成本管理、应收应付款、现金流把控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制约。而针对业务事项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公司领导及业务人员则依据既往经验进行决策,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项目运营模式早已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业务和财务联系在一起,为企业项目的决策提供帮助。

(二)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而言,传统的财务痛点在于:财务端表现为管理者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出财务指标存在问题,但是不知道业务发生了什么,是哪些业务事项影响了财务指标;业务端表现为业务人员通过经验进行事项决策,无法预计业务行为会带来哪些财务问题,甚至并不理解为什么其结果会不符合公司的考核指标。所以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业务财务信息不对等的状态。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后项目管理的新运行模式

业财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如何从财务角度发现业务问题,从业务角度反映出财务问题。通过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打通,使财务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财务数据发现问题之后,业务人员及时修正决策;业务人员的决策依据以财务数据作为支撑。业务与财务工作同时进行优化、调整和改进,降低原有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梳理基本业务流程,将不同的业务事件进行流程设定,将业务事件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地表达出来。明确业务事件产生财务数据的核算逻辑,使业务事件清晰地反映到财务数据中。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角色设计

改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状态,将两者进行适当的融合。业务人员录入业务信息,使信息出发事件驱动,形成财务数据。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会计问题的处理,而是延伸到业务问题的处理,利用实时信息反映控制经济业务。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不仅需要IT环境,而且需要建立一个支持一体化的项目数据平台。通过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建立“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形成财务倒逼机制,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监管,已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提升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业务财务一体化下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处理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下,业务信息及时反馈至系统,同时实时、高效地驱动生成会计信息。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更新会计信息,财务分析数据使得企业在决策和控制中能得到实时信息的支持,对经济环境做出及时反应、动态监管、科学决策、规避风险。

四、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应用

(一)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

无论是各行各业,要想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利益最大化,就要积极做好成本管理。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积极把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在其中,积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谋取最大化的项目利润。第一,做好成本控制首先就要做好成本预算。在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要求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事项及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对物资采购成本、施工成本以及费用成本业务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预算工作。在考虑企业整体方向的前提下,规划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可以依据同类型同规模项目的数据,结合公司目前整体利润及现金流等影响因素,规范好计算过程,结合一定的信息计算和核算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第二,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管控项目成本需要工作人员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保证各个流程的规范性。在项目管理成本的各个流程可以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避免不合理的资金使用情况发生,节约一部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高对成本的利用和使用效率,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做好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准则。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做好制度建设工作,指导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业务管理和财务项目管理的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无效损失,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工程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工程管理中涉及的设备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来进行账目的核对,使项目人员实时知晓项目的成本及盈利情况,大大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此外,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人员可以了解到项目进度,当项目回款进度晚于项目施工进度;或者付款进度快于项目收款进度时,财务人员可以对项目发出预警,进而及时纠正项目上的决策偏差,敦促项目及时清收清欠,保证项目现金流持续为正。

(三)在管理体系方面的应用

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探索项目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项目信息化共享。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司统一的设计过程管控系统和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实现“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提升公司设计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将项目前期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执行过程管理、采购过程管理、成本分析管理,风险定义管理、质量考核管理以及结算审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适合公司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的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体系,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公司项目的全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全面地核算项目成本,真实反映出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水平,为企业的经营性决策提供依据,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在业务融合方面的应用

项目签订、项目运营到项目结算,均由不同专业的人员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设计、投标报价、详细设计、建设中的采买和施工、竣工后的结算审计,虽然每一项工作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每一项工作又都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多数业务人员对项目的了解往往仅限于自己所负责的片段,对前因后果没有深入的研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局限于自身的专业角度,有时难免忽略前后工序的实际操作需求。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项目在管理上缺乏连贯性,信息共享性差,可执行性较差。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推动,使得业务人员及财务人员加大投入彼此业务交流机会,以提高素质、提升能力为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以及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得财务人员及时更新公司业务领域,全面了解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使得业务人员了解财务数据,明晰财务考核指标的影响因素。业务与财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将不同专业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项目的运营过程更加顺畅。

五、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效果

(1)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企业决策支持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为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多角度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及手段。伴随着工程建设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发展,项目管理中越发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对企业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性。业务财务一体化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管理者更好的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更好地实现管理的一体化。(2)业务财务一体化使流程管理的业务处理过程逐步规范化,管理信息透明化,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当今社会信息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3)业务财务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基础工作的加强,实现了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改变了过去“信息孤岛”状况。信息孤岛是企业发展状况中最害怕出现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业务财务一体化加强了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联系,使得财务数据与业务事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效能,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4)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目标统一,业务与财务管理流程有机衔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效率与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流转速度,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企业要努力探索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将业务财务一体化管控应用在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好成本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业务融合,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此外,工程建设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要积极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的困境,积极正视困境,努力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作,跟随时展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业务一体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递过程和方式,业务能力逐渐提高,企业的基础能力也不断增强,业务处理过程更加规范化,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快速迈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平.业务财务一体化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21(8):99-100.

[2]陈禄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索[J].财经界,2021(14):105-106.

[3]丁菁珺.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多维核算探究[J].商讯,2020(34):35-36.

[4]张晓玲,郑舟,汪可可,等.宁波轨道交通业务财务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21(15):58-59,62.

第7篇

[关键词]: 企业应用集成(EAI); 智能化工作流系统;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0510(2008)09057-02

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应用现状

在实施新的信息系统项目之前,多数企业都已经在一些部门独立开发了一些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信息不能共享,导致信息的重复存储。有的企业已经花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实施了ERP系统。但是随着企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导致过去ERP系统无法适应当前需求,而过去的ERP系统由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强,往往无法实现平滑升级,从而导致过去的系统报废而重复投资的现象,这也是现在很多ERP项目实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现象在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非常普遍,企业投资造成极大浪费。

由于市场竞争的全球化、需求的多样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品种和样式日趋个性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这种应用环境下,必须具有相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就要求要有一种柔性的集成方式对企业应用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企业应用集成(EAI)。

二、企业应用集成方式

企业应用集成就是要将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开发的应用软件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据共享、业务流程统一并相互协同工作的系统。集成可以分为:表示层集成、数据集成和功能集成。

表示层集成:表示层集成主要是集成遗留软件的已有功能表示而实现集成系统的功能,实现一个统一、完整的显示界面,使系统看上去更像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集成逻辑的重点是尽量借用现有应用程序的界面表示,然后再把不同的软件部件产生的结果综合起来,完成业务处理逻辑。

数据访问层集成:直接访问遗留软件各自创建、维护和存储的相关信息来实现软件集成功能,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的一致性。

功能层集成:功能层集成是希望在程序代码级别进行系统集成,这种集成的先决条件是遗留软件要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如应用系统调用微软字处理软件WORD提供的COM编程接口,在应用系统中直接调用WORD的文字编辑功能来编辑用户在应用系统中需要完成的文字编辑和排版功。

三、以智能化业务过程管理(BPM)为核心的企业应用集成模型

EAI的目标是把遗留软件和现在新开发的软件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应该能够适应企业未来业务发展和变化的需求。这种集成不仅是企业应用软件的集成,而且是企业业务处理流程的集成和优化,使集成的各个子系统能够协同工作。这种集成不但集成现有软件和遗留软件,更重要的是能够集成未来开发的软件。

为实现以上目标,EAI应该设计成一种灵活的插件系统,这种插件系统具有定义完善、统一的接口标准,制定领域组件标准接口,这种标准的制定应该由行业主管部门和信息产业部门共同研究完成。企业软件的生产采用组件方式开发,如ERP、CRM、SCM等软件都应该公布主要对象的接口,尤其是与外部系统通讯的组件对象。

EAI通过对遗留应用的包装,构成EAI的组件库,企业的ERP等打包软件应用组件化方式构建(以WEB Service 方式提供服务接口)。EAI实现一种智能化业务流程管理调度引擎,负责企业业务流程的定制,这种定制应该实现图形化流程生成手段。可以按照企业业务过程的变化,对流程随时做出调整。在生成业务流程时能通过生成器分配在各处理过程中需要的资源,并指定资源的调用方式和执行方式,能够自动调度资源和使用资源。通过适配器连接的所有应用都是流程管理中资源的一部分,这些部件在业务流程中如何执行、何时执行、执行的先后顺序由智能化工作流引擎进行调度。业务流程管理引擎起着生产车间中柔性加工机床的作用。

四、业务过程管理系统(BPMS)

Howard Smith在其《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The third wave》一书中,对BPM做了详细的定义。业务流程管理系统能使企业建模、和管理关键业务流程。这种业务流程是跨多个企业应用、协作部门和合作伙伴的,它能够穿越防火墙、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协作。BPMS是一种新的软件分类、一种IT时代新的架构。BPMS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审视:其一、可以把BPMS看作是一种构造下一代商业应用的平台,其二、可以将其看作能更深地嵌入已有商业应用系统的能力。业务流程管理工具为将公司的业务流程从应用程序逻辑分离出来提供了方便。通过使用一种基于组件的应用程序构造模型,加上业务流程管理工具和业务规则引擎,可以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业务流程管理需要实现:高度柔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业务流程管理智能化

企业的所有流程化工作都是由不同的人和机器共同协作完成,一个业务流程受到某种启动事件触发而开始,按照业务流程定义的顺序执行。业务流程管理智能化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业务流程定义智能化:要实现企业应用集成的高度柔性和灵活性,EAI就必须具有业务流程自定义功能,通过自定义业务流程,企业可以跟据具体情况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自定义应该提供图形化、符号化的协同设计功能,并采用标准化业务流程管理符号语言(BPML)进行描述。实现异种系统之间业务流程的互操作性。

(2)业务流程调度执行智能化:EAI就是要把遗留应用和不同部门的孤立应用程序通过适配器、连接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共同协作完成企业的业务功能。但这些系统不是简单连接,而是要按照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协调工作,在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通过适配器请求或命令哪个应用程序完成什么工作,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接受何种消息、返回什么结果,消息的格式等都要由业务流程调度引擎进行调度分配。

(3)流程处理智能化:任何处理都是由任何机器共同协作完成,在业务流程的执行中,上游过程向下游过程传递消息和相关文档,命令或请求相关过程进行某种加工处理,流程传递的消息或文档是与过程加工处理相关的信息,人或系统在进行决策是需要相应的知识进行参考。如果系统集成了知识库系统,参与者在处理业务中,系统能够按照当前业务处理的相关主题,按照某种数据抽取规则,自动检索出与问题相关的知识供参与者决策参考,系统将会具有很大的方便性和智能特点,必将提高参与者的办事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五、用适配器连接遗留应用和各种打包应用

企业应用集成的最大问题是,企业遗留系统和将要投资购买的软件包(如ERP、CRM等)和开发的应用系统,要把这些应用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使其能够实现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和业务流程管理,必须对这些应用系统重新包装,在其上增加一层包装器。这个中间层次的包装器根据不同情况设计成相应的适配器。业务流程管理(BPMS)调度系统,通过适配器访问遗留应用,实现遗留系统与业务过程的交互与协作,由业务过程通过适配器发出命令或请求消息,从而驱动遗留应用完成相应的工作和服务响应。各种应用在一个业务流程中的执行顺序和相互协作由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按照定义的流程进行调度和执行。

适配器从源接点抽取数据,然后转换数据、改变其模式并路由到目标接点。接点客户以是应用、程序或人--就像在业务过程工作流中定义的那样。在应用和适配器之间的通讯主要通过消息形式的通讯。适配器提供归档、查询和检索这些消息的知识库。

在设计模式中,适配器(Adapter)的设计思想是,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原来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协同工作的那些类可以协同工作。

这种适配器是在一个程序中实现一个类跟另一个类协同工作的接口,它是在源代码级的适配器设计。在EAI中,相互连接的是两个应用程序,是将一个应用程序的接口转换为另一个应用程序希望的、能够交互的接口,使得原来不能协同工作的两个应用程序能够协同工作。

对于没有提供编程接口的应用程序,必须设计一种包装器,对一个用进行包装,包装器的功能是将业务流程调度系统的调度消息转换为对应用程序的一系列控制命令,并模拟为用户的键盘输入,将消息转换为用户的键盘录入,控制应用程序执行,实现相应的业务过程的处理。

结论

在我国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引入了ERP管理系统,但ERP系统在我国和多企业中的使用并不是很成功,ERP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本身在管理观念上,与ERP不适应,另一方面,现在多数ERP系统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本身跟其他系统的集成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我国有必要尽快开发和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EAI系统,使大中型企业在改制后能够使用原有投资,另一方面今后由于业务变化投资开发的新系统也能更好地与老系统集成和协同工作

EAI的开发应该采用开放式、标准化技术进行设计开发。因此,EAI的开发可以考虑使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标准,如DCOM、CORBA、Web Service等,企业内部集成可以使用这些组件化技术,将企业应用模块化和组件化。而Web Service 技术将是实现企业的最佳技术。

笔者认为EAI系统能够成功开发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应用的模块化和组件化。企业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应该采用面向对象(OOD)、模型驱动(MDA)和标准化接口组件方法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 高昊江,张宜生,等.面向WEB服务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26(6).

第8篇

[关键词] COBIT IT外包 风险管理

一、COBIT标准综述

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是美国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 and Control Association)基于其原有的控制目标体系(Control Objectives),结合并改进现有的正在发展中的其他国际技术标准和工业标准而制定的控制目标体系,是国际上最先进、最权威的安全与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COBIT控制目标体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的参考模型,它将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归纳为34个IT处理过程,并逐个提出指导意见。通过将COBIT应用到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环境,可以为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和审计人员来强化和评估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二、IT外包的风险分析

企业IT外包处于IT战略中的资源管理层面,是帮助企业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商业管理而非信息技术管理,进而更专注地追求核心竞争力的一条途径。尽管IT外包愈来愈普及,但外包失败的案例并未因此而减少。IT外包风险的表现就是外包失控。由于把部分或全部IT资源外包给企业外部的服务商,企业对服务商的管理就要比管理自己的IT部门复杂得多,时刻会面临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风险一:IT外包可能会在服务的及时提供和服务的质量方面达不到预期效果。

风险二:企业对承包商的依赖度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灵活性,企业成本不降反升。

风险三:企业的商业机密可能会被泄露,知识产权可能会被盗用。

三、基于COBIT的IT外包风险管控体系

COBIT的控制目标主要是针对信息系统的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COBIT提出的控制目标可以应用到所有的信息系统。因此,它的控制目标对IT外包系统来说大部分是适用的,但因其业务特殊性,必须结合发包企业的具体环境和承包商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1.组织与规划

系统规划是IT外包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包括发包企业的战略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分析;发包企业原有的建设目标、建设模式;企业信息的功能结构、组织、人员管理;IT外包的效益分析和实施计划。规划的好坏对IT外包项目的建设的成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以优化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企业综合协调与服务的职能为总体目标。规划必须满足:规划本身应当明确无误而且易于理解,应当是一个可以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的概念。规划必须得到领导小组的认可;规划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内外信息调查的基础上制定。

2.获取与实施

系统分析是在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的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的工作量非常大,所涉及的业务、人、数据和信息非常多。而且在实际情况中,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难以一次确定,并且会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承包商对政府的具体业务业并不熟悉,常常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建模的错误。因此,完成的系统分析必须满足以下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和有效性这四方面的要求。然后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承包商外包方案的可行性,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实施规范。

3.服务与支持

发包企业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商业目标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更新的,承包商要做好完善的数据跟踪,在可行范围内满足发包企业的需求,不断改进和修正开发计划中遇到的问题和缺憾。

4.审计

IT外包项目在发包企业实施以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系统中的信息成为政府最宝贵的资源。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内部建立信息系统审计组织,由内部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将结果报告给政府管理层。内部信息系统审计部门,从组织地位上来讲必须独立于政府的IT职能部门和最终用户部门。

构建基于COBIT的信息系统管理、控制与审计模型,将便于人们对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的理解与分析,指导人们建立相应的机制,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全部过程置于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之下。对信息系统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将帮助他们在通常不可预测的IT环境下平衡风险与投资。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将通过管理、控制和审计为他们提供安全保障和一定的服务水平。对审计师而言,将帮助他们明确审计轨迹,使他们做出的鉴定和劝告更具说服力。

四、总结

通过构建基于COBIT标准的信息技术过程集,我们可以把对IT外包的风险管理细化到各个过程,构建过程的风险管理模型,从而化繁为简,使复杂的IT外包业务管理、控制和审计结构化。对IT外包拥有正确的风险管理思想为指导,能够促进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便于技术与工具的应用,使风险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化。

第9篇

关键词:零现金;财务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33-01

财务管理中应用收付款双方的新兴技术平台,把现金业务逐步替代,使得现金的不便之处得以克服,使得转帐业务及电子化的优势全面体现在业务办理中。具体的应用所在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有效的降低了现金使用量,纯现金的使用在当前已经是非常的不便,诸如提取时的不安全因素,使用中找零的不便因素,流通中的真假币辨识因素,以及不卫生因素,容易损毁因素等。应用网络平台,充分结合企业及个人网银及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实现电子化收付款,从而使得现金的使用逐步减少甚至退出使用。实例列举:某企业老板率先使用个人手机银行业务功能,同时积极推广本企业财务使用企业版网银收付款,结合给职工办理的工资卡,基本实现了零现金业务的实现。这家单位通过推广零现金业务,使得资金高效利用,使得收付款更便捷。

其次是办理收付款业务更高效,零现金业务的使用有效的结合了网络平台,实现了电子化收付款,实现了电子化对账,缩短了业务办结的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加速了资金周转,充分体现了资金的时间效益,以往一周时间才能办理的付款业务现在两个工作日就能保证到帐,电子化收付款24小时均可办理,并且利用双重审批功能既能克服付款风险又能减少收付款的误差。在实际的运行中大家普遍觉得方便了许多,大大减少了现金使用中的安全风险,也提高了使用效率,电子化收付款24小时服务更加方便。

第三是减少账目差错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现金的清点,计算通常需要人工利用计算器进行。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特别是遇到有零有整的情况下现金的使用直接影响收付款的速度。采用零现金业务,不用清点现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全避免了收假币的风险,同时在应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记录及核对,降低了错误发生的概率,即使出错也有据可查。

第四零现金业务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体现了资金的时间效益,减少了现金使用的周期。同时便于查账对账业务的高效透明化开展,电子化对账业务的开展可以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便捷的查找差错,会计事项的连续性,及时陛原则下,网银付款平台可以提高查账对账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企业网银查对帐也务是90天的明细摘要的保存有效期,只要相关人员及时对账,打印摘要,90天的时间完全可以保证查账对账业务的顺利开展。网银对发放不成功的业务会及时退回,应用加密措施也会更加安全便捷。

第五当然对内控工作也有积极的作用,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坏。如果内控体系不完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财务运行不规范,资产管理散乱,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未建立或未实行财务“一支笔”审批。现金支付过多,现金流过大,管理漏洞较多,会加大企业单位的管理风险。零现金业务的积极作用通过网络平台使得每一笔业务都有痕迹,使每一笔业务都可查。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确保事前事中事后都可以查到。这样就确保了办理业务的透明度,提高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准确度。

第六零现金业务也是企事业单位,银行业等探索的改革路子。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零现金业务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金作为企事业单位重要的资产,如同企业的血液,只有持续保持适量并正常的运转,才能保障企业的日常经营,并推动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企业网银的出现让零现金业务高效的在企事业单位推广。各种现金支付业务可以便捷的通过企业网银支付给对方,同时各种流人的现金业务也可以通过移动pose刷卡机流入企业。对于银行业来说他们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专业化金融服务,也是帮助企业实现对现金流入,留存和流出等现金周转过程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的方式技术和手段的总和。

零现金业务,电子化转账交易,通过加强现金管理,从而实现对整个收付款过程的有效控制,使资金实现集约化管理,节省了大量存放的零散资金。对于集中起来的富余资金通过银行等为企业提供更大的效益。同时零现金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操作流程也很便捷,例如交款人员办理交款的程序是携带本人银行卡到财务部门,出纳人员根据交款金额,使用pos机转账功能将收回资金从交款人卡转入单位帐中。操作成功后可以立刻查询余额,双方核对无误后,当场签字确认。费用报销费用预借。企业财务部门制单人员每日定时将报销业务按照银行网上银行批处理文件格式要求编制汇总表。汇总表上要填写报销人姓名,个人账号及报销金额。出纳人员通过银行网银系统进行批量提交,提交后,复合核人员进行一次审核,审核时要将每笔报销凭证与提交业务一一核对,核对无误后提交下一步审批,提交后由财务负责人或其授权委托人对提交业务进行二次审核,审核无误后做最终审批授权。操作成功后款项可通过单位开立的指定银行账户划转到报销人账户上,报销人员立刻查询双方核实。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