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幼儿急诊护理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2: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幼儿急诊护理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幼儿急诊护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高热惊厥;婴幼儿急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47-02

高热惊厥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幼儿,其一般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抽搐及意识障碍,主要是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因高热而异常放电,该放电具备一定的突然性,致使幼儿局部骨骼肌肉组织或全身肌肉组织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出现突发性不自主收缩而引发的一种疾病[1]。高热惊厥对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若是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处理,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因大脑缺氧而窒息死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必须采取急救和完善的处理措施,以保障婴幼儿的生命安全。选取215例在我院急诊科接受的高热惊厥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其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15例于2011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男患儿120例,女患儿95例,35例为年龄1d-1岁,62例年龄在1岁-2岁之间,64例年龄在2岁-3岁之间,54例年龄3岁-6岁之间。选取的215例高热惊厥患儿中,急诊入院体温检查结果在38.5℃以下、38.5℃-40.0℃以及40.0℃以上的患儿人数依次为13例、160例和42例;其中32例曾有高热惊厥病史,10例有癫痫病史,另外173例均为首次发作高热惊厥。215例选取对象在入院接受相应检查后,经诊断130例患儿病毒性感染,63例为细菌性感染,另外22例为混合型感染;其中输液时间在30min以内发作高热惊厥症状患儿101例,在输液后30min-1h之间发生高热惊厥症状有96例,在输液1h后发生高热惊厥患儿18例。

1.2 结果 本组高热惊厥患儿在经过抢救处理,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儿高热惊厥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或消失,215例患儿均痊愈;其中13例在经过紧急处理和护理后,症状仍旧存在,转入儿科住院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

2 急救及护理

2.1 呼吸道的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症状发作时,很容易因为呼吸急促引发大脑缺氧,因此在接受急救治疗前,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对患儿呼吸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应立即松开患儿的裤袋和衣领,让患儿保持为平卧位,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将口、鼻以及咽喉部位的分泌物清除,防止发生误吸而导致呼吸道阻塞或引发吸入性肺炎,致使窒息症状发生。在给予患儿吸痰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保持动作轻柔,以避免对患儿的口、鼻腔等黏膜组织造成额外损伤,进而加重患儿的痛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开通气道后,对于高热惊厥症状严重的患儿,应及时给予面罩吸氧,吸氧速度在6-8L/min,在患儿症状有所好转或缓解,面部由苍白转为红润后,将呼吸速率适当调低,保持在2-3L/min之间[2]。为了防止舌板咬伤,可在上下门齿间放置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

2.2 控制惊厥及降温护理 ①惊厥的控制是整个抢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迅速、准确、有效地使用镇静止惊剂是消除或者缓解抽搐症状的有效保障,也是整个急救的关键。在实施惊厥控制及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搭建静脉通道,使用生理盐水将地西班注射液进行稀释后,采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稀释后的药液虽然浑浊,但不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药液注射量每次控制在0.1-0.3mg/kg之间,注射速度保持在1-2mg/min,每次注射总量不能超过10mg。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一般会在1-2min内起效,必要时可在20min后再次注射[3]。给予药物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观察和记录患儿的呼吸频率的变化,查看抽搐症状是否得到缓解,若是症状消失,停止药物治疗。②降温护理主要采取药液降温和物理降温,为了降低高热对患儿神经的刺激,可使用浓度在30%-50%的酒精对患儿擦浴,擦浴部位要注意避开足底部位、腹部以及后颈部,以免引发心跳骤停等不良症状,护理人员也可以使用冰袋敷于患儿头部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在施行物理降温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变化,室内温度降低时,要注意保暖。药物降温可采取输液葡萄糖注射液的方式实行降温处理。

2.3 心理护理 患儿高热惊厥发作后,家长都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焦虑和担忧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向家属宣教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急救措施,告知患儿急救情况,在患儿症状得到控制后,神志恢复正常后,可消除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让其配合抢救。

3 体 会

婴幼儿高热惊厥发作后,常表现出症状重、病情发展急且对患儿身体影响大,因此,在急诊科开展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应该预先准备好护理干预方案,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好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工作。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因高热而引发惊厥后,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准确、有序、熟练的对患儿进行处理,示意患儿家属冷静,稳定好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让其积极配合整个急救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的以往病史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保证患儿呼吸道畅通,防止发生缺氧性脑损伤,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玉凤.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97-98.

[2] 黄凤岚.30例高热抽搐婴幼儿的急救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2(6):913-914.

第2篇

关键词:急救;服务满意;急诊

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展示医院形象的重要窗口。急诊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时刻树立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要我服务"转变为"我主动为患者服务"。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各科室 将"优质护理服务"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急诊科 推出了 特色举措,自开展以来,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1特色指令服务

我们牢记"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的职责。出诊任务做到"快"、"准"、"好"。做到判断病情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果断,用最好的方式将患者病情控制在稳定范围内。

1.1 针对120出诊指令

1.1.1我们接到电话时做到三个准确:联系电话准确、出诊地址准确、判断病情准确,做到一分钟接完120指令。

1.1.2出诊前做到三个就绪 人员就绪、医疗用品就绪、急救车就绪。做到有令必接,有呼必应,出诊迅速。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科累计出诊车次3000余次,接诊指令率100%,在群众中拥有良好口碑。

1.2针对院外急诊指令 因我科工作量大且无规律,突发事故多,还要参加政治性任务或义诊等等,我科医护人员大力倡导奉献精神:每天手机保持24h通畅,并专门增设24h的急诊备战班,要求急诊抢救到位时间不超过5min,机动休息不能离开医院范围,遇有重大抢救、特殊事件等突况,只要一个电话10min内必须到位,确保急诊护士在第一时间拉得出、救得下、护得好。

1.3针对院内急诊指令 在急诊科只要拨打120,医生护士、平车轮椅、抢救药品立即火速赶往,提供帮助,竭尽全力为患者实施急救处置,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使其转危为安,从而使家属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2特色接诊服务

急诊护士要求听到救护车警笛响,立即向前迎接;看到有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主动上前询问,针对病情立刻展开急救;输液及平车患者,由护士全程陪同做各种检查,以及护送患者住院等等。住院前及时与接收科室做好联系,一来加快了住院速度,降低了转运风险,同时为患者得到及时、妥善的救治奠定了基础。

3特色护理服务

3.1特色人性化的护理 我们始终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急危重患者先抢救后挂号,绿色通道保持24h通畅,对于无亲人在、无钱、无身份证明的"三无人员",我们做到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补办入院手续并通知家属及交费,不因费用问题而延误救治,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减少患者的顾虑,最大限度地给予关怀。

3.2特色亲情化的护理 针对急诊留观输液患者中婴幼儿输液占1/3的比例,它要求护士有娴熟的穿刺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我科从细节入手,主动微笑亲切的与患儿打招呼,让患儿感觉像亲人一样精神放松、放弃抵触情绪,让家长倍感信任;由护士帮忙扶住婴儿,固定好穿刺部位,穿刺时做到"稳"、"准"、"快", 并采取年资高低合理搭配,保证穿刺的成功率。 结合护士分层管理,分配不同病情轻重、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的患者的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家属不方便时我们为患儿兑奶粉,把尿,换尿布等,整个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热情周到,让家属倍感亲情般的温暖!

3.3特色细节化护理 寒冬时节,输液患者常感手凉,我们在走廊放了一个烤火炉为患者取暖,输液时主动提供热水袋,使患者在暧手的同时也温暖了心。为方便患者的需要,还提供多种便民措施,解决患者的需求,把亲情服务融入到护理程序的每一个细节,全面提高了留观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4创建特色护理队伍,人人有特色

要想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必须要有一支护理水平高、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急诊科护理人员以护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占全科护理人员的4/5。其中护师12例,主管护师6例,有8例取得专科护士证书。

4.1加强对护士理论知识的培养 对五年内护士加大三基三严、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力度。每日晨会提问,每周进行专科护士培训,每月业务学习及护理教学查房。并加强了急救知识、急救预案、急诊专科护理常规、患者安全目标、护理核心制度等的学习。

4.2加强对护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定期对科室10余种抢救仪器、设备,如呼吸机、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肺复苏机、除颤仪等等进行训练考核,以及对急救车载设备进行全面、细致地学习,让护理人员的服务从精湛的技术、规范的动作上抓起,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争分夺秒地为患者挽救生命。

第3篇

【关键词】婴幼儿;输液;隐患;措施

1 门诊患儿输液的隐患因素

1.1 药物因素(医嘱问题 药品因素 )

市场上针对婴幼儿的药品种类繁多,新品层出不穷,医生很难控制新药品针对婴幼儿的药剂量以及配伍用药会导致药剂量与婴幼儿的年龄与病情不符。药物名称和外包装极度相似,医生在书写病历开药单时书写药物名称字迹欠清晰会都会导致护士配错药物。

1.2 环境因素(穿刺问题 药液外渗 社会环境因素)

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目前独生子女占多数,往往一个患儿就医有多名家长陪护,门诊输液室患者及家属人员多,环境噪杂,护士工作量大且被动,在护理过程中,家长反复询问,并且对一针成功的期望较高,在多次思维干扰的过程中,护士压力增大,影响操作的准确度,在未能如愿的情况下,家长对护士会产生意见,容易发生矛盾和纠纷。

患儿对注射的心理反应强烈,自我约束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再加上家长缺乏医学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会顺从孩子做一些不允许的情况,增加了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导致婴幼儿局部肿胀的现象,以及药物污染或其他意外。

2 门诊患儿输液隐患相应的措施

2.1 加强专业培训规范操作流程

加强儿科门诊输液护士的专业培训,要求掌握基本操作水平的同事要不断的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与患儿以及陪同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并能及时对紧急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2]。护士在接到门诊输液单后,首先要核对药物以及剂量是否相宜,并要注意药物的特殊性针对患儿进行皮试。并核对患儿的姓名以及其他信息,以免出现错误注射。在注射过程中要与患儿的家属以及陪同人员进行沟通,缓解患儿的焦躁情绪并告知家属以及陪同人员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药物反应[1]。医院也可根据情况对输液区进行特色服务,可以配备电视机、有各种儿童读物,墙上还贴了很多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这样可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惧感,使患儿在气氛融洽,愉快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整个输液过程。缓解患儿的恐惧,增加了护士与患儿的亲和力[4]。

2.2 加强婴幼儿的健康知识教育与宣传

儿科门诊输液的健康宣教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注射前应告知家长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强调不要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及其危害,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注射过程中,护士巡视时,要帮助家长将患儿抱在注射部位肢体的对侧,以防家长身体触及针头;避免将衣物覆盖患儿的穿刺部位;不能外出输液,以免发生药液污染、输液反应或其它意外事件,而得不到及时救治等等。另外,采取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重点教育,使每位护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嘱,护士收取输液治疗单后,必须将门诊病历医嘱与医嘱单核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药名、剂量是否有误,发现有疑问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待问题解决后方可执行。

综上所述,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护理安全措施不仅仅停留在对护理人员法制观念的教育,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重要的是落实在平时的工作中。根据我院门诊输液的特点,制定了改进输液室的设置与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强输液编号和姓名的双核对制度;做好输液患儿的巡视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恰当的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3]。取得家长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有效保证输液的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及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凌云,陈朔晖,诸纪华,等.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28.

[2] 刘业惠,王元国.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分析与适应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4):536 538.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急诊外科行清创缝合的学龄前儿童89例,按门诊号单双纳入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中男51例,女38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手外伤32例,头皮裂伤30例,四肢伤27例。伤口长度最短1 cm,最长4 cm。

1.2 方法:对照组用急诊科常规护理进行清创缝合护理,实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清创缝合护理,优质护理实施方法如下:

1.2.1 术前营造和谐安静的环境,做好患儿和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①首先加强清创间的管理,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无异味,温湿度适宜;②独生子女的模式使现在的父母不能承受孩子发生任何意外,缺乏意外伤害的应急措施,一旦有意外发生常常表现为大喊大叫,焦虑,恐惧,这样会使惊恐中的孩子更加紧张,因此,安抚家属尤为重要。作为急诊工作人员,接诊受伤患儿时,我们首先应该积极主动接待患儿及家属,动作麻利,态度和蔼,充分理解家属的心情,并详细询问受伤经过,用真诚的语言告诉家属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情绪,以免影响患儿的情绪;③接诊患儿时护士主动与患儿接触交谈,用温和的语言、亲切的目光、轻柔的抚摸缓解其紧张情绪,应尽早为其安排处理伤口,家属做好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后,可允许其陪伴在患儿身边,减轻患儿因与亲人分离产生的焦虑。

1.2.2 对患儿实施心理诱导,使其主动配合手术。在清创缝合前,实施心理干预:①学龄前儿童一般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大多能讲道理,喜欢听表扬的语言。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表扬患儿,夸他是最勇敢最棒的,调动其自信心,鼓励患儿主动配合;其次,告知患儿清创缝合是必须的,伤口不处理会感染,不仅疼而且会影响功能,无论配合与否都必须要处理伤口,使患儿知道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自觉配合。并向患儿承诺如果配合会选用最小的针,用最不疼的方法,最短的时间处理伤口。告诉他“你实在忍不住可以哭,但是阿姨相信你是最勇敢的”,这句话可起到很好的效果;②麻药实施后患儿一般不会感觉疼痛,更多的是对手术过程害怕和恐惧,所以,在进行清创缝合时,护士还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其转移注意力,比如让其数数,念诗,用手机玩游戏,播放音乐,奖励糖果等方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使患儿在麻醉无痛下,无恐惧中,快速地渡过手术过程。

1.2.3 术后加强健康教育: ①预防伤口感染:告诉家属术后要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按时换药,敷料潮湿后要及时换药,避免创面感染。并强调换药的重要性,告知家属具体换药和拆线时间,应抬高伤侧肢体,减轻肿胀,适当要求患儿制动,防止伤口裂开。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出现渗血不止,应立即前来复诊,伤口愈合过程中患儿切勿自行剥除伤痂,更不要用力搔抓伤痕,预防瘢痕增生;②普及性教育:给患儿家属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书面健康教育手册,包括缝合后的注意事项、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还针对孩子经常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基本的急救技巧宣教,如创伤后、烫伤后如何处理等。同时还要加强术后心理支持,患儿成功地完成一次手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特别是那些主动配合的孩子,术后要再次给予积极的肯定,表扬他们在术中的勇敢表现。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平均心率、呼吸,主动配合情况以及家属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施优质护理对患儿清创缝合配合的影响:实验组患儿哭闹抗拒10例,主动配合14例,主动配合率35%;对照组患儿哭闹抗拒23例,主动配合5例,主动配合率10%,经检验χ2 =8.0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施优质护理对家属满意率的影响:实验组家属满意例数是39例,满意率97.5%;对照组家属满意例数是20例,满意率40.82%,经检验χ 2=31.66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优质护理组中学龄前儿童在急诊清创缝合中的生理指标(心率,呼吸)、情绪、配合情况及家属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 优质护理注重清创缝合期间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可有效稳定患儿情绪,减轻患儿心理创伤。李书琴等[4]经实验研究指出心理干预确实有安定患儿情绪、 缓解紧张心理的作用。诱导鼓励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方法 ,诱导可以使患儿从自己思维想象中走出来;鼓励可以激发儿童的勇气,提高忍耐力。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理解能力选择语言,这样才能很好地与患儿沟通[5]。优质护理对患儿实施循序渐进的心理诱导,使其主动将心理调试到最佳状态,快速进入患者角色主动配合,可缩短清创缝合时间,减少伤口出血。患儿停止吵闹使医生有充分的时间彻底清创,从而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实验结果显示,稳定的情绪使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波动较为平稳,将创伤对患儿生理的影响降到最低。有专家提出,创伤心理需要在实施干预方法时找到新的可替代的或其他积极事件,使个体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事件上,逐渐减弱对创伤事件的关注[6]。对患儿实施心理诱导,转移注意力后,大部分能够配合或主动配合手术,其表现的勇敢程度令父母惊叹,患儿也会因自己的勇敢表现增加信心,挖掘了潜力。计划生育政策的广泛实施,使儿童处于家庭中心地位,儿童的娇惯使得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很差,经过一次成功的体验,为其形成完整的人格提供重要帮助。

3.2 优质护理贯穿学龄前儿童清创缝合的全过程,有效提高家属满意度。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儿的配合减轻了医生的心理负担,使医生更从容的对待手术,更高质量地完成清创缝合。护士细心的服务不仅安抚了患儿的情绪,还照顾到家属的感受,术后护士通过图册、讲解等形式加强了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组的家属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意义是重大的,护理人员感受到家属的满意,医生的尊重,孩子的信任,护理价值得到真正体现,使护士在以后的工作中,用更加热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医患关系将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在急诊儿童清创缝合中,实施优质护理能真正实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

4参考文献

[1]王晓英.急诊清创缝合患者的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1,12(15):1162.

[2]钱春林.133例小儿创伤单纯性清创方法的探讨及术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 ):149.

[3]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02-15.

[4]李书琴,李美华,谭惠仪.实施心理干预对急诊清创手术患儿应激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17.

第5篇

门急诊静脉输液是医院门诊输液室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也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1],是展示医院的风貌,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为了使我们的技能服务满足于患者,针对门急诊输液工作的特点我院自2008年1月启用新的输液室后更注意科学管理,进行输液流程的再造,运用环节管理,使质量提高,投诉纠纷下降,患者满意率上升。现将门诊输液室优化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门急诊输液的特点

1.1 复杂性

输液室是门、急诊各科病人接受治疗的主要部门 ,是护患关系易产生摩擦和冲突的区域。

1.2 陌生性

输液病人在输液室停留时间短,患者多、周转快,护患关系较为陌生

1.3 特殊性

门急诊病人来医院就诊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也就决定了病人输液时间的不确定

2 门急诊输液室的优化管理措施

2.1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训练,提高服务质量,护士工作为操作过程的行为主体,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慎独的精神,良好的语言修养等高层次的素质,护士的每项操作都关系到病人安全,加强护理人员人常见病,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根据年限的不同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模式

2.2 加强对药物知识学习

门诊输液室的药品种类繁多,且用药指导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遇到新药及时向药房要说明书,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同时在工作中不盲目执行医嘱,而是主动参与,才能防止或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2]。

2.3 告知服务:

接待护士要认真核对药品并告知病人具体的瓶数,输液所需的大致时间,使病人心中有数;叮嘱病人记住治疗时间及治疗期间每天需带的药品及医嘱治疗单,以便于治疗。

2.4 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

将输液流程输液过程分为5个环节,即:接单核对、摆药、加药、输液、巡视观察。每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个程序人员相对固定,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

2.5 个性化指导

对年老,体弱、婴幼儿严格控制好滴速,尤其是特殊药物,我们会在输液瓶上写“慢”字,以提醒护士及病人注意并告知病人不要擅自调速。

2.6 巡回制度落实到位

排班以科学合理动态调整、优化组合为原则,安排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爱心的护士担任巡回护士,专门负责输液巡视,注意输液过程中的反应[2]。

2.7 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护士输液前与病人及时沟通,达到语言安抚的作用,介绍输液室的环境,使其产生信赖感,同时,使用安慰性语言询问其病情,有无过敏史和特殊的要求,如对患儿,护士可通过哄、抱等亲密接触使患儿消除恐惧心理,适时对其进行鼓励、表扬,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年龄偏大的老年病人,要注意礼貌称谓以及谈话语调和语速,消除紧张情绪,达到心理舒适。输液中必须沉着、稳健、熟练,快、准、稳一针见血,尽可能减少穿刺中的疼痛刺激带给病人的不适,达到生理上的舒适感[3]。

3 总结

我科对输液室进行优化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由91.5%上升到98.2%。只有我们严格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护理查对制度,严格的环节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继而提高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萍.门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实践及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09,35(9):34.

第6篇

【关键词】输液疗法;方法;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14―01

随着我国医学环境的不断改善,心理护理已经成为医院护理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患儿输液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安抚家长的情绪及护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儿输液的心理护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在门诊部首次进行静脉输液的急诊患儿250例,年龄2~9岁。研究中,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125例,男66例,女59例,年龄(5.90±1.12)岁;护理组125例,男61例,女64例,年龄(5.40±1.54)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使用调查法,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询问患儿平时的性格特征、心理行为,同时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大概了解其心理活动。嘱咐对照组的家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并说明注意事项,与患儿家长加强沟通,对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而护理组则是加强与患儿的沟通,温柔的对待每一位患儿,轻拍、抚摸患儿,并积极鼓励患儿,主动与其交朋友,语言温柔,动作轻微,同时要求加强积极配合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实践证明,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比较紧张,眼神较恐惧,配合率为68.0%(85/125);而护理组的患儿比较平静,表情轻松,眼神轻松,治疗配合率为87.0%(112/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心理护理与输液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情绪不好,也很难一次成功,所以,除了应具备完善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需掌握数量的穿刺技术,当然,高度的责任心也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输液的一次性成功率。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输液的滴速,并观察针头有无断损[2]。

医护人员必须根据输液规范严格操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患儿家属说明输液的必要性,以及输液有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输液应在医护人员的监控下进行,门诊患儿应集中在输液观察室,同时做好记录,以便医护人员应对输液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措施熟练掌握正确实施[3]。

3.1 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需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①对于周岁以内的患儿输液,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需要助手协助固定患儿头部,这必然使患儿感到恐惧,所以,护士应尽量缩短这一过程持续时间,在静脉穿刺时,可以选择让患儿家属抱住患儿,穿刺完成后再放下患儿,穿刺并妥善固定后立即抱起并哺乳以安抚患儿;②幼儿学前阶段的患儿反抗情绪较强烈,也比较喜欢新奇的玩具,好奇心强,护士可以和家长配合,许诺给他买喜爱的物件,同时安抚他们,告诉他们这是最小的针头,无疼痛感,减轻患儿的紧张情绪,积极取得他们的配合;③上述的护理方式主要适合幼儿园学前时期的患儿,而已经步入幼儿园的儿童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喜欢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采取各种鼓励的护理手段是十分可行的,例如,通过言语进行鼓励,或者给一些小朋友喜欢的玩具等鼓励他们。待患儿的情绪逐渐放松后,并在家长的配合下,尽快找到血管行静脉穿刺;④学龄前儿童通常可以主动配合治疗,但也有些许紧张情绪,此时,护士可与患儿交谈,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对肥胖或手足冰凉等血管显现不明显的患儿,可在与他们交谈的同时,采用手臂下垂、局部热敷等方法帮助血管的显露,选择桡静脉等易于穿刺的静脉进行穿刺[4]。

3.2 注意与患儿家长沟通:护士要发自真心的关心患儿,重视患儿家属的实际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在治疗中,一些患儿家属不希望进行头皮穿刺,认为头皮穿刺会剃光头发,影响美观,护士应说明头皮穿刺的必要性,并指导患儿科学的看待头皮穿刺,除此之外,还可选择前额浅表静脉行离心穿刺,这样做就不需要提出太多的头发,保证患儿头部美观。完善自己的心理护理知识,认真对待每一位患儿,对年龄稍大一些的患儿可进行输液前教育,以鼓励、赞美为主,耐心引导他们积极配合输液治疗,提高治疗效果[5]。

3.3 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在静脉穿刺中,也会出现一次不成功的问题,此时的家属往往不能理解,有的还会向护士发脾气。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仔细,抱着负责到底的态度,奉献自己的爱情,并向家属解释清楚没有一次穿刺成功的原因,尽量得到家长的谅解与配合,及时完成静脉穿刺。患儿在输液时,身边最好只留下一位亲人,这样做既可以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也能减轻操作护士的心理负担,提高输液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郑修霞.门诊注射室患儿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2):126.

[2] 邓维英.患儿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57.

[3] 严 谨.住院学龄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5,35(10):584.

第7篇

【关键词】 人文护理;急诊手术病人

人文护理,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它既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又是构建相互友好与依存的医患关系的主导成分之一 [1]。而将人文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将护理工作的重心转向病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精神。急诊手术病人是指发病急、病情重而需要紧急手术救治的病人,他们面临的往往是生命的威胁和躯体的伤残,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往往会使病人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 ]。我院手术室在护理工作中针对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对病人实施有效的人文护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突发事件带来的各种影响,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1-12月共完成急诊手术1926例,其中普外科手术604例,胸外科手术61例,骨科手术375例,脑外科手术175例,妇科手术52例,产科手术623例,泌尿科手术26例,五官科手术10例。急诊病人中男848例,女1078例,年龄4~91岁。

2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2.1 紧张、恐惧 这是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急诊病人由于疾病的突发,缺乏心理上的准备。由疾病所带来的机体疼痛,对手术知识的缺乏以及陌生的手术室环境,都会使病人产生强烈地紧张和恐惧心理。

2.2 忧虑、担心 急诊病人往往对自身的病情不够了解,最希望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帮助。由于与医护人员之间不熟悉,会担心医生的技术是否优秀,手术进行是否顺利,会不会留下后遗症以及治疗费用等诸多的问题。

2.3 悲观、绝望 在遭遇车祸、外伤等突发事件后的病人,由于机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病人的心理出现异常。剧烈疼痛的恶性刺激,身体的严重被伤害,手术后可能导致的肢体残缺,都会使病人因恐惧而产生悲观情绪,放弃求生的念头。

2.4 分离性焦虑 急诊病人由于手术的需要,必须与家属进行暂时的分离。对手术的担心,对亲人的思念,都会使病人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尤其是婴幼儿患者,与父母的分离更会使其产生极大的恐惧,导致分离性焦虑。

3 对急诊病人的人文护理措施

3.1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3] 。手术室在急诊病人的救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经常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急救训练,定期检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及时补充各项物资,保持手术室与外界的通讯畅通。无论哪一科通知的急诊手术,均实行谁接诊谁负责的管理要求。根据手术的不同种类,及时通知麻醉科,调整当日手术计划,腾空手术间,并安排护理人员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3.2 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体现人文关怀 急诊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主动进行自我介绍,让病人对护士有一个初步地了解,减轻病人对手术室人员的陌生感。根据病人的情况对其进行适当地约束,并讲明约束的必要性,以获得病人的理解,避免病人有被“五花大绑”的错觉。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病人躯体的暴露,保护病人的自尊心。

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同时在进行操作前向病人简单介绍各项操作的目的,使病人理解操作的必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有效地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严禁大声喧哗以及随意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术中配合要稳、轻、准,尽量减少发生器械碰撞声,减少对病人的感官刺激[4]。

尤其是在骨科手术需要安置钢板等金属性植入材料时,会使用电钻、锤子等工具,这些工具所发出的特殊声音会对病人造成较大的恶性刺激。对术中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且神志清醒的病人,巡回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安慰病人,最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恐惧。

3.3 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 由于急诊病人往往发病急、症状重,在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对家属的精神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患者家属由于缺乏对疾病的防治知识,也会变得焦虑、惧怕、悲伤,甚至不知所措。因此,护理人员在重视患者的同时,也应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要做好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与家属的交流,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信息,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评估。尤其是婴幼儿患者的家长,更要细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说明我们一定会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对待他们的孩子,让他们能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医务人员救治。同时在交流中护士应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而采用患者家属易于理解的通俗语言。手术完毕后及时告知家属,并向其交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以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需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尊重每一位服务对象,善待每一个生命,是人文护理的首要因素。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改变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性,最大限度满足患者要求,为提高科室和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文媚.人文护理的现状与思考.天津护理,2006,14(5):298-299.

2 刘艳虹,朱塞荣.急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8)

第8篇

【关键词】儿童 多发创伤 救治 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84-01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同创伤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人们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车祸的发生率在明显提高。据调查,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中车祸伤占到60%。这对创伤急救技术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做为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对病人实施快速、准确的评估与处理是从事危重病护理的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如何对创伤儿童进行处理,这使习惯于成人工作的护士面临的挑战【1】。

1 病历资料

选择2010年至201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儿童车祸至多发伤16例。年龄2-14岁,平均4.0岁。男性11例,女性5例。其中腹部损伤8例,骨折伤11例,其它外伤3例,其中两个以上脏器损伤8例,三个部位以上损伤4例。

2 急救原则

2.1 创伤患儿的急救处理步骤:(1)快速初级评估(伤情判断、初期评价);(2)稳定生命体征(急救处理、紧急复苏);(3)再次详细评估(二期评估、再次检诊);(4)初步治疗及确定治疗[2]。

2.2 评估:严重创伤患儿送达急诊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意识、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评估意识状态[3]。患儿来诊后立即呼叫患儿,判断意识、颈动脉搏动、生命体征、双侧瞳孔大小,光反射是否存在,面色,末梢循环。经过初步评估,若患儿病情属急危重症,应立即进行抢救。如患儿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3 心肺脑复苏:依据美国心脏协会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对患儿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位置两连线的中点,下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1/3,频率至少100次/分。迅速清理气道,使用儿童简易呼吸器支持呼吸,吹气量以胸廓起伏为准,与胸外按压比例双人复苏15:2,单人复苏30:2,氧流量10升/分。同时进行气管内插管,选择3.0号带气囊导管,经口插入10cm,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按每公斤体重20ml生理盐水30-60分钟输入,并给予肾上腺素按每公斤体重0.01mg静脉推入。

2.4 再次评估与治疗:在抢救同时,呼叫儿科、ICU、相关科室医生紧急会诊,参与抢救。患儿出现自主呼吸和心率后,在监测生命体征的情况下,迅速提升血压,补充血容量,做交叉配血。取血进行患儿的血气分析,如PH小于7.35,说明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应给予患儿碳酸氢钠按每公斤体重1mmol静脉快速输入,纠正酸中毒。多科医生会诊与严密监测,完善B超、CT、化验等相关检查,确定诊断,并提出治疗重点。需要立即手术者,在急诊科完成术前准备,如完成备皮、胃管、尿管的置入,直入手术室。

3 护理体会

3.1 护士对急救专科技能掌握要熟练。如婴幼儿的CPR技术、婴幼儿的静脉穿刺技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技术、导尿、胃管置管术及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等技术应熟练掌握,以便在抢救中得心应手,提高抢救成功率。平时应加强急救技术的训练,如科室组织进行心肺复苏模拟训练,到儿科进修穿刺技术等,得以提高。

3.2 对于重症多发创伤的患儿,护士要掌握抢救流程,如迅速评估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包扎、止血、液体复苏等,做到与医生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科室定期组织学习,请外科医生、儿科医生讲解专业知识,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

3.3 急诊科护士要了解药理学知识,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急救药品的规格、用法、用量等,以及副作用,疗效观察等,做到准确用药,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量。科室利用早交班时间进行提问,提问用药常识,并定期进行考试,使护士能牢固掌握药理学知识。

3.4 做好物品管理,使抢救物品完好率100%。如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保证电量充足,性能完好;除成人用品外,还应准备好儿童用的抢救用物,如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胃管、导尿管、吸痰管,简易呼吸器等,物品在有效期,并保证性能完好,以便在应急情况下能够顺利使用。急救护士每班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护士长、仪器管理员每周检查仪器设备性能的完好性,使之处于备用状态。对抢救物品用后及时补充,定期检查,防止过期。

在急诊科,任何突发状况均可能出现,面对的就诊人群、疾病谱不确定,患者可能为男女老幼,所患疾病可能为内、外、妇、儿。在整体化急救过程中,急诊专科护士发挥应有的护理角色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救治成功至关重要[5]。通过对小儿严重创伤的救治,考验了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反应能力,为今后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具体、更完善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惠娟.对儿童创伤的评估与处理[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0(7):304~306

[2]许峰.儿童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思维和处理原则[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897~899

[3]林小玲.严重创伤的急救进展[J].全科护理,2009,7(10):2602~2603

第9篇

【关键词】:急诊护理;护理风险;急诊护理风险防范

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而急诊护理风险性更高。在急救医学和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提高急救护理质最,采取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实属必要。

1常见护理风险

1.1护理行为的特殊性所致的风险:

任何一种护理行为都具有两重性,包括有益性和有害性两个方面。护理人员应预见在治疗的同时潜在的风险,比如输注、服用特殊药物、侵入性操作等,如果这些行为符合要求、方法正确,则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促进作用;如果患者体质异常或药物本身发生毒副作用就可能发生风险,给患者带来危害;1.2低年资护士业务知识缺乏所致的风险: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丰富,观察病情不及时或及时观察但不能判断结果而导致病人病情加重;使用特殊药物后(例如:镇静催眠类、降血压类、心血管类)没有告知该注意的事项而发生意外;使用特殊药物前不知询问既往史和过敏史而发生意外;对新的药物、新的配伍禁忌不熟悉而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医嘱或执行错误医嘱而发生意外等等。

1.3护理技术不到位所致的风险:

普通穿刺时面对小血管不能做到一针见血,需要反复几次;抢救失血性休克时不能快速穿刺成功。而需深位置管或静脉切开而导致抢救失败;急诊抢救时由于紧张而使仪器不能熟练使用(例如除颤仪、呼吸机等)而延误抢救;复杂的疾病不知道怎样去保护病人而发生意外(例如颈椎、腰椎病人不知道要卧硬板床、颈椎制动等);不能及时有效地安排抢救步骤等。

1.4护理职业道德所致的风险:

护理人员应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如要对病人一视同仁,工作上要极端负责,一丝不苟,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对同事要团结协作等等。

1.5病人的就医行为所致的风险:

护理丁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若病人明白自身的病情与护理人员充分合作,护理效果就大大提高;若病人有违规、冒险行为或采取不合作态度,例如:自杀,自残等,护理过程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1.6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所致的风险:

如果没有严格进行三查七对,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抽错血、发生配伍禁忌等等;由于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认真、巡视记录不及时导致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等。

1.7文件记录不及时所造成的风险:

急诊抢救时往往需要争分夺秒;需要执行很多口头医嘱;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用药需患者或家属签字。如果文件记录不及时、不真实与医疗病历不吻合或漏记多记、随意涂改或字迹不清、代签字等等,一旦病患治疗效果不佳或死亡,都会对护理人员不利。

2如何加强急诊护理的风险防范。

2.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工作,具有高风险性,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调整心态使生理、心理健康,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具有高度的警觉性,从而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服务好每一位患者,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2.2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应组织急诊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理》、《护士管理方法》举证倒置等法律知识及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的法律知识要了解,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法律,避免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从而降低急诊护理风险。

2.3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无误的执行医嘱,口头医嘱应复述两遍,保留急救时用的空安瓶以便抢救后核对。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艰巨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常见病的抢救流程,密切观察病情,随时向医生汇报。

2.4加强护患沟通,建立护患双方的信任。

尊重患者的权利,加强护患间的沟通,各种检查处置,治疗方案的实施都需先征得患者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特殊用药告知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做好入院宣教。对年老患者、婴幼儿应加强巡视,另外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经常换位思考,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5规范书写急诊护理文件:

急诊护理文件记录应及时、准确、连续、完整、无涂改、记录内容真实、与病历相符,护理人员应意识到,每一份护理文件都是法律文件,应当规范记录,随时准备为“责任举证倒置“提供法律依据。超级秘书网

2.6健全护理管理机制,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把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好,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如合理排班;注意护士的劳动负荷强度;加强管理;稳定护理人员队伍;重视医疗、医技工作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因为医疗、医技工作与护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把好关;解决护理人员的实际问题;改善劳动条件;稳定急诊护士的心态;提高整体医疗护理水平。

2.7建立风险监控组织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组成风险监控小组,对科室潜在的风险做出分析评估和预测,特别是危重患者抢救,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