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认知心理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2: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童认知心理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儿童认知心理学

第1篇

关键词:儿童乐园;儿童认知心理学;视觉设计

儿童乐园是儿童除了学校去的最多的地方,能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儿童乐园视觉设计中很少有从儿童认知心理学方面入手分析来进行设计,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及认知发展等特点进行展开分析并总结,明确出儿童乐园的相关视觉设计的特征。

一、儿童乐园视觉设计的现状

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最直接的作用是吸引儿童的兴趣,要能够与儿童的认知相符合,便于儿童接受,达到信息的传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各种主题的儿童乐园兴起,很多的儿童乐园视觉设计是基于公共场所的大众性原则考虑的,儿童需要在家长的引导下才能对空间熟知。市场上的儿童乐园内部的视觉设计基本还是停留在对色彩、图形和字体直接进行过度夸张的设计,很少会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感官体验,对儿童的心理及认知等特点分析不足。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关系着儿童乐园的客流量,它在保证视觉整体统一性的同时也影响着儿童审美观念的形成。好的视觉设计能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如何将寓教于乐的理念融入到儿童主题乐园的视觉设计中,让儿童主题乐园成为儿童的第二课堂,视觉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儿童认知心理学

认知是人的大脑通过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对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进行的思维活动。儿童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分析儿童如何认识世界和接收处理来自世界的信息的学科。儿童在日常生活着有着大量的认知活动,注意力、感知力、想象力等等,我们在进行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时都要考到儿童的这些认知因素。都是进行视觉设计时要考虑到的。只有真正理解儿童认知心理学,分析儿童的行为特点,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儿童真实需求的乐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儿童在每个年龄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儿童认知心理特点亦是如此,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都呈现不一样的状态。通过对儿童每个阶段的认知表现进行整体性研究,总结儿童普遍性的心理、认知发展等特点,对进行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儿童每个阶段的表现进行研究,分析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识发展特点,对进行儿童主题乐园的视觉设计有很大的帮助。1.儿童的视觉儿童一出生有的最初的感觉就是视觉。儿童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周围的事物、光线,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使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想什么都摸一摸。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慢慢进入到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婴儿阶段的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比较模糊,还不会区分各种各样的颜色。随着视觉神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儿童能渐渐地能区分颜色的不同。但是由于儿童的视觉感受能力还未发育成熟,初期只会对强烈的视觉刺激才能有所感觉。查阅资料发现,儿童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会先用视觉扫视该物体的大的外轮廓,然后才会对其进行仔细深入的观察。儿童对于能第一时间刺激到它们眼球的物品比较感兴趣,所以对比度较高、纯度较高、明暗区别较明显等的物品才更能抓住儿童的视觉焦点。2.儿童的形状知觉认识空间的基础在于对形状的认识。形状知觉能力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形状知觉是指由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一起运作产生的效果。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对事物形状的认识都是从点、线、面等方面入手的。儿童在6到7岁的时候只认识正方形、圆形、梯形和H形这四种基础形状,在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之后,会通过这些形状产生联想,从而认识到其它的近视图形。因此,儿童对于每个事物最初的认识都是从认识和了解其形状属性特征开始的。儿童本来就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我们要从儿童的独特性出发,考虑儿童真实的所需所想,才能做出好的真正为儿童服务的设计。对于儿童乐园视觉设计的元素选择,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等特点,同时保证儿童乐园空间构造的整体性,设计出区别于市场上一概而论的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

三、儿童认知心理学在儿童乐园视觉设计中的应用

1.儿童认知心理学在色彩设计中的运用

良好的色彩搭配往往是开启儿童审美与创造力之门的钥匙,根据儿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喜欢明亮的、欢快的、鲜艳的颜色,0-3岁的婴儿喜欢红色和黄色,4-9岁的儿童喜欢红色,9岁的儿童喜欢绿色,10-14的儿童随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又有不一样的喜好,所以在儿童乐园视觉设计的色彩运用上,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对于色彩的感知和喜好,以此来吸引他们的眼球。儿童画就是展现儿童对于色彩喜好偏向的最典型的例子。儿童画一般都使用比较明快、鲜艳,整体统一协调的颜色,满足儿童对色彩的情感需求。对于儿童乐园的色彩设计也是如此,通过分析儿童的心理及认知发展等特点得知简单明快的色彩可以更好地刺激儿童的视觉感官,提高儿童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所以在儿童乐园的色彩设计上可以大胆地使用纯度和明度都较高的色彩,比如,鲜红色、明黄色、天蓝色等,但也要同时保证色彩的整体统一。色彩在视觉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它可以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让人产生想继续了解的欲望,所以色彩设计对于儿童乐园的视觉设计至关重要。儿童乐园是一个相对复杂较大的空间环境,内部会有不同的区域划分,不但可以通过主题名称区分不同区域,而且还可以通过大面积色彩来区分不同区域,更直接明了。例如,日本的HELLOKITTY主题馆,以粉色为主色调,进入主题馆就像进入梦幻世界一般,女孩比较喜欢粉色,在色彩使用上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情感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审美需求。

2.儿童认知心理学在图形设计中的运用

儿童对图形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和他们自我脑海里的抽象概念转化而来的。儿童处在学习阶段,对于字体地认识还在不断摄入中,图形相比字体能更容易让他们理解。儿童天生就富有创造力,天马行空,对于图形的理解有更特别的想法,进行图形设计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审美标准和理解能力。图形是一种抽象的视觉表达符号,它是信息交流的媒介,在视觉设计中有重要的表现作用。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图形的辨识能力也不同,在进行图形设计时要注意将复杂图形简单化,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便于儿童识别。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比较爱看动漫卡通,卡通图形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在设计时可以融入儿童乐园的主题进行卡通形象的设计,从而激发儿童对图形识别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迪士尼乐园就是在设计上融入乐园的主题,将设计的卡通形象贯穿整体设计中,通过生动可爱的动漫形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3.儿童认知心理学在文字设计中的运用

儿童的认知水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提高,仅图形传达信息已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图形对于信息的传达能力也没有文字传达来得清晰。文字作为视觉设计中的一员,有着很强的可视性。文字对图形起着辅助作用,是人们理解图形的重要工具。因为儿童在不断成长,还处在学习阶段,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文字设计上要尽可能的简洁、易识别。儿童乐园是一个供儿童游玩放松的场所,字体应该俏皮可爱,充满童真,有趣味性,可以选择圆润、拟物化等的变形字体,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实现文字的信息导向作用。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喜欢圆润一点的字体,因为圆润的字体胖嘟嘟的,棱角少,给人的感觉活泼可爱,亲和力强。变形的圆润字体也更容易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让儿童产生联想。在进行文字设计时要与图形相结合,营造个性化的视觉展示效果,帮助儿童轻松愉悦地融入到整体环境中。

第2篇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受众研究

传播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功能,早期并未被学者重视以及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直到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的出版,才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成立。在《大众传播学》一书中,施拉姆修正和总结归纳了心理学、新闻学、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开启了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之路。基于前期以美国学者为主的大量的定量与定性研究,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同时,在此过程中,传播学又与其他学科的各种研究互相佐证与融合,互相吸收彼此的理论来完善自身。因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传播学的研究应多元化。本文将着重从心理学的四大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受众作出研究,探讨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行为与倾向。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美国创立。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刺激是产生行为的根本原因,人的心理是不可知的,因此应当研究人类的外在行为,如果查明了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能够达到预测或控制行为的目的。按照华生的观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都能用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具体测量,作为一台“机器”的人对外界的刺激毫无任何抵抗能力,只能够条件反射式地回应。华生把这样的刺激—反应称为“S—R联结”(Stimulate刺激—Response反应)。行为主义的几个经典实验,如小阿尔伯特实验、斯金纳箱、贝贝玩偶实验等,都试图通过不断的刺激产生行为,随后对行为进行强化和控制。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可谓风靡一时,它的理论成果渗透到许多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在受众研究中,最典型的便是“魔弹论”,其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子弹理论”,盛行于20世纪初,它认为媒介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受众对于媒介的刺激,就像身中子弹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能直接且迅速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同时,“魔弹论”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态度和选择,甚至可以完全支配人类的行为。这一理论显然是受到了同时代刺激—反应理论的影响,其观点与华生的理论几乎如出一辙。“魔弹论”中的受众如同华生眼中的被试者,没有能力对外界作出任何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刺激—反应理论上的“魔弹论”完全否认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把受众置于消极的位置,受众只能被动地等待媒介的灌输,并且作出一致的反应。因此,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无足轻重,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和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一定会产生。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精神分析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心理和人格的解释,而后成了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把无意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提出人的一切个体行为和动力都来源于性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潜意识)才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虽然其无法被察觉,却支配着人类的一举一动。此外,弗洛伊德依据人的本能,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即口唇期、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第一个将人格发展系统地划分为阶段,揭示人格发展的深层动力。而后爱丽克•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并扩充了他人格发展的5个阶段,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8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认为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同时也有需要解决的心理和社会矛盾。基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受众研究主要集中在潜意识与人格阶段理论之中。1950年,广告专家维克瑞在电影院中以1/3000秒的速度播放“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的消息,使得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幅度上升。广告专家由此开启了潜意识广告的研究之路。电影《外星人》有着史上最著名的植入广告——主人公用某一个牌子的巧克力将外星人引入屋内。媒介节目将广告变为自身的一部分,试图在观众低涉入、不经意的情况下构建意识。让受众在收看媒介节目时,切身体验产品特性,并体会品牌的文化和效用,在深入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同时,构建了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潜意识,其效果不亚于直接的商业广告。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和埃里克森都分别提出了关于人格发展阶段不同的划分,相似的是,他们都认为人格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需求以及待解决的矛盾。埃里克森认为如果矛盾得以妥善解决,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品质,反之,则可能会形成消极的品质。大众传媒的出现可以为受众提供他们需要的不同内容,力求解决矛盾,满足受众特定的需求。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媒体投放内容之前,需定位目标受众,这直接关系着媒介内容能否顺利传播。精神分析心理学对媒介的启示是,大众媒体传播之前,不仅应当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还应当遵循不同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从受众的需求与矛盾出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己。同时,人格发展理论也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定位目标受众,然后采用受众能够接受的媒介或形式,准确地进行传播。

三、认知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以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认知心理学包括各种流派和理论,其中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还包括完形心理学和拓扑心理学等。认知心理学将人脑看作与电脑类似的信息接收和加工体系,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已有的知识和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1]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人脑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一部分信息会在瞬间消失,一部分信息会停留20秒,而经过过滤和筛选的信息会经过重复进入长时记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接收信息是产生高级心理过程的机制,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将人看作是毫无自主能力的机器。这一时期受众效果研究已经从20世纪初的“魔弹论”逐步转向温和效果模式,研究者认可大众媒介的效果,但并非如“魔弹论”所说的对于受众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受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影响,受众研究也逐渐发生变化,受众逐渐作为主体被研究者和媒体所关注。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将受众效果研究带入了全新的视角,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和他的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个体的知识是影响信息接收与加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的差异是一个应当被研究的重要变量。认知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大都是与认知、教育相关的实践。1969年,美国政府为了改变贫困儿童的教育条件,播出了动画片《芝麻街》,运用色彩鲜艳的人偶、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向儿童教授生活常识、算数、颜色等,受到了千万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初探,《芝麻街》成了大众传播的里程碑,同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知识沟假说。如今,互联网教育已经普及,受众不仅可以通过一遍遍地观看网上的课程增强记忆,还能够直接下载软件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的知识模块。许多软件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到的记忆遗忘率找到了增强记忆的学习方法,比如不断重复前一天所习得的内容,如扇贝单词、i-Sokki、多邻国等。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不能决定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但可以通过反复强调决定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这一理论就是媒介通过抓住受众的长时记忆有效地告诉受众“想什么”,为受众营造了“拟态环境”。[2]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受众研究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巩固了人性的信念,强调了人的尊严。[3]马斯洛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解读受众研究,是把握受众的内在需求,从而变得被受众需要。使用与满足理论诞生于此,并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认为受众具有支配能力,会通过对媒体的使用期待来选择是否使用,以及使用何种媒介。对于研究者来说,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了受众的立场,通过分析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和获得的需求,来分析大众媒介带给受众什么,且还能带给受众什么。

五、结语

受众研究的步伐似乎亦步亦趋地紧跟着心理学的研究。事实上,由于研究对象的重叠,这两个研究领域很难说清是谁影响了谁,就像组织理论的研究同样能从心理学研究中找出规律一样,这些人文学科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取用对方的研究成果,并叠加以自己的视角重新建构,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心理学方向去深度思考研究,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的调研方法和视角,这仍然是受众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葛进平.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5.

第3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011-01

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对所处环境的认知。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做一些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并进行恰当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旨在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探讨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

一、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研究人类言语行为时强调“中间过程”或“内部机制”,强调己有的认知结构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认知心理学理论。

(一)寓身认知

“寓身认知”是一门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实际认知情形,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身体在实时环境中的活动。“与其他认知理论相比较,寓身认知的特征是找到一种并非作为机械通道,而是作为存在自身的生物基础。寓身认知不再把计算看作认知活动的本质和唯一途径,而是把大脑、身体与环境组成的整体活动作为理解和建构认知活动的实在基础。”以活动为核心的教学

正是寓身认知所强调的教育理念,通过活动,从人的意义上确立学习主体的地位。打开他们所有的器官、感知和思维,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学习的旅程。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感知外界的信息时都要调动激活头脑中的已有图式,利用这些先存于头脑中的图式对外界范畴进行分析、推理、预测、组织、吸收。因此,人们认识新事物的途径就是将新事物与头脑中的已知概念和背景相联系,而人们是否能够对周围的新事物和新范畴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感知取决于我们大脑当中已有的认知图式。因此在教学中知识的储存和激活储存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进行教学,分层推行,循序渐进。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新旧知识恰当地联系在一起。

(三)学习动机和归因理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包括学习期待、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和学习态度。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做出的解释或推论。维纳将成就任务时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维纳的二维归因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与否,进而提示自己下次应该更加努力取得成功;成就动机低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差或学习没兴趣的学生,如果考试没考好,倾向于把原因归因于任务太难和自己的能力不足,进而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成功,也就对学习更不感兴趣了。

二、学生的学习现状

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影响正常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因素。它们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以及对学习能力的自我认可,甚至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学习目标。一些学生缺少抱负和期望,对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随波逐流。其次,缺乏学习态度。一些学生信奉“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无用”的说法,作业能拖则拖,成绩好坏无所谓。最后,缺乏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对学习冷漠、厌倦、畏缩,对学习生活感到无聊,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习时无精打采。这些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

综合上述认知心理学理论,立足学生学习的现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组织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学习动机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活动,思维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和整体结构的代替活动。只有参与活动,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新兴的“寓身认知”同样强调,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没有精细的活动,就没有科学的学习;没有情境化的活动,就没有高效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应该多引导学生组织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此外,教师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该注意到以学生学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丰富的多向交流、讨论或合作性的解决问题,引起学习动机。

(二)注重新旧知识经验的结合,激发学习动机

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观点认为学习是认识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组织,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图式理论为基础,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头脑中图式的内容,从而正确的理解所学的新知识。以此,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容量,提高学习成绩。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在教学中应该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情感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习得性无助感和不恰当的归因。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要发挥爱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不断地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最后,给予学生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王 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2]费多益,寓身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3,3,29-30。

第4篇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口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32-01

一、认知心理学内涵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它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全过程。

它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等研究人的接受、贮存和运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包括对知觉、注意、记忆、心象(即表象)、思维和语言的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即对从刺激输入到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进行分解。通过测量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以此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和与其他过程的关系。

口语记录(出声思考)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二、认知心理学与口译教学

口译是一种翻译活动,是指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译入语转换为译出语的方式,做口语翻译,也就是在讲者仍在说话时,同声传译员便同时进行翻译。为提高翻译人员素质、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口译教学工作不容忽视。近些年来,我国口译教学活动也与时俱进应用了新兴学科来辅助教学,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认知心理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口译教学不仅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信息在口译活动中的传递过程,也能帮助学生简化学习方式,高效学习。

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转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的过程。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口译是在借助认知知识的基础上,处理、分析、推理、理解、记忆、表达听辩语言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不是单一进行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口译过程中,关键是怎样更高效的节省储存、编码、输出这个过程的时间。口译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所要翻译的全部内容,还必须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快速启动逻辑分析,对语言内容进行积极快速的编辑和处理。

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口译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口译过程中脱离语言形式上的束缚,直接掌握住实质性的信息,充分理解其内在的内容。不要在口译过程中只注重语言结构的分析,要重视对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在日常训练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积累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系统,练习对翻译内容的综合信息处理。学生时常在口译听力理解训练中陷入对字词以及基本句型的束缚中,他们的翻译思维局限在翻译内容语句的顺序,含义逐一的进行辨识和理解。如果出现了句子较长、结构较复杂的情况,学生的认知就会产生影响。最终信息接收不完整,甚至有时候只能接收孤立、单一的词语,影响对信息的整体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这一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着重培养思维方式以及反应能力,通过高效的训练设计,让学生学会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有效的忽略具体的字、词、句,只关注于所表达的综合信息。可以让学生自行练结复述某一个句子、语段以及语篇。教师需要注意地是严格要求学生在复述过程中不是单一地背诵,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训练要循序渐进的进行,要持之以恒,可以通过多样化方式进行训练,既可以一句多种翻译,也可以通过字数限制来提升学生的概括内容,还可以通过时间限制来锻炼学生的掌握能力,还可以将较长的文章进行浓缩,学会提炼语言的精华。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可以用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意义相同的描述。

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记忆练习。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学生的长期记忆以及短期记忆的训练。作为一名口译人员,所要翻译的内容涉猎到各个行业,信息内容丰富而专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断扩大知识面,训练学生主动养成长期记忆的知识资源,并不断积极扩充。在口译中,所接触的翻译内容其实是快速的在翻译人员的知识储备中进行广泛的联想,激活翻译人员之前记忆中的词语、语法、表达方式等等。如果翻译人员的知识储备较少,或者平时训练基础不扎实,那就会导致对所要解决的内容生疏,感到费时费力,难以完成任务。从这点出发,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设定口译任务和范围,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丰富背景资料,让这些内容在大脑中形成知识背景,再随后的口译中,学生就会积极的激活大脑中的信息,就会快速的对所翻译内容进行信息整理,并加以丰富。短期记忆训练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组块,让学生对词类等进行归类,根据属性给所记忆的单词进行分类,再加上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会不断的发现短时间记忆量不断提升。在课堂中教师的记忆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对源信息语言的形象化处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以及内容形象化。不要忽视视觉信息的记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它比语言信息的记忆量要大得多。教师在口译教学中,训练学生把源语言信息形象化的储存在大脑中,构建起一种心理或者语言情景,加之之前记忆的词语,记忆的效果会有很大提升。

综上所述,心理认知活动贯穿在口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在设计以及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综合口译中的认知特点采用高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口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鲍晓英.帮助学生实现口译“信”的标准――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5年03期.

[2]孔菊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口译中的短时记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张发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口译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5期.

第5篇

关键词:语意学 认知心理学 产品设计

一、语意学概念

语意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这一学科被引入到设计界后便有了“产品语意学”的产生。产品语意学是在符号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以研究产品的形态,图象为主要目的。

二、产品语意学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明示意:通过形象化的表达手法给人以感官上的向导,将事物的功能属性,结构特征之间的有机关系形象的展示给使用者,对产品使用者具有指示作用,并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等器官。

暗示意:通过产品的形象能够间接说明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从而使形态成为内涵性意义的物化形态。

三、沟通

将产品的本质和操作过程通过产品语意传达出来,人们的操作行为是设计者的出发点,在语意学的作用下产品本身会说话,能够告诉使用者怎么去使用。

四、认知心理学概念

认知心理学是连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脑神经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学科,它试图建立人脑是如何工作的理论,大部分认知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把人脑视为像计算机一样处理符号,也就是做符号处理的系统。

(一)认知心理学中信息接收的方式以及它对语意学的影响

人的感觉器官主要包括眼睛,耳朵,手,舌,皮肤这几个部分,而其中作为信息主要接收途径的视觉和听觉。

视觉:太阳或者是别的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视觉对象上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光线被这些对象系数了,另一部分被这些光线反射回去。在这些被反射回去的光线中,又有一部分透过观察者的眼球投射在眼睛最敏感的区域――视网膜上。

知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机体的知觉能力是随着能够逐渐把握外部事物的突出结构特征而发展起来的。在知觉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被心理学家成为“概括”能力。即使是那些没受过任何逻辑思维训练的动物和儿童也能够毫不困难的进行“概括”。

触觉:人的知觉对外界的刺激是有选择性的,同样的刺激被不同的人接受便会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因为人们在感知对象物体的时候总是会把一部分对象作为感知的主体,而另外一部分则会作为感知的背景而存在。

(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需要经过两个阶段:(1)在几个大脑子系统中进行的特异性加工;(2)从这些子系统中进行信息整合。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

注意:人们之所以能在大范围的产品里选择少数对象作为认知的中心正是源于注意的集中。可见人们的注意是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做出注意选择的主要因素。

记忆:对过去信息储存的能力成为记忆,记忆又被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对信息量的存储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少,容量大约为6个单元左右的信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短时记忆也是不可缺少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平时我们在记朋友的电话号码时,这个数字就会不停的在大脑中重复甚至一遍遍的在心里默念,

长时记忆:对过去长期信息进行存储的能力被成为长时记忆,此时的信息存储不像短时记忆那么简单,它的存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

语言: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知觉:知觉是间接的,它牵涉众多内部加工过程。知觉与行动是交织在一起的,知觉对行动的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机体的行动和运动促进准确的知觉。

(三)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因素

上面已经分析过了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的接收方式和加工过程,在产品设计中利用认知心理学就该通过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等方面来提高信息接受的效率,加快信息的加工过程。

1、形态

产品形态是一系列视觉符号的传达,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外观形式,形态的设计目的在于传递产品信息,提高人们认知产品的效率。在此从形态构成的基本方式进行形态的心理研究。

2、仿生 模拟构成/

仿生设计依赖于自然生物体,但又不是对自然生物体直接照搬,而是运用特定的艺术处理手法,对生物的结构,颜色,形态进行模仿,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仿生的手段包括:形态仿生 色彩仿生 功能仿生 结构仿生 规律仿生。

3、色彩

人们对产品的感觉首先是从色彩开始的,所以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外部特征,在我们选择商品的时候,人们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就可以判断出对这个产品是否感,色彩已经成为影响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

3、材料

材料作为设计的物质基础,自身具有审美属性。中国肚带工艺文献《考工记》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可见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非常重视材料在器物设计中的运用。材料包括肌理和材质。

4、肌理

唐代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诗句中的“肌理”是指人的肌肉表面纹理,这是“肌理”的本义。在设计中所指的肌理,是指一切材料的表面形态,任何自然材料的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纹理特征,这种特征通过人的视觉,触觉,触觉等认知过程就会对材料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

5、材质

材质之美不仅包括材料表面的肌理美,也包括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社会价值以及人类情感等内容的审美。材质之美离不开“用”。

五、总结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完整的阐述在产品设计中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达,这对在产品设计中更好的理解、运用产品语意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庆森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年.

[2]尹定邦 图形与意义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3]李砚祖 造物之美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偏重双基;培养智能;关注建构;重要心理学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28-03

在教育学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上,心理学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代在教学上提出许多重要观点并发生重大影响的人有布鲁纳、赞可夫、奥苏贝尔、斯金纳、布卢姆、赫尔巴特等,他们本身就是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就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赞可夫更是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与教育学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当今要高效率地促成教学方式的改革,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如果没有心理学成果的支撑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与教育理念、教学过程关系密切的各种心理学成果层出不穷,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加里贝林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等。这些成果为我们顺利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对影响教学改革的重要心理学成果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加快我国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学改革大致经历了偏重双基、培养智能、关注建构等三个有显著特征的阶段,形成这三个有显著特征的阶段与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其支撑是息息相关的。当代心理学研究即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这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理论革新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1978年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加强“双基”即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了追求“双基”的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无疑得到了过分的渲染与强调,比如,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往往是将材料划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单元,且教学时一步一回头,不断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修正其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直至最后完成学习目标。整个单元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这样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教材分小步子进行、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及时反馈、自定学习步调以及低的错误率。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影响,与其提出的“程序教学法”的四个要素是相一致的。

斯金纳是当代美国心理学家,他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行为研究为主要任务。他把有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应答,即由刺激引起的反应;二是操作,即有机体自发性的反应。与此相应,他认为条件反射也有两类:即刺激型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从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是: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活动的强度(概率)就增强。所增强的是反应发生的概率,而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他认为,操作的发生无需特定的激发性刺激,关键在于尔后的强化。在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他还概括出强化作用、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塑造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积极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多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论把“强化”看做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斯金纳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创造了“机器教学”,设计出“程序教学”的完整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程序教学机编制直线式和分支式两种程序模式,把教学内容划分成基本独立的学习问题,学生借助于程序教学机和教材,以自学为主。这种程序教学虽然有刻板机械的一面,但它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学个别化提供了条件。

行为主义学习论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程序教学。这种由易到难,积极反应,及时强化,低的错误率以及学习任务目标具体化、重视课程开发的思想至今在教学中还起着积极作用。

二、认知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第7篇

摘要:认知习性学作为一种新生之物,是指对非人类动物的思维过程、意识、信念或者理性的进化和比较研究。本文对认知习性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辨析,并介绍三种针对认知习性学的态度,最后对社会性游戏方面研究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关键词:认知习性学;研究方法;态度;社会性游戏

心理学研究正在走向新的综合之路,认知习性学就是这样一种新生之物,有的说它是认知心理学和习性学的综合研究。在认知习性学中,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还能加深人类对自己行为和心理的认识。

一、认知习性学的涵义

认知习性学(Cognitive Ethology)被广泛地定义为对非人类动物的思维过程、意识、信念或者理性的进化和比较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依靠各种不同类型的调查和解释方式进行。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大量的来自各学科的研究者的注意。笔者认为它主要是围绕“动物行为过程中是否有意识”以及“怎样研究动物意识”来展开的。

二、认知习性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习性学中也像习性学一样强调自然主义的观察,因为行为能力是在对自然选择的压力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进化的,所以认知习性学家偏好在尽可能接近自然选择发生时的自然环境的情境下对动物进行观察和实验;因为认知习性学是一门比较科学,所以认知习性学的研究强调广阔的分类学的比较,且不把关注点放在有限分类中一些选择的代表上。此外将动物行为的研究定位于进化和比较的框架之中,认知习性学家坚持认为动物的现场研究(包括细致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可以为动物认知研究提供信息。认知习性学并不一定需要将动物的行为研究带入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以让人信服(此处是说明不是只有实验研究才是科学的,现场研究也是有效地)。

因此,与认知习性学家相对比而言,认知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实验设置的相关主题的研究,并不强调动物认知的进化或比较方面。当认知心理学家的确采用了跨种系比较,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以普遍潜在机制的形式来解释不同的行为模式;习性学家,和其他生物学家一样,通常更关注生物体已寻找到的对共同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三、认知习性学作为一门科学面临的三种态度

对于认知习性学而言,主要问题是以数据收集的方法、分析、描述、解释和对动物行为的解释为中心。因为认知习性学论述动物思维和心理状态,所以对其研究的可能性有不同的看法,争论认知习性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甚至是否可能是一门科学。这三种不同态度分别为否认论、怀疑论、支持论。笔者认为,三种对认知习性学的态度差异部分是由于所认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同造成的。

否认论者否认认知行为学的任何成功的可能性。他们挑选最困难最少接触的现象进行研究,然后得出结论我们关于这个主题只能得到非常少量的具体信息,并且也不可能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他们否认认知解释、认知假设。提倡实验室研究。

怀疑论者很难分类,他们比否定论者稍微开放点,而且他们之间的观点差异非常大。他们承认认知习性学的部分成功,对未来持一定乐观态度。很多怀疑论者热衷于神经学,认为懂得神经系统后会使认知习性学显得多余(Griffin,1992年,也对神经学很感兴趣,但他不担心神经生物学会导致认知习性学的消失)。他们有时也把困难和可能性混为一谈,但是当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时就会停止怀疑,他们对民俗心理学、神论学、轶事和认知解释的态度也不是绝对的拒绝。

支持者对于动物认知和认知习性学调查持开放的观点。他们认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认知行为学的研究取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数据。他们肯定田野研究以及对比较习性学和进化论的依赖对认知习性学做出的贡献。支持者们也接受民俗心理学,用它做一些保守的研究。他们还接受运用认知学解释建立一个系统的解释性框架,并且认为轶事和拟人化理论有可取之处。虽然支持者们承认Griffin对于实验研究没有做出具体详细建议,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寻求像 Griffin的严格经验法一样的可行的方法。支持者是批判性的,但他们也是耐心的,他们不想过早的毁灭这一研究领域。Griffin认为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沟通和其他行为模式来探悉动物的想法。

四、认知习性学的研究内容――社会性游戏方面

社会性游戏是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对否定论、怀疑论者和支持者都构成挑战,游戏比其他研究领域更能提供动物思维的证据。当动物们在游戏时,他们主要运用动作模式,这些模式也用于捕食行为、反捕食行为和求偶行为中。这样,人们也质疑社会性游戏行为如果不用认知词汇是不能被研究的。例如,如果你很少被告知Jethro和Henrietta在做一些动作且这些动作描述得很客观,你不会知道他们正在玩游戏,也不知道他们玩的很高兴;因为你不知道那些事情主要由一些也用于其他活动中的动作模式组成。个体需要能够和潜在的游戏伙伴交流,那些伙伴是它不准备统治的、吃的、与他们的。甚至,他打算与他们玩游戏。对参与社会性游戏的动物的行为观察显示,他们希望并且相信只要他们清晰地用某种信号来交流表达他们的游戏意愿,他们对谁会对他们的意图有反应的想法会被别的个体认识到。在此观点看来,游戏被看做一项合作事业。

五、结语

总而言之,认知习性学作为一个新研究领域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应该有耐心待其成长。对于那些否定者的哲学家们,习性学家需要更明确的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将做什么,以及怎样进行研究,尽管哲学家们不能提出方案,但是也可以适当采纳他们对实验设计的现实建议,这同时也能够让哲学家们了解认知习性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此外,现场研究的方法是可取的,要正确看待民俗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以及其他资料对认知习性学的作用。认知习性学家还需要不断给这一领域带来有挑战性的问题并攻克他们。

参考文献:

[1]Bekoff, Marc (1995) Cognitive Ethology and the Explanation of Nonhuman Animal Behavior. Comparative Approaches to Cognitive Science. J.A. Meyer and H. L. Roitblat, eds 119-150.

[2]苟增强,崔健. 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综述[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 王彦,苏彦捷. 迷宫与动物行为研究[J]. 心理学动态,2001,(3).

[4]马国芳,随晓杰. 现代行为生物学的奠基人──劳伦兹[J]. 生物学教学,1999,(1).

[5] 龚芸. 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6] 认知心理学(2)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J]. 中国临床康复,2005,(36).

[7] 高申春. 评侵犯行为的习性学理论[J]. 心理学探新,1999,(3).

[8]张新立. 西方儿童追逐打闹游戏研究的发展和趋势[J]. 心理科学,2006,(2).

[9] 韩晓东. 现实中的个人与游戏――对人类游戏本质属性逻辑起点的审视[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第8篇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构造主意;机能主意;行为主意;完形主义

科学心理学是由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著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其抛弃精神分析所强调的意识问题,以可量化的实验来研究心理学,不同于精神分析学者所强调的质的研究。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

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二、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三、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由华生所开创,后为斯金纳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四、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

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五、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

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

总而言之,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学特有研究方式的追寻,成就了心理学的独立与繁荣,但也使心理学遗落了人有别于物的一些特点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机能主义心理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9.

第9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提高合作能力;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那么,合作学习是依据什么心理学理论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又该采用何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呢?下面,我们就这样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一、合作学习的心理学依据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

(一)现代社会心理学理论

(1) 集体动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上述不同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其次,合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从集体动力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当所有的人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2)动机理论

合作学习的动机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道奇曾界定了三种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个体性结构。合作性结构中个体指向目标的努力有利于他人的目标达成;竞争性结构中个人指向目标的努力会阻碍他人的目标达成;个体性结构中个人指向目标的努力对他人没有任何影响。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

(1) 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的创造者哥拉斯认为,青少年学生有4种需要值得认真关注,这就是归属(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并指出,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过于压抑,不够愉快,但这不是问题的焦点。他相信,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方面,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这一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们“不愿意学”(软件问题)。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和自尊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学业成功。

(2)课堂教学工学

课堂教学工学认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及社会心理气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任务结构、奖励结构、权威结构。斯莱文认为:“课堂教学工学可以描述为三个要素任务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的统一体。仅就奖励结构而言,它一方面是指运用何种方式来强化学习行为的结果,它涉及:(1)奖励类型(2)奖励频率(3)奖励的可接受性(4)奖励的对象。另一方面,奖励的结构是指人际间奖励的互赖性。合作学习的奖励结构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帮助别人成功,学生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性的互赖关系。合作学习主要是利用了正性的奖励结构来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1)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

发展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儿童围绕适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她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更高级的行为。

(2)精制理论(elaboration)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需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势的认识重组或精制。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也是顺应教育社会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技能并根据合作学习本身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最大限度的体现合作学习的优点和让学生确实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会合作。

(一)教师要平等、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新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只有以平等的身份,亲切、和蔼的态度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地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及时地了解合作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