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08:52: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员工法律培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员工招聘、录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中的重要环节,构建员工招聘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极具现实意义。在这个环节,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实务问题,应引起招聘经理的注意。
一、建立健全员工招聘、录用管理规章制度
招聘员工、办理入职手续从表面上看是事务性工作,但因这个阶段需要确定员工入职后的薪资状况、职位工作内容、职位职责等,所以这个阶段是以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那么,在出现劳动纠纷时,企业便可依据招聘、录用员工时所适用的规章制度,对员工实施管理,应对劳动争议。
制定员工招聘、录用规章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聘流程的程序性规定;二是实务操作中对具体事务处理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在约束企业招聘、录用行为的同时,也是对录用新员工时的不确定因素予以风险防范的制度保障。
二、知情权的使用及证据的保存
企业和员工应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若任何一方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向对方提供了虚假信息,就侵害了对方的知情权,由此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1.企业的知情权。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若需了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水平、证件情况等重要信息,则应聘者有义务将真实情况告知给企业。如果应聘者提供的是虚假信息,则属于欺诈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8条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
2.员工的知情权。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将企业所执行的薪资制度、应聘职位、薪资结构、劳动条件、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等关键信息告知应聘者;在录用员工时,企业应将管理制度明确告知员工。应聘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上述信息,对于不知情的信息,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员工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
3.证据保存。知情权的行使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且在实际操作中,责任划分的难度比较大。为减少企业与员工间因知情权所产生的争议,防范相应的法律风险,企业应树立证据保存意识。在招聘、录用员工的过程中,企业应积极采取书面方式保存告知行为的证据。例如,以书面方式告知应聘者信息,并要求对方签字确认;在审核应聘员工所提交的信息后,在录用环节,设计相应的承诺书,要求被录用者签署。
三、防范员工可能带来与原单位有关的法律风险
1.企业应确定被录用者已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那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就应注意防范这种法律风险。企业可根据所招聘职位的重要性来建立相关的审核程序,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等重要职位,可要求员工提供其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材料。在员工无法提供的情况下,企业可要求员工提供原单位的联系方式或证明人,以便进行工作背景调查。
2.对因员工进入本企业工作可能侵害原单位权益的法律风险予以防范。企业应认识到,若员工与原单位签订有相关法律文件,致使员工进入本企业工作构成违约,或员工使用其“原单位有关资源”(即员工在原单位工作时所掌握的技术材料、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而使本企业对员工原单位造成侵权,无论员工的行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本企业都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企业应注意把关。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录用员工时,应询问拟录用员工是否与原单位签订有保密协议、竞业避止协议等法律文件,以及该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是否违反了相关协议,必要时可制作相关确认文件。
四、与录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在确定录用员工后,企业将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除相关必备条款外,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正确确定试用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是有联系的,试用期不可随意约定,原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q354号)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
2.在录用新员工时,确定并告知试用期内的工作考核及考核标准问题。员工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企业应制定在试用期的工作考核制度并明确告知员工。
3.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薪资的有关问题。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试用期及转正后执行怎样的薪资结构、薪资数额、支付方式、扣缴个人所得税额、缴纳社会保险等有关事项。
4.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或赔偿金。违约金或赔偿金的约定应是对等的,但如果存在企业为员工出资培训、分配住房等情况,该约定可以是单方面的。
五、在招聘、录用员工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1.关于内部招聘。内部招聘是企业填补空缺职位的一个比较安全的渠道,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予以注意。对内部招聘的员工,其工作内容、薪资状况若发生了变化,则企业应变更劳动合同,执行新职位的工作内容、职责、薪资待遇等标准。
2.劳务派遣问题。若企业通过劳务派遣企业使用工作人员,则应与劳务派遣企业签订相关法律文件,对所派遣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的相关情况予以明确约定。
3.用工手续问题。企业在招聘、录用员工时应对拟录用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的相关用工手续问题予以把关,考虑该员工办理劳动就业手续是否有问题,需要员工提供哪些材料,员工提供这些材料有没有什么难度,以及是否会影响员工在本企业工作等因素。
4.职前培训问题。企业在录用员工后,若需要对员工进行职前培训,则应明确相关培训费用的负担问题,员工个人是否承担培训费用应通过书面方式告知给员工,若需员工负担,还要对如何支付做出约定。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司 人力资源成本 控制管理
企业的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人类社会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已经从资本积累转向人才的积累。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成为企业经济实力的体现,强而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劳动用工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加大,以及高速公路公司本身的人员流动性大、资金利用效率低等特点,导致高速公路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用工风险不断增加,也是阻碍高速公路公司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高速公路公司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以及组成
人力资源成本的含义指企业为获得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中所付出的费用;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包含两方面,即人力资源原始成本与人力资源重置成本。人力资源原始成本指为获得以及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主要包括:一是获得成本:人才招聘、选拔、录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广告费、费、差旅费、安置费和有关人员薪金等;二是开发成本:为了使新员工能达到职位所技能并取得预期业绩而付出的费用,如新员工培训的材料费、场地费、咨询费、劳动时间损失与生产率损失、新员工的薪金、医疗保健费用、保险费用等等。
而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则是指为了更换替代员工所付出的费用,主要包括:由员工的离职(企业辞退、个人辞职)而发生的成本;获得和开发其替代者所产生的费用;机会成本:因员工离职给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高速公路公司在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速公路公司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
员工的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薪酬结构不合理,给员工支付的工资不合理最直接影响就是员工消极怠工,从而最终影响公司的经济利益。目前,我国的许多高速公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及整个过程不合理,缺乏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由于高速公路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块的忽视,导致公司内人力资源考核评估体系也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同时高速公路的薪酬制度还是以传统的重视物质上的激励为主,忽视精神上的嘉奖。这样薪酬制度已经不适应公司一些管理岗位上员工追求政治上或是精神上激励的需求,反而会加大员工的流失率,造成公司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
(二)高速公路公司的用人机制与招聘制度不合理
优秀的员工是每一个公司都想吸引进来以及留住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希望的。但是公司的人才招聘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就会导致公司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的增加。如今很多高速公路公司还存在非常严重的“裙带关系”的用人制度,往往借助人际关系来招聘员工而不是依据其个人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来选用人才。公司内部论辈分、讲资历的现象严重,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员工得不到重用,造成公司整体上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人力资源成本浪费严重。还有就是一些优秀员工的专业技能没有可施展的空间,晋升机制不合理,造成员工离职率高,也进一步增加了公司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三)员工培训制度不健全造成高速公路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增加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公司内部并没有建立完善与公司岗位内容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机制,对员工培训也只是在入职前委托外部培训机构进行的岗前培训。许多高速公路公司都是把对员工的培训作为是一种资金上的浪费。公司委托外部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比较难结合公司具体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员工的培训需求来实行相对应的培训,而支付给外部培训机构的这部分费用真正的使用效益比较低,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公司人力资源的成本。反过来,即使有的高速公路公司在公司内部有设立培训机制,但往往都是针对公司决策高层的管理人员而设立的,忽视了对一线收费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技能的培训。造成公司决策层决策效率高,一线员工执行不到位的状况,从而导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相对增加。
(四)忽视员工离职率,造成高速公路公司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增加
公司员工离职主要分为两种:员工自离和公司辞退;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离职公司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有调查显示,如果一个公司内部的员工离职率超过10%,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第一,在员工;离职前,其工作效率将比没产生离职心理前低、或是工作效率低下、或是缺勤严重。第二,对于离职的员工相应的要对其支付离职工作以及失业补偿金,公司辞退的员工的离职成本更高。第三,员工离职就会造成部分岗位人员的空缺,需要支付因为人员不足导致其他员工加班的加班费用。第四,员工的离职、岗位空缺,就必需进行公司外部招聘来填补空缺,招聘的新员工还要对其进行岗前的培训,也会增加培训成本。新员工上岗的前两个月是出错率最高的,且因为对业务不熟,效率低,高速公路公司的收费差错率将会增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高速公路公司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三、高速公路公司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方法、建议
(一)采用取得成本的方法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公司对员工的选拔其实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因此,公司在对人才的选拔上要制定长远的目标,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不能因为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而降低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该从人才储备上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获得市场竞争的成本。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根据高速公路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做好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公司每个岗位的人员选拔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公司的每个岗位做好工作分析,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对每一个职位都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说明书,详细说明工作的内容、职责、认知的条件等。这样可以为后面的人员招聘提供参考的准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第二、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公司在招聘渠道上的选择可以是多种的,如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等。但选择招聘渠道也要根据岗位的职能来选择成本最低的,比如公司招储备干部就可以选择校园招聘,这是招聘成本最低的招聘渠道。
(二)采用开发成本的方法
首先,高速公路公司要根据公司的发展状况完善公司内部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对该岗位上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公司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是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其次,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公司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既要注重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也不能忽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思想素质的培训。最后公司就员工培训成果要进行评估,既要注重培训的数量更要重视培训的质量。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成本是高速公路公司不可忽视的营运管理费用,并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公司的日常经营中,造成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的因素有很多,这就要求公司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树立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意识,从各方面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促进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育平.广东高速公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浅析[J].广东科技.2008;22
[2]陈伟华.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与方法[J]. 现代经济信息,2012;24
[3]王杰.高速公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性探究――以社保公积金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08
[4]许克强.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高速公路员工队伍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1;34
(一)积极调动各种资源,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
按照股份公司“四五”普法指导意见和总公司“四五”普法规划及依法治理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销售
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深入开展了依法治理工作,充分调动企业内外各种资源,力求使企业在法治范围内做
到规范运作,努力达到依法治企的目的。
1、分层次做好全员普法工作,加强领导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法律管理
的意识和能力。对于领导干部着重做好法律意识的加强以及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工作,而对于具体岗位人
员则偏重于专业法律知识的辅导,以法律理论知识结合上级公司下发的典型案例评析、纠纷案件分析等资料
及时组织学习,如对投资计划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合同法、土地法、公司法的学习;针对目前在公司某些岗
位出现了一些与职务相关的犯罪的苗头,对业务部及驻外油库营业室关键岗位进行了以刑法为主的普法教育
,对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及侵犯商业秘密等罪名进行了着重讲解,以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在今年新
《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后,公司即组织所有配车的人员及全体驾驶员进行了道交法的学习。同时,公
司还决定在新员工入厂教育增加三个小时的法律教育时间,以增强新员工的法律意识。
全员普法工作的开展,使公司上下逐渐培养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一方面使全体员工能以法律为武器
维护企业和自身的权益,推动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公司领导对企业法律工作
更加重视,有力的推动了法律工作的开展。
2、积极配合公司其它部门,做好法律保障工作。由于目前公司法律事务尚未实行集中管理,在各部门在经营
管理过程中,有时候就需要法律部门的积极配合。一年以来,公司法律部门配合业务部门、人事部门、纪检
监察部门等进行了各种法律事务方面的咨询,提供了公司所需要的文书资料,在公司对外事务中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为公司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3、在事关公司发展的重大事务中,法律工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在网络建设工作中,今年公司的
网建任务比较繁重,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放松网络建设的质量。一方面公司加强了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
知识的学习,对网络建设中常用的法律进行了强化,以提高他们在网建工作中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另一方
面公司在年初就聘请了执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对公司的网络建设相关合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符合法律的
规定。二是在公司大宗物资采购实行招标时有法律工作人员的参与,对投标人进行审查,以确保招标程序合
法有效。
(二)夯实基础,加大了合同管理力度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事务的基础工作,根据总公司合同管理办法,销售公司相应制定了管理办法和制度,加
大了合同管理力度。按照目前公司合同是以各部门自行管理为主的实际情况,公司法律部门严格按照总公司
的规定,建立了合同的签约授权、合同专用章、合同招标、合同文档管理等项制度,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
和岗位职责,使合同管理更具可操作性。今年以来,在合同管理工作上所做的改进主要有:
1、夯实基础,对合同基础资料、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得到加强。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实行分类、分期管理;建
立合同动态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分析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合同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改进意见和建议;公司合同专用章由公司办公室刻制、启用,合同专用章由办公室专人负责保管、使用,合
同的签订要严格执行“三项审查”制度,用章必须要有主管领导的签字。
2、狠抓制度的落实,避免有令不行的情况。在总公司的指导下,公司建立了比较符合现状的管理制度,但是
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那就会使现在这种合同分散管理的情况完全得不到制约。公司明确,各类合同须经审
查和批准,未经审查和批准的合同,办公室不予盖章,财务部门不予结算付款,合同的订立、审查、结算等
必须按规定执行。
3、除了各种经济合同之外,把员工安全生产合同、劳动合同等也纳入到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范围之内,使合
同管理更加恰当的为公司服务。
(三)消除陈年旧账,搞好纠纷处理工作
销售公司以往经济纠纷较多,今年以来公司积极妥善的处理了部分历年转接的纠纷,挽回了企业的损失;今
年则没有发生新的纠纷案件。
(四)法律风险源分析工作
我们学习了总经理在销售工作会议上有关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专题发言,结合南方市场的实际情况,
对销售公司法律风险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主要存在于这几个方面:
1、销售网络开发方面所形成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所有权欺诈、土地权益以及相关手续的风险;
2、经营合同签订与履行中的风险,主要是赊销引起的货款回收风险;
3、与政府职能部门相关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范所引发的行政性罚款等;
4、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如在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范所引发
的纠纷等。
二、目前法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作为在法治国家中的一个现代企业来讲,法律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可以说随
时随地都要与法律打交道,这在股份公司法律工作电视会议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但是按照公司目前法律工作
开展的情况来看,法律工作范围仅仅局限于在合同管理、纠纷处理及少数事务性工作;从深度来看,也仅仅
是做一些简单的程序性工作,很难从实质上起到维护企业权益的目的。
(二)法律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还需加强
今年公司销售网络的增加,抽调了法律工作人员参加,由于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
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一方面公司法律工作人员尚未取得法律资格证书,实际工作经验还显不足,对于工作
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明年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强化法治意识,加大法律工作的力度
公司领导十分支持法律事务工作,在明年的工作中,要加大法律工作的力度,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活动,使全
体员工逐渐培养起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法律事务工作要更积极地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配合各部门、各单位在合同签订与履行、投资项目等工作中严格把好法律关,完善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使法律工作能从实质上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二)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法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自学、参与培训及交流等手段,提高法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际经验方面的能力,取得法律资
格证书,这样才能搞好的维护公司的权益。建议上级公司能多组织相关的培训和交流,学习先进单位的做法
和经验,并进行交流推广,以其之长,补己之短。
销售公司的法律工作在总公司的指导下,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离我们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在总公
何金标
浙江大舜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当前劳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劳务用工现状来看。 是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民工本人及其子女等生活费用,民工本人的教育培训费用和子女的教育费用,以及交通娱乐和医疗保障费用等。所以,民工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是在稳步上升的。二是机会成本上升,对于农民工而言,其就业面临着双重选择: 方面是进城务工的成为民工;另方面是回乡务农,农民工会比较二者收益决定就业方向。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逐步提高,部分没有什么手艺特长的农民不再出去务工。
从施工企业用工风险来看。施工企业用工的法律问题中,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整体在原《劳动法》的基础上进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增加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对企业来说,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对于劳动密集、队伍流动、事故高发的建筑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建筑业企业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比如,劳务分包人招用劳动者对施丁企业所属项目部造成的用工法律风险分析看,根据《建筑法》的规定,从事工程施工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分包人按主体资格可分为有施工资质的分包人和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分包人两类。有施工资质的分包人因其有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与员工发生的劳动纠纷应由其自行承担。不具各施工资质的分包人可以分为具备用工主体的分包人(法人)和不具备用工主体的分包人(自然人,即包工头)两类,这两类分包人因不具备施工资质,施工企业(也即项目部,以下统一称项目部)与其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这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1)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分包人与其员工之、司产生的用工风险原则上应由其自行承担,施工承发包关系受《合同法》和《建筑法》等法律的调整,劳动法律关系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两者属于不同的法律范畴。(2)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分包人与其招用人员之间发生的纠纷,施工企业将会承担用人单位的责任或连带责任。
从施工企业用工的形式来看。目前,建筑劳务用工仍以以下三种形式为主一是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仍拥有自己的工人队伍,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但其效益偏低,负担过重,常与其他形式互为补充:二是劳务分包,将工程劳务分包给具有资质的劳务公司;三是自带队伍,自建班组。虽然目前该用工形式与现行政策有一定冲突,但一些小工程和项目出于管理的便利,仍以该形式用工。这三种形式的存在,不可截然分开,虽然一、二种形式居多,但仍互相联系和补充。
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经过基本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造和建筑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筑业的用工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企业自有队伍逐渐减少,有些老职工也转到管理层。大量的一线操作工人都是从农村招募上来的,于是建筑职工被社会统称为“农民工”,称呼的改变也带来了建筑业职工的身份变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似乎建筑工人也就不属于产业工人了,人随项目走,人员流动性大,加上相当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一定技术,未经培训,所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性较差,甚至自由散漫,与传统的产业工人,特别是与正规建筑职工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筑农民工也就列在建筑产业工人之外。而从农村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培训又跟不上,可想而知,会给劳动用工管理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劳务管理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改革劳务管理制度,健全和贯彻重要劳务队伍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劳务管理制度,包括上级颁布的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改革落实现场劳务队伍的各项制度,是施工企业劳务抓好劳务队伍的基本方法。
要健全劳务工人员招工制度。劳务的用工主体为项目子公司。劳务公司对接项目子公司,进行劳务分包,劳务公司才能作为用工主体自行招用务工人员及进行劳务作业分包。劳务工人员的招用,必须由劳务公司依法与劳务工人员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和支付时间等内容,起止时间必须明确具体,合同期满应及时办理手续,离开公司办理注销手续。
要建立施工现场劳务管理员制度。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专业、劳务分包的务工人员由雇佣单位负责管理,但必须遵守总包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务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对工作要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个环节。按照劳务标准化管理办法对劳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档,建立详细的劳务资料台账。如何加强工程项目劳务管理,减少劳务纠纷,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及权益维护,这就需要在项目部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劳务管理人员,形成从企业到项目逐级建立专门劳务管理部门及配备专职劳务管理人员,切实做到劳务协调畅通,现场服务周到,使公司生产秩序得以稳定发展,积极配合项目部抓好劳务管理,落实好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工作。
要建立劳务工人员考勤和劳动纠纷处理制度。考勤是发放工资的依据之一,公司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要做好劳动纠纷预防工作,建立完善务工人员的管理台账。在施工现场醒目处位置张挂劳动纠纷投诉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企业的工会调解组织作用,尽可能把劳动纠纷做到内部消化解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氛围。尽力遏制无理取闹,恶意要讨行为,坚决打击黑社会势力手段敲诈行为。
改革劳务管理的措施,健全新常态下劳务用工管理建设力度。应将专职劳务管理员并在安全部门。劳务管理工作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流传,需要项目部各工区、部门的配合,工区长是分包队伍的直接接触者、领导者,对分包工人的动态掌握的最清楚,每月核查分包队伍真实人员及流动信息,将信息反馈与安全部劳务专职管理员,安全部更是劳务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好多工作都是追随安全部进行,身兼安全员和劳务管理员,在工人入场前的安全教育,工人身份证复印件、上岗证资料收集在劳务管理工作上有很多便利条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项目都要加强对劳务实名制管理力度,做好农民工的各项技能培训,提升劳务队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还要做好对生活区的安全管理,关心工人的起居食宿,维护生活区的公共设施,对劳务管理工作做到真正的完善。
重点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用工管理。项目部在对劳务队伍验工计价时应保留一部分比如5%的工程款作为用工风险保证金,一旦劳务队伍失去履约能力可能引发欠薪问题时,项目部以此部分的用工风险保证金发放农民工工资,以抵消分包队伍带给施工企业不确定的用工风险。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明确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强化双方履行合同的信心。比如,本公司为顺利执行合同,避免或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违约责任应由双方根据工程用工情况,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违约行为做认真的分析、预测,违约责任在合同中耍约定清楚、合法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
按照新修改的《建筑法》对工伤保险的强制规定,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所以应该必须要求劳务分包队伍为工人按月缴纳工伤保险,假如按照月工资3000元的标准,每月工伤保险费不超过45元,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等部分的赔偿,这就直接减轻了项目部的用工成本,间接转嫁了项目部的用工风险。
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发之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加快发展步伐。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规避劳动风险,自行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或者依照《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在临时性、辅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实施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选择正规、有经验的劳务派遣公司,与之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从而规范临时用工的管理,防范不可控的法律风险。
改革劳务管理的相应政策,健全新常态下政府和企业对劳务用工的履约管理。加大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切实采取措施。发包方必须与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并及时向主管部门备案,提交所要求的资料。发包方与用工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承包合同书、承诺书,同时,用工方要与各班组签订班组协议,与工人签订合同并交劳务公司保管,各班组向劳务公司提供工人花名册,身份证复印件,并签订工人安全“三级教育”培训书。要强化劳务资质管理,严格管理和技术人才的配备,特别监管注册资金到位情况。要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劳务企业的管理,检查其与工人的合同签定情况,并对劳务分包合同送行备案管理。要对有劣迹的劳务企业进行曝光并建立黑名单,对有劣迹的劳务企业及法人、代表进行惩处,直到取缔其公司并禁入相关行业。
强化企业内部劳务管理。建筑业企业应根据业主合同和工程特点选择劳务公司,并着力履约管理。建筑企业特别是较大的集团应建立较为紧密的劳务企业协作群和相应的劳务培训基地。建立企业内部信用平台,提供劳务诚信施工队伍。加强对业主指定劳务分包商的审核,在选择劳务分包队伍时,原则上要通过竞标择优录取,并要严格审查。由于社会存在着形形的挂靠,使其真伪难辩,企业资质、注册资本及财务状况等方面资料,很难反映劳务队伍的优劣,因此宜从具体的人员配备、资金能力、施工业绩、施工成本等几个方面入手,最好是选择与企业有过良好合作的队伍,并建立长期而稳固的合作关系。
由于现行制度的缺陷,在劳务用工上普遍存在的总承包责任制及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造成总承包企业的更加弱势地位。一边是业主,一边是农民工,总包企业处于两头受气的地位。作为合同主体一方,劳务企业与总包企业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应切实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与义务。
改革创新企业用工方式,健全新常态下劳务用工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要建立“师带徒”方式。 “师徒制”是年轻入学握技能的重要途径。实施“师徒制”人才工程,是做好劳务管理的重大举措。为了充分利用自有人才资源迅速培养年轻员工,本公司三年前全面启动了“师徒制”人才工程,即公司为每位新进员工聘请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员工,双方签订《师带徒协议书》,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形式,使得新员工能够迅速地胜任岗位要求,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师徒制”对“师”和“徒”的选择标准十分严格。 “师”的备选人才锁定在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职称(或技师资格)专技人员和有专业特长的其他人员。 “徒”则是新进企业二年以下工作经历、有意愿拜师学艺的员工。在师徒协议期间,对师徒制履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检查培养效果。表现优秀的徒弟经考核可提前转正,并对师傅发放津贴,年终兑现。师带徒,作为企业日常培训的补充,对传承弘扬企业文化,挖掘人才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储备管理干部,提高企业绩效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师徒制”工程牵起浓厚的师徒情,比如,本公司去年从浙江省交院路桥工程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陈杰,自进入经营部后,短短半年时间就掌握了建筑造价方面必备的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陈杰的恩师——何娟。说到带徒弟,何娟很有感触地说“刚毕业的新员工,要先接触熟悉各方面情况,打好基础,然后再深人专业,不要急着出成绩,这样对成长有利。”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06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11- 02
1 审计质量控制概述
1.1 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审计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包含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反馈等活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审计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
1.2 审计质量控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意义
(1)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活动信息。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当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对其进行审计时,会计师事务所会受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配合程度、自身内部管理状况、人员素质状况、政策法规以及客观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审计结果很可能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才能保证其审计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活动信息,为被审计单位进行管理决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提供准确、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
(2)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和竞争力。当前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相关职能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也更加严格。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这样才能满足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需求,提高自身的信誉及信用状况,增强事务所的竞争力,降低因审计质量低下引发的法律风险,为自身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供助力。
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2.1 缺乏正确的审计质量控制观念
我国施行会计师注册执业制度比较晚,而且当前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应对市场竞争时,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审计质量的控制,缺乏正确的审计质量控制观念和审计风险意识,审计质量低下。有些事务所甚至为了迎合被审计单位的需求,故意捏造虚假审计结果,加大了事务所的法律风险。同时,在事务所业务旺季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相关监管机构的时间要求,有些事务所在巨大的时间和成本压力下,也可能放松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导致审计结果粗糙、肤浅。有些事务所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大量聘用缺乏经验、没有受过培训的实习生进行审计,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有些事务所在洽谈业务时,为了拉业务而忽视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评估,盲目接单,导致事务所审计风险加大。
2.2 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
审计质量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能否有效满足被审计单位审计需求,事务所的信誉状况以及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目前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审计工作把关不严,审计结果粗糙、肤浅,审计质量低下,损害了被审计单位对事务所的信任和事务所自身的经济利益,给事务所带来了法律风险。首先,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组织机构和权责关系的设立上并不合理,或是存在重复设立形成多头管理,或是任务安排不合理,导致质量控制权责关系不清,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其次,不少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制度不规范。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具体审计工作之前,并没有编制相应的审计计划,或是审计计划编制不合理、不规范,缺乏指导性。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编制不合理、不严密,对审计程序的执行也缺乏严格的监督,导致员工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依据或违规操作。某些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底稿编制不规范,不依据相关会计准则要求,导致审计结论缺乏支持。再次,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不注重对行业理论和国家政策动态的及时追踪。忽视理论学习和培训,知识库陈旧,导致审计方法和手段落后,无法满足审计质量要求。
2.3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现代企业的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相关政策法规,具备专业的审计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忽视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难以保证审计质量。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员工知识陈旧、专业技能缺乏、审计方法落后,无法胜任审计工作。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旺季时,通过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缺乏系统培训的实习生增加人手抢揽业务。同时,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对员工的绩效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判定和考核,导致员工缺乏幸福感和归属感,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缺乏激情,对事务所的价值认同度降低,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难以按照事务所要求进行,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
2.4 事务所的外部环境并不理想
首先,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且执行不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晚,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工作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则挖空心思钻法律的空子,造假、舞弊等不法行为横行。其次,政府干预影响了行业的自由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在发展初期由政府出面对资本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以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政府应逐渐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干预,以保证行业的健康自由发展。再次,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目前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和中注协等部门多重监管,各职能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因为多头管理而导致权责不清,监管缺位,形成监管空白,造成外部监督乏力,审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和保障。
3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审计质量控制观念
在竞争日益激烈、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变幻莫测的今天,会计师事务所要想赢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审计质量控制观念。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明确质量控制对审计工作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并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应强化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洽谈业务时,应选派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规避客户风险。要加强对员工法律观念的培养,强化员工的道德意识,使其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政策制度,防止舞弊、造假。再次,会计师事务所应密切关注理论动态、行业发展、政策变动,及时更新知识库,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3.2 健全内部质量控制机制
健全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能有效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提升会计师事务所信誉和竞争力,为会计师事务所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改革现有的组织机构,理顺内部管理关系,明确权责,合理分配资源,将审计计划、执行、检查、反馈等职能落实到人,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科学的审计制度,合理编制审计计划,规范审计流程,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编制工作底稿,加强内部执行和监督。建立三级复核制度,即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的逐级复核,以确保审计质量。再次,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管理信息化、会计电算化发展,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审计质量提供可靠、安全的保障。
3.3 加强事务所人员队伍建设
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对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把好准入关,加强人员选拔、审核,注重对候选人员的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考察。加大对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新员工和实习生的培训力度,重视对老员工的再教育工作,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员工的素质水平,以积累优秀的人力资源去应对审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健全考核机制,完善薪酬福利等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造假、舞弊行为予以严惩。
3.4 改善事务所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会计师事务所应呼吁国家立法部门健全会计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减少法律漏洞,不给不法企业、事务所和会计师以可乘之机。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应理顺关系,明确权责范围,加强执行和监管,避免出现“九龙治水”等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同时,合理引入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媒体监督等第三方监督,强化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监督,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同时落实惩罚机制,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合法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权益和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政府应逐步退出资本市场,减少行政干预,推动市场自由竞争,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 结 论
综上所述,审计质量控制对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信息,提升会计师事务所信誉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会计师事务所赢得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会计师事务所要增强审计质量控制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控制观念,增强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健全质量控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加强外部监督等措施,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劳务派遣;法律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工单位,在如何规范用工管理,如何降低用工成本,如何减少用工纠纷等方面提出迫切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因此,研究分析、实际应用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变得十分重要。
一、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中的三方法律关系分析
我国劳务派遣就业一直以来无章可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这是在法律制度层面,法律对劳动关系的规制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也是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对劳动用工制度呼唤的产物,面对我国劳务派遣就业由无章可循变为有法规制,研究分析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之间的权益保障成为这一制度的核心。
劳务派遣,是指有从事劳务派遣资格的派遣单位根据与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协议,按照用工单位的要求将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在用工单位的组织、监督、管理之下从事劳动,完成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合同存在于派遣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但劳动给付却发生在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一种特殊制度。这一制度改变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传统的用工模式,对实际用工单位来说具有诸多优越性,它可以使用工单位节省招聘费用,降低用人成本;也可以使用工单位避免与员工的劳资纠纷、减少一些法律责任,规避劳动用工风险;还可以增强用工单位用人方式的机动灵活性,特别是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受编制和指标限制的难题。
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主体,这三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又是怎样呢?一是劳务派遣单位是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在这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其既负有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又对实际用工单位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二是用工单位是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从事劳动的单位,《劳动合同法》对其在使用岗位、劳动管理上都作出了限制,用工单位也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民事合同书,约定与劳务派遣相关的事项。用人单位对不同劳动者的需求决定了它与派遣单位的合作关联度;三是被派遣劳动者受到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双重管理,派遣员工在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都有相关的劳动权利受到保障,比如,劳动者有参加工会或组建工会的权利等。
在这样的两种合同,三方当事人关系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尤为重要。实践中,劳动者往往会受到就业歧视,同工不同酬,加班、工伤、社会保险费没有保障和工作不稳定等问题。而用人单位也常常面临,派遣员工职业素质不高,不能胜任派遣工作,派遣单位频繁更换劳动者的局面,派遣员工与用人单位劳动纠纷不断的困惑等,因此,要想处理好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主体之间的和谐劳动关系,就必须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职业培训,扶持、监督劳务派遣单位的合法持续运营,从而最终提高用工单位的管理效能和经济效益。
二、劳务派遣制度的功能受限
劳务派遣在我国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主体、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限制,劳务派遣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首先,用工单位和派遣机构与劳动者建立双重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必须符合《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劳务派遣单位必须符合《劳动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关于用人单位的规定。派遣机构与用工单位是派遣劳动者的共同雇主,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全部义务,与此同时,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也应当履行部分义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其他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动报酬。部分企事业单位通过劳务派遣进行工资福利改革的做法将成为违法行为。
其次、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劳务派遣存在三方主体,在劳动者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为避免双方推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10月新规定如果劳动争议内容涉及用工单位,用工单位可以成为共同被告,增加了用工单位面对劳动争议的风险。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使劳务派遣的用工灵活、降低风险的功能受到限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续订就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导致用人单位的用工模式将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同时在劳动合同期间,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如需要调整都必须经劳动者同意,这样导致用人单位用工易进难出,产生冗员而无法淘汰。客观上,用人单位参与市场竞争要求及时淘汰绩效不佳、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员工,因此,标准用工关系的凝固化、书面化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风险。
再次、劳务派遣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劳务派遣最初多用于企业临时性用工,岗位通常级别较低,替代性较强,其后岗位分布越来越广泛,中高级岗位、长期用工也大量应用劳务派遣。但是,《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使劳务派遣的功能发生变化,适用范围也大大缩小,这样派遣员工不能从事长期、稳定、重要的工作,劳务派遣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受到削弱。更直接与劳务派遣为外国驻华代表机构提供长期派遣服务的职能冲突。但是,具体哪些岗位可以适用劳务派遣,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制,而国外对于劳务派遣的范围进行限制的比较少。
最后、劳务派遣单位自我派遣之禁止。《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这样,国有企业自建的劳动服务中心从事劳务派遣以解决富余人员就业做法将成为非法。
三、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与应用
劳务派遣制度是在知识经济和人才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企业在知识经济竞争状态下,只能通过满足各种消费群体不断变化的多种需求才能生存,因此,企业对劳动者的需要更为多样性、动态化。由此,劳动者必须是一群具有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不同经验和能力的劳务群体,在同类或不同用工单位之间提供自己的劳动服务,这样产生了派遣人力资源的劳务公司,劳务派遣应用而生,这一制度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低成本用工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劳动者获得高收入的流动就业。在西方一些国家,年轻人更喜欢这种灵活自由的劳务派遣就业模式。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是择业观念的不转变,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转变择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在能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领域就业,就不会固守行政机关或名牌企业。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使用做了严格限制,在诸多方面比标准劳动关系更为严格,同时《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用工做了灵活的规定,给予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非常大的自由度。因此,用人单位研究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的使用技巧十分有意义。如果用工单位选择劳务派遣的非标准化用工方式,可以降低劳动用工风险,在企业需要用工时,可以通过劳务派遣提供大量劳动力,当企业不需要时,企业也可以退回派遣员工,这样避免了企业对员工的终身安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用工灵活性。而对于劳动者来说,也不再终身固定于某个企业,而是可以流动性的就业。
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中高层人员予以派遣,避免用人单位高昂的安置成本,用人单位一旦不再需要也可以依约将其退回派遣单位,再退回期间只需要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新进人员予以派遣,对于新员工,通过这样的用工方式,可以进行充分的考察培养,等其充分溶入单位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后再改为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的这种快速的流动性就业,也使自己增长了工作经验,提供了工作能力最终是提高了就业收入。
用人单位也可以创新用工方式。例如:企事业单位可以将具体的生产或科研项目进行项目派遣,也可以将非主业的部门都采用外包形式,由派遣公司承担一整套员工派遣服务工作,包括人才招募、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工资报酬和福利、劳动安全等。因此,劳务派遣对于促进就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劳务派遣有利于使流动就业组织化,将农村劳动力通过有组织的劳务派遣机构有序的向城镇转移,并使转移就业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有利于使灵活就业组织化,将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岗职工、社区大量闲散的劳动力,通过有组织的劳务派遣机构向有市场需求的用人单位进行派遣,满足企事业单位安保岗位、物业管理岗位等的人力资源需求;有利于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提高用工效率,劳务派遣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只有当用人单位有用工需求,同时有资金实力,能够雇佣派遣劳动者时,才会选择劳务派遣方式,劳动力市场机制通过劳务派遣等方式的调节,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劳务派遣的发展降低了失业率,促进了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力系统学习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力系统学习心得体会1
20xx年7月毕业以后,我进入了江西九江供电公司,在南昌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后,经过考试,我选择了电力修试所。这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是一个学习电力生产知识的好场所,更是一个锻炼人的部门。我有幸加入这个大集体,更让我有进步的动力。20xx年3月,那时我还正在继保班轮岗,这时我接到要来国家电网技术学院培训的通知,当时我很激动,因为我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去参加培训中的一员,而当我知道我去那培训的是高压电气试验时,心里又有了那么点紧张,因为我还没轮岗过试验班,以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高压试验这一块,怕到那以后跟不上大家的步伐。3月底我从九江来到了山东济南,有幸成为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的一名学员。转眼间,四个月已经过去了。通过四个月的脱产学习,个人政治思想素养、理论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为今后立足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工作大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国家电网公司领导对新进员工的关怀。
培训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亲临国家电网技术学院检查、指导工作,走入新进员工的中间,同大家亲切握手,热切关心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和生活。
在本次培训班开班之际,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方国元副主任亲自参加开学典礼,并做重要讲话,讲话中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希望员工们刻苦努力学习,学得一身好本领,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公司。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月31日,培训班正式上课,首先给我们授课的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处副处长张忠伟,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引古喻今和一些事例来说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刻详细的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奋斗方向等内容,并在最后介绍了助你成功的`十个习惯和少走弯路的十条忠告。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们得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它就如同一根纽带,纽带的一头系着企业,另一头系着员工,两者的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力量,能够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月1号,给我们授课的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曹丽霞老师,他给我们主讲的是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刚从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的我,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通过这一节课,我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对自己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2号和3号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团队建设与沟通的理论培训和拓展训练。从这两天的培训里,我明白了什么是团队和团队精神,团队是一群具有相互弥补才能的人,致力于共同的宗旨,努力途径的选择与绩效目标的完成,并且愿意共同承担责任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理解,这就需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对于一个团队就如血液对于生命,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信任,鼓励创新,消除怀疑和不安全感,提高团队的绩效。
在接下来的二十天里,培训的是作为一名国家电网公司的员工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如国网概况及发展规划、应用文写作、电力法律、合同法、安规学习、安全用具使用及紧急救护法、新能源发电技术等等。通过这二十多天的培训,理论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学习到了很多以前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月27日至5月15日,我们进行了电工基本技能、安全基本技能、登高作业、各种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不同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进行了登高方面的培训。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登杆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从这一天的培训中,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都掌握了登杆这项最基本的技能。接下来的两天是电工基本技能和安全基本技能的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做触电急救、灭火和接线等一些基本的技能。作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触电急救,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而灭火不仅是在工作上需要,在生活上也是必须掌握的。
5月初,我们培训的是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参数描述。我学的是电气高压试验,即对电力一次设备做各种试验,检测设备的好坏,而掌握电力一次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才能透彻的理解试验的原理和接线等。而随后培训的是一些基本的试验的试验方法、影响因数和结果分析等,对后来的实际操作部分奠定了理论的基础。
四、夯实理论基础,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的模拟训练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电脑上有一个软件,里边细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结构,并进行拆分讲解。前几天,老师让我们自己好好看下各种设备的结构,由于是多媒体讲解的,并且以图片的形式,之前很多设备都无法看到内部的结构,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更加清楚了设备内部是什么样的,以前存在的很多疑问也都迎刃而解了。然后我们又认真仔细的看了各种电力设备电气试验的原理,即是对之前在教室里学习的基本试验方法的原理的一次复习,之后又认真仔细的学习了各种设备的电气试验的接线,并在一个模拟软件了进行了模拟。
经过了这一个月的模拟训练,我们对各种试验的原理和接线都理解的相当的透彻了,当然,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实践才能出真知,随后我们就到电气试验实训大厅对真实设备做各种试验,将之前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将碰到的一些问题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之前的模拟训练容易忽视的一些现场注意事项,通过实际操作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最后这二个多月的培训,我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原理和试验的原理、方法等有关高压试验方面的知识,使我更加能够信任将来的工作。
电力系统学习心得体会2
今年以来,国网公司、省公司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特别是省公司新近出台的40个制度办法,对我们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市公司决定开展的脱产集中学习活动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接到市公司集中学习活动通知后,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
通过这次集中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电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改革、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安全事故接连不断,挪用、等职务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及电力安全和发展。尤其在当前全国安全和反腐 败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电力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遵守章守法意识不强,少数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酿成悲剧。通过这次规章制度集中学习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力员工。当前电力系统发生的许多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员工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和前程。例如,部分员工不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和电力行业安全作业规程,根本不熟练掌握日常工作的操作规程,就有可能在现场操作和调度管理等工作各环节出现偏差,带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作为县级供电公司负责人,如果不懂财务管理,不熟悉财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违反财经纪律的事情的发生。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及制度办法等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xxx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力求在理解和运用上下功夫。法律法规及制度办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员工。学习法律法规及制度办法,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公司主要负责人,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制度和办法与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地用运。如《经济法》、《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内部颁布的办法和制度等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章,我们就要重点去把握、去理解。对于那些虽然重要,但与我们关系不大的可以不去学习或者一知半解,稍懂大意就可以了。在学习方法上,要联系岗位重点学习,并做到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相结合。另外,在员工学习教育上应突出教育的普遍性,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抓好结合点,把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学先进、学标杆活动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与此同时,要通过各种典型案例剖析,分析和评价事故成本,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人,不断提高电力从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并能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不违章、不违纪。
(三)通过学习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当前,电力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管理制度上仍不够完善,难免会有个别人抱着侥幸心理踩着红线走,结果造成事故发生。因此,通过这次集中学习,联系公司实际,我认为当前关键要加强对基层一线安全生产人员的选用和教育培顺,切实把那些业务素质靠得住、经验充足的同志充实到基层的安全生产岗位上;要强化制约,严格财务管理,在制度和工作流程设计上,对不同的岗位的权限要严格控制,实现财务控制均衡有效;要进一步加强岗位定责管理工作,禁止岗位职责交叉,做到人人职责明确,人人对自己的职责负责。要加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事后质量监督,做到“三不伤害”,确保安全目标实现。要进一步加大员工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员工思想政治和业务技能素质,实现用制度来防范事故发生,用高素质来确保事故不发生,全面推进企业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流的合作团队。
电力系统学习心得体会3
今年3月30日至7月30日,根据公司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国网技术学院举办的继电保护培训班。能成为首批培训员工中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谢江西省电力公司以及九江供电公司的领导给我这样一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
这次培训是在国家电网技术学院进行的。这里是国家电网公司为大力转变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而组建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电网实用新技术与新技能应用示范中心。
培训期间,先后学习了公共基础课如《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与沟通协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课如《安全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两票管理》等,并在继保实训室对主变保护屏、线路保护屏、母线保护屏、断路器保护屏等进行了校验和故障查找消除。在这4个月的培训生活中,我的感受很多,收获也很大,以下从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总结此次学员培训。
专业知识理论方面:
(一)对《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学习。这是继电保护专业的最基础的部分,要掌握故障分析,首先要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可以说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对故障分析的重新学习,我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我发现了故障的规律性,以及继电保护在这些故障的针对性。
(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进行学习。继电保护原理也是继电保护专业的基础,这门课通过对各种故障的特点进行总结分类,讲述了保护的构成原理,以及各种原理的保护的使用范围,优点和缺点,以及系统中各种保护的配合使用问题。由于我们这些同志绝大部分来自地区供电公司,所以我们主要学习了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保护原理。
(三)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T、PT)的学习。CT和PT是继电保护专业必须掌握的部分,因为继电保护对一次系统的保护是建立在对一次系统的监视上的,CT、PT将一次的大电流、高电压变为继电保护能够使用的小电流、低电压。通过学习,我掌握了CT二次绕组有好几个,分别供保护、测量、计量用,以及零序电流的采集方法;CT、PT的极性接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保护是否能可靠工作。
(四)二次回路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知识点。以前学校重视原理教学,二次回路部分并没有讲。这个月在开始讲二次回路前,我对其进行了恶补,有什么不会的问题,找老师和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请教,在后来通过上课学习,我对二次回路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二次回路分为控制回路、测量回路、信号回路、调节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回路以及操作电源系统,现在我掌握比较好的是电源系统、测量回路和信号回路,其他的回路我正在不断的学习中。
(五)学习北京博电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在学习中,既温习了各种继电保护原理,还掌握了测试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对各种保护的测试方法。
继保实训室涵盖了变电站所有的继电保护。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让我们亲自随意动手学习。让我门可以清楚以后自己将从事怎么样的一个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做母线差动保护实验时,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跳闸出口压板和失灵压板全部投上,然后给某条母线加故障,同时使母联开关失灵,然后观察跳闸现象。这个实验在几面保护屏上都有工作,如果在实际变电站里,是不允许这样做的。但在实训室,我们可以放心的做,这样通过观察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总结就可以学到很多,形成面得知识,而不是单个独立的知识点。
通过这2个月实训学习,让我又从新了解和认识了继电保护这个专业。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了解,更多的是对于从事继电保护的人员应当具有的专业精神和素质。继电保护要求的是快速,准确和精确,不能出一点差错,这就要求我门在以后的工作当中认真的对待,仔细在仔细,小心在小心,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整个电网受到巨大的伤害,让企业受到巨大的损失。
企业文化方面:
在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历史及发展、公司的企业文化、国网职工职业道德,电力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程等。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什么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它涵盖着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奋斗方向)、战略目标(一强三优)、工作思路(三抓一创)、战略实施举措(两个转变)、发展要求(内质外形)等。我觉得国网企业文化可以给电力员工以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的作用。而发展成现代公司是国网上下统一思想的基础,统一行动的指南,是公司总部、区域电网公司、省公司及各市县公司的统一目标和共同任务,是每一个电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团队建设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在参加了拓展训练和学习了《团队建设与沟通协调》后,我明白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大家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协调配合,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产生1+1远远大于2的效应。
牢记国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让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企业努力工作,一定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企业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明白了这些,我体会到本次培训注入了国网公司对我们的期望,同时也是自己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次宝贵机会。
纪律方面:
本次的培训,国网技术学院实施的是半军事管理,制定了详细的纪律,并将每个学员在纪律方面的表现作为量化考核成绩的一部分。5月初,全世界范围的甲型H1N1流感蔓延,学校响应号召,实施了封校和严禁离开济南的政策,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班主任、班委会的管理,服从学校的各种规定,绝不外出。严格遵守国网技术学院得各项规章制度,对每天的早操、上课、晚自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培训期间采取了封闭式,全过程,半军事化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学员在学习和生活纪律上都要严格要求自己,适应从职工到学员的转变,从平时工作散漫的生活向节奏紧张的学习生活转变。良好的纪律也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生活方面:
在丰富学员业余生活方面,国家电网技术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山东做为文化大省、孔孟之乡,其文化底蕴进过五千年的积蓄,是相当深厚的。为了让广大学员了解齐鲁文化,国网技术学院组织我们继电保护班的学员前往曲阜、李清照故居参观。通过导游的讲解,我被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思想深深的吸引住了。并对自己从小就敬仰的一代词宗命运多舛有了新的认识,对她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勇和豪迈气魄相当的钦佩。
本文以农业银行泰兴市支行为例,分析了县级支行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县级支行内部控制能力的相关建议。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架构的逐步形成和建立,农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及风险防范体系也得以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总行、各省级分行和市级分行均建立了专门的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部门,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方法,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承担着整个农行经营任务的县级支行而言,内控管理和风险防控在点和面上,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县级支行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员工合规意识不强、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是内部控制管理面临的最大难题。
有些员工风险意识较弱,认为风险防控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有些员工法律、规章意识淡薄,借方便开展工作之名,以不影响同事之间相互团结协作为理由,相互之间无原则信任,不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对别人的违规行为也视而不见、知情不报,从而导致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制约制度的行为屡屡发生;还有些员工受社会不良风气和金钱的诱惑,顶风违纪、内外勾结,打银行客户资金的主意。同时,少数单位的领导干部在执行规章制度上打“球”,无视法律、法规及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甚至为了完成目标任务,不惜钻制度空子,故意违规。个别行为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二)网点长期存在的“重经营、轻管理”的经营理念使内部控制执行苍白无力。
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向三四线城市摆摊驻点步伐的加快,农行县级支行,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县域支行和基层网点业务经营竞争日趋加剧,加上任务指标的“层层递加”,基层行忙于业务营销拓展、疏于风险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员工、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打开营销市场,如何完成业务经营指标上,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工作基本上属于“靠边站”。“任务指标都完不成,哪有时间干这个”是很多基层网点负责人经常抱怨的话。
(三)支行内控管理势单力薄,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威慑力。
一是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严重欠缺。县级支行系统基本没有专业的内控管理团队,甚至没有专门的内控管理人员。以泰兴农行为例,内控管理职能归属网点管理部,部门人员8人,最年轻的42岁,为部门主要负责人;其次为49岁,部门副职,分管安全保卫;其它6人均在53周岁以上(4人为退二线管理人员,4人将在3年内退休)。由于有效劳力欠缺,内控管理工作只好由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因时间和精力的局限性,加之各条线专业知识的欠缺,部门能独立开展的,除了简单的“飞行“检查,突击检查一些代保管、违规保管、客户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问题外,深层级的内部控制检查活动几乎难以展开。二是各职能部门之间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由于各部门职能不同,工作有异,人员紧张,作为内控管理的牵头部门要协调组织各部门协同开展一次全面的内控检查活动,难度很大。不是部门派不出人,就是出工不出力,怕得罪人,当“老好人”,敷衍了事,起不到应有的监管作用。三是季度尽职监督检查质量不尽如人意。按照农行系统现行管理体制,各条线都有内控管理职能,应对本条线的内控管理负责。从当前现状看,除了运营和安全保卫条线的日常监管工作能有效开展,其它部门基本上就是依赖上级行的检查和一季一次的尽职监督检查。而条线每季一次的尽职监督工作,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面上不能做到全覆盖、点上深度不够、系统录入资料欠规范。
(四)监管层面对“常见病”、“多发病”查处不严,制度的严肃性被削弱。
一些没有产生后果的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管理层一方面担心打击员工积极性,影响工作热情;一方面因这类问题涉及面广,为“多发病”、“常见病”,受“法不责众”思想的影响,检查发现后基本上以积分、批评教育为主,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导致制度的严肃性被削弱。同时,也给员工造成了一种“小问题不算问题,不会被追责”的不良心理暗示,导致员工放松了对制度执行的要求,甚至一些很容易避免的问题,也会因“这个问题没什么、不要紧”的心理暗示而难以得到有效纠改。
(五)机制不健全,不适应内外部监管越来越严的形势要求。
健全、有序、高效、严密的内控制度和严谨、规范的操作流程是常态化防范内部风险的前提和基础。而当前农行内控制度在某些方面还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一是新业务、新产品的管理制约机制推出滞后,跟不上新业务、新产品推出的速度,有的甚至连业务操作方面的基本规范要求都未能达到就推向市场,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风险。二是制度规定缺乏操作流程的细化,导致在履职过程中有较大随意性,影响制度执行的统一规范性和严肃性。三是缺乏对制度执行过程的评价标准。以“结果论英雄”,就连县级支行的年度内控评价都是以录入ICCS系统的检查问题和整改结果为依据,而这些检查问题又受到诸多因素(如检查次数、检查覆盖面等等)的影响,科学性明显不足。同时,这样的评价标准也导致了基层行不能常态化、长效化地关注制度执行过程。
二、增强县级支行内部控制管理能力的建议
牢牢把握“夯实管理基础、提高发展质量”的工作要求和“强管理之基、固发展之本”的工作主线,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前提,以开展合规文化建设为先导,以检查督导为手段,以推动部门条线履职为重点,全面提升县级行合规风险管控能力。
(一)培养员工的风险合规意识。
员工风险合规意识的高低是影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管理层领导,比如支行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网点负责人、运营主管等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良好健全的内部控制是业务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意识到自身在内部控制过程中需承担的责任,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工作,对整个内控管理良好氛围的形成起到引领作用。二是要加强对员工合规管理上的宣讲和风险文化上的教育,全面落实员工合规文化“四个必须”要求(每次例会必讲、每位员工必谈、每日回顾必看、每次自查必检),使员工能有效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使“风险就在眼前、案件就在身边”的理念在员工心中落地生根,并外化为严格制度执行、合规办理业务的实际行动。三是加强对违规人员的惩处力度,对产生了后果的业务违规行为和员工风险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对一些没有产生后果的轻微违规现象,也不能不闻不问、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够得上处理的,要处理责任人,够不上处理的,要加强批评教育和业务培训,有效打破“法不责众”“、轻责不究”的局面,有效促进全员风险合规意识的提升。
(二)打造一支合格的内控管理队伍。
县级支行内控牵头部门最少要配一名能力和素质都能胜任岗位的内控管理专业人员,由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解决当前兼职人员时间有限、精力不足的问题,其它各条线也必须要明确一名兼职内控管理人员,负责条线内控管理和合规工作,提升条线检查和监管质量。要加强对各单位负责人、运营主管内控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存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耽误业务经营发展”错误想法的,进行“洗脑”式的教育,促其思想转变、认识提升;将内控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述职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内控管理不力、年度内控考核不合格的,要下岗学习甚至撤职。同时,要加强对上述人员内控管理知识的定期培训,以管理人员思想和素质的“双提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对内部制度的梳理、修订和完善。
基层行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制度漏洞,要及时报告、分析和汇总,在各类检查中也要将查找制度上的不完善、不合理,作为工作内容。本级行制度上的问题要及时修订,以免漏洞扩大;本级行权限范围以外的,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提请有权行及时梳理、修订和完善。同时,对一些新业务、新产品在办理过程中,如发现存在明显的制度和法律风险漏洞的,要提请上级行停止办理,待制度完善后,再重新进入市场。与此同时,必须建立主动合规的激励机制和违规行为的约束机制,改变目前奖惩机制与现实形势不对等、不对应、不对称现状。一是要建立违规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凡是下级行发生违规事件或行为的,同时上追两级领导连带责任,即:二级支行发生违规事件或行为的,除追究二级支行当事人和领导责任外,同时上追一级支行领导层责任和条线部门负责人责任。二是建立违规长期责任追究制度。在任期内发生违规行为,责任人及承担违规连带责任的领导无论是否已经提任、转岗、离岗等,都必须追究其任期内的违规责任和违规连带责任,彻底改变目前对违规当事人及应承担违规连带责任的领导在岗追不到位、离岗没法追的现象。三是建立领导违规扣分积分管理制度。凡是违规直接责任人和应承担违规连带责任的领导,除了进行经济、行政处罚、绩效挂钩外,还要进行违规扣分积分管理,凡违规扣分积分达到一定限度的,在一定时期内不得提任。四是建立合规积分奖励制度。对于主动揭示问题、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积极主动进行整改的,以及管理行职能部门主动帮助、辅导本条线查找问题、推动整改的,均实行积分奖励制度,奖励积分与机构绩效挂钩,与内控评价挂钩,与部门考核挂钩。奖励积分累计到一定额度以上的,可以开展各类积分奖励活动,如可以开展合规积分兑换奖金制度。五是实现奖罚对应制度。对照各项工作的奖励力度标准以及目前绩效工资标准,尽快修订出台违规行为的处罚新标准,实现奖罚对称。六是建立违规行为与风险保证金挂钩制度。按季度在员工工资中人均切出一定额度的工资与违规管理挂钩,一旦发生违规行为,不仅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处理直接责任人,同时,直接责任人、责任区管理者的风险金全部扣除,其他知情人员也将扣除部分风险金,实现单位内部员工之间风险共担,强化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和检举力度,有效打破“有情不报”、“作壁上观”的“老好人”心态,增强合规合力。
(四)落实内部控制“三个层面”职责。
要明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是内控部门一个条线的事,每个营业网点、每个条线部门都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主体,要承担与各项业务相伴而生的信用、操作、市场、流动等各类风险职责。网点和部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同时,要落实好“三个层面”的内部控制职责,即:各营业网点和前台业务部门要严格制度执行和合规操作,落实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职责;支行职能部门既要加强业务指导,以免一线操作人员触犯制度,又要加强监督管理,切实履行尽职监督检查责任。要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及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客观要求,开展对本条线尽职监督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辅导,督促条线问题的及时整改,强化条线辅导和督导作用。后台监管部门要最大限度地查漏补缺,确保风险隐患无遗漏,切实发挥好监督管理的职能作用。
(五)注重”四个强化“,筑牢“四道防线”。
安检个人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为进一步构建服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准确地分析昆明机场20XX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情况,总结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经验,更好地开展20XX年服务工作,昆明机场于20XX年12月23日召开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20XX年工作总结会。会议由昆明机场张德安副总经理主持,昆明机场领导、集团空港管理部领导及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有关领导、联络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昆明机场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田现江主任对20XX年主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分析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20XX年的服务工作要求。马毅副总宣读了《昆明国际机场关于对20XX年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的通报》,对昆明机场运行管理中心、安全检查站、信息技术中心、航空安全护卫部、云南机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5家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魏建国总经理为先进单位颁发了奖牌。昆明机场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与魏建国总经理签订了《服务质量责任书》,将昆明机场的服务管理目标责任细化、分解至各成员单位。
最后,魏建国总经理代表昆明机场服务质量管理委员会作20XX年服务工作报告。魏建国总经理结合20XX年的服务工作情况,对昆明机场的服务现状进行分析,要求各部门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服务质量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创新服务工作措施,深化“诚信机场”创建,提升机场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做好新机场转场准备工作。同时,魏建国总经理希望昆明机场全体员工继续秉承“顾客为尊、服务至善”的理念,凝心聚力、不断创新,为营造安全、诚信、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打造云南航空旅游的窗口形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安检优秀工作自我鉴定
作为一个安全员,我有以下看法:
第一,应该认识“责任”两个字,应该知道作为一个安全管理员必须有什么样的责任,也就是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没有责任就没有工作的动力,也就没有了工作的方向。作为一个安全管理员必须有对企业对员工有高度的责任心,必须认识到员工把他们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全部都交付给了我们,我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员工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以及企业的兴衰,可以说责任重大,重如泰山。
第二,应该认识到工作的难度。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要充分认识到,领导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是对我们价值的肯定,要知难而上。
因此,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了依据,才有了准绳,才能知道难在哪里,怎么样克服这个难。
第三,有了以上的认识和思想上、心理上的准备,我想应该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看的见摸得着的工作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制定我年度的季度的甚至是每月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具体的指导方向,实现目标也就有了时间表。
第四,作为一个安全管理员,应该有有一套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我的认为,行为只是思想和理念的支撑或表现。
现在的安全管理,首先是要解决员工安全意识的问题。人的意识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日之工。提高员工生产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是健全安全文化的基础,是真正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一项工作。这分几个步骤。首先要加强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员工知道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纵规程可能就是违法行为;
其次,员工法律意识提高了,就会迫切需要一些安全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满足员工愿望,通过张贴安全宣传画、开办讲座,把一些常用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安全知识传授给他们,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容易被接受,效果好;
再其次,从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着手,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安全,归根到底,就是每个员工不要受到伤害。要告诉全体员工,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每个员工身心健康。因为事关自身利益,员工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就能够达到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最后,以身边耳熟能详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教材。提高安全意识,事故案例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因为那都是活的血的教训。
要以在社会上影响巨大或者是发生在身边的生产安全事故为案例,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防范,举一反三。要把事故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划分清楚,要把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危害阐述完整,一定要让员工心灵受到震撼,切实知道生产安全事故的危害是终身的,是家庭的悲剧所在,是社会安定最大的敌人。
第五,规章制度的执行要严而有度,奖罚要分明。记得20XX年初,我在XX参加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时,课上一位老师讲的一个故事,让我感慨颇深。他说我们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均堪称世界一流,然而就是安全生产管理搞不好,与如此一流的施工建设不相适应,于是请来日本安全管理方面的专家。
专家在查看了所有的安全规章制度后又去了施工现常结论是,制度很齐全,很规范,就是执行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连安全帽都戴不好,还谈什么安全管理。这为老师说他当时在场,脸都红了。我们又何况不脸红呢?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的细化,是保证安全的基本准则,是我们日常安全管理的有力武器,如果执行不严或者不执行,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安全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然而,执行还有一个“度”的问题,这全靠现场安全管理员的智慧。前面说了,人的意识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日之工。老员工和新员工不一样,大学生和初中生不一样,有经验的和没有经验也不一样,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奖罚要分明。奖罚都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激励和处罚来提高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奖是对于那些积极支持参与生产安全工作,安全意识有进步的员工,那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应该给予奖励鼓励;罚是罚那些屡教不改、有故意违章行为的,罚就要罚到有切肤之痛,才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要多奖少罚。
第六,作为一个安全员,要经常性的深入施工作业现场,找出主要危险源之所在,通过分析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的不安全状态之根源,提出对策。对于不能解决的应当报告领导和上级部门,对于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立即排除或撤除作业人员,要确保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人身伤亡事故,做好领导的安全顾问。
第七,作为一个安全员,要深入到员工群众当中去,与员工群众打成一片,团结号召员工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要摆正位置,摆脱因“管”而管的束缚,不要随意把“管”字上的责任丢掉,摇身一变,成了“官”。所谓安全管理,我的认为就是安全监督、协调、指导、帮助和服务。
第八,要争取得到各级领导和党、工、团组织的支持,充分发挥领导权威和党、工、团组织优势,把组织工作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工作有了
切入点,有了实质内容,安全生产工作同时也搞上去了。
我想,通过以上的点点滴滴,员工的安全素养和安全意识肯定会得到提高,员工肯定都能积极的参加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每个员工都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安全员。这样,我们所有的安全就有了保障,我们的工作才能叫做有成效,我们的企业才能在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要求,才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有关于安检工作自我鉴定
回顾本人在20XX年的工作,虽有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本人在20XX年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简要总结:
1、加强对新进场职工安全教育工作:在职工未进场前给劳务队安全员要求,职工进场后及时将职工人员化名册及身份证复印件上报项目部后,我与劳务队安全员将职工进场安全教育的时间商定后在项目部会议室分班组对职工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并对职工进行安全及消防考试,我负责将对职工教育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保存。
2、做好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在各分部分项施工前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中存在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并由总工进行审核后下发给各劳务队。安全交底主要针对劳务队安全员,在安全交底中注明劳务队必须再次给各班组进行交底,然后在施工作业中监督班组作业人员是否能够按照项目部下发安全交底进行作业。
3、安全资料:按照河北省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及相关规范要求对安全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安全资料共有12项,按照安全资料要求定期对各分部分项进行安全检查,并要求劳务单位按照安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劳务单位进行整改情况复查。
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情况:在对现场进行安全巡视中主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并制定施工现场重大安全危险源清单,如基坑支护、脚手架、塔吊等进行重点监控,现场临边防护、预留洞口、电梯井防护、楼梯防护、现场临时用电在每天上班前进行检查。
因唐山地区平时风比较大,在风大的时候及时通知劳务队安全员禁止高空作业和临边作业并塔吊司机,防止在大风中作业和吊运大型材料时发生安全事故,在夏季注意职工高温作业和冬季防火情况。在日常巡视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处及时通知劳务队进行整改并给劳务队下发安全隐患通知书,并要求劳务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如未能整改完毕的将对劳务队进行经济处罚,加强对劳务单位落实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努力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中,但在各别时候劳务队不按照项目部要求进行整改时下发停工通知单,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经理的帮助和大力支持下我的工作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5、职工宿舍及生活区卫生:由于职工宿舍管理难度大,各劳务单位在宿舍管理方面比较薄弱,宿舍及生活区卫生环境差,电线私拉乱接现象比较严重,职工使用电饭锅、电饭煲做饭及冬天使用电暖气及电褥子现象比较严重。
为了将职工宿舍及生活区卫生管理好,在项目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决策下,加大了对职工宿舍及生活区的管理力度。要求劳务单位按月每天安排专人对生活区公共区域进行打扫,对职工宿舍采取不定期安全及卫生检查。经过多次检查和整改,职工宿舍和生活区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问题。
明年我将继续加大对职工宿舍和生活区管理力度,逐渐将职工宿舍和生活区管理好,给现场作业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6、安保工作:在20XX年9月23日经理召集项目部安全员、栋号长会议,并在会后签订安全岗位责任制,在会上经理要求我兼管安保工作,在我兼管的几个月中,发现安保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控室对监控观察不够细致,监控摄像头移位后没有及时汇报,各门口保安人员对进出车辆及材料进出场手续不完善,对各自管辖的区域不太负责,经常出现一些问题。经常组织保安队长及保安开会,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如何预防一些经常发生的事情,但到会后落实起来比较困难。还望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7、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在20xx年,本人虽在工作中能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7.1、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安全资料不完整,填写没有针对性,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现场清理不到位、材料码放比较混乱、消防灭火器时常寻在短缺、脚手架剪刀撑搭设不到位、脚手架底部架板有的铺设不严密,模板存放存在独腿及板靠板现象、施工现场用电混乱,外电梯防护门关闭不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没有达到项目部及相关规范要求、职工宿舍及生活区卫生情况较差,项目部及劳务单位各别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要求不严,有的地方没有按照项目部领导及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