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1篇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根据哲学,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称之为上层建筑。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户籍管理制度从其社会属性上来说,归根结底是我国目前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功能上来说,户籍管理制度最本质的功能只是承载人口统计及登记功能,而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这一大背景下、带有不同时期政策导向等时代印记的历史沿革下的现实产物。

(二)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进入21世纪,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需要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跃升到一个新台阶,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现状下,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催生下的一系列农民工的安置、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平等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理论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观点,我国不同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应其承担的管理功能。建国至今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行政手段,对应国家特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导向,而不仅仅是人口登记管理的工具及手段。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如下模型,对建国64年(1949~2013年)来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情况。

(一)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本文主要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主要矛盾对户籍管理制度演变的内在动力作用。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很难作为变量进行明确定义,因此以户籍管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作为因变量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加以分析,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自变量建立理论分析模型。自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自变量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项以特定历史时期下与户籍管理制度相关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衡量加以分析。理论分析模型如下Ft=f(ISt,EDt,SCt)①其中,Ft为户籍管理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IS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ED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SCt为特定历史阶段下与户籍管理制度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t为时间变量。

(二)以时间序列划分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模型①,以时间序列将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变革分为五个时期。1.t={1949,1952}这是新生政权巩固期。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此时期我国以第一产业为主,工商业所占的比重是极低的。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经过八年抗战及三年内战,国家经济百废待举。同时,国家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对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有深远影响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此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这一时期是新旧社会的过渡期,因而社会新秩序重建中表现出的社会形态特征相对宽松。相对应的,政府也选择了较为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具体政策来看,1949年《中国人民共同纲领》这部临时宪法规定“自由迁徙”为公民自由权,1951年《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的目的之一是“保障人民居住、迁徙的自由”。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城市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作为之后户籍二元体制的准备工作并逐步限制企业招收农村工人。所以,在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Ft)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建设及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建及稳定做准备。2.t={1953,1965}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在农业占比巨大的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在产业结构(ISt)方面,1953年我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开始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及布局,大大提高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该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采取计划手段管制商品价格,造成了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将农业利润向工业进行转移。同时,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得以低价购买粮食,进而保持较低的城镇劳动力成本。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这个时期国家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造成资本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进入工人队伍,吃“供销粮”。在这些社会矛盾的背景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此时期户籍制度主要的管理功能(Ft)是“严加限制城乡之间、集镇与城市之间人口迁移”。具体政策表现是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正式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市政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对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做了经济注脚,此外还有诸如《严格制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销量的九条办法》、《关于处理户口转移问题的通知》及《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草案)》等法律法规,通过各项规定对城乡间人口流动进行严格限制。

“”时期,也是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停滞的十年。在产业结构(ISt)方面,一方面城市的二、三产业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状态;另一方面,中苏两国关系紧张,相当部分苏联援建项目陷入停滞状态。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国民经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城市中的工矿企业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造成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大量失业。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希望利用低效率的农业来解决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失业人口。所以,户籍管理制度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管理功能(Ft)表现为:推动更多城市人口,尤其是新增就业人口迁往农村;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行严格限制,完全否定公民自由居住和迁移的权利。具体政策表现为1975年《宪法(修正案)》,利用宪法从法律层面完全否定公民“居住和迁徙的自由”。4.t={1977,1991}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我国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逐步开始成长起来。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国民经济全面复苏,农业生产力的解放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地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破除了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很多障碍。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除“下乡知青”大规模地返城之外,其他普通农村居民相比之前不再想要盲目进城。与此同时,国家“农转非”政策出台,逐步有计划进行“农转居”的人口管理。所以,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Ft)是实行弹性化的人口管控,从而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政策如1977年出台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5.t={1992,今}这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快速发展期。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我国的优势产业逐步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及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其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经济总量相对改革开放前有质和量的飞跃、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越来越明显,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也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在此情况下,户籍的人口管控功能逐步失效,但户籍所附带的在诸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城乡差距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这个时期户籍制度的管理功能(Ft)更多是以不同的福利待遇对人群进行了划分,如一线城市以户籍为基础的“限车令、限房令”等。

三、政策建议

(一)实现均衡区域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巨大的差距,不同城市之间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只要东中西地区及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福利等的巨大差异,人口就仍然会不断从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大城市流动。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城市需要为东部沿海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分流人口,从而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要在区域及不同城市之间均衡资源配置,缩小户口背后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差距。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的强势介入。中央政府应该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尽快统筹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配置;户籍改革需要在全国不同层级城市同时推动。

(二)依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第2篇

巩怀志为人谦和风趣,激情满怀。虽然他管理的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基金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在他看来,优秀的业绩更多得益于华夏基金投研团队的整体努力。

感受集体的力量

“2005年我刚来华夏基金时,其实压力非常大。”巩怀志回忆说。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2005年,华夏基金制定了大举引进优秀人才的战略,投研人才储备大幅增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压力是比较大的,就迫使自己更加努力不断学习。”

在充满压力的同时,巩怀志看到了华夏基金投研团队独有的优势。他说:“在这个团队中,你能够接触到新鲜的、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这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成长。这里有无私分享的传统,有团结一致提升整体业绩的氛围,甚至在考核基金经理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整个团队的贡献有多大。在这样的氛围里,经验丰富的人非常乐于分享自己的理念与观点,这对提升整体投研实力的意义很大。”

当然,存在不同理念与风格的地方,就会存在思想的碰撞,华夏基金投研团队也不例外。“有时候,这种碰撞非常激烈,双方各执己见,互不退让。”巩怀志说,“但碰撞的结果都是良性的,都有利于团队整体投研理念的进步和投资决策,这一点非常难得。”

投资关键是抓主要矛盾

在谈到过去一年的投资操作时,巩怀志说:“在我看来,2010年和2009年的市场并无实质上的不同。当然,单从走势图上看,它们是不一样的。但从本质上看,其实投资就是要看准并且抓住市场的主要矛盾。”

巩怀志认为,在整个经济和股票市场中,主要矛盾决定市场的运行特征或方向。经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度过危机、保增长,这是贯穿2009年全年的主要矛盾,所以2009年出现了货币政策的“”,新增信贷超过了9万亿。当钱放到了市场里,就会像“水”一样流动,流向了房地产和汽车,把整个经济链条都带动起来了。

到了2010年,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我们能够明确地看到经济逐渐复苏,此时的主要问题是现有的经济模式是不是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促转型”就逐步替代“保增长”,成为主要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就不适合投资,应该去投资一些新兴产业和消费等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电子科技、医药等。虽然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经济企业提升盈利需要时间,但是在股票市场表现往往是提前的。

2011年的关键矛盾是什么,巩怀志认为上半年是“通胀”和“转型”,下半年要关注保增长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可能性。

满足 、快乐、有意义

第3篇

关键词:经济信息 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 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政府机构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政府机构的经济进行管理,为完成经济管理的任务所达到的一个预期效果。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管理政策和目标,都能够有效的帮助社会和国政的稳定发展,促进科技时代的开发,大大的提高了国民的物质文化和消费水平。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

一、经济信息的宏观管理目标

宏观管理的目标是依据各项经济信息才能制定出稳定的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也包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等等,而经济信息也存在着多个方面,要想稳定经济目标,要注意很多个方面,也必须从平衡外汇收入和开支、经济总量的平衡、以及稳定的物价这三方面重点分析。

(一)国际收入和开支

货币的流通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经济交易,是对他国的一个文化交流。随着货币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开始,我国的大量的经济对外的流通量也不断增大,促使国际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的经济关系也随之改变。从而也有效的稳定了国际收入和开支的均衡也保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久而久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收支有着必然的联系,制约着相互的经济平衡。

(二)经济总量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的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量平衡,在结构上在总量上都要达到基本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国外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天平平衡。对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平衡称之为总量平衡。另外,结构平衡指的是消费物质与消费需求的平衡,投资数与投资需求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中,主要矛盾是总量的平衡度。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想要国家经济的平衡,要抓住主要矛盾,保持主要矛盾的平衡性,才能调控国家经济的天平。把这个主要矛盾的总量控制抓住,就不会有太大的经济波动。想要创造一个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运作,就要控制住主要矛盾。可以从我国最近一段时间内分析经济数据,抓住其关键点,并且知道我国的总需量差率要控制在哪个度上才是最好的,最有益于创造合理顺畅的宏观经济。

(三)稳定的物价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指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死价值的转化形态。稳定的物价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稳定的物价总水平;第二,物价波动的幅度要根据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的稳定;第三,物价的消费品的稳定波动。物价总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的主要指标,要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就是要保持物价总指数的平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物价总价经济的不稳定。所以物价总指数在上升和下降的时候,各种消费品的价格在变化中,必须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这样才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有利于价格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涨的幅度和下降的幅度,都要在国家和社会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二、经济信息的影响

经济信息的管理不仅能稳定整个国家经济并且能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影响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而经济信息是影响投资规模的关键。二者相互影响,互相补充。适度的投资规模需要考虑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信息的影响,也能够满足国家一定的经济增长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所拥有的资源也都是有限的,所以这一点,必须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化。在宏观经济的管理下,市场经济存在着自身的一定的缺陷性,市场调节也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需要通过经济的调控下,合理调配资源的配置。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益目标

经济信息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宏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总值的增长或者是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总体上。它是指各个环节、各个经济部门的总和。 整体是局部的总和,但是有时候局部的总和的提高比并不会提高整体。他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国家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使局部和总体达到统一的平衡。在经济的发展中,经济信息对整个国家社会效益都有一定作用的影响,在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经济信息造成的一些经济行为也都会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影响。这就像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互影响的例子一样。它既可以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自然也就会产生负面的经济效益。好的宏观经济管理不仅产生好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那么生态效益也会随之紧跟着发展和稳定。这几个效益在不同的程度与方向上也都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益目标的完成,要做到互相促进与发展,相辅相成。

四、结论

经济信息决策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取决于经济信息的。在总体上,宏观经济的目标反映了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实际上,在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中由于很多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呈现出完美性。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结合我国国情,顺应我国国情的发展需要,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坚持原则,制定出适应本国发展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要做到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国家必须认真实施贯彻执行,落实目标责任等等。实现真正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顺应国家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01]王利来.《宏观经济的管理与效益》[M].湘潭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

1.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矛盾调查现状分析

在2011年环境保护规划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我国“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十年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仍持续发展。而这一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率的提高以及城市的发展将提高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与影响。该调查研究课题组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的矛盾越发尖锐。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能源的快速消耗以及城镇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城镇规划经济效益与环境规划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2.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主要矛盾探析

2.1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经济性矛盾探讨

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主要矛盾中,经济矛盾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城市规划过程中将对老城区进行改建、对新城区用地进行规划,这一过程将促进城市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房地产上下游经济。而且城市规划还将对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景观等进行改造,带动相应经济的发展。而环境规划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提出了土地的合理使用、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重点。这一过程中将影响城市地产的发展,进而影响城市地产相关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经济矛盾导致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两者不能有效的协调统一,进而影响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有效实施。针对这样的矛盾,现代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部门应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理念进行共同商讨。在城市规划中考虑环境保护理念,在环境规划中考虑城市发展经济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点。将城市宜居水平、环境保护理念等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以此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统一。而且,随着现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城市道路规划中应积极运用环境规划理念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扩建。通过科学利用城市道路两侧绿地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另外,针对城市周边湿地、上下游工业园区规划设立,城市规划中还应注重湿地保护与工业园区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运用环保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运用经济理念开展环境规划,以此减少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间的经济矛盾。

2.2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土地使用矛盾分析

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主要矛盾中,土地使用矛盾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现代城市扩建需求要求城市周边土地为城市建设服务,为城市房地产建设服务。这就造成城市规划中将城市周边耕地、湿地划入了城市建设的范畴内,造成了城市周边环境受到影响。这与环境规划的主要目标相矛盾,造成了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不能协调统一的现状。湿地、耕地的征用使得城市雨季储水、蓄水能力下降,造成城市水患的频发。但是城市建设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要求城市必须进行扩建。这样的现状使得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在土地使用上发生了分歧,造成了矛盾的产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城市规划中应针对耕地、湿地对城市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开这类土地的征用。通过老城区改造、高层建筑应用以及周边土地的合理规划等实现城市扩建与规划。而环境规划中也应根据系统的调查分析城市周边环境,将城市规划需求纳入环境规划的分析因素中。在保护湿地与周边环境的基础上指导城市规划的土地征用方向,实现城市建设与扩建需求。在现代环境规划中,应针对城市发展需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规划。将城市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对于可能影响生态环境、水环境的建筑、企业应严格控制其审批。通过科学的规划土地使用减少建筑过程、企业排放以及休闲娱乐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如何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统一

针对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统一需求以及主要矛盾,现代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应从相互需求的分析与考虑入手,进行各自规划工作的开展。以环境保护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并针对城市环境规划需求以及城市宜居水平提高需求进行城市的规划工作。以这样的工作方式与流程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统一。而环境规划中,应将城市规划与发展需求作为基础,进行规划工作。对于城市周边湿地、耕地等,应从环境保护理念出发、从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入手,合理进行环境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统一。另外,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过程中,应由双方部门组成共同的课题小组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制定一项长期的规划发展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指导下开展各自的工作,实现城市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发展。

第5篇

片面转向全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党的发展理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发展,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与速度,以这种片面发展为指导,结果使得效率底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急剧恶化,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严重制约和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它强调各方面协调发展,就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要求我们党纠正过去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片面观点和做法,坚持把发展当作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不仅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而且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也不等于没有重点,如果片面强调同步和工作抓不住重点必然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所以科学发展观要求党“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了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辩证转向。

孤立转向联系。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发展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党更多地是运用孤立发展来看待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使条块分割开来,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和人与自然发展相对立的二元结构,人为地造成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带来了它们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科学发展观则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关系,实现了党从孤立发展向联系发展的根本转变。比如,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党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且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实现了孤立发展向联系发展的辩证转向。

静态转向动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就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是它又不是一般的事物的运动,而是向前的、向上的、推陈出新的,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向新质、由落后向先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能用动态的发展观而绝不能用静态的发展观来处理。因为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不断产生的过程。用静态观点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就会只有用否认发展、停止发展的办法去解决,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党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一旦停止发展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其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实现从静态向动态发展的根本转变,才能解决发展中凸现出来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只有用动态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坚持动态发展,推行前瞻性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动态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防止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保证人、经济和社会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就是在动态中实现发展。

第6篇

过去的“又快又好”偏重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其中包含着“兼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速度和规模似乎更加重要,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包括,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经济繁荣背后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的技术知识支撑能力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优化问题等。

当然,不应该简单地看待过去强调经济发展中“快”的“纲领”,也不应该简单地责怪过去在经济发展中对于速度和规模的追求。这是因为,在一个国民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综合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意识不强、人们渴望解决温饱等问题需要快速膨胀的阶段和条件下,发展速度的快慢就是主要矛盾,在国家建设中就需要集中力量保速度。此外,经济增长速度也是确保国内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机制。例如,在*年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提出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这无疑是当时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外资经济长足发展;国内居民收入快速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稳步推进。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本条件和微观基础。这些因素也与我国“高居民储蓄”、“充足的外商投资”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一起,共同形成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和良性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不再是主要矛盾。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信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大关。在经济总量达到如此高度、自主性高速经济增长机制已经形成、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变成了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了。

因此,当前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到“又好又快”,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前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里,“好”所体现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投入—产出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显著提高上,而且应该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以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上。

然而,知易行难。在对“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关键是要找准我国经济发展“快”而不够“好”的症结所在,切实找到根治“快”而不够“好”的良方。

讲症结,首先是发展观念不够科学,片面地把经济发展的目标锁定为GDP,忽视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代价问题;其次是增长方式不集约,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痼疾;第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第四是管理水平不高,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粗放的问题,各种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屡见不鲜。

因此,必须对症下药,切实寻找根治上述症结的“良药”。

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坚持“六个必须”,抓好“四个着力”。即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同时,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机制,用“又好又快”的指挥棒,引导各级政府行为,加快构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第7篇

经济现象间总是充满矛盾的,矛盾一词在生活中很常见。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由矛盾自身的定义我们可以对应的得出关于经济矛盾的定义,经济矛盾应该是反映了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经济现象的本质属性,不同的经济实体间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构成了经济矛盾。

关于经济矛盾概念的理解

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但是矛盾却不是事物自有的。经济矛盾是无法脱离主体意识单独存在的,它反映出了不同研究主体的阶级属性。政治经济学是矛盾演化的产物,经济矛盾并非是先验存在的,它是由代表特定主体利益的研究者在对经济现象的研究中规定的,正是因为主体性的差异,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才会从对经济现象的研究中得出不同的矛盾方面。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的主题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就是以资本所有者为主体,探讨如何最有效的实行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则要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规定现实中国经济矛盾,并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中国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要明确矛盾指的是作为研究主体的人,在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分析中,规定出现象之间的矛盾。

不只是经济现象,作为矛盾的研究者――经济学家的思维也是矛盾的,由于立场和时代的变化,他们处在不断变化的矛盾中。在资本主义研究的代表中,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自由的思想,运用大量的实证大量的比较进行研究,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社会上还有很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资本主义需要自由,封建和集权专制严重压迫着资产阶级,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家致力于批判研究,主张资本的自由竞争,深入分析经济矛盾。在资本统治全面确立以后,资产阶级摆脱了受压迫的地位,他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发展,需要研究如何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他们在对国家政策研究的同时引入了很多的衡量指标,效用就是最显著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将批判的对象转为社会主义,但是由于自身处于统治地位,所以这个时候的批判只是一种形式,在本质上这更多的是一种辩护。从矛盾的分析也本质转到了表层,力求解决一些表层上的经济问题而不是经济矛盾。

矛盾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明确主义。现实生活中处理事情时,我们经常会提到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好的方法,在矛盾分析中,我们同样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好”与“正确”是两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到底何为“好”,何为“正确”,这就需要考量你的目的,根据最后想要达成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这就是正确的、好的方法,有一个成语叫“南辕北辙”,就是在批判方法与目的的不一致。经济学学术研究也是有目的的,研究特定问题时有具体的目的,但是这些目的都离不开一个总目的,这个总目的始终围绕着你的“主义”。“主义”也就是立场,它具体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阶级”,其次是“利益”,你想要维护哪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当前迫切需要实现的利益是什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站在劳动者的视角上,而劳动者目前需要的就是改善自身的生活,成为这个社会真真正正的主人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绝不只是为了国家,不只是为了经济发展,因此单纯地去研究社会如何发展这是不全面的,这或许就是“GDP主义”的弊端。劳动者在这个社会上还属于薄弱的一方,要始终谨记研究目的,探索当前劳动公有制的矛盾对立面,用批判的方法去除那些阻碍劳动发展的因素,实现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以正确的哲学观作为指导。哲学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社会变革通常是以哲学观念的变革作为指引的,各学科方法论的变革也开始于哲学的变革。哲学的方法论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是哲学方法论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哲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有上帝论、之后是天命论,发展到最后形成了当今社会普遍认可的唯物论。后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在唯物观念的影响下,站在资本所有者的视角上,探讨如何提高资本所有者的权利,分析社会经济矛盾,对于当时的封建统治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使得社会变革前进。马克思明确提出自己所代表的是无产阶级,集成并发展了当时社会主流的唯物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刻反思,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独到的视野分析经济矛盾,铸就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先河。马克思在从事矛盾分析时,既运用了经济学分析方法也没有脱离哲学方法论的指导。我们在之后的分析中,应该沿袭这一先进的思路,不要将二者完全对立,应该继续把他们统一在自己的研究中,形成具有深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用于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在实践辩证法的指导下研究经济矛盾。矛盾分析所用的根本的方法就是实践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以“唯人主义”为中心,要点就是处理矛盾。在主流意义上的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客观规律,总结人类社会、自然界,研究其发展,总结其发展的普遍特性。在唯物辩证法中,人的中心地位被严重淡化了,人成为了客体不再是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上,首先,对辩证法的来源存在误区,认为自然界是遵循客观原则发展的,人类在认识其发展的过程中从中总结出辩证法,这是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的;其次,对辩证法的主体认识错误,认为其主体是自然界,人只不过是从属于其的客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来源于自然界的,人类的思维活动也不能脱离此。马克思的辩证法与此不同,是具有实践特点的,是对于传统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其出发点由自然界转向到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来,从现实的实践出发意味着从人类和人类社会出发,物质和自然界只是从属于人的,要在研究人的实践之后才对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进行研究。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具有变幻莫测的特点,其内容丰富繁杂,不可能对其每一个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为此,总结了以往时代对矛盾的研究,有建设性地提出了“抓住主要矛盾”的说法。这也就是说在对矛盾的研究中,要学会辨析居于主要地位的矛盾,同时要认清主要的方面。虽然矛盾的内容非常复杂,但是各个矛盾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有些矛盾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起引领作用,可以支配其他的矛盾变化发展,这就是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地位也不是相同的,会有其中一个方面从属于另一方面,受另一方面的变化影响,这就是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当然,矛盾也是不断变化着的,在一个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主要矛盾也可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演变为次要矛盾。

矛盾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第8篇

1.1人与能源和谐发展是建筑在矛盾基础上的和谐与发展人与能源的和谐发展,与其它社会进程一样是矛盾着的事物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仍需坚持矛盾分析原则,首先需要承认矛盾的存在,并坚持从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入手认识能源发展问题本源与实质,寻找能源发展的科学对策。

1.2当前能源发展中的矛盾认识问题分析能源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从根本上寻求解决人与能源和谐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能源发展中的矛盾无处不在,其中必有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根据人的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基本矛盾及主要矛盾,并决定着能源发展这一具体历史事物的基本性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在对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矛盾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道路,决定政策和策略,并在行为主体的实践中不断认识、总结和改善,达到更切合实际的认识和实践。这一能源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路线,是寻求人与能源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当代能源发展的基本矛盾及主要矛盾是什么?是从各个能源行为主体的个别的、局部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作为出发点,从形式上作为物的资本逻辑决定下的自由竞争经济社会的“帕累托最优”作为理论出发点;还是从社会经济总福利最大化作为出发点,从以人为本、社会和谐要求决定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作为理论出发点,出发点的不同将会带来不同的回答。笔者认为,中国当代能源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伴随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与落后于时代的包括能源生产、转换、储运、终端利用各个环节及其运行机制在内的能源生产力发展程度的矛盾,其中后者目前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当代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具有经济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方式和具有全面自由发展要求的社会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行为方式之间的矛盾,其中前者目前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能源发展中的其他矛盾,均是与上述能源发展的基本矛盾及主要矛盾相联系的次一级的重要矛盾或者相对不很重要的矛盾。在所有能源发展的矛盾中,其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当前能源发展的基本性质,即中国当代能源发展基本状况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各个个别利益主体利润最大化主导下的落后于时代的能源生产力发展程度。这一性质决定了能源发展具有固有的分散、无序而难以协调的困局,并将难以从根本上避免能源供需更加紧张、人与自然更趋对立、人与人的资源利益争夺更行激烈的片面、对立和不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有必要在矛盾分析的基础上探寻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人与能源和谐发展的途径。

1.3能源发展矛盾的分析层次与方法(1)宏观分析:即从国家和国际能源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2)微观分析:即从单个企业这一市场细胞主体发展和能源分支行业局部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1.4研究中国当代能源发展问题需要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背景我国目前还处于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因此,研究我国当代能源发展问题需要在此背景下加以探讨。

1.5建立和完善能源发展评价与应用体系为推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在能源总体和各子系统的局部层面上认识、评估能源发展的现实情况,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评估指标和体系,以便为正确认识和解决能源问题提供判断标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能源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

所谓市场经济,发展形式上表现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发展逻辑上假定为在理性的经济人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追逐个人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无意中就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发展过程上解释为商品供需相同时的产量与价格形成(一般)均衡并实现具有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发展成果上推想为各生产力因素按边际生产力取酬,发展实质上体现为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是与中国当代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前30年的社会历史前提相联系,与全球化时代的外部环境相联系,并具有更高的社会化福利要求。市场经济发展在理论上要求实现均衡,即供需平衡,市场出清,但经济学界公认市场经济至少在如下几种情况下造成失灵:垄断,外部影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内部人控制等。直到目前为止,作为市场经济局部均衡论和一般均衡论的前提、论证和结论,还没有真正建筑在坚实的实践及其检验的基础上,其科学性主要的还是依赖于“权威都是这么说的,因此它就是真理”,而由此确定的均衡及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经济效率最高的假说,其理论基础的正确性问题在逻辑上仍然是悬而未决的,也正因此如何有效运用市场经济方法有效解决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尚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进而,仅仅采用市场的手段试图解决能源发展问题,将遭遇到上述逻辑困境,而国内外能源发展状况也已经从实践上给出了否定性答案。能源产业往往具有某种“自然垄断性”;采用洁净但价高的能源时经常具有外部经济,采用煤燃烧而污染处理不到位则具有外部不经济;能源高新技术、化石能源等的供需及价格变化等往往具有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垄断行业、部门利益等导致的内部人控制难以避免等,都决定了能源发展问题上具有的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从而,能源发展必须由政府承担相应的主导责任,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才有可能寻求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从而实现人与能源和谐发展。

3能源发展问题的宏观分析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上述已经明确提到了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反映在国家层面,首先是国家强烈的理性节能环保意志和诸多方针、政策、措施、政令等;落实到社会实践层面上,往往可执行性不够,地方缺乏积极性,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特别是企业往往只是从其财务损益出发不能切实履行非强制性的节能环保条款。行为和利益主体的缺位,对于节能环保这一带有外部经济的行为,在明显显示了市场失灵的同时,还具有了政府失灵的色彩。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现有能源结构问题。能源结构首先由供应侧的天然资源禀赋决定,与需求侧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及其变化关系密切。特别是高能耗产业的巨大能源需求使得能源供应紧张具有基础性、结构性和刚性,反映在流通领域就是主要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的供应与需求通常缺乏弹性。调整能源结构及其消费结构,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密切相关,只有实现整体经济结构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4能源发展问题的企业及行业微观分析

(1)能源供需均衡问题,也就是在何种能源价格体系下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一致的问题,需要根据能源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图1可以分析能源供需均衡及其变化问题。假设图中S1、D1分别表示最初的能源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两曲线的交点E为均衡状态,其均衡价格为Pe、均衡销售量为Qe,卖方的销售收入为面积OQeEPeO=Qe×Pe,为简化假设单位能源的生产成本C保持不变,因此销售利润=Qe×(Pe-C)。由于能源卖方市场通常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如果卖方利用这种垄断地位提高价格,从而供给曲线上移到S2位置,此时若需求曲线D1保持不变则均衡点移到E1,价格提高到P1,需求量下降到Q1,卖方销售利润=Q1×(P1-C)。销售收入与利润的变化是增是减取决于变化前后之差,供给方是否提价取决于其对利润变化是否实现最大化的判断。但是,如果能源需求弹性较小,乃至达到无弹性曲线D2,买方只能接受卖方的垄断出价P2,此时卖方的销售利润=Qe×(P2-C),增加了面积PeEE2P2Pe=Qe×(P2-Pe),从而取得超额垄断利润,其性质是卖方垄断者利用其垄断优势人为制造的纯租金,是能源消费者的净损失。如果因为某些需求冲击导致能源需求急剧下降到D3的位置,则新的均衡点为E3,价格下降到P3,均衡量下降到Q1,销售利润大幅下降到Q1×(P3-C),如果P3<C,则卖方甚至亏损,同时与其相关的行业企业也遭受到相应的冲击,甚至引发较大范围的经济危机。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紧张,受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巨大,当其价格高企时,作为替代品的煤炭的价格和产量也随之增大,而一段时间出现的“超产煤”是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背离。

(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受到经济整体结构的巨大影响,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物经济发展需要巨量能源作为动力,因而中国能源消费量迅速增大乃至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刚性具有历史必然性,这相当于图1中从需求水平较低的D3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D1乃至D2曲线,均衡点由E3上升到E乃至E2,从而每年需支付数千亿美元购买石油,进而推高石油价格,加剧石油供需紧张,如不对发展模式作出根本性调整,我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在能源、资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如果选择增加煤炭这一弹性较大的能源资源的消费作为替代,长期看不利于控制环境污染目标的实现。

(3)能源消费行为方面尚未建立起有利于实现节能环保目标的运行机制。中国目前对于能源消耗乃至浪费的实际经济利益“惩罚”措施不够,而对落实了节能环保的企业和个人的“奖励”实际措施往往缺位,因此作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单个市场主体实施节能环保的动力不足,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也就严重缺乏市场着力点。根本路径在于将政策力度与市场运行实际相结合,切实做到在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奖优罚劣,方有可能走出一条新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例如,假设在图1中能源供需的初始均衡点为E,价格处于较低的Pe,如国家出于节能环保的需要征收较大额度的能源消费税,则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主体可通过降低能源消耗量而将自己的均衡点转移到E1(按从价税计算),能源税缴纳额度为(P1-Pe)×Q1,而需求刚性大或者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自身能耗的市场主体的新均衡点为E2,能源税缴纳额度为(P2-Pe)×Qe,显然后者支付的能耗代价要比前者更大。同时,为了进一步鼓励用户的节能环保,可通过对达到节能环保指标水平的市场主体给予减免、返还能源税乃至给予适量经济激励的措施,切实提高用户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例如用户如将耗能量降低到Q1,则其实际支付的能源价格降低到P3,从而在E3达到高标准节能减排的均衡状态。由于我国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较发达经济体低,存在巨量的节能减排空间,从而在能源消费方面从中长期看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采取税收、补贴等政策措施调节市场主体的能源消费行为,具有重大实用价值,近年来通过节能奖励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节能业务的实践已经初步证明了其有效性。

(4)从能源市场的分配领域来看,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按生产力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分配价值,其中能源卖方垄断者利用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垄断收益,而能源消费税、超额垄断收益等实质上属于地租或租金,基于地租的经济实质,政府拥有可以限制这种超额垄断收益乃至全部收受并用于转移支付或促进节能环保等公共福利的经济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和必须性。

5人与能源和谐发展的途径

5.1依据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寻求根本解决途径既然中国当代能源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物的关系,主要矛盾是人与社会的人的关系,那么能源发展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就是从物和人两个关系加以统筹解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核心和实质,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偏废。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解决与能源发展问题相关的社会经济关系问题,最终归结为利益调节问题,并在这一理论统领下解决能源生产、输配、转换、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与应用问题,从而实现在能源发展问题上的生产、流通、消费与分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与能源和谐发展提供历史前提和践行路径。

5.2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缺位问题目前节能减排主体缺位问题是限制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性因素,利用前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在责任与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将可为人与能源和谐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5.3从能源发展首先具有公共品属性出发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宏观指导政策能源发展矛盾及其运动的特殊性决定了能源发展不仅仅是产业问题、商业问题,而首先是事业问题,是其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外部影响与垄断性,构成了其市场失灵的决定因素,需要政府代表社会总福利和公众意志,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指导性规划等进行总体规划、方向引导、资源统筹、利益调节和行为规范,借以实现人与能源的和谐发展。

5.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条件出发推动政府宏观指导下的能源市场运行机制各种市场主体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载体,因此政府宏观指导政策必须与能源发展市场主体相结合,与其行为与利益相结合,方能真正建立起符合时展需要的能源市场运行机制。

5.5在人与能源和谐发展理论指导下发展能源生产与利用的新科技、新产品与新方法应在能源发展实践中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能源科技发展与实际应用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5.6积极深化既有能源及其利用系统综合效益与努力拓展新能源及其应用领域相结合利用新技术大力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全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益;同时,开发推广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节能技术,降低煤炭消费量,扩大清洁化石燃料、水能资源、核能的使用总量,开发推广燃料电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实际规模,是解决长期能源发展问题的基本出路。

5.7促进能源主体从单纯提供能源产品向能源综合服务的转变将单个市场主体各自为战的单纯提供能源产品的粗放型能源发展模式向促进整体最优的能源综合管理服务的集约型发展体系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能源发展的社会化要求与趋势。

5.8建立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是人与能源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规范社会及其市场主体的能源生产与消费行为,是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6进一步的讨论

第9篇

(一)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始终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它们的关系,不能夸大或忽视某一方面的作用。

(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因此,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性质和特点,二者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这决定了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从表面上看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水火不相容,经济建设必须牺牲生态环境,其实它们处于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中,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看,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如今,生态环境这块木板越来越短,若人类一如既往地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环境,虽然经济这块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斗争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四)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而在这些矛盾中又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每一个矛盾中也存在着诸多方面,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分清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次关系,既要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又要推进矛盾的相互转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策。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首先是人们非生态性的发展观以价值为单一目标,重经济,轻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局面。其次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人们一直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责任心浅薄。最后相关制度不健全。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的环境只有在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才能达到,如若不然就会出现滥伐滥砍,过度放牧和捕捞等现象,从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四、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3]。近5年来,我国仅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严重沙尘暴袭击就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4]。这些数字和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些情况下,人类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普知识,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认识环境标志,选择绿色食品,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抵制过度包装的产品,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崇尚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自觉绿色出行,高扬合理消费的时尚理念,积极参与到节约低碳健康科学的新生活中。

(二)建立新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们认识到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一味地从自然中索取。

(四)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