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学核心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学核心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学核心问题

第1篇

关键词:提问 问题 技巧 事倍功半

在物理教学中,每一节课都包含有多个环节,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就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当然课堂“提问”和“问题”也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现行教材即新教材的特点是将形象的图片和资料呈现给学生,强化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训练。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旧式的“你问我背提问法”已不适应现代课堂,那么教师在新教材中如何设计好课堂“提问”和“问题”?又如何在“提问”和“问题”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呢?这无疑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提问”和“问题”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

一、精心地设计课堂提问

1.新颖的探究性提问

新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则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及深度。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中,可先提问一个问题――“踩影子”,“你能将自己的影子踩在脚下吗?”,对于这个问题,不急于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联想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紧接着教材提出“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型而改变呢?”“早晨、中午和下午人的影长一样吗?为什么?”,这又鼓励学生围绕重要的物理过程、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深究细追,向学生发问。追究的问题要经过周密、科学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会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并有益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类问题,学生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文字作为答案,这种提问方式能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境界之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无疑是有益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多备一些实际的、易操作的探究性问题,注意避免“探而不究”,从而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适度的发散性提问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传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面和负面多角度去思考,纵横联想所学的知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例如: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分别提出“你知道生活现象中有哪些实例应用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在《声的利用》中,提出“你知道生活现象中有哪些实例应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及声音能传递能量?”这类问题难度比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3.必要的铺垫性提问

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强,而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起点太高、范围太广,教材中许多问题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如:教材中的“超声波”“反射式望远镜”等,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往往不着边际,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知识联系的“挂钩点”设计好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明显的目的性,在涉及课外教学资源的问题上应做好相应的铺垫性问题,如:若问“小钧拉二胡左手手指不停地上下移动改变了声音的什么特征?”必须先铺垫一般弦乐器的发音原理,先提问“拨动绷紧的长度不同的橡皮筋,声音的什么特征不同”,启发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观察,找到与音调相关的知识点展开回答,以达到顺利完成音调影响因素的教学任务。教师在钻研新教材时对在课堂上欲提问的问题都要认真地做铺垫性准备,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明确的切入点。

4.及时的观察性提问

新课程由于突出了科学研究,每节课都安排了多个实验或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及时提出富有趣味性的观察性问题,往往能启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去积极思维,直至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实验。此外,物理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引导学生去观察什么?又思考什么?就要看教师的提问技巧了。例如:在讲沸腾时,引导学生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及时提问“你看到气泡怎样运动,气泡的大小怎样变化?气泡生成什么特点?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此时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在主动的状态中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二、精心的设计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材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突出学习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求真理。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产生疑惑。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线框在磁场中的转动会产生电流?学生们很快想到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传统的物理教学,教师为了使自己讲得清楚、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得不到有序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一些实际情景,如传送带送货物、刹车滑行、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光的反射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体现新课改的思想: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第2篇

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用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设计如下两个问题:

① 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

② 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的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2、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教“统计初步”时,设计以下例子:

孙老师为了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取一人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跳10次,成绩如下表:

甲:5.7 5.8 5.6 5.8 5.6 5.5 5.9 6.0 5.7 5.4

乙:5.9 5.5 5.7 5.8 5.7 5.6 5.8 5.6 5.7 5.7

怎样比较两人的成绩高低,选谁参加比赛?孙老师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选出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是怎样计算的呢?

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3、 利用数学小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① 把课前剪好的ABC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

② 由此你能猜出什么结论?

③在拼图中,你受到哪些启发?(指如何添加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A+∠B+∠C=180°,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亲历数学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记得讲勾股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几组勾股数,请同学们讨论这些勾股数的特征:

3,4,5; 5,12,13; 7,24,25; 9,40,41……

第3篇

积极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潜能是客观存在的。在过去的教育中,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发展潜能,不会引起教师太多的重视。通常在与幼儿相处时,教师总是不知不觉中会把自己的教育目光放在关注幼儿的不足之处和每天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教育观指导下,老师成天忙着纠正孩子的缺点,教给孩子知识。而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视角,“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站在幼儿的角度重新认识孩子,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欣赏每一个幼儿,关注幼儿的优势,细心地发现每个幼儿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幼儿身上的优势和潜能,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策略将积极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有效的方法去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科学地帮助幼儿达到教育的期望。

二、积极的儿童观下教师教育的新视角

1.对孩子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可爱天使

曾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佐治是一个智障儿童,可是妈妈却总是对他说:佐治,你是妈妈的骄傲!你不是笨,你只是与众不同罢了。妈妈说这些话时总是捧着佐治的脸或把他搂在怀里。不久妈妈去世了,佐治被送进了福利院。可是妈妈带给他的爱和信念却使佐治勇敢地生活着,并且用他的乐观影响和支持着身边的人。佐治始终坚信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他,才变得如此圆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佐治母亲带给孩子积极、乐观和坚定的生活信念,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会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这也正是积极心理学带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孩子,我们的职业因孩子而存在。

在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欣赏每个孩子的长处,教师的每周教育案例变成了教师对孩子的“新发现”。

在不断地观察中,教师们渐渐地发现,原来班级里最爱打架的孩子,其实是个爱打抱不平的热心肠;经常损坏玩具的孩子,是每一次科学探索活动中最投入和专注的那一个;不喜欢在集体面前唱歌讲故事的孩子,总能在绘画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会用100种不同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可爱天使,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的优点等着老师不断地去发现和欣赏。

2.对孩子的教育——每个孩子都需要与众不同的教育策略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自我成长的能力,由于教师看待孩子视角变了,自然对孩子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也和以前不同了。当老师提供给孩子最优的支持和选择时,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健康和快乐。

案例:“我不喜欢轮滑”

在自选活动中,伟伟选择了轮滑活动,来到了操场后却哭了起来,喊着“我不喜欢轮滑!”虽然这样说却仍不停地穿着轮滑鞋,做着运动前的准备工作,一会儿又对教师说不要去操场上和大家一起练习,要一个人在走廊上练习滑。

课题研究前教师的行为:教师尽量地鼓励孩子到操场上和大家一起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别关注这个孩子,给予孩子技术上的指导。

课题研究后教师的行为:经过一番观察后,教师给了孩子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同意他一个人留在走廊上练习,并暗中关注伟伟,发现他十分努力地练习着,非常执着,即使摔倒,也始终坚持。结束时伟伟高兴地对教师说;“我已经会了!”

反思:其实伟伟是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当他觉得自己的轮滑技能不如其他同伴时,显得很紧张,害怕被同伴嘲笑,出现了退缩情绪,所以不愿意到户外和大家一起,并哭着称自己不喜欢轮滑,又提出希望能单独练习的要求。教师觉得他还是想参加轮滑活动的,只是需要放松心态,慢慢来。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只是一味地用语言来鼓励他和大家一起轮滑,并不能真正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给予孩子一点自我的空间,让他放松心态慢慢地去学习和体验对他来说是最需要的。教师看到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了尊重和满足。

3.对孩子的期待——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发展潜能

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观点来解释消极事件”。孩子有的时候难免会调皮、会犯错,但是,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表现。教师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引导,用积极的期待代替消极的否定,改消极的贬损为积极的疏导,使幼儿不断地往教育期望的方向发展。

案例:童童做值日班长

同伴都不喜欢童童,因为她喜欢用指甲去抓同伴的脸,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周都会发生。在选举每周的值日班长时,教师发现了童童高高举起的小手和期待的眼神。可是大部分孩子都不答应。

课题研究前教师的行为:教师会告诉童童小伙伴们的意见,请童童尽快地改正自己的缺点,等她改正以后再请她做值日班长。

课题研究后教师的行为:教师告诉大家说,童童虽然有缺点,但她有很多优点,也愿意为大家服务,建议让她先试做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她不再欺负同伴,就让她做一周的值日班长,如果她一周之内都不再欺负同伴,奖励她连任两周值日班长。征得全班孩子同意后,童童担任了值日班长,热心地为大家服务,每次午餐后的碗筷,童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图书角的图书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值日生工作中,童童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更让人高兴的是童童居然连续两个月再也没有用指甲去抓同伴。这对童童来说也是不小的进步。

反思:有人说,孩子成长就像爬山,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每一小步看上去不起眼,但是累积起来就是巨大的成就。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教师们来说并不陌生,罗森塔尔的实验也让全世界看到了教师的期待对孩子成长的力量和价值。一次小小的值日班长机会对老师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但对童童来说是一次展示自身价值、改正自己错误的机会。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确实会出现一 些不良的习惯需要教师去帮助纠正。但是纠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耐心的疏导和积极的期待,能让幼儿在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去改正缺点,取得进步。

第4篇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讲解要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相统一,这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改善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的理念。也就是在课堂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这种以提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发散力、创造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绪。

1 注重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学以致用,如果脱离实际生活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那么就失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意义。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主要有软件的学习与了解、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问题,创设具体情境,最好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那些计算机底子特别薄弱的学生,教师在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时,就要从最基础的开始着手,如在“文件传输(FTP)”教学中,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问学生是否使用过因特网?使用因特网的哪些服务?在因特网上如何传输文件?知不知道什么是“FTP”?有没有用过FTP工具等问题引出教学内容。

2 注意抓住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包括各种文本的加工、图片加工处理、视频编辑、程序编排、数字的再加工,等等。如果使用其他学科讲课时的演示方法,不仅时间不够,而且会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达成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只要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时才能轻而易举。这样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仍以“FTP”的教学为例,这一节课中的教学重难点是FTP工具的使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设置好网站内的根目录为连接到的文件夹”、“在文件上传的最后,在浏览器上输入网址,检验文件是否已正确上传”等内容。在下载、上传文件前,需要教师先做一下示范,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强调出重点、难点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3 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理解问题,以此来巩固和联系新旧知识,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问题的创设不是毫无目的的胡乱创设,而是有目的、有规律的的设置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必须和本节课的主旨内容相联系,这样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规律。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本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毫无关系,就很难使学生把握重点,只能是把学生引导到与所教知识无关的琐碎细节之中,这样的话,本节课的内容就毫无意义了。如在学习“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时,先提出是否知道“特洛伊战争”,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简要概括这一事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特洛伊》的片段,由此引出“特洛伊木马病毒”,再进一步引出网络病毒。将历史事件引入教学中,并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4 围绕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应注意围绕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网络安全”时,针对高中生喜欢明星的特点,先让学生上网下载一张自己喜欢的明星的照片,存储在D盘中,接着登陆FTP素材库,下载一个指定的游戏,并安装。教师可先下载好游戏,并将“冰河病毒”捆绑在游戏软件上,之后上传到FTP素材库中。学生下载安装游戏软件后,就中了“冰河病毒”,教师可控制中毒的机器。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远程控制查看中了毒的计算机下载的明星照片,挑选出几个学生并记好相应的照片。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根据记录的学生的名字进行提问,告知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喜欢的明星是谁,并说出答案。而学生在听到教师说出的名字与自己所想的一致时,往往觉得十分神奇。教师则可以趁机提出“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知道你们的想法的?”的问题,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激情被完全激发出来,十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5 结语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境创设;对策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强、实践范围广的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重要阶段,动手操作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目标,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出现的问题都有哪些呢?本文分析了情境创设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针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中的问题

(1)创设的情境与实际脱节。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往往根据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来给小学生创设一些情境,这些情境事实上都没有结合小学生年龄、兴趣、个人喜好等特点,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当情境与实际脱节,容易让学生不知所措,会导致学生产生惧怕和厌学心理。

(2)创设的情境缺乏可操作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离不开操作的,如果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动手操作无关,那么这个情境的创设就是失败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总是缺失了操作的部分,这直接影响小学生关于信息技术的技能学习。

(3)创设的情境单调无新意。这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为小学生教授信息技术的时候,创造的情境单一而刻板,毫无美感,更不用说创意了。呆板而乏味的情境根本激发不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授课质量。

二、创设情境过程中的策略

分析完创设情境过程中产生的普遍问题,我们不妨来讨论关于这些问题的对策,以下阐述一些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用,笔者发现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创设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向他们强调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来源于生活,而且要实际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生活氛围和兴趣爱好等,创设与小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情境。

2.创设探究性强、操作性强的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些带有探究性的情境,让小学生去认真发现问题,运用电脑操作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教师在讲授“Word操作插入图片”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试探性地去寻找插入图片的方法,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找到工具栏中的“插入”按钮,之后再点击“图片”,就可以将所需要的图片插入到Word中。

3.创设竞技状态的情境

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中偶尔加入一些竞技因素,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竞技心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创设竞技状态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例如,在学习“键盘打字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打字小能手”的比赛,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比赛看谁打字打得最多最快,通过竞争,锻炼学生的打字操作能力,让学生熟悉键盘的构造,加强指法的练习。

4.创设具有艺术感的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可能在许多人眼里枯燥无味,但是教师只要认真寻找这一学科的特点,还是会发现这门学科能够带给人美的感受。只要教师用心就一定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富有艺术感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学好知识,还能从中体味到艺术的唯美。例如,在讲授“幻灯片制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要过圣诞节了,做一个以圣诞节为主题的幻灯片的情境,学生就会找到圣诞老人、圣诞卡片、糖果、圣诞树等各种各样的精美图片,通过这一主题的操作,学生会立刻投入到制作精美PPT的过程中。

5.创设带有个性特色的创新型情境

教师除了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内容创造情境,还应当自己创新,给学生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情境开展教学。这样的创新情境具有巨大潜力和开放的色彩,任何教师都可以创设,但是只有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意义的情境才是值得借鉴和传扬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做导演,让学生扮演演员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剧,通过学生自己扮演多媒体工作人员、PPT讲解员、微软员工等角色,让学生将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展示给观众。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培养新型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抓起。希望本文的探究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含义及并购重组中文化整合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企业文化?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成功适应外部环境和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享的基本假定(schein,1985)。陈国平、景奉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人们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地共享价值观、信念态度、制度和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组织特有的传统和风尚(陈国平、景奉杰,2005)。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诺斯认为制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它表现为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组织章程;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价值标准、理想信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指产权流转过程中的运行机理。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非正式约束。它不会像企业内部各种政策制度一样通过去个人化的方式来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按照统一的规则去行为,而是促使员工自愿地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使得员工愿意从事一些超出自己角色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公认的,能够促使所有员工自愿的从事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的非正式约束。

正如以上所指,一种制度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许多企业在单独干的时候,三个部分做得都很好,表现出企业发展快、效益增长迅速、全体员工干劲十足等。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想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时候,这三个部分就做得不是都很出色了。表现为“重两头,轻中间”,也就是重视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轻视了非正式约束。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并购以后比较重视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而忽视了文化整合。许多企业认为企业并购应遵循找寻并购对象初步协商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谈判签订并购协议开展整合工作的步骤。在实施这一流程的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组织整合是指并购以后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简单说,就是人事方面的调整。一般以并购企业为主体框架,吸纳个别被并购企业的高层进入管理层。资产和财务整合目的在于使并购后企业能保证在资产和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形象,以及资产和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协调一致,从而取得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对组织、资产和财务的整合都是不错的。特别是那些跨国并购的大企业,他们在本国基本上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都有一套成熟的组织、财务章程,并购时再加上专业公司的服务,这三个部分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的漏洞的。而出现漏洞的往往就是被大部分企业所忽视的非正式约束――企业文化。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软的,可以不去考虑,或者认为被并购企业是并购对象,类似于战场上的败军俘虏,所谓“成王败寇”,理应全盘接受并购企业的一切,而不去仔细研究双方的文化差异。其实,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若没有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配合,正式约束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当下,大多数企业对于正式约束都很好的基础上,非正式约束的好坏往往就会决定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就会决定企业并购的成败。

(二)对于文化整合往往过于机械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不同于正式约束。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习惯,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规定所能实现的。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恰恰就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文化整合时选择单一,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如前所述,在并购时大部分企业多从自身出发,没有考虑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采取“一脚踢”的方式,让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文化,造成并购以后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殊不知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则、习俗形象、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等等,这些不同都是每个企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的。

(三)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忽视内在文化的真正融合,在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大多看到企业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正所谓“旧貌换新颜”,给人一种好像是企业新人新气象,要有大发展的感觉。但这些表面上的整合并不代表着双方的企业文化就真正实现了整合。企业员工可能会在这些表面上支持企业,带上企业微章、穿上企业服装、同唱企业歌曲等等,但是否会真正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就很难确定了。因此,企业并购以后,最重要的是将新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所有员工从心眼里认同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整合的核心或关键点不在于统一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在于共享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化。

(四)在我国时常出现政府出面促成企业并购而非市场,容易造成企业文化难以整合的局面。企业并购理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从实际出发进行企业整合包括文化整合。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处于政绩的考虑,纷纷主观上促成企业并购,进行所谓的“拉郎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企业处于自身实际需要通过市场作用进行整合都会产生如此大的阻碍,何况让两个没有并购意识的企业进行整合呢?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将企业通过市场作用自发并购看成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将地方政府的“拉郎配”看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会克服企业主体的一些局限性,产生一些好的效果。但体现在文化整合方面,更多的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自身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主要有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偏好、有限理性、企业知识方面的短缺,并不能克服其他因素对文化整合的约束(虽然可能会降

低一些不利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另外,这种变迁虽然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但它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而一致性原则恰是经济效率的基础。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政府出面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困难的成本因素分析

对于并购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分析,现在也存在着许多观点,有的认为是价值取向的不同,有的认为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理性主义与情义主义的冲突以及企业员工心理上的焦虑与对抗情绪强化了冲突,还有的认为是经济利益至上而轻视企业文化等等。以上这些分析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文化整合难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从成本角度对企业文化整合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对市场的替代,是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是用一个长期契约来代替一系列短期契约,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谈到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要引出两种成本――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C1)和市场上的交易成本(C2)。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取决于它们二者,当边际协调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的时候(MC1=MC2),其边界也就自然明确了。再进一步讨论到企业并购,势必涉及并购以后的一体化及并购以前的专业化的问题。当企业并购以前处于自身发展时,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专业化,而专业化会使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降低,但相应会提高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而当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一体化,一体化会使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但却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因此,企业并购以后应当权衡这两种成本,以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为原则(MinTC=C1+C2)。根据该理论,当MC1=MC2时,总成本才会达到最小,这时企业并购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现在许多企业往往看到了并购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所以多数企业是本着这一目的而进行并购的。但他们却忽视了总成本中还有一个内部协调成本。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总成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而是一味的以乐观的态度看到交易成本的减少,却将协调成本抛之脑后。我们看到的企业文化整合的困难就恰恰出在了这个地方。企业并购以后,减少了交易成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协调成本这一部分我们应分解开来进行分析。组织、资产及财务等部分,企业并购以后往往都能很好的进行整合,这也为事实所证实。对于这三个部分,企业是能够较好地做到降低内部协调成本的。难就难在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容易降低协调成本或者说由于协调企业文化的成本很高,许多企业便将其进行简单化处理以及许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将其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其实企业就是没有看到并购除了降低交易成本这一点,同样存在着权衡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使总成本达到最小的目的。企业主观上不重视,在实践中任由其发展,势必造成在工作中冲突不断。甲企业的员工看不惯乙企业的员工,而乙企业的员工同样看不惯甲企业的员工,使得内部协调成本直线上升,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第二、文化整合过于机械化。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会看到要想成功整合双方企业文化难度太大,而这个协调成本因路径依赖也确实很高。就像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两个下属发生争执,想去协调但发现不好协调,他们每个人都各持己见,领导又不想为此费神,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简单了事,但了事之后并没有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所以许多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往往简单处理。第三、重形式、轻实质。其实也可以用第二点的原因去解释,只不过企业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点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罢了。第四、政府主导而非市场所为。政府主导的行为是走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又破坏了作为经济效率基础的一致性原则。这无非就是人为的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协调成本,除此以外,也许连交易成本都不一定得到降低。

三、企业文化整合的对策――市场主导、以人为本

所谓“市场主导”,就是要发挥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基础作用。企业并购应该是市场自发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在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到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应起辅助作用,具体就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为企业的并购建言献策,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使得双方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双方企业员工在文化整合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双方员工的利益结合点为基础进行文化整合。企业并购虽然有组织、资产及财务的整合,但最重要的还是双方员工如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1、在企业真正开始并购之前,要努力研究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在哪里,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往往也看到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但缺乏前期的调查研究,只是一味地为了文化整合而文化整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不清楚问题是什么而就去解决问题,那么这道题是否有解呢?所以,前期的调查研究相当重要。

2、把握好整合的时机。企业并购肯定会造成双方文化的接触甚至冲突,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文化的正向积累和反向积累。若正向积累占主导,企业会。慢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反向积累占主导,企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时机开始文化整合,坚决树立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只要企业明确了主流文化就立即将其向纵深发展,深入员工心中。

3、灵活掌握文化整合的方式方法。现在比较常见的几种文化整合方式主要有注入式、渗透式及分离式,具体选择哪种模式要视双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海尔往往并购那些硬件尚可但管理滞后的企业。在并购时,往往选择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以海尔优秀的文化激活对方闲置的资产,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双方企业实力相当,各自文化中都包含有积极成分,就应该选择渗透式。选择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双方企业取长补短,将每个企业的优秀文化都融入到新企业中去。当双方企业独立性较强,在各自的企业文化指引下都能取得良好业绩时,应采取分离式,在文化上相对独立、避免冲突,往往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4、号召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的信念。因此,文化整合过程中需要随时倾听员工的意见,如定期召开座谈会等,以便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动态,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许多企业并购失败往往就是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状态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7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标准的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在进行调整和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创新型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开展情境教学,贴合生活实际,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与现状

在以往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少且简单,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文字教学。单纯的文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过于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庄正、严肃的教学状态会让学生感到畏惧,害怕与教师沟通,不敢向教师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二、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让学生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对于存在疑问的问题也可以跟学习小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小组内出现的集中性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2.情境教学,融入生活。课堂气氛较为压抑和紧张,会让学生感到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设置为一个具体的情境故事,如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中,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分别通过对话等方式展现故事的感彩,通过领略故事的起伏来感受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体会主人公的语言和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解释其想要葫芦而不要叶子的内心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融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小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更多创新型教学手段,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屏幕来展现青蛙坐井观天的情形,具体生动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势必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专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处理教学课件,将传统的灌输式文字教学制作成动漫、图形或者视频,让单纯文字教学手段转变为情趣化教学手段,小学生会对视频或者图像等更感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和教学方案等进行展示,按照方案的步骤进行授课,甚至会直接讲解习题答案,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W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

5.开展课外活动。要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就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开展,并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课外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定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并将活动中的实例与课文内容关联,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到语文思想的精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总结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小学生后期学习中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影响着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因此必须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合作小组分组不合理

当下许多中学老师在新课程标准下依据规定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诸如班级人数太多,致使分组中每组容量过大,当老师让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中立刻喧嚣起来,各行其是。个别学生乘机做小动作,这些都没有严格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有想法的学生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学生则七嘴八舌,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与此同时,在老师进行教学分组安排时,主要是以班级内部的成绩为标准,按考试成绩机械地进行分组调配,根本无视每个学生的性格观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二)教学合作小组分工不明,时间不够,准备不充分

教学合作小组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部分老师只是囫囵吞枣式的把将全部学生分成几组,缺乏组织协调者,造成分工极度不明确,学生完全处在混乱而不能明确目标的状态中。再加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缺乏头绪,抓不住中心问题,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更无从谈起。同时,存在相当多的老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内容练习,时间的不充裕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完全来不及深思熟虑,来不深入探讨,教师就已提问,迫使学生完全是“依样画葫芦”,“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难以取得对重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掌控。

(三)教学合作无法突出重点,难以体现新课程的素质要求

当前形势下的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只从一组中选取其中考试成绩最高的学生对课程任务要求加以概括性的回答,而简单的以该“优秀”学生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总是存在着没有顾及其他的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使得合作学习变成了“一言堂”,缺少重点和凝聚力,无法体现素质教育和合作学习的核心目标,更不能突出表现每一个学生其独有的思想认识和个性特征。让其他同学仅仅为了附和而没有真正融入进合作学习小组中去,长此以往,将对初中生的心智培养和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的建立健全造成重大影响。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课程老师要权责分明,合理分组,科学管理,行之有效

课程老师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着力通过学生多维性共同完成每一堂初中课程的学习目标,要切实加强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具体职责职责,同时进行分小组和分配任务时,将组织协调能力好的作为各组负责学生,重点针对合作学习中的任务,各方面总结报告以及时间调度等相关事宜,且应在平时对各个小组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合作交流既充满活力同时也安定有序。我列举的案例中:班级有73人,在与班主任教师的共同商讨研究下,采取了8人一组分组方法,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规章制度,积极借鉴和吸收"组间同质"原则的合理内涵。让“各小组不同成绩学生比例男女比例大体适当,并随成绩的变化而做动态调整,使各小组公平竞争。”安排好了分组问题,切实进行第二项――依据北师大版教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结合北师大教材中的具体章节进行授课。

(二)教学重结果更重过程

让每一个合作小组的成员切身感受到我们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来实践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让一切小组成员的活力竞相迸发,让教学的结果取得重大突破。在这里,笔者强调要求老师们应当注意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各项具体要求,实现全体学生素质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切身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的时效性。为此结合北师大数学教材案列,讲解初中数学正负原理,让每一个学生积极探讨,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教学过程中的唯一论和均衡论。

(三) 利用小组合作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同时学生的回答是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代表着小组的成绩。结合北师大教材的案例,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定小组成绩,这样做,就能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是大家的事,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将个人力量凝聚成团体精神。为了评价公平合理,对同一问题应由各组成绩相当的同学回答,避免组间竞争,应评比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结果带来学生对教师的异议。

第9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学;农村合作社;市场营销;结构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17-02

一、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分别看做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1]经济社会学概念最早于 1879 年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创立,后来在社会学家韦伯的关注下发展。经济社会学自出现以来几经周折。在19世纪末时曾盛极一时,随后没落。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新经济社会学。

1890―1920年是古典经济社会学时期,许多此时期的社会学家为这段辉煌的岁月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主要有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

马克思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是他确立了经济社会学中关于经济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范围。马克思通过社会背景下的分析,提出了“阶级利益”的概念,认为阶级利益产生于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之后。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经济学方法,他选择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经济和社会现象,强调利益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韦伯积极地接受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经济学思想,他把经济社会学添加到主流经济学中。他在1923年所著的《经济与社会》是经济社会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成果。韦伯在这本书中首先从个人开始讨论“经济行为”及“行为的经济取向”,然后探讨了“经济组织及其分类”、“经济的形式合理性和实际合理性”,最后分析了“政治组织”、“意识形态”和各种“国家制度”对经济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2]。齐美尔对这一方面最大的贡献是1900年出版的《货币哲学》。在这部作品中,他对现代文化中的货币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且,齐美尔还创建了各种经济类型,揭示了“挥霍者”和“守财奴”这两种经济类型的行为特征等。至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开始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复兴经济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提出社会学者应研究经济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克・格兰洛维特著名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一文发表,宣告新经济社会学的正式成立。

二、营销含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经营现状

对于营销的定义,本文采用美国营销协会(AMA)的定义:“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这一定义把营销看做沟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商业活动过程,同时兼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管理的过程对营销进行定义。更进一步来说,营销是一种观念,主要体现在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营销开始投入到商业活动中,营销观念便已经产生。通过调查也可以知道,对营销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管理者的营销观念;此外,营销也是一个需要管理的过程,与财务、技术管理不同,营销较为注重分析和策划,强调对市场的分析,并据此制定市场策略。同时,营销也是一种心理和智商的比赛,营销的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它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实质上营销就是一个关注顾客需求,并满足顾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随之发展。我国当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在于农民的自我服务与民主化经营,在并不改变的情况下,紧紧围绕着维护农民权益,符合农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家庭联产责任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权和人身的自由,正因如此,这些常年在劳动第一线的农民才可以发现在带来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出现土地分散经营和用牲畜耕地效率低的弊端。在很多对合作社社长的访谈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相似的经历,在20世纪90年代时,那时还是年轻人的他们已经开始意识机械化农业的重要性。于是,有能力的年轻人率先通过机械化发展致富,而后经验积累,在2004年合作社之风开始吹进乡村之时,他们联手其他村内大户能人创办农村那样的合作社。时至今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目前合作社的数量较多,仅在吉林省就有上万家,但规模都较小。在这些合作社中,像梨树县下属的果乡合作社那样的早已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是这些合作社在营销问题上仍存在较大限制。在200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标准的法律规范,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护。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业发展程度不同,法律只是按照全国的平均水平制定的,这一现实也就导致一些发展情况较差的农村的农民合作社无法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在对外销售方面更是得不到保障。此外,当地政府也在合作社营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合作社无法进行顺利销售,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关部门“管太多”造成的,在中国农村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行政权力对经济权利的过度侵蚀。

合作社营销,是以合作社这种比较特殊的组织形式为平台,进行顾客需要的研究和满足顾客的需要的过程。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农村小生产者的规模生产,给其带来更多的利益,让其在市场上的话语权。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较多发达国家合作社营销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合作社营销策略探究

在经济社会学视角下,人们主要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学的四个研究途径包括建构主义、功利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其中结构功能主义体现了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和和谐发展的观点。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3],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帕森斯强调,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合作社的营销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满足人的社会需求,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合作社中,对于内部结构功能的调整对于营销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合作社营销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商品,即合作社农产品的营销策略中。产品在市场营销中是最基本的因素,通过商品的交换才可以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合作社盈余的目标。在合作社营销过程中,农产品的营销策略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的初期,生产经营的产品大多是单一种类。但随着合作社发展扩大,一般合作社会经营多种商品,来保持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社员和市场的多种需要。在发展扩展产品种类的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的级别上下的浮动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作社发展高档产品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原有高档产品的冲击。

2.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

对于市场的需要进行及时的了解来调整产品的生产。例如,绿色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市场始终是一大空缺,部分农业合作社在自身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会对合作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场上已经过于饱和的产品也要进行调整减少生产。

参考文献:

[1] 富永建一.经济社会学[M].中译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