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医基本常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另外,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数据表明,在全国出版的1938种报纸中地市级报纸达到882种,占45.51%②,数量占据中国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另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地市党报社338家,共办有报纸553种,其中地市级党报376种。地市报的广告总收入和发行总收入分别突破了60亿元和30亿元。③2009年4月13日,“评论权”三字载入中国政府第一份人权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意味着评论权作为一种纯粹的表达自由被正式提升到人权高度,这对于优化评论氛围、促进评论繁荣无疑将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这应当成为地市级党报繁荣评论论坛的一个契机。
因此,目前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发展的突破口是:如何发挥地缘和主流优势,有效开发自身潜质,满足受众需求,通过更加及时、权威、深入、可信的分析解读,以及广泛的交流沟通,激活本地“观点市场”,以新闻评论的有效传播来打造媒体影响力。
地市级党报在“观点市场”构建中的优势
毋庸讳言,当前区域内的信息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市报受区域特点、体制局限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处于在区域、体制与市场竞争的夹缝中生存的困境,普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受众范围减少、发行难度加大、报纸的角逐力受到极大挑战等。但是,地市级党报在“观点市场”构建中的优势仍然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地市级党报的公信力。地市级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至关重要,其权威性、公信力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增多和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加,受众对有效信息的取舍难度也随之增加。舆论控制需要地市级党报,舆论的正确导向也需要地市级党报,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地市级党报的快速反应、理性分析,对于消除受众疑虑,引导受众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地市级党报的影响力。地市级党报的受众群主要是党政领导、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者等,这类受众往往掌握着较多社会资源,具有较高的决策话语权,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着高度、决定着地市级党报可以很好地利用受众资源,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办报会更加有的放矢。
三是地市级党报的吸引力。媒体的吸引力来源于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内容是媒体的主要竞争力,而在观点信息内容的占有上,地市级党报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权,有专业化的采写、编辑、评论及制作队伍,同时,在接近主流资讯、主流观点及价值观方面,地市级党报的优势更加明显。
抓住受众是关键
对于地市级党报,本地受众是新闻评论传播与交流的主体。信息被受众接受历来被认为是完整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终端,是实现其价值的最终环节。受众是积极的大众传播参与者,离开了受众,传播就失去了意义,传者只有传播那些符合受众实际需要的信息才会被受众接受,取得好的传播效果。④
我国的党报已经走过了七八十年的风雨征程,在发挥主功能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今天,地市级党报所面对的受众,无论其构成还是阅读的取向,较之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知识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受众接触并且获知新事物的能力和途径也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地市级党报必须抓住现今受众的特点,保持敏锐的评论思维,在实现新闻评论传播的有效服务和有效舆论导向上下工夫。
新闻评论传播的有效服务和有效舆论导向是互为依存的,有效服务是有效舆论导向的基础,有效舆论导向又反过来保证和促进有效服务的实现。在过去的很长一个时期,党报始终处于重导向轻服务的状态,在舆论导向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多年来,我们在宣传中反复强调新闻评论的正确舆论导向,然而却往往只考虑要重导向,并不去研究如何使受众接受你的导向,即注意导向的有效性。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考虑传播的有效覆盖以及受众的实际接受程度。有效舆论导向,是要通过对受众需求的有效满足,增强新闻评论的亲和力,充分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进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党和政府需要让受众知道的东西,变成受众自然而然的理解,完成新闻评论在舆论宣传中应当完成的感召力和鼓动力。
构建“观点市场”的操作策略
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所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⑤即信息被受众选择的可能性与它提供的报偿程度成正比,与人们获得它的费力程度成反比。新闻评论的传播也受这个规律支配。媒体要以方便受众接收实用、有效的信息为出发点,为受众理解并参与新闻评论的传播创造最方便的条件,做到“传务求通”。对此,地市级党报可以有以下几条思路:
评论版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报纸的特色,是指一张报纸所特有的、不同于别家报纸的色彩和风格,是报纸个性和特点的集中体现。报纸特色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地方特色。
地市级党报新闻评论版要办出特色,首先要有鲜明的地方性,即地方的特点、地方的特殊性,像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风土人情,等等。评论版面和栏目的名称、稿件选择、语言风格及编辑技巧和版式安排等方面可以做到既突出评论的特色,又体现本土文化风格,同时还反映受众的需求,版面特色明显,灵活多样,吸引本地受众的注意力。
从内容方面看,直接的体现就是评论选题的本地化。选题本地化,就是要从本地受众的需求出发,选择他们关注度比较高的论题。这在地理、心理接近两个层面上能让受众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本地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与本地受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受众对此类评论“阅读期待”也是比较迫切的,而且这也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因此,地市级党报要更多地选择与本地受众休戚相关的现实问题来评论,即使是外地新闻,地市级党报也应该更多地采用“本地化”视角的解读方法,满足本地受众的需求。特别是评论内容不能只停留在异地监督的层面,更要敢于反映和回答本地现实生活中受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敢于发表新鲜而中肯的见解,在本地舆论监督方面有所作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评论选题本地化的功效与独家新闻的功效是一样的,既能做到避免与其他报纸雷同的评论,又凸显了报纸特色。
评论形式多样化,开阔受众视野。运用评论手段传播观点信息,地市级党报应当秉承“严肃、理智、细心的探究态度,有组织地因而也是有效率地进行问题探讨”⑥,采取认真调查、核实、研究的态度,客观并理性地分析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恰当地发挥正确舆论的影响。
首先要提供“本报独家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争取受众的竞争中,地市级党报必然要在认识新闻事件本质的基础上,运用代表本报立场的各种评论形式(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通过理性的分析,发出权威的声音,甄别事实,引导舆论,为受众提供认识、理解或思考问题的路径或方法。对于评论者来说,最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激励受众理性地思考问题,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应当是地市级党报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最有力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其次要舍得拿出一定的版面,刊发“他家”言论精华,做观点信息的“集纳商”,在汇集之中显示“本报特色”。这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奈而又高明的做法。无奈在于,现今的新闻媒体数量庞大,受众对于某一个媒体的专一度与忠诚度减弱,迫使媒体必须成为内容的“集纳商”,来最大化地巩固已有的受众群,吸引潜在受众的注意力;其高明之处在于,“汇天下精华”并非只是被动的“二次传播”,一样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段或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落俗套、极富魅力,以此来“扬独家之优势”。
“发言空间”多层次,拓展受众参与面。新闻评论作为意见传播、观点交流的工具,对媒体来说,是体现媒体立场的旗帜和号角;对受众来说,是表达利益诉求,进行利益博弈的渠道和工具。同时,新闻评论还有启迪民智、澄清公理、明辨是非的思想文化价值。正因为如此,使得“具备独到认识、能超越一般受众认知水平”成为多数报纸(特别是主流报纸)言论版的选稿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评论传播与交流的高“门槛”。例如,目前活跃在一些发行量与口碑俱佳的报纸评论版的作者基本上是具有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以及具备丰富阅历感知的媒体人。他们既具表达能力,又有表达智慧。虽然社会精英的身份和其文章所体现的慎重严密使观点信息平添了一种权威性,但是这种对评论作者的选择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带来对普通受众所写的评论文章的弱势处理。这一现象在地市级报纸评论版也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员陈家兴曾撰文提醒:“如果我们要提高门槛,要求时评文章有专家的深刻、有精英的独特、有文章家的文笔,则大批的时评作者也就是公众势必就被挡在了门外。如此一来,可能使时评失去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公众的话语权可能就失去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⑦
试想,如果所有的新闻评论版面上充斥着某一个群体或某一个阶层的言论,是否有利于观点信息传播的生态平衡?这显然与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本质属性相违背。“如果一种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头等重要性的工具仅仅供少数人使用,且不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服务,那么此时,利用那种工具的少数人的自由就处在危险之中了。”⑧
诚然,由于受版面的限制,报纸不可能给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提供发言的机会。但是在观点的“精英化”与“草根化”之间,还是需要实现某种平衡的。
在具体操作中,地市级党报有条件实行评论栏目“分层”设置,即:在评论版面上既要有为专家学者开辟的“学者观点”、“学者论坛”,也要有张扬普通受众个体话语的“一家之言”、“各抒己见”和“自以为是”,还要有机动灵活的“编读往来”、“他山之石”;同时,还可以仿效网络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如:设置“论坛”,不定期地推出各种有益话题,供本地受众参与讨论;实施“报网互动”,设置“网友之声”,将本报网络版的言论内容延伸至纸媒,使观点信息传播立体化、多样化;另外,评论版面还应开辟“三言两语”评论栏目,有感即发,有疑即质,有错即批,一语中的地表明对某一问题、某一观点或某一提法的意见和态度……
特别应该注重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合理诉求,更多地设置适合他们发言的评论栏目,满足其参与评说的需求,使得社会当中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见解的受众的“声音”都得到平等的表达机会,借用《中国青年报》总编辑李学谦的话说,就是要“大嘴小嘴都说话”⑨。
注 释:
①按照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报告中对“主流媒体”提出的6条判断标准,地市级党报毫无疑问是区域性的主流媒体。见《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之三: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中国记者》,2004(1)。
②朱学文:《地市报现状与发展对策》,《新闻战线》,2009(4)。
③王贵海:《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国地市报人》,2008(12)。
④笔者曾就此问题撰文探讨,参见谢明辉《新闻评论的受众观念》,《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第45~47页。
⑤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⑥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
⑦陈家兴:《时评,让公众思考着》,《新闻记者》,2003(11)。
⑧新闻自由委员会[美](The Commission Freedom of the Press)、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⑨马少华:《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国际新闻界》,2002(3)。
一、乘车礼仪
1、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能随地吐痰,不能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能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2、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二、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
2、鞠躬礼: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西,或是边鞠躬边说与行礼无关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后应先女士后男表示尊重与能吃任何东目礼貌地注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种场合打招唿。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展p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或举行叫司的聚会,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四、公共场合礼仪
关键词:资本主义 人口压力 东西方文明
一、引 言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本相当重要的社会学著作,该书初稿在1940年和1950年分两次发表于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刊物《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表达了一个德意志帝国的公民在国家统一后迅速壮大扩张,成为继英法美等国家之后的一等强国所具有的名族自豪感,这种感情深深印刻在他所推崇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因此,有理由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做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初业已成熟的资本主义精神、秩序、发了和制度所做的一种理论总结和提供了一种新的原理解读。然而在此文发表之初就引发了强烈争论,包括马克斯•韦伯共同编辑《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的维尔纳•桑巴特就持有不同看法。随着马克斯•韦伯在学界的影响深入,再次分析讨论此书以及马克斯•韦伯其他著作中涉及到的宗教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整体社会价值观有新的意义,比如我们想要确定,资本主义在本质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作为宗教力量的新教伦理是否或者在大多程度上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东西方在1500年以后分别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以及亚细亚文明能否单独发展成功资本主义。另外本人在研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意愿与方家商榷,并愿意做更进一步的钻研。
二、马克斯•韦伯赞扬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在书籍开篇“作者导论”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原文如此)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从这一个立足点出发,笔者认为马克斯•韦伯在开初就否定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现象和生存状态是与他所欣赏的具有世界意义和普世价值的西方文明具有可以同等看待的水平,似乎只有西方社会给世界人民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模板,别人只要学习照搬就可以了,甚至于可能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西方文明和价值观遭遇种族屠杀灭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整本书籍当中,我们只看到马克斯•韦伯对欧洲移民,他所称道的新教徒开发了美洲大陆,而够小了对原著名族的掠夺和屠杀。无可否认马克斯•韦伯称赞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有物质基础和科学根据的,正如《韦伯转》作者描述的那样,马克斯•韦伯是有道理自豪的,1904年仲夏他在纽约看到了“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所以马克斯•韦伯再一次被“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所震撼。因为此时马克斯•韦伯生活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抛弃了普鲁士时代的诸侯纷争、小邦林立、俯首听认大国宰割的邦国时代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一等世界强国,所以有此种名族自豪感情有可原。然而带着这样的心态撰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们就要发现许多当今重视世界多元文化结构很不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所以笔者愿意对该书做出一些新的解读,请方家指正。
三、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中心解读
马克斯•韦伯先生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总结出的受新教伦理影响的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有如下一些:1、“职业责任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的重要特征;而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基础。”2、“只要干得合法,赚钱就是职业美德和能力的结果与表现”,这里可以比较孔子教导弟子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用之有度”;3、该书第19-22页大段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最后断言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主义秩序出现之前就出现了。而本杰明•富兰克林总结的美国人具有的那种精神无非就是:禁酒、默言、有序、坚定、借鉴、勤勉、诚挚、公正、节制、干净、宁静、贞洁和谦逊。死还没有对屠戮原著居民的忏悔,其他思想家则从完全不同的角度阐释所谓“美国精神”:“在美国,清教精神沦落为一种执拗的小镇精神,只讲究所谓的图面。而世俗霍布斯注意滋养了现代性的主要动机------对无限制经验的贪求;乃至于“追求赋予的冲动取代了禁欲苦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淹没了天职召唤。”
因此我们能否做这样的假设和推断,第一、新教伦理是否一定催生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没有新教徒侵润的国家和地区从无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第二、新教伦理或资本主义精神一定优于其他民族或宗教精神乃至于可以对秉承其他人类文化遗产的所谓“异教徒”给以彻底铲除甚至肉体消灭,是全世界人类俯伏与《圣经》的教导之下?第三、如果马克斯•韦伯足够长寿,当他看到了他推崇的资本主义精神哺育下的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出经济大萧条和随后的希特勒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会作何感想?
仔细分析上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充分条件,即新教伦理一定催生资本主义精神,或者马克斯•韦伯自己肯定的那种资本主义精神,实际上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已经断言“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注意秩序出现之前就出现了”。我们也知道宗教改革之前,鄂州的强国如荷兰、西班牙以及地中海沿岸贸易频繁,充分展现了即将统治世界经济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活动能力,而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新教徒!更遑论新教伦理!
第二个命题则是必要条件,即使没有新教伦理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也就是不会有马克斯•韦伯先生惊叹的“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那么几乎与卑斯麦统一德国听一时期,通过明治维新而与西方列强争雄的东亚国家日本又是怎样的情况?日本自然是“衣冠唐制度,礼义汉文化”属于儒家文化圈,没有新教伦理侵润的撮尔岛国也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精神和制度,呢么马克斯•韦伯先生如何解释?至少我们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得不到解释,至于后来马克思•韦伯先生后来不曾看到的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实体腾飞就不必说了。从此也看到没有新教伦理侵润照样可以有资本主义精神和秩序,如果更仔细地研究东南亚华侨拓殖开发的种植园经济,仿佛可以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经济模式相比拟。
至于第三个命题是后来灾难性的事例,资本主义学者都有补充性的说明,至少对于某些坚信资本主义市场放任自由竞争的理论家们是个惊醒;至于更有其甚的希特勒叫嚣优势民族至上论,是否得自于马克斯•韦伯先生的影响,我们难于落实,姑且放在一边。至少从有良心的学着看,马克斯•韦伯不会同意希特勒对犹太诸民族做有理论准备的计划新屠杀;而我们知道那些新教徒的学说很多来自他们反叛过的宗教版《圣经》,而《圣经》可是古代以色列人用希伯来语撰写的犹太民族血泪奋斗历史。当然,里面以上帝正义的名义下动辄灭绝一个城邦,动动手指头就要灭杀一些所谓异教徒的描述他们是不会在教堂传道布教的时候做讲道的引用。
四、对中国没有原发产生资本主义的反思
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与欧洲对比的时候,即深深被丰富灿烂、历史悠久的黄河长江农耕文明所吸引,又怀着一种莫名的惊诧何以中国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没有产生出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而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法国人伏尔泰研究各国历史进程和科技演变,也有同样的疑问;当代著名的美国汉学家马克•伊文(Mark Elvin)则在专著《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 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给出了“高水平陷阱”的诠释;后来不少学者又从中国科举选拔制度在明清两代走入束缚人类思想的角度给与了多重解读。限于篇幅笔者不在此处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如果马克斯•韦伯只想表明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仅仅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尝试性的假说提出来,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后来的制度法律作为欧洲长期孕育发生的一个十分复杂历史过程来看,新教伦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过分对这一作用的夸大则是有待商榷,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试着做如下的陈述:任何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过程,都是现实与意识的统一。清教徒的宗教、契约与法律观念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同样也概莫能外,从此演变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只有立足于清教徒当时的现实处境,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相应观念的形成与变迁;同样,资本主义精神的许多优秀品质在各民族的传统中多有体现。恰好是欧洲某个阶层的生存空间和权利诉求在宗教改革之后不能在自己地域上得到满足,随着人口压力增加和财富欲望的不断追求,他们随着远航的帆船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个征服世界、体现所谓“主的意志”过程中,一直以宗教作为理论支持并逐渐成为主导世界的力量就是马克斯•韦伯所称颂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很幸运的是他没有看到后来的经济大萧条和希特勒崛起……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结构的推广
此题函数y=x+■(x>0)的结构特点是一个正数与其倒数和的形式,由于它的积是常数1,因此符合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对此结构我们下面逐步的推广。
(1)对项的系数一般化推广:将这两个系数变为非“1”系数,函数解析式为y=ax+■(a>0,b>0,x>0),则y=ax+■≥2■=2■,即当且仅当x=■时,函数取得最小值2■。
(2)对项中字母x一般化推广:在(1)的基础上,还可将上述结构中的x推广为关于x的代数式,且对此代数式符号不做限制,即函数y=af(x)+■(a,b同号),此种结构出现在各类题型中的频率较大。
(3)对系数与字母做一般化推广:在(2)的基础上将结构中f(x)推广为任何一个代数式,即如果不考虑项的系数,那么此结构可理解为:含有未知数的两项具有相对意义上的“倒数”关系,则相关的问题可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解决。
二、结构的应用
1.求函数的值域
例1 设函数f(x)=4x+■-1(x<0),则f(x)的()。
A.最大值-13 B.最小值-13
C.最大值-11 D.最小值-11
分析:由于x<0,因此函数中含有未知数的两项为负,因此须先将它们变为正值,然后再利用均值定理进行解答。
解:因为x<0,所以-4x>0,-■>0,于是f(x)=
-[(-4x)+(-■)]-1≤-2■-1=-13,即f(x)有最大值-5,当且仅当-x=-4x,即x=-2时取“=”,故选A。
点评:本题函数解析式具有推广(1)的结构,但须注意到两项的符号为负,因此必须首先将两项转化为正项。一般地,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须注意三个条件:(1)“一正”,即项项为正;(2)“二定”,即两项之积(或和)为定值;(3)“三等”,项项相等。
2.解决恒成立问题
例2 当x>1时,不等式x+■≥a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2] B.[2,+∞)
C.[3,+∞) D.(-∞,3]
分析:将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a≤x+■的最小值,因此转化为求x+■的最小值,而此最小值可添减项转化为上述结构进行解答。
解:不等式x+■≥a恒成立等价于a≤x+■的最小值,
由于x>1,所以x-1>0,则x+■=x-1+■+1≥
2■+1≥3,
当且仅当x-1=■,即x=2时,x+■的最小值为3,故a≤3,故选D。
点评:本题虽然是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过转化实质是求函数的值域问题,而求函数的值域时,通过添项和减项就变了推广(2)的结构。
3.解决恒成立问题
例3 已知x>y>0,xy=1,求证:■≥2■。
分析:由于条件中xy=1,而在(x-y)2的展开式中含有xy,因此可考虑对分子配方,然后裂项,通过求最值来达到证明的目的。
证明:x>y>0,x-y>0,又xy=1,
■=■=(x-y)+■≥2■=2■。
即■≥2■。
点评:本题解答对不等式左边变形是关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条件配方变形,二是对分式的裂项处理。在完成了上面两步后,左边的结构就具备推广(3)中的结构,由此不等式得证。
例4 已知a>b>c,且■+■≥■恒成立,求实数m的最大值。
分析:先将所给不等式变形,把实数m分离出来,再加以适当变形,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使不等式恒成立。
一、资本市场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市场到多层次市场,在市场主体、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
1.市场主体规模与结构
2010年我国有证券公司106家,基金公司62家,A股期末账户150798830户(2010年11月数)。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106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97万亿元,净资产为5663.59亿元、净资本为4319.28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1866.29亿元。我国有基金公司62家,基金资产净值2.48万亿元。A股账户中个人账户150223774户,占99.62%,机构账户474854户,占0.31%。
2.市场规模和结构
我国资本市场是包含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等在内的多层次市场。股票市场又有A股市场和B股市场,A股市场又分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等市场。从资本市场工具来看,我国主要的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和基金这些金融产品。
(1)股票市场
从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场价值来看,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突破了2000家,到2010年12月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达2063家,上市股票2149只,其中上市A股2041只。1990年-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数量以每年32%的增速在增加。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305155亿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达到了191109亿元。从市场交易规模来看,A股交易额从1990年的0.01017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542512.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3%。放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201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的市值和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二,而且从长期来看,这个位置是比较稳定的。
股市结构方面,我国目前主要包括A股市场和B股市场,不论是从市场公司家数、上市股票数量、股票市值还是交易额等方面看,A股都占据绝对优势。A股市场已经包括了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
(2)债券市场
20年间债券市场获得了巨大发展,交易品种不断丰富,目前包括下面这些: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央票、短融、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可转债和可分离转债存债。交易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从发行量看,债券市场的发行量从1990年的347.3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93484.85亿元,20年间增长了169倍,复合增长率为32.3%。从交易量看,债券市场的交易量从1993年的21.6亿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636310.7亿元,17年间增长了29478.6倍,复合增长率为83.2%。
从债券市场结构来看,按照发行量来看,由于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繁性,债券市场中央票发行量最大,占据了发行额的45%。按照交易量来看,金融债的流动性较好,金融债交易量占全部债券交易量的35%。从交易场所来看,我国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自1998年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交易后,银行间市场迅速超越交易所市场,目前,银行间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基金
1998年到2010年,我国基金资产从103.6亿元增加到了24843.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7.9%。
基金结构构成上,从基金形式来看,逐渐由封闭式基金为主变成以开放式基金为主。从投资对象来看,我国股票型基金一直占绝对优势,接近全部基金的一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一共有730只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其他基金分别占46%,23%,13%,6%和12%。基金资产净值达到了2.48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和其他基金分别占49%,30%,5%,6%和10%。
二、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意义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市场化过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资本市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完整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且,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还通过促进市场微观主体培育、价格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和市场的对外开放等途径促进了我国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作出了重大的制度贡献。
1.在微观主体培育方面,资本市场发展加强了企业的市场意识、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经过20年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现在已经具有相当规模。2010年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加起来突破了2000家,2010年上市公司达到了2063家,上市公司数量约占股份制公司的六分之一。1990年-2010年期间,上市公司的数量以每年32%的增速在增加。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已经突破了500家,2010年年10月创业板启动,2010年全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达117家。从市场公司的市场价值来看,其增长更为迅速,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了305155亿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达到了191109亿元。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是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我国股票市值占GDP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这一比例为77%,最高时达到了151%(2007年)。
资本市场发展从压力和动力两方面促进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是硬约束,促使上市公司增强市场意识、尊重市场规则、提升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又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各种制度安排和运作平台,有助于企业自主决策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目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微观主体建设的促进作用包括如下几点:首先,公司要上市,就要进行股份制改造,还要符合上市的各种信息披露的要求,这使得企业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第二,上市后,上市公司处在风尖浪口,要直接面对市场的监督和检验,需要面对停牌、退市等压力。在这些无时不在的优胜劣汰的压力下,企业养成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市场中锻炼出了竞争能力。第三,资本市场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创新的、高效的股权交易场所和交易工具,有利于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做大做强。如2010年平安银行并购深圳发展银行这一涉及到交易额近300亿元并购,其中90%是以股权来进行对价交易。第四,资本市场在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70%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但是它们很难从银行中筹集到大量资金,于是就需要资本市场尤其是创业板为对这些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实际中资本市场也在努力承担这一重任。2010年创业板启动,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和资本运作平台。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的许多高新科技公司借助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平台融资,培育了核心竞争力。
资本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从很多方面看它们都是我国经济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能量的部分,为国家、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市场微观主体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2.价格体系完善方面,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了价格体系的完善和定价机制的改进
价格机制是市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市场定价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价格是一个体系,包括商品价格、要素价格等各种价格,这些价格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价格体系中有些价格是固定的,或者是由政府高度管制的,有些价格是市场化的,那么,市场行为主体就很难进行市场化定价,就会出现价格扭曲。
改革开放30年后,我国的商品定价已基本市场化了,但要素定价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尤其是资产定价、资金定价,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资产定价和资金定价的市场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资产定价
资本市场上,人们越来越多的采用市盈率、市净率等办法,参照市场行情对股票(资产)进行估值,也就是说资产的定价越来越市场化了。不论是一级市场上的新股发行还是二级市场上的股票转让和买卖,投资者会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前景、经营风险、盈利潜力各种因素对企业加以估值。当然,由于上市审批制导致了股票资源和新股资源的稀缺性,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出现股价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现象,如2011年1月中多只新股的高溢价发行,导致大面积破发。资本市场在资产定价中的失灵其根源在于资本市场的市场化不够,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包括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在内的市场化改革。
虽然资本市场在资产定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其对推动资产定价市场化的重要意义。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重要阶段,将出现大规模资产重组。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机制的改进将有利于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更好地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2)资金定价
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四大行业和财务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2010年我国金融行业总资产规模突破一百万亿。其中,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四大行业的资产合计就达到了105亿元,突破百万亿元的关口:银行业总资产为95.23万亿元(2010年11月数),保险业总资产为2.48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1.97万亿元,基金业资产净值为5.00万亿元。在金融四大行业中,银行业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其总资产占四大金融行业总资产的91%,证券公司占比1.9%,基金业资产占比2.4%,证券和基金二者合计的资本市场的比重大约是4%。
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社会融资提供了股票、票据、债券等各种直接融资融资工具,使得融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虽然,从金融体系资产结构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还显得单薄,但从融资结构来看,资本市场已经对资金的配置、资金的定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其话语权正逐步增加。2010年资本市场的筹资突破1万亿,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10393.1亿元,扣除各种发行费用,实际募集资金10117.5亿元。股市筹集资金相当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13%。2010年各类企业(公司)在债券市场上通过发行债券融资31252.95亿元,是1992年5亿元的6251倍,1992年-2010年期间债券融资资金的年增长率达到了62.5%。2010年债市筹集资金相当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39%。股市债市筹集的资金相对于人民币新增贷款的一半以上了。也就是说,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大约占到了融资总量的三分之一。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资金定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资金价格确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一方面,由于资本市场上资金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于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推动了我国资金定价的市场化即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上,企业债、金融债、商业票据等工具的交易已全部实行市场定价,对价格不再设任何限制,只是在债券发行中,我国规定企业债发债时债券利息不能高于同期限储蓄利率的40%。随着各种票据、公司类债券的发展,特别是OTC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很多企业,特别是优质的企业,可以选择发行票据和企业债来融资,企业融资的成本受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在不断下降,资金价格更加市场化。另一方面,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是作为替代性金融工具出现的,证券市场发展了,资金融通对银行体系的依赖性就降低了,为银行这一直接融资体系的资金定价改革提供了空间和可能,同时也对银行体系利率市场化形成压力,从而推进直接融资体系的利率市场化。
3.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方面:资本市场发展推进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是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目标和基本特征的。只有采用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手段、宏观经济传导途径,才能有效传导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而且不对微观行为主体行为造成大的干扰、甚至隔段和冲击,从而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微观主体行为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宏观调控目的与市场微观主体利益的统一协调。
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固定收益类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调控)体系逐步从行政管制的直接调控向综合运用市场化调控手段的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标志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1998年1月1日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控制,1998年5月26日我国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恢复交易。此后,依托稳步快速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到2010年间,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增加了20.6倍,年增长率为35.9%,大大超过了同时期我国M2的18.5%增速。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供应量调整的力度在增加,影响程度在加强。
一、一种“生本”意识的发展模式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是新课程标准的最重要亮点之一。它一反过去应试教育中的满堂导、满堂灌、满堂乱,是“生本”理念的觉醒。“基础+特长”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生本”性,真正重视了学生的发展,一切教学行为的着眼点都在“生本”上。教师教案编写,方法策略选择,主导行为定位,学生特长诱发和训练等,无不体现了“生本”意识,无不渗透着“发展”理念。其实,学生体育训练项目的选择、体育素养的培养,既要有共性,即体质训练和体育素养的夯实,也要有极具个性发展的空间和项目。这“基础+特长”模式,就是最好的诠释。
二、一种有优势、可控性的发展模式
“基础+特长”体现了两个重视:重视个体、重视发展,它避免了学生体育训练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弊端,以个体发展为定位,挖掘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特长,这也是这种模式的优势所在,它的发展优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喜好和特长,在学生自愿、自觉进行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掌握一门可以自由运用的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做准备。
2.差异性发展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每一个个体对待同一种运动,会存在着体质、喜好、潜质、能力、效果、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的差异,过去的“共性”教育很显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百花齐放,各显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学生按自己的喜好发展、按自己的特长发展、按自己的意志品质发展,才是最长远的、最切实际的发展。差异性发展是最人性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发展。
3.优势特长发展
个体与个体间存在着差异,个体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如,对体育运动而言,身材高肥者,难以完成小而巧的动作项目;体质单薄者,又局限于高强度训练。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动作项目或特长。“基础+特长”模式就能充分发掘每一个个体的优势和特长,引导学生做长期的专项训练,促使其可持续发展。
4.全面可控的发展
当然,对于学生特长发展,也不能放任自流,再好的教育,再好的模式,也要符合“控制论”原理。我校的做法,一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特长的项目。二是根据我校教师的专长,合理设置学生特长发展项目。三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合理安排学生特长项目的选择,考虑到我校现有体育器材的数量,所以在学生特长项目选择上适当进行控制。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特长培养计划,做到认真制定和实施计划,发挥教师的专长,培养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资本主义 人口压力 东西方文明
一、引 言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本相当重要的社会学着作,该书初稿在1940年和1950年分两次发表于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刊物《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表达了一个德意志帝国的公民在国家统一后迅速壮大扩张,成为继英法美等国家之后的一等强国所具有的名族自豪感,这种感情深深印刻在他所推崇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因此,有理由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做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初业已成熟的资本主义精神、秩序、发了和制度所做的一种理论总结和提供了一种新的原理解读。然而在此文发表之初就引发了强烈争论,包括马克斯•韦伯共同编辑《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的维尔纳•桑巴特就持有不同看法。随着马克斯•韦伯在学界的影响深入,再次分析讨论此书以及马克斯•韦伯其他着作中涉及到的宗教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整体社会价值观有新的意义,比如我们想要确定,资本主义在本质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作为宗教力量的新教伦理是否或者在大多程度上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东西方在1500年以后分别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以及亚细亚文明能否单独发展成功资本主义。另外本人在研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意愿与方家商榷,并愿意做更进一步的钻研。
二、马克斯•韦伯赞扬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在书籍开篇“作者导论”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原文如此)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从这一个立足点出发,笔者认为马克斯•韦伯在开初就否定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现象和生存状态是与他所欣赏的具有世界意义和普世价值的西方文明具有可以同等看待的水平,似乎只有西方社会给世界人民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模板,别人只要学习照搬就可以了,甚至于可能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西方文明和价值观遭遇种族屠杀灭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整本书籍当中,我们只看到马克斯•韦伯对欧洲移民,他所称道的新教徒开发了美洲大陆,而够小了对原着名族的掠夺和屠杀。无可否认马克斯•韦伯称赞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有物质基础和科学根据的,正如《韦伯转》作者描述的那样,马克斯•韦伯是有道理自豪的,1904年仲夏他在纽约看到了“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所以马克斯•韦伯再一次被“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所震撼。因为此时马克斯•韦伯生活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抛弃了普鲁士时代的诸侯纷争、小邦林立、俯首听认大国宰割的邦国时代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一等世界强国,所以有此种名族自豪感情有可原。然而带着这样的心态撰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们就要发现许多当今重视世界多元文化结构很不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所以笔者愿意对该书做出一些新的解读,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油;活塞;放水
管乐器是一种唇簧气鸣的乐器。在日常的乐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有演奏者由于缺乏乐器的保养常识,因此给乐器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坏,所以管乐器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尤为关键。一支优秀的管乐演奏团体不只是他们的演奏水平。能够科学合理的保养好乐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铜管乐的使用与保养
使用铜管乐器时必须仔细,因为铜管乐器极易磕碰损坏。乐器从盒内取出时要先取乐器再取号嘴,放入盒中时先放号嘴再放回乐器。
次中音号、上低音号、大号等较重的铜管乐器从盒内取出时或从低处拿起时,应该手握住乐器的大身或大弯处。不要拿乐器的附管处,因为乐器自身较重,拿附管等细小管处容易造成乐器脱焊或变形。随身携带这几种乐器行进时要号口向上抱而行,从而减少磕碰。
使用长号时要注意前方留有充份的伸缩管演奏空间。乐队演奏或个人练习休息时一定要把乐器放回盒内,时刻小心保护伸缩管,如果不小心碰到伸缩管应马上去修理,这样才不会影响演奏。
各种铜管乐器的总调音管和一、二、三附管都要定期涂抹乐器伸缩管油或凡士林油,防止号管锈蚀影响调音。号键的机械连接部要经常上油,以防号键不灵活。立式活塞的铜管乐器可用水冲洗活塞部分,但是不能用开水,因为有些机件是塑料制品,拆卸或安装活塞时要注意对正活塞星芯键后再轻轻放入,不要用力使芯键受损。旋转式活塞的铜管乐器不要轻易拆卸,要请乐器修理师或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修理,以避免由于安装不准确而影响使用。
几乎所有的唇簧气鸣乐器(圆号以外),几乎都有装置专门排放口水,也就是水门。水门上的螺丝和弹簧非常容易生锈,使用者在使用前最好涂些油剂制品防锈。出水孔是单独焊上去的。往孔里涂抹一点油剂制品既可以防止口水直接侵蚀焊点,又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演奏完的乐器在装盒前一定要放干净管径内的水。
乐器种类不同,部位不同,所用的号油也不同。为避免初学者用油时混乱,两种油大家一定要区分开使用。长号油是一种仅限于长号的伸缩管使用的膏状油剂。其他乐器中的调音附加管不可以使用。活塞油则是一种专门用来给立式活塞的油剂。因为这种油剂可以溶于水,所以专业管乐演奏者习惯管它叫做水质油。这种油剂绝对不可以在机械转动键中使用。如果不小心在木管乐器的键轴中使用的话,则很容易锈蚀,大家在使用时一定留心注意。
乐器的表面要注意保护,要及时用软布将污物擦净,要防止用硬器刮划乐器的表面。
旋转活塞的软木档不要沾油,点机油时注意量不能太大,更不能让乐器盖垫沾上油。橡胶制品的活塞档尤其怕油的浸蚀。
铜管乐器的号嘴很容易由于掉地上受到损坏,要小心安放。每种乐器都有好几种不同的型号,乐器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嘴唇条件和习惯选用。一般的来说,碗口越浅的越好上高音,碗口深的号嘴声音柔和。号嘴一定要细心保管如发现号嘴接插部份分摔变形了要及时复原,因为变形就插不到位了,影响演奏。但一定注意不要用力把号嘴拍进去,号嘴变形插入后拔不出来了。所以号嘴一定要妥善保管,避免碰撞。拔取号嘴同时也是需要巧劲需要专门的工具,最好不要自行拔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损坏。号嘴变形必须请专业乐器修理师用工具把号嘴复原。
乐器接口处软木涂一点油类制剂,一般可用医用的凡士林膏。即可避免浸泡积水的烦恼,又可以装卸方便。
二、木管乐的使用与保养
使用乐器时,先把乐器盒子放在平的地方在取出乐器,因为各种木管乐器都是分开摆放在盒子内,所以千万不可以将盒子立着打开,以防散落或磕碰。组合安装时双手不可用力过大,不要挤压键子,要以左右旋转的方式慢慢向里推进,并注意口键对整齐。
如果是新乐器,接口软木比较紧的情况下最好在组装前涂些软木专用的油和蜡,不要涂抹类似机油这一类腐蚀力大的油类,因为软木膨胀了之后不好拔出,比如新的巴松管安装和分解时就尤其明显,并且软木浸油也容易脱落。乐器使用者在演奏之后,一定要将膛擦拭干净再放入乐器盒内。目前萨克斯管的刷子是存放在管膛内部的,所以擦拭干净乐器之后,要把刷子晾干,等到用手摸试确保刷子干了以后再放入管膛内。擦拭乐器表面要用吸水力强的软布,像丝绸这一类不吸水的布料不建议使用。要养成好习惯每次演奏之后擦干净手触摸过的主体和键子,以防手出汗服饰乐器表面,尤其是手愿意出汗的演奏者更要仔细擦拭乐器。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留心不要被钥匙扣等挂件划伤乐器的表面。
关键词:合同市场 内生 社会化联合计划
一般地,人是有意识的动物,计划就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或者说,自发性必将向计划性发展,自发性只是人类意识和计划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这意味着,从长远看,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它的盲目自发的市场调节--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具有过渡性质。总的来看,人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是有目的的,计划性是其基本特征。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将得到新的启发。例如,我们就会发现,自发调节的商品市场经济(经典的市场经济)在人类上原来是很短暂的现象,它不过是从经济向社会化计划经济发展的中介或过程。商品市场关系的确与私有制有着内在联系,因此,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向社会联合计划经济的转变,私有制和商品价值关系也日益解体,出现了一种超越商品经济的“订货经济”。等等。
一、市场既是经济调节机制,也是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
过去,人们是将计划看作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市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在,人们普遍同意计划和市场不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即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的看法。但我仍然认为,这个并未就此简单地解决了。一般来说,计划指主体的有意识的控制,而市场是一种自发调节,反映了有关主体的不自觉状态。从这一点来看,在有限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一种计划经济。但是,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和奴隶、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中的计划其实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前者的计划是直接地反映了所有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而后者的计划实际上只反映了少数统治者的意志和行动。另外,自然经济中的计划控制的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并不把它看作是一种计划经济,通常所说的计划经济是指现代国家的计划控制。尽管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至今的国家计划仍然还只是少数人的意志的直接体现,虽说大多数普通市场主体的意见也可以供少数人作决策时,但决策者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主动权在少数人手里,广大市场主体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计划决策者。这就是说,与原始社会相类似的能够直接体现所有人的共同意志的计划还没有出现过。这也意味着,国家计划经济中包含着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依附关系。所以,我认为,传统国家计划是封建关系的现代形式,即使是国有制基础上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如果它在社会生活中直接居统治地位,也难免演变成一种封建性的“特权所有制”(孙冶方语)和“计划统治”。
以卖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虽然每个生产者是自主决策的,但在生产者不能把握产品能否卖出去的情况下,就只能听凭客观经济的摆布,即由市场调节。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以物为中介,直接依附关系不存在了,与经济分离了,人在形式上自由了,市场无疑反映了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形式。从这一角度看,市场是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形式。
由此观之,经典的计划经济和经典的市场经济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性质和类型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自上而下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直接的依附关系,则后者是自下而上的调节方式,也决定了一种平等的自由联合关系,计划与市场具有经济制度的含义。
但是,计划和市场本身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历史发生学上看,分工-商品生产-私有制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互动链条。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生产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分工的发展,从而使原始共同体日益解体,私有制得以产生和发展,最终则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大分工和彻底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出现。从这一点看,如果我们不是表面地、错误地将私有制看作仅仅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而是将它的本质看作是复杂的生产关系体系的话,那么,就应该看到传统商品市场与私有制、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是有内在联系的,更具体地说,私有制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商品市场经济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发达体系。
可以这样认为,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市场意味着某种平等关系的建立,而从具体的意义上来看,作为经典市场经济的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本质上所包含的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资本在市场中追逐获得平均利润,而资产阶级的国家则维护着这种私有制——资本的共同利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在所有的劳动者(他们同时也是所有者)之间建立平等协作关系。由此看来,市场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调节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比所有制更为基本的制度形式,它反映了一种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关系。我们不难看到,现代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经典的市场经济。如现代市场经济中,按合同组织生产,各行各业的主要垄断者发展了新型的资本联合关系,实际上从市场中已内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化联合计划”[1],从市场角度看,这也可看成是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它更大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抵御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作用,为生产力和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二、市场的化计划性突出表现为订货系统日益发达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再未出现大的危机,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出现了超越传统商品市场调节的新型计划控制的结果,这种新型计划是以众多的自主联合决策为基础的,我称之为“社会联合计划”。我们知道,经典的商品生产中,一般是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产品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是资源导向型。早期阶段基本上是卖方市场,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的风险就日益增加了,于是,资源导向型的经典商品生产出现了危机。最终,危机迫使厂商改变生产经营策略,一开始就将需求和市场放到战略高度来考虑,生产程序变成了先“跑市场”,签订各种合同,再根据市场和订货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和决定进一步的新选项目、投资和资源开发活动。所以,现代市场是市场导向的。例如,宝钢的生产计划95% 以上都有合同和销售方向,而且生产组织的节奏由过去的半年一次订货、按季度考核合同,缩短为双月订货,按月组织生产,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称之为经济合同化[2]。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2000年“五一”节都放长假,促进“假日经济”,扩大内需。一开始,全国各大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忙煞苦煞也乐煞。而“国庆”节也放长假,各旅行和旅游景区作好了接待的充分准备,却出现了人丁稀少,又急煞了旅行社和景区。原因是人们的预期国庆节也火爆,许多人不堪忍受拥挤的旅行之苦,放弃了凑热闹赶假期旅游的计划。这也说明企业缺乏市场调研凭主观经验决策的不可靠,是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的。不得已,国家旅游局决定出面搞一个信息预报系统。同时坦言,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最终来说,还得靠企业自己把工作做到家。
在发达国家,企业往往有很完善的服务,如某一位游客什么时间,什么路线,乘哪一次车转哪一次车,在哪里住,逗留多久,甚至住哪一间房和在坐哪一个座吃饭等等一些细节,都是预订好了的,这样客人能得到周到和方便的服务。因此,服务产品也具有“订货生产”的形式了。
再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到实际货物的所有权转让,而是转让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它被看成是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但我认为,期货交易远不只是转移风险,而且降低风险。因为标准化合同的交易过程也是参加交易的众多厂商在共同修改和调整它们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它们的复杂关系的过程,而国民经济计划也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相应地得到合理的修改和调整。表面上看,宏观计划的这种调整过程是自发的、盲目的,但又是在共同决策,在进行模拟,则具有事先的预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如果限制投机者的参与,期货交易降低风险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对于个别厂商来说,在商品价格变动时做套期保值交易(对冲交易),平衡价格偏差和转移价格风险。生产者能通过期货市场稳定其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而就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在期货市场交易中,所有的交易价格都是由买卖双方公开竞价来决定的,而且所有交易者皆有同等机会在其现有的供给或需求的情况下,以其认为最适当的价格来成交。因此期货交易反映出许多买卖双方对、三个月或一年,甚至一年以后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综合观点,也反映了一种真正社会化的计划调节过程。从世界范围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利用期货市场作套期保值的生产者的收入比不这样做的人更稳定。他们既不获得最高利润,也不获得最低利润。期货市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使他们能减少销售成本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从宏观上看,则是整个经济体系更加有序和平稳,有利于避免破坏性的严重经济波动和危机。
三、企业成为社会化计划的基本主体与合同市场
从经济计划本身来看,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原来,国民经济计划,即所谓总量平衡、比例、结构、协调发展等等,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劳动者和企业的存在物,而是存在于众多劳动者和企业相互之间复杂的联系总和之中,而一当他或他们进行相互谈判、协商并联合作出决策并以合同的形式将其合作关系正式确定下来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相应落实下来了。而这样的计划,显然能更快、更全面和更真实地收集到各种经济信息,作出的联合计划也更能兼顾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和特殊利益,并且也更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的联合计划。这意味着,在经济合同化的发展中,众多的企业日益成了经济计划的主体,而且,市场本身(一切经济主体互为市场,这是大市场;而作为专门场所的市场则可称之为小市场)日益成了众多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协调、签订和修改合同的场所,在这里,期货市场则可看作是企业相互交换合同从而调整经济计划的场所、体制。由此可见,现代市场经济已发展成为一种以众多企业的自主决策为基础的、通过面向市场的经济合同来实现的新型社会联合计划。
显然,经济合同化的程度也就是生产直接社会化的程度,也是经济计划化的程度,我们应该转变“计划观”。传统的计划观是以传统的国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的唯一主体是国家,计划的方式和过程是由国家计划部门收集各种经济信息进行处理后再自上而下作出统一安排。这种计划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条件下,应该说不至于出现严重问题,在一定时期,甚至它能集中调度有限的宝贵资源而发挥出最佳效率。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其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了。因为这种统一计划难以很好兼顾、协调不同劳动者和不同企业之间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特殊要求和利益,国家计划就难免逐渐变成脱离复杂多样的客观经济联系的主观命令。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后,国家直接干预企业的领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真要搞好国民经济计划,就不能单靠国家,还要依靠广大的劳动者和企业。因此,传统的计划观和计划方式就不适应了,而要树立新的计划观和采用新的计划方式,这种新的计划观以劳动者(联合劳动者)和企业(劳动者最基本的自主联合体形式)为重要的计划主体,把劳动者、企业相互之间直接的协商、谈判和合作看作制定计划的过程,把他们或它们相互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总和看作计划的基本形式和计划的落实,而把交换合同的期货市场等看作是社划的调整过程与机制。特别是,当我们最终确立以非国有化的公有制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时[3],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以社会化企业为主体的计划观。
为方便广大劳动者和企业作为联合主体共同制定联合计划,就必须为他们直接面对面进行协商、谈判、签订合同和制定各自开放性的企业计划创造条件。我认为,一是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从长远来看,这上点是极为重要的,是经济信息化的必然;二是设置专门场所,全面建立一种合同市场[4] ——众多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共同制定社会联合计划的市场体系。近年层出不穷的各种形式的“洽谈会”、“博览会”和所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这节那节”,均可看作是合同市场的初级形态或雏形,相当于合同“集市”,大多存在着自发性,位置不固定,开放时间短和周期长(大多一年一次,只有短短几天)等局限性,远远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互选择和优选直接发展合作关系的需要。因此,今后国家要进行干预和加强管理,不仅要统一规划和布局,好好选育一些条件好的“会”、“节”开辟为位置固定、长期开放的合同市场;而且,要尽快建成包括不同等级层次和不同专业分工特点的合同市场体系,为计划转型提供条件。同时,国家对企业等经济主体所签订的合同可以进行规范管理,例如,可硬性要求企业有占多大比例的产供销等方面的合同才允许组织重大项目的投资开发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可责令暂停生产经营或转产等。在此,国家的直接干预是明确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是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是否达标。当然,不同部门、行业和生产的特点的企业,应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标准。
如果这种合同市场是一种合同生产市场的话,那么期货、期权市场可看作合同交易市场。
我们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正向社会联合的新型计划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趋向,才能自觉地建立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系或以市场联合计划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型计划经济体系。我认为,这种联合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主体和基础,其中,大公司对市场的控制是一个核心,抓起来的国有企业那一块,则基本上仍可在传统计划系统范围内操作,它将是计划的次要部分。在上面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计划,它是真正全局性的战略计划。实际上,大量的中小企业、垄断性大企业、国有企业和国家四类主体是各有其活动范围和适应范围,各司其职,则较好的维护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四、化计划(订货市场经济)中的文品生产、价值淡化和市场化
由于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的,人与人之间直接协作关系也就得到发展,于是,反映人与人之间间接协作关系的传统商品价值关系也必然出现消解的趋势和因素,新的生产关系则日益发展起来,不过它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中的那种产品生产,也不是传统市场经济中的那种经济商品。
在这种订货生产形式中,价值形式或价格的经典含义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只具有计量各种直接劳动的作用和性质,特别是日益重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它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对其贡献仍需用价值或价格来衡量,这实际上是一种预期价值[5]。企业活动不仅是一种产品的交易,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传播和知识创新活动(内生增长更强调这一点),表达出人的感情、企业的商誉和创新能力,因此,经典的商品就被包装和提升为一种“文化品”,商品生产也就转化为“文品生产”。文品生产是按合同订货来组织生产的,形成一种具有社会化计划性质的订货市场经济。
在这种生产形式中,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相反,各种非价格因素,特别是相互合作关系--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的规模和程度以及信誉--等等因素,日益产生重要的影响。价格是可协商的合作价格,企业通过相互谈判分享合作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公司来说,对市场的控制是最重要的,它们对市场价格起着领导和示范作用,获得比较稳定的和较高的收益,这有利于它们保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并有利于保证其他中小企业从可能爆发的恶性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
在此,我们也不难发现,与商品生产相比,“文品生产”不只是内涵上的变化,也是社会关系性质上的变化。这就是传统价值关系的淡化。不少论者对“劳动价值论”表示怀疑,有的提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应价值论”,或者将生产劳动推广为所谓“社会劳动价值论”,以之补充、修正甚至替代劳动价值论。在我看来,这些观点并无新意,多是重弹老调。其错误在于,它不知道商品价值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也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价值关系已经淡化、趋向解体的事实,而是企图将其永恒化。相应地,也就不知道劳动价值论(实际上是重复劳动价值论)本来是一种历史理论这一根本性质。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说法是,劳动价值论所反映的客观关系是一种历史关系,在这种关系趋向解体的现代经济条件下,反映这种关系的劳动价值论也趋向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并不能否定作为一种历史理论的劳动价值论本身是的、正确的,存在什么理论局限性,也就不需要作什么重大的补充或修正。正如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一样,原始社会已经进化到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已经不存在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有关原始社会的理论存在局限性、是错误的,而只能说它是一种反映历史存在的历史理论(当然,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可以深化,会有改变,这是另一个)。
许多人在批判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的缺陷时,其实也是针对传统商品市场及其“事后调节”的;而看不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合同化”及与其相联系的“事先调节”的事实。这种情况反映了理论的落后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化联合计划因素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了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新的变革,这就是“企业的市场化”。如西方新出现的所谓“企业重组”。企业重组将过去那种建立在部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等级化组织结构日重构成以任务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灵活性更强的扁平化结构。在这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中,任何部门、单元甚至劳动者个人均可直接参与市场合作,签订合同,根据合同组织项目小组(组织者成为“项目经理”),联合企业内外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与该项目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内部通过相互协商、谈判和进行相应的“经济核算”来实现协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增加了,有的企业甚至在企业内部设置自己的劳动力市场、物资采购市场、信息技术市场,企业也市场化了,或者说企业管理出现了模拟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如邯钢,实行“模拟市场价格、成本否决”的管理改革,即意味着在车间、工段、班组甚至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市场化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关系的核算,也反映出类似的变化趋势。
一方面是市场联合化、计划化,另方面是企业内部关系灵活化、市场化,企业和市场的界限也就相对化、淡化了,这正是现代企业和现代市场发展的特征,也是社会化的公有化和联合计划的共同演进过程的反映。
总之,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合作关系、经济合同化及事先调节因素等等的增长,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作用的变化和合理限度,不要把利用价值形式或价格来对种种特殊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的评价和计量绝对市场价值化,从而正确对待一切有益劳动和劳动者,特别是不断发展且日益重要的非直接生产劳动(科学劳动、劳动和社会管理劳动等)。另方面,还应认识到价格、完全的自由价格并不存在,价格形成日益具有联合计划价格(基于预期价值)的性质,具有“预期均衡”的性质。
注释:
1朱正国:市场经济——计划化商品经济阶段,亚太经济时报1996年8月6日;
2同上:应建立社会主义“合同市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6(3);
3同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论,南方经济,1996(10);另见:产权结构重心转移和社会主义劳动股,学术研究,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