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

第1篇

在此,特对“新闻点评”和“品味语句”两类试题的考查情况及解题方法作一概述,以便考生备考之用。

一、新闻点评

考情概述

“新闻点评”类试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它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这类试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型”新闻点评,另一类是“争议型”新闻(即新闻人物的做法或言论能引起读者争议的新闻)点评。题料大多来自社会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热点、焦点。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洞察、剖析事物的能力和评判是非的能力,考量考生的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

从近年来命题情况看,“新闻点评”类试题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考生能准确把握材料中心,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得到较高的得分。但是,从实际应试情况看,仍有不少考生不得要领,屡屡失分。出错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对材料把握不准,偏离中心,漫无边际地说一些无关的话;②缺乏是非分辨能力,立场、态度模糊,甚至观点错误;③不能全面审视材料,答题时以偏概全,顾此失彼;④抛开内容,只是对新闻的写作特点如新闻的语言、结构、手法进行评析,发一通议论;⑤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和高度;⑥语言表达能力差,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

解题技巧

“新闻点评”要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拓展。点评要做到褒贬分明,观点正确,对症下药,切中要害。

写新闻点评,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了解有关的背景,弄清主要的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②选好点评角度,切中要害,观点鲜明。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③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点评时要以理服人,既不说过头话,又不能浅尝辄止。要深挖深究,适当拓展。④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要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做到严密、准确、新颖、连贯,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⑤要以议论为主,综合运用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⑥点评字数在规定的范围内。

请看以下典型试题:

1.(2006年北京卷)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参考答案:(1)“爱心大巴”遭怀疑,大学生不信任感拷问学校教育,折射社会现状。

(2)“爱心大巴”免费接站遭受无端猜疑,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

技法印证:这是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答案有以下显著特点:①准确、简洁地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③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内容,参与讨论。要求:思想健康,观点鲜明,语句简明得体,70字左右。

目前,有教授称,现在是改变“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时候了。因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武断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这一言论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在网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参考答案:(1)“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要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龙”的误解,靠的是宣传和交流。我们不应因为“洋大人”容易误解,就随便改变华夏子孙千百年来灵魂深处的图腾。

(2)“龙”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精神图腾,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信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腾飞奋发的象征――“龙”的标志不能丢!

(3)在中国古代,“龙”是帝王和王权的象征。历史上的一代代暴君独夫,哪一个不是借“龙”的威严来统治百姓?在建设民主和谐社会的今天,改换“龙”的标志正当其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争议型”新闻点评题,既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四要”:一要读懂新闻。熟读题料,熟悉主要事件及细节。二要评在点子上。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一语中的。三要评得有理。做到以理阐释,事理清晰,鞭辟入里。四要评得生动。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答案正是根据上述要求,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个人观点,紧扣题料,观点鲜明。

3.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字数100字以内。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参考答案:①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②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

技法印证:解答这道题,一要疏通文意,读懂原文;二要熟悉人物,明辨思想;三要明确表现手法。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侧重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答案正是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的。

3.下面两段文字,内容相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不同,试作简要赏析。50字左右。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天空蓝蓝的,一点儿云彩都没有。青青的草地上,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参考答案:两段内容相同的文字,一个用书面语尽情描摹,文采斐然,庄重文雅;一个用口语娓娓道来,质朴无华,亲切自然。

技法印证:这是一道比较型鉴赏题。对于内容相同的文段,答案从表现手法和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品赏,同时,还辨析了表达效果的异同,是全面准确的。

冲关演练

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高三学生姚某不服管教,还动手打伤了班主任,但由于人情关系等种种原因,学校没有给姚某任何处分。临近毕业,主管安全的刘副校长找到姚某的班主任,要求给姚某办理毕业证。班主任问:“请问刘校长,姚某是不是我校学生?”刘校长听到这句话,知趣地走了。

班主任这一看似平常的反问柔中有刚,很有杀伤力,请对此作简要分析。80字左右。

3.品读下面的两段文字,一定会给你带来美的感受。请赏析其中的奥妙所在。90字以内。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4.假如你是少儿夏令营的辅导员,要用下面一段文字向营员们口头介绍将要去参观的水帘洞。画线部分显然不得体,请作简要分析,并请重新表述。130字以内。

第2篇

【关键词】广播 评论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包括消息、通讯、侧记、专访等在内的众多新闻报道体裁中的一种,但相对于其它新闻体裁而言,它更侧重观点与思想,因此新闻评论经常被视为媒体的灵魂与思想。

在广播诞生之后,评论,这一纸质媒体表达观点与个性的新闻报道体裁经过移植改造,成为广播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评论,在及时针贬时弊,惩恶扬善,维护社会正义,吁求社会公正、公平上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广播特色,决定了评论的地位

第一,广播的原生态决定了广播评论在广播中的地位。广播的原生态实际上就是人际交流,利用现代的手段,使人际交流得到迅速的放大。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是第一位的,而观点是形成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的第一要素。

第二,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中各种社群发育迅速,人群的垂直移动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不同的社群对同一个事件的看法迥然不同。广播有时空合一的特点,可以让不同的社群、不同的观点,在同一个时空中交汇、交流、交融、交锋,以至于互相了解、理解,达到一种理性上的和谐。

第三,我们现在面临的受众结构复杂,因为文化、经济、社会地位甚至阅历的不同,对传播形式非常苛求。这几年,广播在分众化广播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以频率、时段、节目和栏目细分受众,确定不同节目栏目的不同听众,受众分割的集中度在不断加强。那么,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在做节目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自己的目标听众,听众在选择节目的时候有自己心仪的主持人。所以广播主持人在传播方式上和受众接收方式上互相契合,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以安徽交通广播的《小瑶乱弹》为例,这个节目的宗旨是:张口谈万象,乱弹有精彩。主持人通过一个话题和听众展开互动,或讽刺、或肯定、或赞扬、或批评,嬉笑怒骂间评说人间百态、时尚话题。一个主持人,两个小时的时间,丝毫没有让听众对节目产生收听疲劳,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通过其幽默而真诚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短信平台、热线)和听众互动,发表评论,从而引发听众共鸣,使整个节目的收听忠诚度大大提高,也培养了一批节目的忠实粉丝。这档节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对评论这一广播特色的把握。

二、评论,广播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今社会,信息的传递非常快,独家新闻报道已经鲜见,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要想站稳脚跟,富有特色的评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如果有评论性节目,这就是一个标志,说明媒体是有思想有见解的。央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有一批思想性很强、很受观众喜爱的评论性节目,如《百家讲坛》、《对话》、《讲述》等。这些节目的特点就是拥有很强的思辨性,其中的一些节目,主持人、观众、嘉宾甚至是节目的策划者,都参与到整个节目的评论当中,这是一般新闻节目所不具备的。

而对于广播节目来说,线性的传播方式和伴随性的收听方式,导致受众在收听节目的时候,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极易被打断,获取信息不完整。而评论则可以很好地避免广播在这方面的劣势,听众随时随地收听,都可以及时参与到话题的评论中来,与主持人、记者一起评说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这也是广播发展的必然。时下一些地方台也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比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2009年开办全新新闻评论栏目《热点评说》,宗旨是“说天下事,评天下理”。

《热点评说》在节目选材上注意观点的“交锋”。对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一条新闻会引发不同的观点。编辑着力条分缕析,归纳汇编,融会贯通,夹叙夹议,集中、深刻阐释各方观点,让观点碰撞,让听众自己去辨析。激发听众的思维,让人想听、愿听,听后还能引发一些思考,激发参与欲望。

三、评论,改造了广播

广播评论做得好不好,与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南京电台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现在南京电台5个系列台10套节目,新闻专栏评论节目有13个。这些节目可以分成几个类型:或本台评论的形式,像《大家谈》;或本台评论员的形式,像《骨鲠在喉》;或以本台评论主持人命名,像《马青时间》。有论坛类的节目,像《午夜心桥》,有热线节目;有专业的行业的评论,像体育评论、交通评论,甚至还有一些住房类的节目,经济类的节目;此外,还有一些杂类。这些节目和栏目的主持人、作者大多是本台的业务骨干,很多稿件都出于新闻部主任、系列台总监以及台长之手。

这些节目的影响力,我们从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受众忠诚度高,在65%以上,与主持人形成了约会意识。第二,听众的质量高, 60%以上都是大专文化以上、25到50岁的社会示范层。第三,广告效益好。这些带有评论性质的节目,有的可以收获200万元以上的年广告额,甚至400万元。

广播评论已经成为时下广播媒体应对各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

四、评论,为广播媒体造就人才

未来媒体的竞争力主要将体现在评论节目的竞争上,而培养优秀的评论人才对媒体来说至关重要。出色的评论型主持人、记者将成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也不例外。

以央视为例,《焦点访谈》、《高端访问》、《面对面》、《新闻调查》等一批各个时期的新闻评论性栏目,造就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王志等一批具有敏锐观察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优秀主持人、记者。中国香港的凤凰卫视更是将评论员这一角色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阮次山、马鼎盛、何亮亮、曹景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几乎成为了凤凰卫视的代名词,凤凰卫视对这些优秀评论员的培养无疑成为其最值得骄傲的投资。

五、广播评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在给广播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催逼广播媒体不断与新媒体融合,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新型节目形态。中国的广播评论大致呈现如下走势:

首先,信息社会的发展,将使新闻与评论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体裁间的界限正逐步被打破,广播评论的形式将更多地服从于内容的需要。目前杂志型评论性栏目本身已成为不同节目样式的组合体;而现场直播和谈话类节目中,不仅体现了新闻与评论的穿插、渗透与融合,在节目的结构方式上往往也是多种节目形态的综合运用,有现场报道,有专题节目,也有演播室访谈或论坛。评论类节目的最终追求,已是追求评论本身“准不准”、“深不深”、“活不活”等问题。

其次,大众传播的分众化趋势,使广播评论的专业性与专门化程度不断提高,评论栏目的划分,将更多地注重于评析范围与风格上的区别。正在与世界接轨的中国新闻评论在评论的“专门化”、“专业化”,时事政治类硬话题与社会生活类软话题之间,专业的时事评论员、特邀嘉宾的评论与普通百姓的议论之间,社会性话题与专业性话题之间的划分将日趋清晰和明显。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置具有较强专业性或专门化的评论栏目的做法,适应了大众传播分众化的趋势。

第三,社会的开放性、价值的多元化,将使广播评论日趋开放化和多元化。2009年7月开始,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评论节目,或者新闻节目中的评论分量已经大大加强,新闻的播报更注重短小精干,而评论的方式、深度、角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央视聘请了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当评论员,现场记者评论、嘉宾评论、连线评论等评论方式大幅增加。用事实说话已然不能满足现今媒体发展需求,用观点说话成为越来越多媒体的共识。

六、如何发展广播评论

一是内容创新。在广播评论中,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从以政治思想领域为主,扩展到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对新闻事件的及时评析,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捕捉,到对百姓话题的密切关注。广播评论在题材的选取和内容的表达上可以更加多元化,打破旧有的观念,根据“三贴近”原则,接纳新的评论选题。

二是形式创新。广播评论从对报刊评论的播报,到对报刊评论体裁的移植,继而进行广播所特有的评论样式的创新和探索,如今,主持人评论、谈话类评论及音响评论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广播评论节目类型。而现在,记者现场评论、连线专家评论,与听众互动评论等等一些新的评论形式也应用于广播之中,大大增加了可听性。

三是理念创新。在选题方式上,由过去常有的“被动反应”,到现在经常性的“主动策划”;在评论功能上,由“耳目喉舌”式的反映舆论,到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在评论方式上,由代表媒介的“一家之言”,到收集整合各种意见性信息的“百家争鸣”;在媒介追求上,由强调观点的鲜明性与正确性,到讲求观点的公正性、议论的互动性和结论的开放性,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风格。

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观点的碰撞与博弈更趋常态化,如何办好评论节目,引领舆论方向,成为媒体发展进步的一个新课题,而作为广播媒体,充分挖掘与发挥广播评论的作用,将使其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参考文献

①吕智胜:《新闻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25

②王振业、李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00-219

③蔡妙芳、姚悦英、李曼,《广播评论:地方广播的“强音”》,《南方广播研究》,2009

④[美]秀兰・诺蓝哈:《进入传播业――二十一世纪新生涯规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第3篇

继“报业大战”、《南京零距离》引领电视民生新闻大潮,江苏新闻广播的异军突起,让南京再度聚焦了中国传播业界的目光。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江苏新闻广播2009年总的收听率在南京地区可以接收到的25套广播节目中排名前三甲,2010年跃居第二位,2011年上半年,江苏新闻广播市场份额实现两位数,稳定在11%左右,收听率也稳居第一。

是什么提升了江苏新闻广播的影响力?有人归结为类型化广播所特有的格式化新闻编排模式,创造了奇迹。但每一家成功媒体的脱颖而出,在模式之外,必定有它自己的创新和突破。

全新闻台模式的广播频率或电视频道,在中国内地尚属凤毛麟角,除了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和以“中国大陆第一家类型化新闻电台”自称的东广新闻台,北京新闻广播定位于“新闻+谈话”,也可归入全新闻台大类,江苏新闻广播是第一家打出类型化新闻广播旗号的省级电台。

全新闻广播的先驱是诞生于1965年4月19日的“全美最大的新闻台”1010WINS,广播业界一直奉1010WINS为全新闻台的鼻祖,台湾中广公司的中广新闻网,当年在确定节目运作格式时,曾走访美国多家全新闻台,最后还是决定以1010WINS为样板,采用每20分钟一次滚动播报的格式。上海的东广新闻台采用的也是“每20分钟刷新全球资讯”的格式。

对于江苏新闻广播的解读,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契入。一个维度是以广播媒介自身的发展为纵线,找出它自身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进步和发展;另一个维度是以当今世界新闻传播方式的变迁为横线,梳理出新闻传播业态的巨大变化,从而整理出广播全新闻台所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和推动性动作。在这样的一个座标系中,新闻广播不仅仅是作为广播媒体,更是作为全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变作出了巨大推动。我们就从这两个维度,对江苏新闻广播试作解读。

一、机制保障

从江苏新闻广播自身的发展来看,其在新闻队伍的建设上有独到之处,队伍的“支撑力”使得它每个整半点的即时资讯保证有全新的新闻内容,全天22档整半点资讯播出的总条数超过350条,格式化的编排没有流于空洞的形式。

它有两个层面的机制保障。第一个层面,江苏广播传媒中心(电台)采用的是二级事业部制的结构,新闻综合广播、金陵之声都市调频和新闻广播三套节目集中在同一个新闻事业部,广播传媒中心(电台)把大约三分之一的采编播力量归集到了这一部门。这样新闻广播能够得到时政、特别报道部(组)以及驻江苏全省13个地市的驻地记者队伍的支撑,特别是江苏新闻广播集三套节目采编人员之力,组建的特别报道部(简称特报组),拥有7名记者和数名编辑,肩负了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舆论监督报道等攻坚破难的突击队的任务,7·23温甬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特报组就立即派出3名记者赶赴温州,展开报道,形成了江苏新闻广播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江苏新闻广播(FM93.7)开播第一年就在南京一系列突发事件中崭露头角。鼎山化工厂爆炸、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路站塌方、汉中门外大街水管爆裂、2008年南方暴雪、5·12汶川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中,江苏新闻广播都是当地首发报道媒体。

2011年8月13日下午15时许,宜兴市竹海公园因受短时强风暴雨突袭致滑道受损引发安全事故,造成20多名游客伤亡和景区部分设施损坏。事故发生后,江苏新闻广播记者刘浩邦、俞声扬当即赶赴宜兴,晚上21时30分的半点资讯就及时插播口播消息:“今天下午3点左右,宜兴市竹海公园因受短时强风暴雨突袭致滑道受损引发安全事故,据了解,事故造成3人死亡,25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关于这一事故的最新情况,请关注稍后播出的资讯节目。”晚上22时,整点资讯连线正在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的记者刘浩邦,及时报道了救冶情况以及事故发生经过。22时30分,半点资讯继续连线记者刘浩邦,报道了宜兴市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第二天,《新闻早6点》省内部分头条播出了记者俞声扬昨晚发回的连线报道,在以后的整半点资讯中不断续进最新的发展情况,如8月14日13时30分半点资讯就跟踪报道了最新进展:“截至今天中午11点,江苏宜兴竹海公园滑道事故死亡人数升至4人,另有24人受伤……事发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中。”

除了构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以“深度、公益、人性”为诉求的舆论监督、民生关怀类报道也是江苏新闻广播着力打造的内容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1年8月26日,江苏新闻广播记者深入南京市六合区玉带镇滨江中心村66户居民居住地,曝光了玉带镇政府在建设该中心村平整土地时,掺进了化工废土,以致滨江中心村居民脚下的土地重金属镉超标3倍的事件。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据江苏广播网刊出的广播报道,仅2011年8月中下旬播出的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就有:盐城两考生被紫金学院预录取后被放鸽子,淮安茂业时代广场未经规划许可擅自施工,淮安茂业时代广场被认定违规仍连夜施工,南京江宁昔日“最高楼盘”居然是违建,南京小西湖社区商户办证明需强制买彩票,江苏洪泽县南甸村一百多户村民行路难,律师质疑金坛市法院检查其随身物品行为,小西湖社区强行推销福彩,南京新百商厦装修气味刺鼻惹员工投诉,南京高楼“天空之都”玻璃幕墙不断坠落,连云港灌云县400多位渔民“被遗忘”等。

近年来,江苏新闻广播以人性关怀为诉求,采制播出了多个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系列报道,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工作境况。沭阳稀有血型产妇大出血,命悬一线,新闻广播持续十多个小时呼吁,成功挽救产妇生命。央视曾以《电波救命》为题予以报道。老农被蛇咬,情况紧急,当地医院束手无策,江苏新闻广播及时播出求援信息,并在两小时内提供了最佳救治医院,化险为夷。20个月大的小男孩身患白血病,家境贫寒无力负担高额治疗费,江苏新闻广播的关怀同样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了希望。

第二个层面的保障,在于它独特的与《零距离》(即原《南京零距离》)节目所在的江苏城市频道的联动机制。不仅《零距离》节目在晚间的18时40分广播、电视同步播出,双方还在品牌、线索、人力、节目、宣传、推广等领域实行全方位的协同作战。在很多的突发事件现场,城市频道记者和通讯员都会第一时间给江苏新闻广播发来连线。

此外,江苏新闻广播还以自身为平台,联合全省各地新闻电台建立了江苏广播新闻协作网;组建并加入了长三角新闻协作体、中国广播联盟,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整个广播行业的新闻采编资源为我所用,增加对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形态变迁

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来考量,全新闻台模式,是适应并推动新闻传播方式巨大变化的“新媒体”。

以微博、飞信、手机报等为典型代表,碎片化的传播和接收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最新发展方式。首先是媒介接触的方便性,无处不在的媒介传播,就像空气弥漫在人们的身边,让现代人无法逃遁;其次是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的生活片断,造成了碎片化的信息接收现状;第三,人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普遍的焦虑情绪下人的耐受性急剧下降,需要信息拆分传播;从媒体角度而论,时效竞争逼至极限,微博、网络、电视(游动字幕)滚动、手机报、广播电视现场直播等,造成现场采集信息流甚至新闻事件的发展跟不上新闻实时直播的需要。

类型化广播的传播模式,特别是格式化编排的全新闻电台,很好地适应并推动了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类型化全新闻台的格式化编排放弃了对播出节目表的依赖,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前提,即它的收听对象是处于一种“碎片化”的流动生活状态之中,对于媒体的接触处于一种随时进入和随时离开的无法自主状态之中。如驾驶人驾车时,可能会打开车载收音机寻找他感兴趣的电台,而一旦到达目的地,不管他正在收听的内容有没有播完,他都会结束收听。

在类型化的新闻广播中,新闻话语呈现出扩展与浓缩的现象。“扩展”意味着新闻的超链接性,无论是相关报道还是背景资料都可以找到新的延展;“浓缩”是指新闻越来越多地变为滚动播出,标题性、提要式的新闻话语被广泛采用,每条长度不超过40秒或者更短,名词被压缩,动词被精简。时态往往是现在进行时,消息越来越短,“一句话”新闻成为最常见的文本形态。以背景式新闻专题和谈话节目为两翼,上下贯通、前后呼应,共同构成立体推进的动态新闻模式。

类型化新闻广播碎片化传播的特点是:(1)适合伴随式接收状态,每个整半点或每二十分钟滚动播出最新资讯,及时、实用;(2)新闻编排信息量大,单条新闻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快速播报让听众有快速浏览之感;(3)注重后续跟踪报道和滚动编排,发挥“节目流”优势,随时报道最新进展、续入最新内容;(4)注重评论,发挥广播连线优势,及时连线特约评论员,解读、评析新闻事件。从上述几个特点来看,江苏新闻广播很好地适应并推进了当今新闻碎片化传播的洪流。

新闻传播趋势变化的第二个特点是观点新闻的弥漫。继独家新闻、首发新闻竞争的白热化,加强分析性评论,以及对别家媒体评论进行观点新闻式的报道,成为各新闻单位抢占竞争先机的“第二落点”。在这一方面,江苏新闻广播有独到的创新和突破。

江苏新闻广播设有专门的评论部,负责《政风热线》、《新闻评弹》两档时评节目和一个《重点关注》栏目。2010年,江苏新闻广播提出,不仅做有速度的新闻,更要做有思想的新闻。当年起,每天在中午12时到1时,开辟专门的评论节目《新闻评弹》,邀请几位在南京较有名望的学者担任首批评论员。在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主持人会请来两位嘉宾,以“锵锵三人行”式的聊天方式,结合热点新闻畅谈自己的观点,听众也可以通过热线与主持人、嘉宾互动交流。经过一年的磨合,评论员在合作中逐渐适应了广播的要求,该节目迅速跃升为南京广播市场同时段排名第一。目前,江苏新闻广播已经筛选出20多位学识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适合广播特点的学者,拟聘为第二批评论员。此外,江苏新闻广播在早晚板块新闻节目《新闻早高峰》和《新闻晚高峰》中也开设评论专栏,在《江苏新闻联播》中设立子栏目“联播观察”,《新闻早高峰》设立子栏目“声音”,《新闻晚高峰》设立子栏目“观点”。每个整半点30分钟滚动内容中,12分钟的即时资讯后面,基本上都是13分钟的新闻延伸——《重点关注》,也是属于评论性的内容。目前,每天上午4个时段的《重点关注》为首发内容,下午以及凌晨6个时段的《重点关注》为重播内容,并计划将每个时段的《重点关注》都改造为主持人点评式的首发新闻评论。

江苏新闻广播在转变广播新闻和评论的语态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改变的是《江苏新闻联播》的语态。江苏新闻广播提出,在立足“喉舌、主流”的定位上,强化新闻元素;针对时政报道宣传味浓、公文痕迹重的问题,通过考核,引导记者转变观念,转换视角,从民生视角解读政策,从民生视角透析新闻事件,多写新闻性强的稿件,多写老百姓喜闻乐听的稿件。

新闻评论方面,江苏新闻广播的第一个变化是《政风热线》节目。就广播而言,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已经比较普及,并形成了某部门领导嘉宾先介绍本部门情况,然后接听回答听众热线电话咨询、投诉的套路。《政风热线》彻底打破了这一套路,在引入嘉宾、打过招呼之后,就直接接听、回答听众电话,听众问题通常比较尖锐,而回答也没有什么回避。

第二个变化是《新闻评弹》节目对传统广播评论方式的突破和改变。主持人和嘉宾三个人的讨论式甚至争论式的评论,较好地处理了单人观点的尖锐性和节目整体话语的平衡性这样一对矛盾。

三、新的期待

第4篇

【关键词】县市台 民生新闻栏目 创新

2004年4月,高邮电视台推出民生新闻栏目《视点》,每周一档,周日播出,节目时长20分钟,收视率稳定在12%以上,是高邮地区收视率及美誉度最高的电视栏目。

《视点》栏目是扬州地区最早的县市台民生新闻栏目。6年来,《视点》栏目在内容上强调立足本地,以“说新闻”的方式,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及时进行舆论监督,敢于提出鲜明观点,两次获得扬州市优秀电视栏目奖。

近年来,江苏的民生新闻大战硝烟不断。在省台、地区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包围下,《视点》作为一档县市台民生新闻栏目,能够一直保持较高的收视率,得到高邮观众的认可,关键就在于栏目的不断创新。

一、立足本土,内容创新

地方台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本土化。节目要创新,必须立足本土,着眼于身边人、身边事,以本土化的内容、本土化的文化视角以及本土化的审美情趣,寻求地方民生新闻栏目的新突破。

相对于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琐碎化、猎奇化甚至低俗化, 《视点》栏目一直保持着人文化的思维高度,以高邮深厚的文化传统为基础,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报道民生热点。

2006年4月,汉留同患心脏病的两姐弟在上海治病,因家庭贫困,手术面前,姐弟俩相互推让。《视点》栏目组分析认为,普通农家姐弟亲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高邮纯朴乡风文明的显现,在尚荣拒耻的今天,尤其具有典型意义。于是,《视点》栏目特派两名记者,连续采访两个星期,每天以快件方式发回报道,对普通农民家庭的亲情进行了展示。《视点》栏目还特别设立了捐款箱,为姐弟俩手术募捐,充分体现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节目既没有从姐弟俩家庭困难的现实着手引发观众同情,也没有刻意表现姐弟俩的离奇手术满足观众猎奇,而是以姐弟俩的深厚情感为基调,将普通高邮市民最真挚的真情在节目中尽情展现,最终带来的是感动和震撼。节目后来还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播出。

加强栏目的服务性是民生新闻栏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方式。 《视点》栏目强调以老百姓的需求为落脚点,做到硬消息软着陆,同时还要求及时提供相应的分析、解释,直接指导、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视点》栏目还开设了110热线,反映市民的呼声,在节目中解答他们的问题。与工商部门成立“创业活动中心”,利用媒体和部门优势,组织成立“创业顾问团”,为有创业意向的市民提供指导和咨询,帮助创业。

来自于老百姓身边的这些社会难题和创业故事在节目中陆续播出,既创新了报道内容,也提升了观众对《视点》栏目的信任度。

二、深挖背景,观点创新

《视点》栏目从成立至今一直保持了民生新闻消息和深度报道并存的播出形式。坚决摒弃“自然主义”的记录方式,注重记者的深入调查,通过多方采访、主持人独到的点评来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价值。

2004年,高邮罗氏沼虾丰产,可是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南美白对虾提前上市的冲击,养殖户一拥而上,抛售成虾,导致市场供过于求,最终造成当年罗氏沼虾烂市的结果。《视点》节目根据高邮罗氏沼虾养殖的现状与矛盾,进行了深入调查与采访,推出了评论《罗氏沼虾为何丰产不丰收》,节目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客观分析了罗氏沼虾的市场前景与风险,为广大养殖户来年养殖以及如何搏击市场风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好,并荣获扬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等奖,江苏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二等奖。

2005年夏天,郭集镇一养鱼户拨通我们的热线电话,反映当地10多亩鱼塘里的成鱼突然发生大面积死亡。《视点》栏目记者立即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如果仅仅报道成鱼死亡这一现象,只是一则简单的消息。记者在深入调查后,找到当地的农业研究机构,后者通过复杂的化验,终于找出了导致成鱼死亡的元凶――过期鱼药。《视点》记者又跟踪采访了鱼药的生产企业和销售单位。最终,鱼药生产与销售单位向养殖户赔偿了损失。这种效果远大于浮光掠影式的消息报道。

三、加强策划,形式创新

近年来,《视点》栏目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根据报道内容,策划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民生新闻节目。

2006年,来自河南的一位中年妇女找到《视点》栏目寻求帮助。原来,她是高邮人,40年前被人抱养到河南。记忆中仅留下了“当兰子”的小名。虽然现在河南过得很好,但对家人的思念让她魂牵梦萦。《视点》栏目组根据“当兰子”的模糊记忆,开始帮她寻亲。为了使寻亲人的情况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栏目打破固有的编排格式,整档节目利用图像、字幕以及当事人的讲述,引发观众主动帮助她来寻亲。栏目组还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发出寻亲信息,并及时反馈各方寻亲信息,在全市形成了众人相助的氛围。一个月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当兰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4个同胞哥哥,还见到了尚在人世的父亲。《视点》栏目长达1个月的寻亲报道终于迎来了团圆结局。这样的集中报道既帮助了当事人,还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了观众的集中关注度。

2008年4月,《视点》推出了一档访谈节目《旅游兴市之路》,主持人与旅游局长就高邮的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高邮发展旅游业的瓶颈进行深入探讨,为随后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这种新形式一推出就受到了观众的认可。随后,《视点》栏目经过充分筹划,陆续推出了系列访谈节目《火红的五月,火热的青春》,请不同领域、不同理念的年轻创业者讲述创业故事。个性鲜明、真实可信的身边人、身边事,让观众在分享主人公的快乐和悲伤中体会生活,感悟人生。

在访谈类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视点》栏目始终坚持三个原则:

1、人物选择时代性。重大事件中的新闻人物,在一定领域引起较大反响的人物,普通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事,这些都是栏目的选题范围,但在特定的时期推出什么样的人物,则需要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选择和策划,体现时代性。

2、节目访谈故事化,凸显人物个性。在节目中,主持人只是配角,必须通过独到的提问引发讲述者的讲述兴趣,生动的讲述是吸引观众的有利因素。

3、后期加工精致化,体现故事完整性。不同短片的穿插,意在删繁就简,营造故事的节奏。每期制作的预告片和宣传片花,让节目的包装显得更加时尚,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①程道才,《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新闻学透视》,《南方传媒研究(第一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②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

③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新华出版社,2003年

第5篇

本文主要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言论类评论节目为分析对象,探讨评论节目策划的“基本语法”。

一、节目的核心诉求是策划的中心语

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照搬纸媒评论、口播评论、重述轻评以及对话与多元表达这四个发展阶段。评论节目的转变显示出“评”与“议”逐步“电视化”的探索轨迹。

评论节目中“评”与“议”是评论节目的核心诉求,一切策划活动都必须围绕评论节目中“评”与“议”的展开而进行。“评”通常表现为参与评论的各方在节目中依据其社会经验与认识、经过逻辑推理,对评论对象做出的价值判断。而“议”指节目中参与评论的各方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就同样的议题,各抒己见,在评论现场、甚至屏幕内外形成的交流与互动,强调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意见得以交换,在信息的流动中产生新的态度与看法。

“评”与“议”也是受众产生收视行为的根本原因。电视传播直观生动的符号特征使“议”的过程能够充分得以展示,言语以及评论员各式的身体语言传达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实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较好结合。受众对评论类节目符号价值的消费既满足了增长见识、认知社会的需求,又提供了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的心理体验。可以说,评议现场形成的张力正是评论节目的魅力所在,也正是策划的关键。目前评论节目的现场主持人与观察员往往相对而坐,也力图体现出多方位评析的立场。

差异的存在是信息有效流动的前提。“议”的动态过程的实现也必然要求不同的意见之间形成张力。“央视论坛”播出的两年间,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3次撰文分析节目的运作方式。指出节目邀请的嘉宾由于身份相似,研究领域相近,思想认识相仿,很难表达出有差异的观点。在节目中,只有温和的交流,没有观点的交锋,更不用说激烈了。节目的运行偏离了“论坛”的定位。??

观点间的差异决定了信息流动的剧烈程度。“叙事中的冲突因素”会引起人们努力去建立新的秩序以达到新平衡的心理活动,“结构中的不平衡”成了人们继续欣赏的动力和钩子,人们追求的就是欣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建构和寻找秩序的心理。??

这种冲突或不平衡并非只能是二元冲突形成的强对立,质疑、争论实际上都是差异的表现。作为“央视论坛”的改进版,“新闻1+1”在分析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了主持人与评论观察员之间在观点上的差异,比如今年5月31日播出的《刑讯逼供,法到“病”除?》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主持人:这两个规定仅仅是对已有的法律的一个重复和强调吗?

白岩松:那不是。首先我们要尊重普通人的质疑……但是我觉得大家不是法学家,所以要认定大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可是另一方面我觉得要回到法律的范畴内,我们注意到,相当多的法律工作者对出台这两个法规是高度赞赏的……

主持人:公众有公众自己的解读,那么法律界又是如何看待这两条法规的?我们现在来电话连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教授。

……

主持人:公众都是非常关注刑讯逼供在这两条当中的相关规定,从一个专业人士角度来看,您觉得这也是重中之重吗?

樊崇义:对。这两条规定是非常重要的。

……

主持人:前面我已经问过岩松这个问题,我也想听听您的意见,这两条法规现在的出台是不是对已有法律的一个解释和强调,还有其他的意义吗? 樊崇义:它不光是对已有法规的解释……

在这一小节的评议中,主持人先提出了一个可能在公众的议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而观察员对此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并陈述了作为观察者的发现和所得。随后主持人通过连线的方式,就同样的问题请法学专家进行评议。这段对话中三位立场不同的参与者――代表受众的主持人、立场相对客观的观察员以及业内专业人士――由于认知或经验的不同,对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参与者与话题之间关系形成了非线性结构。评论因此层层递进、逐步加深了受众对议题的认识,节目也由于差异而显得真实,更有说服力。

二、评论主体个性化构筑节目的修辞

正如前文所讲,“评”与“议”是节目的核心诉求点,“评什么”、“如何议”则成为区分节目个性的标志。言论的生产者是参与节目的主体,他们的表现与个性的累积构建了整体节目的个性。正如提及“有报天天读”人们脑海中呈现的杨锦麟手执报纸圈圈点点的形象,正是这个自认“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型太胖,样子太老”的主持人和他的节目“不仅提供了别样的诠释方式,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幽默、机智、具有洞察力、充满激情”??;又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郎眼看财经”这档节目充分展示了他的风趣与睿智。他将一个个看似宏观的经济话题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地阐释着生活中的政治与经济。阐述中他表情丰富,神情投入,时常举起胳膊在空中比划,讲到兴起时甚至会拍案而议。同为专业人士,郎咸平却没有高高在上的疏离感,言谈间极具亲和力。正是他本人个性化的表现使整档节目始终处在轻松、诙谐的交谈氛围之中,收看节目成为一种享受,诸多“郎言郎语”也潜移默化地被理解和吸收。

反观一些评论员,参加节目时正襟危坐,语调平缓,几乎没有太多的身势语言,评议的语言也相当温和。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的所有的影响力中,语言占7%,音调占23%,表情及肢体动作各占35%。我们的众多评论员在表达意见时仅仅依赖语言的支撑,放弃了大部分能够影响他人的有效信息,使评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开放的言论场塑造节目的深层语意

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使信息传播渠道多样、方便快捷。尤其是网络中的海量信息使获知新闻事实的成本急剧降低。“信息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知识分子研究和批判话语的普遍民主化,每个人都成为知识分子并参与到新的电子集会当中。”??这一变化在评论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评论的主体。网络中涌现出“山寨新闻”“火星新闻”等代表草根阶层的民间评论性节目,以诙谐的话语调侃权威,以民间的智慧解析热点。每天挑选一条或者几条时事热点或社会焦点进行回放、麻辣而大胆地点评,并以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搞笑的演绎小品的形式还原该热点事件中的荒诞逻辑予以讽刺,最后还邀请网友一起对此事发表看法,这就是如今在网上颇为走红的原创草根新闻播报的基本模式。网站记录显示,山寨新闻和火星新闻的日均浏览量都超过10万,专辑的浏览量均超过了千万。大量的网友留言,显示了草根新闻播报视频的受欢迎程度。??商业化的运作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网络麻辣评论的盛行再次印证了“网友的评论比新闻好看”的网络流行语。从最早在节目中展示网友评论的“时事辩论会”开始,言论的生产者从精英阶层逐步拓展至草根阶层,随着公众媒体素养的提高,未来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言论的生产者。

央视经济频道“今日观察”在策划中大胆利用了这一趋势,率先将评论节目的参与主体扩展至网络之中。在电视的播出过程中,网民登录网站或加入QQ群就可以参加讨论,主持人则会挑选若干网友的评论在节目中展示,评论员还会就网友的看法继续发表意见。借网络扩展了议题的讨论范围,将专业人士的权威解读与普通网民的点评置于同一时空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集。既吸引更多的网友参与互动,培养了受众的忠诚度,又形成了相对多元的话语空间。当然这一做法对主持人把关的客观性与网友言论的真实性也提出了考验。

当网站、短信、QQ群吸引受众的参与逐渐普及之时,“今日观察”又开设了“网友视频表达”的参与方式,除了传统的“码文砌字”,网友更可以上传视频,“让自己的声音和形象直达全国权威主流媒体,直接与主持人面对面交流,与全国亿万观众实时分享个人精彩见地!”??

成功的评论节目告诉我们,节目与受众在互动中创造着节目的形态。节目策划关键就在于能否发挥电视传播的特性,营造出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对话场。目前越来越多的节目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年5月6日广东卫视开播的高端时事评论节目“聚焦中国”在开播之初就表示“在节目操作方面,栏目将提前在网上公布节目议题、征集网民观点,聚焦政府,关注民众;在演播室表现上,栏目侧重于解读的话语风格,并运用各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如举例、算账、对数字等形象化处理,使用生动的电视表现形式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可视性”。展现评议的过程、评论员个性化的阐释与开放的言论场将成为评论节目策划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赵振宇、王黎妮,《“述”多于“评”:一年来节目调查及批判》,第117-120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5期。

②潘知常、孔德明主编,《从电视叙事看电视节目的策划》,第9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③南方周末专稿,《致敬!2003中国传媒》,2003年12月31日,

第6篇

内蒙古广播影视奖广播文艺节目奖评奖会于2013年4月23日至25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很荣幸作为复评代表参加了此次评奖会(汉语组)。本次参评的节目有来自内蒙古广播电台及全区各盟市广播电台的文艺作品共81件,评选类别分为音乐、文学、综艺、戏曲曲艺、长篇连播、广播剧六大类。经过评委们紧张、认真地听评,选出的32件优秀的文艺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作为一位复评代表,在3天的听评中收获颇丰、感慨良多,本着交流、学习的目的,将此次评奖中文艺节目精品创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个人感受拿出来与各位广播同仁分享、探讨。

常态难出精品 精品需要打造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沿海一些地方的广播电台逐步改录播为直播。90年代中期,包括很多地市级电台在内,几乎全部变成了以主持人为中心的直播节目。直播节目有其优势——快捷、双向、直接,但是也有弱点——差错率高、难出精品。

在此次文艺节目评选中(特别是在音乐专题的类别中),有很多常态的直播节目,编排简单,缺少新意,基本上是“一段文字一首歌”的样态。这样的节目拿到自治区广播文艺评奖活动中显然有些粗糙,不够用心。一些年轻的主持人也许会说,“直播节目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我们的节目是为听众而存在的,不是为了评奖存在的”。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两年一次的广播文艺评奖是代表了全区广播文艺节目的最高水平,如果仅仅拿一些常态的直播节目来参评只能让我们的广播文艺节目制作水平越来越低。相反,精品的打造不管是为了评奖还是为了锻炼队伍,都会提高采编播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提升广播文艺节目的整体水平。

那么如何来衡量一档精品文艺节目呢?简单说,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形式多样、赋予新意;音乐音响运用得当,衔接巧妙;播音主持演绎到位、节目制作精雕细刻。

推崇原创 借鉴不等于抄袭

随着网络的发达,查阅资料变得越来越快捷,这为广播人提供了便利,成为节目的资料来源,而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的一些编辑记者产生一种惰性,他们不会再花大量的时间采访、整理、查阅、剪辑,只要轻轻地在百度搜索键入几个字,可能就会有很多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在这次评奖中会看到一些现象,那就是很多文艺节目的素材大量来源于网络,不管是文字旁白还是录音采访,甚至有些节目完完全全抄袭网络。此次评委组副组长、包头广播电视台副总编、高级编辑杨秀萍用了一句很形象的话对这一现象提出批评,她说:“我们的广播节目被网络绑架了。”这样的话是否会让我们这些传统媒体的广播人对未来产生一些担忧?在新媒体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的时候,在“三网融合”渐渐逼近我们的时候,我们却沉浸于网络,甚至照抄照搬,一些主持人慢慢沦为网络文字的传声筒,一些编辑记者慢慢成为网络内容的下载者。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很多主持人不会写稿、不会采访,甚至排斥采访,在他们的认识里,文艺节目就是从网上下载内容,二次编辑后传递给听众而已。这样下去,广播文艺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慢慢萎缩,创优从何谈起?!

文学节目?有声读物?

此次报送的文学作品共有13件,其中由内蒙电台制作的《诗·歌·江南》文字优美、制作精良、音响效果丰富、音乐衔接十分流畅,是所有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该作品以呼和浩特的一场春雨以及来自江南的一张明信片为切入点,以江南四季为全文构架,将古诗词和民歌民乐有机地编织在其中,虽然全篇皆是作者神游想象,但却令人心驰神往,竟有陶醉之感。相比之下有些文学节目不免单调乏味。这些作品要么文字冗长、啰嗦,要么制作手法陈旧老套,缺少新意,特别是在音乐音响的运用上几乎为零。在这次文学节目的评选中还有一种现象值得与各位同仁商榷,那就是一些以介绍文学作品为内容的节目只是用音乐配上文字朗读出来,这样的形式更接近“有声读物”。那么文学节目是有声读物吗?我认为后者太过单一,他所考量的是播音员的播读功力、演绎水平,至于编辑手法、形式结构、主题内涵则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展示出来。所以我认为文学节目不是简单的有声读物,他不仅需要优良的声音演绎,更需要体现作者的审美角度、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更需要作者借助丰富的广播手段展示文学的迷人魅力。

令人困惑的综艺节目

综艺节目,顾名思义是“综合文艺节目”,包括晚会、综艺专题、综艺板块、影视剧录音剪辑等。做为八十年代我国广播电视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广播节目样态,综艺节目最初只是为了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艺节目串在一起,并且要有恰当的串联词承上启下。而如今的综艺节目如何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不过在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综艺节目必须由3种以上的文艺形式构成(影视剧录音剪辑除外),也正是这一点成为很多节目在本次评奖中能否入评获奖的门槛。

当然“多种文艺形式”并不是考量综艺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好的综艺节目并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多种形式的罗列,而是围绕着一定的中心来进行。材料的组织、话题的切入、内容节奏、艺术节奏、感情节奏都因为这一中心而变得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节目才会有整体感,杂而不乱。

在这次评奖中,有多个“娱乐节目”也在“综艺节目”项目里进行参评,这样的现象早在21世纪初就出现过,评委们对此也是莫衷一是。一方面,有些娱乐节目既非文艺类,也不属于专题社交,更不是新闻,所以因无法归类,而谈不上评奖;另一方面,做为目前广播节目中已经很常见的节目样态,一些“娱乐节目”可听性强,内容新颖,不乏精品。从这个角度讲两年一次的广播文艺评奖(政府奖)的标准显然早已经落后于广播事业的发展,而这些优秀的娱乐节目也只能参与中广协会举办的“娱乐节目评析研讨活动”。可以说,目前已经举办了10届的娱乐节目评析活动成为众多广播娱乐节目唯一的业务交流平台。

广播剧,评的是什么?

广播剧是最能够集中体现广播文艺多种形式的节目样态,也是考量广播文艺编辑业务水平是否全面的最佳方式,更是每一次广播文艺评奖中所有评委谈论的焦点、热点。

在这次评选中,各台报送的广播剧一共有8部,无论是剧本还是演播、制作水平都比较高,这其中有多部广播剧已经得到了区内外很多专家的认可,并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萨日娜奖”、“广播剧专家奖”等多个奖项。所以在评奖的同时,这些优秀的广播剧也成为各台争相学习的榜样。但是作为一个从业20年的广播文艺工作者,我很清楚多数广播剧的制作流程,无外乎这样几种:一是完全的原创,自己生产、自己制作;二是部分原创,自己的剧本别人来制作,或者别人的剧本自己来制作;三是绝无原创,别人的剧本别人来制作。所以在广播剧这个类别的评比中,很难说代表了内蒙古广播文艺发展的真实水平。特别是有些花费了重金打造的广播剧,在让我们大饱耳福的同时,也不免心生感慨——我们评的是节目的创作能力还是节目的资金投入?!

(作者单位:包头广播电视台)

新闻谈话类节目如何贴近百姓?

李素兰

《百姓热线》是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2001年推出的新闻访谈类节目,栏目关注的都是关乎百姓生活的民生话题。当然,如今各类访谈节目的突起,能够让栏目保持持续的温度,让节目能更加贴近百姓,赢得观众的喜爱,访谈节目的几个要素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新闻谈话节目由4个要素构成:话题、主持人、嘉宾、互动。其中,话题是节目的灵魂和核心内容,主持人是节目的主线,嘉宾是话题的阐述者和升华者,而话题的阐发、意见的表达、信息的传播都是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要让节目贴近百姓,就要从这4个方面入手。

一、话题的选择

话题是节目制作的根本和核心,它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谈话节目的成败。话题“新”(即时效性)是谈话节目的首要“卖点”。但在科技迅速发展和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单靠“新”已不足以取胜,并非所有的新闻事件都可以成为好的话题,于是,百姓关注度高的和与百姓有着密切关系的话题必然成了首选。

比如,《百姓热线》在2008年播出的《不约而至的彩铃》曾经获得当年的中国好新闻二等奖,说的是联通公司在没有告知用户的情况下为每位客户开通了彩铃服务,并且每月收取6元的服务费。这个话题是当时争议较大的话题,也是和大家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能够使广大受众产生共鸣,观众在嘉宾的交锋、争论中找寻自己观点的支持者,获得认同感,掌控评判权。最终,由于节目的舆论影响,联通公司取消了这项业务的收费。

电视是大众媒体,话题的选择应贴近大众,贴近社会热点事件,观点独到。否则,无论它意义如何重大,也难以唤起百姓的关注。

二、主持人的作用

主持人是电视栏目的代言人,主持人的个性决定了节目的个性,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主线,节目的思想内涵、艺术品位、信息数量等,都是由主持人在与嘉宾和观众的交流中实现并最终完成的。谈话节目中的谈话,应该是谈话参与者平等而充分的交流。主持人不应只是信息的索取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提供者。

雷蒙,作为《百姓热线》的初创人员、主持人,11年的主持生涯使栏目带有很强的个人特色,他的最大特点是亲和与监督并重。看似温和的问话,实质却带有很强的监督力度,往往能达到臆想不到的效果。主持人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就不能融于谈话的氛围,无法激发参与者的兴致而始终游离于节目之外。有思想并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主持人,才可以掌控并引导谈话节目。

三、嘉宾的选择

嘉宾是话题的阐发者和升华者,好的嘉宾能使节目事半功倍。要根据话题内容来选择嘉宾,嘉宾的身份最好切合话题内容,以便让他们一展所长,自如发挥。

目前,新闻谈话节目的嘉宾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他们有善变的口才、丰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背景,还有丰富的表现力。电视的特性决定了选择嘉宾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是其表现力和口才。因为有时间的限制,嘉宾必须快速展现自己的观点,并吸引别人的注意。

《百姓热线》有着自己固定的嘉宾团成员,比如对于法律知识了如指掌的律师、对于民生问题有鲜明观点的社会学家等等,每一次节目的录制都离不开这些嘉宾的观点提供和知识补充。

演戏需要对手戏,谈话节目也(下转62页)一样。嘉宾有激情型、理智型、善辩型,对不同类型的嘉宾进行差异化地搭配,这台戏才会出彩。

四、如何互动

电视已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再精彩的演出,没有看客,没有掌声,演员也就会失去激情。谈话节目如果没有和观众的互动,栏目就会失去活力。

在新闻访谈节目中,一般有三重互动模式: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嘉宾与观众的互动、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主持人的角色,一是作为旁观者放松嘉宾情绪,使对方进入谈话氛围,二是作为参与者介入谈话,激发嘉宾智慧,不断引导话题。《百姓热线》的主持人雷蒙,驾驭整场的能力非常好,他能够让观众不仅仅是被动的倾听者,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鼓励引导他们向嘉宾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嘉宾交流。节目中雷蒙一般会把重要的点评部分设置在与嘉宾互动的环节,这样才能形成有效互动,大大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另外,《百姓热线》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在场观众以话语权,也就是给百姓发言权,让他们的诉求有可以表达的地方,这也是让节目更加贴近百姓的一大特点。

第7篇

【摘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这三大网络相互融合,带动了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的融合,这为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就需要从实现节目的伴随性;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粘性;引导负责任的舆论导向;打造电视新闻节目强势品牌等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三网融合 电视新闻节目 品牌化

“三网融合”是三种信息传播网络之间实现所经营业务的双向进入,不同信息的传播平台可以承载同类型的融合服务,原有的互联网业务、广播电视业务、电信业务也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上进行。目前,“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会推进互联网业务、广播电视业务和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在此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打造品牌电视新闻节目是应对策略之一。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亟待丰富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人们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电视新闻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明显,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极力去克服瓶颈,推出有吸引力的电视新闻节目。

“三网融合”使得电视新闻节目得以在不同的媒介上与受众见面,扩展了其影响范围,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但是网络上视频资源的无限性又给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新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必须要在内容和编排上大下功夫,形成节目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二、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空间扩大

伴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为电视新闻节目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源增多,节目中也会对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进行追踪、深度报道,还可以创建官方微博与受众进行互动,节目中也会穿插网友观点评析。另外,新的节目形态也得以出现,许多电视台都推出了新闻杂志类节目,深受受众欢迎。例如,辽宁卫视的《说天下》节目,是一档以“说”为主的新闻脱口秀节目,明确的节目定位、个性化品牌主持人的塑造以及内容的巧妙安排,均形成该栏目独特的风格。类似的还有《方圆之间》、《老梁观天下》等节目,它们的推出,体现出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精神。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是激烈的,但同时开拓发展的空间是广阔的。面对多种媒体的激烈竞争,必须思考确立独具风格的节目定位,打造各有特色的品牌新闻节目,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收视需求。

三、电视新闻节目受众更广

“三网融合”背景下,从受众媒体选择的角度来看,电视仍占据主导地位。根据2013 电视广播视听率调查基础研究提供的数据显示,48 个城市中个人媒体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依然是电视,但比例呈现下降,从98%下降到97.1%。48 个城市中超过70%的受访者选择新闻、时事类节目为最喜爱的节目类别,这说明电视新闻节目仍然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在这样相对广泛的受众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伴随性,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粘性,打造品牌主播等方式去为受众提供更好的电视新闻节目。

1、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伴随性

从以往来看,电视新闻节目考虑到兼容性,电视台会倾向于在早间重点制作新闻节目以抓住受众对新闻比较渴求的时机,并且于晚餐后的时间,推出含有深度报道的晚间新闻。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为互联网插上了翅膀,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载体,打造伴随性的新闻节目。这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便捷地观看新闻节目,而不是旧时代的体验既需要一整块时间还需要固定坐在某一地方,盯着电视屏幕。施拉姆的选择或然率公式指出:媒介被选择的可能性与“获得的费力程度”成反比。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要打造多元化的播出方式,更贴近受众的需求,以伴随性的面貌出现。利用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等媒介向受众提供电视新闻节目,供受众自主选择观看。2009 年中国网络电视台即CNTV 正式开播,它是中国国家网络电视播出机构,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电视平台,受众可以通过它观看直播电视,也可以自主选择资源库里的节目视频。在这个平台上,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一种视频资源可供受众进行搜索、观看、点播和分享。

其次,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选择手机为终端媒体,向受众传输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如今,智能化手机的普及已经使之成为许多人随身携带的阅读器,简单的手机报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电视新闻节目需要注重这一部分习惯于使用手机浏览新闻信息的受众,创建和利用好电视新闻节目的手机软件,通过手机终端浏览扩大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范围。

在内容方面,电视新闻节目不仅要从自身媒介的特点出发,追求用画面传达信息,更应注意到如今受众更多地倾向于选择边看电视边做其他事情,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也应顺应受众特点做出改变,要更加注重在准确播报新闻事件五要素、遵守新闻真实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新闻故事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受众时间具有碎片化的特点,电视新闻节目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点就需要全天候、多时段、高频率滚动播出重要新闻。

2、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粘性

电视新闻节目不仅要通过互联网这平台将自身转向伴随性媒介,还要通过互联网来寻找新闻节目线索和丰富新闻节目的内容,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用多种形式与广大受众进行互动。目前,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关注到了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网民比较关注的新闻热点,进行持续追踪,进行深度全面地新闻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我们同时应该关注到,如今,在新媒体中,已不是传统的拉斯韦尔所定义的线性传播了。目前,受众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受众在观看完许多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报道后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会通过自媒体自行,这间接为电视新闻节目扩大了影响力。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对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了更高要求,电视新闻节目需要把受众的反馈意见作为重要的节目制作和改进标准,使受众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3、形成负责任的舆论环境

“三网融合”中的“合”代表着技术、资源、手段的融合共享,但这种融合对于电视媒介来说并不意味着放弃自身的所有特质。近年来,网络的无限空间为受众带来了海量信息,同时个人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严重超载。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电视媒介的有限空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电视媒介因为其空间的有限性,就要求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出现的信息是经过筛选和鉴别的。网络的无限空间也带来了形形的虚假信息、流言等负面产物,把关人的作用在网络中实现起来面临诸多困难,但电视新闻节目的记者、编导一层层地把关却是非常严格的。因而,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新闻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受众在网络中面对大量多角度的新闻,分辨真假困难时,往往会转向电视媒介以获取权威性的信息。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在“三网融合”下的发展路径并不是一味地迎合新技术,还要保持和发挥自身的专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来担负起引导舆论和民众声音的重任。虽然公民记者是越来越普遍存在,但电视新闻节目的专业新闻记者所要担负的责任更多,不仅仅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还要保持新闻真实,客观负责任地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社会与公众。在内容方面,电视新闻节目应更加重视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弱化网络新闻中存在的许多刻意追求新闻轰动性效应的标题新闻。电视新闻节目在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的今天,应该保持自身独立、客观的视角,推出具有深度且多角度的高品质报道。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号召受众以公民记者的身份参与到新闻线索的提供和新闻事件的追踪中。“7·23 动车事故”的新闻报道中,就采用了很多现场的普通受众微博发出的图片和消息。当然,这里要注意对信息真假的甄别,也要求电视新闻节目的把关人从大量与受众互动得来的消息中鉴别出有价值的信息。

4、打造电视新闻节目强势品牌

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成功,做到以上三点是不够的,要将自身节目打造成受众喜闻乐见的品牌节目,才有长期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化运营应成为电视媒体经营的主要策略。首先,可以由个人品牌推动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的运营。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节目注重品牌电视主持人、记者形象的塑造。品牌主持人、品牌记者、品牌制作人等都是品牌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对电视媒体影响巨大,这也是电视媒体的特性所决定的。深受世界观众欢迎的著名电视新闻节目都有明星主播,如沃尔特·克朗凯特、唐·休伊特等大牌明星主播,他们是美国各大广播电视频道电视新闻节目的金字招牌和吸引观众的法宝。我国也有白岩松、柴静、张泉灵、敬一丹、水均益等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为吸引更多的受众,应塑造更多这样的明星新闻主播。另外,也可以通过设定合适的节目定位去塑造电视新闻节目品牌。比如将新闻做得软一些,将节目定位在与节目受众之间建立起的情感关系或是情感感受中,更多地为受众提供精神体验以及文化价值,从而与受众形成密切的关系。

电视新闻节目想要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不仅要尝试播放平台的多元化,以迎合受众在网络时代对新闻信息便携化要求。内容上要利用自身优势极力追求真实、准确、客观,深度,保持电视新闻节目的权威性,从而赢得受众信任,帮助受众在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中辨别真伪,并引导受众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还要在做好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借助“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技术进步,通过跨媒体运作的优势,强力打造品牌电视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①吴辉、夏冰,《三网融合与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J].《现代视听》,2010(6)

②连少英、夏益冰:《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改革》[J].《传媒观察》,2011(12)

③任丙超:《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节目传播新载体》[J].《传媒观察》,2011(2)

第8篇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体的融合正在成为新时期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不同形态的新闻媒体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编辑特色,另一方面它们基于网络而走向互动与融合,使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有了拓展,新闻编辑因此拓宽了工作领域,甚至扮演新的角色。由此,我们对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要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媒体面对的已经不是媒体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而是受众自由选择媒体的“买方市场”。媒体间的竞争首先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又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公众欢迎的是新闻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可读性强并且能够让他们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的媒体。而媒体的这些品质不可能自然地生成,必须靠有创意的新闻产品设计和有意识、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来营造。新闻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设计媒体的新闻产品和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1.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创办或者改版,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担负着制定编辑方针的任务,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体的受众对象、报道内容和风格特色,成为编辑部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并指引所有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编辑还担负着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

每一个新闻版组、每一块新闻版面、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新闻栏目都是由编辑策划的,它们作为新闻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媒体产品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水平,都直接受编辑水平的制约。目前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决策与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一个融合的媒体集团中,每一个媒体的定位要求更加精准和个性化,而同时对于不同终端产品,还需要有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促进“产品链”的生成和传播效果及媒体收益的最大化。

2.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报纸的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电台电视台的总编辑、新闻频道总监、新闻部主任、栏目制片人、编辑策划人等都担负着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的任务,这项任务在任何新闻媒体都常规性地、日益频繁地进行着。社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不断提高,他们不满足于获知新近变动的新闻事实,而要求媒介围绕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背景资料,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影响,预测其发展的趋向。为此,新闻报道由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从单向性走向多向性,追踪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运用得越来越多,公众参与新闻传播也越来越多,新闻编辑设计和组织报道的任务必然越来越重。

媒介融合之后,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如在大型媒体新闻编辑部中有分设“策划总编辑”和“分配助理”,也有分设“白班分配总编辑”、“夜班分配总编辑”和“周末分配总编辑”的。而在小型媒体编辑部中,通常只设一个“分配总编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负责内容生产。研究者认为,“在多媒体的或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制片人和分配总编辑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在电视新闻中报道什么与如何报道,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最好地同时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在线平台上完成新闻报道。”显然,高层编辑人员策划和组织传播的工作对象已经由单媒体变成多媒体,策划与管理报道活动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3.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新闻编辑不仅策划报道,而且是每一个重大报道战役的指挥者,他们向记者部署采访任务,协调各部门、各工种以及记者之间的关系,随时了解记者的工作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提供采访线索、提供资料、推荐合作者等。在记者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编辑还要为其做好参谋。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不同,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可与记者互补,加深对报道客体的认识,与记者一道找到更有价值的选题和更好的报道角度,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说,新闻竞争越激烈,媒介就越需要足智多谋、指挥有方的新闻编辑。

二、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个的新闻作品,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频道、栏目等集合体。如在报纸编辑部中,由于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精加工和总合成的位置上。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无一不与编辑工作发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编辑工作汇集成一体。在已经运用计算机采编系统的报社,网络系统上的一个个编辑工作站实际就是一个个枢纽,来自各方面的稿件都集中在这些工作站的“备稿库”中。各部门编辑对这些稿件进行分类、选择、加工,不合格的产品被退还,准备采用并编好的稿件则放进“成品库”中。总编室白班编辑根据当天版面的需要,从“成品库”中选取稿件再度进行加工和配置,经过这轮处理的稿件就进入了“上版库”,留待版面编辑将其设计成完整的版面。设计好的版面再由技术人员照相制版,印刷成报纸。采编系统中的三类稿库,既是编辑的作业场所,又是记者、评论员、资料员等劳动成果的集散地。采编网络系统的运行,使编辑在网络上与各工种对话、合作,而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编辑部门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在报纸上集中体现出来,向广大读者奉献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所以说,编辑工作是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

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重要的一个关卡。有人把编辑比作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如果说传球失误还可以寻找机会更正,或者被守门员拦住而不至造成败局的话,守门员的失误却无法修正,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虽然记者、作者对新闻都有自觉“把关”的责任,但编辑由于其特殊地位,在把关上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技术性的差错。新闻编辑无法阻止各种差错的出现,但必须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版面之外,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

当记者、作者把新闻稿交到编辑部时,这些稿件已是对原始的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后的成品,但是,这些成品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报纸的要求。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首先是对新闻素材重新认识的过程。由于新闻采写与编辑工作的种种差异,编辑和记者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新闻选题和新闻素材的,工作在一线的记者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真实、深切,但也可能因为身在其中难以保持客观冷静,而且视野会受到限制。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更多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对报纸的报道立场和原则把握得更加到位,对同类情况有更多的报道经验,因此有可能看到记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的价值,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编辑对于新闻素材的价值提升,还表现在编辑面对的新闻稿件众多,编辑可以通过对稿件进行对比、联想、拓展,从中提升出一个更深刻的报道主题,或者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重新策划和组织报道。

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稿件的加工修改,不是简单的“剪刀加糨糊”的技术性工作,而是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进行再挖掘和再表现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当然,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添加或杜撰,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点来说,新闻编辑的能动性、创造性又是受制约的。

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选择、组合、提炼与创新。编辑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就是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二是对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和创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运用往往又关系到内容传播的效果。新闻编辑对于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主要通过选择稿件的写作方式、编排手法、版面或栏目的设计包装等来实现。

四、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新技术与新媒体使普通公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从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流动来看,越来越多的新闻正在职业“新闻把关人”控制范围之外广泛传播,这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在这样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第9篇

【关键词】FT中文网;融合新闻;财经报道

在新闻传播史中,新媒介的诞生往往导致传媒格局巨变。网络媒体诞生之初,新闻业界甚至出现了所谓“报纸消亡”之类的猜想,认为网络新闻会完全取代纸制报刊。然而事实证明,消亡的只有纸,报还在继续。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传媒业从技术层面到媒介层面都实现了融合。本文选取英国《金融时报》唯一的非英语网站FT中文网,研究该网站报道层面上的媒介融合策略。

FT中文网进行媒介融合的经济学动因

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进入亚洲市场后,将发展重心放在中国网络媒体市场,欲将FT中文网打造成中国最权威、最受欢迎的垂直型财经新闻网站。FT中文网的发展模式借鉴了英文网站ft.com成功的媒介融合经验,以寻求差异化优势为动因进行媒介融合,以期在网络中延续“商业粉红色”的魔力。FT中文网进行媒介融合的经济学动因可解读为以下三方面:

新闻内容生产成本低廉。成本优势是网络媒体在传媒业长尾中存续的关键。除了必要的设备投资和维护外,网络媒体生产信息的成本微乎其微,且新闻网络发行的成本几乎为零。[1]FT中文网利用报网信息共享策略,以母媒体(英国《金融时报》)的新闻资源为其新闻内容生产节约成本。原本制约金融时报集团在华发展的报刊发行壁垒政策,却因媒介融合转化为FT中文网在竞争中的成本优势。当下,互联网传媒市场已从“蓝海”转为“红海”,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残酷,新闻内容生产成本的优势使FT中文网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经济既是规模经济又是范围经济,前者表现在统一媒体的产品要具备规模,而范围经济则表现在媒介集团中,一个媒介集团不能只依靠一个媒体打天下,必须走多种媒介的联合经营。”[1]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在内部即是采用这种策略,FT中文网与《金融时报》亚洲版在内容上共享,又在经营上相互独立,从而实现了集团内部各媒体新闻产品的二次或多次开发,并实现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共同作用,为媒介集团交叉盈利。

通过增值服务取得内容的收费权。网络媒体创办初期,其根本任务是为母媒体(报刊)建立忠实的受众群体。但一些优秀的网络媒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为传统媒体争取受众群之余还实现了自身的盈利。比如金融时报集团英文网站ft.省略的“部分收费制”,将大多数的新闻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以线下活动、数据库、定制服务等高端增值服务吸引商业精英付费,使其成为网站的VIP会员。FT中文网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拥有了与商业门户网站对抗的实力,从而最终赢得内容的收费权。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中国的网络社会,免费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心理已成为一代人的消费习惯,但如能实现受众自愿付费阅读,则表明社会对稀缺资源的认可,FT中文网实现“分层收费”就说明了受众对该媒体的高度认可。

媒介融合模式下的FT中文网财经报道

2003年,美国西南大学的Rich Gordon教授对美国当时的媒介融合情况进行了分类: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2]笔者认为,上述五种融合方式中,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在FT中文网的财经报道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结构性融合和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是指媒体采编的新闻超越媒介载体的介质约束,比如文字新闻可以在电视新闻或网络新闻中被拿来二次或多次利用;信息采集融合主要指新闻报道层面,即“媒体公司要求记者有各种技能”;新闻表达融合,主要是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和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3]在上述媒介融合方式的综合作用下,FT中文网的财经报道较之《金融时报》的传统财经报道更有光彩。

新闻采写突破多种约束。网络媒体的一大特点是它打破了报刊和电视传播时空上的限制,实现了全时段、全球化、跨介质的采写。但由于网络媒体不具备独立的采编权,网络财经新闻的报道一直为浅薄所伤。在媒介融合模式下,FT中文网组合各种媒介的优势,将内容聚合并整合为多媒体新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多种限制,并弥补了自身在报道深度方面的“短板”。

首先,新闻内容打破报纸的版面限制和广电节目播出时间限制。报纸和广电节目由于版面限制和播出时间有限常常不得不删去部分内容,而网络却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但如何有效地聚合资源,是媒介融合模式现在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FT中文网延续了《金融时报》的报道特色,并在网络上实现了声音、图像和文本结合,合理体现信息的层次。另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存储空间限制,FT中文网能够就特定的主题或事件,高度聚合各方面信息,形成一个整体单元性的信息传播。

其次,跨媒体、跨介质采写,提高报道深度。网络媒体不具备独立的采编权,因此往往无法对重大时事进行采访,新闻内容也就难以触及事实的深处,而FT中文网却运用媒介融合打破了网络媒体的桎梏。FT中文网利用其庞大的受众群获取新闻线索,例如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设置问卷调查、从新浪微博上广征博览信息。此外,为满足受众对全球经济、金融和商业权威资讯的需求,FT中文网还开设专门的视频板块,视频多为高端财经访谈,采访对象多为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资深媒体人或政商名流,采访的议题也围绕时下热点进行,给出全球化视角、独立观点、具有强大数据支撑的评论和前瞻。

用户制作内容改善传者与受众的互动。用户制作内容,是指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等以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形式,制作、、传播各种信息,传播与分享日记、知识、资讯、技术、体验和观点内容等,它反映了受众通过新媒体技术参与媒体的程度。[4]英国金融时报集团一直以权威性、专业性著称,新闻内容一般不发表普通读者的撰稿。但在Web2.0时代,“高傲”的金融时报集团也让位于时代潮流,逐步实现了媒体与用户的互动。

首先,博客评论、分享功能打开传者与受众的交流渠道。《金融时报》素来以观点著称,FT中文网也在网站上单独设立观点板块,其子栏目中最著名的就是Lex专栏。该专栏为ft.com英文网站Lex专栏的中文译作,由曾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首席评论家马丁・沃尔夫领衔的6名专职高级评论员撰写,对全球财经进行精辟评析,获得世界各地的商业精英和各界学者的高度推崇。FT中文网通过接纳权威专栏邀请财经界的权威专业人士参与网站内容的建设,再通过专栏的读者评论功能和站内分享功能,实现了专栏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对话和互动。

其次,数码技术、电信业、传媒业三者融合,使信息实现高效水平流动。很多人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信息传播的确产生了裂变过程。成本几乎为零的网络新闻发行使信息更为廉价,以往的信息穷人摇身一变成为信息富人,“曾经稀缺的信息被当成鱼子酱一般来珍惜,但它现在却跟土豆一样充足”。[5]网络新闻以原始文本为中心向外辐射,在互联网上形成一个广阔的信息圈,原本转瞬即过的信息显现出延展性和可持续性。当前电信业和传媒业的融合越来越强,博客、播客和微博的相继出现,令信息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实现快速、高效的传播与反馈。此外,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又使受众的媒介素养进一步提升,受众通过网络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收看、点评FT中文网站内的视频,还可上传原创视频。传媒业素来以“渠道为王”,网站开放信息传播渠道的做法令受众从信息流动的底端上升到与传者同样的高度。如果说《金融时报》是“蜘蛛型媒介”,那么媒介融合模式下的FT中文网就是“海星型媒介”①。在此类媒介中,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信息传播,由此提高他们对该网站的好感,FT中文网也因此赚取了更多的浏览量。

再次,利用微博在不同形态的网络媒体间实现结构性融合。FT中文网在新浪微博和Twitter两个微博客网站中架设“站中站”,加快了FT中文网信息传播的裂变,也使信息的有效期不断延长,有时还能实现新闻资源的重组,充分体现出媒介融合模式下信息传播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还使网络编辑在进行新闻专题组织时既可以捕捉到信息传播的重点,又可以围绕这一重点进行恰到好处的信息延展,使网络新闻专题具备丰富的信息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新浪微博以其成熟的海星型组织运作模式声名鹊起,许多媒体均在新浪微博上“圈地”开设微博,FT中文网也不例外。FT中文网利用新浪微博的发表、评论、分享、关注等一系列功能,进行多层次的信息传播:网络编辑将FT中文网站内的资讯简化成140字以内的微博发表,并附上链接吸引人进入主站阅读详细内容;编辑部在关注最新的新闻事件时,会对当事人或其他媒体相关报道的微博进行评论;新浪微博用户可通过他人分享的微博看到FT中文网的报道,或通过自己在微博中的影响力使FT中文网分享其微博。通过在新浪微博的账户与FT中文网两种不同形态的网络媒体之间实现融合,FT中文网与受众之间建立了多层次的水平信息流动。

FT中文网的媒介融合模式对中资财经新闻网站的启示

FT中文网一跃成为金融时报集团在华的主力媒体,其媒介融合模式值得中资财经新闻网站借鉴。

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竞争。中国网络财经媒体在创办初期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究其原因,是没有领悟到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真谛。专业化是财经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中资财经新闻网站首先需要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大众化则是要媒体贴近受众,满足他们的资讯需求。《金融时报》认为,人们读报的根本原因是扩大自己的视野,而不是为了读到与他们各自擅长的专业有关的东西。因此,中资财经新闻网站不应盲从其他网站的媒介融合策略,而应结合自身定位制定出独特的媒介融合策略,并最终体现在内容和服务的差异上。

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尝试产业融合。目前,媒介融合仍在不断加深,并将最终实现向产业融合的过渡。传媒业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未来将与其他产业进一步融合。中资财经新闻网站如想加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适应时展,大胆尝试产业融合。当下3G技术方兴未艾,电信业却已提出4G技术的构想,各产业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被消解。媒体若在此时率先将自己纳入4G技术的产业链中,在未来或将成为传媒业中的“大媒体”②,推动传媒业快速向前发展。

注 释:

①“海星型媒介”是指具备“海星式组织”传播特点的媒介。“海星式组织”一词来自于畅销书《海星模式》,书中将组织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蜘蛛型”,它具有严格的各层结构和自上而下的领导关系;另一类是新的“海星型”,它拥有扁平化的结构和分散的决策权。

②“大媒体”(Mega―media)是由凯文・曼尼(Kevin Maney)在《大媒体潮》一书中最早提出的,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具有更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大型媒体集团。

参考文献:

[1]郜书锴.报业网站的生存悖论及其经济学分析[J].中国报业,2009(2).

[2]徐沁.媒介融合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J].中国记者,2007(1).

[4]黄楚新.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的特色分析[J].中国报业,2010(3).

[5]大卫・申克.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