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安徽;非均衡发展
一、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后来在区域经济领域,为了发展经济,改变落后区域的状态,非均衡发展理论就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等。
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而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他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
增长极理论忽略了时间变量,威廉姆逊首次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提出了倒“U”型理论,即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趋于非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当经济发展到某一点之后,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区域间趋于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差异将会缩小。
二、从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看,安徽亟需非均衡发展
安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安徽在2004年到2009年GDP的平均增长率在12.8%,高于全国GDP增长率10.5%,在经济总量绝对值上,安徽GDP在2009年达到了10062.8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2.9%,成为全国第14个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会员。安徽人均GDP也在2000到2009年的这十年里增长了两倍多,从4779元人民币上升到了16408元人民币。以上的数据都充分的说明了安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其本身来说,在量和速度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全国,相对于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是相对落后的,2009年,安徽GDP与其相邻的江苏、浙江两省相比,只有江苏的29%,浙江的44%,而人均GDP只占江苏的37%,浙江的37%,全国的64%。
同时,就安徽内部经济,南北经济差异较大,主要呈现出南富北贫的局面。安徽皖北地区,包括亳州、宿州、阜阳三市及沿淮的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县面积4.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万,分别占全省的33%和50%,而2009年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2169亿元,仅占全省的21.6%。与皖北形成鲜明对比的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称九市及六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72万人,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6733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22%和66.91%。虽然南北经济的差异已经显示出了安徽经济区域的非均衡发展,但是,皖南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皖江经济提高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安徽经济来说,是一次发展的重大契机。皖江城市带,作为我国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不仅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而且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在资源方面,皖江城市带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岸线资源丰富。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作为增长极的地区和产业,通过其扩散效应对整个区域的经济起到带动作用,设立皖江城市带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三、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借鉴中,安徽需要非均衡发展
作为与安徽最为相邻的两个东部沿海省份浙江和江苏,从他们的经济发展轨迹来看,其经济的高速的发展,都是以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为代价。
将江苏按照苏南(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和苏北(徐州、淮安、盐城、宿迁和连云港)分为三大区域,从人均GDP看,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苏南和苏北,1990年苏南的人均GDP是苏北的2.6倍,到2000年达到3.6倍,2009年苏南的人均GDP是苏北的2.9倍,比1990年更大。
将浙江按照浙东北(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浙西南(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分为两大区域,其人均GDP的差异显著,在1990年浙东北的人均GDP是浙西南的1.9倍,2000年达到了2倍,十年后的2009年,浙东北的人均GDP仍是浙西南的2倍。
通过皖苏浙三地区的近几年来的人均GDP与GDP总量比较(见表1),不难看出,安徽的经济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与苏浙地区。从这两省的发展经验中可以借鉴,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浙的区域差异还是相对较大的。而安徽不管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GDP上,都还没有达到江浙地区的发展水平,更谈不上经济上的高速发展的阶段,安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不遗余力的发展非均衡经济,加速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大力发展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所以,现阶段,安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理可依的,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也是安徽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经济上飞跃发展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王成周.安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姜炎鹏,沈玉芳,贾利娜等.安徽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3、程必定.按主体功能区思路完善我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探讨[J].江淮论坛,2008(4).
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从“增长”到“发展”,一词改变有何深刻的内涵?
刘世锦:增长是量的描述,发展是质的规定,高增长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带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国际上对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也有不少讨论。增长并不等于发展,有些国家就曾经出现过“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要论断,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记者:当前,为什么要提出这一重大战略呢?
刘世锦: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以上增长率已经近30年了。从工业化历史上看,能够在40年的时间内持续保持平均7%以上增长率的经济体只有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所经历的时间是不同的。工业化先行国家所经历的时间长一些,但平均增长速度相对要低。二战以后,世界出现了一批增长速度较高、但时间相对缩短的经济体。总的看来,能够在三四十年的时间内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并不多。一些经济体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陷入停滞状态,如拉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即便是被视为成功典型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也遭遇了1997年严重金融危机的冲击。再早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也都曾因经济危机和战乱,而使其发展进程中断或受到重创。
上面提到的在40年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的3个国家和地区,都是相对较小的经济体,大的经济体尚无先例。在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时间的快速增长,总量规模迅速扩大的时候,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出现一些正面或负面的议论,比如“中国机遇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等,是有其必然性的。就中国经济本身看,近几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具有转折含义的重要变化。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已经连续4年达到10%以上。2006年,经济总量超过了21万亿人民币;人均收入在超过了1000美元后不久,又达到了2000美元;财政收入新增部分超过7000亿人民币,接近于10年全部财政收入。但是,必须看到,在总量规模变化的同时,结构性的变化和矛盾也更为显著。
记者:那么这些结构性的变化和矛盾具体有哪些呢?
刘世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这些变化和矛盾:
――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生产和消耗增长迅速。例如过去曾认为中国的钢产量1亿多吨就够了,而2006年钢材产量则超过4.6亿吨。
――环境压力空前增大。如果说资源可以通过进口和替代有一定调节空间的话,环境容量由于其不可移动性,没有多少调节余地。
――过去构成中国经济增长低成本优势的诸多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升。据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调查,普通劳动力工资近年来年均增长15~20%;土地价格涨幅更大,有些地区仅生产性用地涨幅也达一倍以上。
――在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原有的地区发展差距并没有缩小,有些方面还在扩大。在地区发展差距的背后,主要是城乡发展差距。
――社会矛盾在某些方面有所增加,由拆迁、征地、职工下岗、社会保障、干部和腐败等引发的时有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容忽视。
――中国正在以日益增长的规模介入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近两年的贸易顺差超过千亿美元,国际贸易摩擦增加,贸易不平衡构成很大挑战。
以上列举的当然不是新变化的全部。就这些现象而言,大部分以前也都存在,之所以称其为“新变化”,是因为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了一个“转折点”。需要考虑两个相关的问题:一是我们是否正在或已经进入与以往有较大不同的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如果是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的话,现有的发展方式能否有效应对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使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可以给出的判断是,我们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对这一新阶段如何概括,还可以探讨;这一新阶段所出现的矛盾和挑战,在已有的发展方式空间内,是难以包容和应对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势在必行。
二、以自主创新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记者:近年来,我们党非常强调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那么提出这一战略有何重要背景?
刘世锦:近年来,我们党提出加强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以后,持续了20多年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需要培育起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新的竞争优势,实现竞争优势的转换。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人均收入越过一千美元关口,现在又达到两千美元,当然是好事,同时也是“双刃剑”,因为这既是收入水平提高,也意味着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也相应减弱了我国劳动力的国际比较优势。低成本优势的减弱在各地都逐步表现出来,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最为明显。在这些地区,一些对低成本敏感的企业开始向外转移,留下来的企业则要通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渠道等环节的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当然,低成本优势的减弱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还会有一些地区继续呈现低成本优势,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将保持多种竞争优势并存的格局。但从中长期看,低成本优势削弱后的调整不可避免。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关系到我国产业中长期竞争力,因而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记者:如何理解自主创新的含义?
刘世锦:我们把自主创新概括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与过去关起门来搞研究不同,这几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在日益扩大的开放条件下进行的。如何认识自主创新,近年来也有一些讨论。有的行业围绕“合资企业进行的创新算不算自主创新”展开争论。对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全局和战略的眼光来观察和理解。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资金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纯粹内资的企业将越来越少。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行多元化的股份制结构,其中包括引入外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基础行业,如电力、电信、金融等行业中的国有大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在境内外上市。所以,按照企业资本来源来界定,不符合开放经济的实际,也存在很大的技术上的困难。比如,某企业的直接投资者是内资,但再从这个投资者向上追溯,可能会找到外资踪迹。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到中国来,虽然会对内资企业形成竞争,同时也有技术信息扩散、人员培训、促进产业配套条件形成等积极作用,总体上说利大于弊。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多年来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从内外资企业的角度看,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可以有两个要点:一是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是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向中国的转移。当然,前一个要点是重点,我们讲自主创新,立足点和重心都是内资企业。有一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关键性、基础性的技术,仅仅靠开放是拿不到的,必须靠自己来搞,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但是,这与鼓励外资企业研发能力向中国转移不矛盾。这两件事情是互动的,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外资企业是在中国仅仅搞加工制造好呢,还是把研发能力也转移到中国来好呢?还是应该鼓励它们向中国转移。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这样来认识:我们讲自主创新,这个“自主”的主体应该是中国经济的大局,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大局。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合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所进行的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创新能力的活动,都应该得到鼓励,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划入“自主创新”的范围。这是一个宽松的、包容量很大的定义。这样看问题,对提高我国经济总体创新能力有好处,也正是新时期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的政策所要求的。
三、更加关注人均实际收入水平
记者:我国经济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那么,今后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逐步缓解这种状况?
刘世锦:这些年通过实施地区重点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但尚不足以改变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态势。近年来影响地区发展格局的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大的城市带、城市圈的形成,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城市圈,内地沿大的交通通道形成的城市带等。二是产业的区域集中加快,过去一个新产业出来,各地都要搞,遍地开花。一些年来通过市场竞争,产业的区域集中度显著提高,如彩电生产,过去一度20几个省都在生产,现在大部分集中到珠三角地区;汽车生产也正在逐步集中到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城市带的形成与产业区域集中往往是重合的,产业集中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支撑。这些变化总体上说符合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是积极的、可持续的,但必然影响到原有的地区发展格局,不仅表现在大的行政区划之间,也表现在这些行政区划内部。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中,出现了某些有利于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趋向或因素。例如,在重化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的背景下,对能源、原材料、装备工业产品等的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具有资源优势和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中西部与东北的部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如,东南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上升后,一些企业开始向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转移,部分国际转移产业也将承接地更多地转向要素成本较低地区。这些趋向或因素的稳定和增长,将会对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发挥更多的基础性作用。
记者:评价地区发展平衡一般采用什么指标?
刘世锦:对地区平衡发展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评价的方法问题。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率先发展,吸引各种资源向这些地区集中,其中包括人员流动。劳动力由落后地区流动到发展快的地区,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也减少了落后地区的人口基数,落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有所提高。反之,发展快的地区人口基数增加,人均收入水平相应有所下降。我们讲地区发展差距,所关心的是这些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所以,“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是一个适宜的比较性指标。这个指标除了关注货币收入外,还考虑到剔除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差异后的实际购买力水平。在劳动力和其他人口合理流动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将逐步趋于缩小。我们要注意地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差距、不同地区户籍人口货币收入差距等指标,更需要关注不同地区实际生活和就业人口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指标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将有助于正确观察和理解地区之间关系发展的动态过程。
记者:地区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那么,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刘世锦: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城乡隔离状态被打破,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不仅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条主线。我们的各种政策,不论产生于何种背景,都应当促进而不是延缓这一进程。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早期工业化国家曾经历上百年时间。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接近50%,大体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至少还需要30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非农产业,使之“出得去”、“留得住”,包括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人口在城市生存、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转移支付等方式,提高仍然居住在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之与城市人口,包括已转移至城市的原农村人口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至少要让他们“过得去”。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更好发展来解决
记者:这些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有所增加,在有些方面甚至激化。您对此怎么看?
刘世锦:这种反差很值得深思。从国际经验看,一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后,也同时进入经济和社会结构、重大利益关系剧烈调整的阶段,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数量增加,有些领域的矛盾趋于尖锐,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危机。当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社会上较大比例成员进入所谓“中产阶级”状态后,社会的稳定程度将会显著提高。现阶段我国总体上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矛盾增加的时期,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农民土地、城市拆迁、水库移民等所引发的矛盾;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引发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权力腐败、干部等引发的问题等。
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立足国情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应当也只能通过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来解决。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历史已经证明,吃“大锅饭”既不利于效率,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当然,我们讲进一步的发展,不能是短期化、片面化、高代价的发展,而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同时要比过去更多的精力重视社会发展;要集中力量抓紧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从源头上治理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既要重视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也要重视通过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多年来我们所倡导和实行的发展观的一个拓展和完善,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进步。
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的矛盾和问题不少,应该和能够有所作为的事情也不少。如何把好事办好,如何在解决一些问题时不致于引出更多的问题,如何在处理一些矛盾时,既要照顾眼前,更要有利于长远,还需要把握好一些原则。
记者:这些原则主要有哪些呢?
刘世锦:一是既要治标,更要立足于治本。比如扶贫工作,通过转移支付等办法给贫困人口一些补贴,是必要的,但更重要是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培训,使他们获得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是既要有承诺,又不能脱离现阶段国情,作不切实际的过高承诺。比如养老、医疗保障,城乡、地区之间差别很大,是全面保障,还是在农村先做到对困难者救助,即使全面保障,保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不能脱离现阶段的实际。承诺过高,兑现不了,老百姓还是不满意,还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欧洲福利国家保得过多,也在寻求改革。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需要研究和汲取。
三是既要有短期措施,更要注重制度建设。对短期内的突出问题,如困难人口救助、调解,需要采取某些短期措施,以稳定局面。更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好的制度建设以稳定的可预期的程序处理问题,可以提高效率;不是针对个别事件和少数人,而是对所有人具有普适性;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矛盾,而且要治理产生矛盾的根源。
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记者: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如何深入理解这一论断的深刻涵义?
刘世锦:这一重要论断已为我国近30年来的实践所证明。我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是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背景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活力和制度基础。毫无疑义,没有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改革走出一条独特而富有成效的道路,形成了一些有意义的经验。例如,改革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不是对旧体制的修修补补;在改革国有经济的同时,放开一块,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鼓励不同改革方式的试验和竞争,先试点,取得经验然后推广,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把改革与开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放引入新的体制要素而推动改革;保持党对改革过程的坚强领导,把改革、发展和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为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改革和发展进一步促进稳定,等等。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解决新阶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还是体制上的。体制上的问题,部分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部分属于体制转轨过程中新出现的,还有的是由于体制建设滞后所引起的。这几种情况往往交织在一起,使问题相当复杂。比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在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一些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GDP增长、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等倾向。如何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一套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行为机制,是体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如,深化收入分配领域改革,要求由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转向初次分配按劳动和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再分配更加重视社会公平,但由于多方面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突出起来。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将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起来,使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的、可承受的范围内,并逐步趋向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是体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改革开放仍然很重要。我们所面临的诸多深层矛盾的化解,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不可能离开深化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也是改革,讲深化改革也包含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开放)。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不能松懈,更不能动摇。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需要警觉和纠正,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进改革,而不是走回头路。改革是为了发展,最终要由发展的成果来检验。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发展阶段;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55-1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从1995年即“九五”计划时就正式提出,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三个“新”:新的高度,“规划建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高到了整个“十二五”期间发展主线的高度;新的广度,“规划建议”把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统揽包括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的改善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新的深度,“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方式转变不但有明确的方向,而且有明确的路径、明确的措施,更深入,更系统,更完善。这三个“新”,着力点就是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2 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策略
准确认识吉林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在发展中积累,在调整中发展,乃是当前吉林省的首选战略。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实际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四个关系,防止四种倾向。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防止思想松懈倾向。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没有发展的积累,就没有调整发展方式的动能。当前吉林省不能放松加快发展的步伐,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心无旁骛地、专心致志地、殚精竭虑地去筹发展之策、谋发展之计、践发展之行、干发展之事,按照近年来吉林省发展的好势头,再持续快速发展三五年。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防止等靠要的倾向。发展是创造财富的源泉,积累财富才能为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富民,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民生是第一目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在确保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结构、加快发展速度的基础上,努力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成果,使推动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使改善民生成为工作常态,使发展的过程成为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过程。要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通过办好民生实事进一步扩大内需,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得到实惠、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改善民生不简单等同于涨工资、增福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防止等靠要的思想,既要眼睛向上,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又要眼睛向下,靠发展、靠调整支出结构,更要眼睛向内,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同时,量财施政、量力而行、倾力而为,切不能一轰而上盲目攀比,等政策、靠财政、要资金。要统筹政策措施,实现各方面利益兼顾;要统筹资源要素,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统筹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坚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把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全民创业、重商富民,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进而实现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三是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防止转弯过急的倾向。为实现既保持短期经济较快增长、又使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判断,充分利用经济调整期带来的转型契机,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作为动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巩固和发展当前经济回升的好形势,着力夯实支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稳固基础,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整体竞争优势,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集约内涵发展为特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发展新引擎,促进吉林省经济进入新一轮良性循环。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防止有政策不落实的倾向。政府管理创新是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所进行的调试性改革,它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也给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落实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各地、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职能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广播剧 发展瓶颈 创新 品牌建设
广播剧(Broadcasting Play)是指通过广播电台播送,主要由播音员或配音演员演出的戏剧,也可以称为放送剧、音效剧、声剧。①广播剧是为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同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与其他戏剧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广播剧情节居于各要素之首,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个性化、口语化并富于画面感的配音演播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并表现主旨。
与电视剧相比,广播剧的传播无法借用视觉手段,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电视剧剔除画面元素后就等同于广播剧。广播剧虽然只能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等听觉手段传播,但是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其直接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同时,由于不用视觉手段,广播剧在展开情节时可以不受画面的限定与束缚,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并加入幻想、梦境、回忆等电视画面难以支撑的超越时空限定的内容,使广播剧题材更丰富、创新点更多、可听性更强。
分析现阶段国内广播剧生存发展状态,剖析广播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剧发展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播剧现状及发展瓶颈
1.国内广播剧的发展历史
我国广播剧创作至今已经有80年历史。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可查到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广播剧是刊载在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的一部名为《恐怖的回忆》的剧目。这部剧在制作公司组织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对激发广大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作用。②
解放后,特别是自1955年以后,广播剧处于上升时期,先后出现了一批富于思想性、艺术性并且具有影响力的剧目。至上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又一轮广播剧发展浪潮。1981年至1983年间,国内广播剧年产量多达数百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剧录制技术的不断进步,陆续出现《刑警803》《三国演义》等掀起收听热潮的名剧。
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剧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十一五”时期我国广播剧类广播节目制作总时间达8.02万小时,比“十五”末的7.54万小时增加0.48万小时,增幅为6.37%,年均增长1.24%。广播剧类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为57.48万小时,比“十五”末的41.18万小时增加16.3万小时,增幅为39.59%,年均增长6.89%。③但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产品相比,广播剧在产量、质量、创作单位和专门的创作人员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2.广播剧发展的主要瓶颈
尽管广播剧诞生以来,在国内一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广播电台的传统文艺节目形式,广播剧在现阶段表现出一定的传播疲态,节目播出效果受到影响。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播剧种类单一,缺乏新意。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主要是说书式广播剧,间或播出以小说为原作制作的广播剧。相比之下,以动画或游戏的附属故事所制作的广播剧和情景喜剧式广播剧则比较匮乏。而原创广播剧虽偶尔有之,但通常以制作单集或短篇幅剧为主,播出连续性不强,可听性受到影响。
第二,广播剧题材陈旧,缺乏创意。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大多依赖传统剧和所谓经典“题材”,内容大多比较老套,欠缺时代感。《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动辄上百集的老故事仍然充当广播剧的顶梁柱剧目,既影响到新剧目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作乏善可陈的现状。
第三,播出时间有限,黄金播出时段逐渐被其他节目取代。广播剧原本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但是,目前很多文艺广播中,广播剧类节目占据的播出时段大多是午间及夜间,而早间及晚间黄金时段则让位于相声小品及其他文化类节目。以北京电台文艺广播为例,《评书连播》节目安排播出时间为1:30~2:00、5:30~6:00、12:30~13:00;《评书演艺》节目安排播出时间为3:00~3:30、10:00~10:30;《小说连播》安排播出时间为12:00~12:30;《广播剧场》安排播出时间则为22:30~23:00。
二、广播剧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专业创作人员缺乏,导致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剧集数量有限。以2005年高峰产量为例,尽管绝对产量非常可观,但其中90%以上都是各地的“新闻报道剧”。这种以叙述的形式进行新闻播报的广播节目,在情节上并不具备原创性,严格地说,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广播剧”。除去这一部分,全国广播剧年产量实际只有150部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才欠缺,广播剧创作缺乏养分,不仅新作数量有限,也难以保证质量。
二是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剧内容含金量不高,使得广播剧类节目与其他文艺节目相比,竞争力减弱。目前,多数文艺频率的定位正在趋向多元化。一些电台的文艺频率在传统文艺节目基础上融合相声小品及脱口秀类节目,增添娱乐元素,呈现出具备文娱特色的广播频率。这样一来,广播剧类节目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时代感,部分剧目更难称得上是思想底蕴深厚、经得起推敲的优秀作品,自然难以在节目竞争中延续强势地位。
三是广播剧销售及赢利状况不佳,销售价与成本价倒挂,影响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进而损伤广播剧的生命力。据市场测算,一集广播剧的制作成本大约需要几万元,其中包括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声音效果和使用录音棚的各项支出,而市场出售价格却仅维持在百元左右,收回成本存在一定困难。
四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受众接触到更多元的媒介形式,拥有更多接收信息的途径。特别是多媒体影音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扩大了受众的选择余地。面对新媒体发起的挑战,传统广播剧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三、广播剧的创新途径与措施
尽管面临一定程度的发展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广播剧依然有其稳定的生存空间和固定的受众群(见表1)。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覆盖北京地区的广播频率为例,说书式广播剧节目无论在调频覆盖的文艺之声的收听率、市场份额排行榜,还是在中波覆盖的老年之声、娱乐广播的收听率及市场份额排行中,都位居前列。其中包括上午、午间及晚间时段,均不在黄金时段之列。也就是说,广播剧节目的收听率仍有增长空间可以开掘,当然前提是解决目前国内广播剧面临的问题。
第一,加强广播剧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现有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创作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设研讨班、参观广播剧制作基地、录音棚实践以及获奖作品学习研究等途径,对包括剧本创作、配音演播以及后期制作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达到提高创作人员的创作水平,降低制作成本并锻炼创作队伍,培养新人的目的,使广播剧的创作得以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二是吸纳广播剧人才,扩充创作队伍。尽管目前各地电台专业从事广播剧创作的人员尚比较少,但是民间涌现出的广播剧制作团体却能为广播剧创作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民间已经有以华音社为代表的网络广播传媒社团,以及凌霄剧团、剪刀剧团、声创联盟等数十个原创广播剧社团。未来,各地电台可以考虑吸收民间广播剧团的创作班底,并鼓励民营制作公司参与制作,这样既能够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能够起到扩展创作思路的作用。
第二,开发新鲜的广播剧作品,拓展广播剧的节目来源。通过比对日本广播剧的创作可以看出,目前日本绝大部分广播剧是以小说、轻小说或动画等为原作来创作的作品,同时,也有不少原创广播剧作品。相比之下,尽管我国动漫产业成熟度远不及日本,但是仍然可以打开思路,从新生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广播剧创作的养分。在这方面,目前香港地区广播剧创作的表现优于内地,不过,内地也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改编自当红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同名40集广播剧,2009年5月5日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间《黄金剧场》播出后,受到了媒体、听众以及书友们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据统计,这部广播剧的网络及电台同步收听率刷新了此前同类广播剧所创下的纪录。可以看出,经典作品固然能够保证铁杆听众的收听忠诚度,但积极开发具有时代感的新鲜作品能够吸引更多新的受众,促使广播剧回归当下大众审美。
第三,打造广播剧品牌形象,注重广播剧品牌建设。纵观国内特别是大陆地区广播剧发展的历史,像《刑警803》这样广受听众好评的标志性经典剧目并不多,更难说由此建立的品牌形象。未来,在扩充内容的同时,更应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着重打造广播剧品牌形象,使优秀的广播剧作品不仅收到良好的本台播出效果,有效树立听众对广播剧的忠诚度,更能够打开销路,通过制播分离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使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获得循环发展的动力。
第四,联合新媒体,拓宽传播途径。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时,更要注重把握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新媒体高效的传播速度及便捷的接收方式,为广播剧的传播寻求新的方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为克服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通过建设中国广播网,实行台网互动、台网一体,经广播播出的节目,受众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同步在线收听,也可以点播往期节目。中国广播网保存的大量珍贵音频资料,大大提高了节目覆盖面。此外,手机媒体的介入、微电台的出现,也为广播剧搭建了新的传播平台。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如能把握机遇,仍然可以获得发展良机。
作为广播领域重要艺术形式,广播剧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环境与条件。但广播剧能否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得到更大提升、更快发展,还取决于广播剧的上游(制作)、中游(媒介)、下游(运作)各方的积极努力与配合,以及政策的扶持。
注 释
①百度知道,。
③“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状况,,2010-01-15。
4.杨志东 《广播剧转型期中的受众市场》,载《中国广播》,2007年第8期。
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到来有了变化,人们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规划调整,通过各个方面知识的整合,加强并丰富了有关的管理概念。
一、农业经济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还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所以说,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农业经济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现今发展形势、政策方针、社会环境等情况进行管理。根据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形式及目标,计划协调农村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使农村经济发展走向正轨。
二、现阶段的管理现状
新形势的社会下,农业经济没有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不仅与社会发展结构不适应,而且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一些管理上的缺陷给还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管理人员对管理的忽视
我国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拥有一系列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但是落实的效果差,制度到地方农村后并没有的到人们的重视,执行力度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偏低,对管理的方法与制度结合不到位,国家下发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没有渗透到管理人员的思想中。
3.管理人员缺乏执政能力
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结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产业化发展得不到满足。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管理的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其不断的发展。
1.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走上了轨道,这种管理模式渗透到农村经济的各个部分,这种管理主要针对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对深加工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得到改变。
2.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变化,其中也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借助科技手段转变农业生产力,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不断加强我国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够将我国的农业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3.产业化管理
产业化的形成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产业与其他组织合作,能够更加迅速的扩大发展,其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也有高速度的发展,通过将这些联系起来,产业机制整体性发展。一些大型的企业带动农业产品发展,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更加标准。
4.管理制度改革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的存在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改革仓噺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清除,使发展更加健康。对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就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对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在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式。
1.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
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对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将管理的内容规范化,将管理职责分配到人,做出相应的部署。并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教育学习,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到管理的意义,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建立完善
在对农村的建设中,首先要对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再去根据规划内容一步步发展,所以在规划时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得出最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制度,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制度让人们心中对农业发展有新的认识,农业结构的转型得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然后要解决农产品的方面,利用加工手段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最后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对农业经济加以提高,使农业生产更加安全,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不仅提高了竞争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对群众利益完善维护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农民的利益,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机制,能够有效的将矛盾、权益、利益等权衡协调,得到统筹,使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制止损害利益的行为。同时也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群众服务部门的能力,有效保障群众的利益。
4.对管理队伍的有效建设
管理队伍的思想水平影响着地方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果,对管理人员的挑选与后期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具有高业务水平、超强责任感、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管理内容的培训活动,使其业务管理水平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明确国家下发的各种农村经济政策,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
5.对农业经济实行产业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经济增长,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能够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农村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使整体效益提高。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体系,全面推进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1 中国经济的梯度发展
1960年,J.弗里德曼提出著名的“中心一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区域经济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等级规模功能单元的综合体。大多数人口及经济活动集中于都市区,中心区不仅增长迅速,而且还能够从较不发达地区吸取动力,由此其它地区成为次要地区或区。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能源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东部和中西部在信息、交通、能源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中部地区近几年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也相对便利,土地价格相对低廉,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因城镇化而转移,根据经济人原则,转移目的地肯定是就近转移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所以,内地便具有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优势。
2 中部地区经济比较优势
中部地区发展拥有明显优势。首先中部崛起战略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其次是交通区位优势,中部地区北抵北京,南近香港,东邻上海,西靠重庆,处于“十”字形架构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最重要的是,与东、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优势,能够作为资源利用的土地较少,而中部地区能作为资源利用的土地较为丰富;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三是资本后发优势:中部地区有很多的产业等待开发,具有较高的资本预期收益,会吸引更多区域外资本进入。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现在提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影响的拓展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序幕,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面临高新技术对接,中西部地区主要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主要做大做强制造业,壮大产业规模。宏观层面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调结构,扩内需,要创新;微观上讲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积累已经完成,能够有资金、有能力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任务是把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产业战略升级,开展高精尖技术研发工作。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转移到了中部地区。所以我们在思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有所区别。在国家的新一轮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过程中,作为中部地区,我们要给自己定准位置,把握东部地区产业战略调整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中部投资,形成产业规模,在规模形成过程中,人力的积聚、物的积聚、人才的积聚、资本的积聚逐渐形成,所以说做大产业才是中部地区的当务之急。
二、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面临的问题
1 经济结构低端化
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窘境。
2 县域财政十分困难
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虽然有财政转移支付,但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强,需要财政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
3 城镇化进程缓慢
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4 环境污染
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县域环境污染越来越明显。县域经济规模不足以对环境问题进行根本治理,再加上生活设施不便,导致社会精英不愿将人生发展定位在县域,这对县域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5 经济资源匮乏
经济资源中最关键的是资本和技术,这两大方面县域经济基本上都不具备,尤其是像中部这些县域。除去一些具有典型优势县域,大部分县域是一穷二白,在这样的条件下,内生型发展很难实现,必须要依靠外部力量。
三、中部县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任务
1 做好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很复杂,涉及方面很多,要抓重点。在立足优化招商环境的前提下,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理顺利益关系,关键在于部分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能否达成一致。要理顺关系,一方面要靠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在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的同时,减少社会管理主体和层级,避免多头管理,打消一部分人获取法外超级利益的幻想。
2 加速推进城镇化
就全国而言要完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机制,走大都市圈和中小城市协调共进的综合城镇化发展道路。没有节制地让人口涌进大城市的后果难以想象。要改变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中西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使县域成为大中城市的卫星城。在发展中小城市的过程中间,鼓励农民工返乡就地创业和就业。一方面,要进行户籍改革,放开农民工入户的条件,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扩大城市就业容量,再次,鼓励农民工就地创业,多提供服务,少设置障碍。要形成县域较为强劲的就业吸纳力,让农民能留得住,安得下。
3 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应把做好公共服务放在第一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关键就在于党委和政府的服务、统筹和协调,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注重制度化和法治化环境建设,减少管理层级和主体,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4 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中小企业
本地企业的强劲发展才能有力助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开发内线和外线两个市场,要把本地市场做起来的基础上,稳步开拓外部市场。
5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注重内生型人才的发掘和外生型人才的引进。要明确政策和待遇,诚信立木,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干劲有盼头。
摘 要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4]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前线.2008(3):10-12.
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选择建立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将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换电;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0.issn.1672-3309(s).2011.04.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49―02
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石油短缺、原油价格走高的背景下,只有快速发展可替代能源,并减少对石油的需求才能使世界避免遭受更为严重的经济打击。
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2011年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中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共花费约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4%。全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5%,再次破50%的警戒线。以铁矿石作参照,十多年来,中国钢铁产业由于过度依赖进口,铁矿石价格被国际三大矿石巨头垄断式的疯长,从2002年每吨不足20美元,涨到2010年每吨超过120美元,中国钢铁产业面对着需求旺盛的钢材市场,却发展受困。可以预见,世界原油价格的震荡向上,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将是巨大的。
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10年保有汽车约7000万辆。如果达到世界汽车千人保有量128辆的平均水平,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1.56亿辆多一些。这些汽车消费的原油占中国原油消费比例将从大约占10%上升到20%。与此同时,大量的汽车,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污染源,对环境保护、交通通畅和城市秩序带来巨大压力。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汽车产业转型规划的重中之重。然而,其在技术、成本、配套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问题。
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1、纯电动汽车是最佳新能源车方向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醇汽油、甲醇、二甲醚之外的燃料。
目前国际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国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结合自己的优势特点,主张或较早小规模化实践的也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因为,通过研发和应用混合动力电动车可以积累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经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被誉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未来。但在解决氢能源补给方面遇到与纯电动汽车一样的缺乏基础设施的问题,同时还面临在能源补给站储存氢燃料的安全问题的挑战。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样被国内外专家寄予厚望,在应对石油短缺、发展低碳经济以及解决城市空气污染等方面都具备优势。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千多辆各类新能源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车、各类纯电动汽车,其中有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公交车、超级电容车、电池电容混合车、铅酸电池的观光电动车,经历了6个月的运营,通过车辆及基础设施投资对比、运营效果和成本比较,许多政府官员、企业家、工程师、投资人逐渐认为,现在发展纯电动汽车的条件逐步具备,纯电动汽车是当前新能源车发展的最佳方向。无独有偶,2011年2月,有新闻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提出财政预算案要结束清洁柴油汽车项目的政府投资,并要求削减氢燃料电池项目的投资,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电动车的研究推广中。
2、纯电动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电动汽车的创造有比内燃机汽车更早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因中东战争爆发石油危机,世界各国政界又着手研究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因此,从政治经济方面考虑,电动汽车出现了机遇。特别是近10年来,气候变暖、地球危机等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开发生产零污染交通工具成为各国所追求的目标,电动汽车的无污染特点,使其成为当代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是多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其中最关键的要数动力电池。通过各国的努力,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由于动力电池能量体积比低于汽柴油,配置与汽柴油相当的体积或者相当重量的动力电池,可以获得的车辆续驶里程只有汽柴油车辆的一半或者1/3。因此,纯电动汽车要能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最大难关在于电池。
因为有了内燃机汽车作为标杆,开发纯电动汽车就出现了许多困难,比如对续驶里程的困惑等。然而,通过对比内燃机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能源补给、成本、安全性、排放等指标,可以发现纯电动汽车的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也发现了更多吸引公众接受和发展的优点。
3、应改变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从政府引导消费习惯、生活理念开始,引导纯电动汽车消费市场,无论从环保还是从能源消费成本都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第二,汽车厂商和技术人员要摆脱现有内燃机汽车的特性,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比如续驶里程在100千米,绝大部分在城市内活动的消费者每天的行程不超过100千米,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三,政府要推动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设施的规模化、网络化建设。
二、换电商业模式要点
1、换电与换电商业模式
换电,是相对于充电而言,是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一种模式。以手机电源为例,通常可以使用备用电池,采用换电池的方法替换电源,也可以通过充电器将手机与电源插座相连补充电源。几十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电能补充始终是以充电的方式进行的,由于汽车比较庞大,考虑到电池联接安全性,又涉及到专用的换电设备设计和投资,给汽车换电池自然就不成为首选考虑。然而换电,有其必要和优势。其必要性在于:其一,基于动力电池的专业特性,需要专门的维护,以确保其安全、使用效果和寿命延长,因此专门的能源补给设施应该具备集中式的特性,而不是分散式充电桩;其二,整车充电时间过长,采用换电模式可以解决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效率问题。
换电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车辆和电池的销售和所属权要分离。汽车厂在提供整车的时候,配置了合适的电池,并且确保该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消费者只采购不带电池的裸车部分。由电池专业维护、充电、换电的运行商来购买电池,供给消费者使用并提供服务。
2、换电商业模式是纯电动车发展的解决方案
与充电模式相比较,换电模式有多方面的优势(见表1)。基于换电模式所具备的优势特性,将突破早期电动车发展的制约瓶颈,是纯电动车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处理好以下事项:整车厂要基于共同的电池箱标准:开放式的选择电池并接受运行商的集中管理。
三、展望
只有政府、整车厂、运行商共同参与创造新型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才可能真正做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电动汽车产品和服务系统,才可能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以应对未来的石油危机以及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下。
参考文献:
[1]米歇尔・克雷尔,中东北非动荡石油将成奢侈品[N].中国能源报,201 1―03―07.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世界经济 出口 进口
国际贸易也被称之为进出口贸易,是一个世界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世界上的国家为了更好的规范国际贸易行为,设置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等。这些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安全的环境、法律依据、资金扶助等措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而世界经济则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各国经济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壮大所必然出现的产物。世界经济的增长对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重大影响。国际贸易主要是进行商品与劳务的进出口,以优化各国间的资源配置,促进各国间的经济交流,以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一、国际贸易的概述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将自己本国的商品与劳务输送到其他国家中去,并引进其他国家的商品与劳务的活动。整个世界都是国际贸易的交换范围,因此国际贸易又被称为是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的形式只有两种,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值有多大。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商品数量及金额都很大,而且还要长时间的进行交易,而国内贸易可以进行小额的近距离的交易,只交易一次也可以,所以国际贸易的风险比国内贸易的风险大;2.交易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上发生问题的话,国际贸易就会终止,引起巨大损失,而国内贸易只会受本国的政治经济影响,损失较小;3.货品要进出口,要经过很多部门的检查,盖章,耗时长,而国内贸易只要简单的程序就可以进行交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就经济效益而言,国际贸易扩大了交易市场,更大程度的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是随着国家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出现的,国家是进行国际贸易的主体,而生产力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只有生产力高的时候,才会有剩余产品用来进行贸易,两者缺一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人类生活需求的增长,促使国际贸易也在不断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a、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扩大了世界市场经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就成为加快国际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总体而言,尽管WTO阵容扩张,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却始终没有变动。c、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给多边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d、国际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服装与技术的进出口比例仍在上升。e、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国际贸易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使贸易投资走向一体化。f、各国为保护本国的贸易进出口,设置了一大堆贸易堡垒。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各个国家调整本国的贸易进出口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
世界经济受世界科技、生产力、各国关系等因素影响,有三个比较大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对东西方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使世界成为两个经济阵营,相互联系又相互敌对,但是世界经济关系却变得复杂。
3.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出现,科技的发展、国际之间出现的贸易往来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春天,因此国际贸易进一步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三、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经济增长机制。现在社会上有两种的经济增长机制。一种是传统模式,只是增加原材料或劳动力的投入来提高产量;另一种是规定原材料及劳动力的投入分量,采用最新的科技,提高原材料及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优化其配置,以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得出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基本要素的数量;二是运用最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国际贸易也主要是通过这两种资源的进出口贸易,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出口贸易的结构受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断的进行调整、优化升级,使世界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让各国可以将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稀缺的国家,取得较大的资金收益;再用这笔资金向其他国家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要,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别经济层面。国别经济是构成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别经济的分析,得出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别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主要体现在贸易的进出口上。
(1)进口
①国家进行进口贸易是因为本国对于所进口的商品比较稀缺,而国内又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消费。国家为了以后能够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进口,就会研究这种商品,形成新的产业。
②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富余的资源,也会有自己稀缺的资源,这是就需要进口稀缺资源,增加本国的要素供给。还可以进口其他国家的最新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本国的生产力和生产率。
③企业在日益激烈的进口要素竞争中,可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完善,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2)出口
国家将自己剩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既可以为这些资源提供市场,还可以减轻因这些多余资源所带来的压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某商品有市场、有需求,国家就会增加商品的生产量,推动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3)概括
国家进行贸易进出口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以下影响:
①国家进行国际贸易可以打入世界市场,扩大市场范围,使国家经济增长不再局限于本国市场。
②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本国没有的商品,刺激本国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促进新的产业的出现。
③通过国际贸易将剩余资源换取稀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国际贸易所引起的需求和资源效应,可以促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以便国家淘汰效率低的企业,扶持效率高的企业。
⑤企业的增加引起竞争的加强,可以刺激企业引进新技术,提高创新意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⑥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有利于加快国家增长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出口贸易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人们的就业率,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国际贸易是世界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壮大所必然出现的产物。世界经济的增长对整个世界以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重大影响。了解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有利于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可以从经济增长机制以及国别经济层面两个方面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许小平.论国际贸易创新对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影响[J].贸易与投资.2011
[2]玉雁.浅谈国际贸易的实现机制[J].现代商业.2011
[3]均民.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一个扩张模型[J].广西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