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司风险与战略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与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全国注会考试选拔性的特点,其各科考试都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全面考核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因此,首先要明确注会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命题特点,结合往年考试情况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供参考:
(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大纲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去年本科目试题的情况来看,它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
(二)重视知识理解、实际应用及职业能力需要。同时联系实际这一点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需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试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可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这个趋势还会加强。虽然从表面来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的。
(二)梳理和总结各章要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
(三)重视案例
在管理学中“案例”由于它能够有效地结合实际问题,因而在考试中更能检验考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于是,越来越得到各类管理类考试的认可,并逐渐流行起来。从近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所涉及的案例来看,案例比例越来越高,案例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从国内外情况分析,涉及的案例有国内案例和国外案例;从领域和行业划分,有生产企业案例、销售企业案例、金融机构案例等;从案例的效果看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等。视角不同,检验考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这些案例的目的就是要在考生学习和掌握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的考核,让考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案例试题——这种浅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从2009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增本科目以来,可以看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一直强调案例型试题的重要性,并在各类复习和应试中不断强调。这是由于案例型试题的特点所决定的,案例型试题有利于提高考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型试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使考生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还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目前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案例型试题的比重和难度占有重要地位,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
案例型试题能引导考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真正把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起来,使考生更好地掌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所以,大家在复习和回答案例型试题时,需要明确考核的知识和考核内容,这就要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关注经济管理时事,很多案例是来源于政策制定和教材知识点的融合,这为案例试题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很多案例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理论知识与政策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这也为考生提供了一条复习的渠道和捷径。如果能把教材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些案例试题,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案例型试题也伴随着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体现出来。这一点从历年的试题中可窥豹一斑。
客观地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等内容,还包括各类公司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资本流动和资本运营、业务创新(特别是各类金融衍生品)、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可见,《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个集理论与实务的“大杂汇”课程体系,这个群组直接涉及到了企业管理、金融、数学、国际经济、财政、贸易、汇率、利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和内部控制等具体的知识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应试中,要紧密联系目前的现实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历年考试中案例型试题分析
案例型试题的重点是以培养考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型试题的全过程中,考生通过组织考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反复思索、答题、校正等环节,训练、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考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如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热点、重点问题多等。面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学的这些特点,需要在应试方法上注重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避免考生由于缺乏对于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当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应试效果。
三、《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的考前准备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内容庞杂,要达到寓基础理论于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之中,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很多案例型试题的目的是从以往的事件中获得启发而编制的试题。应试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事件的再展示,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教材理论和知识点来回答问题。从应试实际看,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提高,单纯的案例也不行,二者必须兼备,否则,就失去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的真正意义。对考生而言,进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案例型试题的考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及一定的应试经验。
对考生进行案例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应试技能,掌握所学知识。在案例型试题中有两个环节需要重视:其一,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考生应根据应试内容、应试目的练习一定的案例。其二,案例的应试与技巧。要从案例中总结知识和相关理论,对考试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提高应试效果。
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中,应遵循相关性、典型性和正面引导的原则合理筛选案例。同时,案例型试题不能取代其他题型,在进行案例型试题时,应注重多种应试的互相配合。案例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案例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原理的相关性,案例不能脱离原理。案例一定要和所要应试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材的基本名词、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等相关,这是案例型试题的前提条件。
案例型试题的重点是以培养考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型试题的全过程中,考生通过组织考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讨论交流、总结反思等环节,训练、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型试题要达到较好的应试目的,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准备和安排,否则只能使这种有效的应试方法流于形式,难以获得案例型试题应有的效果。
在管理学中“案例”由于它能够有效地结合实际问题,因而在考试中更能检验考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于是,越来越得到各类管理类考试的认可,并逐渐流行起来。从近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所涉及的案例来看,案例比例越来越高,案例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从国内外情况分析,涉及的案例有国内案例和国外案例;从领域和行业划分,有生产企业案例、销售企业案例、金融机构案例等;从案例的效果看有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等。视角不同,检验考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这些案例的目的就是要在考生学习和掌握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的考核,让考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案例试题——这种浅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从2009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增本科目以来,可以看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一直强调案例型试题的重要性,并在各类复习和应试中不断强调。这是由于案例型试题的特点所决定的,案例型试题有利于提高考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型试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仅使考生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还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目前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案例型试题的比重和难度占有重要地位,希望能引起考生的注意。
案例型试题能引导考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真正把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起来,使考生更好地掌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并能学以致用。所以,大家在复习和回答案例型试题时,需要明确考核的知识和考核内容,这就要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关注经济管理时事,很多案例是来源于政策制定和教材知识点的融合,这为案例试题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很多案例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理论知识与政策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这也为考生提供了一条复习的渠道和捷径。如果能把教材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一些案例试题,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案例型试题也伴随着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而体现出来。这一点从历年的试题中可窥豹一斑。
客观地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学科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政策、宏观调控、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等内容,还包括各类公司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资本流动和资本运营、业务创新(特别是各类金融衍生品)、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可见,《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个集理论与实务的“大杂汇”课程体系,这个群组直接涉及到了企业管理、金融、数学、国际经济、财政、贸易、汇率、利率、人力资源、薪酬激励和内部控制等具体的知识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应试中,要紧密联系目前的现实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历年考试中案例型试题分析
案例型试题的重点是以培养考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型试题的全过程中,考生通过组织考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反复思索、答题、校正等环节,训练、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考生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如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热点、重点问题多等。面对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学的这些特点,需要在应试方法上注重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避免考生由于缺乏对于基本理论的完整接受和理解而导致的死记硬背和一知半解的学习方法,应当将基本理论讲得尽可能的清楚透彻,并多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课后习题练习与考试或考查中体现出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从而提高课程的应试效果。
三、《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的考前准备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内容庞杂,要达到寓基础理论于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之中,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很多案例型试题的目的是从以往的事件中获得启发而编制的试题。应试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事件的再展示,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教材理论和知识点来回答问题。从应试实际看,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提高,单纯的案例也不行,二者必须兼备,否则,就失去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的真正意义。对考生而言,进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案例型试题的考生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及一定的应试经验。
对考生进行案例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应试技能,掌握所学知识。在案例型试题中有两个环节需要重视:其一,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考生应根据应试内容、应试目的练习一定的案例。其二,案例的应试与技巧。要从案例中总结知识和相关理论,对考试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提高应试效果。
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案例型试题中,应遵循相关性、典型性和正面引导的原则合理筛选案例。同时,案例型试题不能取代其他题型,在进行案例型试题时,应注重多种应试的互相配合。案例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案例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原理的相关性,案例不能脱离原理。案例一定要和所要应试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材的基本名词、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等相关,这是案例型试题的前提条件。
案例型试题的重点是以培养考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为主,在案例型试题的全过程中,考生通过组织考生开展研读案例,查找并分析背景资料、思考判断、讨论交流、总结反思等环节,训练、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型试题要达到较好的应试目的,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准备和安排,否则只能使这种有效的应试方法流于形式,难以获得案例型试题应有的效果。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与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全国注会考试选拔性的特点,其各科考试都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全面考核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因此,首先要明确注会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命题特点,结合往年考试情况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供参考:
(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大纲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去年本科目试题的情况来看,它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
(二)重视知识理解、实际应用及职业能力需要。同时联系实际这一点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需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试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可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这个趋势还会加强。虽然从表面来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的。
(二)梳理和总结各章要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
(三)重视案例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demand of increasingly diversification, compl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from 2009 corporate strategy and risk management course is regard as examination subject.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the students' study situation, according to summing up the course's teaching experience, four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We expect to mak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关键词: 教学方法;项目;案例
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project;exampl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56-02
0 引言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在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等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它研究的是企业在复杂多变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为了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战略做出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谋划,以及如何将制订好的发展战略成功地付诸实施等问题。
1 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1.1 课程特点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全面性与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这门课的主要特点:第一,内容相对综合全面。以强化公司层面的管理为切入点,以战略管理者的身份分析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战略管理流程,从而有效规避战略风险,取得战略性成功。第二,实务要求高。在阐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较详细的介绍了公司战略的整体实施过程和财务战略的相关内容,以及风险管理的实务及具体内容。第三,文字叙述相对比较拗口,本教材大多是生搬硬套国外翻译资料,缺乏原创性,条理不清晰,表达不符合中文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困扰很大。
1.2 教学现状 ①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很多高校教师针对该课程仍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案例只注重量而轻质,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在实务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综合分析题目摸不着头脑,经常是偏离了主题,答非所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②知识和能力目标混淆。高校教师在对于章节内容的处理上仍旧是一概而论。没有分清哪些是知识点哪些是技能点,因此学生往往会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学习起来顿感吃力和厌恶。③实践性环节薄弱。通常来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很多高校教师认为该门课程综合性强、难以理解,而且课堂的教学设计难以实现,因此出现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④学情分析未细化。学生学情的分析基于先修课程的理解、掌握与灵活应用,根据其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作为基础,因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的学情参差不齐,一概而讲势必造成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下降。
2 教学方法的研究
针对以上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本人近几年的课程教学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以供参考。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把全部同学分成小组或团队,根据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采取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两种模式。考核分数计入个人成绩和团队合作成绩。即最终学生的个人考核成绩=考勤×20%+个人成绩×40%+团队合作成绩×40%,这样既锻炼了个人能力又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2.1 “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 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理论和实践技能讲授过程中,坚持采用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讲、学、练、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理实一体,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此方法是寓教于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
在讲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和学生以合作方式完成,或由学生先讲,老师点评总结,或由老师先讲,学生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可以由同学独立完成,让学生深刻体会做“讲师”的滋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把枯燥无味、难以读懂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兴趣,让学生回味无穷。在学练过程中为加深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即时性掌握,针对讲到每一章节每一知识模块,根据该知识模块的学习要求(即了解、识记、掌握)和重难点把握,老师提出5-10个练习题,提炼出从2009-2012年的真题从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四个题型,题目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由个体学生或各小组团队在规定时间进行作答,同时计入个人平时成绩和小组团队成绩,如果答错将实施倒扣分,这样学生非常踊跃,认真思考,高质量的完成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全方位不同角度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每个知识点的考核点、出题角度和答题技巧。在练做过程中,即根据课堂的教学组织安排需要,最后十分钟由老师自编试题进行闭卷作答,上交批改,下次上课之前进行点评。
通过以上“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学生从主观上彻底把该门课程学习从“难学”到“易学”和“爱学”,把整本书读薄读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2.2 项目教学法
2.2.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一条主线,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借鉴和探索出的课堂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把工作中的一些真实项目引入到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项目管理即项目的确定、项目的策划、项目报告的制作使学生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一个项目带动整个课程”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2.2.2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例如该课程中老师提出项目名称是“海尔集团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就需要学生从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控制、财务战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七个方面进行,该项目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从一开始学生首先明确考核项目的任务,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每个团队搜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项目文案的撰写,同时老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技能大赛”为载体,依据项目评分标准表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分为期初、期中和期末。期初每个项目小组以团队式组建,团队式管理开展项目活动,团队以5-6人为宜,组成人员要根据各自的性格、特长来进行分配,确定项目负责人,由学生团队或老师确定项目名称、目标、工作内容以及实施方案,团队其他成员具体工作依据项目工作内容进行分配。期中要形成阶段性成果并向老师进行汇报,由老师提出指导意见。期末项目的成果包含书面文案和动态PPT演示部分,项目成果的汇报将组织邀请系部相关专业老师作为评委,每组20分钟,其中5分钟由负责人陈述整个项目的作业过程、内容方案和结论,10分钟由小组成员各自汇报所做工作,分析方法以及体会,3分钟对现场观众提问进行答辩,2分钟由专业老师进行点评,所有项目团队汇报之后根据专业老师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项目评分表如表1所示。
项目教学法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使学生利用课上理论与课下时间结合起来,同时践行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3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学生作为提问主体针对教学内容
从不同角度提出质疑,老师的问题的深入浅出,深刻分析、理解、领悟和贯通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该方法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提出的质量、内涵、难易程度,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提问以及回答的切入点,往往因为偏离内容的本质而无法有效应用该方法,因此老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首先引导,接着说明问题的原理与联系,最后进行问题点评和点拨,从而使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有质、有文有理。在问题的回答上针对开放性问题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真正把握问题提出的本质和知识深入浅出的内在。“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3 结束语
教学方法的选择、优化、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的重点。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本身研究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成为技能型人才,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重点要注意因材施教、因课选法,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做到知行合一,彻底掌握该门课程的原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涛.《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范式[J].科技信息,2011(34):488-490.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与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全国注会考试选拔性的特点,其各科考试都要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教材及其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全面考核考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为注册会计师所具备的实际执业能力,因此,首先要明确注会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命题特点,结合往年考试情况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供参考:
(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紧密围绕大纲要求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出发。考虑到本科目作为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实际情况。考生要注意难易程度的把握,重在掌握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从去年本科目试题的情况来看,它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所确定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两个部分的考试范围,并且这两部分的内容比重大体适当(相对而言,公司战略的比重略微大一点)。试题对每一部分的重点掌握得当,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方面的命题上,侧重运用性的知识点考察,如对swot分析法的考察、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运用、风险类型等等,他们占试题基础部分的比重较大,这一点从客观试题中看得非常明显。
(二)重视知识理解、实际应用及职业能力需要。同时联系实际这一点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言,是较有难度的,它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基本执业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发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全面的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测试了考生具备运用基础知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难度是递进的,它们一般体现在是否能具有从所提供的试题信息中识别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些试题猛一看,似乎是教材中的“原话”内容表述,但细细一看,似乎又是“陌生”的,它们略微高于教材。考生在复习中,要想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并按一定的工作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认真真地掌握教材及其考试大纲中的要求。此外,要求考生能够以合适的角色并根据这一角色的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方式提出建议、观点和意见,也是考察学生的一个能力。许多试题实际上是在考察考生是否懂得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掌握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在简答题、综合题中是较为明显的,这些试题要求考生经过所学知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实践经验、较强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将很难准确、全面地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实现知识更新的需求坚持终身学习,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因技术不断变革而落伍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时代的要求给注册会计师及时更新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相关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学科较多的课程,因此掌握并回答好本科目试题对考生而言,并非易事。本年度考试中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试题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如结合金融危机、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等出的一些题目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些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考生的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强,对于上述问题的解答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另外,在本科目的考试中,还特别强调考察考生能否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掌握合理学习方法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要求和本年度的命题,可以看到本科目对于考生的知识能力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等级,由易到难分别是:专业知识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本年度的试题构成来看,也体现了这样的安排。这三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构成如同地核到地幔的向外扩展一样,三层圆代表知识核心、知识中层和知识的外层。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这三种能力的测试中,较多的是第二种能力的测试,其次是第三种能力的测试,第一种能力的测试比重并不是很高。可以预见,随着以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成熟和完善,这个趋势还会加强。虽然从表面来看,《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相对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课程而言似乎容易一些,但真正要掌握这门课程并非易事,其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上。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境界、意识和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为较好地掌握该门课程,建议采用学习方法如下:
(一)理解和掌握每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来理解每章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做到融会贯通。把知识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堆积搭配,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分析和思考。长期下去,坚持不懈,相信考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一定会与日俱增,不断提高的。
(二)梳理和总结各章要点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考试大纲要求及习题能够认真练习,要针对各章的知识点,对每章内容进行梳理、回顾和总结。
(三)重视案例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堂教学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一、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特点
(一)教材理论大而全,涉及面广。“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其教材的编写者预设学习者应该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教材涉及的学科特别多,例如教材的有些章节是管理学、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的综合,有些章节涉及到审计、财务管理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教材的章节也几经变化,最多时多达12章内容,教材由薄变厚,又从厚变薄,到2016年度教材变为7章。教材体系可以分为四个模块:战略管理为第一个大的模块,内容为教材的前四章,涵盖了战略管理的循环往复的三个过程,即作为起点的战略分析,之后是战略选择,最后是战略实施;风险与风险管理为第二大模块,内容为教材的第五章;内部控制为第三个模块,内容为教材的第六章;最后一个模块是管理信息系统,内容为教材的第七章。通过这四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让本科学生系统地了解学习过的学科知识,例如财务管理、审计、市场营销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分析跨学科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论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面对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时,能提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目的。
(二)理论模型丰富、抽象。该课程的理论模型较多,第二章涉及到PEST分析模型、五种竞争力模型、价值链分析、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SWOT分析等,第四章涉及到平衡计分卡等。风险管理部分内容更多,涉及到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各类风险管理的方法等。这些分析方法和模型,本身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对于实践经验欠缺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用教材不同于理论教材,理论展开不够全面。一般情况下,本科教学使用的教材都注重理论的讲授,章节之间逻辑性比较强,章节中有理论的讲述,并穿插大量的例}和案例配合讲述理论内容,章节结束后会有总结、课后练习等,这样的安排适合学生学习和接受。但是,作为考试用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本教材,前四章的逻辑性相对强一些,遵循战略的总过程即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的逻辑性进行讲述,后三章之间的逻辑性并不强,并且教材前后内容并不连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上节课讲述的是财务管理,下节课讲述的是公司治理。
教材中的很多理论模型是由国外的文献直接翻译过来的,很多表达不太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学生接受教材有一定的难度。
(二)三本院校的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兴趣不大。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考取各种证照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本身就没有一般性大学的学生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课程的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用PPT“满堂灌”,学生在讲台下对着手机屏幕、窃窃私语,缺乏互动和交流。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与激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程设置时间混乱。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开设的时间也不一样。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有大二开设本门课的,有大三开设的,也有大四开设的。由于不同的年级所学的基础知识丰富程度不一,大二开设本门课时,学生接受程度明显不高,因为很多基础课程还没开设,比如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审计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调整教学的内容。
(四)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该课程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公司运营实践经验。但一般三本院校的教师,更多的是理论经验丰富,实践经验缺乏。如果学校再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也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利用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虽然该课程利用的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但是教师需要清楚课堂教学不同于实际企业的员工培训,更不同于为了通过考试而高强度训练的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各高校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为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能够更大限度地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具有高技能、宽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鉴于以上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应合理利用注册会计师的教材和资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讲述完教材的理论后,要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考试丰富的题库和历年真题,在课堂上配合使用单选、多选和适合的案例对教材理论进行强化理解。当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做出历年注会真题的答案时,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会增加。期末考试的题型设计同注会考试保持一致,可以让学生熟悉和习惯将来参加的注会考试的题型。另一方面把理论性太强不适合课堂教学的部分去掉,比如价值链分析的实践步骤、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等。把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大,增加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选择案例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的热门财经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并购的动因以及并购失败的原因时,恰逢媒体在报道“中国民企海外收购第一案:腾中重工收购悍马”,选择这一案例作为课堂讲述的对象,使用财经郎眼的一期视频资料“腾中收购悍马一场国际玩笑?”作为案例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并购的动因和并购失败的原因,课堂效果特别好,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的条件。“三三三制”是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其中一个三为“三特色”,三特色之一是教学特色:“两证多照”,两证即毕业证与学位证,也就是让学生毕业时在取得这两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方面的资格证书。为贯彻创办人“三三三制”的办学理念,体现“两证多照”的办学特色,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6年9月起将商管楼的证照考试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具体内容如下:开放对象:2013级审计学专业有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意愿的学生;提供学习硬、软件:每人配备一台实验室电脑,免费使用2016年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在线注会考试网络课程(包括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班的讲义和视频);不定期组织会计系教师进行答疑;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每天8∶10至20∶30;报名及考核办法:学生自愿报名,自愿选择学习科目。要求每人每周至少学习20小时,由专人负责签到,达不到要求者将失去学习机会。通过合理利用证照考试实验室的方法,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了资源和机会,以及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辅助课堂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响很好。
(三)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合理的教学效果,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门课。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W中,教师是主角,负责传授教材的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应该转变这种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及最后总结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企业战略时,讲授完多元化战略的含义、适用范围、优缺点之后,把全班六十个同学分成六组,自由组合进行案例分析。以“企业多元化道路的探讨”为题,包括案例的寻找,PPT的制作,两周之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进行自己搜集案例的讲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分工协作,锻炼了动手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多了一个多角度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每组学生案例讲述的时间限定在二十分钟之内,学生讲完后,任课教师就案例内容和讲授效果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好的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提醒和补充,引导全班同学思考案例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发现平时教师讲课时觉得平淡无奇的语言描述、PPT展示、话语音调等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强调现代的人才是对综合素质的全方面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强化学生的认知。这种以教师为辅助,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吸引力。
(四)加强综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由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涉及诸多学科,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教师需有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同时最好兼有实践经验,或者是双师型教师,例如获得注册会计师或者高级会计师的执照。其次,本课程在分析企业具体运营时,需要从内外环境的全方面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对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软件的培训,比如,财务综合决策软件的培训等。最后,民办高校设置该门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顺利过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兼顾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大纲和难易程度,例如课堂练习和例题可以选择注册会计师的考题,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述,让学生熟悉注册会计师考试,了解和熟悉考试的重难点以及题型和题量,为以后顺利通过考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涛.《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范式[J].科技信息,2011,(34).
[2]梁毕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3).
如今关于公司治理的领导思想基本上一致认为,董事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理解公司战略及相关风险,并保证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措施是适宜的。战略风险评估是评估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风险的系统而持续的过程。进行初步评估对于高管和董事会来说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活动。
通常,战略风险评估是由管理层依据董事的投入与验证来执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将风险评估与公司战略和战略执行程序直接联系起来是非常重要的。评估的精确形式以及产生的战略风险文件,取决于公司风险管理程序的成熟程度。
以下战略评估七大步骤,反映了风险的动态性,构成了一个在公司内部持续不断循环,或者是封闭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显示出战略风险评估师一个持续的过程,而并非一次性事件。在其执行过程中允许加以修改和定制,以适应公司的成熟程度和能力。
第一步:
深刻理解公司战略
理解公司战略及其关键构成部分,重点是识别与核心战略相关的具体的风险。这一步骤所需要的信息大部分可以在公司和业务部门的计划、战略总结以及管理层和董事会的资料中取得。在步骤的最后,董事会和管理层应该对公司战略的关键构成元素以及它们与回报驱动战略(RDS)框架的联系有深入清晰的理解。
例如,公司战略中涉及合作的部分的关键行为需要在评估中考虑并鉴别。这些合作包括合资企业、离岸外包、业务外包或者其他联盟形式。一家公司可能有多种合作安排,其中有些相对风险较低,例如经营餐厅,但是其他的,比如信息技术外包,也许承担着很高的风险。据此,关键的问题在于哪个合作者、采用何种合作方式对于执行战略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这些就是我们要努力去识别的。
第二步:
收集战略风险相关的观点与数据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从管理层和董事会处,收集与核心商业战略相关的主要战略风险的观点和数据。做这一步有许多方法,例如行政访谈、调查以及焦点团队反馈。进行这一步时,公司文化应予以考虑。有的公司对调查能够很好地接受,而有的则不能。如果管理者分布很广,个人面谈可能难以实施,因而远程会议或者电话访问就成了不错的选择。包括业务部门领导的管理层的主要成员都应该被要求参与。获得董事会成员,特别是审计委员会成员和公司的内部及外部审计人员的想法也是十分有用的。
在进行以上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比起简单地问个人什么是战略风险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提供重点框架或者范围会使得访谈更为有效。战略风险管理(SRM)框架(见图1)在这里非常有用。SRM的组成部分与RDS框架的原理相对应。讨论与问题将从与步骤一中的战略分类相联系的SRM框架里有风险的部分中产生。
参与者也应当被鼓励去识别他们认为会抑制公司完成战略、实现商业目的能力的外部风险。这些外部风险包括系统风险、新兴风险领域或如管制等其他外部风险。参与者也可对他们所识别出来的风险可能的严重程度或是影响力进行评级。
第三步:
初步制订战略风险概要
利用前两步中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准备一份初步的战略风险概要文件,该文件的格式和复杂程度应该依公司的风险管理成熟度和能力而定。由于这个信息的作用是激发执行层面和董事层面的讨论与理解,过于细节或大量的数据可能会适得其反。
许多公司都发现图形演示十分有助益,比如用色彩来表示不同层次风险的热点地图。还可以基本清单为起点,随着风险管理程序的逐渐成熟,增加细节并提高复杂程度。
就潜在层面的问题或者与某个风险区域或类型相关的影响进行交流也是很有用的。传统的方法是可能性和影响力分析。然而最近,那些高影响力及低可能性的风险引起人们很大关注, 例如那些因其极低的可能性而经常被轻视的系统性风险。为了应对这种风险,一些公司正在增添新的维度,例如风险来袭的速度或者公司对风险的防备。此外,战略风险概要的细节和复杂程度应该反映公司风险管理程序的成熟程度。
第四步:
验证并最终确定文件
初步的战略风险文件必须通过主要参与者的验证,确保其反映了他们关于最重要的战略风险的看法。哪些参与者涉及和验证战略风险文件的确切过程应取决于企业文化。有的公司公布初步文件以取得反馈,有的进行跟进访谈,还有的采取小组展示与讨论的方式。这一验证过程可以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或者只包括其中一部分。可能的风险文件报告格式也可以进行公布,从而获取关于不同格式的观点看法。但是需要记住的是,让足够的参与者来验证这份文件以及突出风险,对于整个评估过程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第五步:
制定战略风险管理行动计划
战略风险一经识别,高层管理者和董事就会很快询问关于减轻和监控风险的计划,因此我们建议公司将建立并实施初步行动计划,当作评估的核心部分,而不是作为一个次要的独立的行为。此外,将要采取的具体行动取决于公司风险管理实践的成熟程度。
根据我们在德保罗大学战略风险管理实验室的工作以及多种研究显示,许多公司正以渐进的步骤进行风险管理,而不是直接驶向理想的最终状态。因此,公司可以利用战略风险成熟度诊断(表1)和战略风险管理路线指南(表2)作为工具,来让这一步骤变得便易。具体的措施取决于公司的具体情况,通常包括以下措施:
减少识别出的部分风险的减灾活动和策略;
决定风险是增是减的风险监管活动,包括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等工具;
将战略风险管理工具整合于战略执行过程中定期更新战略风险文件的程序;
各种形式的报告活动;
针对识别新的或正在出现的风险的程序。
这一步骤为提高整个公司内,不同风险和控制部门之间信息及风险的共享,创造了新的机会。这份行动计划是整个公司所需要采取的措施,而非一个风险或控制部门。这种企业范围的焦点是建立全公司风险管理文化的另一个步骤。
第六步:
沟通战略风险概况和战略风险管理行动计划
在评估的阶段,公司应该有确定的战略风险概况和初步行动来应对已识别的战略风险。沟通并建立关于风险的共通认识,是战略管理中被普遍认可的主要做法。事实上,“信息与沟通”是企业风险管理核心构成之一。
这一步骤要求管理层实现与全公司的深入交流,来表达公司关于其战略风险的看法以及执行相关行动计划的重要性。沟通必须上及董事,因为这是一个需要他们注意与互动的主题。
沟通过程为建立或加强公司风险文化创造了机会。公司重要风险的信息应该在整个公司内部分享。员工应该在公司风险活动、政策和总体指导等方面实现信息沟通。特别地,公司不同风险控制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应该沟通并做到信息共享。需要强调的是,成功的交流是一项反复过程,并需要持续注意和加强。
第七步:
实施战略风险管理行动计划
战略风险评估程序的真正价值在于公司最后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建立公司持续性战略风险管理程序并“画完这个圆”。如上所述,风险的动态性要求持续的过程来监控和管理。行动计划应该能够让这种过程得以实施和加强。
公司应当考虑如何报告和更新行动状态,包括向董事会报告。当其战略风险管理程序持续不断成熟,公司就应当考虑下一阶段需增加的步骤,以提升其整个风险管理程序。
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以强化风险管理为目标的,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发挥风险控制的最大化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将以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为研究点,结合实际情况,对组织职责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但是由于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会直接对风险结构形式造成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要按照组织形式的要求,及时采用风险管理机制,发挥不同组织形式的最大化作用,进而满足公司发展的具体要求。
一、当前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分析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公司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日常风险管理工作,满足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性要求。以下将对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1.各个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公司风险管理系统比较复杂,在董事会之下需要成立风险控制机制,确定风险政策,根据风险金额的要求,对主体设计机制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董事会下属审计工作对企业风险管理有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委员和审计委员必须对董事会负责,最终根据主体间的关系确定主体关系。
2.执行部门和董事会间的联系。根据公司当前管理机制的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确定执行部门的具体管理机制,从不同的方向入手,结合具体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相关管理工作。经理层对企业风险管理有重要的作用,经理层要对董事会负责,根据风险管理指标的要求,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基于风险控制形式的特殊性,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日常变化,做好日常组织工作。也就是说,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在行政上对最高经理层负责,但对董事会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亦负有报告责任。
3.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间的联系。内部审计部门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为了确定有效的风险控制形式,需要在已有的组织机构基础上了解确定系统有效的审计形式。风险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所在,因此需要根据管理形式和治理结构的要求,掌握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最终适应公司管理的整体性要求。此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对内控形式进行分析,需要及时提交评价报告,适应公司治理的整体性要求。
二、公司风险治理中风险管理组织的职责
基于公司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控制形式的要求,明确不同组织机构的职责,在已有控制基础上,完善组织机构形式,发挥不同所属机构的最大化作用。以下将对公司风险治理中风险管理组织的职责进行分析。
1.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治理风险的重要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绩效管理目标,发挥风险管理系统的最大化作用。此外董事会起到审核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有效的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公司价值。董事会的具体审核流程如下:系统有效的审批形式能达成利益均衡的分配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公司合并和重组等重大事项进行分析,及时对公司发展章程进行修改,不断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此外对于在发行公司的后续发展,必须明确职责结构,结合现有治理机制的要求,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将公司资产负债比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及其相关职责。
2.董事会。董事会要充分利用下属委员会来行驶自身职责,保证公司治理形式的有效性。董事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根据职责形式的要求,优化组织结构。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承担重要的职责,为了提升公司的整体发展能力,董事会要指导公司风险管理的方向,明确公司治理的风险承受度,根据已有控制机制的要求,确定系统有效的战略发展体系,使其在风险管理和组织实践过程中确定符合公司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公司的审议程序对整体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要制定系统有效的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均衡,进而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3.总经理。公司的总经理具有一定的权利,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根据治理风险机制的要求,保证风险治理工作的有效性。资源形式本身种类比较多,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必须将治理方案和战略发展体系落实到试吃,适应管理机制的最大化要求。风险控制机制对公司的后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对重大风险源进行控制,做好记录工作,适应组织管理机制的发展。此外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组织机构混乱的情况,甚至出现经济纠纷,总经理需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交给董事会进行审核,同时要拟定风险评估方案,制定系统的应对措施和控制计划,保证组织机构的有效性。不同管理机构的职责不同,总经理必须对不同管理组织进行分析,结合职责体系的要求,合理划分机构,做好组织的重置工作,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
4.监事会。监事会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由于公司治理阶段会存在很多风险,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制度体系的要求,将管理职责落实到实处。根据风险管理和控制形式的要求,监事会必须对组织形式进行解析,行驶自身监督权,保证组织机构的有序性。公司治理风险的战略管理方案和执行监督体系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要结合风险管理形式的要求,满足风险控制形式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监督检查公司要掌握内外利益权利的具体要求,及时收集资料,对信息进行完善,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
三、结语
基于公司治理形式的要求,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形式的要求,将具体管理形式落实到实践中,体现出职责体系的具体要求。根据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要以降低风险为目标,突出管理重点。工作人员要根据治理机制的整体性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对风险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结合所属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保证公司正常运营,达到治理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凤娟,杨颖.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职责[J].企业经济,2011,13(01):96-98.
[2]马颖.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一体化概念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12,12(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