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发展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杭州市从2003年开始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思路。六年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践,完全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体现了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1.1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
杭州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是推进一、二、三产业统筹发展的过程。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农业加工产值437亿元、农业第三产业产值8亿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年递增8.86%、15.53%和41.7%;是加快城乡生产要素互动的过程。在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业投人的同时,工商资本投人农业由2002年以前的每年ro亿元水平,提高到近六年每年20亿元以上的水平;是拓展农业功能的过程。在注重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有机统一的同时,不断拓展农业的休闲、文化、教育等功能,休闲观光园区和农家乐达280家,投资规模28亿元,营业收人8亿元,是2002年的6倍。
1.2体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杭州发展都市农业,首先确定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水产、花卉苗木、竹业和节粮型畜禽等六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蚕桑、水果、干果、蜂业和中药材等五大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粮油、生猪两大传统产业,积极兴办农业休闲观光第三产业的思路。目前,优势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4%,比2002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第二,体现了农业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都市农业发展中较好地体现了生产发展与污染整治并举,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统一,杭州绕城沿线内完成畜禽禁养,全市已完成畜禽规模场整治209家,建成生态型水产养殖基地6万亩,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控污工程,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余万亩,建立肥药双控示范区37万亩。第三,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建设,已建立无公害基地167万亩,比2002年扩大6倍。有910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认定,比2002年翻了五番,两项均位居全省第一。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稳步提高。
1.3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坚持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建成并命名28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资产205亿、利润14.8亿),连接基地(包括省外)科3万亩,带动农户30万户。二是农业品牌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143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116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著名商标。三是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重视农产品市场建设,已建立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3家,年成交额120多亿元,在市外建立营销网络300多家,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已建成使用。
1.4体现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坚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上。整合全市农业科研资源,组建市农科院,较好地发挥了杭州市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龙头作用。有81个项目通过市级以上鉴定或验收,获得各类成果奖励34项,培育或引进新品种70个,组织推广各类新品种、新技术53.2万亩。全市实施80项重点技术推广和农业丰收计划,建立了责任农技员制度,提高了科技到位率。同时,农业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的作用明显增强。坚持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上。2007年,杭州农业创汇企业202家,出货值125亿元,协议引进外资4.28亿美元,内资56亿元人民币,提高了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另外,杭州市还有104家企业在市外建立各类基地300多万亩。
1.5体现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保证。都市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9.93万亩,建成标准养殖塘9.97万亩,规模畜禽场463个。农业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机总动力达313万千瓦,比2002年增ro%,大棚设施n.64万亩,比2002年增68.35%、年均增长ro.98%,建成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29个、面积59.44万亩。
1.6体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功能
坚持公益性和经营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覆盖全程、综合经营、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已建立各类农业服务组织99家,专业合作组织667家;统一服务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统一服务面积100多万亩;社会化服务的领域得到延伸。社会化服务从以前的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包括流通、加工、农资、保险,农资配送、农机统一化服务、租赁服务等。
2杭州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资源柬赋不足带来的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杭州人均耕地0.4亩,土地资源有限,且后备资源不足。因此,杭州农业发展难以靠量的扩张,要着力研究、探索培育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内涵,走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之路。如何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上下工夫;如何在资源集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上做文章。
2.2家庭分散经营方式带来的如何提高规模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问题
杭州农业生产的主体在较长时间内仍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分散经营为主,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新型主体,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3农产品质t要求提高带来的如何保障农产品质t安全的问题
农产品千家万户小生产、分散经营,质量监管难度大;农业生产周期长,产品涉及储运、保鲜、加工、流通等环节,影响质量安全因素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近年来频发的农产品质量事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信誉和消费信心。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2.4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带来的如何提高生产者积极性的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总体效益不高,并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同时,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差,生产方式落后,工作环境艰苦。如何提高效益,规避风险,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者积极性,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2.5农业科技供给不足带来的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有很大进展,但农业科技到位率和贡献率总体仍然不高。另外,生产者科技素质偏低,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的力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3建设杭州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3.1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以优势品种为重点,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要实现“两个转变”:由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转向发展优势特色品种为重点,实现从“百花齐放”向“一枝独秀”转变;由发展农产品生产转向发展品牌农产品生产,通过品牌整合、品牌带动做强做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以功能区建设为重点,提升“米袋子”、“菜篮子”生产水平。杭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粮、菜主销区,要千方百计稳定现有生产水平。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稳定主产区粮油和蔬菜面积。2008年杭州市开始实施的粮食、蔬菜功能区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要研究不断深化功能区建设的成功实践。一是要拓展功能区建设内容。从粮食、蔬菜拓展到畜牧、水产和经济作物等产业;二是要延伸功能区建设范围。从市级延伸至区(县、市)、乡(镇)和村,实现四级联动;三是要提升功能区建设水平,把功能区建成旱涝保收的稳产区、先进科技的应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带动区和高产高效的示范区。最终使农民得到实惠,产业得到发展,竞争力得到提升。
—以投人品监管为重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要以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为保证,进一步健全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形成市、区(县、市)有内设机构,乡(镇)有人管的监管队伍;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为手段,落实监管责任,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以加强农业投人品监管为重点,落实源头监管措施,形成农业投人品依法管理、规范使用,农资市场秩序稳定、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为突破口,加强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管理,形成产品准出、市场准人、检测跟踪、信息公开、溯源管理的监管体系。
—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按照“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物流、营销等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并举,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农产品加工业要扩大规模,加快产品升级,做优做强,通过培育品牌硬、实力强、带动力大的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和加工附加值。流通要多管齐下,减少环节,产销对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抓好专业市场和产地市场建设,加快培育流通经纪人、专业户和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主体。—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为重点,增强农业发展能力。要针对杭州市农业资源不足的现状,着眼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度,充分利用市外土地资源,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杭州市农产品参与全国、全球市场竞争,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三产,拓展农业功能,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结合,农业功能集聚的新型农业综合体。
3.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构筑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和统一服务水平。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人股等多种形式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要针对千家万户经营为主的实际,特别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有效机制,在政府扶持的同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找准定位,围绕农业生产技术重点,抓住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要落实载体,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实施一批技术领先、综合配套、成效明显、农民欢迎的适用型技术;要培训主体,农民是科技应用的主体,要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建设,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要健全体系,形成以市级科研、推广部门为主导,区(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和企业科技人员为基础的农技推广网络,进一步落实责任农技员制度,加强联合协作,实行上下联动,落实农技推广责任。
—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保障农业发展安全。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部门职能的重要体现,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依法管理与执法监督相结合,常态管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要突出农业执法重点,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系产业健康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信息工作要整合资源。各类涉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综合性信息网络;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发挥农民信箱、网络、短信、报刊杂志为农服务的作用;要注重信息效果,提高信息的引导性、指导性和时效性;要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形成信息与信息接受相对接,平面信息与视听信息相结合,专业队伍与整体推进相配套,省、市、县与基层相联动的信息工作体系。
3.3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灾害能力。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中低产田改造工作,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和质量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农业装备改善,推进农机化进程,发展设施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发挥多方面投人农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工商、社会资本参与,农民投工投劳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一般认为,观光农业是融农业生产和旅游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但对该产业表现的新特征未作回答.从观光农业的内容、活动和投入等方面分析,观光农业并未形成新的产业,而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观光农业虽然具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质,但是仍属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和农村文化资源等皆属于体验性农业.确定观光农业的农业范畴,对正确评估观光农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观光农业的农业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兼容体观光农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内容是质朴淳厚的传统农业和焕然一新的现代农业.一方面,传统农业方式成为观光农业的亮点.农业土地利用、农业劳作方式、传统农用器具、农村生活习俗、农事活动和农业工艺等,都是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内容,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和好奇,是因为非农业生产生活地带已远离传统生产方式.体验传统农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对往事的回忆与追寻.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结构体系,使人感受到未来农业发展的导向或趋势.观光农业的农业属性,决定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及其带来的效益.传统农业具有低投入、低产出的特点,因此,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内容的观光农业项目,应当严格控制投资规模,避免低回报率的形成,如一般观光果园的投入不可能太高.现代农业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但要注意市场的需求量,尤其是都市农业的设施农业园区,要考虑本地客源市场大小或市民的观光率.
1•2观光农业活动的季节性与地域性观光农业存在两种活动,即观光农业活动和农业生产活动,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通过游客的参与,与后者融为一体,如游客采摘、耕作、种植等,既是观光农业活动,又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观光农业活动相应地存在季节性和地域性.
1•3观光农业是对现有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观光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是现有的农业资源,把最典型、最具农业特色的内容提供给游客,对资源开发,只要结合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按照游客的观光需求进行简单整理即可.如果对农业资源进行过分开发,按照一般旅游景区的设计进行规划,甚至修建过多的基础设施、楼堂馆所和人造景点,必然造成农业资源的破坏和农业特色的丧失.
1•4观光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观光农业可以为游客带来身心方面的享受,最大限度地考虑游客的需求.但是最终目标和其他农业经营方式一样,主要是促进本区域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观光农业通过利用本地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寻求农业资源的新型利用方式.
2观光农业形成的条件
观光农业是在农业生产中增添观光、欣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出现,不是农业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来源于外部因素诱发.一般认为观光农业出现与城市人口增加、环境质量恶化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有关,这些现象实质反映了城市郊区化,但理解观光农业不能只从现时形态分析,还要追溯其形成机制.进一步分析可知,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的双重影响是观光农业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2•1观光农业与城市郊区化同步发展
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日本等观光农业兴起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出现,与城市郊区化同步.西方“始显点”理论认为,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500美元是城市郊区化“始点”,4000美元称为“显点”,标志明显郊区化的出现.美国城市郊区化的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的50、60年代的住宅郊区化,此时基本是美国观光农业发展的始点,到了70年代美国出现以超市郊区化为标志的第二阶段出现时,观光农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城市郊区化的出现,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趋同,居民享受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又享有蔓延郊区田园诗般的恬静,有力地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居住质量,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的市民居住在郊区,如法国巴黎2/3的居住单位分布在郊区,美国近50%的居民住在小城镇和城市化农村地区.我国观光农业基本与城市郊区化进程同步,由于郊区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别,观光农业也形成自己的特色.自9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郊区化现象已开始显现,与此同时观光农业在这些城市相继出现,目前观光农业大多集中在大城市郊区.由于我国目前尚在城市的初级阶段,郊区基础设施水平远远落后于市区,原有生活方式使大部分城市居民依然留恋城市,所以大多数城市的郊区化主要表现为市区工厂外迁或在郊区新建工厂,促使人口外迁,并带动商业及服务业等相关出现,郊区化带有一定的被动色彩,故“始点”低于西方国家,未出现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市中心衰退现象.由于郊区化提前开始,预计其“显点”也将比西方国家低.相应地,我国城市郊区观光农业规模、内容和效益与发达国家也存在差异,集中表现为观光农业发展存在较大波动,观光农业项目集中分布在少数大城市近郊区,观光项目与其他旅游项目重合等.可以预料,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交通条件改善,电信技术提高和通讯网络的完善,我国城市郊区化速度加快,观光农业的客源必将增多,更多的观光农业区域将在城郊形成.
2•2乡村城市化是观光农业的重要基础
郊区城市化基本包括两种形式,即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和城区居民的郊区定居.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城镇化区域迅速扩大.一般认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以获得农产品为中心的农业生产阶段、以壮大经济实力为重点的农业发展阶段和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准的农村城市化阶段,第三个阶段即为郊区城市化,是农村经济建设的最高级形式,如江苏华西、北京韩村河等已进入这一阶段,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村镇,布局井然有序、环境优雅,基础设施齐全,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观光游览参观,本身构成观光农业的内容之一.郊区城市化过程不能改变郊区农业生产功能,而是通过生产结构调整,对农业生产功能的优化.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和村落环境建设.农业生产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生态经济效益转变,生态农业居于主导地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另外,郊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公园、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地等相继出现,除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外,也为发展外向型的观光农业创造条件.城区居民向郊区迁移,促进住宅土地面积扩大,推动郊区城市化.城市居民选择郊区居住,关注的是郊区的环境质量,实质反映人们对往日农业田园风光的追忆.农村公园、农业科技园区、农场乃至广阔的原野等是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的确能提高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如都市水稻生产的生态功能是经济功能的三倍.郊区农业还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职能,如我国台湾省一项调查表明,有89•8%的人通过农业生产可以体验收获的乐趣,77•9%的人认为通过农业劳动可以健身,69•5%的人通过劳动可和他人充分交流.郊区城市化中的农业布局,不再仅限于生产功能,更重要的是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体现这些功能的休闲、体验、参观等具有鲜明观光农业特色的活动逐渐开展起来.
3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是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观光农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但在实践中二者有主次之分.观光农业经营过程中,涉及最多的是综合经营问题,观光农业兼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共性,而就一个区域的农业或旅游业来说,总是强调自己的特色或主导农业,要求介于二者之间的观光农业过分综合,既不现实,也难以实现.功能决定模式,就某一观光农业区域或某一观光农业项目而言,肩负生态、文化和社会等功能,但应当区分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将不同功能适当加以分离,这样才能制订发展目标和对策,形成自己的特色.相反,如果功能不清、主次不分,必然开发目标模糊,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例如,农业生产教育是观光农业的重要内容,服务对象是青少年,如果将教育功能和其他功能等量齐观,必然使前者受到削弱.通过对观光农业的实践进行分析,根据观光农业内容,可以分为休闲、欣赏、商业和教育四大功能,相应的开发模式为公园经营型、景点游览型、商业服务型和教育实践型.
3•1公园经营型模式
城市近郊区的观光农业区域,可为游客提供优雅别致的休闲观光环境,以生态效益为主,适当兼顾经济效益.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农业和农村环境,不能以高额利润为目标.以公园经营式为主,以“低成本、低收入”为原则,降低门票价格,实行月(年)票制度,内部商业网(摊)点合理标价,杜绝欺诈.公园的主要类型包括自然景观型、民俗风情型、农村新貌型、现代农业型等.公园式经营条件下,要坚持观光家业的社会公益性.市民需求是城市公园存在的基础,而观光农业也应当是建立在一定的需求量.城郊地区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游客呈现明显的分流现象,保持一定的游客群体对观光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公园以强大的城市经济为基础,观光农业也应以农村经济为基础,主管部门应当给予适当补贴.
3•2景点游览型模式
大型农场、高新农业科技园区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或者拥有特色观光农业项目但生态环境脆弱区域,采取景点游览型模式,适当提高参观门票的价格,并根据项目的季节性特点,制定适当的门票浮动价值,以控制游客的数量.
3•3商业服务型模式
在菜园、果园、饲养场等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区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重点.借鉴商场经营经验,经营模式为商业服务型.取消门票收费,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拓宽营销渠道,提供多种农副产品.除采摘、垂钓等形式外,还可以提供现场烹饪、制作等服务项目.根据国外经验,农业旅游区在半径为29•5km的区域才可以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因此,以商业活动为主的观光农业区必须保持一定的区域和规模.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观光农业的需求随之改变,将从单纯追求低廉商品的消费型向精品个性化消费型转变,超市化的商业服务型观光农业会逐渐兴起.
3•4教育实践型模式
该类型仍在原来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为主,但可以为青少年和城市居民提供演示农业生产、了解农业过程的场所.特别强调公益服务性,以一定的参观费为收入补偿.具体方式包括有机农业栽培、设施农业生产、蔬菜栽培、畜禽饲养等.教育实践型集教育性、娱乐性与宣传性与一体,使游客在参与游乐的同时,掌握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基本知识,使游客自觉地保持环境、爱护环境.
为调查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笔者于安徽省淮北市周边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以下是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208人中,参与者100%表示想吃到绿色农副产品,说明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绿色农副产品在城市中具有广阔市场。而受访人对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农产品安全状况的担心程度,96%表示对市场上售卖的农产品安全状况有着不同程度担心,且家中有未成年儿童的家庭担心程度普遍偏高。当问及如果在城市周边有农业采摘示范园可以购买绿色农产品是否愿意前往时,9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前往。在问及愿意购买何种绿色农副产品时,在208个受访人中有192人表示愿意购买绿色蔬菜,168人表示愿意购买绿色水果,132人表示愿意购买鸡鸭等家禽,132人表示愿意购买猪牛羊等家畜,说明不论何种农副产品,在城市中的绿色消费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人都表示对现在市场上售卖的绿色农产品仍然存在疑虑,136人在担心部分商家滥竽充数将普通农产品掺杂在绿色农产品中售出的“搭便车”行为,72人表示现在售卖的绿色农产品价格仍然比较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我问到大家能接受的绿色农产品的心理价格,104人表示愿意接受普通农产品的1.5倍价格,45人愿意接受两倍价格,分别各有4人愿意接受三倍和四倍价格,另外51人表示只愿意接受普通农产品价格。
二、现存问题
(一)市场上绿色产品销售状况不佳
既然绿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相比,给消费者带来安全、健康、优质的体验,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生产绿色农产品能产生品牌效应和规模经济,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由此看来,绿色农产品的供求曲线均衡点应该在右上方的高水平状态,经过多年发展,应该是广大中产阶级可以接受的日常消费。但是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与普通农产品相比,绿色农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还是很小,尽管大家都有购买绿色农产品的意愿,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从供给方面来看,生产绿色农产品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绿色农产品的市场规模有限和产品品种简单、结构单一。
(二)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现在已经流转出用于绿色农副产品生产的土地,大多产业化程度较低,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落后,生产成本高且产量低。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够。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地区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灌溉方式落后等问题,还有部分地区缺少灌溉设施,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而且几乎所有农业企业都是简单种养、销售,缺少将生产出的绿色产品进一步加工的能力。
(三)产业发展良莠不齐
由于高端农产品产业附加值较高,产生高利润,再加之政府大力支持,所以在萧县境内很快形成多家农业发展公司。在实际走访中发现,有些公司会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和普通农作物混合售卖以赚取高额利润。而且每家公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虽然都号称为“绿色”农产品,但是鱼龙混杂难以辨别真假。
三、政策建议
(一)政府完善“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加大监管力度。
现在城市中的消费者之所以对“绿色食品”持有怀疑态度,是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认证标准,同时政府的监管力度也不够。所以政府应该制定绿色农产品检查标准、健全和强化产品质量认证、组织相关信息,加强对绿色农产品市场监管。由政府颁布标准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稳定性,便于各方面市场主体掌握农产品信息,是克服信息不对称、传递绿色农产品隐性质量特征的重要手段。而严格的质量认证,能有效地表达绿色农产品质量信息,给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保证,让消费者消除对购买绿色食品的疑虑。公开绿色信息可以从声誉角度影响生产企业,使企业不敢掺假,培养出社会性的制衡力量。实行强制性标签制度和原产地制度可部分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现象,将所购买商品的详细信息提供给消费者。政府为消费者提供充分、真实和可靠的绿色农产品消费信息,以克服市场失灵,节约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假冒绿色农产品行为,减少绿色农产品市场中“搭便车”现象,净化市场环境,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可信度,从而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打开之后,绿色食品高附加值和高利润会吸引大量城市资本注入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土地流转稳健进行。
关键词:高效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1高效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现代高效农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现代高效农业不是赚钱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而是经济效益和社会社会、生态效益综合最佳的农业。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有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经济产投比、资金利润率、资金周转率等主要指标。高效农业的社会效益,有年人均各种生物产品占有量、年人均产值与纯收入、系统开放度等主要指标。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是生态效益的基础,按照生态平衡规律和经济生态规律调节和控制经济生态系统,从而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地迅速发展,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是生态效益的目标和根本标志。
2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由于投资的标准低,不少高效农业开发项目区的配套标准也相对较低,不少未治理区域不能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大多数高效农业开发项目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从而严重制约了现代高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
许多高效农业开发项目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龙头企业整体带动力不强,相当多的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档次低,自身需要输血,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贡献率低;还有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不够,大部分产业还处于鲜售和粗加工上。
2.3科技推广与应用水平低
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不足,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管理较为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同时,由于农业比其他产业收益相对较低,造成了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提高过慢,对先进技术不易接受,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4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不足
高效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农业品种、技术和设备上要集成创新与综合配套。但目前农业科技创新大多只局限于单一环节的研发,很少注重整个产业链的联合攻关与集成创新,这就影响和制约了高效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2.5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突出
发展高效规模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入,但由于缺乏生产启动资金,大部分农户很难组织规模生产。就是一些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大户,或者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虽有扩大再生产的愿望,可由于自身积累不足,也难于突破现状,致使高效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非常突出。
2.6不重视农产品品牌培育
在高效规模农业发展中,不少农民和企业不够重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更不重视产品品牌的塑造,有些产品有名无牌,有些产品有牌无名,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一些农产品虽然拥有一些品牌,但由于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有率低,真正有辐射效应的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产品宣传力度小,申报注册的更少。
3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措施
3.1要进一步更新农业发展思想观念
现代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农业生产高产、质量、效益低的现状,按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首先是要更新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观,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再就是要更新农业耕地观念,不能仅仅依靠现有耕地发展农业生产,要积极开发利用所有的国土资源,拓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空间。
3.2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高效农业风险
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必须研究建立起高效农业发展风险基金,为降低和化解广大农民发展高效农业风险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效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和农户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大力推广多种经营发展模式,努力组织起广大农户,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做大农业产业链,引导高效农业发展。
3.3以高效农业为方向加强农业科研
在高效农业发展中,必须使科研工作全方位面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按照不同农产品自身的特色与用途,研究制定相应的优质产品目标,从而把这些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优势产品进入市场。为此,要积极调整农业科研力量的配置和主攻方向,组织强有力的研究力量对各区域优势农产品进行重点研究,并大力加强产后科技服务,既重视品质育种,又重视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对改进品质和增进抗逆性的作用。
3.4切实加强科技创新这一关键环节
只有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拓宽现代农业生产领域,才能不断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包装、储运等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紧密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也必须面向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
3.5在高效农业发展政策扶持上求突破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研究,出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优惠政策,对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具有较强示范辐射能力的高效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进行大力扶持,切实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开问题,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大规模地发展高效农业。
关键词 低碳农业;特征;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21-02
农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刀耕火种农业发展阶段、传统的农业阶段、现代化的农业阶段。高碳农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1],但低碳农业是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之上,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并把资源节约、减少能耗排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产品,使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着气候变化,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2]为全球所认同。农业也不例外,随着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农业生产更加紧密。既有农业自身活动的投入品,又有工业品,如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有关,因此只有发展低碳农业,农业生产才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对中国来说,农业是基础产业,它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国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
1 低碳农业的特征
1.1 低碳农业是低排、少取、偱环的农业
低碳农业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能源消耗最少、排放最少,最终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3]。高碳农业是对农业生产废弃物没有合理充分利用,对农业生产资料如土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浪费。
1.2 低碳农业是一种高效农业
低碳农业不仅追求低碳,更追求高效,低碳农业是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新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
1.3 低碳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低碳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是以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为目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证后代人的发展需求;既要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成本,又要实现农业的最大产出。
1.4 低碳农业是安全性农业
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既是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碳农业恰恰相反,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又大大地威胁了全球的生态安全。
2 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方式不尽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总量较大,占世界第3位,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的1/3,自然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较低[4],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也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石油燃料的燃烧是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日益严重。二是农业施肥方式不合理。大量化学肥料的使用,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农田土壤退化,病虫害频发,造成了整个生态系统脆弱。化肥的不当使用,加剧了温室效应。三是农业灌溉方式不当。我国有效水资源利用多数并未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短缺。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导致一部分水资源被污染。地下水的不合理使用和过度开采,不仅使地下水位下降,而且加重了土壤退化和沙漠化。
2.2 农业废弃物数量大,循环利用率低
农业废弃物包括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等,在我国传统生产模式中把养殖业和种植业分割开来,生产环节单一。农业秸秆除一部分还田外,还有一部分被当作废弃物焚烧,一方面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大大浪费了资源。据安徽省有关资料记载,全省逾4 000万t秸秆中,秸秆的15%被还田,29%被用于燃料,10%用作堆肥、饲料或工业原料,还有近45%的秸秆资源没有被利用,被田间燃烧或丢弃[5]。另外,农业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加以处理需要增加成本,任意排放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因此,农业废弃物的不加处理的排放,一方面破坏了土壤结构,耕地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增加了水体污染和碳排放。
2.3 农业生产废气的任意排放
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也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方面,在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收和机耕超过了80%,基本上实现了全程生产机械化,在大气中甲烷含量中农业排放甲烷占80%以上,水稻和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由于农用机械的排放标准低于城市用车辆,油品质量较差,因此农机气体的排放成为农村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2.4 农村缺乏固碳减排技术支撑.
对于秸秆还田及资源化利用[6]、沼气技术、堆肥技术、稻田生态养殖、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制、农业节水节能技术、化肥的高效利用、农作物的改良等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固碳减排、节能减排的技术力量仍然薄弱,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普及任重道远,关键性技术仍未得到突破,尚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2.5 地方政府在推进低碳农业发展中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政府的职能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经济职能,经济职能是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其执行,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积极发展相关见效快的产业,对农业的发展不够重视,对农业的资金扶持、科技支持、政策支持远远不能满足低碳农业的项目建设和开发的需要,在低碳农业发展中政府未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3 低碳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宣传,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网络,对低碳农业的发展技术、扶持政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宣传。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调动全民参与发展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发展体制,为低碳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各级政府尽快出台低碳农业发展相关地方法规和条例,从而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融资优惠、税收优惠,促进企业自主进行低碳农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农业清洁化生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对于高碳农业发展在税收上加以限制,如征收垃圾税、生态税、资源税等,用于低碳农业发展和生态补偿。
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低碳农业相关政策时,应超前谋划,积极应对,适时行动,逐步完善低碳农业发展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协调能力,引领相关部门联动共同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使低碳农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
3.2 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低碳农业是一种始终贯彻生态理念的农业,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从开垦、种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全过程等[7]。如合理利用农家发酵肥,农家肥肥效长、无公害,既减少了猪粪、鸡粪对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又满足了实现低碳耕作的要求。一方面提高了产品产量和改善了产品品质,改良了土壤的结构;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应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节能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一是发展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资源投入最小、自然资源利用最大化[8]、污染最少,形成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模式。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大力推广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农业技术,特别是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养殖废弃物、秸秆、用过的农用薄膜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如在畜牧区推进畜禽粪便利用沼气工程;在粮食主产区推广利用秸秆发电、秸秆还田、秸秆经过处理后喂牲畜等;在稻米加工区推广稻壳碳化后制造高效燃料。二是发展节能农业。宣传推广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推广高效、集约、生态畜禽养殖技术,使饲料的投入产出比得以提高,能源消耗降低;利用太阳能建造温室大棚和种植反季节蔬菜;开展平衡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少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建立节能、生态、高效的耕作制度;利用地热资源和太阳能来调节畜舍温度,降低能耗;加快秸秆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等的利用。三是发展节水农业。目前我国传统农业栽培技术落后,管理模式粗放,水利设施落后,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推广节水、低碳的农业种植技术,改变大面积传统的灌溉方式,开展滴灌灌溉方式,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推行深松、深施肥等施肥技术和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制度,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有机肥比例,增强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加大对灌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灌溉中的水分消耗。如玉米推行穴灌和沟灌技术;水稻应大力推行“晒、浅、湿”技术,改变大水漫灌的习惯;小麦推行窄短畦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四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综合运用传统的农艺措施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把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农产品质量联系起来,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碳能源的使用,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有机农业是以有机物质自我循环为基础,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农药、化学、饲料添加剂,利用物理方法、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使用有机肥进行土壤培肥,能保持稳定、持续生产的农业。许多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小规模的有机化生产,生命力更为强大。
3.3 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发展低碳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自发的产生、形成[9],不仅要有资金的投入、相关行业、部门的协调和惩罚机制的建立,更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标准的统一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引导低碳农业发展,为发展低碳农业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低碳农业交流合作的资本、人才、科技等平台,打造低碳农业品牌。二是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科技支撑。对发展低碳农业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沼气、森林碳汇、秸秆还田、使用有机肥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等项目,特别是给予沼气池建设财政奖励。同时,加大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土地整理、污水处理等投入,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示范指导。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发展低碳农业激励约束体系。如节能法、环境污染法、清洁生产法和相关政策、管理体系等。并建立低碳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依法保护草原、农田,控制开垦生态脆弱区域,保护生态环境[10]。
4 参考文献
[1] 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10(10):72-78.
[2] 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103-106.
[3] 郭煇,张术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J].农业经济,2011(9):18-19.
[4] 徐庆国,刘红梅,黄丰.低碳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作物研究,2010,24(4):224-226.
[5] 何婷婷,张丽琼.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农业发展路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30-34.
[6] 黄璜.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作物研究,2010,24(4):215-217,223.
[7] 余新华,乌东峰.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探讨[J].作物研究,2010,24(4):232-236.
[8] 魏仕腾,余贞备.试论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紧迫性及对策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1-2,49.
〔关键词〕休闲农业;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市化的不断扩增,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拥有的业余时间持续增多,加大了对娱乐休闲、亲近大自然的需求。至此,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形式,不仅开拓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而且还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因为休闲农业兼具环保、娱乐、经济、社会、教育、餐饮和传承文化等方面的功能,休闲农业已然成为辽宁省农业发展的新趋向。通过分析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整和优化辽宁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业产业面积,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
一、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正确认识
辽宁省旅游资源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方面,对休闲农业缺乏投资建设。休闲农业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同时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产业。在实际过程中,很多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经营,未能真正发挥休闲农业的特有属性,不仅失去原有效益,而且也破坏了生态环境。(二)缺乏整体规划近年来,部分地区政府偏重的数据值,从业者急于增加收入,缺乏对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的认真分析,导致发展盲目。既没有突出本地区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休闲农业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低下。
(三)缺乏市场调查分析
休闲农业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城市居民,但当前大多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并没有对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缺乏对临近地区的充分了解,盲目跟风。
(四)产业规模狭小及产品项目单一
休闲农业产品过于单一,对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缺乏了解。现有项目多是从满足游客物质需求角度出发,缺乏精神需求层次的满足,不适应现代旅游市场。应该进行创新性的开发,使其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五)管理缺乏科学性
休闲农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紧缺。在管理上没有协调性和组织性,行业领导者的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水平不足,导致管理方式缺乏科学性、与市场环境相悖,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六)科技含量低且效益低下
当前处于信息化社会,在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让顾客体验休闲农业的乐趣,了解最近的农业生产和作业技术,对农业文明的发展有更具体的认识和理解。然而,由于农产品品种少,极易出现季节性发展瓶颈的风险,导致资源缺乏有效利用。因此,农业产业需向多元化发展。
(七)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就扶持政策而言,目前国家建立了对农民生活具有扶持作用的规章制度,但是在休闲农业发展上,却缺乏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各地大都未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
二、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作用
辽宁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弱势状态,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扶持,把休闲农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现阶段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建议辽宁省相关部门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善:一是对辽宁省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在水库周边地区修建相应的养老设施、相关培训中心以及会议中心等作出评价,同时对经营管理的水平进行全面整改。二是在水源地、山区河道等地区严禁建设休闲农业项目,不论何种形式,以防对当地的水质产生影响。三是对于新建休闲农业项目的安全、环保等方面要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科学评定和审核,待合格后方可实施。
(二)强化相关休闲农业的激励机制
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辽宁省政府和各市地方政府应该设立专项扶持基金,进而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同时,应该积极促进民间现有休闲农业基础和民间投资的融合主体,减轻财政困难,发展特色项目。税收减免。国家在进行征税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处在重要阶段,税收减免可以更好地帮助乡村居民参与到休闲农业的发展中。贷款政策的完善。发展休闲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至此,贷款政策的完善对休闲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保证了后期建设资金的供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观赏区道路、停车场、移动卫生间、观赏长廊、指示标志等。如本溪市东营坊乡完善了基础设建设,为其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地理优势
辽宁省地处东北三省,富含满、汉、辽等多种文化特色的属性,拥有其地理区位的优势。另外,农村设施、农业生产、农村空间、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等资源丰富,具有鲜明地理特色,为其提供先决条件。
(四)注意环境以保证永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大事。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是: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再塑造的过程。但是,回归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切忌过多的建造人文景观。
(五)培养专业人才
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包括了一、二、三产业经营内容,涵盖了休闲、农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知识,因此,该产业需具备掌握各种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在高等院校创立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等相关专业,进行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六)加强宣传力度并扩大知名度
政府还应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寻求休闲农业更多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加强信息化推广。让游客对休闲农业区所处区位、休闲内容、道路交通、娱乐设施、餐饮民宿、联系办法等内容进行介绍。二是应注重与旅行社的合作关系,通过旅行社对市场进一步开发。三是要与相应媒体联合组织宣传活动,增加知名度。四是通过建立辽宁省休闲农业网络平台,来与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进行交流,并产品信息,更多的迎合市场需求。
三、结语
施,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土左旗 县域经济 科学发展 先进模式
一、区域特点和发展环境
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和浩特市西部,土默川平原上。全旗现辖11个乡,5个镇, 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截至2010年底,全旗总人口3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占总人口的84.5%;总面积27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33.5%,平原面积约占全旗总面积的66.5%,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发展农牧业。土左旗的主要农作物有葵花、玉米、中药材、蔬菜、优质牧草等。在“九五”期间,农业产业化进程较快,主要完成的工程有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大青山生态建设等。
二、区域农业经济问题
土左旗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首先,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幅相对于人口的增幅而言较缓慢。从2008年到2010年,该地区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1945公顷,但是人口却增长了2933人,且其中的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该地区的农民种植玉米主要是为了销售,小麦的种植面积其实较小,面对将近3000的人口增长量,粮小麦的供应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近年,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农民收入的绝对增加值缓慢,大部分农民为了增加收入主要种植玉米。另外,在土默川平原,种植玉米收益较高,该地区灌溉水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而种植玉米的同时,意味着种植小麦、谷类等粮食的面积就会减少,当地人民的生活将受一定影响。
其次,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有效灌溉面积始终维持在83088公顷。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土左旗近几年的农作物灌溉能力有限,但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得不到有效灌溉的农作物面积其实是在逐年扩大。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率下降。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的产量不高。所以,提高当地农业的灌溉水平迫在眉睫。
再次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村用电量大幅增加,但农林牧渔业的总产量缓慢增长。2009年较上一年的用电量增长比率为4.9%,到了2010年用电量较2009年增长比率变为24.8%,电量的消耗非常大,但是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在2009年和2010年的同期增长率仅为4.1%和8.9%。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据实地考察,近几年当地没有发生较大自然灾害,而且农产品行情总体平稳,那么可以推断,农民的生产效率低是导致其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
最后,从2008年到2010年,务农人数由164097人下降到了156297人,缺少了7800人的农业生产必将受到影响,粮食产量面临减产的风险。现在,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闲置、农民弃田打工的现象。其中,既有种植作物投入大但收入较低难以维持生计的原因,也有不懂种植技术没有种植信心的原因。据了解,尽管现在农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需要大量的人工来完成农业生产。
三、对策研究
(一)及时制定惠农政策,调动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粮食的足量供应
现阶段,该地区对于农业补贴的结构安排不够合理。要有效地推进农业发展,主要农业补贴至关重要。推行一套长期稳定的补贴措施是相当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长期而且有力地支持农业的发展,促进该地区农业的进步。另外,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力量。创造条件,为农民讲授生产技巧。在农业银行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有关部门推出专门的政策性信贷业务,国家下拨信贷资金。严格政策性信贷资金的使用,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
(二)加大设施投入,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为了保证农田水利项目顺利实施,该县政府的主要部门要积极投入资金,开展广泛的资金收集渠道,必要时还可以吸纳一部分民间投资。同时,该县要对所有水利工程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保证工程的质量。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要转变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把基础理论、应用科学与应用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最大效应。现今,如何既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灌溉除涝并举,又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现在亟需走农田水利科技和管理体制研究的结合路,农田水利专业人才的培养路。
(三)加强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能力,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培训对象及培训时间的选定农民技术培训既应求量,更应求质,因此,在培训对象上,要选青壮年农民,他们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首先,要有强大的师资培训队伍。在兴办农技培训机构方面,旗级和乡级政府应从物力、人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其次,理论联系实际,在落实具体项目实际中进行培养。这样,可以确保项目实施质量,使项目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学员学到真技术后项目实施将有可喜的成绩。最后,科学使用经费,顾点又顾面。
参考文献:
[1]侯安宏,马强.粮食问题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
农业技术经济,1997(6).
[2]陈红艳 ,苏浩.内蒙古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2002(5).
[3]王守陆, 卢剑.欠发达地区农业应对加入WTO的战略
选择——内蒙古农业发展战略思考[C]. 论提高农产品国
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10).
[4]王关区.内蒙古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J].北方
经济,2003(11).
[5]成小平.内蒙古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5).
[6]王靖兰.扩大农村水利投入 推动农村水利发展[J].中国
农村水利水电,2004(11).
[7]曾纪发.粮食安全与财政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7(3).
[8]云和义. 50年来内蒙古农科院为促进内蒙古农业发展做
出的贡献(一)[J].现代农业,2008(9).
[9]王远航.内蒙古财政支农绩效研究[D].内蒙古财经学院,
2010(5).
关键词:设施农业;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了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发展重点,即改变过去的传统农业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目前,许多地区还存在农村承包地分户经营,农户的承包地较分散、不集中的现象,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就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努力实现土地的相对规模经营。实践表明,推进土地流转是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农业粗放生产向集生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需要。
一、对设施农业和土地流转内涵的认识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使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设施农业需要的工程设备、高新技术都必须依托在土地的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高效率。而当前我国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土地国有的基础上实行30年不变的,即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农户所有。个体农户独立经营土地,技术水平低下,产出效率不高,许多大宗农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难以体现规模效益。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和集中经营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必然趋势和关键环节。
二、设施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流转制度不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提出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对于许多实际的具体操作问题没有做出规定,由于实际情况复杂,也难以制定统一的制度。但是,对于各地区的具体管理或执行机构,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应的操作制度规定。由于没有土地流转制度参照执行,各村在解决本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各行其事,其操作程序很不规范,不同程度地存在合同形式不规范等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很难调解。
第二,社会保障不完善。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参保门槛高,大多数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土地依然是农民的“命根子”。随着非农职业周期性、季节性、结构性调整,失业农民就会将土地作为首选谋生之计。
三、破解设施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以县、乡(镇)、村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为基础建立三级服务体系。以农经管理部门为主体,建立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服务。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土地流转的相关事宜。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为农民办理土地流转服务。在县级建立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庭,在乡(镇)建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庭,形成县级仲裁乡(镇)调解的两级仲裁调解服务体系。对土地承包和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由县、乡(镇)两级仲裁员在乡镇调解庭或村服务站先行调解,对调解不成的由当事人申请在市仲裁庭进行仲裁。
第二,明确土地流转方向。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总体规划要求,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土地流转的根本方向。有计划地指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鼓励有承包权的农民联合起来,通过土地流转重新组合,统一规划,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在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中,积极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特别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流转的土地,建立专业小区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加流转土地的专业经营模式。
第三,清理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证流转土地经营的合法性。在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工作中,对过去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和集体土地管理问题进行了两个清理和规范。对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没有到位问题进行清理,达到合同、经营权证、登记簿“三个到位”。对没有到户的承包地不能进入流转大厅进行流转。坚持集体土地“两个清楚”原则,即对承包到户的土地进行清理核实登记,重新规范承包地台账。对集体管理的土地全面核查,分清预留机动地、“四荒地”和可以纳入机动地管理的土地。清理后的土地,在流转大厅建立档案,实行统一管理。
四、思考和建议
第一,坚持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要保护承包农户的家庭承包权利不受侵害,在选择流转形式上,以转包和出租为主,不能因流转而使承包权转移。新民市过去出现的耕地被破坏,被违法占用,多数原因就是农户的承包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1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小规模的土地承包成为制约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还处于一种家庭的土地承包阶段,是一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由于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管理比较严格的国家,耕地资源高度短缺,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8公顷,与世界各个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能达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2%,我国的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
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将把我国的粮食生产推到一个更为狭窄的空间中去。这说明在我国所出现的人多地少的现象,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着长期存在的发展基础,从而降低了农业技术手段的运用,限制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很多农业地区还一直沿用着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机械化水平运用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化肥的品种,以及数量使用得都很不当,这使小规模的土地承包制度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2缺少专业化的农业分工
我国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成为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农业增效,农业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业专业化分工的缺乏,在农村绝大多数地方,应该说还没有专业化分工的存在。这种缺乏农业分工的经营模式,会降低农业劳动者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1.3缺少农业生产者保障组织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弊端,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主体呈现出分散,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出农民缺乏组织化管理,农业的合作体系不完善,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需要建立起一个合作的农业体系,形成多方面的农业管理,这将对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系统的管理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国农业发展对策分析
2.1需要建立起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主要是建立在土地家庭承包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分户经营模式,在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确实起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合理分配土地、促进农民生产增收的积极作用。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使很多在农业生产中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小规模的经营模式,不仅从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阻断了农业相关产业链的有效连接,使农业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处在一种封闭的、缺乏组织和联系的分散状态,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抑制了农业自主的增收潜力。同时,还阻碍了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使目前的农业生产在工具使用上还处于一种比较原始的人畜犁耕的状态,使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阻碍了农业生产的优质化发展。[3]对于农药产品无公害化生产技术的使用上,仅是依靠化学肥料和高残留农药。由于是一种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处于单一的原始的农产品效益上,而无法转化进行交易,用来进一步实施农业扩大化再生产的需要,并从中取得获取更多利润的资本。因此,建立建全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推动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2需要建立起专业化的农业分工模式
由于大多数农民本身,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一些销售者,这些农民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有不少农民因为受到自己文化素质低的影响,也很难把握住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因此增大了农民在经营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如一些农民会因为缺乏专业化识别能力,在对一些种子、农药、化肥等选购和识别上,比较容易受到假货,以及质量和价格不相符的农资产品的欺骗,导致惨重的损失。[4]因为一些农民缺乏专业化的市场调查,以及专业化的信息分析的能力,出现盲目模仿而导致农业产品因为销售不出去,而造成的积压,以至于腐烂,甚至于出现增产不增收、减收的不良局面。因此,专业化的农业分工经营模式将是农业发展的长期目标。[5]
2.3需要建立起农业的保护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