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开发区审计重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开发区审计重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开发区审计重点

第1篇

从年4月1日起,全县农村低保再次实行提标扩面,年保障标准由860元提高到1000元,保障覆盖面由3.5%提高到4%。同时,对年、年已纳入农村低保的对象进行全面复核,重新评议、公示、审批。

二、分类施保

根据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病残和家庭实际生活等情况将其分为三类:一类人员为丧失和严重缺乏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或法定赡(抚、扶)养人没有赡(抚、扶)养能力的家庭,列入长期重点保障范围,实施全额补差,所占比例控制在8%以下,补差标准860元-1000元,一年审核一次;二类人员为大病、重残、单亲困难家庭,列入重点保障范围,实施大部补差,所占比例为60%左右,半年审核一次;三类人员为家庭劳动力相对薄弱或因灾、因病及其它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家庭,列入一般保障范围,实施适度差额补助,所占比例控制在30%左右,并按季度跟踪随访,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操作程序

(一)严格执行评议程序。村(居)委会,要在个人申请和村(居)两委提议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到每个申请人家庭入户调查,切实核清申请人家庭收入。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规定,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或两委扩大会议,坚持“按标施保”的原则进行收入核算和民主评议。召开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代表必须超过半数;召开村(居)两委扩大会议,村(居)民代表人数最低不少于5人,保证每个村(居)民小组有1-2名村(居)民代表,要尽可能的增加村(居)民代表人数。进行民主评议时,可邀请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并允许村(居)民旁听;乡镇包村干部要到现场全程指导,并与出席会议的全体人员一起在评议记录上签字,同时对评议结果负责。

(二)严格执行公示制度。村(居)委会、乡镇(经济开发区)、县民政部门要在完成审核后分别进行公示,其中第一榜公示不得少于7天,第二、三榜公示不得少于5天。公示内容要详细(包括户主姓名、保障人数、家庭年人均收入、拟定保障类别等相关内容),公示张贴到每个村民小组,并拍照存档。

(三)严格执行入户调查制度。村级初审时,入户调查率要达到100%,乡镇(经济开发区)在审核时,一定要入户调查,入户率不得低于20%,乡镇(经济开发区)审核与村民主评议同时进行。县民政局审批时,入户抽查率不得低于10%。

(四)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保障对象能进能出、保障标准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结合这次提标扩面工作,对年、年已纳入农村低保的人员进行全面复核,张榜公示,实行动态微调。

(五)健全信息统计报告制度。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明确1名懂电脑、会操作的人员,专职负责农村低保信息统计台帐的录入上传工作,并将电子台帐制成光盘上报县民政局。

(六)建立村干部直系亲属享受农村低保申报制。村(居)委会,对辖区内村(居)干部亲属申请低保的,要特别注明,严格审核,若符合条件,必须经乡镇(经济开发区)包村干部和主要领导审核签字同意后,再上报县民政部门。

四、加强领导

(一)成立组织,密切协作。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相关金融部门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切实将此次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全面复核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业务培训、摸底测算、分解指标、组织实施。

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测算、筹集和使用管理。

监察部门:负责全程跟踪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违规案件。

部门:负责来信办理、来访接待工作。

审计部门:负责对操作程序及资金筹集、运行的跟踪审计。

金融部门:按照《关于免收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费用的通知》(民保字〔〕26号)要求,负责组织打卡发放。

(二)分片包干,强化督导。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指派副科级干部分片包干到乡镇(经济开发区),县民政部门要派人到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负责全程指导。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指派干部分片包村(居)指导,并对村(居)委会的评议结果负责。

五、时间安排

此次提标扩面和年度复核工作量大、任务重。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认真部署,周密安排,稳步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让群众满意。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5月1日-5月10日,为制定方案,宣传、动员阶段。

第二阶段:5月11日-5月15日,为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培训、摸底测算、分解任务阶段。

第三阶段:5月16日-6月30日,为开展入户调查,申请、评议、公示阶段。

第四阶段:7月1日-7月25日,为审核、审批,上报新增扩面保障人员花名册(制作光盘),打卡发放低保金阶段。

第五阶段:7月25日-7月31日,为分析汇报阶段,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对农村低保扩面工作进行总结。

第六阶段:8月1日-8月6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对农村低保工作“回头看”活动,查缺补漏。

第七阶段:8月7日-9月10日,为组织检查阶段,对新增保障对象进行抽查。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民生工程的重点。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保民生、促发展的高度,把做好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

(二)认真实施。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责任,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

(三)广泛宣传。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宣传低保政策、操作程序及实施效果,要突出正面报道。镇村两级要通过宣传栏、村级小广播、标语、明白纸、公开信等方式加强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2篇

关键词:长春开发区 发展 国家级技术开发区

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述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经济技术开发区指的是,在沿海或是其他地区的开放性城市中,分出一小块区域,在这块划出来的区域内集中大部分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这一小块区域打造成能与国家标准接轨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对外资进行吸收及利用、对工业项目进行兴建,加大出口产品的发展和加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以高科技产品为主打产品的现代化先进工业结构,使此处成为重点区域,主要经营对外经济贸易,成为所在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榜样。

(二)开发区对国民经济起到的推动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起到推动的作用。它具备很多方面的功能,具体如下:首先,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加快了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其次,对传统观念对发展的束缚起到突破的作用,改革多方面体制,在市场化经济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的作用;第三,中国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带领下,开放性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最后,帮助国内引入更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更为完善的管理经验,更多具备高素质的包括技术类和管理类的人才被培养起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二、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一)发展的原则

有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方面的工作会议在2004年12月召开,会议制定了开发区需遵守“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开发区主要是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大力发展现代化制造业,重点优化出口结构、重点发展含高科技技术的产品、重点发展具备高附加值的服务类行业、将我国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成为具备各种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区。通过这一原则可看出,中国在发展方式上的转变及国际和国内在经济环境上的转变,开发区开始开启了向“内涵式、集约式”转变的进程,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

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条例中,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总体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努力发展成为结合体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及加快国内发展速度;成为跨国企业的重要承接基地;帮助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国家能快速的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成为主要的支撑点;帮助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所在城市能更快的完成城市化进程,成为推动的重要力量;帮助全国范围内实现科技的创新,实现体制的改革,促进循环经济的形成,成为发展的排头兵。

(二)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简介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的7月,同年10月被排入省级开发区的序列中,共有3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在1993年4月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00年和2003年长春市政府经过两次调整及区划,现拥有112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其中包括两个街道一个城镇,整个区域总人口数达20万。

长春经济开发区最早成立时,缺乏人力及资金,在招商引资上,不仅面临着来自附近地区的开发区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沿海发达开发区的竞争压力。在长春经开发区的多方面的努力下,对基础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对管理体制进行了改进,在十余年艰苦的“一次创业”的努力下,终于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使开发区的长远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及经济发展方面,为长春市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三、帮助国家级开发区快速发展的推动措施

(一)对立法进行加强

对于相关立法部门,建议其在新的发展要求下对《国家级开发区条例》进行研究,为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合适的条例,结合各地区的发展特点,制定具地方特色的政府规章和法律法规。保证国家级开发区的体制能够做到制度化,保证位于国家级开发区中的管理机构,能够成为执法的主体,在管理时有一定的职能和权限,具备自己的法律地位。规范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使管理的机制和体制都得到创新。

(二)对开发区的扩容持鼓励态度

国家在管理和调控土地时,有一定的核心内容,那就是保证土地能够得到集约高效的利用,国家调控土地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经济的发展。在已经有了完整规划的土地上,并且是得到国务院批准才进行规划的前提下,如果该经济开发区符合土地集约的标准,又与城市总规划吻合,土地的利用全部在总规划的要求范围内,那么对这一区域的开发区可以放松扩区的政策。如此一来,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可以较好的做出处理,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防止了资源的浪费,间接的对土地资源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在土地集约的利用率上可以进一步起到榜样的作用,在开发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时,也可起到示范的作用。对那些在土地利用时出现重视规模轻视效率、滥用耕地、重视扩展轻视挖掘、对外资引入重视而轻视对土地的规划,在评价土地集约的利用率时显示为不合格,那么此类土地申请者在审批不能让它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并及整合。

(三)建设动态的管理机制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财务情况及经济发展审计机制的建立,可以将有强劲的发展动力,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区位优势明显,操作合法的省级开发区,可以考虑将之编入国家级开发区的序列中。对于那些过分强调发展的速度和眼前效果的国家级开发区,并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管理紊乱、土地利用效率差的后果的,限定期限要求它们整改,或进行降级处理,或归并整合这类国家级开发区。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以纳税人满意为追求在服务环境上创一流

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良好的税收服务环境,体现着对纳税人的平等、尊重、爱护,体现着税务干部的热情、周到、高效,体现着我们国税干部内在素质和外部形象。因此,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是建设和谐税企关系长期坚持的目标。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现有办公用房是原来一个乡税务组的所在地,论硬环境,办公面积小,地方偏僻,可以说是“麻袋上锈花,底子太差”。为了给纳税人一个良好的硬环境印象,我们一是巧。就是将办公环境巧安排,例如我们的食堂,到午饭时是干部吃饭的地方,平时就是纳税人的休闲区兼办税自助区。二是齐。就是将服务设施设置齐全,小到针头线脑、印泥、复写纸、饮用水、打气筒、雨具,大到打字、复印、电脑,一应俱全。三是美。我们对环境适当美化、绿化,保持办公环境整洁明亮,让纳税人置身美的享受之中。特别是我们的橱窗板报,定期更换,内容涉猎我们局的工作安排、纳税指导、经济动态、制度规章、内外时事,纳税人十分愿意看。通过上述措施,尽量弥补了硬环境的不足。

立足制度建设,打造一流的制度环境。按照岗位、职能、工作性质,制订严格的、分类的、多层次的服务制度,是优质服务常态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制订了执法行为、工作流程、仪态举止、文明语言、纪律作风、廉政行为、税务公开七大类的服务制度,几乎涉及到税收工作的各环节、全方位。我们特别注重落实与纳税人利益关系直接的《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税务公开制度》、《值班长制度》等项服务制度,强力推行督查督办制度,确保了各项服务制度落到实处。

加强沟通协调,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一是经常邀请辖区内的企业老总和财务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交流思想、沟通信息。二是建立税企之间政策研讨沙龙,每当税收政策调整或新的税收政策出台,我们都邀请企业人员一起研讨,交流看法,加强理解,减少执法中的偏差,减少企业对税收政策的误读,特别是这次新的所得税政策,我们前后与企业财务人员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双方都受益匪浅;三是尽可能帮助纳税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辖区内的金泰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热电企业,每到年末岁初,煤炭价格都大幅上涨,影响企业的效益,但是由于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不可能大量储煤。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一方面与有关金融机构说明情况,帮助企业沟通,增加临时贷款,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按政策规定办理税款延期手续,让企业集中资金在涨价前储存一部分煤炭。该企业老板动情地说,你们这里国税干部太好了,没官架子,就象亲人一样,我缴再多的税心里乐意。该企业税收年年递增,从不拖欠税款。和谐的人文环境,增强了征纳之间的亲和力和融合度,征税人和纳税人真正变成了一家人。

二、以争先创优为标杆在服务方式上力求创新

服务创新,是国税服务工作进步的动力,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赋于我们的神圣使命。一年来,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建立国税网站,建立和谐的沟通平台。我们依托泰州医药产业园网站,建立了“泰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网页,定期向纳税人公告我们的工作动态、政策调整等情况,设置了政策咨询、税企交流和局长信箱等栏目。网站的建立,使广大纳税人有了话语权的平台,也增加了我们与纳税人沟通的渠道,促进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是局长信箱,不记录发信者的IP地址。,有利于发信者,讲真话、讲心里话,进一步拉近了征纳之间的距离。

提前介入预警,让企业降低税收风险。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在为纳税人提供便利、周到、高效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为纳税人提供深层次的预警服务。为了促使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引导企业自觉规范纳税,提高税法遵从度,规避税收风险。2007年上半年利用所得税汇缴前4个月时间,采用预审计手段,组织开展了重点税源企业和亏损企业服务性调研活动。共调研91户内外资企业,发出管理建议书91份,经建议,企业自行调增计税所得额9170万元,企业亏损面下降了32个百分点,其中一户企业,调增所得税额1500多万元,这户企业的老总拉着管理员的手说,幸亏你们提供了预警服务,要不然我一里一外亏大了,还要落得个偷税的坏名声。

开辟绿色通道,让企业生产经营无后顾之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常常为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发票购领、开具、认证、手续审批等具体事项的办理,进而影响生产经营而心急如焚。为此,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对辖区内的所有企业开展了一条“绿色通道”,定了三条规矩。一是急事急办,预约服务。对企业需要在节假日办理的业务,让企业事前进行预约登记,到时指定该岗位人员及时到班办理;二是特事特办,定点服务。对企业有特殊要求的,指定责任区管理科科长特事特办,并落实责任;三是难事商办,集体服务。对于企业有关手续报批和优惠政策享受等方面的涉税事项,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规定由分管局长、科长、管理员集中会商,及时办理,需要请示上报的,限时答复。为了保证“绿色通道”服务无障碍,向企业提供了局长、科长、管理员的手机、办公室、家庭的电话号码,保证联系畅通,随叫随到。

三、以促进发展为已任在服务大局中树形象

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是地方政府执政的第一要务,是当前的中心工作和大局。作为市直驻区单位,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挥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用税收杠杆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让税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07年,国家出台了包括税收政策调整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泰州经济开发区国税局组织力量就“两税合并”、出口退税、中部地区增值税转型、福利企业等政策调整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房地产税收管理等课题,进行认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开发区及市级以上党委政府,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信息服务。先后有15条信息受到省市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在多个场合表示,开发区国税局虽然是驻区单位,但心系地方经济建设,他们的建议让我们少走了弯路,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开发区发展作出贡献,我们信得过,很满意。现在,开发区的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都邀请国税局参与,提供税收筹划、政策咨询和把关。

第4篇

(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达到1.2%以上,拥有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中心15家以上,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0个。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左右。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0%。

(三)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培育一批重点产业,纺织服装、木制品、酿酒食品3个主导产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均达100亿元以上;做强一批大型企业,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20家以上,其中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企业20家;建设一批集聚园区,形成1个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2-3个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

(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45%提高到5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明显降低。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五)生产业明显加快。现代物流业营业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形成2-3个成交额10亿元,5-10个5亿元的大型专业市场。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一)提升做强三大主导产业。到“十一五”末,三大主导产业达到百亿规模。纺织服装业:围绕原料、面料、终端产品三个环节,提高纺织产业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加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积极发展化纤纺织业,改造提升传统服装工业,创建*服装名牌。重点打造*“纺织工业城”,全市形成200万纱锭、1亿件服装的产业规模。木制品产业:积极推进林木一体化,发展木地板、家具等终端产品。加快林纸一体化建设,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发展制浆及造纸等深加工产品。重点推动*“家具制造业基地”和*“木材加工基地”建设。酿酒食品业:加快洋河、双沟等重点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档、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市场占有率。2010年,洋河、双沟总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水产品、果品等,做大做强娃哈哈饮料等重点企业。

(二)培育壮大两大新兴产业。到“十一五”末,两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均达到50亿元。新能源工业: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加快三个县、*经济开发区2×1.2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骆马湖、洪泽湖4.95万千瓦和20万千瓦风力发电、宿城开发区2×1.2万千瓦垃圾发电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国电*热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2×60万千瓦发电机组)和市开发区北区、三县开发区热电厂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全市总装机容量达到160万千瓦。积极争取国家在我市布点建设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新型包装材料业: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为支撑,以彩塑集团为龙头,加快实施“环保型热收缩膜、金属化膜、PET薄膜等彩塑包装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大力发展高档彩印包装、绿色印刷包装、绿色包装材料及制品等新型包装材料。

(三)做大做专特色基地。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内培外引力度,重点打造船舶修造、农产品加工(高效外向型)、织带、电器照明、金属压延加工、蓄电池、玻璃及深加工、塑胶制品等基地。到“十一五”末,特色基地销售收入均达到20-30亿元规模。

(四)加快发展生产业。物流业:大力发展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加快培育交通物流、恒通物流、中联物流等重点物流企业,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竞争力。加强物流专业设施整合,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和运河国际港建设。科技服务业:强化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设纺织服装、木制品、酿酒等50个全市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金融保险业:积极做好全省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努力引进省级金融、保险、证券机构和投资性公司在*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设立市区农村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推进金融机构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服务体系,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商业服务业:加快发展*义乌国际商贸城、淮海建材城等区域性特色市场、专业市场,加快“千村百乡”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发展法律、评估、会计、审计、咨询、广告、策划、就业等中介机构。

三、调整工业空间布局

(一)重点发展块状经济。强化六个省级开发区和湖滨新城开发区、苏宿工业园区发展定位,加快“八区”块状经济发展。*经济开发区坚持“外向型、高起点、国际化”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资源利用型、技术密集型、出口创汇型工业,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加工业基地。市湖滨新城开发区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休闲旅游度假产业、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生态产业,加快建成生态型、功能型、人居环境优越的湖滨新城。苏宿工业园区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重点承接苏州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实施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力争建设成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外向带动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新城的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呼应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重点培育木材深加工、纺织服装、电子等行业。*经济开发区以棉纺织、木材加工和电子照明为鲜明特色,加快建设“纺织工业城”、“家具制造业基地”和“照明工业城”。泗洪经济开发区重点加快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水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群和规模优势。*经济开发区利用*港新港区集输运能力和大运河的岸线资源,发展大运输量临港、临河工业项目,形成以彩塑包装、能源、玻璃深加工为主的发展格局。宿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加快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以及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强集聚区规划,鼓励跨区划合办产业集聚区,引导企业向集聚区集中、转移,加快“入园进区”步伐。进一步提高省级开发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增强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大对乡镇工业集聚区的扶持力度,开展创建市示范产业集聚区活动,组织申报省重点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化工企业向化工集中区搬迁转移。

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加强技术进步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技术中心投入,确保省级、市级技术中心企业开发经费投入分别达到销售收入的5%和3%以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并向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倾斜。建立以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每年重点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益高的大项目,全面提高重点项目推进的水平和效率。

(二)开展挂创、创牌和企业上市工作。深入开展“百名专家兴百企”活动,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合作形式,提高挂靠效果。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运用品牌参与市场竞争意识,努力形成一批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经营规模化的品牌群体。“十一五”末,确保创建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80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以上,省著名商标60件。加大对创牌工作的考核和奖励,每年明确创牌工作计划,纳入年度经济工作目标考核。将税收作为品牌建设的重点考核指标,对地方税收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省、市名牌和商标给予重奖。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进程,认真研究证券市场新变化、新要求,支持有条件企业制定和完善上市计划,加强与证券公司联系合作,推进企业在境外和国内主板、创业板上市。“十一五”末,全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以上。

(三)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水平。以21家省、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试点企业为重点,在项目建设上加大力度,努力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知识培训和企业上网等方面加大引导力度。重点推动企业实施以ERP为主的信息化工程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广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网上销售的成功经验,“十一五”末,全市实施ERP项目企业占规模企业的50%以上,市级以上新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比重达到40%,建立网页的规模工业企业比重达到80%,网上销售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一)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突出抓好电力、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重点考核20家年耗能1.4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的节能。严格控制能耗增长源头,对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达不到行业标准和要求的,不予核准备案。

(二)积极实施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培育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严格控制化工、造纸、冶金、印染等行业的项目建设,禁止建设投资额2000万元以下的化工项目。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提高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加强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建立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机制。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企业通过改进设计和技术进步实施清洁生产。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都要实施清洁生产,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指导企业建立和实施清洁生产的标准体系。实施100项高水平清洁生产改造方案,形成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

(四)加强安全生产。加大企业劳动卫生安全保障措施投入,加强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检查监督。

六、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建立领导服务体系。建立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专门负责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市、县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每位市、县级领导干部负责挂钩联系一个产业、二个大项目、三个重点企业,充分发挥领导的扶持与带动作用。加强部门协调,经贸部门要发挥政府职能在产业环境培育和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加强对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和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及时通报情况;发改委、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支持工业发展的措施,切实将各类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落实到企业;金融、电力、国土、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创新工作方法,全力缓解生产要素制约,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产业准入门槛,切实发挥《*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有效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符合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加大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特别是对我市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加大新型工业化投入。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对市、县区规模企业在税收贡献方面的奖励和引导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名牌产品的发展及对重点企业技改贴息、研发资金补贴、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等,鼓励和扶持辖区内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新型工业化财政资金扶持,争取在总量上有大幅增长。

第5篇

一、明确扶持重点,培育上市后备企业

(一)从产业实际出发,以“企业自愿、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为原则,根据中小企业规模实力和发展潜力,按照“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建立并及时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行滚动管理,一年调整一次。市政府以上市后备企业为重点扶持对象,强化指导,促进改制,促成上市。

(二)上市后备企业应同时具备第1、2项条件或第1、3项条件:

1.企业生产经营主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登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

2.企业前三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3亿元,净利润累计超3000万元,上年末企业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或上年度纳税额超500万元,或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际知名品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之一。

3.企业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上年度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增长率在30%以上。

(三)上市后备企业申报程序:企业自愿申报,经所在县(区)、市经济开发区推荐,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报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二、加大扶持力度,降低企业上市成本

(一)市政府设立“扶持企业改制上市专项资金”,并入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在每年度预算中统筹安排。

(二)上市后备企业与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中介机构正式签订上市服务协议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市政府给予20万元资金奖励。

(三)上市后备企业申请材料经中国证监会受理后,市政府给予30万元资金奖励。

(四)上市后备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市政府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

(五)上市后备企业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以招股说明书为依据,上市募集资金的70%以上实际用于我市投资的,市政府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企业高管人员,资金的30%奖励给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其余70%奖励给公司其他人员。凡上市募集资金投资于我市的项目,与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同样对待,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

(六)上市后备企业按规定异地买“壳”上市,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至我市的,市政府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

(七)上市后备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因土地、房产、车船、商标、专利等资产进行变更过户处理应缴纳的税收,因审计评估后净资产增值应缴纳的税收,因利用资产评估增值增资扩股、用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应缴纳的税收,以及因上市要求规范税收政策而对以前年度应补缴的税收,在其应缴税款全部缴纳后,市、县(区)或市经济开发区本级财政分成部分全额奖励给纳税人。

(八)上市后备企业上报证监局辅导备案的前一年至企业挂牌上市之年(最长不超过3年),以上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为基数,每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在其应缴税款全部缴纳后,市、县(区)或市经济开发区本级财政分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

(九)上市后备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需要对土地、房产、车船、商标、专利等资产进行变更过户处理的,在市、县本级政府权限内收费项目,一律免收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用水权、用电权及其他无形资产无偿过户,涉及国有资产的,按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三、优化创业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一)市县两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为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上市后备企业出具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相关守法证明,并简化审批程序、特事特办、限时办结。

(二)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需要补办土地证、房产证、车船使用证的,在权属来源合法的情况下,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特事特办,限时办结。

(三)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历史问题和具体困难,由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一企一议”予以协调解决。

(四)市、县(区)政府和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对上市后备企业在申请各类项目财政性资金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建知名品牌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推荐。

(五)积极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我市企业改制上市。上市后备企业是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优选对象。鼓励为上市服务的中介机构参与我市企业改制上市。

(六)全市金融机构对上市时间表明确且有合理资金需求的上市后备企业,要优先予以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后备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融资。

(七)做好上市后备企业董事长、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管人员的培训,使上述人员对企业上市的工作程序、应遵守的法律法规、需注意的问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环保核查的要求等方面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改制上市培训活动,帮助企业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形势,提高企业特别是企业高管人员的资本运作能力。

(八)鼓励企业建立高管人员薪酬与业绩挂钩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员工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办理上市公司引进人才户籍迁入,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高管人员参照享受《市颁发投资优惠卡暂行办法》相关优惠待遇。

四、强化保障机制,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调整充实我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县(区)政府、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市直成员单位要明确负责企业上市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职能科室并指定一名联络员;各县(区)政府和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及时建立或完善相应机制,并参照本意见的若干规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上市后备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给予办理,市上市办和效能办负责跟踪落实。

(二)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各县(区)和市经济开发区要主动服务,确定专人定期了解企业改制上市进度,并及时向市上市办反馈。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市、县(区)以及市经济开发区之间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对企业满意度高、执业质量好的证券中介机构,优先向我市上市后备企业宣传推荐。创办企业上市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国内外资本市场发展动态、企业上市进展情况、企业上市工作经验。

(三)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成效的宣传。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报道企业上市的成功范例,企业上市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引导更多企业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增强上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更多企业改制上市。

五、其他事项

第6篇

近两年来,*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农村财务基础工作,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四项措施,着力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有效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开发区将财政财务管理、经管审计工作纳入财审局统一管理。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不严等实际,结合全面推行农村财务托管制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农村合同管理规定》等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农村财务托管暂行办法》,配套实施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村级日常开支备用金管理制度》、《农村日常财务处理程序》等等。通过进一步明确农村财务托管中心及村级报账员的主要职责,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财务大额开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等,使全区农村财务管理步入了“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规范化轨道。目前,开发区已将除有经营收入的14个村外的123个村财务管理全部纳入托管,对所有村的土地租赁、建设征用款项实行了专项托管制,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安全完整。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第7篇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 100多万元。

第8篇

一、由小而大奇迹

1、经济高速发展

天津开发区1*4年创建时划了一块盐碱滩产值仅为塘沽盐厂500万元至19*年产值已达149亿元增长了2760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5%真正成为天津市经济新增长点20*年产值达*00亿占天津市总产值40%每平方公里创造80亿元产值差不多再造一个天津20*年天津开发区在累计开发土地3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28平方公里、生活区9平方公里)面积上实现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9.47亿元GDP445.23亿元财政收入93.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57亿元全区人均GDP2.3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后仍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广州开发区19*-20*年GDP年均增长27.69%高出母城广州市13个百分点广州开发区计划到20*年工业产值达1700亿元GDP600亿元人均GDP4万美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表1:主要经济指标(亿元)

指标

*

三期即将永和镇划入三区划入四区合并时为将四区联为一体将相连处镇、村成建制划入镇划入后即改为街道办事处

另据了解青岛开发区与所在地黄岛区合并面积由原批准80平方公里变为220平方公里北京开发区由初始23.5平方公里扩大为50平方公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初始18平方公里扩大为现在88.6平方公里全国各地经国家、省正式批准开发区都在进行扩大“区土”运动目扩大吸引资源和支配资源空间扩大区域经济活跃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力开发区有一个适度规模规划面积有利于形成吸引资源和支配资源空间增强区域经济活跃和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全国开发区“扩土”运动另一重要因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经济系统脱离社会系统和人文系统支持和相辅相成非均衡发展难以持久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已经没有工业园、农村、城市界限开发区无一例外地走城市新区道路不但有助于总体发展环境完善整合资源支配空间而且能立秆见影地分担企业外溢成本但过早地走城市化道路最直接顾虑承担巨大社会成本

黄金开发区在两个省级开发区合并并将相连行政村、镇划入而成国内开发区走过一般成功之路只我区经济总量未达到相应发展水平将城市郊区划片整合设立新规模意义上经济开发区有利于赣州整体规划前瞻性一步到位在开发区这一微缩社会和经济试验实体迅速形成工业产业聚集并以工业化为赣州城市化发动机促进大赣州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

开发区作为一个城市开放及现代化标志全国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几乎都直接冠用所在地城市名黄金开发区作为赣州经济功能区建议改名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即展示开发区建设新赣州重要组成部分也避免“黄金开发区”与金属“黄金”有关而产生歧义

二、有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经济开发区中国对外开放组成部分在开放城市划定一块较小区域集中力量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标准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现代化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重要区域作为第一批批准14个沿海城市经济开发区当时我国继5个经济特区之后对外开放第二层次发展到今天我国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全面对外开放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已有*4个(经济开发区51个高新区53个)省级开发区有*00多个省以下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2586个20*年7月以来国家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撤并整合了2046个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任何一个开发区如没有自己功能定位形不成自己特色不能成为当地经济新增长点就不能成为经济开发区就会被清理掉天津开发区目标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广州开发区目标成为华南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产业带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基地最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绿色生态新城我区功能定位、开发重点、主导产业规划、负债评价等重大问题也应策应“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而尽快制定科学发展依据

三、管理体制

1、高管制授权安排天津市、广州市人大都颁布了《经济技术开发管理条例》在法律上确定了开发区管理机构地位和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当时天津市人大在颁布开发区条例同时对开发区启步之后将面临重大问题--土地有偿出让和转让、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劳动用工三个关键方面同时立法这四个地方性法规被称为开发区立区“四个支柱”并以此为根据逐渐制定出40多个区域制度、规定形成了一个完备开发区法规体系天津、广州开发区在产业投资量审批城市规划、土地管制、环境管制、工商管制等方面都具有省一级权力在中国开发区协会我们了解到省一级开发区都相应享有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2、高度精简机构高级别干部配制都设党工作委员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发区投资开发总公司为正厅级设置实行高级别干部配制广州开发区党委、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制内设12个部门每个部门都多个机构一套人马并增挂牌子为党政合一设置主要职能部门为办公室、组织部、教育局(卫生局)、监察(审计局)、政研室、经济发展局、规划建设管理局、计划与科技局、财政局、综治办等行政编制(四区合一后)为*9名中层干部(内设机构正职为广州市副局级)由开发区任免、报市备案

机关实行公务员和政府雇员两种身份雇员实行聘用制待遇实行包干制在机关实行未位调整制将年终综合测评各部门排在最后一位调整到公司或其事业单位工作

广州开发区在全国开发区管委会中率先执行ISO9001国际管理标准执行行政过错追究制防止“低效”和“不良”行政行为发生建立合理程序流和信息流提高机关运作效率建立文件化、规范化管理框架实现合理、简便、科学、高效运作管理以财政收入比20*年广州开发区财政收入67亿元即用4倍于我区人员创造了167倍于我区财政收入

广州开发区坚持“招商引资重中之重”、“项目就生命线”对企业采取“贴身”服务即对重点入区企业指定一名中层干部脱岗专门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实行限期办结一站式服务纪律惩戒工作作风投诉等制度制定了较完善法规规章体系保证了开发区为投资者创建一流服务环境

天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总公司系统分设、职责明确并实行联席会议制党工委系统设有办公室、组织部、纪工委监察室等8个部门管委系统设管委办公室、发展计划局、建设发展局、经济发展局、财政局、劳动人事局、科技发展局、环境保护局等部门行政编制328名

天津开发区提出“仿真”服务理念即以国际上最佳投资环境为参照物模仿创造“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投资者用最好服务、最好环境、让投资者获得最大回报”企业发展平台

南开大学在天津开发区创办了“泰达学院”培养高层研发人员区内还创办了一所应用技术学院为外企培训输送低层管理人员和操作工

3、超级财政税收安排一中央财政将一定年限开发区新增税收全部返还所在城市用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二对外商生产型企业所得税实行优惠天津开发区利用第一条优惠前15年得以筹措40亿元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4、体制运作创新和高自由度开发区可在高授权之内调配人员、财力、土地、制定相关法规和区域政策内部机构设置、领导分工等方面也与一般行政区域不同而保持高度创新和灵活性

四、开发模式

开发区初期启动大都靠银行贷款进行载体开发取得土地出让收入再将收入投入开发并结合税收进一步投入开发形成滚动发展天津开发区以总公司为主体在1*5年到1*8年借国家贷款3.7亿元初步完成3平方公里起步工业区和1.2平方公里生活区建设实现了开发区起步形成“借贷开发”模式1*9年到1992年总公司将土地费和财政收入两部分资金共6.3亿元捆绑使用用于区内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土地4.4平方公里进入第二步“捆绑模式”从而“滚动”起来了从1*4年到1999年15年间总公司累计完成投入40亿元开发土地*平方公里天津开发区1990年提出了“1•2•3”模式开发投入--产出比例关系即投入1元人民币基础设施投资引进2美元投资产出3美元产值每平方公里综合成本约为2亿元人民币那么就决定了吸引外资标准每平方公里不低于4亿美元(每平方米投资毛密度400美元以上)企业达产后每平方公里年产值不低于6亿美元(50亿人民币)这成为天津开发区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土地最低要求也引进项目质量参照标准

五、市场机制招商引资

天津、广州开发区行政管理机构中均没有专门招商机构广州开发区主要依托各直属总公司为招商服务机构充当了政府招商主力军开发区按招商成果(以注册资本为标准)以适当比例给予项目扶持资金即解决了占用有限开发区行政人员招商影响管理、服务职能履行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国企各公司出路完全按市场规律招商极大地释放了招商积极性提高了招商效果20*年广州开发区提出项目引进和企业筹建“1•2•3”工作目标即年均1个工作日引进一家企业2个工作日有一家企业开工建设3个工作日有一家企业投试产广州开发区对招商项目技术档次和资金密度有一个门槛即原则上新建项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低于35%项目投资密度在西区:>350美元/m2,东区:>250美元/m2永和经济区:>150美元/m2

天津开发区按照项目工作一体化思路建立集多项职能于一身工商行政机构形成了集政府审批、执法认可、管理服务多种职能为一身一站式服务开发区工商局为了构筑开发区招商引资竞争优势在传统“三通一平”硬环境基础上提出了涵盖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服务、管理软环境建设要求“新九通一平”概念即信息通、注册通、配套通、物流通、融资通、人才通、市场通、人脉通、服务通“一平”建立综合社区平台

表4:累计利用外资、引进项目情况(截止20*年6月)

项目

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引进工业企业(个)引进全球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数量(个)

天津开发区204365181

广州开发区97.655*78

六、形成主导产业

天津开发区20*年全区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四大行业共完成工业产值*2.8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91.4%主要又以摩托罗拉、三星、本田、顶新等一批大型企业为支柱

广州开发区则以化学原科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六大产业为主导20*年完成工业产值426.6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78.85%

开发区以主导企业为龙头形成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迅速形成产业集聚工业高速发展成功之路

七、工资制度及分配方式

开发区都注重探索建立与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工资激励机制积极倡导开发区“开拓、求实、廉洁、效率、文明”敬业精神并以利益杠杆推动创业精神工资体制大体为:工资部分+奖金部分+福利部分

1、工资部分

基本工资都执行1993年以来国家规定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工资部分中其余部分为各类开发区补贴如天津开发区设立了住勤补助、开发区津贴、教育津贴等教育津贴每人每月150元不再报销学历进修费用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再给予一次性补偿即解决了将教育经费集中到几个人身上引起不公平及无效教育问题又减少了有关部门核算报销教育费用工作量

2、奖金部分采取目标责任考核形式既对个人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又对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即与开发区快速发展相适应又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各项任务完成使职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福利部分在一些重大节日发放一次性补贴作为职工福利还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劳保等

对各种福利、费用实行货币化成为发展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对各种福利政策实行了改革天津开发区已对住房、着装费、通讯费、取暖费、劳保费实行了货币化并正探索交通费、办公费货币化方式

第9篇

9月21日至25日,笔者作为与会代表参加了全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现场会。通过为期5天的现场考察学习,感触颇深,既为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学到了兄弟盟市企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很受启发。对于什么是循环经济以及今后阿拉善盟如何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关于什么是循环经济的再认识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对循环经济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经济的再认识。过去对“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认识,应该说是相对片面的、浮浅的。乌兰水泥集团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的企业发展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乌兰水泥集团紧紧围绕消化大量的灰渣、余热和污水,不断延长产业链,形成煤、电、热、水泥、中水回用、灰渣、垃圾处理的循环产业链,吃沙造田、吃沙还林、吃沙还湖,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启示之一:其实“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就在我们身边,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没有绝对的废物。只要我们有心,善于创造、勇于创造,就能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就能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对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再认识。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资源的竞争,这里所说的资源是一种广义文秘站网的资源,既包括土地、矿产资源等有形资源,也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无形资源。谁拥有了资源,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主动权。从这几个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表明,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经济形态。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化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启示之二: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寻求一条生存道路,然后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获得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循环经济也可叫做“循环生存、循环发展”。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

3、对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再认识。企业的发展、地区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仅经济要发展,而且要充分考虑人的生存与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与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在这方面,这几个示范区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启示之三:只有有利于社会效益的企业行为,才能最终在市场与社会的双重选择中生存下来。而只有当企业进入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大循环之后,才可能获得更多商机,才能够在更高品质的经营层面上获得发展的空间和动力。

二、对我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再分析

(一)发展现状和基础

1、以淘汰落后生产力为重点,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从20__年到20__年,对全盟铁合金、电石和焦炭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5户,淘汰3200KVA以下铁合金炉型2台;关闭20万吨以下焦炭企业3户,取缔土法炼焦企业6户,炼焦炉113孔。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和排放不达标的23家小洗煤、小化工企业。对全盟153对煤炭矿井进行了清理整顿,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94对,并对保留的矿井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通过清理整顿,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取缔关闭了落后生产能力,调整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主导产业的层次和水平,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益,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2、以延长产业链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

“十五”以来,我盟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开发下游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形成以盐及盐化工、煤及煤化工和冶金工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盐及盐化工产业链较长,产品品种较多,产品附加值较高,产业相对集中,关联度较高。煤及煤化工产业链较短,产品品种较少,但煤化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铁矿石采选加工业经过清理整顿,产业层次提高,产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力提高。盐及盐化工、煤及煤化工和铁矿石采选加工业三个产业之间也相互渗透,互为关联,初步建立起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小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

3、以物质闭路循环为重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建设紧紧围绕阿盟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工业园,发展一区多园,培育产业集群。经过几年的实践,开发区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正迈向较高层次和水平,形成以吉盐化集团为主体企业,重点发展以制钠、氯碱为主的盐化工业园区;以庆华集团、太西煤集团为主体企业,重点发展以焦炭、煤焦油、煤气综合利用和甲醇为主的煤化工业园区。建立起以盐化工、煤化工为主的循环经济框架。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庆华集团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导产业是资源开发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从主导产业来看,盐及盐化工、煤及煤化工和冶金工业都是矿产资源开发型产业,资源利用率较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

2、企业耗能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据统计部门数字显示,20__年,全盟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3.94吨标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55吨标煤,万元生产总值电耗为3288.7千瓦时,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余指标均远远高于全国和全区的平均水平。20__年底,在全盟8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消费18万吨以上标煤的企业1户,年消费10万吨以上标煤的企业4户,年消费5000吨以上标煤的企业21户;从行业来看,重点耗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煤炭、冶炼和建材行业。

3、政府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不强。全盟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相关配套政策还不系统、不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监察和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企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到位,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还不强,能够影响和带动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少,特别是加快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实现清洁生产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企业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水平还不高,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相互服务、相互补充的循环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对我盟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再思考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思考

根据我盟实际,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和做法,我盟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小循环——在企业层面,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中循环——在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大循环——在产业层面,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依存度越来越紧密,产业之间互为基础、互为条件,形成共生关系。

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以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思考

区域布局。按照全盟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重点发展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长山、策克等工业小区。

产业布局。“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盐硝化工、煤化工、冶金和电力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盐化工、煤化工和冶金工业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协调配合发展机制,加快发展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

重点抓好资源开采环节、资源消耗环节、废弃物产生环节、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和社会消费环节。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举办培训班的形式使企业和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提高企业和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盟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体制。

2、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的决定》精神,坚持对于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的产业,淘汰现有的,严禁上新的;对于国家限制的产业,重点是控制增量,提高品质,调整结构。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导向,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围绕核心资源重点发展湖盐及盐化工业、煤炭及煤化工业、冶金及建材等相关产业,强化深度加工,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湖盐及盐化工业要利用目前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加大资源整合重组力度,加快项目的可研与建设进度,以氯酸盐和氯碱及其深加工为重点,形成以PVC为龙头产品的盐化工产业集群和PVC后加工基地。

煤炭及煤化工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新产品,加快矿井技术改造步伐,提高资源开采率和综合利用率。同时,要按照盐化、煤化结合的配套思路,焦碳和化产同步,综合利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

冶金行业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和重组力度。要统筹规划,严格项目准入条件,提高企业准入的门槛,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实现环保达标排放和废弃物变资源的合理转换。通过电源点建设促进电力和冶金工业协调配套,实现煤-电---冶金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电力行业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以逐步实现部分替代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改变过渡依赖传统能源的状况。

建材行业要以节能、节地、节水、节约矿产资源、环保和提高产品标准为重点,水泥工业上项目要和压小结合起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推广节能磨粉余热发电等技术。

3、突出重点领域,做好节能降耗。

要进一步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管理,重点抓好年消费5000吨以上标煤的耗能企业。对重点耗能企业实行国家、自治区、盟和旗四级分级管理,年消费18万吨以上标煤的耗能企业由自治区经委管理,年消费10万吨以上标煤的企业由盟里监督管理,年消费5000吨以上标煤的企业由所在旗和开发区监督管理。建立能源审计报告制度,积极指导重点耗能企业尽快编制能源审计报告,节能降耗总体规划;建立快报制度,及时上报企业能源消耗、用能效率、节能效益、节能措施等情况;建立统计公告和考核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告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指标,实行严格考核。

对新上项目要严把审批关,积极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对年综合能源消耗量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内外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论证,对未进行节能评估或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

4、抓好园区建设,统筹区域发展。

在全盟范围内重点抓好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长山、策克等工业小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形成初步的新型工业框架,建成较为完善的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建成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盐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再用五年时间,形成结构优化、市场适应、环境友好、竞争力较强的盐煤化工基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长山工业小区要做好规划,找准定位,重点发展硅化工系列,力争形成20万吨硅铁、10万吨工业硅的生产能力;策克工业小区要紧紧围绕口岸经济和沿线临哈铁路,在多金属选冶上做文章,力争把策克建成一个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和多金属选冶的资源加工基地。

5、开展清洁生产,推动试点推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全盟清洁生产工作。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排放有毒有害物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好推进清洁生产的规划和培训工作,对具备一定清洁生产条件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拓宽清洁生产领域。

6、编制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