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流感护理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流感护理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流感护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护理措施

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1]。为了便于今后更好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工作,现将收治35例患者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发热患者5624人,确诊H1N1流感患者289例,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9例,研究对象为住院治疗的35例甲型H1N1患者。其中男21例,女14例;儿童3例,成人32例;孕妇2例,年龄3~72岁,平均42岁。11例有慢性疾病基础,慢性乙型肝炎2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高血压6例。

结 果

2009年10月~2010年2月收治发热患者5624人,确诊H1N1流感患者289例(5.14%),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9例(0.16%),住院治疗35例(0.62%)。住院治疗病例占确诊病例的12.11%。糖尿病、高血压,全部治愈。24例患者2周后痊愈,重症患者2例3周痊愈,住院患者中11例有慢性疾病基础,2例有慢性乙型肝炎,3例有冠心病,6例最长48天痊愈出院。讨 论

心理护理:甲型H1N1流感初期,由于外界媒体报道每天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如焦虑与恐惧感[2]。此时护士态度亲切、热情和蔼以自己的言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告知此病的相关情况,他们明白此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加强甲型H1N1流感资料宣传以及治愈的病例介绍。

防护技术: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的防护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并按照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医院内所有的区域均应当采取标准预防,工作时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污染的物品时应戴乳胶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和防护眼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消毒技术: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3]。其中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采取的方法包括:开窗通风和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效果。无人的条件下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还可使用24小时全自动消毒机,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房内的物品表面、地面应当每天先清洁,再进行消毒,依据各类物品被接触的频率以及受污染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如床头柜、床栏杆、门把手、水龙头、地面等应当每天用消毒剂消毒两次。一般情况下,采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4次/日进行湿拖擦洗,各区域专用拖把、抹布严禁不同区域混用,防止交叉感染。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煮沸10分钟消毒或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所有诊查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医疗设备、器械实行专人专用。

对症护理:高热者切忌出汗受寒,衣被要适中,注意休息。可大量热服药饮及食疗,帮助控制细菌感染,以降低体温。由于流感病毒致死原因经常是肺炎所致,因此呼吸系统的监护就至关重要。重点要观察呼吸频率、缺氧的表象,有无呼吸窘迫、口唇紫绀,呼吸系统体检要注意肺部呼吸音、音以及实变体征是否存在肺炎导致的胸水。痰液主要观察性状、颜色、量,注意有无细菌感染的症状。口腔护理3次/日,尿管护理3次/日,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人工气道的管理:①首先是气管插管的安全性评价,这是患者的生命线,每班检查插管的深度。②气囊的管理:每班监测气囊压20~25cmH2O。③气道湿化:气道温度保持32~37℃。气道净化:主要是吸痰,要求无菌原则;吸痰前给高浓度氧气,手法轻柔,时间<15秒。及时倒弃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防止反流入患者气道。有效的气道湿化,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尽早拔除气管插管。重症H1N1患者也可出现循环系统衰竭,也要加强监护,观察并评估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保持静脉通路的开放,遵医嘱给予补液和升压药,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维持出入量平衡,避免加重肺水肿。

营养支持:病期应供给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有营养的食物,同时给予含丰富维生素C的果汁和蔬菜汁。病情好转,可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以增加抵抗力和促进体力恢复。

总之,给予甲型H1N1流感患者积极的心理护理,让其了解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方案、用药目的,确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严格的隔离防护消毒措施,切断了疾病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既做到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做到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传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的对症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近波.32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5-77.

第2篇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感染因素;护理措施

近年来,肿瘤疾病发病率持续上涨,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均借助化疗疗法治疗,常用措施为中心静脉导管(PICC),该导管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然由于PICC留置期间易出现感染、静脉炎等病症,间接增加患者疼痛和医疗负担。因此,如何预防PICC导管感染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将我院接收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为我院2010年5月~2014年11月之间的10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根据时期不同进行分组。将2010年4月~2012年7月接收肿瘤PCII留置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31例、19例,年龄25~75岁,平均(45.5±1.5)岁,疾病史1~4年,平均(2.1±0.1)年,导管留置时间4~356d,平均(152.2±12.2)d;将2012年9月~2014年11月接收患者作为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32例、18例,年龄26~76岁,平均(45.6±1.6)岁,疾病史1~5年,平均(2.2±0.2)年,导管留置时间5~360d,平均(152.3±12.3)d。两组PICC肿瘤患者年龄段、疾病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25~76岁;(2)诊断为恶性肿瘤且行PICC置管;(3)PICC血流感染患者同意进行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计划拔管。排除标准:(1)PICC置管禁忌证;(2)怀疑全身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4)有严重出血倾向或穿刺部位皮肤破损者。

1.3万法

临床选用BD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和美国碧迪公司的PICC穿刺包,均可连接可来福无针密闭型输液接头,并选用统一的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体。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确保在无菌环境下执行相关操作,将PICC导管植入患者血管,若期间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或患者表现为寒战、高热等症状需行拔管处理,分别采取患者分泌物、静脉血等进行检验。

1.4临床诊断

临床针对局部伴有疼痛、红肿等患者分泌物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为细菌感染;血行感染患者发热、寒战,对病原体的血液进行分离,并将其他的感染源排除,在下列情况下满足其中一条即可诊断为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导管样本的培养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标准,半定量和定量培养结果分别为≥15.0cfu/cO、≥102.0cfu/cO,亦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中心静脉血培养阳性率检测结果高于外周静脉血培养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x2检验,以P

2结果

2.1影响因素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0例,感染发生率20.0%,其中置管操作导致感染4例(40.0%),导管固定不牢移行导致感染3例(30.0%),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感染3例(30.0%),各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效果比较

两组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均出现感染现象,但观察组患者感染者3例,感染率为6.0%;对照组感染者10例,感染率为20.0%,两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临床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

(1)置管操作因素。本次调查结果表明,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如:临床置管操作前期未对操作环境进行特殊化处理,普遍存在大多数操作人员穿普通工作服的现象,间接降低无菌性;导管预处理过程中行基础化的肝素液冲管处理;少数患者选用头部静脉,增加其反复性送管率,加大血管损伤;导管固定期间选用透明敷料,一旦患者出汗过多,将导致其皮肤潮湿;(2)导管移行。导管佩戴过程中,存在于肘窝处的导管易出现异动现象,加大临床感染率;(3)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处理后白细胞计数将降低,或致使其处于骨髓抑制状态,间接降低免疫功能,加大感染率;患者未充分掌握导管维护措施,诱发感染。

3.2护理干预措施

3.2.1置管时机临床肿瘤患者PICC置管前期,需密切评估患者病情变化,针对白细胞指标下降、感染期、败血症期等患者来说,应避免PICC置管。并且,临床所使用的导管需尽最大限度的选择三向瓣式PICC管,可有效预防返流、降低不良反应。

3.2.2置管操作(1)置管环境。临床置管前期,医护人员需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预处理,让其自然干燥,随后借助紫外线消毒空气,时间为20min。置管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佩戴口罩、无菌手套等;(2)导管处理。目前,临床导管处理过程中均借助肝素液冲管,致使临床效果不明显。因而,临床需选用合适、有效液体进行冲管处理。如:地塞米松,将该药物充分稀释后浸泡导管,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病症。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炎性因子,减少相应炎性因子的释放总量,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增强抗过敏性能;(3)穿刺部位。临床置管期间首先需选择粗直、瓣膜少的静脉,若无法查找可选择正中静脉血管,位于肘周上方二指处,于此处穿刺处理可预防导管的移动,降低感染发生率;(4)消毒剂。导管留置前期需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一旦消毒剂选用不当,将直接造成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需选用合适消毒剂及消毒方法,如:首先用酒精消毒3~4次,随后再用安尔碘消毒3~4次,消毒面积为10.0cm×10.0cm,按照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式交替进行,自然晾干,以达到最终的消毒目的。

3.2.3导管固定

临床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导管,以保证皮肤干燥。此类敷料更加适用于易出汗患者,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并且,导管外露部位还可固定于患者前臂,避免导管的移动,进一步降低感染。

3.2.4封管PICC导管的封管处理意义重大,需引起高度重视。可于封管处理前期借助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随后借助肝素液封管。如:脂肪乳、化疗药物使用后,需立即使用生理盐水脉式冲管,以减少药液附着量。肝素液抗菌效果突出,可预防血栓沉积量,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临床期间还需强化无针正压接头的应用,可使用可来福正压接头进行液体的输注处理,输注前期首先需对接头内缘、外缘进行逆时针、顺时针相互交替式消毒处理2次,封管后再按照此类方法消毒,随后借助无菌纱布包裹、固定,预防接头污染。此类接头需每8天更换一次,临床优势:可降低医护人员损伤,更为主要的是此类接头协同作用显著,尤其是上腔静脉高压患者,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静脉炎病症的发生率。

3.2.5观察临床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温度、血常规等情况,一旦出现感染性征兆后应立即进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同时,还需观察肿瘤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现象后立即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感染性因素。

3.2.6健康教育肿瘤PICC置管患者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向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如:管道的维护措施、洗澡保护措施等,确保每位患者均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还需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院外情况,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耐心讲解处理措施,进而提高置管安全性。

第3篇

吉林省肿瘤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 要】目的:提高肿瘤重症患者感染预防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方法:对我院2014 年9 月到2015 年3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3 例肿瘤重症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重点对肿瘤重症患者感染时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对肿瘤重症患者进行综合预防护理,多数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与肯定。结论:在肿瘤重症患者感染时,采取全面专业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感染症状,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 肿瘤重症患者;感染;预防与护理;措施

肿瘤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疾病,目前的医疗水平很难彻底根治,一旦出现感染就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使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弱化,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尤其是肿瘤重症患者更是容易受到感染,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由此可见采取相关措施对肿瘤重症患者感染进行预防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提高预防护理质量。特选择将我院2014 年9 月到2015 年3 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3 例肿瘤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时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总结性的回顾了2014 年9 月到2015年3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3 例肿瘤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多在43-81 岁间,平均年龄为64.21±5.5 岁。其中重症肺炎患者14 例,肺气肿患者6 例,其余的23 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或呼吸机相关肺炎。当然为了提高肿瘤重症患者感染预防护理效果的科学可靠性,排除了无法根治性切除肿瘤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身体极差的患者以及耐受性差的患者[1]。

1.2 综合预防护理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重症患者感染预防护理质量,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降低患者感染死亡率。重点从预防护理着手,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实行综合预防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一般护理

对肿瘤重症患者来说,预防护理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尤其是在确诊患者出现感染时,更是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在患者出现突发状况时,才能及时为医生提供相关资料。同时,许多肿瘤重症患者在进行感染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如:胃管、尿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等,以便确保患者正常的生理需求。护理人员在进行一般护理时,也要进行导管护理,尤其是检查导管是否固定,是否正常发挥功效,并密切关注记录肿瘤重症患者的排尿频率以及尿量等情况。

1.2.2 心理护理

众所周知,肿瘤是很难彻底根治的疾病,打乱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给家人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易出现情绪波动。而对于肿瘤重症患者来说,更是一个艰难的治疗过程,患者的负面消极情绪更易产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精神长期处于孤独、焦虑、埋怨、不安、消极情绪中,严重影响了患者感染的综合预防护理效果[2]。可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能够很好的舒缓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提供正确健康的治疗帮助,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心理素质,主动接受配合治疗,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当然,患者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护理人员也要加强同患者家属的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家属角度出发,认真解答家属的疑问,倾听家属心理,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增加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信心,提升家属对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饮食护理

许多肿瘤重症患者由于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以及复杂的治疗过程,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带来极大伤害。尤其是许多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都要求禁食,或是患者食欲不佳,护理人员就应当妥善的准备流质膳食,确保患者饮食的营养健康,为患者战胜疾病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

1.2.4 用药护理

在肿瘤重症患者出现感染时,最常使用的治疗药物就是抗生素,它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然而药物使用不合理,也会诱发二次感染,并对患者的肾功能产生损害,由此可见,用药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药敏测试,其次要确保用药剂量的精准,并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调节药剂用量,确保用药的科学合理。

2 结果

经过对43 例肿瘤重症患者的治疗以及预防护理后,发现其中由于各种原因治疗无效, 死亡的有5 例, 占11.6%;感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缓解的24 例,占55.8%; 剩下的14 例患者出院, 占32.6%。由此可见,通过对43 例肿瘤重症患者感受时进行全面专业的预防护理干预,多数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并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与肯定。

3 讨论

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多指病原体侵入患者体内,对身体组织系统产生破坏的现象。肿瘤疾病本身就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等产生破坏,降低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大大提高了患者感染的可能。尤其是肿瘤重症患者更是易感染群体,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肿瘤重症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概率达45%-60%,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重症患者感染预防护理质量,必须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通讯作者:于桂春)

参考文献

[1] 胡洁.ICU 肿瘤危重症患者严重感染的综合护理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50-51.

[2] 丁宁, 张金伶, 曹景雪.53 例ICU肿瘤重症合并严重感染患者护理体会[J]. 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2015(2):722.

第4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肿瘤;康复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a)-0139-02

The influence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tumor rehabilitation after surgery

YANG Hong

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Xingpi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Xingping 713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gynecological tumor rehabilitation after surgery. Methods 7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7) and control group (n = 34),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habilitation after surgery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S, SDS, PSQI and QLQ-C30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discharge were (41.9±7.1), (42.4±7.3), (10.8±3.4) and (42.6±21.4) scores,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admiss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exhaust time and time into the solid food were (32.17±10.42) h and (50.28±8.54) h, and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2.56±12.34)h, (57.36±9.23)h] (P < 0.05). Conclusion 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tumors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rehabilitation after surgery.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Tumor; Rehabilitation

我国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患病后生理变化、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睡眠障碍及家庭与社会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1]。随着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与日臻完善,护理工作亦从配合治疗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因此,如何促进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2]。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4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肿瘤患者71例,年龄42~68岁,平均(53.6±5.8)岁。其中,子宫肌瘤37例(52.11%),子宫内膜癌5例(7.04%),宫颈癌8例(11.27%),卵巢囊腺瘤14例(19.72%),卵巢癌畸胎瘤1例(1.41%)及卵巢癌6例(8.45%)。患者预计生存期均>6个月,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无语言和智力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将7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 = 37)和对照组(n = 3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前阴道冲洗、备皮及留置导尿管等,术后监测体温、呼吸、心电、脉搏及血压等,并记录尿量及各引流管液量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①由责任护士接待新入院者,不宜直呼其姓名或床号,应以“大姐”、“阿姨”等亲切称呼,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减轻其陌生感和恐惧感。②将新入院者和已康复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向其介绍病房的环境和同室的病友,并让病友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③护士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耐心地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其负性情绪与睡眠障碍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对于不知情的恶性肿瘤患者,应予以隐瞒真实病情),并耐心地倾听患者诉说,细致解释疑问,指导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应减少较强烈的情绪变化,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心理的方法,同时与患者家属或亲友沟通以取得他们对患者的支持,以消除其心理压力、减轻精神负担。④告知患者哪些行为可导致或加重睡眠障碍,采取松弛治疗、睡眠限制治疗及刺激控制治疗等干预疗法改善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⑤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术后帮助患者捆腹带,协助翻身,嘱其采取半卧位。⑥术后尽早鼓励、指导和帮助患者床上翻身、肢体活动,促进尽早排气,并指导患者饮食、定时排便,避免便秘。⑦向患者耐心说明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及留置时间,避免活动造成脱落,并嘱患者多饮水,定期检查和消毒尿管、更换尿袋等。

1.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及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3-4]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排气时间、进固体食物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PSQI及QLQ-C30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SDS、PSQI及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出院前上述各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 < 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 0.05),且出院前两组上述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前SAS、SDS、PSQI及QLQ-C30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排气时间、进固体食物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无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和进固体食物时间为(32.17±10.42)h和(50.28±8.54)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26±12.34)h和(57.36±9.23)h(P < 0.05)。

3 讨论

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绝大多数手术需切除子宫或卵巢,子宫、卵巢对女性具有特殊意义。因此,肿瘤患者不仅承受着生理上的损害,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年轻女性;加之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识了解甚少,术前患者多存在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记忆导致睡眠障碍,而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睡眠障碍等又可导致生理节律的紊乱,最终影响术后康复[5-6]。

患者对病房环境陌生、住院期间生活规律以发生了变化、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各种检查造成的不适以及对治疗知识了解甚少等多种因素导致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7]。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前SAS、SDS、PSQI评分较入院时和对照组显著减低(P < 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而QLQ-C30评分较入院时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提示消除了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术后康复。而且观察组术后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亦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2%(3/34),术后排气时间和进固体食物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影响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因素多种多样的,各因素间互相影响,针对各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费娜,徐友环,蒋广军.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1-3.

[2] 王灵宣.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79-380.

[3] 张明星.焦虑对妇科良性肿瘤术后康复的影响与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4):35-36.

[4] 李妙红.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5(12):83-84.

[5] 张素花.妇科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91,194.

[6] 苍宁.关注妇科肿瘤对妇女健康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1):F0002.

第5篇

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外科1病区,广西防城港 538021

[摘要] 目的 探讨胆石症术后留置“T”形引流管与胆道感染的监测和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该院肝胆外科治的胆石症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护理组40例和针对性护理组40例。 结果 针对性护理组胆石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82.5%,χ2=18.46,针对性护理组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 0%、胆漏并发症的发生率 0 %均低于普通护理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3.64,P<0.05)。 结论 胆石症术后留置“T”形引流管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胆石症;“T”形引流管;胆道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170-03

The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Detention T-shaped Drainage Tube and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after Cholelithiasis Operation

XIAN Xiuling NING Guanghe HUANG Xianfu

The First Surgical Ward, Guangxi Fangchengg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angchengga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80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effect of detention T-shaped drainage tube and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after cholelithiasis oper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with cholelithiasis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eneral duty nursing group of 40 cases and targeted nursing group of 40 cas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argeted nursing group was 100%,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82.5% of the general duty nursing group, χ2=18.46, the rate of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of the targeted nursing group was 0, the incidence of bile leakage complications was 0, lower than the general duty nursing group&acute;s 10%, 5%, χ2=10.53, 3.64,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the detention T-shaped drainage tube after cholelithiasis operation, can increas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olelithiasis; T-shaped drainage tube; Infection of biliary tract; Nursing

[作者简介] 冼秀玲(1975-),女,广西防城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胆石症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其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甚至伴有黄疸发生。胆石症由于病情复杂多变,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是仍然可能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死亡的风险性[1]。胆道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胆石症患者往往因胆道梗阻,从而引起胆汁瘀滞,细菌大量的繁殖,从而引起胆道感染[2]。胆道感染发生后又为胆石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促发因素。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胆石症术后留置“T”形引流管与胆道感染的监测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石症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护理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1.5±7.5)岁,临床症状:反跳痛者21例,黄疸10例,右侧上腹部压痛9例。针对性护理组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2±8.0)岁,临床症状:反跳痛者23例,黄疸9例,右侧上腹部压痛8例。

1.2 方法

(1)普通护理组。主要针对胆石症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常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指导等措施。

(2)针对性护理组。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对T型管、胆道感染的护理措施:①放置T型管护理: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引流液的形状和引流量,如果有异常发现立即通知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理;②掌握停止T型管引流指征:熟练的掌握引流指征,可以及时的拔出T型管,促进术后恢复效率的提高,并且降低残石率;③拔管后的护理:对拔管后进行彻底消毒,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后的效率;④术后饮食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高营养、低脂肪、低蛋白,容易消化的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提高机体营养水平,食入适量的瘦肉、鱼类等为机体提供能量,促进术后恢复。多饮水,降低胆汁黏稠度,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⑤出院指导:做好胆石症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防止胆石症复发。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胆石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评价标准[3]。痊愈: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通过实验室检查各项结果均恢复正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均有明显改善,结石阴影完全消失;显效: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通过实验室检查各项结果大部分恢复正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均有改善,结石阴影大部分消失;有效: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通过实验室检查各项结果基本恢复正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石阴影部分消失;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到者。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②观察两组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胆漏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肝胆外科胆石症患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比表示,通过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胆石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针对性护理组胆石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P<0.05),见表1。

2.2 两组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胆漏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针对性护理组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胆漏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3.64,P<0.05),见表2。

3 讨论

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是我国目前常见病和多发性疾病,胆囊炎和胆结石同时存在,互相诱发,互为因果,促使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影响了临床治疗效率。有资料显示[4],针对胆石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胆石症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以女性居多,近年来其发生率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胆石症目前治疗主要是以切、取结石为主要方法,其可以有效的将结石去除掉,但是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无法不能彻底清除胆结石形成的趋势,造成术后复发和胆道感染[5]。胆道手术之后往往需要防止T型管进行引流,进而有效的预防胆总管内高压出现的胆汁外渗,促进胆道内脓液、结石、胆汁顺利的引流出,进而为胆总管开口部位水肿消退和创伤愈合营造条件[6]。放置T型管是胆石症患者重要的引流措施,T型管要保持引流通畅,不能出现受压和弯曲[7]。T型管可以作为支架,促进胆总管狭窄部位的修复基础,同时还可以经过T型管进行胆道造影,做好胆石症术后复查,通过其形成的瘘道放入胆石钳,通过胆管镜圈套器将残余的结石取出,降低残石率[8]。每天更换引流袋,引流袋位置不能过高,防止引流液逆流,造成感染的发生,也不能过低,过低会造成引流管牵拉和脱落[9]。掌握停止引流指征:体温恢复正常,黄疸症状消失,引流管排出胆汁逐步减少到200~300 mL/d,大便颜色恢复正常,胆红素明显降低并且无腹痛、发热及黄疸加重现象。通过胆管造影检查胆总管无阻塞、无胆结石生成。拔管后的护理:拔出T型管时要注意做好消毒处理,冲洗之后边吸引边拔管,拔出T型管后如果有胆汁流出,要等胆汁基本流尽之后在覆盖敷料,保持敷料干燥,3 d之后在引流口自行闭合。拔管之后注意观察腹痛情况,有时T型管窦道形成不理想或者是拔出T型管时窦道发生撕裂,会促使胆汁漏向腹腔,从而形成胆汁性腹膜炎[10]。患者术后要去掉枕头保持平卧姿势6 h,禁食24~48 h,注意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工作,排气之后可进食流质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逐步进行升级。患者出院后,注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调整合理的作息时间,食入低脂类,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禁止暴饮暴食,戒烟酒,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行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避免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如果患者有带T型管出院者,护理人员要耐心讲解T型管的自我护理方法,并且定期进行复查。该研究通过分析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石症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普通护理组40例和针对性护理组40例,结果表明,针对性护理组胆石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82.5%,针对性护理组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胆漏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的10%和5%,提示胆石症术后留置“T”形引流管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贤芬,刘文硕.中医特色护理在胆石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58-59.

[2] 蒋素燕,项春晖.腹腔镜联合ERCP术治疗胆石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4-45.

[3] 冯凡弟.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2, 24(22):2745-2746.

[4] 李燕,邱智萍.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术后老年胆石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21):3334-3335.

[5] 零蒋.胆石症伴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53-56.

[6] 陆萍,施亚周.急诊胆石症胆道感染超高龄患者32例围手术期处理[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4(6):513-515.

[7] 何晋红.高龄高危胆石症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循证决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05-107.

[8] 邢桃红,汪文翠,杨海燕,等.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24-125.

[9] 蒋素燕,项春晖.腹腔镜联合ERCP术治疗胆石症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4-45.

第6篇

【关键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93-02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是除韦氏环外[1]中国最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一,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2]。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有超出鼻腔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的倾向,病情进展快,治疗上多根据不同的分期合理选用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有60例确诊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放疗科行放化疗综合治疗,现就临床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年龄15~75岁,平均45岁, 病程3~20个月,平均病程4个月。病变局限于鼻腔者41例,超出鼻腔累及邻近结构者19例。

1.2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常为鼻塞、流稀黄水样涕,病人误以为“感冒”、“鼻炎”而未引起注意。后期出现持续鼻塞、血涕、鼻臭、头痛等,很多病人至此就诊。病情进一步发展,常有一个以上病变部位受累,可因累及鼻旁各部位而出现咽痛、面部肿胀、鼻咽部肿块等。全身症状常有发热,一般在38℃以上,伴体重下降、疲倦等,部分病人可出现噬血细胞综合症,以发热、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出现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胞及肝功能迅速衰竭为特点,是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鼻塞45例,涕血30例,鼻及鼻窦部隆起25例,恶臭15例,颈部淋巴瘤肿大12例,硬腭溃烂穿孔8例,鼻黏膜糜烂坏死20例。

1.3治疗方法:全组60例中,4例Ⅰ期患者行手术切除后行放化综合治疗,51例确诊后行放化综合治疗,5例单纯放疗。放射治疗方法:医生根据患者的肿瘤情况,在模拟机定位下确定照射野,原发灶采用高能χ线或电子线照射,以鼻前“凸”字野或“L”型野为主,辅以单或双侧耳前野,肿瘤累及后鼻孔和/或鼻咽、颈部淋巴结者用面颈联合野放疗,照射30~36Gy后改野保护脊髓加量放疗,颈部淋巴结受侵时采取颈部切线野照射。靶区总剂量50Gy,单次剂量为180~200CGY,5次/周。化疗方法:一线化疗方案多采用CHOP(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为基础的联合化疗,55例行CHOP方案,CHOPE或MAcop-B等方案化疗2-6周期,其中30例放化疗同时进行,20例先放疗后化疗,10例先化疗后放疗。

2 护理

2.1心理评估与护理

护士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才可能有奇迹出现。患者入院后要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1.1 怀疑心理: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立即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因此,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要探明患者询问的目的,科学而委婉地回答患者所提的问题,不可直言,减轻患者的受打击程度,以免对治疗失去信心。

2.1.2恐惧心理:患者确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症,常表现为害怕、绝望,失去生的希望,牵挂亲人。护士应同情患者,给予安慰,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并强调心理对病情的作用,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2.1.3悲观心理:证实自己患癌症时,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表现为失望多于期待,抑郁不乐,落落寡欢。此时护士应给予关怀,说明疾病正在得到治疗,同时强调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预后。

2.1.4认可心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接受自己患有此病的事实,心情渐平稳,愿意接受治疗,并寄希望于治疗。护士应及时应用“暗示”疗法,宣传治疗的意义,排除对治疗的不利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

2.1.5失望或乐观心理:因为个人的体质和适应程度不一样,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善于调适自己的心情,同时生活在和谐感情的环境中,患者长期处于一种乐观状态。有的逐渐恶化,治疗反应大,经济负担重,体力难支,精神委靡,消极地等待死亡。护士对消极的患者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安慰,及时调整患者的心态,做好生活指导;对乐观的患者,要做好康复指导。留心观察心理变化,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护士也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使患者感到心理满足,情绪愉快。护士要富有同情心,冷静热情,耐心和果断,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不同年龄、性格和地位的患者应一律平等,公平公正,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善于谅解患者的过失,不与患者顶撞,宽宏大量。在语言上,应亲切耐心,关怀和体谅,语气温和,交谈时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并注意观察病情,了解思想,接受合理建议。在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性语言,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要严谨,要有科学依据,切不可主观武断,胡乱猜想。

2.2 放化疗前的护理干预措施

第7篇

21世纪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已经占世界首位。在脑卒中患者中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是留置导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尿管作为异物影响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从而增加感染的危险,是常见的一种留置导尿并发症。①所以,脑卒中留置导尿患者,如何有效预防医院内尿路感染,已引起许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其诊断

1.1 尿路感染发生率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研究均表明,脑卒中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国内容桂荣等报道②,在尿路机械性操作或有导尿管的患者中约20%~60%的患者有尿路感染,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40%。俞学红等③认为,留置尿管3天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为31%。5天以上感染的几率为74%,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的几率几乎为100%。国外的研究数据。④与国内上述研究基本一致。研究证明,女性、老年人、自身慢性疾病都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⑤

1.2 尿路感染诊断依据

参照2001年卫生部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泌尿系统病历学诊断标准,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2 脑卒中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危害

2.1增加病死率

脑卒中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容易导致持续性菌尿,并有发生严重肾盂肾炎和无症状细菌尿,甚至严重菌血症的危险⑥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导致病死率的增加(25~60%)。⑦

2.2增加住院费用及时间

脑卒中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不仅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增加脑卒中的治疗难度,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据国外文献报道,每发生1次尿路感染将会花费至少600美元。假如并发菌血症将至少花费2800美元,尿路感染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平均延长2.4~10.3d。⑧

3 相关因素

3.1 脑卒中疾病的影响

因脑卒中导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尿失禁,需长期留置导尿这将更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3.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肾血流量减少,肾脏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与排泄功能减退,肾脏浓缩能力不足,此外,对糖的重吸收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更多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使糖尿病加重。老年人的膀胱肌肉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使膀胱变小或括约肌松弛容易变小,这些变化,可使老年人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也有的老年人可由于逼尿肌无力或者习惯性便秘、尿路结石等原因,而引起尿潴留,排尿不彻底等症状。还可以由于括约肌收缩无力或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神经的控制能力降低而出现尿失禁,致使泌尿系感染。老年人的输尿管,膀胱容易形成憩室可导致细菌存留,故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3.3 女性患者的解剖结构

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多由上行感染引起,首先是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长度只有4cm左右,而且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靠得较近,国外有研究证实,大便失禁是长期留置导尿伴随尿路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94%的尿路感染有大便失禁。⑨

3.4 环境因素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低下,外在环境的污染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⑴空气污染,病室内空气是主要污染来源,探视及陪护人员的活动给消毒带来困难,因而污染病区和病室。⑵护理人员为传染源,大多时脑卒中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护理人员工作量大,而护理人员不能做到一对一护理,护理人员的双手不认真清洗,消毒,成为传播细菌的媒介。⑶床单位的污染,脑卒中患者常因呕吐,大小便失禁,腹泻而使床单位污染,不及时更换也易受细菌感染。⑷外阴的清洁,大小便失禁,患者易污染尿道口,增多的阴道分泌物也易污染尿道外口致尿路感染。

3.5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其他器官的多种疾病,这些病人大部分曾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明显增加,而致人体生理机能改变,而致菌群失调,使交叉感染,条件致病菌,双重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3.6 营养因素

多数脑卒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困难,应激性溃疡等,病人吞咽功能下降,长期卧床,进流质饮食,这样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蛋白血症,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导致尿路感染。

4 预防护理措施

4.1 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的消毒,定时开窗通风,控制家属探视时间及次数,每天用1:500含氯消毒液湿式打扫2次,并进行紫外线消毒。这样可杀灭空气中细菌,杜绝医源性感染。(2)、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位。保持干净、清洁、平整,减少致病菌的侵害。(3)、保持外的清洁,勤换内裤,大便后用干净卫生纸擦拭或用温水清洗,应从前向后,避免污染尿道口。洗涤时所用的盆要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4.2 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护士的干预来避免不必要的导管安置和限制导管使用时间可减少尿路感染,⑩应加强相关培训,通过教育和实现新知识补充,并用新知识指导实践,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2)、尿管的选择:选择尿管过粗不但易造成剧烈刺激,且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硅胶导尿管,表面光滑、壁薄、柔软、内经相对粗,尿液流速快,不易形成壳垢、难堵塞,对人刺激小,减轻留置导尿管的副作用。⑿目前临床应用较多。(3)、导尿的无菌操作:导尿时无菌操作不正规或消毒不严格均可将尿道口的细菌带入膀胱造成菌尿。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前提,马保侠研究表明,如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先后顺序加以改动,先连接气囊导尿管与集尿袋,然后在接常规的顺序进行导尿,更符合无菌操作。⒀(4)、集尿袋更换时间:留置导尿的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集尿袋、膀胱冲洗液,为保持密闭性,应尽量减少尿管与集尿袋接头分离。单向活瓣集尿袋具有防止尿液逆流,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的作用。⒁贺彩芳等研究表明,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为宜,普通无菌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较适宜。⒂(5)、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正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则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对于脑卒中的部分老年病人,必须留置。(如尿失禁等)也应在不需要时立即拔除。目前留置导尿在老年病人中还常被滥用。我们应根据病情加强评估,提醒医生及时拔除尿管。(6)、留置尿管更换周期: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对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周期进行了研究,高危尿管阻塞患者(PH>0.8)每2周更换1次导尿管。非尿管阻塞患者(PH

5 展望

综上所述,脑卒中留置导尿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相当大的痛苦增加了病死率,住院费用及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疾病因素,自身因素,尿管的选择,留置时间,膀胱冲洗、会阴护理,减少大便的感染,保证足够尿量等因素有关。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指征,尽早拔除是关键,加强留置导尿期间的护理是控制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会清洁,选择合适导尿管,加强脑卒中老年患者的支持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鼓励多饮水,均会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但对于,大便失禁留置导尿病人是否需要经常更换尿管,会阴护理的方法和溶液,采取哪种措施能最有效地保持大便失禁患者会清洁,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等,有待于今后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燕,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护理。2007(6)

[2] 容桂荣,张萍萍、郭芳、刘瑞芹、唐桂荣、单向冲洗式气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2003(10).

[3] 俞学红、任旭东、杜燕导尿与尿路感染分析。1996(6).

[4] oh kawa M.sugata T.Savak M Bacterial and cry stal ad herence to the surfaces of indwelling urethal cethelers 1990(4).

[5] 汤雅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76~77.

[6] 钱桐荪 肾脏病学。2001.

[7] Mojtaba M.Yunes p. Mohammad RF Intersive care unit-acquir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 admitted with.sepsis:etiology,risk factors, and patters of antimicrobial resis tarce 2008.

[8] Laupland KB. Iygun DA. Davbies HD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acquiring nosocomial urinary tract in fecti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2002.

[9] Tos hie T,Kiyoko M.Shinobu O Relation ship between cathe ter care and 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t Japanese general hospitals,a prospectional study 2008.

[10] Ellen H.Elpern.Kathryn K r educing use of indwellyin urinary catheters and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2009(6).

[11] imitri MD.Michael AK.James RJ Internel survey of Foley catheter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among Minnesota nurses 2010(1).

[12] 陈绎虹、张惠玲留置硅胶尿管与乳胶尿管患者舒适度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89~2090.

[13] 马保侠,改变导尿管与集尿带连接顺序的应用体会。2006(2).

第8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 R271.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a)-077-02

The observation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cooperated with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etention of urine

LI Xiufeng, LIN Feng, ZHOU Xiaoya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Sihui City, Sihui 526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cooperated with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etention of urine. Methods: 13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retention of urine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69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68 cases) by the hospital stays, according to priority.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cooper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pur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mpared the voluntarily urination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retention of urine. Results: Through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cooper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voluntarly urination rate was 90%, but the pur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which the urination rate was 70%.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 cooperated with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etention of urine, which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P

[Key word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ope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Postpartum retention of urine

祖国医学认为尿潴留属于“癃闭”范畴。产后6~8 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临床表现为下腹满闷胀痛,尿意窘迫,欲尿不出,辗转不安等痛苦症状。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总结我院产科2005年8月~2009年8月治疗护理的产后尿潴留138例,其中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70例,单纯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6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为2005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分娩方式均为阴道分娩,年龄22~39岁,平均30.5岁。其中,头位分娩113例,臀位分娩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娩方式、身体状况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38例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通过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2.1 护埋干预措施几种简便的诱导排尿法,①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缓和排尿抑制,使患者产生尿意,促使排尿。②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区,利用热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缩,腹压升高而促进排尿。③按摩法:将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膀胱区3~5 min,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1]。④热气熏蒸外:患者取蹲位,将盛有开水的水盆置于患者会,利用水蒸气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

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①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有兴奋作用[2]。②小剂量开塞露塞肛[3],涂松节油于下腹部以刺激膀胱肌收缩,引起排尿反射。③针刺引导排尿,取穴位:内关、关元、气海、中极等强刺激,留针1~15 min。④中医辨证:产后尿潴留为气滞血瘀,中气不足,肾气虚惫,至膀胱气化不利。方剂:四苓散、二陈汤、四物汤、利气汤等加减[4]。

1.2.3必要时行导尿术经以上处理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可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

1.3 疗效判断标准

经处理后1 d内(24 h内)恢复自行排尿者为优效;2 d(48 h内)恢复自行排尿者为显效;3 d内(72 h内)恢复者为有效;3 d后(72 h后)恢复者为无效,以此作为检查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P

3 结果

在1 d内恢复自行排尿者:观察组50例,对照组26例。2 d恢复者:观察组11例,对照组14例。3 d内恢复者:观察组2例,对照组7例。3 d后恢复者:观察组7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为间断性恢复过程,即经导尿后能自行排尿,第2天又不能自解,又行导尿,于第5天恢复。经统计学?字2检验(χ2=17.948 2),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尿潴留后自行排尿情况(n)

3讨论

3.1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妊娠末期孕妇的膀胱、尿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的压迫或多次的阴道检查会使充血水肿加重[5],再加上屏气用力时腹压骤增,使膀胱内压力明显上升,可使膀胱感觉及张力均有所减退,而尿道的水肿又使排尿阻力增加,两者协同失调而发生尿潴留。分娩后因惧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排尿而长时间憋尿,引起反射性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加排尿困难。

3.2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尿潴留属于“癃闭”范畴,其病位在膀胱。膀胱是藏精所在,人身水液的通调有三焦之气化,下焦最为重要。气化则能出。水中有气,气中有水,水即气,气实而闭之,结于小肠、膀胱之间,气化不利,水道不能通调,遂成“癃闭”。中极为膀胱之募穴,具有解瘀开结之功效;关元,温化膀胱,对膀胱具有气化作用;气海,属于任脉,具有理气益肾化水之功效。中极、气海、关元穴均位于任脉,三穴合用益肾温阳,增补元气,温阳利水,从而达到使膀胱气化得利、小便自通的目的。任脉为“阴脉之脉”,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经”的功能,为女子维系胞宫之所,又为“生气之源”,主治小便不利[6]。

3.3小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是通过中医的舒筋活络达到理气益肾、温化膀胱的作用,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局部热敷按摩与心理护理等方法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这种技术是中西医治疗与护理技术联合运用的一种创新,且简单易行,同时帮助我们解决了临床护理中的难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敏英.热按摩疗法在防治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4(11):228.

[2]卢和平.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5,11(4):207.

[3]谢爱凤.开塞露在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4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46.

[4]张凤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34(1):56.

[5]金茶花.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48.

第9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脑膜瘤;并发症;预防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49-02

脑膜瘤是指源于脑膜的中胚层的一种肿瘤,其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外伤等相关因素有关[1],首次进行手术治疗后,因肿瘤局部浸润性质的生长,肿瘤周围常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难以将肿瘤全部性的切除,而至脑膜瘤再次复发,根据患者的身体症状、体征以及自身素质,以及针对肿瘤的相关部位,形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将护理干预措施外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脑膜瘤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5-78岁,平均年龄在56.29±2.16岁。其中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患者23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患者20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患者15例,嗅沟脑膜瘤的患者1l例,侧脑室脑膜瘤的患者5例,小脑幕脑膜瘤的患者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观察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预防脑膜瘤切除术并发症的措施如下:

1.2.1 颅内出血 患者往往有意识改变,表现为意识清醒后又逐渐发生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主要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导致术后出现渗血,或瘤夹脱落导致动脉瘤再出血,颅内压骤然升高也可导致再出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一旦发现再出血征象,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1.2.2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痉挛多开始于出血72h后,在7d达到高峰。动脉为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我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早期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红细胞破坏产生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脑血管发生血管瘤破裂围手术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0%-60%,且持续2-3周[2]。痉挛患者早期手术,尽早清除积血,可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1.2.3 应激性溃疡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现象,鼻饲前回抽胃内容物,观察有无咖啡样或者新鲜的血液,患者是否有呕血以及黑便、柏油样便等情况[3],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处理。遵医嘱禁食水、胃肠减压,给予止血、抑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治疗。

1.2.4 脑水肿 由于脑组织长期处于压迫状态,在切除肿瘤后,脑组织灌注压随之增加,术后会产生反应性的水肿使颅内肿瘤加之。表现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双瞳不等大,会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遵医嘱足量按时的快速使用脱水剂,并准确记录24h的出入量。不能因补充机体的血容量而延误脱水药物的使用.使脑水肿加剧甚至发生脑疝。严格控制液体的入量及准确的输液速度。准守“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输液原则。严格控制晶体液体的输入速度,避免加重脑水肿的发生,控制日输入量

1.2.5 癫痫 严密观察术后癫痫发作的先兆症状,如患者出现头昏、头痛或头痛加剧,烦躁不安、局部肢体感觉障碍、抽动以及幻觉等,出现上述症状,应加以重视,并向医生汇报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癫痫发生。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立即给予头低侧卧,下颌稍向前,头偏向一边时唾液和呼吸道内分泌物流出嘴角;保持呼吸通畅,随时吸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窒息。

1.3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脑膜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比较差异显著(P

3 讨 论

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的预防并发症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复发率,降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人员掌握与本病相关并发症的理论知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并发症的处理,能够加快脑膜瘤疾病患者的恢复,尽可能降低致残率,能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薇薇.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2(4):3728.

[2] 王大明.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中华外科杂志,2009,83(21):1389-139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