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15:45: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学管理理论的关注点

第1篇

1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解读文本

2009年12月10日,我县开展了中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课题为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空气的存在》.课后发现,许多教师把该课的目标解读成:空气真实存在吗? 空气是否有质量、有大气压力、能发生对流?……因此,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实验演示的启发讲授,总希望把课设计成“完美式”的,设计的问题或教学路线犹如一个个单一固定的陷阱,只要学生跳入教师希望的陷阱中就感到是成功了.也有一些教师总是通过自己的思路,设法让学生用实验或活动来证明空气的存在,而没有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在“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中,有些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或指导的方法,有些虽然关注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的方法,但都在学生回答了“称量法”之后,直接通过启发引导而转换到采用平衡比较的方法,却忽视了学生对该问题的反思性思考(用新信息去检验自己的旧经验).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是教师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无疑是不利的.

有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再来思考本节文本就会发现,初一学生已明确“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对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尚有难度.因此,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这样,通过过程目标的建构,就更易使学生达成相关的知识目标.以上例“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证明方法为例,当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后回答了“称量法”之后,教师只要对学生回答的方案用弹簧秤进行操作演示,他们便会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用弹簧秤称量难以实现的原因,并努力设法改进实验(如改用天平),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即可让学生体会到天平也难以称量.这样,学生在不断修改旧经验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空气密度大小的印象,更获得了良好的思维过程和探究的方法.这其中蕴含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科学道理.

3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空气的存在》教学流程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本人对《空气的存在》一课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如下思路:资源生成(空气真实存在的例子)引导推理(空气有质量、压力)探究与体验(在过程中获得方法)现象解释(尝试对原理的表达)知识应用(综合能力的提高).解释如下:

3.1资源生成

教师给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合上书本,4人一组,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要求每组推选一位记录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记录,一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汇报.此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在适当时机组织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其他同学倾听前面同学的汇报,然后进行补充(要求例子不重复).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对未汇报的小组记录进行投影,以鼓励他们的讨论积极性.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实例及理由进行适时评价,并将合适的例子有意识地记录在黑板的相应位置上,以便组织下一步的教学.

学生可能的例子(理由略):用打气筒打气、有氧气、有水(气)、能放风筝、有风、有云、有气压、能听到声音……在讲述理由的过程中,教师的追问或质疑非常重要.例如,“打气”一例,可追问“为什么能说明?”,学生答出“有具体的物质”时,再追问“知道打气的原理吗?”,然后介绍打气筒进气、气体进入车胎内等气压差,为后面的实验打基础.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经验,生成探究性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情况.

3.2引导推理

教师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同时板书(理由:空气以物质形式存在).

设计意图:让学生形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的科学意识,提高推理能力,初步构建能说明空气存在的方法体系.

3.3探究体验

组织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的简单实验方案.

组织另半班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简单实验方案(本实验设计难度大,需要教师以一些日常实例进行启发:如皮管吸排水、人进入太空要穿太空服等).

探究方法汇报:方法参照第一环节.这里,教学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例如,在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设计中,学生易疏忽空气密度小等特点而会用称量法、天平等仪器,此时教师不应启发引导,而需如前述的按学生设计进行操作,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

教师实验演示:根据学生设计的最佳方案进行演示(称量、大气压把易拉罐压扁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靠直觉、已有的经验、能够采取的各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并通过教师对其问题解决方式的展示,使他们获得新的信息,并检验和修改旧经验,从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养成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

3.4现象解释:“会哭泣的塑料瓶”

将一个大塑料瓶用热水冲洗后迅速倒掉并盖紧盖子,引导学生猜测将会发生的情况,并提示学生通过观察来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完成后引导学生做恢复,并让其关注恢复的条件.

现象解释:尝试让学生解释现象(教师只作适当的启发和补充,但必须注意解释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什么原因使瓶内压力减少而导致外界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压扁方向与压力差关系、塑料弹性条件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发生于身边的日常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体会大气压力的存在及其作用,完整科学地表达现象发生的原因.

3.5知识应用

图解热气球,引导学生分析热气球上升的原理;

图解房间结构,引导学生将取暖器、制冷空调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解释如此安装的原因.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深层理解.

4文本研究的价值意义

“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也是教学之意义所在,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合理和正确的文本研究为何有利于有效教学?我们可从上案例中总结出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4.1有利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由于目标定位是文本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正确的文本处理更有利于优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用功.如前述教学流程“资源生成―― 举出可以说明空气存在的事例,并说明理由”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除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达成“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这一目标外,更有利于促进“表达能力的训练、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本节教学的重点的落实.又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证明空气存在质量和证明空气存在压力的两个简单实验方案,教师将学生的设计进行演示,且进行适时追问.让他们从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得到启发,师生如此不断地进行自然交流,直至他们获得最佳方案.如此设计无疑更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索发现的过程,主动建构,真正落实过程、方法、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4.2有利于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对比许多老师的教学过程与笔者的以上教学流程,不难发现后者在教学时间安排或时间分配上的优势.例如,根据以上例子,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空气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所以具有质量、存在压力等.再逐步讨论、交流、演示这样安排不但有利于宽松课堂教学时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合作和大胆探究,弥补当今学生的感性认识之不足,有利于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4.3有利于采用多元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等,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遵照这一理念,需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教学方式(讲授、列举、对话、材料分析等),并合理选择教学媒体,以发挥教学的最大功能.

4.4有利于清晰教学主线与环节

分析上述教学流程可见,多文本的整合研究,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化认识,更加合理地处理教材内容,使教学环节与教学主线更加明晰,这不但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教材,且能有效地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4.5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教学改进

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3).

第3篇

关键词:管理思想史;人性问题;演变

社会是由各色人构成,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实现,而人性问题又关系到人的最本质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充分注重人性要素,有助于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定员工的生涯规划等。对人性问题的注意,甚至可以追溯到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之前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早期工厂出现时代。

在谈到管理中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时,当今学者习惯于将科学管理理论同“经济人”假设相联系,因为“经济人”是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基础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动机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方面的报酬。与之对应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论”,都呈现对这种假设的利用。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同“社会人”假设相联系,按照“社会人”假设,在社会上活动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集团的一员有所归属。与之相应的,尽管梅奥并非以研究“社会人”为目的,但其“霍桑试验”的确证明了这一假设的真实存在。其后,关于“复杂理性人”“全面发展的人”等关于人性的假设更趋于复杂性,其实质都是在构建关于人性假设的更为“逼真”的理论模型,在更加贴近人性的假设基础上构建管理理论以促进管理的有效执行。但是,这种划分显得有些绝对,因为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同样管理思想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呈现出不间断地进化或轮回,因此,所谓的科学管理时代、行为科学管理时代、现代管理时代并没有绝对明确的管理划分,前者的发展蕴含着后者的思想源泉,后者的进步也体现着前者的积淀甚至是思想轮回的再现。科学管理时期,并非没有体现出对除人的经济性之外因素的关注,只不过对人性的认识随着管理思想的发展日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解释,直至现代管理中专门提出的对人性的关注理论,比如需求理论、期望理论、激励理论等。

事实上,不论“经济人”假设,还是“社会人”假设,在其所在时代管理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其所对应的对人的假设基础上,而这些假设也都是对人性的一种解读方式,尽管可能由于当时人们的认知有限,难免在解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人性是会变化的,对人性的解读同样也是,然而,人性更接近于管理必须恪守的原则类问题,至于管理风格、组织结构、职位设计等问题更接近于管理中的技巧性问题,目的在于实现组织的效能和效率。

一、早期管理思想中的人性问题体现

在早期管理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是反商业、反成就和很大程度上反人性的文化价值观。之后工业革命带动了经济和管理发展必须需要一种观念的革新,而这种观念正渗透于人性当中。在三种力量(新教伦理、自由伦理、市场伦理)的促进下,引导了英国工业革命时代。新教伦理挑战了中央权威,呼吁对人们需求的尊重;自由伦理反映了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市场伦理则挑战了原来的重商主义,进而呼吁自由的市场竞争。这一系列革新中无不体现着对人性的尊重。在当时工厂理论中,尽管后世评论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然而,人性问题也在当时的管理中得到了体现。

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涌现。而这些问题,最明显的则与人性相关。为了制止这种问题,在早期一位空想主义者罗伯特・欧出了不懈的努力。他把管理工人的成功归功于自己“严谨的习惯”和对人性的了解,并且指责他的制造商同行们不理解人的因素。罗伯特・欧文正是凭借他个人的一腔热血和努力,播下了关注工业中人的因素的第一批种子。

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迎来了美国工业革命的春天,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高层管理层的渎职行为;劳工问题的涌现,利润分享、组织工会的权利、女性与儿童的就业等。这些问题当中都体现着人性问题。此时,在寻求更广泛管理观做出不懈努力的亨利・瓦农・普尔意识到,具有价值的工人往往是那些自愿的工人,并且提出领导者不仅必须了解运营和管理的所有方面,而且必须能够很好地与人打交道,了防止部门间冲突。由此,普尔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此类概念,但是他对人性问题的关注也得到了体现。

二、科学管理思想中的人性问题体现

一般来看,科学管理时代成就最显著的莫过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他引导的科学管理时代,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得到了体现。然而,电影中那个拧螺丝钉的镜头并非泰勒所有思想的反映,他对技术和效率的关注是一方面,但是,他对人的因素也有关注。他主张根据绩效而非职位对员工进行激励,以克服员工磨洋工问题。他提出,管理者的任务是:为工人找到最适合的工作,帮助他们成为一等工人,激励他们做到最好。此外,他观察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意志,在于渴望成功的动力。他提出的管理理念中也充分体现了对工人的尊重,而这正是对人性原则的恪守。受其思想影响的亨利・L・甘特早期关注于管理的技术性方面问题,晚期也开始转而关注工人本身,这使得他的工作成为初期人性化行为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提倡重点培养工人的自豪感,这源于按质按量完成工作。吉尔布雷斯夫妇工人疲劳的研究为管理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莉莲・吉尔布雷斯也提出在传统型管理中,个性均受到核心人物权力的压制;而在科学管理中,无论是选拔工人、激励工人还是从整体上考虑工人福利,即“心理上的、身体上的、道德和财政上的整体状况”,个性都是最根本的原则。

事实上,人事管理最初也是指员工的福利工作,它主张管理层关心自己雇员的教育、住房以及道德。而后,随着人们对员工越来越多的心理层面的关注,雨果・芒斯特伯格创建了工业心理学,他旨在研究什么样的心理素质使得员工适合从事他们要做的工作,而企业又应如何对员工心理施加影响,使其对企业利益最有利。并且,芒斯特伯格也提出了对员工心理进行检测的方法,培训员工的过程中掌握心理学技能。

由此可见,对个体心理、人性的问题贯穿至科学管理的过程,在对管理中技术和效率问题关注之外,其将员工和管理者视为有人性的个体对管理的顺利实施起到基础的促进作用,相反,对这些问题的忽略则不可避免带来一系列问题。

尽管大多数学术论文都提出科学管理时代注重对技术、效率问题的关注,而忽略对人的因素的关注。但是,透过管理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段时期,也不乏对人性因素的考虑。只是当时管理者并没有将其形成系统的理论,而更多的注意力则集中于突出的问题。直至后期霍桑试验的研究,掀起了对人这一因素的研究热潮。

三、社会人时代思想中的人性问题体现

尽管霍桑试验实施之初,旨在集成科学管理的思想,研究影响生产力的客观因素,但是其意料之外的结果却引发了一场对人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浪潮。继芒斯特伯格之后霍桑实验真正开始科学研究人的心理因素问题,照明实验尽管被放弃了,但是却指出影响生产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量可能是“人类个体的心理状态”。在之后的继电器装配组试验之后,特纳也开始认识到工资激励远远不是影响产量的唯一因素。管理者的监督风格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关注到员工的人性问题,关注到管理者与员工心理层面的匹配与协调问题。曾从事精神病理学研究的梅奥继而对霍桑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自己的切身参观调查,得到工人中普遍存在的“悲观主义的幻想”,因此,新型监工应该更加人本导向。

至此阶段,研究者对个人心理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将其视为具有社会属性,更加接近人本性的个体。管理理论的发展中也在此阶段对人性的认识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崭新的理论。

此阶段,库尔特・勒温对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理论”,将行为视为解冻、移动、冷冻三个过程。关于人的行为动机,亚伯拉罕・H・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确定了5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赫伯特・A・西蒙提出了著名的“有限理性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对人性的进一步认识而提出的,越来越强调人的社会和群体归属的需要,并且更加认可组织的非正式方面以及工人情绪和非正式活动的作用。这时,研究者才认识到人才是管理者的主要关注点。

四、现代管理思想中人性问题体现

这一时代认识到人在企业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管理研究更偏重于人的问题。克里斯・阿吉里斯提出了一种“个性与组织”的假设,认为在健康和成熟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些基本趋势。此外,他还将管理理论同个体发展的过程相结合,指出了管理思想对个性的假设前提和影响。另一个著名的对人性的假设即为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X理论类似于“人性本恶论”,而Y理论则类似于“人性本善论”。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都是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将影响管理者采取某种战略,而不是其他战略。

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这段时期的研究却促成了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之一概念的过渡。劳动经济学家约翰・R・康芒斯似乎是第一个在描述生产要素时使用“人力资源”这一词汇的人,温德尔・弗伦奇似乎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作为人事管理教材副标题的人。正是对人的问题在企业中重要作用的关注促成了“人力资源”这一理念的形成,促进了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而对人的关注中,人性问题占据最基础的位置,对人性的理解制约着关于人的一切管理理论的提出。

五、总结

时至今日,关于管理思想的研究仍是层出不穷,面对“浓密”的管理丛林,很难有理论将其真正梳理清晰。但是,管理中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人”的问题,人力资源也已日渐上升为企业的第一大资源。对人的关注,从工厂建立之初,到科学管理时期已经出现,只是,人们意识当中认识到对人的关注更偏重于心理层面的问题。当时基于对人性的认识不足,更偏重于人的经济层面的需求,因此,更多的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但不能说当时是完全忽略人的因素。直至霍桑照明试验激起了社会对人的关注热潮,随着而来直到现代管理阶段产生了一系列针对人的心理、需求、期望等越来越为具体层面的深入研究。

回顾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职业生涯问题的关注、绩效评价中甚至加入了人格特质维度、组织变革当中员工的个人变革意愿和倾向问题等等。研究角度更为具体,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因素的考虑,也更加意识到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人的力量。

对人性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如何将其投入到“企业”这一特定情境下进行分析,促进企业和个体、社会等多方受益,则是任重而道远。人性有其本质的特征,毕竟不能像对待机器一样来进行使用,正是由于其所特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征,以及在企业工作中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对其研究的意义便日益凸显。对人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适度、有效地把控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李培远.人:管理思想史的主题[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4)

第4篇

关键词:东方管理学 学术定位 发展出路

自1994年胡祖光教《管理金论——东方管理学》第一次亮出东方管理学的旗帜以来,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建立起了自己的东方管理学体系,比如水教授的《东方管理学》、颜世富博士的《东方管理学》、曾仕强博士的《中国式管理》、席酉民教授等的《和谐管理理论》以及黄如金博士的《和合管理》等,这些研究为中国管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该说内容相当丰富,成果也十分丰硕。可是近20年过去了,虽然不乏实务界的响应,但看似花团锦簇的东方管理学研究到如今也未能取得一个公认的学术地位,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依然颇有争议,在学术发展上陷入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1]。笔者对此现象做了深入的思考后,认为这种尴尬是固然是有管理学内在中“实践相关性”和“学术合法性”的天然矛盾的原因,也是因为部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的定位不清晰造成的。东方管理学要想真正取得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定位问题和发展出路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真正搞清楚了,东方管理学才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一、东方管理学学术困境的原因

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从 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以来,诞生已经超过百年。在现代管理学在诞生之初,管理学的先驱巨擘,比如管理科学学派创始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巴纳德等,本身就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那个时代的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是一体的,管理学的价值取向也比较单纯,就是有效的指导管理实践。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依靠其他传统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的支撑,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合法性遭到了极大的质疑。同时,管理学研究者的也开始日渐分化,管理学研究者和管理的实践者开始出现了明显分野。主体的分化导致了关注点的分化,原本应该“经世致用”的管理学研究者们,从其他相关学科借鉴了大量的概念、框架和方法后,却开始埋头于完美的科学体系的构建,反而对实践中管理者关注的现实问题漠不关心了。管理学研究到底应该更多的指导管理实践,还是应该去争取其“学科合法性”使之真正的发展成一门“科学”,成为了难以调和的内在价值矛盾。如今,随着中国学术体制越来越向美国靠拢,中国管理学“学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基本都是以实证主义为主导的话语模式的,其研究成果实际上更多地反映了知识生产者的偏好,是学科争取合法性的见证和结果,而不是体现了管理实践发展的结果[2]146。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东方管理学在学术界不受重视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东方管理学如果仅仅是因为管理学价值取向问题而不受学术界重视,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美国被实务界奉为圭臬的经验主义学派也不被主流学术界重视。可是,东方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明显制约了东方管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不清,对东方管理学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认识不明。

二、东方管理学的定位

关于东方管理学的定位问题,本文作者之一的胡祖光教授早在1995《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一文就做了讨论,胡教授从学科思想发展史的历时性角度,提出了以物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三个周期循环的连续谱。认为,东方管理学应该处于连续谱的最右端,即东方管理学主要是以管理中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包括一部分的组织管理理论)。进一步,从管理者必须抓好的事物出发,将东方管理学纳入了一个有意义的分类结构中,并命名为“管理要务学派”[3]。胡祖光教授的东方管理学实际上是为了弥补了西方管理学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学派”,并没有革新西方管理学“范式”的想法。应该说,这个定位是相当清晰的。不过,在东方管理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的步子迈的太大,认为东方管理学是一种可以更新西方管理学的“新范式”,试图一举替代西方管理学的统治地位[4],这种对东方管理学的过度夸大,导致了管理学者尤其是青年管理学者对东方管理学莫衷一是,反而对东方管理学的建设不利。

要想对东方管理学进行更清晰的定位,我们还是必须回到“管理学是什么”这个元问题上。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一般有四种观点:1、管理学是对常识的精炼;2、管理是一种职业,管理学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4、管理学是科学。实际上,这四种观点恰好是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从经验常识的精炼发展为一门职业教育和研究性学科,最后转变为科学 [2]14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目前应该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到职业教育的阶段上,还没有完全的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

应该说,东方管理学作为经验常识的精炼,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合理的分类学结构,比如, 《东方管理学13篇》就是通过梳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和管理案例,对中国管理的经验常识做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弥补了管理过程学派忽视管理者自身修养、教化责任的缺陷,以管理者所必须从事的事务为划分标准,建立了东方管理要务学派。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管理实践,更加有效的指导中国的管理实践[5]。

管理学作为职业教育学科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大多数学习者能够很快的学会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然而,经理人是很难记住和使用他们所难以理解的管理学原理的。而用名言警句表达的东方管理学原理精炼优美,而且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经历,在内容相似的情况下,中国管理学习者对东方管理学原理和中国管理案例的理解领悟水平都会高于西方的同类管理理论和案例。按照信息经济学的“信息接受成本”概念,我们认为,东方管理学作为管理学职业教育来说,比其同类型的西方管理理论具有信息接受成本更低的优势,更容易的被中国管理者所学习和掌握。这是目前东方管理学管理要务学派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东方管理学13篇》在实务界引起的反响更大[6]的原因。

但是,东方管理学起步较晚,许多概念,原理并没有完全厘清,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真正进入研究性和学术性学科的阶段,只是在一些具体管理问题上,按照东方传统管理价值观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胡祖光教授遵循“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定量考核目标领域中发展出了联合确定基数法,对西方的委托理论做了改进 [7],应用于实践中,效果非常显著[8]。但总体而言,东方管理学还远远没有发展成研究性和学术性的学科,更加不可能去革新西方管理学的“范式”,只能作为一种管理学派,对西方管理学的不足做出有益的补充和改进。

三、东方管理学的发展出路

如上所述,东方管理学目前还处于经验常识的精炼和职业教育的管理学发展阶段上,东方管理学就不仅仅是“东方管理思想学”,就是要真正以解决中国管理实践问题作为出发点,而不是仅仅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试图全面革新西方管理理论。东方管理学的研究者们当下的任务,不是急于追求东方管理学在主流管理学圈子中的学术合法性,也不是仅仅陶醉于博大精深的东方管理思想,而是要直面中国的管理实践,揭示出中国管理模式的文化特殊性。首先,研究者们应该通过扎实的素材收集,认真的理论梳理,分清楚传统管理所依据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的区别,将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在产生条件、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紧密对照,认真判断当今时代变化和管理学思想的发展趋势,挖掘和弘扬东方管理思想中的精华,去粗取精,发展出适合真正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东方管理学;其次,研究者们应该按照科学的体系整理出东方管理学研究框架,继续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东方管理学,开发出与之配套的东方管理学研究方法,而不是试图马上将东方管理学发展成学术性研究学科;再次,东方管理学应该先具备所说的“文化自觉”[9],即真正对中国管理的背景文化有“自知之明”,对这种背景文化的发展的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并以此为基,了解西方文化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只有认清自己的文化、并且包容的理解所能够接触到的其他文化,东方管理研究才能真正超越“客位研究取向” 西方管理理论,勾勒出中国管理理论建构的新思路。

注释:

①针对管理背景文化的差异,完全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取向被称为为“强加式客位”研究;将文化差异化约为几个简单的文化维度的研究取向被称为“衍生式客位研究”;而立足本土,扎根现实的本土研究被称为 “主位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

[1]苏勇,于保平.东方管理研究:理论回顾与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09,6(12):1578-1587.

[2]高良谋,高静美.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J]管理世界,2011(1):145-167

[3]胡祖光. 东方管理学及其在管理理论连续谱中的地位[J].浙江社会科学,1995(5):15-21

[4]吕力.中国管理学发展中的范式问题[J].管理学报,2009(8):1008-1012

[5]胡祖光,朱明伟.东方管理学13篇[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6]吕福新.东方管理学的建树、创新和发展—对东方管理学研究的追溯、综述和管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2.33-36

[7]胡祖光. 联合确定基数合约:对魏茨曼模型的一个改进.[J]经济研究,2007(3):81-91

[8]江苏平. 引入“联合确定基数法”,利润增加三千万——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试验.[J].s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13-14

第5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第6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现代中国企业管理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石军伟,2002)。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2004)。

2.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F.Moore)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后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万健坚,2002)。

3.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Econogy)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hole)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2003)。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从竞争的性质来看,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从追求有形(产品)、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战略弹性一旦建立,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Iackson,2002)。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尹义省(1998)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2002)、陈劲、许庆瑞(1999)、刘冀生(2002)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徐二明、许可(2002)、王开明、万君康(2001)、陈劲(1999)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顾乃康(1997)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边燕杰、丘海雄(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沈艺峰(2003)、贾生华(2003)、王凌云(2003)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简汗权、李恒(1998)、单汨源(2000)、徐飞、徐立敏(2003)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史占中(2001)、董川远(2003)、王光庆(2003)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黄江圳,谭力文(2002)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席酉民1989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姜振寰、刘艳梅(2002)、徐全军(2003)、刘洪(2003)、蓝海林(2001)、宋学锋(2000)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Context)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刘鸿渭,2003)。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

[2]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陈晓红.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

[4]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复旦大学版,1997.

[5]赵国杰,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6]席酉民,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3,4.

[7]姜振寰,刘艳梅.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1.

[8]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3.

[9]严建援,颜承捷,秦凡1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6.

[10]李梅,金照林.顾客价值创新: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12.

[11]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超越“顾客导向”[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4,1.

[12]徐全军.企业理论新探: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姚小涛.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王磊,刘洪涛,李垣1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

[16]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蒋峦,蓝海林,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科技与进步,2002,3.

[18]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6.

[19]项保华,李庆华.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0,7.

第7篇

关键词:企业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营多元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要想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将就要处理好“风险”这个关键因素,加强风险管理,将风险与内部审计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国外也都获得了很大发展。然而我国对这种先进的理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财务导向内部审计和制度基础内部审计,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

一、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

内部审计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粗浅到深化、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历史演进同样体现了受托责任目标、内容和范围的发展和变化,内部审计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结果,是所有者为了保障自己资产的安全,需要专门机构监督管理者的经营活动活动。

(一)萌芽状态的内审阶段

内部审计活动的萌芽产生于奴隶社会,分权带来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分权的需要使内部审计活动开始萌芽,所有者需要监督承担不同职责的人的工作,正是在这种社会需要下内部审计活动萌生了。在 二十世纪前,许多学者基于实践虽然也提出了一定的管理思想,但都未系统地得以提炼形成管理理论,直到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自此管理理论开始指导于内部审计实践,但此时的内部审计内容和技术都非常简单,还不能对内部审计活动进行总结概括。

(二)财务导向的内审阶段

股份公司制度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公司、跨国公司开始出现,企业实现大规模社会化生产需要有雄厚的资本,管理的日益复杂和企业内多层次受托责任,这些加速了财务导向内部审计的产生。企业在经营中,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直接或间接向他们报告的人,另一方面,外部审计人员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管理的需要,只是承担对高层管理人员和股东的受托责任,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企业经营活动面临的管理难题,于是企业内部组成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而对进行监督下属公司、其他部门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于此同时也建立和完善了内部审计制度。在此阶段内部审计主要审查企业内部财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审计进入了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三)业务导向的内审阶段

二十世纪初内部审计界开始关注企业的管理活动,并扩大了原来的职能和范围,把审计的重点转向了业务活动和管理控制。企业的业务活动成为内部审计关注的核心,在管理理论和内部审计职业组织的推动下,内部审计进入了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业务导向内部审计帮助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服务和披露低效率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目的是为管理层服务,发挥催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作用,以便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和信息,业务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

(四)管理导向的内审阶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内部审计进入了管理导向阶段。管理导向内部审计转向了高层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管理目标、决策和方针层面。管理导向内部审计是协助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履行职责,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提高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二十世纪中后期,各国政府开始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企业管理者为适应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也越来越重视决策的科学性和自上而下目标的一致性。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损失能对企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管理者决策的概率影响,决策成为管理中的核心因素。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关注点应该从低层次的业务和控制转向高层次的决策,另外必须考虑外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甚至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内部审计的地位得以提高,管理导向内部审计在关注内部受托责任的同时也关注外部受托责任,发此时内部审计进入了管理导向阶段。

(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管理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丰富的变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多样化和多变化是信息时代主要特点,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信息工业协会一九九九年通过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和执业实务标准框架,从二零零一年开始正式实施,内部审计步入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目的是降低审计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它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传统审计方法不能发现审计项目中高风险审计领域,不能有效评估审计项目中的风险,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根据风险高低选择项目并确定特定项目中重点审计领域。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注的风险范围比独立审计更加宽泛,风险不仅是通常所指的审计风险,也即从审计项目经营风险评估入手,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能实现其目标的如经营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审计的重点是受托责任履行效率,不是通常所指的履行的遵循性,要求审计师在风险环境中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审计报告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可以为确定审计项目及其审计重点提供依据,可以为揭示企业风险、防范风险以及交流信息提供线索,也是联系企业经营活动与战略计划之间的桥梁。因此,通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全面看待和分析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目标。

三、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结合我国国情

每一种新的审计模式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都有其产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上原有审计模式,我们有了更多的审计模式供选择。制度基础内部审计、账项基础内部审计和混合内部审计模式是我们在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经济局面能够选用的审计模式。我们应立足于现实,结合实际情况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逐步推行和全面推广和应用,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在审计实务操作中,可以将一些上市公司作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试点,然后通过企业的成熟经验,在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我国最终实现完全本土化。

(二)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成,树立风险意识

我国目前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应逐步改善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在内部审计机构中增加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的人才。从源头上选拔和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领域,吸收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经验,培养一批具有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高级人才,企业也可以通过后续的职业培训增加审计人员操作技能和其他能力。也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各项具体业务流程,在企业内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轮岗实习,使企业成员全面了解整个企业的风险和控制,从而提高和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三)利用计算机审计评估风险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各行各业网络系统的建立,目前手工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计算机能够密切跟踪企业资金和各种资产,从而有利于在评估风险的同时进行内部审计,计算机审计应经成为未来审计的必然选择,它能比手工更迅速有效地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审阅、分析和比较。但目我国计算机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应该将计算机知识和审计知识融会贯通,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开发和引进计算机审计,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力度,争取早日实现审计工作的信息化。

(四)建立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

法律法规能够健全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规避合理的风险来摆脱无关责任和不必要的麻烦。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不健全和准则出台较为缓慢。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使得具体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权、责任和工作范围。我国内部审计的准则只有依照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和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内部审计人员才能保证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独立客观的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向晋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内控与审计,2010(4)

第8篇

从沟通管理到传播管理

传播问题在管理学中通常称为“沟通”(两者使用同一英文单词“communication”,汉语的翻译以及实际所指确实存在差异),而沟通问题也似乎一直是管理学关注的话题之一,只不过所持的立场和角色的定位不同而已。回顾组织理论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历程,结合传播学关于组织传播问题的当代思考,我们越发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功能主义色彩下的沟通管理思想在应对危机传播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在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初期,管理学家们对沟通理论的关注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沟通以上下沟通和行政沟通为基本特征。一般认为,梅奥是最先认真思考沟通管理价值的管理学家。他主持的霍桑试验,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包括上下沟通和人际之间的沟通——的重要性。

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是以信息沟通为条件的,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工作有10种作用,而沟通和人际关系占3成”。

莫尔、刘易斯、沙因等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公共关系与外界公众进行双向的沟通,也可以通过企业人员与外界的接触把企业的价值体系推广到外界去,从而实现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

电子通信/传播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结构和传播环境,管理学家们开始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上认识沟通的作用。

西蒙发现了传播结构的变化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主张在组织中成立一个特别的“信息联系服务中心”,以收集、传递和贮存各种情报。

德鲁克注意到现代组织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知识管理”对于现代组织的意义重大。

圣吉沿着这一轨迹又向前迈进,指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让管理学家们意识到知识网络化和组织虚拟化生存的新特点。

不难看出,尽管管理学家们对于信息传播越来越重视,但管理学视野下的沟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观念在理解组织传播现象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只把传播行为视为组织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忽略了传播在整个组织中相对的独立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或许我们更应该用“传播管理”来称谓“communication management”这个概念。语词形式变化虽小,但各自的思路和框架相差甚大。随着传播学的诞生,“传播”这一极为普通平常的社会现象的独特性逐步受到学界重视,“传播”之于社会作用的基础性地位也越来越得到认同。

从片段化的传播管理到“全传播链”管理

“全传播链”的理念构想是郭庆光教授率先提出的。郭庆光教授对现代企业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企业组织的整个全产业链模式是由信息和传播链接起来的,没有这样全方位传播模式的支撑,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很难得到实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产业链”背后的“全方位传播链”构想。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很大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见解,对于我们今天真正以传播学立场看待组织的传播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全传播链”管理思想,首先将组织机构的传播活动理解为一个由众多相互影响的“链条”结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主张将组织机构的整个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注重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深层意义上说,“全传播链”管理思想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之上:传播行为虽然通常与其他种种现象混合纠缠在一起,但传播活动有着自身的独特本性,遵循着自身的独特规律。

从大的范围来看,组织(包括各类机构)的传播活动大致分为两部分:对外传播和内部传播。前者面向企业组织的外部世界,通常通过大众媒介来实现,称为大众传播;后者面向企业内部员工,通常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渠道实现,称为组织传播。

传统的组织传播管理通常将这两部分分割,内部信息传递工作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办法。外部的公共信息传播又往往被分成不同的单元,人为地将组织的传播活动分割为内外两部分,很少也很难将两者相互打通,因此是一种片段化的传播管理。各部门之间尽管也会进行会商,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单打独斗,不能实质性地统一协调运作。

这种片段化的传播管理模式至少存在三大隐患:一是容易浪费资源,二是效率降低,三是增添危机隐患。各个部门为了自己的业绩(或利益)行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协调一致难免增加难度,而这种不一致本身就是危机滋生的温床。现实中,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不同部门对外传播的不同声音,也是导致误解、差错的主要原因。

“全传播链”管理理念对这些缺陷都有针对性的考虑。我们分别从它的几个关键词来做个解析。

全:“全传播链”思想强调了一个“全”字,克服了旧的传播管理思维中过分侧重于某一两个环节,而忽视整体的缺点。这个“全”字可以这样理解:横向上,从头到尾,由里到外;纵向上,从战略到战术到战役的各个层面。

传播:这是一个视角定位问题。“全传播链”思想突出了传播学本位而非管理学本位的视角定位。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更多地从传播规律出发考虑传播问题,改变单纯管理学视角中对传播规律重视不够的弊端——而这正是传统管理学对沟通问题理解得不够透彻的主要原因。

链:强调了组织传播的系统性,将组织的传播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可以随意割裂的孤立片段。“链”的概念重视构成组织传播活动整体的各个传播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站在整体思维的角度才能有效地串联起这一个个看似分散孤立的传播片段,使之成为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传播链条。

从危机传播应急到“全传播链”风险管理

“全传播链”思想应用到危机传播管理,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发展出一套全面系统的“风险传播管理”思路。既考虑到组织外部的危机传播应对,又考虑到组织内部的信心维持;既考虑到危机出现后的应急处置,又考虑到危机出现之前的风险防范;既考虑到危机发生的显明点位,又考虑到相互影响的潜在环节。这对于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完善。

过去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有两大特点:一是偏重于对外部的危机公关,二是偏重于危机传播的应急处置。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主流的概念界定上得到印证。

比如,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希斯(Robert L.Heath) 认为,“危机传播即是以道德的方式控制危机的高度不确定性,努力赢得外界受众的信心”。②作为较早开展危机传播研究的学者,希斯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另一位美国学者班克思(Kathleen Fearn-Banks),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③这两个观点的侧重点都在组织之外。

国内研究者也有相似观点。史安斌认为,“危机传播是指危机发生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媒体、公众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④方雪琴说得更详细,“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和事件,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传播规律,利用大众传媒与公众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过程”。⑤

很显然,这些观点都把焦点对准了危机传播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环节。一个没有言明的假设前提是:组织内部以及组织内外部之间的传播影响不存在或无需考虑,似乎处理好外部的舆论影响就意味着完全化解了危机。这些理论认识也在危机传播管理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传统的危机传播管理方式多比较重视危机公关和媒体应对,其目的都在于想方设法影响或控制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舆论情绪。

然而,这种思路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外科手术式的管理方式尽管可能(只是“可能”,不是“一定”)部分地、外显地(不可能完全地,起码隐含着危机的根源和产生新危机的可能性)解决一次危机,但对将来的危机毫无防备,对危机发生的机制毫无了解。因而也谈不上提高组织自身的免疫力和防护力。

“全传播链”风险管理信奉危机管理的共同信念:见于未萌,止于未发。最佳的危机管理不是强有力的危机应急处置,而是使危机不发生。因此,提出了传播风险防范重于危机传播应急的观念,强调将重心前移的策略,将控制风险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而危机爆发后的紧急应对都只能是被动的,可控性极低。

“全传播链”风险管理,首先将组织内外传播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部门打通,构建一个无缺陷的传播风险防范完整网络。其次,强调从危机信息监测到预警、应急和恢复的动态过程去解读危机传播发生、发展和处理的机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传播链”风险管理强调了媒介融合情形下危机“混合”的特点,对媒介化危机和危机的媒介化给予足够重视。这样的管理系统才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防范。

注释:

①郭庆光:《“全产业链”背后的“全方位传播链”》,《大众日报》,2011年11月23日

②Heath,R.L.(1999).Management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from interpersonal contacts to external affairs. 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③Fearn-Banks,K.(2007). Crisis communication:a casebook approac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inc.

④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第9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实践

市场营销活动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利益和社会利益,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采取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更好地完成企业的营销活动。围绕不同的项目展开的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要想保证高质量,必须要做好以市场营销为基础的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项目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将它的作用发挥在市场营销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增加企业的利润,实现企业目标。

一、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意义

项目管理对于市场营销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时间作用上。项目理论不仅仅把自身理论带入到市场营销理论中,并且能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它不仅能为市场营销实践起到指导作用,还能给每个小过程进行详细的指导。因此,项目管理是一套内容丰富、相对完善的管理理论。在它的指导下,我们相信,市场营销一定能够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开创新的模式。

一个正确的营销观念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用项目管理的思想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市场营销部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市场营销观念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消费者的需求上,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企业的生产,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营销的项目化管理,可以促进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促进企业文化提升。项目管理打破了传统营销理念中的等级观念,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

二、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

从营销手段分析,项目管理是用来完成对营销人员的系统化培训,提升营销活动的运转效率,把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能够很好地避免资源浪费。消费者对于营销活动的满意程度也会有所提升。

在企业制定宏观战略目标时,项目管理在各个环节中都会发挥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目管理是如何到市场营销实践中的。

1.制定与营销目标有关的项目计划

企业首先会制定好战略目标,这样就有一个大的营销方向,根据项目管理,我们就可以制定详细的市场营销活动。根据市场营销的实践过程,我们需要把市场营销细分为一些细小的单元,然后我们再做出一些判断,大致计算出每个小单元的人力、物力、时间等,这样就可以详细地为每个员工分派任务,明确责任,这样,市场营销在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和管理,还能使企业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确保资源的最大参与量。

2.市场营销活动的实施

在执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选择有效的手促销段。此外,在项目管理的作用下,两者合理配合,可以使营销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把产品设计阶段作为正式起点,根据产品线中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选择灵活的促销方式,使营销项目的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3.在市场营销中,适时地对项目做出调整,巧妙规避风险

在市场营销活动前制定的计划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如果有更好的营销方案,我们就可以对原来的市场营销计划进行调整。当市场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有计划的执行结果与实际结果出现了偏差,我们就要对原有的市场营销计划进行修改,避免带来更大的损失。在今后的营销实践中,我们可以大力推广好的营销方法进行运用和推广。

4.市场营销实践项目的结果

市场营销活动并不是以市场营销活动的终结而结束的,总结市场营销实践项目的结果是很有必要的。这里的结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际工作中的结果,比如实践过程可以带来多大的效果,执行力是怎样的,顾客的满意度怎样,是否得到了潜在的消费力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针对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本身做出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长处,善于总结,为以后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提出更加有效的参考。

总的来说,就是以项目管理理论为理论支撑,把营销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然后把它细分成很多细小的环节,然后对这些小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是市场营销活动更加的科学合理。把项目管理的思想合理的运用到企业营销、发展中,这样,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获得丰厚的回报。

总结

构建一个完善的、合理运行的市场营销体系是我们当前需要完成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完善的项目管理方式来完成。将市场营销的整体理念引入到项目管理中,并且要善于运用专业的方法,去完善项目管理的模式、整合市场营销的运行体系、把市场营销活动的效率提上去,实现企业营业利润最大化,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不掉队。

参考文献:

[1]石斌.谈基于市场营销的企业危机管理.中外企业家,2013(08)

[2]蔡晓龙.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危机识别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1.

[3]杨学柏.论市场营销视角下的企业危机管理方法.现代经济信息,2013(0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