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7 15:45: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资金流向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西安铁路局建管处,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资金监管的工作经历,对铁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铁路建设资金监管中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铁路;建设资金;监管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136-01
一、铁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涵义
所谓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是指项目建设期间,为防范资金风险,做到专款专用,防止挪用、串用等违规行为,建设单位沿袭建设资金流向,对拨付的建设资金进行检查而建立的一种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是确保资金依法合规使用、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管理手段。
二、加强铁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必要性
1.规范建设资金管理的需要。铁路项目资金来源以财政性资金、铁路债券、企业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资金为主。加强资金流向监管是对建设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管的体现,也是规范资金管理的需要。
2.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铁路等交通基础性建设投资;特别是近两年,为拉动内需,铁路每年基建投资规模保持在8000亿以上。依法合规使用建设资金是确保建设项目按照设计标准、规模顺利实施的关键。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是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建设管理要求。
3.维护项目稳定的需要。维护建设项目稳定,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期足额发放,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上访讨薪等事件发生,是建设单位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督促参建施工单位按规定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重要内容。
三、铁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监管意识不强。部分建设单位对资金流向监管认识不到位,建设单位只要按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拨款就行;认为施工单位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行为,是铁路建设管理中小问题,只要按期建成投产就行,资金如何使用完全是施工单位的事,甚至对资金流向监管持抵触情绪。
2.监管制度不完善。《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颁布于2005年,基本不涉及建设资金流向监管内容;尽管铁路总公司陆续出台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有关通知,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制订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监管制度;部分项目管理机构疏于建设资流向监管,三方监管协议流于形式。
3.监管深度、尺度不够。对参建施工单位而言,建设资金使用更多体现在成本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征地拆迁等方面,违规截留、挪用建设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结合施工单位的包价范围、施工程序、成本核算、合同管理、分包计价等内容,资金流向监管工作是肤浅的、片面的。
4.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与参建单位资金统一归集管理的矛盾问题。铁路建设资金管理一项要求,即确保专款专用;作为铁路参建施工企业,从集团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要求出发,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是提高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资金监管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都有资金归集诉求,加大日常资金流向监管困难。
四、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应对措施
1.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监管意识,提高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首先,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依法合规使用建设资金的重要性,树立强化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意识。其次,加强资金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综合管理素质。最后,组织财会、计划、建设、审计、监察等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对建设资金流向进行监管检查,提升检查力度、深度。
2.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制订监管条款,确保资金流向监管依法合规。
2006年,原铁道部首次正式发文,明确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必须将资金监管、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等事项纳入铁路建设合同管理;铁财〔2007〕237号、铁财〔2011〕24号也分别对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提出具体要求。
项目管理机构应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环节,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资金使用范围,细化资金流向监管程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建设资金流向监管工作依法合规,这是保证实施资金监管的前提。
3.完善三方监管协议,明确各级监管职责,建立逐级负责的资金监管体系。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监督”的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建设、施工及监管银行的三方监管机制,明确各级资金监管责任主体及责任人,充分发挥各级监管职能,做到项目管理机构对参建施工单位资金实施监管向铁路局负责;参建施工单位对所属项目部资金实施监管向项目管理机构负责;监管银行对施工单位资金拨付实施监管向项目管理机构负责。
4.加大监管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单位应加大对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监管检查力度,铁路局对建设资金流向监管定期检查抽查,对查出问题、问题整改、监管制度落实、三方监管协议的履行等纳入建设单位考核。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对参建施工单位建设资金违规使用的,纳入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对项目管理机构违规使用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结论
今年是铁路“十二五”收官之年,大规模铁路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之际,能够参与铁路建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机遇;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是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的关键。通过本文研究,期望为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工作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通知》
关键词:银行储蓄;社会养老金;资本市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8-0053-03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6
[作者简介]梅瑞江(1968-),男,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发展。
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金并不能有效地分流银行储蓄,积累了大量的养老金,社会养老金本身也不适合进入资本市场。分析社会养老金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巨额银行储蓄,并进入资本市场扫除障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两大突出矛盾
第一,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转化成长期资本的效率很低。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出现快速增长势头(见表1)。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经达到了十万多亿元,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央行公布的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国巨额的储蓄和较高的储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负面因素。因此,如何刺激投资和消费,分流10多万亿元银行储蓄资金,已成了增加内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
表1 近年我国银行居民储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8-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
我国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很低,近年来资本形成率在25%以下。资本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很低,从而对国家长期经济增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很快且资金严重短缺的大国确实令人费解。造成投资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效率不高,缺乏长期资本投资工具。
第二,我国证券市场因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成为其走向成熟的“瓶颈”。
1.证券市场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投资主体的现状是机构投资者所占比率极小,绝大多数是散户,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投资短期行为普遍,入市的目的主要是投机,这自然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投机氛围和频繁动荡。证券市场目前开户数近8000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户数不足1%,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由大量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市场,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反差较大。因此,发展我国具有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改善这种状况已是刻不容缓。
2.目前我国机构投资队伍面临的几个问题。
(1)资本金少,投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据统计,到2003年底证券投资机构中,资产规模达100亿元以上的不到20家,大部分都是资金在亿元以下的小公司,这些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作为机构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投资基金到2005年底份额规模4714.86亿份,基金净值达到4691.16亿元,而深沪A、B股市价总值达4万亿元左右。而且,投资基金80%的资金来源于个人投资者,赎回率高,资金量少、不稳定,难以支撑基金的发展。由于资产规模小,投资机构多半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
(2)投机心态较重,非理性经营普遍。占机构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投资基金,个人投资购买者超过了八成,回购率高。在资本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低的情况下,投机心态较普遍,机构投资者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非理性成分,其资本经营的质量和效果也受到了制约,给自己和证券市场都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3)缺乏合法、有效的融资渠道。自我国证券市场诞生至今,机构投资者的融资问题始终是焦点,这一领域也是各种违规现象的多发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本补充无渠道,短期资金融通无来源。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市场违规现象就难以禁绝,自然也谈不上市场的真正稳定。
二、从社会养老金的特点看其对银行储蓄分流和证券市场的作用
(一)社会养老金的特点
1.社会养老金能有效把储蓄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基金制社会养老金的建立,使社会保险性储蓄迅速增加,带动总储蓄的增长,并大量分流银行储蓄,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资金来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显然需要一个牢固的机构投资者基础。社会养老金凭借其规模优势进入股市,有助于把储蓄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能够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补充资本、甚至是支撑作用。这一点是其他机构投资者不能比的。
2.在证券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养老金作为一个长期的强制性资本化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以及追求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特点,不但稳定地增加证券市场资金量的总供给,而且养老基金的投资注重长期性,交易行为较为确定,能够成为市场中最稳健的力量,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发展社会养老金是银行储蓄向证券市场分流的现实选择
居民收入的消费剩余转换成可以进入证券市场的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一般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通过社会养老基金,二是保险基金,三是投资基金。但这些渠道目前都不是很畅通。
1.社会养老基金
社会养老基金是居民消费剩余的一个重要分流渠道,在国外社会养老基金是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资金来源,是居民消费剩余的首要的去向。例如:美国2002年社会养老基金规模达到10多万亿美元,而同期居民银行存款总额只有5万亿美元。养老基金60%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20%通过共同基金进入股市。对证券市场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银行储蓄的作用远远不足。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社保基金(主要部分为社会养老金)规模迅速扩大。到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2975亿元,总支出3502亿元,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额约260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社保基金入市的资金总额约为380亿元左右,只占两市流通市值的1.6%,而且入市资金基本上是中央拨款部分。国外社会养老金规模是银行储蓄的两倍左右,一般占整个资本市场资金的25%-45%,在纽约和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养老金的持股比例都已超过30%。我国社会养老金无论总规模还是入市规模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都是杯水车薪。
2.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到2004年全国保费收费4318亿元人民币,在业务总量中,人寿保险占近75%。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1089.9亿。若按平均10%的入市比例计算,保险公司可入市的资金达431亿元;2004年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额为134亿元。
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作用有限。一是因为保险基金规模小,入市资金更少,由于我国居民普遍缺乏保险意识,而且,保险产品缺乏吸引力,保险需求严重不足,发展缺乏后劲。保险基金积累总规模短期内发展有限。二是因为保险基金的大部分是寿险基金,人寿保险对利率的高度敏感性决定了寿险基金只能投资在债务工具,而较少投资在股权证券。我国的债券市场严重发展滞后,没有给寿险资金留下足够的用武之地。
3.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的发展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一是居民需求不足。一方面因为百姓对基金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基金的投资风险和股票类似,满足不了百姓预防性投资偏好。二是基金的发行也是通过发行股份来获得资金,也和股票市场一样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撑。如上述美国的共同基金,仅社会养老基金投资就达2万亿美元,再加上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才支撑起了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基金的资金来源和股票市场一样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例如近几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在效益好的情况下,赎回率极高,有的达到60%,效益差的时候反而赎回率很低。原因是基金投资者以个人为主,象炒股票一样来炒基金
由以上分析可见,要使银行储蓄资金有效地向资本市场分流,最基本的渠道是通过社会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也依赖此两者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保险基金的积累扩展,是建立在广泛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这一点短期内很难培养起来全民的保险意识并形成风尚。
而社会养老金与保险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社会需求很大,而且因为是社会保险百姓比较信赖。符合普通百姓预防为主的要求。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十多年来,我国居民银行储蓄的目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养老,第二是子女教育,第三是住房,其中,用于养老目的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可见,我国居民对养老金存在巨大需求,不用宣传发动。而对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投资工具缺乏认识和需求,另外这些工具本身也存在不足,不适合居民投资风险要求。因此,发展社会养老金并转化为长期有效的投资,是目前向资本市场分流银行储蓄的明智选择。
三、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银行储蓄并进入证券市场主要体制障碍
制约因素有多种,其中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问题是主要因素。
(一)基本养老金现收现付制既不能积累大量资金,又不适合进入证券市场
我国目前实行统一的“统账结合”式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初衷是想通过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功能使我国社会养老金逐步摆脱现收现付式的单一支柱,转向部分基金式的多支柱模式。但从统账结合式的养老金实际运行情况看,有助于筹资模式转轨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原因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养老金个人账户都属“空账”运转,即个人账户只有账,没有钱。空账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离,而“统、账”分离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基本前提;二是因为“统账结合”与现收现付模式没有转换。“统账结合”模式实施后,在基金模式上没有跳出原有的基金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的思维方式,“统账结合”仍按现收现付或“以支定收,留有部分积累”运作,养老保险体系构架没有变,只是为了多渠道筹集资金,“统账结合”等于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形成个人账户的“空账”。尽管国家采取措施想做实个人账户,却没有明显效果。
由于许多地区个人账户是“空账”运行(到2003年底全国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空账金额已达到6000亿元),所以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储备有限,到2004年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节余目前只有2975亿元,而当年养老金计划的开支3502亿元,这笔结余还不足支付一年的养老金开支(见表2)。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养老基金节余只够支付2年以下养老金开支的养老金计划属于现收现付制。因此,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实质上仍属于现收现付制。国际社会养老金运作的经验表明,我国社会养老金既不能大量积累,也不适合进入资本市场。
表2 我国社会养老金历年支出节余情况(年,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发展不起来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称企业年金,是基金式社会养老金,它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层次,是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发展的重点,是社会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部分。 但是,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一直发展不起来。
1995年12月,劳动部下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职工只有500万人,占我国职工总数的比重不到5%,远远低于1998年养老社会统筹9400万人的参保规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累计的资金也只有60多亿元。参保最高年份2000年,企业年金制度覆盖560.3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4%,参保企业16247户,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2002年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见表3)。企业年金如此小的规模对发挥社会保障功能是杯水车薪,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难有所建树。
表3我国城镇和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和参保比例(单位:万人,%)
注:城镇参保比例是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农村参保比例是占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企业年金比例是占城镇参保人员的比例。代表数量少无统计资料
资料来源: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
(三)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统一、覆盖面缺损严重
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应该统一,并覆盖全体劳动者,这样,一方面能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风险分散,同时,能积累雄厚的保险基金。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非常小,不统一。
1.覆盖面非常小
1997年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各类职工共计8671万人,只占当期总数14760万人的58.75%。此外,还有2669万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1997年)基本上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002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731万人,只占当期总数的45%;2003年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490万,只占当期总数的近50%。此外,我国劳动力分布量最大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缺损更为严重(参见表3)。
2.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不统一
农村养老保险、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统一,执行的离退休待遇和标准与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基数计算、计发方式和计发标准等方面均有一定不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也有区别,但都是现收现付式养老金,管理机构分散。
因此,改革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以发挥其转化巨额居民银行储蓄为社会养老金并进入资本市场的作用,是解决我国金融市场两大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1998――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
[2]1998――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关键词:供应链;资金流协调;流速;流量;流向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其效率取决于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同效率,其中资金流的协调问题是供应链得以维系的关键。学术界在供应链物流、信息流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对丰富的成果,但关于该供应链资金流的流转规律、影响因素、协调策略的研究尚待细化。研究供应链资金流协调问题,以取得在物流、信息流之外的竞争优势,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1 供应链及其资金流管理
1.1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在市场全球化趋势,技术变革速度加快,经济环境变动加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满足人们对快速响应、高质量、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要求。市场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征,要求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更大的经营灵活性,这种灵活性需求则需要每个企业管理者明晰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Lummus(1999)指出供应链管理不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实施关系管理,这种跨组织边界的管理特点有利于将供应链的目标纳入企业的战略计划中[1]。Mentzer(2001)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内部及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传统业务职能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目的是提高整个供应链及各个节点企业的长期绩效[2]。马士华(2005)等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从采购到最终满足顾客需求的一切相关程序均能高效率的运作,从而实现供应链成本的最小化,同时又能及时准确地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3]。曹丽莉(2010)指出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相对优势和价值链的业务流程重构,通过虚拟的战略联盟关系,充分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性控制的过程[4]。李金龙(2011)等指出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指对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5]。基于上述观点,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跨越企业组织边界的管理模式,它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控制、优化等活动,目的是协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高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
1.2 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管理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是供应链整个有机运行的驱动力,物流是生产过程保持延续的基础,而资金流是供应链得以维系的关键,是实现供应链物流与信息流协调运作的保障。20世纪末期,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企业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边”效应,使得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到了资金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6]。资金流是企业的血液,不论是对企业的收益还是对供应链的整体收益,资金流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资金流决定着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命运。
资金流通过企业或供应链的资金循环过程,实现资金的增值,进而增加企业和供应链的价值。一旦企业的资金流流转不畅,出现资金短缺或周转迟滞问题,就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的断裂,又进一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资金流转,带来供应链运转及效益问题。供应链上的企业存在着共生关系,节点企业各自的资金流运行状况不仅存在相互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了整个供应链资金流的运行状况。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供应链这种管理模式的效率优势,就必须研究和协调供应链的资金流管理。
2 供应链资金流的协调
供应链资金流的协调,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资金流的协调,它是以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内部资金流的协调为基础的。协调的目标是促进资金流通顺畅,防止资金流发生断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收益。供应链资金流协调影响因素可以从资金的流速、流量和流向这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供应链资金的流速是指资金的周转速度,供应链资金的流量是指采购资金和其他款项的支付金额,供应链资金的流向是指资金的转移方向和付款顺序。
2.1 资金流的流速
资金周转中涉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其中,应收账款代表企业与其下游企业的资金联系,而应付账款代表了企业与其上游企业的联系,则资金周转关系揭示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资金联系。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高。在供应链范围内,资金周转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资金从最初购买原材料到最后将商品出售收回资金所使用的时间。从最初购买原材料到最后将商品出售这个过程需要由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共同完成,所以各个节点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决定了供应链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
资金周转速度与存货周转速度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变动方向相同,与应付账款周转速度变动方向相反。供应链中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对应下游企业的应付账款,只分析应收账款就可以反映资金周转状况。节点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加快,就会从某种程度上对供应链资金流的流速产生正向影响,反之亦反。单一节点企业的存货水平,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然存在这样的逻辑,节点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的加快,将对整个供应链产生某种程度上的正向影响。
2.2 资金流的流量
供应链资金流的流量,是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因业务关系产生的往来款项的数额,可以使用节点企业的采购资金量作为研究资金流流量的替代指标。采购资金是由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交易产生的,由交易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决定。当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均以自身的期望收益最大来参与供应链的运营时,供应链整体的收益状态就可能是一种博弈的结果。
基于上述博弈分析可知,采购金额的不同会对供应链整体的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供应链节点企业应该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决定采购金额,从而使得供应链整体的资金流在量上趋向最优,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收益。
2.3 资金流的流向
供应链资金流的流向是指资金的转移方向和付款顺序。通常供应链资金的流转是与供应链物流方向相逆的,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付款顺序能反应供应链资金流的流向,本文以付款顺序作为供应链资金流流向的替代指标。供应链中的上游企业比如供应商有多个时,其下游的制造商向上游付款就要考虑付款顺序。下游的付款顺序影响到上游企业收到货款的时间,影响它的应收账款周期。同时,下游的付款顺序也会影响到自己支付的金额。因为资金流动中的支付金额不完全取决于购买的货物,还取决于上游伙伴的支付条款,其中可能包括信用政策和滞纳金。下面通过一个资金流流向算例来具体说明。
一个制造商每天能从它的下游销售商那收到1 000元,同时它要向上游供应商A和B分别支付货款20 000元、10 000元。假设供应商A要求20 000元的货款在未来15天内支付,超过15天就要支付滞纳金,每天的滞纳金为货款的1.5%;供应商B要求10 000元的货款在未来10天内支付,超过10天也要支付滞纳金,每天的滞纳金为货款的1%。显然制造商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所有的货款,它需要决定付款顺序。此问题可以通过图1表示。
第一种情况:制造商的付款顺序为①②,可求得制造商将在第23天向供应商A支付22 400元;在第36天向供应商B支付12 600元。这种情况下制造商需要向供应商A和B分别支付滞纳金,制造商总的支付金额为35 000元。
第二种情况:制造商的付款顺序为②①,即制造商先支付给供应商B,再支付给供应商A。显然,制造商将在第10天向供应商B支付10 000元,不需要向供应商B支付滞纳金。而制造商将在第10天向供应商B支付10 000元;在第37天向供应商A支付26 600元。在这种情况下只涉及到制造商向供应商A支付滞纳金,制造商总的支付金额为36 600元。虽然第一种情况制造商要向两个供应商支付滞纳金,但制造商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要少支付1 600元。
通过这个简单的算例可以看出供应链上企业付款顺序的不同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资金的流出量,同时影响其上游企业收到货款的时间,这就影响上游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影响整个供应链资金流的流速。
3 结 论
节点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供应链资金流的流速,流速影响供应链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节点企业之间交易数量的博弈分析,可知资金流流量的大小会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收益;通过节点企业付款顺序的算例分析,可知资金流的流向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收益,还会影响供应链资金流的流速。供应链资金流的流速、流量和流向共同决定了供应链及各节点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风险,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收益,供应链资金流的协调机制是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Rhonda R. Lummus, Robert J. Vokurka. Def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1999(1):11-17.
[2] Mentzer. Defi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1,22:18-19.
[3]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曹丽莉. 供应链管理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 管理评论,2010,22(9):105-112.
【关键词】 企业 会计 资金异常流动 辨识准则
当前,伴随着国际、国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舞弊手段,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是通过企业贸易往来、日常经营、对外投资等一般商业行为,使企业的公共资金流动进个人账户。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存在严峻的经营隐患。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亏空尚未被发现,非法占有的资金早已经流转到了国外,这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十分沉重的财务负担,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许多公司因此而遭到兼并甚至破产,从而造成许多不安定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在今日的监管体制下企业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常常是在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之后才被发现呢?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模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又在哪里?我国企业防范资金异常流动又有那些方式?以上诸项问题恰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
一、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问题的关键点
1、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概念的界定
所谓企业物流指的是企业之间商品或者服务的流动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交易的一方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转移给另一方,而另一种情况则是交易的一方从对方处获得商品或服务。具体来说,物流可分为生产中的半成品、材料的购入、产成品及产品的销售等。而企业的资金流则贯穿于企业营销、采购、生产的所有方面,指的是交易时的一方因为获得了商品或者服务而向另一方转账、付款的资金转移过程,或者是指因为提供了商品或服务而从交易的另一方取得资金的过程。信息流的概念则比较宽泛,主要指的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即对物流、资金流等状态,譬如对商业单证的转移、商品信息的提供、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的描述。
2、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
在具体的企业活动中,信息流的运动方向总是双向的,它随物流与资金流而产生。因此,能否实现信息的高效、准确流动就成为了保证物流和资金流畅通与否的关键。与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双向流动一致,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流动同样也是双向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企业流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它们互相支持、互相作用,从而达到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状态,并以系统整体上的有机协调与整合为最终目的。在这种关系中,资金流是一切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部过程的终结点,它的完成是交易存在的前提,也是交易义务的完成。而信息流则是一种手段,是企业知识与行情传递的载体。至于物流,则是交易的全过程。
当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物流和资金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是等量且对流的。一般来说,在现销的情况之下,资金流与物流应当是同步的,但是在实际中,资金流与物流二者间的运作经常是不同步的,加之我国当前商业信用体系与制度上的不完善,所以有些时候就会出现资金交付后不能及时付货,抑或货物达到后资金难以回笼的状况。这种物流与资金流不能够同步的情形有时会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造成企业损失。
3、企业间资金异常流动的关键点辨识
首先,当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买方通常会支出大量现金或提前预付货款,然而货物或服务的流入价值量却往往明显与资金的流出不符,譬如卖方只提供少量的货物或服务,却有超过货物或服务价值的大量资金流入。这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对流不能够等量的情况,通常会成为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主要原因。许多不法分子常常利用这种资金流与物流间的的差额,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目的。
其次,企业之间的交易经常会涉及资金流与物流,虽然在一般情况之下,资金流、物流应当是对流与等量的,可是某些交易却是资金流抑或物流之间的单向流动,而非对流。譬如,只有资金或货物自交易过程中的一方流入另一方,而交易产生的相应的货物或资金却未能从对方流出。而且在这种状态下,资金或货物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性质和流向也经常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再次,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时候,收入和销售必定是不能分开的,只有进行了一定的销售才能形成同等数额的收入,因此企业收入的相关信息控制点就一定要与销售联系起来。而针对企业的销售手段有预收款销售、现销和赊销三种,在不同的销售方式之下,企业的资金流与物流就会在时间上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对于预收款销售与赊销两种销售活动而言,在交易活动中存在资金流和物流之间的时间差,不法分子如果想牟取非法利益的话,利用企业间的这种交易进行资金转移则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他们可将资金流入个人账户,抑或乘机把账款收回而不入账,从而形成非法的账外资产。此外,“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的账龄过于长,都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利用“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进行转移资金或从事其他非法行为的可乘之机。而有些预付货款明显并不属于正常的经济业务范围之内,超出了该企业的正常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考虑在交易活动中是否有为其他企业套取材料、物资从而非法牟利的行为。另外,替代他人进行采购也可能还会隐藏着转移收入、非法倒卖、贪污贿赂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而在现销活动中,交易双方则常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资金流与物流间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因而也就不容易被不法分子找到作案的可乘之机,相对而言较为安全。
最后,企业资金流入量、流出量与企业规模、企业经营业绩是否匹配等因素也是企业是否产生资金的异常流动的重要特征与问题关键点,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辨识准则
通过前文分析的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几种主要模式及问题关键点,可从以下方面找到会计视角下如何对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监测进行辨识的准则。
1、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 所谓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指的是在企业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过程之中,企业所流出或流入的资金量与流入或流出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量存在明显的不对等。而在对物流量或资金流进行监测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可能是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况是,在两个企业签定交易合同之初,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资金量与货物价值量的不对等;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在两个企业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因为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不同步,从而最终造成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不匹配。综上所述,我们在用量的标准对企业交易过程进行监测的同时,还要结合时间与流向上的监测标准,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监测。
2、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是指在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物流与资金流并非对流,而是单向流动或循环流动的。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监测标准,可以将此现象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下,可以等同于资金流或者物流的量其中一个为零,即交易中一方的资金或者货物流出之后,另一方根本没有相对应的资金或货物的流入;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流向上的可疑性,即流向有可能是与本次交易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公司,而这个公司实质上往往被转移资金的不法分子所控制,这种借助中间贸易或其他公司来转移资金的行为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
3、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通常指的是物流与资金流在交易时间上面的一种不同步现象,此处的不同步是除预收款和赊销交易中的合理信用期限之外的另一种情况,即超出合同规定的信用期限并在合理的时间监测标准内仍存在大量资金和货物数量上的不相匹配。将这种现象按照企业间不同的销售方式可分以下两种类型进行分析。
第一种类型是,对于不是现货交易的,即赊销和预收款销售商品的情况而言,无论是赊销还是预收款销售的商品,企业与其他企业在进行交易的时侯,资金流和物流都有信用期限之外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往往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占有资金的可乘之机。而就本文所研究的范围界定而言,假如交易双方在合同的信用期之内完成交易,并且不存在其他的可疑点,则可以归属为正常交易,排除在我们的可疑监测范围之外。但是假如在合同的信用期之外的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企业之间的交易仍然没能够完成,而且这时候未完成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总量之内一定额度,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常会利用这个时间差来达到他们非法转移资金的犯罪目的,从而使得“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从企业内部流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第二种类型则是在赊销的情况下,卖方账户上产生“应收账款”这一科目。对于已经存在的“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按照其是否超过了信用期限分为两类,即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由于在赊销这种销售方式之下,卖方企业的“应收账款”具有回收数额和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其中逾期应收账款的风险比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风险更大。因此,不法分子就容易利用交易的这些特征来掩饰其犯罪行为,从而误导监管者,进行资金的非法转移,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
4、信息真实准则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信息经济,其合理配置及资源的充分流动都需要充足的信息资源予以保障,而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则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因此会计监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所谓的信息真实准则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对资金流、物流等基本状态的真实表述。
5、资金流量与经营业绩和企业规模互相匹配准则
这项准则是指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是否与企业实际运行中产生的资金流量相符合,以及企业现有的规模是否能够支撑实际的资金流量。与前文所述诸项准则一样,这项准则同样也是会计视角下对企业资金异常流动进行辨识的一项重要准则,需要我们严格地遵循。
参考文献
[1] 晁凤翠:浅议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J].现代商业,2011(5).
[2] 张丽波:论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关键词】资金流量 资金流量规模 净金融投资 投融资结构
一、引言
资金流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将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本文主要利用资金流量表的金融交易部分,观察部门之间使储蓄流向投资的投融资渠道,分析国内各机构部门筹资运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二、资金流量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影响着资金流量规模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反映出我国经济逐步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人们就会将收入投放到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随之资金流动规模也会有所增长。就这一问题,本文对1998-2009年的GDP和资金流量的规模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并分析结果如下:
图1 GDP和资金流量规模
可以从图一看到,1998-2009年,除少数年分外资金流量规模与GDP规模,基本呈同步增长趋势。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资金流量运用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张。1998年我国资金流量运用总计为37550.33亿元,到2009年资金流量运用总计达到了332691亿元,相当于1998年的8.86倍。
三、各部门净金融投资分析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与供给是零和游戏,一个部门的资金需求就是另一个部门的资金供给。在资金流量表上,资金运用方表明一个部门资金的供给,资金来源方表明该部门的资金需求。而资金运用额与资金来源额的差额即净金融投资,如果为正数,表明该部门资金盈余;如果为负数,表明该部门资金短缺。本文以2003-2005年的数据为例,分析各部门净金融投资的情况。
表1 净金融投资 单位:亿元
年份 非金融
企业部门 金融机
构部门 政府
部门 住户
部门 国内
合计
2003 -14530.65 2672.01 -540.47 16122.39 3726.10
2004 -9080.74 1742.22 -2429.69 15450.36 5682.15
2005 -14716.43 -1462.52 3310.67 26372.17 13503.90
由上表可见,总体来看,2003-2005总体来看这三年我国都是资金盈余,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分各机构部门具体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为资金短缺部门,而且一直存在较大缺口。2005年的资金融入是企业部门历史上资金融入量最多的一年。金融机构部门净金融投资额在2005年由正转负,突然从资金盈余转至资金短缺,且短缺数额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幅降低的资金富余数。在2005年,政府部门则从1998年以来第一次由原来的资金短缺部门变成资金盈余部门。住户部门总是资金盈余部门。值得注意的是2003、2004年净金融投资额相差不多,比较稳定,2005年的净金融投资相比2003、2004年突然增长高达1.7倍多。2005年住户部门净金融资产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2004年10月份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后,物价得到抑制,住户部门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实际利率上升效应在 2005年显现;二是2005年3月17日,央行取消房贷优惠利率后,利率调整明显影响了住户部门的资产负债配置,具体表现为住户部门减少实物投资和负债,增加金融资产。
四、国民经济部门投融资结构分析
(一)住户部门投资流向分析
住户部门的储蓄在形成投资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通货、存款、证券、保险准备金四种渠道流向了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表2给出了1998-2009年,四种方式占总投资额的百分比。
表2 1998-2009年住户部门投资流向分析 单位:%
资产构成
年份 通货 存款 证券 保险准备金
1998 6.76 73.55 17.32 2.37
1999 15.30 59.61 20.40 4.69
2000 8.97 59.69 20.08 11.26
2001 6.28 71.69 13.71 8.31
2002 6.72 72.61 7.72 12.96
2003 3.03 47.81 36.52 12.64
2004 6.78 74.17 2.42 16.63
2005 7.69 76.13 0.98 15.19
2006 7.38 62.25 17.60 12.77
2007 8.13 30.88 42.53 18.46
2008 5.95 81.11 -1.14 14.09
2009 5.53 71.05 9.59 13.82
从上表可以看到,住户部门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存款,1998-2009年的平均存款百分比为65.05%;其次是证券,平均百分比为15.64%;通货和保险准备金只占到了小部分,保险准备金平均百分比为11.93%,通货平均百分比为7.38%。
水往低处流,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规律。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水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是朝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流,不管流动中拐多少道弯,它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动。资金流向也有它的规律。总的来讲,资金是朝有利可图的方向流动。“利”就像地球引力,对资金有强大的吸引作用,不管什么资金,不管量大量小,哪里能赚钱,资金就往哪里流。
水的流动是自然的,当然也有人为改变的状况,即受人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资金的属性则不同。由于股市中的资金是人格化了的资本,具有人的智慧,又有人性的贪婪,还具有狂热、恐惧的情绪等,因而它流动的规律要比水流动的自然规律复杂得多。具体到个股来讲,资金并不像水往低处流那样,简单地向那些看似能够赚钱的个股流。资金的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不同,选择流入的个股也就不同。比如,有些股票属于高价股,但这样的股票要么盘子小,成长性好、扩张能力强,要么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类股票,具有垄断优势,因而会受到一些资金的青睐。有些低价股,因为价值被低估,或者严重超跌,如果又具有某种题材或概念,就更容易引起一些资金的兴趣,出现爆炒的情况。有些股票严重亏损,濒临退市,但有些资金却热衷于博它重组,乌鸡变凤凰。有些资金喜欢赚热钱、快钱,新股、次新股,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个股常常是它们的首选。还有些资金,特别是大的机构资金,喜欢大盘低估值股,向估值洼地流,追求长期投资的收益。就股票的涨跌来说,除了少数极端情况,股票总是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而资金也就随着个股涨跌,由流入到流出,又由流出到流入,往复不停地围绕盈利流动。
人类懂得水往低处流的规律,又懂得如何利用这个规律造福人类。兴修水利工程和水电工程就是具体的实例。而对于资金流向的规律,我国A股市场却显然重视不够,利用上也有问题。直白地说,资金是要赚钱的,如果股市只顾融资、圈钱,不顾资金赚钱和获得回报的要求,资金就会流出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场外的资金也不会流入股市。近几年来,随着新股的大量高价发行和大小非、高管们的高价减持、套现等原因,股市的资金大量流出,股市行情低迷,场外的资金多处于观望状态。这样就形成低存量资金托不住高额市值的状况,大盘只有缩量下滑寻找支撑。在这种形势下,场内有限的存量资金常常处于畸型流动状态。一部分资金集中流向新股和一些中小盘题材股、概念股,一些股票的日换手率竟高达百分之三四十、五六十,出现了一幕幕击鼓传花式的狂炒和爆炒。结果少量资金赚了钱,而大量盲目跟风和博傻的资金却赔了钱。另一方面,大部分股票长期没有多少资金流入,特别是那些大盘权重股,只能维持非常低的成交量。因而这些股票要么长期缩量阴跌,要么长期在低位横盘。资金的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股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21世纪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稳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事业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担负着改善居民生活、提供优质社会文化服务及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福利水平的重要任务,管理好日常运营中资金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目前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及机构设置的复杂性,难以有效运用内部资金,因此,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成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事业单位特点
(一)提品或服务具有公共性
事业单位作为现代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及服务来满足当代人对教育、文化等事业的要求,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去充实自己,正如教育事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国民的素质,还培育了广大的知识分子,为社会储备了大量的精英及中流砥柱,引领时展。此外,文化卫生事业单位的崛起展现着新时代居民的特殊风貌及文化底蕴,关系到居民切身的生活氛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医疗事业更是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完善的医疗机构体制就无法保证居民强健的身体素质及精神风貌,可见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部门设置复杂性
事业单位的重要性要求其内部部门设置的完备性,人员设置要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内部的复杂性即表现为人才储备的到位,更表现为内部分工的细致与明确。但与此同时,内部机构的复杂性也导致了事业单位办事效率低下,内部员工福利优厚且官僚倾向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可信度及人民拥护度,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职工借权谋私从中获利。
(三)资金来源多样性
事业单位受国家机关批准授权成立或由社会组织发起成立,不以营利为目的,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有持续的资金来源,国家拨款及社会募集资金支持了事业单位的持续运营。目前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居民素质及生活水平,事业单位受到来自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获得大量来自国家的拨款及社会各界捐助的资金,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资金链充裕,内部员工积极改善自身福利,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又由于资金管理不善,未能充分利用,使得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一)内部核算机制尚不健全
事业单位内部核算机制尚不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不明晰、固定资产漏查、资金流向不明显及大量浪费给事业单位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其工作效率。
1、资金收支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事业单位作为一个内部庞大的组织机构,管理程序复杂,从而导致资金运动的复杂性。另外资金来源的广泛性,资金用途的多样性,加重了事业单位管理资金的难度。尤其现在事业单位资金充足,各种国家拨款及部门捐款等,造成事业单位资金闲置。但目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大量资金流动方向不明确,造成资金在使用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部分部门打着各种幌子骗取资金的使用权,或者滥用违法发票等骗取事业单位资金,给国家或单位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2、固定资产缺乏核算及报销单据不严格
事业单位往往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有的单位几乎很少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与盘点,且未按会计要求进行登记,造成对固定资产的估计失误,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获得个人收益,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提供的单据往往具有造假嫌疑,而工作人员在报销业务时往往粗心大意,不仔细审查,造成部分资金流失,损害了国家及人民利益。尤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往往出现比较拥挤,过多报账人员给内部职工造成很大压力,因此部分员工在工作中往往疏忽大意,部分不符单据给予报销,造成事业单位资金流失。
(二)财务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目前,事业单位尚缺乏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造成内部缺乏约束机制,不利于事业单位加强管理。某些部门借用一些办公名义,过度消费,而没有一套完备的约束制度,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也有些单位制定了一些简单的财务制度,遇到具体问题不能及时应用,对于财务预算、财务审核、财务管理等更是不在其内,因此,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成为未来完善财务管理的必有之路。
(三)财务人员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内部机构的复杂性及人员安排的不合理性,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事业单位管理及工作范围的大大拓展,造成事业单位部分员工不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事业单位作为服务性质浓厚的单位,应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但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质普遍不高,对待人民群众态度傲慢,严重不符合国家建立事业单位的初衷。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职位谋取个人私利,给事业单位和国家造成不良影响及损失。也有部分员工依靠自身所在岗位,对待其他职工及顾客不予重视,恶劣的态度对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妨碍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整个事业单位缺乏一套完备的监督机制,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构运作欠佳,整体缺乏改革动力,也使得部分失误不易被揭示,造成事业单位进步缓慢。只有良好的监督机制的确立才能有效地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的调整,监督内部资金流向、监督内部职工工作态度、定期进行人员考核、完善内部核算机制、监督人员培训,整个监督工作的落实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质量,也是推动事业单位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及改革缓慢问题,因此,加强内部监管不容忽视。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完善会计核算机制,成功转型
面对国家的集中核算,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会计工作带来新困难。完善会计核算机制,才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功转型。完善其会计核算机制,对不同时期的资金流入与流出做好实名登记与授权审批,保证资金落实到位,加强资金流向的透明性,实行责任到人的机制,一旦内部出现资金不明动向,便于及时查找及纠正,关闭越位授权的传统通道,推动事业单位资金充实配置,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借助现代化网络及通讯设备,对会计核算审核机制进一步优化,疏通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整体效率与形象。
(二)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机制管理
针对事业单位内部使用资金混乱状况,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财务预算职能。预计可能发生的单位收支进行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年末对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进行对比,及时检查资金漏洞,并追溯资金流向,对肆意开支的部门予以通告,使其节约资金,养成事业单位良好的风气。保证预算在整个单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部门在制定本部门收支时,按照财务部门的预算表进行合理消费,从而降低事业单位成本。因此,在未来事业单位发展中,要对各部门提出预算要求,财务部门更要严格控制资金的流出,给事业单位及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三)加强内部员工培训
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改善员工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注意对员工形象的塑造,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要加强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提升服务质量。另外,鼓励员工参加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减少会计人员核算的失误,并通过改进工作计量方法,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此外,要积极利用网络及现代高新技术对事业单位的配置,及时创建信息沟通平台,便于内部员工传递信息,也便于员工紧跟公司发展动向完善自身工作,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改革。不断与高效结合引进现代化会计人才,给事业单位融入活力,从而推动现代化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形成。
(四)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长期以来缺乏理财观念,对大量闲置的资金置之不理,造成资金的浪费。因此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不仅要做好财务的预算工作,还有合理规划投资,提高资金收益。此外,由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缺乏对风险的规避意识及技能,造成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事业单位利润。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不断学习与借鉴提高财务管理经验,积极提高自身理财技能,不断吸收新信息,改革管理的方法,对于未来合理规划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
(五)健全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改革的落实情况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内部员工偷工减料,减弱改革的实施力度。内部监督管理机构一定要独立于财务部门之外,以防止人员串通,影响真实评价。尤其随着未来高科技手段的使用,资金的流向将更加明晰,此时内部监管部门不能懈怠,利用网络优势,对内部资金流向进行定时或抽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资金流向,遏制其壮大发展。可以说一套有效地内部监控,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从上而下的改革,准确把握资金流向,节约资金,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及评估机制,对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1城市与农村信贷资金流向不均衡。
对于融资贷款机构来说,它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发展,必须对资金进行谨慎管理,尽可能规避企业贷款的风险,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涉农企业低额度、频繁贷款,更愿意为大型企业一次提供大额贷款。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城市信贷资金供应又过剩,这也导致了城市与农村金融发展不协调,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促进当代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信贷投资领域不均衡,偏重于大型基础设施,忽视涉农领域。
从目前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可以得知,银行业的信贷资金偏重于大型基础设施,忽视中小企业和涉农领域。资金流向不均衡,这样只能进一步扩大城市、农村,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距,抑制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消费信贷需求,不利于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矛盾性
(1)政策目标的差异。货币政策要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监管政策则要求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这二者明显存在矛盾。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家的货币政策就是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保持国家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监管政策是要求银行业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防止因为支付能力不足导致的金融风险。
(2)政策时滞不同。这是从二者的政策有效性上来说的,货币政策见效较慢,监管政策则是立竿见影。货币政策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保持国家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非常复杂,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影响这一过程中存在较长的时滞期。但是监管政策则不同,一般是监管部门对被监管机构的经营行为作出是非判断,直接下达政策性要求和决定,所以见效快。
(3)政策性质不同。货币政策是市场诱导,监管政策属于法规强制。货币政策是通过公开性的市场业务,进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影响利率,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监管政策是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决定,属于法规强制,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强制执行。
(4)政策作用方向不同。货币政策一般顺着经济周期,监管政策则相反逆着经济周期。经济低迷逐渐恢复走向高涨期,货币政策一般较为宽松的,经济高涨到低迷期,货币政策一般是较为严谨的,目的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高涨时期,银行信贷一般会过于盲目,这时需要采取严格的监管政策,有效减少金融泡沫降低金融风险,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银行信贷部门会根据现实状况严格房贷,这时监管部门就可以采取宽松的政策增加贷款,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促进经济发展升温。
(5)政策消耗资源不同。货币政策是国家运用政策性的工具,规范信贷投放,其消耗的财政资源、制度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为被监管机构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大,消耗的资源就会不断增多。
2银行发展对策浅析
2.1优化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钱荒的出现,这也正说明了银行光吃利息的时代将再不复寸。所以首先必须调整银行的业务结构,实现传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大力提升中间业务的比重,优化银行盈利结构;其次降低对大客户、大项目的过度依赖,加大对三农和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信贷载体,优化收入来源。
2.2协调发展农村、城市金融
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1月底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警示,“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资金流向,这确实是今年经济领域真正的风险。”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大幅降息,目前基本上是零利率政策。投资机构从美国借贷巨额低息美元,然后再投资到利率更高的新兴市场,从中套利,这就导致大量资金流向了新兴国家。
美国去年创纪录的将640亿美元流向了海外投资基金。离岸基金跟踪机构EPFR Global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已连续第11周出现资金流入。但是H股已连续18周出现资金撤离,A股相对H股的最新加权平均溢价重回20%以上,为21.01%。
不过,一旦美国快速升息,这些借贷资金将会以最快的速度从新兴市场撤出,回到美国市场。
新兴市场难抵回流风险
1月中旬,美国《巴伦周刊》发表封面文章:“请在美国投资”。该文对美国投资者持续将资金投入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感到无奈和些许忧虑。文章认为,除非奥巴马政府拿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经济政策,否则,预计今年这一趋势还会持续,特别是流入新兴市场。
《巴伦周刊》代表着当前美国的主流观点:美国需要资金回流,以重振经济,而同时新兴市场面临投资风险。因此,资金回流既有需要,又有理由,资金流向的变化很可能在未来出现。
该文章不久,截至1月29日的一周时间,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流出6.1亿美元,为3个月来的第一次流出。
其实在此之前,美国整体上已经是资金净流入。2009年11月,美国的净资本流入是226亿美元。从目前的趋势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也将是净流入。
不过这与美国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并不矛盾。只是更多的美元从欧洲和中东等地区回流。但如果新兴市场的资金也开始回流,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转折。
新兴市场国家相对比较脆弱。如果资金撤出的金额足够大,速度足够快,新兴市场的货币就可能面临崩溃。这正是1997年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状况。
美国复苏强劲是主因
资本逐利。或是投资本身的利润回报,或是利差,或是汇率的升值预期,或是避险的需求,这些都可以是资金回流的理由。
从美国看,去年四季度的经济强劲增长,环比年率是5.7%,这样的数据,与繁荣时期相比都毫不逊色。这对美元是一个强力的支撑,并且意味着利润增长会超预期。
虽然,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全球经济总体也呈复苏态势。但是,复苏中问题很多,债务问题、通胀、热钱流动引发的货币问题,无一不值得关注。而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风险,美国作为最大的经济体,其调整能力、抗风险能力是最强的。这时,美元可因避险的需求而被追捧。近日,美元指数逼近80点,也说明风险意识正在抬头。
另外,欧洲的公共债务问题依然严重。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元区财政状况担忧,已经有迹象显示,投资者正以空前的速度回撤欧洲地区的资金。
希腊在去年底宣布,当年政府财政赤字已经占到GDP的12.7%,全部公共债务水平(债务/GDP)为113%,而且今年将会进一步上升超过120%。这两项指标均大大超过欧盟规定的3%和60%的上限。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指出,希腊实际薪资以及需求的下降程度类似于1980年代拉美的遭遇以及1990年代亚洲的经历。
希腊只是欧元区债务问题的冰山一角。葡萄牙、冰岛、法国、希腊和德国的债务违约保险成本今年以来上升都很快,平均升幅约为55%。当然,希腊债券的违约保险成本为发达国家最高。
曾经在2006年准确预测金融危机、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的言论也令人震惊:“欧元区可能在本质上走向分歧,核心国家很强,而边缘国家较弱,部分国家最终可能退出这个货币联盟,这是欧元区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
他认为,所有人都在关注希腊,但西班牙可能是欧元区更大的威胁。他对欧洲货币联盟的前景前所未有的悲观,西班牙日益成为可能导致欧元区分崩离析的威胁。
新兴市场国家的差异化更显著,问题也更多。其中既有债务问题,像一些东欧、前苏联国家、迪拜、越南等,信用都出现了问题。本国经济的内在问题和热钱的流走,导致一些国家出现货币问题,像越南、墨西哥、拉脱维亚等。
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就是对中国紧缩货币政策的关注。十多年前,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还是个配角。美国需求的变化,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而这几年来,中国的需求,也开始全面的影响全球经济。近几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处处可见中国身影。笔者去过几次澳大利亚,发现现在澳大利亚讨论经济前景时,无不把中国经济增长以及中国需求作为首要的考虑。
在这次危机的调整过程中,大量的流动性注入了中国经济体系,2010年中国面临严重的通胀压力。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分析指出,如果央行不紧缩货币,则通胀可能超过8%。因此市场的态度是货币一定会紧缩,甚至可能是加速紧缩。
如此,则缺乏资金面的支持,资产价格下行风险增加。热钱也会转向其他更有投资价值的地区。
制约美元回流因素
美元强势,吸引资金流入,为美国经济输血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但是美国学界和政界也同样期待美元走弱,给美国出口、经济、就业带来好处。两者之间,是个巨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