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能源技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能源技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能源技术

第1篇

关键词: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新能源技术;关键生产要素

作者简介:杨振凯(1968-),男,吉林蛟河人,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理论、产业革命与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4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1-03

目前,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正被广为提倡。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实际上要求我们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整个经济系统发生一场变革,我们称之为“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本文以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为基础,探讨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规律,说明新能源技术在技术经济范式变革中的关键作用,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探索可行路径。

一、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一)技术经济范式概念

“范式”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科学史家库恩在其1962年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用来阐明关于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内在规律性及其演进模式。库恩对“范式”的解释为:“范式”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它主要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观察、实验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1]

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多西将库恩的“范式”概念引入到技术创新领域,提出了“技术范式”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是“进一步创新的技术机会和如何利用这些机会的基本程序。”[2]

在此基础上,佩雷兹和弗里曼又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概念。弗里曼和佩雷兹将“技术经济范式”定义为:它是“相互关联的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包括全部或大部分经济潜在生产率的数量跃进和创造非同寻常程度的投资和盈利机会。”[3] 在他们看来,技术经济范式是一种影响整个经济、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占支配地位的 “常识”或经验,这种“常识”或经验是相互关联的工艺、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长期相互磨合所形成的,是使技术和经济发挥最佳优势的唯一组合,他们称之为“亚模式”。

(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认为,不同范式是与不同技术体系相对应的,一旦两者无法相互适应,则会导致技术经济范式更迭,而更迭的直接源泉是技术创新。弗里曼和佩雷兹对创新进行了分类,并以此阐述了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含义。他们将创新分为四类,即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技术体系变革以及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1、增量创新。这类创新指的是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非连续的小改进或小发明。

2、基本创新。基本创新是不连续事件,是企业和(或)大学以及政府实验室中深思熟虑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结果,它们通常包括一种联合的产品、工艺和组织创新。

3、技术体系变革。技术体系变革是对若干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同时导致全新部门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它们是根据增量创新和基本创新的一种结合,伴随着对整个厂商产生影响的机构创新和管理创新。

4、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包含多组基本创新和增量创新,而且可能包含若干新技术体系。它一般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4]技术经济范式意味着常规,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

(三)关键生产要素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特别强调“关键生产要素”在技术范式变革中的作用。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可以被看作是主要依赖一种或一组“关键生产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另一种或一组新的“关键生产要素”投入的转换。

“关键生产要素”是一个或一组具有降低相对成本和普遍有效性特征的特别投入。“关键生产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技术创新、社会创新和管理创新迅速增长体系的核心,起初这些创新也许表现为克服旧技术特定薄弱环节的一个手段,然而新“关键生产要素”马上获得自身的原动力,通过充分相互作用过程而连续出现创新,最终导致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技术随之变革,形成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成功的技术体系渐变为生产组织的一种新的“理想”类型,它结果成为体现新“经验”和使投资决策者徘徊很长时期之后自信心得已恢复的管理和设计上的“常识”。至此,技术经济范式也完成了由旧向新的变革。

“关键生产要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降低成本,具有明显的降低成本和相对成本的作用;二是供应迅速,具有很长时间的无限供应能力;三是广泛应用,在遍及经济系统的许多产品和工艺中使用。

(四)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规律

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新能源;环保节能

1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理念,1990年首次被英国建筑学院提出,1996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公布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其他欧美国家也先后发行了绿色建筑标准或规范,绿色建筑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发达国家,但在该领域已经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90年代,通过政府资助引进了国外绿色建筑成果,确定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思路。21世纪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多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例如清华大学的超低耗实验室,上海建筑科学院的生态办公楼等等,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正在从起步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2绿色建筑特征

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理念,强调保持生态平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筑建造。绿色建筑贯彻了国家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政策,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低能耗。

低能耗是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与传统建筑相比可节约70%的能耗,目前在德国已出现零能耗示范建筑。

(2)建筑风格独特。

传统商品住宅由于批量化和标准化要求,导致建筑风格形式单调,特别是城市高层住宅。绿色建筑更加注重自然气候和地理人文等因素,因地制宜,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3)结构布局合理。

传统建筑一般为密闭型建筑,空间封闭而不利于通风采光,容易引起健康问题。绿色建筑注重结合周边自然条件,选取最佳外形和朝向,内部进行有效连通,使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4)重视环境保护。

传统建筑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使用和拆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均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从建筑设计到建筑最终拆除的每个环节均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

3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3.1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利用的基本形式是光热转化,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供热和采暖,具体方式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地板采暖、太阳房等。其中太阳能地板采暖将太阳热能作为能源,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通过地板进行采暖,另外,由于太阳能具有间断性,需要电加热系统进行辅助。太阳能地板辐射采热适应于四合院和住宅别墅等中小型建筑。非采暖季节中,太阳能热水器可供应热水,与传统的电或燃油方式制热相比,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经济优势。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辐射采暖的建筑结构,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太阳房需要配置集热器、输送管道、储能设备和辅助设备等,可实现对太阳能的采集、转化和储存,以满足建筑需要。被动式太阳房不需要以上设备,仅通过合理布置建筑外部造型和内部结构,使建筑走向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使建筑具有很好的采暖效果。

3.2地热利用技术

地热的利用方式之一是地热供暖,通过换热方式将地热用于供暖和热水,由于方法简便和经济,备受重视。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系统,每小时能够从地下抽取7700吨热水,供热系统已经非常完善,可用于市民的日常使用。我国在北京、天津等地区已开始着手地热和地暖工程。地热的另一个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是地热发电,地热发电的主要流程是通过将地下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目前地热电站主要利用的地下热能是地下热水和天然蒸汽。

3.3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资源的大小取决于风能强度和每年可利用的风能时长,风能主要以风力发电利用为主,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对于处于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山区和人迹稀少的草原等地区,风能发电可很好的解决当地的生产生活用电。风能资源容易受地形和环境影响,我国沿海和西北部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适合风力发电的建设,但风力发电容易受风速不稳等因素影响,风力利用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3.4沼气利用技术

沼气是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通过生物发酵产生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可通过发酵分解为三种主要物质,一种是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第二种是消化液,主要包含氮、磷、钾等元素,属于优质农作物肥料,剩下的是消化污泥,主要包含了难以再分解的无机物,具有改善土壤功效的作用。总体说,沼气的产生具有很高的经济和实用价值。沼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很适合在我国农村推广。我国北方已有数百户在使用沼气系统,主要配套设备包括畜禽舍、厕所、沼气池和日光温室等,沼气系统将沼气与种养殖、居民生活进行有机组合,做到能源的多级和循环利用。在南方地区,很多居民以户为单位进行沼气系统建设,利用房屋附近的山地或庭院场地建设沼气池,将沼气池与厕所、畜禽舍相结合,形成能源的往复多层次再利用。另外,大中型废物处理厂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和利用工业有机废水和禽畜粪便,实现能源再利用和环保目的。我国沼气利用技术已逐渐成熟,在沼气发酵和工程技术方面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结论

新能源在建筑的应用可有效减低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发展方向,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融合自然环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必定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走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青睐。

参考文献:

[1]侯恩哲,佟昕.绿色建筑中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节能.2013,(4).

[2]杜毅威.新能源技术在民用建筑中应用的思考[J].建筑电气,2010,(9).

[3]靳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1,(10).

[4]赵倩.环保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2,(3).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E0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过度地开发利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人们迫切需要寻找新能源来取代这些能耗高、污染重的能源,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要想真正地实现低碳经济,就必须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以技术为核心,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低碳经济的概述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卫视气体排放,从而达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种经济发展形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高碳能源的消耗不断加剧,而高碳能源消耗的加剧不仅会引起温室效应,同时还会恶化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威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紧迫性。低碳经济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缓解温室效应的恶化,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技术的特征

2.1 低碳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技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低碳。新能源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低碳或者无碳的自然能源作为人类生产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谁能等,在使用这些能源的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非常少甚至是没有,有利于温室效应的控制,改善环境质量。

2.2 战略性

S着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而石油、煤炭等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越用越少,同时在石油、煤炭等资源消耗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在这样环境下,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在低碳经济要求下,新能源技术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具有显著的战略性特征,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新能源技术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新能源技术是一项科研成果,还需要进行实践来证明其效果,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新能源技术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3.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必然,在这种环境下,新能源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光伏发电技术、海洋能技术、地热能技术等,这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3.1 光伏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这种技术不仅安全、可靠,同时还无噪音、污染少,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另外,光伏发电技术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筑屋面的优势,如无电地区、地形复杂的地区等。

3.2 海洋能技术

海洋能技术就是开发利用海洋能的一种技术,而海洋能是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中国实海况海浪发电研制商产设备。技术人员可以对各种海浪发电机进行测试,并可将海浪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液流运送到岸上,出售给消费者。

3.3 地热能技术

地热能作为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源来自于地球内部的容颜,并以热力形式存在,地热能不仅属于一种可靠的再生能源,同时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能源。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地热能技术是针对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还有待于深入地研究,尤其是对开采点的准确勘测以及对地热蕴藏量的预测。

3.4 风能技术

所谓风能技术就是运用风能来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新能源技术。风能作为一种有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而产生的一种能量,风能量比较丰富,而且广泛分布,利用风能取代那些高碳能源,能有效地缓和温室效应。当前,风能的利用主要以发电为主,针对这种新能源技术,还需深入研究,推广风能应用范围。

4.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建议

4.1 加大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投入

在低碳经济环境系,加大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必然,但是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新能源技术还不够成熟,从而造成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家就必须加大新能源技术的投入,为新能源技术研究提供保障。一方面,国家要给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鼓励新能源企业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到新能源技术研究工作中去,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新能源技术研发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创新,提升新能源设备的研发技术,建立有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机制,根据我国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机制,从而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4.2 加强国际合作

新能源技术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就我国新能源技术而言,与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发展新能源技术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与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就新能源技术领域展开合作,从而不断促进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清洁能源,新能源技术也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产业。为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要加大创新,将新能源技术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产业链,使其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同时,要强化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不断提高我国新能源技术水平,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真正地实现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辉.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郝翔.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106-107.

[3]吴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技术经济范式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1-105.

[4]吴连日.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技术研究[J].中国市场,2016(25):222-223.

第4篇

近日,在“隆中对·创新与人才”活动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新能源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哪些方面的研究,对襄阳发展又将有哪些积极影响?近日记者带着问题进行了采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襄阳)新能源研究中心位于高新区,办公区及实验室占地1400平方米,主要从事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据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流体传动及发动机领域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心主任蔡茂林教授现为国家节能中心专家、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空学会机电分会总干事,在世界上首创气动动力(pneumaticpower)概念,解决了困扰气动界多年的能量评价标准问题,为查明气动系统内的能量损失提供了量化的标准,为气动节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

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日渐严峻,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化石能源对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束缚巨大。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零排放、无污染,可广泛运用于工业制造、交通运输、食品加工、休闲娱乐、医疗健康、应急能源等领域的各种动力装置,经过多年的研发试制,目前已形成了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一整套技术研究体系,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次产学研合作,中心将打造以气动发动机、磁能发动机、压缩空气储能新能源产业为特色,集高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高端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基地,围绕国家新能源及其他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开展气动力及磁动力新能源驱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研究,培养企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此外,中心将立足襄阳产业,发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逐步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及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科研机构。通过政产学研用结合形式,促进北航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襄阳市产业的科技含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增长极。北航(襄阳)新能源研究中心,拟在襄阳高新区探索全新的校地合作新模式,计划在襄阳落地两个中心(航空航天、适应高新产业发展的研究中心),逐步提升功能,把三个中心建成具备新能源综合研发功能的研究院,为进一步提升襄阳国家高新区科研能力、促进先进技术产业化作出贡献。 (作者:熊丹青 通讯员 李炜 责任编辑:刘莉)

(来源:襄阳日报)

第5篇

关键词农村新民居建设;新能源技术;推广建议

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及由植物茎叶、人畜粪污和工业有机污水等构成的生物质能的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2]。为促进农村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发展,为解决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出现的炊事用能、冬季取暖用能等能源短缺和居民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等问题,根据新能源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的特点及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具体情况,特提出关于在农村新民居建设中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建议。

1关于解决农村新民居炊事用能的建议

1.1使用生物质能源——沼气

以平房小院和独家小楼建设的新民居,可考虑在院内地下建设沼气池解决炊事用能问题。也可以以养殖大户为主,建设一个小型沼气工程,采用联户供沼气的方式。户用沼气池一般建设容积为10~20 m3,并配套建设沼气卫生厕所,总投资1万元左右。小型沼气工程一般容积50~200 m3,工程造价1.5万~6.0万元,可供气5~30户。据初步测算,其地下部分的工程造价为350元/m3左右。

建设3层以上居民楼形式的农村新民居,可考虑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并实行沼气管道进户的方案。该方案投资较大,可解决1 000户居民用气,需建设500 m3以上的大型沼气工程。加上送气管道、加压设备、炉具等,工程投资一般在500万元左右。

使用沼气解决农村用能问题,是一个较理想的方案[3]。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去做,即可解决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炊事用能问题,还可以改善环境卫生,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一举多得。但是,除户用沼气池外,小型及大中型沼气工程还要考虑沼气工程的原料——畜禽粪污的供应是否充足的问题。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沼气工程的防火防爆等安全管理问题。

1.2使用生物质能源——秸秆压块燃料

秸秆能源化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目前主要有3种。一是将玉米秸秆或其他植物茎叶粉碎后,用压块机压制成密度大于水的适用于家庭专用炉具燃烧的秸秆压块燃料。该燃料块的燃烧值相当于中等优质煤,市场价为450元/t左右,将是家庭用煤的主要替代品。二是将粉碎的秸秆送进专用的大型秸秆气化炉进行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由挥发性气体和一氧化碳组成的可燃性气体,用管道输送到家庭厨房,使用专用炉具进行炊事燃烧。三是用压块机压制成中空的长条燃料棒,经过炭化炉炭化后,制成木炭棒。主要用于饭店烧烤、火锅等的燃料,也可用于家庭炊事。但因造价较高,家庭使用较少。

在采用秸秆能源化技术解决农村新民居炊事用能方面,推广以下2种用能模式比较适宜。一是使用秸秆燃料块并配套使用专用炉具的模式。专用炉具的全称为直燃式秸秆半气化炉。这种新型炉具具有燃烧火旺、封火时间长、可柴煤两用,并且比普通节煤炉具还节煤50%。同时,这种炉具燃烧时烟尘很少,安装恰当时排烟可小于林格曼1级。这种炉具还配备有水暖装置,可带暖气设备给居室供暖,热效率比较高,供暖效果很好。因此,在一定居住条件下,采用秸秆压块燃料并配套新型炉具,将适合解决所有农村新民居的炊事用能问题。该模式安全性较高,不存在防爆问题。直燃式秸秆半气化炉具造价为每台1 500元左右;每个村需配套生产500~800 kg/h压块的小型秸秆压块机1台,减去国家农机补贴后,每台售价为4万元左右。大型秸秆压块机每台售价根据加工能力的大小,一般在10万~50万元。秸秆压块机工作时耗电较大;小型机最低在22 kW左右,大型机在50 kW以上。二是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管道供气入户的模式。对于建设有楼房的农村新民居小区,可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实行管道供气入户。该模式投资较大,解决1 000户居民的供气问题,包括气化站建设、供气管道及料场建设和配套专用炉具等,需工程投资500万元左右。

推广秸秆能源化技术解决农村新民居炊事用能问题,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案。但还需要考虑秸秆原料是否充足,农村电力供应是否满足,村级变压器容量是否足够大,能否满足秸秆压块机工作条件等问题。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除一次性投资较大外,还需年年对设备和供气管道进行检修和更换,防止秸秆气化产生的焦油堵塞管道,维修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适合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同时,还要做好产供气及防火防爆的安全管理工作。

2关于解决农村新民居冬季取暖用能问题的建议

2.1太阳能多能互补供暖

一是平房和独立小楼的取暖问题。采用太阳能多能互补供暖技术,可充分发挥多项技术集成的优势,达到多能互补的作用和冬季取暖不烧煤的节能减排效果。重点推广农村新民居太阳能多能互补采暖房的建设。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农村新民居的平房和2层小楼的供暖。按取暖面积计算,工程投资为300元/m2左右。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由太阳能真空玻璃管、蓄热水箱、地盘管和自动化温度控制器组成)、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墙热风供暖系统、秸秆半气化炊事、水暖多功能炉具供暖补偿系统、节能保暖墙体等四部分。二是楼房的供暖问题。太阳能多能互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将几项技术集合在一起。但将其分解成单项技术也可发挥较好的作用。为了解决楼房的取暖问题,可考虑采用将被动式太阳能集热墙热风供暖系统、秸秆半气化多功能水暖炉供暖、墙体保温及地盘管供热结合在一起,解决5层左右楼房的取暖问题,工程造价每户1万元左右[4-5]。

2.2秸秆半气化多功能水暖炉具供暖

一是独立供热模式。如没有特殊的要求,可采用直燃式秸秆半气化多功能水暖炉采暖、墙体保温与地盘管独立供热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各种建筑,不涉及外墙美观和房顶面积的考虑,而且工程投资每户5 000元左右。二是集中供热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建设锅炉房,使用秸秆压块专用供暖锅炉集中供热模式。该模式与常规供暖方式一样,工程投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该锅炉燃烧的是秸秆压块,需配套秸秆压块机或采购秸秆压块燃料。

2.3地热温泉供暖

地热温泉是取之不尽的热源,有条件的地方在建设农村新民居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地热温泉的热水作为新民居供暖的热源。据地质部门的探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采,充分利用地热能资源。

2.4水源热泵供暖供冷

水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海水、河水、湖水)的温度作为能量来源,向建筑提供制冷或者制热的技术。由于其节能效果好、没有污染,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地重视和发展。水源热泵供暖供冷技术,适用于有一定经济条件且电力充足的农村新民居建筑。适用于需集中供暖供冷的各类平房、楼房。工程投资按供暖面积算,约300元/m2。该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大,后期管理可实行全自动无人值守,设备用电比空调省电60%,供暖供冷可达到各家按需供应,是比较好的节能减排技术,也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3解决农村新民居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措施

农村新民居建设中,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一个难题。推广采用沼气净化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是将水压式沼气池、厌氧滤器、生物过滤沉淀、好氧处理等多级处理技术于一体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粪便污水、生活污水首先经过厌氧消化前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液化酸化气化降解反应,使有机物质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厌氧环境中杀灭病菌虫卵等好氧生物。再经过过滤沉淀[6]、好氧分解等后处理,使生活污水中干物质含量、COD浓度、BOD浓度降低到排放规定值以下,一般要求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最后排放。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江河水域中,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的运行,实行不需要外加动力的自流,管理方便。而且厌氧消化池2~3年出渣清理1次,平常每半年用污泥出料,在生物过滤沉淀池抽1次沉渣。用沼气净化池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投资少、资金分散、施工简单、见效快、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同时,改善了居住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美化了城镇。适用于无力集中修建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或城镇管网外的单位、办公楼、住宅小区、宾馆、学校和公共厕所等。采取分散处理的办法,实现整体排放达标无害化的效果。

4参考文献

[1] 孙振锋,贾海燕.农村新能源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9,28(1):68-70.

[2] 法忠勇.推进我国农村新能源推广应采取的措施[J].甘肃农业,2007(9):49-51.

[3] 刘代琪.大力发展沼气开发农村新能源[J].山西能源,1993(4):22.

[4] 李伟.关于新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7(9):107-108.

第6篇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情况

2007年7月,以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顾为东院长为首的团队,申报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能源领域“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编号:2007CB210300),这是我国 “973”计划能源领域第一个风电项目。

项目主要研究风电不并网、经过改造,使之应用于能够适应风电波动的高耗能产业。这是首席科学家顾为东1980年开始研究,并建立模型,1984年连续,历经30多年不懈研究完善,上升为国家“973”计划重点研究项目。

项目组经过7年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基础理论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风电应用于海水淡化、油田抽油、电解铝等生产过程运行规律,把握了内部机理以及新能源与高耗能产业之间的耦合关系,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如在江苏大丰建成非并网风电日产百吨和万吨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在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建成非并网风电抽油示范项目;风电电解铝方面,通过实验室小试和中试,模拟新疆达坂城风电炼出第一块铝锭,目前正在着手建设年产1000吨铝的风电电解铝示范工程,为年产40―60万吨/年风电铝一体化项目奠定基础;风电制氢方面,在江苏沿海成功以风电直接制氢,进行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汽车运行。

二、项目的战略意义

项目构建的非并网风电-高耗能产业集成系统,将风电与海水淡化、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相结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技术首创。如非并网风电应用于海水淡化,既能解决风电上网、脱网、弃风等难题,又能将绿色能源直接应用于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高耗能产业,可以减少网电所用燃煤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社会和环境效益,特别适用于孤岛等缺水、缺电地区,可有效解决海岛、沙漠等偏远地区的能源和淡水供应问题,可以说在全球能源及淡水资源双紧缺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随着非并网风电技术不断升华,项目组认为,风电能够适应高耗能产业波动,就能适应电网波动。提出对电网调峰的新思路,即建立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将大规模高耗能产业技术改造、转变功能,为我国大电网配套。

以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进行调峰,被国外称为智能发电系统。而我国受天然气缺乏、水源和选址困难制约,难以大规模发展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峰。项目组将大规模高耗能产业功能转变,使之具有为我国大电网调峰功能,电网刚性转为柔性,利用率由30%提高到5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协调的更好,这个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煤电厂发电量可以增加30%以上,高耗能产业经济效益增加2―4倍,不仅将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载能产业,还将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做到高效、低成本全部上网。项目通过产业化可以为国家形成2―4个万亿(元)级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项目的核心技术

大丰市日产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的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并应用了世界首台套大规模风电直接提供负载的非并网风电运行控制系统,即在没有任何网电支撑的情况下,由1台2.5兆瓦的永磁直驱风电发电机组向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稳定的电能。海水淡化装置由3套系统并联组成,可根据风电机组的供电情况逐套切入或切除。

四、未来展望

第7篇

现场考察稳走创富路

2013年6月19日早晨七点多,一个操着四川口音的小伙子在灵璧县科委宿舍门口打电话说:“董老师,我已到科委宿舍门口,你来接我”,不一会,年已六十多岁的董老师把他接到办公室,他看到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资质证书,荣誉证书及众多搞成功的学员赠送的锦旗,心里暗暗佩服:董老师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能源专家。他说:“董老师,我是四川攀枝花的,我叫许林,我已同你联系六年,但一直怕项目不真实,不敢接产,上次你答应我先到已接产成功的学员家去考察再接产”,董老师说:“对,只有这样,你才能放心接产”,董老师把已接产多年的山西太原学员老冯的电话告诉了许林,许林不辞辛苦到了老冯家一看,老冯和他儿子俩正在把加工好的一瓶瓶液体煤气往车上装,准备往用户饭店送货,老冯对许林说:“我是2008年在董老师那里学习技术的,这几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去年董老师给我的液体煤气新配方有重大突破,它以成本低,热值高,环保节能淘汰了传统的生物醇油技术,新配方每吨比老配方多获利1000多元,尤其全气化灶,不用风机火力极强,产品不堵嘴子、不喘气,燃烧比液化气还好,并节省燃料30%以上,老冯又带许林到正在已用他的产品多家农户和饭店,用户都说这产品节能环保。老冯说:“我现在每天可销售二吨多产品,日获利4000多元,”。许林亲眼看到这接产成功的事实,马上学习了液体煤气和气体液化气技术,回家一周后打来电话说:“我已顺利搞成功,液体煤气成本30元/瓶,我以70元/瓶售出,气体液化气成本50元/瓶,我以90元/瓶售出,都低于当地市场价格非常好销,用户都反应效果好环保节能,董老师我发了财一定去面谢你”。

诚信服务引领创业梦

吉林省汪清县彭先生已向董老师咨询能源项目六年,每一次都电话咨询项目真实性,但董老师总是说:“我说我的项目有多真实有多好,你可能说我讲假话,我们的项目已在全国30多家杂志、报纸报导12年了,你无论看到哪一家杂志、报纸,你可打电话到杂志社、报社咨询一下,这12年来,我单位技术怎么样,信誉怎么样,有无投诉我单位的,我敢承诺:如说有投诉我单位的可奖励你2万元”。细心的彭先生每年都向多家杂志社询问灵璧清大有无投诉的,杂志社同志都如实回答说:“多年来,到目前确实还没有投诉的,尤其《现代营销》、《创富指南》、《大众创业》等杂志说:“多年来不但没有投诉的,而且一直被广大读者评为“重合同、守信誉诚信企业”,彭先生听了心里很踏实,他下决心学习汽油、柴油技术,由于他本人是个残疾人,不能参加面授,董老师又以优惠价给他函授,在配制中又多次咨询董老师,不到半个月彭先生打电话说:“董老师在你的多次指导下,柴油的五个配方,我已搞成三个配方,汽油七个配方全部搞成,可配制0#、-10#、-20#柴油和90#、93#、97#汽油,颜色、味道、耗油量、动力和市场汽、柴油一样,我在汽车、摩托车、柴油机、挖掘机反复试验效果很好,每吨利润2500元左右,太感谢你了”。

记者总结:灵璧清大新能源项目已在我杂志多年报道,是最受读者关注的诚信企业,创造12年来无一例投诉的良好口碑,由能源专家专利发明人亲自传技,严格区域保护。凡在别处学习生物醇油燃料技术配方推广效果差效益低的,来我单位保重全能解决。如与所说不符赔偿您二万元的考察费。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部(科委宿舍院内)

第8篇

【关键词】:能源技术;现状;创新策略

1、导言

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推动能源智能生产技术创新,研究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智能化生产等技术。同时,加强能源智能传输技术创新,研究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等技术。促进能源智能消费技术创新,推动智慧能源管理与监管手段创新,加强能源互联网综合集成技术创新,研究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智能化调控、能源大数据集成和安全共享、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与管理以及需求侧响应等技术,形成较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引领世界能源技术创新。

2、能源技术创新现状

2.1能源创新技术还不完善,导致产生大量的污染与能耗

随着我国一直在强调新能源的低污染、低能耗,但是由于能源创新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存在大量的污染,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我们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多晶硅为例,生产多晶硅提炼所排放的三氯氢硅等有害物质要远远高于电能消耗的能源,一千瓦多晶硅光点需要10度公斤的晶硅,但是制造它需要6000度的电能,由此可见新能源产品的制造环节污染比较多。

2.2能源创新技术制度不完善,适应不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能源创新技术开发需要的资金比较多,而且能源创新技术开发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在能源创新技术的研发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在能源创新技术研发创造中的主导作用不够。能源创新技术创新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然而目前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我国能源创新技术的关键领域缺乏创新,过度依赖于国外技术;三是我国与世界合作的机制也不顺畅。

2.3能源技术具有不确定性

高风险的特征导致能源企业融资困难,因为能源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了银行对能源企业的前景评估,给能源企业的信贷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能源技术与能源企业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技术的不成熟、回报高、风险高、市场定位比较模糊、管理不成熟等方面。

3、能源技术创新策略分析

3.1建立层次结构先进合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依靠我国微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争取建立以传统能源为主、能源技术为必要补充的能源市场,增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于对这些清洁能源大力使用,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的环境进行改善,建立第二代生物质能源的应用。

3.2完善我国新能源创新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对能源技术的资金投入。由于能源技术研发周期比较长,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增强对能源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高职院校在能源技术创新、实践方面的作用,拓展能源技术的社会应用性;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源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需要构建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以此保证资金的稳定性,我国要在政府投入、银行信贷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作用,增强民间资金研发能源技术;三是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提高我国能源技术的创新能力;四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此指导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3.3明确能源技术项目创新原则

3.3.1合作原则

能源技术是一大重点工程,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差异性,能源技术合作管理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未来,各个国家之间能源技术日趋增多,重视项目管理模式革新是不可缺少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合作双方必须及时解决项目管理难题,共同构建更加持续、稳定、互利的项目管理模式。

3.3.2监督原则

能源技术的集中管理不够,技术合作项目进程和质量实施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对能源技术实行承办单位内部监察、第三方机构专业监督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相结合,确保项目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落实相关政策和规范,保证能源技术顺利实施。

3.3.3专业原则

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技术合作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对新能源技术质量和实施单位工作水平进行动态的科学、系统评估,以评估的结果作为实施单位资质、项目结算、资金拨付及新项目申报的主要依据。世界经济正朝着统一化方向转变,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互利互助战略模式,通过各类项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4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利用率

新能源企业相比于传统的能源企业的优势在于,新能源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因此完善新能源企业的理论体系,研发更先进的能源技术是如今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改革新能源的设备,使新能源设备现代化,并且改善新能源企业之中格格不入的部分。大力的招商引资,为我国的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能源的环保性能与实用性,减少市场与能源技术的隔阂,给银行贷款给新能源提供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完善新能源的产业政策,给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我国资源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5提升能源技术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要大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工程研发队伍,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是提升我国能源技术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生产能力水平;二是要加强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积极创新的积极性,我国要改善能源技术专利审查与授权程序,加大对能源技术产权的保护力度;三是加快能源技术成果转让,实现能源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加快我国能源技术领域产品的创新速度。

结论

总之,我国正处于科技改革阶段,经济产业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资源战略的可持续利用。新能源工程是国家重点投资与发展的项目,应从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产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实施调整,构建符合新能源产业需求的新方向。同时,做好能源技术的调控与管理工作,解决早期能源规划存在的战略性问题,共同提高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婷,郭丕斌.能源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展评述[J].科技和产业,2012,01:53-58+87.

第9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能源消费也随之增长。能源行业的一系列改革,使能源供应能力大幅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供应紧跟需求拉动,出现超高速增长,我国很快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如果我国的能源需求保持近几年平均8.9%的增速,则2020年我国能源消耗将达79亿吨标煤,占目前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即使能持续实现每五年GDP单耗下降20%,但继续保持9%的年经济增长,2020年我国能耗也将占目前世界能耗的三成。显然,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受到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因此,应当从现在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并在此新模式下,实现可持续的供需平衡,以支撑科学发展。

十提出,2020年我国GDP和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从人均GDP 5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阶段, 各个发达国家都走过,研究各个国家在这个历史阶段的能源消耗,人均能耗的增长率,增长最多的美国也仅为12%,日本基本上没增长,而我国即使完成了“十二五”能源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能源消耗量也将达到41亿吨标准煤,增长率高达26%。我国当前的这个发展阶段,能源消耗还要增长,我们也可以接受适当的增长,但是不能增长过快。

发展替代能源

2050年前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从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逐步转变成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的结构、“颜色”、质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050年后,我们将拥有中国特色的能源新体系,进入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阶段。在能源结构中,洁净能源将占一半以上,并呈继续增加势头,为下半个世纪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的20年,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过程中最困难的时期,其间,要花大力气形成节能提效机制、实现新型能源的突破、化石能源的洁净生产和利用、实现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今后几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是我国能源转型攻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期,也是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机遇期。“十二五”期间,经济转型应实现重大调整,能源消费增长结构将有显著变化,节能、提效、减排取得新的明显成效,逐步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转变。为支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对化石能源消费提出必要的总量控制目标,统筹发展的速度、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

未来几十年,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在煤炭方面,学界提出了一个科学产能的概念。煤炭的科学产能是指在持续发展的储量条件下,在环境和生态能够承受的条件下,生产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资源的最大限度高效采出的能力,也就是指在安全、高效、洁净、环境友好的条件下生产煤炭的能力。现在我国煤炭每年产能达30亿吨,只有不到一半符合科学产能的标准,因此我们不得不容忍一定的非科学产能。转型就是要提高科学产能的比例,降低非科学产能的比例,一部分通过技改和投入使其达到科学产能的标准,对于地质条件、技术等限制根本无法实现科学产能标准的,应逐步予以淘汰。

我国的第二大能源是石油。目前我国石油年产量是2亿吨,而消耗达到4.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6%。一定程度的对外进口是必须的,但是进口来的石油被浪费,那就太可惜了。如何减少浪费,非常关键。我们国内汽油浪费是非常严重的,仅仅交通拥堵这一问题导致每年我国浪费的汽油量就相当惊人。减少石油的浪费,应该研究如何改进提高车辆的效率,降低公里数的油耗,包括提倡轻型车,减少摩擦损失,提高运行效率。

我们国内企业还缺乏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这个概念,汽车企业还在推概念、看产量,甚至攀比豪华车阶段,美国和日本比我们富有,他们人均GDP是我们的10倍多,但是他们都在发展小排量车、轻型动力车。在车辆的材料、结构上进行深入研究。石油行业的转型升级,应该研究如何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天然气是洁净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现在在我国能源消耗的占比只有3%。天然气及现在炒得很热的页岩气、非常规天然气,这些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要不断提高。

未来我国能源使用主要依靠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通过这三类替代能源,可以逐渐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但是要看到,这三类替代能源不是有一个另外两个就不要了,而是三个共同协作来替代高碳能源。天然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也要全力突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也要一并发展。

技术突破是重点

传统能源主要涉及一个转型升级问题,而新能源则主要面对的是技术突破。

一种新能源要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不仅要突破技术,还要进行经济性的突破,要做到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划算,有竞争力。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世界各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谁都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理论和实验研究在世界主要国家走向成熟,而经济瓶颈则是普遍面临的问题。谁能率先突破,就能引领这个产业的未来,就能占领新能源这个战略制高点。

新能源过去一年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光伏的“双反”,这是逼着我们转型,必须面向国内市场。很多企业不能满产,因为产业两头在外,原材料成本太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实现新能源平价上网。新能源发展开始依靠补贴,但是必须走向市场化才有竞争力,这是一个技术进步的过程。现在风能发展快一些,但也存在并网困难等问题,这有赖于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来解决。

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国家应该重视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的基础研究,要给予企业支持, 鼓励政、产、学、研结合,立足于自主创新,重视国际合作。

除了可再生能源外,核能在中国也是不能放弃的。

核能的发展首先要保证安全。目前核电在我国电力供应总量中的比例大约是1%多一点,由于核能运行效率比太阳能和风能更高,预计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核能发展的技术路线很明确,但是需要重视全产业链的发展,比如金属铀原料、核燃料的循环,核电站的建立、核废料的处理等上下游行业。如果把超过10%叫做能源多元结构的开始,往后非化石能源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在能源中的占比逐步增加,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排放等环境问题才能够从根源上逐步解决。

中国能源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科学、绿色、低碳。科学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要把供需模式改变为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绿色指的是环保洁净,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低碳指的是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