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建设经济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第1篇

2011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指的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河南省正处于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其经济文化的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原经济区文化形象问题实际上主要是河南省的文化形象问题。

中原经济区的文化建设才算是刚刚起步,本文研究借鉴和分析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的文化建设过程的经验和先进理论,归纳出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形象建设的关键词,以期对中原经济区框架下河南文化发展的形象建设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以人为本型

建设文化强省,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重视现代河南人的行为和形象的塑造,使我们的文化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根据河南省内的人口现状,文化建设首要满足两类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注重城市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个城市里长期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对城市的认同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认同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如何留住人?如何让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尤其是“农转非”人口)拥有家园意识和归属感?这是河南省文化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注重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这一点,韩国的“新村运动”能够给予我们很多借鉴。它是以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为三大核心,以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和精神教育为三大法宝。我们要借鉴韩国的经验,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过程,绝不仅仅是填补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教育人、激励人、陶冶人,从而提升现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更新农民的文明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的参与中表现出更加美好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

二、独特鲜明型

文化是区域独特身份的标志。河南要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区域,必须依靠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如何在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上,保持中原文化独特的鲜明性,从而增强它对外的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与对内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中原经济区文化形象建设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普遍化。文化产业的形象建设要强调所在区域空间环境的独特性,也是在强调不同区域的不同个性,强调它们独有的文化脉搏。只有这样,该区域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

二是尽早确立区域的品牌定位。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独特的文化品牌价值与精确的区域定位是它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它能为该区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赢得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在国际上,不少城市的品牌定位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北方的威尼斯”之称,它的定位是“奇异之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那奇异的建筑风格、奇异的城市交通、奇异的红灯区、奇异的郁金香等等。

三、和谐生态型

文化发展的系统生态性指文化整体视域中,涵盖各部分既独立发展、均衡分布,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原经济区框架下的河南省文化生态性建设应当关注以下几点:一是传统中原农垦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协调发展。二是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平衡发展。三是各种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的协调性。四是文化产业结构的体系化和均衡化,在这个体系化中不能忘记教育产业和教育豫军的创立,发展“教育产业”,打造“教育豫军”是发展“他产业”体系的基础,是关键,是前提,是任何想发展为“文化强省”的必经之路。

四、活力创新型

世界文化史表明,一种文化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张扬自己的想象力,才能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创新文化形成的途径,除了政府扶持、专门机构管理、赋税调节等措施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强大的教育产业的发展作为创新文化发展的后盾。河南艺术舞台的繁荣景象已引起了全国文化界的瞩目,称之为“河南文化现象”。但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还是会碰到诸如“河南舞台上的花木兰怎么飞到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去啦”等问题。这就是文化创新能力出了问题,培育文化创新体制出了问题。我们要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更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建立起一种“活力创新型”文化体系。

五、学习开放型

学习与开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发展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不能像古董一样封闭在玻璃瓶中供人观赏,只有勇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振兴民族或本土文化。

在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吸收交流中发展自己。在河南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建设一个学习型开放型社会?如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中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如何不断提高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如何全面提高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素质?答案就摆在我们面前。

六、安静内涵型

热闹不等于繁荣,真正的文化建设并不限于文化建设中的可触、可视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式,他们仅属于内涵文化的外延产物,它应该致力于人们精神上的改造、素质上的提高、理想上的升华,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文明化与现代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要抓住文化的内涵,不能走进用形式型文化建设代替内涵型文化建设这一误区。

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它的特质并不是几个关键词就能描述得了的。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具备远见、魄力与毅力。随着文化建设的推进,文化产品是越来越多,问题也就相伴而生。文化产品一定要有积极引导作用,且不可粗制滥造、泛滥成灾。要让文化产品的媒体导向与文化产品的受众群体的职业精神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加快文化评估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这是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另外,河南省的现代化进程都较落后于他区。对于那些“后发”的现代化区域,不管是“进入”还是被强行“拖入”现代世界体系,其文化自觉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文化困境:就是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确认自身的国家或区域身份,它关系到“国家理想”或“区域理想”。很少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够避免这个问题的困扰,更少国家或地区能够从现代性世界观念体系中成功地拯救出自身的文化主体。这说明,我们要注意文化建设避免陷入一个误区――在“他文化”中构建起“文化强省”。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这是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中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 影响

近些年的城镇化建设却没有很好地把握住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平衡。公共文化建设不能有效地跟上经济建设的脚步,导致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内源性动力不足的情况,外部力量的带动发展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带动农村的现代化。但是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更好的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一、经济建设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相对独立性

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同样也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进步,但是一个地区的发展并不代表着其经济和文化都有着同样的发展。的确,我国近些年来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水平有着一定的提高,但是这样的物质经济现代化并不能掩盖农民精神生活的落后与贫乏。经济建设是与文化建设相关的,但并不是同步的,也不是亦步亦趋的二者的相对独立性是不可忽略的。在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后与经济社会的建设的发展、

农村文化产品的消费大部分是以文化事业相关的公共文化消费产品消费为主,而不是以文化产业相关的私人文化消费为主。尽管近些年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整体上还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因此农民根本无力去支持日常的私人文化产品的消费。经济基础的相对落后已经让农民群体失去了精神文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自我选择权。在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的有限性导致了大量的青壮年选择进城,造成了农村的大量留守儿童和老人,从而导致农村整体的空壳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农民对私人文化产品的选择比例,使农民群体内部文化层次结构失衡,农村精神文明的自我更新自我建设能力进一步被削弱。

公共文化产品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也具有公共产品本身的特点。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及公共文化产品有的一种正外部性,正因为这些特点,导致了消费者有着强烈的“搭便车”动机。如果个人的贡献份额与其表现出的偏好正相关,由于无法实现排他性,个人就会给出虚假的信号,“假装从某种集体消费活动中获得比实际情况更小的利益”。因此,纯粹个人主义的机制不会产生最优数量的公共物品供给,整个社会处于帕累托无效状态。最终为了纠正这样的市场失灵现象,公共文化产品的建设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这个责任。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中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并不能因为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而被带动。 国家对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应该是全面的,在公共文化的建设上更应该全面考虑和规划。市场经济的建设可以推进农民自身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的追求,而若要进一步完成对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还得依靠财政支持下的公共文化产品支持,只有具备了如此的内外条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步伐才能更稳、更快。

二、经济发展对公共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传统农村的具有高度的封闭性以及自给自足的特别,这导致其经济贸易发展阻力较大,而近些年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公共文化产品尽管是一种需要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但是这依旧需要农民有自发的消费需求,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产品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经济发展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经济环境的改善,这是农民消费观念改变的先决条件。而在公共选择上传统农民往往存在非理性需求, 选择偏好多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公共物品, 而对具有长期或隐形效益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文化等则需求不足。这样的现象正是因为其经济基础不足以支撑其选择,在选择之前已经扼杀了选择的可能性,剥夺了农民选择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主体意识的淡漠, 使得个人更倾向于采取随大流或被迫服从的消极方式, 不利于文化的主动参与和创造。若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在观念上作出引导和改善,更要从本质上赋予农民去前进和改变的勇气和原动力。

农民收入是农民进行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决定了其消费水平。农民是低收入人群,消费支出占据了微薄的家庭收入中的一个很大的比例,因此其这样一个群体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消费习惯,这逐步导致自身的一个消费观念落后,而公共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公共消费产品,如果其本身不具备一种相应的内在需求就无法真正体现公共文化产品的价值。经济建设对于农民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农民的消费意识的现代化,只有在满足了农民物质需求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去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在另一个方面,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并且政府没承担或者参与一件事件,人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和惰性,这会失去整个社会创造发展的原动力,使城镇化建设处于一种事倍功半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力度,将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过渡成为市场经济的自下而上的传导扩散作用。

三、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经济建设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关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的文化由社会经济发展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文化经济的出现是文化和经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以经济为依托的新文化形态。而具体到农村这个视角,公共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在广大农民进行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已经初具成效,可以说在公共文化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环境下,经济建设是处于一个瓶颈阶段。若想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全面的现代化发展,要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引导,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满足农村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用经济推动文化的发展,为广大的农村地区提供精神文化产品,解决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持续地推动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农村进行公共文化的供给可以建设社会与农民的心灵桥梁,提升人们自身素质,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净化社会风气进而营造出融洽和谐、法制平等、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在这样安定和谐的环境下,经济建设才能够更为有效和有力的发展。而反过来经济建设也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基础以及前提,只有在经济建设让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后,人们才会进一步去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李少惠, 王晓艳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_基于加强政府供给角度 葛继红

第3篇

关键词:村级文化;队伍;阵地保障;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28-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地位、作用、方向都作了新阐述,提上了新高度。

然而,毋容讳言,苏北农村文化建设虽然不断有新发展,取得新成就,但是,与党的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担当的历史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日益提高的新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村级文化建设,可以说,面临着亟待破解的困境和难题,有待于认真研究与解决。

1村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困境

文化重在建设,没有建设,文化工作就是一句空话,有建设才有依托,才有保障,才有发展,而村级文化最薄弱的方面就是以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四不”。

1.1 阵地不进村

文化阵地建设是村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一度时期以来,文化建设出现“上头热、下头冷”,“上头重、下头轻”的现象。国家、省、市、县级文化阵地建设日新月异,既气派又现代,但村一级文化阵地建设却几乎没有多大改观。大多数村,场、馆、站、院、室几乎一无所有。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大队还都有“扫盲班”、“青年文化室”、“民兵活动室”,现在全都不复存在。农民反映:“学生有学堂,耶稣有教堂,农民有家当饭堂,文化生活真凄凉”。看电影是“两棵树上系块布”,唱小戏是“操场扫扫当舞台”,遇上阴雨雪天,只能在家看电视。

1.2 队伍不通村

村级文化建设、阵地建设是依托,队伍建设是根本。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农村文化工作,村级都是重点。因为,村是最基层的组织,是人民群众生活的海洋,它直接面对的就是群众。文化的本源是群众,文化工作要满足和服务的对象也是群众。村级文化工作是最需要有人重视、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而恰恰是事与愿违,专业文化队伍在乡一级就掉了线、断了头,村级成了无人问津的“盲区”。县一级无论是文化管理还是文化专业队伍都还比较健全,乡镇一级广电文化服务中心也有一两个专业干部,可是到了村,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了无一人。人人都说文化工作重要,但是实践中,村一级大多数精力人力都投入到了计划生育和经济工作上,按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文化工作在村一级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不要的“真空”地带。

1.3 保障不到村

投入是建设最有力的保障。文化工作是要花钱的,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撑,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对于村级文化工作来说,保障乏力甚至无保障。即以泗阳为例,全县共有252个行政村,大部分村级经济薄弱,“僧多粥少”,顾及到文化工作的微乎其微。各级财政对村级文化建设也几乎没有专项预算,因此,搞好村级文化建设困难重重。

1.4 内容形式不贴村

内容健康、形式高雅、活动经常,是村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农村群众文化应当是广大群众火热的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升华与反映。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来自群众又讴歌群众、服务群众。但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制约了村级文化工作的发展,其他一些形形的文化便趁虚而入,充斥农村文化阵地。而广大群众“饥不择食”,求乐心切,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或参与其传播之中。如全县专为丧事吹喇叭的“军乐团”就有20多个,从业人员300余人,这些团队整天忙碌,有时供不应求还一个团队临时分成多个团队,吹一家喇叭就搞一场演出,内容鱼龙混杂、低级庸俗、封建迷信甚至还有违反现行政策的。即便如此,围观的也蚁拥蜂攒,每场都有几百上千人。泗阳县有百万人口,年死亡约6000人,仅这6000场丧事演出,以每场200观众计,就有120万人次观看。还有一些算命打卦、巫婆神汉、跳财神、看风水、打门头词等等,这些文化形式和内容,影响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村级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意。怎样解决村级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群众需求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解决村级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群众需求问题的策略

2.1认识要到位

要正确认识村级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没有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文化工作不仅不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耗油灯”,而是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正确认识精品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普及的关系,把精品文化建设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与群众文化普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提高抓好文化均衡发展的自觉性。

2.2 体制要改革

改变文化工作“专业抓,抓专业”的管理体制。目前,文化工作管理是专门、专业、专一的体制,即省文化部门抓市文化部门、市文化部门抓县文化部门、县文化部门抓乡镇文化部门,而到了乡镇文化部门就无人可抓,形成“短路|”、“断线”。要改变这种状况,县、乡两级文化部门在抓好专业文化队伍建设的同时,应着重注意发现、培养业余群众文化工作的“热心人”、“小能人”,通过发现、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水平,利用他们的积极性,普及、示范、组织、管理农村的群众文化,让这些“文化群众”去管理“群众文化”,解决专业文化管理队伍人员不足、精力不够的问题。如泗阳城乡一直活跃着一支业余群众文化热心人,除了吹喇叭的军乐团外,还有业余创作、戏曲演出、踩高跷、玩旱船、跑驴、剪纸、桃雕、书法、美术、杂技等各类人才约三千人。其中有向庄圩乡退休干部周成学那样,30年如一日,自费订几十种报刊办家庭阅览室;有张家圩乡黄恒丰连续15年自费办小村春晚,央视《东方之子》作了专题报道,2011年,所在村被联合国相关组织授予世界群众文化示范村,文化部门应加强对这些群众骨干的组织培养,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3 机制要灵活

特别是改善投入机制,增强激励机制。县乡两级应设立村级文化基金,实行以奖代补,对一些业余人员创作的作品,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内容、节目由县乡文化部门帮助审核指导后在群众中间传播,成绩突出的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鼓励县乡两级专业文化艺术人才做好对面上和基层的文化的指导、普及工作,把指导一个单位、排练一个节目、创作一个剧本、获得一个奖项作为考核专业人员的重要依据。

第4篇

关键词: 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建设 途径

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的,它的特点是经济基础差,财政支付能力不强,人民群众生活不富裕,社会消费水平比较低。由于经济落后,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如何搞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推进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促进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思路

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落后。不重视文化建设,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普遍现象。“经济不抓要穷人,教育不抓要误人,卫生不抓要死人,文化不抓不烦人”。因为有这种思想认识,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不太重视文化建设,将其摆到一切工作的次要位置。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这些地区文化建设上不去,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从而影响和阻碍到经济的发展。

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志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文化建设摆上了重要的位置。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没有文化的发展就很难有经济的繁荣。只求发达的经济而放弃先进的文化,最终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加强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1.先进的文化助推经济的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首先,具有主旋律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先进文化整合与调节各种社会力量与社会矛盾,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用先进的文化,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要求、不同社会心理的人群连结和整合起来,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社会协调力。其次,先进的文化设施,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开发建设,从而可以加快这一地域经济发展的步伐。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是吸引战略投资者投资地方经济的重要条件。再次,优秀的文化资源可以增添一个地区的文化韵味,给文化旅游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直接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淮安的美食、运河文化节,金湖的荷文化节,涟水的缘文化节这些文化资源,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最后,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能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日本、韩国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建设的进程。

2.强盛的经济使文化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巨大的精神财富变为巨大的物质财富。而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力的增强,又支撑着文化建设,为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更好的文化艺术活动展现在人民大众面前,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就好比飞机的两翼,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纵观世界历史几千年,凡是经济繁荣之地,必是文化繁盛之地。因此,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使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二、采取多渠道集资,探索加快文化建设发展步伐的新路子

财政收入低、支付能力弱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力的增强,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要借助于文化经济政策,多渠道聚财,多条腿走路,寻求发展文化事业的新路子,不断提升文化工作的新水平。

1.政府投资建文化。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没有文化设施,就失去了开展文化活动的外部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设施严重缺乏,基础条件较差,极大地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政府要主动担负起这一重任,把文化建设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按照财政的增长比例,提高对文化事业投入的标准,安排专项基金支持文化建设,做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有保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经费有安排,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

2.争取资金扶文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单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文化经济政策,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发展文化事业。文化部门要科学制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以文化项目争取文化扶贫资金,逐步解决文化基础设施不到位的现象。

3.企业捐赠兴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越是上规模的大企业,越需要文化的投入。以文化的元素打造产品品牌,以文化的知识提高职工素质,以文化的创新提升企业形象,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企业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需要企业的支持。政府要从税收等方面加强对大中型企业的引导,让企业主动采取捐助的方法帮助文化单位解决文化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或与文化部门联姻,采取合办文化项目的方法,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多种措施,逐步建立以企业助文化、以文化助企业,文企互动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以此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工作的开展。

4.发展产业强文化。文化展业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元素,而且是文化部门实现由被动“输血”向主动“造血”转变的重要途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文化建设,就要在文化产业上下功夫,以文化产业的崛起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鼓励社会投资发展文化产业,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框架。要做大做强重点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国有、民营、外资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有序竞争、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地域优势,打造地区文化特色、文化品牌,这样可以花小投入,获取大收益。很多地方就是利用一方文化品牌,致富一方经济。江苏盱眙是一个经济不太富裕、地处偏僻的山区,他们发挥盱眙文化的优势,打出盱眙龙虾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大力繁荣文化市场,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就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降低门槛,放宽民营企业办文化的政策,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以强劲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兴盛。

三、借助地域文化优势,寻求开展适合于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新方法

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阵地缺失,文化生活缺乏,特别是农村文化比较薄弱,不少农民白天劳动,晚上打麻将、扑克牌,使一些农村赌博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猖獗。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工作的重心必须向基层、向农村倾斜,出实招、创特色,用优秀的文化产品占领基层文化阵地,让先进的文化惠及千家万户。

1.专业文化抓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艺术人才比较稀缺,文艺团队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培养艺术人才,提高专业水平,建立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文化活动的专业艺术团队是当务之急。可采取培养艺术人才与引进艺术人才相结合的办法,提升专业文化艺术人员创作、演艺水平和专业文艺团队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应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回报社会。实施新品战略,鼓励艺术团队到基层、到农村,在演出中打磨,在演出中锻炼,在演出中提高,使之成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2.城市文化创品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要利用地域优势,挖掘文化潜力,打出地方文化品牌。城市无论大小,都有自身的个性,如何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关键。如淮安市、涟水县、楚州区等,城市规模虽小,经济虽不发达,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历史悠久的运河文化、盐河文化、太湖文化,借助这些文化优势,使城市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3.农村文化强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能因经济贫穷而冷落农村文化。农村需要文化,文化更离不开农村。农村文化活动因能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需要而受到农民的欢迎。目前,农村文化条件普遍较差,缺文艺骨干、缺文化活动阵地已成为影响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最大障碍。要使农村文化工作上水平,必须在强化农村文化基础工程上做文章。加强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农民文艺爱好者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让他们活跃在农村、活跃在农民之中。积极推广“大篷车”和“移动舞台”工程,把文化舞台前移到农村田头,使农民就近享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落实农村文化建设“四基工程”: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坚持政府为主导、乡镇为依托、农村为重点、农户为对象,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农民的文化生活火起来。

4.城乡联动创特色。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文化活动要坚持打好城乡文化互动牌,让有限的文化资源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城市经济比较雄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专业文艺团队相对健全,要实施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文艺表演团队多下乡、常下乡,把优秀的文化产品送到农村、送给农民,使城市文化不断向农村辐射。农村文化创作于田头,活跃于民间,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要通过群众文艺展演、调研、比赛等方式带动农村文化多进城,常进城,推进农村文化不断向城市渗透。建立城市与农村文化艺术人才互动机制,定期举办艺术讲座、文艺创作座谈会,让专业与业余、国办与民间、城市与农村的艺术团和文化工作者多沟通、常交流,互相勉励,互相补短,不断提高文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丰富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

四、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构建资源共享,设施统筹的文化运行新机制

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资源相对匮乏。要把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好、利用好,必须改革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树立大文化的观念,建立新型的、有利于提高文化资源效率的管理运行机制。

1.推行人才共调方略。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人才难留、人才外流的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艺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成本和时间。地方需要采取特殊的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要重视培养专业和业余文化艺术人才,使他们成为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做到艺术专业后继有人。要大力发展民间文化队伍,积极发挥各类民间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和业余文艺骨干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要探索和建立文化艺术人才互相调剂、共同使用的用人机制,对现有艺术人才建立档案,实行跨团体、跨行业、跨区域调剂,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与利用。

2.建立设施共用机制。文化设施是文化活动的重要依托。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文化活动场所相对偏少,这给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带来不便。但可供群众文化活动的公共场所不少,如体育馆、大剧院、学校礼堂等,还有公共广场、主题公园。这些场所大部分闲置,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要确立大文化观念,把闲置的文化资源组织起来,由政府牵头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中心,统筹安排,共管共用,让群众有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有更多的休闲、锻炼的去处,使公共文化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民营企业;企业管理;员工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放缓增长速度、优化调整结构的“新常态”,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问题,基于强化企业管理和员工教育的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变得十分重要。为发挥民营企业文化更好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的作用,现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作以下探索。

1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全体职工共同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受种种原因影响,民营企业往往忽视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意义,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1.1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极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层面、制度层面和核心层面等三方面,其中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一方面,产品层面的竞争、制度层面的竞争最终都可能通过企业文化层面的竞争来展现;另一方面,核心层面的竞争主要是通过包括先进的企业理念、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观、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精神等核心内容在内的企业文化层面的竞争。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其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明确和及时调整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战略目标并确保其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竞争力。

1.2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持续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员工不断强化其本人和所在团队对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一方面,企业员工通过认同和遵守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其个人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合,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其自愿将个人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利用员工的默契和凝聚力来提高工作的协调性,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工作效益。

1.3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能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全体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事实证明,企业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提供,正是来自深厚企业文化的现实反馈。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品牌价值是一组正相关的关系。

2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常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是绝大多数起家于夫妻档、父子兵、兄弟班、亲友才等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的家庭作坊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重要事情,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源于企业成长环境的“认知误区”

民营企业大多成长于市场经济初期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致使其自身机制受外部影响较大,发育不良,思想偏颇。民营企业家大多凭借市场经济下外在机会和个人能力,更多依赖于个人经验和毅力才得以成功,因此他们“钟情”于将经验教训当作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他们往往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无关痛痒,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意义和积极作用总是认识不够深刻,企业文化培育意识淡薄,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他们有的认为,企业应重视企业制度建设和产品质量提升,而不是培育企业文化。有的在建设过程中不愿挖掘和打造本企业的特色文化价值,甚至只是一味照搬抄袭所谓成功企业的现成做法,遵循“求真务实、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等务虚文化大众化思维。有的则片面认为国外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优越性有效性,过于强调制约管理而疏忽人的管理,特别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管理。事实上,很多全球著名企业正是注重管理方式、管理体系、管理技能、管理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员工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人文思想、心理需求、人生价值等精神层面方面的发展,让所有员工将自身发展真正融入企业发展,以人文的方式表达自我价值的追求和人生意义的实现,从而提高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2.2源于企业家自身素质的“建设误区”

我国民营企业家大多是俗话所说的“土豪”阶层,表现出职业化水平偏低、个人综合素养不高等“乡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功利主义思想的驱导,有些民营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承担,他们不是通过提高待遇或提升企业文化以激励员工,而是刻意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捆绑”,从而使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对立起来,甚至不顾企业诚信和企业社会声誉,在市场行为中生产偷工减料、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违规践踏商业伦理,直接削弱了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度。有的企业在阶段性“成功”之后,要么习惯于“经验主义”不思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凝练,要么以“家长制”代替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以“家族观念、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的企业氛围对企业员工进行“压迫性”、“利益导向”等文化灌输,致使企业员工创新力、创造力受限,安全感、成就感和归属感缺失。上述背景之下形成的企业文化,表面上虽有建设甚至“颇有建树”,事实上只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造成企业文化建设迷失方向,其结果自然是企业文化建设乏力,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甚至造成政令不通、士气不足、效率不高、人心不强等问题,更谈不上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3.1提升企业家个人素质,引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民营企业家个人素质的高低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他们通过提升个人素质,可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成效,能够引领民营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方向。因此他们应发挥其个人素质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培育的决定性作用。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让民营企业家参加MBA、EMBA等高端培训,掌握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第二,培养民营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管理才能,使其具备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创新能力、风险意识、担当精神、责任意识等;第三,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把企业做成体现人生价值的大事业,把利益追求转变为社会责任和职业精神。

3.2积累企业文化底蕴,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企业家在自觉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必须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充分挖掘企业文化资源,积累企业文化底蕴。要重点挖掘和整理出能够反映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企业开拓精神、企业家个性化品质等方面的企业文化基因,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从企业制度、工作流程、沟通渠道、绩效评价等方面构建适应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倡导开放、民主、和谐、先进等企业核心价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原则,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关心员工个人成长,尊重员工个人选择,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使其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因为只有尊重员工并使其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得以调动,敬业心和归属感才能得以彰显,企业文化才能深入人心,企业发展才有真正的核心内驱力。

3.3建构企业创新文化,体现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特色

民营企业创新文化是指民营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总和,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量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帮助民营企业实现更高目标。培育民营企业创新文化,要坚持思想多元和公开交流、鼓励创造技能和知识、营造激励员工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信息的分享和管理、培育员工风险意识和挑战精神、允许犯错和容忍失败、倡导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高度重视执行力,此外必须要制定创新激励机制,要鼓励创新和奖励创新,确保成功提出创意的员工能够得到承认和奖赏。民营企业在营造创新氛围和制定创新激励政策方面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将创新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融为一体,因此在建构本企业的创新文化过程中也易于形成体现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特色。

3.4打造企业立体文化,发挥民营企业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围绕民营企业的经营系统来进行多维架构,即可以分别建立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企业文化,如组织文化、制度文化、教育文化、管理文化、激励文化等。如果将这些不同维度的文化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部位各层面,可以提高企业战略实施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合作,保障企业组织有序、决策民主、管理高效、调控及时、奖惩分明,以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现。当然,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必须体现企业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保证企业内外文化相得益彰,共同丰富和培育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

如何发挥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作用呢?一方面,民营企业对内要加强企业党建群团工作,发挥党员团员和工会成员等“有身份”的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先锋模范引领作用,让本企业发展愿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创新意识、企业开拓精神等文化内涵与国家文化建设要求特别是关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统一起来,带领全体企业员工对本企业核心价值观有统一完整和科学的认识,使其自愿参加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自动提升文化内驱力,自觉提高个人创造力和奉献意识,自觉形成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强大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对外要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和企业品牌形象。可以通过有效的企业形象宣传,打造企业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对于本企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赖度,激励员工自觉敬业爱岗,主动创新创造,自愿为企业发展恪尽职守。因此,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必须是内外合一、内外互补的企业文化,必须是能够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精神驱动力的企业文化。

总之,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变化新形势,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遵循企业文化建设规律,从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出发,从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出发,既体现民营企业的战略发展的个性化要求,又体现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总体性要求,尤其要体现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濯,聂耀东,王希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2]张松岳,俞松坤.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瓶颈与推进对策[J].经济师,2015,(6).

[3]张喆.论民营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3).

[4]高长正.浅析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策略[A].上海市烟草专卖局获奖论文集[C].2016.

第6篇

摘 要 新经济环境下,文化力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然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新经济 企业文化 困境 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生物技术的进步,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新经济的含义是“指以知识主体为资本主要形态,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经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文化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但是,当前的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此进行探讨,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壮大。

一、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文化更重视团队协调与合作

在新经济环境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技术分工更加细化,生产环节更加繁琐,因此,员工要想体现自我价值,必须学会与团队的合作。企业也深刻认识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一个重要措施,是重视培养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缺少了团队合作精神,员工自我价值难以实现,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形象的培育

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具备良好形象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反之,缺乏良好企业形象将不会有长远发展。当前,很多企业已经将企业形象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石,逐渐改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和外部投资,并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培养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认同能力与收益的相统一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能力是有区别的,工作能力与岗位的不同,其经济收益也不相同。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根据员工能力确定经济收入,并强调差别收益的合理性。在企业中有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所获得的收益属于资本收益,而有的员工则是按劳取得报酬,属于劳动收益。员工之间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所取得的收益具有较大差别,这也是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健康发展相适应的。

(四)企业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视,并大力倡导低碳生活,进入绿色时代。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化建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减少废物的排放,注重保护企业周边的生态环境。企业文化只有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制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第一,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首先表现在认为企业文化不能带来经济效益,搞企业文化建设既浪费资金又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增加员工向心力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管理价值和作用,很多企业对这一点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过分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来的积极效果,认为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说明,往往只是搞一些口号、标语宣传,认为就是文化建设了。应当说不少企业在口号宣传、组织员工活动方面花费了不少力气,但这些只是形式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做好最本质的东西,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经营理念等都还欠缺。一些企业仅仅是将传统的做法改头换面,就充当企业文化了,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诚信。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不择手段,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欺骗顾客。企业文化建设中严重缺乏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信息化的削弱。当前,很多企业的生产、办公都实现了高度信息化,各个员工之间往往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在这种新经济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无法形成对企业价值理念的深刻认识。很多企业文化只是体现在网络文字中,因此,员工很难形成对企业正确的认识,与企业价值观背道而驰,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削弱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文化环境。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较大的人治现象,而新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不完善必然给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很多问题,如投机行为、诚信缺失等,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

三、新经济环境下构建企业文化的策略

(一)企业经营者更新理念,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作用

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企业发展潮流,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的增强企业的文化底蕴,才能促使企业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要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使企业文化发展顺应时展潮流,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综合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在企业中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文化学习氛围

为了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要努力为企业员工创造学习的条件,提供员工学习知识的一个平台,如可以为员工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便利性,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随时对知识进行更新,鼓励员工积极的学习知识,促进专业知识、各种技能的不断更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员工具有竞争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对于积极为企业文化的发展积极贡献的员工实施奖励,从而激发企业员工学习文化的热情。

(三)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行为约束机制

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行为约束机制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企业的员工行为的规范有利于统一企业员工的行动,促进员工责任感和团结意识的形成。对员工不良行为的纠正,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使外在的行为规范变为员工内在行动的需求,避免各种不良行为的再次产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四)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应明确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发展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使企业管理更加的高效。企业应坚持文化发展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选择企业管理模式时要考虑到文化的多样性,企业员工不同的文化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参与到管理模式的设置中,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员工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选择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文化学习氛围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发展,是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营造文化学习的氛围,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一个外部强有力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创新,要鼓励人们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术,不断的进行创新,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这种学习氛围,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同时也应当看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市场经济文化环境,健全法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增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耀君.西方管理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沈翠珍.中小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陈祝平.新经济、传统经济与企业文化管理.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特色文化 作用 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只要去过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就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结合青岛市文化建设实际,就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及途径略作浅述。

一、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

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对城市的经济、文明、环境、人文乃至人的习惯、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存亡。

(一)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凝聚力的城市特色文化在激发人的本质力量、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上具有独特作用。一方面,城市特色文化使市民获得自身发展和为城市发展去贡献的动力,有利于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实现理想目标的行为能力、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城市特色文化内在包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这种力量引导、激发和感召着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如青岛市各界名星众多的名人现象,以“微尘”为代表的文明品牌现象,以许振超为代表的劳模现象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撑。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同生共进的,文化既为经济所制约,又是经济建设的充分保障。一方面,特色文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特色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以旅游为主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员、资金等的涌入。另一方面,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被誉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它的发展能有力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的发展环境外在表现为城市形象,内在表现为城市文明的程度。城市形象是人类对于城市形体以城市的居民素质、民俗习惯、文化气息、服务态度等的感受所形成的城市总体印象,是城市特色文化在景观上的反映。城市形象的每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志城市发展水平的城市特色文化内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创新的快速化、社会信息化、管理科学化、政治上民主化和法制化等已成为描述现代城市文化程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很明显,这些城市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力量。

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建设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人文精神培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青岛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山、海、城”文化名城,成为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就是因为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伟大的灵魂萦绕着这座城市,大批勤劳勇敢的青岛人民用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建设着这座城市,这就是岛城的财富和灵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需要以岛城特色文化为依托,进一步挖掘、培育和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优秀成果的精髓集纳,是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城市特色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市民的斗志,激发市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动力与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好风尚,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标准,自觉追求,这是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任务。

(二)研究历史传统,挖掘文化底蕴,发展历史特色文化。每一处文物都有一段不可再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淀,每一个名人都有其历史足迹和文化底蕴。青岛有很多历史名人、文物古迹可以挖掘、培育、开发和研究。一是历史文物,从胶澳总督府到天柱山摩崖石刻,有4处国家级文物;从田横五百义士墓到琅琊台、康有为墓、关建筑群等有21处省级文物;还有一大批市级文物。二是历史名人,从古至今,国外国内一大批本地或旅居青岛的各界名士,如闻一多、康有为、老舍、梁秋实等等。这些都是增添岛城魅力的源泉。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结合城市的人文风情特征,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统筹考虑,培育和打造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和城市精神。

(三)改善文化环境,提升城市特色文化品位。城市文化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特色文化建设要从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搞好软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艺术馆、影剧院、科技馆、体育馆、会展中心乃至环境绿化雕塑等,都要体现城市特色文化风韵。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倡导先进的文化观念,鼓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发展环境;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活力,提高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培育市民文化意识,正确把握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升市民文化意识,尤其是党政机关决策者的文化意识,是加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市民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意识的教育、开放意识和变革精神的教育、社会公德及科学精神教育。同时要引导市民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积极挖掘特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不断学习、借鉴、吸纳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使城市更具特色性、开放性和世界性。

第8篇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文化建设 思考

“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处于这样一种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水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乡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就搞好了。因此,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经济指标,客观上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工作。

2、资金投入不多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总体收入大幅度增涨,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生产经营性投资倾向日趋严重,财力吃紧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有所减少。而乡村及农户在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的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从而形成了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上的部分“真空”,造成了活动场所少、宣传阵地少、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3、管理引导不力

少数地方农村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文化设施建设,忽略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封建迷信、宗族势力重新抬头。建庙造神、求仙问卜、算命看相、大修坟墓等活动已经公开化。在一些地方,群众对建学校办教育舍不得投入,而建庙宇修坟墓花几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却不是奇事。

4、文化活动不活

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从内容到形式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吸引力,宣传教育仍停留在“我讲你听”的简单的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上,使农民感到厌烦乏味。尽管很多农村生活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改观,然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却让人有着今不如昔的感觉。

5、人员编制不够

目前,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文化站,配备了专职文化管理人员。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化管理人员,一旦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他们解决了城镇户口、转正式工作问题,就向县城、市区调离或就地改行,而新配备的人员大多对业务不熟,素质不高,待遇低又不够安心,工作没有积极性,再加上近年来转正机会逐年减少,愿意从事农村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少。文化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文化管理职能的行使。

6、形式主义严重,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相对完善,包括建立乡文化室、村文化站、乡村图书馆等,但事实上这些单位能否有效运作,能否起到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些都是未知的,而真实的情况确是有其名、无其实,各种文化设施形同虚设,文化资源不过是几本书、几张桌子而已,起不到文化建设的作用。造成了大量文化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各级财政的负担,基层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应对以上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首先要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其次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最后是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之成为不仅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而且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农民获取信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党员教育的平台,同时要注重普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1)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教育。要通过灵活有效的方法把党的主张、思想、方针政策、声音传播到农民群众中去,并被他们所接受,让他们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能得到最大的实惠和最好的发展,脱离党的领导则会受到损害;要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成为农民群众最大的福祉,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以此来坚实党执政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来巩固党执政最广泛的农村阵地。

(2)在社会伦理建设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新时代的“和”应当是和谐社会之“和”,这个“和”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追求的“和”更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和”,执政党要求的社会稳定之“和”,还有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之“和”,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之“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之“和”。“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标准和内涵,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技日益发达、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对“美”的追求更是丰富多彩、不断变化和进步的。人们既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也需要享受外来文化之“美”和新时代创造出来的更多的崭新的“美”。

(3)人文精神建设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人文精神要涵盖人类文化已到达的最好的精神境界,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以先进的文化引导农民塑造出健康和优良的品格,从对人的社会化起决定作用的社会文化方面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建设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算真正起到了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了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由于农村社会化受农村经济、文化环境的决定性影响,构建新时期既能体现农民价值观追求、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2、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文化的方式与方法、载体与场所、产品与内容、组织与实现等各个方面。精神文化等一切非物态文化必须通过物质文化来实现。随着历史的进步,虽然大部分农村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广大农村也已步入了崭新的时代。建设这个时代的农村文化,既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新科学和高科技建设农村文化,又要不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传统,有针对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和设施列入小城镇、文明村寨建设的总体规划,改变农村文化站、广电站“四无”(无房子、无设施、无图书、无活动)的落后状况。要下大力气抓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需求,使之成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主阵地,并以此为载体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2)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

(3)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既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氛围,使全民族养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风尚,又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式,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的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日俱进,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是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在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要坚持正确引导教育,同时要注重推进符合人类进步规律、促进农村社会进化的社会改革。制度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管理机构。市、县和乡镇要有固定的文化管理站和文化稽查队等职能机构,配备精干力量。

(2)完善法律规章。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促进探索有效形式,对地方风俗习惯、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确立科学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方式。

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建设;民营企业;企业管理;员工教育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6-02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6.1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放缓增长速度、优化调整结构的“新常态”,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问题,基于强化企业管理和员工教育的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变得十分重要。为发挥民营企业文化更好服务企业经济建设的作用,现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作以下探索。

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全体职工共同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受种种原因影响,民营企业往往忽视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意义,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1.1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极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层面、制度层面和核心层面等三方面,其中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一方面,产品层面的竞争、制度层面的竞争最终都可能通过企业文化层面的竞争来展现;另一方面,核心层面的竞争主要是通过包括先进的企业理念、与时俱进的企业价值观、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企业精神等核心内容在内的企业文化层面的竞争。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其目的就在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实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明确和及时调整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战略目标并确保其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竞争力。

1.2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持续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员工不断强化其本人和所在团队对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从而增强全体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一方面,企业员工通过认同和遵守企业核心价值观,使其个人r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逐步融合,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其自愿将个人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利用员工的默契和凝聚力来提高工作的协调性,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工作效益。

1.3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能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全体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事实证明,企业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提供,正是来自深厚企业文化的现实反馈。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品牌价值是一组正相关的关系。

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常见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是绝大多数起家于夫妻档、父子兵、兄弟班、亲友才等以粗放型经济增长为主的家庭作坊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重要事情,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源于企业成长环境的“认知误区”

民营企业大多成长于市场经济初期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致使其自身机制受外部影响较大,发育不良,思想偏颇。民营企业家大多凭借市场经济下外在机会和个人能力,更多依赖于个人经验和毅力才得以成功,因此他们“钟情”于将经验教训当作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他们往往重视不够,甚至认为无关痛痒,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意义和积极作用总是认识不够深刻,企业文化培育意识淡薄,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他们有的认为,企业应重视企业制度建设和产品质量提升,而不是培育企业文化。有的在建设过程中不愿挖掘和打造本企业的特色文化价值,甚至只是一味照搬抄袭所谓成功企业的现成做法,遵循“求真务实、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等务虚文化大众化思维。有的则片面认为国外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优越性有效性,过于强调制约管理而疏忽人的管理,特别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管理。事实上,很多全球著名企业正是注重管理方式、管理体系、管理技能、管理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员工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人文思想、心理需求、人生价值等精神层面方面的发展,让所有员工将自身发展真正融入企业发展,以人文的方式表达自我价值的追求和人生意义的实现,从而提高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不断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