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生命的由来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生命的由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生活态度;积极向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3-0288-01

1生命教育的内涵分析

生命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内涵和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让生命充满色彩,提高生命质量;二是,用欣赏的眼光欣赏其他生命,能够与他人友善相处,喜欢动物,关爱自然;三是,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保持乐观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父母和教师在对当代初中生报以更大期待的同时,也给予了更大的压力。许多初中生在面对这些压力和困扰时,心理逐渐发生扭曲,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必要的。

2初中生物教学中关注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生物课本身就是一本生物教科书,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生命的起源、个体的诞生、人体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生理发展、衰老和死亡等,这些素材生动形象、贴近生活。

2.1利用生物的生长周期,帮助学生认知“生死”

一个生物的生长周期包括孕期、出生、成长、死亡四个方面,在生物课的教学过程中这四个方面均有所涉及。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单元学习中,包括人的由来、人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青春期、衰老和死亡等内容,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更替和循环历程;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如“人的由来”中,学生通过了解一个受精卵、形成胎盘、胎盘的生长过程以及胎儿成长的图示,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形成的不易和母亲在孕育生命过程中的付出和艰难,使学生更加热爱和珍惜生命,更加孝敬父母;在“衰老和死亡”的教学中,教师以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就是以出生为起点、以死亡为终点的生命周期,人生是短暂的,只有不断扩宽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价值。作为初中生,实现生命的价值,一方面是要珍惜生命,爱惜自己;另一方面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参与、敢于质疑;课后灵活巩固,扩展学习,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以乐观积极地态度去克服,认识到每一次挫折就是一次成长。

2.2改变生物实验方式,教育学生关爱生命

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具体形象的案例和现象给予感性经验的支持,而生物实验借助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不断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生物实验中,存在最多的是关于生物生理解剖的实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中,基本上采用的是活体实验的方式,学生亲自动手或者亲眼看见动物被残忍的解剖的血淋淋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使得一些学生对动物的生命产生冷漠的态度,可以任意宰杀,任意伤害,从而不关注生命,不热爱生命。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动画的效果更佳的逼真,如果用电脑模拟实验代替活体实验,一方面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更加真切的感受动物的疼痛,认识到实验是动物也是一种伤害,但是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不得不选择一些小动物的生命进行实验,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实验中和生活中更加爱护这些生命,这些为人类进步付出的生命。

2.3借助部分生物的顽强生命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

生物教学中涉及到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些生物中不乏一些生命顽强的,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下,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长和发展。例如,在《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搜寻本地一些特有的顽强生长的生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生长要克服哪些困难,然后通过图片进行展示,如在石缝中艰难成长的小草,在人类捕杀和食肉动物的环境下,野兔子这样的环境中仍然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克服困难,寻找食物,进行生长。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近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一个学困生表示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听不懂教师讲的知识,自己做题不会,有时候花很长时间解答的试题,结果还是错误的,该学生认为自己可能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在学习中呈现懒散的状态。学生在交流中,鼓励该名学生要坚持,坚持在下课把教师讲解的知识弄清楚,向同伴请教,每天弄清楚五道相关试题。

3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课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素材,在教学中需要利用生物的生长周期,帮助学生认知“生死”;改变生物实验方式,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借助部分生物的顽强生命力,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使他们能够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梁维鸿.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1(06):60-61.

[2]曹海华.初中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特点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210+226.

第2篇

独欢,是一个人的热闹。独,有一点落寞,有一丝薄凉。欢,也不过是清欢,不过是寡欢。独欢,要的是沉静之味,要的是孤雅之趣,要的就是心灵在不被打扰中,觅得大自在、大快活。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照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只有独处,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给找回来。其实,生活,为每一个生命都安排了丰盛的精神筵席,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能回到它的原乡。

在我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能够独欢,一定是学会了精神厮守着精神,花开独妍,自嗅其香;一定是懂得了灵魂坐在灵魂的对面,把盏言欢,喜乐对酌。独欢的最高意境是,生命在宁谧中躲起来,然后与另一个自己在更辽远的宁谧中玩捉迷藏的游戏。真可谓,天地空旷,生命独欢。

独欢的人,心性丰沛,常常在寂静中才能释放出真正的自由来。独欢与群体狂欢最大区别是,群体的狂欢兴奋更多地流转在肢体和面目上,而独欢则是在沉静中获得心灵最大范围的奔放与逍遥。

独欢的人,也许幽僻,但一定明媚。因为独欢的人,一定是一个会玩的人。他们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让枯燥蓬勃,让寂寞吐蕊,让简单深刻,让宁静丰富,他们通过释放自己,进而让整个人生波光潋滟。

独欢是心灵的一种特别的盛开,生命以这样一种春天的盎然气象,来体现自身的强大,进而对抗人生秋的萧索,冬的凛冽。实际上,生命若快乐,就是强大,若能不借外在独自快乐,就是无比的强大。一个人,即便一辈子遭遇过许许多多的失败,若能始终快乐,便收获了生命中最伟大的成功。

我相信,每一个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一定是能够独欢的人。他们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喂养着自己的精神,强大着自己的灵魂。这是生命的寂静独舞,这样的人未必能战胜苦难,但一定能消化苦难,他们用微笑与坚毅,挣脱命运的束缚,搀扶着自己,走出人生的困境。

第3篇

生命教育应蕴含生命认知、重生惜命、生命价值三个层面的内容,在这三个层面中首当其冲的是生命认知教育。生命认知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明白生命的历程。一个人只有明白命之所系,身之所生,对生命过程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认知,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生命所蕴含、衍生及被赋予的丰富社会内涵,才能真正重视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的美好,进而敬重、珍惜宝贵的生命。中国传统孝伦理蕴含了丰富的生命认知教育的内容。第一,生命的由来。《孝经•开宗明义章》就指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小雅•蓼莪》也指出:“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孟子•尽心上》也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些都告知我们,每个人皆由父母所生,又由父母所养,爱护身体,爱惜生命,长大后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大学生只有知道生命的由来,才能从心理、生理和社会各层面去认知、感受、接纳和欣赏客观存在的本我,才能把握和从容应对现实世界的自我及具有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的超我,才能真正地使自我成长、成熟和成才。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活行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1]兰德曼也认为:“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2]第二,生命的过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这些话都揭示了生命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由生到死的自然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生如意事难得一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年以后,便增妻孥之累……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华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可遂之理”(《颜氏家训•养生篇》)。即人生在世,到处都是挫折羁绊;幼少之日,要尽供养父母的辛劳;成年以后,又增加养育妻子儿女的拖累……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历代学道的人多如牛毛,而功成艺就者却如凤毛麟角之稀少。“华山之下,白骨如莽”的事实,已经清楚地告诉了后学世上没有顺心如意的道理。高校生命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们清楚地意识到磨难、痛苦和挫折是每个人生命旅程必须经历的组成部分,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人生无法避免苦难;必须让大学生们明白“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的道理。当各种磨难、痛苦和挫折来临时,应笑看人生,勇敢地正视挫折与苦难,“有钱难买幼时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大苦而后大作,大难而后大成。传统孝伦理不仅能让大学生认识到各种磨难、痛苦和挫折,也告知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并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打击、挫折前有所准备,如何对人生的价值做最后的评定。《颜氏家训•养生篇》曰:“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即既要珍惜生命,但又不畏惧死亡。第三,生命的终结。出生入死,死亡是人生命的幽门,传统孝伦理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颜氏家训•终制篇》就告诫孝子贤孙们“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颜氏家训•养生篇》也指出:“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不得汝曹专精于此。”也就是说,即使修佛成仙,最后还得一死,无法摆脱人世间的羁绊。人类就其生物的本性来说,同样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杨雄指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吕氏春秋》也指出:“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死亡意味着生命的完全终止,就宛如一根蜡烛,在完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之后,它终得化为灰烬;就宛如一片树叶,在完成了所有的光合、蒸腾、呵护之后,它终得零落成泥。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生命教育研究的本身源于人们对死亡的思考。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知死亡,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生命的整个过程。对任何人来说,死亡的残酷现实深刻地昭示了生命的宝贵。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死亡,才懂得如何去重生惜命,才懂得如何去只争朝夕地努力学习,认真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当他们意识到死亡,才能从容地应对人生旅途中的各种难以预测的挫折与不幸,才能勇敢地面对死亡;才能让他们的人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二、重生惜命———生命教育的伦理关怀

时下高等教育中生命价值教育凸显,而生命教育的伦理关怀缺失,这很难让当代大学生自主地构建和谐美丽的生命家园,给生命以理性的终极关怀。中国传统孝伦理虽存在一些孝感天地,伤身自戕,悖理反常等非科学的蛊惑,但也包含了大量的重生惜命的思想。其一,珍惜自己生命。《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指出:“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孝经》不仅开宗明义地强调身体发肤来之父母,更强调要懂得珍惜,要“乐天知命”。《孝经•圣治章》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三才章》则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在将孝从自然规律的体现抬到“天经地义”的高度的同时,也把珍惜自身生命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荀子•王制》云:“水火有气而无,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认为人在水、火、草、禽兽之上,是最高贵的,因为人不仅有生命、知觉,而且还有道义。传统孝伦理不仅蕴涵了重视生命的重要内容,而且十分强调人在宇宙间至高无上、万物之灵、天地之心的地位,告诫我们每一个人,也包括当代大学生,生命是脆弱的、有限的,生命对于任何人都有且只有一次,其得与失往往只在一瞬间,一旦失去就无法重生,所以无论是谁都必须珍惜自身宝贵的生命。其二,敬重父母生命。《孝经•圣治章》指出:“孝莫大于严父。”本质为爱的传统孝伦理,不仅提倡珍惜爱护自身生命,更提倡敬重、爱惜父母生命。《尔雅•释训》认为“善事父母为孝”,即孝就是敬爱、奉养父母。

《广雅•释言》也指出:“孝,畜也。”孔子认为“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即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时,不仅在形式上不应违背周礼,而且要在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万章上》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认为最高的孝,莫过于对父母的尊敬。而且,“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也就是说,孝子对父母的侍奉,日常起居要对父母恭敬,饮食生活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礼法不乱。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了,方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子女的责任。《礼记•祭义》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对父母要有温和的气象、愉快的脸色和委婉的面容,这才是对父母的敬重。《孟子•万章上》指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认为孝子所做的最高标准,没有比敬重父母更重大的。其三,关爱他人生命。《孝经•天子章》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即能够关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传统孝伦理由孝及悌,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亲亲之爱变成了对他人甚至是对一切生命的仁爱,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存。《孝经•广德章》曾指出:“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墨子从有亲疏远近之别的“爱亲”拓展到“兼爱”,孟子也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传统孝伦理崇尚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不断引领孝子贤孙们生命意识的觉醒,不断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润泽生命,用生命去感动生命。所有这些对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育,对大学生形成一种敬畏生命、珍重生命的态度有着巨大的裨益。

三、内孝外敬———生命教育的价值升华

传统孝伦理指出父母对子女有三方面的“恩情”:“一是生育之情,二是养育之恩,三是教育之泽。”[4]孝这一层意义建立的根基是人的“感恩”观念,这要求子女以实际行动报恩父母,回报社会。高校生命教育在使大学生认知和尊重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更应启发和引导他们对血缘生命的现实解析,对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领悟以及对精神生命的超越。第一,孝在事亲———血缘生命的一种责任。“慈乌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生我者父母”知恩图报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曾子说:“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责任是生命的依托。拥有生命本身不仅要履行生命的职责,更要对父母、亲人和社会负责,使自己的言行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责任如果丧失,生命就成了枯枝败叶,丧失了鲜活的生气和价值。《大戴礼记•曾子立孝》指出:“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孝敬父母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承继父志是传统孝伦理在事亲上的另一种责任。汉代许慎在《说文》中指出:“孝,善事父母者。”《礼记•中庸》也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这里的“志”和“事”就是遗愿、事功和经验。《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子辈不应自作主张,自行其是,要以父之志为己之志,以父之行为己之行,长期坚持“父之道”,就达到了孝。《孟子•万章上》指出:“大孝终身慕父母。”岳飞承继母亲“精忠报国”之志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陆游在《示儿诗》里也希望他的后人秉承“王师平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实现国家的统一的父志。传统孝伦理特别强调尽人生之责,是生命意义之所在,责任甚至重于生命。王夫之指出:“将贵其生,生非不可贵也;将舍其生,生非不可舍也……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尚书引义》卷五《大诰》)高校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应大力弘扬以孝为起点的责任感教育,在反对对父母唯命是从的同时,应继承、弘扬父辈们的美德,认同并承继父母的精神业志,或充分考虑父母的意愿,立大志,养大气,从孝亲着手,培养学生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第二,孝在立身———社会生命的一种追求。中国传统孝伦理认为孝敬父母不仅是子辈们安身立命的基本价值尺度,而且还非常强调修身,认为子辈们的伦理道德修养是他们精神生活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关键所在。所以,《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司马文正公传家集》也说:“治身莫大于孝”。

第4篇

首先,以生命为主题进行写作,让学生关注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呢?借力教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个很好的范本,作者通过追溯石钟山之名的来龙去脉,经过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即便在历史上有人甚至认为苏轼的石钟山之名由来一说也缺乏依据,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其认识事物时持“目见耳闻”的态度中体悟到一丝理性,这种躬行践履的求索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材中诉情明理的文章俯拾即是,如,《陈情表》中有关李密对他艰难境遇的“陈情”,《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深情追忆他的祖母、母亲和妻子,让人对亲情的至深至善心存美好,当然,还有《西厢记》中对爱情的细腻描写、《旧日的时光》里对友谊之情地久天长的刻画,无不让人潸然泪下,这些对真实情感的吐露,皆流淌着作者生命的体温,是作者生命的一种言说和释放。正如叶圣陶所说:“写作其实就是说真心话,为了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将内心的真善美形诸笔端。”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因为饱含着情感,所以需要借力文字,让它一点一点地流诸笔端,澄澈而温情!当然,说真心话,诉真情感,也是人成长的内需,更是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开出来的一支美丽奇葩。

其次,以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为生命写作、歌唱,就是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创造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平台,并将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融入自己的思想中,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丰盈自己的灵魂,并让自己的情感在生命的勃发中愈发丰满。写作的过程就是个人思想、个性特征、个体思维得到释放和表达的过程,只有学生充分体验世界、丰富心灵、思考人生,才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才能彰显出生命的独特性,相反,如果让学生照着条条框框写,人云亦云,很难触及到学生内心精神世界,文章也因缺少个性而干涩无比。

其实,训练写作和为生命写作并不矛盾,写作训练最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只有以思维为主线,以思维为牵引,让生命在思维训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写作才能成为温暖生命的贴心小棉袄。教师要在写作指导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如在上必修五庄子的《逍遥游》以及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时,笔者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出这两篇文章讲述人是如何思考生存的。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两文的相同点是在写作手法上都是通过对比来彰显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短暂,不同之处也明显,前者是将人置于永恒的背景下来考量,而人也只能通过超越、挣脱才能抵达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而后者是基于宴游之乐来引发出“生死”之思,其“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描写隐含了“抓住当下,珍惜今天”的人生观。通过对比,学生的思维到得到锻炼,生命得到了丰富。

再次,基于生命为主题的写作,就要让学生彰显个性,根据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来自由自在地写,要尽量做到有感而发、随情迸发、由爱生发,从而创造性写出自己的“创意”之作。心有多大,写作的舞台就有多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写作有明确规定:课外练笔应不少于2万字。这种练笔才是直抵心灵的创作,是写作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石,是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的港弯,经常让学生随心、随情、随性练笔,用写作给思维练“自由操”,定能让写作插上腾飞的双翼。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其中关注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已成为课改的时代使命,只有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让学生形成批判性、审辩性思维,使学生在生活中成为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有棱角的大写的我的存在,既是课程改革的使命,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更是学生铸就学科核心素养的垫脚石。

为生命而写,以生命为主题,让学生的生命在写作中找到安放之地,这既是自我成长的精神保育,也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阳关道。生命融入写作,生命得以在文字中拔节脱变;写作融进生命,写作也有了生命的精气神。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自由;荒诞;存在;选择

【中图分类号】 B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27-01

一 上帝之死与人类解放

如果说启蒙时期,人们认识到上帝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寄望于自身的理性是上帝的第一次死亡;那么从叔本华开始的非理性主义开始,强调传统的科学理性远远不足以认识整个世界和理解人自身的丰富情感,到尼采大呼“上帝死了”,可以说是上帝的第二次死亡,是更加完全意义的死亡。从此,人们似乎被神灵们彻底抛弃在没有救世主的世界上,这意味着传统道德和理性权威的崩溃,人们从此没有了教条的外在约束,同样也失去了心灵慰藉的依赖。尼采的呼声使人们看到一切价值都是人们自己建立的,人生活的意义同样也必须由自由来给予评价。

存在主义的萨特将人的个体存在作为其哲学研究的首要对象,认为“自我”寓居于意识的所有状态。在他眼里,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总表现为主动和积极的存在,它总是在变化,并要求人们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因此,在萨特看来,固定不变的人性是不存在的,因为预先决定人性的上帝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人“已从神灵那里获得解放”,即人从生到死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依靠的,人只能依靠自己的谋划和决断。因此萨特指出,人都是“绝对自由”的,或者说人们“被抛入自由之中”,而世界的荒谬性,就表现在我们找不到任何绝对的东西来说服我们自己。

二 绝对的自由与“存在先于本质”

“自在的存在”是绝对的、充实的,那么相反的,作为意识的“自为”便是一种虚无。这种虚无并不是与“有”相对立的形而上学的实体,也不是纯粹的无,而是指意识的非实体性和意识的一种不断形成否定从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正是由于这种充满空隙、象征着缺少的虚无带来了人的自由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萨特对意识的描述实际上推导出了人是绝对自由的这一观点。萨特认为自由是被判决给人的,即人是被“强行抛入自由之中”的,可以说除了逃离自由外人是绝对自由的,换一个角度说,即使是寻找逃避,依旧算是一种自由选择。因此,萨特的自由独特的一点就是这种自由是绝对的,不被任何东西限制和决定,同样也不依赖于任何东西,他只依靠于人的自我选择而存在。

正是因为萨特的自由的这种绝对自主性,人们必须自己谋划自己,通过不断地选择来确定自己的本质,这就产生了萨特著名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原理。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此前,存在主义的另一位大师海德格尔也提出过类似的命题——“人的存在就是他的本质”。海德格尔没有明确指出人的存在的本真和非本真的差别,而萨特则指出:“人除了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人首先是存在--人在谈得上别的一切之前,首先是一个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并且感到自己在这样做。”因此,人的任何存在状态都是人的自由选择,存在的过程即自由选择的过程。在“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里,萨特展现了存在的主观性和哲学的主观性,“存在先于本质”其意义就是人的选择造就了他自己。

三 自由选择与荒诞

“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生命自身所具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之外,一切全凭人自身去改变。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景象——人孤零零地站立在天地之间,天上什么也没有,因为上帝已死;地上也无他物,因为除了自己无可依赖;前方什么也没有,因为没有可供召唤的信仰;后方同样也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不能依靠过去的经验。这种拒绝以牺牲自由来救赎原罪的结果是必须独自面对这种诸神隐退、万物无常的“此在”的绝望。萨特强调的就是这样一个选择的瞬间,这个瞬间被本体化了,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因为这种绝对的自由毫无规律可行,也不受任何原则规范和实践道德的控制,当自由成为极端的绝对,那么世界上比不可能出现任何恒常有序的规律。因此萨特也坚持认为,人的选择是偶然的、荒谬的。在这不可逾越和改变的荒诞感里,人在自由选择中所创造的价值也变得毫无基础和根据,这样使得价值不仅失去了其客观依据,其主观的基础也在荒诞性中沉沦湮灭。萨特认为,荒诞作为人与世界之间价值关联的断裂对于人而言是本源性的。

因此,在萨特看来,自由并不是一个简单而美好的事物,荒诞让人的根本愿望无法实现,即使是自由选择也必须面临着失败,所以人生在萨特看来便是一出悲剧。但萨特同时还是认为应以积极的行动面对荒诞,要正视荒诞,就必须走进荒诞,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力量担当起那一无庇护的、裸的生命的全部事实性。只有直面荒诞,才能以担当的方式走出荒诞,这不仅赖于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且还有赖于决断和勇气的确立。人生在世,始终都处在对可能性的谋划之中。只有死亡是人无法谋划或不需要谋划的。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不是一般生命的终结,而是个我生命的终结;死亡是不可转化的,正如生存总是“我”的生存一样,死亡也总是我自己的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才是此生生存最本己的可能性,此在的存在就是向死亡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向死亡的存在,为此在生存的可能性开出一个全新的视域。当人领悟到自己的有限性,他才会意识到“去生”的重要性,由此激发出“生”的激情和决心,使此在进入一个本真的在世状态、置之死地而后生。通过直视荒诞来克服焦虑,作为一个向死的存在,才可能会看到“倒映在暗黑苦海上的一片灿烂云天幻境”,主宰和享受片刻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让·保罗·萨特(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让·保罗·萨特(周煦良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第6篇

“我想我能行”这是每一个团员的心声啊!他们并不需要我们眼神里的同情和怜悯,他们只是想靠艺术和精神来赢得掌声。残缺美的震憾,人生的尊严中没有强与弱。生活虽有不幸,但同样也有奇迹。只有一条腿,也能跳出优美的舞蹈;没有了双手,也能书写精彩人生;双目失明,也能看到人生的光辉……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声,表演开始了。两位美丽的主持人华丽登场。她们一一为我们讲解“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的由来。紧接着是一位残疾人歌手登台,他那高昂的歌声,赢得了全场的欢呼声。各色各样的残疾人表演一一登台,让我们看得目不暇接。

在这么多的艺术表演中,有一个舞蹈让无数人黯然泪下,那就是《千手观音》。你们可知道吗?这个节目,是由21个聋哑人来表演的。21个聋哑人在古典的音乐如同群星半璀璨,是那么绚丽夺目,令人在惊叹之余赞叹。我甚至还怀疑他们并不是一群聋哑人呢!

第7篇

晚风,在瑟瑟的凉风中吹唱,像一个小姑娘在活泼欢快的歌唱寂寞,月亮也听到了风的叹息,羞羞答答的从黑幕中慢吞吞的溜出来。

放飞的风筝会一直伴随着风,因为风筝永远都离不开风。就像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了校园。

寂寞,在凄惨的呼唤,寂寞,是一群人的孤单。

寂寞,即一颗被冷落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所致。

正当晚风微凉,我在雨中仰望苍弯,脚踏路途不见尽头。往往在这时我不懂得行路,唯有在茫茫然中回忆曾经的路途,经历多少回就这样停留,徘徊,忧伤不前。

我常在人海如潮的城市里,什么都看不见,只有拥挤和纷乱,在月光下,没有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惟一的只有寂寞。

寂寞在歌唱,你是硪生命的由来,寂寞在歌唱,花儿也在微笑,人生的一个岔口,一个转折,或者从此形同陌路,各分东西。长随朝夕轮回,离别凡尘,从今寂寞在歌唱。

岁月的痕迹,在我们额头消逝,轻轻的,没有声音,零碎的记忆,悄悄的落下。

每个人心里都有另一面我们看不到的忧伤,痛苦的伤口感到了疼痛,一直逃避,徘徊在回忆与现实的边缘,让心里的忧伤无法面对过去,也不敢接受现实,一个人的眼神,能看到此时的状态。

灵魂快接近地狱的人,需要赶快飞翔。寂寞像潮水一将淹没,打湿了水的翅膀,没有力气再飞翔。

我想让人们知道我的存在,想让别人看到我,我害怕被遗忘。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线,有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边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长空无星,黑夜无风,鸟儿在梦里歌唱,蝉声因高温而沸腾。寂寞在歌唱,寂寞是一杯茶,清甜可口。但有时也是一个死穴。

地球在旋转,星星在跳舞,寂寞溜到哪里去了?

带着一份安宁,怀着一份感伤,满眼的落魄。寂寞在歌唱。我……寂寞的就像音乐的梦境,从来都不真实。

寂寞在歌唱,天使堕落人间,但无人知道她的存在,她幻化作一个人影,真诚的守护着人间。

寂寞在歌唱,离别的时候有一种痛别人永远无法体会,有些人同心而离居,忧伤而终老。人生的无奈本来就太多,我学会了承受。回味着过去,时间早已从指尖滑过,可是岁月却已在心间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寂寞在歌唱,夜是冷清的,连同天上的星星,也是孤寂的。一盏灯,一杯咖啡,慢慢品尝着苦涩。

寂寞在歌唱,寂寞这东西就像星星一样,黑暗是遮不住它们的,总会有空隙可寻。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过错和误解中,寂寞不正在出来么?

第8篇

[关键词]造物;生长;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41-01

一、引言

造物的生长之道无所不在,一切造物活动都要看成一个生长的过程。这是一种生命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存在感。就像细胞的诞生、裂变、生长到衰亡,他们中有的形式带有单纯性、抽象性和装饰性,但都共同具有其生命的扩张的力量在里面。万物皆有灵,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活生生的、有张力的,好比万物,都应该给人一股由内向外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感受。

二、造物而生,师法自然

造物主是万物的创造者。我们乃是住在科学破晓的时代里,每一线光明的增加,都会更加清楚的显示出是一位智慧的造物者做工。宇宙万物必有一位全能的造物主在掌管统治,造物主已经借着我们已知的万物向我们显示他自己。可以说造物主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

(一)对于造物中西方可以说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在《老子》中记载“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的论述,老子提出“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儿是无邪的,他们纯净的心灵,不啻是人类的导师;“复归于无极”,那是宇宙本初的单纯和洁净;“复归于朴”,大朴无华的存在方式永远是闲逸和寂静。中国的古哲崇尚自然,那视之可见的是人、地和天,而不可见的宇宙的法律是“道”,“道”的背后还有那自在而已然的大存在——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恒居不变的根本道理。这“理”给人类恩泽无限,永无尽期。它不只是“善”的存在,也是“美”的存在。“道”的运动便是回归。这便是师法自然。大自然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灵感,为我们的造物提供了一个大的生长环境,生于天地间,长于天地间,与万物共存。

若以设计的优雅和效率而论,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与人类的技术相比,自然母亲的解决方案通常更为经济、更坚固耐用,且能够自我维护,在强度、速度和轻便度上更是远远超出了人类。

设计师们不断寻求新设计理念,而这些理念需要从自然设计中寻找灵感。例如仿生学,或称之为“生物模拟”,是由来已久的创新之路,其出现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十五世纪,当时莱昂纳多·达芬奇通过研究鸟类来尝试制造飞行器。

自然奇妙的创造力令人类仰视,为了向这种天生之伟力,仿生学应用。

工程师们在对日本的新干线高速列车进行升级之后,成功的将时速提升至320公里每小时,但新问题随之而来,如此之高的速度导致列车的噪音超出了环保标准,例如,当列车驶出狭窄的隧道时就会产生音爆。

翠鸟流线型的长喙从尖端到头部的直径是逐渐增大的,潜水时会让水流向身后。通过将子弹头列车的车头部分改造成翠鸟鸟喙的形状,西日本铁路公司(West Japan Railway Company)的工程师们成功开发出新型的500系列列车,并于1997年投入使用。这种列车不仅噪音较低,而且行驶速度快了10%,电能消耗减少了15%。

(二)Bionic概念车

树干和骨骼不仅非常强韧,而且重量相对较轻。为了使压力能够均匀分布,树会在承重最多的位置增加材质;而骨骼则会从那些不必要的位置去掉多余的物质,以此来减轻骨骼框架的重量。工程师们已经将树木和骨骼的结构特点融入到软件设计方案中,对设计对象的重量和外观进行优化。

梅赛德斯公司的Bionic概念车从大树和箱纯上汲取了设计灵感,车身分量极轻,却非常牢固。虽然这款小排量的汽车并没有被大批量生产,但梅赛德斯却将相似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其他量产车型上。

三、造型之长,顺应自然

第9篇

从词源上看,古今中外对“闲暇”有不同的解释。《辞海》中是指空闲、时、悠闲自得貌。在西方,“学校”一词源于希腊语Skholk,其意即闲暇和教育活动。英语中“闲暇”一词leisure,源于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活动,该法语又源于拉丁语licere,意指“被允许”或“自由”。

古希腊的柏拉图把闲暇分为四层含义: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的状态。一般说来,闲暇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时间空闲、活动自由、精神悠闲的存在方式。通常,社会学家把闲暇作为时间概念,个人时间分为个人必需时间、工作时间和闲暇三部分。个人必需时间通常包括:睡眠、用餐、卫生、健康等时间。闲暇是除了工作时间和个人必需时间之外的个人自由的可支配的时间。

本文中闲暇有三个含义:一是时间层面的,指闲暇的自由的时间;二是活动层面的,指闲暇的实践活动;三是精神层面的,指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的心理状态。闲暇有三个特征:第一,闲暇是一种精神态度,是人所保持的平和与宁静的心理状态;第二,闲暇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中的机会和能力;第三,闲暇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社会规范内的自由。从时间上说,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时间本身就是财富;从活动上说,闲暇活动具有相对性或结构性,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性;从精神层面说,闲暇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

不管是从时间层面、活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来看闲暇,闲暇之所以为闲暇的根据就是自由。从时间层面看,闲暇是除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工作以外,个人可以支配的自由的时间,自由的时间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从活动层面说,闲暇是在自由时间内,由个人自主选择从事的活动,自由是闲暇活动的必需条件。从精神层面说,闲暇是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所以,闲暇的本质是自由。

但是,自由是有限度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个体在不断追求自己福祉的过程中,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为此,社会建立起一套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活在其中的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侵害。任何个体侵害了他人的利益,社会都有权利制裁。这并不是说要限制个体自由,而是说在不对他人造成有害的影响的前提下,个体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如果个体的发展对他人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危害或者现实的危害,但没有触犯法律,那么冒犯者应该被正当的惩罚和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因此,闲暇的本质是有限度的自由。

二、闲暇自生命诞生之日

就与道德教育相识

劳动创造了人,但是并不完整。史前人类在满足生存需要的时候,同时也在游戏、玩耍。托马斯•古德尔认为,游戏是文化的基础,并必然先于文化而存在。事实上,游戏先于人类而存在。这说明,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游戏比文明更古老。如果说劳动满足了人类生存需要的话,那游戏就是群体内部建立亲密关系的粘合剂。游戏与劳动一样,对古人类同样不可缺少,因此,与其说劳动创造了人类,还不如说游戏闲暇与劳动共同创造了人类。

游戏还孕育了人类文化。这不是说文化从游戏中产生,而是说在文化的最早阶段里蕴含着游戏的特质。道德同样蕴含着游戏闲暇的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一般有两个解释维度,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所谓“道者,认知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也”。前者体现的是道德的外部规定性,是指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所遵守的各种规约;后者体现的是道德的内部规定性,是指个体道德内化的内在规定性。

闲暇是为了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要站在生命的高度理解闲暇。生命生长的过程是艰难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生命的延续,就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坚硬的保护壳,这就不可避免地把生命的真实掩藏起来了。而闲暇是生命在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压力下释放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是在内心自由的驱动下的行动方式,它使个体能够本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命存在方式。

闲暇使得生命的真实不再遮掩,真正彰显了生命的本色。首先,在闲暇状态下,开放的生命卸妆了,不再戴着面具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生命的本真。我们可以做真正的自己,倾听内心深处的呼唤,感受自己真实的存在。其次,闲暇的生命是与自己协调一致的生命。只有在闲暇时,生命中真实的自己才真正展现,生命才返璞归真。但是,闲暇不同于懒惰与工作狂。懒惰是不想做自己,放纵自己,放弃自己的尊严与责任。而工作狂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懒惰:不愿意反思自己,以工作为由来逃避自己真实的想法,逃避现实。最后,生命的有限性阻碍了生命的无限发展,而闲暇则是摆脱了人自身的目的性,超越了人的内在限度。因此,“闲暇的能力和沉浸在存在之中默想的天赋以及在庆典中提升自己的精神能力一样,能够超越工作世界的束缚,进而触及超人的、赋予生命的力量”[1]。

道德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以一种隐性的、尚未规范化、制度化的形式存在。闲暇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道德是生命得以升华的催化剂。道德提升了人内在的修养与情操,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与动物的内在差别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的提升需要道德,而生命的进化发展同样需要闲暇来捍卫生命的真实。因此,闲暇与道德在生命的内在需要上真正相识。

三、闲暇教育在生态意义上

与道德教育相逢

21世纪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需要人类改善自己的行为,提升生态道德。“生态道德不仅是指个人在自然界中生存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及由此制定的生态规范的总和,更指个人根据自然的承受能力,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情感和生态自觉性。”[2]而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传授生态知识、生态规律和相应的生态规范,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觉悟和生态水平,培养出既能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能协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性生态人。

这种理性生态人是生态道德的践行者,范围涵盖了个人、企业、政府和各种社团组织。这种理性生态人既是理性的也是生态的。理性是指生态理性――不仅要实现对有限的生态事实和问题的正确认识,而且能够把握生态事实和问题背后的规律,以此来摆脱表层的生态现象的迷惑。生态是指理性生态――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能挖掘生态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不是任凭表面的生态现象摆布。

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目标――理性生态人要秉持“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面对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理性生态人不仅仅要怀有尊重生命的情感,还要怀有几分敬意,培养一种对生命负责的理念和关爱一切生命的精神。敬畏生命承诺的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理性生态人的内在同情心,对生命保持高度敏感的感受性,敬畏所有的生命,避免随意地、粗心大意地、麻木不仁地直接或间接伤害和毁灭其他生命。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为一种有教养的精神关系,赋予自己内在的道德约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生活。

闲暇教育同样需要生态化。生态闲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闲暇知识、相关闲暇技能,培养受教育者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合理支配自由时间,达到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的精神境界。只有这样,闲暇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闲暇,不损害他人的自由的闲暇。闲暇与道德教育在生态理念上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闲暇教育在本质上与道德教育契合

从共性论的角度来看,现代德育实践的本质是一种以追求人生的价值、意义为内容的精神性实践活动。现代社会提倡民主、释放个性,德育为弘扬人生价值,探究人生意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阵地。而闲暇道德也是为了探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从属性论的角度来看,现代德育的本质体现在它对学生价值观的建构上。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情操,形成有意义、有价值的道德生活,形成处理道德问题的基本标准,从而超越现实平庸的生活的制约,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正是如此,德育的手段不是思维改造、情感感化、行为规范,而是重塑价值观。现代德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建构和道德理想的形成。

从特殊矛盾论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学生的现实道德生活与理想道德生活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前一矛盾决定了学生道德生活的建构与价值观的形成不能离开德育工作者的价值引导,而后一矛盾决定了德育工作者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要立足于学生自主建构价值观的主观能动性上。道德是个体选择的结果。道德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让学生自己选择。现代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德育活动的教育性与学生道德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同时考虑学生道德的最近发展区。闲暇道德教育的矛盾依然是教师的教育性和学生的发展性之间的矛盾。

总之,现代德育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建构人生意义的精神实践活动,是一项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学生价值观的活动,是以教师的教育性与学生的发展性为主要矛盾的。而闲暇的本质是自由,有限度的自由,是学生在可自由选择的活动中学会有意义地利用时间,达到人生的自由自在的一种精神境界。闲暇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自由的实践中探求人生的价值,是以教师的教育性和学生的发展性为特殊矛盾,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重塑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的活动。闲暇教育在本质上与道德教育达到了契合。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皮玻.闲暇文化的基础[M]. 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