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0:20: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技术可行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以农业机械系统能及时完成所有作业任务为基本依据
1.1.1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也称“生产率法”或“作业量法”,是根据选用机组的生产率,分配给该机组的作业量、可作业天数等条件、来确定机具配备数量的一种方法。用作业量法优化配备农业机械系统,首先必须明确作业环节及对应的面积,然后在对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合理选型,再根据机械化作业的任务,确定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配备量。2007年乔西铭利用工作量法进行拖拉机组配备,得到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数量。该方法简便易行,能保证按时完成作业任务,但难以实现经济上最优。
1.1.2能量法
能量法是按照作业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来确定农业机器的配备数量。根据各项作业的能量计算所需拖拉机总功率时,可以先不考虑具体的机组组成;根据计算结果和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任务,再确定机组组成和需求量。然而,完成不同作业所需的能量既不准确又不稳定,因此,该方法难以得到准确的方案。
1.1.3经营定额法
经验定额法通常用于为县或地区规划农业机械发展提供农业机械配备方案,它是按典型企业的农业机器系统为依据进行估算的,提出的配备定额如每公顷耕地配备拖拉机千瓦数、一合收割机负担收获面积、轮式与履带式拖拉机的比例、大中小型比例等,常可提供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时参考。
1.2以最低作业成本完成所有作业任务为目标
1.2.1线性规划法
1981年Audsley开发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利用农场条件、经济参数及机具计算参数等数据实现科研、管理、生产等领域的农机配备问题,然而该方法忽略了天气因素。1981年Whitson等在考虑天气条件情况下,运用线性规范法对德克萨斯州高粱、棉花、豆类、玉米等作物生产所需机具系统进行配备。2002年张宏文等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完成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50团田间作业机具的配备。线性规范包含的约束变量多、计算量大,因此计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1987年程耀就拖拉机配备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分解解法,1989年韩宽襟等针对农机配备规划模型的特点,提出迭代单纯形算法。1990年Bender等提出了一种快速优化算法。线性规划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了优化难度,但同时也降低了优化结果的精度。
1.2.2非线性规划法
1983年孟繁琪等首次在考虑适时性作业损失情况下总结出非线性规划模型;曹锐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考虑了一次、二次作物产量函数,提出了不同产量函数下适时作业期限合理延迟天数的确定方法,以及依据作物产量函数计算适时性损朱的方法;周应朝等1988年第一次提出了“关键作业”这一概念,从而合理的简化非线性规划模型;Sogaard等1996年提出了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固定成本及所有可变成本。非线性规划模型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但同时也加大了求解的难度,因此,算法的应用是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关键。目前非线性规划解法主要有3种:(1)线性化处理法——对模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可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求解,但结果的准确度较低;(2)复合形法——可以直接求解复杂的非线性模型,计算工作量太大;(3)序列规划逼近算法——在问题的近似解处用一个简单函数逼近目标函数,将问题转化为简单函数规划问题,求出近似解,然后再重复逼近,直至得出最优解。
1.2.3最小成本法
1964年Hunt提出了最小成本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机具的年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耕作制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并以机具年度运营费用最小为准则实现机具配备方案的优化。大量学者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1983年Hunt在其著作中进一步提出了最小费用尺寸法,该方法用以作业幅宽或拖拉机动力为变量的函数代表作业成本,通过求解函数的极小值得到最优作业幅宽或拖拉机功率;高焕文等于1985年将机具额定功率作为因变量,对该模型进行改进,新模型同时考虑了机具年均作业面积及最大尺寸及相关经济参数;Isik等于1993年运用Hunt最小成本模型对特定农场进行机器系统配备,并制定出科学的生产耕作模式。最小成本模型主要是通过对方程求导,其值为0时得到最优解,众多学者在算法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该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1.3受自然条件影响下追求最高效益的方法
1.3.1时间—机器系统法
时间—机器系统法是在最小费用尺寸法的基础上,考虑因自然气候条件造成的作业适时性损失。“机器—时间系统模型”计算适时性损失,一般设作业沿最佳作业日单向安排或对称安排,因而知道适时性损失系数即可计算,Hunt提出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适时性损失模型,其基本原理是认为作物的损失值,随作业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或二次函数变化关系;孟繁琪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合理作业期,以探寻适时性损失对机具配备的影响;曹锐提出了不同产量函数下适时作业期限合理延迟天数的确定方法,以及依据作物产量函数计算适时性损失的方法;Vatsa在最小费用尺寸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机具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及适时性损失,对印度山区农业机器系统机械优化配备。国外时间—机器系统法基本以分段作业为主,符台当地实际,如Singh的密西根州田间机器系统模型及Edwards的“不确定条件下的农业机器配备”。但是中国很多地区则因多熟种植,广泛采用流水作业,因而难以搬用国外成熟的经验。因此,高焕文等基于中国流水作业的现实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机“时间—机器”系统配备法。
1.3.2风险决策法
在具有多个自然状态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虽然不知道未来哪一个状态一定发生,但知道(或可估计)每一个状态的可能性有多大,既可知道(或可估计)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据此,决策者可作出统计意义的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农业装备配备与环境条件关系很大,而在这种情况下应用风险决策是比较合适的。
2计算机技术在农机配备中的应用
2.1电子数据表
农机配备电子数据表主要包含两大类:预估动力机具的牵引性能;预估配套机具的比阻。Zoz等基于Brixius模型以Excel软件开放的电子数据表可以测算不同拖拉机组的牵引性能,它综合考虑了拖拉机的轮胎尺寸、行车速度、重量分布、土壤条件等因素。美国农业工程协会1998年基于美国农业工程标准D497.4开发的电子数据表可预测机具比阻。
2.2人机交互程序
以VISUALBASIC高级计算机语言为手段,并借助数据库知识,利用比较成熟的配备方法,设计的人机交互程序,由用户自己设定一些简单的参数(如所处区域、种植作物、面积等),即可自动完成农业机械系统的优化配备,给出科学的机械配备方案。人机交互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
2.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在行政、工业、农业等各个行业的管理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充分调研各方信息资源,帮助决策者分析复杂的问题,通过系统自动建立模型,分析,最后给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建议,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如Sahu等基于VB开发了一套DSS,应用于农业机械的优化配备。
3结论
1)从农业的技术创新供给来源来看,无论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企业的R&D或者技术引进都是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源头。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是湖北省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最主要来源,而企业的R&D和技术引进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据统计,湖北省有研究机构157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65个,占41.4%。这一比例充分表明科研机构的农业类成果的重要性[6]。当前体制下,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受到政府意向及目标的影响,缺乏动力去了解农民生活生产及市场适用技术的需求,造成了供需双方信息的偏差。因此,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弊端。2)从技术创新的采纳动力机制来看,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新技术供需双方更加容易实现耦合。而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供给方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非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高学术上的造诣,追求学术声望;再者,技术需求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地搜寻、采纳新技术获得生产上的优势,向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此一来,由于供需双方所面临的动力激励不同,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一个主导者来调节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与扩散的对接,科研机构能恰如其分地扮演这一角色[7]。
2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以农业科研所及高等院校设置的农业研发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主要技术推广主体,以传递知识性技术为其主要目标,集创新理念、研发活动、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到市场推广为一体,并以农民为最终受体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形式是构成这一体系的重要基础。科研机构是该模式的创新主导者和组织管理者,而政府完全放开权力,只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可以直接领导和委派高等院校等机构完成任务。科研机构主导型首先采集信息,通过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在技术方面的需求,然后进行创新研发,将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信息传播到农村,供农民学习采纳。因此,政府是该类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而科研机构则是其知识技术发源地和科研成果入海口[8]。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科研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它既充当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又充当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角色,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地位使这种模式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研机构中,农业科研人员既是农业教育人员又可能是农业推广人员,因此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扩散等功能在这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此外,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核心技术不能突破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具备突破这种核心技术的能力,能及时给予技术支持[9]。在农户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农民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敏感度,导致科研机构和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投向无门,而科研机构拥有发达的信息体系和优秀的专业人员,能及时向市场推出新技术。正是由于科研机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以科研机构与公司、企业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农户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和市场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效结合的中间模式,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容易实现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三者的协调统一,该模式的主体为科研机构,多翼指企业、高等院校、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参与者,双驱指外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和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的驱动,因此,这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又可总结为“一体多翼双驱自组织”创新模式。
3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开放系统,而且是非平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出农业技术相应成果,从而形成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这种涨落主宰着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就必须用到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是如何协调运作,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因此下文应用自组织理论思想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链模式的运行[11]。
3.1内部驱动运行机制
3.1.1以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为内部驱动力
该模式的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它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信息等各要素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和交易市场。因此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分工与合作。首先,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同活动对应着不同的主体要素,以及从事相同活动的不同主体要素之间,都存在竞争。根据不同主体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竞争既可以表现在仪器、工具、设备等物质手段上,也可以表现在工艺、方法、流程等知识手段上。正是这些竞争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充满活力,不停留于现状,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在市场经济风向标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各主体要素为了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农业技术相关产物。正是这些内在要素的整体协存共变性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不断重组与进化。总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这些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本质。
3.1.2以科研机构为主体参与农业技术创新整个过程
从创新理论上讲,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负责实现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特别是农户)与涉农企业及市场的对接,在农业生产者日常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技术基础上创新研究,使之成为可以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其原因是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专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同时既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愿望,又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条件。科研机构不但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利用专业人才、充足资金、先进设备等开展自主创新,致力于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上,而是更多的转向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创新实践来看,当农业技术需求被科研机构认识到后,科研机构就会根据农业技术需求产出相应的农业技术相关成果,并据此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将在创新研发环节的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涨落。涨落创新给系统提供了选择对象,一旦系统选择了某种涨落,该环节的涨落会得到其他环节的响应,这种响应使得这一涨落不断放大,引起的巨涨落就会影响系统的演化。科研机构将最终主宰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模式,充分体现科研机构主导创新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及相关联的各环节还充当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既负责下游部门与上游部门的信息输送,又与产业链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需求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在这一自组织系统内畅行无碍。
3.2外部驱动运行机制
3.2.1以科研机构为主导驱动农业技术创新
从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因看,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市场与技术的混合因素所驱动的。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技术需求情况,同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明,在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综合因素驱动下,农业技术才得以不断地创新。针对市场导向的变化,对该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加以描述。即现有的农业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迫切需要新的农业技术满足生产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调研获取这一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并将市场信号传达给政府部门,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随后投入研发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市场导向的变化就是该系统运行的外部驱动力,而一项农业技术创新相应成果作为创新过程的随机涨落能否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就需要市场的检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业人员在市场进行推广和试验新技术成果。
3.2.2以科研机构为主导推动农业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从农业新技术、新发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纳并使用的过程[12]。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建立以政府、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多渠道技术传递途径,保证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最终传递给农户,从而使农业新技术、新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应用。创新的技术成果一般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出现,例如农业气象信息、农田水利与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有时则以物化的形式出现,例如高端农业机械用具、转基因种子、新型化肥和农药等物质形态。在传播和扩散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既可以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传播,也可以与物质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传递。那么,科研机构将依据研发技术的表现形态进行技术流传递。科研机构应农户所需,研发出新品种、农药及肥料等生产资料时,技术流以物化的形式出现并与信息流相结合,捆绑式地推广[13]。
3.2.3以科研机构为主导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研机构不单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也是一个较好的推广展示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实验示范园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直接教学等途径,转化到农业生产,最终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得以实践运用,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农业科研机构将引导农民种植农业新品种、采用农业新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当科研机构向市场普及推广某种高产有效的新耕作技术时,技术流则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出现。即科研机构将该技术以知识产权的方式输出到涉农企业,涉农企业进一步将这一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投入生产、加工,推广到市场,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的角色,进而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从市场获取所需,市场机制将供需信息反馈给科研机构,至此完成了创新链条第一轮的运作。接着开始新一轮创新,最终会形成一波接一波的创新浪潮。
4结论与思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可靠性,产品质量
1可靠性简介
1.1可靠性工作概念
可靠性是指某一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输出规定功能的能力。由这一概念可知可靠性具有以下特征:①关注故障;②重点关注的是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定量的形式进行表达;③分析当某一故障发生时会对产品或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是描述可靠性的定量、衡量参数,这是概率参数。可靠性可以代表着产品故障的频繁程度和危害程度,是产品的一种固有属性。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所以可靠性主要由设计者来决定,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要想办法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和降低故障所造成的影响。
1.2可靠性与农机装备产品关联
为了能够对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做出具体和定量的判断,可将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农机装备产品或者系统稳定的完成功能的程度或能力。对农机装备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农机装备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越高,农机装备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从狭义上讲,“可靠性”是农机装备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时间。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农业工作者对农机装备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农业装备生产加工企业的信赖程度[1]。
1.3开展可靠性工作的意义
开展可靠性工作,提高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水平,有以下4方面好处。(1)可以预防或避免或减少农机装备故障的发生,特别是农机装备同人、畜接触较多,可以避免对人畜的伤害,促进安全生产。(2)可以增加使用时间并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农机设备的可用率。据统计,我国的农机装备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耕作设备等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水平只有国际先进的农机装备企业同类产品的13,而我国生产的农机装备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不到5%,大部分农机用户要经常遇到农机装备故障,忍受长时间的维修等待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机用户的需求[2]。(3)减少损失,降低农机装备使用费用。可靠性的提升,可以帮助农机用户一方面降低维修成本,一方面增加使用时间提升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4)对于我国农机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可以增加公司的信誉,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特别是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很多企业面临走出去的机遇,更需要提升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
2农业机械可靠性工作内容
2.1可靠性设计
农机装备产品研制过程一般可分为技术指标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5个阶段。在农机装备产品研制开发的全过程中,应该合理地规划和使用各种可靠性设计技术和方法,通过各种可靠性设计分析技术方法交叉配合使用,才能真正设计开发出具有高可靠性水平的农机装备产品。同时,应在开发过程中有效地组织并开展可靠性设计工作,必须对上述5个阶段中可靠性设计工作流程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最终才能高效、全面地提高农机装备或农业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3]。
2.2可靠性建模及预计
农机装备或农业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模型指产品各子系统、组件之间框图(简称为可靠性框图)及其数学表达式,即系统成功概率与其组成单元成功概率之间的关系式。建立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模型是为了对农机装备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特别是为了进行可靠性预计和分配。可靠性预计一般是先预计农机装备产品的元器件或零部件的失效率,接着预计农机装备产品单元(单元内所有元器件、零部件可视为可靠性串联)的故障率,然后按农机装备产品的可靠性模型计算产品的可靠性预计值。如果没有确切的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模型,就无法合理的预计其可靠性,尤其不能预计其任务可靠性。可靠性分配是将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目标值按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模型分配到各产品单元,以此作为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设计的依据。如果没有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模型,就无法进行科学的分配。可靠性预计是执行农机装备产品可靠性工作的基础。可靠性设计农机装备开发人员在方案研究和工程研制阶段,将农机装备产品的系统和子系统的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进行预计并设计,在整个过程中从预计到改进不断循环,以使农机装备产品达到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如果缺乏为实现可靠性指标必须采取的可靠性技术措施。
2.3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一般来说,系统总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如农机装备产品可能包括电源、存储器、处理器、执行机构和辅助设备等部分。在工作中,每一组成部分都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以规定的状态完成不同的特定功能。当其中一个部分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的工作将会受到影响。根据系统的设计特征和工作要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各种故障模式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如联合收割机中的螺旋叶片无法正常工作,或与切割底板的间隙过大,导致推运器发生故障或引起割台螺旋推运器打滑,进而导致整个联合收割机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对所有组成部分一个一个的分析和推演其故障模式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农业机械产品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系统,为下一步实施改进或选择预防控制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将农机装备或农业机械产品系统故障形成的原因从上而下、从简入繁,按农机装备产品的层级和组成部分,描述成如同大树的树干形状的分析方法,是对复杂动态系统的设计、试验或使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故障树分析是一种从上而下、从简入繁和逐层演绎的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这个方法对分析复杂系统特别适合,能够考虑包括人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对系统失效作用的多重因素,并可以用图形的方法有层次地逐级描述农机装备产品在失效的进程中,各种中间事件的相互关系,从而直观地描述系统会通过什么方式能引发失效。
2.5最坏情况分析(WCA)
最坏情况电路分析应用在有控制系统的农业机械产品中,一般控制系统中包含大量的电路等精密元器件。WCA是指在采用模拟仿真或分析的方法,把电路所能经历到的各种极端情况或各种情况组合,如生产工作的环境变化、出现输入的失真或漂移,进行电路性能分析和元器件应力分析。通过最坏情况电路性能分析和最坏情况元器件应力分析,可识别影响电路性能及元器件应力的主要因素,找到设计与可靠性脆弱环节。通过对预测电路是否会发生漂移故障,明确改进的方向,以提高电路的固有可靠性。WCA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评价电路的性能及其漂移: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评估在最坏情况条件下电路的性能及其漂移。(2)元器件评价:分析在最坏情况下电路中元器件是否存在过应力的问题,为下一步科学选用元器件、降额使用与设计提供依据。以提高效费比,WCA应与性能设计同步进行。其最佳使用时机应在完成电路初步设计及FMEA后进行,WCA需要得到设计、原材料和元器件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电路设计上有任何的改动都应重新进行WCA。WCA的工作量大,需要软件、硬件、元器件模型库及有关数据的支持。工程研制应在任务书或合同做明确的规定,提出明确的WCA要求。WCA可从不同的产品层次分别进行。如电路系统、单元电路或功能电路等。如果电路性能参数相互独立,WCA可对电路不同的性能参数分别进行。
2.6潜在电路分析(SCA)
如果大型的农机装备产品的电子或电气系统是复杂且规模较大的特征,参加设计的科研单位较多,设计队伍的设计水平也可能参差不齐,另外设计过程本身也常发生需求和设计更改,因而在科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无意中留下潜在电路,这就要求各级设计人员、总体负责人员对潜在电路的特点和危害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通过系统掌握潜在电路分析方法,可以在完成电路设计后,自行进行潜在电路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电路并予以排除,另一方面通过掌握常见的、避免潜在电路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尽量规避引入潜在电路。
2.7可靠性试验
农机装备产品可采用的可靠性试验有很多,如可靠性强化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是指在产品的研制阶段,采用比技术规范极限更加严酷的试验应力,加速促使产品的潜在缺陷发生,并不断地改进和验证,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4]。根据农机装备使用地区的不同,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试验,如沿海地区由于土壤湿度大、盐碱成分高,可进行盐雾试验[5]。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区别于以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作方法,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的降低对土地的耕作强度和次数,保证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它主要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免耕播种技术;秸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核心是免耕播种。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用大量作物秸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天然降水带来的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并能有效减少风蚀对耕层的破坏,二是深松打破犁底层,利于降水的下渗和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三是秸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并减少因化肥施用过多和焚烧秸杆等造成的土地板结和大气污染;四是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轻机械对土地的碾压强度和次数,减少对土壤耕层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机化技术密切相联
从保护性耕作的四项关键技术中可以看出,它不同于以往我们对土壤的“精耕细作”,其中的每一项技术都是传统上的人、畜力工作所无法实现和完成的,都必须依赖于现代农机化技术去实现。
1、免耕播种技术:或称免耕播种分层施肥技术。是利用专用免耕播种机在有秸杆和残茬覆盖的耕地上进行封闭保墒播种,同时进行重镇压,达到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的目的。
2、秸杆残茬处理技术:是用联合收获机进行作物收获的同时,或作物用其它方式收获后用专用秸杆残茬还田机等,将作物秸杆残茬按要求切割粉碎抛撒至地表实施还田。春季原则上采用原茬播种。
3、病虫杂草控制技术:是利用机械配带喷药机进行。在苗前(后)及时进行喷施农药封闭处理,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有机质含量等地块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喷施,确保药效发挥。
4、土壤深松技术:土壤深松技术是选择大型深松机具,在地表秸杆覆盖的情况下3年左右进行一次深松,深度要达到30—45厘米,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环节,均使用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机械化是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其技术装备基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机化的政策、研究、示范、培训和推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推广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几点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在农业机械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产生的,当前全球农业生产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国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耕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农机化保护性耕作的工作已经摆上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日程。本文作者建议如下:
1、制定相关政策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建立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并将其列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规划的重要内容,重点探索和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农机化保护性耕作工作法制化、政策化、制度化。
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从国情分析,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的难度较大,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影响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较长过程,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实施保护性耕作。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技术措施
作者简介:张立国(1984-),男,山东茌平人,茌平县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山东 茌平 2521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98-0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持续供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直接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同时反映供电系统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然成为电网向用户提供供电质量的第一指标,同时它也体现了一个供电企业对电网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等综合管理水平。强化供电可靠性管理已经是提高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系统之一,是电力系统最接近用户的一部分,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关键环节。
目前,农村配网虽然经过前期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已趋于完善,但由于受资金制约前期改造标准低,加上又已经运行十余年之久,电网改造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协调,配网系统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检修任务繁重、线路走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提高。如果因为供电不可靠造成用户停电,不仅给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也会给供电企业带来由此少供电造成的经济效益降低。
一、供电可靠性的含义
供电可靠性通常是指电力用户能以多大的可靠程度得到电力系统供给的电能,反映一个供电系统对用户供电的能力。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一项指标,它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供电可靠率(RS-1)作为度量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电力企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
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笔者认为,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其根本是要提高设备技术装备水平。只要有充足的电源、完善的网架和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就能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
二、农村配网的特点
通过对历年的电网运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村87%的用户停电发生在配电系统中,要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首先要分析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网结构不合理
农村电网多为无备用的单电源接线方式,一般为树状或者放射状,单电源的供电特点是电网结构简单、经济、运行操作方便,缺点是用户只能从一个电源获得电能,供电可靠性较差。
2.农村电网具有供电面积广,用户分散的特点
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大、线路分段少是农村配网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电网结构很容易因少部分设备故障造成全线用户受累停电,造成停电范围的扩大。
3.农网设备水平落后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配网改造升级的速度远远达不到社会经济的需求,造成农网配网设备水平普遍较低。以导线为例,农村大部分农网线路仍采用裸导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电区域内种植的树木不断增加,裸导线非常容易受到超高树木、腐蚀、鸟害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间短路、断线等故障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
4.配网自动化水平较低
大部分配网未实现实时监控、自动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负荷管理等自动化功能,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一旦线路出线故障,容易造成大范围用户停电,且故障处理周期长,影响恢复送电速度。
三、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合理与坚强的电网是提高供电系统用户可靠性的基础,提高供电可靠性首先应从提高电网水平开始,合理坚强的网架取决于农网的接线方式、布局和装备水平。
1.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线路联络率
合理的电网结构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前提,没有好的电网和电网结构,一切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措施都是空谈。根据农村电网网架结构特点,增加分段装置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之一,对于辐射式和树状的配网采用线路分段接线方式,一般的配网线路主干线利用分段开关可分为2至3段,在重要负荷或负荷较大的分支线上也可装设分段开关,其作用是在故障或检修时,有效减少停电范围。作为配电网可以考虑采用体积小、容量大、维护少、操作简单的新型开关,如SF6开关、真空开关、小型全封闭环网开关等。如条件允许还可以采用额定电流更大、具备重合功能的柱上重合器。另一方面,针对负荷比较集中的村镇还可以考虑建设“手拉手”线路,即将两条配网线路通过联络开关实现环网供电,逐步改变配电线路中的放射性结构,争取早日实现环网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带。
良好的网架结构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础,网架的优化可以使供电可靠性达到99.90%以上,并能为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2.改造配网设备,提高绝缘水平
目前在农网中较多采用架空线路,既可以满足供电要求,同时也比较经济。但架空线路的线路走廊与其他建筑的距离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否则不利于供电可行性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地埋电缆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之一,但因地埋电缆造价较高在农网中也不具备推广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根据线路走廊情况采用架空绝缘线路。架空绝缘导线与普通架空裸导线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可解决常规裸导线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价格又比地埋电缆便宜得多。由于绝缘导线无外漏部分,与树木或建筑接触不会造成掉闸,特别适合在人员密集的村镇或树木较密集的地区应用。
另一方面在配网系统中的变压器、熔断器等其他设备上安装绝缘护套,更换单裙、双裙及多裙针式绝缘子为绝缘性更高的复合树脂支柱式绝缘子。运行经验证明,复合树脂支柱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要比针式绝缘子好得多。
配网线路绝缘水平的提升可以大大减少配电网事故的发生,缩小配电事故的范围,使配电网运行费用减少、安全水平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控制配网线路供电半径
相对城网,农网用户相对比较分散,故而农村配网线路较长,故障发生概率高。针对这种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供电半径是控制故障停电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实际经验及推算,一般农网配网线路供电半径应控制在13至15千米之内,这就要求在电网规划及改造工作中既要考虑地区负荷增长情况,还要兼顾该地区配网走径现状,在供电半径较长的地区增加变电站布点的方式减少供电半径。
4.优化主、配变容载比
变电站及配电台区的变压器台数和承载能力是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其变压器的容载比是反映配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主变的投资过大容易造成早期建设投资高;过小则电网适应性较低,不利于电网长期发展。结合网络建设合理设置变压器数量及容量,能够有效提高转供能力,是供电可靠性逐步提高的有力保障。
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当依据当地负荷的大小及增长趋势合理选择。一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按经济负荷计算;二是建设在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站时,要保证在一台停运时不出现过载现象。
对于配电变电压,应当加强配变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安器的安装,避免因单个用户或单台变压器故障而引起主线停线,减少配电线路故障掉闸的次数。这是配网规划、建设必须要加以考虑的内容。
5.推广配网自动化系统
中低压配网作为输配电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程度与供电可靠性密切相关。以前当配网发生故障时,用常规办法处理,需要经过用户报警、调度通知、人员巡检、抢修报告等多项步骤,停电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配网自动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配网自动化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将配网的实时运行状况、电网结构、设备、用户以及地理图形等信息进行集成,通过配电网运行监控及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施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远方监测、保护、控制、故障隔离、网络重构以及需求侧管理等功能。配网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FTU)正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并自动隔离故障,实现对配网故障的自行诊断、快速隔离,对于非故障段用户可以快速恢复送电,极大地减少了故障停电范围,避免了一点故障全线停电的现象、缩短了人工排除故障的时间,提升恢复送电速度。
根据推广经验,配网自动化建成的区域供电可靠性可以达到99.99%以上,年度平均停电时间可控制在0.86小时/户之内,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农村;课外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39-01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缺乏创新性,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进行题海战术的模仿训练,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抵触行为,不能有效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一、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
以往发现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教师随意地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消极地对待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为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课外作业设计,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真正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这样布置课外作业:“你家里的地砖是什么形状的?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多少?你能用多少种方法求出自己房间的面积?”在很多教师看来,这只是一份普通的课外作业,而我却认为它是很有个性的:一方面,在学生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通过观察地砖的形状,提示学生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才能求出地砖的面积;另一方面,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求房间的面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有效的课外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探索空间,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二、让生活常识与课外作业有效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特点设计课外作业。例如,教学圆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观察家中物品的课外作业,如哪些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原来的功能发生变化等。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作业,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了完成课外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三、有效运用合作学习形式完成课外作业
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过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外作业,担心学生出现抄袭的现象。我个人认为,由于学生受经验的影响,学习更多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所以在完成课外作业中遇到问题无法独立解决时,他们的思维容易产生停顿现象,导致出现雷同的错误,甚至无法独立完成课外作业。此时,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课外作业。合作参与者可以是同学或家长,这样既能让学生有兴趣继续完成课外作业,又能解决留守儿童学习欠缺有效辅导的问题。
四、通过角色互换民主出题和答题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是教师出题,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长此以往,既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又不能有效发挥课外作业的作用。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尝试角色互换的形式,把课外作业的指挥权下放给学生,提高学生做作业的主观能动性。我常采取以下两个策略:一是学生出题给同伴完成;二是学生出题目给老师,老师从中挑选典型题目作为全班学生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互相批改。这样就把出题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五、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实践的习惯
数学课外作业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型作业。以往的书面作业,在反复的机械化训练中,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实践型作业的形式多样化,既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又满足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把他们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一般来说,计算内容的课外作业运用书面形式更好,而实践型作业则更适合综合类或操作性较强的题型。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方法,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课外作业设计。如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周边物体的数量,并设计合适的统计图。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避免课外作业枯燥无味。
六、正确对待学生课外作业中的不良行为
当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抄袭他人作业时,有些教师没有调查原因就严厉批评学生,甚至向家长告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学生和家长自身的原因,又有教师的原因。面对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教师应该调查、了解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农忙时节有些学生协助家人进行劳动,影响课外作业的质量,这时教师应对学生爱劳动的行为给予表扬,然后提醒学生要做到学习和劳动两不误,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
【关键词】气象指数保险 道德风险 触发值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整个保险领域都面临的难题,而这个问题在农业保险中尤为严重。由于传统的农业保险是以实际产量的损失为依据进行理赔,一旦发生灾害后,农户为了得到赔偿,可能就不会积极救灾,甚至故意增加损失。这种道德风险难以取证,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的损失大于预期。逆向选择则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户掌握着更多有关保险标的的信息,可能会将具有更高风险的标的按照平均的费率进行投保,导致保险公司所收保费与赔偿存在差异,造成损失。
为了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发生,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开发指数产品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或称为天气指数保险)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概念及优点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以客观的,一般由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的与被保作物产量或收入高度相关的天气事件、温度、降水和光照等气象要素的阈值作为农业保险理赔的依据,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赔偿的农业保险。
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一是赔付透明度高,赔付的计算完全依据天气指数,没有人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与公正;二是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该保险根据天气指数而不是实际损失进行赔付,因此不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查勘定损,理赔程序也大大简化;三是避免信息不对称,天气信息是公共信息,保险人和投保人都可以获得,减少了道德风险问题。
二、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的可行性分析及相关意见:
从2009年开始,我国保险市场就陆续有部分保险公司尝试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虽然直到目前为止,气象指数保险的总体经营情况还不甚理想,但不可否认在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仍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发展气象指数保险主要需要以下几点条件:
社会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认可。对于刚引进的新兴保险产品,社会各部门都需要一个慢慢认识的过程,只有在了解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之后,农户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由于天气指数保险的概念并不难懂,而且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较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为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前提。
数据的搜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离不开准确而完备的历史气象数据,而数据的搜集需要以气象观测站点的建立为基础,所以要想顺利推广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首先必须在风险区域范围内建立足够多的气象观测站。此外,技术创新也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体的技术包括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检测植被的覆盖情况等。美国在天气数据收集方面相对领先,比如联邦政府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气象局就在全国2000辆大巴车上安装了传感器,随巴士移动,每隔10秒就将实时收集沿途地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传回信息中心。这种气象数据收集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产品的设计。气象指数保险的核心就是确定农作物针对特定指数的损失率,确定保险作物损失变化与选定气象指数变化间的数量关系。由于不同地区的天气存在差异,所以设计针对不同区域的气象指数保险需要对大量的气象、农业、保险领域的专家参与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产品进行检验分析,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此外,各地的主要农作物也存在不同,所以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各地的关键气象因素,比如说在水稻主产区开发干旱指数保险,在柑橘、油菜等主产区开发低温指数保险等。
政策的支持。我国的农业数据和气象数据都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中,气象监测站的建立也需要政府来完成。另外,由于农业保险本身是政策性保险,所以农业气象保险的推广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农业部和气象部门的配合下,可以由保险公司牵头来对某些地方的主要气象风险以及其对农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需求进行判断。为了促进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普及率,我国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给予购买气象指数保险的农民以贷款利率的优惠乃至减免。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针对的风险是灾害性气象风险,比如说台风、洪水等。而气象指数保险承保的主要是温度、降水等非灾害性气象因素,与现行的政策农业保险恰好是互补的。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以实现对农业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
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根据国际普遍经验来看,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主要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确定重大气象风险。通过对作物的损失原因分析找出一个地区的主要天气风险。第二步,将恶劣天气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量化,调查气象风险与农作物产出的关系。第三步,产品定价。第四步,产品推广。
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由于我国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大面积推广天气指数保险会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在初始阶段可以选择试点地区和试点作物品种,并且保证天气风险因素和农作物损失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其次,要合理设计保单的各类参数,比如保险区域划分、保险期间设定、气象指标测量分布等;第三,在确定赔款触发指数时,要掌握大量可靠的历史天气数据和农业产出数据,指数确定后还要根据实际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孙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关键词】 PiCCO 监测技术;严重脓毒症;液体复苏
脓毒症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MODS, 甚至死亡, 是常见危重症之一,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可全面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反映心脏舒缩功能改变, 可科学的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等的应用, 提高脓毒症治疗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1月ICU收治117例脓毒症患者, 符合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其中重症肺炎30例, 重症胰腺炎15例, 严重多发伤26例, 腹腔感染28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 脑出血8例。本组患者病例中慢性健康和急性生理评分(APACHE Ⅱ)超过16分, 男62例, 女55例;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为52.1岁。
1. 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建立深静脉(颈内或锁骨下静脉)和股动脉穿刺导管, 连接PiCCO和CVP的导管后, 监测CO、SV、GEDOVI、ITBVI、MAP等数据, 根据相关指标行液体复苏,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 并监测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等。
1. 3 PiCCO监测指标 在患者确诊后的2 h内, 放置导管, 并进行PiCCO监测, 包括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 和指数(GEDVI)、心率(HR)。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以P
2 结果
PiCCO监测指标结果:复苏后72 h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每搏量分别与复苏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称之为脓毒症, 往往病情严重, 且容易继续进展为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1]。脓毒性休克早期患者除了积极的抗生素治疗外, 许多患者行液体复苏后发展为高心排血量;同时, 由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常合并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 研究显示严重脓毒症患者合并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2, 3]。因此, 快速准确的液体复苏尤为重要,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更是不可缺少。传统脓毒症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为压力指标, 这些指标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心脏功能、瓣膜机构功能改变、血管顺应性改变、胸腔内压力改变等因素影响, 而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采用热系数法, 监测每搏量(SI)、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胸腔内血容量(ITBV)和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GEDV) 和指数(GEDVI)、心率(HR), 克服传统容量评估方法的不足, 可监测肺组织内液体容量和胸腔血容量指标, 且能连续快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指导液体输注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减低死亡率。本研究发现: 经过体液复苏6 h后,APACHE Ⅱ评分与复苏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以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为指导的监测方案, 可以指导进行正确的用药和治疗过程中的合理补液, 能有效的避免液体过多、补液不足或补液速度过快等因素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能够有效且快速准确实现液体复苏, 纠正脓毒性休克, 降低死亡率等。因此,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可用来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情况, 为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的检测提供积极的指导,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邹易非,徐菊玲,黄三雄.血清胆碱酯酶浓度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浙江创伤外科, 2013, 04(4):457-459.
甘肃陇南地处秦岭山脉以南,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还在上世纪之末,全行所有营业网点柜台办理业务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客户排长队等候办业务的事屡见不鲜。面对日益发展的业务和不同客户的需求,为了加快业务发展步伐,自2001年起,全行在省分行科技处和地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部电脑工作紧紧围绕全省支行长会议精神及地分行各项工作安排,坚持以科技兴行为目标,以服务基层为主导,抢抓机遇,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网络性能,提升各项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全面实现把全行的网点优势传化为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的推广力度,短短四年多时间,全行科技建设成果亮点频现,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兴行之路。网络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但为全行各类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使人们处处体现到现代化信息带给我们的便利,而且使全行的客户结构也由原来的农户、乡企、供销社等低层次客户占主要比重,发展到今天拥有电信、广电、财政、学校、医院、银行同业等一大批优质客户,从而,为全行业务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信息驶入高速公路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是全行电子化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为积极适应信息经济及“扁平化”改革管理要求,使“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能在陇南农行顺利推广,首先,该行成立了“陇南农行综合业务系统推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技信息工作的领导,将科技建设内容纳入每年全行各项业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了电子化业务在全行的全面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普机应用中,信息科技部门通过制定《“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陇南分行网点接入方案》,加强了对科技费用的详细测算,为全行节省通讯费用15万元。三是充分利用科技网络优势协助计会部门加强了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落实了辖内43个营业网点的帐务核对,为新一代帐务数据移植做好了准备。四是改善了机房环境,完成了我行“新一代”主干网的网络建设工作。几年来,经过全部员工努力奋战,实现了全区所有有效网点全面联网和业务功能的集中化管理,顺利完成了“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切换工作。
另外,自ABIS系统上线运行以来,他们始终把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配合业务部门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运用对全区网络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运行的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响应速度,缩短处理时间,确保全行网络系统畅通无阻,为业务经营提供可靠保障。同时组织人员对全区县支行和各电子化营业网点的计算机运行、网络安全、密码管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安全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对查找出的如操作环节不够规范;密码管理混乱;通讯有时不畅等方面的问题逐条逐项进行了整改,并针对安全漏洞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制度的学习、计算机的培训、事后监督、值班制度、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进行了纠改,从而提高了全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来该行科技部共排除网点各类故障600多起,保证了业务的按时办理。另外,为了不断完善“新一代”综合应用系统和集中式信贷管理系统,按分行的安排多次对ABIS系统和CMS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软件功能,规范运行维护流程,全面提高了应用水平。确保了各项应用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二、围绕业务精心组织,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
该行科技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和大集中的优势,加大了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一是在开办医疗保险业务的同时,相继推进了银行卡、银证通、保险、等业务。二是开通了网内联行业务。网内联行作为农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和实时汇兑系统的升级换代产品,处理同一数据中心各营业机构之间的资金汇划业务,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处理流程和业务制度进行的创新。为此该行科技部积极配合计划会计部举办了专项培训班,搭建了培训环境,并积极辅导学员掌握操作,熟悉业务。之后对43个营业网点进行了远程程序安装和调试,及时顺利的开通了此项业务。三是国税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在此之前各县此项业务都是通过报盘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只能双定户的缴税,量大但手续费极低,操作繁琐,且不安全。此次上线能满足多元化报税的要求,主要是通过万维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不但支持双定户,还能支持企业交税,同时也能电话报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四是完成了记账式国债交易系统和基金销售系统的推广工作。实现了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申购、赎回、查询、清算等功能。投资者可以以金穗借记卡为介质,在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的柜台办理基金直销业务。五是完成了中间业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为了保证我行中间业务平台顺利推广,成立了由主管行长为组长的推广领导小组,信息科技部负责信息采集和程序的安装。对以前开办的中间业务进行分类、整合,在不影响正常中间业务办理的前提下,进行升级,经过连续三天的彻夜努力,完成了全区43个网点的上线推广应用工作。中间业务平台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中间业务程序开发的周期,为我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六是积极准备推广现金管理平台。现金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系统性、集团性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开发的金融产品,功能包括异地通存、法人结算帐户透支、额度管理、资金调拨、电子支付、电子对账和收费管理等。为了保证支票子系统向现金管理子系统平稳过渡和年终决算顺利进行,根据省分行的安排对全区43个网点的支票子系统进行了升级,并下发了操作要领,确保系统平稳过渡。七是推广应用了经济纠纷案件管理系统(LMS)。LMS系统以经济案件台账为主线,利用电脑技术,通过网络支持,建立了农业银行系统统一的涉诉经济纠纷案件数据库、律师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实时管理,减轻了法律事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八是不断创新,加快了自助银行的建设步伐。该行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卡的技术支持力度,优化了用卡环境,实现了ATM、POS的联网通用,完成了1台ATM、2台POS的入网建设工作。并对“95599”电话银行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网上银行的功能测试,并如期投产运行。同时积极配合信贷部门完成了网络系统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安全可行的设备安装、调试和数据整合方案,指导协调各行进行了系统的安装、调试,从而为信贷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证了信贷管理系统录入移植工作按时完成。
三、统一网络发展平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性
今年该行己建成了省分行至营业网点的四级三层业务网络,并配合省分行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整合,在不影响“新一代”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备份网络,做到了“新一代”业务系统与管理信息业务的逻辑隔离,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共享程度。为了切实改善网点通讯环境,保证“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稳定运行,按省分行的安排进行了网点半固定联接方式和县支行路由器代替终端服务器的改造工作。此次改造涉及9个县支行的中心和9个县支行的43个营业网点,为了节约投资,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部分使用了99年信贷管理一期系统建设时配备的CISCO2治理发愣功路由器。通过网络改造,不但改善了网点网络通讯环境,使得网点通讯更加稳定,提高了竟争力,同时也完成了10个乡镇营业网点的CMS系统的推广工作,为实现与ABIS的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