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技术可行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技术可行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业技术可行性

第1篇

1.1以农业机械系统能及时完成所有作业任务为基本依据

1.1.1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也称“生产率法”或“作业量法”,是根据选用机组的生产率,分配给该机组的作业量、可作业天数等条件、来确定机具配备数量的一种方法。用作业量法优化配备农业机械系统,首先必须明确作业环节及对应的面积,然后在对拖拉机及配套机具进行合理选型,再根据机械化作业的任务,确定拖拉机和配套机具的配备量。2007年乔西铭利用工作量法进行拖拉机组配备,得到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数量。该方法简便易行,能保证按时完成作业任务,但难以实现经济上最优。

1.1.2能量法

能量法是按照作业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来确定农业机器的配备数量。根据各项作业的能量计算所需拖拉机总功率时,可以先不考虑具体的机组组成;根据计算结果和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任务,再确定机组组成和需求量。然而,完成不同作业所需的能量既不准确又不稳定,因此,该方法难以得到准确的方案。

1.1.3经营定额法

经验定额法通常用于为县或地区规划农业机械发展提供农业机械配备方案,它是按典型企业的农业机器系统为依据进行估算的,提出的配备定额如每公顷耕地配备拖拉机千瓦数、一合收割机负担收获面积、轮式与履带式拖拉机的比例、大中小型比例等,常可提供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时参考。

1.2以最低作业成本完成所有作业任务为目标

1.2.1线性规划法

1981年Audsley开发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利用农场条件、经济参数及机具计算参数等数据实现科研、管理、生产等领域的农机配备问题,然而该方法忽略了天气因素。1981年Whitson等在考虑天气条件情况下,运用线性规范法对德克萨斯州高粱、棉花、豆类、玉米等作物生产所需机具系统进行配备。2002年张宏文等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完成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50团田间作业机具的配备。线性规范包含的约束变量多、计算量大,因此计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1987年程耀就拖拉机配备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分解解法,1989年韩宽襟等针对农机配备规划模型的特点,提出迭代单纯形算法。1990年Bender等提出了一种快速优化算法。线性规划模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了优化难度,但同时也降低了优化结果的精度。

1.2.2非线性规划法

1983年孟繁琪等首次在考虑适时性作业损失情况下总结出非线性规划模型;曹锐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考虑了一次、二次作物产量函数,提出了不同产量函数下适时作业期限合理延迟天数的确定方法,以及依据作物产量函数计算适时性损朱的方法;周应朝等1988年第一次提出了“关键作业”这一概念,从而合理的简化非线性规划模型;Sogaard等1996年提出了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固定成本及所有可变成本。非线性规划模型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但同时也加大了求解的难度,因此,算法的应用是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关键。目前非线性规划解法主要有3种:(1)线性化处理法——对模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可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求解,但结果的准确度较低;(2)复合形法——可以直接求解复杂的非线性模型,计算工作量太大;(3)序列规划逼近算法——在问题的近似解处用一个简单函数逼近目标函数,将问题转化为简单函数规划问题,求出近似解,然后再重复逼近,直至得出最优解。

1.2.3最小成本法

1964年Hunt提出了最小成本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机具的年度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耕作制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并以机具年度运营费用最小为准则实现机具配备方案的优化。大量学者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1983年Hunt在其著作中进一步提出了最小费用尺寸法,该方法用以作业幅宽或拖拉机动力为变量的函数代表作业成本,通过求解函数的极小值得到最优作业幅宽或拖拉机功率;高焕文等于1985年将机具额定功率作为因变量,对该模型进行改进,新模型同时考虑了机具年均作业面积及最大尺寸及相关经济参数;Isik等于1993年运用Hunt最小成本模型对特定农场进行机器系统配备,并制定出科学的生产耕作模式。最小成本模型主要是通过对方程求导,其值为0时得到最优解,众多学者在算法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该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1.3受自然条件影响下追求最高效益的方法

1.3.1时间—机器系统法

时间—机器系统法是在最小费用尺寸法的基础上,考虑因自然气候条件造成的作业适时性损失。“机器—时间系统模型”计算适时性损失,一般设作业沿最佳作业日单向安排或对称安排,因而知道适时性损失系数即可计算,Hunt提出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适时性损失模型,其基本原理是认为作物的损失值,随作业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或二次函数变化关系;孟繁琪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合理作业期,以探寻适时性损失对机具配备的影响;曹锐提出了不同产量函数下适时作业期限合理延迟天数的确定方法,以及依据作物产量函数计算适时性损失的方法;Vatsa在最小费用尺寸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机具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及适时性损失,对印度山区农业机器系统机械优化配备。国外时间—机器系统法基本以分段作业为主,符台当地实际,如Singh的密西根州田间机器系统模型及Edwards的“不确定条件下的农业机器配备”。但是中国很多地区则因多熟种植,广泛采用流水作业,因而难以搬用国外成熟的经验。因此,高焕文等基于中国流水作业的现实情况,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机“时间—机器”系统配备法。

1.3.2风险决策法

在具有多个自然状态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虽然不知道未来哪一个状态一定发生,但知道(或可估计)每一个状态的可能性有多大,既可知道(或可估计)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据此,决策者可作出统计意义的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农业装备配备与环境条件关系很大,而在这种情况下应用风险决策是比较合适的。

2计算机技术在农机配备中的应用

2.1电子数据表

农机配备电子数据表主要包含两大类:预估动力机具的牵引性能;预估配套机具的比阻。Zoz等基于Brixius模型以Excel软件开放的电子数据表可以测算不同拖拉机组的牵引性能,它综合考虑了拖拉机的轮胎尺寸、行车速度、重量分布、土壤条件等因素。美国农业工程协会1998年基于美国农业工程标准D497.4开发的电子数据表可预测机具比阻。

2.2人机交互程序

以VISUALBASIC高级计算机语言为手段,并借助数据库知识,利用比较成熟的配备方法,设计的人机交互程序,由用户自己设定一些简单的参数(如所处区域、种植作物、面积等),即可自动完成农业机械系统的优化配备,给出科学的机械配备方案。人机交互程序已得到广泛应用。

2.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在行政、工业、农业等各个行业的管理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充分调研各方信息资源,帮助决策者分析复杂的问题,通过系统自动建立模型,分析,最后给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建议,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如Sahu等基于VB开发了一套DSS,应用于农业机械的优化配备。

3结论

第2篇

1)从农业的技术创新供给来源来看,无论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企业的R&D或者技术引进都是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源头。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是湖北省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最主要来源,而企业的R&D和技术引进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据统计,湖北省有研究机构157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65个,占41.4%。这一比例充分表明科研机构的农业类成果的重要性[6]。当前体制下,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受到政府意向及目标的影响,缺乏动力去了解农民生活生产及市场适用技术的需求,造成了供需双方信息的偏差。因此,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弊端。2)从技术创新的采纳动力机制来看,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新技术供需双方更加容易实现耦合。而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供给方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非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高学术上的造诣,追求学术声望;再者,技术需求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地搜寻、采纳新技术获得生产上的优势,向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此一来,由于供需双方所面临的动力激励不同,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一个主导者来调节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与扩散的对接,科研机构能恰如其分地扮演这一角色[7]。

2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以农业科研所及高等院校设置的农业研发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主要技术推广主体,以传递知识性技术为其主要目标,集创新理念、研发活动、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到市场推广为一体,并以农民为最终受体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形式是构成这一体系的重要基础。科研机构是该模式的创新主导者和组织管理者,而政府完全放开权力,只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可以直接领导和委派高等院校等机构完成任务。科研机构主导型首先采集信息,通过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在技术方面的需求,然后进行创新研发,将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信息传播到农村,供农民学习采纳。因此,政府是该类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而科研机构则是其知识技术发源地和科研成果入海口[8]。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科研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它既充当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又充当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角色,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地位使这种模式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研机构中,农业科研人员既是农业教育人员又可能是农业推广人员,因此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扩散等功能在这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此外,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核心技术不能突破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具备突破这种核心技术的能力,能及时给予技术支持[9]。在农户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农民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敏感度,导致科研机构和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投向无门,而科研机构拥有发达的信息体系和优秀的专业人员,能及时向市场推出新技术。正是由于科研机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以科研机构与公司、企业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农户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和市场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效结合的中间模式,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容易实现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三者的协调统一,该模式的主体为科研机构,多翼指企业、高等院校、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参与者,双驱指外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和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的驱动,因此,这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又可总结为“一体多翼双驱自组织”创新模式。

3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开放系统,而且是非平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出农业技术相应成果,从而形成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这种涨落主宰着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就必须用到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是如何协调运作,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因此下文应用自组织理论思想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链模式的运行[11]。

3.1内部驱动运行机制

3.1.1以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为内部驱动力

该模式的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它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信息等各要素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和交易市场。因此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分工与合作。首先,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同活动对应着不同的主体要素,以及从事相同活动的不同主体要素之间,都存在竞争。根据不同主体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竞争既可以表现在仪器、工具、设备等物质手段上,也可以表现在工艺、方法、流程等知识手段上。正是这些竞争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充满活力,不停留于现状,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在市场经济风向标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各主体要素为了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农业技术相关产物。正是这些内在要素的整体协存共变性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不断重组与进化。总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这些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本质。

3.1.2以科研机构为主体参与农业技术创新整个过程

从创新理论上讲,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负责实现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特别是农户)与涉农企业及市场的对接,在农业生产者日常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技术基础上创新研究,使之成为可以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其原因是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专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同时既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愿望,又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条件。科研机构不但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利用专业人才、充足资金、先进设备等开展自主创新,致力于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上,而是更多的转向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创新实践来看,当农业技术需求被科研机构认识到后,科研机构就会根据农业技术需求产出相应的农业技术相关成果,并据此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将在创新研发环节的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涨落。涨落创新给系统提供了选择对象,一旦系统选择了某种涨落,该环节的涨落会得到其他环节的响应,这种响应使得这一涨落不断放大,引起的巨涨落就会影响系统的演化。科研机构将最终主宰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模式,充分体现科研机构主导创新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及相关联的各环节还充当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既负责下游部门与上游部门的信息输送,又与产业链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需求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在这一自组织系统内畅行无碍。

3.2外部驱动运行机制

3.2.1以科研机构为主导驱动农业技术创新

从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因看,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市场与技术的混合因素所驱动的。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技术需求情况,同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明,在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综合因素驱动下,农业技术才得以不断地创新。针对市场导向的变化,对该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加以描述。即现有的农业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迫切需要新的农业技术满足生产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调研获取这一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并将市场信号传达给政府部门,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随后投入研发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市场导向的变化就是该系统运行的外部驱动力,而一项农业技术创新相应成果作为创新过程的随机涨落能否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就需要市场的检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业人员在市场进行推广和试验新技术成果。

3.2.2以科研机构为主导推动农业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从农业新技术、新发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纳并使用的过程[12]。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建立以政府、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多渠道技术传递途径,保证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最终传递给农户,从而使农业新技术、新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应用。创新的技术成果一般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出现,例如农业气象信息、农田水利与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有时则以物化的形式出现,例如高端农业机械用具、转基因种子、新型化肥和农药等物质形态。在传播和扩散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既可以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传播,也可以与物质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传递。那么,科研机构将依据研发技术的表现形态进行技术流传递。科研机构应农户所需,研发出新品种、农药及肥料等生产资料时,技术流以物化的形式出现并与信息流相结合,捆绑式地推广[13]。

3.2.3以科研机构为主导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研机构不单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也是一个较好的推广展示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实验示范园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直接教学等途径,转化到农业生产,最终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得以实践运用,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农业科研机构将引导农民种植农业新品种、采用农业新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当科研机构向市场普及推广某种高产有效的新耕作技术时,技术流则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出现。即科研机构将该技术以知识产权的方式输出到涉农企业,涉农企业进一步将这一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投入生产、加工,推广到市场,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的角色,进而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从市场获取所需,市场机制将供需信息反馈给科研机构,至此完成了创新链条第一轮的运作。接着开始新一轮创新,最终会形成一波接一波的创新浪潮。

4结论与思考

第3篇

    1.1首先是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设施的投入,还有就是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而且对于其中的专业要求也更为严格,这些因素就对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中的运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1.2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缓慢,没有实践性的作用,技术生产也比较落后,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调整政策来改变现在的形式,加强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对于农业设备加强资金的投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付出和回报不相等,所以就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投入,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还缺乏专业性的人才,没有坚实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没有专业性的人才进行帮助,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的运用不太理想。

    2我国农业技术中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分析

    2.1加强农业机械中的通信技术拖拉机是我国农业中最常见的使用工具,这也就要求其他的机器也要实现智能化的发展,当然还是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良好的设计。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机械的设备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安装智能终端,利用光纤来连接其他的设备,所有的机器零件和电子零件都要和总线有准确的接口,这样才能保持数据的畅通和交换,能够第一时间拿到指令进行工作,完成数据和零件间的交换和传播,使得农业机械和电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彼此间的通信和交流有很大的帮助。

    2.2农业机械中电子设施的技术支持现在的农业设备渐渐的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拖拉机设备一般都装有电子产品,也就是有一个可以单独处理信息的电脑智能终端,通过不同的农业环境进行计算和设计,都有相应的标准接口。在国外的农业中在一些大型农业机械的操作和监控中都有电子装备技术的运用,每个零件都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控制单元,通过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和农业作业的运行,还可以与外部保持联系,对于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更新内容。

    2.3加强机械和人之间的技术交流现在的农业器械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是需要人从一旁进行监控操作,原来的驾驶室里是用的仪表盘,现在换成了电子监控技术,而且原来是数字来表示的,现在是智能化的显示终端,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使得人和农业机械间的交流更加的深入,智能终端的主要界面是采用液晶显示屏,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调控,也就是虚拟操作的方法,实施者可以根据需求的不同,进行不一样的选择,根据这些设备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图案和声音进行工作的调整和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很高的效率。

    2.4对于机械进行调整和管理现在有的农业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和农业作业之间的机械,采用无线的信息化技术为传播媒介,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传播,这种方式使得农场工作和管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中心的那台计算机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每台机器的操作情况和数据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此同时,在农场的计算机管理中还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建立相应的管理决策系统来对农场实行最佳的管理,通过计算机得出的数据资料,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无线通信也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强化农场的管理,提高农场的生产效率,增加产量,实现农场的全面发展。

第4篇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区别于以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作方法,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的降低对土地的耕作强度和次数,保证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它主要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免耕播种技术;秸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和土壤深松技术,核心是免耕播种。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用大量作物秸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天然降水带来的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并能有效减少风蚀对耕层的破坏,二是深松打破犁底层,利于降水的下渗和作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三是秸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并减少因化肥施用过多和焚烧秸杆等造成的土地板结和大气污染;四是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轻机械对土地的碾压强度和次数,减少对土壤耕层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机化技术密切相联

从保护性耕作的四项关键技术中可以看出,它不同于以往我们对土壤的“精耕细作”,其中的每一项技术都是传统上的人、畜力工作所无法实现和完成的,都必须依赖于现代农机化技术去实现。

1、免耕播种技术:或称免耕播种分层施肥技术。是利用专用免耕播种机在有秸杆和残茬覆盖的耕地上进行封闭保墒播种,同时进行重镇压,达到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的目的。

2、秸杆残茬处理技术:是用联合收获机进行作物收获的同时,或作物用其它方式收获后用专用秸杆残茬还田机等,将作物秸杆残茬按要求切割粉碎抛撒至地表实施还田。春季原则上采用原茬播种。

3、病虫杂草控制技术:是利用机械配带喷药机进行。在苗前(后)及时进行喷施农药封闭处理,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有机质含量等地块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喷施,确保药效发挥。

4、土壤深松技术:土壤深松技术是选择大型深松机具,在地表秸杆覆盖的情况下3年左右进行一次深松,深度要达到30—45厘米,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环节,均使用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业机械化是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其技术装备基础,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机化的政策、研究、示范、培训和推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说,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推广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几点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在农业机械化实现较早的西方国家产生的,当前全球农业生产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国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传统农业的过度耕作,加剧了耕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农机化保护性耕作的工作已经摆上各级政府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主要日程。本文作者建议如下:

1、制定相关政策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尽快建立和实施《保护性耕作发展规划》,并将其列为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规划的重要内容,重点探索和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使农机化保护性耕作工作法制化、政策化、制度化。

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从国情分析,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的难度较大,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影响着该项技术的推广,农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意义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一个较长过程,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实施保护性耕作。

第5篇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电力企业;技术措施

作者简介:张立国(1984-),男,山东茌平人,茌平县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山东 茌平 252100)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98-02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持续供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直接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同时反映供电系统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已然成为电网向用户提供供电质量的第一指标,同时它也体现了一个供电企业对电网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等综合管理水平。强化供电可靠性管理已经是提高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打造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系统之一,是电力系统最接近用户的一部分,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关键环节。

目前,农村配网虽然经过前期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已趋于完善,但由于受资金制约前期改造标准低,加上又已经运行十余年之久,电网改造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协调,配网系统普遍存在着设备老化、检修任务繁重、线路走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提高。如果因为供电不可靠造成用户停电,不仅给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而且也会给供电企业带来由此少供电造成的经济效益降低。

一、供电可靠性的含义

供电可靠性通常是指电力用户能以多大的可靠程度得到电力系统供给的电能,反映一个供电系统对用户供电的能力。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一项指标,它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供电可靠率(RS-1)作为度量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电力企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

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笔者认为,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其根本是要提高设备技术装备水平。只要有充足的电源、完善的网架和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就能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

二、农村配网的特点

通过对历年的电网运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农村87%的用户停电发生在配电系统中,要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首先要分析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网结构不合理

农村电网多为无备用的单电源接线方式,一般为树状或者放射状,单电源的供电特点是电网结构简单、经济、运行操作方便,缺点是用户只能从一个电源获得电能,供电可靠性较差。

2.农村电网具有供电面积广,用户分散的特点

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大、线路分段少是农村配网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电网结构很容易因少部分设备故障造成全线用户受累停电,造成停电范围的扩大。

3.农网设备水平落后

由于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配网改造升级的速度远远达不到社会经济的需求,造成农网配网设备水平普遍较低。以导线为例,农村大部分农网线路仍采用裸导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供电区域内种植的树木不断增加,裸导线非常容易受到超高树木、腐蚀、鸟害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间短路、断线等故障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

4.配网自动化水平较低

大部分配网未实现实时监控、自动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负荷管理等自动化功能,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一旦线路出线故障,容易造成大范围用户停电,且故障处理周期长,影响恢复送电速度。

三、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合理与坚强的电网是提高供电系统用户可靠性的基础,提高供电可靠性首先应从提高电网水平开始,合理坚强的网架取决于农网的接线方式、布局和装备水平。

1.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线路联络率

合理的电网结构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前提,没有好的电网和电网结构,一切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措施都是空谈。根据农村电网网架结构特点,增加分段装置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之一,对于辐射式和树状的配网采用线路分段接线方式,一般的配网线路主干线利用分段开关可分为2至3段,在重要负荷或负荷较大的分支线上也可装设分段开关,其作用是在故障或检修时,有效减少停电范围。作为配电网可以考虑采用体积小、容量大、维护少、操作简单的新型开关,如SF6开关、真空开关、小型全封闭环网开关等。如条件允许还可以采用额定电流更大、具备重合功能的柱上重合器。另一方面,针对负荷比较集中的村镇还可以考虑建设“手拉手”线路,即将两条配网线路通过联络开关实现环网供电,逐步改变配电线路中的放射性结构,争取早日实现环网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带。

良好的网架结构是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础,网架的优化可以使供电可靠性达到99.90%以上,并能为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便利。

2.改造配网设备,提高绝缘水平

目前在农网中较多采用架空线路,既可以满足供电要求,同时也比较经济。但架空线路的线路走廊与其他建筑的距离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否则不利于供电可行性的实现。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地埋电缆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之一,但因地埋电缆造价较高在农网中也不具备推广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根据线路走廊情况采用架空绝缘线路。架空绝缘导线与普通架空裸导线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可解决常规裸导线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价格又比地埋电缆便宜得多。由于绝缘导线无外漏部分,与树木或建筑接触不会造成掉闸,特别适合在人员密集的村镇或树木较密集的地区应用。

另一方面在配网系统中的变压器、熔断器等其他设备上安装绝缘护套,更换单裙、双裙及多裙针式绝缘子为绝缘性更高的复合树脂支柱式绝缘子。运行经验证明,复合树脂支柱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要比针式绝缘子好得多。

配网线路绝缘水平的提升可以大大减少配电网事故的发生,缩小配电事故的范围,使配电网运行费用减少、安全水平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控制配网线路供电半径

相对城网,农网用户相对比较分散,故而农村配网线路较长,故障发生概率高。针对这种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供电半径是控制故障停电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实际经验及推算,一般农网配网线路供电半径应控制在13至15千米之内,这就要求在电网规划及改造工作中既要考虑地区负荷增长情况,还要兼顾该地区配网走径现状,在供电半径较长的地区增加变电站布点的方式减少供电半径。

4.优化主、配变容载比

变电站及配电台区的变压器台数和承载能力是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其变压器的容载比是反映配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主变的投资过大容易造成早期建设投资高;过小则电网适应性较低,不利于电网长期发展。结合网络建设合理设置变压器数量及容量,能够有效提高转供能力,是供电可靠性逐步提高的有力保障。

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当依据当地负荷的大小及增长趋势合理选择。一是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按经济负荷计算;二是建设在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站时,要保证在一台停运时不出现过载现象。

对于配电变电压,应当加强配变总保护和末级漏电保安器的安装,避免因单个用户或单台变压器故障而引起主线停线,减少配电线路故障掉闸的次数。这是配网规划、建设必须要加以考虑的内容。

5.推广配网自动化系统

中低压配网作为输配电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程度与供电可靠性密切相关。以前当配网发生故障时,用常规办法处理,需要经过用户报警、调度通知、人员巡检、抢修报告等多项步骤,停电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配网自动化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配网自动化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将配网的实时运行状况、电网结构、设备、用户以及地理图形等信息进行集成,通过配电网运行监控及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施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远方监测、保护、控制、故障隔离、网络重构以及需求侧管理等功能。配网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FTU)正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并自动隔离故障,实现对配网故障的自行诊断、快速隔离,对于非故障段用户可以快速恢复送电,极大地减少了故障停电范围,避免了一点故障全线停电的现象、缩短了人工排除故障的时间,提升恢复送电速度。

根据推广经验,配网自动化建成的区域供电可靠性可以达到99.99%以上,年度平均停电时间可控制在0.86小时/户之内,大大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6篇

近几年我国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人工点种,牛耕田”的传统耕作方式,再加上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一些特殊机械、设备、设施的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农民没有其他更好的就业方式,人闲着不挣钱,不合算;二是政府部门指导思想有些偏差,重工轻农倾向依然存在,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重视不够;三是多数农民收入低,购机有困难;四是机械适用范围小,配套指数低、价格高,满足不了一机多能的要求;五是推广力度小,目前仅仅依靠农机推广部门一家组织落实该项工作,从人员、设备到社会影响力等诸方面,也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实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我国是对我国传统耕作方式的一次改革,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强有力的改进和提高,各级各部门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到议事日程,并根据当地情况下大力气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各个技术环节落实到位,确保该项技术迅速推广普及。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加速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应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领导,积极宣传

首先有效地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大力宣传普及发展保护相耕作的技术及重要意义,力争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次,各级领导首先提高认识,层层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强化领导合组织,把加速普及保护性耕作列入各级政府重要的工作目标,作到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地块;三是实实在在抓好县乡村三级保护性耕作试验田、示范田、对比田,举办培训班,召开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让农民亲眼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让活生生的事实说话。

二、政策引导,多错并举

2004年以后,国家开始实行对农机具补贴的政策,虽然补贴资金量小,不能实现普惠制,但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鼓励作用,所以必须利用好这些资金。一是对用于保护性耕作机具的补贴款保证专款专用,农机经费入农户。二是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金融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用于保护性耕作的机具的购置。三是以抵押贷款的形式,鼓励农机大户、专业户购机。四是提倡社会多方集资,以国家拿一点、大家凑一点的方法,积极兴办股份制农机服务公司或农机协会。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三、部门联动,服务到位

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在主动与计划、财政、金融、科技、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搞好协作,争取更多支持的同时,加强对农机生产商及农机产品的监督管理,对假冒伪劣的农机产品进行严格查处,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优化保护性耕作的农机市场环境;督促农机研究部门尽快研制出一机多能、质量过硬、价格合理、适宜农艺的机具,最大限度降低作业成本。

农机主管部门要加速普及力度,结合极具生产厂家及农机培训学校,抓好购机者、使用操作手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与指导,传授机具使用、维修、保养知识,以提高作业质量及机具使用寿命。

作物良种培育供应部门,要抓好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品种的繁育和供应。如培育抗倒伏,早熟高产适合机收作业的小麦、玉米等作物良种对推动保护性耕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健全队伍、提高素质

第7篇

【关键词】气象指数保险 道德风险 触发值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整个保险领域都面临的难题,而这个问题在农业保险中尤为严重。由于传统的农业保险是以实际产量的损失为依据进行理赔,一旦发生灾害后,农户为了得到赔偿,可能就不会积极救灾,甚至故意增加损失。这种道德风险难以取证,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的损失大于预期。逆向选择则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户掌握着更多有关保险标的的信息,可能会将具有更高风险的标的按照平均的费率进行投保,导致保险公司所收保费与赔偿存在差异,造成损失。

为了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发生,农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开发指数产品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或称为天气指数保险)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概念及优点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以客观的,一般由国家气象部门提供的与被保作物产量或收入高度相关的天气事件、温度、降水和光照等气象要素的阈值作为农业保险理赔的依据,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赔偿的农业保险。

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一是赔付透明度高,赔付的计算完全依据天气指数,没有人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与公正;二是运营成本大大降低,该保险根据天气指数而不是实际损失进行赔付,因此不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查勘定损,理赔程序也大大简化;三是避免信息不对称,天气信息是公共信息,保险人和投保人都可以获得,减少了道德风险问题。

二、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的可行性分析及相关意见:

从2009年开始,我国保险市场就陆续有部分保险公司尝试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虽然直到目前为止,气象指数保险的总体经营情况还不甚理想,但不可否认在我国发展气象指数保险仍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发展气象指数保险主要需要以下几点条件:

社会对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认可。对于刚引进的新兴保险产品,社会各部门都需要一个慢慢认识的过程,只有在了解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之后,农户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由于天气指数保险的概念并不难懂,而且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较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就为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前提。

数据的搜集。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离不开准确而完备的历史气象数据,而数据的搜集需要以气象观测站点的建立为基础,所以要想顺利推广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首先必须在风险区域范围内建立足够多的气象观测站。此外,技术创新也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具体的技术包括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检测植被的覆盖情况等。美国在天气数据收集方面相对领先,比如联邦政府商务部下属的国家气象局就在全国2000辆大巴车上安装了传感器,随巴士移动,每隔10秒就将实时收集沿途地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传回信息中心。这种气象数据收集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产品的设计。气象指数保险的核心就是确定农作物针对特定指数的损失率,确定保险作物损失变化与选定气象指数变化间的数量关系。由于不同地区的天气存在差异,所以设计针对不同区域的气象指数保险需要对大量的气象、农业、保险领域的专家参与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产品进行检验分析,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此外,各地的主要农作物也存在不同,所以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各地的关键气象因素,比如说在水稻主产区开发干旱指数保险,在柑橘、油菜等主产区开发低温指数保险等。

政策的支持。我国的农业数据和气象数据都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中,气象监测站的建立也需要政府来完成。另外,由于农业保险本身是政策性保险,所以农业气象保险的推广必然需要政府的支持。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农业部和气象部门的配合下,可以由保险公司牵头来对某些地方的主要气象风险以及其对农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需求进行判断。为了促进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普及率,我国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给予购买气象指数保险的农民以贷款利率的优惠乃至减免。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针对的风险是灾害性气象风险,比如说台风、洪水等。而气象指数保险承保的主要是温度、降水等非灾害性气象因素,与现行的政策农业保险恰好是互补的。所以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广,以实现对农业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

三、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根据国际普遍经验来看,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主要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确定重大气象风险。通过对作物的损失原因分析找出一个地区的主要天气风险。第二步,将恶劣天气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量化,调查气象风险与农作物产出的关系。第三步,产品定价。第四步,产品推广。

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首先,由于我国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大面积推广天气指数保险会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在初始阶段可以选择试点地区和试点作物品种,并且保证天气风险因素和农作物损失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其次,要合理设计保单的各类参数,比如保险区域划分、保险期间设定、气象指标测量分布等;第三,在确定赔款触发指数时,要掌握大量可靠的历史天气数据和农业产出数据,指数确定后还要根据实际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孙朋.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第8篇

关键词:食品分离技术;应用型人才;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99-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Food Separation Technology in Applied Talents Oriented Agricultural Colleges

Wang Fengwu et al.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ourse of Food Separation Technology from applied agricultural college was reformed. It was discussed that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level of teachers and reformation of evaluation way and so on. These results adapted the demand of the applied talents of Food Speciality in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Food separation technology;Applied talents;Reformation and practice

食品分离技术是指各种分离技术(包括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物理化学的)在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分离技术与食品工业之间的关系,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愈加密切,它是食品工业的基础,能有效提高食品原料的综合利用程度,能保持和改进食品的营养和风味,使产品更加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能改变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因而食品分离技术对于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1]。《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既要向学生讲授经典的食品分离技术,又要向学生讲授近些年来发展较快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的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青岛农业大学于2012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高校,这意味着学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本科生[3],这也要求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方法[4]。本文就调整优化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综合水平和改革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利用学校名校工程建设这个契机,对食品分离技术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以期为应用型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打好良好的基础。

1 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优化授课内容

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限选课,开设在第六学期,学生在系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相关专业课如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机械和设备等[2],更容易掌握本门课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生物、材料等内容。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统的分离技术,比如沉淀、结晶、蒸馏和离心等内容,主要给同学们讲授基本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中如何作为操作单元来应用,以及近些年这些技术在数学模型、计算方法以及设备的改进、工艺最优化选择、节能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第二部分内容是现代的食品分离技术如超临界萃取技术、液液双水相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和微胶囊化技术等,重点讲述这些技术的原理,在食品不同领域如何应用,与传统技术相比有哪些优越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选用的参考书是高孔荣的《食品分离技术》和张海德的《现代食品分离技术》,结合网络资源,包括中外文期刊和专利,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授课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在食品分离技术的授课过程中,采用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和文献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牢固的掌握课程的内容,在以后的毕业论文和实习中能够灵活的加以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驱动式教学为例,在讲授结晶分离技术这一章节前,将8个学生分成1组,授课之前从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中提出了6个大问题,每个小组来认领1个问题,课下通过查阅参考书和相关的网络资源来组织答案,做成PPT,课堂上每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上来讲解,和同学们交流互动,同学们都积极响应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充分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们对本课程的热爱,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2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作为教师授课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食品分离技术这门课程,我们申请了名校工程项目校级优秀课程建设,学校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网络空间,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本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知识,课题组教师把一些教学资料,参考电子书和最新的文献上传到网上,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如视频、Flash和图片等上传,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把一些专业网站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通过自学掌握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另外,在网站上进行师生答疑互动,学生们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包括研考复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在网站上提问,老师们会一一给予解答,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食品分离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且交叉性的课程,需要教师既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能及时掌握该领域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又要有良好的实践经验,提高授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1)借名校工程建设的契机,引进相关的学科带头人,带动本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2)本课题组所有教师利用假期或平时空余的时间去公司实践锻炼,比如去果汁厂学习超滤设备如何应用,去精油生产公司学习如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法获得高品质的精油,通过积累实践经验来提高授课水平,可以更好的培养应用型的食品人才;(3)进一步深造,提高教师的水平。在山东省出国留学项目和学校留学项目的资助下,陆续选派教师出国访问学习6~12月,或者进行国内高校的访问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将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引入教学,开阔学生们的视野;(4)将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科研促教研。利用自己的科研项目积极带领大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和大学生创新立项,让学生提早进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的严谨态度,为以后读研或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4 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食品分离技术的考核方式是传统的闭卷考试,学生们一般会在考试前几天集中死背,考试结束后基本都忘记了,这样的结果完全达不到我们的授课目的。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注重课程学习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小测验、课堂专题讨论、课堂回答问题、参与网络互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或开卷考试的方式,占50%;考勤,10%。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较全面的从理论掌握、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予以评价,可以较好的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5 结语

通过这两年的课程改革实践结果,可以看到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改革是成功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更加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化。通过食品分离技术的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为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孔荣,黄惠华,梁照为.食品分离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傅虹飞,彭帮柱,岳田利,等.《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3):219-220.

第9篇

甘肃陇南地处秦岭山脉以南,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还在上世纪之末,全行所有营业网点柜台办理业务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客户排长队等候办业务的事屡见不鲜。面对日益发展的业务和不同客户的需求,为了加快业务发展步伐,自2001年起,全行在省分行科技处和地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部电脑工作紧紧围绕全省支行长会议精神及地分行各项工作安排,坚持以科技兴行为目标,以服务基层为主导,抢抓机遇,理顺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网络性能,提升各项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全面实现把全行的网点优势传化为网络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的推广力度,短短四年多时间,全行科技建设成果亮点频现,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兴行之路。网络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但为全行各类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使人们处处体现到现代化信息带给我们的便利,而且使全行的客户结构也由原来的农户、乡企、供销社等低层次客户占主要比重,发展到今天拥有电信、广电、财政、学校、医院、银行同业等一大批优质客户,从而,为全行业务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信息驶入高速公路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是全行电子化信息系统建设和业务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为积极适应信息经济及“扁平化”改革管理要求,使“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能在陇南农行顺利推广,首先,该行成立了“陇南农行综合业务系统推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技信息工作的领导,将科技建设内容纳入每年全行各项业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了电子化业务在全行的全面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普机应用中,信息科技部门通过制定《“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陇南分行网点接入方案》,加强了对科技费用的详细测算,为全行节省通讯费用15万元。三是充分利用科技网络优势协助计会部门加强了对财务的监督和管理,落实了辖内43个营业网点的帐务核对,为新一代帐务数据移植做好了准备。四是改善了机房环境,完成了我行“新一代”主干网的网络建设工作。几年来,经过全部员工努力奋战,实现了全区所有有效网点全面联网和业务功能的集中化管理,顺利完成了“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切换工作。

另外,自ABIS系统上线运行以来,他们始终把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积极配合业务部门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运用对全区网络的性能检测、故障诊断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运行的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响应速度,缩短处理时间,确保全行网络系统畅通无阻,为业务经营提供可靠保障。同时组织人员对全区县支行和各电子化营业网点的计算机运行、网络安全、密码管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安全设施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对查找出的如操作环节不够规范;密码管理混乱;通讯有时不畅等方面的问题逐条逐项进行了整改,并针对安全漏洞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制度的学习、计算机的培训、事后监督、值班制度、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及附属设备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进行了纠改,从而提高了全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近年来该行科技部共排除网点各类故障600多起,保证了业务的按时办理。另外,为了不断完善“新一代”综合应用系统和集中式信贷管理系统,按分行的安排多次对ABIS系统和CMS系统进行了升级,优化软件功能,规范运行维护流程,全面提高了应用水平。确保了各项应用系统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二、围绕业务精心组织,加大新产品推广力度

该行科技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和大集中的优势,加大了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一是在开办医疗保险业务的同时,相继推进了银行卡、银证通、保险、等业务。二是开通了网内联行业务。网内联行作为农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和实时汇兑系统的升级换代产品,处理同一数据中心各营业机构之间的资金汇划业务,是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处理流程和业务制度进行的创新。为此该行科技部积极配合计划会计部举办了专项培训班,搭建了培训环境,并积极辅导学员掌握操作,熟悉业务。之后对43个营业网点进行了远程程序安装和调试,及时顺利的开通了此项业务。三是国税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在此之前各县此项业务都是通过报盘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只能双定户的缴税,量大但手续费极低,操作繁琐,且不安全。此次上线能满足多元化报税的要求,主要是通过万维平台进行数据交换,不但支持双定户,还能支持企业交税,同时也能电话报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四是完成了记账式国债交易系统和基金销售系统的推广工作。实现了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申购、赎回、查询、清算等功能。投资者可以以金穗借记卡为介质,在农业银行营业网点的柜台办理基金直销业务。五是完成了中间业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为了保证我行中间业务平台顺利推广,成立了由主管行长为组长的推广领导小组,信息科技部负责信息采集和程序的安装。对以前开办的中间业务进行分类、整合,在不影响正常中间业务办理的前提下,进行升级,经过连续三天的彻夜努力,完成了全区43个网点的上线推广应用工作。中间业务平台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中间业务程序开发的周期,为我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六是积极准备推广现金管理平台。现金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系统性、集团性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开发的金融产品,功能包括异地通存、法人结算帐户透支、额度管理、资金调拨、电子支付、电子对账和收费管理等。为了保证支票子系统向现金管理子系统平稳过渡和年终决算顺利进行,根据省分行的安排对全区43个网点的支票子系统进行了升级,并下发了操作要领,确保系统平稳过渡。七是推广应用了经济纠纷案件管理系统(LMS)。LMS系统以经济案件台账为主线,利用电脑技术,通过网络支持,建立了农业银行系统统一的涉诉经济纠纷案件数据库、律师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共享,实时管理,减轻了法律事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八是不断创新,加快了自助银行的建设步伐。该行进一步加大对银行卡的技术支持力度,优化了用卡环境,实现了ATM、POS的联网通用,完成了1台ATM、2台POS的入网建设工作。并对“95599”电话银行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网上银行的功能测试,并如期投产运行。同时积极配合信贷部门完成了网络系统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安全可行的设备安装、调试和数据整合方案,指导协调各行进行了系统的安装、调试,从而为信贷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保证了信贷管理系统录入移植工作按时完成。

三、统一网络发展平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性

今年该行己建成了省分行至营业网点的四级三层业务网络,并配合省分行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整合,在不影响“新一代”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备份网络,做到了“新一代”业务系统与管理信息业务的逻辑隔离,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共享程度。为了切实改善网点通讯环境,保证“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稳定运行,按省分行的安排进行了网点半固定联接方式和县支行路由器代替终端服务器的改造工作。此次改造涉及9个县支行的中心和9个县支行的43个营业网点,为了节约投资,充分利用原有设备,部分使用了99年信贷管理一期系统建设时配备的CISCO2治理发愣功路由器。通过网络改造,不但改善了网点网络通讯环境,使得网点通讯更加稳定,提高了竟争力,同时也完成了10个乡镇营业网点的CMS系统的推广工作,为实现与ABIS的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