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产品与农副产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产品与农副产品

第1篇

关键词:农副产品 销售产业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用工业化的办法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产业销售业是生产的延续,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调查了长安区全区农副产品销售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 探索与实践

1.1发挥长安背靠西安大都市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规模取得新进展

长安从东、南、西三面拱卫西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鲜明,现有耕地4万km2,粮田面积3.3万km2。依托西安大都市的辐射带动,全区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西部设施蔬菜带、东部设施瓜菜带、沿山果林带等农业产业化基地。

1.2发挥结合长安空间广阔、土地肥沃、生态良好的资源禀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

全区共计注册各类农业商标53个,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省市级名优农产品,王莽桃藕观光园被农业部评为标准化示范基地,王莽鲜桃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大兆西瓜基地被评为中国优质西瓜生产基地,长安草莓被评为中国金奖,对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1.3发挥长安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潜力大的鲜明特点,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加工包装取得新进展

根据产品特性和消费者需求,将产品分为耐储存包装、时令产品包装、地方特色包装,积极推出老董地软、长安土蜂蜜等小宗农产品组合包装,共开发特色农产品包装30多种。据粗略估算,包装后农产品效益比包装前提高50%左右。

1.4发挥长安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的特点,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市场销售取得新进展

依托秦岭北麓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巨大人气,2011年全区共举办王莽鲜桃、滦镇葡萄等各类农产品采摘、推介、促销活动10余次,增加农民收入1665万元。全区形成客商收购、订单农业,开设产品专卖店、市民采摘等多种方式的农产品销售格局。

2 亟待解决的若干突出问题

虽然,长安区农副产品销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种养单位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2.1 科学生产不到位

一些企业和农户缺乏市场主导观念,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农产品销售跟不上市场节奏。

2.2 加工包装不到位

部分种养殖大户和群众重生产,轻包装,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包装无所谓,从而影响了农副产品的效益提升。

2.3 品牌创建不到位

不少农产品虽然品质优良、已达到或超过无公害,但是没有进行认证,没有取得QS质量认证书,根本无法进入高端市场流通;对已创建品牌的后续管理也亟待进一步加强。

2.4 市场销售不到位

全区农副产品销售网络需要进一步健全,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群众自销占绝大多数,新的销售渠道拓展不够。

3 对策与展望

3.1市场指导科学生产,由“人家种啥咱种啥”向“市场要啥咱种啥”转变

3.1.1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实行分类发展

规模发展设施农业,包括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重点建设西部设施蔬菜带、东部设施瓜菜带、沿山果林带,适度发展普通樱桃、双孢菇,作为设施农业的有机补充;限制发展炮里皂刺、杨庄干花等产业,提高现有面积经济效益。

3.1.2以工业化为指导,实行规模发展

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加快土地向大户和基地集中,积极构建区、乡、街一体化农业服务体系,为基地和园区提供综合服务。

3.1.3以科技推广为动力,实行创新发展

推广西瓜基地育苗技术,使西瓜分4个月上市,有效解决大田西瓜集中上市、销售难问题,提高西瓜种植效益。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逐步改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3.2市场引导加工包装,由“粗毛大骨头”向“高、精、尖、细”转变

3.2.1加大扶持力度

从资金补助、技术创新等入手,扶持一批年产值200万元以上、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包装企业做大做强。聘请专业公司为基地和群众免费进行包装设计,鼓励其进行农产品精包装。

3.2.2实行分类包装

按市场需求将农产品分类包装,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3.2.3促进融合发展

在秦岭北麓祥峪沟、上王、五台等重要旅游景点,开设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促进农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3市场指导品牌建设,由“酒香不怕巷子深”向“香飘万里靠品牌”转变

3.3.1培育名牌产品

根据市场销售份额和消费者、专家意见,评选长安十大最受消费者欢迎农产品,作为重点推介拳头产品。加强无公害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名牌产品。

3.3.2注重品牌整合

有效整合西瓜、蔬菜等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价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3.3加强后续管理

加强对已认证品牌的后续管理,指导基地和农民严格标准,确保所有品牌立得住、推得开、效益好。

3.4以市场指导销售服务,由“重生产、轻加工、轻销售”向“生产、加工与销售并重”转变

3.4.1抓协会组建

培育一批辐射广、效益好的农业流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他们连接市场、对接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

3.4.2抓宣传推介

举办采摘观赏、土地领养等活动,组织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扩大网络促销覆盖面,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3.4.3抓信息服务

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吉林省;农产品;出口

吉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已达568.5亿斤,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已达2550亿元,但却是农产品出口小省。2010年农产品出口额11亿美元,仅占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2.76%。吉林检验检疫局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总局“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工作方针,在服务区域经济、促进吉林农产品出口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 分析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产品出口潜力

吉林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是全国“六大林区”和“草原”之一,素有“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的美誉,人参、鹿茸、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更是享誉中外,然而,因加工能力落后、品牌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导致直接出口量少、出口货值较低。为改变这种局面,吉林局通过走访农林等行政主管部门、出口企业及种植养殖户,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全方位、针对性调研,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提交调研报告、报送政务信息,其中《吉林省人参出口情况的报告》和《吉林省花生出口情况的报告》等调研报告得到多位省长的批示,经多方努力,2010年,吉林省农产品出口2.16万批、货值11.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10.8%;2011年1-9月,农产品出口1.63万批、货值9.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21.6%,农产品出口货值已占出口商品总值的49%,同比比重又增加2个百分点,在出口结构方面,出口前10类大宗商品中,农产品已占五个席位,玉米深加工产品、豆类、玉米、人参、籽仁类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出口的农产品正在由产品原料向高精深加工产品的方向不断迈进。

2 研究农产品出口障碍,采取措施破解出口难题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难、货值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口仍以产品原料为主,附加值低;二是产品内在质量低或包装较差;三是推广宣传品牌意识差;四是信息闭塞,缺少国外客户;五是除十几个对朝鲜和一个对俄口岸外,没有直通其他国际市场的口岸;六是加工及贮藏条件较差;七是物流不畅导致贸易周期长。针对上述问题,吉林局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破解出口难题:

一是支持和帮助出口企业研发新产品,增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改善产品内外包装。二是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是推进示范区建设,已形成粮谷、特产、肉蛋等16个出口种植养殖示范区。四是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获得国外注册资质,拥有国际市场“通行证”。五是实施品牌战略,树品牌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六是结合“三个一批”工程开展对辖区内企业上门送法律、送培训、送信息、送标准、送管理“五送”服务活动。七是提供国内国际各类会展信息,帮企业拓宽视野、拓展国际贸易新渠道。八是与天津、辽宁、深圳、宁波、黑龙江等口岸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快口岸验放速度,促进直通放行。九是开通经珲春圈河、朝鲜罗津至上海、宁波两条“内贸外运”航线,创新对内对外贸易的新模式。十是加大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中朝中俄资源合作开发等区域合作的支持力度。

3 密切检政企关系,努力赢得国际市场份额

促进农产品出口,一要依靠政府,突出政府的总体责任。总局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全面合作备忘录》、吉林局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动吉林食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扩大出口合作备忘录》,各地分支机构也先后与8个地市州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促进农产品出口。二要抓实企业,强调企业的主体责任,与50多家企业签订质量帮扶协议、与380多家企业签署诚信协议,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三要当好纽带,将政府职能和企业的利益联系到一起,与商务厅联合印发了《吉林省优秀出口企业质量安全奖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个省级出口企业质量安全奖项,对推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出实招、见实效,检政企三方密切配合提升了出口农产品质量,赢得国际市场特别是国际高端市场的份额。两年来,吉林省实现保鲜白菜首次出口韩国和日本、保鲜萝卜首次出口日本、内地冰鲜牛肉首次供港、冷冻树莓首次出口美国、花生首次出口加拿大、冷冻毛豆首次出口美国、鹿肉首次出口阿富汗,同时也打开了香港市场。

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 价格 马铃薯 互联网+农业

一、我国马铃薯价格波动现状

2005年以来我国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面粉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鲜菜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图:

(图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一可以看出粮食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9年至2010年上涨6.5%,2011年至2012年价格指数下跌7.3%;面粉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6年至2007年上涨7.6%,2011年至2012年下跌5.8%;蔬菜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0年至2011年下跌16.7%,2011年至2012年上涨15.3%,蔬菜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为粮食、面粉类大宗农产品的2.5倍左右;在笔者实际调查中发现马铃薯价格的波动幅度远超过蔬菜的波动幅度,调查结果显示优质马铃薯的价格波动在30%以上,而差质马铃薯价格会超过50%;以内蒙古乌兰察布马铃薯价格波动状况为例,马铃薯种植业是内蒙古的支柱产业,年产量超过80亿斤。在2010年之前马铃薯批发价格的最低标准都在1.0元/公斤左右。但在2010年,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蜂拥而至,马铃薯价格水涨船高,最高时价格竟然超过2.4元/公斤,创历史最高。然而就在薯农们还没弄清价格为何突然暴涨的时候,紧接着的2011年,马铃薯价格急转直下,最低时竟然只有0.36元/公斤,直到年底也没有超过1.0元/公斤的历史均值。

二、马铃薯价格波动剧烈的原因

(图二)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图二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季度最大震荡幅度为2011年第四季度下跌7.1%;薯类生产价格指数季度震荡最大幅度为2012年第四季度上涨16.9%;蔬菜生产价格指数季度最大震荡幅度为2012年第一季度上涨13.4%。整体看来生产价格呈稳定下降趋势而马铃薯价格超出粮食和蔬菜价格的波动幅度,由此生产成本并不是主导价格的原因;

马铃薯生产周期长、质保期短、产量大的特点和面粉相比面粉的原材料小麦的种植面积广、生产规模大、上市分散,而马铃薯和蔬菜相比产量大上市时间集中和小麦相比种植户分散没有形成农业合作、保存成本高、分销期集中突然而大量的马铃薯上市也是造成价格波动的原因。信息不流通,我国的农副产品总量庞大,产品的种类丰富,但是这种庞大的总量是由一个一个单独的个体种植户的产量组成的。 农户了解不到农产品完整生产信息,他们能够了解到的只是片面的、单纯的价格信息,缺少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信息的指导。(例如:农产品主要生产地的种植规模、预期的生产总量、库存总量、市场的需求量等)

其次,就是农副产品产业链中。在农产品从种植户到消费者手中的中间环节,种植户和中间商之间的利益和信息之间是冲突矛盾,对于小宗农产品而言由于市场总量小给中间商提供了控制市场的操作机会。例如:大量的囤货积奇、抛盘打压、集合各方面的游资对农副产品的价格进行恶性的炒作等等。造成富了中间商人穷了农民的结果,这些行为也是农副产品价格每年起伏不定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发展途径分析

基于以马铃薯为例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现象和原因和分析,归结其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在于种植品种和种植规模决策的信息和销售信息的闭塞。因此,针对性开展对农产品的互联网化思考。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上游农业生产

1.菜农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直销模式。菜农将自己种植的产品在平台上展示销售。优点:菜农和消费者分享中间环节的利益。菜农可以得到高于收购商给出的价格从而增加收入,消费者可以以相同的价格得到新鲜放心的蔬菜。

2.菜农可在云平台选购种植蔬菜所需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

优点:菜农可以解决种植问题治疗病虫害,降低种植风险保证预期收益。1.3菜农可连同土地受雇于云平台 根据合同规定对蔬菜生长流程进行管理操作。优点:规避价格风险,通过土地的出租和自己的劳动获得稳定收益。

(二)中游数据管理协调控制

1.包含仓储物流、清洗包装、以及农产品会展和蔬菜品种和数量的大数据分析指导农民种植。优点:通过对蔬菜消费数据收集分析指导菜农品种和规模的决策,同时沟通上下游的信息,避免农民盲目跟风种植而造成的滞销问题。建立销售渠道,通过物流和仓储对蔬菜进行清洗包装储存和运输为下游提供优质放心的蔬菜。

2.投放具有明确品种、质量和收获时间和收获价格的标书供给菜农根据自己的的生产能力投标。投标菜农可以放心的种植蔬菜而不用担心增产不增收或者有蔬菜而没有销售渠道的问题,实现订单式种植。

(三)下游销售

与超市、社区、饭店和蔬菜深加工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对中间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优点:降低超市、社区、饭店和蔬菜加工企业单独对蔬菜产品选购加工和运输保存的成本,同时可以通过云农平台了解到蔬菜的种植情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四、总结

本文以马铃薯为例,以数据的形势展示了蔬菜价格近几年的波动情况,从整体上分析了蔬菜价格的波动原因,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蔬菜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对其价格进行研究并保证价格的稳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希望文章中提到的解决方法可以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切实的解决农产品种植和销售问题,也可以让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新鲜的农产品。(指导老师:李锡玲)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 方燕 2003年6月

【2】《中国重要农产品-供求变化及其对价格的影响研究》 徐雪 2014年12月

【3】《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李华 2014年12月

第4篇

【关键词】要素禀赋;农产品;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可用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丰裕关系。赫-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和不同产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比例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又决定了产品成本的国别差异,进而决定了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价格的差异。各国应出口使用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因此,就农产品而言,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状况是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四种: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本和科学技术。

1.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自然资源

在各种农业自然资源中,土地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是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从资源的数量上看,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土地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按土地的特征划分,中国拥有耕地1300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3.54%,居世界第四位;拥有森林17491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22%,居世界第五位;拥有草地4000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1.67%,面积居世界第四位。因此从资源总量上来看,中国土地资源相对丰裕,为农产品生产提供规模优势的保证。但中国土地数量相对于人口规模来说,又是十分贫乏的。根据国土资源部组织的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8.2574亿亩,但人均耕地不足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美国人均耕地10.93亩,印度人均耕地2.8亩。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生态退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减少。因此,中国土地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由于人均占有量小,土地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土地资源上不具有禀赋优势,这会对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尤其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从资源的质量上看,一方面,中国所处的自然区位和生态条件优越,尤其是北纬20°―50°之间的中纬地带、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为农产品生产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农产品单产水平和良好的品质;另一方面,中国的土地资源也面临着耕地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

总的来说,中国土地资源总量较大,而且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良好的特点保证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优势、较高的单产水平和良好的品质;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小的特点使土地成为相对稀缺的要素,土地质量恶化也成为制约农产品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特点对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以及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能够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它的变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它的状况取决于农村教育的普及状况,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专业化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力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者,是农产品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量。高素质水平的农业劳动力对推广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力资源禀赋状况直接影响着一国农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的模式,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的国家在农产品生产上更易获得比较优势。

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总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5,农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00万人,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其中从事第一产业①的占70.8%。中国劳动力资源供给的相对过剩直接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低廉。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的工资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日本的3.4%,韩国的7.8%,新加坡的4.3%②。虽然中国由于低劳动力价格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但低劳动生产率阻碍了产品比较优势的获得。据统计,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7%,日本的4.0%,韩国的6.2%,新加坡的5.5%③。此外,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在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④。总之,劳动力资源丰裕和成本低廉的特点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上较具有比较优势,但劳动力质量不高的特点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最终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农业资本

农业资本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形式和货币表现,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投资所形成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生产条件就是资本,这些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能够扩展人的能力,相当于人手的延伸,扩大了人的劳动能力。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本可以替代劳动力等其它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因此,农业资本丰裕的国家可以弥补和改善先天性农业生产要素不足的状况,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资本要素相对较为贫乏的国家,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对稀少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结构。从资本投入总量上看,2008年,中国城镇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4816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共计2256亿元,占各行业投资总额的1.52%⑤。从具体的农产品生产物质费用投入量上看,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物质投入费用和资本丰裕的国家相比是较少的。我国资本要素使用量较低,依靠劳动力要素的密集使用来弥补资本要素投入的相对缺乏。但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产出的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逐渐下降,直至为0。因此,资本要素的匮乏会直接影响产出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4.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是揭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中应用成果的总称,它的作用是改善其它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使在相同要素投入量的情况下产出增加,或者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节约要素的投入,同时技术创新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推广为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密集使用一国丰裕要素生产产品的技术进步,将节约该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素的投入量,相对扩大产出和出口贸易量。而密集使用一国稀缺要素生产产品的技术进步,有利于节约该国稀缺要素的投入,相对提高本国生产的此类产品的产量,减少产品的进口数量,降低对产品出口国的依赖。因此,无论是出口产品还是进口产品的技术进步都有利于该国比较优势的提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技术进步的成就显著。目前,我国有1500多个农业科研与开发机构,有近20万农业科技人员和职工,有1280多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中心,4万多个乡级农技站,约110万名推广服务人员,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基本力量。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提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增加农产品的产出。1949-1992年,我国培育了约5000多个农产品新品种和新组合,使主要农产品品种更新了4-5次,而每次更新可以增加10%-30%的产出。例如,1978年-2008年期间,我国的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分别增长了73.4%、246.1%和465.4%,科学技术对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节约要素投入。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传统耕作技术进行改造和创新,间作套种和立体农业技术已在全国1/3的耕地应用,据监测,2006年全国棉田复种指数为158%,相当于扩大耕地面积4695万亩,有效的节约了耕地资源的使用。最后,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熊远著教授培育的“瘦肉型”商品猪一改过去生猪瘦肉率低的情况,使我国生猪品质大幅度提高,提高了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畅销国际市场。

总的来说,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增加农产品产出、节约要素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应用的广泛程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要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第一产业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②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2002》.

③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2002》.

第5篇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农业专家牛盾接受环球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制度更严格。有些国家标识是定量的规定,比如说某产品转基因成分达到1%、4%或5%时才进行标识。而我们国家规定:只要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标识。目得就是要让消费者知道所买的产品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

牛盾说,我们要从农业转基因技术和农业转基因产品两个层面来分析。农业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上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国家对待高铁和航天技术一样,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不应该放弃制高点,应该有中国人的话语权,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当然,我们国家的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水平保持着世界领先和先进水平。第二层面,利用转基因技术来生产转基因农产品是一个崭新的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有几十年的时间。为了保证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我们必须要按照科研规律来办事并遵循相关法律。

作为农业专家,牛盾部长介绍说,在研发和生产转基因农产品过程中有以下环节。第一,研发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必须是在实验室进行。第二个阶段就是在实验室里得到的转基因农产品,如果是健康的、质量好的就把它拿出来进行“中间试验”:在一个比实验室要更大更开放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以发现更优良的性状表现或负面问题需要消除。若在第二个阶段不错就会到更大的范围进行环境释放。如果他还是优质的,就再到大田进行生产。经过四个阶段,如果得到的结果还是优质的、健康的、卫生的、安全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就能得到安全评价的证书。我们国家一共5 个环节。

牛盾最后强调说,目前,国内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已经通过安全评审,获得安全评审证书,现在已进行商品化的生产和销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转基因农产品的标识制度,这个标识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更严格。有些国家标识是定量的规定,比如说某产品转基因成分达到1%、4%或5%时才进行标识。而我们国家规定:只要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标识。目得就是要让消费者知道所买的产品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牟辰潞 曹海燕)

■来源:环球网 2014-03-11

第6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63-02

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理论界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如何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二是部分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实践经验总结及效果检验。关于如何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研究人员主要从创新障碍(夏彦,2010)、服务渠道体系(李剑峰、王延涛,2010;郭兴平,2010)、抵押担保方式(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2010;高文丽2010)、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化与金融监管(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3;张长全,2003;孟飞,2009)、农村金融工具创新路径(马海滨,2010;丁竹君,2010)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关于部分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与效果检验方面,理论界认为,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有效化解了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张智富,2009;王岩岫,2009;浙江银监局,2010;李明昌,2010)。

以上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规范性分析和实践性分析,在相当程度上准确揭示了当前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方式、方法、政策措施与实践经验。但是,已有文献对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农村改革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研究较少,因而难以准确反映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绩效、特征与实践经验。本文通过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信阳市(下辖八县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绩效的实际调查,试图探析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2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绩效

2.1 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增加了“三农”资金供给

2009年7月河南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会在信阳市固始县召开以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金融机构全面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相继推出了支持劳务经济类、创新抵押担保类、信用共同体+信贷类、订单农业类等8大类20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其中回乡创业贷款、劳务输出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率先在全省推广。2009年发放创新类贷款38.6亿元,有400余家企业和3万多农户直接受益(见表1)。

2.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

(1)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切实解决农户融资“瓶颈”。

“农民贷款难”主要是因为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物――农民最具有价值的土地、房屋和宅基地,均不能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针对农村抵押物不足和抵押范围狭窄的问题,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特点,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各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扩展抵押担保物范围。按照“组建一级集团、实施两级担保、构筑三级网络、发展四级信用”的构架,组建了信阳市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担保网络,出台农村物权确认和抵押担保暂行办法,使全市担保机构担保基金规模达6亿元。积极扩大抵押范围,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先后将农村承包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存货、农业订单、农机具等动产和各种权利纳入农村金融的抵押品范围,切实解决了长期制约农村金融的抵押担保瓶颈。

(2)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以“阳光信贷大厅”为依托,开辟小额农贷的“绿色通道”;农业银行信阳市分行为弥补农村网点不足,以“惠农卡”为载体,推行流动网点、自助网点等服务;邮政储蓄银行信阳市分行在积极开展上门服务同时,采用下沉营业网点来拓展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也以自已的网络持术优势为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3)加强信用工程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试验区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信用升级和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活动,促进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人民银行信阳市中心支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多次召开信用工程推进会,深入开展信用乡、信用村、新用户建设活动。同时加强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诚信的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提升与优化。截止2009年年末,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共评定信用乡26个、信用村353个、信用户47万户,有51.04万户借款人进入了全国信用信息库,固始县还获得了2009年度“中国金融生态县(市)区”的称号。 3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特征

3.1 采用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型的供给主导型改革创新模式

供给主导型改革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是自上而下与行政推动,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服务方式创新的实践充分体现了该种特征。2009年2月,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银监局、河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河南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河南省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工作,信阳市被列入河南省农村金融创新的试点地市。2009年,河南省全省创新工作试点推进会在信阳市召开,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实施信贷产品创新,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在此背景下,信阳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创新领导小组,各县(区)都成立了由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新试点领导机构,形成了以政府主抓的工作机制,出台了《信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信阳市农村物权确认和抵(质)押担保暂行办法》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为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体现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行政推动性特征。

3.2 吸纳性创新多而原创性创新少

(1)形式创新占较大比例。

形式创新指那些不具实质性内容,只注重称呼的创新,如支持劳务经济类贷款,试验区推出的创新品种有“回乡创业贷款”和“劳务输出贷款”,但由于此类贷款是根据特定的群体进行冠名,把劳务人员贷款归集于一个品牌,仍然面临着如何创新品种、切实突破瓶颈制约、扩大贷款支持回归企业与劳务人员的问题,因此,此类创新仍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上,不具实质性内容。截至2009年底,劳务经济类贷款余额为16亿元,占全部农村创新贷款的36.1%。

(2)一些品种已存在,创新特征不明显。

如创新担保体系类的担保公司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在全国及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均早已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类贷款不应归于创新贷款行列。截至2009年底,担保类贷款余额15.3亿元,占试验区农村创新贷款的34.5%。

(3)较好的创新品种分散于各个试点县(区),尚未全面推广和广泛运用。

试验区各县(区)除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创新试点县开展了多个创新品种外,其它县(区)基本只有1-2个创新品种,且处于试点阶段,有的县(区)甚至只有形式创新品种和担保体系类创新,金融创新品种未大规模推广运用制约了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作用。如订单质押贷款仅在商城县试点开展,土地经营权质押贷款仅在商城县和固始县试点开展,企业经营权质押贷款仅在固始县和淮滨县试点开展,动产抵押贷款仅在固始县和淮滨县开展等。

3.3 金融产品的创新以信贷产品创新为主

农村金融产品包括储蓄产品、汇兑产品、理财产品、信用卡产品等。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集中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如回乡创业贷款、国外劳务输出贷款等,而储蓄产品、汇兑产品、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的创新缺乏。

4 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建议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实践,极大地改善了农村资金供应机制,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领域,提升创新层次。一是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由行政推动下的供给主导型向需求诱致型创新模式转变,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成为创新主体,通过执行差别财税政策等措施,减轻农村金融机构创新的成本。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创新的方向,要围绕着农村经济改革、当地农村特色、支农政策的配套落实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容开展创新,拓展创新的领域。三是要拓展金融产品创新的品种。在负债业务方面,在原有基础上,突出新的存款品种,开发多功能帐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存款服务。资产业务方面,增加贷款品种,大力发展票据贴现,将小额信贷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和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大对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包括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力度,如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商业票据、上市融资(A股、中小板、创业板等)和政府债券(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债券)、信托基金等创新品种。四是要构建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环境支持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生产要素流转平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执法体系,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建立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考核激励办法,设立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考核优秀机构除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外,还与各种政策扶持挂钩。

参考文献

第7篇

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保障。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统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使农业发生深刻变化。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仍然薄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明显偏少,同时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而使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化水平不高,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一方面,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及专门人员,致使市场信息、库存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低。有调查显示,几乎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实际上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大多只是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大多数农产品网站冷冷清清,即使有了初步的搭建,也形同虚设。并且信息化建设存在重技术轻内容的情况。

3.信息渠道不畅。在部分地市县没有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基层农业部门信息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时,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开展,从而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很难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4.农产品流通系统各个环节不协调。农产品流通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流通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一个环节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时会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效益,从而导致整体的效率、效益降低。所以一个高效率、高效益运转的流通系统必然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系统。但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顺畅,流通的众多环节各自为战、竞争无序。例如我国许多地方采取大量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策略来提高运输效率,但因与其他环节协调不足,往往出现盲目运输的现象,使鲜活农产品一时供过于求而无法销售,又难以储存,最终导致大量浪费,使系统整体蒙受损失。

5.信息资源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由于农产品流通由分散的成员各自进行运作,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链是阻断的,农产品流通信息资源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由于没有形成连接市场、政府、用户、农产品生产加工者等之间的信息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链是阻断的,各方信息不能相互共享,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各方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造成信息封闭、堵塞。具体表现为市场建设无序,批发市场间价格差异明显,波动剧烈,信息失真,导致批发市场的重要功能——“价格发现功能”不能很好发挥,市场供求信息指导生产与消费的作用也不能有效体现。

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由于农业信息使用的“非排他性”和收集成本很高,加之其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因此,单个企业和个人一般不主动去收集和信息,而是倾向于采取”搭便车”的做法。这就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具有公益性特点,要求政府必须进行支持和投资。为此当前务必着重做好下列工作:

1.加大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要有大量投入用于农业信息系统酌硬件设施建设,还要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以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在这些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首先,加大农村广播、电视等信息载体的投入,合理安排农产品信息节目的播出时间,增加农产品流通方面的信息量。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载体的利用率。其次,加大农村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加速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的电信基础设施薄弱、通讯费用居高不下、农户电话普及率较低的实际状况。有关信息服务部门要开通农业信息咨询电话,方便农民及时了解信息。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如果大量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并且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下,对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也比较差,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工作,推动农业信息网与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期货市场建立联网,直接从信息源采集信息,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处理,及时向外和传播,不断增加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使信息供给不断满足信息需求,并带动信息需求的发展。

3.密切农产品流通系统各个环节的信息沟通和协作。农产品流通系统由于信息的不畅致使整体缺乏协调配合,但由于流通系统的各个邹分分属不同的运作主体,具有不司的利益偏好和关注倾向,依靠本身的力量无法达到整个系统的信息畅通和有序配合,因此,政府必须主动担负起协调和服务的功能,及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主动搭建有刊于各方进行信息沟通和协调的平台,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乍,提高信息的沟通效率,完善沟通渠道,使农产品流通系统各环节能密切协作,相互配合,以整体的力量参与市场运行。

第8篇

1.多用拇指去赞扬,少用食指去指责,多欣赏学生,让赞赏的语言成为主旋律

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多用鼓励,表扬,赞赏的语言肯定学生,满足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少用或者不用惩罚,因为惩罚会使错误得到强化。实践证明,在愉悦的情绪中,学生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如果我们真的想去赞赏学生,学生身上的优点会是无穷无尽的。性格内向的可赞赏他们文静秀气;性格外向的可赞赏他们活泼灵活;成绩好的可赞赏他们是有能力、有特长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可赞赏他们肯努力,有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特别是职业学生的学生,本来基础差,底子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就会发现学生其实有许多的优点和长处。有次上课给学生讲蔬菜腌制泡菜罐的构造,发现有个女学生手微举着,拿着个镜子在照,有个男学生爬在课桌上在睡觉,我看到后,说,现在我要提问,泡菜坛内沿高还是外延高?我用很尊重的口气说,请那个举手想发言的同学回答下,泡菜坛内沿高还是外延高?这个同学没有回答对,我又很诚恳地说,请那个认真低头思考的同学回答,最后我总结说,不管这两个同学回答的如何,但是上课的时候,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这些都是人可贵的内在品质,从这两方面说,这两个同学做的不错。从这以后,这两个学生一个不再打瞌睡了,一个上课再不照镜子了。

2.多用爱心去关怀,少用冷漠去浇灌,情感性语言蕴含磁力

用语根据目的不同,或者严肃,或者温和,或者激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语态,都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都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教”。在学习烘烤面包的时候,有的同学做出来的颜色和味道差些,工艺流程记不住,心情很沮丧,我拍拍学生的肩膀,亲切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事,接着来”!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把积极的情感体验与知识内容的传授结合起来,如在学习果汁加工的时候,果汁产品醇厚香甜,味道可口,老少皆宜,营养丰富。教学中,教师运用积极的语言,深情的话语,通过对果汁产品描写的叙述,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去感悟,由情绪的感知上升到情感的体味,鼓励学生发现加工出来果汁产品的美,融入到色香味俱佳的果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审美感得到熏陶。

3.多一些轻松幽默,少一点呆板冷漠

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夏天下午的第一节课,有些学生容易瞌睡,有次上课,好多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我微笑着说,我知道同学们喜欢听我的课,但是也不能我刚来大家就“倾倒”一片啊,教室里立即爆发出一阵欢乐的笑声,打瞌睡的同学也都挺起了胸脯,赶走了瞌睡虫。农副产品加工课讲一些工艺流程的时候,比较枯燥乏味,如果能结合现场情形或者课程内容,幽默一把,就能使学生轻松愉快,枯燥顿消。在讲果品蔬菜萎蔫的时候,讲到“果品蔬菜含有丰富的水分而呈现鲜活与脆嫩,就像我们人也要有丰富的精神水分,才会神采飞扬,光彩夺目。所以果品蔬菜贮藏的时候,要防止萎蔫。”防止萎蔫从五方面着手,一是严格掌握果蔬采收成熟度。对大家来说,就是要完善自己,完善自我,才能保护自己。二是人工打蜡。对大家来讲,就是要提高自己内在素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你也会有一种气质保护蜡。三是贮藏环境加湿,提高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对大家来讲,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德行高尚的人做朋友。四是保持贮藏环境较低而稳定的温度。对大家来讲,就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低调做人,实在做事,持之以恒。五是用塑料袋,塑料帐等贮藏。对大家来讲,就是要外树形象,讲文明礼貌,言谈举止得体。用语幽默诙谐,让人觉得听你讲课时一种享受。

第9篇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安全;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028-02

合作社是自愿联合起来的人们通过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他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求与抱负的自治联合体[1],源于18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法等国。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同类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它是营利性的特殊企业法人,产权本质是法人财产权,治理结构是企业法人治理[2]。多年来,学界对其存在状况、治理结构、妇女参与、发展方向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但以其参与农产品安全公共服务为视角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对此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发展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进步农民的集合体,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联合社员的力量共同应对外部竞争,解决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帮助社内成员共同地卖东西,共同地买东西,是一种优越的连接农民与市场的组织形式,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倡导、立法的支持以及市场主体的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其活动区域已打破了传统社区的局限,跨村、跨乡、跨县的专业合作社不断涌现,服务和合作的领域、内容也不断拓宽、深化,开始由技术合作性向技术经济合作性升级,其职能也已不仅仅为社内成员提供以农产品或者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为纽带的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而是扩展延伸至公共服务等领域。资料显示,全国有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多个,加入的农户达到2 363 万户,带动非社员农户3 2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社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高出20%~50%[3]。

二、农产品安全的挑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发展空间和舞台

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属初级产品。近年来,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等农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出现,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农产品而引发的人畜中毒,以及对外销售农产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被拒收、退货、停止贸易往来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农业主管部门调查发现问题多是由农业种植、养殖中滥用化肥和农药不合理施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引起的。总结发现,流通到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完全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兽)药、饲料添加剂、化肥、激素等使用量大,农产品原材料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二是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设备、工艺等使用和管理不当产生的质量问题;三是中国对农产品的安全检测主要抓产后安全性检查,忽视“产前―产中”过程的质量监督监测,产前―产中过程主要在农产品原材料的产地,多集中在农村,而农村设立的承担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检测机构和组织少,国家严禁的农药、兽药不能及时查处,质量监督检测漏洞;四是食品流通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存在安全问题,如超过保质期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这些都已经成为我们加强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要资源。当前,农产品安全的形势仍然严峻,结合各地实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创新仍有很大空间。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有可能为未来的公共服务模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农产品安全三方互动模式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扩大使政府包办一切的公共服务体系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非政府组织将成为与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公共服务供给体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村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具有参与农产品安全服务的潜质。

(一)三螺旋理论及其观点

三螺旋概念最先出现在生物学领域。最早由鲍林和科里提出,华生和克里克对其进行了发展,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奖。随后,亨利・埃茨科维兹和洛埃特・雷迭斯多夫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用其来分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被学界认为,开创了一个创新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该理论不刻意强调谁是主体,而是强调产业、学术界和政府的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在其中的社会创造价值[4],政府、大学、产业三方都可以成为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每个机构范围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有作用外,可以“起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相互作用,互利互惠,形成彼此重叠三螺旋区域(如图1)。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安全服务的条件

1.地利人和。农村是农民集中居住区,是农产品产地,更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发展的土壤。农村近邻之间、农民之间、村庄之间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具有特定目标和特定心理特征的群体,形成了一定的农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资源,便于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合作社和各种生产活动,而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和集体行动的成功又在不断地巩固和扩大着这种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形成了“地利人和”的优势。

2.便于组织农民培训,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民文化程度低,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的理解和使用存在困难、信息化程度相对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够畅通,知识有效性差等问题使得农业生产与国家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存在很大差距。这需要一个组织担负起对农民进行有目的、持续系统的培训任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它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便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面对面给农民讲课,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农民提供最新技术和经营信息。

3.便于进行农产品安全检测服务。农村是农产品原材料的源头之一,农产品需进行产前、产中、售前检验,但农产品检验技术手段复杂,成本昂贵,单个农民家庭无法承担检验成本[5]。农村专业合作社可以发挥其规模优势,开展检测服务,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跟踪检测,监督和检查农村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将农产品安全危害降到最低。这也符合农民增产增收的终极诉求。

(三)理想中的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三方互动模式

“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工具,可借鉴它来分析和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时期参与农产品安全服务中的模式。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政府”三方相对独立但又充分互动的三螺旋服务模型具有现实社会意义(如图2)。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政府各自独立的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补充力量,协助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督检测。三方对农产品安全进行多种手段并用的综合性、互惠性监督管理,开展农产品安全服务,并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随着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公共关注与科学发展理念的纳入,农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社会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将越来越多地为人们关注和批判,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三方互动安全服务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安全服务的正面影响,但由于其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使它不能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负面影响[6]。此时,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增多,社会公众将越来越多地起监督和约束的作用,确保不损害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社会公众是受损者,他们必然要维护自身权益,成为农产品安全监管制衡机制的主体之一,“社会公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政府”三螺旋理论上会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一个“双三螺旋”模式(如图3)。

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在不断发展中,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其发展问题,只要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都应去尝试。

参考文献:

[1]唐宗馄.中国合作社政策与立法导向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3,(43):2.

[2]赵德成.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4):19.

[3]孙政才.努力提高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水平[EB/OL].agri.省略.

[4]曹艳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模式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07,(6):15-1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