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5:33: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虽然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都属于广义的工业企业,也都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两者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有些不同。本文将就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常见区别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
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部分业务处理相互混淆,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将从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出发,对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上的一些常见区别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
1 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1.1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工业企业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它是指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工业性劳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生产经营的核算内容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以及资金投入、使用和退出等。
1.2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下述主要特点:①生产的流动性;②产品的形式多样;③建造合同虽属于经济合同的范畴,但一般是先有买主,后有标的,建造资产的造价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确定;④资产的建设期长,一般要跨越一个以上的会计年度;⑤所建造资产的体积大,造价高。
2 工业企业会计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主要区别
由于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所以在会计处理上也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存货核算、收入的确认、成本的计算及有关税费处理等方面。
2.1 会计科目设置的区别
2.1.1 “机械作业”科目
建筑施工企业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施工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机械作业”账户归集,月末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的成本中。建筑施工企业从外单位或本单位其他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租入施工机械支付的租赁费,应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账户。而工业企业不设置此账户。
2.1.2“辅助生产”科目
“辅助生产”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先通过“辅助生产”账户归集,然后再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给各受益对象负担。而工业企业会计中辅助生产部门所花费的费用一般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2.1.3 “工程施工”科目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中的此科目相当于工业企业会计中的“生产成本”,下设“合同成本、合同毛利和间接费用”三个明细科目。“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各项施工合同实际发生的成本,其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核算各项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工程结束时,该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结平后无余额。(见例1)
2.1.4“工程结算”科目
本科目核算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完工进度已向客户开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工程结算的价款。本科目是“工程施工”的备抵科目,合同完成后,本科目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无余额。(见例1)
2.2 存货核算的区别
2.2.1 外购存货采购成本的构成
工业企业购进生产流通用存货,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其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构成采购成本,其采购成本一般包括:①买价;②运杂费。而建筑施工企业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均包括:①买价;②运杂费;③采购环节缴纳的税金(包括增值税);④采购保管费。
2.2.2 存货跌价准备
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另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预计总收入,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按应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合同完工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时,应转销预计损失准备,按照预计损失准备的余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货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2.2.3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工业企业会计中应根据“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在产品”等科目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处理时,还应该加上“工程施工”科目期末大于“工程结算”科目期末余额的金额。
2.3 收入的确认与成本计算的区别
2.3.1 收入的确认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建造合同收入,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商品销售收入。
(1)建造合同收入由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组成。以下列举是在建造合同的结果可靠估计的情况下,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
[例1] 永恒建筑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9000000元的建造合同,承建一座桥梁,工程已于2008年2月开工,预计2010年10月完工。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可靠地估计,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按业主批复的验工计价款的3%计缴营业税,按营业税的7%和3%分别计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关资料如表1。
①2008年年底
计算完工进度=2000000÷(2000000+3832000)×100%=25%
2008年应确认合同收入=9000000×25%-0=2250000(元)
2008年应确认合同费用=8000000×25%-0=2000000(元)
2008年应确认合同毛利=2250000-200000=250000(元)
2008年年末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50000
计算2008年应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74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250000×3%) 675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67500×7%) 4725
----应交教育费附加(67500×3%) 2025
②2009年年底
计算完工进度=5832000÷(5832000+2268000)×100%=72%
2009年应确认合同收入=9000000×72%-2250000=4230000(元)
2009年应确认合同费用=8100000×72%-2000000=3832000(元)
2009年应确认合同毛利=4230000-3832000=398000(元)
2009年年末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2008年,2010年业务处理同2009年。
③工程完工时,将“工程施工”科目的余额与“工程结算”科目的余额对冲:
借:工程结算 900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900000
--合同成本 8100000
(2)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收入的实现,一般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⑤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2] 中华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产品给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卖价500000元,增值税8500元,对方开来2个月到期,面值为585000元的无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抵付货款。该批产品成本为420000
实现收入 借:应收票据---丙公司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3 成本计算
这两个行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大致相同,具体运用中还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①成本计算方法。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工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计算采取按单独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成本计算对象,其成本归集方式与工业企业会计中的品种法类似。
②成本项目的划分。工业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四部分;建筑施工工程成本项目划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
③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更具特殊性。为符合国际惯例,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施工企业成本的结转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而不是再沿袭过去的将开单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这样“工程施工”账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施工企业为结算价款向发包方提交的已完工工程量,通过工程成本相关账户进行核算,施工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等方法及时计算与成本相配比的合同收入,但确认收入的同时并不同期结转“工程施工”成本账户,而是通过单独设置“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和“工程结算”账户解决这一差异,当期将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差额确认为合同毛利(或亏损),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账户。同时,另设“工程结算”账户,核算根据合同完工进度已向客户开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工程合同完工后,“工程施工”总账应与“工程结算”账户对冲后结平。(见例1)
4 与主营业务相关税费处理的区别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工业性劳务,属于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生产、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工业企业同时还要计缴消费税。作为提供建筑、安装、修缮、装饰等工程作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则属于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4.1材料采购所涉及的增值税核算不同
材料采购时应支付的增值税,工业企业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增值税不单列,计入材料成本。
[例3] 永丰公司2月购入钢材一批,货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钢材已入库,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分析:若该企业为工业企业,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若该企业为建筑施工企业,则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原材料 35100
:银行存款 35100
4.2 主营业务收入所缴纳的税金不同
工业企业取得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缴纳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见例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完工百分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见例1)。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 2012.
会计是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和手段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那么,银行和企业作为不同的会计主体,他们在会计核算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上一样吗?他们的账务处理程序相同吗?本文就是通过比较银行、企业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采纳以及账务组织的程序上进行详细、系统地比较,找出两个行业在基本会计核算方面的差异,从而加强了对两个行业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
银行会计;企业会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务组织程序
会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后来进一步展沉淀形成我们今天在课堂里可以讲授的理论体系。随着会计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分化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出,银行和企业最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是会计学的两个不同分支。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营业务的特殊企业。银行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在中国多数是人民币,个别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也可以采用外币来核算,但是对外报表时,人民币的采用是必然选择。企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打磨,生产出产成品,通过产成品的出卖来获取利润的经济实体。企业会计和银行会计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项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要素,但是会计要素只是概况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直接利用六个会计要素反映经济活动,还是太粗略了,很多详细信息无法反映出来。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就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划分。按照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通过这种分类,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一个名称,都代表着特定的经济内容,各会计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就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是负债类额科目等等。在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这个问题上,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大体相同,都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另外,还有一类,企业会计里边还有一类叫成本类,是银行会计里边没有的,因为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制造费用,而这些内容银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没有设置成本类的会计科目。银行会计也有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地方,那就是资产负债共同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跟企业相比较,银行更多的是费用,而没有成本的发生,所以银行没有设置成本类的科目,但是它设置了一种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这在我们企业会计当中是万万不可想象的,要么是资产要么是负债,在企业会计当中资产和负债就像水与火一样那么的不相容,在银行会计当中,两者怎么会弄到一起,叫资产负债共同类呢?那账户结构怎么定义?分录怎么做?那是因为,银行跟企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企业跟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和经常,而银行和他行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经常的,在这种联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债权和债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基于此,银行特意设置了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可依一定条件变化的科目。如:清算资金往来、待清算辖内往来、系统内上存(借用)资金、外汇买卖等。这类科目的科目余额有可能在借方也有可能在贷方。在借方时是银行的资产,在贷方是银行的负债。
2 记账方法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初始环节,在设置会计账户的基础上,把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计入相应的账户中,则是由记账方法完成的。因此,要全面、完整的记录经济业务外,除了设置会计账户外,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账方法。所谓的记账方法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从历史上看,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单式记账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对发生的会计事项只在某一账户中做出单方面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l)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该笔经济业务事项的主要方面,而不同时反映这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另一个方面,而且大都是以钱财、人欠、欠人为记账对象,因此对会计对象反映不完整;(2)采用单方面的记录方式,对发生的收入项目,只进行钱财、人欠的单方面的记录,对发生的支出项目,也只进行钱财、欠人的单方面的记录,不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3)缺少损益计算的专门账户,因而没有完整科学的账户和账户体系;(4)仅有个别账户的平衡公式,而没有全部账户体系的平衡公式,所以记账过程的正确性缺乏自我验证的作用。单式记账法的优点是记账过程和方式简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相对于单式记账法而言,复式记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1)会计记录的双重性,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2)运用统一的记账货币单位,并运用简明的记账符号表明记账的方向和数量的增减;(3)有完整科学的账户体系:(4)有全部账户的平衡公式,并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检验全部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某商店以2 000元现金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对这一笔业务事项不仅要记录“库存商品”增加2 000元,而且同时要记录 “库存现金”减少2 000元。由于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使得各账户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账户记录能够互相平衡,是否正确也可以进行自我验证。因此,复式记账法要比单式记账法更加科学。
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式记账法的发展和完善为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没有单式记账法的产生、发展,便不可能有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在工业企业的记账当中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都统一采用复式的借贷记账法。单式记账方法目前在企业会计中已经淘汰,但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如未发行的国家债券、重要空白凭证、有关委托事项等。记录这类业务的记账符号是“收入”和“付出”,增加的是记“收入”,减少的时候记“付出”。
例如:①某银行收到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50 本, 每本按1 元计价, 并入库保管,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收入: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 50
②开户单位来银行购买空白转账支票一本,每本按1 元计价,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
付出:空白重要凭证――转账支票 1
3 会计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这就是会计凭证。目前,企业的会计凭证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这是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分类的结果。原始凭证对于企业而言多多数是外来的,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外单位取得的,比如: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等。记账凭证对于企业而言有不同的格式,比如:专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和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不管哪一种都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提法,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吻合。多不同的是,银行会计更多时候把凭证叫传票。
(2)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这是记账凭证按形式不同划分的结果。一笔业务发生的借方和贷方科目,分别填列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凭证上,就是单式记账凭证,即一张凭证只填一个科目,作为该科目的记账依据。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科目都在同一张凭证上填列就是复式记账凭证,这张凭证同时作为借贷双方记账的依据
(3)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这是银行针对自身业务的特点,将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划分的结果。这种划分,也正是银行会计的特色所在。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特种转账贷方传票等,这些都是银行的基本凭证。银行还有一种凭证,放置于银行大厅里,供客户填制使用,该凭证一般由银行统一印制,由客户根据需要填写,然后交给银行办理特定的业务,这种凭证就是银行的特种凭证,是银行根据经济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这是银行会计跟企业会计在凭证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企业会计里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有明显的界限,不能互相替代,而在银行会计当中,原始凭证是可以替代记账凭证的,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在银行绝大多数的业务当中。
4 会计账薄
会计账薄是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载各种资金增减变动的记录簿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有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两个系统,明细核算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和系统的核算,设置的账簿主要有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核算是明细分类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设置的账簿主要是总分类账。银行会计的核算也包括这两个系统,只是提法不大相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对银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全面的、详细的核算,是在会计科目下按户进行的核算,反映各单位、各种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为此设置了分户账、登记簿、流水账、现金收入日记薄和现金付出日记薄、余额表等账簿;综合核算是对银行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概括的核算,它是按会计科目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反映各类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计算机处理的账务核算,是根据记账凭证按账户登记明细账,再由明细账按会计科目生成总账。根据总账编制日记表,根据日记表编制会计报表。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赵筠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赵丽梅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关键词: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实践应用
当前是一个科技信息时代,食品加工企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记账、报账以及算账等内容,还包括了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科学预测工作,为企业高层管理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真实依据。食品加工企业会计人员要针对各个工作环节内容,有效采取会计核算方法,要加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深入挖掘工作,进而真实、全面的展现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能力等,以便让企业领导可以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挑选出有价值的关键信息,以便辅助企业领导作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发展决策。
一、现代食品加工企业会计核算要点
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经验内容涵盖了原材料采购、食品加工处理、食品销售等一系列工作,在不同环节均会消耗一定的资金、人力以及原材料。通常情况下,每个不同的环境都会由于实践者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食品产品质量与食品生产成本出现变动。例如,食品加工企业在产品销售工作中,相同质量的产品会由于水分蒸发、油水下沥以及销售重量变多等因素而不同,同时如果企业销售产品种类是熟食,则要额外加入适量的调味佐料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销售数量发生变化。在缺乏严格监督下,产品从加工厂运输到线下店面时,会因为各种因素造成产品缺斤少两。因此,现代食品加工企业在产品会计核算工作上,不能一味生搬硬套的应用分批法、分步法以及品种法等产品核算方,而要综合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优势,加强对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细节核算工作,确保各项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为企业领导作出科学决策提高可靠依据。
二、会计核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1.会计核算规范形式。基于现代信息化市场会计信息的开放性特点,食品加工企业会计人员要想确保会计信息核算质量,就必须规范自身操作,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做好会计信息数据的协调对接工作。会计核算规范形式有利于避免会计人员出现失误判断,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真实性。
2.数据精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会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必须确保数据核算的准确型、完整性、真实性。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当前会计核算业务已经完全实现了电算化,会计人员要充分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知识和技能,这样既能够保障会计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又能够降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保障企业能够在最低成本下创造出最大经济效益。
3.开拓创新。在信息技术时代,会计人员在面对海量数据信息,要积极加强对会计核算方法创新选用工作,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采用会计核算方式,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和谐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过程的应用
当食品加工企业发生产品原材料采购业务时,企业会计人员要准确记账。借方:材料采购、在途物资;贷方:银行存款。针对已经购入并且已经入库存储的加工原料,食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则需要根据入库单的标准与购入时的发票信息来进行记账处理。借方: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方:银行存款、应付账款、材料采购、在途物资。食品加工企业会计人员要按照原材料种类依次进行采购环节的会计核算。如果采购材料是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农产品,会计人员就必须以入库前产生的材料采购成本、路途运输费用、人工费用以及合理损耗等作为该批食品材料的入库总成本;如果采购材料是未经过加工的鲜活农产品,会计人员就必须以入冷库前产生的材料采购成本、路途运输费用、加工处理的人工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作为入库总成本。
四、会计核算方法在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的工序是多种多样的,一些特殊食品甚至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很多前期工序。由于食品加工生产需要投入各种原料,不同原料间需要不同的处理加工方法,从而导致食品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复杂而又细化的工序操作。
1.企业在发生领用原材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时,会计核算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关单据来进行核算。借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方:原材料。
2.人工成本支出核算。当食品加工企业要结人工成本支出时,会计财务人员要正确使用库存资金或者银行存款,借方:应付职工薪酬;贷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当企业进行工资分配工作时,会计核算人员要按照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科学采用薪酬计算方法,借方:生产运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贷方:需要支付员工薪资。
3.其他费用支出核算。在企业出现办公品消耗时会计需要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借方: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方:银行存款。广告费、运输费支出核算,借方:销售费用;贷方:银行存款。企业生产设备维修管理费核算,借方:制造费用;贷方:银行存款。银行手续费核算,借方:财务费用;贷方:银行存款。
4.分配制造费用的核算。食品加工企业在产生制造费用后,会计人员要优先使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借方:生产成本;贷方:制造费用。
五、会计核算方法在产品销售过程的应用
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部分食品额销售数量难以预测判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到该部分食品的正常消耗。此外,食品销售的显著特征就是其要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要分食品销售的旺季和淡季。当食品遇到销售淡季时,很容易会发生产品滞销、库存产品不断增多等问题,在经营旺季时期产品会相对应的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总的来说,食品企业在销售经济业务活动中主要涉及以下环节:获取产品销售收入、结算已售出产品成本、确定流转税、广告宣传费用等。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要严格按照产成品最终的售出清单和实际发票数据。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法应用工作上,要首先在充分深入了解会计核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条件考虑出发,会计核算人员要采取高效方便简单的核算方式,确保企业各个经营环节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让食品企业能够在完善的会计核算工作下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创造更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冶成强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国俊.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简易会计核算法[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05):45-48.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合理性;实践
所谓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对相关手段的利用来对其生产及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对过去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并在核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相关预测,进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即可利用的数据会计信息。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条件。施工企业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性决定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具有核算周期长、跨年度核算、金额巨大、项目单一等特点,所以在进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本行业的特点,采用适合的专业会计手段,对发生的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在使用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时也难以进行统一,因此会出现很多通病。《准则》中完工百分比法仅适用于提供劳务的交易。当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为准确反映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相关费用。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现阶段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以下将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下面以“完工百分比”为例进行讨论。(1)优点,①目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要求,大中型施工企业基本上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收入与成本,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和成本上找到了依据,从而避免各会计期间的工程收入、费用及收益产生大的波动。同时,在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的情况下,使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合理地确认收入,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流入和经济结果的可靠计量,符合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②敦促企业健全各项成本核算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预计总成本合理、实际成本及时归集到位的情况下,该会计核算方法才会准确,确认的收入成本才真实。③保证各财务指标的相对稳定性。在合理预计总成本及合同毛利的情况下,确认的收入不会有很大变动,由此利润变动幅度也不会很大。对于资产负债表,该核算方法影响的主要项目是存货及预收账款,根据准则要求,一般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的差额进入了存货,反之则进入预收账款,在业主计价及时、工程成本归集到位的情况下,这两个项目的金额都不会很大,变动幅度也不明显,由此产生的财务指标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波动。(2)缺点,①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可能,为管理者提供了利润操作空间。企业经营者有时会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往往要求财务人员根据考核的需要人为调节利润,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法为调节利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②导致资产或负债的不真实性。在实务中,建设单位(业主)按工作量签订单认可的收入大多低于企业按完工进度计算确认的收入。另一方面,实际发生的成本超过预计成本,导致按照成本计算的完工进度被高估。③存在税务问题。首先,营业税问题。施工企业不可能只有一个施工项目,从而形成应交税费账户的长期悬账,这样“应交税费”中的余额并不反映纳税的现实义务。其次,企业所得税问题。在目前工程款收入远远滞后于工程完工进度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用于赋税,对于资金流量本来就不足的施工企业来说,负担必定要加重。
二、纳税实践
根据上文的分析,以下就纳税实践进行探讨。(1)营业税缴纳方式的选择。根据以上分析自然选择业主代扣方式。这里存在三点优势:①为发包商提供的合理避税的途径,关于这一点从扩大税前列支招待费的比例中就可以看出;②业主代扣方式的实行,能为发包商带来额外的代扣手续费的收入;③在目前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期间,当其政策还未覆盖到施工领域的时候,能防止重复征税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按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确认的收入相配比的税金确认,在目前的税制环境下是不尽合理的。(2)营业税缴纳方式的实践。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就意味着,第二种营业税缴纳方式的形成。对此,应结合当前税务部门力求简单明了的偏好,实施总包单位与业主(发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业主按结算的全额计算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向税务机关提供总包与分包协议等资料,分别按总包与分包单位开具代扣代缴完税凭证交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应将分包单位完税凭证复印作为代扣分包单位税款的支付凭证,然后将原件提供给分包方的方式来展开。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三、小结
以“完工百分比法”作为本文会计核算的方法,是指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其优点和缺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而,在纳税实践中需要给予权变来处理。
参考文献:
1.新会计准则。
在2006年,财政部门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新增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作了调整,像存货管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等;对于投资性房产价格重估损益、递延税项、生产物资折价等作出了具体的会计处理规定,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和规定对于企业的利润等财务指标具有重大影响。
2.基本现状。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大多数供水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亏损现象,由于供水企业水价形成机制缺乏完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涉,城市管网的改造等因素,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存在一些不足,成本核算的基础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供水企业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由于其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和费用范围规定的不够明确,给工作人员带来困惑,致使成本核算不确切,因此,要研究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要和国家会计制度统一,便于实际操作。
二、对供水企业带来的重要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进行了系统规定,重点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这也是会计改革的一大内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是准则修改的一大环节,公允价值模式顺应发展的趋势,对反映供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市场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会计准则采用后进先出法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法,更好的反映企业长期经营的状况;新债务重组,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并将债务重组收益纳入营业外收入,对于用实物抵债的状况,可以将公允价值引进,作为计量的属性;新会计准则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改,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可以有效反映出其对未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改革的内容:合并报表的基本理论,其合并理论发生了变化,从母公司理论转向实体理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化,中国的供水企业都是统一控制的合并企业,不代表公允价值,新准则的出台,对供水企业合并报表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阻止个别供水企业利用若干分离子公司,将持股比例缩小,将经营不好的业务从合并中去除,进而粉饰企业集团的业绩的行为,阻断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伎俩。
三、供水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1.分类核算成本费用项目。
现阶段的相关制度规定了供水单位的成本核算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经营,另一类是公益服务,供水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不能包括供水单位发生的所有成本,即不能将和供水经营不相关的费用纳入供水成本中,进行企业经营成本核算,要将成本项目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将真实且完整的原始成本资料作为依据,将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应该计入的成本不能遗漏,不该计入的成本一定不允许计入,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应该计入,而供水企业超编人员的费用则不应计入;会计核算人员要结合各种成本核算原则,进行严格成本核算,将供水企业生产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划分为制水成本、税金及期间费用三大项目,制水成本是合理的支出,一般分为直接工资、福利费、材料、修理费等六类明细项目;期间费用成本是合理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税金是供水运行成本的税金,上述各供水项目之间不能混淆;公益服务成本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合理分摊。综上所述,只有通过项目分类核算,才会获得准确的会计数据,进而总结财务管理经验,掌握水价成本费用的组成,形成完善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
2.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
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要积极建立供水成本控制体系,并加强监督、分析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对供水成本开支要做到预测、控制和分析,分析出核算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对成本控制目标的业绩进行评价,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案,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的考评奖惩制度,并将考核内容进行细化,例如:对于供水成本的分摊、单项工程的结束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制定的奖惩制度要结合企业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像电话费、办公费等,要适当调整;对于企业内的维修材料、物资领料卡等的控制要计入本月月度考核中去,同时还要将财务评价指标纳入考核中,财务分析要遵循科学、实用、可比、全面性原则,凭借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动态、静态财务指标,反应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
3.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现阶段,我国供水企业的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企业要想保证自身的发展和运营,就要从成本中收回运营成本,从利润中获得投资成本,所以,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人员要立足实际,建立责任成本中心,确定成本控制总目标,健全水价成本费用组成,做好企业总体规划,培训员工,提高员工成本核算意识,实现全员控制成本的目标。
四、结语
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的目的是报告,报告的前提是记录。只有正确确认、科学计量,才能合理记录。只有合理记录,才能更好地报告。如何记录,企业有哪些主要交易或事项,企业设置了哪些会计科目,各个科目核算什么内容,各个科目处于什么地位;各个科目之间、各种交易或事项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这些是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在会计中,多年来利用T型账户反映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简明易懂,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各种教科书所列示的核算图只反映了一些局部交易或事项,而不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为了与反映局部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分录图相区别,本文将能够综合反映企业交易或事项全貌的会计分录图称为会计核算一览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商品生产的资本运动公式:G-W-……P……w’-G’,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剩余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因而生产过程结束时w出现增殖。但在会计中这一公式并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因为从记录的角度,增殖的实现是在销售过程而不是在生产过程。只有按公允价值销售出去,企业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才得以实现,才可以按售价采用复式记账方法记录收入和价款。销售之前,存货一般只能按成本计量。此外,企业从事的也不仅是商品生产活动,还有证券投资、资产重估价等一系列活动。资本运动公式只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公式,不可能解释每一项具体交易,该公式没有体现应收、应付等商业信用过程,也没有体现税费递延过程。而利用企业会计核算一览图可以清晰反映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主要交易或事项,进而反映会计核算工作的所有过程,包括资本投入、负债产生、设备购置、薪酬支付、资产折旧、利润形成、收益分配等。因此,会计核算图对于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会计实务教学,掌握新会计处理方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工商企业会计核算图及其科目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规定统一会计科目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准则指南规定会计科目为156个,如果加上“可单独设置”的科目数量将大大增加,如在一般企业,1406“发出商品”科目下规定可以单独设置“委托代销商品”科目;1411“周转材料”科目下规定:企业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单独设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科目;1421“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规定:可以单独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150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1521“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科目;1604“在建工程”可以单独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其中石油天然气企业可以单独设置“油气勘探支出”、“油气开发支出”科目;1605“工程物资”科目可以单独设置“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162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可以单独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科目;1631“油气资产”科目可以单独设置“油气资产清理”科目,1711“商誉”科目可以单独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6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可以单独设置6102“套期损益”科目等。此外,在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可单独设置”科目也很多。
虽然以上会计科目多数是通用的,但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仍有专用,这不仅表现在金融类企业上,也表现在一般企业内部,如建造承包商、农业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等也都有专用会计科目。因而,不同企业会因行业、规模、交易或者事项的差异,导致会计科目设置的数量、某些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不一致。但财务报表应根据会计准则体系的规定而统一,这是不能变动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关于企业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分别按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业类型予以规定的规定,本文的企业会计核算一览图显然属于一般企业核算范畴,不包括以下科目:金融共用科目16个,银行专用科目10个、保险专用科目23个、证券专用科目2个,证券、银行共用科目2个,租赁专用科目3个。这些共用、专用科目合计56个。又因为一般企业财务报表虽然格式一致,但由于经济业务内容有所不同,故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也就不完全相同。本文以一般企业中的工商企业为范围,故再剔除农业专用科目4个、石油天然气专用科目3个、建造承包商专用科目3个,最后有90个会计科目,具体如表1所示。此外,在工商企业,“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科目一般分别由“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款”代替,故在本文图中用“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款”分别代替“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本文的工商企业会计核算图就是根据这90个会计科目编制的,图1中未反映可以单独设置的会计科目。
三、工商企业会计核算图的特点
图1对于企业会计科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各科目在会计核算中所处地位进行了清晰的反映,其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科目涵盖全面。工商企业涉及的90个会计科目全部显示在图中;账户不重现,除了银行存款作为特殊处理外,其余没有重复出现的账户;货币贯穿始终,即“银行存款”科目重复出现两次,显示以货币资本为起点,也以货币资本为终点,从而体现资本运动过程。
第二,排列有规律。近百账户,分为六类,排列有序,有章可循。左方“银行存款”的左侧,都是所有者权益类和借款性负债类,属于资金筹集(未包括自然融资),这是资金运动的开始;从左方“银行存款”到主营业务成本之间的上半部分基本是资产类,上面是流动资产,下面是非流动资产,属于资金的垫支与耗费,另外夹杂几个自然融资账户,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等;从主营业务收入列到右方的银行存款之间的上半部分,属于价值的实现和资金的回收;最上方一行除“实收资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利润”外,都是经常使用的资产账户(尽管准则将“生产成本”列为成本类,但由于其余额要计人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因而也应属于资产类);右下角3个账户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属于工商企业的共同类账户;“本年利润”两侧与之直接相关者都是损益类账户,其中收入类在“本年利润”右边,费用类均在“本年利润”之左,属于利润的形成;成本类又列在费用左边,同时将减值准备6个账户排列在一起,与减值损失相连接。本年利润到利润分配,利润分配到相关科目,是利润的年终结转和利润分配,其中提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使资金又回到原点,进入下一个循环。
第三,有借又有贷。不仅每项业务有借有贷,符合记账规则,而且每个账户也是有借有贷,从而可以形象反映每个账户的来龙去脉和增减变化情况。有详又有略,具体体现为三详三略,即:重详轻
略、新详旧略、难详易略,也即重点科目详,次要科目略;新增科目详,原有科目略;复杂业务详,简单业务略。对于该详的内容,尽量编制完整的分录;对于该略的内容,或者分录不完整(差额内容未反映),或者业务未列示。
第四,箭头识增减。关于分录图中的箭头方向,目前做法并不一致,甚至一本书中前后也不统一。笔者认为,箭头应表示增加,故本文图统一规定:增加有箭头,减少无箭头。同增业务双方皆有箭头,同减业务双方皆无箭头,有增有减业务一方有箭头,另一方无箭头。看到箭头即晓业务增减。此处唯一的例外是损益类的费用账户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尽管对于利润是减少,但为了反映利润的形成过程,故用了箭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特制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笔者拟就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是研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基础。建筑产品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和生产工人流动性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分级核算。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等特点,为了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效果,需要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办法,以避免集中核算造成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相脱节的现象。
第二,定单成本计算法。要求施工企业会计按照每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分别计算每项工程的特点,即要求采用’‘定单成本计算法”,并使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计算口径相一致,以便于分析考核。
第三,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的分段性。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如果等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才进行成本核算的价款结算,施工企业就要垫支大量资金,给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而且不利于正确反映各项的经营成果。因此,施工企业要按照“已完工程”分期计算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并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第四,每项工程成本单独计算。建筑施工产品存在多样性和单件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不能根据某个时期内全部施工总费用和相应的工程总量来计算各项工程的单位成本,而应该按照企业所承包的每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独立核算,同时使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统计口径相一致,以便于分析。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数据统计不全面。数据统计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来说,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比较准确的主要依据是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的全面与准确与否,对工程项目而言,具体类项应包括工程项目产值、人力劳动消耗、利用施工机械的情况、财产物资的消耗以及其他各项动力消耗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有较为完备的成本预算,包括预算总价和总价分解后的单价情况。只有具备这些具体的数据,财务会计部门才能有根据地应用统计资料对施工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并能够按照施工的具体项目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运用确切的依据分辨是确认为直接费用或间接费用,并准确、具体地核算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而分析各项费用增减的主要原因,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后期节约成本费用的措施。
第二,企业盈利逐渐下降。建筑施工企业以承揽工程、付出劳动换取计划利润,其劳动对象是不动产,它的产品主要是房屋建筑物的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经济运行环境多变,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十分艰难,亏损面日益扩大,整个行业经济状况有严重滑坡的趋势,许多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同建筑单位发生的正常商业信用关系都到严重的破坏,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急剧上升,垫付资金居高不下,财务费用大奎增加,严重的伤害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汛益。
第三,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工程项目,到工程信息的取得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大,更不敢统计未能中标的工程项目。大额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竣工工程结算之后,存在大量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可靠性存在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挂账,形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
第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施工企业会计人员队伍迅速扩大,但会计人员的整体与专业素质没有跟上。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有的不具有相应的执业、从业资格。有些会计八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领导的指挥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新会计准则项布与实施后,更多专业性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巫需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另一方面,目前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培训素质较低,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
第五,施工企业成本核箕受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观念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与效果。从我国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氏行力度,并没有将成本核算当作会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认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其核心内容也就是资金管理,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全使用效率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唯一内容,而忽视了工程作业中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除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作业部门对基础成本信息的核算不清楚,施工项目的情况只有作业部门了解,财务部门只能以施工部门的信息为基础进行核算,可能无法记录真实的成本信息,就会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严重者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第一,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制度的中心,而会计人员是承担会计核算职贵的主要人员,因此会计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重任。鉴于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会计核算是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节约成本开支的重要工作环节。针对当前施工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现状,施工企业鱼需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操作能力。首先,要对企业在岗会计人员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并重新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岗位需要设里包括会计制度、会计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其次,为施工企业准备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挑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培养出既懂会计专业,又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再次,要加紧对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加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新会计准则的培训,不断提高财会队伍素质,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准确,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
第二,全面推广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电算化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使会计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对纳入核算单位采用同一套核算软件。会计核算后,集团公司本部可以远程查看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系统,及时掌握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会计核算也必将极大的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使建筑施工企业有可能从长远利益出发,认真规划和实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项目核算作为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建立,最终将财务信息系统并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中。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核算内容;核算方法
一、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成本核算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核算的合理科学性可以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任务安排,设定相关生产规划。但从现实来看,依然存在部分员工和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认识不清,认为成本核算隶属于财务管理,不牵涉其他部门。实际上,每个部门都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密切相关,若相关部门能深入了解本身的实际生产,就能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方案和计划。
2.成本核算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
工业企业在市场中选择和购买生产所用原材料和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第一要求。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原材料价格也会相对变化,不同的时间购买相同的材料,其价格也有很大悬殊。因此,企业在选购生产原材料时,以降低成本的本意有效购买企业生产需要用到的数量和种类,从而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市场变动因子的一系列干扰,企业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往往与实际市场情况有悬殊,其调查范围与依据都比较小。
3.成本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相关企业在实施成本核算时都运用分步法,然而大市场在快速变化着,企业也得顺应潮流不断更新成本核算方法,以求生存。当下,市场需求主导着相关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此模式的转换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品种繁多的运作模式代替单一化品种生产,此模式不仅与市场需求相符,也易根据市场规则进行随时调整。因为生产技艺和人力资源的多方面投入及生产种类迅速增加,分步法在实际成本核算中的难度加大,从而严重影响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4.成本费用分配标准不合理
为保证工业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应设定科学有效的企业成本分配标准,并在企业生产中有效实施。但是,部分企业并未在具体实际生产中以其本身固有特质来制定标准的成本分配。进行企业成本分配时,主要以工人的工资为主,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生产中的其他花费。另外,企业中配合生产的其他部门和生产关键岗位共同担负着企业的成本花费,且费用一样,因而严重影响着员工的绩效认定,从而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提升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的策略
1.提升员工成本核算意识
工业企业员工要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意识,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适时转换观念,及时纠正错误,基于工业企业的整体核算,树立全局意识,不断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规范;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要强化对成本核算的教育和培训,在企业各部门都应树立成本核算标准,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各部门间要严格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完成状况、目标制定及相关成本费用的具体分配状况的监督。
2.合理调整成本核算范围和内容
当下,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大部分企业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且伴随整个大市场的急剧演变,有效把控生产成本是在市场中保证最佳竞争力的关键步骤。一部分企业逐渐在市场中败落,就是因为对企业人员的资本投入不充足,因此,要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成本核算。同时,要强化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把控和核算,并随时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矫正核算标准,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
3.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是随着市场需求的相对变化而进行随时调整的,工业产品的种类富于多样化,且投入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在进行企业关于绩效的成本核算时,相关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这是因为企业生产模式不断变化,相关研发资金也在增加,从而更倾向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目前,相关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要根据其特质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机制,依据当下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体系,让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更有效、更科学。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也因此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各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一个企业只有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成本核算质量,才能有效掌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升企业的绝对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进行企业施工成本的核算时,更应不断强化对生产成本的把控。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是不容易的,相关企业应据其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强化成本核算部门的有效管理,不断培育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陈瑾.我国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其反思[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124-125.
【关键词】工业企业 会计电算化 有效措施
随着高科技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企业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市场,而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并要获得一定的优势,要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就不得不重视企业财务方面系统的管理。当前形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已经由传统手工记帐转化为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的形式。我们知道。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要求极高的严谨性,正确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恰好可以弥补手工记帐所欠缺的严谨性和公正合理性,另外,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可加快实现全员化管理的速度,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加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由此看来,企业陈旧的财务管理措施已无法追赶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的要求,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探讨,找出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办法,旨在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本论文重点探讨关于如何加强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其一,会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阐明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相关管理中,其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其二,找出并说明现今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并给出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以及在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财会领域的一系列工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的工作:一、对计算机设备的购买以及供应计算机使用的财务会计软件;二、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岗位进行有效的调整;三、对企业财务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培训;四、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管理制度;五、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分阶段进行。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帮助企业财务管理者进行记帐、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而且具备了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和财务状况监控的众多功能。也就是说,会计电算化实际上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会计管理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是它的基本构件,当然,功能相对完善的财务会计软件资源是它得核心和重点部分。
近二三十年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的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人们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所从事的许多重复性的、繁重的、无趣的工作都交给了由计算机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机械设备来完成,财务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实践告诉我们,使用计算机已经大大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大量的财力。在过去,即便是财务制度体系相对完善的企业,要编制财务报表也需要几天的时间,而现在,只要财务人员将各种凭证输入电脑,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完成记账、对帐、结帐、转帐、编表等一系列的工作,必要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财务状况分析。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管理在企业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减低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更加准确并及时地体现了各项财务数据;其次,会计电算化中的财务预测功能对企业的管理者决策提供了具有时效性的帮助;最后,促进会计技术及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进程,使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在企业中重要性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者已不仅仅需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并应用已成为对众企业家的基本要求。
二、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管理存在的弊端
众所周知,企业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其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众多工业企业内部管理也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现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不但影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更是对企业财务管理者提出的相当严峻的考验。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当的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健康的发展。目前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忽视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重要性
对会计电算化管理认识的不足,是现阶段众多工业企业管理者存在的问题。由于多年来管理习惯的影响,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这个新生物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认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只是财务管理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改变,而不能认识到其对企业财务决策及预测的关键性作用。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无非是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记帐方式,不能充分利用其多效性和分析性。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无效性
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不能很好的利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和效率。不同的企业内部都存在着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种种问题,因为企业财务数据拥有的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量都会非常大,而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大量的财务信息不能共享,比如:负责税务管理的财务人员想了解价格信息,负责成本管理的财务人员想了解税务信息等等。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加大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量,这也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的不当
购买电算化软件,是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成功地进行电算化管理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很多电算化软件的功能和适用性是大不相同的,它分为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专用软件只适用于某些类型的某些企业,而通用软件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企业。现在的很多企业在软件的选择上就出现了问题,这样,不但会增大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浪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更主要的是,它很可能会使得企业事倍功半,对企业的正常发展不利。
(四)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人才的稀缺
企业内,缺乏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就当今的形势看,专业的复合型财务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的财务知识,更应该具备较高的软件操作能力,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在遇到问题时不能自行解决,必须配备专门的电脑故障处理人员,而负责处理电脑故障的人员又不一定了解相关的财务知识,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措施
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至关重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已经是企业持续发展最终趋势。而正确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恰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能使会计工作高效的完成,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财务决策提供辅助的信息,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业
务处理程序化,系统设计的专业化和专门化,我们有必要从以下方面来探讨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认识
要提高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的认识,企业的管理者责之重,识之切迫在眉睫,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开始,重视企业的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并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另外,企业的财务相关人员也应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加强对现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认识和学习,能够根据自身的岗位工作要求分析和总结财务工作方案,认真研究并处理各工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二)将会计电算化管理全员化
会计电算化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最有效途径,而参与这项管理的企业人员中能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人员数目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该项工作的成效。因此说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参与财务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而这样的培训需要时不间断的和与时俱进的。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企业,采取的培训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全方位全员性的双向培训,另一种则是选择一些业务能力较强且悟性较好的骨干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但是,无论企业选择何种培训方式,都要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选择引进相对完善的软件包,再根据自身企业的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这样,也可以降低成本并缩短加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步伐。
(三)开发并适合自身企业的ERP系统
在我国,企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工业型企业,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ERP系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信息系统,通过与企业其它部门的电脑联网,这样的连接实际上是建立了企业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注重财务信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