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核算处理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5:33: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会计核算处理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核算处理方法

第1篇

物业管理,通常是指物业公司受物业产权人或使用者的委托,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其在不动产及居住环境方面提供看管、修缮、代收费用、提供便民设施等服务管理活动。物业管理公司按照物业管理制度,通过定期收取业主物业管理费的方式取得营运资金。会计核算是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是指公司财务人员以货币形式全面反映和监督公司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定期制定财务报表并提供给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工作是物业管理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对资金运作也能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公司在管理中追求资金成本的最小化,以资本的筹集为管理重点。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对资金筹集的管理工作,强化自身对会计核算的管理。

二、物业管理公司会计核算的特点

物业管理公司是随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其在会计核算方面拥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核算内容较为简单。因为物业管理不涉及产品的生产或者销售,因此,对物业公司而言,主要经营活动便是向业主提供相关物业劳务(或者服务),以此方式获取营运资金。物业管理公司的资金运作方式和会计核算内容都相对较为简单。

(二)监督群体较为庞大。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与众多业主打交道,并且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业主所缴纳的物业管理费。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这一特殊性质,使其资金运转都受到业主的广泛监督。此外,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还会受到来自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因此可以说,物业管理公司的监督群体较为庞大。

(三)公司管理层和业主皆为财务信息使用者。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不仅要提供给公司管理层,以供其决策。同时,物业管理公司还要向业主提供,以帮助其了解物业管理费的使用情况。因此可以说,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有公司的管理层,还包括广大业主。

三、物业管理公司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无论何种企业类型,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俗说法便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物业管理公司也不例外。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也日趋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开始重视自身的发展和管理理念,不断着手完善自身的服务职能,强调提升公司的财务核算管理水平。但是,由于物业管理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一)会计基础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会计基础管理方面尚不规范,存在诸多漏洞。比如:原始会计凭证审核不严,原始资料保存不规范,凭证摘要记录不清晰或与明细账内容不一致;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公司领导随意挪用资金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经济业务缺少必要的合同或者协议,资金支付情况缺少必要的跟踪记录;会计科目规范不严,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混淆使用;缺少必要的资产盘点清查制度,或者空有制度却很少执行。这些现象都充分体现出物业公司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然不准确,使信息使用者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会计核算硬件环境不理想。

物业管理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若要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首先其会计核算硬件环境必须过关。但是,论文格式由于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公司存在时间尚短,财务管理环境都异常简朴。在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大环境下,甚至有些物业管理公司还停留在“算盘加计算器”的阶段。此外,很多物业管理公司由于发展不规范,常常只具有一至两名会计人员。而且在会计核算方面,依旧局限于手工登账和人工对账,不仅耗费掉了会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导致会计科目在设计上难以细化,很多会计人员在面对大量的手工登帐工作之余,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再对二级科目进行细分。同时,很多诸如制定财务预算计划、计算项目盈利空间等精细作业也根本无闲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发展。

(三)财务管理存在认识误区。

当前,我国很多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上升为公司战略的高度,并未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和配合的系统过程。也并未意识到只有先行实现财务目标,公司目标才能最终获得实现。其实,财务作为公司经营运作的一个核心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每一个业务单元的完成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力推手。因此,财务管理是一个涉及公司上下的系统过程。

四、物业管理公司会计核算的内容与处理方法

(一)会计核算内容之一:业主的公共水电费。

公共水电费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会计核算内容之一。物业管理公司对此有两种核算方法。一种是将公共水电费直接计入物业管理成本;另一种是将其暂时作为代收代付款,并抵扣小区业主向物业管理公司交纳的物业管理费。这两种会计核算方式中,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因为水电并非由物业公司提供而是由供水供电部门提供,并于提供时已向消费者收取了相关税费。单纯从该意义出发,公共水电费由物业公司作为代收代付款更为合适。[LunWenData.Com]

(二)会计核算内容之二:物业管理公司的成本费用。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采取权责发生制核算成本费用,并将其具体分为按营业成本与期间费用分开核算。其中,期间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具体核算与一般企业无异。营业成本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在为业主提供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即物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成本开支。物管活动是物业公司主营业务。营业成本通常分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三个会计科目。物业管理公司在日常成本核算时,应尽量划小核算单元,以将人员责任与成本支出相挂钩,实行成本费用责任制。除物管活动之外的其他“附属类”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支出作为“其他业务支出”参照现行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三)会计核算内容之三:物业管理费。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在核算物业管理费时,所采用的会计原则类似于“收付实现制”但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收付实现制。只是在实际收到业主所缴纳的物业管理费时方才确认收入;倘若是在当期收到了以后时期的物业管理费,则暂时不确认为收入,而是将其作为预收款进行挂账。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劳务收入通常有三条确认原则。首先,收入能够被可靠计量;其次,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第三,劳务的完工百分比能够被合理确定。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物业管理公司方能将物业管理费确认为收入,并无需考虑是否已实际收到款项。

(四)会计核算内容之四:维修基金。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的相关规定,为了有效保障物业公共设施等的维修养护,业主需按时向物业管理公司缴纳一定的维修基金。单纯从所有权的角度出发,维修基金属业主所有。当前,根据相关政策,物业管理公司应将维修基金作为“代管基金”.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对维修基金的会计核算主要选择在实际收取时,作为“长期应付款”进行挂账;当实际发生维修费用时,再予以冲减。关于维修基金是否需要缴纳税款目前尚无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在这方面的核算处理也各不相同。笔者认为,物业管理公司所收取的维修基金不需要纳营业税。因为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公共设施等的修缮与管理,在所有权方面归业主所有,物业管理公司仅是对其进行“代管”.因此,笔者认为维修基金不需缴纳营业税。

第2篇

一、地方储备粮轮换业务会计核算处理

例:2015年5月,某县粮食储备库按照县政府轮换计划及四部门联合行文,计划轮出地方储备粮小麦4 000 000公斤,该批地方储备粮执行2004年储备计划成本,每公斤储备粮的成本为1.60元,总成本为6 400 000元。平均每公斤地方储备粮售价为2.50元。6月,该企业轮入新粮小麦3 000 000公斤,单价2.42元。7月,轮入新粮小麦800 000公斤,单价2.50元。8月,轮入新粮小麦200 000公斤,单价2.52元(不考虑储备粮轮换及收购、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运费、装卸费、损耗等)

按照储备粮轮换办法规定,会计处理如下:

5月份轮出储备粮时,回笼货款存入储备库在农发行开立的存款账户: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入

10 000 000

同时,按售价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10 00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10 000 000

6月份轮入新粮3 000 000公斤时,价款合计:3 000 000×2.42=7 260 000(元)。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月末调整销售成本,3 000 000×(2.5-2.42)=240 000(元)。

因购进成本低于销售价,故调减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24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40 000

注:此笔业务旨在调整成本,故记账时,不需要登记数量信息,尤其在会计电算化记账过程中,如登记数量信息会导致轮换的累计数量出现错误。

截至6月末,主营业务收入为10 00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为10 000 000-240 000=9 760 000(元),该笔轮换业务带来主营业务利润240 000元。

7月份,购进新粮800 000公斤,价款合计800 000×2.5=2 000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因售价与收购价持平,故不需要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8月轮入新粮200 000公斤,价款合计200 000×2.52=504 000(元)。

账务处理为: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月末调整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2.52-2.5)=4 000(元)

因本次轮入成本大于销售价,故调增主营业务成本。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4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4 000

截至8月末,本次储备粮轮换已按照储备粮轮换管理规定于四个月内轮换完毕。

本次轮换收入合计10 000 000元,轮换成本合计     10 000 000-240 000+4 000=9 764 000(元),本年度储备粮轮换产生利润236 000元,体现在“利润表――主营业务利润”项目中,储备粮成本保持不变,仍为2004年政府批文核定成本,即每公斤地方储备粮成本仍为1.6元。

本次轮换动用收购资金总金额: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9 764 000(元),同轮换成本核对相符。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检查人员对轮换成本核算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笔者沿用上面的例子,按照另外一种方式,即存货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结转成本,以验证储备粮轮换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必要性。

依据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上例会计分录处理为:

5月轮出储备粮: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轮换收入10 000 000

同时,按历史成本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轮换成本

6 400 000

 贷: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6 400 000

本月实现主营业务利润3 600 000元(其他销售业务、其他费用及损耗暂不考虑)。

6月购入3 0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7月购入8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8月购入200 000公斤新粮:

借:轮换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储备粮成本由6 400 000元调整为9 764 000元      (7 260 000+2 000 000+504 000),平均单价为2.441元/公斤。根据这种方式核算,可计算获得营业利润3 600 000元。

以上两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是:

第一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储备粮轮换会计处理办法的规定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旨在保持储备粮成本不变,优点在于与政府增储批文中的单价、总价值保持一致,便于监管、核对,实际工作中,每个储备库大都存储多批次的储备粮,每批储备粮成本均与批文、贷款对应,在财务报告中储备粮库存总价值同短期借款中农发行储备粮借款总数核对相符,一目了然。储备粮的轮换空仓期为四个月,这样,就将储备粮轮换可能出现价格差异的时间限定在了四个月之内,考虑到成本和利润的稳定性,符合储备粮管理的政策性特点。而储备粮存储的意义正在于它的政策性和社会效益。缺点:随着时间推移,储备粮的成本价与市场价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导致潜盈或潜亏的出现。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即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会计处理方式,优点在于可以使成本价比较接近市场价,按实际成本计价,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缺点:储备粮成本随轮换业务的发生而变化,随收购价格的波动存在不确定性,造成储备粮成本与政府批文中批复的价格无法匹配。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方式会导致储备粮贷款同储备粮库存价值无法核对,导致储备粮的库贷挂钩监管理念无法贯彻,无法体现政策性业务的特殊要求。另外,从历史成本原则建立的基础看,它以劳动生产率始终不变为前提,也就是以否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前提,这与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因此,从它建立的那时起,就存在着缺陷。

综上所述,储备粮轮换作为政策性业务,应首先考虑政策性需求,保持成本稳定、利润稳定,保证库存值与贷款金额及政府增储文件金额一致。

二、建议

(一)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及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地方储备粮的动用预警机制。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适时提出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建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地方储备粮:(1)本行政区域内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的;(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的其他情形。动用地方储备粮,由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动用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同级农业发展银行。动用方案应当包括动用地方储备粮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保障等内容。地方储备粮的所有权属同级人民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动用地方储备粮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优先动用县级储备粮;(2)县级储备粮不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申请动用市级储备粮;(3)市级储备粮不足的,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申请动用省级储备粮。发展改革部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地方储备粮动用方案下达动用命令。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下达动用下级人民政府储存的地方储备粮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地方储备粮动用命令。

(二)严格地方储备粮财务处理

对于符合动用条件的地方储备粮,根据规定,由储备企业将储备粮售出,做销售处理。接上例。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销售收入10 000 000

同时,按成本价结转轮换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地方储备粮销售成本

6 400 000

 贷: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6 400 000

则该批储备粮产生了360万元的收益,该收益归属地方政府。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地方储备粮销售收入

3 600 000

贷:其他应交款――应交储备粮差价款   3 600 000

上缴差价款:

借:其他应交款――应交储备粮差价款  3 6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3 600 000

储备粮动用之后,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常驻人口数量及构成情况,计算、分析、确定当地的储备粮规模,待条件适合时,通过政府行文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由储备库根据政府批文,向当地农发行申请地方储备粮收购资金,完成收购,落实储备粮增储计划。本例沿用上例中储备粮的收购价格,将储备粮新增入库的账务处理列示如下:

注:核定入库结算价格根据政府批文定为2.50元/每公斤。新增4 000 000公斤地方储备粮需申请农发行储备粮贷款10 000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10 000 000

贷:短期借款――地方储备粮借款     10 00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7 26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7 26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2 000 000

借: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504 000

   贷:银行存款――农发行基本存款户 504 000

按照结算价结转成本:

借:储备粮油――地方储备粮(小麦)     10 000 000

贷:储备粮油――待核地方储备粮价款(小麦)

9 764 000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核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化推向了,使它充斥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因此,会计核算的信息化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实行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1]。在信息化的视角下,传统会计核算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从而要根据信息化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促进作用

1.信息化丰富了传统会计核算模式

信息化丰富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主要表现在:第一,以传统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会计科目为核算内容,核算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能会计信息;第二,在保留传统会计核算内容的基础上,在总账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等方面大大丰富了传统核算模式。以总账核算为例,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只能采用一种会计核算形式,而在信息化视角下总账核算可以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共六种会计核算形式,并可同时使用。

2.信息化丰富了会计核算的内容

在信息化视角下,会计核算的内容随会计科目设置程度和关联程度相关,一般而言,会计科目设置的具体表现是科目编码,当前,我国的科目编码一般在四级以上,级数越多,核算的内容越多,核算的越深入,此外,信息化将传统会计报表的一维、二维结构升级为多维核算的结构,并采用棋盘式报表体系通过计算机完成高速的复杂报表的填制,促进了报表指标的全面化、深度化。

3.信息化丰富了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核算的范围一般包括核算尺度标准和指标的选择。信息化丰富了会计核算的范围,表现在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不仅包括传统的核算尺度标准,还包括其它数据库、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存储非货币信息数据表,应用这些来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2]。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例,其会计核算可设置多套账薄,根据不同的记账本位币核算,以满足经营管理及对外报告的需要。此外,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采用棋盘式对照表的核算方式解决了传统核算模式不能全面、总体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的问题。

4.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的灵活性

会计核算灵活性的主要表现是能否进行随机核算。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促进了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主要是因为传统会计核算模式只能进行实时核算,不能进行随机核算,灵活性很差。而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可同时采用实时核算和随机核算的双核算模式,可以满足经济管理随机性需求,从而大大促进了会计核算的灵活性。

二、信息化视角下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原则

会计核算工作中,不同的业务种类会有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同的业务种类也会有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这些核算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传统会计核算中,会计核算的方法选择依据是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和成本效益性,其中,成本效益性主要是指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不能太大,核算内容产生的管理效益要大于或等于处理核算内容的成本。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就要根据个人经验选择既能满足会计核算要求,又相对简便的核算方法,方法选择主观随意性很大,无法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信息化视角下,会计核算过程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可以忽略成本效益,同时,开放的、动态变化的信息要求规范会计信息,间接促进了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综上,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3]:

1.核算方法的规范原则

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其会计信息具有开放、智能、实时特征,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核算方法也要遵循规范原则,核算方法的规范原则有利于实现会计信息真正的可比,不断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实现单位会计信息与不同管理单位和业务单位的实时处理,提高了协作和监督管理能力;有利于加速会计核算相关软件与系统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其应用;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的客观真实性,减少选择核算方法的主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2.核算方法的准确原则

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核算的准确性已经成为选择核算方法的重要依据,只有在核算方法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会计核算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其核算过程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核算的工作量已不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且,信息的高度共享使信息获得更容易,选择核算方法时不必纠结在精确的结果和复杂的过程,而仅考虑结果的精确性。

3.核算方法的及时原则

实时性已经成为信息化的显著特征,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也不例外,对会计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核算信息的、交换、应用都离不了实时特征,要实现实时化、动态化,其核算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动态、及时原则。

4.核算方法的开拓原则

会计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不断发展,会计人员不断开拓核算方法并应用在会计核算之中,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要具备一定的开拓性,与时俱进,提高核算的质量和效率。

三、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

1.选择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计价

信息化视角下,在进行存货计价时,选择实际成本法完全替代计划成本法。其原因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普遍应用,促使会计核算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数据处理体现出高度集中和自动处理,在这一方面,实际成本法的优势明显,此外,信息化促进了会计核算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这是传统计划成本法所不能完全实现的。因此,企业应根据信息化发展的程度,对存货的计价方法作适当调整,选择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计价。

2.选择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分配

通常,手工会计核算总采用的是直接成本分配法进行产品的成本分配,核算的程序简单,但存在一定的假设性,而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采用的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可实现会计信息化,不管被分配产品的类别或数目,未知因素等干扰,均可采用代数分配法。因此,在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选择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是方法最简洁、结果最精确的分配方法。

3.选择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进行会计程序核算

传统会计程序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科目汇总表账务程序核算方法”、“汇总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多栏式日记账账务程序方法”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业务种类进行选择。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基础为会计信息的目标,与传统会计以处理会计信息工作量较大为基础不同,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目的为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各种会计信息,因此,传统会计程序核算方法已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基于此,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选择记账凭证账务程序核算方法进行会计程序核算。

4.选择规范记账凭证分类法进行会计核算

不同的记账凭证分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核算程序,不同类型的记账凭证,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核算内容。通常,企业会根据自身的经济业务类型和规模确定本单位的记账凭证类型,以满足自身的会计核算要求。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中,大、中型企业的记账凭证一般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种类型,小型企业一般为通用记账凭证一种。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要求记账凭证的种类越来越细,不同种类记账凭证的汇总组合可以多维度地反映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项目的经营成果,更加深入地把握企业的运营规律,因此,选择正确的记账凭证规范分类方法,科学地选择会计记账凭证类型,有利于进行凭证的汇总和记账,有利于提高计算机的自动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因此,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应选择规范的记账凭证分类方法。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化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在信息化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已经成为会计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信息化对会计核算的促进作用,信息化视角下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规范、准确、及时、开拓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视角下的存货计价方法、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成本核算方法、记账凭证分类方法等会计核算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卫娟.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J].科技资讯,2005(22):170-171.

[2]谢立新.论会计核算的信息化[J].财会研究,2008(27):195-196.

第4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因素;原则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步伐的稳步迈进,逐渐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而当前的信息化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企业对于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企业日常的经济决策行为,由此来说,作为企业对于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的适用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切身经济利益。一般来说,在新的会计准则下面对不同的经济行为,企业将针对性的选择最为合适的会计核算,由此便是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众所周知,作为企业来说,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进程中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的影响因素较多,从具体的环境分析,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最优适用标准等,例如存货计价的核算方法、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法、制造费用以及折旧费用等的会计核算方法等。而企业在日常经济管理中无可避免的会面对不同的经济行为,由此来说,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什么因素最终对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造成影响将是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能够为企业的经济行为处理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便于补充作为企业自身的会计处理规范,节省大量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成本。

2当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大环境

2.1会计核算的模式优化,范围扩大

随着当前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当前会计核算的模式不断优化与完善,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下对于总账核算、会计报表以及明细核算等均丰富了其模式,例如传统的会计核算形式下的总账核算只有一种模式,而信息化应用下具有记账凭证、多日记核算等多种形式;会计核算的范围不断扩大,一般来说,会计核算的范围主要涉及核算标准以及核算指标的处理等,而当前信息化技术应用将传统会计核算范围由单一的核算标准尺度扩大到人力资源信息、审计信息等,例如当前的大型跨国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核算时在财务报表环节需要按照不同的货币形式进行全面的信息披露。显然当前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对于会计人员的单一的财务核算职能来说极大的减轻了工作压力,并从单一的财务核算职能向管理型会计职能转变。

2.2会计核算的内容丰富,灵活性提高

当前会计核算的内容不断丰富,其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记账模式为科目编码,而当前的会计科目记账采取的是棋盘式报表体系,大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电算化的优势较为显著。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对于随机核算的处理,传统的会计核算仅仅能够处理简单的实时定期的核算,而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条件下会计核算能够实现随机核算应用,会计核算的灵活性不断提高。传统的会计核算内容仅仅是执行的定期的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但是当进行随机的检查以及核算时便难以得出较为客观的数据等,不便于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进行适时的调整经济策略,而当前的会计核算的灵活性显著提高,当外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时,企业可以适时的根据财务信息进行经济行为调整。

3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3.1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原则

对于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标准来说,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等要求。首先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准确性来说,当前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以及信息高度共享下,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并不作为影响因素,由此会计核算方法的准确性与精确性是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首要因素,会计核算方法下对于企业所要传递出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直接的联系,为此只有切实保证会计核算方法对于适用的经济行为的准确性,才能够为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人群,例如投资者、税务机关以及企业的管理者提供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其次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当前的会计信息具有实时、开放与智能的特点,由此来说,会计核算信息的规范性能够便于企业内不同部门间进行信息共享,规避信息孤岛效应,便于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进行相互合作,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性要求开放与智能的属性,其主要涉及到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管理内部以及社会的投资者,为此规范性要体现会计信息的便于解读以及监督;对于会计核算方案的及时性来说,其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必须要强调实时性,由此会计信息属于动态实时的过程,当前的随机进行会计核算也证明了这一趋势,信息时代信息本身具备时间价值属性,即会计核算信息的时效性要求。

3.2会计核算方法

当前的会计核算方法的研究处于动态的过程,不断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实际成本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处理存货计价、代数分配法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制造费用联合分配法、加速折旧法累计折旧计提、公允价值计量、坏账准备计提的账龄分析法等。面对不同的经济行为将有多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来说,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适用性分析,例如对于辅助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选择来说,对于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等均有各自不同的有点与缺点,为此面对不同的经济行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4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4.1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法规因素

显然,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要需要符合当前的会计核算法律法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对于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核算处理流程均进行明确的界定,由此企业在面对不同的经济行为时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会计核算方法决策,由此来说,在影响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因素中,法律法规因素是其中首要的地位,是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基础与前提。另外会计中收入费用配比、稳健以及客观等相应的原则是进行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之一,会计原则的相关性是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基本因素,由此可以作为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适用性评价标准。

4.2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潜在因素

对于影响会计核算方法的潜在因素来说,本文主要从企业的潜在承诺以及信息披露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对于企业的潜在承诺来说,对于潜在承诺是企业在日常与其他企业的经济行为中与相关的利益群体进行合同关系维持,由此这样的潜在的经济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在具体的合同中进行标定,由此存在对销售客户的承诺、对供应商的承诺、对于职工的承诺以及对债权人的承诺等,例如对于销售客户的承诺来说,主要涉及到持续的供货与服务能力以及特定的经济水平,对于供应商的承诺群体来说,包括对于企业的原材料或者服务的持续需求等;另外对于信息披露因素来说,企业的治理环境下需要保持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环境的高度统一,由此来说会计作为公司治理权责与义务联系的核心纽带,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治理环境的客观反映能够代表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而会计信息披露的最主要形式便是财务报表,通过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财务报表,而外部的治理环境,例如外部审计以及投资者将主要依据会计信息下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4.3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因素是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其主要涉及到企业的市场价值、融资经营成本以及税收等环节。首先就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说,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获得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或者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股票价值,而对于企业来说,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例如存货计价方式以及折旧处理方法等均会导致股票价值的变化,由此造成企业的市场价值变动;企业的融资经营成本来说,如果物价的上升存货水平下降,直接会导致企业存货价值进入低成本的存货层,从而导致财报中盈余和税收的支出都相应增多,由此来说,面对企业的经营成本,需要在日常支出与经营收入之间进行衡量分析,而同样对于企业进行融资行为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信的说明自己的财务状况,而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均导致最终财务数据的不同,为此银行等机构设定自己针对的会计核算方案标准加以强制实施;从税收的角度来说,主要涉及到所得税因素,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执行的是低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案,由此来说能够降低缴纳所得税,例如采取加速折旧法的计提折旧处理等。

5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不一而足,而当前互联网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应用不断升级,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及时性准确以及规范才是不断优化的方向。本文针对影响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从法律法规因素、潜在因素以及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会计核算方法现状的因素,其中法规方面包括会计准则法规以及会计原则的相关性,而潜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潜在承诺以及信息披露需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市场价值、融资经营成本以及税收等环节。

主要参考文献

[1]夏惠.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方法的新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1):10-12.

[2]梁晓丽.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0(31):124-126.

[3]宋红艳.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5(10):148,150.

[4]孙长峰.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与现实选择[J].会计之友,2014(5):92-94.

[5]张卓.股权投资程度与投资核算方法选择———基于国际会计准则标准[J].财会月刊,2014(7):7-9.

第5篇

关键词: 会计核算;转变;创新

1会计核算方式内涵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方法,指的是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账务处理流程和会计报表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这一方式规定了账簿、凭证、报表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进行选择采用。可以说,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另外,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现代会计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顺利进行。在实际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复式记账是处理经济业务的基本方法,设置账户和填制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登记账簿是会计工作的中间过程,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等方法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正确的科学手段,而编制报表是一个会计期间工作的终结。

会计核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创造价值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借助于自身独特的地位,主动参与公共支出管理活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它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以及网络虚拟组织之间相互交融作用,为公共管理“价值创造”发挥着积极作用。总之。会计核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模糊性,难以精确地加以计量。而恰恰是这种模糊性的存在,才使得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公共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

2 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的进步,推动了会计核算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会计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促使企业会计核算进一步转变理念,改进方式。

2.1 账簿系统虚拟化

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一切会计信息数据化,无纸化,因此用于记录会计信息的账簿也被虚拟化了。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这样最基本的存储单元,但账户的存储并不一定要借助于物质形式的账簿来完成。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理论上说,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可见,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而已,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2.2 记账过程符号化

作为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记账工作是自有会计以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会计核算也一直与记账、报账、算账密不可分、时刻相伴,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都打上了“记账”的烙印。而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也就与会计在概念上画了等号。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拟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

第6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企业在正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以前,应该从其自身实际出发,对一套会计核算方法进行确定,这样的话,企业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质量方能得到保障。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所得出的最终结果会因为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必须对符合自身实际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使用,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一、会计核算方法分类

(一)会计核算传统方法

对于核算新程序的概念,会计核算工作所使用的传统方法还不是十分了解,同新的会计核算方法相比较而言,其较为落后。会计核算新程序概念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登记以及汇总存于经济活动中的多种事实以实现对企业经营行为全过程的管理。会计核算工作所具有的传统方法对程序概念持否定态度,其所关注的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较为具体的细节[1]。如果程序这一概念能够被加以很好的利用,那么存于会计核算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能够得以表明。针对新的会计核算方法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也就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这样的话,会计核算工作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无论会计工作具有怎样的特点,借助核算新程序,可以使一切针对这些特点所进行的研究工作都得以顺利实施。通过对这个程序进行使用,在进行会计核算的研究工作时,对于主要问题以及次要问题就能够加以明确区分。

(二)设置账户方法

在对会计对象所具有的内容实施归类、反映工作的过程中通常会对设置账户这一方法进行使用,由于会计对象所具有内容通常都会比较复杂,因此,如果想要反映、控制存于会计对象之中的经济内容的话,则必须针对它们开展分类工作,以实现对性质有所差异的各种核算指标的搜集[2]。通过对账户进行设置来归类以及反映收入、利润等种种项目所出现的增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填制、审核凭证方法

为了使会计记录能够更为完整可靠,经济业务更为合法,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通常会对填写、审核凭证这一方法加以使用。它能够为账簿登记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针对所有经济活动都必须对会计凭证进行如实填写,除此之外,也应加强对会计凭证的审核力度。

(四)成本计算方法

将出现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费用加以汇集,以此来对这个对象所具有的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进行确定,这就是会计核算成本计算方法。对产生于每个阶段之中的直接以及间接费用进行归集,对所有成本对象所具有的单位成本以及总成本进行计算,是在对各项成本所具有的水平变化状况加以考核前所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

二、借助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

(一)对企业会计核算准则加以遵守

针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诸如明晰性准则等多种准则已经被制定出来。所以,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应该投入一定的重视,使得会计核算工作日益规范[3]。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时必须对企业所具有的会计核算准则予以遵守,这样企业会计核算所具有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等才能得以保障,最终达到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二)对会计工作人员相关职责加以明确

没有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够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一定要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加以明确,并对相对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构建,使一种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关系得以在所有会计工作人员之间形成。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财务问题的发生频次会得以减少,会计信息质量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对委托记账业务进行大力开展

就企业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我国很早就对有关企业记账这一暂行办法予以提出,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较为有效的记账业务加以使用,以提升企业账目处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企业在就记账业务向某一会计机构进行委托时,必须重视把受委托会计机构同其自身的关系处理好,企业提供给会计机构的资料必须是真实而可靠的,与此同时,会计机构也应该就会计信息的保密问题来签订相关协议,另外,受委托会计机构还应该认真详细分析、处理以及审核委托企业所具有的会计资料。

(四)对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制定

当今时期,信息技术得到不断进步,一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已经重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使一个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得以形成,并能够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信息的核算工作中也是十分必要的[4]。这要求企业会计人员重视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学习,对信息系统所具有的运行流程以及各个功能加以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对会计信息所具有的数据进行处理,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努力成为对信息技术以及会计处理技术这两种技术均能得以掌握的全面人才。除此之外,企业在对信息化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构建时,也应该重视留意市场的变化发展,并能够适时地对其所具有的会计核算手段加以改善,使会计核算工作具备更高的效率,最终实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质量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活动有着深远影响,而会计信息的获得又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之上。只有对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加以选择,方能使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企业要求,企业要对其自身所具有的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不断完善,对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构建,以实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敏.浅谈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新财经(上半月),2011(08).

[2]陈信元等.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2011(11).

第7篇

关键词:会计核算;转变;创新

1会计核算方式内涵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方法,指的是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账务处理流程和会计报表之间相互结合的方式,这一方式规定了账簿、凭证、报表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进行选择采用。可以说,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另外,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是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现代会计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顺利进行。在实际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复式记账是处理经济业务的基本方法,设置账户和填制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登记账簿是会计工作的中间过程,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等方法是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正确的科学手段,而编制报表是一个会计期间工作的终结。

会计核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创造价值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借助于自身独特的地位,主动参与公共支出管理活动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它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以及网络虚拟组织之间相互交融作用,为公共管理“价值创造”发挥着积极作用。总之。会计核算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模糊性,难以精确地加以计量。而恰恰是这种模糊性的存在,才使得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公共管理中得以充分体现。

2 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的进步,推动了会计核算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尤其是会计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促使企业会计核算进一步转变理念,改进方式。

2.1 账簿系统虚拟化

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一切会计信息数据化,无纸化,因此用于记录会计信息的账簿也被虚拟化了。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会计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这样最基本的存储单元,但账户的存储并不一定要借助于物质形式的账簿来完成。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理论上说,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可见,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账簿”仅仅是沿袭了传统会计的概念而已,其本质是虚拟化的。

2.2 记账过程符号化

作为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记账工作是自有会计以来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会计核算也一直与记账、报账、算账密不可分、时刻相伴,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都打上了“记账”的烙印。而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也就与会计在概念上画了等号。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拟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

第8篇

广播电视台财务部门在相关规定下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然而,预算管理并不等同于会计核算,它们属于两个独立概念体系,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较大的区别[2]。两者的联系:两者主要是用于反映单位经济活动,它们从不同方面监督和控制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而完成单位经济管理的共同目标,其目标是完成单位经营管理指标,这样为单位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使单位得到更好发展。两者的区别:其一,数据计算方法的区别。会计核算在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与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相一致,采用会计学方法,准确公正地对会计主体的资产情况、现金流动以及经营成果进行反映[3]。预算管理并没有专门制定的准则规定,也没有固定的计算方法,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其目的主要是完成相应的预算管理。其二,支撑数据依据的区别。会计核算的支撑数据都需要是真实合法的原始单据,其使用中的所有数据都需要具有原始凭证。而预算管理支撑数据并没有这样严格的要求,其中单位中各种报告、批件以及文件都可以成为预算管理的支撑数据,这些支撑数据的准确性主要是由管理者进行判断和使用。其三,提供数据部门和数据效力之间的区别。会计报表是重要的会计信息,一般是由会计人员做好并上报财务部门,之后由相关管理者盖章签字后公开。会计报表是国家法定报表,在内容上、格式上都有固定的要求,会计报表主要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4]。预算管理报表则是内部管理报表,并非要由财务部门出具,其内容格式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和严格固定要求,报表也非国家法定报表,而仅仅在单位内部有效。

2广播电视台处理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方法

当前广播电视台在对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上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第一种方法,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采用两套账簿处理同一经济业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但是这种方法造成了工作的重复,使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大,降低了单位的工作效率[5]。第二种方法,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采用一套账簿进行经济活动处理,该方法可以由会计核算作为主导,也可以由预算管理作为主导,但这都需要既达到会计核算的要求又满足预算管理的目标。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台在处理单位日常经济业务上都采用相应的财务软件,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使用一套账簿进行经济活动处理,进而将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3广播电视台结合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做法

其一,要加强单位员工对预算管理的了解。在广播电视台的每个员工都需要对预算管理精神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单位在本年度内达成的经营目标,还要了解单位为达成这种目标应该将单位费用支出控制在什么范围[6]。与此同时,单位领导和员工都需要承担并完成预算管理责任。其二,处理好会计核算及预算管理不同口径业务。单位在进行预算时把预算收入、预算投资以及预算成本费用等相关单据送达财务部门前需要根据预算管理要求进行单据分类整理,单据需要对其属于什么相关业务以及属于什么预算管理进行明确标明。单位财务部门在收到相关单据进行会计核算时,如果其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及预算管理计算方法和口径是相同的,那么可以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计算;如果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及预算管理计算方法和口径是不相同的,那么先根据预算管理口径进行处理并将其归集起来,之后在月底根据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处理,将其分解到相应会计科目中[7]。一般情况下,这个归集和分配有两个步骤:第一,一些明确简单的业务,财务人员能够依照自身职业经验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这些意见在经过相关负责人认真审核后进行直接业务处理;第二,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业务,财务人员依照自身职业经验无法进行处理,这就需要预算管理部门共同商定处理。其三,进一步完善银行账户和单位内部往来经济活动的核算管理。在当前情况下,广播电视台包含多种业务,如节目销售收入、广告收入以及节目合作收入等,其资金流动比较大。因而,广播电视台为了统一管理资金,就需要对资金的收支情况实施有效管理。广播电视台根据相关规定将应缴收入在固定时间存在固定的账户,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电视台不能随意使用收入账户资金,也不得挪用、隐瞒、滞留应上缴资金,同时要保障收入账户资金的准确性和安全性[8]。其四,统一制定和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计算方法。近年来,各广播电视台发展了不少新业务,单位也从简单的音视频电视服务商慢慢转向为综合运营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更多新部门和新业务。对此,广播电视台需要统一制定和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和会计计算方法,并充分考虑好在结合会计核算及预算管理时预算管理项目采用哪种会计科目核算更为恰当。在具备一个明确的工作政策下,广播电视台才能有效控制和管理各部门单位以及各种业务的财务工作,同时也能使广播电视台的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4结语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广播电视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这一转型的重要阶段,我国广播电视台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本文主要介绍了广播电视台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情况以及相应注意事项,以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勇.试论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商业会计,2012(2).

[2]靳国新.论广播电视台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速读旬刊,2014(12).

[3]周宇程.试析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新制度下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4(27).

[4]陈奕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的结合研究[J].财会学习,2017(05).

[5]李燕.浅谈广播电视广电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4).

[6]朱成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1).

[7]安静.广播电视台实行预算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第9篇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会计软件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

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报表编制和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等,以下我们称之为传统会计方法;在电算化环境下,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的新方法,以下我们称之为电算会计方法。传统会计方法与电算会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不断提高,才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保证。把会计电算化说成是在计算机环境下传统会计方法的模拟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或结果,而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电算会计方法只有建立在传统会计方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也要以电算化环境下特有的方法去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一、明确会计主体与会计对象:“建立账套”的电算会计方法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一般采用通用会计软件来建立自己的系统,这样,不同会计主体在核算上的差异、不同会计对象适用的具体会计方法必需通过软件的“选项”来加以区别和明确。在应用会计核算软件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始,第一件事就是要在系统中建立当前会计主体独立使用的一套核算数据,并明确有关事项以适应当前会计主体的核算要求。这就是“建立账套”,建立账套时,一般至少要明确下列事项。(1)账套编号:为便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以区别不同的账套或据以命名并建立相应的文件夹、数据文件名或数据库名称等;(2)账套名称:一般为核算单位名称;(3)会计主管:电算化系统主管的姓名,以便进行全面的操作授权;(4)启始会计期间:在电算化系统中进行会计核算的开始期间;(5)具体核算方法或计算方法的选用:如会计科目编码规则、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计凭证分类方法等;(6)选择所属行业以预置会计科目。以上在电算化系统中称之为账套参数。建立账套完成后,就具备了在电算化系统中开展会计核算的物质基础。在传统会计方法中当然也有账套的概念,但只有在电算化系统中才需要把它列为一个重要的会计核算方法,在编制会计软件时,需要以特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实现。有了建立账套这一方法,就可以在同一电算化系统中为多个会计主体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这给学习与掌握会计电算化技术、开展记账、划小核算单位并分别进行独立核算等带来了方便。

二、站在电算化会计核算的起点:“初始设置”的电算会计方法

建立账套完成以后,首先要进行一些日常核算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操作人员设置,将会计人员的职责分工在系统中加以明确,同时使系统具有了合法的使用者;二是会计科目设置(即设置账户),在系统中建立起用于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账户)体系(这部分内容在下一部分单独讨论);三是输入初始余额,是指将原来已经存在于手工系统的数据转入到电算化系统中来,以开始以后的会计核算。

初始设置是会计软件中建立账套后必需首先完成的,并且只有正确完成了初始设置,才能进行以后的操作。其中较典型的方式是输入初始余额后要进行试算平衡,初始余额平衡后,正式启用账套。启用账套后即进入日常业务处理阶段,不能再行修改初始余额。

初始设置中的操作人员设置、会计科目设置和输入初始余额都需要采用具体的方法来实现。其效果的好坏对会计核算的大部分内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系统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应用中,初始设置工作应尽可能做到准确、恰当、周到、细致,才能取得更好的会计核算质量。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设置账户”的传统会计方法的发展运用

“设置账户”这一传统会计方法在电算化系统中一般称之为“会计科目设置”。账户是会计科目在核算中具体形式。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化。通过对会计科目开设账户的方法,分别对会计对象的不同内容进行反映和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形式。在大部分会计资料中(如凭证、账簿、报表等),都要以会计科目作为直接对象来加以反映,从而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核算体系。

电算化系统在运用这个传统会计方法时,在形式上进行了变通,在结构上进行了突破,使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体系较之手工会计核算更全面、更完整、更合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形式上,以“会计科目表”代替了所有分列在不同账簿或账页上的“账户”。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中,数据主要以“表”的形式存在,无论是设置的账户,还是输入的凭证。“会计科目表”中,对会计科目首先要分级编号并顺序排列;其次以每一会计科目的“属性”来表示该科目所适用的账页格式或核算要求;还有,在会计核算软件中,总是由多个相当于“会计科目表”的部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核算体系,它们主要是“会计科目主表”、“部门目录”、“单位往来目录”、“个人往来目录”、“项目目录”等,它们之间以从属或交叉的关系,组合成一个大的“会计科目表”。(2)从内容上,丰富了传统“设置账户”的方法。系统内部处理数据时,以科目编码作为会计科目的惟一标识和所属关系的判定依据,使分级核算更加紧凑、严格、清晰;可以根据需要产生新的账页格式或核算内容:“会计科目表”各部分之间在使用时随时组合,既保证了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巧妙地解决了事先不可知会计科目的设置。如“营业费用/通讯费”按部门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时,到底哪些部门实际上真的会发生“通讯费”呢,在电算化核算系统中,只有真的发生时,该账户才正式存在;电算化系统中“部门目录”、“往来目录”等,本身可以继续分类或分级,而且“部门目录”与“会计科目主表”之间是交叉关系,有级次的会计科目都可以同时进行“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即同时具有本期累计发生额、本年累计发生额、余额等概括性数据和含有业务事项(会计分录)的详细数据(明细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详细程度,使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完善。

四、业务处理的核心:“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

电算化会计之所以仍然只是会计,而不是另外一个新的学科,就在于它仍然是以形成“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为主要任务形式。“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这样的传统会计方法仍然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处理的核心。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形式上的主要差别就是这些会计档案的存在形式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这些方法的直接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自然也因其对象属性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填制凭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在系统中填制凭证,另一种是手工制好凭证后的输入凭证,两种情形都体现为会计软件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输入功能。与传统会计方法相比,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填制凭证”及“登记账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进行有效控制。如会计分录中的会计科目必须在设置的会计科目表中已经存在,并且是最底层的明细科目;根据当前科目的属性确定是否具有某些项目,如往来单位、结算单据号码等;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事先确定的借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编号可以自动连续;日期可以限制顺序等。(2)键盘操作较之手工处理的“笔误”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而“凭证填制”在操作功能上分为“填制”、“修改”、“删除”等步骤,以进行正确性控制。(3)填好的凭证同样需要“审核”,电算化系统的审核可在程序中再次检验凭证的正确性。(4)“登记账簿”之前可以“汇总”,而不是必须汇总;电算化系统可根据需要随时对任意范围的凭证进行汇总,汇总速度较快且准确;计算机不会因疏漏出现总账与明细账登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当然在记账之前则不必进行“试算平衡”。(5)“登记账簿”只是凭证数据的确认过程,而不是抄写或复制过程。这一简单的过程明确了“工作底稿”与正式会计档案之间的界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自动化处理的充分体现:“自动转账”的电算会计方法

根据用户定义,由系统自动生成转账凭证的方法称为“自动转账”,它已经成为电算化会计系统非常成熟的方法之一。自动转账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从账项数据中取数生成记账凭证,如结转期间损益;另一种是要通过函数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才能得到凭证上所需的数值,如计算并分配应付福利费。自动转账又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总账系统(或称账务处理系统)中定义并使用的自动转账;另一个层次是在各个子系统中定义和使用自动转账,如工资系统中的工资费用分配、固定资产系统的折旧费用分配等。“自动转账”一旦完成定义,即可在不同会计期间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六、会计信息的集中与概括:“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阶段性地完成会计核算任务的标识性工作。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更给这一传统工作任务赋予了新的活力。

在会计核算软件中,编制会计报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设计阶段,有两方面的设计任务,一是“会计报表格式设计”,二是“数据来源定义”;第二步是使用阶段,在一定会计期间,即可自动生成当期会计报表的结果。设计完成的会计报表可以长期使用。生成会计报表的过程快速准确,可以进行正确性检验和审核。会计报表之间随时可以横向或纵向的汇总或比较分析。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