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5:33: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村教师的自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数字化
当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的具体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加快农村小数教学改革,数字化教学成为一个发展的趋势。小数数字化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环境引入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化枯燥学习的数学内容为趣味、具体、动态的内容,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身临其境地学习相关内容,让自己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创新等能力得到提高。
一、农村小数数字化教学的实践取向讨论
1.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取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会更加以他们的兴趣来左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数字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践导,要求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方式提供趣味图形、图像、动画、数字、符号等,再辅以精炼的PPT文字说明和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吸收与转化。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多媒体互动影像来引入新课,生动形象的小猪、小猫、小狗去参加数学比赛,小猴出了这样一道题:比较下面三个数的大小:1.2,1.200,1.200000。小猪第一个回答:“第三个数是最大。”小狗说:“不对,应是第一个数是最大的。”小猫想了想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三个数一样大。”教师此时如能不失时机提问:“同学们,请你们做小老师,究竟谁说的对呢?”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2.以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为取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最佳年龄,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农村地区,因为地域和经济等原因,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数字化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融合性教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时,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一条直线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怎样分?学生议论纷纷:“这还不好办!”教师进一步说:“还有一个条件,我不仅要看谁分的最多,而且还要看谁分的方法最独特。”学生们跃跃欲试,很快投入电脑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了规律性知识,也正是在探索、发现规律性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品质得到了发展。
3.以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时效性为取向。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在年龄和心理上,都具有欠自我控制的特点。教师若能利用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这些问题。事实上,数字化资源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后,有这样一组题:(1)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周长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这两道题给学生画图分析,实物操作,有的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由于有了对比与反复演示,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4.以扩充小数课堂教学容量为取向。决定课堂教学容量的多少,其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数字化教学在学生的感官刺激上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进而缩短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时间,因此为整合优质课堂教学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把梯形通过旋转、平移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单靠课本上的图例和抽象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利用电子白板在屏幕上演示出旋转、平移和比较的过程。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加快农村小数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思考
数字化教学包括利用BBS课程论坛、网上答疑、E-mail、OICQ、NetMeeting等各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运用,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拓展了学科课程教学时空,极大地增强了农村小数教学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能用准确、精炼、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由此,数字化教学成为学生思维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培养的有效工具。《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为落实课标,我提出以下几点农村小数数字化教学实践改进的2点建议:
下列几件物品,真实再现了沦陷前后广州民众的生活状况。
一位普通民众的自述
广州沦陷前,随着党、军、政官员出逃广州,出现难民潮,一部分民众逃往港澳投奔亲朋好友避难;一部分民众随政府机构、文化单位迁往韶关等后方,而更多的民众则是拖儿带女徒步避难乡下,或入白鹤洞等地的难民收容所。
一位普通民众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自述(图一),真实记录了广州沦陷前后的社会生活状况。自述共15页,每页横19、纵29.5厘米,毛笔书写。现将与广州沦陷前后社会生活状况有关的内容抄录如下:
一九二五年,我在一个带有封建色彩的家庭出生了,以剥削形式为经济主要来源的培养下我被长大了。在家庭中,我是父亲的第三个儿子。整个家庭内,除了父母亲外,是有着以九个兄弟姐妹组成的。
当我在一九三三年(八岁)的时候,已经被送进市立第二十三小学校念书了,因为进入学校比较早一点,所以在八岁时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样每天还是当当美的没有懂得什么便渡过了初等教育的阶段,直至一九三六年(十一岁)便是一个小学毕业生。在这时间,考进了市立第一中学校。在市一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的侵略战争。在这个时候,广州的学校开始停课内迁,我的家迁往河南区的沥蛳纾ㄒ蛭自己的乡村是没有房屋居住,这个地方是我的姊丈亲戚),而我则随着外祖父到香港去了。
由于个性顽皮,主观比较强,居住在外祖父家中,经常与其他小孩打架,于是被亲戚们厌恶了,在一九四年夏天又回到敌伪统治下的广州市。回广州后,又在第一小学念书(因当时无中学开设)。还没有念完,又考进了市立第一中(即现今的市十一中校址)。刚念了一年,又转到了伪省立广东大学附中初中贰年级,至一九四二年(十七岁)毕叶。在这个阶段内,曾经在校受着童子军的训练。在学科方面,除了一般课程之外,还增加了一科日语。在这个时候,亦没有什么其他的组织。
在初中毕叶后,毫不间断的升上(日校)高中部,直至一九四五年(廿岁)高中毕叶。在这一段时间,曾于一九四三年被选为广东青年代表,参加伪国府的还都纪念(当时被选原因是由于军训课中的野战训练成绩较好为原则),一九四四年被选为学生会自治会主席,一九四五年高三期间曾领导鼓励同学拒上日语课(因当时日语教师宣传日本帝国主义思想,遭到同学反对后欲加压制而发生的).一九四四年春参加伪中央青年干部学校广州分校集训(当时全市中学高中学生绝大部分停课,参加是硬性规定的。)为着学习与生活问题,我在一九四五年便考进了广州大学法学院夜班,准备日间便准备找寻工作。
在考进广大不久,由我的表兄沈柏生之同学林梓铭介绍,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广州市修路委员会充临时办事员(林梓铭为总务组长),做那缮校工作。这样每天都是刻板式的在缮校室内抄写公文,除此无其他。
无独有偶,另一名广州市民刘成基在《广州沦陷时的白鹤洞难民收容所》一文里回忆:
作者当时仅系十余龄之童子,随父母渡珠江南逃至白鹤洞学校区,见培英、真光、协和(均系教会中学)三校门前,难民群聚,时铁门仅开一线,逐一审查,只准妇女及16岁以下之男童进入。当时我父是个工人,囊无余资,且前路茫茫,因命母亲携我及弟妹随众人人培英,他自己则往附近乡村暂避。于是我遂开始难民收容所中的两年生活(《广州文史资料》第十九辑,1980年6月,第247页)。
1940年,汉奸集团上演了所谓“国府还都”丑剧,沦陷区民众有受其蒙骗者,难民所中也有人陆续返回广州。上述两位市民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返回广州的。
两张日文收费单
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后,一方面大肆掠夺当地资料,运走有用机械设备,另一方面控制当地经济,掌控水厂等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同时还让日本公司大量涌进广州,榨取广州人民的钱物。这里展示的两张日文收费单,充分反映了日本侵略者渗透广州经济的事实。
第一张单据为“接管手数料领收证”,横14.2、纵10.7厘米,编号562,是由广州市自来水厂于日本昭和17年(即1942年)2月21日开给广州市西禅区光复业路门牌29号1楼朱励强的单据(图二)。
另一张单据为“保证金领收证”,横14.2、纵10.7厘米,编号550,是同一家水石同一天开给朱励强的保证金领取单据(图三)。
多少年了,我们伫立在村头,守望着村民淡如岚霭的田园生活!哪家猪生崽、鸡下蛋,哪家娶媳妇、嫁闺女,哪家盖新房、添新丁,哪家孩子上大学、有出息,我们都是知情人。多少个清晨,挂在我枝头的铜钟催促着人们出工、上学;多少个黄昏,我们翠绿的衣裙招引着孩童们捉迷藏、踢毽子、逗蛐蛐……
不管是“哒哒”的舂米声,换成了“突突”的打谷声;无论是“吱嘎、吱嘎”轱辘声,换成了“哗啦、哗啦”的抽水声,我身上铜钟的“当、当”声却从没变过。不管乱砍滥伐的刀斧,怎样在山林肆意纵横,无论铺路修桥的车轮怎样在阡陌辗转驰骋,我们如冠的枝叶都毫发无损。淳朴的民风、无痕的大爱默默孕育着我们绝代的风华。我的爱也植根于这片宁静和谐的土地。
突一日,一辆卡车沉沉地碾过水泥路,从村东头“轰轰”驶过。我看见姐姐那亭亭的身姿被臃肿地包裹着躺在大卡车上,茂密的树冠“唰唰”地哭泣着,握别了曾陪她度过如花韶华的瓦檐竹林、河柳田垄。听说她将作为名贵树种,被城里的开发商移植在高档小区,装点门楣、“美化环境”。她那么留恋而无助地望着那些追着卡车送别她的乡亲们――他们的眼中也只有痛惜和无奈。
从此,姐姐搬离的村东头,就只剩一个硕大的土坑和倾塌的那曾与姐姐相映成趣的茅屋。多少个晨昏,我听到二蛋、狗娃、芳妮在树坑边痛哭;多少个星夜,我看到李大爷、王二娘在树坑边徘徊叹息。
我不明白,城里的人们为什么要把沃野良田,修成钢筋水泥的“森林“?为什么要把鸟语花香的院落改造成火柴盒子般的公寓?当城市的天空被黑雨、灰霾笼罩以后,当成为“热岛”的城市被高温、热浪熏蒸以后,掌握着商业资源的城里人把他们的自私与贪欲伸向了贫瘠、弱势的乡村。他们用金钱不公平地“买”走了乡村的风景,“买”走了乡村的资源,“买”走了乡村的和谐。然而,他们一定不明白,这植根与山野,植根与淳朴民风,植根于深爱自己家园和土地的村民心中的真爱,是什么也“买”不走的。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逃脱“移植”的命运,但我希望来自山野的风吹得更猛烈些,把我的铜钟撞得更响亮些,让那些喜爱我们的城里人从这种占有之爱中醒来,善待自然,善待和谐,把平等、无私的大爱洒满城市,洒向乡村,洒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指导教师 徐华萍)
主题点评
良知、善念,是每个人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立命之本,在人类的社会活动当中人们都呼唤着相互关爱,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似乎是绝大多数人已形成的共识。然而,一些人为了人自己过得好却在无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改造”自然景观。为了建厂,许多树木、林带被砍伐,人们却不知道这些做法无疑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我们忽略了自然、动、植物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文匠心独具地用拟人手法,以一棵高大的榕树的自述,向人们“哭诉”着同伴(姐姐)的“悲惨遭遇”,呼唤着“城里人”对自然、对树木的重视,呼唤着人们对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及万物都要施以的爱心。
选材点评
仅从近几年来城乡的变化,特别是城镇的变化来看,不管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职工下岗后怎样谋生计,贫困地区学生能否实现温饱及求学梦,大楼可没少盖,以至城市不断向四周伸展,甚至乡镇也都路宽楼渐高,然而当人们陶醉这些“繁荣”的时候却很少感受一下自然及林木的“心情”。
作者正是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入手,以细腻的笔调来揭示出一些深刻道理,呼唤人们的重视。另外,作者的选材很好地抓住一些生活细节,生活气息较浓,如“哪家猪生崽、鸡下蛋、哪家娶媳妇、嫁闺女,、哪家盖新房……”以及舂米声、打谷声,特别是“一辆卡车沉沉的碾过水泥路,从村东头‘轰轰’驶过。”等等,使人读来亲切、自然,更易于揭示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布局点评
本文结构的安排是由浅入深,由现象到实质。交待出与小山村朝夕相处的一棵高大的榕树,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和谐相处到“姐姐”被砍,由李大爷、王二娘的叹息到自己也是为生存而忧心忡忡。
开头部分,交待了榕树与小山村相处的历史悠久。如“我和姐姐在这个僻静、安宁的小山村里生长了上百年”,“也护卫着村子的静谧。”
中间部分,交待了本来和谐相处的环境突遭变故。如先是“淳朴的民风、无痕的大爱默默孕育着我们绝代的风华。我的爱也植根于这片宁静和谐和的土地。”“突一日……”“姐姐”遭厄运。“我”和善良的村里人都很悲伤。
结尾部分,呼唤人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正地爱护自然和爱护自然的意义。
语言点评
本文的语言自然、朴实。善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开头写榕树生存的环境,给人以和谐、宁静之感。对榕树下小村庄人们生活的描写生动、感人,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民风的淳朴与和谐。
河南省正阳县中医院外科 (436300)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手法治疗
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22~56岁;单侧发病9例,双侧同时发病19例,病程2~8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舒筋活血法: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坐于患者病侧,在肘外侧做侧滚,痛点部做指滚和揉捻法,使局部有发热感为限,然后用点按法,点按曲池、外关等穴位以达行气活血,舒通经络作用。
2.2 弹拨法:将患肢前臂旋后,屈肘置于腹上,于肘下垫一软物,医者以双手食中指拿住肱桡肌与伸腕肌向外紧扳,然后嘱患者患肢前臂旋前;医者用拇指向外方推邻近桡侧腕长短肌,反复数次上下翻动弹拨。
2.3 滚法:上述手法完毕后,用搓滚手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搓腕肘外侧肱骨外上髁及前臂伸肌群,反复搓动数次。手法结束。1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治愈为疼痛及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好转为疼痛及压痛好转,肘部功能改善,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后,治愈51例,占75%;好转15例,占22%;无效2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47岁,教师。初诊:自述右肘外侧疼痛4月余,并呈加重趋势。常因疼痛而致右前臂无力。握力减弱,影响工作而前来就诊。查体:右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伸肌紧张试验阳性。网球肘试验(密耳氏试验)阳性,诊断:肱骨外上髁炎。即行舒筋活血,弹拨及搓擦手法按摩患处,1日2次,1个疗程后,患者右肘部疼痛明显减轻,局部压痛亦减轻,2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肘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病者痊愈。
5 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就其发病机而定,肱骨外上髁是前臂伸肌总腱的附着点前臂经常处于旋前做腕部活动,使前臂桡侧伸肌经常处于强力收缩状态,从而产生肱骨外上髁肌腱附着点的急性扭挫或慢性劳损,从而使局部充血、粘连,使肌肉神经、血管受压,诱发肘关节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祖国医学认为:此系损伤后瘀血留滞,气血循行不畅,或陈伤瘀血未去,经络不通所致,但气血虚亏,血不养筋常为其内因,属于伤筋、筋痹范畴。故治疗原则当以舒筋通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为主。中医认为,推拿手法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紧张的原因,即可治标也治本,做到标本兼治。运用舒通筋络的弹拨及搓滚法治疗本病,缓解了血管肌肉的痉挛,改善了血液循环状态,促进代谢产物及瘀血的吸收,从而达到疏通气血、祛瘀、行气止痛的目的。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压痛部位及穴位的选择。压痛点及穴位选择准确,即能消除肌紧张的病理基础,也为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创造了良好条件,笔者用此方法治疗本病疗效十分满意,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拮生主编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生社,1982,1083
[2]高大硕,仲维敏跌打丸贴敷剂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7,(3)4
[3]俞大方主编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2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只局限于课本。课堂之外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很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不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因此,近两年的教学中,我抛开过去对综合性学习视而不见的思想,积极投入,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做了大胆的尝试。
1.认识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身处农村的初中学生,见识少,阅读面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另外,受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的影响,许多老师宁可让学生呆在教室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敢放开胆子组织学生到户外实践。以我校为例,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没老师真正组织开展过,一般教师无视它的存在,部分老师关注了,也是把它上成阅读课写作课,给学生的实践舞台太有限。
2.唤醒师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仅仅靠课堂时间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都明白,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宽广,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很多语文老师并没有把视野引向课外,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举行的教研组会议上,我连续几次提出了开展此活动的建议,得到了部分老师的响应。
2.2扩大学生阅读量,播放优秀音视频的文学作品,组织朗诵、写作、辩论比赛,使学生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
2.3陪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知识,体会情感,这种做法,激励了更多的师生参与。
3.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1阅读名著,品味文化。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七年级开学时,我就有意识的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诸如《童年》《名人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并让他们做摘记,写读后感,利用阅读课定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与文学大师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营养。
3.2关注社会,感悟生活。一是利用多媒体条件,为学生选择一些新闻节目、评论节目、科技动态集体播放,使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3.3亲近自然,升华性情。农村的孩子,与大自然有着很多亲密接触的机会,他们到过绿油油的农田、茂密的树林、怪石嶙峋的山峰、繁花似锦的果树园;他们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打过滚,在美丽的花丛中逮过蝴蝶;在高高的大树上掏过鸟窝;摸虾、捉鸟、扑蚂蚱;收豆、抱瓜、摘野果……总之,他们各自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有着不一般的生活世界。这些令城市孩子羡慕的资源他们却有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所以对乡村学生要引导帮助,让他们用诗、用文、用画去描绘大自然的清纯,陶冶自己的情操,活跃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想象,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3.4重视训练,培养能力。课堂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课外锻练实践、创新提升,课堂教学和课外扩展是语文教学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每节课开始的前两分钟,学生上台就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闹天宫》《桃源三结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这就是我》《我班的调皮鬼》《水的自述》《美丽的校园》等美文就是在这个时段欣赏的。学习了《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自己课外通过网络搜索有关素材创作课本剧,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角色"海选",最终他们自编自演、惟妙惟肖的课本剧表演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些训练把课外阅读积累起来,通过课前有计划的活动如激兴演讲,读书体会,小品表演等,训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5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生活的空间有越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越大。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民俗文化,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成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丰富资源。我们学校后边有青山,鲜花盛开之际,漫山遍野,前边有清澈的流水,发出动听的乐声,有清明、端午、重阳等文化,有集贸市场,有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有关爱老人的敬老院……这些都是我们拥有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源泉。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个案研究;生成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1-0032-06
一、绪言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自上世纪80年代被舒尔曼(Shulman)提出之后,迅速被学界所接受,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教师专业化的新视角。学科教学知识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或教学知识,舒尔曼认为它是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内容、主题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学科知识加以组织、调整与呈现,并进行教学的知识,是多种知识组成的特殊的“合金”。[1]
国内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侧重于理论层面,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个案研究涉及较少。学科教学知识具有的缄默性、实践性和个体性等特征,更需要我们深入教师个体缤纷繁杂的教学生活,去触摸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去深描教师的成长历程,去洞见他们成长的关键因素,这是本文选择用叙事方式进行个案研究的初衷。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L老师是一名非师范类中专毕业生,一直在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初中数学。2005年前后,开始在本地初中数学界崭露头角,课堂教学评比获全国、市、县一等奖,参加过市中考数学命题工作,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几年,在省内外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开始初具影响,先后应邀到部分省市上示范课、做讲座20多节(场);在核心期刊20多篇,其中有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就生活境遇而言,L老师处在最偏僻的乡村,成长的道路上缺少引领与氛围;就学识根基而言,非师范专业中专毕业,显然“先天不足”,但L老师却在专业成长上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因此对其成长经历特别是其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于与L老师的面谈、QQ交流、L老师撰写的个人自述和提供的相关资料,以及从网络上收集的关于L老师的相关信息和发表的文章。资料收集后进行了整理分析及故事合成,并认真研读了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的成长故事进行了分析。
二、故事
(一)走上讲台的“医师”
1997年8月,学习校医专业的L老师从卫校毕业,一同回乡的其他四位同学都如愿以偿进入完中校医室,只有L老师分配到乡镇初中。报到时校长告诉他学校教师紧缺,还有部分代课教师,想让他任教初一数学兼班主任。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L老师显然缺少思想准备。
L老师说:“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奇妙的人生组合下开始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最初我对教学的认识就是把学生讲懂,自己认真看教材教参、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进度跟着其他老师走,偶尔听听其他教师的课,一年下来教学成绩还不赖!”
“医师”与“教师”一字之差,所需知识却相距甚远。“治病救人”与“教书育人”对象一致,方法途径却各殊各异,“医师”何以“教学成绩还不赖”值得思考。教育教学领域常存在一种独特的现象,科班出身的并不一定会成为优秀教师,非科班出身的教学业绩突出屡见不鲜。《人民教育》杂志“名师人生”栏目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刊登了全国46位特级教师撰写的人生经历或感悟文章,北师大胡定荣教授选取了其中36位特级教师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特级教师的入职学历都不高, 以中学和中师毕业为主,并且没有正规师范大学毕业的中小学特级教师。[2]其实,我们身边也从不缺乏这样的实例。
(二)在“医师”与“教师”的职业选择中纠结
L老师在自述中写道:“七年后的2004年,经过补修教育学、心理学,我获得了初中教师资格证书,结束了长达七年‘非法从教’经历。工作的前七年,我先后参加了三次成人高考,上了南通医学院临床医学大专夜大班、参加了南通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大专函授,接着又参加南通大学理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函授。期间,通过全国执业助理医士的考试,获得执业助理医士资格。”
工作的最初七年,L老师一直在“从教”与“从医”的职业选择中徘徊,也一直在为两者的“合格”身份而奔波,内心深处“从医”的梦想一直未放弃,只是在现实中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机会。教师的合格学历意味着什么?作用有多大呢?
“一些数学思想、数学哲学、数学史对提高数学本质的认识还是有帮助的,但大部分高等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本触碰不到。”
师范教育以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等显性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初中数学教学中所需的学科教学知识很难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形成。“由于师资训练课程较偏重学理的探讨而缺乏实际的运作,以至于新任教师往往不知如何具体运用以前所学的教学知识。”[3]
(三)“高产”的教辅资料“”
显然,学校教育不是L老师学科教学知识来源的主渠道,L老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和形成过程,还需要我们作更深意义的追寻。
“约摸2004年前后,经历一些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学历、职称相对稳定,稍有精力,我尝试初中数学教辅稿的撰写。从开始十多篇难中一两篇做起,到一年下来,在各级学生辅导类的报刊上发表50多篇学生辅导稿件,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似乎找到一个为之努力的方向。接下来的六年中,我以自己都感叹的速度和静坐功夫,年均发表200多篇学生辅导文章,累计发表1000多篇,出版教辅练习册10多本。这也给我的物质生活带来一定的改观,稿费收入达到了工资水平。”
交流中L老师并不忌讳撰写教辅资料稿件给自己带来的丰厚的物质回报,这样的敞现增加了研究材料的信度。对于这段经历L老师认为对自己的作用最大。
“回望来时路,‘教辅’出发是正道。多年来的教辅撰写经历看似没有品位,不登大雅,功利取向,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我对数学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对2000年启动课程改革后的一纲多本的熟悉,对历年中考试题的及时关注与解读……”
章建跃教授说:“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课改的三大基石。”[4] L老师通过写作教辅资料稿件这种特殊的方式,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给人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四)关键事件: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际遇
2010年左右,L老师参加了南通市命题骨干教师培训,并参与了当年市中考数学命题。L老师认为那次培训活动是其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在那次培训活动上,我结识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符老师,符老师给我明确了专业成长的方向,他的那句‘L老师,要尽快从解题研究中走出来,教学研究才是大道’至今还不绝于耳。”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是一个渐变发展的过程,在某一时段出现的一些所谓“关键事件”也可能使得专业发展发生突变和质变。关键事件有时可能是一个难忘的经历,有时可能仅仅是一个人一句话。“关键事件能否成为关键事件并不取决于其本身,而是在于由其所引起的对自己过去已有专业结构的反思、未来专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在目前情况下如何实施专业结构重构的决策过程。否则,所谓的关键时期、关键事件只能对教师有潜在的专业发展意义,而难以实际推动教师专业发展。”[5] 符老师的一句话“要尽快从解题研究走出来,教学研究才是大道”,实际上给处于专业发展“高原期”的L老师以类似禅宗式的棒喝,促其猛醒促其反思。
(五)名师工作室:引领专业成长
与符老师的相遇成为L老师专业发展中的转折点,在此后的发展中符老师给予L老师以悉心指导与提携,成为符老师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参与符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在符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撰写反思性小文章”两项教学研究,在初中数学教师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吸引了全国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参与。他们建立了专题研究博客,每天都上传学生作品,同行们互相点评孩子们的作品,并利用QQ群坚持“周一有约”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互相影响、一起成长,也分享着职业幸福。
通过实践与研究,L老师在核心期刊相继发表了《让学生在“讲题”中提高数学能力》《让学生“讲题”,教师做什么》《学生“讲题”,教师应该“在场”》《学生撰写反思性“小文章”:容易做,值得做》等论文,产生一定影响。2013年1月23日,山东张海生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究竟向名师学什么》中有这样的文字:“江苏有一位教师的‘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反思小论文’研究受到很多教师推崇和借鉴,并且借助网络平台,帮助了众多的‘同行者’。”[6] 此文中所写的“江苏有一位教师”,据证实指的就是L老师。
(六)“我的阅读方式:链接式专业阅读”
L老师每年都自费订阅十多种教学专业杂志。阅读杂志时,L老师一般只关注“大家”的文章,每期杂志只精读一两篇,其他文章以浏览为主。这种“精读”很有特点,L老师把它称之为“链接式专业阅读”。
“当精读某篇文章,其中的观点引发我的兴趣或共鸣时,我会查找相关的文章或根据参考文献进行‘溯源’阅读,我把这种阅读自谓为链接式专业阅读,将参考文献一起认真体会、理解,方能获得豁然开朗的阅读。”
L老师阅读杂志的另一个特点是进行“主题阅读”,总是紧密结合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思考、兴趣与研究方向进行阅读,认为这样的阅读更“专”,也能节约时间。
从L老师购买的70多本数学专业书籍中,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到其专业阅读的深度。这些书目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数学与猜想》《数学的发现》,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数学教育再探》,克莱茵的《古今数学思想》,多尔的《课程愿景》,R·柯朗《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国内数学教育专家史宁中、郑毓信、涂荣豹、裴光亚、张奠宙等的著作也尽收其中。
在阅读这些数学教育专家的专著时,L老师的读书笔记也显得与众不同,采用Excel表进行摘录,一行行一列列条目分明,L老师说:“这样方便日后及时查找、索引,我的阅读摘录已积累了2000余条。”这样的读书笔记是另一种形式的“链接”,通过Excel表链接了专家的思想和自己的思考。
L老师给人的感觉是一位自我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L老师从不打牌,从不上网打游戏,连上学期间最爱的篮球也很少打了,有八年时间基本不看电视,业余时间基本用来进行阅读、研究和写作。
(七)努力锤炼数学课堂教学“三项基本功”
新授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课型,L老师认为数学教师上好这三种课型的关键是要锤炼“三项基本功”,即:善于举例、善于提问、恰当处理多元化与优化的关系,他在发表的论文《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举例、追问、点评》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善于举例”即是试图通过表征不同的数学概念、问题解法的多样化、反思感悟的多视角等方向,在不同的列举中,帮助学生发现、感悟变化中的不变因素,并由“多”逐步深入到“一(本质)”。
“有效追问”除了对学生已有发现的深入追问,以便将成果扩大化以外,还可以通过追问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是通过对概念的理解的多元性、多视角展开追问,追问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引导他们举出适当例子来反馈学情。
“即时性点评”既需要重视数学科学性(如生成中的正确、错误、错误中的合理性分析等)的一面,同时如何点评又会涉及很多课堂艺术性。面对课堂生成中的学生表现及解法的思辨等诸多情况,来上一段富有启发性的链接式点评,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L老师着力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艺,在课堂上认真做好组织学习、思维引导和及时评价工作,努力让数学课堂实现从“讲”到“学”的转变。
(八)怎样提高现场学习力
虽然L老师处在偏僻的乡村学校,但还是经常争取机会参加省内外的一些教研活动,也曾二十多次应邀到各地上课或做讲座,常与一些专家、名师以及众多的一线同行交流。从最近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年第5期上的文章《数学教师该怎样提升现场学习力?》,我们也许可以窥见L老师是如何参与这些教研活动和如何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现场学习力的:
“现场学习力需要专注其中,在自己的课堂上,教师良好的现场学习力需要“入教”;在同行的课堂上,专注其中主要表现在尝试理解教者的教与学生的学,及时记录精彩的或有遗憾的教学瞬间,进而思辨式地思考;在各种教研活动中,积极参与倾听,理解专家或同行的发言,提取并思辨他们的观点,及时梳理记录。”
L老师认为提高现场学习力需要带着“钉子”和“钩子”进入现场,“钉子”就是要专注其中即时捕捉;“钩子”就是要把现场中有用的资源“钩”出来,“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实现有效转化。
三、讨论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L老师正行进在成长的道路上,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要从他的成长故事中较为系统地理解、阐释和总结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与发展也许是困难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L老师的成长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对L老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构成成分的分析与思考
德鲁特等人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由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学情境知识四种成分相互关联、整合在一起的融合体,这四种要素的整合过程就是个体观念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过程。[7] 通过对L老师学科教学知识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有如下一些认识:
1.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对学科内容知识量的要求是有限的,但对教师理解内容知识的深刻性有较高要求
就数学学科知识而言,L老师与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存在差距,但无论是入职初期还是现阶段并未影响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说明系统的数学学科知识不是构成初中数学教学知识的主要成分,胡定荣教授对36位特级教师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观点。一些专家也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不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决定条件。我们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关系。教师需要知道一部分学科知识,以达到某种水平,但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8]
教师对学科内容知识理解的深刻程度才在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深刻程度表现为知道内容知识的来龙去脉,能用恰当的方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内涵与本质、能娴熟地进行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这时候,高等教育阶段所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接受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以及所受到的数学思想熏陶等,会影响教师的对具体内容理解的深刻性,也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产生影响。
2.学科教学知识是其构成成分不断融合、调整与重构的结果,实践与反思是形成的关键
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相关成分融合、调整与重构的重要方式是实践与反思。著名学者波斯纳给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反思+经验=成长”[9],既揭示了实践与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其在学科教学知识形成中的重要性。
L老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去“恶补”教学法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通过学历进修、观摩学习、阅读杂志获得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相关成分,在研究教材、磨题研题、专题研究、教学设计、情境创设、反思交流等实践过程中不断融合、不断提升,以适应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对象,施教方法、学情分析、数学思考、教学策略等学科教学知识也在实践与反思中得以发展。
(二)对L老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形成途径的分析与思考
廖冬发等人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形成途径的调查表明,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①自身的教学反思和经验积累(73.40%);②与同事的日常交流(49.30%);③有组织的专业活动(16.50%);④参加优质课观摩课的听课和比赛(11.50%);⑤教科书及其他参考书(10.10%);⑥自己阅读专业书刊(10.10%)。[10]
这里“教科书及其他参考书”和“自己阅读专业书刊”的作用排在倒数两位,这与现实中一般教师对教材、专业书刊作用的认识以及他们日常专业生活的现状是吻合的。但L老师的成长历程表明,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科教学知识形成应该重视的两个方面。另外,L老师经常进行专题研究,即围绕一个小的学科教学领域进行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究,也是其学科教学知识形成途径中的一个“亮点”。
L老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二研五专”,即:研究教材、研题磨题、专业阅读、专题研究、专业现场、专题写作、专家引领。这些途径与廖冬发等人的调查结果相比,有些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不同;有些是L老师所特有或一般教师不常有的,如:专题研究、专题写作;有些是他人忽视而L老师做得很好,对其帮助较大的,如:研究教材、研题磨题、专业阅读。
1.研究教材:教材蕴含着学科教学知识最合理的表征,需要细加体会
教材中“许多学科知识的科学合理的表征形式以及教育学形态的分析讲解,这些其实都是学科教学知识的不同形式。”[11] L老师在撰写大量教辅资料稿件时,通过研读各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深刻理解了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编写意图,理解了学科知识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研究教材的过程成为生成学科教学知识的过程,这也是L老师为什么认为“教辅资料的写作经历对其帮助最大”的原因所在。
2.研题磨题:是实现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方式
L老师每年都要收集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按章节或按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对于一些或典型、或经典、或新颖的题目反复进行琢磨研究,探索解题方法、规律和技巧,在研题磨题中锤炼自己的解题能力,在反思中对比各种解法,寻求最佳解题思路,体悟学科知识的结构与内涵,把握命题走向与趋势,并将研究的体会和心得有机融合到教学之中。L老师重视解题教学,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撰写论文时,所举例题能很贴近学生,对学生的思维判断准确,引导到位,这与平时的研题磨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题磨题的过程是教师暴露自己思维、梳理解题思路的过程,是预测学生解题思路,感受学生解题可能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提前预设课堂解题教学的过程,丰富学科教学知识的过程。
3.专业阅读:折射的是一种专业态度,决定着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程度
教师是否认真进行专业阅读,其实折射出教师对待教学的专业态度,专业态度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也影响着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高度。美国成人教育学家诺尔(M.Klnowles,1990)在《成人学习者:一个被忽略的物种》有这样的观点:“教师学习倾向于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是否有着强烈的内在动机和良好的专业态度是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保证。L老师专业阅读的内在动机就是渴望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其阅读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而是具有“专、深、透”的特点,在阅读专业书刊的过程中学到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成功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促进自身反思并改进教学,对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专题研究:让教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上形成更高水平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12]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科教学知识总是与具体的内容与问题相连的,教师对待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教学问题会有不同的学科教学知识,专题研究可以让教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上形成有针对性和更高水平的学科教学知识。“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撰写反思性小文章”就是L老师针对练习题教学效率不高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总结所学数学知识所进行的专题研究,在专题研究中不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使得自身针对这一教学问题的学科教学知识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
5.专业现场:学科教学知识在学习、交流与反思中丰富
李政涛教授认为:“教师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现场学习力。”[13]这里的现场是指教育教学的专业现场,主要包括教师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日常教研活动现场、各种培训、讲座现场。中小学教师每天都处在教育教学的现场之中,但各人的投入程度不同,决定了收获各异。L老师专注于专业现场之中,除了表现为参与和倾听外,还表现为及时捕捉、思辨式思考、有效转化,正如他所说是带着“钉子”与“钩子”这样的工具“入戏”“入境”的,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
6.专题写作:学科教学知识在显现化的过程中不断明晰
李政涛教授在《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中有这样的要求:“教师需要有三大积累: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和写作积累。”[14] 实践中,教师需要把学到的用起来,把用起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出来。写作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专业能力。L老师的专题写作是建立在专题实践和专题阅读的基础上的,专题写作是阅读的延续、研究的延续。学科教学知识本质上是个人知识、缄默知识,通过写作不仅可以总结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还可以让缄默的学科教学知识显性化,让一些不太明晰的学科教学知识清晰化、条理化,让一些有效的学科教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确认。
7.专家引领:在对话与引领中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指明方向
舒尔曼认为:“高成效与低成效教师之间的最大区别即在于是否拥有学科教学知识。”[15] 当然,这里说低成效教师没有学科教学知识是值得商榷的,但高成效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肯定是高于或是多于一般教师的,特别是学科教学专家,他们往往研究深透、视野开阔,拥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专家的指导常给人茅塞顿开的感觉,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指明方向。L老师的成长是与学科教学专家的引领密不可分的,L老师会抓住每一次与罗增儒、章建跃等专家见面的机会进行交流与研讨,对专家的一些观点他常常要琢磨好些天,加入符老师名师工作室更是让这种对话、交流与引领成为常态,在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几项教学研究不但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让L老师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7][12]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2][3]胡定荣.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J].教师教育研究,2006(7).
[4]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大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2):封面.
[5]曾宁波.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6]张海生.究竟向名师学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3-1-23(9).
[8]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9][11]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62.164
[10]廖冬发,周鸿,陈素苹.关于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来源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2009(12).
[13][14]李政涛.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J].人民教育,2012年(21).
[15]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A Case Study 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Formation of
a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ZHANG Huai-ming
(Hai'an Bureau of Education, Hai’an 226600, China)
疾步走进办公室,还来不及缓解一下舟车劳顿,余国良就“扎”在了电脑前,要赶紧将脑子里的东西“驱赶”到电脑上。走千所中职学校取职教真经,访万名职教同行寻教育灵感,余国良说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职校学生在一起,跟职校老师在一起,“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年轻与活力,这是职业教育带给我的爱与感动。”
麦田里的守望者
出生于浙江衢州农村,余国良当过放牛娃,也曾是小小庄稼汉。在那个不爱书生爱武生的年代,得以投身军营的余国良曾屡屡招来旁人钦羡的目光。在部队里学文化、练技术,那几年是余国良成长最快的几年。退伍转业,余国良被分配到衢州市技工学校(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前身),那是1986年,学校尚未从小乡村迁往如今的新校址。
尽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但是凭借一颗爱学生的心,农民出身的余国良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他在即将出版的《让失意的鸟儿飞起来》(暂名)一书中讲述道:“菜农们为什么总要与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四季豆过不去,时常把向外攀爬的藤蔓绕到小竹竿上面去呢?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迎着阳光向上发展,才能长势好、结豆多。”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种豆常识说开去,将师长们为什么总要规劝、干涉学生行为的道理娓娓道来,让刚才还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的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
援引农牧常识进行通俗化的德育教育,可谓余国良的拿手好戏。将闲书比作麦田里的野麦子,教诲学生莫要因为好看而留着它们,以致最终影响“收成”;将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比作差秧苗,提醒教师只要科学周到地侍弄他们,照样能有好的收成;将要求学生做某件事比作教牛拉犁,先摸摸他们的头再饱饱他们的胃,还要让他们先轻装走上几圈,以此引导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些看似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理论却实实在在地碰触到了学生的内心。自诩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余国良认为中职学生需要的正是“农场教育”。
中职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来自农村,调皮捣蛋、精力旺盛,还爱跟老师对着干!在与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余国良渐渐发现这些学生桀骜不驯的性格下往往藏着一颗寂寞悲伤的心。指着照片上那位依偎在自己身边的“小寿星”,余国良感慨说:“职技校的学生往往来自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家庭,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亲情的关爱、师长的鼓励,但是调皮捣蛋并不等于品德差,学生越是做出出格的举动,越证明他们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 余国良总能犀利地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内心诉求,倾其所有地关心着这些孩子,也正因为如此,他也多了许多贴心的“儿子”、“女儿”。
或许连余国良自己都已经数不清到底资助过多少位贫困学生,悄悄帮这个缴了学费,默默给那个塞几百元生活费,更别提与他结下深厚父女情谊的“小女儿”。倒是学生处的老师留下了这样一组宝贵的数据:曾经在某一个学期内,余国良就陪伴或探望过59人次的学生“病号”。对此,余国良却神秘地解释说:“这并不仅仅是老师关爱生病的学生那么简单,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教育机会。”
原来,在余国良看来,只有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否则就如同“摁着牛头去吃草”。正如他在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论坛会上的发言中所说:“只有爱上这批孩子,才能留住这批孩子;只有留得住这些学生,才有机会教育他们;只有通过教育他们,才能成就这些学生,甚至成就一个家庭!”而探望生病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因为一切教育皆有线束,教师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自已的孩子,他们也就把教师当作亲人,此时的教育才是“无言而教”。“中职三年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我希望他们走上社会时,能成为人格健全、懂感恩、懂生活的良好公民。我是一个守望者,守候着一方教育的沃土,只为能够看到学生的茁壮成长。”简单的言语直抵教育的真谛,余国良翻看着厚厚一叠学生们在离开校园前写给自己的信,有种唤作回忆的笑容爬上了他的脸庞。
校园里的能量源
偌大的会场,台上却并不见余国良的身影,拿着无线话筒的他正在学生落座的队伍里穿梭而行。是他让学校老师买了许多个无线话筒,“你是主人,你的声音更重要!”“余书记答全校学生108问”……从2004年至他换岗前,这种大到学习方法,小到食堂服务,让学生开口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的教育形式,可谓标新立异之举。非但在学生当中反响甚高,而且也打开了一扇师生交流的新窗口。
每每遇到违纪的学生,余国良都会细心与他们交流,在恳谈中他发现,很多摩擦都是由于学生不善表达而引起的。“不小心踩了他一脚,我本来是想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不知怎么的,话到嘴边就变成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以为他明明错了还想挑衅,张口就回了一句‘你想怎样’?”听完摩擦双方的自述,余国良已经大概能在脑海中还原事件经过了。本来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是因为学生不善表达而“变了味”,看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说话教育”刻不容缓。于是,一场以歌声、笑声、掌声、口号声、感恩声为主要内容的“五声”教育,开始在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046,携手奋斗;物畅其流,奔向全球!”喊着雄壮的班级口号,1046物流班的学生方阵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来到操场,每个学生都鼓足了劲儿,中气十足。余国良给每个班级都编创了一句口号,但凡遇到大的集会活动,他都会要求学生先喊上一嗓子。在余国良眼中,这些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正能量,因此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这群孩子补充“精神能量”,护住他们的“精气神”。
除此之外,余国良要求教师多奖励学生,给予学生爱与关怀,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悦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度过校园生活;他努力为学生创造一展歌喉的舞台,“欢歌笑语星期六”、“天天有歌声”等丰富活动不一而足;“老师好”要天天喊、平安电话周周打,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用歌声激活校园、用笑声装点校园、用掌声快乐校园、用口号声振奋校园、用感恩声温暖校园,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师们都忍不住找到余国良抒发感慨:“没想到我们的学生这么可爱啊!”
但学生的可爱又何止体现在这些方面!某次余国良与一违纪学生边走边谈心,师生俩经过一处正在滴水的自来水龙头。余国良下意识地想要去拧紧水龙头,却发现它滑牙关不上了。正在余国良愣神发愁的瞬间,那名刚刚还被批评过的学生就近捡起一根小铁丝,三两下就将水龙头暂时关住了。“你真聪明,手很巧啊!”余国良不失时机地表扬了这个前一秒钟还处在受罚阴影中的学生。抬眼望着余国良,学生清亮的眼神中写满了欣喜:“老师,要不您将全校的水电都交给我来管理吧!”主动请缨的提议让余国良突发灵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学生的请求。学校就此成立了“水电管理部”,组建起一支水电管理小分队,甚至为这支小分队每人配备了一个水电工的专用工具袋。一支完全由学生自发成立、自主管理的队伍开始每天“巡逻”在教室楼道间。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服务”是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五自管理”的核心内容,将权力下放给学生,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这是余国良从“水电管理部”得到的启示。“因为在水电管理部的管理之下,学校再也没有出现‘长流水’、‘灯长明’的现象,而且这些学生在其他行为品德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赏识教育带来的积极效果。”于是,从一个“水电管理部”发展出涉及校园生活方方面面的18个学生自我管理部,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的学生自主管理百花齐放。余国良更将此戏称为:干活的人要多,吃饭的人要少;把人管得“活蹦乱跳”,把事管得“服服帖帖”。而“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也获评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
草根团的领头雁
足迹遍及全国10余个省份,累计做了120余场报告,来自全国的10万余人聆听了报告,目前团队所做的21世纪国家教育科学院小额资助项目——《中职学生厌学与流生现象研究》就吸引了全国各地共计164所学校的老师参与……致力于多视角研究中职教育问题,汇聚团队力量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由余国良出任团长的“中国草根职教先锋团”近年来可谓声名鹊起。越是在中职教育这片土地上耕耘得勤奋,就越是感觉到这个行业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余国良有幸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有心推动中职教育向更美好方向发展的职教同仁,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就此踏上了“用脚做教育”的新旅程。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去教?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怎样的关爱?中职学校因厌学而导致流生怎么办?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入学指导?……一系列中职教育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敏感性的话题成为余国良以及中国草根职教先锋团其他团员时常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每周五晚上,中国草根职教先锋团的成员们都会早早守候在电脑旁,借助于QQ群这一网络平台,天南海北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常把自己比作‘鲶鱼’,誓要搅动中等职业教育这方鱼池。”希望通过校际间的职业教育教学交流,让更多的老师更理解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让更多学生自信起来,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区,余国良坦言:“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职业教育的爱、责任与兴趣。”
“把学生视为‘恋人’,你会发现你的状态天天都是美的,你的语言时时都是甜的,你会注意自己的穿着言行,记住与学生之间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日子……其实我们的教育,简单点来说,还不就是对学生好一点吗?”笑声四起、掌声雷动,余国良幽默的语言总能赢得满堂喝彩,座无虚席不说,还常常有周边学校的老师慕名而来,哪怕只能获得一张“站票”。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绚烂的舞台,有的只是对职业教育的满腔热忱,凭借着27年执教经验所积累下来的教育理念与案例,余国良的讲座丰富而又深刻、幽默诙谐而又发人深省。
诗行里迷人的青春风情
“我曾是那流云一朵/孤独地漂泊在天空/是谁在轻轻呼唤/用那甜蜜忧伤的眼睛”
“我把这些玫瑰放在心中/风雨无阻与爱同行/亲爱的你啊你可知道/为了寻你我日夜兼程”
“自从领受你甜美的一望/我就增添了美丽的忧伤/虽然你的身影已飘忽远去/心中的女神却走进了梦乡”
以上选取的小诗,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日照晨风的诗集《心声集》中的三首。这本图文并茂的短诗集,让你在信手翻阅间,在情不自禁的吟诵中,回望青春之爱,重新咀嚼爱情之美。这部诗集是诗人继诗集《莲花》之后出版的第二部诗集。诗评家许家强这样评价日照晨风的诗:他的作品又轻灵又漂亮,并且呈现出很强的规整性,就像旧体诗中的绝句,让人产生极大的阅读愉悦,同时又能从诗体上完整呈现出严谨的规范,他的作品,极可能成为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记忆。
著名诗人、诗评家洪烛在看了《心声集》后这样写道:日照晨风的一系列爱情短诗,与仓央嘉措的情歌不无神似之处,都是心灵天空的陨石,经历过脱胎换骨般的燃烧,即使被时光冷却,也似乎依然炙手可热。正因为呈碎片状,才无比真实,省略了人工打磨的程序,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古拙之美,而且棱角分明,直抵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是诗人的心头肉,是病蚌一样忍住疼痛孕育出来的,以血泪把硌得人心痛的沙粒包裹成珍珠。
尘世里就这样诗意地栖息
在《心声集》的序言里,日照晨风的启蒙恩师岳在田老师曾这样深情地回忆:25年前,我在五莲山脚下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常常在那些静谧的夜晚,一杯淡茶,一盏青灯,手捧一本好书,找寻一种神奇的天地,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和幸福。通常在这个时候,便会有一个清瘦的高个少年敲开我的房门,与其说是来请我修改诗文,还不如说是给我送来一份纯朴的感动。为“他,就是今天日照文学界一缕清新的日照晨风。严格说起来,我其实并不是日照晨风的任课教师,但是他对文学的痴迷和对诗歌的狂热,一直深深打动着我。因为我明了徜徉于文字之间的那份幸福,便格外呵护这株稚嫩的文学绿芽。我给他的,不是多么奇妙的写作技巧,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说教,也不是多么广阔的甚至是谋生存的文学之路,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支持,一种“我懂你”的赞赏。
那时候,我同样也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书籍是我最大的财富。我曾借给日照晨风的《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神》等文学读物和诗歌报刊,其实也是自己的寻常之物,但却是这个纤弱少年的精神盛宴了。平时,看到一些名诗佳作,便迫不及待地想让他去品读,去享受这种字里行间的愉悦。那些优美的段落,我们也曾一起反复推敲,一同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说实话,那时候日照晨风的习作是稚嫩的,但是总有那么几篇会令我怦然心动,而我并不提倡他急于发表,坚持让他不要为了发表而成为文字的奴役,更不要为了图有虚名去做些文字游戏,重要的是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虽年幼,但日照晨风还是有思想的,对于功利的诱惑沉静而淡然,他一路背纤而行,踏歌来去,对诗歌的依恋和痴爱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你不能拒绝我的歌唱/我已把她和爱揉碎了/在迎面而来的风中/她是叫你心醉的花香”
“祖母的手和声音/让我们崇拜古琴/以古老的乡村节奏/让我们学会感恩”
“一条小河穿越古老的村庄/至今难忘那些细碎的波光/一座小桥横跨在心头/那是我亲切而又温柔的故乡”
就这样地低吟浅唱,就这样地空灵淡远,就这样地含蓄深情,就这样地自自然然、不着痕迹,就这样地朴素而清新。喧嚣的尘世间,这样的诗歌,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干渴的心田,就像一阵清凉爽洁的风,吹走了焦躁压抑的空气,就像一瓶淡淡的美酒,慰藉着孤独纠结的灵魂。日照晨风的诗歌就这样不仅让自己诗意地栖息,也让每一个吟诵他诗歌的人,在幽雅清香的氛围里,悄然梳理和熨帖心灵。
圣土上的真诚歌唱
在“关于我的短诗《心声集》”里,诗人日照晨风这样自述: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爱情的馨香朱颜未改。在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中,我始终踏着如歌的行板,为人、做事、写文章,于平凡中体味一份真实,从诗歌中找寻一种快慰,在文字中获得一份陶醉。诗歌就像一面激情的旗帜,始终在我的生活里猎猎飘扬。它引导我前行,激励我奋发,平复我创伤……始终感觉它是润泽人生的甘霖,是慰藉心灵的清风,不管多苦多累,不论多伤多悲,只要爱在心头,诗在身边,便如渴饮清泉。
从一个青涩少年开始,日照晨风就在诗歌这片圣土上,痴心地耕播着,辛勤地浇灌着,为他崇拜的缪斯女神,献上忠贞不渝的信仰,正如他在《心声集》中写到的“是谁用那凄楚的眼神/彻底征服孤傲的诗人/让他甘愿舍弃了一切/只求这世上的一颗爱心”。又如“虽然没有很多的财富/但是我却十分知足/因为心中珍藏着爱情/幸福时光总令人羡慕”。其实,真正彻底征服孤傲诗人,让他甘愿舍弃了一切又心满意足去追求的,是对缪斯女神的无怨无悔的爱!
“我们在期待着一场花开/对心中的爱神无限崇拜/那幸福绵绵的美好时光/将在激情的心跳中到来”
“今夜天上有许多美丽的星辰/月色潺潺流淌着迷人的风韵/可是我不会贪婪地伸出手去/我只守护属于我的那颗爱心”
“甘美的人生犹如琼浆/生活处处散发着芬芳/悲苦忧愁只是些乌云/它们怎能遮得住阳光”
关键词:临床医学;金字塔;;基础攀登;思维方法
老百姓有句口头禅:姜是老的辣。病人就医,也喜欢找老医生,因为老医生见多识广,医术好。年轻医生进入医院工作之初,可以说什么都不会。当有了一定的年资和业绩后成长为主治医师,再后来成长为医学专家,一步一个脚印,都知道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几年、十年,而是几十年的“万里”,需要连续性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而且,如马遂教授所言,这是一个“终生吃苦奉献的过程”[1]。那么,年轻医生们是否了解这一过程,认识这一过程呢?这一过程是否可以缩短一些,更快捷一些呢?
这里先说一个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大报刊正在传颂的普通人士的故事。王顺友是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一位苗族乡邮员,一位马班邮路上的小人物。他牵着一匹马,一年330天行走在海拔5000米至1000米的险峻高山河谷之中,为边远乡村的农牧民送去报刊和邮件。一趟邮班来回要走28天,20年来行程己达26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6圈,走了21趟“”,成为中国邮政史上的绝唱。王顺友的马班邮路给予我们医生们的最大启示是:他每趟走着同样的路,但每趟邮包里的邮件都是新的。他知道“人在邮包在”的责任,执著地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我们医生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门诊、查房、手术,但是,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新病人或病情的新变化。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不同,责任不同,苦和累也不同,也是为了一种事业。只有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达到事业的目标,这就是成功,但决没有捷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有一些医学专家的“自述”类文章,或是记者专访见诸报刊(最先始自《中华内科杂志》)或专著(如《名医手记》),记述了他们几十年从医道路上艰辛、丰富而多彩的人生世界,他们的从医之道、治学之道、成长之道,他们的仁爱之心、精神境界与思维方法。特别是吴英恺院士生前主编的《老专家谈医学成才之道》[2]一书,封面那巍峨壮观的巨大金字塔图案,似乎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它昭示我们,全国两百多万医生从踏入医院之门起就开始在这个金字塔上攀登,只是每个人所处的层面位置不同而己。事实上,只有一部份医学专家们攀登到了金字塔高端的医学圣殿。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起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该是他们独特的思维方法。从他们几十年医学人生耕耘、奉献、奋斗和创造的过程来看,可以将这种思维称之为金字塔思维。这是教科书上、辞典上、百科全书上所没有的宝贵财富。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文化理念,是老专家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他们也曾经是平凡而普通的人,却将人生中最不平凡的历史印迹镌刻在金字塔上。
这是在金字塔上完成的医学人生。它不同于王顺友式的,也不同于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同样需要有真诚的心灵、需要人的全部生命才能完成。这样的从何开始?显然,从基础开始。
有人说,金字塔的顶端因它的基础而存在。
建高楼、修路、架桥,都需要事先打好坚实的基础。临床医生在医学金字塔上攀登,或者是构建自己的医学人生金字塔,也必须从基础作起,打好坚实的基础。事实上“,打好基础”常常是上级医生、医院对年轻医生们告诫的一个重要话题。
对每一位临床医生来说,临床医学的基础有两个概念。首先“,基础”是一个有形无形的大平台,是一个过程,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应用自己从学校中带来的有限“材料”即理性知识,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奋斗去构筑。“材料”的质量、品种、数量不同,采取的方法、途径不同,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则每个人打下的基础也就不同,未来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其二,这里的基础指的是从医的知识、技能、医德、素质等多个方面。集中体现在老专家们常常告诫医师们的“三基三严”里。她是黄家驷院士于1961年总结协和40年的办学经验时提出的24字方针,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严格要求、严密方法、严肃态度[3]。这一方针在国内医学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成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思想精髓,临床医学工作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行为准则。
很显然,医学基础是我们临床医生赖以立足、生存的空间和根本,从事医学活动的舞台。打好基础的意义,一是基础质量不高,则难以攀登,难以实践和完成临床服务、学习进取、发展医学的重任,难以成为一个好医生。二是基础坚实,将成为前进的后方基地,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医学知识“战略储备”。三是基础厚广,既有利于以后的攀登,也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成才,甚或出奇才。四是有了牢靠的基础,也就有了前进的信心、动力、激情和活力,事业的成功就有了目标和希望,医学人生也将受益良多。那么,这样的基础或基础攀登是怎样一回事呢?年轻医生们应该怎样作,才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呢?
前面说过,打基础是一个过程。老医学专家们认为,临床医生们的这一过程需要5~10年时间才能完成,这10年间主要是作好住院医师,如能作好住院医师的锻炼,则将获得很大收获(包括晋升为主治医生),奠定的医学基础质量最高,含金量最大。吴阶平院士认为,这10年是医生们的自然成长阶段,主要是感性认识,逐步取得经验积累和业务进步[4]。曾昭耆教授说,10年的关键“又在于第一年的起步要迈好”。照此看来,这10年还可细分为多个阶段(阶梯),好比是金字塔上的最初几个台阶。每一阶段的内容、重点和目标有所不同,但又互为基础,联系紧密,一边打基础,一边在攀登,不断获得提高和进步。
现实中可以看到,年轻的医生们无论是对第—年,还是对5~10年这个过程缺乏认识,缺乏思想准备。工作多年,收获与进步不大,有不少人就停顿了、后退了,很难攀上第二个或第三个10年的高层阶梯。相反,第一个10年的基础打好了,就很容易攀上吴阶平院士所说的医学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即自觉成长阶段。这里介绍几位老医学专家们的故事,他们年轻时也是普通的人,很平凡,只是他们的基础攀登很有特色,可以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吴阶平院士讲自己做实习医生、住院医生时的经历,核心是“为做好医生学本领”[4]。他自述21岁时还未“开窍”,成绩平平,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勤奋。还因病休学了半年。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始接触病人,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其他同学差。父亲希望自己做一名好医生。这时认识到要学本领[5],做好医生,解决实际问题。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这就成了自觉要求、自觉努力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陡增,三年级结束时被评为全班两名优秀生之一。
当时,不论在病房见习、听课、读书,吴老都怀着“学本领”的目的去进行。临床中的所见所闻,教师和上级医生的言谈举止,分析问题的方法,各种学术活动(包括教师的学术讨论,受到科学讨论的熏陶),都进行观察和思考,努力从中学到本领。他举例说,诊治了几例阑尾炎后,感到临床表现、病理表现、手术难度有不少差异。遂给自己提出要求,术前尽量分析炎症的程度,腹膜腔内的反应,阑尾内有无粪石,阑尾的位置等,先在病历中记录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根据。为达目的,在病史采集、体检、临床分析中更加细致周到。同一个病例,有意识地对待后,所取得的经验远多于一个简单的诊断。因此“,学本领”成为他成长的开始,也是人生转折的开始。其他学本领也是有意识地学,学的意识强;勤奋学,苦练基本功。如:
•写病历:像写论文一样对待,锻炼了写作能力。
•换药:观察研究怎样揭除敷料、清理创面、如何包扎,使病人不痛。
•拆线不痛:反复研究,改进拆线方法。
•手术铺巾消毒:深思熟虑,碘酒酒精不乱流,铺巾次序不乱、位置准确得当。
•当助手聚精会神:观察手术步骤、细节,术者的一切操作和精髓,下来后闭目思“过”(另有一位心胸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早年的学医生涯中,也是对每一例手术病人术后回家“过电影”,回想每一个手术细节,做手术笔记)。
•观察:总结出两类医生手术的优缺点,走向自我,轻车熟路,从容不迫。
吴英恺院士做实习医生、研究生、住院医生时的作法和体会是,不着急、细心看、多思考、当好助手,从多帮达到多会。他常常在鞋盒和抽屉中练习深部打结的基本功。重视学会和掌握好“床旁艺术”这一基本功,即细心地听取病史,系统地进行体检,反复进行临床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分析,做出临床判断。他要求自己每前进一步都要在学术上有所进步,克难苦研,自强不息,勇于攀登[6]。
裘法祖院士和赵玉沛教授指出,青年医生要像敲钉子一样给自己施压,不要“眼高手低”。他们还总结出打基础的以下做法[3,7]:
•三多:多听:听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学术讨论会、学术报告会,听老一辈讲述;多看:看病历、看手术操作、看学术文献、注意国外的新技术新进展、观察病人的病情经过和变化;多做:多做各种操作、手术,不抢做大手术,尤其是不要单打一。
•三会:会做手术操作,特别是常规手术,更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处理;会讲自己的意见、论点,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会写病历、科研文章、调查报告、临床病案分析,写临床的点滴体会。
•三不:不要急于进入某一专科,不要急于在住院医师期间做上大手术,不要急于成为某—专科的权威。初入医门,第一个5~10年打基础,就是扎根临床,根深叶茂;就是学本领,学的是临床专业技术的基本功,为病人做好诊治的基本功,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成自己的经验。同时,还要兼顾其它多个方面的基础学习和训练(如科学思维能力、与同事和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等),又不断地从理论上提高认识。经验和认识发生质变,就会使自己的临床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客观地说,在5~10年的临床过程中,每位成功的医生都会有几次或多次这样的质变,每次都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基础攀登的过程,就是临床医学人才的成长过程,在岁月的时空中不知不觉地逐步走完了它的历程,医生们也逐步地走向成熟,医学人生在金字塔上的迎来了转折,迎来了新的历史阶段。超级秘书网
赵玉沛教授曾谈到美国医学生、医师的培养须经过“严酷的‘金字塔’式的淘汰制”。显然,这是一种不进则退、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成长机制。在当今世界,医生们必须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巨变和历史性的创建,医学正经受着越来越多新信息、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医生的从医行为,正从过去传统的理论知识+个人经验与技能模式,向最佳医学证据+高素质临床医生的现代模式转变,倡导医学人文精神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医院的发展正在从设备、物质、信息、人才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作为这个时代的医务人员,尤其是广大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生存、成长理念,路应该怎样走,何处是归程?令人深思。
金字塔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就在金字塔上。“科技越多地引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想寻求高思维的平衡,寻求人性的稳定”。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8]。因此,用金字塔思维来指导我们每位医生在金字塔上的“”吧,医学是一项惠济苍生、功德无量的事业,梦想之根就在脚下,金字塔上可以演绎人生的精彩篇章、精彩故事。
参考文献:
[1]马遂.尊重科学规律,培养新一代优秀临床医学人才[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1.
[2]吴英恺.老专家谈医学成才之道[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3]赵玉沛.为青年医师成才把脉[N].健康报,2003-01-28(2).
[4]吴阶平.对成长的体会[A].吴英恺.老专家谈医学成才之道[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40-153.
[5]王澍寰.我所走过的路[A].吴英恺.老专家谈医学成才之道[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33-43.
[6]吴英恺.谈医道[A].吴英恺.老专家谈医学成才之道[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5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