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字化发展模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5:33: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字化发展模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数字化发展模式

第1篇

1.基层医院放射科现状

在我国基层医院,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医院放射科中,普遍存在设备陈旧、简陋、档次低下等现象。一般仅有1~2台常规X线机、透视X线机、一台CT机、1~2台洗片机,很少有MR、DSA等大型医疗设备。所从事的基本上是常规X线检查和普通CT扫描检查。这些医院如果一次性更新数字化设备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对目前尚处于发展中的基层医院来说是不现实的。怎样利用现有设备,结合医院具体实际,通过简单途径实现有效的放射数字化,是摆在基层医院放射科的现实问题。

2.放射科数字化优势

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因而允许投照技术误差,即使一些曝光条件难以掌握的部位,也能获得很好的影像,数字化图像最突出的优点是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细腻,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如图像滤波,窗宽窗位调节、放大漫游、图像拼接以及长度、面积测量等丰富的功能,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数字化X线成像比传统胶片成像所需的X射线剂量要少,因而它能用较低的X线剂量得到高清晰的图像,从而减轻X射线对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辐射危害。同时,由于它改变了已往传统的胶片摄影方法,使医院放射科取消原来的胶片管理方式,而采用计算机无片化档案管理,可节省大量的资金和场地,并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数字化X线影像的出现,结束了X线图像不能数字传输的历史,为医院进行远程专家会诊和网上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数字化放射设备

3.1 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由日本富士公司于七十年代研制,八十年代推出,九十年代上市的数字化摄影系统。它是将X线摄照的影像信息以潜影的形式记录在影像板(image plate,IP)上,经激光扫描仪读出IP板上的潜影,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入计算机作图像处理形成高清晰度的放射影像的数字化设备,CR的关键构件是可以重复使用几万次的IP板,取代原始的X线胶片,具有费用相对低廉、使用灵活、移动性强,多台X线机可同时使用,无需改变现有设备,对传统工作流程修改小,投入少,图像清晰等优点[2]。其缺点是对效率提升不太高。但是,基层医院检查流量小,所以引进CR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2 数字X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DR),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平板薄膜晶体管(TFT)或电荷藕荷装置(CCD)和X线吸收器共同完成对含有人体解剖和病理特征的X线信息的抓取并生成数字图像。与CR比较,DR分辨率更高,成像速度更快,能极大的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但价格昂贵,不能兼容现有X光机,且其养护、维修等后续费用较高[3] 。

3.3 PACS/RIS系统 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和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是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影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输和管理以及放射信息管理的综合系统。它主要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储、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放射信息管理及高速网络传输系统,所以说PACS/RIS是传统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的新生事物。其核心组件有服务器、登记及图像报告工作站及网络系统。

3.4 激光胶片打印机 医用激光胶片打印机是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医学成像领域不可缺少的数字影像输出设备。分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激光胶片打印机以其占地面积小、无需水源、显影液及暗室、无环境污染、维护比较简单、故障率低而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空间分辨率和灰阶等级越来越高,打印速度越来越快,成像效果完全可与湿式激光胶片打印机相媲美,是未来激光胶片打印机的发展趋势。

4.放射科数字化目标与原则

4.1 放射科数字化目标:放射数字化包括成像设备数字化以及图文信息数字化,既实现放射科医学图像采集数字化及病人信息数字化,包括病人登录、检查列表、图像浏览、报告打印及科室管理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组建相应规模的PACS/RIS系统,甚至可实现PACS/RIS与HIS的整合,实现放射科全数字化模式,释放科室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和服务水平。

4.2 放射科数字化原则:CR与DR的选配及PACS/RIS系统的组建应根据放射科的实际状况, 如设备现状、实际需求、工作量大小、经济状况、医院特点及发展规模来考虑。CR、DR各有优势,不能盲目不加分析就论定谁好谁坏。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考察,充分了解它们各自的使用效能,以取得最佳的诊疗效果和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量体裁衣,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4] 。

5.放射科数字化实现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放射科影像采集的设备有CR、DR,报告书写与图像阅读、存储等后续工作有PACS/RIS系统或图文报告工作站,影像硬拷贝有激光胶片打印机。对于医院规模小、现有X-光机的性能良好、目前效率能够满足医院未来3~5年的需要、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购买CR,并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工作流程,利用较少的资金可以满足所有放射检查的数字化。而对于医院规模大,发展快,现有X-光机设备陈旧,对工作效率的提升需求高,可考虑够买DR。DR的工作效率远高于CR , 由于DR工作效率高,可以直接或间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医院形象。但是应该考虑单一的DR能否满足科室各项检查完全数字化,如果仅仅部分检查项目数字化,还是会带来不少麻烦。同样,如果病人量小,对于基本信息录入和报告输出与图像存储,可以利用信息登记工作站利用图文报告工作站,图文数据离线备份可以采取刻盘的方式。对于医院规模大,病人量大,各种影像科室的依从性大,则要考虑引进PACS/RIS系统,只有这样,科室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进行模块化岗位分工,更有利于效率的提升,优化生产力[5] 。而激光胶片打印机则是放射科数字化后必须的胶片输出设备。

数字化放射是二十一世纪放射影像学发展的主流。无胶片化及无纸化的新型放射科模式终将取代传统放射科模式。基层医院应破除传统观念,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数字化挑战,积极探讨适应自己医院实际情况的数字化放射策略及模式,推动放射科数字化发展进程,同时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提高影像质量,更好的为临床诊断服务。

参考文献

[1] 缪兢陶. 全数字化放射科的观念、策划及管理[J]. 上海医学,2001 , 2(24):459-262.

[2] 林穗生,许小强. CR、DR的工作原理及选择应用[J].医疗保健器具,2007,2:22-23.

[3] 黄桦,朱纯生,郑晓林. CR和DR的选购方案评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08,3(13):28-29.

[4] 李乐升.试述CR、DR的工作原理和比较应用[J]. 医疗装备, 2008,21(3): 8-9.

第2篇

[关键词]终身学习;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83-05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迅速成为个人、国家乃至社会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信息爆炸,知识高速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使得终身学习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然而,目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存在无序、冗余、效率低、更新慢等问题,不能满足终身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而终身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具有丰富性、可共享、个性化、动态更新等特征,这与教育生态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资深教育史家、教育评论家劳伦斯・A・克雷明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美国教育史的研究中,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时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onnie Nardi,Vicki O'Day,Davenpoa都对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其中Davenport在1997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Ⅲ。在国内,台湾学者方炳林、吴鼎福基于教育与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出版了《教育生态学》一书,开创了教育生态学的先河。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祝智庭一直在教育生态学领域进行研究,在《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白皮书》中对基础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进行较深入地分析,并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开发的新挑战报告中提到学习生态。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陈莉(2006)提出利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教育信息化。在资源建设方面黄荣怀(2001)、何克抗(2003)、祝智庭(2003)、丁新(2003)、余胜泉(2003)、黎加厚(2003)、杨改学(2005)、顾小清(2005)等人分别从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宏观策略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离散、共享性差、重复建设、缺乏符合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结构等问题,指出了系统开放化、基础主题化、共享规模化、管理门户化和知识化等策略及趋势。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与教育学的理论融合,很少有利用生态学原理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应用服务及整合整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也没有提出一套构建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方案。

该模式融合教育生态学与本体理论,将其应用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组织、生长,进化与演变各阶段中,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化组织,自我生长,优胜劣汰的进化以及生命周期的演变,以满足终身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

二、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界定

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融合教育生态学动态平衡、优胜劣汰、生命周期等原则与本体理论层级关系鲜明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组织、生长,进化与演变各阶段中,在资源的组织阶段应用本体理论与SCORM 2.0标准组织资源,实现资源的标准化和有序化;在资源的生长阶段采用协同编辑方式丰富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进化阶段应用生态学优胜劣汰机制,实现资源的动态更新;在演变阶段实现资源的版本升级与消亡,见图1。

三、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设计

该模式是在教育生态学指导下建立的基于本体的学习资源发展模式,基于本体理论组织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捕捉到与该资源相关的更多的上下位数字化学习资源,从而提供更全更相关的检索结果,体现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生态方面的有序化分布,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效汇聚。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采用协同编辑方式补充完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进化阶段应用生态学优胜劣汰机制,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动态更新;在演变阶段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版本变更。

1.学习资源的组织阶段

终身学习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等特点,它是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的总和,实现了人一生的学习过程的统一。无论性别、年龄、贫富、种族等方面的差别,每个人都可以是终身学军中的一员。在终身学习环境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可以说,终身学习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范围,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资源的来源有两部分组成,即:自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者创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共建数字化学习资源(使用者上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体如图2所示。

自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即开发者在开发时创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由于终身学习涉及领域繁杂,内容丰富,所以,在开发者创建资源时可以利用网络现有教育资源库。共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即使用者上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无论是哪种资源,由于开发标准不同存在异构性,需要进行标准间转换,标准化转化参考“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元数据参考规范”(基于SCORM 2.0),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分布不同存在无序性。要通过所属概念属性定位到领域本体的相应位置,实现资源的有序化。同样,用户上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首先要经过管理员的审核,审核通过进入到标准化转换步骤,未通过审核的资源即被删除。

2.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

终身学习要求学习资源要不断地丰富,迅速的更新。因此,我们采用协同编辑方式,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自生长。生长趋势要受到领域模型制约。所谓协同编辑,即以Web2.0集体智慧为理念,当某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经过审核,并根据领域模型找到相应位置后,就进入到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多个学习者可以对该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编辑。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对现有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后,上传编辑后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审核后显示。此时,原资源和用户编辑后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显示,均可被学习者使用。此时数字化学习资源11被拓展成数字化学习资源12、数字化学习资源13、数字化学习资源14、…、数字化学习资源In,数字化学习资源得以生长拓展,具体如图3所示。

3.学习资源的进化阶段

经过组织和生长阶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生态学中的“优胜劣汰”原则,导致有些数字化学习资源被淘汰,有些数字化学习资源被保留,并在不断进化中进化为数字化学资源,成为关键物种。

对于评价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指标,可以将学习者划分等级。等级具体划分详见课题组前期成果“面向终身学习的能力导向个性化推荐系统中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分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下载数量和综合评价分数的二维指标综合判定。

定义综合评价得分为S;初级用户评价得分为a1,所占权重为b1;中级用户的评价得分为a2,所占权重为b2:高级用户的评价得分为a3,所占权重为b3;则该数字化学习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S=a1*b1+a2*b2+a3*b3。在某一领域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环境中,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下载次数为N,评价次数为n,每次评价得分为St(i=1,2,3…n),则评价平均得分为S=n(i=1,2,3…,n

将初始时间记为t0,结束时间记为tn,则记录间隔时间为t=tn-t0。若超过时间间隔t下载次数N小于某个值Nmin,则该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很少被下载,则判定该数字化学习资源属于不佳资源,处于待淘汰状态;若超过时间间隔t,下载次数N大于某个值Nmax,且平均分s大于某个值smax,说明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关注度高、利用率大、评价好,则该判定该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最佳资源(关键物种),则处于优先推荐状态;若超过时间间隔t,下载次数N大于某个值Nmax,但评价平均分S小于某个值Smin,说明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关注度高、利用率大、但资源质量欠佳,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则该判定该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欠佳资源,处于待修改状态。具体见表2所示。

在推荐过程中,最佳的资源被推荐给用户;不佳的资源被淘汰;欠佳的资源进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演化阶段可能实现版本升级,也可能被淘汰。

4.学习资源的演变阶段

从生态渐进演化的观点看,每个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都有其自身演化的过程,或者演化淘汰,或者演化出优异物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生态渐进演化过程正是体现资源的多样性和优胜劣汰过程。

经过进化阶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被界定为不佳资源,欠佳资源,最佳佳资源三种状态。其中,不佳资源为通过下载量及综合评价得分指标筛选,筛选评价差、下载量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将此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状态标记为淘汰,则此数字化学习资源生命周期结束;欠佳资源为通过下载量及评价得分指标筛选,筛选出关注度高、利用率大、但资源质量欠佳,需要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得到新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将此数字化学习资源版本进行更新升级,从而使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循环演变,得到第n个版本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最后演化成同种数字化学习资源中的最佳资源。通过这样不断循环演化发展,以版本方式体现生态多样性,以关键物种方式选择最佳资源。

四、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实现

该模式包括四个阶段,即学习资源的组织阶段、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学习资源的进化阶段和学习资源的演化阶段。在学习资源的组织阶段实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化、标准化;在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采用协同编辑方式补充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在学习资源进化阶段应用生态学优胜劣汰机制,实现资源的动态更新;学习演变阶段实现资源的版本变更。

1.学习资源的组织阶段

学习资源的组织阶段主要实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化、标准化。相关界面如4所示。

2.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

学习资源的生长阶段主要实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补充和完善。相关界面如图5所示。

3.学习资源的进化阶段

学习资源的进化阶段应用生态学优胜劣汰机制,将学习资源划分最佳资源、欠佳资源、不佳资源三种类型,实现资源的动态更新。

4.学习资源的演变阶段

学习资源的演变阶段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版本变更。版本变更即版本升级与版本淘汰。

五、结束语

为了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离散、未充分共享、重复建设、缺乏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资源组织结构等问题,本文基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研究”的前期成果,以终身学习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套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该模式融合教育生态学与本体理论,将其应用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组织、生长,进化与演变各阶段中,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化组织,自我生长,优胜劣汰的进化以及生命周期的演变,以满足终身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需求。本项目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开发个性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将该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应用其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正该模式。从而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支持服务,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8JA880012)”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E-learning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有效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1SSXT149)”资助。

第3篇

关键词 水墨动画;设计;数字技术

一、中国水墨动画的新发展

中国水墨动画自1961年第一部作品《小蝌蚪找妈妈》产生后,《牧笛》(1964年)《鹿铃》(1982年)《山水情》(1988年)等优秀作品问世。因其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大奖,使中国水墨动画在这期间步入她的辉煌时期。但此后渐渐失去繁荣,主要是受到国外动画市场的冲击,加之其耗费高、效率低、产量低、操作技术要求高等自身因素的限定,急需新的制作模式出现。

几乎与此同时,20世纪中期中国CG技术刚刚起步,这个时期我国便开始了对计算机动画的探索,“1990年年中,齐东旭与当时中科院软件所的王裕国等人共同使用c语言编写完成了中国第一步三维动画片头《熊猫盼盼》。”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在我国迅速发展与普及,同时各种设计软件也得到了普及,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型的设计工作室。“20世纪90年代末期数字媒体艺术开始全面介入设计、绘图、展览展示、广告、包装印刷等服务行业。”“2001年中国内地推出了第―部数字电影短片《青娜》,2002年推出《极地营救》,同年,香港徐克导演推出数字化特技功夫片《蜀山》;2003年,结合了大量数字特技的古装历史动作大片《天地英雄》独领,标志着中国数字化电影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一些专业机构与小的设计团队开始了制作中国三维水墨动画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塘韵》入选韩国2003年第三届韩国富川大学生动画电影特别评审团特别奖。2003年制作的《夏》入选计算机图像技术盛会“SIGGRAPH 2003”,这也是中国内地首次入选SIGGRAPE[这样顶级的CG盛会,《八至》获得2006~日本东京TBS“Digicon6+2大奖赛”中国赛区提名奖。《桃花源记》获得2006年日本TBS Digioon6+2大奖赛”的大奖等。

二、中国数字水墨动画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水墨动画因其独具民族特色及艺术风格得到国际的认可。水墨动画在借鉴水墨画的同时,将水墨画所具有的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意境表现也借鉴到动画的创作中,此外,现代三维水墨动画在国外获奖也说明这种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地位。

这种艺术形式要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必须寻找一些新的艺术表现方式,三维技术的引进给中国水墨动画制作带来新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水墨动画中动作、空间表现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角色动作、空间表现更加丰富,一种新的水墨动画制作模式逐渐形成。

此外。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国际动画界的关注,所以中国水墨动画存在很大的市场,发展水墨动画必定会带来很大的商业价值。

三、中国数字水墨动画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方法

水墨动画主要有二维与三维两种。其中三维水墨动画就是与三维动画设计的流程相结合,主要通过三维动画流程中的材质的制作来达到水墨动画的视觉艺术效果。从故事中设计出角色与场景,然后在三维软件3D或MAYA中建模,根据素材中水墨画的艺术风格制作模型的材质,通过节点或材质球各属性的调节来达到水墨画效果;设定骨骼后便开始动画的设计,最后就是渲染输出,在后期合成软件AE或Premiere中剪辑,合成输出成片,随着现在三维技术的发展,动作捕捉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动画大片的制作当中,这也为三维水墨动画突破短片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现代二维水墨动画的制作模式与传统水墨动画不同于传统之处就在于前期制作在电脑中完成或结合手绘扫描到电脑中进行动作的调整,在PhotoShop、Flash等软件中处理达到水墨效果后在后期合成软件中进行合成输出。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制作团队小而分散

国内进行数字水墨动画实验与创作的群体多是一些小的制作团队,这种制作模式不利于水墨动画长片的创作,且团队之间的制作水平不等,也不利于技术的互补与提高,这种制作模式亟待改现,促进团队间的合作,优化制作模式,为水墨动画长片创造环境与条件成为一种必然。

2 表现题材具局限性,缺乏创新,且重艺术而商业化趋势弱

第4篇

基于法马(1965,1970)等人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简称EMH),以及在马科维茨(1952)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夏普(1964)等人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为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解释。CAPM模型证明了市场资产组合是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组合。然而,人们对现资理论本身提出了多种质疑,这些质疑则为传统的主动式投资模式提供了支持。在传统的主动式投资经理人看来,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有效的,因此可以挖掘市场的无效性来获取超额收益。事实上,许多学者也都证实了市场中存在许多“财务异常”现象,如豪根和海因斯(1975)发现风险与报酬存在着负向关系,低风险的投资组合反而具有较高投资收益。巴苏(1983)发现具有低市盈率的公司比高市盈率的公司的投资收益更高。这些研究说明,主动式经理人有可能通过选股和择时来获得超越市场指数的投资收益。

尽管有效市场假说受到挑战,但夏普(1992)仍然从投资实践的特点为指数化投资进行辩护。他认为,由于存在交易成本,证券交易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负和游戏”,再加上管理费用,主动管理型投资者的整体收益将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因而也将低于市场指数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被动式的指数化投资仍然会优于主动式投资。美国的FactSet研究系统公司在2012年11月针对以往20年,美国主动式经理人和相对应的指数绩效比较的调查数据显示,不论是在美国本土市场、国际市场、新兴市场或是欧洲市场,主动式经理人的平均绩效都落后于相应的指数绩效,而且不论是在过去1年、3年、5年、10年和20年,主动式经理人的平均绩效也从未超过相应的市值指数(见表1)。

近期的一个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采取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模式的理由。规模将近6000亿美元的挪威养老金是全球第二大养老金,一直以聘请全球最优秀的主动式投资经理人而著称,但该资产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出现了大幅缩水。对此,挪威政府聘请了安德鲁·昂、威廉·戈茨曼和斯蒂芬·谢弗三位教授对主动经理人能否创造超额投资报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分析了从1998年1月到2009年9月间的养老金投资绩效,发现主动式经理人所能创造的超额投资绩效非常有限,而且这些超额收益可以通过系统性的风险因子,如价值、规模以及流动性等因素来解释。因此,他们建议挪威养老金可以采用指数化的投资模式。由此可见,指数化投资模式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指数化投资模式的发展

传统指数化投资模式的缺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再次受到强烈质疑,并且传统的市值指数投资模式也暴露出了缺陷,这意味着指数化投资模式本身需要创新改进。西方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历史实践表明,从17世纪著名的郁金香泡沫和18世纪初的南海泡沫,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日本资产泡沫,再到美国2000年的网络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房地产泡沫等等,都说明了实际运行的市场并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说。在不完美市场条件下,资产价格会受到市场情绪或人为操控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持续的高估或低估。股票价格涨得愈高,其市值就愈大;股价愈是下跌,则市值愈低。在股价被持续高估或低估时,市值指数便会在价格高的股票上配置更大的投资比例,而减少在价格低的股票上的投资比例,这就很容易带来“追涨杀跌”的问题。因此,以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作为投资工具,纯粹被动地跟随市场,其结果可能会遭遇投资失败。

理论上,传统的市值指数投资模式依据CAPM理论,该模型是在许多假设前提下得出的均衡结果,创立CAMP理论的马科维茨(2005)、夏普(1991)等也指出,只要CAPM的假设有一项不成立,市场组合也将不会是一个有效率的投资组合。当我们稍微放宽CAPM模型的假设限制时,资产价格就会受到市场错误定价的影响。因此,仅就指数化投资模式本身而言,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其他新的可投资的指数工具,以便改善和弥补传统市值指数投资方式的不足。

指数化投资模式的改进与发展

针对前述争议和传统上消极的市值指数投资存在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可以把主动管理型投资与指数化投资两种模式合二为一,各取所长,即采取“积极指数化”(Active Indexing)的创新投资模式(陈春锋等,2004)。一方面,指数化本身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消极”或“被动”的管理过程,而是一个极具“积极主动”色彩的管理过程,这包括“积极”的指数编制和“积极”的指数组合管理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指数化投资与主动管理型投资也可以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这种调和的思路值得肯定,实际上是要对指数化投资模式本身进行积极的创新与改进。

根据美国投资组合解决方案有限公司(LLC)创始人费里(2009)的观点,除了衡量市场的总体表现或者某个局部市场表现的基准指数(市值指数)外,还有一类策略指数,其构建和维护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半主动型的、以基准指数为业绩衡量标准的投资产品。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海外指数发行商和交易所发行了大量与传统指数有明显差异的指数系列产品。据统计,四大指数公司在2008年推出的指数中,主题与策略类指数占比达到了68%,而传统股票指数仅占18%(彭甘霖等,2011)。这些指数或采用了非市值加权方法,或引入多空杠杆,或按照某一类投资主题(如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等选择投资标的,指数的编制方法已经非常多样化,如采取等权重、成份股的波动率、基本面因素方面的成份股盈余、现金流、分红等等。

就海外市场指数化投资模式的演进路径来看,从作为市场基准的传统市值指数到包括基本面指数等在内的多种策略指数,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策略指数的创新发展呈现加快态势,这是传统被动式指数投资模式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改进,也说明指数化投资与主动管理型投资两者可以相互融合,互补优势。通过积极的指数编制和指数组合选择,把主动管理的要素融入进来,使人们对指数化投资的认识和应用能够在投资实践中不断深化,进而为带有主动管理色彩的策略指数的产生、发展和继续创新提供良好的土壤。这对于转轨和新兴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国指数化投资的发展状况

受全球指数化投资热潮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的指数化投资从诞生到快速成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华安180指数基金和天同180指数基金相继发行,开创了国内指数投资的先河。到2009年,指数产品的发展开始明显加速,年度发行数量连创新高,产品类别愈加丰富,截至2013年2月,内地市场的指数型产品已经达到212只(被动指数型基金185只,增强指数型基金27只),资产规模达到了4077亿元,约占共同基金的13%,而美国市场的指数型基金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目前约占共同基金整体市场规模的15%。尽管规模占比可能受到中美两国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差异因素的影响,但仍能说明我国的指数化投资发展迅速。

但是,国内市场在以指数型基金产品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高速扩容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国的基金业存在着广为诟病的“抱团取暖”和“羊群效应”的顽疾,市场新发行的指数型基金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加之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投资往往存在“追涨杀跌”等方面的缺陷,这使得试图复制传统的某个市值指数的行为,或者按照该指数编制原理构建投资组合进行的指数化投资行为,可能更容易加大市场的波动性,在一定时期甚至诱发和加剧系统性风险。然而,鉴于指数化投资已经成为市场重要投资工具这一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指数化投资的效率,并寻求可增加投资效率的指数设计,特别是要加快研发适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差异化可投资指数,从多个维度挖掘市场的投资机会,丰富市场投资产品种类,拓展市场容量,引导多种投资理念共同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指数投资模式促国内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经研究发现,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编制的基本面指数,通过投资回测检验,与国外市场的基本面指数在投资绩效方面具有基本一致的特征,即不仅可以超越作为基准的市值指数,而且在价格噪音相对更大的中小型股市场上更加具有领先优势(董裕平、段嘉尚,2013)。因此,采用基本面指数编制方法,以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编制基本面指数,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市场投资工具。而且在选股与加权方面,可以根据我国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的特征,选择不同的会计指标组合来编制指数,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挖掘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以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加强对指数化投资模式创新研究,将会更好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研发多种可投资指数,提高资本市场风险定价效率。研发多种可投资的指数会大大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这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对风险定价的效率。由于市场的风险收益结构具有多样、多元和可分等特点,从不同维度来挖掘市场的风险收益结构,据此编制多样化的可投资的指数,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各种不同的投资需求,而且针对市场价格噪音问题研发的可投资指数,更加有利于市场对风险进行准确地评价,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

丰富指数投资者种类,降低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市场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指数投资者,有利于引导多种投资理念,缓解“羊群行为”对市场的冲击,缓减市场系统性风险,促进市场均衡发展。例如,就基本面指数而言,它依据企业的会计指标来编制,个股投资的比例是基于该企业会计基本面信息,而非基于市场估值,因而避免了跟随市场情绪影响估值变化而被迫调仓导致的“追涨杀跌”问题。这对处在危机时期特别脆弱的市场而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发展多样性指数化投资工具,促进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丰富多样的指数化投资工具,将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所需要的一项基本设施。与国外市场指数化投资模式的创新及研发技术日臻成熟状况相比,国内相关的研究与发展还较为滞后,这一点虽然尚未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但随着其他条件逐渐完备,内地市场缺乏具有庞大投资容量的投资工具问题将会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

第5篇

关键词: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Single-Pass印花机;颜色管理

中图分类号:TS194.3 文献标志码: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for Textil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printer, Single-Pass device, nozzle technology, color management system and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digital printing were summarized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exhibition of ITMA 2015 and the GDITP 2016. MS LaRio, SPGPrints PIKE, Konica Minolta Nassenger SP-1 and Atexco VEGA One which represented the latest Single-Pass printer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textile; digital inkjet printing; Single-Pass printing machine; color management

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反应迅速、印花精度高、图案表现力强、染化料浪费少,符合当前人们对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和高品质纺织品印花的要求,是当前纺织品印花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随着数字喷墨印花整套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呈现了显著加速的趋势。据统计,2015年全球纺织市场印花总量达到380亿m2,其中数码喷墨印花量达到14亿m2,相较于2014年增长了约25%。据WTIN公司预测,到2019年全球纺织数码印花产业将占到整个纺织品印花市场的7%。数字喷墨印花设备作为衡量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样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结合2015年ITMA米兰国际纺织机械展和2016全球纺织品数码印花峰会,综述了纺织品近年来数字喷墨印花机、喷头及数字喷墨印花辅助设备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几款Single-Pass数字喷墨印花机。

1 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机发展现状

适合纺织品印花的数字喷墨印花机必须具有较宽的打印幅度,合理的进出布和烘干装置,较快的印花速度,以及可处理不同规格纺织品图像的软件和系统。目前,数字喷墨印花机主要有连续喷墨和按需喷墨两类,其中按需喷墨是喷墨印花机开发的主要方向。

数字喷墨印花机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印花速度和精度方面。荷兰SPGprints(施托克)公司生产的JAVELiN数字喷墨印花机,印花速度达到了550 m2/h;日本武藤(Mutoh)数码喷墨印花机,有 3 种打印幅宽模式,有效幅宽分别为1 263、1 641和2 230 mm,印花速度在 3 ~43 m2/h范围内可调,印花精度分为360和720 dpi两档;中国宏华VEGA超高速数码印花机,该设备中含有2 558个工业级喷头和超凡的控制系统,最高印花速度达400 m2/h。

随着快时尚的发展,零售商和品牌商将更加重视更短的交期以及更强大的瞬间生产能力和补充库存能力,开发稳定性高和价格适中的数字喷墨印花机仍然是未来喷墨印花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2 Single-Pass数字喷墨印花机发展现状

以往的喷墨印花基本上采用扫描方式,即通过打印头的左右往复移动,采用多次循环将墨水打印在面料上,这种印花速度慢,很难满足现代快速印花的发展需求。2010年意大利MS公司推出了Single-Pass数字喷墨印花机,该机器喷头横向固定排列,并按所需墨水颜色数确定纵向排列,喷印时面料在喷头下面传送,实现高速印花,成为喷墨印花设备的最大热门。

目前有数家公司推出Single-Pass数字喷墨印花机,如MS公司开发的LaRio型数码印花机,印花幅宽1.8 ~3.2 m,最高打印速度为75 m/min。施托克公司开发的PIKE型数码印花机,印花幅宽1.85 m,带有 6 组全幅宽43个富士胶片Samba喷头、Archer墨水准备和输出系统,最高印花速度为75 m/min,印花精度1 200 × 1 200 dpi,印花图案快速切换,无缝过渡;另外其喷头能够在离布面较远的距离精准喷墨,在处理厚重织物及凹凸织物时,能够减低对喷头的损伤。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公司开发的Nassenger SP-1型数码印花机,印花幅宽1.6 ~ 1.83 m,在 720×360 dpi印花速度为 6 400 m2/h。宏华公司开发的VEGA One型数码印花机,采用富士胶片Samba喷头,印花精度1 200×1 200 dpi ,印花幅宽1.6 ~ 3.2 m,带有 4 ~ 8 个印花模块,最高速度80 m/min,与前面 3 款机型相比,VEGA One还配有印制地色的圆网印花装置,并且可以实现泡沫、金粉等特殊材料印花,这些特殊材料印花是目前数码印花技术无法完成的。

Single-Pass印花机尽管在印花速度上可与传统印花媲美,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个喷嘴堵塞或斜喷,会产生局部留白或搭色,且Single-Pass印花机价格昂贵,稳定性不高。笔者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纺织印染节能环保问题要求日益迫切,传统印染和印花作为污染和耗能大户,必须向数码印花方向转型,Single-Pass无疑是其中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另外,喷墨印花+圆网/平网等传统印花复合印花机,可以实现喷墨印花与传统印花优势互补也将是未来印花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机喷头发展现状

印花喷头是纺织品喷墨印花机的核心部件,关系到印花的分辨率、印花速度和印花墨水的适应性。喷头墨滴驱动方式主要有压电式、气泡式和阀门式等 3 种。其中,压电式喷墨印花机是通过电信号来控制喷头中压电晶体在电场方向上收缩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膨胀,使得墨滴从喷嘴喷出,这类系统喷射频率约为14 000滴/s,墨滴体积约为1.5×10-7 mL,可以印制高精细度的图案,市场上主要制造商有爱普生(Epson)、Brother、Tektronix、XAAR(赛尔)、Spectra、Trident和Aprion等公司。

热气泡式喷墨印花机通过外加电信号加热电阻(温度大于350 ℃),墨水中挥发性组分气化从喷嘴中喷出,这类系统喷射频率约为10 000滴/s,喷出的墨滴体积约为1.5×10-7 ~ 2.0×10-7 mL,制造成本低,但寿命较短、印花速度慢。阀门式喷墨印花装置利用装置中阀门的开关来调节墨水在空气流中的流动,墨水随空气流被喷射到纺织品表面,该类装置印花精度仅为25 dpi。

高端喷头生产方面,国内仍然处在研发阶段,其制造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上。当前,生产喷头的主要品牌有英国赛尔、日本富士胶片、柯尼卡美能达、精工SPT、东芝(TOSHIBA)、理光(RICOH)、爱普生、京瓷(KYOCERA)和美国的TRIDENT,部分喷头已经在数字喷墨印花机上得到了应用。如爱普生公司开发的Precision Core TFP高分辨率打印喷头,该喷头安装在了Monna Lisa Evo Tre数码印花机上,其特点是通过减小压电喷嘴的尺寸,提高了喷头的灵活性,适用于酸性、活性、分散和涂料墨水。

这些印花喷头,虽然其喷墨墨滴大小可调,但必须统一调节,墨滴大小不能根据需要智能调节,喷印时喷头整体降低精细度或整体降低颜色饱和度。可见,墨滴智能控制喷头技术将会成为喷头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4 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颜色管理系统

所谓颜色管理是指在纺织品印花过程中,通过对所用数字喷墨印花设备的管理、补偿以及控制这些设备间的差别,从而得到精确的色彩复制和预测。目前所用的色彩都是依据计算机控制染料或颜料直接喷射到织物上,使印花不再受套色花回的限制,色彩表现更加细腻逼真。然而,由于如数字喷墨印花机系统的色域、计算机显色系统的色域、扫描仪系统的色域、水洗处理、蒸化处理和固色处理等均会对印花颜色精准性产生影响,导致颜色复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理想,这依然是制约数字喷墨印花发展的主要障碍。

喷墨打印软件和颜色管理体系不匹配是数码喷墨印花品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数字喷墨印花是通过电脑控制色彩,而电脑显示器上所展示的色彩与喷墨印花模式不同,显示器色彩是 RGB 模式,数码喷墨印花色彩是 CMYK 模式(图 1)。这就需要操作者根据经验通过反复打印修改与调整进行调色。任何一个参数的改动都会引起颜色的很大变化,从而导致印制出来的图案与电脑显示屏上看到的图案相差较大。另一方面大部分数码印花从业人员主要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调色,因Photoshop软件调色主要用印刷行业的油墨和纸张,从而使数码印花调色变得更加困难。

总之,通过颜色管理把颜色信息转换成数字形式,能够减少颜色表达和传递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要做到“所见即所得”依然是数码印花机软件设备发展的方向,采用大数据驱动的技术思路将会有效解决数码喷印颜色一致性问题。

5 数码喷墨印花辅助设备

纺织品数码印花墨水粘度低,喷射到织物表面会因毛细管效应发生渗化,从而影响印花的质量,为了保证喷印的精度、得色率和蒸化效果,数字喷墨印花织物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整理加工。目前常见的预处理设备,如上浆机、浸轧设备以及后整理设备,如汽蒸箱、热转移机等均是在传统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小处理加工而成,缺乏真正针对数字喷墨印花工艺而开发的相关辅助设备,导致现有设备仍然存在较大的废水和能耗。数字喷墨印花织物上染化料与传统印花不同,因此前处理和后整理的要求也不同,可见开发数字喷墨印花专用辅助设备,对最大限度地实现喷墨印花的个性化、小批量生产,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至关重要。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喷墨印花设备生产商的数量迅速增加,印花机性能和喷印速度不断提升,喷头等技术获得突破都为喷墨印花技术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喷墨印花颜色管理系统和喷头的普遍适用性方面仍然制约着喷墨印花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喷墨印花预处理和后整理工艺优化及设备的配套也亟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加强喷墨印花设备研发者、喷嘴设计者和软件开发者之间的沟通与携手合作,是未来喷墨印花技术得以更好发展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Park J and Moon J. Control of colloidal particle deposit patterns within picoliter droplets ejected by ink-jet printing[J]. Langmuir,2006,22(8):3506-3513.

[2] 付少海,关玉,吴敏,等.纺织品喷墨印花设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纺织导报,2012(11):52-54.

[3] 谢晓英,宋富佳.2015米兰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预览(三)[J].纺织导报,2015(11):45-63.

[4] 付少海,张丽平,谭莹,等. 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喷头及整体设备的研究进展[J]. 纺织导报,2014(11):35-38.

[5] 樊俊耀. MS La- Rio超高速数码印花机[J]. 针织工业,2012(11):34-36.

[6] 顾春霞. 2015 ITMA Single-Pass专题 [J]. 网印工业,2016(2):11-13.

[7] Watanabe S. High quality, high speed, next-generation inkjet technology with scalability from serial printheads to lineheads[J]. Proc. IS&T’s NIP30,2014:5-10.

[8] 郭开华. 数码印花技术应用前景分析[J]. 染整技术,2014,36(8):43-45.

[9] Treadaway C. Developments in digital print technology for smart textiles, smart clothes and wearable technology[M]. Woodhead Publishing,2009:37-54

[10] Jurgen B,Alex M G. Piezoelectric shear mode drop-on-demand inkjet actuator[J]. Sensors and Actuators A:Physical,2005,101(3):371-382.

[11] Govekar E,Kuznetsov A,Jeri A. Drop on demand generation from a metal wire by means of anannular laser beam [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6,227(1):59-70.

[12] Mei S Q,Xu Q,Zhang Z M,et al. The control system and data transferring format of digital printing device[A]. ICIMA 2010 Proceedings Vol. 2[C]. Wuhan:IEEE Computer Society,2010:549-552.

[13] 宋富佳. 国际纺织机械设备的最新进展(二)――印花设备[J].纺织导报,2016(2):39-42.

[14] 万捷,孟庆涛. 第17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针织印花机械述评[J]. 针织工业,2015(7):38-44.

[15] 杨卫平,郝建明,余鸿飞,等. 色貌与色貌模型[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6):49-54.

[16] 周群娣,龚蕴玉. 喷墨印花中的颜色再现分析[J]. 纺织科技进展,2006(5):18-20.

[17] Wu Y J. Reducing inkjet ink consumption with RIP software for POP display media[A]. Proceedings of NIP & Digital Fabrication Conference Vol. 1[C]. Society for Ima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08-111.

第6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 模拟发射台 数字化 改造

中图分类号: TN94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243-02

1 模拟发射台站数字化改造的内容

1.1 信号源的数字化改造

信号源即信号发生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号源也朝着宽频率覆盖、高精度、多功能、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广播电视模拟发射台站的信号源为两路独立的信号: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这两路信号分别输入到激励器的视频输入端口和音频输入端口。图像发射采用调幅,残留边带方式,伴音发射则采用调频方式,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的频差必须严格保持一定;数字发射台站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频调制信号,该信号为一路信号输入,采用中频频率将模拟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之后按MPEG- 2标准进行压缩编码,并与其他数据信息复用打包后成为一个传输码流(TS流)。

1.2 激励器的数字化改造

激励器包括信号处理、调制、本振、变频以及RF小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它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美化的声处理设备。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质、音色、提高声音的传播质量和空间感,同时还可以降低信号的噪声,进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清晰度,是广播电视发射台站数字化改造的核心。模拟发射台站的激励器主要分为两种:双激励器和单激励器。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模拟发射台站都采用双激励器。这种双激励器是指在广播电视播出时,系统共有主备两个激励器,并机播出时可以采用一个为主激励器。如果主激励器故障时,为了防止停播事件,模拟发射台站会配置相应的切换系统,操作人员可以自动或者手动切换到备激励器,进而保证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而单激励器只有一部激励器,可靠性较低。模拟激励器与数字激励器的信号方式不同,因此必须进行一定的数字化改造。

1.3 射频通道的数字化改造

广播电视模拟发射台站主要采用分放式(单通道)和合放式(双通道)两种结构,其射频通道包括图像放大通道、伴音放大通道、图像滤波器以及双工器。数字电视发射台站与模拟电视发射台站的射频通道不同,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输入信号不是通常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而是视、音频信号经过压缩、编码、打包后复用在一起的数据流,无论采用单载波调制标准还是多载波调制标准,都必须采用单一功率的放大通道。

1.4 输出滤波器的数字化改造

滤波器是一种将有用频率信号通过处理后抑制(或大大衰减)无用频率信号的电子装置。目前,广播电视模拟发射台站采用陷波式滤波器。这种滤波器是一种特殊的带阻滤波器,其阻带在理想情况下只有一个频率点,因此也被称为点阻滤波器,主要用于消除某个特定频率的干扰,但是对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来说并不适用。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带外无用发射是连续的,为了抑制二次谐波的干扰,数字电视发射台站应该采用带通滤波器。这种带通滤波器是一种由低通RC环节与高通RC环节共同组成的,主要将特定频段的波通过同时屏蔽其他无用频段的设备,进而减少无用频段信号的干扰。为了获得更好的滤波效果,一般需要较高的阶数。

1.5 功率放大器的数字化改造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微弱的信号放大,是发射发射台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性能。模拟电视发射台站既可以采用分放式功率放大器,也可以采用合放式功率放大器。而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音视频信号总是复合在一起地进行调制解调,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要求较高,所以只能采用合放式功率放大器。目前的数字电视发射台站大多应用大功率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作为功率放大器。

1.6 发射台站功率的数字化改造

改造发射台站的功率,建立数字化的功率反馈系统,采样正向功率和反向功率,留出足够大的线性余量以及动态范围,以保证被传输的数字信号具有尽可能低的误码率与信杂比,同时还要要降低发射台站的发射机各个功放单元的功率增益,进而减小输出功率。发射台站功率的数字化改造可以提高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实现优质的信号传输。

2 模拟发射台站数字化改造的实施

模拟电视发射台站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系统构成有一定的区别,新时期的数字电视发射机主要由六部分组成:激励器、功率放大器、无源部件(包括分配器、合成器、带通滤波器等)、电控单元、风冷系统和发射机监控系统。首先,发射台站将接收信号源的视音频信号送到电视激励器形成合成射频信号。通过附加器进行双激励器的自动切换。然后,功率分配器将激励器的高频信号分成多路送到各个功放单元中。高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采用功率合成技术输出射频功率。最后,经带通滤波器至广播电视输出系统。由于模拟电视发射台站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电控单元、风冷系统等部分大致相同,所以这两个部分无需改造。想使广播电视模拟电视发射台站改造为数字电视发射台站,可以实施以下步骤。

2.1 改造通道

激励器是发射台站中进行视频、音频信号处理,调制成射频信号的一个重要功能部分。为了实现数字化的发射台站,应该进一步改造激励器,使之更好地完成从输入的音、视频信号到发射频道所需要的射频电视信号的转换。同时,应该拆除原来模拟电视发射台站的双工器,改双通道为单通道发射,在结构上要换下原模拟激励器中的视频校正处理器、中频调制器、残留边带和中频校正单元,更换为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制式相对应的上变频器和数字激励器,包含信道编码、调制单元、上变频器和本振单元以及相应的中频或射频校正单元等。同时利用计算机对于发射台站的射频频响和自适应基带预失真校正系统进行科学的校正,减少任何形式的非线性以及线性失真。

2.2 改造滤波器

模拟电视发射台站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滤波器不同,所以应该改造目前模拟发射台站的滤波器为输出带通滤波器,对带外谐波进行抑制,确保发射机最终输出信号频谱指标、较低的插入损耗以及承受发射系统的最大峰值功率,即符合数字电视制式的要求。 同时,应该定期调整和维护改造后的滤波器,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2.3 加装合成器

更换原来模拟电视发射台站的激励器,可以将主备用激励器都换成数字电视发射激励器,从而构成双激励器主备自动切换的广播电视数字发射台站。为了减少成本,也可以在模拟电视发射台站原有的激励器后面加装合成器,互调矫正电路,可以使信号在进入功率放大器之前有效合成,真正发挥激励器的效用。

2.4 改造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决定了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的功率输出能力,是发射台站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因此实现高功率、高线性度、高效率以及低噪声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是数字化改造的重中之重。模拟电视发射台站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功率放大器的结构不同。因此,必须改造模拟电视发射台站分放式功率放大器,使之适用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

2.5 减小功率

模拟电视发射台站与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各个单元的功率大小不同。只有进一步降低各个功放单元的功率增益以及输出功率,才能使被传输信号具有尽可能低的误码率和信杂比,进而保证信号的有效传输。

2.6 调整其他参数

为了实现发射台站的数字化,应该调整原有模拟发射台站的整机功率,天线功率、监视界面以及风机的相关参数,最大程度地减少误码率,降低各部分的损耗,提高信噪比,使之符合数字电视发射台站的运行标准。

2.7 升级监控系统

为了更好监测和控制射台站的各部分的运行情况,应该进一步升级原来模拟发射台站的监控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使得对整个发射台的集中控制与远程控制成为可能,不仅可以保证发射台站的稳定工作及运行指标,同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的监控系统包括主控单元、电控单元以及监控PC,同时该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收集和存储发射台站的资料、显示和调阅资料、绘制发射台站的状态参数(模拟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监控整个发射台站的运行状态、自动生成数据报表、故障自动记录以及对激励器前面板进行调整和控制、实时数据采集和指令传送功能、功放模块的监测保护功能等。同时,监控系统还可以控制发射台站各个发射机的开关机操作、同轴开关切换、发射机输出功率、反射功率、激励器输出功率、各个功放的电流、电压、输出功率、反射功率、温度等。该系统不仅可以快速的捕捉故障环节及时发出警报,还可以减少因操作人员疏忽而造成的播送事故,大大降低了广播电视的停播率。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已进入数字化时代,而广播电视发射台站也将会实现由模拟到数字的过渡,提高数字化水平已成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种数字化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发展,提高节目的播出质量,从而实现无失真传输。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可持续发展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21-02

如何保持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在众多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三种持续发展的模式尤其引人瞩目。本文借助对这三种模式的分析,尝试找出其中的共性特征和各自特点,揭示影响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设计理想状态下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模型,探讨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机制,希望能够借此拓展思路,抛砖引玉,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一、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三种主要模式

1.区域性整体推进和引领下的自主发展模式。数字化校园区域性整体推进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校园。以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形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校管理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上有所创新,最终实现整个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和均衡发展。具体实施步骤是理念任务流程行为习惯常态创新。

在区域推进模式中,有条不紊地分阶段推进,当到达一定基础后再实现整体层次递进。 (图1)

区域推进模式的特点是各学校分期分批创建、教育主管部门统领和协助、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借助行政执行力动员和推进、整合技术力量提供支持、使用统一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等等。

2.以学校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蠡园中学地处江苏无锡市郊,是一所普通的公办中学。十多年来,蠡园中学借助数字化校园提升办学品位,保持持续发展的上升势头,每几年一次跨越,不仅在教学质量上成为地区的翘楚,还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其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的蠡风网络办公平台、蠢风系列教育软件在江苏省推广使用,受到好评。

细探蠡园中学持续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重视以绩效为导向统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以外,以学校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为了提高校园网的建设水平,克服通用软件不能满足教育个性化需求的弊端,学校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成立了蠢风软件工作室,针对教育改革与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共同开发软件资源。这种合作开发方式既能充分依托公司的技术实力,又能根据学校的需求开发出具有高度适用性的软件系统,不仅大大节约了学校的资金,提高了软件的质量,还能享受到相关的后续服务,保证了校园网功能的更好发挥。

在这一过程中,邱华国校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经常和工作室的骨干教师开展沙龙式的研讨,集思广义,很多好点子就是在聊天喝茶的轻松氛围中商量决策的。在蠢园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看到校长的身影,凝聚着学校领导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智慧。

无锡蠢园中学数字化校园创建模式的特点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领导者+志同道合的技术开发团队+具备丰富市场经验的企业=以学校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3.以信息化精英为主导的数字化校园发展模式。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小学至高中一贯制的全日制寄宿学校。该校较普通公办学校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需求灵活多变;二是十分强调家校联系,各项活动都需要及时全面地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来;三是学校规模大,管理成本高,降低成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

该学校持续发展的特点非常明显,即以小规模团队、个别信息化精英主导数字化校园发展。分析其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可以看到,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以信息化精英为核心,从基础构建到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各类应用系统的推广与使用,以及数字化系统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升级,事无臣细,都围绕着信息化精英的小团队,这好比划出的一道道丝线,连接着数字化校园的方方面面(图3)。

二、影响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结合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响数字化校园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决策。教育部门制定的宏观政策对区域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战略导向作用,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压力。在施加影响方面,社会、区域、学校拥有各自的特点(图4)。

2.信息化精英的技术水平。中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维护离不开学校信息化精英。是否拥有一支适合实践需求的、不断实现专业发展的精英教师队伍,是保障数字化校园持续推进的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技术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革新。这是数字化校园成功的重要条件。

3.数字化校园主体(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和学生是数字化校园的主体,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数字化校园实际的使用效果。同时,教师和学生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化校园真正活跃起来。

4.数字化校园现有的绩效水平。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持续推进,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可能成为发展的障碍。事实表明,在面临变革之际,特别是当现有的数字化校园在应用中取得比较突出或明显的绩效时,这种阻力尤其巨大;相反,当现有技术应用不能满足数字化校园的实践需求或无法解决发展矛盾时,数字化校园的持续发展就会越顺利。

5.硬件和软件设施的经费投入。数字化校园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从硬件购置软件配套,直至技术维护、人员培训等等,支出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拥有长期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和投入渠道,才能保障数字化校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6.变革的成本。在当前条件下,数字化校园发展的变革成本主包括软硬件设施、课程资源、人员培训等所耗费财力投入,以及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信息技术支撑的教育变革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承担由采纳新技术、新方法而带来的变革代价。

三、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校园的持续发展是由多个方面、多种因素决定的。未来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充满挑战。结合前文所讲的三种发展模型,我尝试给出理想状态下数字化校可持续发展的模型,以方便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地自主发展(图5)。

在这个理想模型中,持续发展的动力包含“外部”、“内部”两个部分。外部动力主要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社会力量,内部动力主要源自学校在实践中信息化水平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学校领导者和技术精英试图变革的动力。有内外两种动力的共同努力、协调促进下,数化校园才能排除干扰因素的不利影响,持续地发展。通过对持续发展的机制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具有动力来源的情况下,亟需建立积累、创新、决策、激励、约束等机制。

四、数字化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1.积累机制。积累是指学校数字化校园在数量上的发展,如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投资,逐步积累数字化校园资源(课件、教案、视频以及人员素质的提升)。学校积累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学校决策者的积累动机,这种动机又来源于学校决策者对数字化校园长远发展所作出的考虑。

2.创新机制。创新是指学校在数字化校园质量上的发展,主要涉及数字化校园的效率改进问题。

创新的具体内容包括:(1)制度创新,也称组织创新,例如建立校园CIO(即首席信息官)制度等。(2)技术创新,例如根据自身情况建设数据中心。(3)管理创新,例如建立数字化校园区域合作的技术联盟。

数字化校园创新机制的形成需要依赖于学校决策者的创新动机,这种动机同样来源于学校决策者对数字化校园长远发展所做的考虑。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模式;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作用

一、数字化管理模式在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中含义和特征

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以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为基础的,利用计算机和现代化通信设备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将人体一机信息服务系统应用到了实际的营销业务中,这不仅提高了我国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科技化管理进程。数字化管理是将企业中的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实行数字化的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将企业中客户资料、资源数据等一系列企业内部资料信息化、数字化,并且促进了企业营销管理的可计算性,将企业中的所有管理的量化问题都以管理技术解决,形成一中快速有效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定量化、综合化、智能化、集成化、动态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科学化,这同样是其他管理模式相比的。

二、电力营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1.服务系统创建

服务系统创建的实质就是电力营销数字化服务系统的创建。该系统是将所需要的服务器结合在一起,利用应用系统设计的技术来创建的,系统的创建是由3方面进行创建的。(1)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是将两台小型的机器结合在一起运行数据服务器的,在运行的同时对磁盘阵列数据实行了储存,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小型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2)应用服务器以多台个人服务器作为系统处理事务的保障,将系统的扩展性处于最大值。(3)将所有数据集中存放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然后集中布置服务器,客户端和数据库的交互、对象级和数据级的访问都是以信息通道为媒介的。

2.系统的体系结构

结构系统与服务系统存在不一样的地方,它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其中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是由业务处理、数据存储和应用表示3部分构成的。其中应用表示和业务处理是针对系统的外在进行处理的,而数据的储存是针对系统的内部研究和应用而进行的,无论是从外部还是内部的系统构建,都是为了使系统的结构更加符合要求。

3.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是一种系统软件,系统是通过它来实现资源共享的,使用中间件能维持不同节点应用进程关系的关系、负载等平衡,还可以调度应用。

4.工作流技术

工作流技术是实现工作进行的更加快速的一门技术,它能快捷地创建和管理工作流,使计算机编程简单化。

三、电力营销业务中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和发展现状

1.数字化管理的作用

将数字化管理应用于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中,最显著体现的作用有两点。分别是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工作效率两方面。(1)经营管理者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业务中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地将信息资料进行整合,使供电企业的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以数字化挂历模式为基础的电力营销业务实现了企业的物资设备等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在企业运行中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为企业抢得了市场的先机,赢得了市场。同时,数字化管理模式加快了企业运行的周期和运行的质量,对资金的流通控制更加紧密,使企业有足够的流通资金实现资金循环利用。除此以外,数字化管理能迅速了解到顾客的实际需求,以顾客的实际需求为生产的目标,这样不仅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还实现了按计划生产的目标。(2)员工工作效率由于数字化管理模式是利用机体合一的方式对企业的电力营销业务进行管理控制,因此大幅度地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并且也大量地缩短了企业管理时间,使企业的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体现出了员工的工作核心价值。

2.发展现状

据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数字化,企业的各项管理体系和各项数据都是经过科学的数字化系统分析。但是相对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利用和应用,我国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并且由于我国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发展水平不一,导致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不能完整、系统地构建,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近年的实践中,江西供电局也不断迎合现展需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数据管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了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农村的电网能力,以远程监控等技术使电网供电操作更方便可靠,加快了当地的优质电网建设。此外,供电公司响应国家“智能电网管理模式”的号召,努力建立相关的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以新的管理模式来创造出更多的企业利润,以强大的客户群体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不断地更新员工的价值理念,将企业带入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资金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中,使企业员工的工作轨迹、设备运行状况、电网结构等信息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实现高效率的运作,企业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都随着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行实现了质的飞越。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实践供电公司实现了公司内部的系统集成,外部与客户的信息、供应商的星系等能保持持久的畅通,促进企业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四、供电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可知,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供电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背景下,也应该积极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不管创新和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应该全面在电力营销中引进数字化的管理方法。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

供电企业首先应该为销售的数字化发展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当前供电企业已经逐步加大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方面的投入,在早期已经逐渐推进并实现一体化发展模式,联动的工作模式为用户提供的便利,也为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提供的条件。因为,为了进一步实现电力营销的数字化发展,还应该进一步开发并引进联动项目的研发方案,对每一个环节做细致的检查。例如现代先进的数据迁移工作中,由于工足量大,可以引进SPSS18.0等信息软件,为庞大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帮手,减轻工作人员的任务量,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建立并完善电力销售数字化模块

从新时期开始,供电企业逐渐开始注重信息网络营销方式的开发,供电公司已经积极推进一体化联动收费电能表计量的改造方案,并且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已经实现9.8万户电能表计量工作的改造,改变传统的人工服务工作模式,建立了一体化的数字化营销模式,用户再也不需要去供电局缴费,直接与现代银行ATM机相连,缴费、充值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该缴费的模式已经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获得一致好评。所以,企业应该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电力营销的数字化发展模块,全面开发电力销售系统的管理工作,实行一体化联动管理模式。在实施数字化管理模式时,责任明确到个人,对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切身利益提供重要的保障,对事实项目中的自助终端刷卡流程、网络加密机接口等都要开发到位,并且加强安全防范,防止用户信息泄露。

(三)提升销售人员数字化操作技能水平

在单位不断完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情况下,现代化专业管理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主体,任何信息化的发展都需要操作主体,因此,应该加强整个销售及管理队伍的培训,提升其数字化技术和软件的操作水平。例如常见的北京行电力软件开发系统和力控元通开发的销售软件等,团队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才能保证在敢做中能游刃有余的完成操作,确保工作的准确无误,为供电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总之,供电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经过实践的推广和应用,用户已经可以持一卡通联名卡在工行和建行的自助终端上刷卡购电,既方便了居民,也加强了对人、财、物的有序及有效监控管理,是电力专业化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良好途径。未来还应该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系统提升研究。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有广泛的前景,更高新的技术必然会对企业各项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带来新的面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作为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练地技术完成责任内的任务,以过硬的业务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电力企业为了增加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转变企业的营销业务模式,以优化、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使企业在业绩和职位上获得双赢。

作者:邬小可 刘敏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鹰潭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策略

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时代的进步,现代化城市进程加快的同时更加注重数字化的城管建设发展,在当前的城市发展中,传统的城市化管理模式难以适当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根本需要,而数字化城管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

一、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难以和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相适应,而基于数字化城管建设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更是借助于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以及事情进行综合性的处理分析和管理,并从根本上保障城市人流、信息流以及交通等的协调,并推进时代性先进的城市化建设,加强城市化的高效管理。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不仅仅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有着一定重要意义。

二、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虽然推进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中同样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体现如下:

1.信息资源整合度差,共享度低

对于小城市而言,数字化城管建设中,对于信息资源的建设整合中,仅仅注重硬件设备的建设,往往将各个行业之间的信息连接加以忽略,同时各个系统间的信息资源以及业务的交换也难以实现共享,以至于信息建设仅仅流于形式,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产生,信息网络资源有着相对较低的利用效率。

2.缺乏高技术性信息人才

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中,对于人才同样也有着大量的需求,而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中,对于高技术性的信息人才有着一定的缺乏,人才的业务素质能力相对较低,数字化城市建设法制体系缺乏完善性,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小城市数字化城管的建设发展。

3.信息建设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发展中,同样也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信息建设,而数字化城市建设发展中,虽然有着相对成熟的地理信息,但是对于地理信息数字化的适应性和实际的变化有着一定的缺乏。我国政府在小城市网站建设中,有着普遍较低的电子政务水平。

总而言之,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同样也存在更多的问题,企业有着缓慢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存在不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同样也严重制约着小城市数字化城管的建设发展。

三、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的具体策略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范围相对较广,企业、个人以及政府均有参与,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中,不仅仅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基于小城市实际情况,通过对小城市的各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借助于先进的科技技术,综合加强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就其实质性而言,做好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发展中,就要对信息化数字化专业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做好人才工程战略的实施工作,为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的支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进程,积极的引进人才,对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专门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并将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进而推动现代化信息化社会的人才资源的相关准备工作。

2.做好已有资源的整合工作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中,就要加强对建设的重视度,全面调查小城市已有的资源,保证资源的共享,依据于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在数字化城管地理信息建库中,对数据和坐标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并为数字化城管数据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数据采集范围合理的确定

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中,更要合理的确定数据采集的具体范围,合理的规划市区的面积,并对旧城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确定时,就要适当的调整正在建设区域内一些公共设施的相关处理工作,一旦旧城改造完成,对其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补充,并实现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的实时管理。

4.做好系统平台和中控大厅的合理建设

系统平台建设中,就要对集中建设和集群发展模式加以采用,并做好资金的节省工作和系统的维护工作,保证有着相对较强的数据通用性,对不同城市的个性化管理需求加以满足。在当前系统平台建设中,更要对模块化结构设计加以采用,对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加以保证,做好系统的升级工作。而中控大厅的建设中,就要对大屏幕加坐席的形式加以采用,采取高清投影仪对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控制,将初期建设费用着重降低。

总而言之,小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发展中,更要对系统建设加以避免,结合现代化数字化城管的具体要求,并做好小城市数字化城管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建设发展。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当前城市管理形式也在处于不断的转变中,而对于小城市的城管建设发展而言,更要基于数字化的基本发展方向,顺应时展的潮流,结合小城市城管建设的现状,加强城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的监督力度,做好数字化建设各个管理部门职能的有机整合工作,有效节约初期建设费用,进而推进现代化数字化城管建设发展,为小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鸿祥,王德峰.浅谈郑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5):132-13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