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8 15:33: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0*年标准定额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按照全国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国标准定额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快编制进度,提高标准覆盖率,大力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标准和建设项目评价的制定修订工作,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增强基础服务能力,促进标准定额管理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进全文强制标准的制定
批准《城镇燃气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完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的修订;加快《工程防火规范》、《城市给水排水规范》编制;启动《公共建筑技术规范》编制前期工作;开展强制性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机制研究。
二、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以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城乡规划、建设工程安全、工业建设领域标准制定修订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实施在编标准项目的动态管理,加快编制进度;完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部分)》修订和《城镇轨道交通标准体系》编制;细化并完成《建筑节能标准体系》、《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审批。完成对*年及以前国家标准和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复审,开展对*~*年标准规范的复审,加强现行标准的修订,提高标准的水平。
三、继续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
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体系。加快计价规范修订工作;批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文部分),组织开展技术交底宣贯工作;启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部分)修订工作;开展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和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中低价中标的研究工作。
四、加快政府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编制进度
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标准、建设用地指标和方法参数的编制步伐,不断提高覆盖率,编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专项规划,制定各行业实施细则,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情况的调研。加快更新速度,开展建设标准清理及体系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开展战略研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跨部门的建设标准协调工作平台。促进项目编制、管理和实施的科学有效性发展。
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市政工程估算指标》(垃圾处理册)、《市政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编制工作。按照建筑节能有关标准的要求,制定和补充相应的计价依据,为推动“四新”和节能技术提供服务。
五、完善工程造价咨询的许可和监管制度
按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和《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两个部令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造价工程师的监管办法。建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和造价工程师工作质量和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监管,通过行政和行业监管,社会监督,逐步形成诚信奖惩机制。
六、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
开展技术支撑体系研究,筹建全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技术咨询委员会和全国工程建设标准技术管理委员会;完成《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咨询委员会换届。
完成《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的修改论证和上报;完成《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修订,印发《工程建设标准翻译出版管理办法》;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宣贯培训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管理办法》论证。逐步建立健全标准计划、制修订过程、标准备案和强制性标准的网上管理制度。
七、认真做好《建设工程劳动定额》的贯彻落实工作
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培训和使用情况检查,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管,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标准化意识。
完成《建设工程劳动定额》的报批和工作;组织劳动定额的宣贯和培训工作;指导各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结合新形势要求,做好劳动定额的贯彻落实工作。
八、不断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实物量与建筑工种人工成本信息的测算和制度;为加强对城市住宅建造成本的监测和指导,制定城市住宅建造成本信息数据标准,指导各地开展城市住宅工程造价信息的;组织制定《党政机关办公楼造价信息标准》;完成《建设工程人材机数据标准》的编制工作。
九、加快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战略
启动工程建设国际化战略研究,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重点开展建筑工程行业主要标准的翻译,年内完成不少于30项建筑工程标准的英文版本翻译出版。同时,加强有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协作,促进水利、电力、石化、铁道等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翻译工作的开展;认真落实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合作协议。
关键词:电力线路 设计路径 施工安全
电力线路的合理布局、安全施工与良性运行是反应一个市政建设综合水平的工程项目,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发展、资源配置等。因此,电力线路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力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现代化生活、生产的需求。笔者认为,关于电力线路的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足够的重视。
1、电力线路设计路径的选择。电力线路工程设计中线路路径方案的选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线路的技术经济指标、施工和运行以及维护等起着决定性作用。线路路径的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两步。图上选线是先拟定出若干个路径方案,进行资料收集和野外勘查,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取得有关单位的同意和签订协议书,确定出一个路径的推荐方案,报领导或上级(包括规划部门)审批后,再进行野外选线,以确定线路的最终路径。进行路径方案比较时,应包括如下内容:线路的长短;通过地段的地势、地质、地物条件以及对作物和大跨越及不良地形的影响情况;交通运输及施工、运行维护的难易程度;线路的总投资及主要材料、设施消耗量的比较等。为使线路建设得经济合理,对输电线路可能涉及到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邮电通讯、城镇建设以及军用设施等,要与有关单位协商研究解决,并签订相关协议。
2、电力线路架设难问题。从事电力建设的同志都感到这几年电力工程难建,难就难在电力线路难架设。若做细线路走向与工作方式可合理解决此问题。具体而言,我们现在要求电力设计单位在线路勘查后,由政府先召集沿线乡、镇、规划部门征集意见,然后画出红线图,由乡镇和县(市)二级部门盖章。这样,线路通过地方的重大问题,可以在扩初前得到协调,并按设计要求对送电线路廊道进行控制。同时,线路政策处理必须采用地方政府逐级包干办法。一是将线路政策处理费用划拨给供电局,把任务压到他们肩上,加大他们线路政策处理的责任,从职责上、经济利益上发挥供电局积极性。二是由当地供电局把政策处理费用承包给沿线各有关乡镇,由乡镇分包给村,由村分解到各家各户,提高工作效率。
3、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安全控制。
(1)作业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在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工作票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的同时,应宣讲经审核批准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的具体要求。在全体工作人员确认无疑后,按照规定在措施卡上签名。(2)作业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规》的规定,认真执行“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监护中,随时监督检查每个工作人员执行安全措施的情况,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3)每次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完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卡”,为下次进行同类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经验。
4、电力线路缺陷预测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如何科学地预测缺陷数据并安排检修,现已成为线路管理部门一个重要的课题。缺陷预测方法的选择预测方法有很多,典型的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模式识别法、专家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目前时间序列分析法比较常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是依据过去的统计数据,找到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时序模型,以推断未来缺陷数值的方法,其基本假定是:数据过去的变化规律会持续到未来,即未来是过去的延续。总之,线路缺陷预测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线路运行的当前和历史缺陷数据的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缺陷情况做出预测,以做好缺陷处理的人力、物力准备,提高缺陷处理的反应能力。
5、加大电力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在供电企业内,由线路所负责供电局辖区范围内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事故处理等工作,其工作涉及大量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处理。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其复杂程度显著增加,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十分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发线路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加大电力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力度,从而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辅助决策信息,规范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水平,为业务层提供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以减轻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6、加强电力线路的防盗管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电力线路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第一,宣传力度不够。电力设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牵涉到千家万户,对于这一点,许多地方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电力设备体积大,价值高,销售渠道畅通助长了犯罪分子的蔓延,而且发生了重大案件,执法打击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此外,一些单位对重要生产物质管理不善,疏于防范,也为电力线路被盗情况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电力线路的防盗管理。一方面,深入广泛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是农村集镇、乡镇企业和青少年学生,使《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实施细则》等家喻户晓。另一方面,要按照有关规定整顿废旧金属收购业,堵住销赃渠道,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克服地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护线网络,做到电力公司的线路巡视人与当地责任人即专、兼职相结合,搞好群防群护。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的进步,电力线路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会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电力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也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发展规划、现有电网和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设计施工几个方面综合实施,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才能真正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做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urr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ood; construction work;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我国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
1.1 施工单位认识不到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某些施工单位对质量检测的认识不足,他们的概念还停留在手续资料过关的阶段,并且普遍认为工程质量检测就是为建筑工程提供合格报告,只要有合法的检测报告就是合格的工程。
1.2 当前检测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当前的检测机构与被检测单位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又是检测与被检测的关系,在某种经济问题与检测公正性产生矛盾时,很多检测单位都无法把握自己的立场,为对方出具假报告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
1.3 当前检测行业技术门槛较低
在国家优势政策的保护下,各级检测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工作室成为当前质量检测市场中的主要检测力量。不过由于长期受到政策保护,他们对于场地设备以及技术培养的成本投入越来越少,这导致了检测标准长期停滞在较低水平以及重复发展的态势中,致使其服务意识差,技术水平不高,检测水平低下。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检测单位无法明确工作责任
2.1.1 试样代表性问题
检测建筑材料准确性的首要就是准确取样。钢筋、水泥、砂石等诸多材料的取样方法在现有的行业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在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 :选送一根钢筋,原装水泥一袋送样,再挑选部分砂石送样,此试样的选择缺乏代表性。因为施工现场与检测单位是分离开的,那么检测单位也就只对送检的样品负责,所以就算样品检测出来的数据是符合要求的,那么也根本不能保证施工现场材料的合格性。
2.1.2 取样选送频率的问题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各个工程单位的施工材料都是分期分批进场,这样不但批次不同,而且连厂家都不一样。如果不能确保试样取样的频率,那么就有可能使部分不合格的材料漏检,从而造成工程隐患。
2.1.3 试件制作的规范性问题
当前的质量检测机构只是对送样产品负责,而对于样品是否来自工程现场、选样是否具有代表性、样品的制作、送检过程是否合理全都不能予以保证。因此对于质量检测单位来说,就算施工现场工程材料存在某些问题,也有可能最终得到材料合格的论定,这样根本不能对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2.2 部分检测机构管理松懈,基础设施投入有限
2.2.1 检测设备适用性
某些行业单位的办公场所非常拥挤,而且异常陈旧,这显示其设备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在试验中依旧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2.2.2 试验操作不达标
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对于施工材料质量以及检验方法都有相应规定。部分单位没有编制相关的检测方案或是检测方案太简单以及检测人员不能按照规范标准来操作,致使最终检测成果不准确。因为检测单位在操作方面违规,也可能导致存在问题的施工材料最后拿到合格的检测结果。
2.3 质量检测市场不规范
当前的检测市场普遍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更有甚者还会出具假的质量检测报告。由于质量检测市场的不规范,单方面压价行为,部分检测单位对现场数据的采集责任感不强,甚至还有冒充检测技术负责人签名的情况发生。有少数单位还出现了资质买卖或是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合作,亦有将盖好公章的空白质检报告交给无资质单位使用的现象。地方上有自己的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并且阻止外地检测机构进入施工现场,这大大妨碍了质量检测以及技术进步。
3 相应的对策
3.1 明确质量检测机构在工程建设中的法律责任
要想改变质量检测市场现状,首先上级主管部门就必须要明确检测机构在建设工程中的法律责任,使得建设工程检测机构能与工程监理共同作为施工单位的责任主体,并且能够独立承担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的检测质量风险。再就是由建设单位来委托质量检测机构,以施工工程造价的比例或是双方协商定价来收取合理费用,这样可以保障质量检测机构对工程质量负责,以及对建设单位负责。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指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 , 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且要承担市场开放性带来的压力与风险。
3.2 检测机构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要加强
工程质量检测属于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必须承担理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并对施工单位使用的材料质量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取样以及随时检验检测,而对于无法进行现场检测的材料负责抽样,并转至具有相关资质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能够协助其他责任主体共同施工,以保证施工工程长期有效实施。如果施工期间有质量问题发生,最后经调查为不合格材料所引发,那就应该由检测机构所负责,避免相互推卸责任。
3.3 检测机构的内部管理工作要加强
质量检测机构需经常进行计量认证以及 ISO 质量检测体系的贯标工作,并且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检测保障体系,把每一项管理工作落实到质检工作的相关责任环节。从建立规章制度、人员配备、设备管理以及分析技术标准化等环节实施强化工作 ;最后形成现场检测、分析数据以及出具检测报告都能够由专人来处理,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其责任,这样就可以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公正性。
3.4 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要提高
相关单位为了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相应的开展专业技术学习研讨活动,并综合概括各个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特点以及具体施工工程中的成败经验教训,以此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具体实施质量检测技术研讨工作之时,必须加快进行先进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多元实施科技攻关工作,鼓励质量检测从业人员发挥积极性,总结经验,探讨教训,比拼技术,以此来促进检测人员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意识要加强,积极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思想观念的创建,并更好的提高其责任思想与质量意识。
3.5 市场行为监管力度要加强
对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且自身技术水平较低的质量检测机构,在查实的情况下吊销其已有的经营资质,并查处利用不正当方式实施恶性竞争的单位。和当地物价局联手对质量检测的收费标准实施适当调整,以此来确保质量检测单位的责任与利益相互关联,并且在进行质量检测业务的时候还可以积累资金、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和引进人才,使得质量检测的技术水平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深层次打破垄断经营模式,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经营市场,以保障质量检测行业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具体工程建设当中发挥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达到质量检测方法科学性与数据准确性的目的,我们必须对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知识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细致研究,这样才可以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为工程质量的控制提供服务。我国公民的质量意识在不断提高,而工程的质量问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准确有效的工程质量检测是判定工程质量最为重要标准。判定工程质量是否达标主要是依靠相应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数据,而这些重要的质量检测方法与检测数据是否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也越来越被工程建设单位所关注。然而当前的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对于怎样加强对质量检测行业的监管,并确保其能够提供科学、公正、准确的检测数据,已成为我们目前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做好质监机构的调整工作[J].工程质量.2009(8).
[2] 陈跃辉.浅谈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09(01)
管道保温合同范文1发包人(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人(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的原则下,就本工程施工事项共同协商并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如下:
一、 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聚氨酯直埋管道保温工程
2、 施工地点:**********************
二、 工程施工期限
本工程于签订本合同起4日内必须进厂施工。
三、 承包方式
本工程以包工包料方式承包,甲方只负责提供钢管、施工场地、电费、住宿,其余工程需要均由乙方负责。
具体项目及做法要求如下:
1、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壁厚DN400不小于6mm、DN350和DN300不小于5mm,外护管壁厚下差为0.2mm-0.3mm。聚乙烯树脂的密度应为535kg/m³—595 kg/m³。聚乙烯外护管生产时必须使用有助于提高外护管性能的添加剂(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等)。
2、 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层厚度为50mm、任意位置的泡沫密度不小于50 kg/m³。
3、 保温接头两侧为12cm宽热缩带焊接(接头处必须封闭完全),中间打眼注料(施工后美观)。
4、 外护管轴线与钢管直线不得偏心。
5、 钢管两头应留出150mm-200mm的裸露非保温区以备焊接。
6、 发泡前钢管表面应加以清理,去除铁锈、油脂、灰尘等污染物。
7、 成型的保温管道露天存放应用篷布遮盖。
8、 未尽事宜执行CJ/T114-20xx_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四、 承包范围
乙方承******************肖家新村方向、林业局方向一次网暖气管道(粗、细)保温
五、 承包价格
各种型号管道单价为:
DN400管道155元/米,包括黑皮,此价格为含税价格。
DN350管道140元/米,包括黑皮,此价格为含税价格。
DN300管道125元/米,包括黑皮,此价格为含税价格。
六、 工程量结算方法
按钢管的长度计算例如:(6米钢管按6米计算)接头不另外计算,人为破坏直头按实际发生尺寸计算,弯管按同等型号的1.5米计算,三通按同等型号的1.5米计算。
七、 付款方式
1、乙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进场生产后完成50%工程量付20万工程款,其余款项工程完工后开具发票结清余款。
2、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开具全额发票(其中10万工程款开劳务发票,20万工程款增值税发票,剩余工程款开国税材料发票)在付清剩余款项。
八、 合同有效期
1、本合同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终止,否则,按合同总值的10%向对方偿付违约金,并承担对方由此造成的损失。如管道保温工程质量不合格甲方有权终止合同,由于质量问题发生损失由乙方承担。
2、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
3、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内容全部履行完毕后自动失效。
4、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管道保温合同范文2甲方:
乙方:
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由乙方对甲方的导热油及沥青管道保温部分进行维修,合同内容如下:
一、维修范围:甲方成型车间导热油管道、沥青管道的保温层维修。
二、乙方负责维修施工及所用材料和工具,并确保施工安全。
三、合同金额:
采用单价承包方式,合同总价待维修工作全部结束后按实际维修数量结算。乙方提供发票,并承担相应的税款。
四、付款方式:本合同无预付款,等维修工作全部结束后一次性支付90%的维修费,留10%维修费作为质保金,质保期为一年,质保期满后如无问题,一次性付清质保金。
五、乙方应确保安全施工,施工期间的安全由乙方负全部责任,甲方不承担连带责任。
六、质量承诺:维修部位的质量保证期为一年,如维修过的部位在一年之内出现问题,乙方负责免费维修。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管道保温合同范文3发包人(甲方):
承包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建设工程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金游城一期商铺消防管道保温工程
工程地点:南通市通州区金游城
工程内容:消防管道保温、保温层防护、建筑垃圾清运等。
二、工程承包范围及承包方法、工期
1、承包范围:一期商铺、屋面,阳台消防管道保温、保温层防护。
2、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3、合同工期:90天(日历天)。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
1、工程质量标准:符合国家现行质量检验验收标准:合格
2、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的使用、必须按发包人核价确认的材料品牌、规格执行。
3、施工技术要求:
⑴、保温层的外包材料必须搭接,内保温棉不得外露。
⑵、转角,弯头处的保温要密实。
4、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经发包人项目部、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人员验收确认。
四、合同价款与支付
1、本合同价款采用固定单价方式。
⑴、合同价款中包括的风险范围:施工期间各类建材的市场风险和政策性调整、人工的市场风险。
⑵、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已含在合同单价内,不予调整。
⑶、合同金额(暂定):37000.00元(人民币大写:叁万柒仟元整)。 ⑷、合同约定单价:
①、橡胶保温管(厚度2cm)材料费:1350.00元/ m3
②、橡胶保温管制作、安装人工费:300.00元/m3
③、直管保温层保护层制作、安装人工费、材料费:100.00元/m2
④、弯管、阀门保温层保护层制作、安装人工费、材料费:120.00元/m2 ⑤、华美橡塑胶:12.00元/kg
2、工程预付款:无工程预付款。
3、工程量的确认:工程完成后按照经发包人成本合约部、项目部实测工程量进行决算。
4、工程款(进度款)支付
双方约定的工程款(进度款)支付的方式和时间:
⑴、工程验收合格、工程决算审计结束,承包人完全退场并拆除全部临时设施,清运完全部建筑垃圾,并开足100%的发票后,付至决算审定价的95%,
⑵、审定价的5%作为质量保修金,在质量保修期壹年满后七个工作日内(无息)返还承包人。
五、安全施工
承包人应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标准组织施工,并随时接受政府部门及行业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施工防护费用已经含在合同总价款内。由于承包人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承包人违反安全规定或安全措施不到位,所造成的施工人员生命及财产损失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由此给发包人造成的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关键词:县级城建档案馆、馆藏、库房、人员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城镇建设也如火如荼,市容市貌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绿地、道路、广场、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功能日渐完善,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城建档案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促使县级城建档案馆应运而生,但在起步建设阶段,存在诸多问题,现就档案馆起步建设从具体实际情况浅谈几点建设意见。
二、馆藏资料的丰富与完善
城建档案是包容城市建设信息最完整、最丰富、最真实可靠、最持久系统、最集中精炼的领域。档案馆的价值首先在于馆藏的价值,离开了档案,档案馆的存在意义无从谈起。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和优化馆藏,拓展馆藏门类,馆藏资料的丰富完善是县级档案馆成立建设的当务之急。城建档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单位有几十家,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建设系统以外的单位产生的城建档案,接收难度大,工作纷繁复杂。应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大胆灵活地履行收集档案、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的职责,主动开展工作。考虑出台区域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理顺档案接收渠道,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工程档案管理纳入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和备案管理程序,普遍推行“一书一证”制度(即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要与城建档案馆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要由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出具《城建工程档案验收合格证》)。提高数字(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的比重,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实现馆藏档案检索计算机化,提高查阅利用效率,购置必要的声像设备,对重点工程和城市重大活动等进行跟踪拍摄,紧扣城市中心工作,编辑专题片、画册。
三、库房建设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档案库房作为档案馆最重要的基础运营设施,应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进行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和《档案馆建设标准》(建标103—2008)的要求。组建县级城建档案馆,应立足实际,将档案库房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认识到档案库房的重要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考虑到档案的长期永久保存的使用要求,档案库房应能基本适应档案保护的要求,充分考虑“十防”要求,档案库房容量在已有档案的基础上要预留将来10年形成档案的容量。
库房不宜设在靠近洗手间的位置,不宜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底层,不宜设在阳光直射、高温的房间,及易燃易爆、实验室等场所,最好还应当配备防盗报警装置和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等。采用档案密集架,虽然造价较高,但可以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增加库存档案数量。并配备除湿器、臭氧机、温湿度控制计等必要设备。
四、人员建设的高素质与紧迫性
因为知识发展的热潮必然伴随着人才开发的热潮,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人才与技术,谁将拥有未来。城建档案事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必须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和精湛业务技能的档案人才。从城建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出发,培养一只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从更本上保证新的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作为城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素质和工作技能,以适应高科技时代下发展的需要,组建县级城建档案馆,配备一批专业技术能力全面、责任心强的人员队伍刻不容缓,可考虑从城建系统挑选精通建筑知识、计算机管理、熟悉声像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组建。
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可以经过短期培训既能参与工作,能够对城建档案的进行审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纠正。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操作技能和一些常用的软件、系统的运用技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城建档案工作信息的录入、编目、查询等等也都逐步实行了电脑化管理。所以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声像档案作为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声像知识,具有建设工地现场拍摄的实践经验,能利用镜头突出重点地拍摄建设工程中应该记录的场面,给后人留下准确的声像档案资料。 逐步建立档案管理人员应有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求知意识,改变知识面窄,知识老化等现象,以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五、档案工作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1、加强宣传教育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多渠道做好法规制度、文件精神的宣传落实工作。使城建档案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通过宣传从而为依法治档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工作经费等各方面寻求支持力度,为城建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工作条件。从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加强城建档案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档案收集、报送工作,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积极集聚外部要素,使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获得强有力的外部支援,同时做好城建档案执法监察工作。
2、开展城建档案资料员培训工作
大力开展城建资料员培训,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工程资料员宣传城建档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技能,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的困惑和疑难问题,确保工程档案资料顺利通过验收备案与档案报送。
3、逐步建立数字化档案馆
去单一的建设传统纸质档案馆,转变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适应现展需求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实现档案馆的数字化,既可以使档案的利用完全信息化,还可对档案原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建立一个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成为县级城建档案馆的一项主要工作。
4、发展声像档案服务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声像档案对于县级还很陌生,意识还很薄弱,加上条件、经费的限制要开展声像档案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要组织能吃苦、懂业务的专业声像摄录人员,主动深入工地,围绕重点工程建设、旧城改造等工作开展声像档案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城市改造前原貌的拍摄工作确定收集范围,建立城建声像档案外部收集网络 ,扩大收集范围,使声像档案来源多点化,提高声像档案的覆盖面。根据档案馆成立时的经济能力,配置资金购置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普及型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电脑等设备。
5、向建设信息服务中心发展
认真整理和加工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档案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利用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信息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倡导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和承担地区建设信息中心的工作和职能,建立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建设信息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运行模式,把档案信息和信息中心有机结合起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管理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观念转变到加强自我宣传;从丰富馆藏到提高服务水平;从改善档案的环境条件到软硬件的大量投入,只有将起步建设各项工作做好,城建档案工作才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阴子芬:《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城建档案》,2009年12期
[2] 周薇:《县(市)级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城建档案》,2006年04期
近年来,小汉镇各项经济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是德阳最具发展活力的乡镇之一,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环境优美示范镇”、“安全生产示范镇”、“安全社区示范镇”。
2015年3月,广汉市小汉镇被批准为四川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单位;创建过程中,小汉镇广泛宣传动员,形成了“质量强镇,追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和“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城市质量文化。通过创建,小汉镇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2015年12月,顺利通过德阳市考核验收组的预验收;2016年12月,顺利通过四川省验收考核组的总验收。在建设“质量小汉”的过程中,该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健全四大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规划引导机制。在全市18个乡镇中率先出台质量建设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把质量发展作为全镇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走品质发展的城市发展之路。
(二)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小汉镇是广汉市第一个创建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专题会、联席会、推进会和领导小组会议等10余次,定期不定期总结质量强镇创建情况,研究解决具体困难问题30余个。推行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质量安全协调机制。
(三)建立健全宣传动员机制。坚持正面宣传、引导鼓动、助推提升的原则,开展城市质量精神和质量文化的宣传,及时报道示范创建重大活动和动态进展,介绍消费维权知识;组织开展质量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等“六进”活动;精心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营造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将示范创建、品牌建设、认证认可、技术标准、质量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纳入扶持奖励范围和绩效综合考核体系,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村(居)、企业和相关部门,对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企业质量失信惩戒力度;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对企业实施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
二、夯实三大保障基础
(一)夯实组织保障。广汉市组建了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创建质量强镇领导小组,小汉镇成立了质量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项资金,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协同市级部门齐抓共建构建起了完整的质量强镇工作保障体系。
(二)夯实监管保障。严格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形成镇、村(居)和企业“三位一体”的监管平台。严把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环境准入等关口不放松,严格执行配送、进货、培训、标识、质量、管理“六个统一”,建立完善了产品质量安全源头追溯体系。全面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制定应急预案,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提高质量安全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开通24小时投诉电话,通过来电、来信、走访、互联网等方式,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三)夯实人才保障。选派经济、商务、环保等专业技术人才,成立了小汉镇企业服务部,全方位服务企业。从企业、高校高薪聘请专业建筑、规划人员,组建了全市唯一一个乡镇工程部,监管全镇范围所有建筑工程。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相关专家学者、新媒体等单位和关心质量工作的有关社会人士中挑选成立了社会义务质量监督员队伍。在力协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推行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鼓励企业建立一支专业质量监督队伍。
三、推进质量“四化”发展
(一)大力推进质量品牌化发展。全镇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四川著名商标2个、四川省名牌产品1个,1家企业获德阳市政府质量奖。拥有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德阳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周边企业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为政府加强质量监管、企业产品创新提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与保障。“一品田园”葡萄、“新发果蔬”草莓分获有机认证和无公害认证、进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二)大力推进质量标准化发展。出台标准化建设等政策文件,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农业、工业、旅游等实现标准化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达25%,初步形成了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功能的农家乐集群。截止目前,全镇企业采用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标准16项,建华管桩、力协射钉等企业还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三)大力推进质量技术系统化发展。加强质量技术创新,积极联合市质监、食药监、农业等部门机构,努力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有机结合,为产业发展和产品质量保证提供有力技术支撑,2015年累计为120余家企业、农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200余次。
(四)大力推进质量管理现代化发展。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活动,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和关键质量岗位一票否决制度,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活动、QC小组活动、5S(6S)现场管理活动。组织辖区企业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组织参加技工大赛、技术能人大比武等活动,企业整体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四、推动四大质量惠民
(一)以产品质量惠民,提高产品“放心度”。依托辖区内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小汉企业先后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辖区企业正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转变。截止目前,全镇食品抽查合格率100%,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100%,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9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以工程质量惠民,提高工程“安心度”。组建全市唯一一个乡镇工程部,联合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对全镇范围内的工程建设进行监督,严控工程施工全过程。全面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全镇无重大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三)以服务质量惠民,提高群众“满意度”。邀请市级职能部门直接派驻小汉,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以镇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设立电子显示屏、电子查询台,设立12个办事窗口,为群众办理、76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成立了小汉镇企业服务部,为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一站式”的无缝对接服务,辖区生产业顾客满意度达到92%以上;辖区生活业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
近5年学校获得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奥运工程、故宫古建筑大修等项目的支持下,率先开展了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提出了快速精密“按需建网”的控制测量理论与技术,研制了基于经纬仪、全站仪以及数码相机为传感器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系统,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重构技术,发明了专用测量装置,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金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68篇(其中EI 9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行业标准3项。
本项目已在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机场新航站楼、CCTV新址、探月工程50米天线、北京国贸大厦、武广客运专线、故宫古建筑大修、全国地铁建设等大中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效益达到7亿多元,为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该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需求,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本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受理发明专利申请7项,编制国标4部、行业规范4部,相关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市的32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中成功应用。近3年来,本项目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累计经济效益33亿元,引领了交通运输、建筑、钢铁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
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迅速发展,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就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的安全是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核心,本项目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本项目通过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项,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6篇,形成地方标准2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等学科,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
工程中心围绕我国代表性建筑和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迫切需求,发挥与国内古建筑数据库生产企业联合的产学研优势,通过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环境建设,构筑起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的工程能力平台;建立并完善工程化产业化的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技术研发与工程化产业基地。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建筑三维空间数据获取系统与技术: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研制以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与扫描系统为代表的数据采集设备,形成一个能够以多种手段获取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各种空间几何、影像纹理、点云等多源数据的系统。
面向古建筑等大型复杂对象的逆向三维建模软件与技术:对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包括数据处理构建点云模型、根据点云模型提取构成建筑构件的结构实体几何(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模型、基于点云模型构建建筑表面的三维不规则三角网(3D-TIN)模型、在CSG模型或者3D-TIN模型上加载影像纹理构成建筑的仿真模型4个步骤。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技术:数据库中要包含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还有文学数据、历史数据、影像数据等。要设计一种能够管理、查询、显示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数据模型和结构,构成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的数据库系统。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将数据库应用于建筑遗产生命过程分析、建筑遗产备灾数据库、数字化建筑遗产复原研究、推动建筑学的实境化教学、国际化的建筑数据交换平台等5个方面。
基于文献的历史建筑复原研究数据库: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建筑的资料与文献数据重建为历史建筑的代用数据,并使用现代信息获取、存储与可视化技术,提取各个朝代特色建筑的丰富资料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可共享的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
建筑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标准:建立富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据库,以及国内首个历史建筑和特色建筑数字档案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近几年,该中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项。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建设,于200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实验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中的突出共性问题,以城市雨水系统为切入点,以可持续水循环为引领,以建立健康的城市水环境为目标,以揭示城市水环境水量水质保障各环节的科学机理为支撑,在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水质净化与环境风险评价、水资源再生利用与节水、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领域,通过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重点开展跨学科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与水环境生态修复:城市雨水系统发展战略与规划设计评估模型工具研发;城市雨水产汇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响应机理研究;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技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理论与生态处置技术研究;城市雨水管理政策与制度设计研究;城市雨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
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污水处理系统的数学模拟优化与数字化智能决策控制系统 ;可持续污水生物营养物去除回收反应过程和机理;高效低耗的污水再生处理新工艺;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内源过程机理研究;污水资源化回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
城市节水与水系统优化管理:城市生活公共建筑节水技术研究;城市工业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城市规划对城市节水影响机理研究;城市工业节水潜力分析和技术集成;城市工业和公共建筑节水相关定额研究。
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企业合作与社会服务项目200余项。包括:北京市东方太阳城水环境系统与雨水利用工程、数字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研究方案、龙潭湖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的研究与示范等。
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建设。实验室凭借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和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设行业优势,面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通过产学研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构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城市运行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特色服务,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运营提供技术服务。实验室将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营造一个创新、开放、和谐的实验室学术环境,培养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形成高层次学术交流、成果培育转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城市测绘技术体系与标准化:基础测绘方面:研究大地基准现代化、城市三维测量与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主要研究多源对地观测数据高可靠高精度处理、高效能网络分布式光学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倾斜摄影与面阵摄影测量技术、多模式合成孔径雷达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及其与摄影测量数据融合、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主要研究地图智能综合与质量控制、地理信息自动化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时空数据通用模型与一体化管理、地图数据级联更新、地理信息智能服务等。要大力推进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测绘生产技术装备建设,建设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测绘基准框架,通用和专用标准。
城市地理信息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研究网格化城市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保障的策略、模型、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城市历史多源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平台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城市空间信息应用与共享服务模式,发展面向网格化、精细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空间信息支撑技术,探索基于空间信息的城市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新方法。
建筑精细测量与重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构)筑物精细测量技术:为建筑施工进行精密放样、建筑运营进行质量监控和安全监测服务;文化遗产精细三维重构技术,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利用服务。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建模技术研究及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获得200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体育场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得2008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和认定的首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6月成立,2009年12月通过第二期建设项目验收,2010年9月进入第三期建设。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包括研究燃气综合高效利用技术、天然气梯级高效利用技术、集中供热和区域供冷技术、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应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相关技术。
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包括研究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空调用冰蓄冷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系统监测和优化技术、浅层地热和水源热泵技术等。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包括研究室内空气品质的检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手段相关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改善技术。
建筑节能综合应用技术研究:包括研究降低建筑用能系统、能源输配系统能耗并提高能效技术、监测和优化管理建筑用能技术、改善建筑围护结构或建筑构件热工性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技术、发展绿色建筑和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25项,科研经费2,22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十一五”子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实验室已完成的研究成果中,许多已直接应用于北京市场,内容涉及旋流式烟气除尘器、低污染催化燃烧炉、烟气热能回收器、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同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实验室是2010年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主要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提供科技支持。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服务方向,将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结合北京的城乡建设需求,致力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规划评估理论与应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与模式;新型围护结构研究;建筑风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
节能墙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和玻璃幕墙的设计、生产和施工的系统理论;研究混凝土、砌体外墙及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节能混凝土、砌体外墙及节能玻璃幕墙的系统设计理论。
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研究: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研究再生结构材料与再生功能材料的形成机理;研究节能环保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研究工业废弃物在可持续性结构材料中的性能机理及应用技术。
绿色建筑能源系统研究:供热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节能技术研究;新型高效制冷、热泵机组及系统研究;建筑能耗及环境控制系统特性评价指标研究;建筑用能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研究;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理论及技术研究;蓄能机理及建筑应用研究;太阳能、浅层地热能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研究。
绿色建筑水循环系统:雨水收集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成套化研究;非传统水源循环途径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建筑节水与场地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绿色建筑水环境生态调蓄净化技术与集成技术。
该实验室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项;编制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数十项。
实验室自组建以来,在绿色医院设计研究、采光遮阳一体化建筑构件研究、高层建筑风噪机理及对策研究、节能材料制造研究等多个方向,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并进行了示范项目的成果转化实践。同时,实验室针对绿色建筑重点方向,面向北京及全国进行开放性课题资助。典型的研究课题及成果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经商参处绿色建筑设计、北京腾达大厦绿色建筑优化对策研究、北京宣武医院绿色医院评价及设计研究、佛山东平新城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认定技术咨询等。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1月成立。该中心具有北京市高校唯一的“工程结构与建筑材料”工程检测资质,拥有国家设计甲级资质的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全国行业领先的北京建工京精大房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北京市建设领域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北京的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旨在提升北京在工程结构节能、抗震、耐久性、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结构工程材料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工程结构节能抗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展工程结构相关的抗震新技术和国外先进抗震技术的国产化研究,节能新型墙体的研发和应用研究。
现代大型复杂结构施工监控技术与标准化施工技术:开展大型复杂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和施工监控技术研究,高效预应力成套技术标准化施工研究。
既有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与维修加固:开展工程结构的材料检测、结构检测、检测鉴定和加固新技术的研究。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结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结构材料关键技术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
环保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工程材料:开展环保型城市道路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热再生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果转化。
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共计80余项,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申请专利10余项,获批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心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学科优势,致力于该领域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享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科研成果的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为北京乃至全国建筑安全监测提供所需高新技术和装备。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声学技术的建筑安全监测。
大型建筑运行环境状态监测。
建筑安全物联网系统工程。
特种机器人的研究在建筑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及可靠性技术。
建筑装备安全监测规范与服务。
目前,中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2项。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2年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该中心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依托,并联合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交通基础设施新材料与新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省部级科研及成果转化平台。中心整合了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北京建立高效、安全、环保的世界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中心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方向:
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理论、功能设计方法及行人交通特征,解决高效交通换乘、优化枢纽内部流线等交通运行效率及紧急情况下行人疏散等安全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减灾,解决地下道路及空间火灾烟气控制、内涝防治、安全疏散、结构抗震设计及安全评价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设计相关技术难题,着重开展混凝土耐久性及工程应用技术、交通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预测、评价技术与应用和交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新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施工新技术,解决施工的空间制约、资源制约、无障碍施工等问题。
该中心近3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优质工程设计银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16项;国家、地方、行业各类技术标准54项;专利及知识产权75项;国家级工法5项,省部级工法10项。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工程约60余项,其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
基地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5次,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40余人次。出版著作20余部,150余篇。有2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有100余篇论文被CSSCI收录。基地重视人才培养和建筑文化科普工作,2012年开始招收“设计伦理学与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建设了建筑物文化特色资源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地主要研究领域:
北京城市建筑文化特色与功能研究: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功能;北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建筑文化特色;北京城市公共建筑物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北京城市建筑形态的文化功能等。
建筑伦理研究: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价值取向;建筑、规划、工程活动的公共参与;西方建筑思潮的伦理分析。
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类型与特征;北京城市建筑遗产的文化功能评价;北京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再利用。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于2012年3月,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共建。
基地的基本定位: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智库;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研究和技术交流平台;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储备中心。
基地建设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汇聚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精英人才和技术,集成利用北京市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各类资源,开展气候变化对本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研究,培养储备本市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才,努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教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产学研综合性基地。
基地将组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交通、建筑、环境、生态、经济与金融、规划与管理等跨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动态,系统全面地分析气候变化对北京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本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应对机制与技术、应对计划与方案。
基地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开展相关发展战略和政策标准的研究;搭建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和研发网络;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包括基础研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研究、提升温室气体减排水平的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及相关低碳政策在短期内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等。
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建筑工程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由北京建筑大学和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勤业集团”)共同组成并申报建设。中心于2009年获得浙江省批复(浙经信技术[2009]311号)。
研究中心的建立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切实发挥产学研联合作用为目标,以实现提高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
中心自建立以来围绕工程实际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合作和技术攻关,主要包括:围绕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重点在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建筑四新技术”方面开展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并大力做好应用与推广工作。
中心的科研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浙江勤业集团设立或拟定的项目,包括工程建设的行业标准、发明专利、国家级工法等;二是学校根据具体土木工程热点、难点技术而设立或拟定的项目;三是国家及地区科研主管部门的相关科研课题。浙江勤业集团与学校拟定的项目由各单位分别提交到研发中心,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方可列为正式选题并由中心负责编制项目申报指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科技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及科技创新资源,面向首都城乡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扩散高新技术,建设知识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心;是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基地;是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是首都城乡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
科技园以建筑科技为主导,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开展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监理、智能建筑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设计、实验、应用、信息等产业化基地。
按照上述目标任务要求,今年政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城建设开创新局面
完善科技城体制机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科技城建设的意见》,推进科技城体制、机制、政策和评价“四大创新”。完善工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授予的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强力推进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年内挂牌运营,确保50%以上的资金用于科技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管理体制调整,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确保科技城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
建设五大支撑平台。设立科技城民及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资金,以科技城孵化中心、省民技术转移基地、西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为载体,加强综合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以中科院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心为载体,建设利益共享、政策引导支持的产学研对接平台。以国家民科技园、中物院民品生产基地、29基地军民共建共享试验基地等为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民创业和科技项目孵化风险投资机构,以科技城产业基金为依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平台。聘请“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建科技城顾问团,以各类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交流培训机构为载体,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促进军民结合成果转化。加大人才和信息交流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快推进院地、军地合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快建设以利益为联结的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激励机制,支持军工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军民结合为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积极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积极争取“委省共建”军民结合产业项目来绵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民科技园、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29基地空气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引导在绵国防科研院所的民项目加快转化步伐。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组建研发平台,推动利尔化学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新增1个国家级实验室,建设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积极开展新一轮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依托长虹、攀长钢、九洲等大型骨干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及重点项目,大力开展差异化自主创新。新增专利授权460件以上,完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50项以上,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项以上,不断提高科技城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二、狠抓工业强市,推动工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引导科技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引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等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配套型中小企业。围绕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深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全力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狠抓企业技改和节能减排。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切实用好企业技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地方创新基金。积极推进长虹低附加值产品改造、攀长钢和巴蜀江电节能、双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县纸业浆纸平衡等重大技改项目建设,确保更新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工业节能节水、清洁生产、重点污染治理、环保产业发展等工作,搞好长虹、九洲、华润、东材、美丰等5户企业节水示范。挂牌限期治理12户工业企业排污,加快攀长钢节能技改、启明星磷化工黄磷尾气回收利用、银河建化15万吨铬渣处理、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等项目的建设步伐,完成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3户重点企业和省“百户企业节能行动”的9户重点企业节能目标,确保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以上。
大力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促进工业经济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取得新成效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挥绵江、绵安产业带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全年新增类别村60个、农民专合组织20个、农村专业营销大户1500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农产品加工经营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实施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和道地中药材、无公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优势畜产品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畜产品加工能力。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千万头优质生猪工程”,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良种猪繁育基地、全国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确保出栏生猪660万头以上。积极培育水产龙头企业,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强动植物病虫害和疫病防治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装备,增强农机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实现劳动力转移123万人次,劳务总收入67亿元。
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以民营经济大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大提速,力争县域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认真贯彻《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落实财政扶持、用地保障、融资担保等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力争年内培育产值过30亿元的民营企业1户、20亿元的5户、10亿元的5户,新增亿元企业20户。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落实支持县市区发展的各项政策,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切实简政放权,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村社合并,深化、“扩权强县”试点。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支持重点镇加快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和乡村机耕道路建设,建成农村公路1250公里。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加强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河管理,新增节水灌面、恢复改善灌面和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平方公里。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3.5万口。继续完善农村饮水、电力、通信等设施和网络,建好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乡镇卫生院。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迈上新台阶
扩大社会消费。全面启动县市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体系。积极构建新农村流通网络,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03个。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作。进一步支持和引导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和“三绿工程”,积极推行绿色市场认证制度。加快发展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实物租赁等综合性消费,培育和扩大汽车、通讯、教育和体育等新的消费热点。保护和传承传统品牌,培育“中华老字号”和“老字号”餐饮企业。加快城区危、旧房改造,规范房地产业发展,繁荣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交易总额突破60亿元。
发展现代服务业。抓紧制定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培育大市场、大企业、大物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骨干企业,打造川西北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加快新皂工业物流中心和龙门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科技、中介、金融、保险、会展、交通运输业和涉农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新型流通业态。打造科技城服务外包品牌,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
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整合机场和旅游集团等优势旅游资源,积极培育航空旅游市场。启动三国文化及蜀道旅游线建设,加快建设仙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继续推进以科技(工业)旅游为重点的城市旅游,确保科技博物馆如期开馆、李白纪念馆创建国家4a级景区、虎牙旅游景区年内营业。启动旅游小商品市场规划建设。继续落实扶持旅行社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国内主要客源城市的宣传促销,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7亿元,增长20%。整合古玩市场,打造古玩一条街。积极培育演艺市场,规范和发展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文化经营项目,促进重点文化设施规模化和产业化。
五、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外向发展实现新突破
增强招商引资实效。抓住外资西移、内资西进的机遇,围绕支柱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民等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招商政策。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突出抓好大型骨干企业配套产业、优势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会客厅建设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完善项目管理责任制,扎实搞好项目策划、组织、包装、推介和引进,切实抓好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东部四省(市)招商、科技城产业推进会等活动签约的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建立和畅通“大院、大所、大企”联系渠道,着力办好第二届中国()科技城产业推进会、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科技城高峰论坛及项目推介会、“三线”建设项目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依托西博会、西部产业承接及重点投资合作圆桌会等省内外招商平台,努力拓展招商领域。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行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网络招商,力争引进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5家、行业500强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确保全年到位()内资180亿元以上,到位外资1.8亿美元以上。
加强区域合作。以建设川西北重要交通枢纽为突破口,实施大开放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全面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西南经济协作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加强与等地区的合作,深化同港澳台地区、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产业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合作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张发展。
扩大外贸出口。加强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管理等工作,提高外贸服务水平。办好出口加工区,尽快引进一批外向型企业进区发展。加快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基地建设,提升外贸出口档次。鼓励和扶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出口,着力培育3—5个拳头品牌。在扩大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出口的同时,继续壮大中小企业出口队伍,年内新增进出口中小企业30家,确保全市实现外贸出口9亿美元,增长28.5%。
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重点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大投资工作力度。年是的项目年,要以重大工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规模。设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重大项目筛选、策划、审批、建设推进机制。在做大做强投控集团的同时,积极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用市场化的手段筹措建设资金。完善政府投融资监督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合理、安全、有效使用。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在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交通、水利、能源、城建等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吴家渡电航、燕儿河水库、仙女堡电站、九环线响岩段改线、城市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北(川)松(潘)路、涪江三桥、武都水库、阴坪电站、梓潼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绵遂高速公路、成绵乐城际铁路、城区—仙海景观大道、和盐亭污水处理厂、涪江河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等项目。做好成绵第二条高速公路、绵安快速通道、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平武铁龙堡电站和古城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抓好以会客厅、园艺片区为重点的城市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全面完成涪滨路、绵盐路会客厅段改造提升、塔子坝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示范、市中心医院改扩建三期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电源点及配网建设、城市环境治理、会客厅1号桥和桃花岛建设、三江大坝及道路改造提升。开工建设涪东片区城市水环境治理、涪江二期上段防洪堤、一环路改造和二环路续建等工程。完善提升给排水、人防和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做好第二垃圾填埋场、永兴和塘汛污水处理厂等前期工作。
七、强化资金保障,推动财金工作再创新业绩
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严格依法治税,挖掘增收潜力,加强税收征管,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实现新的突破。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技术改造、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深化政府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绩效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市县两级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认真落实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各项政策。
创建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继续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发挥信贷担保机构的职能作用,加快建设长虹配套企业产业链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加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力争利尔化学等2户企业成功上市。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确保全年各项贷款余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引进2—3家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来绵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分支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八、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投入19亿元以上,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民生工程。确保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培训农民工12.7万人。免除49.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5.5万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确保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对5.5万名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给予资助。实现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城镇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不低于105元和34元;确保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45.3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5000人。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年内参保率不低于50%。解决1500户农村特困危房、无房户住房困难问题。新建廉租房1200套、经济适用住房600套。启动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14个。解决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红层打井1.4万口。切实解决“老、小、困”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新建、改扩建50所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5%以上。加强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新建盐亭和安县社会福利中心。改进和深化青少年社会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搞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和帮扶。继续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月人均收入250元和农村年人均收入1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惠民帮扶范围。实现2.4万户、5.2万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救助城市困难群众13.8万人。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巩固和发挥基础教育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普遍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县,努力建设“读书之城”。鼓励民间资本、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进入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100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学院,着力打造2—3个万人中等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力争师范学校创建绵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通过评估。着力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66个、农村书社10家、农家书屋40家,实现199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普查。认真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大疾病防治和医疗急救联动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新农合全覆盖和就诊“一证通”。落实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市县中医院建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搞好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举办市第五届运动会,抓好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利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素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节水型城市。强化基层基础统计,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做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县市区第二轮修志工作。
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科学有序推进矿产、水能、土地、森林等开发利用,提高资源保障和环境承载能力。启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搞好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科技城集约节约用地试点,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40.6万公顷以上。切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目标以内。严格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排污,完成2个小集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1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认真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加强生活必需品价格管理。完善各级和群众工作机构,全面落实市、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制度,推行制度,着力健全社会综合管理体系。继续坚持用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切实办好市长公开电话,真心诚意解决好市民反映的问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城市。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和水平,加强气象服务和地质灾害整治。严格食品、药品等重点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消防、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平安创建,健全基层治安防控网络,积极推进“乡村、校园、社区”三大警务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巩固省级平安县市区创建工作。
关键词
双重治理模式;低冲击开发模式;绿色基础设施;雨水费
中图分类号 D912.6;X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9)05-0136-07
随着研究与认识的深入,我国的城市雨水污染对水体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得到专家学者们广泛重视。当前我国的城市雨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和立法远远落后于现实中防治污染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点源污染防治以外加以足够的重视。美国对城市雨水治理的模式和立法政策日趋完善,有值得借鉴之处。城市雨水污染通常也可以称为城市面源或者非点源水污染。由于美国立法中的城市雨水污染已经脱离非点源污染的范围,大部分纳入了原先专门针对点源污染设计的NDEPS制度中,因此本文一般使用雨水污染的概念。
1 概 述
城市雨水污染主要是以降雨引起的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雨水对河流周边道路表面的沉积物、不透水面、垃圾等的冲刷,突出特征是:污染源时空分布的分
散性和不均匀性、污染途径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污染成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面源水污染中,城市面源是仅次于农业面源的第二大面污染源[1]。现在国际上已把城市降雨径流列为河流、湖泊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城市降雨径流中污染物、重金属及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在数量级上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基本相同,有些地区路面径流中悬浮固体的浓度甚至远远大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2]。可见,城市雨水污染的污染危害是相当大的。
根据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报告,雨水污染主要包括两大因素: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流速,以及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这两大因素的成因,从源头角度上而言,主要包括不透水面积和污染物的增加;从末端的角度上而言,主要涉及城市排水体制[3]。污染物增加是人类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必然后果, 而以下另外两大成因需要进一步的阐释,因为我们往往因为缺乏对其全面的了解而忽视了雨水污染的后果和可能的解决思路。
1.1 不透水面
不透水面包括自然和人工两种,其中人工建造的占绝大部分,主要可以划分为建筑屋顶、交通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和受损表面(也被称为城市土壤,仍是自然表面但是由于人类活动减少了透水程度,比如郊区草坪)。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至少三分之一的已开发城市土地是供交通设施使用的[4]。并且,当不透水表面比例在一个水域中达到10%和20%之间时(不透水域值),生态压力就开始明显加剧,在达到20%以后,河流的稳定性锐减,生境容易丧失、水质下降[5]。
不透水面积增加之后的直接后果是:1. 降雨的径流速率增加。径流速率增加导致在更短的时间内输送水流,增强了水流的侵蚀能力;同时增加洪峰流量 ,通常可以导致双倍以上的洪峰流量[6]。最终引致洪涝,河道侵蚀,沉积物沉降,河岸切割和生境丧失;2. 减少基流量。由于不透水面的存在减少了对径流的过滤以及对地下水的补给。当不透水比例达到65%,基流量通常会降低到10%以下;3. 降低自然净化功能[7]。当用混凝土的河道来替换自然的排水通道时,水文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损害了湿地、河流自然系统的调节功能,因为它们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雨水以污染物可以被吸收的速度流动[8]。上述不透水面增加导致包括生境丧失、洪灾泛滥、水生动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壤侵蚀加剧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远不止直接的水体污染。针对不透水面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会产生一系列的正向的溢出效应,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效的治理思路。后文所探讨的“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兴起也正是基于此。
1.2 城市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体制的固有弊端,也是雨水污染的成因之一。我国现有的探讨城市面源污染、雨水污染的文献,有的并没有把城市排水体制纳入成因之一,但是国外的研究早已经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并论证过管理控制模式存在很多交叉的地方,密不可分[9]。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1)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径流汇集在一个管渠内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按照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水处理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10]。这三种合流制,后者比前者要更为优越。但是,由于很多旧城区排水系统建成较早,所以一般保留着较为落后的排水体制,引发合流制溢流的水污染问题。
(2)分流制排水系统。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放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其中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放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根据排放雨水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截流式分流制[10]。根据现有的数据来看,分流制产生的问题主要在于,目前技术手段下,大多数分流制由于缺乏对雨水的处理能力,一般将其直接排放到水体,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两种排水系统都存在潜在的水污染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排水系统设计如何尽善尽美,都不可能弥补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等物理性的损害。鉴于此,必须考虑在排水体制优化的同时,考虑设计具有多重环境正向效应的治理模式和工具,力求在治理雨水污染的同时解决雨水带来的其他环境问题。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美国和我国的相关技术和政策法律类的文献的基础上,把治理模式归纳为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虽然这两种模式是环境管理中的典型模式,但不同的文献对雨水污染的末端控制的界定不尽相同,所以在此必须厘清。
雨水污染三大成因中的污染物和不透水面的增加的应对措施主要是源头控制。污染物的减少主要通过市政卫生管理、垃圾处理等来解决。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源头控制集中于解决不透水面导致的雨水径流增加。
末端控制手段主要包括雨水许可证制度,排水体制的优化或者改造等。许可证的制度,主要是指把以非点源为特征的雨水污染通过转化设计,纳入点源污染的许可证制度中。我国现行的许可证制度是否囊括雨水污染并不明确。排水体制的优化或者改造在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实施,但已经出现了一些盲目化的倾向。
2 美国的相关立法和政策经验
现有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文献中,国外经验首推美国的最佳管理实践(BMP)。本文从法律的角度系统梳理美国的相关立法经验,同时重点分析经济激励的法律机制。
2.1 美国联邦雨水污染规制的立法沿革
早在20多年前,美国已经开始在联邦层面对雨水污染进行规制了。从1972年联邦环保局授予许可豁免到1987年国会设定联邦环保局颁布雨水管理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规定时间表,其立法进程相当曲折。至2001年,联邦环保局已经发放了涉及850个相关排污主体的260余个许可证。到目前为止,根据《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的相关规定,联邦政府在雨水污染治理上起着宏观协调作用,具体立法主要依赖于州和地方政府。这不仅仅是美国联邦体制所致,更是因为雨水管理分散性的特点对统一的联邦立法造成了较大的阻力。基于此,下文对于美国的雨水立法和政策的介绍分析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军城市。它们一般都同时采用了源头分散和末端治理模式,因为当两种模式适度结合时,往往能够互为补充,发挥最佳的效果。
2.2 末端控制
本文的末端控制的范围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和排水体制的改造。自美国联邦颁布第二阶段的许可证规定以后,已经将城市中大部分雨水污染源纳入了国家污染排放清除系统(NDPES)中。第二阶段许可的具体条件和第一阶段有所差异,对于申请的具体性、监测技术和方式、执行效果等要求相对宽松,是针对第二阶段被许可方的特性作出的必然调整。也正因为其难以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规制,所以,针对第二阶段的低冲击发展模式等源头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排水体制的改造主要是分流制改造或者是深层调蓄隧道等。这些改造在某些地区必不可少,但是由于其成本和周期性长等因素,一般都是有限度地实施。
雨水许可证的原理是,虽然最初雨水的来源是分散的,但是最终会通过管道排向水体,所以可以通过转化被视作点源纳入NPDES的许可证范围[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被许可方主要分为三类主体:第一类是城市分流制系统(Municipal Separate Storm Sewer Systems )。由于经此流出的雨水通常是未经处理就进入水体,为了防止有害的污染物,被许可方必须取得许可证方可排放并且必须制定雨水管理计划(storm water management program)。环保局于1990年制定了第一阶段的许可证,要求大中型城市和某些人口多于10万人的县的雨水排放必须纳入NPDES。1999年制定第二阶段,把城市化地区的小型分流制系统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小分流系统也纳入。第二类是施工面积超过1英亩的建筑活动,第三类是工业活动。大部分州被授权执行NPDES雨水计划和管理本州的雨水许可计划。而在上述联邦环保局保留许可权限的州、地区和大多数部落中,则由环保局负责许可和监督。针对第二阶段的雨水排放,环保局在2000年颁布了国家最佳管理实践中六种最低限度的控制手段,包括公众教育,公众参与、非法排放的检测和排除、建设工地、后建设阶段、污染预防/联合管理。[12]各州和地方自行制定执行的雨水污染防治计划必须满足这六方面的最低要求。
但是,这种“末端治理”依然因为低效而备受诟病,因为它被纳入点源污染的传统治理模式中,无法摆脱点源末端治理的固有弊端。这一弊端在作为三大主体之一的分流制系统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我们意识到传统的工业点源污染必须采用清洁生产的模式从源头消减,就不难理解为何要采用同样原理的低冲击发展模式来降低流入分流制系统的雨水径流的环境影响程度了。
2.3 源头控制――低冲击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 lopment)
低冲击开发模式是一个雨水管理的新思维,也是一个高效控制城市雨水污染的战略。这种新模式的核心原则是,首先把雨水管理和雨水弃置区分开来;其次,设计的多种技术手段力求接近雨水径流的源头[13]。这种开发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城市环境元素(比如停车场、道路、花坛和景观区域等),把这些环境元素转化为专门的雨水管理系统。具体实施的技术不仅简单、经济,而且可以在一般的住户层面使用:如雨水花园(rain garden)、生态屋顶(green roof/eco roof)、集雨桶(rain barrel)、透水路面(permeable pavement),草沟(grassed swales),河岸缓冲带(riparian buffer)等。技术虽然形式各异,但总体思路都是减少不透水面积或者引流、过滤和使用暴雨积水从而减少雨水径流。这一系列的雨水管理的设计被统称为“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已经在美国的多个州进行适用。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具有雨水污染防治的功能,同时,这种模式还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效应、美化城市环境和创造更多的宜人以公共空间,其长期的生态效应难以估量。适用绿色基础设施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成本,其高低取决于具体的适用对象。在新城区开发或者老城区大规模改造的过程中采用绿色基础设施的成本远低于末端控制手段――排水体制的改造。美国2000清洁水域需求研究(2000 Clean Watersheds Needs Survey)中提到, 如果主要依靠建造分流制排水系统和深层调蓄隧道两大方法来控制雨水污染的话,预计需要投资560亿美元。前者不仅造价高昂,而且未经深度处理的雨水流入水体也会造成污染;后者建设周期太长且成本高昂。但是即便绿色基础设施的成本在某些情形下没有绝对的优势,它所具有的其他的生态优势,如节约能源(如绿色屋顶由于良好的隔热的特性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和美化环境等等优势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14]。
虽然绿色基础设施总体效益比排水体制的优化改造高,但是在雨量巨大,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的情形下,排水体制改造不可避免。所以两者应该根据适用的地点的具体情况,综合多种因素结合使用。这就是为什么芝加哥、波特兰等城市,不仅大规模地建造绿色基础设施,同时又不惜成本地对排水体制进行了改造。
政府的政策立法的支持对这种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推广至关重要。通过对上述几大城市案例的分析发现,除了制定少数强制性的建筑标准来推动以外,绝大部分是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来鼓励采用这种分散的源头治理模式。众多的经济激励方式中,雨水公用事业部门的建立和雨水费的征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筹资和激励方式。
2.3.1 雨水公用事业部门
在美国,雨水公用事业部门(storm water utility)和饮用水、污水处理公用事业部门类似,都是通过对用户征收相应的费用作为雨水管理的资金来源,而非通过政府税收收入。但是雨水与后两者不同的是,用户往往不能通过缴费感受到直接的服务效果,而缴纳饮用水费和污水费后可以享受到卫生的饮用水和污水的处理,结果相当直观。但是雨水费用的法理基础在于,一个水域中的任何的主体都因为雨水管理而受益,所以他们理应为此支付对价,而不论这种收益是不是直接的和可以量化的。美国的很多州已经设置了此部门,征收的费用一般都用于维护城市雨水排放设施,实施雨水管理计划、建造绿色基础设施等等用途,但是具体的雨水费结构却互有差异。
华盛顿特区的雨水费和雨水基金由2000年的雨水许可执行法案确定。费用结构包括三大成分:一是向居民用户(residential customer)征收的每季度1.75美元的固定费用;二是向商业用户和联邦、市政机构征收的基于饮用水流量的费用,即每单位饮用水水费的2%;三是向多单位家庭住宅(mutifamily)征收基于饮用水流量的费用,即每单位饮用水水费的1.4%。这项费用对于基金资金的募集富有成效,但是缺陷在于征收标准固定或者基于饮用水的流量,并不是真正的使用费,缺乏和雨水径流量的直接联系。[15]特区的雨水费虽然有待修改,但却可以为我国初始阶段的雨水费设计提供参考。我国最初阶段的重点在于筹资投入雨水管理,而且在对不透水面积和低冲击模式技术的监测技术还不成熟情况下,更应该考虑基于饮用水或者污水量征收雨水费。
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激励的作用,雨水费结构调整的趋势是把数额和不透水区域面积、陡坡、土地类型、低冲击开发技术的采用等等因素联系起来,把用户对雨水的实际或潜在影响进行量化,对用户行为进行引导。比如马里兰州[16]对单独居民住户每年征收24美元的固定费用,但对于商业建筑和复合民用建筑,就按照实际的不透水区域面积进行征收。波特兰的雨水费除了不透水面积以外,还和具体的绿色基础设施的使用率挂钩。
2.3.2 经济激励
除了雨水费以外,各州还以其他多种方式提供经济激励,包括补贴或者税收抵免、政府拨款、绿色建筑证书计划等等。芝加哥在绿色屋顶计划中,对于建筑屋顶上的建造绿化面积比例高于50%或者2 000平方英尺的开发商提供“密度奖金”。2006年对20个小规模的商用和民用建筑安装绿色屋顶提供每户5 000美元的政府拨款。居民还可以通过安装集雨桶、植树等方法来获得直接的现金补贴。除上述常见的激励方式外,波特兰还通过雨水费的调整来提供激励。雨水费涉及私人房产和公共街道两个独立的部分。相关法规规定所有的雨水费承担者都受益于城市街道系统和环境,并且对其负有责任,所以必须承担公共街道的部分。采用指定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用户可以在私人房产部分享有高达35%的雨水费折扣。但是由于街道所占面积高达整个城市不透水面积的一半,街道径流的污染性相较私人房产而言更重,所以对于街道部分的雨水费不提供任何折扣。同时,波特兰已经率先开始对雨水交易计划的可行性进行研究[17]。
3 我国雨水污染立法和政策现状
中国的城市面源水污染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北京开始,然后在上海、苏州、杭州、深圳、武汉等城市相继进行,这些研究主要是调查城区面源污染的宏观性质和基于国外模型的污染负荷研究[18]。
目前有不少文献确认我国城市雨水污染(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和特性,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实践中,很多城市侧重于排水体制的改造,在未经过严密的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做法,一哄而上进行分流制改造。从北京和上海雨水污染的研究结果来看,根据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流制排水系统不一定比合流制优越,尤其对环境条件较差,径流污染严重的城市[19]。雨污混接的影响,也是分流之下雨水污染程度高于合流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与国外相关调查的报道结果有明显差异[20]。通过实测水质的比较表明,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合流制溢流和分流制雨水水质的污染程度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环境卫生、管道清通养护质量和降雨等条件。在环境条件差,汇水源头污染控制措施、排水管网雨污混接的管理不完善的地区,分流制雨水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样不容忽视,甚至可能比合流制溢流更为严重。
在源头控制方面,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成功案例。比如,苏州已经采用了低冲击模式治理雨水污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生态集雨沟技术,已在苏州相门新村、娄江新村等处试用。生态护坡技术,通过在苗家河、南园河沿岸,对原有的直立式混凝土护坡进行改造,削减污染物的入河量。结合模拟试验和实地监测,在南园河和苗家河改造的生态护坡,可去除降雨径流污染物中90%的SS、60%的有机污染、80%的氮和磷,截污效果明显[21]。武汉汉阳地区也进行了城市面源污染相关实践包括景观生态湿地污染净化系统,岸边净化和透水路面用生态混凝土技术,水质净化和区域环境美化相结合的岸边带生态修复技术等。
和我国雨水污染技术研究进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水污染防治立法似乎连城市雨水污染这种类型都未确认,这对系统化治理雨水污染构成一个重大立法漏洞。所幸的是,雨水污染在法律文件中并非是无处可寻,其源头治理和末端控制相关内容分别散见在其他的低级别的法律文件中。但是对于日趋严重的雨水污染采用这样的立法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缺乏系统化的治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法律机制,尤其是经济激励的机制。
《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城镇水污染防治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用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等等。
显而易见,水污染防治领域的基本法《水污染防治法》并没有对城镇水污染来源进行类型化,而是着重围绕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的相关主体的排污费问题进行规定。而《水污染防治法》在关于农村污染治理中提及了面源污染,这似乎暗示,城镇水污染中不存在由雨水引致的面源污染问题。实际上,城市的雨水污染是否是面源污染似乎在法律文件上找不到一个权威的认定,尽管大部分研究文献实质上将二者等同。在将来的立法中,有必要根据我国当时的雨水污染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定性。
《关于〈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有关“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及相关法律责任适用问题的复函》中提到了规避监管的方式包括在雨污管道分离后利用雨水管道排放废水,可惜并没有直接涉及雨水污染的问题。
2007年3月1日实施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在第八条规定颁发污水许可证的范围包括经由城市排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后不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接排入水体的污水,并要求其同时应当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或者有关行业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污水是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这一条是否实质上确立了雨水污染许可(即把雨水许可囊括在一般的污水许可中)并不明确。按照美国的雨水许可证的制度,排水户对其排放的水的控制不限于主动的排水,而是对降雨时引发的雨水径流的污染物和径流量的预防控制,比如建设工程地点就负有防治施工地点露天堆放的砂石在降雨时流失导致径流中此类污染物增加的义务。所以就是否包括非主动排放污水这一点,相关法律规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此外,雨水治理相关的内容还散见于国务院部委规章层级的众多法律文件中,例如:2008年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的《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或完善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体系。严格执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加强对排入管网污水的水质监管。”2006年科技部和建设部颁布的《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规定“小城镇排水管网一般宜优先选择分流制;对于经济力量较薄弱的小城镇,近期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条件时过渡到分流制;某些条件适宜或特殊地区的小城镇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并在污水排入系统前采用适当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旧镇近期改造地段、新区建设及工业开发区建设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实行雨污分流制。”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征求意见稿)规定“水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按‘清污分流、污污分流、雨污分流,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原则做好水平衡,分析水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在保证达到国家用水与排水指标的前提下,提出进一步节水的有效措施。”
2005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共同制定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提出“推广城区雨水集蓄回灌技术。在缺水地区优先推广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系统技术。通过城市绿地、城市水系、交通道路网的透水路面、道路两侧专门用于集雨的透水排水沟、生活小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公共建筑集水入渗回补利用系统等充分利用雨洪水和上游水库的汛期弃水进行地下水回灌。”综上可知,节水技术大纲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推广类似美国绿色基础设施的一系列技术,但是着眼点在于节水而非直接的雨水污染防治。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中对于排水体制进行了类型化,相当具体,但是上述法律文件效力级别太低,只是政策性文件而非法律,且缺乏具体的机制,并不能够扭转现实中一刀切式的分流制改造,更难以对地方源头控制的采用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虽然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排水体制和通过采用绿色设施节水来间接预防污染,但是并没有把二者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治理模式。
雨水污染的分散性决定了其防治的分散性。除了中央层级法律文件外,一些现行的地方法规对雨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也相对明确,如2008年修订的《江苏省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条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和老新村改造应当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对排水管网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住宅单体设计应当优化排水系统布局,避免住户利用雨水管排放污水;住户利用雨水管排放生活污水的,相关基层组织和物业管理单位应当进行教育、制止。2004年《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应当建设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污分流;已建区域应当逐步改造污水管网或者建设截污管网,实行
雨污分流。”2007年《南京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应当建设污水管网并实行雨污分流”,等等。
以上有限的地方法规,在水污染防治条例或者水资源保护条例中对于排水体制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补充了中央层级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缺漏。但是地方立法似乎更偏重于排水体制而忽略了绿色设施,或者更准确地说,一般绿色设施的规定可能散见在多个部门的不同规定之中,目前尚未出现针对雨水污染的从源头到末端的体系化的模式和立法。雨水污染治理的分散性对统一的中央立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但是中央的立法最低限度上应该明确污染类型,以及治理的基本模式,然后把具体法律机制的选取和方案制定授权给地方行使。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在分散型的雨水治理上,地方立法和中央立法如何互动,地方立法究竟能够享有多大程度的自主性和超前性。
4 完善我国雨水污染治理立法的基本思路
4.1 确立末端治理和源头治理双重模式
由于绿色基础设施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宜大规模、单独适用,特别在降雨量大、老旧城区等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时需要和排水体制的改造相结合。在新城区或者老城大规模改造的情形下,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但不论在哪种情形下,由于绿色基础设施无可比拟的长期生态效应,都应该保证有最低比率的适用。
同时,对环境影响较低的截流式分流制的出现,以及一些先进国家的“合流制等同分流制”措施的提出,表明排水体制正在克服自身弊端,不断自我完善。这就意味着,排水体制的改良在双重模式中的权重就会相应发生改变,要求决策者必须周全地考虑一系列因素来采取最优方案。
4.2 修改现行相关立法
在《水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城镇污水的范围,确定城市雨水在污染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将其和其他相关立法衔接起来。
由于《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对排水许可是否包括雨水许可并不明确,所以建议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通过《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的制定,规定在规划中必须纳入强制性的雨水污染防控方案,保证最低比率的绿色基础设施,赋予规划中这一部分内容以法律效力。我国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对规划的整体的法律效力缺乏明确的规定,而考虑到规划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所有内容都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应该着手规定规划的哪部分是强制性的,具有法律效力,同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基于绿色基础设施采用最佳时机是在新城区或者大规模改造的旧城区,所以这就要求在早在规划阶段就应该把绿色基础设施纳入。由于在这种情形下,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而且还有单纯的排水体制改造所不能带来的长期的生态效益,所以,应该在规划中规定最低比率的绿色基础设施,并对违反这一标准的规划的制定主体或者实施主体规定明确的法律责任。各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在此最低比例上进行调整。
把绿色基础设施纳入建筑标准中。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绿色建筑标准,但是必须把这个标准的具体设计扩大至雨水污染防治上,而不仅限于节约能源和资源。
当采用源头控制的模式后,会同时涉及到另一个水资源利用的法律问题――雨水集蓄利用。雨水集蓄利用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环境法的问题,更多的是民法或者自然资源法上的问题,因为其最终落脚点在于集蓄的雨水的归属和转让,所以今后法律对策还应该集中于雨水集蓄的归属和完善雨水的定价机制[22]。
4.3 明确管理体制
从目前仅有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文件公布上来看,水利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发改委都对城市雨水污染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但都不甚明确。建议根据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双重模式确定主要的管理主体。比如,绿色基础设施的开发、公用事业部门、排水系统等等几个重要的环节,都需要明确其管理的主体,同时必须使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的部门有序配合协调。
4.4 构建经济激励机制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相关办法至今尚未出台,但是地方已经开始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如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虽然收费权在地方政府,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但是国务院应该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污水处理费用的结构和范围进行规定,特别是应该明确污水和雨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在污水处理费中纳入雨水费。
明确了上述的问题以后,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确定雨水费的结构来对用户进行经济激励。建议在《水污染防治法》等主要立法中明确了雨水污染类型以后,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污水处理费用和雨水费的规定。雨水费的最初的费用结构,可以按照民用、商业、工业等不同类型的主体进行确定,应该以固定费用的征收方法为主。待相关的技术成熟后,再考虑把不透水面积和低冲击开发技术和费用挂钩。
除了雨水费以外,国家应该通过其他多种激励手段来推广雨水治理的源头治理的技术,比如税收、补贴、优惠贷款、国家拨款等等。由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分散性,直接的激励主体是地方政府,所以应该和一般经济激励有所区别,国家的经济激励机制的设计应该着重于对地方政府的激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Deletic A B, Maksimovie C T.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Factors in torm Run off from Paved Area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ngeering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998,124 (9): 869~879.
[2]Ellis K V, White G, Warm A E.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J]. England: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9:268~270.
[3]陈铁等.城市雨水污染治理和资源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4):39. [Chen Tie etc. City Ra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Utilized as Resource[J]. Liaoning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4(4):39.]
[4]Southworth M, E BenJoseph. Streets and the Shaping of Towns and Cities[M].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1996:256.
[5]Schueler, T. R. The Importance of Imperviousness[J]. Watershed Protection Techniques, vol. 1, no. 3, Fall, 1994:100~111.
[6]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andbook: Urban Runof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lanning, EPA 625-R-93/004, September 1993:3.
[7]Klein, Richard, D. Urbanization and Stream Quality Impairment[C].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August 1979(15):954.
[8]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 Storm water strategies: Community Responses to Runoff Pollution[R], 2001:30.
[9]U.S. EPA. N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to Contro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from Urban Areas[R/OL],2006.[2009-01-28]. epa.gov/owow/nps/urbanmm
[10]陶欣, 刘树才, 周勇. 未来城镇排水体制改革的探讨[J]. 中国市政工程, 2008(3
):48~49[Tao Xin, Liu Shucai, Zhou Yong. A Probe into Renovation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s in Future.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2008(3):48~49.]
[11]U.S. EPA. Storm Water Pollution Program[R/OL],2008. [2009-01-29].cfpub.epa.gov/npdes/home.cfm?programid=6
[12]U.S. EPA. Storm Water Pollution Program[R/OL],2008.[2009-01-29].cfpub.epa.gov/npdes/stormwater/menuofbmps/index.cfm[13]Prince George's County, Maryland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Programs and Planning Division. LowImpact Development Design Strategies: An 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R], June 1999.
[14]John Haugland. Changing Cost Perceptions: An Analysis of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C]. Conser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ebruary 2005.
[15]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 Out of The Gutter: Reducing Polluted Runoff in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R], 2002:31.
[16]A Storm Water Utility for The City of Takoma Park, City of Takoma Park, Maryland[R], March 1997.
[17]Natural Resource Defense Council. Rooftops to Rivers. Green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Stormwater and Combined Sewer Overflows[R], June 2006:17~19.
[18]倪艳芳.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2(2):56[Ni Yanfa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Progress for Controlling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08,2(2):56]
[19]韩冰等.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5,12(6):64~65[Han Bing, et al. Study on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Runoff Pollution in Beijing[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2005,12(6):64~65]
[20]林莉峰等.城市面源污染最佳管理方案及其在上海市的实践[J].中国给水排水,2006,3(6):20~21 [Lin Lifeng, et al. The Best Management Scheme on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hanghai City[J].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2006,3(6):20~21]
[21]杨勇等.BMPs在苏州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7,11(6):62.[Yang Y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in Suzhou City[J].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2007,1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