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5:34: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疗保险管理信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

第1篇

关键词:数据信息;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应用疗效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医疗改革举措,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而医院也成为开展医疗保险工作的重要场所[1]。完善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确保医院各个医疗项目有序运营,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为了进一步研究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效果,笔者随机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使用数据信息的医护工作者共计200名研究主体,现将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基线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使用数据信息的医护工作者共计200名,其中男性工作者98名,女性工作者102名,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0.34±3.47)岁,其中医师102名,护理工作者98名。同时,选择同一时期在笔者所在单位接受住院治疗的医保患者共计150例,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7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62±2.74)岁。全部患者与医护工作者均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都经过笔者所在单位的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运用数据,优化统计系统注重收集医疗业务的各项信息数据,构建院内“诊疗-数据”一体化联网机制,实现医疗保险端与医院端的数据库机融合,统一保存患者零散的检查、化验、收费、医嘱、用药以及影像等信息资源,使其传输至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中[2]。注重统计分析数据环节,合理应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其展开信智能信息化分析,收集数据信息资源,再对其进行整合、汇总与统计。医疗保险机构做好相应的拒付数据筛查工作,每日合理审核即日就诊的HIS数据信息,对拒付原因进行分析,确立相关负责单位、个人,再实施费用落实,如果系统存在错误,需要在第一时间返回有关负责科室。

1.2.2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险考核机制在总额预付机制基础上,从数据入手对院内各个科室的真实数据加以管理,把拒付费用、病理组合、药占比重等指数纳入医疗保险考核指标中,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险考核机制,以期为运用指标、补充医疗保险考核数据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2.3实现数据共享,加强部门合作对医院内门诊部、住院部以及药品部3方交流沟通加以重视,核查各个医疗费用,规范数据录入程序,同时做好病历表补充工作,为实施结算程序做好铺垫[3]。例如,医疗保险收到拒付数据后,对其展开整理归纳,同时将其发送至数据信息平台上,药剂部由门诊办、物价办展开合理收费,有效管理拒付费用,再通过临床科室把数据填补至病理首页,统计部门将进行录入,然后由医务部门、住院部门统一结算数据信息。

1.3观察标准

结合笔者所在单位自行制定的医疗保险政策问卷调查量表,对医护工作者的医疗保险政策知晓程度展开评估,评估内容主要以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宣教、收费问题、拒付问题处理以及医疗保险指标等方面为主,每项以100分为标准,分数越高则说明医护工作者的知晓水平越高。同时,对334例住院医保患者展开满意度调查,结合咨询问卷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满意情况,评估内容主要以医疗保险政策、收费问题、医疗保险协调等方面为主,100分为标准,十分满意大于90分,一般满意小于89分且大于75分,不满意小于75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数据信息应用前后医护工作者医疗保险知晓情况

在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宣教、收费问题、拒付问题处理以及医疗保险指标方面,使用后明显好于使用前,组间对比P<0.05,证实存在差异性,如表1所示。

2.2对比数据信息应用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采用数据信息后,患者满意度也从数据信息应用前的68.66%上升至86.66%,组间对比P<0.05,证实存在差异性,如表2所示。

3讨论

目前,我国医疗保险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参保项目、参保主体享受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导致医疗保险管理差异显著。为了保障报销的公平与客观,应该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各个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相关的审核工作。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信息库,能够对患者的诊疗服务、治疗方式、药物审批、限量用药以及自费项目等多个方面实施动态化记录,为患者的医疗保险费用提供必要保障。此次研究结果,在医疗保险政策、医疗保险宣教、收费问题、拒付问题处理以及医疗保险指标方面使用后明显好于使用前,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采用数据信息后,患者满意度也从数据信息应用前的68.66%上升至92.66%,组间对比P<0.05,证实存在差异性。由此可见,数据信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医护工作者对医疗保险政策的知晓水平,改善医院临床服务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水平较高。

第2篇

【关键词】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数据信息;应用方案

1引言

为适应医疗保险管理环节各类数据信息的科学管控,实现核心数据的发掘以及整理,需确保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切实发挥医院在医疗保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在分析医疗保险内涵与职能的基础上,对现有信息技术方案进行整合,推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环节数据信息的合理使用,切实发挥数据信息的技术优势。

2医疗保险管理概述

对医疗保险管理内涵以及基本职能的梳理,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明确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求,为后续相关数据信息应用方案的制定、完善提供了方向性参考。医疗保险管理是指医院在国家规定的流程内,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医疗保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以及监管,是国家医疗保险的微观管理方式。借助于系统完备的医疗保险管理方式,医院能够以医疗保险管理为核心,进行必要的资源分配,有效应对医院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通过医疗保险管理,医院内部各项管理活动得以充分协调,各个科室、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日益加深,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医疗保险管理能够根据预先确定的管理标准以及管理框架,对医院各项活动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实现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尽快处理。

3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数据信息应用方案

为确保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数据信息的应用质效,工作人员需要在科学性、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技术整合,扎实做好数据挖掘技术、考核体系、数据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工作,以此推动数据信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合理化使用,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险管理能力。

3.1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从过往经验来看,医院在进行医疗保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庞杂的信息不仅增加了医疗保险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延长了管理周期,增加了管理成本。为应对这一情况,简化数据信息处理难度,在数据信息应用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将数据挖掘作为出发点,实现对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边缘数据、模糊数据的有效筛选,从而深度整合医疗保险数据,并对各类数据的关联性进行整理,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全面地反应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技术应用环节,可以将医院信息系统以及医疗保险医院端口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信息收集、数据集成、数据规约、数据清理、数据变化、数据评估以及结果呈现的基本流程,实现对医疗保险管理数据的整体梳理,切实满足现阶段医院在医疗保险管理过程中,对于数据信息的应用需求。在整个数据挖掘的流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决策树法等数据挖掘机制,快速实现有关数据的发掘以及整理。以神经网络法为例,在对医疗保险管理数据进行挖掘的过程中,采取art模型,对离散的医疗保险数据进行梳理,实现边缘数据的识别与使用。除了进行上述技术应用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从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入手,做好拒付费数据以及次均费用数据的分析。对于拒付费数据,医院首先应当对医保中心反馈的拒付费数据进行筛查,将筛选后的数据录入到系统中,系统自动核对相关患者使用医疗保险就诊的数据,工作人员根据核对结果就可以明确拒付费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解决。对于次均费用数据,在数据信息分析过程中,主要将医疗保险医院端口提供的数据作为参考,进行反复的对比,通过分析获取次均费用的环比以及同比变化,以此作为后续管理活动的依据,对医院日常运营进行调控,以确保医院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

3.2医疗保险指标考核体系的构建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数据信息应用工作,医院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环节,为规范相关数据分析、挖掘以及应用行为,有必要进行考核体系的构建工作。在考核体系构建环节,可以将拒付费用以及次均费用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工作人员日常质效进行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以及职位晋升衔接起来,以此提升工作人员对医疗保险管理的参与度,提升医疗保险管理的整体水平。考虑到医院各个科室人员组成、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医疗保险指标考核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当结合部门实际,对考核指标进行微调,确保考核指标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3.3健全完善数据信息系统

数据信息系统的完善,需要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建立数据的有效管理。基于数据挖掘在数据分析、整合方面的优势,引出数据信息系统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将医院医疗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统一存储,例如对患者医保卡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确保各类数据信息的归类准确,为后续相关数据分析以及应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5]。对整个数据信息系统构建的过程进行汇总,工作人员有必要着眼于实际,做好硬件升级以及软件优化工作,以此来不断增强数据信息系统的运行能力。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医保定点医院、医疗保险中心与分中心是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了医保定点医院医保政策。必须要强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积极地贯彻落实医保的制度,才能够为参保人员提供所需的服务。因为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所追求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发展,就应该形成共赢的局面,并保证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规范医疗保险工作,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落实医疗保险制度。

1信息化技术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1增强管理效果

对医疗保险管理予以强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医保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省医疗费用。在医保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构建费用控制的系统,而且还可以对统计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对比,进而真实地反映出医疗服务的水平,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1]。由此可见,需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地采用管理方式,加大监督与控制的力度,对于医疗费用进行严格地控制。而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若某科室医疗费用出现超标的情况,需要进行提醒,并且严格按照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医疗保险的指标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超标的科室予以处罚。在每年的年末,需要向领导汇报医院各项指标的实际落实情况,将其作为具体的根据,进而更好地制定出下一年的工作规划,拟定出医保指标协议,并且同科室负责人一起完成签订的工作。而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医保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

1.2增强监控的力度

医院是盈利性机构,所以,要想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要不断强化监控的力度,对于保险费用进行严格地核实。部分医院所使用的是刷卡结算的方式,所以,监控的力度不大[2]。而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问题经常出现。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对违规操作进行监控,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医生工作的态度进行监督,同时还能够避免违规操作出现的几率,使得医疗保险的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1.3合理地细化管理工作

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工作的具体性。其中,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对医疗保险操作的流程进行深入地了解,并且针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情况有效地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如果医院已经具备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但是,只是对各个科室的药品占据比重和次均费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具体至各科室。然而,实际的管理方式却相对粗犷,仍然难以发挥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而是根据医院指标来开展医保的调控工作,导致指标的细化程度不够[3]。所以,应该创建出三级管理体系,并且使用细化管理模式,积极地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对医保指标进行细化,严格考核量化指标,并利用分级对比的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反复地对比,如果存在异常的情况,则需要及时提醒,降低管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2有效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2.1重视医疗保险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监控工作的力度,对于医生用药以及治疗合理性进行全面地监督,防止拒付现象的发生。而在医疗保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单病种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监控,确保医生对单病种政策的了解,进而选择出最佳的结算方法,避免因为结算不合理出现患者拒付现象的发生[4]。另外,医保部门需要对单病种政策予以相应的了解,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出电子模块,纳入到电子病历的内容当中,使医生能够对政策内容与结算的方式进行充分地了解,避免拒付情况的出现。在每年年末,还应该统计医院最常用的药品,如果有药品同比增长超出了50%,那么就应该予以重点地审核,使医院用药更加合理。

2.2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制

第一,充分考虑医疗保险政策,并使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地制定出开药限制,积极贯彻并落实,明文禁止同规定内容不吻合的行为出现[5]。同时,还应该向医保管理部门真实地反映出患者诊治的状况,并且对患者治疗处方进行实时地监控,在对评价治疗合理性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使得医保基金更加安全。第二,积极创建信息化的病例管理体系,对患者医疗信息内容进行审核。第三,利用HIS系统,并在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帮助下,对影像报告进行严格地审核,保质保量地完成检验查询的工作,并对审核流程予以优化,确保审核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完成审核工作之后,还应该按照审核结果来开展二次加工,将市医保的审核重点当作重要依据,合理地制定出全新审核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增强诊疗监管的力度,找出病例当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并如实汇报给医生,保证医疗处方更加合理,并使得医保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

2.3其他措施

要想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医保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信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就应该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使信息更加准确与完整,有效地改进并完善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提高数据保存工作的质量[6]。另外,还应该积极地开发管理软件,保证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用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还应该随着医保业务的发展对管理系统进行实时升级,进而更好地提高医保管理工作的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积极地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效率,就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方法,对管理模式予以完善,构建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保证管理要求的经济贯彻和落实,更好地提升医保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文章对信息化技术在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林.信息化技术在医疗保险改革中的运用[J].硅谷,2012(16):150-151.

[2]廖威,刘宗明.信息化手段在医疗保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2012,07(6):773.

[3]常淑凤,侯,李晶,等.信息化条件下医疗保险管理安全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4(10):145-147.

[4]王建林,常鹏,张树海,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2):84-86.

[5]康明娜.谈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4(12):31-32.

第4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9897-02

Establishment of Huizhou Medica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JIN Xiao-chen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s the establishment of Medicare data warehouse program, and integrates data, convers, uniformizes data structures and norms, data modeling, which bases on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and on the medical system's operational database.

Key words: medica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基本医疗保险金由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构成。参保人要进行参保,必须先将个人及其单位的信息登记到医保中心,医保中心为其作医保IC卡,参保人到委托银行缴纳医保费,医保中心为其建立医保个人账户,完成以上步骤后,参保人才可以到定点医院或定点药店进行就诊或消费。医疗保险业务在管理方、服务方、消费方三者之间联合发生,管理信息系统既应完成各方面业务信息管理,还应实现它们之间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应用管理。由此可见,投保范围之广、人员之多、信息量之大、计算之复杂,必须建立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简称医保系统),才能保障医保改革制度的良好运转和科学的管理。惠州市政府在2008年的上半年开始进行该市医保系统的开发。同年底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1 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整合的、反映历史变化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用以对管理决策的支持[1]。数据仓库技术是一种分布式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需要进行大量的即席查询来提供决策支持。建立过程如下:首先,对不同信息源的数据进行提取、转换和过滤,再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统一数据模式进行集成,并装载到一个中心数据库中,这样就将原来对多个数据源的复杂查询访问转化成对统一模式下的数据库的简单即席查询访问。医保系统充分利用了数据仓库的先进技术及联机分析处理机制,首先将从医疗保险系统中的多个数据源(各药店、各定点医院、银行帐户等)采集数据并将其转化成关系型Oracle数据文件,然后通过前端工具BO进行灵活的查询、分析、钻取和报表,对数据进行多维动态查询和分析。

2 医保系统构架与建模

2.1 系统构架

医保系统包含以下部件:

源数据――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数据库(本系统主要为Oracle数据库)中自动采集的医保数据。

仓库管理――对来自各个医保业务系统的源数据进行抽取、校验、转换、过滤和装载,再依据决策主题来进行数据建模、使用源数据存储数据模型、定义数据结构,对数据的安全、维护、备份、恢复等工作进行管理。

分析工具――包括数据分析工具、可视化工具等。其中数据分析工具用于从源数据中按决策要求的主题形成当前基本数据层,再按综合决策要求形成轻度和高度决策数据层;可视化工具用于可视化地表示分析数据和结果数据。

数据仓库――医疗保险的数据分为当前数据、历史数据和经过计算而得到的综合数据三大部分,各个部门均按多个决策主题形成多维的数据组织形式。

2.2 系统逻辑建模

逻辑建模是数据仓库实施中的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对系统的物理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较常用的建模方法是星形模式(Star-Schema),在对医疗保险数据仓库进行建模时,我们就采用星形模式。

星型模式是一种多维的数据关系,由事实表及所关联的一组维表构成。事实表存储业务事实信息,具有多个维度,每一个维度通过外键对应于一个维表,维表中包含有相关维度的描述信息[2]。

星形模型如表1所示,中间表示基金支出情况(事实表),四周表示的是与之相关联的维的信息(个人帐号、单位、药品、支出),每个维表有自己的属性,维表和事实通过维关键字相关联。事实表是星形模型的核心。它存储着真实数据并按维进行查询。

使用星形模型(Star Model)的主要原因是可提高查询的性能及方便用户安排不同的查询。由于主要数据都放在庞大的事实表中,所以只要扫描事实表就可进行查询,而不必把多个庞大的表联系起来;同时由于维表一般都很小,甚至可以放在高速缓存中,与事实表作连接时其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来说,星形模型较直观,通过分析星形模型,很容易组合出各种查询[3]。例如通过个人帐户和医疗费用两个维,可分析出参保人的支出情况,便于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基金比例进而保证基金收支平衡。

3 综合信息联想查询

对影响医疗保险系统运行状况的因素进行查询分析,构成了医保综合信息联合查询功能,有助于系统管理者以及有关领导作出分析和预测。联想是指在查询某一方面信息时,为了更深入地思考,需要查询其他方面相关的信息,如图2所示。

在医保信息联想查询中以下几种方式最为常用:

医保基金信息联想分析――除直接分析分类基金的组成和总额外,还可联想查询不同参保单位按其企业性质分类汇总,按其所属行业分类汇总,最终得出基金总额按企业性质的构成和基金总额分行业的构成,这对分析本市、本地区医保开展情况和发展思路大有裨益[4]。

医保开支信息联想分析――除直接分析开支按基金分类情况外可联想分析支出按疾病的分析、年龄的分布、按行业的分布和按企业性质的分布等情况。

基金盈亏情况联想分析――由盈亏结果总数得到总收入增长情况和总支出组成情况,由收入增长情况联想到医保基金分类组成及增减变化和变化原因,由支出组成联想到医疗费用消耗及组成,联想到不同药店、医院提取医疗费用情况。分析如何改变基金比例或者基金组成以及改变后又会发生什么结果。

4系统整体规划

1)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① 建立面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包括数据采集、从操作型数据库到数据仓库的抽取转换功能;

② 建立基于数据仓库的应用系统,实现报表的多功能组合查询、分析和钻取等功能。

2)数据分析:该系统可完成医疗保险系统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数据主要来自终端征收系统。指标主要包括基金征收细目、基金缴费记录、个人基本情况、个人费用缴纳情况、单位基本信息、单位费用缴纳情况等,每个指标又可按要求分时段指标,如月指标、年指标、累计指标,系统中的指标数据主要是经过科学地计算后所得到的数据。

3)系统结构:医疗保险系统主要由一个操作型数据库系统、一个数据仓库系统及基于数据仓库的OLAP系统组成,用以处理各种缴费业务,进而提供较强大的查询、分析功能。

4)系统的物理结构:系统利用三层C/S机构实现。数据从各定点医院计算机中心的业务数据库传到同一个地点或上级部门的数据仓库里。OLAPServer和WebServer从数据仓库中抽取数据,供客户端使用,各单位部门相关人员利用PC机上的分析软件,通过部门局域网访问数据仓库上的数据。

5)系统实现方案:该系统利用Oracle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仓库。采用业务对象(Business Object,BO),PowerBuilder等工具开发应用程序。使用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进行数据连接,并通过运用OLAPServer所提供的功能,使数据访问尽可能本地化,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5 结束语

惠州市医保系统在一年多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正进行着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用户的反馈意见来看,系统还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设计要求。由于该系统的正常运行,新的医保制度才得以真正的运作,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Inmon W H.数据仓库[M].王志海,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丽珍,周丽华,陈红梅,等.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数据信息 医院医疗保险 医护 患者 信息技术问题与措施

当前,医疗管理已经成为医院全面化发展的重点,当前大多数医院都将医疗定点与自身费用管理体系有效的结合,在实现减轻患者负担、提供更加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医院高质量经营及发展。在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前提下,想要实现医疗保险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充分结合数据信息技术,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医院更好更快发展。

1 信息技术在医疗保险业务当中的应用

1.1 全面的参保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

过去的医院就诊环节较为复杂,人员的医疗保险信息以及治疗信息查询较为繁琐,甚至有的没有记录,这毫无疑问减慢了医疗就诊的速度,同时患者的相关治疗记录也不可考[1]。因在数据信息的建立中,信息数据库记录并保有所有涉及治疗的参保人员包括不仅限于身份、挂号就诊、科室收治、消费记录等信息,每次疾病的治疗治疗费用以及支出都有明细信息,以信息库作为医保信息基础建设,将患者作为个体信息纳入,详细记录明细账目、治疗信息,从而有效帮助患者及时获取医保相关费用记录,这毫无疑问极大提升了医保费用的使用、处理、运行效率[2]。

1.2 落实国家的基层医保政策:

很多患者对于自身享受的医保政策并不知晓,信息繁杂不可查有可能会加大患者看病治疗的支出,造成医疗保险的浪费,而我国医疗保险政策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是做了不同的针对性区分的,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又会在不同的医疗项目和医保政策中是不同的,为提高患者的医保享受,避免发生费用纠纷,满足动态的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社会医疗保险运行的公正性,信息数据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3]。在医疗保险管理中,需要医院和相关机构充分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建立动态监测与记录的医院数据库,详细记录各项医保政策以及相关费用信息,患者及医院在提取相关信息是更加便捷,对于费用、政策等都能够及时的了解[4]。同时还能够帮助医院内部建立起公开的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在医护人员进行用药、治疗方式、就诊信息收集、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进行记录并及时提供相关医保信息[5]。

1.3 帮助医院制定医疗决策:

通过数据信息库帮助医院建立决策参考数据库,通过医患以及医疗保险的信息采集,医院能够进一步方便医患就诊,为参加医疗保险患者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险服务。我国当前的医保费用管理政策实行总额预付制,在这种制度下,医院会提前将医保费用收入,要实现医保费用的合理使用,医院需要提前制定医保总额指标,按照指标进行医院管理工作,利用医保费用总额指标来实现医院的工作决策,保证医保费用使用合理,为医保资金的管理提出风险和评估参考信息,有效避免了医院出现总额基金核减的情况,从而减少医院方资金的压力,进一步促进医院进行医保费用的调整以及分配、医疗服务政策与工作方案制定、医保资金运作计划等工作[6]。

2 数据信息化下医疗保险可能存在的问题

2.1 数据的管理与应用问题:

医院信息医保信息管理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因为一个医院中涉及到医疗项目众多,并且在医院发展中开展出很多新项目例如医美服务,加上医疗人员可能来自全国各地,这直接导致了医院中各个科室的医疗业务数据十分繁杂,药品、器械、办公资源等存量的监测存在更新不及时的情况,导致数据出错,同时在信息收费记录存档与医疗保险应用可能存在细节化的错误,例如细小的金额错误、信息遗漏等,极大阻碍了医院内部信息化系统与业务的开展建设[7]。

2.2 数据真实性问题:

医疗保险涉及工作众多,在费用、政策方面既极有可能出现信息误差等情况,导致医院资金管理受到影响,同时服务质量与服务评价可能受到严重影响[8]。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是必须要严格保证的,但是当前存在部分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共享的情况实现医保优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数据出现错误,各项医疗支相关信息不符合真实可信的要求[9]。

2.3 数据泄露风险:

医疗保险汇聚很多人的相关信息,同时也是医院医保工作参考的最重要数据,如果数据信息发生泄漏,将会导致信息篡改、被恶意使用、医疗保险被侵占等情况,后果难以设想[10]。

3 加强医疗保险管理的建议措施

3.1 借助国家数据资源建成安全的医院医保信息体系:

在信息化前提下,要实现医院的管理信息化,就必须要实现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化,其中医院医保数据信息化是医疗服务能够运作的必须切入点,医保数据信息化是医院实行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参考信息指标,因此医院医保信息体系建立的安全建设十分重要,确保完整性、安全性、准确性是医院医保管理最基本的要求[11]。当前医院医保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医保数据的连接,另一种是医院自身医保信息数据库的信息,针对全国各地的患者以及不同医疗服务项目的情况,链接国家医保库数据资源是十分重要,两种数据的对比联合能够帮助患者在进行医保消费的时候实现医保数据的实时更新[12]。借助国家医保数据资源库,医院能够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数据库,在数据库当中,医院自建库与国家医保信息进行充分整合,实现优化医院社保信息化的建设。一方面该方式能够帮助医院的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从而增强医疗保险管理的各项管理,另一方面则能够为相关社保管理部门实现实际医疗保险的应用,帮助国家医疗保险部门实现更多医保信息采集、更多政策扶持、应用更加便民化的发展,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加强数据管理,提升医院数据可信度与处理效率:

医院每天面对的参保人员众多,如果出现信息异常的情况,医院的接诊量以及医保服务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信息数据的建设与高效应用,就需要建立起医保信息分析与纠错系统用于及时纠正信息错误,帮助医院实现费用流向的分析,在治疗使用医疗保险的时候,医疗人员能够及时查询到医保数据,分析数据异常状态,同时分析出数据异常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无疑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疗保险使用户体验[13]。医保的运行现状管理涉及多方面的信息数据,其中次均费用十分重要,在进行次均费用统计分析的过程当中,需要同时结合社保系统与医院数据信息库,通过二者的数据信息分析对比,得出实际的变化率,通过健全数据分析与纠错系统,医院能够分析出自己的管理方向与发展目标,积极发现自身系统建设不足的地方,制定出改善措施[14]。

利用实际变化率能够分析出医院各个科室费用的完成情况与医院的整体资金运作情况,通过相关的运作不仅能够进步细化资金使用率,提高医院数据的数据效率,同时能够帮助医院分析风险,消除医院发展的隐患。医院信息数据的建立是动态发展的,因为无论是医院还是管理人员个人,都需要对医保整体费用进行及时的跟踪与监督,各个科室之间需要加强医保信息交流,保证信息数据真实可靠,提升医院数据的可信度与处理效率[15]。

3.3 降低信息数据处理风险建立安全医保防控体系:

促进药品、门诊、住院部、管理层等部门的交流建设,建立起实施共享的数据系统,通过部门建设加强,改建设项目的成本能够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让各部门实现资金的相互监督与坚持,避免重复信息采集数据以及数据失真等情况出现[16]。通过规范化的“一部门录入,多部门使用”的建设方式,规范化医院医疗保险数据的录入与审核,从而有效降低了信息数据处理的风险,有效减少金额流转过程当中出现的误差[17]。在特殊数据的使用,如次均费用分析、拒付款项等需要数据系统的特殊信息系统建立与公开,从而帮助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在进行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医院能够化作一个整体建立起安全医保防控体系。

4 结语

就当前来看,我国的医疗保险管理建设已经处于较为高效的阶段,但是各个医院的之间的信息化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结合存在差异,数据信息库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仍然存在数据管理与应用、安全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医院应当对自身医疗保险信息数据库进行客观的分析,找出不足的地方,及时补足才能提高医院的医保管理水平与服务运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德伟.数据信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9):48-50.

[2]方芳.数据信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52(3):108-109.

[3]林毓铭,谭景文.美国公共医疗保险的影响效应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20,39(2):42-43.

[4]卫佳伟,钟颖,郭春亮.数据信息在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16):58-59.

[5]梁成.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与服务中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3):193-194.

[6]党思琪,施文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家庭联保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15-23.

[7]马亮.大数据分析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9):210.

[8]于萌萌.互联网大数据在医院信息统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8):188-189.

[9]王艳茹.基于数据信息模式的医院医疗保险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20):169-170.

[10]所伟,石秀锦,许莎,等.医院药师在医疗保险合理用药与费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2020,15(2):300-302.

[11]文光慧.医保数据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353(18):88-90.

[12]季亚男,仲.医院信息系统在医保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12):89-91.

[13]Islam N,Khanam PA.Exploring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edical Waste of BIRDEM General Hospital[J].BIRDEM Med J,2017,8(1):56-62.

[14]郝良军.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7):177-178.

[15]潘燕菲.大数据分析在医保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23(3):96-97.

第6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 信息系统 安全建设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集多项技术、多种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系统工程,主要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并在电子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达到各自医疗保险工作的处理,实现对医保工作的服务,通过这一系统能够打动对信息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综合化,是整个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技术,只有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实现医疗保险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确保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1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非安全因素分析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这一系统毋庸置疑为医保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其中的非安全因素所带来的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属于联机系统,

1.1网络信息系统自身的缺点

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数字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进行信息录入、传送、存储等工作时,很有可能出现被剽窃、盗取、破坏性等问题,这些都形成了影响信息安全的不良因素;信息网络没能达到稳定、安全的程度,特别是操作系统、通信协议以及信息存储设备中出现了不稳定特征;网络浏览设备本身的安全等级较低;或者磁盘内部信息储存空间做到非安全因素的威胁,导致很多信息外漏,或者存储中介的一些余留信息也受到了威胁,计算机各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磁辐射导致了信息外漏现象。

1.2 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承受着危机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可以说网络信息系统正在接受着巨大的考验,因为有很多来自于内外环境的非安全因素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电磁外漏、来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雷电、地震等都会为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系统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转会出现老化等故障,以及工作者由于工作失误造成一些问题等都是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最大、最频繁的因素莫过于网络内部病毒、黑客等的攻击,一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系统甚至会出现崩溃,无法安全、正常运行的局面。

1.3 不法分子的非法运作

医疗保险服务属于一项福利事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是对参保人员的公益,然而,却又一些不法分子巧取豪夺,为了自身享受到更多、更加广泛的医疗保险服务,不惜利用各种手段破坏信息系统,窃取信息资源,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这些人为的信息系统破坏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也是一大因素。

2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途径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着非安全因素的威胁,这无疑影响了医疗保险工作的全面、长期、安全、有效开展,为了解除这些问题和非安全因素的不良影响,就要积极思考科学的解决方法,采取一些维护系统安全运行的措施,创建一个健全、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可以从组织机构、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入手:

2.1创建安全组织机构

系统的安全运行不是单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内部配置专业的工作者,负责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安全监管系统,建立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都要落实到人,进而保证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这一专业机构的大体任务包括:创建具体的工作规范、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详细的规章制度,再经过各个专业人士的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开展网络信息建设工作,通过安全检测的方法来监督系统安全,通过浏览安全保护方面的信息文件,来探讨科学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对安全系统的维护;做好平时的管理、监督工作,全面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并做好日常的安全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形成文件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于安检部门的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采纳。

2.2 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功能与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制度予以保障,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约束下,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顺利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才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才能实现信息系统内部的稳定性。因此,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内部要创建一套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机构内部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制度规定至少要包含下面一些内容:

第一,计算机工作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就是机器所在地环境要保持整洁、稳定和安全,要确保计算机系统配置在一个安全稳定、无闲杂人员流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工作中心安全维护制度,使整个机房内的一切工作都在安全制度规定范围内完成。

第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分清部门,并具体配置每一个部门的责任人,全面负责这一部门的安全工作,形成安全责任机制,使安全问题同责任人的薪酬待遇以及职权的任免形成联系,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实现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第三,网络系统安全威胁监管制度。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应对制度,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根据这些制度规定来得出解决方案,达到系统安全维护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例如:人员操作权限管理、用户等级制度等等。

第7篇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第8篇

关键词: 医疗保险; 管理信息化; 存在问题; 完善途径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医疗保险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支持系统,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科学性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过去及现在的数据预测未来,实测医疗保险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功能情况,利用信息控制医疗保险的运行,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实现其规划的目标[1]。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医院保险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通过建立内部及外部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和运作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达到共享信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的目的[2]。本文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进行研究。

1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盲目追求快速到位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但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在信息化建设中出现了在认识和操作上盲目追求快速到位的思想和做法,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纷繁复杂,在数据方面,既包括参保人员的数据和参保企业的数据,又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在应用流程方面,既有横向并联又有纵向串联;同时系统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

1.2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在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偏差。有的地区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各搞一套,规模小,功能少,并且互不兼容,重复投入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有的地方不讲求使用效益,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都与实际脱节,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摆设;有的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是弃陈推新,而不是改陈推新,将老系统的东西当作糟粕,全面覆盖,而不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极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重复劳动。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1.3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医疗保险机构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阻碍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的扩大和全面推开,新的情况和问题将会更多,下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对信息化的要求将会更高。组织力量加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医疗保险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必须抓紧制定发展战略,探索经验,总结规律,为确保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整合城乡、地区各自设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应该与推进制度和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市级统筹紧密结合,即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建设结合;搞信息系统的纵向整合,不能忘了强基层,着眼建设从上到下、直通社区、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信息系统,着力打造便捷医保、高效医保;搞信息系统的横向整合,应该从方便经办、方便群众出发,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可与经办管理服务相分离,等等。总之,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走一条上下左右统筹兼顾、与制度建设和服务需求等协调一致的发展路子。

2.2加紧做好社区经办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

医疗保险参保对象社会化趋势明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参保模式已经形成,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社区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经办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阵地。社区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应当加强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加快联网步伐,提升网络速度,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社区信息程度和水平的提升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参保人员乃至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2.3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人才体系,经考核选拔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各级信息主管及管理人员。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办事人员,经办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要相对固定,保持队伍稳定;其次是要有能力的办事人员,在优先考虑经验丰富的临床人员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信息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增加信息管理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信息管理人员除加强专业教育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

队精神等素质教育。

3结语

只有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有效组织及管理,严格抓好信息化建设质量,才能保证医疗保险业务活动正常进行,从而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绿林,李绍华. 医疗保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3.

第9篇

[关键词] 铁路医保 信息系统 容灾备份

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南昌铁路局福建境内参保单位所管辖铁路职工的医保管理系统,自2003年7月启动至今,已经平稳运行四年,现有参保人员7万多人。它是一套以IC卡为载体,以城域网为主干,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为处理方式的大型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该系统将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铁路分中心(以下简称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繁重的日常工作分解成为若干个有序的模块,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各级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正确决策,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提供高效服务。

1 系统现状

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由两台IBM RS6000/ H85小型机共享一个IBM 7133磁盘阵列组成(见图1),通过小型机与阵列柜的集群技术,提供系统安全运转的保证。小型机上安装IBM AIX V5.1操作系统,ORACLE 9i数据库系统。

IBM 7133磁盘阵列采用的串行存储结构(SSA)是一种高性能的串行互联技术,用于连接磁盘设备和主机适配器。SSA子系统是由磁盘和适配器组成的环路构成的。SSA是一种特别为低消耗、高性能地与磁盘驱动器连接而设计的串行连接。它是一种双信号连接(发送和接收),提供了全双工通信。

不可否认,在存储技术发展的先期,SSA技术在性能、扩展性等方面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随着医保应用的不断完善,数据量的不断增加,IBM 7133磁盘阵列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用户对性能的需求。

网络采用TCP/IP协议作为网络互连协议,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Cisco Catalyst 4503作为中心交换机完成中心局域网的设备连接。在广域网接入方面,主路由器采用CISCO 3662路由器,承担和邵武、永安、漳平、福州、厦门的五个铁路医院建立网络连接; 在拨号接入上,使用一台CISCO 3662的路由器来作为接入设备.。

2 系统容灾备份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其系统运行环境可靠性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广大用户的日常操作。一旦出现无法避免的灾难而导致系统长时间不能运行,将给业务带来极大损失,并对用户带来极大影响。因此高可靠的系统运行对现代信息系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当遇到以下灾难性事件时,现有的主机系统将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业务:

① 主机系统故障。如系统/应用软件故障、磁盘阵列损坏、通信卡损坏、电源故障、CPU故障;

② 网络故障。如网络设备故障、通信线路故障;

③ 主机房故障。如主机房发生电源故障、通信故障、水灾或火灾、其他灾难;

④ 整幢楼房故障。如整幢楼房发生电源故障、水灾或者火灾、其他灾难;

⑤ 区域性的灾难。如地震、洪水。

针对以上情况,在日常维护运行和主机双机热备的管理基础上,我们再建立福建铁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的灾难备份中心,对系统数据安全进行更高层次的保障,意义非常重大。当上述灾难发生而短时间内不可恢复,灾难备份中心用于恢复业务,提高整个系统的连续高可用性。

3 项目建设目标

目标:在现有系统基础上,通过新增设备和优化系统建设,建设一个更完善、更高效的福建铁路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

•新增主机及存储设备,将新增主机与原有系统主机组成双机集群系统。建立数据库实时备份机制,加强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安全,提高现有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

•利用原有系统备机与新增存储、网络设备,建设福建铁路医保应用级容灾系统。当灾难或其他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所有系统数据的安全,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恢复关键用户与系统主机的连接并正常运作。

4 系统升级及容灾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实用性原则

按实际应用需要,系统设计应充分利用已有软硬件设备资源;应用系统采用成熟的易于二次开发的通用数据管理系统,保证系统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同时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便于维护和灵活扩充,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

4.1.2 先进性原则

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力争选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及通信设施,数据库及软件平台支撑工具采用较好的主流产品;系统结构设计合理,数据处理速度快、冗余性强,并具有数据安全防护功能。

4.1.3 可扩展性原则

可扩展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的可扩充性、软硬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系统规模的扩展能力等。考虑到医保系统用户扩容、业务增长等因素,设计应具有用户端灵活的扩充能力,系统数据库采用可扩充的、标准化的模块设计,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可灵活配置,支持根据实际需要扩展系统规模。

4.1.4 高可用性、可靠性原则

医保信息系统性质特殊,要求系统具有高可用性、可靠性。要能实时承载系统的高速运行、数据信息流转的安全,具有良好的故障恢复能力与预警能力,整个系统必须进行多重保障设计,包括热备份、冗余设备/链接路等。

4.1.5 安全性原则

本系统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从网络配置、软件系统、运行环境和管理操作等多方面充分考虑系统数据的保密与安全。必须具备防黑客攻击、防病毒免疫机能等安全措施。

4.2 系统升级设计

4.2.1 主机存储设计

根据福建铁路医保中心对主机和存储系统升级和容灾策略的要求,增加1台高性能小型机(性能要求:4路CPU,8G内存,4个73GB硬盘,两个以太网口,2个4Gbps HBA卡),一台扩展16槽的高速光纤阵列(性能要求:1.3T硬盘容量,冗余双控制器,每控制器2G Cache,内置4口FC接口),将新增加的高性能小型机做为生产主机, 原来H85作为生产备机,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原有的H85备机作为灾难备份主机系统,升级后的系统拓扑结构见图2。

4.2.2 数据迁移设计

数据迁移的内容包括:现有的医保系统的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包括电子数据和纸质数据),以及目前需要新纳入的数据。

4.2.3 应用迁移设计

由于目前系统属于实时在线系统,必须保证应用系统在停机迁移后仍能正常启动服务。即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业务能够正常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正常刷卡结算。具体方法是:通过Toad工具可以导出所有的医保应用对象,包括视图、过程函数、包、触发器、序列号等。Toad生成对象的目的是防止IMP导入过程中,对象丢失时,可以用其恢复,IMP比较经常丢失的对象是视图。

4.3 应用级容灾设计

在应用系统中,当故障或灾难发生时,首先要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其次是尽快恢复系统生产运行。目前,IBM RS/6000 上,在业界最为完整的灾难备份方案是:采用本地热备份(HACMP-HotStandby)技术,实现生产中心RS/6000双主机热备份。在此基础上,建立实时模式的灾难备份/恢复中心,同时配合实时灾难备份技术,在保护技术上进一步延伸,这种完备的系统灾难备份方案将对以下情况的故障和灾难提供恢复能力。容灾系统拓扑结构见图3。

4.3.1方案特点

支持数据在不同地理空间的两个场所(机房)之间实时镜像;

支持所有数据库和文件类型,对应用程序透明;

适用基于TCP/IP,TCP/UDP应用的网络;

提供三种地理上的数据镜像模式:同步(SYNC),镜像写一致(MWC),异步(ASYNC);

保证数据一致性。

4.3.2方案描述

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生产系统由新增的IBM高性能服务器和原有的生产主机IBM H85构成HACMP双机热备群集系统。双机共享新增的生产阵列,原有的H85备机作为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系统的容灾主机。

正常情况下,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新增生产主机和备用主机各自独立运行,备用主机负责监视生产主机的运行状态,容灾主机和存储系统维持着一份生产系统的实时镜像。

当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新的主机发生故障时,同样位于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备机将通过HACMP实现本地的切换。当新的生产主机恢复并重新加入群集系统后,应用和IP地址又将从本地备份主机返回给福建省铁路医保新增的生产主机,恢复平时的运行状态。

当福建铁路医保中心发生灾难性故障时,如火灾、大楼停电,导致铁路医保中心主机全部不可用时,应用将手工切换到福建铁路医保中心的灾难备份主机H85上。备份主机H85利用新的容灾高速光纤存储阵列上存放的福建铁路医保生产数据实时镜像实现生产系统接管。一旦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故障排除,应用将按照计划切换回福建铁路医保中心新的生产主机上。

4.4 网络容灾设计

灾备中心网络系统的容错、容灾设计应该充分保证系统基础架构的网络设备层的安全、可靠、有效的工作。

网络层上的容灾备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使用冗余通讯设备。

(2)使用有效的、可靠的路由协议。

(3)使用基于网络设备的HSRP备份协议。

(4)备份链路的配置。

根据容灾备份中心实际分布的物理位置以及容灾备份的需求,建议容灾备份中心与数据中心之间通过裸光纤直接连接。容灾网络作为一种应急网络,鉴于目前通信费用较高,建议各下联节点与容灾中心之间通过VPN保持连接,并采用静态路由来保证数据的有效传输。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