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0:52: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究
教育心理学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现已成为各类高等院校中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目的是在于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技巧和基本知识。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课程中,学习教材每在5-6年才会更新一次,进而导致学生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落后,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成效,极其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针对高校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全面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和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使用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课程讲授都以是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的,一是着重强调实际教育服务,过去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大多都是以实际教育为起点,都一致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心理上出现的种种现象都是教育心理学的探讨的对象,所以现目前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从基础知识、审美特征、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来进行组织开展的。因此这样就失去了对教育心理学其本身教育价值和学科价值。二是偏向对基础的研究讨论,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和课程核心内容主要以对知识的表象与获取为主要核心,结果导致认知心理学和探究主题的反复交叉,进而忽视了对教学的实际需求。这两种问题的出现不仅限制了教育心理学自身的发展,也导致教育心理学难以对教学本身实践运用起到有效的教学作用。
(二)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教师长期采取演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重结果轻,注重理论知识且轻于实践运用。但往往在实际课程中,授课教师在不断的讲课,学生在拼命的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对于心理学来说,这种书面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讲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反而不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心理学教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也起不到有效地作用,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此外,我国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一直是采用的笔试考试的形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考生在考试前拼命学习,考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反而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途径
(一)改进课程结构
在对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途径中,首先是需要对课程的结构进行改进的。改进课程结构就是对教学重点进行调整。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心理学这方面的要求,最主要的是对人才的能力关注。因此,在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途径中,高校教师也应将把重点放在“心理学的教育”上面,主要因素在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心理学教育,如何培育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有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学习心理、心理学的教育这两个内容展开教育,实现对课程结构的改进,才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课程中,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学习教材在5-6年才会更新一次,很多社会上比较先进的教学知识无法从教材中体现出来,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应把教材内容及时的做进行更新,应与社会中较为先进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相结合,并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整理和合理的筛选,这样才能保证知识对学生有一定的作用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注重实践操作
教育心理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升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是解决问题、技能学习、知识学习、动机激发、品德态度等部分内容。比如:在“动机激发”中,如何把现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有效的激发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成败因素中如何进行原因总结,通过自身的效能进行自我形象的提高。在“知识学习”中,需要通过直接、概括将简单的知识有效的理解。在“品德态度”中主要涉及的是品德学习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并且要对个人品德规范和相关论述中进行说明。
(四)教学中体现教学情境
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师应采取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在提问中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和理解程度,教学情境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方式。因此,老师应把自己从传授者变成引领者,在上课过程中给教学创造情境,准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开展学生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是高等院校最主要的课程之一,探究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只是为了其他课程以后的改革创新提供方法和经验。心理学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进行综合调理整治,师生之间实现积极配合协调,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大顺.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09,04:105-107.
[2]汪玲.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探究教学构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4-6.
[3]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162-163.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整合;发展;超越创新
纵观教育心理学近十年的不断发展,虽然这期间并未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实质性也并不是没有改变。近些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和研究视角有所改观,从关心个体特征的单一取向逐步向对个体、情绪和压力以及社会情境等多因素进行整合研究转变。对于这种转变不是将多种心理元素和外部条件简单地组合,或是将曾经被忽视的因素添加进来,从而进行考察研究。相反,整合取向的教育心理研究鉴于初期的简化和单一研究方式的失衡,正尝试着将学习与教育置于多维框架中进行研究,尤其是体现在社会情境中的独特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整合
在这个重视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而忽略了心理的重要性。纵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和教育的实质性整合是保证生命力的所在。例如:在20世纪初期,教育心理学因为缺乏教育所需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宣告失败。20世纪中期,教育心理学因不屑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效果不得已体现。而20世纪后期,教育心理学因扎根于教育实践领域,拥有了解决实际教育的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也取得了丰硕的效果。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使教育心理学拥有了深入研究的发展动力,直接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早期的研究者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找出一个对教育实践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律,但是由于学习规律并未立足于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实践教育,因此,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没有达到显著的效果。后来,研究者将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教育心理学就具有明显的整合特征优势,从根本上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和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性。目前,教育心理学在写作和阅读等领域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上的一大标志性成果。
(三)身心机能的整合性发展
用整合的框架讨论各种因素的互相结合、互相利用和各种依存的关系,也是揭示了身心机能的形成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身心机能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心理成分的共同作用,同时也取决于个体特征与外部条件因素之间的互动。而自我调节能力就是作为身心机能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研究者所采用的整合研究的方式体现为:尝试综合考虑认知、动机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形成的影响。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使用大量的自我调节方法;二是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感;三是制定好各种预期的目标。而自我调节学习也包括三个过程,就是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馈。强化思维的整合特性,无论是对形成机制的探索还是品质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意义。
二、个体情境的整合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一)个体情境的整合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到生态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共同影响,再加上学校教育的脱轨,导致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社会延迟等状况,学习的研究取向就从单一的认知逐步转化成情境化的认知。然而学习的情境理论认为:知识已经不再是头脑中确定认知的表向,而是一种生活的实践;学习也不再是学习者头脑的认知活动,而是不断参与实践的活动过程,并且逐渐形成共同体核心成员的过程;学习也不再是单独的活动,而是与社会环境互相交流的活动。只要是学习就不可能脱离情境的设定,情境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和场景设定的不同,所产生的学习氛围和效果也就截然不同,所受到的具体情境特征的影响也就不同。
(二)教育整合中社会环境的取向
个体与情境的取向整合趋势同样也在教育技术中有所应用,将教育技术整合于学习和教学活动中,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环境既可以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也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与他人共同学习的平台,前者是教育技术的传统优势,后者则是日前教育技术着重探讨的主题。教育技术的整合不仅为学习者搭建了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和便利的条件。目前的教育心理学中,尽管对不同层面的社会系统的探讨仍处于初步阶段,但当代的教育心理学更多地开始关注个体的认知、情境以及情绪的变化,教育心理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教育心理学是结合新的技术,与未来的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相融合的一门学科。迄今为止,人们不再对教育心理学整合的意义和功能进行怀疑,而是有效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整合,不再停留在理念的层面上。
参考文献:
[1]姚梅林.教育心理学的整合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一、音乐心理学内涵
(一)音乐心理学基础知识
音乐心理学源于欧洲对于心理领域研究的成果,它将音乐艺术与现代社会人类心理学相结合,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现代高校学生心理完善与健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该学科的心理学开始逐渐系统化、专业化,并且引导高校学生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学习与训练,形成与提升审美能力,在生活与学习中进行艺术的、审美的思考。从而使人生变得丰富、充实[1]。
(二)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联系
音乐教育属于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增强高校学生艺术感官体验,以及生动的表达能力,引导高校学生使用艺术眼光、艺术思维对生活进行思考与反思,从而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寻找生活的意义。
1.在音乐教育学中,心理学是其思想核心
音乐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而音乐教育的对象也是人。因此,人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核心,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便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虽然,我国高校教育在体制、观念、思想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不变的依然是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如此,才能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
2.音乐心理学中,教育学是其应用关键
在新教育形势下,专家学者对音乐心理学不断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是,对高校音乐教师来说,如何应用研究成果,如果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心理学教育,让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真正获益,这也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此,不得不将教育学应用于音乐心理学之中,从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层面,对该学科心理学的应用进行有效指导。
二、音乐心理学与该学科体系
音乐学科体系十分复杂,不仅仅包括心理学与教育学,还涉及到社会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综合性极强[2]。因此,音乐心理学与该学科其他分支关系密切。
(一)音乐体系中的社会学与心理学
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但是,该学科社会学无法对音乐创作、发展与社会的联系进行独立研究,需要结合心理学才能将研究有效进行下去。
(二)音乐体系中的美学与心理学
音乐能够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陶冶,为提升其艺术情操奠定基础。但是,音乐美学对高校学生如何起作用、怎样起作用无法进行把握,这就需要该学科心理学发挥作用。
三、如何完善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一)改善音乐教学模式
将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进行融合是该学科的一个创新,因此需要改善音乐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发展,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改善音乐教学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改善,这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对该学科心理学与教育学进行专业研究,对传统、保守教育观念进行针对性更新;另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改善,高校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一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和艺术水平。因此,为改善音乐教育方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使改善音乐教育实践成为可能。
(二)对高校学生进行针对性音乐教育
在学习能力、艺术鉴赏力和性格等方面,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如法炮制。需要高校音乐教师了解、分析学生音乐才能之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如此,才能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做到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真正融合。
(三)注重音乐教育实践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使人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的伟大[4]。同样,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知。一方面,音乐教育使用旋律、节奏、音调、音色等感官刺激对学生产生作用,这需要通过高效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完成;另一方面,学生使用音乐知识与音乐原理,创作音乐、感受音乐,这需要通过学生的音乐学习实践来完成。因此,音乐教育实践成为音乐教育的检验标准,被广大教育人士所关注,成为完善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融合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关键词:中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9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进行职业教学并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未来中职学生发展的大事。那么,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是,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等问题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中职生的心理困扰现有哪些?针对不同心理健康类型的中职生,教师该如何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又该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呢?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师拥有一颗爱心,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是教学效益提高的动力源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心灵的职业,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组织者、指导者,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发生危急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排解。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只在于传道和授业,更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为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心理背景、心理氛围。同时教师要始终怀有一颗爱学生之心,宽容和理解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减轻其心理压力,对学生予以情感支持。因此,作为一名心理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的教育技能,更应具备健康的、较高水准的心理品质。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读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拓宽视野、塑造完美的人生,教师仅仅有课本中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社会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灵活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关注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发现其心理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新策略
当今社会,信息经济飞速发展,青少年还没有完全分辨是非的能力,尤其通过网络接触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引起他们跟风模仿,这将对他们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不能升读高中而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他们的自我认识很低,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而在行为方面多表现为偏执,教师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则容易出现心理疾患或误入歧途。再加上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职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加大,他们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交友恋爱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要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了解他平时的一切言行习惯等。”也就是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而不是书本。要保证课堂效益的高效性,必须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爱好等,这不仅要求教师倾注于爱的情感,更需要教师从细节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学生情况全面把握,了解细节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更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必要环节。
三、教师巧设目标,注重课堂艺术,凸显教学优化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体现在:
1.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心理学中,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特点,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在制定中职教育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学生特点,在课堂中设定合理的分层目标。例如,在教学学生个性心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明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分层目标。明确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认知、分析数据、调查汇总;较高要求是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后,能用自己所学的基本规律,把持自己良好的心态,塑造健康的个性心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生。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心理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针对每位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妥善地处理突发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教学活动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更加主动、轻松愉快。在心理学课堂中,如果师生心灵相通、关系密切,就能较好地促进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应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用鼓励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用成功体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其乐融融,同时,一定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塑造学生自信完美的心灵,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依据课堂的条件,运用自身的精湛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2] 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技巧
我来自安庆一所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学校主要是培养的是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他们毕业后便直接面向社会,投入生产一线,他们大多15到18岁,处人们常说的“青春期”,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初中阶段因学习成绩跟不上,影响升学率而被过早地被划成“另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差、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在家庭方面,家庭状况比较复杂,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养育,只要他们吃满穿暖就可以了。另一部分孩子呢,以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实际能力几乎不予考虑,加上中考失利,往往会使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严重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种种因素使他们的综合调节能力明显欠缺,个性心理倾向不够稳定,情绪化情感用事。在学习上表现为“不愿学、不好学、不乐学、不勤学、不善学”。《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这里包含着许多心理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心理学,将心理学元素与中职生现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树立自信心。
一、树立教师人格魅力,协调好师生情感
情感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神经协同活动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越愿意听从他的教导,更爱上他的课。反之,受到学生讨厌的老师,不仅学生不想上他的课,甚至因厌恶见到他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老师首先要注重形成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首先教师要注重外表,干净整洁的上课堂,更要有爱心,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城,一个班上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住校,有的孩子从未离开过家,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和爱护,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二、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尔特所指出的:“教师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所教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值得学习的。”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自由的“心理安全”的氛围中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教学内容、价值观等等有益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敢说、愿意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在高一刚入校时,我都会问学生:“DoyoulikeEnglish?”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No.”我问他们:“Why?”有的学生说英语很难,根本听不懂;有的学生说英语没有什么用......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我觉得教师可以将西方历史、文学、政治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讨论。比如:Unit12是关于节日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三大节日拓展到西方四大节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和万圣节的历史和习俗等等。在每一单元,教师都可以加入这样的元素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久而久之学生有了积极探索的愿望,愿意花时间,不怕困难的学习。
四、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正确使用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定,他们喜欢具体形象的思维,喜欢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因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使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1、结合信息化进行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知识如果只靠听觉,3小时后保留70%,3天后保留10%;如果只靠视觉,3小时后保留72%,3天后保留20%;视听结合,3小时后保留85%,3天后保留65%,而我们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扩大教学容量,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基础模块下册Unit1旅游。课前让学生自己分组,互选partner,了解北京的旅游景点,每组选择一个景点,查找资料,详细了解景点,还可以让自主性比较强的一组学生准备课件。课上学生展示课件,充当景点导游介绍景点。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联系,使他们觉得英语有用好用。2、激励式教学法的运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注意力会处于高度醒觉状态,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大得调动起来。因此,“welldone!”“great!”“it’sperfect!”“wonderful!”“good,verygood。”等这些激励性的话语应该成为我们课堂出现频率最多的语言。总之,只有针对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心理学进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英语教学的训练,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曲昭臣.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心理健康教育,2010(4).
一、引言
电路基础是电类、信息类和计算机类大一新生必修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电路基础课程在所有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本人从参与电路基础教学的经验再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讨电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方法。
二、存在的问题
1.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师的,而是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大一的新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主要源自高中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西南林业大学作为二本学校,招生分数处于二本分数线下端,学生的知识经验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高中物理、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不足;学习方法上有所欠缺等。但教师往往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水平,制定的教学计划,教授的教学内容和使用的教学手段均应有所改变。
2.电路基础作为一门工程性较强的课程,应注意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操作性的结合。
电路基础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同步情况,理论教学课时与实验教学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问题还有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验的问题。
3.认知—结构理论,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完全按照课本章节来讲课,不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传统的电路基础讲课过程是这样的:
这种教学过程,容易使得学生无法从全局的眼光来学习课程,也就是说无法将具体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科结构。应该联系学生的理论储备(电磁方面的基础),然后从整个专业课的结构来设置课程内容。
4.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会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现在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学生的积极性的问题,课堂教学结束后,往往对学生的关注也不多,此外现在网络普及程度高,课后试题均能找到答案。作业抄袭情况严重,而这一情况往往给教师错误的认识,以为学生都比较好的掌握了学习内容,导致错误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提出的改革
目前,很多关于电路基础的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二是通过比较分析,从几大名校的电路基础安排来指出自身的改革方向;三是针对电路基础的实验教学来改革。任何课程都是针对学生的,且由教师来主导的,所有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要充分地分析教师和学生以及知识掌握的特点,因此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理论教学改革。
(1)从学习动机激发出发,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电路基础重难点的试题库,此试题库为教师自出,以便防止抄袭答案的现象。
(2)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顺序,增加电路基础所需要的物理知识章节。
(3)理论教学中适当引入生活中的电路实例,向学生展示电路的作用及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最简单的手电筒,电磁式万用表,电容开关等。
2.实践教学改革。
(1)对于电路基础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中提供了实物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电路的理论问题,并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了解。电路基础的以往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理解,但是对于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不大。
(2)电路仿真与实际实验相结合,教师教授学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际实验前,先用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及参数的调节,通过增加这一环节,加强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四、结语
课程的改革并不是凭空的理论,而应该是联系学生、教师及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课程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与及为后续的电路课程做好铺垫。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在初中政治课中融入心理教育的内容,是我国政治课教 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能否运用新教材,上好这门以心理教育为主线的政治课是我们政治教师当前面临着的新课题。
一、吃透新教材、把握新特点
新编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从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德育高度出发,以非智力因素的品德修养为主线,集学习品德和心理知识、培养能力于一体,着重进行心理品质、道德情操、正确思想方法训练和指导。其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主线,高尚道德情操教育应在小学阶段道德品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二者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要贯彻和渗透于心理品质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之中,也就是要求学生能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形成良 好心理品质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二、新教材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政治教师要讲好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这一新教材,关键是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观念。
教师心理素质的完美化,可以赢得学生、感染学生,会成为学生人格教育的偶像。但这里并不回避教师自 身的缺点与错误。正是在教师从真、善、美的角度,“实话实说”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 的同时,学生判断是非,认识自己的能力都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其次是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疏导的能力和水平。心理素质教育是初一新编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主线,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完成初一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任务,教师应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充实、丰富课堂教学。
最后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 的心理问题,并准确、全面地运用教育心理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问题。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接受社会现实,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而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进取心。同时,教师还必须提高自 己的心理疏导能力和水平,娴熟掌握和灵活运用心理疏导的技巧,例如讲到“善于调节情绪”一课时(第三课 ),联系实际用自我激励法鼓励学困生,用升华法引导受早恋困扰的学生,用心理换位法教育常产生不良情绪 的学生,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新教材的新特点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代之以更符合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和自我锻炼的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这一主体来谈心理 教育,不仅是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种种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我们在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学 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应努力贯彻这样三个原则:一是努力抓住学生思想认识 的盲点、误区和心理症结,以充满爱心的引导、帮助和启发,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二是用耐心细致和通情达理的讲道理、提供榜样和实例,启发思考,引发心理共鸣的方法,指导学生行为,使学生经过学习和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认识,加以 判断、思考,作出抉择,付诸行动。三是注重心理训练,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能力,达到知、行统一。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对学生心理和行为训练的小栏目、练习和活动, 在实施心理品德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觉性,重要的是不仅仅在于使学生知道“是什么” 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办”,所以把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结合起来将是最佳选择。
(二)借助多媒体,创造“立体渗透”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