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劳动力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0:52: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劳动力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劳动力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 劳动合同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各类企业,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劳动人员务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自身的经济利益十分重视,从而在企业与劳动人员之间经常性发生权益之争。在此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有效解决了二者之间的权益问题,有效保护了劳动人员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此外,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从而使得企业自身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一、劳动合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概述

所谓的劳动合同,其实是指劳动人员即将在某一企业进行工作,企业单位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与劳动人员进行劳动协议签订。如此一来,在协议签订之后,劳动人员的利益就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此外,现阶段的劳动合同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重要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企业单位在进行新人招聘时,需要同劳动人员签订一纸合同,并且在协议中需要将以下内容注明,诸如员工的职责、权利以及义务。此外,劳动合同对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与法律上需要遵守的原则和内容加以明确,其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岗位需求、岗位责、以及薪酬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企业对所雇劳动者进行一定的工作安排,同时对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促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激发,促使企业得到有效的发展。换一种说法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同时为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加以鼓励,促使其服务精神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上述分析中,清楚地认识到劳动合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加以分析,促使劳动合同充分发挥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一)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完整

在上述分析中,就对劳动合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劳动者的劳动任务以及职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依据劳动合同对劳动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促使劳动人员进行劳动能够有所凭证,避免劳动过程中出现问题,促使合同有效的实施得到有效的保障。一旦企业没有对劳动合同内容及合同签订进行严格规定,将会出现劳动工作混乱,促使劳动工作难以正常执行,导致企业的员工薪酬支出极大的增加。一旦进行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利于维护企业一方对劳动者支付的薪酬,从而使得劳动者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总而言之,劳动合同促使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便于企业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要想实现稳定快速发展,就需要市场加强人才资源调控,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相关规定进行调控。劳动者在与企业进行签订合同时,需要对自身的能力加以肯定,从而便于企业工作安排。此外,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在企业单位与劳动者意愿一致的情况下,自愿签订的,如此一来,企业就能对劳动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对劳动人员保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此一来,才能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使企业的稳定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

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初始时期,对员工进行一系列培训,促使其工作能力以及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企业对工作人员进行培养,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消费都是由企业提供。一旦,有企业员工在培训结束之后,立即提出辞职,将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劳动合同法,能够使得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索赔,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上述分析中,劳动合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诸多好处,因此,需要对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接下来将对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法律意识,规范管理

在劳动者与企业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需要企业管理者对劳动合同的意义进行普及,促使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对劳动合同具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同时提升其法律意识。在此基础上,企业不仅仅需要普及劳动合同意义,还需要对劳动法理论知识进行一系列讲解,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服务精神,同时能够运用劳动法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就需要对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加以分类,对劳动者与企业的利益问题加以明确,同时企业在制度制订过程中,需要向员工征求一些意见,以便在今后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方便。

(二)活化劳动期限

现阶段,劳动合同的签订,一般情况下,都是具有时间限制的。一旦合同到期,工作人员就面临离开企业,或者再续合同。此外,在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与企业利益相违背,企业就会将合同终止,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促使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从而促使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的问题逐渐增多,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促使以上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一旦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采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促使企业短期化合同的违法现象得到有效的减少,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企业长远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合同显得十分重要。劳动合同的签订促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有利于人才的流入,促使企业的实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一来,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居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劳动合同可以促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促使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积极性。如此一来,劳动者在企业中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促使企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丽春.试论《劳动合同法》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2] 盛晓丹.试论企业人力资源中劳动合同的作用及管理新举措[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3] 张智琨,伍睿.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5(02).

第2篇

    为了振兴中药,稳定中药职工队伍,抢救人才,抢救中药传统技术,调动老药工和广大中药行业职工的积极性,经国务院批准,对在职中药老药工实行老药工技术津贴。具体规定如下:

    一、范围和标准

    曾获得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发的老药工荣誉证书的在职中药老药工(包括符合上述条件,因工作需要聘请回中药行业工作的已离退休的老药工),在栽培、养殖、收购、加工炮制、调剂、仓储、科研教育、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技术专长者,可享受老药工技术津贴,每人每月15元,经费开支列入成本或费用。

    二、发放办法

    属于享受老药工技术津贴的职工,由所在单位填报名册,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医药管理局(总公司)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3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工资水平 就业 劳动力需求弹性

国际贸易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向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在逐渐的增强,各国也逐渐的意识到国际合作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纷纷的加强合作以及加入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得到改变,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跨国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贸易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服装和技术成为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但是各国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仍采取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方式。总的来说,国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力量,把握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本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国际间的流动增强。在20世纪80年代初,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流动劳动力只有2000万人,而进入21世纪后,流动劳动力迅速增长至8000多万,而且随着各国对流动劳动力条件的逐步放开,以及对廉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流动劳动力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际劳动力呈现多样化的流动方向。在国际贸易的初级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往往会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而且需要依靠劳动力的输出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劳动力的流向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当今世界,虽然这一总的发展趋势不变,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许多技术性的劳动力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国际分工的细化,又促使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机构和不同质的劳动力的流动。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在降低,对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统计,参加经合组织的国家受到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动力比例在60%以上。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

根据斯托尔帕定理,某种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当该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也会上涨,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则会下降。劳动力也是商品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而不同来源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商品价格的波动来源于本国的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所造成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时,其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二)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的知识外溢导致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将本国的较高科学技术在东道主国家进行应用,因而知识外溢作用明显,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匹配,故而,跨国公司对东道主国家的投资带动了东道主国家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劳动力工资的差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外包与承包业务。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往往会将本国产品生产中较低要求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主要致力于产品生产中要求较高的环节,故而提高了本国对较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而言,其所承包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本国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完成,故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也在其承包业务中得到扩大。

国际竞争的影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话题,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是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国际贸易中竞争的加剧,必然会致使各国的企业都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实施。故而竞争的演变,促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增加,也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拉大了劳动者工资的差距。

(三)收入再分配

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诚然贸易自由化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国家为了有效地平衡收入差距,会采用收入再分配的策略进行收入之间的转移,故而对本国的生产要素产生相应的价格影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也会在收入再分配中产生影响。

(四)教育

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方面来影响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短期内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回报率,能够促使高技能劳动力获得更高的相对工资收入,故而短期内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教育水平的提供,促使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也增多,另一方面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促使低技能劳动者也逐渐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将实现进一步的相对增加,故而,从长期来看,教育对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具有缩小的效应。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

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在于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出口产业获得更多有力的增长机会,会促使该产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增加。所以,当出口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随着出口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很好地拉动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如果出口国出口的产品所密切使用的要素是其他要素而非劳动力要素,则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直接拉动作用就不大。另一方面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放映在其间接拉动作用上。出口国所重点发展的出口产业一般是本国的优势资源产业,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本国资源向这些优势资源产业流动,从而极大促使该产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时,长期平均成本的增加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产业部门则会增加该产业的生产,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不同于出口对劳动力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在一定范围内会对进口国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减少该产业的产品产出,从而减少了进口国的该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进口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且如果进口的是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则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促使了劳动力就业水平的降低。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进口国进口的产品是中间产品则同样的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同样的通过进口的产品是用于新建企业或者引入投资,则会相应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

(二)国际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贸易国的产业结构而体现的。具体来说,出口国的出口产业会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渐发展,而促使该产业部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需要更多地劳动力资源,故而有利于这一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国,则因为进口的发展逐步的减少了对该产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该产业部门的就业量。所以国际贸易会促使贸易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促使本国的优势产业部门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除了反映在工资以及就业方面以外,还反映在劳动力的分配结构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分配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劳动力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它反映了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胡学勤、秦兴方,2004)。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会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低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减少了发达国家自身对低熟练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对发达国家的该类型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故而会使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向内移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也会对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会使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大。此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长,会使工人承担的非工资费用增加,而雇主所承担的费用相应的下降会使工人的工资和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低熟练劳动力替代性的增强也会增加工人的困境,会使工人所获得的企业盈余更少,工会在其中也难以发挥作用,最终将引起工人工资的进一步削减甚至是失业。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以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获得的启示

(一) 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在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形势中,我国多处于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但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国际贸易分工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取得对外贸易的长足优势。所以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创新归根到底来自于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主观创造性,所以要不断地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向中高端的结构层次发展,也更加极致的激发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 增加对劳动力教育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而且在上述理论中也论证了从长期来看,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会缩小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益。诚然我国今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应该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提高教育的手段,将劳动力培养成为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

我国要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我国的内部做起,即需要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只有从内部培养出劳动者竞争的忧患意识,让其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在发展对外贸易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也只有从内部激发出劳动者竞争的潜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促使劳动者更为主动的把握机会,在对外贸易中主动寻找主动地位,取得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同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也能使劳动者时刻注重自身的完善,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汲取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增强能力,提高竞争技能,谋求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德波.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就业影响[J].理论探讨,2009(3)

2.冯晓华.国际贸易对中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第4篇

我儿子今年9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医生说病因不明。有人说自闭症都是遗传自父母,我和丈夫的性格虽然都属内向,但还不至于自闭呀!请问,孩子的自闭症究竟是怎么得上的?家长又该怎样帮助孩子呢?

读者 黎慧珺

黎慧珺读者:

人们对自闭症的病因存在诸多猜测和误解,在帮助自闭症患儿之前有必要予以澄清,否则早期干预就无从下手。

尽管自闭症确切的病因机制尚未被完全发现和阐明,但是,自闭症是一种先天的神经发育障碍已经是研究者的共识。基因变异和遗传因素对发病影响最大,遗传度可达90%。但遗传于谁、谁的基因作用大、怎样遗传,仍然是未解之谜。

研究证明,自闭症跟孩子的养育环境没有直接关系。只要养育者有正常的语言能力,孩子就应该发展出社会交往意向,只是交往能力有强有弱而已。

研究证明,突发环境事件,比如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孤立、被交通事故惊吓等,可能会造成孩子精神和心理上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某些障碍,但不会导致自闭症。

对于自闭症的病因,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只有这些。其实,研究自闭症的病因是研究者的事,患儿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给他有效的帮助。

首先,家长要接受孩子患自闭症的现实,而不是要在家庭中寻找一个承担责任的人,帮助自闭症孩子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父母、老师需要共同学习、了解自闭症的特点和干预技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干预。

其次,治疗要避免盲目。社会上针对自闭症的治疗,许多是虚假的。“维生素加酶”、“饮食控制和脱敏”、疫苗、接种、抗生素、生物螯合治疗、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令很多家长看到希望,但这些治疗方法有的没有实证效果,有的已经确认无效,有的仍在探索试验阶段。有些家长为了矫治孩子的问题行为使用药物,非但控制不了问题行为,还带来副作用。事实上,使用正确的行为治疗方法,不用药物,也可以矫治问题行为。所以,要不要用药、如何用药、用多长时间,家长都应该在有经验又负责任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医生 侯军

怎样消除妊娠纹?

我怀孕7个月了,肚子越来越大,肚皮上出现了许多难看的妊娠纹。请问,在不伤及胎儿的前提下,有没有消除妊娠纹的办法?

读者 陈芹芹

陈芹芹读者:

妊娠中后期,随着胎儿的成长、羊水的增多,孕妇的子宫逐渐膨大。当腹部的快速膨胀超过了肚皮肌肤的伸张度,就会导致皮下组织中的纤维组织及胶原蛋白纤维发生断裂,产生妊娠纹。怀孕期间荷尔蒙改变,或是体重增加速度太快,也会导致孕妇妊娠纹上身。妊娠纹多出现在孕妇的腹部,也会分布在周围、及臀部。

在医学上,妊娠纹被称为“扩张性条纹”。扩张性条纹不仅出现在孕妇身上,许多健康的男性或是女性,在青春期的快速生长期,身体也会出现类似于妊娠纹的“生长纹”。另外,体重急速增减、使用大量类固醇的人也容易出现这类扩张性条纹。

孕妇消除妊娠纹,不外乎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控制体重。在怀孕期间控制体重,补充营养时,注意避免体重增加过快,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500克为宜。也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增加皮肤对牵拉的抗力,同时防止赘肉的产生。

第二,均衡饮食。孕妇饮食有一个原则:再好吃、再有营养的食物都不要一次吃得过多、过饱,或一连几天大量食用同一种食物。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这两种营养素有助于重建皮肤的胶原纤维。如果蛋白质摄取量不足,会直接导致皮肤胶原纤维无法得到足够的养分。也可以吃一些含胶原蛋白丰富的猪蹄、羊蹄等,有利于增加皮肤弹性,缓解妊娠纹。

第三,保养肌肤。皮肤干燥和有瘙痒感的孕妇,产生妊娠纹的概率更大。建议每天涂抹含有维生素E的油脂或橄榄油等,令皮肤滋润保湿。如果能在产后的3个月里持续对产生妊娠纹的皮肤施以按摩,则效果会更好。

医生 康明

怎样预防胰腺癌?

前不久,我们厂的李师傅患胰腺癌去世了。从确诊到去世仅仅三个月时间,手术、化疗都没用。据说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最为凶险。大家深受刺激,感觉生命是那么宝贵和脆弱。请问,有没有办法预防胰腺癌呢?

读者 达智远

达智远读者:

胰腺癌是一种极为凶险的消化道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身体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为5.1/10万,较20年前大幅升高。

胰腺癌起病隐匿,而且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排行榜上,胰腺癌始终以低生存率高居榜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胰腺的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非常大,而且通常化疗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一般的生存期只有3~6个月,临床上的发病率几乎就等同于死亡率。因此,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是提高胰腺癌治愈率、生存率的关键。遗憾的是,胰腺癌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它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反复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病而疏忽大意,当确诊为胰腺癌时,癌细胞十之八九已向周围脏器如肝、胆道、胃等扩散,根治手术的难度相当大。

预防胰腺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烟和酒都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对于胰腺癌来讲,酸性物质是诱发疾病的因素,所以尽可能早地戒烟戒酒是预防胰腺癌的重要措施。

第5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女性农村劳动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0420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是继之后的又一次农村经济体制的制度创新,也是河南省农业生产实现长远发展目标,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但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广大农村劳动力,其中农村女性劳动力已经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一半,因此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育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

1 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概况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约有46046823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各约2300万人,女性劳动力略高于男性劳动力,占50.1%,高于全国水平近1个百分点。尽管女性劳动力已经成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其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一些传统观念、保守思想仍然在影响着广大农村地区的女性。“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造成的社会对妇女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农村女性接受教育,获得培育和发展的机会要远远低于男性,由于长期受此思想的熏陶,很多农村女性缺乏自主自立意识,依赖性较强,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家庭非生产性劳动中,相夫教子成为她们生活的中轴。另外,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年龄明显偏大。第一产业劳动力中51岁以上的人数占42.8%,60岁以上人数占14%,分别比第二产业高33.2个百分点和13.6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高36.7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女劳动力人数分别占69.9%、18.5%和11.6%,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51.4个百分点和58.3个百分点,但其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却是比较少,不足20%。

2 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培育现状调查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进行详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2.1 调查说明

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课题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农户相结合的方式,于2012年7月5日至20日先后走访河南省洛阳、郑州、新乡和开封等地区的周边县区及农村,随机发放问卷30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培训经历、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障等。另外,除问卷调查外还与56位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深度访谈,以期了解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对目前生活状况和劳动培育的真实想法。

2.2 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一系列问题,综合素质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育意识普遍较为薄弱。

通过调查,78%的女性没有意识到培育的重要性,75%的女性没有意识到需要技能培育。她们有的是自身尚无意识,有的是有投资意愿但承担成本能力有限,这些原因都制约着女性农村劳动力对自身培育的投入。很多农村女性认为技能培训都不是需要自己考虑的问题,随着全省农业产业化的广泛推进,很多女性都进入到自己村办企业进行务工,这样既不耽误自家农活,又可以额外补贴家用。所以大多数农村女性都是进入村办企业以后接受企业临时的上岗培训,由于技术含金量不高,都是特别容易复制性的体力劳动,所以广大农村女性没有意识到技能培训的意义,也不知道劳动力培育其实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操作培训。另外被访女性也大都认为自己在务农方面比较熟练根本不需要培育。问卷中设计一道题目“您是否愿意花钱去参加培训班学习农业技能或者其他技能?”,95%的回收问卷都选择的是“不愿意”。由此看来,仅仅靠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参与培育,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文化素质是农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总体上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的文化水平仍比较低,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人口大省,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河南省农村女性,长期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受教育程度更是普遍偏低。通过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村女性中,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然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很大的比重,农村女性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8%,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2%,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1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劳动力多数从业于农村的非农产业领域,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

(3)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普遍缺乏。

调查资料显示,河南省女性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占1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分别占8.1%、48%和43.9%,前者比后两者分别低39.9个百分点和35.8个百分点。而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院校;联邦德国35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我省农村女性劳动力技能培训程度较低,说明政府和企业对农村女性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在农村女性自身缺乏加强技能培训意识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和企业又不加大对农村女性技能培训,势必会影响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但仅靠政府的力量去承担农村技能培训的高昂成本是无法解决培训缺乏的问题的,而仅靠企业又不现实,因此,唯有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法才能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发挥主导作用,联合企业发挥市场资金来源等作用。另外,即使受过技能培训的小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她们接受培训的时间都较短,大都少于两个月,而且她们普遍反映培训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也要求日后在培训内容上要更贴近现实,更加务实。

3 政策建议

(1)摒弃传统思想束缚,增强女性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育的意识。

随着社会发展,尽管传统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观念的变化比较缓慢,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村女性的影响更加严重,因此,就必须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女性自身培育意识,提高其社会地位。首先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意识到培育的重要性,同时加大文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她们摒弃依赖性、封闭性的弱势心理和不思进取的思想,消除“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克服自给自足的闲适观念,解放思想。其次,通过加强素质教育使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参与培育才能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增强劳动能力,并意识到要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鼓励性政策,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劳动,意识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离不开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的。

(2)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其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方面的服务职能。

在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逐步消除全省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体制障碍,为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定宏观的政策法规、提供资金支持、搭建教育平台;其次,政府要倡导全省各级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相关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分类的多样化培训,通过建立双向选择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女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实施主体。据了解,焦作市几十名农村女青年接受培训的基地是河南科技学院,每人接受培训的资金标准为2500元,培训重点是比较效益高、增收潜力大、有利于规模化经营的行业或专业,如规模化养殖业、高效种植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物流业等,培训的产业会更加具体细化,如规模化养殖业要具体细化到类别或品种,如肉牛、奶牛、肉鸡、蛋鸡等;最后,省政府应该把女性农村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切实承担起培训的基本职能。

(3)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的有针对性的女性农村教育培训机制。

借鉴国外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培育,如日本、美国等国都是把培训费用纳入了预算,保证了劳动力培训的顺利进行。我国也实施了“阳光工程”,设立了专项资金,进行农村劳动力培训。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参与,我们至今还没有针对这个群体的专门培训机制。考虑到河南省作为一个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大省,以及女性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特殊性,省政府应该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女性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投入体制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智力投资保障机制,应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由省内各级政府、个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负担的女性农村劳动力的培育投入机制,从而共同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参加培训的女性农村劳动力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对于经济困难的以及家庭情况特殊的,政府帮助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保证更多的女性农村劳动者能够接受知识和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另外,应该加强我省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教育,使广大女性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专业培育,基础教育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技能培训也不能忽视,因此,要加大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夜校、干校、电化教学、学生帮教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女性扫盲活动,并创办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最后,各级培训机构要将培训质量放在首位,广大妇联干部要当好培训机构和广大农村妇女中间的桥梁和纽带,发现、推荐适用于农村女性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好教材、好教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培训质量,加强沟通配合,想妇女之所想,急妇女之所急,加强与政府、各级妇联、劳动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各方支持,最终通过对广大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积极有效地培育从而促进我省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第6篇

2000-2010年期间,甘肃省总人口数量逐年增长。截止2010年年底,甘肃省总人口数量由2000年的2515.31万增加到2559.98万。其中,城镇人口总量为924.66万,占甘肃省总人口的36.12%。农村人口总量为1653.3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63.88%(见表1)。

二、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一)劳动力转移趋向为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但比例差距有所缩小

截止2010年年底,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劳动力比重分别为由2005年的45.39%、54.61%转变为48.55%,49.96%。转移到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大,但从比例差距来看,由2005年的相差9.22个百分点到2010年缩小至1.41个百分点(见表2)。

(二)流出的劳动力转向地域来看,西部地区为主

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界限很明确,通常转移到我国国内各地区。由表3可见,2005-2010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均值分别为30.90% 、5.08%和63.93%。

(三)转移的劳动力中以初中文化程度仍为主

由表4可见,2000-2010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4.62%、19.56%、52.7%、16.06%、4.22%和2.38%。

三、影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随着工业化程度和技术的提高,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非常有限,城市内部新增的劳动力都很难以消化,何况吸纳城市外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工业部门面临着技术结构改造和升级,以致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困难。

第二,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有效转移不仅仅关系到农民收入增加,还关系到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农业省份,相比我国中部和东部,其思想观念更趋保守落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和习惯了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得当地农民很难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上对故土的留恋与坚守,导致宁愿一如既往地过穷日子,也不愿背井离乡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径。

(三)城市化的滞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镇规模小、数量少、水平低的特征难以形成城市发展的辐射效应与拉力作用,从而影响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四)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五)制度因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我国现阶段施行的土地制度使得农民只能拥有“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缺乏对自由转让行为引起的相应经济补偿,加之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土地存在着难以割舍的依恋。

第二,虽然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对限制城乡人口迁移方面的功能日益减弱,但是仍然约束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第三,由于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流入城镇的转移劳动力无法得到与当地市民在住房、就业、劳保、补贴、福利等方面平等的权力和待遇,加大了转移劳动力在城镇生活的成本,使得一部分已转移的劳动力在城镇工作几年后又不得不回流到农村。

四、关于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二)政府通过强化思想教育,转变落后观念

鉴于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宁愿在农村过穷日子也不愿背井离乡寻找发家致富的路径。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方式宣传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来转变当地农民的落后观念,让农民认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重要性,进而解除农民对土地的依恋。

(三)加快小城镇化进程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乡村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小城镇化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空间,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这不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能推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7篇

[关键词] 地震灾区 农村经济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和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会有如此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总结起来有三方面原因:一,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我国有接近八亿的农业人口,而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是不能耕种的山地,荒漠等地形,可供耕种的土地有限;二,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我国农业生产的单位产值极低,耗费较高,平均到庞大的农业人口上,人均产值就十分低,这就自发要求农村的一部分劳动力从家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以弥补人均产出的不足;三,城市化进程中剥离出来的农业人口,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利于城市化水平,但较快的城市化也会导致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使得本来就不平衡的农业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的配置更加不平衡,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会与现代化的城市格格不入,最终无法找到长期的工作,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大地震对灾区农村经济的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一份声明说,上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农业造成大约60亿美元的损失。该机构在周一(30日)发表的声明中说,超过三千万农村人口在本次地震中受到严重影响,失去他们的大部分财产。粮农组织表示,由于大量农民死亡或受伤,有相当一部分的谷物粮食无法收成。而许多地震前收成的粮食则因为粮仓倒塌而毁坏。他们预计,由于推迟种植、虫害和水供应短缺,四川下一收获季将面临10%~50%的减产。粮农组织估计在此次地震中农业遭受的牲畜损失将达到20亿美元。此次地震中死亡的生猪超过300万头。((英国)BBC新闻)

作为中国西部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的8800多万人口中约有7800万是农民,外出务工是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7年,四川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达2002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0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077亿元,但汶川地震对四川劳务输出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重视地震灾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灾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灾区经过地震的毁灭性打击之后,经济损失巨大,对灾区人民的精神打击也十分巨大。大灾过后,百废待兴,灾区人民受到极创伤的心灵有待抚慰,在这个关键时期,处理好灾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解决当前灾区重建问题的关键,更对灾区日后经济的发展有着长远影响。

对于整个国家经济全局来说,灾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解决问题不仅能减缓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的压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失业率的下降。它的经验将为我国本部农村经济发展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借鉴。

四、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灾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总体上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通过灾区恢复重建就地吸纳;另一个是通过向处输送转移分散到全国其他地区。

1.灾区恢复重建就地吸纳劳动力是最佳方案也是最有效的。

具体措施与政策:首先,政府应当做好灾区失去生存生活资料的农民进行登记,一方面对灾区失业人员的情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方便以后组织协调灾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因为灾区农民的信息落后,个人掌握的信息有限,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降低失业率。而利用政府的组织关系与信息资源可以迅速地实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配置,从而做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其次,政府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指不违反国家政策与法律,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出台一些倾向性的政策措施,如对外来投资的税收其他优惠政策,对本地工商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的优惠与扶持政策,以及对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的贷款及税收优惠政策。再次,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民自身,灾区人民应该从地震中的阴影中走出来,乐观地看待明天,努力创造条件,寻找机会,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

在本地重建吸纳剩余劳动力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对外来人员的对待问题。由于地震对灾区原有生产生活资料的严重损毁,再加上交通运输的限制,灾区人民的生活资源比较稀缺,加上本来就严重的高失业问题,所以要严格防止大量的外来人员输入,虽然本区急须建设人才,但是除非专业以及投资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对外来人员,一方面是为稳定社会治安,一方面也防止外来人员与本地人员争夺来来就比较稀缺的生活资料和就业岗位。第二,政府在组织协调安排就业与重建的时候,可以借此机会通过倾向性政策来改变城乡二元格局,加快城市化与城镇化进程。

2.向外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此方案为辅住方案,在本地已经充分吸纳了所需的重建劳动力以后,可以让选择向外输出劳动力。因为四川本来就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而且主要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输出,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而且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很多企业会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责任角度主动来灾区扫墓劳工或给灾区劳工一定的优先性措施。这个方案既能解决短期内区内劳动力过剩问题,又能提高本区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五、总结

灾区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是一个短期内困难较大的问题,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担当好应有角色,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 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1,(10)

第8篇

关键词: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173-02

1 目前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保守,观念滞后

新疆农村人口中少数民族居多,尤其是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苏、阿克苏四地州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5%以上,受传统习俗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外出务工挣钱丢面子”,宁愿呆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受穷,也不愿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挣钱。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更是被“妇女不出远门” 、“女人的智慧抵不上男人的智慧”等陈规陋习所制约,加上农村乡村道路建设落后,生态环境恶劣闭塞,历史上形成了少数民族妇女基本不出门的旧习,宁愿在家闲着受穷,也不愿出来劳动致富。这是多年来制约新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之所在。加之,目前仍有极少数基层干部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开展劳务创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认识上尚未完全到位,工作目标还不太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1.2 知识偏低,技能缺乏

目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技能、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工资待遇较高,相反,对劳动者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种工资待遇则较低。从全疆各地州已转移的劳动力的素质来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极少,仅占10%左右,小学文化水平偏多,占85%以上,文盲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而只能从事一般性、简单性、对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种。据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反映,新疆区农民工多数未经岗位技能培训,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缺少安全知识教育,劳动熟练程度达不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条件,在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中使用的疆内农民工,大多数缺乏基本生产技能,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这种结果一是导致就业范围狭窄;二是影响收入水平。此外,在培训方向上,一些有大量用工需求的岗位,如农村家电维修、烹饪、服装裁剪、房屋装修、工程机械操作等技能型用工培训滞后。

1.3 城乡分割,体制滞后

事实证明,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已经阻碍了新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土地流转目前处于自发阶段,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当前土地流转机制不活,部分农民已不再把土地当作命根子,而是成了负担,使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一心挂两头,既想外出务工多挣点钱,又不能荒废了自己承包的土地。根据农业生产的自然特征,这种状况决定了新疆区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农闲离乡,农忙回乡,即随季节出行,亦工亦农,属于两栖性质,形成了“季节型”和“候鸟型”的务工群体;二是户籍管理没有本质的改变,农村人口基本无法向城镇迁移。农民外出就业要办理的手续繁多,进城务工农民还或多或少存在同工不同酬、子女在城市入托难、上学难等问题,使其难以和城镇人享有完全平等的待遇。

1.4 机构不落实,经费不到位

目前自治区及各地虽然都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机构,但大多是有机构无人员、有人员无经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长此以往,很难做到常抓不懈。由于自治区面向农村开展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劳务转移培训工作。特别是培训的起始阶段,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应予以免费,才能调动起农牧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但各行业培训机构大都是自收自支单位,不安排培训经费,各机构就难以开展这项培训工作。

2 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最大限度地促进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合理有序的外出务工,对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1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 劳务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近800 元。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中, 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0 多元, 而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0 元。其中来自第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 全国已占到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22.4% , 而新疆只占8.9%。新疆农业效益目前还比较低, 虽然新疆人均耕地在全国排第4 位, 但农民人均收入排位为第25 位。因此, 新疆要因地制宜, 创造条件, 在保证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的同时, 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劳动力优势,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确保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2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种植业内部转移。大力培育产业化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完善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关系,为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允许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创办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度假村”、“农家乐”等农家旅游服务项目。

2.3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载体,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建设必然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客观上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不但要向二、三产业流动,并且要向小城镇、乡镇企业集中。目前,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与内地、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农民就业渠道和空间狭窄是新疆与全国农民收入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新疆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占60%以上,乡镇企业发展明显滞后,所能收纳的农业人口较少。今年上半年全区乡镇企业转移和收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仅1.65万人,数量仍是微乎其微,尚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2.4 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农民转岗转业的能力

一是要提高对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的认识,以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实事来办,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新疆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出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二是要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类职业中学、技校、培训中心、远程培训和广播、电视、“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组建职业培训基地,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强化劳动技能、汉语会话、法规法律等方面的职业培训,尽快使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同时支持鼓励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三是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投入,建议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金,将财政支农资金的培训部分、扶贫开发的培训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的培训资金捆绑起来,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把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正常的支出范围,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2.5 大力发展“能人”经济,继续发挥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在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中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的经验足以说明,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是新疆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农村发展二三产业、乡镇企业的重要动力,是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的“小龙头”。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一般采用“市场+中介组织+农户”和“市场+经纪人(专业大户)+农户”的模式从事活动。在这种模式下,一个组织、一个经纪人(专业大户)联系着若干户农民,少的十几户,多的几百户、上千户,增强了众多农村劳动力生产活动的连续性,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我们在加速推进新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对新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问题。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对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已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认识到它是新疆农村小康建设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阿不力克木.艾山,南疆的贫困问题及其原因和反贫的措施探讨[J].新疆大学学报,2005,(1).

[2]肖开提.如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控力度[J].中亚信息,2005,(4).

第9篇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 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081-02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现象。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已成为社会前进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渗透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直以来,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愈加重要。城市化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尤其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属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我国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由此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进行再次改造,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发展潮流的举措,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从而促使我国在那些年出现了经济倒退。由于这种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而言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我国在自我摸索中取得的“非一般”的成就,因此,才有了这么多年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8%的高速发展。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具有其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目前,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发展前途的两大问题,而有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寻找当中存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速度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完善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机制,并为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大推进城市化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积极的科学依据。城市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以人口的集中为重点的资源集聚过程,是追求效益集约的过程,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城市化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结构的提升。

二、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方面的转移。这主要体现为:在人口方面,农村户口表现为向城市户口转移;在工农产业方面,农村劳动力表现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各个空间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向城市化转移,这主要是由于非农产业结构的区位大部分位居城市的原因。由此可以明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聚集直接推高了城市化程度。所以,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业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在国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当经典的模式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拉尼斯-费景汉模式、乔根森模式以及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等等。这几个模式有效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色及机制,并且提出了他们应对一系列问题的对策。这些看法对人类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人口流动理论是建立在城镇具有一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对剩余劳动力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基础之上,这明显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一切还需从实际出发。

近几来,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剩余力转移的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胡必亮构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拉模式;李勋来、李国平同时也进一步建立了制度因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模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农村的排斥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转移过程的摩擦力。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多种因素影响发展的。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所以,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之一。通常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与转移动力越强,第二三产业链的就业生存空间就越大,转移的制度造成的障碍就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人口转移的能力的因素包括:(1)供给数量。由第一产业所得的劳动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变化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放出的数量大小及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源头,是社会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所在。(2)转移动力。用从事非农劳动的预计收入来表示。希望得到更高更多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始动力,预计收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就越强。(3)转移能力。用农村人力资本存储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表示,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的高低,前者是文化和知识能力,后者是物质生存能力。(4)转移空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和第三产业的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直有相当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杨大方(1969-),女,黑龙江海伦人,高级经济师,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Analysis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ormation in the urbanization age

YANG Da-fang

(Meat food products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10,China)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