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17:12: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我的家庭生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以前爸爸妈妈很忙,很少休息,我一直盼望着过双休日,和爸爸妈妈好好享受一下家庭生活。机会终于来了!
星期六的早上,我们吃过早饭,妈妈就说:“中午我们要好好吃一顿大餐!”收拾过餐桌,妈妈就大步流星的去了菜市场。等妈妈回来,她手里提着排骨、大鱼、白菜、鸡腿……
妈妈对我和爸爸说:“我们分工,爸爸杀鱼、剁肉,你和我择菜、洗菜。”我连声叫好。然后我拿起辣椒一挤,一颗辣椒籽蹦到了我的眼里,顿时我就辣得眼泪直流。爸爸妈妈看到我这样乐得“咯咯”直笑,于是我就放下辣椒去择青菜,爸爸则拿起刀帮鱼脱掉银铠甲,忙了一上午,妈妈终于要做饭了。闻到饭香我和爸爸就坐不住了,立刻冲到了厨房,吃着我亲手择的菜,我心里开心极了!
爸爸看我这么开心,就对妈妈说:“以后我们可得多陪陪孩子,让他快乐成长。”这就是我的家庭生活,非常温馨吧?
区二小三(3)班 郭宇浩
所住医院不供应饭食,外地来的病人一般到附近的小饭馆用餐,当地病人多由家人负责送饭。我们家距医院不远,单程步行仅需20分钟,故采取在家做饭,做好后送去的方式。
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每天三次往返于医院与家之间,按时按点、从无延误。同一病房里住了八个病人,她们看到我这么一个老头子,每天忙忙碌碌地亲自给老婆做饭送饭,不但能够保证三顿饭的准时准点,还能时不时地变着饭的花样儿,称赞之余,都觉有点诧异。她们都问过我“你还会做饭?”在她们的心理定势中,像我这么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男人,在外面工作了一辈子,应当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人“伺候”的日子,怎么还会做饭呢?!其实,所谓的“花样儿”,无非是馒头、大米饭、面条、饺子、包子、菜卷、烙饼、麦饭、稀饭之类,以及简单炒菜、炖菜等家常便饭的轮番出现而已。当她们听人说我还是一个高级工程师时,就更觉得奇怪了……
我对她们说“这有啥呢?去年以来,我就在家专门伺候老婆了!”因为老婆除患有糖尿病外,还有手指不能“沾水”的怪病,所以,去年我“金盆洗手”,谢绝外面的聘请,不再“打工”之后,就专门在家做饭、洗洗涮涮,当了家庭“煮夫”了。
多年来,在我们单位很多人的眼里,我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在家肯定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儿。当去年我在家里承担起照顾老婆的任务之后,一些人认为我可能干不了,需要从头学起。殊不知我早就轻车熟路了。只是这样的“私密事”,长久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家庭“煮夫”,主要有主客观二因:
其一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本人工资低,为了抚养三个孩子,老婆既不愿意死守在家,也不甘心过紧巴巴的贫困生活,总要想法子出去找点活干。这样一来,我忙她也忙,照料孩子、做饭及家务事,就得由两个人共同承担了。这是客观环境逼迫使然。
其二是我的主观性格使然。我的母亲勤劳、内敛,我的身上深深地烙印着母亲的影子。我们家老一辈是一个由公婆、兄嫂等十几口人构成的大家庭,母亲不怕吃苦吃亏,是家务的主要劳作者。母亲以身以言教育了我,使我没有了吃现成饭、不干家务事的少爷作风。
对于一个大男人成为家庭“煮夫”,一些人似乎有所不齿。但我乐于接受,并不觉得丢人。
民以食为天。有的男人,不干家务事,不会做饭,若当老婆因病或因事不在家时,一下子就揭不开了锅。我则无此之忧。老婆如果不在,我从来不为吃饭之事发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时,我可以绝对按喜好口味安排自己的饭食,吃得更自由自在了。
我是一个地质工作者,经常奔波于野外,不能与家人和孩子常年相伴,难得有机会照顾家人和孩子。作为有感情的血肉之躯,为了弥补这样的缺憾,在非野外工作期间,我就会积极地干干家务事,好好地照顾孩子的生活。我系上围裙,认真用心地为家人做上一顿饭,看着她们吃着蕴含着“爱”的饭菜,疏离之感自然就拉近了,我的心里似乎也得到一点慰藉。
几个女儿上学期间,每天我都会早早起床,为她们准备早餐。她们上高中住校以后,为了节约本就不多的生活费,为了让她们吃得更可口一些,我常常给她们带点家里做的饭菜,有时还特意去学校给她们送饭。
几个女儿都是在西安上的大学,她们周末或假期回家时,常常会把外地同学带回家来,我都会做一些家常或陕西的特色饭菜款待她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对我的手艺也大加赞许。多少年以后,她们的这些“闺蜜”们,还念念不忘、经常提起我的饭菜呢!
由于我这个“煮夫”比较好使,在北京工作的小女儿,“紧急”之时就招呼我去帮忙。1999年年底,小女儿因为准备某考试,要求我前去照顾她的日常生活,我就只身前往。几个月的时间,我精心地照顾着她的生活,使她不为吃吃喝喝、洗洗涮涮分心,得以安心工作、静心备考。冬至那天,小女儿邀请她的一个台湾朋友来家吃饺子。那位朋友吃了我做的羊肉水饺之后,连声赞扬,日后还多次提起。
我这个人有点“怪癖”,除非特殊情况,我是不在外面小饭馆用餐的。前几年我在外面当监理工程师的时候,有时因为某种原因,一段时间内要去小饭馆吃饭。此时,我的“怪癖”发作,“煮夫”秉性难移,往往会主动提出自己做饭的建议。2006年至2008年期间,我在福建某工地时,聘请了一位炊事员为十几位人员做饭。但除我之外,其它人均无或按时吃早餐的习惯。炊事员辛辛苦苦做的早饭,每天都会剩下来。炊事员有意见,但又不便提出。我看到这种情况,就提出炊事员不做早饭,我自己吃就自己做的建议。我的建议得到采纳,这样既节约了伙食费,避免了浪费,还减轻了炊事员的负担,炊事员很高兴。之后,每天的早饭,我就自己做了,若有人想吃早饭,提前告诉我,我就一起为其服务了。
………………
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觉得人勤快一点,没有什么害处。在平淡庸常的生活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教育好照顾好自己的儿孙,是理所当然的。
如今,我辈这样的年纪,退休了,没有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再为生活而忙碌奔波,食足果腹,衣足蔽体,宿有蜗室,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在身体尚健康的情况下,不需“保姆”、子女和别人照顾,平常做做家务,做个“煮夫”,吃着自己做的饭,看着家人吃着,如此这般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别人感觉可能不是,但我是!
人,各有各的活法;退休了的老年人,亦然。有一种老年人,虽年过七旬,还要去考大学,还要去上研究生,圆自己的“梦”;有些人过了古稀之年,还去创业、去著书立说,有了一个辉煌的晚年……还有一种人,他们才五六十岁,刚刚退休,却觉得自己到了暮年,终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我不像第一种人那样,没有了适当的机会,已经过了拼搏奋斗的年龄,回归到了平淡的日常生活,没有了鸿鹄之志,没有了坚韧的毅力。我也不是第二种人,不像他们那样的颓废,不像他们那样的消极悲观。我有我的活法。
我的退休金并不高,但知足常乐。每一天,我到时候睡觉,到时候起床,到时候当“煮夫”,到时候散步活动筋骨,到时候读书上网浏览新闻……若一时有了灵感,将所遇所思所悟、把看到的尘世百态,码码字,用文字“无关痛痒地”一番,“为赋新词强说愁”一番,在文字的海洋里泛舟,心情亦觉畅然。
在这样的生活中,看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一天就过去了。我的每一天似乎过得很快很紧张,忙碌并开心着。这样的生活,既动态又安静,体脑双向受益,延缓了体脑的老化。这样的生活,避免了单调乏味的生活,使自己的余生更丰富更充实。这样的生活,减少了现今浮躁社会的诸多诱惑,减少了冗事干扰,减少了人际纠缠,丰富了精神,安静了身心。这样的生活,使我这么一个老头,自觉心态上并不老衰……
构思和准备
短片的种类有许多,纪实的、风光的、婚礼的、宣传的等,可以从简单的、最熟悉的家人和好友开始,不要一开始就想拍一个“大”片,一鸣惊人。拍摄前要对短片要有一定的构思和计划,依据构思和主题来选择拍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根据主题来取材,有详有略。比如我要拍一个小孩周末生活的题材,可以把重点放在她学习舞蹈的情节,还有那严厉的舞蹈老师,而其他的生活情节可以简化带过。
拍摄
用手机拍摄时,要拍稳了,不能“晃”!时刻注意拍摄的环境、光线和距离。黄昏、晚间不能拍,最佳的拍摄环境是晴朗的室外,少用变焦功能。充分利用手机好的便携性,随时拍摄你的发现、你的感悟和思考。拍摄的画面要有丰富的背景变化,交代故事环境一般要用远景,表现故事细节或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如眉语间的变化)要用近景和特写。
比如,在“我的周末”片中,开始可拍摄所居住小区外貌的一条远景,接着是在路边等车的画面。后面就直接跟上舞蹈练功的场景。为了交代练功的环境,用远景定格3秒后,慢慢地“摇”上半圈,把整个练功的环境表现出来。她压垮练功那痛苦的神情,用局部特写来表现。这一切要抓拍,不要做作的摆拍。
还要注意拍摄的角度,拍摄儿童一般用平视或仰拍,来表现孩子的天真,不可用高高在上的俯视来拍摄。当然拍摄宣传片时,为了表现大场景大画面,一般先从局部特写开始慢慢地“拉”出整个场景来。
青志联办公室主办的活动新生家庭会已经结束了,总体看这次活动,虽然有很多闪光点,总体评价这次活动的话,不算是成功的,这期间还是暴露出不少问题的。
先说说成功处吧,这次活动的主要出发点是面向新生,目的很明确,但时间安排上很不巧,其次是形式,因为为了有别于校会办公室的成长驿站,我们这次采用了游戏加访谈的形式,有乐趣及交流的想法。其次,我们在安排人员上每个小组都安排了一个人,也是为了让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进行了少许的应急方案。然后是主持及嘉宾,在长假后的时期找到4位嘉宾及一个主持,并模拟过一遍,这时间很紧,不过也都顺利进行了。还有就是合作方面,当时要招新教室问题也交给办公室的,一时间确实很多的事。快应付不过来了。还好的是部里很团结,也相信我们可以携手走的更好。
接着谈谈问题吧,第一个问题是策划吧,正如马骞说的,亮点问题,当初设想的是游戏,后来穿插了3个访谈,游戏氛围不够,那亮点就相当黯淡。第二是时间问题,因为是面向新生,所以活动不宜过后,后来安排在了一个月后,那么对象只有通达学院的同学,不过很不巧的是那天他们全部考试,基本没通达的新生,上帝对我们打了个喷嚏吧,人数方面自然受挫。第三个是嘉宾问题,当时外联嘉宾确定时给我们承诺的很好,主要与他们接新时间冲突,没来得及彩排,外联环节确实让人失望,人离场也在这时候,而且时间拖的过久了。还有就是应急措施吧,除了那个环节还有一点是话筒问题,不过当时确实很无助,4个人都不太会弄,而且大贺也叫来了,还是没搞定。运气衰~不过下次得出多点应急方案,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
这次活动已经过去了,有很多发现也有很多想法和认识,好多东西真的需要改进,不过也让我们更有理由去进步,无论如何,这是第一次活动,总是有着无法代替的意义的,会永远珍藏这份记忆的。
不仅是封面,就是在正文部分中也穿插着比以往更多的大幅彩照从图片下方的说明文字来看这些专业Model应该是被《数字家庭》特别邀请来为各种数码产品做“绿叶”的看得出来此举是希望能够赢得更多的眼球,也使得“数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家庭”之中。这也是目前许多数码类期刊采用的主流手法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赏心悦目的功效。
既然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本期突出的主题为2・14的Valentine’s Day所精心制作的系列元素。《要浪漫,先浪费》和《浪漫情人节》中都运用了大量的情景模拟来试图表达“数码也是爱情的一部分”这一事实。说到以往传统的情人节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大束的玫瑰花、精美的巧克力、梦幻的烛光晚餐等等:在强调发扬“与时俱进”精神的今天,数码产品也恰如其分地瞄准了这一市场理所当然地在浪漫的气氛中登堂入室了。形如iPod、手机,甚至PSP、NDS及其周边产品俨然已是当今时尚流行的急先锋所以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优秀的“定情信物”。情侣们在爱情的意念催动下一般也不会再为高昂的价格而有所顾虑了。有了它们的点缀情人节的气氛也变得与众不同正如同碧蓝天空中的一抹亮色,颇有画龙点睛之效。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大发现:进入2007年之后,闹钟和由它衍生而来的近亲兄弟们频繁地现身于《数字家庭》之中。不知是不是生活质量提高了惰性也越来越难以克服,好多人(尤其是上班族)陷入了每天早上起不了床的困窘境地。于是各种各样充满科技含量的闹钟也应运而生了。有的可以“起飞”,有的可以“逃跑”为了叫醒一直坚持与周公会晤的各位同志,我们可怜的小闹钟使尽了浑身解数上天入地钟鼓齐鸣大有舍得一身剐誓要将主人拉下床的气势。看到这种场面我不禁要说句题外话:再如何先进的闹钟,不如自己的生物钟养成按时起床的正确习惯,更有利于“革命本钱”的健康成长。毕竟再有什么数码产品没有一个好身体又怎会有好心情去享受呢?闹钟的设计人员也可以少损失一些珍贵的脑细胞。不仅是闹钟有许多以往都不会登上《数字家庭》的装备也都纷纷闪亮登场:机器人、军事模型、面包机、榨汁机…--,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是因为数码的进入而越发显得丰富多彩了。
我家住在深山中,每次要出去买东西,都相当麻烦,开保时捷要5小时, 开奔驰也要4小时;虽然家里有直升机,但是开到那边很难找到停机位,相当的不方便; 我偶尔也会出去逛街,爸MA怕我被****,随身有20多个保镳保护着,大家看到我都吓跑了,所以我从小就开始被排斥.......
因为家里是在深山,每次到了冬天都非常冷,爸爸也说,出去买东西很麻烦,所以冬天没有暖炉...没有棉被...每天只能陪着爸*烧钱取暖...而睡觉的时候,也只能盖着钱睡觉(我绝得英镑比较温暖)。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因为房间太大,还来不急跑出房间,就尿裤子了,所以,爸爸在我房间放了一台小绵羊机车,好让我能在10分钟以内,冲出1000坪的房间,穿越5公里的走廊,到达800坪的厕所(我常常在走廊迷路);
爸爸又另外叫人加盖了20间600坪里面有着250坪小厕所的破房间,说:以后如果尿湿了,直接换房间,如果房间不够或是太小的话,再告诉爸爸,爸爸再叫来多盖几间,我们的生活很辛苦,你要忍着点!!现在想起来,爸爸真是个善良的人!!
还记得有一次,家里遭小偷,因为他用****炸坏了我爸的保险箱,使得里面的金币不断的往外滚出来,结果竟把那个小偷压死了.......
我觉得那个小偷好可怜......
金币压死人是很痛的!!
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去上班了。我心想:哈哈!这会儿,我可好好玩玩了!我把家了一的东西摆的乱七八糟。我心想:哎呀!妈妈等会就要来了,她看到了,还不“毒”打我一顿?那我得赶快整理!
“叮冬……”门铃响了,我正要跑去开门,就听到一句粗粗的声音:“开门!开门!”好像不是爸爸妈妈,那到底是谁?这时,我又听到了一句:“喂!开门呀!”我不禁想起了电视上放的——坏人把小孩关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我急忙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妈妈!快过来啊,有一个陌生人!”妈妈连忙说:“哦!哦!妈妈过来!”我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门外怎么会有妈妈的声音?我连忙搬过椅子,看了看门上的猫眼,竟然看到了爸爸和妈妈在门外偷笑。我心想:好啊!竟敢合伙来骗我。我大摇大摆地说道:“我知道是你们了,快进来吧!”说完,我把门打开了。爸爸妈妈进门后,哈哈大笑起来。我好像也被他们的笑声感染了,竟然也哈哈大笑起来。
瞧,我们一家。我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之中,有爸爸妈妈陪伴着我,虽然我们的房子不是很大,但是笑声却充满了整个屋。
读者王阿姨的烦心事
我的父亲去年脑梗去世了,留下母亲孤单一人生活。作为家中老大,我实在不放心母亲一个人过,便和兄弟姐妹讨论将她接来我家生活。可是没想到刚将母亲接来2个月,她就吵着要回去。问她为什么,她说:“这里生活习惯和我原来的完全不一样,而且你们白天上班我一个人也很寂寞。我在这里碍手碍脚的,感觉比你爸去世时还要寂寞。”我听了,实在不知说什么好。我一片好心将她接来,不让她累着饿着,一家老小都让着她,可为什么最后却闹得这样的结局,难道真是我好心办了坏事吗?
编辑有话对您说:母亲年纪大了,又是一个人生活,将她接来同住方便照顾,王阿姨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老母亲离开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不仅要将母亲的人接来住,更要将母亲的“心”也接到你的家庭里来。这其中要考虑很多因素,如何让母亲尽快熟悉陌生环境,如何让她多找点乐子,如何让她更快融入你的家庭等。这些小细节的关心,都会让母亲感受到你的真心,她也会想办法尽快融入、适应新生活的。
年迈父母来同住,准备工作要做好
“居家细节小改变,让父亲住得更舒心。”
母亲去世得早,我结婚后父亲都是一人生活。以前我对他的生活能力十分放心,可是最近他在家中摔了一跤,卧床了3个月,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已经日渐苍老了。于是我与丈夫商量,我们决定将父亲接来与我们一起生活。
父亲来了我们家后,我才发现自己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就拿我们最头疼的事来说吧,父亲每天早上在厕所里一呆就是十几分钟,而我和丈夫也在这个时间起床,还要赶去上班。一个人可以忍,两个人忍起来就很难了!结果丈夫只能一大早就跑去小区的公共厕所解决个人问题,他甚至说:“我们以后给邻居付一笔‘如厕租借费’,每天去隔壁邻居家上厕所吧!”
我想这可不是办法,在我的细问下才知道原来父亲腿脚不好,卫生间里没有任何辅助工具,他上厕所坐下站起来十分费力,要花很多时间。听了他的解释,我觉得自己太粗心了,竟然连这点都没想到,于是我特地做了些细小的适老性改造。
我和丈夫在马桶旁加了把手,还给父亲买了个痰盂放在卧室,方便他半夜起夜。他的房间也做了些改变,给他买了中等高度的衣橱,桌角都包了边,地上也铺上了地毯。我还给他买了收音机、分类放药的小盒子。一些小细节的改变,使父亲的生活更加安全了。他看着我们忙前忙后给家里做的小改变,也十分感动。他开始了解我们的生活作息,经常沟通交流,尽量配合双方的生活,原本彼此之间的紧张气氛也完全没有了。
编辑提醒:家有长者,硬件设备要适度调整
卫浴间要特别关注
父母腿脚不利索,我们要特别注意卫浴间的安全性。瓷砖地面最好要铺上防滑毯,在马桶、浴缸边要加上扶手,虽然花费少,但是效用很大。还可以购买洁身器,可减少长者肛肠类疾病的产生,大大缩短如厕时间。
家居小细节可适度改造
家里如果有尖锐的家具,要在边角处做圆滑处理。另外最好购买适合父母亲身高的家具,这样他们就不用搬椅、踮脚取物了。
根据父母喜好可增加设施
如果父母喜欢做菜,可以购买齐全的厨具或是大冰箱,满足他们的需求。喜欢学习上网的长者,也可以为他们购买书柜或是电脑。增加满足他们喜好的硬件设施,也可以让父母感受到儿女的温暖。
“母亲天天耍脾气,原来是她太寂寞。”
自从我将独居的母亲接到家中后,我们家就没有一天是消停的。母亲刚来家里时,太太也是十分赞成的。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是该享享清福了。可后来老太太天天耍脾气,太太也和我摆脸色,儿子看家里一直“低气压”,也经常早出晚归。说到原因,其实都是生活起居上的小事情。
母亲每天6点就起床了,起来没事就将收音机开得很响,吵得大家头疼,更别提睡觉了。平时吃饭,口味上也是摩擦不断,我们喜欢吃咸的,母亲喜欢吃淡的,往往是今天饿了这个,明天饿了那个。我们上班后,母亲没事做,天天在家给老邻居、老朋友打电话,我们打电话回家总是忙音占线。太太收到翻了几倍的电话账单,也只能生闷气。
这些矛盾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我决定和母亲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母亲告诉我:“我也知道你们是一片好心,可是我来到你这里觉得太难适应了,原本习惯的一切都变了。而且实在太寂寞了,以前自己买汰烧,和邻居聊天,去居委会参加活动。现在呢,我连走出家门都不敢,我人孤单,心也孤单。”
听了母亲的话我恍然大悟。第二天一大早,我特地和母亲同时间起床,陪她来到小区的花园里,带她加入了早晨太极拳的队伍,还将我们楼里和她年龄相仿的邻居们一一介绍给她。从这天以后,母亲每天起床洗漱,冲点营养糊后就会去打太极,等她回来我们正好起床,再一起吃早饭。她打太极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生活也充实起来了,每天笑吟吟的。太太也不生气了,每天会为母亲多烧一个口味清淡的菜肴,还帮她加入了电话亲友包,这样老太太打电话也省了不少钱。母亲看我们对她这么好,自己也越来越适应新生活了。她还主动承包起家中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修剪阳台上的花草,帮全家人淘米煮粥等。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我原本悬起来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编辑提醒:父母来同住,精神世界的适应也很重要
熟悉新环境,让父母的生活充实起来
父母刚刚进入新环境,心理上会有很多不适。如果你还未退休,白天要上班,他们就更加寂寞了。应该事先带他们熟悉你居住的小区环境,告诉他们哪里可以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平时街道社区会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为他们报名,使父母更快融入新的生活。
有空多和父母说说心里话
如果感觉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住进家里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一定要和他们沟通交流,找到问题关键所在。不能因满足了他们很多物质需求就觉得尽孝了,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关爱。
友情提示 长期同住不是小问题,准备充足生活更幸福
1.生活习惯大不同,多听意见多谦让
如果决定要将父亲或母亲接来同住,一定要对生活起居做好安排:包括吃饭、睡觉的时间,他们独自在家能做些什么等。另外由于父母有很多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也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强行安排他们的生活。要多听他们的意见,遇到想法不合的情况,要多谦让。在心平气和的态度下和他们合理沟通,有时候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哄哄他们。
2.搭伙费事先协商,避免矛盾和麻烦
父母如果来和你同住,提出要每月支付搭伙费,可以事先协商好,定一个确切数额以及支付时间。如果还有兄弟姐妹,应事先商量好他们该如何补贴费用。这样可以省去以后一些不必要的纷争,也能一定程度提高家中的生活质量。
以下这个问卷,是关于你对家庭生活的看法和感受的,答案无所谓对错,关键是要表达自己的实际情况。请仔细阅读每个题目,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1=根本没有过;2=很少有过;3=有些时候会有;4=基本经常会有;5=几乎常常会有。
*1.我的家人彼此之间都关心对方。
*2.我认为我的家人都是很好的。
3.我家里的人常常和我过不去。
*4.我真的很喜欢我家里的人。
*5.我很依赖我的家里人。
6.我一向不在乎是否和家里的人在一起。
7.我希望我不属于我的家庭。
*8.我和家里的人相处得很好。
9.在我的家庭中,争吵得太多。
10.在我的家庭没有亲近感。
11.我感觉在家里像陌生人。
12.我的家人不了解我。
13.在我的家里存在着太多的怨恨。
*14.我的家人彼此相处得很好。
*15.凡是认识我们的人,都很尊重我的家人。
16.我的家庭似乎存在着很多的冲突与裂痕。
*17.我的家庭充满爱与关怀。
*18.我的家人相处非常愉快。
19.我的家庭生活通常是不愉快。
*20.我的家庭带给我极大的喜悦。
*21.我以我的家庭为荣。
22.别人的家庭似乎比我自己的家庭要愉快。
*23.家庭对我是快乐的源泉。
24.我感觉被家庭所忽视。
25.我的家庭是不愉快的。
评分和解释
该问卷的计分,分三部分进行。首先,将你所选择的带*号题目的得分反过来计分,也即1=5,2=4,3=3,4=2,5=1,并累计起来;然后将不带*号题目的得分累计起来;最后将两者得分相加起来,然后再减去25分,这便是在该问卷中的有效得分。
0~29分:被认为是对自己的婚姻或家庭生活的满意程度较高,自己非常希望与家人在一起,家庭生活非常和谐,家庭可以成为自己的快乐源泉,自己也会从家庭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
30~50分:属于该问卷中的一般情况,表示对自己的婚姻或家庭生活满意,能够与家人和睦相处,在困难时刻也能够向家庭寻求帮助。但是,自己对婚姻或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不是十分满意。
51~100分:表示对自己的婚姻或家庭生活不满意。得分越高,越表示自己在婚姻或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较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