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病人基础护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0:53: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病人基础护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病人基础护理

第1篇

骨科病人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因疼痛原因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从2005年2月~2006年3月,从基础护理质量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了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从上年的96.8%上升为99.2%,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骨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1 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1.1基础护理工作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有计划、系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目的是提高全体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高度认识,能够自觉认真的完成好本职工作。

1.2护士应具备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要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切以病人舒适为中心,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3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这种氛围中,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需求无小事,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

2 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

2.1充分理解和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目的是让每一名护士都能认识到骨科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病人清洁、舒适,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护理工作,减少危重、长期卧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例如坠极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每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安排有资历的教师结合临床病人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课、教学查房,促进当班护士认真观察病情,认真完成基础护理工作。

2.2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纠正护理缺欠。每天早查房护士长都要对新入院病人、术后、危重病人进行全面床头交接,询问病人护士工作情况,通过早查房,进一步提高各班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找出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在思考以往发生过的一些护理缺欠,吸取教训和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骨科病人基础护理质量。

2.3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可以调和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发放住院病人问卷调查反馈表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上一年97%上升到99.7%,整体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 加强重危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3.1对危重、新开展手术病人,责任护士根据病人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严密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力争达到预期目标。

3.2护士长每日从早查房开始,一看、二问、三动手,检查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了解和掌握病人皮肤及各种管道护理、伤口渗血、患肢未梢血运观察、协助功能锻炼情况等,对白班各班人员不定时查,检查结果填护理工作情况量化表格,每项有相应分值,这样更好地促进护士自觉地工作流程、巡视制度进行主动服务,对当班病人病情做到心中有数,促进和提高骨科基础护理水平,同时又起到了对护理工作质量监控作用。

3.3以护理质量监控结果,做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尤为重要,任何小的疏忽都可给病人造成并发症,因此,护士长每日必须做到以重危病人护理为中心,对每一个护士的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的进行随时检查,其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到年终进行总结表彰,优秀者可优先晋升、评优等,对分数低于90分以下者,帮助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如果连续处于低分者,可考虑末位淘汰制,目的是让每一位护士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之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基础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每组分别有40例?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40例常规护理组?40例精心护理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础护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但是近年来,来医院就诊的人数却呈现出攀升趋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死亡率较高,患上此病若是不及时到医院就诊,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8月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规范性护理治疗,其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男42例,女38例,每组有40例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34.61±5.43)岁;发病时间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给予40例患者常规护理治疗,既包括日常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护理?保持病房舒适环境护理?勤加给患者清除分泌物护理等?

1.2.2 精心护理组

具体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护理方法:

评估护理:也就是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的病情检查评估,是确定采取何种治护措施的前提?

气管切开的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处于通风干燥状态,并使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处理,使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时刻保持畅通状态,避免出现堵塞现象?定时给予患者做吸痰工作,有效控制肺部并发症发生几率,每次吸痰时间为10~15s为宜,所使用的吸痰管每次使用前都必须进行消毒[1]?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给予患者进行雾化,雾化需要的注意的问题是,需采用盐水湿纱布在气管切开气管套管的地方进行完全覆盖,并保证套管的通畅?干净,一般情况下,每天可进行2~3次的雾化?

重症期的护理:重症期的护理主要是紧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务必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吸氧,患者口腔或是鼻腔出现异物,要及时清理,保持通畅?在重症期给予患者进行基础护理,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鼻饲营养患者,采用胃管的方式来吸取患者胃内的适量容物,然后向其灌入一定量的鼻饲液,控制好灌注的速度,不可太快?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刻保持患者的尿液引流处于畅通的状态,并使定时给予患者做清洁处理,有些患者需要进行导尿管的置留,医护人员要为患者选择硅胶导尿管,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以及呼吸等变化,一发现脑疝现象,马上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准备手术?

并发症的护理: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主要做好两大护理,首先是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包括时隔2h给予患者进行翻身一次,并轻轻的叩背,促进患者肺部的痰液尽快排出?为了患者皮肤可时刻保持清洁,每天都要使用温水来擦拭,这样可有效降低压疮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泌尿系统护理主要是每天给予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早晚各一次,避免出现感染现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2~3h进行,这样有利于膀胱的恢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指的是所有症状均消失,身体机能恢复正常;有效指的是患者所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但是仍需要再治疗一段时间;无效指的是患者所有症状未有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人数[2]?

1.4 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

2.结果

40例常规护理组有1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0%;40例精心护理组有22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会累及到身体上的小动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不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并发症,加快康复,要给予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首先要做好医院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动员工作,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明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然后,让护士长带领护士展开基础护理工作,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有任何问题都可相互交流解决,或是询问护士长?护理的内容包括了气管切开护理?重症期护理?并发症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主要是保持患者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避免出现堵塞而窒息,做好各项消毒工作,按时做雾化?重症期护理内容比较复杂,除了确保患者能够进行有效吸氧外,对于鼻饲营养患者与置留导尿管等患者都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若是发现患者出现脑疝现象,要在第一时间里进行静脉滴注甘露醇,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手[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中还可能出现并发症,通过基础护理与泌尿系统护理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还可通过饮食控制的方式来稳定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本研究给予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另外40例进行精心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可见,精心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护理?重症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琼.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微创清除术29例护理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2):157-158.

第3篇

关键词:护理程序 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

文章编号:1008-6919(2007)03-0086-02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临床护理】

颅脑外科病人大多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且病程长、恢复慢,极易发生护理并发症,故基础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整体护理的推行,护理程序也逐渐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去。我科自2003年10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科学解决了基础护理中的难点问题,保证了基础护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1存在问题

1?1护士方面?护士缺编,工作严重超负荷,专业护士1个人要负责1组病人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卫生宣教、出院指导等,且颅脑外科危重病人多,护理工作繁重,部分护士对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故有时基础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不到位,对陪人存在依赖性。

1?2病人及陪人方面?对基础护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担心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做不好,故配合不够,或看到护士忙,自己主动做一些生活护理,影响了基础护理质量。

2制定计划

寻求院领导及护理部支持,增加护士编制,增添助理护士;加强护士学习,提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与病人及陪人做好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支持和配合;制定一套有效的实施方案。

3实施措施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好培训?护理部及科室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整体护理知识讲座,并邀请院领导、职能部门、医技科室、后勤总务及临床科主任参加,转变全员观念,争取了全方位的支持。狠抓“三基三严”的学习和技术培训,使各级护理人员理解和掌握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及与整体护理的关系,并认识到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实施是提高病人基础护理质量的保证。

3.2增加编制?护理部给于新添护士2名,使护士编制上升到1∶0.38,新配2名经护校毕业未取得护士资格证的人员做助理护士,这样虽然护士编制仍不到1∶0.4,但2名助理护士除搞一些外勤陪检外,还可帮助专业护士做一些技术性较低的基础护理工作,主要是生活护理,大大缓解了护理工作的超负荷,保证了全病区的基础护理质量。

3.3合理改变排班方式?增加早、中、晚、夜班力量以提高晨、晚夜间基础护理质量。因颅脑外科危重病人多,基础护理繁重,且24小时需连续不断的进行,原来早、中、晚夜班均为1人,现增至2人后,重点解决了术后、危重一级护理病人的各种护理和生活需要,使工作更有计划性、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

3.4护理措施落实到各班各人?围绕满足病人需求至上,护士实行强行排班与酌情排班相结合。专业护士由护师或高年资护士担任,合理制定了各班岗位职责。白班有护士长或专业护士带领年轻护士、助理护士对危重一级护理及卧床病人进行全面的治疗和护理,协助二级护理病员满足其生活需要,护士长、专业护士的言传身教为青年护士及助理护士树立了榜样,同时也取得了病人陪人的信任,使病人对家人的依赖转移到护士身上来,基础护理到位率上升,陪伴减少,病房易于管理,清洁整齐、有条不紊。

3.5成立服务队?护理人员热情地为病人陪检、打电话、寄家信、代买生活用品,洗头、洗脚,喂药、喂饭,擦身、按摩、帮助大小便等。后勤供应下收下送,随叫随到。专业护士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护理病人身上,真正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了病人,时刻以病人的利益出发,解决了病人的后顾之忧。

3.6建立质量检查管理制度?根据基础护理内容和三甲标准及各班职责,制定出各班工作程序、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基础护理量化表和整体护理质量检查表。护士长根据工作计划,列出每日、每周、每月工作重点及检查项目,做到白班护士检查夜班及早晚班基础护理质量,夜班护士检查白班护理工作质量,专业护士随机抽查年轻护士及护理员工作质量,护士长随机抽查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个人,定期在全科护士中公布,奖优罚劣,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对策。通过常规化、制度化的抽查考核,不断强化护士的质量意识。

4效果评价

4.1护理并发症减少?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认识问题能力,增强了自觉性和责任感,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能积极主动有目的实施基础护理,解决了病人生活护理问题,保证了基础护理质量,如一位重度脑干损伤呈植物人患者住院5年多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

4.2护士工作能力加强?增强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自觉性,提高了基础护理的操作技能及病房管理、组织工作能力,缩短了为病人进行各项基础护理的工作时间。

第4篇

【摘要】基础护理工作对骨科病人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提高对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效果。

【关键词】骨科病人;基础护理;职业道德;健康教育

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的病人,由于患者起病急、病程长、活动少,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和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就非常重要。

骨科病人的特点:

骨科病人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事起突然。因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疾病知识。而且病人年龄跨度大,从婴儿到老人都有。骨科病人多需卧床休息或有自理能力下降,住院期间护士需协助其生活护理及培养其自理能力,又由于骨科的病种多,手术方案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新技术、新器械的应用层出不穷。更是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应引起我们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视。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案,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的健康教育,这样就增加了疗效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及康复锻炼技巧,同时也对我们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

1 高度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

(1)基础护理工作是保障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基础,最能贴近病人的护理方法,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有计划系统的组织护士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知识,提高全体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高度认识,自觉认真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2)护士应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护士既然选择了护理工作,就要以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为榜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一切以病人舒适为中心,把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教育护士在工作中自觉地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脚踏实地地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3)营造积极的人文关怀氛围,新的护理理念倡导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护理工作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倡导“团结协作、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在这种氛围中,使护士积极愉快的工作,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病人需求无小事,主动愿意为病人服务。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可以调和融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病情。了解病人需求,及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时解决病人中存在的护理上的问题

(5)以护理质量监控结果,作为评价每个护士年终工作总结的硬指标。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尤为重要。任何小的疏忽都有可给病人造成并发证。因此,护士长必须对每一个护士的技能、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做到心中有数。对护士工作应有真对性的进行随时检查、其结果进行量化管理、到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对低分者应进行末位淘汰制,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一护士真正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责任之重大。

通过这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我们使护士充分理解和认识到了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让每一位护士都认识到骨科病人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基础护理不仅仅是提供给病人清洁舒适的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护理工作减少危重、长期卧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这样,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使护理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中应当重视的。

2 健康教育

(1)实施方法。出面法,将科学技术状况、骨科病人的医学知识、住院须知等制成挂板和宣传栏。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以达到向患难与患者、家属宣传的目的。

(2)讲授法。专业护士利用下病房的各种机会,用口述形式根据具体病情对患者与家属进行教育,并鼓励患者提出心中的疑问,就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使教育信息的沟通实现双向性,提高教育效果,时常向病患及家属进行治病常识,自我保健等知识的讲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3)现身说教法。对患同种疾病的患者,选择康复性的典范现身说教,介绍经验,对解除患者顾虑,提高治疗信心具有很好的效果。

(4)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将用药的情况,自我护理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等不易掌握的知识应给予患者具体的示教与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等。使患者获得感性知识。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随不同治疗时期而不断变化,其健康教育也必须结合这一特点来实施。

(1)入院教育,患者一入院,检查诊断病情后,就要对相关疾病的病因、证状、治疗现状等向患者进行介绍,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一大概了解,并针对患者起病急,心理准备不足的特点给予指导,消除患者心情急躁、怒愤、担心、忧虑等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术前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目的、注意事项、利弊关系及不良卫生习惯影响等取得患者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在治疗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术后教育,手术后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注意事项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指导等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4)康复教育,康复期应重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锻炼方法,时机给予具体指导,促进功能恢复,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5)出院指导,包括患者的继续治疗、用药方法、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返院复查的时间,应付疾病变化的策略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医院的护理工作除了应重视基础护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外,护理的范畴正在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全民保健护理的方向转变,因此,只有将健康教育很好地贯穿于骨科护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骨科病人的康复就又多了一层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苏君.基础护理――护理专业内涵.中华护理杂志,2005

[2] 黄津芳,王玉荣.护士健康教育意识调适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9

[3] 陆静波.骨伤科护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出版

第5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96-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中,很多疾病开始侵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心血管病也已成为一种常见病。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本人是多年内科护士,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也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对怎样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详细的探究并介绍自己的工作心得。

1 急性心肌梗死简介

急性心肌梗死产生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促使官腔狭窄,侧支循环没有完全建立,或者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情绪过分激动、超重的体力劳动、休克、脱水等这些原因促使心肌持久严重的急性缺血超过1小时发生的疾病。在社会上,它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这种疾病一般的表现症状为心前区连续性压榨性疼痛。病情较轻者只会感到胸闷,病情重者将会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和休克更严重者会产生猝死。这种疾病的患者多数变化快、病情重及经常有致命性的并发症。

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医学护理中的三大重要护理

2.1 对急救护理的分析

只要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医护人员不要搬动病人也不要让病人走动,应该让其安静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片。继续观察患者的脉搏是否符合正常规律,若出现严重情况,比如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医护人员就应立即用拳头叩击患者胸骨下段或挤压胸外并做人工呼吸。如出现较轻的情况比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和患者烦躁不安的情绪加重,医护人员应该立即让病人枕平躺,安慰病人使其平静。测量血压,根据医院是否有条件进行治疗决定是否转院。为了更好的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急救,我们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2.1.1 及时给患者吸入氧气,可以减轻心肌缺氧造成的损伤,同时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2.1.2 为了确保供药途径顺畅应该快速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路。

2.1.3 如果出现烦躁不安和剧烈疼痛,医护人员应肌肉注射50-100 mg哌替定或5-10 mg吗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1.4 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电监护,医护人员要时刻仔细监测心电图。

2.1.5 医护人员同时还要时刻监测血压,因为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者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均可发生低血压。

2.2 对日常护理的分析

2.2.1 基础护理

病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制定合理科学严谨的护理过程。医护人员要时刻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和血压。

要加大监护意识,时刻关注病人溶栓后的副作用。溶栓主要是利用纤溶酶激活剂来激活在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可以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酶来溶解血栓。要重点注意其副作用的发生,在溶栓中和溶栓后4小时以内极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因此在此期间要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在对病人使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抗凝药物溶栓时,医护人员要时刻仔细观察患者大小便的颜色、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和有无颅内出血来确认病人出血倾向,发现有出血倾向护理人员应立即停药。

平时护理中还要注意保持静脉通路和定时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来预防持续心电监护心律失常。如发现有心律失常的状况应及时联系医生。

护理人员还要注意给病人间断或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气的浓度应保持在33%-40%,流量应在 3-5L / min,吸氧量在 3-7 d,用以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和减少心肌应激性。

2.2.2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正确的护理和指导,不正确的饮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能导致病人病情加重。

护理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护理患者饮食:

2.2.2.1 高纤维素、水果和高蛋白的食物:水果里的果胶和高纤维的食物残渣等可以刺激肠道起到通便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要长期去枕平躺所以肠管蠕动缓慢,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排便难的情况。

2.2.2.2 多餐少食:饱餐会使心脏上升影响冠状动脉充血量和心率加大心脏负担。同时饱餐后胃肠道的血管自然扩张,这样就要增加患者的血液需求和心搏出量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给心肌造成更大的负担。又因为消化道血液的增加将促使血液重新分布,这样反射性的促使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对心肌的供血。对已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病人及时康复。

2.2.2.3 饮食偏向低脂:摄入过多脂肪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液内含脂量和冠状动脉阻力加大从而促使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速缓慢。后果是附壁血栓会在冠状动脉中形成闭塞冠状动脉扩大心肌梗死的面积。所以在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该建议患者多吃菜汤、果汁、面片等高维生素流食或者半流食。

2.2.3 休息护理

患者在生病期间要多静卧休息。病人在活动时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而增加心脏负荷,这样一来会提升心肌的耗氧量。由于心肌耗氧量主要是依赖冠状动脉扩张增加血流量来补充,但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因为依附在冠状动脉的血栓原因,冠状动脉急剧闭塞,将导致对心肌的供血供氧下降。如果患者不听劝告继续加大活动量会使坏死心肌地范围加大,医护人员要时刻提醒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期的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要禁止或少量次数亲友看望和严禁翻身,减少机体代谢和耗氧量,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情绪波动。医院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尽量快速完成减少病人的心脏负担。具体在病人住院一月内的护理工作安排应如下:

2.2.3.1 第一周,患者要绝对去枕卧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四肢关节做被动活动来防止血栓发生,患者的一切事务均由医护人员帮助完成。

2.2.3.2 第二周,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缓慢的肢体活动。

2.2.3.3 第三周,患者此时病情开始稳定,坏死部分逐渐瘢痕化,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轻微的动作(如洗漱,吃饭等)。

(4)第四周,对有不适和心悸的患者,应该减少在床上和室内的活动量。对于无不适感的患者可以逐步增大活动量。对于在发病后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要合理性延长。

2.3 对心理护理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病发初期情绪十分不稳定有紧张、烦燥、焦虑等现象。此时家庭人员应该沉着冷静,因为家人的焦急情绪会增加病人的恐惧感,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家人和医护工作者应当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并时刻给予病人热情、耐心和细致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及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疾病。最好让病人充满享受感、安全感和满意感并强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医学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病人在患病初期尤其是在急性期,会对护理人员的建议言听计从。而在随后的康复期,病人大多会产生麻痹心理,过早的参加社会活动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精神刺激的影响,会加重病情重复性复发疾病。因此医学护理者要提前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让病人学会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化解外界刺激对自身的影响。还要让病人建立起心肌梗死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又不能忽视它的治疗、预防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观念。做到这些还不够,病人护理者还要及时和家人沟通让病人保持一个和睦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社会活动避免外界不良的精神刺激。当病人出现精神烦躁时应及时疏导和安慰。

参考文献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在收治的住院精神病人中,住院期间出现危重的有 15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42.7岁 ,其中出现精神科意外事件的危重有2 例,药物所致的危重有3 例,精神症所致4例,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有 6例 。

1.2方法

1.2.1护士的紧急处理 护士发现病人有异常情况时,首先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生命体征的异常情况,迅速判断病人出现了何种异常情况,例如在进食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面色苍白,不能说话,双手握住颈部,首先考虑病人是否发生噎食[2]。护士要迅速的判断病人的情况后立即通知到在班人员及值班医生,将病人简要情况告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1.2.2 危重病人的管理 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就地抢救,视病情允许立即安置到抢救室,开通静脉吸氧等紧急处理,心脏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肺复苏,通知值班医生及相关人员给予支持配合抢救工作。

1.2.3隔离的重要性 封闭式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是集中进行,当病人出现危重后必须进行隔离,特别是出现意外事件时,及时将病人隔离到其他地方,避免病人出现效仿,另外避免病人出现恐惧心理。

1.2.4团队意识 发现病人出现危重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启动应急议案。护士长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视情况启动护理人员应急调配,科室急救小组成员在接到科室应急急救电话后立即参与急救配合。如遇重大急救护士长根据情况及时向其他科室协助及相关部门汇报。

1.2.5 做好相关记录 护士观察病人是否是出现危重病情后,及时做出判断,在做出判断后切记此时的时间点,立即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在处理的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在其他协助人员到来后,在班护士及时将有关记录进行完善。

2.结果

通过对15例病人的急救处理,抢救成功12例,死亡3例。

3.小结

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临床常见两种现象:一是急而不危,即精神症状丰富,发病很急,但不会危及生命;二是危而不显,即症状尽管不明显,但不立即发现抢救就会危及生命。因而,护士在平时护理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分出轻、重、缓、急病人,让他们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以强化护士的急救意识为前提,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挽救生命。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是护理上的重点和难点,在精神科除了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出现危重外,还有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需紧急抢救护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高新监测技术及复苏措施的广泛开展,这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代精神科护士应强化急救意识,提高临床应急技能。加之精神科病人的特点,长期的住院时间,要重视基础护理,以免发生其他方面的感染。

4.展望

强化急救意识,必须提高急救技能。精神科护士不仅需要强化急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的急救技能,这样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加强急救理论学习,强化操作训练 在实施抢救过程中,时间及技术对能否抢救病人的生命和获得良好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当病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在没有实施任何的医疗支持及辅助治疗前,四分钟内应建立基础生命救护。研究证明,心跳骤停病人如果在最初四分钟内得到复苏处理,可使死亡率降低50% ;超过六分钟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有4%。

第7篇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1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部位在空肠曲氏韧带以上时,临床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黑粪或柏油样粪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肠道,但如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右半结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鲜红色。在空、回肠及右半结肠病变引起小量渗血时,也可有黑粪。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量达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进而可因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蓄积,造成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广泛受损,以致大量体液淤滞于腹腔骨脏与周围组织,使有效血容量锐减,严重地影响心、脑、肾的血液供应,终于形成不可逆转的休克,导致死亡。在出血周围循环衰竭发展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等老年基础病,虽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险因素。

2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急救措施

如果大量出血又未能及时送到医院,则应立即安慰病人静卧,消除其紧张情绪,注意给病人保暖,让其保持侧卧、取头低脚高位,可在脚部垫枕头,与床面成30度角,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首先保证大脑的血供。呕血时,病人的头要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病人的呕吐物或粪便要暂时保留,粗略估计其总量,并留取部分标本待就医时化验。 同时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还应该少搬动病人,更不能让病人走动,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当我们观察到病人吐血时,最好让病人漱口,并用冷水袋冷敷心窝处。此时应注意的是不能让病人饮水,但可含化冰块来替代。

3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3.1 心理护理。 消化道出血病人因呕血、便血而感到恐惧,精神紧张、焦虑、悲观。护理人员在认真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说明精神因素与病情发生、发展、治疗有密切关系,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感,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病人取舒适卧位,谢绝探视人员。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在对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急救的同时,还应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安抚,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相关病情发展状况,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度过难关的决心。

同时要真诚的对待患者,取得患者及其家属信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等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地做好心理干预,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其将心中感受表达出来,应用医患沟通技巧,使患者解除精神痛苦,重建生存信心,配合治疗,身心早日康复。

3.2 饮食护理。出血期恶心、呕吐时应禁食。禁食可避免因进食而刺激胃肠蠕动,使出血加重或再次出血,但出血量较少时不宜禁食。禁食时间不宜过长,因饥饿性胃肠蠕动也可引起再次出血。一般禁食24~48h,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饮食,饮食应少量多餐,忌用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用烟酒、浓茶、咖啡,过甜、过酸的饮料,因其能促使胃酸分泌,不利于溃疡愈合,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禁食时间应长些,出血停止后可给温凉半量流食,逐步改为全量流食、半流食,并且应为无渣易消化食物。此外,如是肝硬化的病人还应按肝硬化膳食进行宣教:有腹水时,用低钠饮食;肝昏迷时,严格禁食蛋白质。

3.3 其它护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上的护理之外,我们还应该对病患进行以下的护理:

3.3.1 对病患的护理。在病患出血期间,我们应该把病人安置在安静病室,让其绝对的卧床休息,对于一些呕血及休克早期的病患给予躯干及下肢抬高30度的卧位,这样能够有助于病患的呼吸和静脉回流。而对于那些严重休克、昏迷的病患,应采取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血而引起窒息现象,下肢抬高30度,这样可增加脑血流循环量,以减轻脑缺氧。

3.3.2 对病患皮肤的护理。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来说,为了能够有效治疗病情,会给他们安装留置胃管、三腔管等设备,同时由于他们的活动受限,所以对此类病患预防褥疮非常重要,我们在对其进行护理的同时,应保持床褥平整、干燥,呕血、便血后及时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衣物。必要时用气垫床,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并经常按摩骨隆突及受压处。

参考文献

[1] 李素霞.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2.08

第8篇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肝、胆、胰、肠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是临床上较多常见的病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常见的一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来势凶猛,可在短期内危及患者生命,不仅如此,即使经医生抢救,暂脱险也会因大出血给机体各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使病情复杂化,如缺血后的脑水肿、肝昏迷、腹水加重、水电解质紊乱等。即便医生抢救措施得力而护理措施跟不上,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故消化科的护理人员,应做好医生的辅助工作,为病人解除痛苦,不断利用理论知识提高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质量。现就上消化道出血这一疾病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基础护理

:大出血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略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或窒息。

心理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及时清除呕血或黑便的血液或污物,减少不良刺激,及时准确完成各种治疗抢救措施,关心安慰病人,大出血时陪伴病人协助全部生活护理,从而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配合抢救处理:①动态观察生命体征、面色、神志变化,大出血时根据病情,一般每0.5~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有条件者可行心电血压监护,发现大出血、休克应立即配合抢救处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配血,按医嘱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输液开始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来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肿。肝病病人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准备好药品和器材。②观察呕血、黑便的颜色、次数、量、形状,估计出血量及程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血的估计主要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果病人由平卧改为半卧即出现脉搏快、血压下降,则表示出血量大,有紧急输血指征。③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病人血压、脉搏稳定在正常水平,大便转黄色,提示出血停止。出现以下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如反复呕血、黑便颜色由暗黑变为暗红,甚至呕吐物转为鲜红色,血压、脉搏不稳定,提示再出血。门静脉高压的病人,原有脾大,在出血后应暂缩小,如不见脾恢复,继续肿大提示出血未止。

饮食护理:大量呕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食,这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尤为重要。因进食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有利止血。出血停止后逐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急性期应禁食,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限制纳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和加重腹水,饮食不当是诱发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且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静脉再次出血。

健康指导

向家属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识,使之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属配合,并协助医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察便辨病。老人常有一种旧观念,所谓“写字不描,拉屎不瞧”,不愿意或不关心自己大便的性状,这是一种谬误。且不说习字要从描仿开始,单说对自己排便的形色气味漠不关心的态度也是非常有害的。对于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察看粪便颜色的变化是惟一能自己发现出血的方法。并可根据粪便颜色判断出血部位和多少,如大便呈深褐色,表明出血量不大,可查便潜血;若便呈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且出血量较大;如果粪便呈紫红柏油状,可能出血量大而急,应速去医院就医;便带鲜血,多为下消化道出血。

帮助掌握有关病症的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呕血黑便切忌惊慌,正确的做法是先安静卧床,把情况告诉家人。如果家里没人,可告诉邻居,再给单位拨个电话。如果出血量大,感觉有些心慌、憋闷或头晕,应直接拨打“120”,千万不要自己慌慌张张往医院跑,那样容易出意外,更不能向家人隐瞒,自欺欺人。

警惕老人隐匿出血,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前多有腹痛、上腹不适、呃逆等消化道紊乱症状,无症状者仅19%;而老人由于感觉不灵敏或反应迟钝,39.8%的人上消化道出血之前毫无感觉,没有任何先兆。即使有些不适也说不准确,等到出血积累到一定量,突然发生呕血或黑便时,病情已十分严重。所以对老人的轻微腹部不适、消化道症状,甚至不安烦躁等情绪改变,都不要轻易放过,要注意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蛛丝马迹。

应避免粗糙食物,以免加重食管静脉破裂;不可服稀盐酸、食醋或其他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胰酶等),以免使溃疡加深,难以止血;更不可腹部热敷,以免胃肠充血而加重出血。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精神,准确对待疾病,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方法。方法:对13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加强临床急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疗效。结果:136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121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道等疾病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明显呕血、便血,出血量较大,短时间内Hb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36例。其中男94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1.6岁;女42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36.3岁。其中,消化性溃疡84例,十二指肠病变1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胃癌13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休克。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121例,好转出院6例,转外科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

2 护理体会

2.1 常规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嘱病人严格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病人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神志、尿量及呕、便血的色、量、质。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观察用药疗效。准确记录好出入量、监测每小时尿量,及早发现并发症,同时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和血型,以备输血。给予低流量吸氧2-4L/min。

2.2 输液输血护理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宜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路,实施输血、输液。输液开始宜快,对脉搏>120次/分、收缩压

及时输注红细胞悬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给予新鲜红细胞输注,尽量维持血压平稳,同时应认真观察穿刺部位,防止体液外渗。在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随时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心悸、寒战、胸闷、气短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应即刻停止输血并应用抗过敏药物。

2.3 饮食护理 

正确的饮食护理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恢复及防止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病人大出血期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应限制蛋白质和钠的摄入,避免进食过热和粗糙食物;生活不能自理及昏迷病人,需进行口腔护理,特别是呕血时应随时清理口腔残留积血。

2.4 心理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因突然发病且来势凶猛,特别是首次发病的病人,不论病情轻重及年龄大小,均会出现极度恐惧,不知所措,焦虑,烦躁,甚至濒死感。因此,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首先,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处理病人出现的各种状况,动作敏捷地进行急救护理,以娴熟的操作流程,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赢得病人的信任。其次,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应及时向病人进行病情说明和相关解释,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可治疗性和现有的成功病例,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心率、体温、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力等数值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因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失血和肠道内积血不能及时排除导致血氨升高,容易诱发肝性脑病。[3]所以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定向力、行为、意识等的改变,双臂震颤等肝性脑病的前期症状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 讨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发病原因较多,其中80%以上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出血性胃炎和胃癌等,死亡率可达25%以上[4],护士应掌握不同病人出血原因,及时了解其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情况进行周密观察,

及时向医生提供患者一线的临床详细资料,为抢救和治疗争取时间,与医生密切配合,对症护理。通过细致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再次出血的可能。同时,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干预和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预见性,平时多学习和掌握心理护理知识,并灵活运用。通过观察了解病人、家属心理情况,进行预见性指导和护理,使病人保持平稳心态、信任医护人员,促使患者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确保治疗方案顺利实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2]黄恒慧.上消化道出血90例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328.

[3]郝润花,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J]医护论坛,2009,3,6(9):15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