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9 16:07: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古典文学讲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百家讲坛》;现代传媒;中国古典文学;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01年7月9日起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百家讲坛》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迎合观众,这就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力图探究《百家讲坛》作为现代传媒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从而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求使文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正确认识。下面具体就《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
《百家讲坛》中对经典文本的误读包括对字词的误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经典文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文本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经典文学的阅读,只限于相当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百家讲坛》栏目组,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以提高收视率为一切出发点。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品味,栏目组决定让主讲人们采用新颖通俗的讲解方式,并且要特意故事化讲述、制造好莱坞大片式的悬念,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学术性为代价,这就产生了对经典文本的误读,致使广大受众对文学经典产生了误解。下面以易中天在讲解《三国演义》时产生误读为例。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三国演义》时曾质疑“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曹操发明的。他在节目中说曹操和吕布两军作战期间,曹操的军队由于去收麦子,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了。就在这时,吕布的军队突袭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将随军的女眷都派遣到城墙上,摆出各种造型制造出歌舞升华的假象蒙骗吕布军队。吕布确实上了当,他看到远处的丛林好像有敌军暗伏,便慌忙下令撤了军队。因此,易中天便认为是曹操发明了空城计,而罗贯中把空城计嫁接到诸葛亮身上是“恶搞”,这好像是易中天在学术上的一大惊人发现,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被罗贯中误导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学作品,就作为文学创作的《三国演义》而言,它是以《三国志》的史实作基础,进行大量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后人说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正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和作为历史作品的《三国志》的分野。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对民间的三国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并且巧妙地移花接木而成的。这样的创作突出了伟大军事家诸葛亮胆识与谋略的超群,而且更符合作品“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是罗贯中创作中的出彩一笔。而易中天没有尊重文学创作的可虚构性原则,却硬要节外生枝地把空城计说成是曹操发明的,污蔑罗贯中是在“恶搞”,这是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的亵渎,并且是对文学经典的误读。这种误读不仅质疑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性,而且严重误导了电视观众。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通俗时尚的讲述方式,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激发了观众对《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以牺牲知识的真实性来换得轻松愉快讲解方式的行为,使得错误在电视传媒下广泛传播起来,误导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文学活动娱乐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为了提高收视率,采用了说评书、讲故事、制造悬念等一系列手法,使得它放弃了早期注重学术品位的定位,逐渐走向了娱乐化道路,从“学术电视”变为了“电视娱乐”。《娱乐至死》的作家波兹曼说“电视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品味的做法,造成了《百家讲坛》学术性的淡化,成为了“娱乐化学术”。
《百家讲坛》请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请了于丹讲《庄子》、《孔子》。这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想要抓住受众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品味,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媒介生存状态下,《百家讲坛》成为了文化包装下的娱乐产物。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百家讲坛》把故事情节传奇化、文学经典通俗化当成节目的制胜法宝。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了达到娱乐性效果,不惜以违背古典文学的原意为代价,这样的毫无节操地采用娱乐性手段迎合观众,可以说是完全漠视学术的权威性。易中天在讲座中穿插着大量不恰当的比拟,例如,他把刘备比作绩优股,谈到赤壁之战时,把孙刘结成联盟的得与失,竟比为现今搭伙的兄弟抢银行的成功与失败。易中天把刘备这个皇叔比作了注水的猪肉,因为要为刚开的公司找“CEO”,才去隆重找诸葛亮一探虚实。
刘心武讲《红楼梦》悬念不断,足把《红楼梦》讲成了悬疑推理小说,确实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他的这种讲解方式也造成了过度娱乐化的后果,他为了制造娱乐而制造悬念,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了牵强附会的文学误读。他在《百家讲坛》上以这种方式讲解的揭秘《红楼梦》,在学术界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认为刘心武的“秦学”根本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在搞创作、编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已经被严重地异化,文学活动充斥着娱乐性。文学经典原著被搬上《百家讲坛》后,在主讲人另类的讲解下,已经很难让人领略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百家讲坛》确实让中国古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但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三、接受者的主体性消解
《百家讲坛》的专家学者们以全新方式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使得广大受众在电视中,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享受着一场场文学视听盛宴。然而,电视前的观众完全被这种娱乐化、故事化、充满悬念的讲述方式吸引,以这种视听方式代替了阅读纸质文本,以致无法从原著中获取自己对经典文学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在这个被视听充斥的“受众为王”的环境中,我们的文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已死”,甚至受众也“死”了。接受者的主体性缺失,造成了文学接受的被动与从众。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文化、金融贸易、政治等多个领域间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使世界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在这种形势下也受到了冲击。因此为了给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提供一个良好、有利的大环境,有关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通过对我国目前汉语言文学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采取促进汉语言文学更好发展的措施。本文以全球化环境作为背景,主要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发展作出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发展;全球化;措施研究;汉语言文学;影响力;教育力度
汉语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而更好地显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背景以及历史风采。新时期下,在全球化的大好环境中,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从而使得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有关人员认识到,只有积极顺应时代不断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汉语言文学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由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日益频繁,在新时期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1]在市场体制的环境下,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从而使得一些国外文学作品涌入中国,逐渐走进中国市场中,这对中国的文化市场来说,是一次冲击。所以机遇和挑战对我国的文化市场来说是并存的,为了积极应对挑战,有关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正确地看待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全球化的大好环境,积极应对挑战。
二、全球化环境中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策略
为了能够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有效提高我国在全球化市场中的影响力,有关人员应该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同时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2],使我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1.增强综合实力,提高自身影响力
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从而为我国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文化传播速度最快的国家,不仅和自身的文化有关,还与其综合实力密切相关[3],国家不断在各个行业进行创新,尤其是近年来,综合实力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使得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由此看来,综合实力对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2.强化汉语言推广工作,加大管理力度
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这些国家都相当重视自身语言的推广工作,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来扩大推广范围,有效拓展了自身语言在国际的影响力。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强化汉语言推广工作,并加强对汉语言的保护,例如采用建立改革制度的方式提高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使人们更多地感受汉语言魅力,爱上汉语,切实做好汉语言文学保护工作。
3.加大对古典文学的教育力度
中国的诗词歌赋、文言文等都是历史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精华所在。某些人员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充分,从而感觉汉语言很难读懂,即使了解了汉语言的意思,也体会不到它的现实意义。[4]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极端的,因此为了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得到健康发展,就需要将教育领域作为出发点,同时采用专家讲座、专题讨论、培训教育等多种方式来加强人们对古典文学知识的关注和重视,汲取更多的汉语言知识,有效保证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和传承,采取这种方法逐渐改变人们对中国汉语言文学的认识,并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学教育相关经验,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不仅实现了对我国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也促使我国古典文学能够健康发展。某教育学者指出,古典文学在我国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提升审美品位、熏陶人品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学,同时还是一种具有一定思想的文化。因此有关教育部门积极设立汉语言专业,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人格、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通过采用汉语言专业化的教学模式,积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在全球化的大好环境中,有效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提高对汉语言文学推广、教育等活动的关注度,积极进行现代教育的改革,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我国的古典文化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我国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同时,在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董雪.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北方文学旬刊,2012(3):226.
[3]孙乐乐.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4):28.
[3]常纯.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6(22):23.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关键字】经典诵读 培养情操 提升能力 教学相长 和谐社会
【正文】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像丝雨一样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了“进人耳,入人心”。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华少年。
一、传诵经典,培养高尚情操。
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诵读经典,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谁不为李白人格的独立清高而仰慕!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不为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所感动呢?……诵读经典,口惟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着精神原动力。诵读经典,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探寻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沉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净化。
二、传诵经典,提升文学素养,强化阅读能力。
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的识字量显著增加,可以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阅读。读不懂自己民族的传统经典书籍,那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啊!接受过几年经典教育的儿童,头脑中装有几万字的传统经典,就为孩子古典文学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孩子再读古典文学也就不困难了,孩子没有困难,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孩子读古典文学没有困难,那么读白话文还会有问题吗?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典诵读可为孩子写作和言语表达引经据典提供丰富的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胸有万书,下笔自有神!经典教育还可以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孩子的语文程度。
三、传诵经典,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
四、传诵经典,促进社会和谐
“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我校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
论文关键词: 思维方式;包豪斯;市场的需要;教育资源;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全新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出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出理论(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现代设计的实践,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转变思维方式
教育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思维方式的改革。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教育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对于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本质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眼光和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
1.包豪斯的经验
20世纪以来,包豪斯几乎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成功的代名词。包豪斯的实际影响,以及它所具有的广泛积极指导意义,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那么是什么使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呢?简而言之,就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立新思维。
2 .市场的需要
任何改革,当然也包括教育改革在内,都是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体制的改造,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改造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首先就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这个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体制。对艺术与设计教育而言,转变思维方式,更是刻不容缓。这是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客观形势逼迫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转变思维方式。
据调查,有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共同基础课除外)几乎十年没有变动。令人可畏的是将落后时代的观点向今天的学生传授。某大学工业设计系教师向考察的日本设计教育专家提出“设计时是先考虑功能还是考虑形式。”回答是“哪个都不是。首先要考虑能卖出去的设计。”在以营销为目的进行设计的今天,同十年前供小于求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功能决定形式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多数产品由于电子技术的导入,产品的功能是通过电子元件得到了解决。造型设计是如何体现功能的呢?美国大学教授的教学内容每年都不一样。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工业意匠学科?人间工学的教授们提出:“设计师不仅考虑设计的硬件问题,更应该考虑设计的软件问题”。日本各大学的教育理念中常提到的一句英文是“communication”意为“通信、传达、交换、交流、传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科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国际之间的交流等对于信息社会的今天是极有含义的概念。
二、整合教育资源
1.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艺术设计,归根到底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在这全新生活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因为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今天的可圈可点的艺术设计成果;靳埭强、韩美林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也决不可在申奥会徽的竟标中,一举夺魁。
那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熏陶呢?这里提出三种可资借鉴的方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种方法,可以在每学期,规定出若干的专题讲座,系统地、概论式地对易学文化、老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赋等,进行专题讲座。这种专题讲座,要有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
第二种方法,可以不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就某一课题,或者某一方面内容,进行学术讨论。
第三种方法,可以由任课教师,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接受一种新知识后,有机会反刍消化,并且有机会通过讨论,产生一些新奇的艺术或设计灵感。
2.现代科技成果应该反映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在层出不穷的涌现,譬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进步,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促使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建筑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态建筑走人们的生活,等等这些,逼得我们应顾不暇。站在时代前沿的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去传授手工艺时代的技法。至于那些已经变成历史知识科技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艺术史,或者设计史里面去讲,也可以作为常识性知识讲授,但不必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三、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
第一,承认艺术设计学科的相通性,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品设计(包括建筑、工业等等)、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置设计等等,在艺术设计这个大概念下,大范畴里,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从理论上讲,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的。这种加大,不但要有广度,而必须要有相当的深度。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
第二,在共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深化的专业。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不必事先划定更细的专业界限。此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就业选择。
第三,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保证设计师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功底,我们应该在现代设计教育上有所充分的体现,增设这方面的课程,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
第四,在学习和掌握传统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应该提高对新媒体这个艺术设计载体的认识。这就是说,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使学生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工具和表现手法。我们的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那么紧,与工业化结合的那么紧,这本身就要求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这方面,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加大投入,三要全面推广。
第五,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譬如建筑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集艺术与科学一体的优秀作品来。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很快,一个面向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及时的掌握它的变化,熟练运用它的优越性能。
第六,加大实践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课时。现在我们过于强调“学院化”教学,在教学实际中,常常把实践,或者叫实习,当成儿戏,流于形式化。教的不认真,学的很马虎,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增强理论教学知识的效果,这几乎成了中国内地学校的通病。事实上,这种必要的实践课程,对艺术设计这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质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实践课程,今后可以走与企业和社会联合的路子,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做,而且做出的东西就叫它成为产品,进而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是一种主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被动实践教学带来的不良因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设计教育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制约因素,也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促进力量。这一点,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取决于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是否能够及时树立全新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新世纪出版社
2 王受之.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伍江. 《现代设计的源泉-访问包豪斯随想》. 《设计新潮》2001.1
4 朱铭、荆雷. 《设计史》第120-123页. 山东美术出版社
5 沈祝华. 《设计策划》第56-58页. 山东美术出版社
1.改变以往片面的教学观念
要充分重视和主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打破以往“重技轻道”“重技能训练,轻知识理论”“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精典作品赏析等课程,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以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形式,集中、系统、概论式地引导讲解,并让学生互动参与,进行讨论、辩论、演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针对性。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的熏陶;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以更浓厚的兴趣、更自觉的意识、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探讨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相关的问题,最终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把这些文化素养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相互之间的比对、浸染、互促互动,使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全面提升艺术修养,获得综合、完善、充分的创造才能。
2.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互动
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互渗互动。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那些与室内设计类相近、相关的专业学科彼此之间的兼容性、互通性,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理论上、技法上、审美观念上找出它们之间的异与同,使之与室内设计学科融会贯通,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升这门学科的品质。例如,中国画在构图和笔墨技法中经常关注的黑白、聚散、疏密、虚实、浓淡、粗细、曲直、刚柔等各组相关性辩证概念和室内设计中所追求的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哲学内涵和审美特征是互感相通的。再比如理论上由谢赫提出的“六法论”,其核心正是以辩证象形思维为特征的天人合一认识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也同样受到了它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其指导思想与审美特性仍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而那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的中国民间传统图案中的色彩和造型,也是我们今天的室内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它们中间那些寓意丰富的祥瑞图案表达无不体现了人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这种寄寓吉祥的创作观不仅能够给过去的人们以美的欣赏和未来的希望,更能给我们许多发人深省的启迪。我们今天把民间传统图案的知识及其背后丰富的内涵观念纳入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作为设计的传统资源,既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水平和综合人文素养,又能够为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起到一种有效的“催化剂”“诱导素”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积极主动地通过不同的形式、渠道,让学生广泛接触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深入了解其多层次、多侧面的深厚内涵,充分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借鉴那些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活力的传统元素,推陈出新,把它转换成现代设计理念,并贯穿到新的设计实践中去,从而体现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教学。
3.搞好学科建设
要增强对弘扬民族文化内容课程的开设。现有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大体上是以《结构素描》《色彩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为公共基础课;以《室内设计原理》《专业制图》《透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陈设》等为专业基础课;以《居室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为专业课。除了常规的专业课程外,我们理所当然可以开设“传统装饰”“民间美术赏析”“室内民族风格装饰”等课程,训练学生从传统入手。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相关课程中突出中国的民族艺术特色,将中国工艺美术概述或中国设计艺术思想之类的课程指定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应开设一些相关的特色选修课,例如在陶瓷、漆艺、印染、雕刻、建筑装饰等有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课中精选若干门,要求学生通过这些专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传统符号表现形式的运用并进而领会我国传统设计的内在精神。这样,既使学生加强了专业动手能力又能够使之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所在,从而恢复并坚定他们对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念。
4.继承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方法
时代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脉络,需要注入新的灵魂和血液。因此,有必要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及其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
首先,传统符号的运用。中国传统符号主要有:具有象征性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符号,有些是前人在生产劳动、建造居所时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有的则是精神生活的追求和体现。在当代,这些符号仍然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室内环境文化的手法。一般的手法有:抽象简约这种传统手法对传统形式的整体和局部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其原则是可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知韵,使传统的儒、道、佛中的某一种文化在结合现代的功能与技术的基础之上,得到延续与发展;符号拼贴,在室内设计中拼贴运用,从而新与旧、古与今带着某种联系;移植与嫁接,对儒、道、佛历史文化进行移植嫁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在设计中,有时还可以借用外来文化中的的某些要素与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与一体。
其次,是色彩与光的处理。色彩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常常影响人的情感,左右人们的精神和行为。色彩本身没有绝对的美和不美,但是对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非常重要。通常处理色彩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类似色。即色相环上相邻不远的两色,类似色彼此接近,统一而稍有变化。二是对比色。即两种较远色相配得和谐,也就是常说的“补色原则。”光影是色彩的另一种形式,光影的存在总是以具体颜色载体而存在的,光影在室内设计中也是直接或辅助传达传统信息的有效元素和工具。色彩有着改变环境气氛的作用,特别是在光影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情调和意境。
再次,家具陈设的回归自然。“天人合一”是提倡人与自然的亲合性,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虽然儒、道以及佛家的传统文化不同,但是在回归自然和效法自然上却有相同主处。然而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渴望与自然亲近的欲望不能实现,因此“移情于家”,力求营造一种自然的气氛作为精神上的补偿,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2]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二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亮,董万里.室内环境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一、在探究性读写结合中创设作文探究学习情境
探究性的阅读成果以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形成了探究性写作。探究性写作也促使探究性阅读得以开展、深化、结果。笔者通常在以下两方面创设探究性读写结合的情境,一是在课本的学习中,一是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和时文阅读)中。
1.课本学习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探究性写作更适合于选修课的学习,突出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的选修课更对应探究学习重选择的学习方式。凡是阅读教学中形成的探究点都可用写作的方式展示。诸如人物品评,警句品评,语体转换等等。学习了《〈史记〉选读》中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后,我示范引导学生以对联的形式品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要完成这样的探究性写作,学生必经两道探究性关口,一是对人物深入阅读理解的探究,二是对联写作的探究。由于示范、引导适当,学生探究性写作,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答案精彩纷呈。略作列举:(1)好酒好色更好天下,爱财爱士更爱众生;(2)勿持一钱,绐万钱,刘季真牛;未取一金,许千金,吕公不驴;(3)乌江之畔,横刀一刎惊天地;东城之外,操戟一战泣鬼神;(4)遥想江东,吴中子弟还怀之乎?不渡也罢!怅望垓下,冢内孤魂必念我也,自刎可为!(5)吕公堂上,刘季狎侮诸客,沛县亭长真鄙陋;未央宫中,高祖戏弄其父,竖子小儿实粗俗;(6)击筑而歌,帝王孤怀何者知?泣泪而舞,游子思情谁人晓?(7)八方雄师,意气东向,九州宏图,已似鼓鼓囊中物,手中握;四面楚歌,仓皇北顾,天下大势,尽如滚滚乌江水,身前逝;(8)烽烟起,角号狂,英雄挥剑斩飙狂,向天啸,动山摇,垓下一战,向鼎中原代始皇;云飞扬,歌四方,帝王纵泪忆斜阳,思过往,叹霸王,乌江一别,孰与寡人举觚觞?……这些联语,是学生辩证评价古代人物思维品质的体现。
学习了《报任安书》,笔者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警句品评。列举如下:(1)“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同学品评为“真正的勇者不一定要立即为名节去死;相反,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者,却常常借着义的名义,把懦弱的头颈伸向绳圈,说是就义,实是逃避”。(2)“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同学品评为“这是自古如此的中国世相。中国人总喜欢用有色眼睛看待‘罪人’,不管这个罪人是罪有应得还是背负不白。‘负下者’的生存之路常被堵死。身份低贱的人也更易受到诽谤,非难,原因当然是‘上流’者的嘴大”。
学习了《我与地坛》,我引导学生体味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一段回忆忏悔的文字,在品味了这种回环反复有哽咽效果的文字后,联系现实生活进行仿写。
语言品评也好,主题探讨也好,拓展仿写也好,笔者以为探究性读写结合应抓住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这个语文教学的精髓,引导学生细品深读语言形式,在探究性阅读的基础上,写出探究性的品评文章。笔者不认可那种在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动辄布置学生上溯文学史,浮浅摘抄资料的所谓探究。
2.为落实经典名著和时文阅读中的探究性写作,笔者抓实以下一些过程指导。对于教育部规定的名著阅读,遵循点评―选题―书目―示范―写作的过程指导。初读时要有会意处的点评,读完要从自己最有心得处,提炼上交对该名著进行探究性写作的选题,教师根据各人不同的选题开列不同的书目,教师选印下发相关研究文章或教师自己写的相关文章作示范,学生完成探究性写作。对于时文阅读的探究性写作,遵循讲座―示范―写作的过程指导。小小说、散文、诗歌等赏析文章的写法,教者都有相应的系列讲座,而后印发教者自己常写的发于报刊上的赏析文章作示范,最后学生完成探究性写作。这两类作品的探究性写作,我们都有定期的读书报告会和优秀作品选辑,以落实互动性评价的环节。
带有文艺鉴赏特质的读写结合的探究性写作,有一定的探究难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早在1999年全国统一命题的保送生试卷中,已有对杜牧《江南春绝句》品评的探究性写作命题。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作文探究学习情境
综合实践活动本身要求参与活动者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只是被参与,则丧失活动的主动积极性;没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则不能分享、借鉴他人成果从而推动活动的开展;没有探究学习的意识,则不能使活动深入开展。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培B学生作文探究学习能力,笔者常于活动之前与学生达成如下共识:
1.搜集整合每次活动的材料,并从活动主题角度点评每则材料的价值;
2.分析、取舍、提炼材料,完成阶段性实践报告;
3.完成总结性报告,展示具体印证的文字材料。
以上的活动步骤,已用写作形式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搜集整合材料的过程,就是亲身经历的探求追寻和发现的过程。分析取舍、提炼总结的过程,体现了质疑思考的习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笔者指导学生完成的两则典型的综合实践报告为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江苏省兴化中学2005届高三(1)班完成的“农村麦秸杆处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的综合实践报告。活动小组利用假期回家乡的时间,进行实地观察、调查,了解了就地焚烧,推入河道,充作柴火等农村处理麦秸杆的现行方法,并测算出了具体百分比,这个过程,有摄像照相,有采访录音,我们更看重的是相应的分析取舍、整合小结的文字材料。活动小组在详实的文字材料论证基础上,提出了沼气池吸纳,造纸厂吸纳等改进麦秸杆处理的方法。在这份综合实践报告写作过程中,活动小组得到了化学老师、语文老师等相关学科老师的具体指导。这份报告还被我校一位担任市政协委员的老师,改造成提案提交市政协。
第二个案例是江苏省兴化中学2008届高三(13)班完成的“水乡美食文化调查报告”。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第四届中国・兴化郑板桥艺术节”前夕展开的,届时“水乡美食文化”要作为“水乡文化”的一个部分呈现展示的。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教育局、市文联、《兴化日报》联合在全市范围内举办征文活动。这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写作的良好契机。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小组亲身经历的探求、追寻、发现的活动,主要有专题阅读、查阅方志、搜集传说、实地察访、操作尝试等环节。
专题阅读。故乡作家或邻乡作家对家乡美味有诸多回忆描述的文章,如兴化籍作家毕飞宇、朱辉、王干、费振钟、顾坚等,如兴化邻乡高邮籍作家汪曾祺。故乡作家笔下的焦屑、炒末、苋菜、虎头鲨等水乡美味,激发了活动组成员融入水乡,热爱故土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查阅方志。这个环节,活动组成员还获悉一系列水乡美味信息:有国际美誉的水乡美味“中庄醉蟹”(1895年在南洋物赛会上获一等奖,1915年“童德大牌”醉蟹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食品类金奖),曾被《江苏美食》杂志推介的沙沟鱼圆、安丰三腊菜等等。学生进入市图书馆那种安静神圣、虔诚热切的表情,正是探究激情被激发的表现。
搜集传说。有关“中庄醉蟹”,有关沙沟鱼圆、安丰三腊菜的美丽的水乡传说,同学们在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散文化改写。
三、在文学创作等高层级习作活动中,创设作文探究学习情境
高中学生在课本的学习中,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这四种文学样式的现代语文形式,已有一定的阅读积淀。这是文学样式转换写作成为可能的内部条件。文学样式的转换写作,在现时代亦有十分有利的外部氛围。我们不能回避经典走下堂奥、登上百家讲坛的现时代的文学阅读状况,我们甚至不能回避“安意如式”的文学样式转换写作的现时代热潮。这样的外部氛围,如果利用得当,可以激发出学生文学样式转换写作的主动探究性。
高中学生正处于诗性的年龄阶段。“文学类写作”作为与“论述类写作”和“实用类写作”并列的习作样式,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笔者在创设文学类写作探究性学习情境时,主要着力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以课本为依托,在各种文学样式的转换写作中,体悟熟悉各种文学样式的写作。学习了《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引导学生把它改写成话剧。学习了《边城》,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诗歌。学习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引导学生把它转换成散文。这样的转换,对于文学写作初期阶段的学生,是一种“有本可依”的学习。
“有本可依”,首先是这样的转换已建立在对原文本深入研习的基础上。其次是这样的转换常常已有他人的转换创作作为对照,学生在转换创作后,即有蓝本可做比照借鉴。在学生对《荆轲刺秦王》进行话剧转换创作后,笔者即提供莫言的话剧创作《我们的荆轲》,以供学生揣摩。这样的“有本可依”的习作揣摩,对于文学习作起步阶段的高中学生,借鉴意义不言而喻。现阶段是一个“百家讲坛”式的古典文化普及时代,是一个“安意如式”的古典文学转换写作时代。我们必须正视和引导高中学生对“安意如式”的古典文学转换写作的热情和痴迷。作为教者,有责任和义务对这样的古典文学转换写作,作出选择,向学生推荐最优秀的转换写作作品。学生把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转换成散文后,笔者适时推荐《散文天地》主编作家楚楚的《小轩窗,正梳妆――“楚楚在唐宋”古诗词新读系列散文之二》。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山东淄博教研室王玉强老师的专著《诗化语文――课本诗》,让学生具体感受模仿文本转换写作中的诗歌写作。
再次是这样的转换写作,还是一种文学习作重要的品质――想象能力和思想深刻度的训练。原文本和转换写作后的文本比照后,文学习作者在揣摩研习中,会逐渐窥见并进入文学写作的堂奥的。鲁迅的《故事新编》就是这种转换写作的最佳蓝本。
最后,在这样的转换写作中,不仅可以整体体悟熟悉各种文学样式,而且可以细部w悟各种文学样式的写作,逐步熟练各种文学样式写作的能力点。学习了《装在套中的人》,笔者引导学生采用华连卡和她弟弟的视角,重新叙述故事。学习了《祝福》,笔者引导学生放慢叙述速度,合理想象,详细描写祥连嫂捐门槛的情节。在这样的转换写作中,学生对小说叙述的视角和速度这些新的小说写作理论和实践,有了切近的体悟。
二是以时事为素材,引导学生从中进行文学题材和体裁的营构。从写作的题材和内容角度而言,我们当然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健康抒写内心的向内写作,我们更应该强化高中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向外写作。强化高中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向外写作的正确引导,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高中学生正处于正确认知社会最关键的年龄阶段,引导他们对鲜活现实生活进行文学性提炼的探究写作,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第二,引导他们正确地对鲜活现实生活进行文学性提炼的探究写作,也是着力于对高中学生走出神灵怪异类小说阅读和写作的引导。历年来,笔者一直尝试以时事素材创设作文探究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进行文学题材和体裁的营构。
娱乐圈里有一个叫宋祖德的,谁的账也不买,被他骂的艺人不计其数,他的嘴里基本没有好人,但是这位“大嘴”却曾经说演艺圈里只有一位演员是“真正的贵族”,那就是国内的一线男演员陈道明。虽然宋大嘴作为民间“评论家”其评论水准和态度让人不敢恭维,但是能得到这位“恶人”的表扬也实属罕见。陈道明在圈里素有“方寸间”演员的美誉,他的演技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需夸张的肢体语言或走动,只要在小小的方寸之地,单凭一个眼神或神情,就可以把角色表现到淋漓尽致。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黑帮反派,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市井百姓,他在戏中不露痕迹的演技的确是内地男演员的楷模。
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陈道明永远是脸上挂着神秘和高傲的神情,冷静、理智、儒雅、人文,“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一流的演技和脱俗的气质来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陈道明出身中医世家,学识渊博的父亲一向视娱乐圈为“文化死角”,据说陈道明在空闲时间基本是在读书、练书法,或用毛笔抄唐诗,他家的二楼没有任何电视接收系统,平时也不怎么看电视,最大的家具就是书架,上面摆满了书,深居简出的生活十分清净。有一次乘飞机时,他和一个著名的文学教授座位相邻,两人谈起话来,从《诗经》谈到《西厢记》,从屈原谈到李白,越谈越投机,那位教授临别时对陈道明说,过去我一直对演员有偏见,感觉你们都是绣花枕头,今天和你的聊天改变了我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你在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水平,可以给博士研究生开讲座了。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说:陈道明是演员里读书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也真看得进去。陈道明每天练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他技能也样样精通,再加上人长得眉清目秀,现在也是“风韵犹存”。从有明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明星了,所以就有些清高,老端着,得理不饶人。嘈杂的娱乐圈里,几乎连一张书桌都摆不下了,像陈大腕这种有定力的人也算得上是“稀世珍品”了。
陈道明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在圈内颇有口碑,低调的个性似乎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他几乎从不参加各种颁奖典礼,也极少去娱乐场所参加聚会,我们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嘉宾席中从未见到过他。在《无间道》的记者见面会上,当时有人问胡军如果在香港遇到狗仔队该怎么办,坐在一旁的陈大腕帮腔说:“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咱就不是那块肉,所以狗仔队没闻到。”一语即出,惹得全场大笑。他认为“演员有一定广告人的身份,如果戏烂还去宣传,便成了反广告”。《英雄》他没怎么参加宣传活动,《无间道Ⅲ》拍摄期间,没戏时他就静静在酒店看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低调不等于无调,低调不会影响自己在演艺圈的发展,别人不会因为你很会宣传而找你演戏,人家是因为你能演而找你。他说娱乐圈高处不胜寒,拍完戏可以回家休息,不要去惹事,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别人的表扬和批评,而自我性格保护越完整,心态才能越健康。
有这样一类角色是陈道明特别擅长扮演的:他们外表冷静理智,内心却充满纠葛。电视剧《黑洞》里的聂明宇就具备这些特征,陈道明对于这个犯罪分子的诠释可以说是对于反派角色的革新,一改以往的影视作品中犯罪头目脸谱化的特征,把这个黑帮老大塑造成了很少见的“忧郁”形象。据说这是陈大腕出演的第一个反派角色,他相当投入,参与了大量前期创作,甚至自己撰写台词。陈道明的敬业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以至于在拍摄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时袁咏仪大爆她对陈道明有恐惧症:“我一看到陈老师,就全身发抖,对手戏还没演,就忘词。” 而陈大腕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及格水平,表演永远是遗憾的,它没有绝对值,只要大多数人说还行,那就完成任务了。他更坦诚地表示,自己外语不好,不会轻易涉足西片。
不过最近两次看到陈大腕,一次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的春节晚会上,在那个著名的抗击雪灾冻害的集体诗歌朗诵节目中,他夹杂在队伍中,和诸多知名演员一起朗诵。当时稍感意外,一向不入主流的陈先生怎么在大年三十也没回家?没过多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大腕应邀做客新华网设在人民大会堂的“两会”直播间接受了专访,他表示本次会议他将提出有关教育捐款管理的提案。这下更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了,心里多少有点儿不舒服,倒不是说演员关心民生问题有什么不对,只是这年头已经不缺这些角色了,陈先生还是适当和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继续好好演戏,好好读书吧,因为世间只有一个陈道明。■
关键词:书法;国学;课程;高校
近年来,书法作为独立学科进行设置,对于书法学的纵深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进,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总结与反思。当今的书法教育离不开对古代书法教育的总结,梳理出历代书法教育在国学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对于我们今天的高校书法教育将有有益的启示。
一、传统书法教育之回顾
1.汉魏晋南北朝书法教育――规范文字,划分门阀
汉代书法教育在私学方面,是以字书的编纂和书写规范作为书法教育的内容,太学作为两汉的官学,其以儒家“五经”为教学内容,以培养具有从政能力的后备人才,以及具备宣传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民众的儒生为其根本的办学目标。
书法学科的设置始于西晋,据史书记载:“(荀勖)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学生在书法教师(书博士)的指导下,以钟繇的新体楷书和胡昭的行书法帖为范本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整理、校勘图书典籍,抄录文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学教育,与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关联,一方面家学重在培养子弟“孝悌”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博览经籍史书的内在文化修养,可见书法修养是体现士族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
2.唐宋朝书法教育――经学为本,训诂文字
在唐代,童蒙书法教育与经学教育是同时进行的,经学教育是童蒙学习的重点,书法教育是其重要的支撑与必修的课程。据史书记载:“(鲁谦)年七岁,好读诗书,未逾十五,《孝经》、《论语》、《尚书》、《尔雅》、《周易》皆长。学钟、王、欧、褚之书并得其妙。”唐代书法官学是统辖在国子监门下,书生学书的年限是6年,主要的学习课程据《唐六典》记载是:曹魏《正始石经》(3年)、许慎《说文解字》(2年)、晋代任城人吕忱的《字林》(1年)。书学主要以讲授文字训诂方面的字书为主。
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下诏设置了书艺所,以院馆形式展开专业性更强的书法教学。据《宋史》 载:“书学生,习篆、隶(楷)、草三体,明 《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 ”在宋代院馆式书法教学中,技法课程的体例清楚,教学目标明确,评分标准清晰;文化课程分为文字训诂之学与儒家经典之学两个大的方面。
3.元明清朝书法教育――学士主流,小学为本
元文宗通汉学,其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建立了“奎章阁学士院”。在奎章阁任职的赵世延、虞集、揭菟埂⑴费粜、雅琥、康里jj、孛述鲁都是善书画的儒臣,后三位是少数民族书家,他们有着很高的汉文化水平。
明代官方书法风尚是以台阁体为代表,台阁体与中书舍人制度是相得益彰的,中书舍人在宫中主要担任缮写工作,朝廷对于中书舍人的培养主要在以端雅雍容的楷书完成图书编辑、整理、抄写(如誊写《永乐大典》)以及相关公文的撰写工作,所选拔的善书者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清承明制,在各种官办的学校、书院中,教授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理学、八股文等,科举考试重视工整匀净的“馆阁体”书法。同时,大量不能以做官来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文人,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能够远离政治之祸的“小学”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乾嘉学派”,此阶段的书法教育与文字学的字形分析结合紧密。
从历代的书法教育来看,传统书法教育与国学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书法教育在规范文字、整理经籍、推广经学教育、铨选官吏等多方面都涵盖着重要的国学基础。
二、高校书法专业国学养成的现状
1.书法本科专业招生情况影响了学生国学水平的培养基础
书法本科专业的招生属于艺术类招生,艺术类招生是分成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两个方面,在录取方面一般是以专业课考试和高考的文化课考试的成绩进行一定比例划分的招生录取模式。从全国现有的书法本科招生院校的录取基本情况来看,大部分的高校是把专业课的考试成绩的比重看得重一些。这样的招生录取现状就决定了书法专业的学生在文化课程的基础方面较之于其他文科学生的整体水平要稍微弱一些。这样一来,部分学生们以书法专业作为进入大学校园的捷径,这使得书法本科招生在入学的基础线的要求上偏低。
2.书法本科专业学生对待国学课程的态度略有小视
书法专业的学生从艺术类的门槛招生进来之后,较多地为自己贴上了书法专业的学生就只是要写好字的标签。在技法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希望老师很直观地如同数学公式般地讲解“八面出锋”的技术要领,而对于书法史、书法理论方面的课堂学习却并不重视,对于国学方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看得较为平淡。当然有部分学生出于兴趣爱好,他们会认真地去学习这方面的课程,阅读相关的书籍,而较多的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在心理方面本来也比较忽视国学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得国学方面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较低,积极性不高。
3.关于书法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反思
在专业的介绍过程中,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书法课不是写字课,书法的学院教学不是比赛的冲刺培训班,大学四年的时间不可能打造出书法家,学生个人书法发展的道路是漫长的,这个并不是以三五年为单位计算的,“人书俱老”是书学的基本规律。书法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着眼于学生的长效发展,书法的学院教学当是给学生们指引一条可持续学习与发展的道路,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我们如何来维持书法教育的长效性,以确保书法专业的发展能够顺利、长效、持续地发展下去呢?
三、从历史与现状总结如何以国学构建高校书法专业的学术基础
1.汉字字形乃书学之根
从上面对历代书法教育的分析来看,书法教育的起点是文字的识读与书写的规范。从目前高校书法教育的现状来看,该专业的学生在文字的识读与汉字字形的分析方面是较为薄弱的。基于历史经验与现状的总结,我们认为今天的高校书法本科教育中,仍然要强调文字学方面课程的课堂教学,在了解汉字产生、发展、演变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当重点立足于关于汉字特别是古文字的构形分析。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当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基础,以《说文解字・序》为探讨文字起源与演变的导入,以《说文解字》的小篆字形为重点,以540部首的分析带动对全书9353个小篆字形的联系掌握,进而扩大到对古文字的广泛涉猎。
同时还应当重视对于音韵学与训诂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介绍,在书法史论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于古人相关文献的释读,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也会涉及梳理文献,搜集相关材料的问题,这也是需要这两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并且善于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以确立他们日后进行进一步的学术研究的基础。
2.古典文学乃书学之魂
书法创作历来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王羲之的《兰亭序》、杜牧的《张好好诗》、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等都将诗文与书法发挥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我们今天的高校书法本科教育中也应当重视书法与诗文、辞赋等历来为文人们重视的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对书法专业本科生古典文学方面的教学应当放在积累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所谓积累是对古人经典名篇的熟悉与背诵,所谓实践是在背诵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开设“诗词写作”这方面的课程,让学生从押韵、平仄、四声、对仗等方面入手学会创作诗、词、楹联。这样的课程就具有长效性和生发性。
3.传统文化乃书学之体
从汉代的太学设五经博士起到历朝历代的书法教育,关于儒家的经学教育历来是由私学到官学的教学重点,历代书法教育与儒家思想的教育一直是互为表里的。在我们今天的高校书法本科专业的教学中,我们也应当延续古人对于思想启蒙与引导的重视。具体而言,我们应当重视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哲学史的相关课程的设置,旨在从思想文化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影响历代文人的思想根基,我们在给书法本科专业学生设置国学课程的过程中也应当有所涉及,课程可采取讲座的形式来设置,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哲学思想为典型进行分析,为学生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文化史的相关课程,也应当由点带面地展开,可以采取聘请相关的研究者以作讲座的形式来展开,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扩充知识面,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传统书法教育来看,在官学、私学和家学的书法教育体系中,国学都是书法教育的基础;从我国高校书法教育中国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书法专业本科生的国学素养的培养是构成该专业特点的必要基础。对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国学素养的培养,应当借鉴古人的传统,在国学素养的培养模式方面同时又要结合艺术类学生的基本水平,在细化国学课程的类属的基础上,在重难点突出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书法的专业特点,在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与专业讲座等多种形式下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书法本科专业学生进行国学素养全面的培养,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做到以国学构建高校书法专业的学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4]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