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6:07: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归纳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知识模块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知识繁杂,甚至有些学生一想到语文就会想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对于高考语文的复习更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至于每次复习都毫无头绪,收效甚微。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二轮复习谈一点认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子用睿智的远见告诉我们,知识不但要积累,更要梳理、归纳、举一反三。所以,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二轮复习建立自己的知识模块体系尤为重要。如,按传统的方法划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五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分别有自己的体系,如,诗歌鉴赏主要可分为炼字类、情感类、表达技巧类、诗句鉴赏类四大类。

知识体系建立起来了,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如何熟练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这就要寻求“方法”。比如,文言文翻译这一块知识,可以通过“明考点、析方法、找标准”三个层次来逐步引导学生归纳、梳理已有的知识。

首先,“名考点”,即明了这块知识高考考什么。新课标考试说明上已经明明确确告诉我们,文言文翻译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具体落实到知识点上即: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在具体语境中的分析理解能力。明白了考点就如同找到了该考点的灯塔,找到了航标。

其次“析方法”,即如何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在一轮复习时已耳熟能详,具体方法有“留、删、换、调、补”。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号、年号、帝号等要留下来;文言文中无实意的虚词如句首发语词、音节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要删掉;文言文中的古语词、单音节词等要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表述方式;译文中倒装句的语序要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语序;译文中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恰当地给以补充。树立好了方法,就如同找到了该考点的航船。

最后“找标准”,即译到什么程度。早在严复的《天演论》中就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文言文翻译同样以此为尺度。“信”就是真实、准确、忠实于原文;“达”即流畅、通顺,文从句顺;“雅”就是要文字优雅。明白了标准就如同找到了该考点的目的地。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知识面 思想

一、做好高中语文考试的专项题型复习

对于学生来说,高考将是其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影响今后整个人生规划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高考是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考查,所以,高考语文的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近几年所出的题目都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性的题目一般都是以一个知识点为载体,辐射很多其他的知识点,所以要想把这种综合性的题目做好,首先必须要对各个分知识点进行强化,也就是我们通常第二轮复习时所进行的专项复习。只有把各个分知识点都理解透彻,掌握牢固了,才可以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看清看透,从而更好地掌握综合性题目的解答方法。比如,阅读理解的题目,它所考查的就不仅仅是学生读的能力,还涉及字词、语句、描写方式、修辞手法等很多的知识面。在进行专项题型的复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刻领会高考的思想,抓住高考出题的命脉,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每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中选取的都是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者作文所设计的体裁以及社会上出现的热点内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探索解题规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掌握知识。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做好各专项题型复习的同时,更进一步地顺应高考出题的大潮。

二、保证突出主要的知识点,并尽可能地扩展知识面

高中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科目,而高考更是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一个全面考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一些综合性题目。比如,阅读理解、作文就是综合性较高的题目类型。这种命题范围的广泛性就决定了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复习,不能只复习考点,而对一些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的知识点忽略掉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进行整理,以考查知识重点为主干,其余知识点为枝干,不仅侧重单个知识点的复习,更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套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材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力求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题目处理能力,为学生的高考复习保驾护航。

三、对待模拟试题要有正确合适的认识

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很多学生都会选择题海战术,但是,题海战术对于高中语文这门科目来说,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因为模拟试题并不是真题,对所学知识的涉猎有时候会有所偏颇,而且高中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仅仅依靠做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的。所以在做这些模拟试题时,首先,如果选择大量的模拟试题进行解答,势必需要很多的时间,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重点段落的阅读上。其次,要弄明白题型以及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经过解答题目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总之,与其去大量地解答模拟试题,不如选择几套典型的真题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利用其他时间对整个高中阶段的考点进行系统的复习。

四、要教会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改进

要想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状况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因此,高中语文的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就是反思与改正的过程。学生经过反思与改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掌握的知识点更全面了,学生的整个综合素质提高了,这样我们复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反思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四种:一是概括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取得应对这一题型的正确方法。二是经验型的反思。主要是说在解答题目之后,要弄明白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自己掌握了多少,还有多少是混沌不清的,为以后的题目解答积累丰富的经验。三是错误性的反思。主要是说对于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要进行深刻而透彻的分析,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正确解答题目的道路。四是创造性地反思。主要是说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运用对比、联系等方法对所解答的题目进行扩展,以求自己能够因此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复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只要能够做好反思,并且相应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讲评的重要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做题是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讲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对试卷进行讲评之前,教师首先要自己先把试卷做一遍,力争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要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评议。教师精准的讲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对学生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

六、总结

总之,做好高考语文科目复习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锲而不舍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地为教学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语文科目的高考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晓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第3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高中语文教学;建构主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发现问题为学习活动的刺激物,使学习成为自愿的事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的知识转变为能力,在生活环境中运用语文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学习是在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协作学习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以及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同时,学习者与教师、学科专家等展开充分的沟通。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真实情境,嵌入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紧贴教材,创设课堂情境

要想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教师首先应该创设一个浓厚的学习情境,在氛围的感染下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教师将任务展示给学生,大致介绍任务完成需要的主要知识点以及完成任务的相关要求。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出现消极情绪,还能够保持其一直处于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演讲的形式,通过模拟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模拟演讲的场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种语言活动,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过程中了解课文知识。具体表现为让有准备的学生像演讲一样站在讲台前进行朗读,其余学生作为聆听者感受其演讲的质量,并且指出其中优缺点。在这种方式之下,学生不仅能够利用朗读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其中蕴含的个人情感;从另一角度而言,学生还了解了演讲的技巧与要点,不仅达到了强化课文知识点的目的,还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在演讲方面的理解能力。

2.以自主学习推行高中语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创设任务开始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后,教师需要指导高中生自主学习,尝试独立解决教师创设的任务。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充分利用课本互联网等学习资源,查找任务的解决方案。以自我学习推行高中语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课程讲解《神奇的极光》时,教师在创设任务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解决任务的线索。教师需要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互联网等学习资源查找有关极光形成的原因。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搜集和极光有关的相关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以合作研究实践高中语文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关键在于实践,高中生只有完成教师创建的任务,才能掌握语文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倡导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高中生通过团队合作,交流讨论教师提出的任务,可以激发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让学生保持高昂的积极性,参与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时刻注意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研究,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答辩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程学习上,在合作研究中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4.课后进行有效总结归纳

在完成了任务之后,其最终的评价总结必不可少。在进行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评价所占据课堂时间的比例,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保证评价质量,又要把握评价重点。判断其评价的最终指标就是学生的知识是否掌握,有没有得到其他技能的提升,而这也是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终目的。在进行完评价之后,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其中的知识点连贯性不强,因此,教师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总体的归纳总结就显得十分必要。如学生在完成了教师根据课文《我与地坛》设计的任务之后,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虽然没有较好地完成相关任务,但是学生在对亲情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一步,此时就不能批评学生没有达到完成任务,而是应该看到较好的一面,从而升华整个班集体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在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知识的连贯性讲解,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在学习完一个专题的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广泛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它不仅结合教学内容的本身特点,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我们必须结合课程的内容特点精心设计,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发挥其优势,同时也可以运用其他教学方法,使高中语文教学效果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洁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7.

2.冯建成.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69(24):155-156.

第4篇

(一)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

高中语文的学习知识主要是对于作品的赏析与体会,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文学类型,所以在高中时期,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文章要求你背诵或者默写,只是要求你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再用以前学习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了,这样容易造成前迁移,而且在高中语文的学习知识过程中,针对一个知识点,要归纳总结,将这个知识点的所有概念都连接起来,这才是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的迁移。确切的来说,是正迁移,就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对以前所学习的只是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高中语文学习知识的迁移将初中等以前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串联,实现了知识的凝结和加强,对于我们理解相关的概念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学习借景抒情这样的文章,高中语文课本往往是一章有两三节课的篇幅都是借景抒情文,通过对这三个文章的讲解和阅读,学生理解了借景抒情文的主要特点和相关的概念,这样在关于借景抒情文的整理中,学生就可以想到,借景抒情文运用到的主要的修辞手法、主要的语言描写、主要的背景和环境等等,都是将以往学习过的零散的知识点汇集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使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学习知识的迁移。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

高中生的学习能力的迁移主要是指通过学会分析的方法和写作的特点来让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让学生跳出语文书本的条条框框,培养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自主学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再依赖于老师的引导与讲解,而是在学习了老师的基本课文讲解过程之后,自己可以结合老师的经验和自身的理解能力,独立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同学分享,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这也是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一节课老师只是简单地做个开讲和结语,其他的部分由学生全部自己完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迁移理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就是让学生由单纯地从课本中汲取知识迁移到学生自己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这就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者和引导者。

(三)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迁移理论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老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学会教材和课本知识,而是通过对教材和课本的学习来让学生领悟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就是我们高中语文课程的重点项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讲解和阐释,而是在课堂上恰当的迁移策略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学习,比如说在讲到文言文中“之”这个字的用法时,可以鼓励学生站起来发言,或者在讲台上组织全班学生踊跃发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对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迁移策略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敏锐性,能够在教学中展开联想,让迁移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高中的语文老师不仅要精通语文课本,还要把课本之外的信息元素带入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之中,因为高中语文与各门课程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作为老师,只要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广泛学习知识,这样才能为提高迁移技巧和迁移能力做足够的准备。

二、结语

第5篇

一、高中语文的教材特点

从高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看,几乎包括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各个时期的作品。例如: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看,将涵盖从《诗经》到明清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而其中的作家作品、文学文化常识、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章内容理解归纳、文学鉴赏以及语言的运用等,都在学习范围之内;而外国文学则重点学习历史上的著名作家、政治家和有较大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演讲词等作品。从风格上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战后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也选入了教材中。

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较注重学生感性的认识和积累,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够对有关内容进行知识性、系统性的理解和领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文本中的问题通过知识体系解决。比如学习诗歌,初中要求是读读背背,形成语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初步理解诗意,而高中则要求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学会初步鉴赏和感悟。

二、高中语文的课时安排

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量并无多大变化,但高中的周课时由6节减为4节,比初中少了三分之一。高中学习的科目比初中要多,高中一年级文化课就有8门,而且都是省级会考科目,再加上数理化的学习负担加重,这样,学生在课外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这样两个“减少”,实际上就给语文学习增加了难度,提高了要求。

三、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猎取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不只是“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样,学生自己用“拐杖”走路,就必须培养他的自主能力和发展自主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上应有哪些相应的准备呢?

首先,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教材本省知识体系的脱节问题。严格按照初高中《课程标准》对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更加入了对初高中教材脱节知识点的讲解、初高中对接知识点的点拨,让同学们进入高一学习之前,在知识结构上得到无缝链接。

其次,本课程解决了初高中学习方法、学习模式的衔接问题。初中是以获得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高中则以探究性获取为主,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两者差别很大,很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别,导致刚进高一不久就迅速“掉队”。所以我们的课程不仅设有专讲对高中学习方法、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介绍,更在具体知识点、具体例题讲解中融入了学习方法地渗透,帮助同学迅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针对的是语文学习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特点,大家对资料要注意归纳,分门别类。除了学校和老师要求的语文笔记外,我们建议同学们准备三个本:知识本、杂记本和随笔本。

1.知识本

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方面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知识本。

2.杂记本

杂记本主要用来摘录课文中的妙词佳句、精彩段落。杂记本要经常携带,努力坚持、成为语文资料的重要积累。此外,杂记本也用于课外的一些摘录。学好语文要有一个深厚的积累。我们平时要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和作文水平,使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上能得心应手。阅读中可广泛摘抄词语、警句、俗语、名人名言、精彩语段,还可提炼情节梗概,做作品评析、鉴赏、读后感等。

3.随笔本

真正的写作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主动地创作。贵在多练笔,常坚持,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我们要准备一本专门用于练习写作的随笔本,通过平时多积累、多感触、多思索、勤于动笔,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

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通过琅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的韵律,也都能体会出来了。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终生不忘。这里,我们来看看“背”书和“说”书的具体方法。

教科书上都是精选的经典名文,其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原汁原味的背,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更不能走了样。

1.“三抓”背诵法。三抓”就是抓领头字,领头句,过渡句。抓住这些字和句,就像抓住一串珍珠的丝线,能引出一串句子,能使人在背诵时把语句迅速连贯起来;抓牢过渡句,能使人迅速地由上段接背下段。

2.分层理解背诵法。分层理解背诵法是掌握诗文脉络、层次、轮廓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的一种方法。背诵时先按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分出几个层次,先分析每一层次的意思,然后围绕每一层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忆,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背记。

3.抄读法。边抄写边读,直至将课文背记下来。

第6篇

一、领会语文知识,提倡理解记忆

高中语文,知识点较多,内容形式多样,特别是文言文,难懂有难学,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的原理和方法论也很多,并且由于高中语文知识杂乱,具有难理解性,致使许多同学感到虽然知识点背的很熟悉,但在考试的时候却很难下笔,找不出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语文知识来解答时也找不到相关的知识作支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单纯的依靠背诵来完成的,没有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缺少应有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明白,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对知识的掌握只有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背诵”,才是真正的掌握,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的运用知识,提高解题效率的同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全面的发展。实现理解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止停留于知识知道是什么,而要上升为为什么是这样的,即是要通过理解后掌握知识,并会运用知识。

二、综合分析,紧抓基础

系统的综合,也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系统的整理出的语文的知识点,也就是让那些显得相对零散的,复杂的语文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和框架。以此同时,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对基本概念掌握牢固,夯实基础,从而为系统复习打下基础。

三、做好复习,稳固知识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就能领会了,这样,他倒能跟上别人;至于聪明一点的学生因为这样彻底精通了科目,也会感到喜悦。”由于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是有限的,也有一定的遗忘周期,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就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以至于让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概念,并且学生温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知识的巩固,而且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自身阅历的丰富,经过温故学生还可以获得新的领悟,体会更多的东西从而是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成为学生熟读于心的内容。所以,要掌握好知识,起到较好的复习效果,语文教师就应该有计划的领导学生进行定期的复习,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

四、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第7篇

关键词:高考 高中 语文 教学

在高中教学中,高考无疑是最主要的一个靶子,所有教学的展开都是以其为目标,射中靶心是不变的奋斗方向。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由于语文作为一门国学课程,其中包含的内容庞大而复杂,老师很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或者说是短短的三个月复习的时间里,全都一一突破,因此展开以高考为依托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以高考为依托实际上就让老师和学生分别找到了教与学的方向,不用花费不必要的精力在高考规定的内容之外,这样可以说是有的放矢,老师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以下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如何开展以高考为依托下的高中语文的教学,以促进教学的质量。

一、整体把握高考知识点,明确考察点

老师首先自己要明确高考知识点在语文教材中的分布,明确哪些是要求了解的,哪些要求理解、掌握的,哪些是要求运用的,只有明确了这几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知识点要求掌握程度的不同,合理的分配上课的时间,对于那些只要求理解的,可以一笔带过,对于那些要求理解掌握的,必须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讲解,做到一举突破,即一次性讲解透彻以提高课堂效率,对于要求运用的,则要加强学生的解题技巧,可以通过加强练习来实现。

整体把握高考知识点是宏观性的,要求老师能够对高考知识点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说在浙江的高考卷当中主要分为语言问题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以及作文四个部分,老师要整体把握这四类题目的特点以及教学的着手点,并能够建立这一种语文题型的体系。语言文字运用主要考察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侧重于学生的平时积累;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相对于语言文字运用,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古代诗文阅读则更加重视学生对我国语言文化的继承,要求学生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而作文则是对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综合考察了学生对语文的掌握水平,也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学识与语文素养。老师只有对各个题型经过分析,了解其的考察点,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所侧重,注意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

二、分门别类,一一突破

老师在整体把握高考试题的题型及其特点之后,就要归纳和总结这些题目之间的联系,并对这些题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以方便教学时所需。比如说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之间,两者对阅读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在阅读技巧方面有一定的相同点,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提醒学生,已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可以巩固知识的学习,在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所谓一一突破,就是老师将知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尽可能的详细讲解,以实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目标。一般来说,需要一一突破的知识点本身在理解和运用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很难一下子消化,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减慢教学脚步。老师可以设置专题课,对这些难于理解的只是进行集中的教学,挑选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比如,在浙江卷中会有1、2道比较灵活的语言表达题,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头疼。我们以2011年的一道仿句为例,题目要求对“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进行仿句。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这无疑是要挤破脑袋的,而这类题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致命的,因此老师可以专门进行专题分析,明确在解此类题时的技巧和注意点,并能够在课外加强这一方面的练习,以巩固课堂知识。

三、及时总结,反省失分点

很多老师只一味地强调“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对这些高考题目的总结,因此老师不能光顾着做高考题,在批改之后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对错的比较集中的题目进行分析,明确失分的原因以及下一次的注意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错不过三”,做到“考试后一百分”。这就要求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对于学生的错题进行统计,明确学生的错误都集中在哪些题中,并分析这些题目的特点,比如考察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题目的形式等等,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老师可以平均一个星期进行一次的作业分析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做题的想法,比如当时的解题方向以及其他阅读题目的细节,以明确学生是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再结合学生出现的思维漏洞对题目进行讲解,以弥补学生的不足。当然,总结与反省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因此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纠错本,对错误的题目进行有系统性的纠错,要求写明错题的原因,进行纠错,再找出一些题型相对接近的题目进行练习,这样的反省效果比较明显。在检验学生纠错成果一方面,老师一方面可以要求学生上交纠错本,另一方面可以一周进行一次纠错考试,以防止学生弄虚作假。

对失分点进行反省可以有效地避免接二连三的错误,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项工作虽然十分的烦人,但很多学校都争相效仿这一个举措,以便学生在高考中获胜。

四、结语

以高考为依托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对于老师老讲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很多的教学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对于学生来讲节省很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以高考为依托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值得重视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云梦学刊

[2]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99-01

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已久,长期以来的填鸭式教育让广大高中学生苦不堪言。题海战术的复习方法功效已经越来越差,学生的抵触心理也越来越强,高中语文复习教学策略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我国教学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诸多中小学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措施探索,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却依旧阻力重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语文教学的需求,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保证学生的语文复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学生为主,因材施教

在新的教学纲要中明确指出,必须要把学生放在任何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在学习中成长。语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前期知识积累、中期知识巩固以及后期知识复习活用都与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并按照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对其进行分组管理。将语文成绩优异的同学和成绩较差的同学进行搭配分组,让他们结成互相帮助的学习对子,以优带差,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获益最多的自然是成绩较差的同学,但对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查漏补缺和复习巩固的过程,收获同样不小。

复习教学与常规教学有所不同,不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而是注重于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理解的加深。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加固已知的知识,发现隐藏的知识。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复习时,知识梳理得太过细密影响优秀同学的复习进度,知识梳理得太过粗疏又会较差同学的复习效果。所以绝不能一刀切地使用题海战术来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复习,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区分。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学生语文复习教学的效率[1]。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语文是一门连续性较强的学科,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到高中阶段时期已经产生了庞大的信息量。相比于其他科目,语文的系统性更强、知识面更加广,所以复习难度也就比较大。因此,在进行语文复习之前,就必须要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复习活动。教师应该在展开语文复习教学之前,就制定合理的复习目标,为学生规划好复习方向和复习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进行事半功倍地复习。

语文是一门系统性十分强的科目,也是一门极其考验学生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往往就只有那么薄薄一册,但与之相关的知识却旁征博引地拓展了一大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只着眼于自己的教材,而是要拓宽视野对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都进行了解和熟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整体语文素养。课堂有尽而课后无穷,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扩充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将自己的语文书从薄薄一册“看”到厚厚多部。这样学生的语文自主习能力也就得到了强化,从而提高了高中语文复习教学的质量。

在语文知识扩充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就要学会将其由量向质来转变,而进行这一转变的方法便是总结归纳。学生要学会对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并通过知识联想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划分整理,连接成为一个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再通过适当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充分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三、教师、教材、教辅材料和学生的合理搭配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其本身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语文知识的驳杂性,要求语文教师在思想水平、教学水平、语文知识储备乃至文学素养上都要有较高的水平。语文教师拥有渊博的语文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时,才能满足学生对繁杂的语文知识的需求,才能使高效的复习策略得以实行。所以,想要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通过自己前期的学习理解和后期的巩固应用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材和教辅材料各自负担了一部分责任。适当地使用教辅材料,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各大出版社推出的教辅材料也是层出不穷,教辅材料在学生学习过程所占据的份额也越来越大。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正是这种教辅材料的繁杂,反而让学生过分依赖于教辅材料,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思维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应引导学生围绕教材进行系统复习,通过对教材的深化理解,形成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教师、教材、教辅材料以及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好自己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主,通过教师来的引导,教辅材料的辅助,才能实现教学元素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高效运行,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的效率。

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考试的难关,想要提高总体成绩,语文成绩就是基本保障,而高中语文复习教学对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不断深化高中语文复教学方式的革新,合理安排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高中学整体的语文成绩。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高中语文复习教学效率工作做出重要的共享,也为提高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紧张和快节奏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对语文无法有效提起兴趣,学习内在动力相对不足,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效果不佳,复习巩固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导致了语文成绩长期徘徊在某一层面,难以实现突破性提高,并且学习能力提升也不快。对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原因开展分析,既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又有学生方面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的过大压力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在学生求学的生涯中,高中阶段最为紧张激烈,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要在高考这一门槛前检验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压力自然不断加大。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活动中,承受着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学习内容不断加深,各种题型的灵活变化,学生畏难情绪加大,在快节奏的高中语文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无法有效激发出强劲的学习动力,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2.灌输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习兴趣。紧张的课时数,庞大的信息量,让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选择了直接给予的灌输模式,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和训练巩固活动,尤其是应试知识点。高中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已经不再满足于直接接受教师的讲解,他们更多地希望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主探究出“为什么”。长期的灌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产生惰性,学习参与热情不高,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深刻和牢固,影响教学成效的提高。

3.缺乏先进手段,导致教学过程枯燥。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存在着抵制心态,认为这样的教学手段都是花架子,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没有多大的作用,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运用。实际上,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将枯燥的课堂变得富有生气,改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帮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很难走出枯燥的困境,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4.复习记忆方式不够科学,增加了难度。系统复习和自主复习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部分语文教师在复习环节不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没有能够汲取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科学的记忆规律,还是依照自己的老经验开展语文复习,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系统性和条理性不高,形象化程度不足,对于系统全面牢固掌握复习内容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重要方面。

二、有效突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情况,教师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予以优化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教学过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充分运用起来,综合推进语文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成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化压力为动力。对于学生在当前高中语文学习中面临的较大思想压力,要采取疏导的方式予以化解。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倡导“努力+尽力=成功”的理念,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起伏,耐心帮助分析,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重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在快乐的心态中开展语文学习。同时,注重激励学生咬定目标进行冲刺,抓紧人生这一关键时期的每一分钟,引导学生积极向前冲,提高语文学习动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同时鼓足干劲认真学习,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优化教学模式,在引导互动中提高成效。教师要给予学生知识,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能力,单向的灌输教学模式的成效不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思维探究活动,凡是能够设计成探究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研究解决的,都尽量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我只对学生无法完成的难点环节进行点拨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满足了探究欲望,同时在自主探究、教师点拨的互动教学活动之中,强化了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效果,并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而且增大了学生掌握的深度,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引进先进手段,让语文课堂更富生动性。我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设备的改进作为课堂氛围调节,以及丰富教学信息的重要辅助手段。在课堂新授内容的教学中,我一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材进行教学信息的拓展和补充,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演示方式比较形象的特点,让语文课堂增加形象性。例如将一些介绍景观或者远离学生生活内容的课文教学配合多媒体相关场景演示,来增加学生的感官体会,对于教学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另外,我还经常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各种时事政治信息、社会热点信息,引导学生开展分析研究,为作文写作活动提供铺垫,有效地缩短了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距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