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健康人才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6:07: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健康人才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升

一、引言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对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综合能力提升为主线、知识学习为载体”的指导思想对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教育综合改革重点事项安排》的工作展开和推进,力争进一步完善阶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应用型、复合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旨在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反之,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好的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才能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有用之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

1、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个头脑、两个工具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先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性,后树立正确人才观,即“一个头脑、两个工具”,是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熟练掌握英语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现代商务人才。有了这样的头脑,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创造性地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正是社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最根本要求。在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两个工具将是学生抢占人才市场先机的“敲门砖”。这两块“敲门砖”,将为学生叩开世界的大门,铺平未来人生的金光大道,学生将能够以健康的心理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观、财经观全面发展,做社会的主人。

2、推广慕课教学管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发展为根本,能力培养为核心

基于学校“雅典”和“MOOCS”模式的教学理念,学校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情商修炼》课程,线上即学生主要通过在线学习平台里面的视频讲解、课程作业、在线学习论坛、主题讨论、IM即时通进行在线学习交流;线下即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使资源和学习时间都碎片化,立体化和信息化,并使其优势互补,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能力培养水平。

3、加强团体实践活动,营造育人环境:小社会 大课堂

天府学院的学生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主要开展了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心理主题班会。学校团委素质拓展中心(蒲公英学生成长中心)用主题班会课,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同学调节自我情绪,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开展心理班会的时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中困惑,提升心理素质,增加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

4、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同辈学习:关爱心灵,砺炼心志

在贯彻“以人为本”科学教育观的实践中,坚持把教育与人的心志发展、价值探索和自我实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在全校师生中提出:“像关爱生命一样关爱心灵,像终身锻炼身体一样砺炼心志”。对学生无条件的关爱是他们成长所必须的阳光,而乐观执着的砺炼则是经风雨、见世面的保障。“让每个学生都能昂首挺胸、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绝不能让学生为了一纸文凭满身伤痕地走出校门”,这是关爱学生、实行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同时又把终极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人才培养

1、采取多元化的有效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多种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首先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对大一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其次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如“心灵成长”沙盘体验活动、“我沟通 我快乐”人际交往能力、“心情主宰”情绪管理、“天使爱美丽”、“等活动,旨在通过体验式活动来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质,传递出爱的正能量。第三,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中心每天轮班制进行服务同学,多在给予同学们成长性的开放式的辅导和服务。使同学们都能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2、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加强心理服务保障

为创造全面的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对学生心理服务的保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的长期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另外,加强家校联系制度对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实施全员化就业指导提供了心理服务保障。首先是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作为参加者的学生需要家长对孩子做出心理的安全保障;其次在学生获取就业实践和实习的岗位信息时,需要家长和孩子进行共同讨论和交流,给予孩子的就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指导意见。最后,当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懈怠时,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关爱和关怀,使其内心强大,做一个坚强乐观的社会人。

3、整合并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心理环境

美好的校园环境创造了一个和谐温暖的心理环境。校园的硬件设施齐全美观,在学生公寓楼外面、湖边林荫道上、广场边上等都摆放了木制桌椅,给同学们创造了学习讨论交流的平台。人文环境方面也和谐健康,在学生生活区每天不同的学生组织、社团等开展不同的活动,给同学们增添了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意味。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同学们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理念,对同学们自身的健康素质有所提高,正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香”。可见,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以积极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们的情趣。

4、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引入心理危机的“绿色通道”

对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建设干预心理危机的“绿色通道”。即在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运作,以便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佳的效果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首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采用心理健康量表对新生进行普查,将全校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信息录入其中,实行动态管理。第二设立干预心理危机的体系。建立了“校级―区级―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干预体系,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建立心理危机评估及处理方法。先是校内评估,对不确定或评估困难的,可邀请省内外心理危机专家进行再评估。评估后,对超出本中心干预能力之外的,转介到正规医疗机构。

四、结语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考核体系中,这样为后期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时为下一阶段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建立“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遥,黄纯国.教育透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教育改革初探)[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第2篇

一、新世纪我国医疗领域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

当前,各类新疾病层出不穷,且随着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而广泛传播,如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病毒以及MERS病毒等,疾病治疗的难度增大、周期变长、复杂性提高。

2.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增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注重医疗的服务水平,如医院部门对患者的隐私保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因此,新世纪医疗行业的服务性大大提升,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适当调整。

3.医学研究的专业性提升

由于维护社会公共健康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对医学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日趋提升,具体体现在研究领域的细化、研究学科的交叉以及研究内容的深入。

二、关于新世纪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随着医疗领域的新挑战和新威胁因素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的确保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新世纪我国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科学、可行、动态化。

1.制定多领域、多层次、符合我国医学发展实情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新世纪,医学人才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和层次化,因此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首先,要扩大医学的学科范围,确保医学的各科研究领域都有足够的人才供给;其次,要注意多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既要重视中低层次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也要重视高尖端的研发医学人才培养,既要注重骨干医学人才培养,也要注重护理医疗人员的培养。总之,教育部门要依据健康市场的实时需求和医学学科的发展要求来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教学研究、医疗实践、国内外交流中不断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和其他行业一样,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尤其是在当前各类疑难杂症频繁出现的临床医疗领域。因此,教育部门要注意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和研究需要调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在教学研究中探讨医学人才的培养规律;在医疗实践中反思医学人才的欠缺不足;在国内外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别人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总而言之,通过医学教学、医疗实践以及医术交流三个环节的研究与探讨,形成一个多元化、动态化、合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3.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培养目标

第3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定位

纵观我国现有中医药院校,基本构建了以医药学学科为主体,兼顾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相比其他高等院校,中医药院校因其浓厚的医学学科背景,更容易为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背景与学科支撑。2010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提出,以及2015年11月“全国医药院校‘卓越营销师’培养联盟”的成立,更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人才培养上,在办学时间、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学科资助、学术沉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传统综合性大学。基于此,为了有效弥补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专业(如营销专业)办学的不足缺陷,需要重新思考其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借助医药学科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自身行业特色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重新思考中医药院校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从营销职业技能培养、营销思维与方法培养等方面,不断挖掘卓越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走出一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机构的一种顶层理想设计,即把培养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体现在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组合上(张德江,2011)。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办学机构只有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才能清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以此确定与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与自身定位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卓越计划”正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探讨高校与企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弱势学科,必须在“大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以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其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夹缝中生存”的、与众不同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之路。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纵观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比较陈旧,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与985、211综合性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在营销人才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在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更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上,作出新的定位。基于此,本文将中医药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医药行业卓越营销人才”,即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以医药为主”的实践性特点,将其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懂现代营销又懂中医药基础知识;既具有较强创新营销思维,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医药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上,首先需要了解市场对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层次。据调查,现有医药行业营销人才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基于此,中医药院校可以按照“医疗机构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等人才类型,来培养医药卓越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为了切实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医药营销人才需求,中医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中医药学科特色、医药专利研发优势,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优化现有课程体系。

(三)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人才层级结构性的根本依据。社会人才需求表现为不同职业的层次结构。然而因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扩招,不可避免地导致毕业生本科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又造成了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社会所需人才结构的不匹配失衡。基于此种现象,中医药院校在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上,既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岗位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对医药应用型营销人才在不同层次分类上的需求规模,来确定其人才培养在层次上的量化比例。

(四)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合理的人才规格定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然而,现有许多高等院校一般是先设计办学定位,然后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由于定位顺序的混乱,加上受传统办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绝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大多是仿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而为,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特色。为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行人才规格定位。具体来说,围绕“中医药类营销卓越人才”的目标定位,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医药营销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路

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医药行业市场,尤其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除需要大量的医药技术型人才外,同样需要医药管理人才、医药营销人才。在满足满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培养医药行业营销人才、抢占医药行业市场方面,中医药特色型大学比其他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遵循中医药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医药行业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可解决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可在管理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医疗机构服务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等,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培养既懂营销,又有医药知识的卓越营销人才。

(二)遵循“精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重构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破除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同化现象,中医药院校可从自身医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行业特色需求出发,在保证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重构现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在医药营销工作中较少遇到的“营销工程”等课程,合并“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时数上给予“医药”门类、“营销”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必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学时总量限制,在实践教学时数上给予适当倾斜。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围绕“卓越计划”,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基于此,一方面要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尤其在发挥实践教学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行业需求、结合行业资源、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构建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三)遵循市场导向,优化卓越营销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熟知工商管理类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医药行业的相关知识,否则无法胜任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此,为满足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学校应与地方医药行业、医疗机构等建立双向互通的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既具有营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四)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围绕“一切为学生、学生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树立“挖掘学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在把握营销教育的共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重实验与应用的培养特色,选择适合具体营销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

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以“课内外联动”为导向,构建两阶段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本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校内课堂讲授、校外企业实践”的两阶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学校教师和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并共同组织教学。结合市场调查课程内容,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拟定相关的调研任务,学生围绕调研任务开展实际调研工作,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在学生具体调研过程中,给学生传授营销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3]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第4篇

一、全球健康的学科概念与内涵

全球健康实际上是公共卫生与国际卫生两个概念的延伸与扩展。苏小游等[2]在综合了WHO健康促进部前主任Kickbush、新西兰W克兰大学的Beaglehole和Bonita教授、埃默里大学Koplan教授等,以及《全球健康概论》教材编委会的意见后,提出了全球健康中文版的定义: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全球人人公平享有健康的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新兴领域。全球健康本质是一个跨学科兼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以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为主要目标,其关注的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健康问题及其决定因素,以及解决方案和全球治理”,参与的主体包括“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超越国界和政府的国际组织,动员并协调各方力量”,涉及的学科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领域其他各学科,以及卫生领域学科之外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等学科,倡导跨学科参与和合作”。学科主要体现了全球化的思维和多学科交融的特点。

二、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素养

武汉大学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全球健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凝练出我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4-7]。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素养体现在核心知识的掌握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的核心知识包括:熟悉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全球健康学科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全球健康问题治理的原理、策略和措施,了解其他相关学科如健康伦理学、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国际法学等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具备预防医学学科基本能力,以及在全球化视角下识别、评估和解决全球重大健康问题的能力;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队工作,协调与合作、领导和管理,促进健康公平性的能力;具备多学科背景,善于运用多学科方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复杂健康问题。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3年非典的出现,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领域第一次接受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暴露出国内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和缺陷。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暴露的问题不断呈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体系落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0多所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但是,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沿用前苏联模式,毛宗福等[8]认为该模式的主要缺点为学科背景以“医学”为主,培养目标只定位于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这种主要针对“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机构单一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最终造成预防医学人才思维视野狭窄、个性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全球化带来的公共卫生新议题。二是专业素养中缺乏全球化思维。全球健康的理念的建立与发展已经历经最少20年的历程,代表着目前公共卫生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全球健康学科虽起步较晚,但继2012 年北京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全球卫生系之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陆续成立了多家全球健康研究机构。中国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CUGH)于2013 年成立,至今成员已经发展到23所高校。然而,仅有的几所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全球化的思维,如复旦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以及深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精神的品学兼优的预防医学领军人才,关注各类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探究成因和规律,研究保护整个人群安全的技术方法和对策”;武汉大学明确提出了“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全球健康学科发展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武汉大学虽然已经开始全球健康本科专业招生工作,一些院校也开始了硕士专业招生工作,但是,未来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十分紧缺。纵观全球健康学科的概念与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素养,全球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强调: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②全球化的思维方式;③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国内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向兼顾临床医学的专业背景,应该大胆创新改革,胜任全球健康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调整原有学科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针对原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知识单一,缺乏全球化思维的缺陷,应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科学引入全球健康的方法和理论,如可以精简原有预防、基础和临床课程,增设全球健康相关方法和理论,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健康伦理学、国际法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4.2 培养或引进全球健康学科人才,改变原有知识结构

综合性院校可以通过整合原有相关学科骨干,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拓展预防医学教师学科背景;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引进相关学科人才或派遣青年教师到海外全球健康相关院校进修,提升自身全球健康教学培训能力。

4.3 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国际视野

全球健康人才的培养,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丰富国际经验,增强全球意识,最终能以开放性的思维,从全球的视角观察和解决健康问题[9]。可以通过加强与美国等全球健康学科发展较为先进的高校交流与合作,提升本校的全球健康学科水平。另外可以通过聘请国外教师给学生系统授课、国际学生交换、学生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健康夏令营、远程培训课程学习和联合培养等的方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参与全球健康问题管理决策的能力。

4.4 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提升实践能力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一个重要的素养就是应对公共问题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域特点,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条件,构建全球健康实践的案例,鼓励学生、教师的参与,提升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健康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学科应该根据全球健康学科内涵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体系,引入全球健康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全球化思维的能力,弥补自身的缺陷,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秀,李健.全球健康的内涵与学科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6):1070-1072.

[2] 苏小游,梁晓晖,毛宗福,等.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3): 1-6.

[3] 向浩,何启强,毕勇毅,等.对开设全球健康学本科专业必要性的几点认识[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7): 649-651.

[4] 秦欢,王全,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6): 395-397.

[5] 肖海燕,王培刚,毛宗福,等.中国全球健康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06-408.

[6] 向浩,毛宗福,秦欢,等.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 382-384.

[7] 王全,向浩,何启强,等.全球健康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 95-97.

[8] 毛宗福,毕勇毅,陈华,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 542-544.

[9] 向浩,李菲菲,李滔,等.国际化-复合型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3): 420-4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 2016JGB176)

第5篇

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社会竞争,使得中国国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习惯,社会中精神及心理疾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然而,当今较少有专业人员致力于改善、提高临床心理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且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也十分匮乏。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关系到社会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我国优秀的临床心理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与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等方面。李海宗等[1]对于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在各要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徐涵等[2]通过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英红[3]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在研究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演进及展望以及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进行战略思考等。杨文登等[4]分析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LucianoL’Abate[5]强调临床心理学对国家精神文明及卫生需求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法。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为本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但鲜有文献系统性、综合性的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再加之,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创新,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4结论

第6篇

>> 卓越视野中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与配套机制研究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实现路径研究综述与展望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房地产评税人才培养路径 浅谈我国航海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高端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广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老年社会服务政策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字秀春.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15-12-18]..

[3]民政部.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12-18]..

[7]刘鹏程.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集体采访[EB/OL]. [2015-12-18].http:///article/zwgk/mzyw/201503/20150300784531.shtml.

[8]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2-97.

[9]冯婉仪.园艺治疗――种出身心好健康[M].香港:明窗出版社,2014:124.

[10]田苗.园艺疗法对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J].绿色科技,2014(3):309.

[11]张明,朱爱华,徐成华.城市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2.

第7篇

在当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进步飞快,对教育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用协同创新模式,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我国十提出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强调教育事业同市场需求相联系,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此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自身价值的发挥,实现本科教育稳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等。可以说,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就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求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党的十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只有全面地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协同创新角度下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现实条件,才能有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更为科学合理地协调高校、政府以及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朝着教育强国方向发展。这一理念并非是单纯的高校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协同创新的立足根本。

一、协同创新概述

就协同创新理论本质来看,其可以归到经济学领域范畴,但是理论基础较为剥脱,创新协同涵盖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在协作联系,以及过程和绩效的多重互动。可以说,协同创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经济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研究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核心要素和支撑要素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随后,协同创新概念逐渐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范畴,最初表现为一种新式的教学科研模式,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对多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作用,激发主体创新能力,形成一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协同创新同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整合具有十分突出的内涵,诸如在决策方面,构建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决策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在运行载体方面,三方形成联盟,能够更为充分地整合市场资源,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发表讲话,正是宣布“2011计划”的推行实施,进一步推动高校体制改革深化,将科研、学科以及人才培养三方面整合于一体,以激发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鼓励高校科研创新,同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同经济和文化紧紧联系的战略构想,面向所有高等院校,帮助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更加被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和竞争实力。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还需要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关乎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大量实践,我国众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尽管各个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相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一些本科高校为了能够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盲目地建立研究型高校,部分专科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谋求更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寻找机会升级为本科院校,这种现象会造成中专院校补充大专院校名额,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以致于最终的教育成效偏低。此外,部分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忽视了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严峻的就业市场压力。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义

就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于盲目,同实际情况相背离。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同实践脱离。这种现象的出现造成最终培养的人才只适合理论研究,缺乏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采用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理解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差和不足,缺少职业素质教育,以致于毕业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自然难以达到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需要从传统“填鸭式”知识灌输方式转变为引导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模式;其二,从传统继承性思想转变为创新科研思想;其三,从教学理念以学科为核心转变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其四,从共性教育思想转变为个性化素质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导向,但是这方面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弱势部分。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需要同市场需求导向相契合,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优势。

三、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多元化培养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渐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了全所未有的优化和调整,相应的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育大众化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高校采取扩招政策,降低了入学标准,吸引了大量学生,逐渐朝着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量应用型优秀人才,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毕业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不仅需要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同实际生活和未来就业生涯联系在一起,满足毕业生未来就业发展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对策

(一)优化课程内容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首先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目的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促使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方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落实各方责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政府的指导和规划,在政策方面提供保障,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建完善的合作关系,促使三者参与到协同培养中,提升协同培养成效。与此同时,应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结合实际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协同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对市场需求导向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专业评价。

(二)实践教学规划

应创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校教育理念,从教学、实践以及系统几方面开展协同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协同教学主体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与此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从多样化角度进行评价。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并非是对学生客体的评价,还需要从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多角度进行评价,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客观评价。此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评价体系的构架需要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制定,有待对评价方法进一步规范合理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内容,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仅是为了谋求高校自身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将更多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推动各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应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合理的路径方法,健全教育体系,促使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新灿,孙湧,徐人凤,李斌.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14):16-18.

[2]李望国,徐宝兴,饶丽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13):198-199.

第8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医学院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9-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及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国现有的医保专业人才呈现出巨大的供需失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困境。而现阶段最主要医保人才培养基地――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健康保险的社会大变革。当前,基于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下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

医保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方向。自2000年开始,新一轮的教改从单纯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到更加宏观和整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这个转变体现了专业建设未来的方向。就医疗保险专业而言,准确定位专业培养模式是人才素质培养、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柱之一――医疗保障制度,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对本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目前,医保专业人才素质不高、供给不足却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体制健康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保专业人才是高校、尤其是各类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

国务院于1995年1月在“两江”(即镇江市与九江市)进行医改试点,标志着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18亿人。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人数为8.33亿,总覆盖率已达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重要补充。1996年全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仅为12亿元,而至2009年1月至10月,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已达476.7亿元,其中疾病险、医疗险共占到健康险总保费的96%,可见其发展势头的强劲与活力。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地位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外资健康保险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度与竞争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

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成熟度加大必然拉动对既懂医学又懂保险学知识的高级复合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因此,在深入分析社会对医保人才类型与层次之后,如何将社会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

三、医学院的医保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培养模式本质上决定了专业人才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与观念,在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中“培养模式为专业建设第一层次,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具有先决和导向作用。” [1] 可以看出,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模式居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均为其服务的。

具体而言,医学院开设医保专业培养模式如何合理定位才是专业建设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首先,医保专业必须被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应用性是专业培养的本质要求。所谓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以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强化实践能力,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应用性特点必然决定其就业方向就是专业需求方向。当前,随着中国各类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医保人才也呈现出复合型、职业化与专业性的人才需求格局。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应用型为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立足点。其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医保人才新的要求是专业建设者应着力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各校对医保专业基本定位为社会保险机构和卫生机构从事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人才培养上,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下人才需求的重要性在培养模式上尚未得到实质性的体现[2]。

那么,如何在培养模式上强化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本质上涉及到医保专业培养上的两个基本模块――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在培养要求上如何平衡的问题[3]。从学科体系可知,社会医疗保险本质上是商业健康保险的分支,是其下位概念。其无论从学科概念与理论,以及基本的精算模型、预测方法都是直接来源于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理论为社会医疗保险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掌握扎实的商业保险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学生能迅速理解和胜任社会医疗保险工作要求。反过来,大量学习的是社会保险知识是很难适应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医保专业必须从培养模式高度上向商业健康保险做根本性转变。唯有此,医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适应社会对医保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

四、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国医疗保险呈现出人才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职业化素质低,培养要求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困境。而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当前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特点与现有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制约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其一,医疗保险专业有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特点。其学科特点既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简单复制,又有别于普通的社会科学专业。它是集医学、金融保险、法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的新兴专业。其二,专业的跨学科性与不成熟性加之医学院中教学资源分配上理念与体制缺陷导致了在专业培养上不能或不去针对全校层次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各类大学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其必将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对于医保来说,跨学科性即是本专业的特色又是本专业的培养难点,其导致了专门性的医学院举办以跨学科为特点的医保专业面临了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在培养模式上的瓶颈与优势。其中,临床医学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这本身就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优势所在。但是,医保专业又不能在培养要求与培养目的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其中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同样也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医疗保险本身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其专业的不成熟性又多体现在师资上的不成熟性。为了更好地开设本专业,目前各医学院校引入了大量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青年教师,而这些青年教师也都出未出专业培养期,胜任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还需要较长时期,这也导致了本专业教师梯队的严重断档。另一方面,也是医保专业的跨学科特点,也是医学院在校级层面上在对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科研投入又存在地位不明显、领导层不重视与不了解、自身发展水平薄弱的困境,这些都会使一大部分专业优秀人才对在医学院发展会在产生在专业上被严重“边缘化”的强烈预期,这必将阻碍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入。目前,与医保相关的金融保险、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师资严重匮乏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困境。

五、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首先,医学院在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在:找准专业建设的切入点,体现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立足医学院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竞争力。

每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就医保专业而言,主要是由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之间高度融合。医学院在举办本专业时应扬长避短,以临床医学理论与技能为办学特色,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新一轮医改不仅为社会医疗保险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促使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转变经营与管理理念,尤其是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健康保险经营模式。如,特别是加强建立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合作关系,通过定点医院建设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这必然促使对有着良好医学背景的保险人才产生强大的需求。另外,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健康保险在人才需求上特别是要重点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和精算、核保、核赔、健康管理等专业人才。而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背景的人才是上述岗位所必需的,正是医学院举办医保专业最大的优势。

其次,在专业建设上应始终坚持应用性为办学导向,积极有效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努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行业竞争力与职业化素质。在办学模式上,应坚持以“突出优势,共创双赢”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两类教育”的广泛融通。具体措施上,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即医疗保险业界,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为专业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沟通、了解业界对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缩小课堂教学与业界实践之间的差距。医学院可以依托自身在临床医学、健康管理以及预防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对医疗保险机构的中、高层专业人员(如健康管理、核保与理赔等人员)开展和医学相关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深层次上,进一步建立业界与学校间更为广泛横向关系。在诸如人才的定向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以及科研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本专业的应用性与职业性。

最后,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校级层面获得理解与支持。首先,学院高层应充分认清交叉学科的重要性,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与专业。医学院校主要是以医药卫生等相关专业为主导,而对于医学与保险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深度交叉的医保专业而言,许多院校领导层尚未正确认识到重要性。因此,系部应努力促使学院高层认识到本专业发展对学院整体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存在拉动作用。这必然要求教学科研人员能从本专业学科发展中敏锐地寻找到符合医学院校学科发展旨趣的交叉点,进而在教学与科研上达成共识。

总之,学院高层必须认识到以医学为基本平台的跨学科发展是学院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努力避免本专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被“边缘化”的窘境。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1998-03-25.

第9篇

>> 独立学院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改方案研究 实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目标教学法的灵活应用 基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那些“招儿”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典范 浅谈文秘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新理念下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会计实用型人才培养 对加拿大社区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电子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关于高职高专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应用回归分析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研究 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研究 实用型人才培养驱动下的嵌入式教改模式探讨 关于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对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校企结合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内涵建设的实用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38.

③ 曾彩华.浅析独立学院办学理念[J],科教导刊,2011(6上):5.

④ 石吉勇.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知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