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节能服务行业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6:11: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节能服务行业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节能服务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节能服务产业 发展推进 策略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的经济发展方向,随着国家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节能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促使了大批节能服务企业和机构的产生。面对良好的发展现状,积极推进我国节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现状

随着国家将节能减排作为硬性指标和政府的引导,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具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化节能服务企业相继出现。从2006到2010年这五年间,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产值由47.3亿元增加到836.29亿元,产业规模增长了16倍之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1亿元增加到287.51亿元,增加近22倍。此外,节能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和节能减排量都实现了极大地增长,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扩大呈增长趋势。节能服务企业和机构迅速增多,节能服务领域不断拓宽,节能服务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越来越多节能服务企业业务开展方式。总体的来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猛,有着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上述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是其进步方面,虽然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产业规模有了较大的扩展,但节能服务产业的总体规模与实际需求相比相对偏小。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人们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刻,制约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也造成了当前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困境的出现。

1.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节能服务企业的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甚至有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再加上管理水平的落后,使得节能服务质量较低,不但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还为节能服务行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加之社会对节能服务行业的认识本身不足,很容易使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行业失去信心。同时,节能服务企业的业务模式缺乏创新,甚至简单复制,造成业务模式的雷同,限制了节能服务业务领域的拓展。

2.融资困难。中小节能服务企业融资困难是其发展的制约瓶颈。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先期资金投入要求高,资金压力较大,有限的自有资金不利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问题,但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固定资产少,缺乏金融信誉,且银行融资产品与节能服务公司匹配度较低,中小型节能服务企业贷款困难,节能服务业务因此而难以开展和拓宽。

3.诚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节能服务企业中的普及度较低,原因就在于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节能效果有所怀疑;而节能服务企业因为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的特点决定,合同履行周期较长,节能服务企业的收益是节能收益,节能服务企业对自身实际利益有所顾虑。

4.行业制度不完善。国家对节能服务行业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有详细的安排和推进,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对滞后,节能服务产业缺乏专项法律法规。而节能服务产业内部也缺乏成熟的行业规范和自律制度。

5.市场混乱。节能服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利益。但节能服务行业的作为新兴产业,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认可度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难度增加,同时不利于用能单位对节能服务企业的选择,造成市场混乱和恶性竞争的出现。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推进策略

推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必须继续依靠行政力量的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相结合。

1.加强节能服务产业政策宣传。政府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既要有实际投入又要做好宣传工作。政府借用网络平台及时节能服务产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地的政策实施细则,明确各项政策的适用范围,使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并向上级反映,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树立行业规范。节能服务企业要按照技术标准,规范各项操作,采用公认的方法合理分配利益。加强节能服务行业自律,成立权威行业协会机构,负责行业内部协调、监督和维权,加强节能服务企业自我约束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政府制定节能服务产业准入标准和清除制度,实现节能服务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3.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结合现有的指导方案和意见,组建节能服务企业诚信专家评定小组,建立统一的评价信息平台,对节能服务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评定其诚信等级,为与之合作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4.改善融资环境。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定做节能减排相关金融产品,建立适合节能服务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为节能服务企业和银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高金融制度与节能减排事业的融合度。政府还应建立节能服务产业风险基金,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融资业务的开展和节能服务新技术孵化。

5.企业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节能服务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人才质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各工作岗位人才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节能服务质量,拓宽企业节能服务业务范围。加强与外界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促进我国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必须首先看清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认真分析节能服务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合理应对措施。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方案却是多样的,具体策略的选择既要因地制宜,又往往见仁见智,以上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婷,刘春香,朱丽媛.宁波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5(1)

第2篇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大陆投资环境在最近三年得到明显的改善,获得了国际的认可。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较高的市场开放度、平等的市场机遇、日益完善的投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吸引了广大的外商。虽然我国大陆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新加坡、瑞士、台湾地区、荷兰、日本等相比投资环境还是比较差。通过对营运风险指标、政治风险指标和汇兑风险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营运风险和政治风险是致使我国投资环境在全球排名相对靠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营运风险。

二、我国国际投资环境劣势原因分析

(1)政策。我国政策具有较好的持续性,但是政策的透明度和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强。我国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在执行力度上明显不够,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时,出现了国内外企业标准不一致的现象。此外,外商在我国申报审批项目时程序繁琐、效率低、透明度不高,成为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困扰。

(2)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我国是以劳动力的优势吸引外商来华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绝对优势。

三、建议

(1)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优化监管环境。我国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定期检查对政策法规的执行状况,严格执行国务院于2008年制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除此之外,还应做到对国内外企业法律法规执行标准一致。我国应该成立一个集中、高效率的部门来专门管理外资,提高办事效率;应对外商申请项目的程序予以简化,对外商参加相关投标的每一个环节都予公示,提高透明度。

第3篇

【关键词】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数据库;运行机制

近几年节能服务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期间我国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EMCo)数量大幅增长,从05年的8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800多家,产业规模也从47亿增加到840亿。然而,据统计,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有92%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如果能够顺畅融资的话,至少有50%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比现在提高一倍。融资困难直接导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能服务公司的信用。节能服务公司信用状况不好又会让银行、担保公司等对其没有信心,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1]

目前我国对于节能服务产业信用信息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下基于对节能服务产业融资难的现状分析,将对整个产业信用信息的管理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信用信息管理的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旨在为银行、担保公司、潜在客户等相关利益方在选择是否与这些公司合作时提供参考,从而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1.节能服务公司信用信息管理过程

1.1 信用信息收集

节能服务产业的信用信息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社会机构以及公司内部。[2]

(1)政府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记录有EMCo的注册信息,它能反映公司的基本组织形式及经济实力,是信用信息的基础;其次,工商管理部门获取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年检报告书、审计报告等材料能反映公司的资金运转情况、经营盈亏程度。从税务部门可以获得公司法人纳税记录、有无拖欠税款记录等信息。

(2)社会机构

对EMCo信用有发言权的社会机构涉及到银行、担保公司、设备供应商、保险公司、业主等[3]。例如,对于目前大部分都还是中小型公司的节能服务行业来讲,银行信贷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公司在银行的账户、资金周转、有无恶意贷款、有无拖欠债务等记录,都是EMCo信用信息的一部分。担保公司为节能服务公司做信用担保,能提供贷款是否按用途使用、有无挪用等信息。业主,即用能单位,能够提供EMCo是否按合同规定提供高质量的节能设备、是否达到承诺过的节能量、是否在项目完成后按规定指导节能设备的后期运营从而增加设备的寿命等信息。

(3)公司内部

从公司内部可以得到很多反映公司真实状况的信息。从管理部门我们可以知道公司的经营成果、获得的各项荣誉等;在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得到公司员工资质方面的信息;在财务部门可以了解公司资金运转情况等。

1.2 信用信息整合

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信用信息经过收集之后仍然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必须经过统一参数、数据转换等操作之后,将异构的信息进行整合。

为了统一系统参数,首先可以由政府出面,实现参与的所有公司都能拥有一个永久性的由工商局编制统一的编码,其次将分散在各个环节的信用数据进行详细的划分、设计与合并,转化成受评节能服务公司信用等级的明确标识。

1.3 信用信息服务

节能服务行业的信用信息服务是以节能服务公司的信用信息数据为基础,对信用信息进行处理、输送、传播、、使用以及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用信息服务,用户可以获取公司的注册资本、主要经营者情况、CBCI信用等级、银行信用、公司在行业中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服务系统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按照规则进行数据抽取,并按照一定的运算规则产生统计和分析报告,为用户提供查询、做出决策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下图1-1为信用信息管理框架。

图1-1 信用信息管理框架

2.节能服务产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数据库的建立

建立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数据库的建设,它是保证信息统一化管理的必要条件。[4]在节能服务产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中,存在三种主要的数据库: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公司内部前置数据库,信用中心前置数据库,信用中心数据库。

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公司内部前置数据库用于信用数据的采集,业务库的增量数据定时导入该数据库。紧接着信用信息数据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经过整合后将首先进入信用中心的前置数据库进行数据汇总、查询以及错误修正,以此减轻信用中心数据库的负载。

信用中心数据库是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它是管理平台对外提供查询、分析等服务的基础。系统可以设置时间,在某一时刻将信用中心前置数据库的处理过的增量数据批量导入到信用中心数据库,供外部用户进行查询。下图2-1为各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图2-1 各数据库之间的联系

3.节能服务产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与节能服务产业相比,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信用信息管理体系要成熟许多,这对我们建立节能服务产业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可以通过现有的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主导支持下,将信息的收集工作委任给可靠的第三方征信公司,同时建立专门的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出台信用认证规范,创建动态监管模式,根据节能服务公司在运营期间的信用状况及时调整它们的信用等级。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开展信用信息管理的工作,能保护诚信经营的节能服务公司,信用等级提升了,融资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得到解决。

4.结论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很多政策、制度、体系还不够成熟。对节能服务公司的信用信息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刺激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让公众、企业对该产业产生更多信心。本研究目前还不够成熟,关于具体模型的建立以及方法的选择,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探索,建立完善的节能服务产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雷波.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0,8:25-26.

[2]刘祎敏.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2009.

[3]冯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2009,5:51-53.

第4篇

关键词:现代物业;服务;技术管理;影响;发展

现代物业服务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与高新技术结合,传统劳动模式和现代管理模式并存。也就是说,现代物业服务在传统物业服务基础上发展,将传统物业服务与高新技术融合起来,形成了现代化物业。在现代化物业发展中,技术管理极为重要,它不仅可提升现代物业服务质量,促进现代物业服务发展,而且还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实现社会和谐。基于技术管理在现代物业服务发展中的重要性性,笔者从技术管理对其的影响入手,重点探讨技术管理的实践过程,详细如下。

一、技术管理对现代物业服务的影响

行业多元化发展以后,现代物业服务由服务转向了内部服务,特点也从原来的单一性,发展到了现在的复杂性,服务内容、服务范围随之得到了扩大。拿房地产物业服务来说,现代房地产物业服务除了传统的物业管理以外,还新引入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设施设备管理,同时实现了物业管理对不同服务需求市场的服务。房地产业现代物业管理的主体内容成为了技术管理,比如常见的物业设施管理,管理中所包含的长期策略、财务预算、空间运用、高科技运用等内容都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由此看来,现代物业服务中,技术管理已经占据了物业服务管理主体,成为了物业服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物业服务管理中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制定、物业设备与设施的运行维护、设备运行性能提高、生产节能、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的消除、安全事故预防等等。论证技术管理和现代物业服务之间的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物业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使现代物业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另一方面,技术管理为现代物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二、技术管理的实践过程

受行业特性影响,现代物业服务一产生就会面临服务质量与管理成本的挑战,而为了能保证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实现其发展目标,除了要制定一系列可行的发展计划,确立正确服务理念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技术管理能力。现以房地产管理为例,对高层楼宇供水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管理进行分析,对高层楼宇供水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管理实践过程作详细探讨。

步骤一:供水系统的故障与处理

某些高层楼宇供水系统的运行存在问题,比如位于楼层高位的蓄水箱有效容积比低位贮水池的有效容积要大很多,当供水泵的额定供水流量为36m3/h时,楼宇供水系统的运行可能会发生故障。根据现场观测,在低位贮水池的进水截门都开启,低位贮水池水满的情况下,供水泵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就会把低位贮水池的水抽空。而此时高位蓄水箱的水只上了1/3左右,同时,供水泵电机仍然在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水泵很容易进入空气而形成涡气现象,即便低位贮水池已经上满水,供水泵消耗大量电能也抽不上水来,而做无用功不利于保持经济运行状态。

步骤二:供水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管理与改造

系统改造前期,首要做法分析楼宇供水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包括改造技术科学性、改造经济性等等。要确保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的可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改造可行性分析完成后,再继续下一步操作。

步骤三:改造方案设计

1、贮水池水位检测与溢水报警保护电路设计依据

在正常状态下,低位贮水池能够有效地进行水量的吞吐,即在贮水池储水状态或贮水池蓄水,并在达到设计高水位时浮球阀自动关闭;在贮水池供水状态下,贮水池储存的水量被生活给水泵抽取,达到设计低水位时浮球阀自动开启,从而能有效地保障用户的用水安全。但是,由于浮球阀止水橡胶垫容易磨损老化,易造成阀门漏水;浮球本身因长期浸泡水中容易被腐蚀进水损坏。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极有可能对居民用水、用电造成影响。

2、电路设计及电路控制

由于原供水电气控制电路容易造成低位贮水池抽空影响正常供水的情况,因此考虑在低位贮水池内加装液位控制器,并通过中间继电器KA1作为高位水箱供水的保持继电器。当高位蓄水箱水位处于低水位状态时,动锤下降至浮球下部,干簧管对应处于SLl处,SLl闭合,水位检测信号电路的中间继电器KA1线圈得电,其动合触点闭合并自锁。此时,若低位贮水池有水,且该水位高于设定的贮水池供水安全水位,SL4闭合,KA3线圈得电,其动合触点闭合并自锁,水泵正常进行供水。当低位贮水池水位下降,且低于已经设定的贮水池供水安全水位,SL3的常闭触点打开,KA3线圈失电动合触点分开,KM1失电,水泵停止运行,但此时KA1线圈得电,其动合触点依然保持闭合。当低位贮水池的水位又升至设定的贮水池供水安全高水位,sL4闭合,水泵供水。这样,当高位蓄水箱的水位处于高水位状态时,浮球翻转,SL2动作断开,KA1线圈失电,其动合触点断开,接触器KM1失电,水泵停止运行。

三、技术管理的发展前景

技术管理在现代物业服务中所占据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原因在于物业市场对技术管理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对物业服务的需要,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物业服务行业必须借助于技术管理,利用技术管理来优化物业内部配置,保证物业设备设施的运行、使用安全。

此外,随着现代物业设备系统的愈发复杂化,物业管理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将无法满足管理需求,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管理疏忽,引起物业设施安全事故,因此只有融入现代化科技,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管理模式结合起来,重视并优化技术管理,切实实现现代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技术管理在现代物业服务中的重要性,再结合上述对技术管理实践过程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当前,乃至未来物业服务发展中,技术管理都将受到重视。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物业服务进行管理,做好物业内部设备设施的运行检测、维护,确保设施安全运行,可进一步推动物业服务行业发展,为现代物业服务创造更大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物业服务管理的成败取决于技术管理,而技术管理的成败在于它能为物业服务创造多少价值。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着重对技术管理在现代物业服务中的实践过程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技术管理对物业服务的影响,并预测了技术管理的未来发展前景,指出在未来物业服务行业中,只要技术管理的作用还在,其对物业服务的影响,以及在物业服务行业中的发展就越久远。

参考文献

[1] 肖发明. 浅谈新建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物业管理――从华为基地科研中心智能化系统的物业管理说起[J]. 现代物业. 2008(03)

第5篇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EMC模式;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4-0113-03

节能环保主要包括两大领域:节约能源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前者主要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推进高能效技术和装备来替代低能效技术和装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后者主要是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包括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的规模利用,以及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序开发等。本文仅针对第一大领域进行分析。

一、EMC模式运行机制及运行状况

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即合同能源管理,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在节能目标下向用能单位提供服务,用能单位以实现的节能效益偿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并支付合理利的机制(效益分享如图1所示)。

2016年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以重塑能源 服务创新为主题的“2015年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显示: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总数达5 426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近6倍,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节能服务公司有25家,超过5亿元的有142家,超过1亿元的有286家;行业从业人员达到60.7万人,比“十一五”期末的17.5万人增长了近2.5倍;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836.29亿元增长到3 127.3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0.19%;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2010年的287.51亿元增长到1 039.5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9.31%;“十二五”累计合同能源管理投资3 710.72亿元,其中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34家,超过5亿元的有112家,超过1亿元的有385家,形成年节能能力1.24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1亿吨,由此可见,合同能源管理已经成为节能服务产业的主导模式。

二、供给侧改革政策对EMC模式的影响

采用EMC经营模式的节能服务公司,其主要服务客户为能源消耗量较大或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工矿企业。国务院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要求企业改变之前扩大需求、刺激消费的经营模式,助推精细化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转变为新兴领域和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一味刺激需求带来的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由于那些能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了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规模。特别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煤炭、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大量限产及关停,使得处在下游从事EMC节能服务的企业其低效无效资产问题不断显现。

三、供给侧改革下的EMC模式困境

本文所剖析的案例――JN公司,主要客户大都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其商业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EMC),主营业务包括电机拖动节能项目、余热发电项目。公司依托自有技术、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关键资源要素,通过有效的业务流程,形成了完整的运行系统,主要为钢铁、水泥、玻璃、化工等高耗能生产企业制定电机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等节能方案,主要为客户提供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确认和验证,并对节电量或节电率进行统计的一整套节能服务,在合同约定运营期内分享节能收益,运营期满后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相关资产移交给合作方。项目运营期内,根据合同不同,JN公司与用能单位按8:2、7:3、6:4不等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逐步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收益。

EMC项目中所有技术改造和节能成套设备费用均由乙方免费提供,甲方负责提供场地条件、基础设施配套和技改过程的协调、配合工作;该成套设备投入使用并产生节电收益后再按约定比例分享5年(一般期限为5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节电收益,5年后该节能技改设备以及产生的收益全部归甲方所有。

随着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JN公司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提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产能”为2016年经济结构化改革五大任务之一。虽然JN公司本身为节能环保行业,国家大力鼓励其发展,但由于客户集中于供给过剩企业,受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政策的影响,这些企业开工不足、经营亏损、现金流紧张,形成账款拖欠,甚至有些项目竣工后还未点火运行就被勒令关停。由于JN节能公司投资的电机拖动、余热发电等节能项目属于主体项目的附属部分,投资较大,一旦主体项目不能开工生产,就会殃及JN节能公司。如JN公司诉四川某特性水泥有限公司一案,余热发电系统总投资2 574万元,2015年1月工程已完工,但由于各种原因至2015年12月底水泥生产设备尚未点火,使得JN节能公司投入的大量资金当年未能取得任何收益。上游企业的不景气、开工不足、回款不及时等,都会影响到JN节能公司的收益和现金流,增加节能公司持续经营的筹资成本,对盈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

表1列示了JN公司近五年毛利率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趋势。

由图2可以看出JN公司的毛利率走势:2011年至2012年呈现明显上升态势,主营业务收入急速上升,而主营业务成本变化幅度却不是很明显,说明该时期盈利能力比较强;从2013年起,毛利率指标急速下滑,纵观其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走势可以发现,201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升幅度不是很明显,而主营业务成本却大幅飙升,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可知,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提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受该政策影响,JN公司该年投入的很多项目未能及时开工,所投入的成本不能及时取得相应的收入,导致当年的毛利率急速下滑;2013年至2015年虽然毛利率变化幅度不是很明显,但仍一直呈下滑趋势,说明受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影响,所投资项目的主体设备或设施开工不足,在加大投入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收入,尤其是2015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收入与成本竟呈反方向变动,在主营业务成本增大的同时,主营业务收入反而下降了,由此导致毛利率的下滑。如果JN公司不采取有力措施,这种走低的态势还将继续。

通过对JN公司的分析发现,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使得采用EMC模式的节能公司不仅产生了大量的低效无效资产,其增量资产的扩大也将受到所服务行业的限制,因此,能环保类企业对低效无效资产不仅要考虑如何进行静态处置,更应把重点放在动态盘活上。

四、供给侧改革下EMC模式的困境应对

对于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EMC模式出现的困境,特别是出现的低效或无效资产问题,可以从存量与增量两个方面分别应对:

(一)从存量上看,对于供给侧改革下EMC模式形成的低效无效资产,看其所服务的对象是否具有可转换性

(1)若该EMC产品能够转换服务对象,说明该资产的服务对象并不是唯一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转换其服务客户,将原投入的EMC设备无条件收回,并将其转投到其他行业或其他公司,这是节能公司最简单、最直接的措施。

(2)若其所提供的EMC设备对于所服务的对象不可转换,则可采取以下措施:由于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并非一次性关停所有的产能过剩企业,也并非所有的产能过剩行业都会限制生产,比如一直热议的钢铁行业,由于建材用钢的盲目生产,造成供需方面严重不配比,而优质钢却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在钢铁总产量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压粗扩精、提高适销对路品种等产品结构调整措施,使得钢铁企业的生产设备不会都出现闲置或关停。此外对于已有的严重过剩行业,国家也不会一次性的全部关停,而是将这些行业的若干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因此,基于上述情况,JN公司应密切关注或积极促成附带本公司EMC设备的主体资产由行业内运行状况较好的企业收购或兼并,再与新的业主公司继续按照EMC运营模式分享收益;同时,还可以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的形式将节能环保设备转租给同行业内运行状况较好或兼并重组后的公司,节能公司的收益模式也由EMC收益分享转变为收取设备租金。

(二)在增量资产方面,节能公司必须改变现有经营模式

(1)行业的转换。节能公司可以变换其所服务的行业,既然供给侧改革政策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有所抑制,那么可以转换其他行业来投产EMC,同样的产品,不一样的投资对象,可以将其所服务领域从原来的产能过剩行业转变为节能环保行业、服务业或高科技产业,通过经营转型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2)业务模式的多样化。在传统EMC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并重点关注附属的后续技术服务业务。在努力做好现有节能项目运营的前提下逐步减少对传统产业节能项目的投资,重点发展后续的技术服务,可以将其所生产设备与“互联网+”行业紧密结合,全部上传至互联网,通过构建客户端这个管理平台来实时关注所服务客户设备的能耗、消耗、工艺等方面的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战略体系,实现由当前重资产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向轻资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跨越。

(3)EMC产品或附带EMC产品的资产出售或租赁。首先,对于EMC产品的出售或租赁,节能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EMC产品,并将该产品销售或租赁给所服务客户,由此收取产品收入或租赁收入,并对其后续所提供的项目维护服务按期或按次收取费用;其次,对于附带EMC产品的资产出售或租赁,节能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或市场调研发现的需求来购买所服务下游客户所需要的资产,并对该资产进行改造升级,安装节能公司所产的EMC产品后再转卖或租赁给下游客户,由此赚取收益。

总之,合同能源管理是我国重点关注并大力发展的一项创新经营模式,这些节能环保企业的成长将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及节能环保企业,都应当积极应对目前由于产业政策调整而带来的困难,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EMC节能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元志.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与运行机制[J].改革与战略,2012,28(3):51-53.

[2] 朱汝泓.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以GL公司为例[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第6篇

市场经济下,电力产业得到了高效、健康、快速发展,电力市场营销也随之逐渐发展、完善,我国电力市场营销构成和需求方向主要有:

1、电力市场营销构成电力市场营销构成主要有两大体系:(1)以民用电力营销为主的营销体系。民用电力主要是指针对我国居民用电为目标的营销体系,由于需求目标以居民为主,在电力营销策略上,营销策略构成中执行者为电力公司,目标为区域内的居民,手段为缴费优惠、礼品回馈等;(2)以商业用电营销为主的营销体系。商业用电主要对象是从事商品生产为主的社会企业,企业的用电量较大,且用电时间较长,针对此类形式的营销策略主要集中于缴费优惠这一环节,并制定有完善的优惠体系,便于电力营销与推广的实施。

2、电力市场需求结构电力市场需求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就我国的电力市场需求结构来看,其基本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民用为主的电力需求,该需求主要以民用生活用电为主,包含有少量的服务行业用电,例如:旅行服务行业、小商品交易行业等为主的用电形势,一类是以商业为主的电力需求,该需求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表现为电力需求较大,用电时间较长等,在商业用电中,其需求结构也有差异,其主要细分为高耗能产业的电力需求和低耗能产业的用电需求,高耗能用电产业主要包括机床生产、汽车生产等为主的大型、重型工业,低耗能用电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产业、文化产业等产业部门。

二、电力市场营销和需求协调分析

从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状况和电力需求结构中可以发现,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和需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协调电力营销和电力需求,将有助于高效、节能、减排、降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民用电力需求与电力营销策略的协调性分析在电力需求中,民用电力营销策略是最有难度的,一般,民用电力的需求具有覆盖面广、组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分散性强等特点,因此在电力营销策略上应该结合民用电力需求的相关特征,有方向,有结构的实现电力需求与电力营销策略的立体协调,其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针对民用电力覆盖面广、分散性强的特点,电力营销策略应从各地、各区电力公司入手,划分不同区域,安排专门的电力营销人员,使专业营销人员与分散的实际电力需求客户相结合,在电力营销中更多地推广符合民众利益的营销手段,是民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电力营销活动中,从而实现电力需求与营销策略的协调。2)针对针对民用电力组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在电力营销策略中,在保证电力收入的同时,更多的为民用客户提供符合其利益,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电力营销手段,如:缴费优惠、缴费有礼等营销活动,有步骤的解决民用电力组成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对电力营销策略带来的影响,使电力营销策略与需求能够实现够好的协调。

2、商用电力需求与电力营销策略的协调性分析商业用电有别于居民用电,其具有用电量大、用电时间长、覆盖集中、组成稳定等特点,因此在商用电力需求与营销策略协调上,就应该结合商业用电的特点,从营销手段上来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1)商业用电在用电量和用电时间上都较大,所以,要实现两者的协调,就应该在营销策略上以优惠、奖励等手段,督促企业节能、减排、降耗,以此来实现电力供应的保障和电力企业的收益,同时,也为电力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必要保证,促进商业用电与电力营销策略的协调发展。2)商业用电主要集中于从事商业生产的企业,其具有覆盖集中,组成稳定的特点,因此在电力营销策略中,应构建起完善的营销策略,如梯级电价、节能优惠,时间段优惠等营销策略,以降低电力产业负荷量过了大、实际收益较低等问题,实现电力需求与电力营销策略的协调。

三、总结

第7篇

节能服务市场潜力无限

节能,在当前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它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缓解当前能源供应紧张压力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节能早已作为一种产业被开发,而开发的市场主体则是众多的节能服务公司。这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化企业,公司的一切节能服务都以市场化方式来运作。自20世纪70 年代中期石油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就逐步形成了这种节能服务的市场化机制,俗称“合同能源管理”。其基本运作模式是: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能源用户签订节能项目合同,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等专业化、一条龙服务,能源用户利用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支付服务费用及设备改造成本。也就是说,原本由能源用户进行的节能改造工程可以外包给节能公司承担,能源用户坐享节能改造和技术进步成果;节能公司把“节能”当作有利可图的投资,靠实施节能项目和开拓节能市场不断发展。双方在节能中分享利润的同时,客观上也提升了全社会的节能降耗水平。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节能服务已经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能服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过,中国当前正在掀起的声势浩大的节能降耗行动却为节能服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06 年8月23日, 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将“合同能源管理”确定为节能领域重点推广模式,这预示着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化步伐即将加速。今年4 月10 日,国家发改委再次了《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今后5 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开局,其中规划将“节能和环保”列为重要的一项,要求“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达到4.4%,同时对能源行业、主要耗能产品和耗能设备的降耗指标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节能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意味着许多节能工程都要陆续上马,而这无疑将为节能服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外企业争食节能服务“蛋糕”

面对节能服务这块“大蛋糕”,嗅觉灵敏的国外节能服务公司开始纷纷涌入中国,企图在这一快速发展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一时间,节能服务市场硝烟滚滚,中外企业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最近,ABB 公司在百年庆典上宣布,“未来,在增效节能领域,希望中国成为ABB 最大的市场。”目前,ABB 正在对广东进行增效节能方面的培训,之后,其将与电力、化工、建筑材料、钢铁、纺织、纸浆和造纸这六大行业进行合作,提升这些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西门子很早也即其合作伙伴对节能服务产业的融资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中国政府提出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提供支持。

而在ABB 和西门子之前,较早进入中国节能市场的国外品牌还有美国的英福特、英国的保瓦博士(POWERBOSS)、荷兰的飞利浦等等;随后,美国霍尼韦尔、日本日立等公司也开始强势进入中国的节能市场。

面对外资节能巨头来势汹汹的势头,国内的节能公司毫不示弱,开始与外资企业展开积极的争夺。据中国节能协会统计,我国本土的节能服务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从2002 年的不到10家增长到目前的近200 家。就当前来看,这些企业大多活跃在建筑领域,如贵州的汇通华城、杭州的华电能源等,在工业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颇具竞争力的节能服务公司如北京神雾、东营胜动等。此外,在交通领域和其它相关服务领域,节能服务公司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而在这些节能企业中,主要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事实上,相对于其它行业,国内节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是特别大,这为国内节能民营企业后来居上提供了可能性,也成为国内民营企业频打创新牌的内在动力。然而,民企在节能服务市场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自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20% 的约束性指标之后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国有企业甚至是央字号国企,如中国集装箱集团公司等也开始纷纷跻身节能服务市场,与众多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对此,业内专家已经指出,受国内节能商机的吸引,今后中外节能服务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发展障碍仍在

对于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专家认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外知名节能服务公司的大规模进驻,节能服务行业必然面临着洗牌,一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会越做越强,发展自身品牌,部分小公司则会被国外公司吞掉,甚至被淘汰出局。此外,还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外的节能服务公司带着巨额资金大规模地进入中国的节能市场,在有关城市及区域的冷热规划和城市的节能降耗方面,尤其是涉及到区域供冷、供热等事关城市、企业能源需求的生命线项目,我们就会过分地依赖国外企业的资金与技术,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个能源战略问题。因此,他们呼吁国家尽快成立能源机构,结束目前能源管理分散的局面,以解决目前在节能降耗方面多头管理的问题。

第8篇

我国涉及建筑节能的法律条文较少,虽然《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都涉及到建筑节能,但对其行为规范不够具体,相关条文较少,内容较为原则,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在过去几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行政主管部门颁布了多项建筑节能行业标准,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到实处。由于缺乏具有法律依据的奖惩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更是发展缓慢[2]。我国对建筑节能改造的补贴力度仍然偏小,而且没有统一的合同文本,没有统一的参照基数,节能量和节能效果如何认定都是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容易出现纠纷。

企业组织形式在美国,BESCo主要来自于独立的节能服务公司和附属于设备供应商、公用事业单位、工程咨询单位、施工企业、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的节能服务机构[3]。其中设备供应商下属的子公司,一般是专业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其市场份额最大。日本的BESCo本身就是大公司或者其附属机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BESCo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大多是大公司或附属于大公司的子公司,以专业化的方式运营管理,能为客户提供最佳节能方案,所提供的服务既有专业性的又有综合性的服务;那些附属于大公司的BESCo,通常不生产和经销产品,而是依托其母公司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因此它们被列入服务行业,按服务业的税种纳税。我国的BESCo大多为中小企业,包括以下几种组织形式:一种是新设立的公司,专门提供建筑节能技术咨询和节能改造项目管理服务;另一种是建筑设备、楼宇自控等产品生产商,它们开发、研制和推广其节能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和节能产品安装、调试及能效检测等服务;提供节能建筑设计、施工承包服务的企业也属于建筑节能服务公司;此外还包括从事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科研机构等[4]。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BESCo在节能服务运营资本和经营规模上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具有建筑节能服务和节能设备供应商双重身份。它们被税务部门简单地作为节能设备销售商,本应按服务税计税的节能服务业务,被视为设备销售业务,按增值税纳税。

企业服务对象与市场开发在美国,各市或州政府、高校、公共免费义务教育学校、医院和联邦政府部门(简称MUSH机构)是节能服务产业的核心用户群,它们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中一直占有较大的份额,且有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根据美国国家能源服务公司协会(NAESCO)2010年的研究报告,2008年针对MUSH机构和联邦政府部门的节能服务收入就占企业全部收入的84%。在日本,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综合改造项目业主是BESCo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欧盟,由于政府和公共机构是能源消费的最大用户,因而欧盟国家支持节能服务公司的主要措施就包括在政府办公楼或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优先选择专业节能服务公司[5]。目前,我国BESCo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业和商业建筑的私营业主,而非政府部门,住宅领域的节能改造项目也屈指可数。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这两大建筑节能服务的主要市场还没有释放出来。

项目运行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建筑节能项目运行的主要模式,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得到应用。从数量上看,美国、78日本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类型主要是保证节能量型合同。在这种合同形式下,项目有比较明确的节能目标,项目资金由节能服务需求方负责筹集,项目风险由节能服务的需求方和BESCo共同承担,因此有利于BESCo的发展。然而,我国由于涉及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法律与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建筑节能标准和能效评估体系尚不健全等原因,合同能源管理在建筑节能项目中尚未普及,即便采用,也是以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为主。在这种合同模式下,BESCo不得不独自承担项目的全部费用和风险,同时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会出现节能改造所产生的大笔现金流出,每年回收收益的方式也使其现金周转速度变慢,这无疑不利于BESCo的成长[6]。

项目融资渠道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节能服务公司具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资金供给比较充足。在政策支持下,银行降低了节能服务业的贷款利率,延长了贷款期限,在法律上也延长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期限。除了常规的银行贷款外,美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还能得到REEP(Ratepayer-fundedEnergyEfficiencyProgram)专项基金的支持,这项基金主要来源于用户支付的电费和增容费[6]。近年来,美国开始利用清洁能源房产评估债券为节能改造项目融资[7]。日本的BESCo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节能专项资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国民金融公库等多种渠道获得节能项目资金[8]。德国复兴银行对节能建筑给予贴息贷款,联合银行利用国家担保和补贴建立专门的资金、重建信贷机构推出“二氧化碳减排项目”和“二氧化碳建筑改建项目”为节能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此外,政府还在资金上鼓励个人和企业在住宅节能领域投资[9]。目前,我国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建筑节能项目,其资金主要来源于BESCo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节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形式使BESCo承担了项目融资的全部压力。由于从政府获得的项目资金十分有限,多数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只能从银行或民间借贷。然而,因公司的大量投资所形成的资产留在客户方,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不承认这种资产的实在性,亦不认可把这种资产作为信誉抵押。另外,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作为新兴产业还未广泛被公众所了解,许多民间资金的投资者对其态度比较冷淡。

专业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发达国家的BESCo经过20多年的成长,汇集了建筑节能服务领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专家,具备节能方案设计、施工、项目管理、融资等能力,其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质量水平高,服务内容比较丰富。美国建筑节能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为建筑节能领域提供了统一的执行标准。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下属的各实验机构,分别从事新型建筑材料、能源、光源以至灯具等相关研究,并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10]。在人才培养方面,美国社区大学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团体联盟组织是节能人才的主要供应源,为节能领域培养了能源经理、暖通技术员、能源审计师、可再生能源专家和建筑分析师等专业人才[11]。日本“建筑物的节能标准”以及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系统(CASBEE)[12],为建筑节能领域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标准。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对附属于建筑节能服务企业的建筑节能研究所的研发项目负责组织、管理和推广应用[12]。在节能人才的培养方面,日本专门的节能管理学校为节能服务公司培育了一批节能专业人才,经过培训的学员,可以获得国家颁布的资格证书[13]。德国高等院校及相关机构开展的能源管理师培训,为建筑节能领域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服务领域的企业较少,缺乏专业精英,服务标准不完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14]。其次,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建筑设备、部品、材料等产品的节能标准和能效检测与评估标准等发展滞后,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机制尚不健全。具体表现为:从事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研发的队伍比较松散;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一些大学或科研机构研发的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难以在建筑节能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另外,在大学里,也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以及专门培养建筑节能服务领域的专门人才。#p#分页标题#e#

第9篇

    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责任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即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前且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是: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经济发展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发展向效益质量式发展转变。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中的重要行业,通过拓展其新业务转变传统单一服务为多元化综合服务,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以服务经济转型是新时代赋予注册会计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历史契机,通过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监督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发展,本身就是践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简单的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浪费的、污染的、无秩序的发展,朝着节约、环保、有序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利国利民、可持续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提升第三产业(服务行业)的比重,因为服务行业属轻污染、智力型行业。那么注册会计师行业其自身的发展,本身就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践。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几十年的稳步健康的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间积累的监督体系建设、行业法律法规建设、专业标准建设、内部治理体系建设、执业人员技能培养及后备人才培养和专业精神培育等多方面的实践经验,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具备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为其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其他服务类产业及非服务类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作用。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虽在不断改革中,不足和弊病在逐渐发现和减少,但是投入、消耗、污染还是高,效益提不上去,这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急需、必须转变的。面对资源、环境、市场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我们只有靠尽快改变现状,那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条出路来解决当前问题。注册会计师行业其特有的专业技能如财务管理、战略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建设、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体系等,能够为企业提供传统产业发展更新、经营战略调整、管理流程重塑、低碳经济设计、技术可行性分析、成本管理方案设计等多方面措施及方案,帮助企业顺利度过转型期,更健康发展。

    (三)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将积极推动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企业要转变需要政府来指导方向,另外政府自身也要不断顺应发展而转变。所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注册会计师行业将为政府和企业分别提供服务。

    1.主动引导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特长,运用所熟知的政策法律法规、专业技能,帮助企业调整生产战略,将生产设备更新改造或升级换代,让项目和产品更加符合国家最新要求的产业政策;通过兼并重组或增资扩股等手段,让企业扩大规模提本文由收集整理升档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所以企业如果有效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达到预期效果。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结构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并且逐步意识到管理需创新、生产需节能增效。那么率先实现低碳低能耗发展的企业,将能早实现产业升级;能尽快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就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致胜。注册会计师拥有其专业技能,可以帮助企业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尽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在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取胜。无论上述哪个环节,均需要先进的管理技术来管理和维护。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充分认识到企业管理方面需加大创新力度,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基础上,向着服务多元化方向加速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在以上环节帮助企业的摆脱传统模式,重获活力。

    2.为企业跨国经营服务

    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应该不仅拘泥于单纯的国内市场,而应该走出国门,这将使得中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风险应对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也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而作为经济活动的必然参与者,会计行业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将带动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企业“走出去”,需要了解当地文化、法律法规、当地财政状况、市场行情、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等有关企业发展与经济、消费有关的各类问题,注册会计师可以发挥引路作用,通过专业视角来了解和发掘相关问题,协助企业解决在陌生环境发展可能遇见的问题;企业在国际市场发展要接受国际市场的监管,注册会计师可以提供国际鉴证业务;企业跨国经营也需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的相关法规,需要注册会计师对法规进行识别确保企业没有违规操作;企业跨国经营,会面临比国内市场更多、情况更复杂的风险,如汇率风险就是最易出现的,注册会计师会帮助企业进行风险预测、识别、评估和规避。可见,在伴随着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辅助功能十分强大,是企业涉外发展不可缺少的强力支撑。

    3.通过引导资源有效配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调整、技术升级,收购兼并以扩大规模,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等手段来实现,但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从其来源和使用的整个流动过程都需要人为的监督管理,同时除了企业自身管控,其他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的使用,都必须用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此时不能缺少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整理服务,不仅可以向企业自身提供有效的财务报告,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同时向社会提供值得信赖的、质量高的财务报告,使企业和投资者共赢,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可以引导资源向国家提倡发展的产业或生产、使用方式倾斜,而促进资本市场更有效地运作,将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全面落实。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