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命的本真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0:38: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命的本真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对于大自然细腻而生动的感知足以证明一颗心的灵动,而对感知到的一切充满友善与感激则足见一颗心的明亮了。

际遇是多么神奇,沙利文老师以她的爱心,成就了一段凯勒从未想象过的传奇人生。

凯勒接受的独立教育是她一切快乐与成就的起点。在沙利文老师的引导下,大自然的友爱成为永恒伴随她的宝藏。她用手指接受小蝌蚪调皮而亲密的吻,感受花瓣丝绒般的质感,在浮动的热浪中倾听青蛙夏夜的情歌。这种在生命本身中学习,使她与自然万物建立起了紧密可贵的友情。以这种方式,沙利文老师在凯勒心中同时埋下求知与爱的种子。

阅读是凯勒生命中最明亮的那束光,她想象的森林因此欣欣向荣地生长。学习阅读的过程固然万分艰难,但书籍中那些关于人类文明浩荡发展历程的内容已点燃她内心求知的真火,经典作品固有的精神力量鼓舞她奋然前行。

生理的缺陷反使学习成为凯勒独处时最好的伴侣,拼尽全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收获颇丰为她带来巨大的满足。学习成为凯勒离不开的生活方式。

凯勒的作品中少有对未来的希冀,而极专注于当下的生活,此刻的思考与感知。她的前行,不为未来的安定,不为前方的名利。生命之初,她似乎也不是寻着远方的光亮行走的人。焦躁与痛苦不可避免,但对求知的美好与生命的快乐这种最深刻真实的体验,使她平静而满足地生活在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随着阅历加深、思想成长,凯勒心中迸发出一股新的力量。她坚定地热爱生活、热爱世界,并努力帮助更多的人学会拥抱这个世界。她开始为盲人福利事业与教育事业奔忙,无私奉献一切。她同时也升华了沙利文老师教给她的爱:“你摸不到爱,但你能感觉到它倾注进一切东西里面去的温馨甜蜜。”对成熟的凯勒而言,爱已不仅仅是温馨甜蜜这种单纯的感受,而是联结全人类的精神力量。她收获的也不再只是平和的欢欣,而是价值感带来的快乐。

对生活的热爱是凯勒收获一切的基础。但在收获成果的路上,她又有过那样艰难的跋涉!

第2篇

但是,直到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有的学生积累了很多东西,然而不是很快遗忘得无影无踪,就是在关键时候不能灵活地应用,或者在表情达意的时候言不由衷,丧失了那种来自生命的真诚和激情,丧失了对世界和生活的洞察和明悟。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语文教学是不是就是记诵之学?是不是就是满足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搜罗和占有?学生在痛苦地积累之后,是不是一定会羽化成蝶,翩翩翱翔于文学和思想的天宇?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之后,是不是丢掉了某些可贵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尼采所说的隐喻:“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上山,历十年下山而变成一个孩子。”“经过精神三变,具有创造性本能的孩童成了‘查拉图斯特拉’似的思想者,他成为超人内在意蕴的最终隐喻。孩子是尼采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1]“孩童是天真而善忘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旋轮,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为了创造的游戏,生命需要有一个神圣的肯定:此刻精神有了自己的意志,世界的流放者乃又重回到自己的世界。”[2]这里尼采给我们出示了一个人成长为超人的模式,那就是找回童年的梦想,发展儿童般的新生和创造本性,复归儿童般的无畏和纯真。

老子曾言:“抟气致柔,能婴儿乎。”[3](72)“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4]李贽明确地提出“童心说”……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是否丢失了儿童那生命的本真呢?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5]“为学日益”即是说学习知识要不断积累,日益完善,形成丰富的知识系统。而“为道日损”是指从主观、客观等方面将精神自由生成过程中的障碍一一剪除,以期“我”与自然的沟通便捷,与道合一,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

如果只是“为学”,能够增长知识,但同时也会添加“有为”的不自然心态,丢掉本来智慧的光明,从而虚伪百出,忧烦自己和别人,难以真正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幸福。语文教学的积累学习,应是“为学”与“为道”相辅相成。在为学的同时,千万不可丢失了我们对生命本真的坚守。“为学日益”,同时又要“为道日损”,抛弃我们在日常积累中对这种积累的知识的权威迷信,砸碎我们束缚生命本真的枷锁,丢掉我们在积累中可能形成的虚伪和做作,葆有对世界真善美的敏感和好奇,葆有智慧的个性思想和创造性,葆有对真善美的真诚共鸣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

为什么有的“厚积”却不能“薄发”呢?这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语文积累的表面化、功利化,而忽略了对语文积累纵深层次的开掘和转化。或许,当学生的语文积累真正与学生的生命本真发生共鸣,真正与学生对宇宙人生奥秘的追寻相关联,真正与学生情感思想的成长需要相契合,才会真正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转化为学生精神生命的营养。

封建时代有不少人将《四书》《五经》记得烂熟,但就是不解其意,更无个人独特见解。这样的积累再多,也只能成为头脑中的信息垃圾,而不能转化为智慧的结晶。多少这样的“饱学”之士最终成为泛黄史册中的一粒可悲的烟尘!我们不能忘记迂腐可笑的范进之流,鲁迅笔下孔乙己式的读书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最终毫无用处,乃至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倘若生命的本真已然丢失,精神之树必将衰颓。

一生酷爱阅读与文化积累,他的阅读积累总有一颗跳动着的热诚的心,总是联系现实生活、中国实际,重新审视、思考,“重估一切价值”,总是把阅读积累与自己的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结合起来。相反,如果只会像赵括一样熟读《孙子兵法》,而不能创造性地加以理解和运用,甚至只把阅读积累当成自己升官晋爵的敲门砖,丢掉了一心为民、为信仰的本心,那么又岂能成长为一位大智大勇、心怀苍生的政治家?又怎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

由此可见,语文积累必须和学生的人生思考、文化品格的塑造、有关自然社会的洞察乃至理想、信仰、追求密切联系起来。

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积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其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鼓励生成性的积累。积累的内容应该精选。我们应该精选古今中外优秀的文章,尽量让学生汲取上乘的营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生成性地完成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一堆文字垃圾。首先,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由于大脑没有进一步深入加工,而会很快被遗忘。有的学生,今天学习了,过两天就忘却了,造成了时间的巨大浪费。其次,死记硬背积累的东西,不能够很好地加以应用。有的学生虽然会背诵,但常不能够把字写正确,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刻理解它的意思,只是记住了它的发音,于是就想当然地加以“发挥”了。最后,死记硬背积累的东西,会成为学生大脑中的信息垃圾。由于不能理解,不能应用,学生思想很容易形成教条主义,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而会淤塞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创新思想的巨大障碍。

我们应该让积累成为智慧的火种,让积累的东西熊熊燃烧成为学生生命的智慧火炬,照亮灵魂的暗夜,照亮回归精神家园的路途。

其二,语文积累是一个长期工程,切不可用强功利性让语文积累成为痛苦的回忆。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这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痛苦。这是对学生积累学习的一种误导,定然让学生对语文积累不胜其烦,从而在心理上排斥语文积累,使积累流于形式而难以获得真知,而且难于转化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有趣的积累方式,以及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三,积累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联想和想象,使积累走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积累的东西变成学生活生生的知识或体验,才能将这种积累逐渐转变为学生深层的积淀,从而成为学生阅读写作应用的源头活水。任何知识都不是现成的,学生在积累学习时,都必须重新在头脑中进行建构,而不是机械的现成知识的叠加。

其四,语文积累中,老师首先要重视积累,并加以文化思想、哲学、文学、社会等面的梳理和联系,并融会贯通,然后点拨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积累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成长、与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升华、与学生思想的开掘和飞跃、与学生的深沉的生命体验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深沉的生命精神需求层面上加深积累的厚度。

一言以蔽之,莫在语文积累中丢失了生命的本真。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积累中体验生命激情的喷薄,体验世界生生不息、文化的辉煌灿烂,葆有生命那片素朴的真善美,摈弃一切浮华和虚伪,“像一群怀乡的仙鹤,夜以继日地飞回它们的山巢”(泰戈尔语),飞向精神的家园,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审美人生的一片无尘的蓝天,让生命的本真自由诗意地飞翔。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重建价值之维的“儿童”隐喻解读――尼采“超人”论与李贽“童心”说之比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57.

第3篇

关键词:个体生命价值;日常生活悲剧;主体自我意识

池莉的中篇小说《你以为你是谁》在其众多小说中并未明显凸显出具有鲜明亮点的新质特征,也未引起评论界与广大读者的热切青睐与深切关注。近20年后重读此篇,掩卷品评,却发现该篇力图透视生活表象的浮光掠影,依然具有较强的价值与意义。

这种新质不是它开创了崭新的文本范式,也并非它确立了独具匠心的经典叙事,而是她选择了符合当下某些特定阶层市民逻辑的话语方式,在文学受到冲击、趋向多元的传媒时代走向大众,更深刻、真诚地关爱个体生命,力图在生存本真的写实与生命诗意的消解中彰显人们努力探求诗意栖居的希望与亮色。小说以武汉三镇为背景,对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真进行写实描写,这既需作者的感悟与超越,更需在现实的生存认同之外探询生命主体灵魂的栖息。小说的标题与结尾就颇耐人寻味。“你以为你是谁”的标题,即以调侃的笔调质询自身,扣问读者。人与人生活在同一时空,却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在探寻中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我们到底是谁?这是生命意识的自我审视、自我认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小说中关于大学教师李某一家生活的描写与灵魂的深刻揭示,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个体生命的真实具象。这个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带着小市民的虚荣与庸俗,双重人格及其客观生存的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谓的民族“劣根性”。

生命之轻与瓦罐之重消解了生命的诗意。李老师借口老婆不愿住学校而自己才不去学校住;陆武桥找其替打麻将,他本想去,却说:“等着翻译英法两种文字,要到联合国去宣读”;他吝啬,却说:“钱倒是小事,……”,这些都塑造了他清高、虚伪的形象。窘迫的经济状况扭曲了人性,使得李老师自尊又自卑、自怨而又自惭,内心也承受着现实之重。小说中写道:“李老师这个人是个自认为很深刻很有学问的人,如果他找不到凌驾于这种世俗生活之上的精神生活,很难想象他会正常地吃饭和排泄。”他生命的悲剧,揭示着深刻的生活内涵。

日常生活的悲剧生存背离了生命诗意栖居的理想,李老师的生命悲剧意蕴即在这里。在世俗的生命时空里,人们丧失了崇高与庄严的特质。正如梅特林克(比利时)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悲剧因素,它比伟大的冒险事业中的悲剧因素真实得多,深刻得多”。“可以毫不犹豫地宣称,‘新写实主义小说’所有的作家都是以生命的悲剧意识来书写现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包括那些表面上以幽默调侃的喜剧形式而构成,却是生命悲剧内容的作品。”生存悲剧的无意识或被忽视成为体现他们生命意识的重要标志。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作品揭示了“是环境改变了人而不是人改变了环境,人为了生存而顺应环境”这一生存法则。作品中日常悲剧意蕴与池莉对悲剧的独特理解和阐释有很大关系。邓树强、熊元义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分歧及理论解决》一文中阐述:“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这种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单个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他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这从一个侧面揭示这个法则“撕裂”了人们内心某些太美好的向往。

但社会历史时空中大开大合的悲剧均无法真切地阐释生命意蕴的悲剧与文学世界的悲剧。池莉对悲剧的独特阐释使她坚持了形而上的平民阶层和市民阶层立场,消解了悲剧中的英雄光环。池莉的这篇小说中很多部分是生活场景的摄影式记录。评论家王绯称她的创作手法为“存在仿真”,但池莉更看重活着本身的意义而非形而上的活着,这使她的作品在表现生命的艰难与卑微时,同时也散发着丝丝生活的智慧和志趣。

审美地生存与诗意生活成为作家和我们共同的追求,以此对抗和拯救人的物化与日常生活的悲剧。池莉自己也说:“我的好些小说写得实实在在,但它却源于从前某一次浪漫空灵的撞击。”这种创作主体意识的自觉努力使其具有向上的力量,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文化积淀,亦包容更多的社会思想内涵,也更趋向于海德格尔所揭示的人类生命栖居的理想境界“永恒地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池莉已经意识到并自觉实践着,正如她在这篇作品里对个体生命的特别关注与挖掘,将有益于对人自身的研究。即使是在当下,仍然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梅特林克.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性[A].伍蠡甫.现代西方论文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第4篇

摘要:当今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在内心深处找不到方向和归属感。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忽略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何在!因此,解决精神上的归属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如何让人们在精神世界得到解脱和升华是我们在物质世界丰裕时亟待要解决的问题。立足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从人的起源和生存态势出发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存实践 道德信仰 社会和谐 价值理念 生命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益发达,整个世界都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人类反而找不到真正可以说服他们自身存在意义的理由。物质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日益找不到归属所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人们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人为什么而活?重新追寻人作为存在生存的本真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本真价值的历史追寻

马克思站在巨人的高度告诉我们:“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认同这样的说法,但是作为个体的大多数人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 作为人类中的一个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追问,万载漫长的演化,经历重重水深火热的考验,始之为人。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大自然便是人的母亲,但这位母亲究竟缘何创造人类,是为了找到一个对手吗?人类从原始的部落走到现代社会,是一个抗争的过程,是一个与大自然这位母亲抗争的过程。在逻辑的世界里没有任何的果是无因的,人类本身的产生这个果的因又在何处呢,除非人类的产生是不符合逻辑的,显然,我们并不想得到这样的结果。人的产生从生命和生存角度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亦不能脱离大自然,人的存在始终是与大自然相协调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在自然界中人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为什么在人类自己的心中反而找寻不到生存的意义所在呢?思想偏激,甚至想放弃生命的人居高不下,这是现代社会的通病。我们想不通,现代社会与远古时代或者是古代甚至近代相比,生活水平、生存能力都得到了无限提高,然而古代人却是积极努力的想要改变生存状态,而现代人则是轻言放弃生命。如此鲜明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在于思想上,我们缺少一种信仰,关于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信仰。

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困惑

(一)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及其面临的生存困境

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使我们疲于奔命,许多人深感身心疲惫,人人要去寻找和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要去适应越来越多的变化,希望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以致常常造成了我们在短暂的获得的喜悦的时候,立刻陷入更多丧失的沮丧之中。现代人太忙碌,尤其是个人只顾个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爱情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人际关系的十分突出的特征。日益发达的通讯方式渐渐隐去了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这越来越疏离了人们之间的亲密感情。许多人沉溺在虚拟的世界、动画世界、影视的世界、现代神话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乃至于不愿面对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更别说实现心中的理想了,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理想,只想这么得过且过罢了。

(二)生存哲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解说困境

尼采在他《论宗教的本质》的文章里说:“强有力的人迄今总是还崇敬地在神圣者面前鞠躬,把他当作自我克制和最后有意贫困之谜。为什么他们鞠躬?他们在他之中预感到,而且在他的虚弱的和可怜的模样的东西背后那优势的力量,这力量想在这样一种克制那里检验自己;意志的强大,他们在意志的强大中又认识到自己的强大和通知的兴趣,并指导加以尊敬:当他们尊敬神圣者时,他们尊敬某种自在的东西。”[1]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神圣者”就是那个未知的超强的力量,也就是宗教,人们必须在宗教的支撑下才能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并且给自己找到存在的理由,亦即无限的向外寻求,乃及无限的向内寻求。所以,作为个体的存在以及对生存的意义的寻求都必须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宗教是信仰的一种,有的人在宗教思想中找到生命的意义。那么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在一个大社会中做到不迷失自己,就必须有自己的信仰,从而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

相对那超越一切和主宰一切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及其活动对它的影响是微小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影响,它和人类只是相关性地共存。这样看来,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就是无意义。是否有意义,是困惑很多希望认真生活的人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导致常常不得其解。一般思考此问题,人们常用的定式是:是否产生了效果。这个思维定式的形成,就是因为缺乏抽象的反省,本质上也是人习惯功利思维的惯性。生命是否有意义,要看生命产生了哪些作用,如果一生默默无闻,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产生任何作用,那么,这一生似乎是无意义的了。进一步推广上述思维,人类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如果人类只是地球上偶然产生的,或者,如果人类在未来某一天全部灭亡,或者,整个宇宙都有可能不得不毁灭掉,那我们现在努力的生活的更好又有何意义?凡此种种都可以体现出人类对生存意义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答案,生存哲学也由此走入困境。

三、和谐视域下重构生命意义的现实之路

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拥有思维,这几乎在逻辑上已成为肯定,但相对于宇宙,人类的思维则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的存在对于宇宙根本就是微乎其微的相关性因素,就算只拿地球作个标准,人类的思维产生的智慧也只是很渺小的,它甚至连人类自身都不可完全理解。人活着在社会里,其意义唯一确定为利益,不论何人处于何种地位,其行为本身的目的即获得利益,这个世界不具有真正伟大无私的人[2]。或许这令人很难以接受,但人性最深处的元人性不容许人类真正无私高尚。

重建信仰——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重要途径

为了找到值得信仰的目标,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目标的基本范围。首先应当排除人,同时排除人创造出来的产物,包括各种神、主义、权利和金钱。值得信仰的目标应当是:它必须具有无比威力;它必须具有完美品格;它必须拥有一切物质与精神;它是永恒的。它在哪里,地球上存在吗?地球上当然不能完全存在,因为地球也在它其中,它就是宇宙自然。是大自然创造了一切,它还为一切事物的存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它用大智大德和包容一切的胸襟启迪着人性,用严密的定数和无穷的变数引领人类的科学脚步,用原自人类的邪恶来磨砺人间的正义。它不需我们祈祷,也从来不施舍,它为人类所作的一切都是赠与和示范。一切有智慧的人在自然面前都应当以虔诚的心对它感激、敬仰、和崇拜。人类是自然的骄子,自然永远是人类的佑主和导师。崇拜自然是良知,敬畏自然是美德。天不怕地不怕是无知无德的表现,天地对人类的爱,人类只有用爱来报答。四季轮回示范着诚实,寒暑更替演绎着信誉,寥廓纷繁蕴含着真理,永恒变化存续着正义[3]。人类只有信仰自然,思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智慧得到更高的提升,人性得到充分地张扬,正义获得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M].华夏出版社,1999年

第5篇

静水流深

文/赵万里

以往的岁月里,我曾经向好几位书法大师求过墨宝。每次,当宣纸铺开,笔墨调匀,大师问我要什么字时,我总是说,我喜欢“静水流深”的意味。每当这时大师们总会歇下竹管,良久不语。这份静默,让我隐约感到了一种深度。然而,不知为什么,每次大师们留下的,都不是“静水流深”这四个字。我多少有些遗憾,却没有深想。

直到前不久,我向一位同龄朋友再次讨求这四个字时,他才坦诚地说:我不敢写这四个字。

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朋友说,但凡弄墨之人,对汉字都怀着一种深深的敬畏。一般说来,有多深的功夫,多深的悟性,才敢写多深奥的字。而“静水流深”一句,初觉陌生,可凝神细想,心底便觉有一种涌动,是什么呢?一时难以琢磨透彻,又怎么能轻易落笔呢?

落拓不羁的那些年,生命渴望被一句格言惊醒,一句真正从我的血脉心魂里流淌出的叮咛,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一年,我从海上漂泊归来,经了一夜的水路,清晨走上甲板,蓦然一惊:那是怎样阔大无边的静啊,全然不见了想象中的惊涛狂澜……

静,让水焕发出了生命原初的博大与深邃;静,让我感受到家乡大平原那安详坦荡的呼吸……

静水流深。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深刻地感知到了什么是生命的际遇与契合,我心底的泉眼涌出了这一句生命禅。

朋友不禁也被我的“凡人格言”所触动:是啊,“静水流深”这四个字,字面很是宁静,绝没有伸胳膊蹬腿的张狂,排列在一起规矩自然,不显山不露水,不虚张声势。即便有大家风范,遇上这样的字也不敢轻易挥毫。有道是:一枝竹管安天下,锦绣心机卷里藏啊!

我感动于朋友的会心。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一段独白:……左手研墨,右手卷一册汉简来读。读至心通了,墨浓了,蘸好了笔,这时面对着那张白纸的感觉,真像是要去茫茫宇宙中投胎。这日子该多么有滋味!

我又想起一位诗友从黄河边归来时说过的话:我们的母亲河并不总是奔腾咆哮的。在黄河的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浑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活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我还想起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我就这样想着想着,心中便又一波波地涌动了,那阔大无边的静啊……

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啊……

[赏析]

第6篇

所谓《彼岸》,是在眺望中国人体育生活的未来。

坚信别人的今天甚至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关切彼岸;

坚信体育理应是文明的一种类型碎片,不仅仅是竞技本身。

――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张斌

那些超级马拉松疯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世界真有一批“疯子”,他们忠实于自己身体的呼唤,终日以奔跑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更为准确地讲,这些“疯子”是以超级马拉松为乐。动辄48小时不停歇,每年都得来一趟1000英里(合1609.344公里)跑。

16位这样的“疯子”聚到了雅典附近的海滨小城罗塔其,这里距离海滩大约4公里。在海风的吹拂之下,“疯子”们要连续不断地奔跑1000英里,比赛中间只可以以吃饭、打盹和治疗为理由停下脚步。他们安静地开始了比赛,未曾打扰任何人,披星戴月。

11天之后,来自德国的舒尔维克以11天23小时23分18秒通过了终点。从照片上看,所谓的终点不过是高速公路旁边用塑料隔离墩围绕起来的一个小小的空间,地上铺着简陋的深红色地毯,与其说象征着荣誉,还不如说是为了防止“疯子”们掠过终点的时候因体力不支轰然倒地受伤。

54岁的舒尔维克通过终点的一瞬间,已经有7个“疯子”放弃了比赛,另外8个参赛者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征程。56岁的英国人斯切尔这个时刻,也已经完成了865英里(合1391公里),暂列第二位。55岁的意大利人巴扎纳落后80公里,安稳地排在第三位。

赛前,“疯子”们大多认为他们当中的最强者斯切尔最有希望夺得这项被他们称为“世界杯”的比赛桂冠,没承想斯切尔在比赛的某一天每早9点钟的例行医疗检查中被医生勒令必须强制休息5小时,理由是这位抗癌明星的血压有些高。此前,每逢这样的比赛,斯切尔的战术很是简单,“不怕慢,就怕站”,因此每天最多小憩两三个小时。也许就是这个突然的强制休息,让斯切尔输给了德国“疯子”。在斯切尔的个人网站上,你可以看到他自豪地宣称,只要是人类连续奔跑超过48小时,那最终的胜者一定会是他。

从1982年开始,斯切尔近乎于隐居般地居住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桑黛岛上,这里是一个旅游胜地,因为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了摩纳哥6日赛的冠军,他被评为“奥克尼年度公民”。在所有的“疯子”里,他是最有推广意识的,随时将自己奔跑的足迹显露在微博上。

与斯切尔比起来,舒尔维克的形象略显苍白一些,只有几行文字来描述他50多年的人生经历。

1981年,当时的职业是男中音歌剧演员的舒尔维克与同是歌唱演员的妻子成婚。3年之后,他便开始宅在家中,归隐乡间,安心养育后代,近30年来他做过农夫、木匠,喂养过家禽,也偶尔成为推销员。在超级马拉松的圈子里,舒尔维克备受尊重,至今他还保持着3100英里跑的世界纪录。创造这项纪录是在2002年,那时候舒尔维克认为自己在人生最佳状态,当时用了接近43天的时间创造了纪录,平均每天可以奔跑117.13公里。包括舒尔维克本人也没有想到,4年前,已知天命的他能够再上巅峰,将3100英里的人类纪录又缩短了将近29小时,平均每天奔跑121公里,令人敬服。

在“疯子”们的疯狂纪录中,舒尔维克在24小时不间断奔跑一项中也高居第二位,距离可达276.137公里,基本相当于一天内由南京跑到了上海。

无论是舒尔维克还是斯切尔,在当今的世界里只能在一个极小的“疯子”圈中求得内心的满足。整整100年前,还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名叫韦斯顿的71岁老人,当徒步完成3100英里的漫漫征程走进纽约城的时候,居然有50万名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欢迎,77天前,这位白发老翁是从西海岸出发的,自那以后,后辈“疯子”们就将这3100英里的征程作为传世经典。在韦斯顿自己的时代,他不仅是美国甚至是所有英语国家中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向每一个目标冲击的过程都被视为是在完成人类的共同使命。

其实,韦斯顿开始超级马拉松的奔跑竟然源于一次与朋友之间的打赌。

那是1860年,绝不相信林肯能够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韦斯顿输掉了赌局,只好践行诺言,他生生从波士顿走到了华盛顿参加林肯的就职大典,那最初的旅程是765公里,他花费了10天时间。自那之后,韦斯顿便开始痴迷于长途奔波,用一生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行者”的美誉。88岁,在参加完纽约市长的宴会归家途中,他被一辆马车撞到,被迫坐上了轮椅。直到那时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再次行走起来。90岁的时候,老人怅然离世。

1876年,韦斯顿第一次来到英国,刚一下船,海关人员就从他的身上搜出了,后来不怀好意的人们猜测,“行者”是靠着刺激性药品才得以日行千里的,其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韦斯顿依赖,平时他不好烟酒,只在奔波的旅途中用威士忌酒洗脚解乏。维多利亚女王知晓了韦斯顿的神奇之后,欣然聘请他出任自己的私人体能教练。

后来,在围绕着英国长达3100英里的奔跑中,韦斯顿未受任何一点儿伤病,被称为是人类奇迹之一。

韦斯顿1839年出生在纽约的罗德岛,他的先人中有人曾经是那艘著名的“五月花”上的乘客,出身不俗,据说和丘吉尔以及后来的戴安娜王妃都有亲戚关系。最初开始长途走路的时候,韦斯顿想不到还会有收入,这位不成功的商人自从得到一位英国商人20000英镑的资助还清债务之后,就更加痴迷于奔跑。

他也许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第一位靠超级马拉松挣钱的人,比他的后辈“疯子”们还要富裕呢。

“节礼日”里看体育

节礼日,一个对绝大多数中国人陌生的节日,英文叫Boxing Day,粗略地讲是12月26日,圣诞之后的第二天,相当于我们的大年初二吧。节礼日最早出现在英国,日不落帝国曾经的疆土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安然地享受着这个由维多利亚女王钦定的公众假期。

节礼日的起源说法各异,一说是封建庄园时代,主人在这一天中会给雇工发放食物和生活用品作为一年的封赏,每个家庭都可以得到一大盒子的物品。还有一说是,教堂之中会在这一天打开奉献箱向穷人布施,而所谓Boxing指的就是那个上了锁的奉献箱。还有比以上两个说法更为复杂悠远的,但与现今生活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了,传承下来的风俗倒是更有意思。

这一天,只要是上班的话,雇主一定要给雇员们准备好礼物,类似于红包。而商家会在这一天将圣诞打折产品进行折上折优惠,往往会创下全年销售单日之冠,沐浴着清晨的薄雾,大商场门口就已经有了长长的排队人流,蔚为壮观。如今,网络发达,在2009年的节礼日中,大约有470万英国人选择在网上争购节礼日产品,已经不再需要起个大早踏上血拼之路了。

血拼凯旋之后,家人聚会其乐融融,除了品味美食之外,在英联邦国家之中的一项优良风俗是,传统体育赛事会按时上演,其重要性不亚于圣诞夜的火鸡和圣诞布丁。有趣的是,最久远的项目竟然是猎狐,当然如果狩猎可以被宽泛地归属为体育范畴的话。

想当年,贵族们驱策骏马,赶着猎犬,在节礼日里尽享田园乐趣。几百年的风俗历史,被5年前英国议会下院颁布的一项法令所阻断,这让狩猎者分外抓狂,法律规定狩猎中猎人不能在猎狐中继续使用猎犬,动物保护组织因此欢欣鼓舞。谁能想到承袭几百年乡村生活传统的猎人们还是一意孤行,2009年节礼日依然是猎狗随行,声势浩大,滚滚征尘之中夹杂着动物保护者微弱的抗议声音。那些狩猎者正在四处鼓动,希望可以修改法律,让猎犬继续撕咬那些受伤的狐狸。

如果说把狩猎算成体育运动略显牵强的话,那么与Boxing Day语义关联最为紧密的当属拳击(Boxing)。在英联邦当年的属地之中,这一天会举办众多的拳击比赛,甚至是一年中水平最高的较量,浓烈的节日气氛似乎一定要用拳击手喷涌出的鲜血来装点一下,因此有些人竟然会望文生义,认定节礼日的起源一定是与拳击相关联。

在非洲,节礼日的拳击比赛最为盛大,加纳、马拉维、赞比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是其中最为狂热的,也是节礼日这个特殊节日为非洲大陆遗留下的最丰厚的体育遗产。2009年节礼日,加纳首都阿克拉依照惯例举办了一场全非洲最高水准的拳击赛,比赛在日落时分开始,当晚的9场比赛中有6场是非洲冠军之间的较量,加纳人最关心的是,他们的拳手是否能够痛击近邻尼日利亚的对手。数万名拳击爱好者入场观战,门票价格体恤大众,加纳当地货币10块钱,相当于人民币50元。

非洲国家举行的节礼日拳击赛大多已经与宗教甚至节日本身没有了紧密的关联,只是因为在节礼日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走进体育场馆来看比赛。

加勒比海地区的圭亚那与非洲国家的情况有几分相像,因为同属英联邦国家,因此传统根深蒂固,只不过因为贫困,比赛曾经多年中断。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职业拳击经纪人的操作之下正日趋正规,侨居海外的圭亚那女拳王奥尼尔从纽约赶回家乡比赛,成为节礼日拳赛的最大卖点。酷爱拳击的意大利人居然也在节礼日这一天欢天喜地地搞起了拳击赛,当然这与宗教传承更是没有了丝毫的关联,假日营销才是第一要务,比赛的组织者颇有些自嘲地说,在这个国家中足球占据了人们每一天的生活,只有节礼日这一天可以让拳击获得机会,自然会紧紧抓住了。只有13万人口的瑞士名城伯尔尼也热衷于节礼日拳击赛,近两年,年轻拳手斯图德尔日渐成为头牌,他是这个小城居民一年中最大的期待之一。圣诞前一周,斯图德尔为了避免受伤,放弃了拳击训练,改成了太极拳和慢跑。瑞士电视台对2009年的比赛很感兴趣,赞助商是一家屠宰场,他们要求斯图德尔必须到屠宰场去称体重,而斯图德尔的经纪人也顺势将屠宰场的广告标志贴到了比赛现场,小小地挣了一笔广告费。这些像是江湖艺人般的拳击手容易嘛!

除了拳击之外,英联邦国家盛行的项目都会在节礼日上演。足球最为强势,英国顶级联赛每年都会有重磅比赛奉献,这一天的比赛被冠以“英超快车”之名。北爱尔兰联赛也早有传统,这一天必须安排一轮比赛,素有仇怨的两大豪门之间的搏杀是最重要的戏码。

第7篇

I ART:你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赋色艳丽并富有孩童般拙朴的绘画形态,给予观者一种愉悦的视觉享受。是什么因素让你的创作形成了这种纯真的作品面貌呢?

郭泰来:很多著名的艺术家例如毕加索、马蒂斯、齐白石,他们的作品都有类似于儿童的感受和想法。我将毕加索和齐白石晚年的作品做过比较,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非常有趣。毕加索的生命追求并不是刻意而为之的,把艺术和最本真的对艺术的初心态融汇贯通体现出来的,真正的返璞归真是没有办法刻意追求的。其实这种所谓的童趣是我们在幼儿时代都有的一种创作能力。在幼儿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没有约定俗成的概念,心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内心像一张白纸并且都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所以这种本真是从生命中生长出来的。就像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以及毕加索的绘画他们都有着这种本真的初心。

I ART:原始绘画有很多符号性的象征在其中,你的作品也会有符号性的象征意义么?

郭泰来:有的,我的画作经常会用一些几何图形来作为创作的元素。最早我是受到了一些塞尚的影响,他说过类似“自然界应该就是由这些几何图形组成的”这样的话。这句话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现代人的生活就是比较符号化的。过去做一个纸箱子手工出产耗时长而且会大小不一规格不统一,但是现代社会节奏飞快,生产一个纸箱在流水线机器上一天就有成千上万个一模一样的生产出来。或许小时候的认知也在影响自己,我的山石作品就像一块块搭建起来的积木组成的。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

I ART:你的绘画无法用具体的某一种画派来定义,其中有修拉的点彩派塞尚的立体主义毕加索的后现代抽象风格以及中国画的构图形式等等。在如此众多的风格元素来回跳跃,会不会有冲突的时候呢?

郭泰来:我希望我们的艺术是作者内心的一个映射能反映我们的思考和态度,我觉得艺术不必保守,它需要开放的内心和开阔的视野。我不拒绝任何表现形式、材料,我的绘画总的来说还是中国人的表现方式,因为诗书画印这些基本要素都在,我不想背任何包袱把自己局限在某某主义某某形式当中,我一直在减负,用的是最纯真直接的表现。我不受各种主义的限制,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就是自己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割断历史,无法脱离我们过去接受的教育,我觉得我们应该吸收各种因素来充实自己的创作。色彩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绘画往往受古代文人画影响比较重,绚丽的色彩已经被严重弱化,那么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加强色彩注重结构表现,只要颜色运用的好都会很打动人的。生活就应该是艳丽多彩的,每天沉浸在欢乐多姿之中生活会更有趣的,有人说看了我的画心情愉快,若是能起到治愈效果那又何乐不为呢。

实际上初学绘画时我是俄罗斯画派的,我的老师也是俄罗斯画派的。几年以前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来我这看了我的书法觉得不错,一般画油画很少有人写书法。几年以前开始转为用国画作为媒介,范老师给了我很好的提示。因为传统绘画我觉得在500年以前就完成了,古人的传统绘画已经表现的非常完美。很多现在新国画也没有脱离传统国画皴擦点染的技法,我觉得这些都并非我所要的。有人评论我是后现代主义,也有人说我是艳彩艺术,其实这些概括都不全面。

I ART:作为一名特立独行无法定义的创作者,在创作中你最注重的是什么呢?

郭泰来:绘画有很多功能例如教化功能、美育功能、政治功能,不管怎样我终究不是文史家不是史学家,你要落实在画面上就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认识。目前的构想我有自己的一个规划,出100集全集画册,从基础的中国山水花鸟人物,把过去现在未来整理呈现在100集里。我的100集要涵盖方方面面,我选择庞大而丰富多彩的系统,这是我的知识结构对自己的定位。

I ART:你从小博览群书又是一位很勤奋的艺术家,请谈谈读书带来的影响。

郭泰来:读书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更是学问家。我从六岁学习绘画,小时候两个领居家有很多藏书看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书。包括著名作家阿英的儿子钱小惠也是我的启蒙老师,这三位文化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初中老师除了教受我绘画技能还指导我读书,那时候初中没有美术课老师就组织美术班,我是小组长。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艺术家要有学问有知识,时期我依然读了大量的书。读《列宾回忆录》时看到列宾的阅读量比专业作家还要多,列宾是一位非常勤奋用生命创作的伟大艺术家,勤奋和读书都是受列宾的影响。读书不只对艺术家,对所有人都是有有益影响的。

第8篇

《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所谓“圣人”,是把天道拓展入自己性情的人。“为腹不为目”为我们指引了这样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充实内在,去繁就简,抱真守一,方为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由“道”派生出来,“道”被稀释到万物的千态万象表现当中。如果被纷繁复杂的生命的千态万象所迷惑,甚而沉溺其中,则对于“道”、对于生命本真的探求来说,可谓舍本逐末。现在的社会有太多让人迷失的东西了,“五色、五味、五音、难得之货”等等欲望的重复提出与满足,会让我们瞎了心灵的眼睛,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核心。

如何才能一窥生命本真的庐山真面目?佛教引导我们:“万法归一”,就是说答案就在人自身,我们自身就有无价之宝,只是因为妄想、执着,我们忘记了。其实万法都可以归到一点上,所谓“归一”,就是回归自性、回归真我。抛弃那些虚妄无用的东西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何谓“真我”?就是纯粹的我,纯粹的生命。生命的支点又是什么?是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道法之所系,惟“心”而已。所以要让生命纯粹,我们的“心”必须纯粹。

“纯正不杂”是一种“纯粹”。其实人的真心本自具足,“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生命的初始,我们都与万物融溶,没有分别心。只是随着红尘涌动,真心逐渐被虚妄的杂念遮盖。放下分别心,吹糠见米,属于人类的最纯粹的心性就会浮现出来:根绝妄念,不妄动,以最平正的心态认识到“人”这种生命体不过是生命整体中的一部分,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别的生命面前,都应该按照生命本身的规律发展。

如果人类自认是“万物之灵”,那也只能敦促我们意识到“人”在生命系统中负有更深重的生态伦理责任。人之存在,该是为其他生命、生命整体的更美好的存在而发挥作用,而不是在生命系统中予取予夺,成为生命系统的毒瘤。

“纯粹”的第二要义是“朴实、简单”。生命系统外现出来的是不同生命体的万态万象,如果没有入道,那么一定会被这纷繁复杂的外现之相压垮。但事物总处在阴阳相生的巧妙平衡之中!大道至简是不变的真理,战胜复杂的途径,就是使用简单。不要被欲望、“五色”牵着你走;身处生命的万花筒中,眼睛可以向外看,但心却要随时内守,坚持自性、本真。

纯粹的人,是简单的人,无分别、无自我。在他心智中,只执着地认为,只是作为生命整体组成一部分的人类,一定要去爱其他的生命体,爱生命整体。这种执着不一定带给你常俗所认为的成功、成就,但一定会使你离生命的本真更近,让你的生命俯仰无憾;而当你活出的是一种无憾的生命,什么样物化的成功又可以比拟?!

“纯粹”虽然是我们生命的最初状态,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渐渐失去赤子之心。真心本自圆满,不假修行,需要修的是遮盖真心、本性的那些杂念。“纯粹”之“纯”和“粹”体现的是结果,必是有中间的过程的。“纯粹”是历经不断的“粹炼”,而至百炼成钢。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生命教育

生命哲学是一种智慧和态度,是作为文本叙述指导人生的一个过渡,语文学科中包含丰富的生命哲学,需要语文教师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命哲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文本中的生命哲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让学生敞开全部生命拥抱语文,领悟生命本真,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去追求人生理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这里的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无处不体现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大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更能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对那些认知能力和认知心理都不是很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语文这一学科还是有它积极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语文阅读资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一、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本真

学生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从学校获得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去思考生命的本真,欣赏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所以,教师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引领学生探求生命之美,体味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

在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要让学生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珍贵与伟大。《物种起源》中谈到了生命体的视觉开始于最为简单的感光细胞,这样的感光细胞能区分明暗,不能生成形象。这样的感光细胞在进化的集成中先是生成了一条视神经的简单装置,后是升级到了一种完善的视觉器官,使得生命体的视觉不仅能够区分明暗,而且能够辨别形象和色彩。从这里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本真,今天你所拥有的健康器官,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珍贵。文中还提到,从单一触觉的身体方式感知到多元触觉合成判断的身体方式感知的进化,既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自然史过程,亦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主客共建的经验史过程。教师在讲解文本时,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自然哺育生命,生命进化出人类,让学生认识生命本真,珍惜生命。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谈生命》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种精神渗透给学生。

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得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灌注给海伦,深深的植于海伦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二、热爱生命、领悟生命意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人生易逝。所以,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

《热爱生命》中所提到的对生命的热爱,是个人凭借顽强意志,与大自然,与自己作斗争以求生存,但又不仅限与此,是淘金者在一种极度渴望生存下去的求生本能支配下所做的抗争。从一种更普遍的意义上讲,《热爱生命》是赞美一切生命体对生命的热爱,赞美生命的顽强与可塑性,在无情的自然法则面前,为生存而做的不懈努力。这种对生命热爱的精神让我们震撼。

《我与地坛》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寻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可贵和值得珍惜。在生与死的挣扎中,身体残疾的史铁生能醒悟过来,重新认识生命。那么,四肢健全的学生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敬畏生命、追求生命价值

生命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热爱和珍惜,所以,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而且还要使学生渗透这种精神,不断追求生命价值。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有一精彩句子:“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文中强调的是:整个生命的延续是以不惜代价追求“成功”“优胜”“秀异”“稳定”这些回报作为目的的。文章由树及人表达了一种感叹,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珍贵无价、生命的伟大,并因此而生“敬畏”“感恩”的。

《斑羚飞渡》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可见,我们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世界就是由生命构成的。

语文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重要影响力的东西,大胆地唤醒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崛起。在教学中紧扣文本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珍贵,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 梁惠梅:语文学科的生命教育[J].吉林教育,200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