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38: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农业的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 共和县实施生态农业经济的背景分析
共和盆地地处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草原生态地理环境中,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0世纪以来,由于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原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系统普遍面临着日趋恶化的势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总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1.1干旱缺水日趋严重
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共和盆地干旱、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共和县农牧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雨量明显减少,地表蒸发量逐年增高,大部分河流干涸,使原本干旱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
1.2退化草场面积逐年增加
从共和盆地草地退化情况看,由于超载放牧和草地配套建设滞后,草地退化十分严重,退化面积达449667hm2,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150667hm2,每年损失牧草8954万kg,相当于6113万只羊单位全年的饲草量。
1.3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在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日益增长的人与自然不和谐因素作用下,一些地方滥垦、滥牧、滥采自然资源造成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1995年至1999年的5年中,共和盆地开垦草原面积达680hm2,水土流失总面积达660000hm2。
1.4土地沙化不断蔓延
共和盆地土地沙化面积1266667hm2,其中严重沙化面积10282667hm2,强烈发展中的沙化土地6511333hm2,正在发展中的沙化土地324665hm2,潜在沙化土地775040hm2。目前,严重沙化土地面积每年以1200hm2的速度扩展。
1.5农村能源危机加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退耕还林(草)、休牧育草、封山育林工程的实施,农牧民所依赖的秸杆、畜粪、薪柴等生活燃烧逐年减少,缺能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路与途径
加强共和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但要切实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创新。通过对共和盆地生态环境背景的分析和反思,如何做到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区域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和县委、县政府从政策和实践上作了有益的探索。
2.1战略抉择
立足县情,创新思路,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紧紧抓住实施“菜篮子”工程、“西繁东育”工程和设施农牧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农业资源综合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型经济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定位,建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思路是以农户为主体,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大户开发为依托,实施沼气池、人厕、猪舍、日光节能温室、畜棚等“五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并以太阳能为动力,沼气池为纽带,温室种养为根本,将种植、养殖、有机肥、燃料统一起来的立体生态农业。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2.2政策引导
2.2.1为保证“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稳步推进,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
2.2.2在稳定现有各项农牧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金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探索建立稳定的农牧业投入增长机制。
2.2.3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每年从县财政的支农资金、农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中切出一块,优先支持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养殖户和一般农户养殖业;对新建、扩建的龙头企业协调解决一定的启动资金;对市场前景看好的农牧产品及其加工项目在产品销售、项目立项、技术引进、资金注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2.3服务到位
2.3.1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 全面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人员联乡镇包村制度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治防疫通报制度,全面实施“良种工程”,定期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把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畜圈,通过示范带动,提高农牧业科技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2.3.2健全了农牧民培训体系 结合实施“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牧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2.3.3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专业市场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农畜产品的有效流通拓宽渠道。
2.3.4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以县信息中心为依托,乡镇农科部门为网点的信息平台,为农户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及时准确收集、分析、提供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加工、市场价格等生产、技术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风险。
2.4基础优先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围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和兴建推动农牧业经济增长,涉及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农田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生态建设和农村牧区公共设施等项目,以草场围栏、日光节能温室、高标准牲畜暖棚、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无电村通电、农牧区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为主,进一步加大成固定资产投资,为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共和县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前景
“多位一体”生态农业不仅推进集约化经营,多级利用和资源增值,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卫生条件。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同时,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效益,形成农牧业的生态化、有机化,实现农牧户增产增收和生活用能的良性循环。目前,共和县在龙羊峡镇后、次汗土亥、克才、曹多隆、德胜和恰卜恰镇西台等6个村517户农户实施了“多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共建成沼气池及改厕、改圈、改厨等配套设施517座,牲畜暖棚600余座,日光节能温室100余座,养殖各类牲畜10000余头(只),受益群众达到3000余人。据初步测算,每户可多增收3000元以上。
3.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传统农牧业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农牧业属垦耕式农业,以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和农牧分离。生态农牧业,是节约资源和集种、养为一体的农牧结合型产业。共和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全面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发展“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五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建设,促进农牧业生产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据调查,使用沼气每年可节约燃煤1000kg,节约开支250元,少买化肥100kg,节约开支200元,相当于增收450元,种菜养畜可收入3000元左右。
3.2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保护生态环境
共和县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能源主要依靠农作物秸杆或砍伐林木,造成大量有机物浪费和森林植被破坏。使用沼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燃料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是探索和实践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和测算,一个8m3的沼气池投资2000元左右,可以供给一户4口之家的炊事用能,可节约薪柴2000kg,折标煤1100kg,相当于封育0.27hm2林地。通过农村沼气建设,可增加农村能源供应量,减轻农民用能对树木的依赖,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效减轻了大气污染,带动高效畜牧业发展。通过暖棚育肥等方式饲养,有效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顺利实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推动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3开辟优质肥源,改良土壤条件
发展生态农业,是粗放型开发模式转向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共和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坚持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对物质和能源进行反复利用,较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内部能量与物质的多层次循环的利用。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可持续
1农业生态旅游内涵
目前,农业生态旅游有多种称谓,常见的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园”、“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近10种称谓[1-3]。农业生态旅游内涵界定为: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求知、回归自然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通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美学、旅游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知识、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2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此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顺应这一形势推出了“华夏城乡游”的主题旅游,回归自然的农业生态旅游成为了一项重要旅游内容。此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2-5],在农业生态旅游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个特色:1)以观光、休闲的功能为主。主要是“农家乐”的形式,观赏成份较多,带有较少部分的参与性与体验性;2)与旅游业相结合。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是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往往靠近其它旅游景区景点,依赖于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带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3)农业生态旅游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周边及特色农业地区。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旅游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是一种外在的干扰因素对旅游区生态协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生态旅游管理不当、干扰程度超过系统本身所承受的阈值,均会对农业生态旅游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由于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特殊性,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满足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系统总结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2.1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认识误区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相当模糊,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理解不够,他们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目标,于是盲目花大本钱改善硬件设施,大规模地扩建多层住宿楼房,房屋过分装修,把乡村小道改为水泥路面,菜园田垅改为停车场,添置卡拉OK和电子游戏机等。可惜这些举措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使其失去浓郁的乡土气息,让追求原生的乡土建筑和自然的生态景观而来的乡村旅游者失望,扭曲了发展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目的。
另外一些地方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的“拳头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考虑环境保护。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旅游企业并不关心。某些旅游企业认为只要让旅游者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满足了旅游者的需要就是所谓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成为部分旅游企业的一种促销手段,以满足自身利益,而忽略了生态旅游更深层次的含义。
2.2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农业生态旅游无序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出现已有20多年,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建设、旅游等众多部分,但政府并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因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引导,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复严重,遍地开花,特色不明显;同时水电、道路、通讯、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明显滞后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地方特色不明显,旅游产品单一
农业生态旅游应具有独立性,有鲜明的农业特色以区分于其他旅游景区,充分体现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未形成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在乡村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或者虽然已注意到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套数。如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目前就有185个村建立了示范园,示范园区面积达8293亩,仅长岛县就建立了20个民俗文化村,渔家乐就有700个渔户。由于内容的雷同,游客游览后,常会大失所望,重游率极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也不明显,未形成产业化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种类不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且生产主要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经济效益不明显。
2.4旅游活动参与程度低,缺乏专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发展空间巨大但就其专门的旅游人才来说,却十分匮乏,造成旅游项目少、参与程度低。目前,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观花采果为主,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活动不多,没有结合生态农业的特点,推出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旅游项目,难以使游客产生深刻的体验,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求。
而缺少专门的农业生态旅游人才,直接导致现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管理者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主要是农民自发的经营管理,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另外,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规划、开发、营销策划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粗糙,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忽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通过行业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等的培养,提高农业生态旅游服务的软环境,对扭转目前出现的问题、应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与农业生态旅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依托性、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健康发展也必须以法制为保障。但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的同时,政府政策制定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或是执法不力;缺少相关的质量标准、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认证等制度法规出台起指导与规范的作用,导致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上的盲目性、低水平重复建设,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农业生态旅游的微观管理方面,由于大多数民营资本的进入,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不完善,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让一些本来无乡村景点管理才能的人居于管理部门,造成内部管理混乱,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旅游的顺利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加快农业生态旅游的立法步伐,加大其行业的管理力度,规范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已经势在必行。
2.6农业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
伴随着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游客的大量增加以及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遗弃的饮料瓶、烟头、食品袋,经营者遗留下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乡村旅游区的水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地破坏了乡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健康安全。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缺乏规划的餐馆和娱乐场所、游客的随意采摘都是破坏乡村旅游地植被的祸首。随着乡村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旅游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乡村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同化;传统文化可能舞台化、商品化;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受到破坏。这些将从另一方面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2.7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但目前,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景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的。农业生态旅游中的“农业”内涵,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植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持文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空间日益“钢筋混凝土化”,加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欲望与日俱增。而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时间的增多,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向更高层次和多元化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及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旅游已逐渐成为大众最时髦的消费方式之一。同时由于常规旅游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农业生态旅游,既符合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又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尽管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且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因而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有利条件很多,前景广阔。
3.1有着深厚的生态农业基础
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我国农业生产已有数千年历史,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形成了种养地结合、不断培肥地力的优良传统,加之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生态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差异,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农业生产习惯和土地利用方式,乡土文化资源也极其丰富,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类型,为农业生态旅游增强了吸引力。
3.2丰富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姿,气候多样,物种繁多,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从南到北,有热带森林、江南水乡、中原大地和北国风光;从西到东有西部高原、中部盆地、东部海滩。我国农业源远流长,产生了十分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化和文明,如我国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家织布等无论对外国人还是国内城市居民均颇具吸引力。此外我国的民族风情、乡土文化艺术、特色烹食风味和乡村居民建筑等都以其独特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3.3充足的农业生态旅游客源
农业生态旅游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旅游业一直保持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其中,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农业生态旅游的特性,其需求主体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对农业生态旅游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喧嚣中生活的市民已逐渐认识到新鲜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成片的森林、空旷的田野等大自然景色对其身心的重要,乡村田园的泥土气息与瓜果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和纯朴的民情,清新的绿色食品以及有趣的农业生产劳动等,极大地吸引了大中城市居民。
3.4农业生态旅游投入少、收益高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农产品在狩猎、垂钓等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
4小结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生态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新型产物,特点鲜明发展前景巨大。本章主要从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着手,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所面临的7个问题,并指出从农业生态旅游自身基石、需求对象和投入产出效益来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长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郑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07(10):51-52.
[3]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J].经济地理,1996(1):99-101.
关键词:农业生态;生物;环境;关系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72-1
1 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
土壤中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在土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级阶段,利用光能的地衣等生物参与了岩石的风化,使其成为具有生命的初体,而后,也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形成腐殖质使土壤性质发生了变化。
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土壤中存在的动物种类有上千种,很多是节肢动物。非节肢土壤动物主要有线虫和蚯蚓。线虫是土壤中比较丰富的动物,主要生活在土粒周围的水膜中或植物根内。当土壤干燥或其他环境恶化时,它就形成包囊,当环境适宜后又重新活动。
2 森林的生态作用
森林是生物圈内数量最大的初级生产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也具有久远、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故有“绿色水库”之称;调节气候,增加雨量。大片森林有强大的蒸腾作用,有人作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有林地区一般比无林地区降水量要多,森林上空空气的相对温度比无林区上空间。高温季节林区气温较低,寒冷季节则较高;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森林的枝叶可以挡风,根系可以固沙,因此,森林可以防止农田被风蚀沙压和防止或减轻庄稼倒伏;净化空气,防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大地;提供燃料,增加肥源,有助于发展畜牧业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中能源缺乏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森林的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而其间接的生态经济效益也令人吃惊。
3 淡水生物的生态作用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浮游植物能吸收水中各种矿质养分,保持水土一定的洁净程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对水持理化特性的变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形成水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4 草原、草山生物的生态效应
草原、草山上的主要生物,是各种天然牧草和人工牧草,以及多种放牧的草食牲畜。此外,还有多种其他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其中与畜牧业关系最密切的,是多种啮齿类野生动物;草原蝗虫、粘虫等害虫,分解牲畜粪便的甲虫和分散生长的树木。
5 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
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农田生物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又是土壤肥力的主要调节者。养地的主要措施也是在复种中安排养地作物,实行水旱轮或分区轮作以及大量施用有机肥。农作物的秸秆、加工后的各种籽饼,经用作饲料、沼气原料和食用菌培养料后还田,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多种豆科绿肥以及红萍等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这些产自农田的有机肥料归还给农田,可以显著提高农田土壤肥力。连年种植耗地作物,会导致地力衰退。
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山区的梯田、梯土,在种植农作物后,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梯田对山地地表径流起重要的蓄纳和缓冲作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暴雨季节的山洪冲刷。旱作梯土也有一定的蓄水能力,陡坡种植特别是顺坡耕作。则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作物及其种植方式对农田小气候有很大影响。保持合理密度,可显著改善农田小气候。水稻和旱作物垄作,有利于改善作物群体内特别是根际小气候环境。
对净化环境的作用。农田土壤微生物净化能力较强,目前对农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是城镇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水经预处理(沉淀和过滤)后,用于灌溉农田,其中很毒物都可被土壤吸收并被微生物分解。
6 生物因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生物与生物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在种内个体之间,也存在于不同的种间。环境中生物因素之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同生物种之间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营养的联系。
生物因素主要有食物、捕食者、寄生物和各种病原微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以下几点特征。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具体操作
3.1 总体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3.2 区域布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3.3 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关键措施。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3.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5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全县已培育发展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0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注册资金3个多亿元,总销售收入5个多亿元,带动农户10.4万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益壮大,直接带动了订单农业和规模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全县有10个品牌相继获QS认证和贵州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乌江贡米、凉山鼎皮蛋、大坝场牛肉干、东华种猪、思南黄牛、亿农大蒜、辣椒系列等),“乌江牌”贡米在第六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获金奖,“馨韵牌石林春芽”获第八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馨韵牌东坡毛尖”获国际名茶评委会银奖,绿宝药业生产的吴茱萸获出口免检产品,获3000亩有机茶认证,胡家湾优质稻、塘头至邵家桥一线蔬菜、凉水井至东华一线生猪均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思南黄牛”获农业部颁发的肉牛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书,并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了商标。2012年,全县取得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有8个(西葫芦、黄瓜、胡萝卜、莴笋、生猪、李子、梨子、绿茶),产地认证8个(无公害蔬菜产地4个、无公害水果产地2个、无公害生猪产地1个、无公害茶叶产地1个)。全县无公害茶园面积累计达4.0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4万亩、无公害果园面积0.35万亩。全县现有贵州省思南县亿农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思南县鼎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思南县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思南县蚕桑科技园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主要涉及茶叶、辣椒、皮蛋、牛肉干等产品的加工。
二、制约思南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思南县作为山区农业生产大县,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耕地分散破碎,工程性缺水严重,加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欠账过大“,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的规模化、设施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
全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仍然过度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效益有所忽视,对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同时,受土地流转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加上农民传统种养思想严重,担心失去土地等核心生产资料,导致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最为欠缺,导致农产品加工链不长,附加值不高。
(四)农业技术队伍及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农技服务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够,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加快,素质较高的“农民”成了“城市农民工”,留在土地上的大多是老龄、女性和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乏力。
(五)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从整体来看,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基本无网络销售平台,仍处于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农产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在露天下交易、县域内消化,导致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同时,农产品价格低廉,严重挫伤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六)缺乏资金现象严重
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多数农民或合作社资金积累不多,很多时候即使有好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也难以实施,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资金有限,农民农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从而制约了我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思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高标准实施好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寨生态茶产业园区、思南高山生态畜牧示范园区和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内机械化耕种水平。同时,加大全县小水窖工程及灌溉沟渠建设力度,确保实现旱涝保收。继续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大配方肥推广施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加快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县农业产业,重点培育生态茶、蔬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生态畜牧、烤烟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按照“板块发展、聚集资源、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张家寨、东华、香坝、合朋、长坝等乡镇茶产业,结合全县“三个万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茶下养殖、茶园套种等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提高茶园产出率和利用率。继续完善和提高塘头、邵家桥、凉水井等乡镇的设施蔬菜产业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潜力。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重点发展塘头、邵家桥、孙家坝等乡镇经果林产业及长坝、大河坝、许家坝、思林等乡镇的中药材产业,通过林下养殖、林下套种、特色种植等方式,推动全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通过大型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延长我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大全县特优农产品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县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全县要加强对仓储设施、配送系统、通讯、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农产品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健全各级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衔接产销,着力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难题。
(五)加强区域和高校合作
随着思—剑、杭—瑞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思南与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要立足我县区位及环境优势,加强与周边县域的合作力度,做大做强相关产业,着力构建西五县农产品仓储及交易中心。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通过培训、轮训等方式,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加快农技队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鼓励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
(六)加大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
1985年,京山县就作为湖北生态农业的排头兵,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实行循环配套,综合利用,开启了生态农业1.0时代。1999年,京山县生态农业建设通过了国家七部委联合组织的现场验收,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享有“北有迁安,南有京山”的美誉。新形势下,京山将生态农业基地培植成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性的需求,进入了生态农业2.0时代。2006年,京山县成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如火如荼地掀起了又一轮绿色生态农业建设。2015年开始,京山县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全县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子,迈入生态农业3.0时代,厚积薄发的生态农业在京山呈现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奔向富裕、农村生态文明的多赢局面。
1 京山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特点
京山生态农业30多年发展历程,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过程。京山生态农业1.0实现了农业资源利用模式化、高效化,京山生态农业2.0突出了农业投入无害化、减量化,京山生态农业3.0在于注重推行农业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
1.1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陈出新、丰富多彩
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在实践上更是发展模式。京山县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的生态学原理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因地制宜推广了混林农业模式、混农林业模式、农田立体间套高效模式、水田动植物共生互惠模式、塘基食物链模式、时间-食物链模式、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和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等8大类20余种新模式,随着绿色发展生态农业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京山县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京山县瞄准建成大武汉“后花园”的目标,全力放大特色生态种养农业功能,积极挖掘精深加工、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农业功能,丰富生态农业内涵,全县已建成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基地10多个,面积2000万m2。
1.2 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路线清晰明了、整县推进
京山县制定了《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通过3a时间(2016―2018年)努力,加快构建起“园区(基地)小循环、村级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新格局,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1.2.1 构建产业布局的空间体系
根据京山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特点,优化调整种养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严格执行生态养殖业发展和畜禽禁限养区规划,科学确定畜禽、水产养殖种类、规模和总量,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就地和异地生态消纳,鼓励农户、种养大户发展农牧结合家庭农场。
1.2.2 构建农业清洁生产的应用体系
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抓好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集成推广一批新型农业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进一步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1.2.3 构建农业废弃物的循环体系
着眼循环体系构筑,深度开发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农业生态产业。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循环;农业园区内农牧对接、产业融合、资源循环,村级中循环;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农业产业、有机肥加工、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整体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县域大循环。
1.2.4 构建农业污染的整治体系
坚持政策引导与执法监管同步,督促主体责任落实。根据“五水共治”总要求,严格控制畜禽和水产养殖总量,逐场逐户制定排泄物和污水治理方案,按照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原则,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的长效运行机制。
1.2.5 构建农业生态文化的融合体系
坚持把“中国龙谷”文化宣传展示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形成相互促进的互动机制。充分挖掘“屈家岭文化”、“苏家垄文化”等历史农耕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和生态思想,将传承与发展有机统一,努力使古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
1.3 生态循环农业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常态运行
30多年来,京山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建设京山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县、镇、村3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并形成上下联动推进机制;建立示范带动引领机制。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体,率先打造示范样板,示范引领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深化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机制。实现产学研服务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全覆盖,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创新金融投入撬动机制。切实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健全政府支持保护机制。自2011年以来,京山县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推进生态建设,确保财政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支出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1.3.1 采取多措并举抓农业节水
农艺节水。大力推广深松整地、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设施节水。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中推广雨水回用、节水灌溉和自动饮水、高压冲洗、污水处理回用等设施节水措施;品种节水。深入开展水改旱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管理节水。切实强化农业节水宣传和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生产主体节水意识,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全程节水。
1.3.2 减肥减药上实行源头监管和技术推广
推进化肥减量。2016年,京山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5.4万hm2,推广应用配方肥和商品有机肥达到1.5万t,化肥单位面积平均使用量(纯量)降到17.5kg/667m2。推进农药减量。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三品一标”生产基地为重点,扎实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建设。
1.3.3 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方面实行统一回收后环保销毁
京山县制定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试行办法,探索建立农药废弃包装物“集中回收、环保处置”的回收处置体系。
1.3.4 监管利用
农作物秸秆以用促禁方面加强资金、政策扶持和强化监管,实行“五化”利用。
1.3.5 死畜禽处理
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方面实行保险联动和集中处理。
1.3.6 “零排放”和“全消纳”治理畜禽粪污
按照《2015―2020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意见》,京山县制定了畜禽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通过“三级循环”工程,创建湖北省畜牧业绿色发展亮点。
2 对京山生态循环农业的“环保”思考
30多年来,京山县高举生态农业大旗,咬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理念,连续12a保持“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在实践中诠释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力。
2.1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内容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榛?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可待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京山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活动就是围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展开,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过程。京山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激活了全县10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和10万农民,依靠稻田清洁生产,绿色食品桥米标准化种植面积稳定在3.33万hm2以上。而后,1粒稻谷开始如下循环:收购――加工成精米出售――以糙米为原料加工成米汁、桥米酒――以碎米为原料加工生产饴糖、米蛋白――用米糠、麸皮生产米糠油。以大米加工废弃物秸秆、稻壳为发电燃料,产出的电并入国家电网,再供给各个大米加工企业生产所需。“榨干吸尽”的桥米产业链已网罗国宝桥米、惠峰酒业、凯迪电力等县内数十家企业,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达到360亿元。
2.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循环农业是当前农业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农业环保工作者都或多或少感受到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就要求农业环保工作者自觉学习环保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借鉴当前生态循环农业新典型、新经验,走在环保工作前沿,做1名合格的“环保人”。京山县农村已经看不到记忆中的农村环境脏乱差,伴随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一路走来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人振奋。但是,与江浙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虽然老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正在有效解决,但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又在产生,这说明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永远在路上。
一、沼气工程在建立生物质循环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1)沼气工程能使有机物达到综合利用。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炊事、照明、储粮、保鲜、孵小鸡、发电、开机器等多项生活、生产活动。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如种稻、种果、种菜、浸种育苗、培养食用菌、饲喂畜禽、养鱼等,可以起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其防寒抗病能力等作用。
从南、北两大模式的运行效果来看,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使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变革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文明化,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因此在南方农民称沼气池是“小康池”、“致富池”、“聚财池”;在北方农民称模式是“绿色小工厂”、“致富大车间”。纷纷靠模式“盖新房、娶新娘、奔小康”。
(2)沼气工程能使生态农业起到“拿”与“还”的相对平衡作用。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不断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维持的。要想让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最基本的一条,其实也是最简单的一条,应该是从生态系统中拿走什么,那就是要在适当时间归还什么。遵循物质循环的规律,人们和生态系统应该保持“等量交换”这一基本原则,保持生态系统的收支平衡。谁能起到收支平衡作用呢?只有加入沼气就起到收支平衡,达到“能”“物”平衡的良性循环作用。沼气工程能促进生态系统内的两大供流――能流和物流在系统内畅通,加快流速,加大流量,让丰富而又有限的生态系统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人类造福。
大农业的本质就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人的作用就是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加速、加大植物、动物生产过程中量和质的循环。而不是削弱或者破坏这种循环,这就是生态平衡的观点。只有这样,自然环境才不会受到破坏、自然资源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才会显著。合理利用农村能源,提高生物质能转换效率。最重要的是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连接起来的农业良性循环体系。(如下表)
(3)沼气工程能使有机物质达到物尽共用。在没有沼气工程以前,人们对自然界生物质的利用只是单一利用其能源或其肥效,如农作物的秸秆作为生活燃料,只利用了它的能量(热量),未利用其肥效;若作物秸秆沤肥或堆肥或直接还田,只利用了它的肥效,而损失了它的能量(热量),两者都不能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其生物质。沼气工程制取沼气,先将生物质作为人类食物或牲畜饲料,而后人畜排泄物和作物秸秆等一起投入沼气发酵池,进行厌氧发酵,就可以得到能量和肥效,并能进一步发挥其综合利用,即生态农业模式,就能使生物质多次合理利用。因此沼气发酵是生物质最有效的转换方式,就能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连接一起,就能建立一个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
二、沼气工程在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危机中的综合作用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这些危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破坏加剧。在占国土面积2/3以上的山区、农牧、农林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坡坏,并趋于加剧。如水土流失、草原三化(沙化、碱化、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农业灾害频繁、病虫害加剧等。
(2)农业主产区资源利用不合理及废弃物污染严重。我国的农业主产区虽然没有大的生态破坏问题,但普遍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并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力的持续稳定提高的问题,如化肥、农药的超量施用、规模化养殖场的大量排污、生活污水不处理直排、农膜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废弃、土壤有机质下降等。
(3)外源污染加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承接发达地区工业产业转移,工业三废已严重威胁农田,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河流污染物排入海洋,使得入海口水产业蒙受巨大损失等。
为此,沼气工程的介入将在缓解农业生态环境危机起着综合作用:
(1)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生活用能仍以林木、柴草和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为主,约占70%。因此大量植被被消耗和破坏。通过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以沼气代替薪柴,将会有效地缓解这种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的状况,缓解国家、城镇、农村能源供需的紧张局面,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才会出现“长”大于“消”的局面。一个6~100方米沼气池年产沼气500立方米,每年节约薪柴2~3吨,按每亩中幼林地薪柴量4吨计算,相当于保护了0.5~0.75亩林地免遭砍伐。
(2)生产有机肥和杀虫剂,降低农药和化肥污染。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可以解决燃料和肥料问题,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燃料问题的解决,在有利于恢复森林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为害虫天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为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另外有机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寄生虫和害虫的虫卵多数被杀死,减少了病虫害来源;再者沼液中还含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杀虫成份,可以有效地杀死蚜虫、红蜘蛛等害虫。通过这些作用,开发利用沼气技术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开发沼气降低化肥使用量,主要是通过生产的沼肥替代化肥来实现。沼肥中的腐殖酸含量为10~20%。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形式起着直接作用;沼肥中的氨态氮和蛋白质使该有机肥具有缓速兼备的肥效特性;沼肥中的纤维与有机成分为疏松土壤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沼肥中大量活性微量元素则是提高肥料利用以及增强土壤肥力的因素。长期施用沼肥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置明显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物理性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增强作物对营养的利用和吸收,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增产。此外森林的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也使得土壤肥力增强,间接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
(3)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目前由于农田径流水、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等造成的面源污染相当严重,而要控制和降低面源污染难度又很大,在这方面沼气工程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养殖粪便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处理,显著降低了废水中有机质的含量。改善排放废水的水质,如果再对其加以综合利用则会产生更好的环保效果;采用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可以解决小城镇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而且与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沼气厌氧处理技术还具有运行维护费用低、污泥产量低和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
湖南县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应该呈现差异性,但从全省看,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也有一些共性要求。
1.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总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诉求日益多元。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化废为宝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就成为当前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各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中心,以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发挥本地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及传统农业的精华,建立良性循环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功能由单纯提品向综合提品、服务、环境的转变,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2.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具体目标
从发展具体目标看,综合考虑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现实基础和总体发展趋势,与到 2020 年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加快形成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 2020 年,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全省人均 COD 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耕地保有量 5655 万亩,森林蓄积量 4.74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0%,无公害农产品率达 90%以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 100%,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 年下降 40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到 2020 年比 2010 年下降 20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土地产出水平比 2010 年提高 20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翻一番,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率 100%,中心镇、县城及各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配备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甲醛检测设备,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率达到 80%以上,力争到 2020 年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5 个基点,确保 2020 年实现生态农业县域全覆盖,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业资源消耗明显下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重点要求
各县市区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千差万别,推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重点,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形成完善的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1.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
湖南要推动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不能就农业资源环境谈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从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环节整体性考虑,构建以生态“两型”产业体系主导的由“两型”产业体系、“两型”消费体系、“两型”流通体系、“两型”分配体系组成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县域生态“两型”产业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县域实际,加快传统产业新技术改造,盘活存量,提升增量,推动县域新型工业、新型农业、新型服务业发展。在县域“两型”工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实施清洁生产,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宗产业固废循环利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在县域“两型”农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提高农业秸杆等农林三剩物和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工农业生态融合。在县域“两型”服务业体系建设上,大力推动信息、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着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旅游农业、能源农业,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服务产业融合化。
2.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
制度条件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前提条件。湖南必须针对城乡二元制度差异较大的实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切实在户籍制度及其附着的二元权益制度、土地制度、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二元权益制度改革上,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湖南现有的城市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类积极放开户籍制度,长沙中心城区实施积极落户政策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中心城区实施较低的落户门槛,其余城市和建制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业劳动力要素的创造性。在土地制度改革上,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推动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三权”试点,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侵犯,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制、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和占补制度,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沃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土地要素使用效率。在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上,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统筹城乡资源环境管理,制定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标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环境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支持性的县域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高企业、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要求
湖南幅员辽阔,县域经济社会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选择上,必须体现各自的特色,既要基于之前的发展基础,更要立足资源环境效率提高,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1.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资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根本要求。第一,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发展节约友好型农业的经济形态,重视对农产品、初加工副产品以及农业生产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牲畜粪便、海产品的贝壳、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循环加工利用,有利于使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增值。第二,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农业的生态循环,是一种以生态农业的提升整合为基础,实现农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循环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推动种、养、加各环节有机融合,促进农业的生态循环集群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素质。
2.湖南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探索多元化模式
湖南作为一个拥有 87 个县市的农业大省,县市域自然条件、发展差异较大,必须立足实际走具有县市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第一,产品链循环利用型。对于湖南大多数县市,都可以通过优化食物链和加工链配置,促使物质能量多级传递、多层次利用,形成种、养、加良性循环。如利用棉花的副产品棉籽壳培养菌菇,残剩废物养蚯蚓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喂鱼或入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鸡、猪等主产品可进入市场或进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的模式有“鸡、猪、沼气”、“牛、鸡、猪、兔、鱼”、“鸡、猪、沼气、菜”、“林、果、药、草、牧”和“粮、棉、鱼、牧、菌”等,各地可灵活采用。第二,空间立体庭院种植循环利用型。该类型主要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和共生互惠的特点,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水、气、温、土等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土地集约、环境绿化,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大面积发展以及庭院经济建设。主要模式有粮、棉结合,粮、粮结合,粮、经结合,粮、瓜、菜结合等。
四、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政策要求
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作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内在要求,涉及到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政策作用。
1.实施支持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财政政策
建立县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对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补偿机制,促使由“谁污染谁治理”的惩罚性补偿理念向“谁受益谁付费、谁治理补偿谁”的激励性补偿理念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配置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政策的支持性作用。
2.实施倾斜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金融政策
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仅靠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大势下,设立低碳绿色银行加大对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共性做法。湖南作为一个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具有一定优势的大省,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现有金融组织设立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信贷部,对生产生态食品的企业、有效保护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经营主体、开展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科研推广教育者给予信贷专项资金和贷款优先权等金融优惠政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三农”
一、生态农业旅游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狭义和广义上的两层内涵。其中仅用来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的农业行为属于狭义上的;而广义上的生态农业旅游涵盖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自然景观以及农村人文文化资源的范畴,通过以旅游为载体的内涵式规划、设计与构建,把农业建设、高效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科学布局,让广大消费者充分领略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及生态农业文化的独特情趣与魅力。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生态农业旅游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包括观赏、美食、购物、亲身务农体验、乡土文化交流等;二是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开发传统旅游景点周边的生态农业区域,使其成为景点的一部分;三是观光性农业分布多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遇到新机遇的同时,由于开发者和消费者是通过外在干扰的手段进行开发和经营,因此,一旦生态旅游管理不当或者干扰程度超出农业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阈值,则会对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其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文章从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总结当前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景。
1.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认识模糊
目前,我国许多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相当模糊,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者和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他们仅仅从效益观入手,盲目花大本钱改造硬件设施,大规模改造自然农业系统设施和环境,过于粉饰农村房屋,添置娱乐设施等。这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原有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更会让广大追求原生主义的消费者失望,本质上扭曲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而有的地方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的亮点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这种模式只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本质上却让乡土文化与生态环境貌合神离,忽略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深层次含义,效果得不偿失。
2.特色不明显,产品过于单一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其本质上的独特性,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就使得它区别于其他旅游产业。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上,如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中心等,许多地方都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产品雷同,过于单一,品位不高,并没有形成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有的甚至落入了“春季看花,秋季摘果”的套数。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系统,开发的种类、广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政策却制定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或缺乏执行力;同时,缺少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认证等制度法规出台来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导致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上的盲目性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生态环境得不到切实保护。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微观管理方面,由于大多数开发者都是私营民间资本,因此在行业竞争、标准划定、科学布局、有效管理等出现混乱局面,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4.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及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质量伴随着正在涌入的游客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自身经营者造成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旅游区的河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农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环境。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娱乐场所、游客随意破坏旅游地植被和采摘农产品,都是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乡土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所同化;传统文化可能会被裸地商品化、舞台化;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遭受破坏,这些都将会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以缓解多方面的压力,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经济健康循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晚、底子薄,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引导“三农”问题,且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薄弱环节。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传统粗放型道路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三农”问题的发展,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旅游以其与自然贴近、低耗能、低污染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从大多数成功经验看来,生态旅游和农业资源的结合,效果显著,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一般位于城市近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该类区域在发展中引导消费者由城市到郊区,同时消费也会倾向这些地区,使农民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非农业产值就会上升,生态农业旅游带来的副业和农产品也会一起协同发展。
2.利用丰富的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姿,气候多样,物种繁多,各地区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形成了景观各异的生态农业空间。从南到北,有热带雨林、江南水乡、中原大地和北国风光;从西到东有西部高原、中部盆地和东部海滩。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十分丰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如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等,不论对外国人还是国内消费者都颇具吸引力。此外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特色美食以及古老建筑等都以独特风格吸引着广大消费者。
3.优化农产品市场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另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周期短,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值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本身优于传统农业。比如,产品在采摘、观赏、销售等旅游活动中就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此过程中就免除了运输、加工、上市等成本,同时其价格本身也会高于市场价股,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项低成本生态农业和高消费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物,发展前景巨大,只要广大开发者和参与者能深刻挖掘其本身的独特内涵,分析需求,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根据自身区域特色开发建设,就能在旅游业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