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39: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系统优化 任务驱动 课程模块
中国分类号:C41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办学基础能力显著提高、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不断加强。但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同普通教育模式趋同,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积极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结构应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过程应体现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特点。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系统优化原则。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以及自身实践实训条件,能否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课程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素质,并且能体现可操作性。第三、实用性原则。课程要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职业潜能,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开发应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保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实用价值。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课程体系开发设计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明确课程目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新技术的发展确定课程内容,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以问题关联教学为导向来组织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考核。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应该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二、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分析
目前中职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学,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比较薄弱。根据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管理体制,结合市场调研和岗位分析情况,科学设计职业教育课程框架体系(如图),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围绕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等三个模块进行课程建设。第一、文化基础课程模块服务于职业生涯发展。文化底蕴与修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竭源泉。第二、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学生就业,强调技能培训,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训实习两个模块是专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突破口,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工作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第三、实践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以工作岗位任务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本位,重新设计和研发教学环节和内容,建立完善的实施和管理细则。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路径探索
课程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或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体系。第一、采取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依托学校专业建设,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尤其应注重争取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课程体系开发,整合跨界专家资源,优化课程开发团队结构,或者引进优质专业课程资源,学习借鉴再创新。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第二、“理实交融”的课程实施模式建议。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整合,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教学。在教学中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综合使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第三、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尤其应注重技能考核。将考核评价重点放在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上,一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状况;二是考核学生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笔试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注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竞赛相结合,实现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化、全程化、自主化。
【参考文献】
【1】杜连森:谈析“职业带”理论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3.15(旬刊)
【2】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护理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0-01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学科本位三段式课程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课程没有完全面向岗位需求。而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来看,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己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课程设置完全面向岗位需要,作出职业分析后方才进行科学设置。德国采取了“双元制”,其课程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很高,英国通过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使课程内容与工作要求的结合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推行的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制度近年来虽见成效,但由于以理论考试为主,缺少实践技能的考评环节,难免会出现理论与临床工作脱节的现象。
2.目前国内中等职业卫生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护理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采用“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基础与临床的分割,理论与实际操作应用脱轨较严重[1]。在这种模式下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理论课程趋于集中,基础知识过于抽象,加大了学生理论学习的难度,形成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2];另一方面把学习过程分成了学校和临床两个断层,理论课和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在上实践课时无法学以致用,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2.2教学体系不完整,缺乏实践教学
中等职业卫校一般都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因此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见习无法开展,专业任课教师与临床医师缺少交流,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有脱节现象,教学内容滞后,跟不上临床更新的步伐[3],由于未经过临床见习,学生缺乏临床与病人初步接触的机会,进而影响临床实习效果。
2.3实训场地、仪器设备严重不足
中等职业卫校临床护理教学虽有相应的实验室,但实验场地面积不够,设备过于简陋且数量不足,环境上不能给学生真实工作情境,训练一般使用模拟人,缺乏医患沟通,实验室仅在上课时间开放,学生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2.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指导教师经验缺乏
教学师资队伍包括学校的专业教师及实习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虽然多数专业课教师都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但中职卫校师资力量少,教学任务重,去临床实践的名额有限,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缺少临床护理工作经历,实践工作经验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4]。
当学生步入临床实习时,临床带教老师常因医院护理工作量大,常常忙于日常护理工作,忽略了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5]。此外,大多数医院目前都同时与好多家医科类大学院校签订实习生协议,中职卫校学生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常常是看得多,实际操作少,失去了好多锻炼机会[6]。
3.建设符合中职卫生学校课程体系的对策
3.1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护理专业是一门具有特殊执业要求的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相配套的实验与示教与模拟实训,护理基本操作强化训练、比赛,与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等活动。
3.2 变“学科本位”为“岗位能力本位”,建立模块课程体系
“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即首先把岗位工作过程解析对应到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换成为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按照认知规律的要求,形成一个个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既可以是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综合,也可以是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综合,这就淡化了传统的学科分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3建立护理实验中心,加大开放力度
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因此应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建立临床实训中心,配备专门的护理操作演示系统,建立模拟病房,培养一批标准化病人,学生在面对真人护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爱心、耐心、责任心,学会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了与不同病人接触的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快更好地融入临床提供了帮助。实验室实行高效的管理制度,本着“宁可用坏,不要放坏”的原则,全天候对学生开放,并派专人管理,配备值班教师现场指导,增加学生操作的机会。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水平
由于现代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知识不断更新,专业教师原来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掌握丰富的护理学基础理论的同时,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层次结构,把握当今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先进技术。
4.结语
中职卫生学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及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初步总结了当前中职卫校护理课程体系设置的情况,通过对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疏理和反思,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从课程构建的角度来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探索一条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陈小英.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班会议纪要[J].护理杂志,2000,17 (6): 56.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3]罗隆生.浅议护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J].社区医学杂志,2007,5 (4) : 53.
[4]王艳华,陆萍静.高等护理教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教育,2008,14(1):106.
[5]邓卫红,宫叶琴,朱海晶.影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l):71.
[6].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6):477.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运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主,通过对专业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让学生能更早的适应社会,适应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一、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
1.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
中职的特点就是培养专业技能,为社会急需的技能专业培养人才,一般都集中在生产一线专业。既然是一线,通过半工半读,多多实践,在实践中认知所学的知识。
2.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能力
无论是哪个教育,最终还是要经历社会实践。亲临现场操作跟凭空想象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在课堂上所学的,很书面化,抽象化。社会实践是为以后就业工作适应打好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更早的接触到机电设备,使学生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遇到问题不慌张,动手能力强,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员。更多的实践才有更多的体会,才有更多的技术认知,才能得到企业用人单位的更多认可。
二、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1.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
“工学结合”的要求就是能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在工作中实践。两者的结合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条理,例如在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程后,可安排学生去独立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计算准确的重要性,一点点的失误会造成多少的废品。通过课程与实践的合理穿插,更有效地吸收理论知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更是他们的求职特色,双管齐下,更有竞争力。
2.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不可否认,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教育的学生还是差了一些。学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就得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不可放任自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保证那些上进学生能正常完成学业。不放弃任何一个想要学习的学生,坚持严格的学习与工作监督制度。中职学生的自制力本来就不强,若不加以引导与监督,任其放任自流,就算毕业后,对社会也没得任何回报意义,对学生自身来说是失败,而对学校来说,算是一种悲哀。
3.联系好对口专业企业
对于中职学生,实践技能才是关键。去对口专业企业实习工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知识。马虎、随便、敷衍的学生实习,只能让学生更加懒惰,无法加强对自我的管理。寻找对口专业企业,是学生就业前的实习演练,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尽快地经验积累,尽快地熟练专业技能,对中职学生的就业以及其职业生涯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建立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不放弃理论教学
重视实践并不意味着淡化理论教学甚至放弃理论教学。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你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理论是实践书面化的表现,通过书本来展现实践的本质。如果只注重实践轻视理论,只会形成“头小身子大”的畸形发展。虽然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但也应当保证正常的理论教学,通过实践深化理论,做到理论实践额定有机结合。
2.关注机电专业发展情况
专业技能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机电专业正朝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关注机电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为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专业形式依据。例如,机电维修课,它的发展形势还是以人工维护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多实践,可以相应的减少理论教学。根据专业形式发展,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才是“工学结合”的核心。
总之,中职学校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更能贴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与工作时间,建立严格的督导制度来建立课程体系,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理论教学和专业发展情况。机电运用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社会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久.扎扎实实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成人教育,1989(2).
[2]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11).
一、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为目标,最好能系统化、模块化也就是说设置的课程必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与文化基础等模块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在具体设置课程时,要把相对分散、内容接近的课程进行整合,删减陈旧过时的知识内容;将大多数学生难以学会、学精的课程列为选修课程,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等把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定位在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应用提高这两个方面,重点放在职业技能上积极开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模式和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课程的系统性、职业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二、开发校本课程,体现个性教育
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校园环境因素、师资队伍结构、实习实训条件及学生实际需求等内容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它的目的是要整合和尽可能地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尤其需要开发适应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适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本位、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使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教育,又符合课程设置社会性、基础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的要求;既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又能帮助残疾学生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打下坚实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基础更好地适应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满足他们差异性和独特性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健康的性格。
三、建设精品课程,实现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及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使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改善,推动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
1.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一致学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和自身优势来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深化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给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学校要将师资培训形成制度,并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参加专业课程培训,及建设精品课程的奖励,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
3.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相结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之间通过建设有效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和服务平台,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分享、共同发展的目标,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进行精心教学设计课堂效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研究和设计,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四、加大实训建设,强化技能培养
1.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指在校园内建成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包括场地、设备、师资等在内的综合设施,是实现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开展技能训练的基础在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中,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和认知的缺陷,使课堂教育不仅抑制了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需求,而且放大了他们的听觉、视觉缺陷所以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通过校企共建、教学工厂、校办企业、校际合作、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来改进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需求;通过多做、多练,充分挖掘残疾人的剩余感觉敏感(如听力言语残疾人的视觉敏感、视力残疾人的听觉敏感等)优势,为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建立捷径。
在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断开放,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机遇也更面临挑战。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武力而是金融实力,如何在国际竞争中维护一国经济金融安全至关重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面临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业日益凸显。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建设,精通英语的金融人才显得弥足珍贵。为了加强沪上金融人才的培养,我校金融系积极开展系列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通过实行全英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培养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高端金融人才。
二、开展全英教学的目的
(一)掌握专业术语、及时获取学科前沿知识。全英语教学一般采用优秀的原版英文教材,这些经典教材不仅体系完善,而且案例丰富,便于学生理解。通过使用原版的英文教材,可以第一时间把世界学术前沿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使学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通过使用英文教材,让学生掌握学科的专业术语,并学会利用国外优秀期刊和网站获取新知识,这是快速接近世界学术前沿、了解学科最新成果和进展的捷径。
(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全方位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实行全英语教学是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重要手段。在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英语是广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困难,而通过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实行全英文教学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全英文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听力及语感,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逐步培养成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的高端金融人才。
(三)营造全英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教学方法先进的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对于进一步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全英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性拔尖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营造全英教学环境,让学生使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出信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
三、高校全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全英语教学不能追求一蹴而就,高校在实行全英语教学前,应认真系统地研究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结合高校的师资水平、学生接受能力,应在课程体系中首先设置双语教学,然后慢慢过渡到全英语教学。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英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听取学生对全英语教学的学习体会和改进意见,定期修改课程设置。
(二)考核体系。全英语教学是手段,教学内容的实施要围绕开展全英教学的目的进行考核,而非绝对意义上的,课堂不能出现中文等形式主义。对于学生而言,缺乏激励机制,在全学分制体系下,学生选全英授课方式和中文授课方式的学分一样,而全英课程学习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甚至成绩更低,而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出国申请等都和绩点挂钩,降低了学生选全英课程的积极性。
(三)教师方面。授课方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授课教师以板书、PPT等全堂讲解为主,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全英语课程而言,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使教师有扎实的英语功底,深厚的专业知识水平,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有效参与仍然难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能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缺乏同时精通专业和英语的教师,年轻教师英语水平较高,相对缺乏教学经验;而资深老教师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但英语水平却相对不高。
(四)学生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英语教学的授课效果,英语水平欠缺阻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度较高的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与互动,学生的求学态度很关键。而目前针对整个班级的全英语教学,肯定无法满足班上所有学生的要求,这是全英课程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四、高校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学校方面
1.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语言基础,在双语教学的推进工作中英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英文授课的比重。针对目前全英教学课程效果差的现状采取解决方案。由于学生英语水平有差异,对于全部学生采用全英教学的大班制,效果往往较差,但在同样学分要求下,没有学分和成绩上的激励,学生往往不愿意选择难度大,考试成绩偏低的全英语专业课程,建议修满3门以上全英语专业课程的同学可抵补专业英语课程的学分。
2.师资队伍建设。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进程中,首先要加强师资的培养,要求英语口语水平较高,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知识、熟悉金融市场运作并且具备一定授课经验的专任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这是双语教学工作推进的关键。针对任课教师英语口语水平是决定全英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全英课程体系的建设,建议学校应适当增加任课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通过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专业素养。目前,我校已经走在了前列,除了国家基金委提过的国外访问学者交流项目外,我校还受到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有不少专业教师已经得到资助并获得国外交流机会,除此之外,我校每年还提供很多到美国、瑞典、加拿大等地专业课程学习的机会,大大的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能力。
3.提供答疑交流平台。在全英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无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通常,任课教师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备课,较中文授课的备课时间也会增加3~5倍,而且教师也希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可能的内容和难度,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扰,提供交流平台在师生沟通、互动过程中非常必要。目前,我校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已经开展定期坐班答疑制度,且教学团队建设平台已经建好,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通过平台,随时可以与任课教师保持沟通,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的“解惑”职能。
(二)授课教师方面
1.积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任课教师要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多读相关的外文专著、学术论文,保持知识结构的新鲜性;同时还要与金融实际结合,做一个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全方位发展的教师。
2.改善原有的教学模式:建议采用小班教学或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学员获得阐述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二是小组讨论增进了学员间的了解;三是小组讨论会促进小组成员的观点相互补充,从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可尝试下面两种教学方式:①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生动的案例和组织课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学生多发言,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②问题导向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均有促进作用。教师要尽可能低位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造就一种主动探索、不怕失败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生方面
1.科学安排选课内容。随着全学分课程在各大院校逐步实施,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等,在选全英语专业课程时,学生应该清楚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建议大二和大三上学期选择双语类教学课程,大三下学期开始选择全英语专业课程,逐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等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72-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批的理工科高校也开办了法学专业。与综合性大学和传统的政法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相对缺乏开办法学学科所需要的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传统等方面都严重不足。因而理工科院校在开办人文性质的法学专业中,如何以教育的自身规律为基础,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全面而深刻地调整教学培养方案,明确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规格,科学建构适应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的课程体系,并突显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由于各个高校的类型不同以及办学层次的不同,各高校对于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各有千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体来说,基于法学类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各高校关于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有一些共同规律可循,我们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或专业)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这种内在规律性决定了各学校在法学课程设置中的共性,表现在课程上主要指教育部法学教学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的开设情况。各高校必须统一把这14门核心课程作为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不能核心课程开设不足,而大量开设其他专业的课程,否则将偏离本专业的方向。当然,强调统一性并不排斥多样性的存在,各学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方向性的课程,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
2.系统性原则。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课程设置只是法学专业的一个环节,同其他环节一起构成了法学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因此,在具体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进入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通盘加以考虑,不能够单纯地“就事论事”,应将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社会需要等环节相协调,从而构筑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整体。
3.有序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把握好课程之间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内容上的易难关系以及方法上的层次性,从而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和顺序。总结高校实践,法学课程的设置顺序大致遵循以下思路:①先理论法学、后应用法学;②先总论、后分论;③先公法、后私法;④先普通法、后特别法;⑤先实体法、后程序法;⑥先国内法、后国际法等。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也应当体现出创新性,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特点及社会对某些特殊法律人才的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开设一些前沿的课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开设《科技法学》《信息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课程,注重培养人才创新本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依据上述基本原则,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文件,以及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办学实际,既要考虑到国家关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强制要求,也要考虑到体现理工科院校办学的自身特色,我们认为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性改革和创新。
1.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既要有充分的必修课,让学生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有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从我校来说,中国计量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技术监督系统的专门院校,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以及检验检疫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我院在进行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实现学校“培养具有牢固质量观念、明确标准意识和较强计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法学专业,我们设置了安全监督管理法、计量与标准化法、检验检疫法、质量认证管理法律制度等与理工科联系紧密选修课程。
2.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从功能上看,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三大课程模块结构。高校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为方向三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法学是应用型学科,法学教育应从学科的整体和综合平衡着手,合理建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课程内容还应当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在高年级阶段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对研究生、司法、公务员等考试的需求,各有侧重。
3.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性。近年来,随着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学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调整。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系统的法学知识和技能,并能与时俱进,既要不断吸收、借鉴法学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又要随时掌握法学学科的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成果。应紧跟法学发展的客观实际,及时增加新的内容,通过具有开放性、前沿性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让学生了解法学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动向。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超越课堂和书本,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更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4.课程设置应体现法律职业化的要求。现行的高校法学教育侧重于法学理论教育,而实践课过少,通常只是在大四安排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传统课程设置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对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把法学职业化教育置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目标的首位,并在此基础上,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目前,我院法律诊所教育已开始运作,为学生法律职业化的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应用型 合作办学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30-01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的合作办学也在迅猛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完善应用型高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办学经验,短时期内还很难形成国际化的合作办学氛围,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时期,还未建立起科学有效地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因此,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体系大多以国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主修课程为参照,结合部分国内课程,或仍以国内课程体系为主,并加入少量国外课程,这些课程形式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尤为重要。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的设置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要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吸收并借鉴国外合作大学相关课程设置中有益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部分,不断创新,逐步完善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二)实践性原则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与中方合作的国外大学通常开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实践课程。这些大学规定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后才能参加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较少开设这类综合实践课程。因此,在我国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在原有的基础课程上增设综合实践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
(三)通识性原则
高校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统一的途径,它能充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特点的发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考虑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将通识性原则始终贯穿于英语课程体系建构中,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的发展。
三、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不应完全模仿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而应以现有的优势课程体系为基础,结合国外的精品课程体系,形成适合我国高校学生未来全面发展需求的自主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实用人才,不断完善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一)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主体性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上应涵盖必修、选修和实践环节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同时学校应适当地开设外国文化交际、目的地国家概论、国外报刊节选等课程,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外教育环境。为了满足学生主体性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还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选择适合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课程。
(二)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前提
系统的英语课程设置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合作办学的英语课程设置而言,其课程应以听说课程为主,人才能力的培养应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同时还应重视阅读和写作课程,以满足国外阶段的学习要求。学校有必要为学生联系国外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利用假期实习,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设置注重通识性
通识性英语课程设置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来建构的课程体系。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要求学生的培养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及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因此,合作办学通识性英语课程设置应包括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更趋于完善。
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是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高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深入探索,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我国高校合作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金石.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研究[J].前沿,2013(22).
[2]王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英语课程建设探析[J].中外教育研究,2012(05).
[3]于险波.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4(02).
[4]王碧宏.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下多元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关键词 柔性教育 会计学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柔性教育的含义及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行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1.1 柔性教育的含义
“柔性教育”源于管理学中的“柔性管理”一词,是指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柔性教学,是柔性教育思想在教学方面的深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体化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改变意识,尤其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行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在会计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民办高校会计学实践教学中建立柔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兴趣。柔性化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在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性和创造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要求学校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可选课程,制作不同的学习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以此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实践项目不成体系。会计学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工业制造企业作为实践项目,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如服务业、商品流通企业等很少涉及。各实践性教学活动之间衔接性和连续性差,不成体系。
(2)校内实践教学缺乏现场感,校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多数民办院校的会计模拟实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问题,但与真实的企业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缺乏现场感。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校外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只看不干”的现象。所以,校外的会计学实践教学有些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
(3)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操作程序不规范。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往往给学生一套某企业某会计期间的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完成基本的会计循环,整个过程中缺少相关的“审核、监督”等环节。此外,民办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实践环节课程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业务,这种实践操作流程与实际中会计工作必须按岗位分工来进行相背离。
(4)会计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虽然拥有较娴熟、丰富的会计学专业知识,但在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无法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进行生动的讲授。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
2.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民办高校对管理类学科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导致实践经费短缺、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对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不严格,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理论课程,很多学生抱着应付的态度。此外,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是以“填鸭式”的刚性教学为主,这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学能力均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应注意的问题
3.1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的设置
民办高校会计学柔性化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基础实践阶段和开放实践阶段。
(1)基础实践阶段。基础实践阶段可以分为必修实践课程和选修实践课程两个部分。必修实践课程培养的是学生专业基本操作能力,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参加。
必修实践课程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柔性教育,教师在该教学过程中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动手能力,为选修实践课程做准备。选修实践是在必修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为能力高、时间充足的学生开设的,其内容是对必修实践课程的深入和强化,难度也有所增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能力和喜好自由决定是否进行选修实践。这种课程设置体现了柔性化教育的思想。
(2)开放实践阶段。开放实践可以开设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和审计等方向的实践课程。开放实践课程应该按照每个方向分别建立模块,以专业限选的方式开展。学生根据将来的求职方向以及自身兴趣爱好至少应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对于时间充足、能力高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成立代账公司,开展相关记账业务。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可以在代账公司进行实际业务的处理。条件成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不同企业类型的账务处理实践。
3.2 民办高校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柔性化的教学模式要求。(2)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应以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来规范自己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社会部门进行挂职锻炼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3)建设有特色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特别是民办高校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而应该针对本校学生情况,设置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4)加强经费保障。与“刚性”实践课程体系相比,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实施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中经费问题将比较突出,需要妥善解决,否则一切将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 洪荭,廖联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08(6):40-41.
【关键词】 微课 民族高校 大学生职业规划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是指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过程。其核心是微视频,是在网络教学大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在国外,微课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较成熟。而在我国微课才刚刚起步,2010年广东省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小学微课竞赛活动,此后,随着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探讨,微课成为各类学校开发的教学新课题。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得到了全国31个省热烈响应,近500所高校参赛,参赛作品达3000多件,涉及几乎所有学科门类。
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委属民族高校,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下,让少数民族学生从大一开始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中南民族大学提交作品26件,课程涉及心理学、化学、数学、外语等多个学科,而无一件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在全国仅有6件作品涉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可见,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应用微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文件要求,中南民族大学自2008年10月开始,分别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与发展规划》课程,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每个课程18个学时。学校采用自编教材,引进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但由于社会、经济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该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并亟需完善。
1、教学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及实践性,需要教师不仅重视理论讲解,更要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讲授都在教室进行,教师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指导不足,无法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2、教师队伍有待完善。中南民族大学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队伍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以及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知识背景的优秀辅导员组成的教师队伍。但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较复杂、实践经验少、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不系统,加之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教学效果无法很好保证。
3、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不足。许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都实行大班教学,一个课堂动辄百人,课堂管理难度大,课程需要做的体验式活动、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民族院校,全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状况差距较大,加之学生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大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1、开放性、自主性较强。网络可存储海量知识,任何人都可以浏览访问,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自主性较强。这是微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共通所在。
2、短小精悍、方便学习。微课时长在10分钟左右,其资源容量也较小,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vniiv、fly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方便学生下载播放及保存。传统的网络课程大多以45分钟为单位,时间较长,教学目标较多,学生不一定有耐心看完。而微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由灵活安排时间,效果较传统网络课程好。
3、教学目标集中、针对性强。微课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者难点展开的,一事一课,目标单一、集中,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传统网络课程是以一堂课为一个单位,将传统课堂搬到网络,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较多。而微课可以将传统网络课程的目标及重点分解,主题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
三、微课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搭建平台。微课的应用必须依托网络平台,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网站下设中南民族大学精品课程网,对学校申报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展示,内设课程简介、师资队伍、课程课件、课程录像、导学练习等板块,学生可直接登录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技术较成熟。利用已有平台,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纳入教务处精品课程网,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丰富校园网络课程形式。
2、课程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的开发,必须做好充分的课程规划。科学合理且具有切实指导性的规划,是微课开发的关键。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课程的规划,需由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集合相关专家、教师对微课课程的选题、课程设计、授课过程进行精心布置、合理规划。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规划课采用自编教材,课程分为八个单元四个模块,包括自我认知(职业兴趣探索、职业性格探索、职业技能探索、职业价值观探索)、职业认知(职业世界探索)、职业生涯决策及职业生涯管理,每个模块都有重难点,我们可以选取每个章节的重难点部分进行微课拍摄、加工、报送、。
另外,在课程规划中,还应注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特点进行微课设计。“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来设计教学内容和分配学时”。我们可以将微课内容扩充,不仅对教材进行微课设计,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为正在修读这门课的学生和对职业规划有困惑的学生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3、组织微课制作培训。制作高质量、精品大学生职业规划微课,需要对教师进行微课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微课制作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学校教务部门还应对教师进行微课平台的操作培训,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微课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让微课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帮手。因本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本门课程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校可以聘请校外公司、企业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曾多次聘请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相关专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教师进行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还应加强培训力度,最好能对教师进行实践性培训,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微课录制与上传。微课的录制方式可以根据技术及讲课方式划分为“软件式”、“录课式”及“混合式”。几种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微课录制方式是“录课式”,即用摄像机录制教师讲课的全过程。中南民族大学有专门的录播教室,录制微课视频较方便。在录制过程中,应遵循引入快速、线索明晰、语言简洁、总结干脆的原则,将课程在短时间内圆满、高质量完成。此外,教师在着装、教态方面也要注意把握。微课录制完成后,可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剪辑并上传到精品课程网。
5、交流提升。微课开发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后期的专家点评、讨论交流、学生反馈中不断进行修改、提高。微课的开发离不开学生的实际需求,微课的应用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督促学生由传统被动听讲的课堂模式转向自主学习的模式,另一方面又极大地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职业规划课能形式多样,内容创新,让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精力放在答疑解惑及个性化探讨中。
四、微课应用在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1、网络教学背景下,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开设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为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随着网络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是各类学校、各类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课是在网络教学背景下产生的区别于传统网络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各类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2、传播及时,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得以通过网络得到更大范围、更远距离和更快速度的传播”。中南民族大学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能让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职业规划意识。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会根据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发生调整,这就需要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必须具有阶段性、长远性。简便灵活的微课可以随时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需求。
3、丰富教学形式,弥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微课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时间碎片化、需求个性化的需求,学生利用线上教学,更好地弥补课上学习的不足,并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学习反馈,深化学习,且微课的内容设计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可以让学生得到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教师而言,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利用更多课堂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个性化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课外实践教学经验,微课的短小、针对性强的特点,对教师的课程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督促教师的专业化学习。
网络课程开发是网络化背景下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微课的灵活性、简便性特点也决定了其必定会成为网络课程发展的又一新方向。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实践性、灵活性、个性化较强的学科,特别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的民族高校而言,利用网络的力量拓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的教学方式,推进课程建设,形成民族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
(注: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辅导员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民族院校人文素质类微课开发与实践”(编号SCUN1314
A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