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项目实施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0:40: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项目实施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项目实施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 项目管理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人数多,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落实。随着土地整理事业的不断深入,实施管理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核心环节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因此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体系是实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目标的必要保证措施。下面通过外部学习借鉴和自身实践摸索,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但同时,在管理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1、当前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不合理。因土地整理规划制作的时间很紧,一般只有2—3个月,短时间内规划人员为追求规划效益,降低规划成本,放松了对外业工作的要求,脱离实际闭门造车,造成规划与项目建设实际不符。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就有变更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给项目实施造成了障碍。

(2)招投标资格审查难。土地整理工程招投标时,真正具有整理经验和实力的专业队伍很少。并且,有资质的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而中标,在进入实施后,业主才发现,这些中标的资质单位均被挂靠,并且存在中标后转包、发包现象,但我们没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强的制约查处手段。

(3)土权属调整难以进行。土地整理必然涉及土地类型、数量、用途等要素的变更,有时还会发生跨权属单位的土地置换,这就涉及单位之间土地权属的重新调整、补偿,于是,清理和明确土地权属关系、避免权属纠纷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民承包的土地比较分散,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势必会打破现有的土地权属界限,较大规模的土地整理还可能需要在村民组之间协调。但是农村现行下,耕地承包经营合同三十年不变,使土地调整难以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权属调整的原则、程序、方法、异议处理和权属调整后土地分配与确权落实等情况,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给予保障,以便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护农村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项目实施管理中应做好以下环节

2.1 必须提高认识

要充分理解国家在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把握机遇。国土资源部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由原来强调增加耕地数量向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转变;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项目布局相对集中,安排项目由原来的相对零星分散向重大工程集中转变;向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县,基本农田保护区倾斜,安排资金由原来的缴用挂钩向资金与资源相结合转变。此外国土资源部适当下放了项目的管理权,改进了项目管理方式。

2.2 组织保障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重大、工程点多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协调能力强、素质过硬、作风廉洁、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形成强有力的土地整理的合力。项目批准后,项目所在县(区)人民政府应专门成立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项目实施建设,随时对工程质量及进度进行监督指导。

2.3 招投标管理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对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项目招投标时,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面向社会,公告,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国土部门要密切配合有关行业行政监督部门,对项目招投标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加强对招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泄露标底、串通投标等问题的管理。

2.4 工程质量管理

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把工程质量管理放在首位,严格进行监督管理。一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要求监理单位按“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工作,将工程建设质量、工序一监到底。二是实行业主与农民代表双重督促,业主在明确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的同时,配合协调施工单位按照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的行业标准,对农田水利单体工程,土地平整中的土壤质量、田间道路等工程施工工序和质量进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三是组织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巡回督查,必要时由项目区所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成联合小组进行巡回互查,相互借鉴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5 项目资金管理

对项目资金管理,要严格落实转账核算、专款专用。专帐核算,按项目设置资金专帐;专款专用,土地开发整理资金严格按批复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使用。资金支付要与工程进度保持一致,支付项目资金时,财政监督员要严格对经办人支付凭证的合法性、手续的完备性、金额的真实准确性进行审核,并要求经办人签证;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量统计报表严格审查并签字;财务部门对资金支付进行严格审核并签署意见;单位领导严格核准后签字。通过狠抓项目资金管理,实现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做到实施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片、造福一方。

2.6 工程后期管护

土地整理项目最根本的目的是项目竣工后能实现投资目标,并长期、有效、稳定的发挥项目效益,而在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更多的注重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控制和管理,不同程度上存在忽视工程建设后期管护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项目实施单位认为项目通过了验收就完成了任务。如果项目竣工后,对于形成的各种工程设施不能妥善加以管理,就难以充分进行利用,部分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将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这就要求项目竣工后,我们应尽快将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成果移交给相关村集体管理,本着“谁承包、谁管护,谁受益、谁维修,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明确各方管护目标、责任与义务。

土地开发整理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的实际课题。切实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树立国土资源部门队伍形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提供了实践平台和难得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抓住机遇,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努力完成新时期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第2篇

电力单位与我国的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存在着一种“通病”,那就是在对项目实施进行编制时,通常会采用过高估计预算的方式,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与实际的预算支出不相符,存在着很大偏差,致使国家财政浪费严重,并使其今后的预算申报工作受到阻碍。现将电力单位的预算管理相关内容阐释如下:

一、电力单位项目实施中的预算管理

电力单位预算是电力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支出做出预算编制,然后通过层级向上汇报,这个过程必须要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且要保证是出于电力单位的实际需要。电力单位的预算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收入预算以及支出预算,其中,支出预算又包含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电力单位为了能又快又好的完成预期的发展规划目标,会对年度的项目支出制定出预计规划,这就是电力单位的项目支出工作。当前,项目支出在电力单位的预算管理中具有特殊性,因此对电力单位项目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电力单位项目实施中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电力单位的改革,还有利于增加电力单位的资金利用率。

二、电力单位项目实施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单位在项目实施中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结合单位的生产目标等,对经济指标和各种资源消耗情况以及费用支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预算,对项目支出做好规划。项目支出管理是电力单位项目实施中预算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是电力单位在对其管理中存在着不足。

(一)管理观念滞后

很多电力单位的领导对项目支出的规划管理并不是很重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主要出于应付财政部门的目的,即使进行预算管理也并不是以合理利用有效资金、加强资金利用率为目标的,这种管理观念相当滞后,长久下去,不利于电力单位的发展。

(二)内容安排欠妥

首先,对项目支出预算没有依据可言。电力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时基于对该单位的总体指标和实际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才能为该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提供数据保证。但就目前来看,很多电力单位大多不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甚至在对项目本身的了解也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就匆匆制定预算,没有预算依据。

其次,动机不纯,很多单位除了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站在项目自身考虑外,甚至还抱着私利的侥幸心理,有意为之地对支出预算尽可能地扩大;再有就是有的单位为应付财政部门,只是将各个部门所需费用进行汇总,然后在不实地考虑的基础上,将汇总数据编制成支出预算。

(三)执行管理力度缺乏

很多电力单位谎报项目支出预算,使得项目支出预算的额度大大高于实际需要的额度。电力单位大都借助年底违规支出的方式,减少由于申报额度过高造成的今后在预算申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因此,在对项目支出执行管理上,存在着很多诸如不遵守管理制度、部门之间配合不够、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的问题。很多电力单位缺少严格的审批和把关,使得项目支出不能合理利用,有的甚至擅自更改支出额度;电力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做到密切配合,达不到预期效果;在考核中,由于机制不健全,致使对项目的完成度不甚了解。

三、改进电力单位项目实施的预算管理途径

既然项目支出预算是改进电力单位项目实施的预算管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有必要对电力单位项目实施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一)改变落后的管理观念

电力单位的领导应该重视项目支出预算,充分认识到其在电力单位的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对电力单位各部门提出项目支出预算的具体要求,然后达到项目支出预算的精确度。

(二)促使管理内容规范

可根据单位的自身需要,从实际出发,对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实现动态化,然后对各个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进行细致的划分,要求各部门罗列出费用使用途径,以便对预算管理统筹规划。

(三)加大执行管理力度

对项目支出预算加大执行管理力度,可以进一步对电力单位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逐步建立起责任制度,促使电力单位各个部门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的责任落实到位。

(四)强化监督机制

各电力单位领导应该注重健全和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的相关机制,从而建立起一个比较合理且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对项目支出预算信息进行披露,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评价,并作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电力单位在项目实施中进行预算管理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对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但从目前来看,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方面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电力单位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单位自身的发展状况,对项目支出预算的管理逐渐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并加大资金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唐群.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Z2).

[2]王娜.浅谈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J].科技风,2008(12).

第3篇

为进一步推动援外工作的创新,巩固和发展几十年来我国对外援助的成果,促进我国援外工作在体制机制、援外方式和工作作风上实现新的转变,提高参与援外项目实施企业的积极性,建议建立持久的援外项目实施评价及奖励机制,对实施援外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具体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考虑召开全国援外工作总结表彰会,在媒体上进行表彰和宣传,也可以有经济性质的奖励和项目奖励或投标加分等方式。

2建立健全项目实施管理机制

①要树立正确的援外工作观念,加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外援助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中外友谊、维护世界和平、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因此,不管项目大小,经济效益如何,要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待每个援外项目,心怀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②要统一指挥、统一调配,用好、用活国外各种资源,发挥优势。援外项目由于政治原因,很多情况下都非常紧急,如从国内采购、发运物资设备,再调集人员,难以满足对外工作需要。国外资源可为紧急援外项目的及时开工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③要从思想上重视援外工程质量,铸就精品工程,从制度上管理上确保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等指标符合要求。援外工程是国家对外形象,友谊桥梁,质量直接关系到援助效果。一旦项目中标,要考虑到项目的盈利性,更要保证援外工程所用材料、设备档次和质量。要求建设的援外项目,质量必须达优良标准。

3建立健全援外项目财务管理机制

援外成套项目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适应援外管理体制需要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两点建议。

①在财务管理方面,预防出现质量风险,强化责任落实。为了预防出现质量风险,提高援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缓解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减少资金成本,应适当提高预付款比例,这样可提高施工企业的积极性,防止出现施工企业因资金紧张、偷工减料或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导致项目质量问题。为了强化责任落实,可通过提高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的比例来实现加大履约过程担保,让施工企业承担风险,确保援外项目顺利实施。

②建议应该选择财务状况良好、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的施工企业来投标争取援外成套项目,不能因自身财务问题而影响援外成套项目的实施。考核施工企业是否财务状况良好,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资产和盈利能力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选择。

4建立健全项目监理机制

第4篇

(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

摘 要: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的要求,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实施,并作出了具体的实施规定。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掌握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内容及过程,为后续此类项目开发与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管理策划

1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策划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发展住宅产业化,国家也确定了一批住宅产业化试点及示范城市,主要包括沈阳、济南、上海、深圳、北京、厦门等。鉴于国家对绿色建筑及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视,一批住宅产业化项目被推向市场,首先是以万科为中心的万科工业化住宅,先后在北京、天津、深圳等地试水住宅产业化项目,无论在技术、管理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为中国的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住建部及各地住建委也推出了一批保障性住房项目要求实施产业化,并形成了政策文件,强制实行。

因此,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承揽保障房项目时被要求实施住宅产业化,这使一些没有实际实施经验的开发商无从下手。所以,作为建设单位在实施住宅产业化项目时应进行实施管理策划,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使开发商熟悉住宅产业化项目的开发流程及报批程序;

(2)能够指导开发商在项目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预制构件施工安装等各环节正确实施与管理;

(3)能够指导开发商进行成本控制,节约成本、节省工期、提高质量。

2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策划内容

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

(2)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

(3)施工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

3住宅产业化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住宅产业化项目的项目管理是由建设单位、设计院、专业咨询公司、预制构件生产厂、施工单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产业链式的管理活动,产业化项目的实施,需要各参与单位、各专业人员将所有问题控制在前期阶段,以便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具体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4项目前期产业化实施管理要点

4.1产业化分析与决策

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政策文件、当地政府规划部门的规划要求,对产业化的实施范围及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成本要求对项目产业化的实施程度进行决策,并选择方案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

4.2确定预制范围

建设单位应结合政府文件要求及成本要求,综合考虑采用的预制构件类型及预制率要求,并体现在方案设计中,另外方案设计还应体现户型单元平面拆分方案、典型节点方案、构件方案及生产、安装实施方案等,以供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4.3项目招标

4.3.1施工图设计招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及政府要求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施工图设计招标书中应要求投标单位具有相关产业化项目设计经验,并列举相关业绩。

4.3.2施工招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招标施工单位,招标书中应要求施工单位具有产业化项目施工经验,并列举相关工程业绩。

4.3.3预制构件厂招标

建设单位应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及政府相关政策招标预制构件厂,招标书中应明确预制构件厂的工作范围及与施工单位工作界面的划分,应要求预制构件厂提供初步生产、运输方案,从而选择预制构件生产厂家。

5设计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要点

住宅产业化项目设计阶段与以往设计相比,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模数化,要高度重视施工图设计与产业化深化设计间的配合,在产业化项目设计过程中必须树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产业化深化设计、构件生产与安装以及装修施工整个链条结构,它们是环环相扣、相互配合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切断整个链条的连续性,从而给项目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产业化项目前期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图设计单位及深化设计单位共同参与、相互协调。

5.1产业化方案设计

产业化住宅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住宅设计的各类现行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l)产业化住宅应做好前期整体规划与方案设计,各专业应结合住宅功能与建筑造型,从建筑整体设计人手,规划好各部位拟采用的工业化构配件和部品,并实现构配件和部品的标准化、定型化和系列化。

(2)产业化住宅的建筑设计应执行模数协调原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86)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CB/T 50100-2001)的规定,做到基本单元、基本间、户内专用功能部位(如厨房、卫生间、楼电梯间等)、构配件与部品等的模数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住宅建筑的多样化。

5.2产业化项目施工图设计

产业化住宅施工图设计应按照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的原则,对户内管线、用水点及电气点位等准确定位,满足装修一次到位要求,保证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的一致性。

5.3产业化项目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作为住宅产业化项目的专项设计,其作用应具有引导性,且承上启下,贯穿始终。深化设计除了要满足项目设计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把构件生产、安装过程中应考虑的具体问题控制在前期设计中,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深化设计单位应具备丰富的产业化方案设计、构件深化设计、生产及安装经验,才能将深化设计质量控制在可实施范围内。

产业化深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l)产业化方案优化设计

·产业化拆分方案优化

·产业化节点连接方案优化

(2)预制构件施工安装详图设计

(3)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

深化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项目后续实施的质量与进度,还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产业化方案优化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生产及安装过程中的相关措施费,预制构件加工图的质量直接影响预制构件成品质量,如图纸出现错误将会造成构件修补,从而增加成本,也浪费工期。因此,建设单位在委托深化设计工作时,应高度重视深化设计单位的专业能力、实际经验,以及对项目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构件生产及构件安装的产业化整体控制能力。

5.4产业化住宅项目施工图审查

5.4.1产业化专项设计方案

施工图审查前应将产业化专项设计方案融人施工图中一同报审,主要内容包括: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

(3)各楼栋平面拆分图(不含构件编号);

(4)预制构件节点设计;

(5)楼梯间平面与剖面设计;

(6)预埋件大样图。

5.4.2施工图审查

施工图审查分为内审与外审,施工图设计与产业化专项设计方案完成后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内审,内审合格后择期进行外审;外审主要委托给审图机构审查,外审合格后,加盖施工图审查专用章,方可下发各相关单位实施。

6预制构件生产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要点

6.1预制构件生产方案的编制

预制构件生产厂应编制预制构件生产方案,以指导生产。生产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1)预制构件模具计划;

(2)预制构件生产工期计划;

(3)预制构件生产组织方案;

(4)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方案;

(5)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6)装车、码放方案。

6.2组织开展预制构件生产前技术交底工作

6.1.1深化设计图纸的审核确认

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应审核确认深化设计单位设计完成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纸,经确认后签字并加盖印章,然后下发给预制构件生产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及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实施。

6.1.2协调深化设计单位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技术交底

6.1.3派驻驻厂监理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京建法[2014] 16号)文件,建设工程实施监理的,建设单位应委托监理单位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环节进行监理,并支付监理费用。因此,建设单位应向预制构件生产单位派驻驻厂监理,以监督构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保证预制构件的合格要求。

6.3组织开展预制构件首件验收工作

预制构件生产出首批构件后,构件厂白检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协调监理单位、深化设计单位进行首件验收,首件验收的具体内容包括:

(1)预制构件模具、钢筋检验;

(2)预制构件混凝土原材料、坍落度检验;

(3)预制构件预埋件检验;

(4)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检验;

(5)预制构件脱模强度检验;

(6)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检验;

(7)预制构件成品保护检验。

7施工阶段产业化实施管理策划要点

7.1协调施工单位编制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专项方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深化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技术文件自行编制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专项方案,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预制构件安装进度计划;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组织;

(4)预制构件堆放方案;

(5)预制构件安装主要施工工艺;

(6)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安全生产、环保、成品保护等措施。

7.1.1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场地及施工总图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

7.1.2产业化装配安装样板展示区规划

可在施工现场主出人口处选择一个单元作为产业化装配安装样板展示区,以便施工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参观学习的样板。

7.1.2.1产业化构件安装展示

产业化构件安装展示应体现产业化项目采用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新型支架体系、外防护系统以及构件展示。产业化装配安装展示区如图3所示。

7.1.2.2构件安装标准工作流程展示

应在展示区布置展板,描述各类构件安装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使操作人员更容易理解产业化施工安装的各个步骤。

7.1.2.3产业化施工安装计划表与横道图展示

应根据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方案将施工安装计划表与横道图体现在样板展示区。

7.1.3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流线安排

应明确构件运输车辆入口、出口、施工现场道路规划路线及各单体楼栋装卸区位。

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流线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1)现场运输交通流线设计应覆盖项目所有产业化施工楼栋;

(2)现场道路应平整且硬化,并设有排水设施,道路宽度应满足运输车辆宽度要求,道路转弯半径与坡度应满足构件运输要求;

(3)应尽量减少车辆拐弯次数,并避免走重复路线;

(4)应明确各单体楼栋卸车区位,尽量靠近塔吊一侧进行卸车、堆放,且不应有障碍物阻碍卸车、吊装等工作,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7.1.4预制构件存放场地要求

(1)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硬化且平整,并有排水设施;

(2)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分区明确,不同种类构件应在不同区域内存放;

(3)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应结合单体楼栋塔吊位置进行布置,布置区域应能够满足两层的安装需求;

(4)预制构件存放场地范围内不应阻碍吊装及卸车的障碍物;

(5)预制构件存放场地如图4所示。

7.1.5各类预制构件存放要求

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空调板等水平构件应采用水平叠放方式进行堆放,叠放层数不宜大于5层,构件最底层支垫应通长设置垫木,构件与构件之间用木质垫块进行支垫且上下对齐,每层4块。预制墙板等竖向构件采用临时存放架插放,且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支垫稳固。预制构件存放如图5所示。

7.1.6吊装设备选择及布置

(1)塔吊型号选择

需要根据起重半径、最大构件重量计算塔吊起重能力,确定各楼栋塔吊型号。

(2)塔吊布置原则

塔吊尽量靠近楼梯间一侧布置,并与构件堆放场毗邻。

(3)汽车吊要求

根据现场吊装要求,确定是否需要汽车吊配和吊装。

7.2样板段构件试安装管理策划

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前应选择样板段进行试安装,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样板段范围;

(2)样板段安装前技术交底;

(3)样板段预制构件进场验收与堆放;

(4)样板段预制构件吊装人员组织安排;

(5)样板段预制构件吊装机具准备;

(6)样板段预制构件试安装;

(7)样板段预制构件试安装验收;

(8)总结样板段预制构件安装经验与教训;

(9)根据样板段试安装情况修订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各类预制构件安装如图6所示。

7.3预制构件安装质量验收管理策划

7.3.1加强预制混凝土构件进场验收

应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标识、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进行检验,同时应核查并留存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验报告、预制构件性能检验报告等技术资料,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构件不得使用。

7.3.2加强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模板支撑方案,并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计算,保证其安全性。同时应将模板支撑方案报设计单位进行确认。

7.3.3加强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吊装过程中严禁擅自对预制构件预留钢筋进行弯折、切断。预留钢筋与现场绑扎钢筋的相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3.4加强预制构件拼缝处、预制构件和现浇部位相交处等质量控制

各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各细部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使用功能。

7.3.5加强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灌浆套简连接接头质量控制

7.3.6加强上层预制外墙板与下层现浇构件接缝的质量控制

7.3.7加强预制外墙板拼缝处、预制外墙板和现浇墙体相交处等细部防水和保温的质量控制

使用防水材料和保温材料应按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进场复试。各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包括各细部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使用功能。

7.3.8施工现场现浇混凝土分部及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和施工还应满足《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IIIT96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IIIT1030)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l-2014)的要求。

8竣工验收

(1)装配式结构T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文件与记录:

1)工程设计单位已确认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设计变更文件;

2)装配式结构工程所用主要材料及预制构件的各种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验收记录;

4)连接构造节点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5)叠合构件和节点的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料强度检测报告;

6)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7)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8)其他文件与记录。

第5篇

一、总体要求和实施依据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改善环境的原则,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首先复垦为耕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依法推动。

(二)项目实施依据

1.经批准的项目区实施规划和复垦设计规划实施;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3.省建设用地指标。

二、挂钩项目区工作进度安排

全区两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区总面积为1593.83亩,建新区为1591.58亩,涉及到。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年3月:按照科学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制定拆旧地块的拆迁工作计划;收集项目区实施前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制订工程招投标及监理安排;上报工作计划和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2.年4月—年5月: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做好思想工作,发放征求意见表。(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3.年4月—年11月:完成100%的拆旧点拆迁任务,收集项目区实施中、后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区土地增减挂工作领导小组将在6月底以前初步验收全区废旧工矿拆旧点的整理复垦,11月底以前完成拆旧点80%的复垦任务。(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4.年12月—年4月:收集项目区实施中、后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等,完成拆旧点20%的复垦任务。(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5.年5月:落实整理复垦后耕地的耕作主体及路、渠等公共设施的管护主体,建立管护制度;整理每个拆旧点农房及其他附着物拆迁和补偿情况等有关资料。(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6.年6月:组织竣工测量和初验。(责任单位:国土分局);每个项目竣工决算和财务报告。(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7.年7月:准备好验收应提交的资料,申请市国土局和省国土厅抽查。(责任单位:国土分局)

8.年4月—年4月:项目区内建新项目用地申请。(责任单位:乡镇政府)

三、项目区实施和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

为加强对项目区工作的领导,区里成立土地增减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增减挂试点的日常协调工作。

各有关乡镇也应成立土地增减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增减挂钩项目的拆迁、安置、补偿、复垦、建新等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拆迁及安置补偿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制定安置补偿标准及相关的政策措施;负责整理复垦的耕地质量;负责验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全区安排部署,确保项目的进度与质量。

拆旧区内涉及的农村居民点要求统一规划,进行拆除,安置建新。对村庄内的旧房、猪牛栏、厕所、附房和“一户多宅”闲置的房屋进行全面清理,并按规划予以拆除平整。城镇建新区内的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手续,并足额缴纳各项土地规费。项目实施总的原则是“统筹城乡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拆迁及安置补偿措施

1.在拆旧区所在村进行公告,发送征求群众意见表,待村民代表及被拆迁户同意后,予以实施。由村委会与拆迁户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拆旧区内的房屋及其它建筑物进行统一拆除。拆除方式是首先由农户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如果相关农户未在规定期限内拆除的,由乡镇政府牵头统一对其进行拆除。

3.拆旧区内需要拆除的房屋给予一定的现金补偿;对房屋所占土地执行“一户一宅”的土地政策,按异地安置的方式进行安置补偿,不予现金补偿,建新安置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原住房中的树木等村民的私有财产由村民自行处置,对其它地上附着物不予赔偿。补偿支付方式可一次性将补偿费用支付给农民,也可完成土地复垦后,通过租赁复垦耕地的承包经营权,按合同约定每年(或定期)支付给农民一定额度租金,使被拆迁农民得到长期稳定的收益。

(三)整理复垦工程建设

1.实行项目公告制

2.实行项目由乡镇政府负责制

3.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

4.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5.实行整理复垦耕地管护制

(四)投资预算及资金拨付管理

1.投资预算

根据我区实际,依照相关测算方法测算,我区年“增减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总投资预计4700余万元。具体办法是:①房屋拆迁补偿费:土屋200—900元/间、砖屋300—1800元/间;②拆迁费500元/间;③土地复垦整理费:(1)工程施工费2000—6000元/亩,(2)前期工作费(按第(1)项费用的5.4%计算),(3)竣工验收费(按第(1)项费用的3%计算),(4)业主管理费(按第(1)项+(2)项+(3)项总费用的2%计算),(5)不可预见费(按第(1)项费用的2%计算);以上几项费用规划红线内拆迁复垦面积综合标准不超过3万元/亩,规划红线范围外的综合整治面积按土地开发标准预算。

2.资金拨付和管理

①由国土分局、区农业局、区建设局协助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督查工作。

②由区财政局设立“增减挂”项目资金专户。各乡镇政府向区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区财政局和国土分局根据实施任务的计划和督导进度审核后,区财政局拨付用于农村建设用地拆迁补偿和整理复垦资金。各乡镇自行留用了建新区用地指标的,扣除等面积的拆迁补偿和整理复垦等资金的拨付。

③由区审计局负责检查指导各乡镇项目资金的使用,对我区年度的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区出具竣工决算审计报告。

④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经区“增减挂”检查验收小组初步验收后,逐级报请国土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区财政局将剩余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资金支付给项目所在的乡镇政府。

(五)工作督导措施

1.提前按要求完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项目任务的,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优先支付整理复垦经费。

2.对不能完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项目的,暂停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并将已拨付的资金调回区财政。

第6篇

关键词: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即在满足项目的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投资决策、设计、实施阶段把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力求在项目建设中投入合理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工程造价具有在大额性、个别性、动脉性、层次性等特点,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项目设计图优化完成后,要以招标、施工管理、结算三个环节为重点,以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推选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细化招标管理

1.1 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招投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签订合同,调整工程量和输结算的依据。工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合同管理和费用控制。编制工程量清单是一项专业的技术经济活动,要求编制人员不仅较强的技经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经验,在全面把握设计图纸的基础上,了解项目建设环境条件,按照规范要求分解、归纳、合理划分分部、分项工程,做到不重、不漏,为防止不平衡报价,减少价格风险,建立合理竞争平台奠定基础。

1.2控制投票价低于成本价

为防止低于企业个别成本的报价中标,导致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的现象发生,评标委员会应对每个分期进行认真分析,看它是否能保证工程质量,是否有偷工减料,是否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然后再下结论。

实际工作中采用明确履约保证金的形式,即中标价与各投标人报价的平均值相比较,中标价越低者交纳的履约保证金就越高。这样就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中标单位,中标单位对自己的过低价负责。

1.3 报价的综合评审

总造价和新时期造价的综合评审。总报价最低并不能说明新时期报价最低,投标人往往在保持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将工程量变化可能较近项目的单价,将可能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以期达到竣工结算时追加工程款的目的。单价和相应工程数量的综合评审。工程量大的单价要重点分析。单价与工作内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应仔细阅读投标文件,发现问题及时请投标人作出解答或承诺。例如某项目招标中,根据资料和现场情况,施工中可能要采取降水措施,费用约6万元,但投标人在报价中未列该措施费用,经答疑投标人以书面承诺,该费用如实际发生也不另计。

1.4 签订严密的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应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和权益。国标规范中未明确的事项,都要在合同中明确。如:有关结算方式条款,应明确投标文件中含有项目实行单价固定或或变量调整;投标文件中未含有的项目采用定额计价并约定标准或协商解决等。有关风险责任的条款,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增加合同价款、延误工期的情况进行约定和量化,防止索赔和争议的发生。有关过度款支付的条款,实行验工计价方式。

招标过程中形成的答疑裹脚、补充资料、承诺书等都是合同的组成部分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延伸和解释,应完整保存建立档案。

2 控制设计变更和身份证,强化施工管理

2.1 控制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均应由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协商,经确认后由设计单位提交相应的图纸及说明,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实施。变更应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设计遗漏和错误、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认真图纸会审,尽量提前变更,最好在开工和后续施工之前,变更后的施工工艺不宜复杂,对总工期不产生影响;不得降低使用标准。

2.2控制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是指施工图以外的施工现场发生的实际工作,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其行为和数量,应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增加约束力;强调办理签证的及时性,由于工程本身的特殊性,施工时的隐蔽工程及工序上的交叉作业,客观的数据资料事后难以证实,签证的描述要准确,图纸上不明确的隐蔽身份证应表明几何尺寸并附简图,图纸外的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费用;对已考虑在合同总价中的情形不予签证,如:标段众多、交叉施工时发生的费用,因自身原因赶工期增加的费用;提前进场做施工准备而发生的费用。

2.3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树立全要素、全方位的造价管理理念,现场各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经济”观念,通盘考虑,不仅控制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成本、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及环境成本,技术方案比较、经济分析,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工程实践中应注意变更后产生的效益,与其引起的施工索赔费用加以比较权衡,变更费用是否控制在合同范围内,是否超概算。接到变更指令后立即实施,还是确定变更费用后实施,分清变更的责任原因,确定费用承担方及承担额。

3 依据合同严格审核,加强结算管理

3.1 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

仔细、正确核算最终完成的工程量,根据施工合同比照工程量清单,对于下列情况予以核减,图纸中减少的内容未按规定办理的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合同中包含的风险费用。结算时,招标时依据的施工图纸之外的工程量变更、清单汛期和差错应予调整。工程量审核重点是与图纸出入较大或图纸表述不太明确的部分,如:土方工程、室外工程、零星工程、临时工程、配套工程、拆除工程以及标段界线接口等。

3.2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各家各户工,避免事情积压成规,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3.3 技术与经济结合,加强投资控制

切实有效的投资控制,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采取措施,所以建设单位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协助施工方搞好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财、物,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言联系,选择既科学又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克服盲目指挥造成的浪费,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特别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技术员应与经济人员相结合,从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改选的违约等一律核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

3.4 定额计价合同

采用定额计价结算时,除对工程量认真审核外,同时对于定额中的可变部分是材料价格严格控制,材料费占投资比重在,供应渠道多,品种规格复杂,这就要求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深入现场,了解市场行情,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和材料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价格。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调整的材料是否读取间接费、直接费或人工费增减后,有关费用是否做了相应调整,与概算偏差的费用、四通一平的费用、专业交叉费用等,实现工程造价的可控。

4 结束语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也要求造价工程师全面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文件,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抓住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审核支付申请,使每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除了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收集各种价格信息,了解价格动态,整理分析各种造价资料等。

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特别是大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设计阶段未考虑周全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

加强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监督,保证量、价、费、合同外增减款项等的合理性、真实性,对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7篇

1农业投资项目的实施

1.1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

科技的落后始终是制约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在建设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就是说在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同时要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当地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及时花费相应资金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大力进行宣传,确保当地农民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并学会应用这一技术,这就要求当地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应用相关投资,为农民进行技术示范,将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农民,给予推广单位足够的资金,确保宣传的及时有效性。在实施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资金是最基础保障,同时只有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才能够提高项目质量,促进农业的进步[1]。

1.2促使农民成为农业投资项目的主体

在实施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各项科学技术的研发、农业投资项目的进行都要以农民为主,同时农业也将是农业投资项目中最主要的受益者。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也积极的增强了对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在实施农业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盲目浪费。这是受传统农村习俗及封建思想所影响的,部分地区农民没有将资金应用到学习先进技术当中,而是应用到一些迷信活动当中,如建庙烧香等;在实施投资项目过程中,侧重于对物化型硬技术的应用和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型软技术,导致不合理的农业科技投资现象的出现。例如,资金被大部分应用于都化肥、耕地的购买当中,而没有及时采用新工艺和技术,在技术投入当中只对单项的农业技术感兴趣,忽视多项技术的配套组合,导致当地农业科技始终无法取得进步。同时投入科技的过程中,拥有较单一的结构,科技大部分应用于种植业,而对林、渔和副等产业的应用较少,导致农业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2]。

2加强农业投资项目的管理

2.1更新理念

在进行农业投资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农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应使用国家财政理念来管理这些项目。将粮食主产区作为项目重点,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粮食的安全长期增产;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服务能力;大规模改建中低产田,促进我国农田建设的标准化。新时期在管理农业投资项目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将出发点落实到以农为本之上。同时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以农民基本利益的满足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化经营,积极进行结构调整等。

2.2构建科学组织管理体系

在对农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过程中应从我国实际农业发展状况出发,在实践中促进管理体系的完善。综合整合林、农及水利等项目,并且在当地省份构建农业投资项目开发厅,督促并监督县级部门的工作,同时相关服务部门应及时参与到该项目中,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构建工程监理机制,促使农业投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拥有严格的监督和把关。在现阶段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专门的农业发展项目监理机构,因此由监理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项目既小又分散,而且拥有多种类型,因此在科学的管理体系当中应明确会计支出项目。

第8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内涵及其目的;代建制管理运作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引言

代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我国的代建制于近几年提出,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课题研究,2003年国家发改委提出要积极推行“代建制”试点,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5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决定》及《规定》,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建设管理制度”。

政府之所以推行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管理,其根本目的就是借助于社会化的专业管理水平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行为,以期通过管理手段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但如何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运作模式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基本模式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一)联合体模式

所谓联合体模式即具有建设开发资质的相关单位(例如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具有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组成联合体的形式共同承揽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在该模式中代建单位主要负责协助业主项目前期办证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联络工作,无实质性工作内容。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征地、拆迁、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招标等)、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等)以及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均由项目业主自行操作。

(二)项目咨询管理模式

所谓项目咨询管理模式即选择一家具有咨询资质的单位自项目设计开始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结束整个过程中对项目管理进行咨询管理服务,主要控制项目造价,其工作内容包括概预算编制、标底编制、招标、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竣工结算审核等具体工作,在该模式中代建单位主要为业主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实施造价控制。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征地、拆迁、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招标等)由项目业主负责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等)以及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仍由项目业主负责实施,但代建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向业主提供全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特别是在项目投资管理方面。

(三)施工阶段委托代建模式

所谓施工阶段委托代建模式即项目业主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直至施工招投标工作完成之后,自项目施工开始即委托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实施全面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再由项目管理公司移交给项目业主的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征地、拆迁、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及监理招标等由项目业主负责实施,并由项目业主与相关承包商签订合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等以及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由项目代建单位负责实施,项目业主负责监督,重大问题由项目业主负责。

(四)全过程委托代建模式

所谓全过程委托代建模式是指由项目业主(或项目出资人)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并委托相应资质的项目代建人(或称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勘察、项目设计、项目监理、项目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按照项目项目规模、项目标准、项目投资的目标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人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财政性投资的工程项目交由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不仅负责组织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的选型等,还直接承担工程全过程的管理职能,实现了过去自建制的小生产管理方式向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代建费的计取无据可查,形式各异。

政府投资项目代建费的约定标准与计取形式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大致分为四类,一为零费用,主要是以联合体模式的代建制,其费用均包含在施工费中,不单独支付代建费用;二为按建筑面积包干;三是按费率计取;四是按房产证建筑面积单方造价大包干等。

(二)代建合同不规范,内容不全面

根据《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暂行规定》,“代建制实行合同管理制,由政府投资综合管理部门、使用单位、代建单位三方签订《项目代建合同》……”,“项目代建实行履约担保制度……”,“代建工作结束后,根据代建单位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惩罚”,《宁波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暂行规定》中也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与代建单位签订项目委托代建合同,明确代建项目的范围、形式、代建费、合同各主体的权利及义务、履约担保及奖惩办法等具体内容,以达到约束各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履行各自应该履行的义务,形成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规范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效益。但调查发现,有的代建合同极不规范,内容不全,大部分只约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而无相应的违约责任或称奖惩措施。

(三)建设管理单位对代建制管理操作不规范,代建单位的选择存在较大随意性。

由于对代建单位的选择存在较大随意性,通常选择其所在地的房产公司,甚至其下属单位,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导致不能达到国家倡导推行代建制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实行代建制的关键在于用公开竞争机制选择具有专业素质的代建单位,通过经济合同来约束代建单位完成代建任务。

第9篇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措施

引 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是在土地开发整理政策的落实下产生的,它既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特点,也有自身特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计划、质量标准、进度安排、预算执行顺利实现。为实现其目标,可以借签农、林、水等相关部门项目管理的经验、积极采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

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的原则

1.1 项目实施管理原则

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如下。

(1)权力、义务和责任相统一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原则。

1.2 项目实施管理依据

为保证管理的有效性,明确管理的重点,要详细知道土地开整理项目实施依据。

(1)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新增建设用地有偿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还有省级有关的政策文件。

(2)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文件: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项目预算书、变更设计文件及图纸、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核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各项项目管理制度、有关施工记录、所有材料、构件和设备的之间合格文件、年度验收意见。

(3)技术标准与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TD/T1013—2000)》、农业、林业、牧业、水利、环保、交通、城镇(村镇)建设等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

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原则,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需从项目领导机构、项目具体实施管理、项目资金管理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

2.1 项目领导机构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任务量较大,因此,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实施管理,统一布置分项负责。在实施项目工程过程中,应实行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一般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上下协调,指导和监督。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各项工程有序运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项目所属县政府应专门成立“某某县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建立由县政府县长、副县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政府各相关部门领导组成小组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该机构应是项目的具体管理机构,地点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局主管局长临时任办公室主任,由办公室直接负责工程管理、技术质量和财务管理。

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挂帅的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并设置由土地所、水利站、农业站、蔬菜站和林业站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技术小组,负责项目工程实施的日常工作。

2.2 项目具体实施管理

2.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由土地开发整理专门机构作为项目法人。

项目法人在实施管理和竣工阶段,职责为。

(1)实施准备阶段。

负责组织工程施工、大宗设备材料的购买招标,编制和确定投标方案,择优选定工程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的中标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及相应设备材料采购合同;通过招投标或邀标等方式择优选择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编制项目年度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和用款计划;建立有保证工程实施进度、强化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落实开工前的其他各项施工进度准备工作。

(2)项目建设阶段。

项目法人在开工后应通过适当的方式项目公告,就项目实施建设接受当地群众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负责召集施工、监理、项目规划设计单位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规划设计变更和预算整理问题;履行合同规定的法人义务,监督、检查项目施工、监理等单位履行合同情况;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由项目法人解决的其他问题;建设项目的其他管理等。

(3)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

项目法人要及时进行项目工程验收,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同时为竣工验收做好准备;办理工程移交手续,落实后期管护措施;及时向工程承包方支付工程尾款;其他管理工作等。

2.2.2 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本项目工程将实行招标制。实行招投标,可以择优选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控制工期,确定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对推动项目规范化管理,确定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2.3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度

为对项目实施专业化管理,要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度,项目法人要聘请专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咨询、顾问,并与承包方实施项目建设签订各类合同。对监理单位的选择也要实行招标制度,择优选取合适的具有监理质资的监理公司。

2.3 项目资金管理

由于土地开整理项目一般完全由政府财政投资,因此应采用“遵照预算、专款专用、统一安排使用”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所谓“遵照预算”是指总投资及分项投资应完全按照预算金额计划使用;所谓“专款专用”是指资金主要用于本项目中一些社会效益好、但自身效益不太明显或受益对象不明确的项目,如防护林建设、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桥涵建设等,而对于一些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所谓“统一安排使用”是指所有运用财政资金进行的工程建设,属承包建设的,由财政部门直接与承包施工单位结算,属资助自营工程的,工程所需物资实行“以物代资”制,即财政部门向自营工程建设者(农户或村组集体)发放

“以物代资卡”,农户持此卡到指定的物资供应单位购买工程建设所需物资,工程建设完工后,财政部门与物资供应单位直接结算。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1)施工人员应严格按规定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2)特殊施工需要技术指导和监理工程师到场,确保施工质量。

(3)资金使用要以收定支,节约开支。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与管理措施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进入建设阶段后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控制,是保证项目计划、质量标准、进度安排、预算执行顺利实现的保证。因此,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文件、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来进行实施管理,以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时保质的完成。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