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生物的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5:58: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生物的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生物的方法

第1篇

一、让学生具备学习高中生物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学好生物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兴趣。其次要亲其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当然,我们要学好高中生物还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兴趣,亲其师,重基础,就是学习好高中生物的前提条件。

二、让学生养成学习高中生物的好习惯

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高中生物的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一旦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听讲是说要让学生把学习高中生物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而通过复习,可以加强记忆,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总结,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正如人们所说“好习惯终生受益”: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三、教给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好方法

1.突破知识难点

有些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如遗传学解题,可将其化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小题,依次解决。其二、抽象问题形象化。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有些知识,与现实联系少,理解起来困难。这时,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因此,学习生物常常需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帮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

2.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抓住生命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理清每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把所学内容有机地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此外,还要密切关注生物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具体地讲:首先是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使知识连成一片。生物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第二章生命的基础中,了解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掌握生命的结构基础作了铺垫,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结构基础又给理解细胞的分裂打下了伏笔;又如遗传和变异这一章,不知道分离规律的实质根本无法继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其次是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并列关系,内容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因此,学生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3.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联系自然实际。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物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高中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怎样学习高中生物》.中小学教育网.

[2]颖儿碧荷叶.《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简谈》.

[3]侍东升.《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盐城市龙冈中学.

[4]《高中生物学习方法》.中学.学科网.

第2篇

生物就是要求学生保持好奇的天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的学习技巧1、做作业时一定要提高效率,因为你不能把时间都用在一科作业上,考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并且要把基础掌握好。

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高中生物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

2、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高中生物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

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

3、与老师尽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了解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

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能使你的高中生物学习事半功倍。

4、要避免上高中后弦松口气的做法:我们要从高一抓起。

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山,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学习的最重要的习惯就是坚持。

如何让生物成绩更快提高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在背诵知识点时,可以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想象来促进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提高生物成绩的秘诀掌握生物学习的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注重与实际相结合 习题巩固 建立错题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16

古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相对于高中其他的理科学科,生物的学习较为简单。但是要学好高中生物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总结出以下几点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熟记课本,合理有效的结合课外辅导书

对于生物学习来说,掌握了教科书就掌握了大半的考试内容的一半,在任何情况下,课本起到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大概就是说任何问题都是由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演变出来的吧,因此对于课本中的定义案例学生都要熟记于心。每当老师讲完一节课后,都会有相应的知识小结,这里是需要学生认真听讲的地方,不要以为一节课都认真听讲了,最后知识总结是在讲重复的地方所以便开小差。课后小结有它的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老师用简单明了的框架说明这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总结性,是学生应该学会并且会应用的技能。对于课本的内容,每一节、每一章都应该有自己的总结,知识概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记忆课本知识。

接下来要谈课外辅导书的作用。进入高中课业量加大,同时高中的老师更加看中学生的自学好问能力,因此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自行学习的能力,在这时合适的课外辅导书便起到了重要作用。课外辅导书一般选择一本或两本即可,多了学生则会看不过来,对于生物学习初期,学生们可以仿照书上的总结进行课时回顾,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关注难点及考点解析,做到充分把握得分点。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有利于生物的学习

生物属于偏文科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知识内容需要记忆,但是生物学科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便需要适当的结合实际进行记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生物知识相联系的地方,比如讲到植物的特点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生物与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们可能在初次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不会主动联系身边的实物,这就需要老师的努力了,在学习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同学们进行实地考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毕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进行实地考察后,学生们要写出自己的感悟,思考出书本上没有的内容,并在课堂或是课下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互相评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产生实地考察的意义。

学习生物知识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生物知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学习到选修制作果醋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果醋制作厂,也可以自己进行制作,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对知识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记忆。最后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小组间解决这些问题,然后自己提出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进行解答,这样同学们学习到的知识会更牢固,学到的东西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三、习题巩固,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必由之路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必须经历做题的过程,当然生物也不例外,学生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眼高手低的问题,觉得自己这个知识点会了,便不再进行相应的习题练习。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习题的重要性,一个生物题目结合以往学习过的内容往往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做这样的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还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所以做题是取得高分的必由之路。

当然,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于习题的选择也是有要求的,对于刚学完的知识点要从易到难进行,如果开始就选择难度很高的题目,容易打击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接下来的后续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我主张的是学生先进行一定的独立思考,不要急于看答案分析,先想想自己的思路,然后再看答案解析,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自己的思路与正确的答案解析思路有什么不同的点,差别在哪里。有思考才会有进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思考,不做题。除此之外,要将做错的题目、经典题目进行整理记忆,每一道题目都是出题老师的心血,它值得大家去整理,学生一定要勤于动笔,不要以为自己改过来就已经记住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写到书面上,才利于自己的后续复习,再好的记性不去复习也会对做错的题目有遗忘。

四、错题集的建立与使用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对于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建立一个错题本,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把订正的错题订在卷子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但是一定要建立错题本,对于错题要有自己的反思与总结,同样还是那句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错题难题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根据题型分类,比如实验题有一个专栏,分析题有一个专栏,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针对同一个题型进行反思思考。当然也可以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像关于光合作用的习题可以放到一起,关于细胞的问题可以放到一起,这样就可以做到全面有效的复习。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分析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而不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只满足于实验是否成功,而对于失败的实验却不加以重视,多加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或者就连实验都完成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学生没有对实验作出一定的分析,甚至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对一个实验进行分析。

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关变量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能够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应有的目的以外,教育学生正确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并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

如何对实验进行分析呢?笔者从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结出从以下的分析方法。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实验目的,是我们整个实验操作的核心,材料的选取、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都是围绕着实验目的展开的。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围绕这个目的进行:(1)对比实验就只能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比如5℃、15℃、25℃、35℃、45℃、55℃等,不能设置成其他因素(像PH)的影响;(2)既然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那么对实验操作对象酶及催化的底物的选取也要注意,可以选择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但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水解过氧化氢。因为在实验过程中,自变量是温度,但是过氧化氢本身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率加快,这样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就无法得出过氧化氢的分解到底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还是因为温度的升高;(3)要探究的是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而酶活性的提高或降低我们是无法用肉眼去观察的,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就必须要找出能代表“酶活性”的现象。根据第2点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个实验采用的是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结合“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知识点,我们就可以用碘液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根据溶液是否变蓝或者变成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活性”的高低。

实验分析的第二点,就是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及实验试剂”进行分析。实验材料是实验过程中直接操作的对象,如果材料选取错误,那对实验的结果肯定会造成影响的。例如,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这一实验中,材料选取的对错可能是造成实验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首先,选取的材料必须是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而不能是像富含蔗糖的甘蔗之类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其次,不是所有含有还原性糖的材料都合适,比如像韭菜汁、西瓜汁之类颜色较深的材料就不能选用,因为实验最后的结果“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而韭菜汁、西瓜汁这些液体的本身的颜色就会掩盖最后的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而使得整个实验失败。所以在这个实验当中,应该选用“含有还原性糖而且颜色较浅”的实验材料,比如梨子汁、苹果汁等。

“实验试剂”的分析,相对要复杂一点,因为一个实验对试剂的浓度与纯度、所需试剂的量及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试剂的浓度与纯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专家学者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所以在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书本多提供的浓度进行配置,否则将会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放在0.9%的NaCl溶液中。因为0.9%的NaCl溶液的浓度与细胞中液体的浓度相当,如果NaCl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口腔上皮细胞失水皱缩甚至死亡;如果NaCl溶液浓度过低,又会使得细胞吸水膨胀,甚至吸水过多而涨破。关于试剂的纯度则比较简单,主要注意一点:在配置溶液时,要求用蒸馏水的就只能用蒸馏水。比如在配置不同PH的溶液时,如果用自来水,则可能因为自来水中的一些离子的存在而导致配置成的溶液PH有所偏差。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10ml无水乙醇是适中的,若无水乙醇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无水乙醇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距烧杯底不能超过1cm,否则容易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试剂的添加顺序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实验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必须是先等量混合均匀后才能加入待测溶液中;而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则只能先加NaOH溶液1ml,摇匀了然后才能加CuSO4溶液4滴。

第三点,则是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操作方法错误

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中,有些学生在换上高倍物镜镜头后仍然使用粗准焦螺旋而导致物镜镜头与玻片相撞,压碎玻片甚至损坏镜头。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该“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而有些同学则是直接在盖玻片上进行按压,这样就很容易把盖玻片压碎,甚至可能将手划伤。

2.操作不严格

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一个眼睛睁着一个眼睛闭着;检测脂肪时所选用的切片不够薄;在用“引流法”添加液体时,吸速过快,而导致细胞流失;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等等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3.漏做某个实验步骤

第5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模型方法”谈点体会.

一、生物模型方法的基本特征

1.抽象性.生物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反映原物本质特征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对原型客体的本质关系的再现,是科学思维对生物世界中原形的抽象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2.形象性.生物模型虽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往往是采用简约化的手法,用理想化的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来代替复杂、具体的客体研究对象,是一种简化的直观的心理构想,反映生物具体的研究对象,因此生物模型方法又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3.科学性.生物模型方法是在进行生物学研究时,面对具体复杂的研究对象,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抽象,略去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型本质特性的理想化物质(过程),不仅再现了过去自己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生物模型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深刻地反映原型的本质特性,而且可以被实验证实,因此它又具有科学性.

4.假定性.生物模型方法是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而形成的心理构想,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生物世界的抽象描述,所以生物模型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又高于客观现实.模型不是“真实”,是抽象的思维结果,是被实验证实的科学假想,它并不是研究客体本身,而是实际客体忽略次要因素的假想反映,需要接受检验,也能被随时检验修正,可塑性强,灵活性大,因此生物模型方法又具有假定性.

二、模型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过程

1.建模.主体根据原型的本质特征构建模型.模型必须在本质特征上与原型相符,否则主体就不能够通过模型研究原型.这是模型方法关键的一步,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

2.解模.主体对模型进行研究,通过归纳和演绎构建理论.在此阶段,主体暂时将模型当作是原型,研究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3.推模.主体将从模型中构建的理论外推到原型上.主体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原型而不是研究模型,研究模型只是研究原型的手段.因此,研究者必须将从模型中得出的理论外推到原型上,其研究才有意义.

4.验模.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外推的理论进行必要的检验,考查理论对于原型的适用度.主体并未直接研究原型,而是通过模型来研究,模型与原型毕竟有所不同,因此,从模型中得出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原型,需要进行必要的检验.

三、运用生物模型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相似性原则.所谓相似性就是同原型结构本质上相似,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真实性,但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模型与原型在结构、功能等诸多方面完全一致,相似不是“复制”.由于原型受时空限制,人们往往不能随意地反复分解、检验它,而模型则相反.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能够把对模型的研究结果有效地外推到原型客体,因此,必须要求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性,而且是本质上的相似.

2.简单性原则.所谓简单性就是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复杂事物有可能通过比较简单的模型来进行研究.

3.可重复性原则.任何模型都应具有可重复性,以利于模型方法突破原型在时间上的限制.主体可以利用模型,将时间短暂的现象拉长,将时间极长的现象缩短,以突破客体在时间方面的限制.

第6篇

好的记忆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知识,让使生物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

一、比较归类记忆法

比较归类记忆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后,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的方法。现在用两个例子说明一下总结出比较归类法在高中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总结下丘脑的功能(1)作为神经系统的调节中枢:①体温调节中枢②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③血糖的调节中枢④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2)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合成分泌促某些激素释放激素和合成抗利尿激素。所以说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把一些知识点用谐音字浓缩后再串成一句有趣的话或一个在生活中常用的词来帮助记忆的方法。如属于蓝藻类的生物包括:蓝(蓝球藻)色的念珠(念珠藻)会发(发菜)颤(颤藻)。再如对各种碱基名称的记忆:对于“T”可以联想到“T 恤衫”,“T 恤衫”穿在胸部上,这就记住了“T”代表胸腺嘧啶;英文字母“C”是单词细胞“cell”的首字母,通过细胞谐音。故而记住“C”代表胞嘧啶。“G”的英文手写体挺像鸟头,从而记住“G”代表鸟嘌呤;“U”的形状较像尿壶,“U”代表尿嘧啶;通过谐音的方式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一些易混淆的知识,把枯燥的生物记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的方法。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位置自上而下依次: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可以联想为:前两种色素的名称全是中文,后两种色素中含有英文(记忆为中国人跑的比英国人快);胡萝卜素(四个字)、叶黄素(三个字)四个字的比三个字跑的快;叶绿素a、叶绿素b的记忆是a比b跑得快;通过联想找到需要记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就能够较好地记住相关的知识。

四、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就是把记忆材料编成比较顺口的句式来记忆的方法。例如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倍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再如判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遗传图谱学生往往很难下手,我就给学生总结了一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判断伴X隐性为“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X显性为“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又如根据表现型写基因型时可用:“隐性性状直接写,显性性状先写半,结果再把子代参”。

五、巧用数字法

巧用数字法就是把将生物学上易混的点用“数字”总结归纳,简单明了的记忆方法。比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指五种基本元素:C、H、O、N、P;“四”指四种基本单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指三种基本物质: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二”指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一”指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 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基因上的碱基数:mRNA 上的碱基数:蛋白质对应的氨基酸数比值记为“6∶3∶1”;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等。

六、图解记忆法

第7篇

一、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就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方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的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法,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二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在抽象中加以概括,在概括中加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二、具体做法

1.首先要培养对生物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反复地看书。其他的理科或许看书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唯有生物,是一定要看课本的,包括大字、小字、注释等等,要反复看,画上不同的重点。比如主干知识,第一遍看了没记住的,第二遍看了没记住的,做题时提到的等等。生物还是理科中和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2.作对比。比如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

3.注意总结。学到一定程度就要注意总结,比如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各种育种方法等等。

4.流程图和背诵结合。若上课认真听讲,就会发现很多生物过程老师讲得很细致,要结合课本,在脑中反复想动态的画面和流程。比如有丝和减数分裂、有氧呼吸三个过程等。

第8篇

1、加强“问题解决模式”在研究性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这部分内容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生态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问题解决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解决模式”中的问题不能过于直接,如光照时间长短是否影响生物繁殖?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剖析问题能力。如在瑞士,银灰狐是在每年的1月至2月进行的,有人将银灰狐于12月初从瑞士运到南美的阿根廷饲养,发现银灰狐要到第二年的8月开始和繁殖。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度里银灰狐和繁殖的时间存在差异呢?在回答中,学生一般都认为,阿根廷8月的气候与瑞士1月至2月的气候相似。这样的回答应该是对的,但这种回答跟这节课的关系不大,不过它体现了问题的隐蔽性。如何与生态因素联系起来呢?到底是生态因素中的什么因素呢?这一问促使学生主动的阅读课文内容。他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生态因素,接着探讨不同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以后,小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其观点。回答过程中,有的认为温度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影响;有的则认为是光照时间对银灰狐的繁殖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月份变化,温度和光照都在不断的变化。

2、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头戏,课程改革强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注重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关于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我们可以味精的生产过程为例,让学生首先分析思考要生产谷氨酸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发酵的装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发酵装置图,分析讨论发酵装置中各个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前者类似于对技术的创造发明过程,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采用引导探究的方法;后者类似于对一项新技术的消化过程,相对难度较小,适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采用讨论法。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对具体情况,却有合适与否之分。对于基础与能力均较弱的学生而言,采用前一种方法显然是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难以开展起来。再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揭示其本质;第二种方法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样化;教学方法;问题;生活

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两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采取问题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发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不要始终平铺直叙地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讲解,而应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即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发展。

比如,在学习“细胞中的无机物”这节内容时,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韩剧《大长今》的电视画面,画面内容为长今让韩尚宫喝加入盐巴的水缓解喉咙痛,第二个镜头是一群学生在打完篮球后,将篮球衣搭在双杠上,一会儿上面出现了一道道白印。接着,提出问题:下腹疼痛喝什么?若想排便应喝什么水?什么时候喝最好?为什么在热水中加入盐巴会缓解喉咙痛?球衣上的白色印记是什么?是如何出现的?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讨论。这样,我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问题式教学情境,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发展。

二、采取生活式教学法,让学生感受生物知识的学习价值

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的讲授时,我们要注重将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生物知识对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学习它并非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生物知识的学习价值,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